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4: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單日暴漲17% 知名賣空者:特斯拉仍是最大單1股票泡沫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隨著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29日宣布與SEC和解,該公司週一股價反彈逾17%,可說是回補上週五的14%跌幅。不過,知名空頭機構Stanphyl Capital創辦人Mark Spiegel仍認為,特斯拉充滿地雷,依舊是市場最大的單1股票泡沫。

據《Market Watch》報導,儘管特斯拉股價在重挫後隨即反彈,但Mark Spiegel近期卻仍在發給投資者的公開信中表示,特斯拉充滿許多地雷,而基於3大原因,該公司仍是最大的單一股票泡沫。首先,特斯拉沒有任何「護城河」,也就是沒有任何有意義或可持續的專有權;再者,特斯拉不斷損失大量資金,在面對各種大規模競爭湧現的同時,情況只會變得更糟;最後,就是該公司執行長馬斯克非常不值得信任。

而根據《Institutional Investor》報導,Mark Spiegel指出,馬斯克是1位了不起的股價推動者,但卻是1名糟糕的企業主管,而此次與SEC和解,也被迫他只能作為特斯拉的1位高層,此外,他也表示,以特斯拉當前的經營方式,該公司的財富最終仍將消退。

據了解,馬斯克與SEC和解,需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至少3年,並支付4千萬美元罰金。

評析
知名空頭機構Stanphyl Capital創辦人Mark Spiegel認為,特斯拉充滿地雷,依舊是最大的單1股票泡沫。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大股東看好特斯拉營收破兆 建議馬斯克「少發推特」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因其8月發出稱將「讓特斯拉私有化」的推特,遭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提告詐欺,許多投資人也對馬斯克提起訴訟,馬斯克則在上月29日和SEC達成和解。特斯拉的主要股東對此表示,若馬斯克少發點推特,將有益於投資者。

《CNBC》報導,特斯拉大股東拜倫(Ron Baron)今(2)表示,特斯拉有8成機會,在3年內成為價值600億美元的公司,而其電動車加上電動車電池業務,到2030年的營收可能達1兆美元。

拜倫預測,特斯拉未來可能成為最大汽車公司,「每年將銷售1000萬到1500萬輛車」,且如果馬斯克少發點推文,會更有益於特斯拉的投資者,「少點溝通將使投資者受益」。

《CNBC》指出,拜倫是特斯拉堅定的支持者,從2014年起就是特斯拉的大股東,其每股平均成本為219.70美元,且拜倫曾在5月表示,特斯拉的股價將會大漲20倍,儘管實際上截至週一收盤時,特斯拉股價從今年5月14日至今僅上漲約3%。

特斯拉股價則在10月1日收盤上漲17.35%,至每股310.70美元。

評析
特斯拉大股東拜倫表示,如果馬斯克少發點推文,會更有益於特斯拉的投資者,少點溝通將使投資者受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5: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未減稅、沒補貼 消費者恐買不起電動車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

攤開市售純電動車價格,高「貴」不親民,政府2040年擬推動車輛全面電動化,以目前全球純電動車的售價,沒補貼、沒減稅,普羅的消費者恐怕買不起。

以台灣目前市占率最高的特斯拉(Tesla)為例,入門的Model S電動車每輛售價高達359萬元,頂級的Model X每輛要價則高達約667萬元。

BMW i3純電動車每輛售價也要188萬元起,就連凱勝綠能代理、在台灣組裝的中國比亞迪e6H電動車,每輛建議售價也高達210萬元。

裕隆集團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純電動車,每輛售價至少也要百萬元起跳,業者直言,「平價純電動車不可能存在」。

至於目前市售油電混合車和汽油車價差大約落在10~20萬元間,Camry 2.0經典款每輛91.9萬元起,油電混合車2.5經典款每輛106.9萬元。

車商認為,電動化車輛並非一蹴可幾,短期之內應透過補貼或減稅等措施逐步改變國人購車習慣。可針對電動化車輛提高補助額度,亦可考慮透過汽燃費隨油徵收來改變民眾用車及購車習慣,提高民眾購買電動化車輛的意願。

同時加速導入電動車核心技術並將之國產化,否則難保台灣車輛電動化的結果,屆時台灣將充斥著中國來台組裝的電動車滿街跑,品質及安全性都令人擔憂。

評析
以目前全球純電動車的售價,沒補貼、沒減稅,普羅的消費者恐怕買不起。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5: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2040年全面電動化? 國內車商剉咧等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

行政院「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祭出2040年台灣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車商憂心,目前台灣大多數電動汽車皆是進口車,若欠缺配套,國產車廠恐被打死,消費者也買不下昂貴的進口電動車。

車商表示,目前國產車主要品牌仍以販賣汽油車為主,僅有裕隆(2201)集團旗下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生產少量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型,大多數的電動化車輛皆是進口車。

受制國外母廠 難導入核心技術
而且,台灣大多數的車廠決策都必須受制於國外母廠,在考量市場規模及政策的補貼措施下,大多數母廠難以將電動車核心技術導入台灣,這也間接影響國產電動化車輛的普及。

車商說,行政院指的汽車全面「電動化」定義是什麼?歐洲環境署定義的電動化車輛涵蓋純電動車(BEV)、油電混合電動車(HEV)、插電式複合動力電動車(PHEV)、增程式電動車(REEV)、氫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等5種類型。

台灣汽車全面電動化若侷限在純電動車(BEV)恐怕難以和國際接軌,且歐美研究資料顯示,特斯拉Tesla Model S P100D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傳統燃油小車Mitsubishi Mirage來得多,HEV、PHEV、REEV等節能車輛約能減碳50%,可立即改善空氣污染問題。

台灣電力主要來自於火力發電,故政府在構思未來車輛電動化的策略上,應廣泛將各種形式的電動車全部納入,並同時考量未來能源政策的調整,才能真正產生降低空污的成效。

其次是充電基礎設施的建置,目前台灣公有充電站覆蓋率不足,除了公有充電站不好找,私人充電柱的安裝也是充滿挑戰,社區大樓常常遇到電動車影響公電契約容量之問題而被拒絕安裝,若不適時修法(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多方面的條件都不利於電動化車輛的普及。

評析
台灣車廠都受制於國外母廠,大多數母廠難以將電動車核心技術導入台灣,這影響國產電動化車輛的普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5: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產量衝高 獲利在望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公布上季(9月底止)電動車產量衝破8萬台創新高,其中最受矚目的Model 3產量也達5.3萬台,合乎特斯拉先前設定產能進度,也代表實現獲利的營運目標在望。

受到產量與銷量均創歷史新高的激勵,特斯拉繼周一暴漲17%後,周二跳空開高報315.87美元,大漲1.7%。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上周六發布內部信件表示:「特斯拉非常接近獲利。為了確保一切順利,大家明天一定要完美執行生產計畫。」由於周日正好是上季結算日,因此穆斯克這番話已暗示上季產量傑出。

特斯拉表示,上季電動車產量共80,142台,超越前兩季總和,創歷史新高。其中上季Model 3產量達53,239台,剛好落在特斯拉設定的5萬至5.5萬台目標範圍內,且高於前一季的約29,000台。

特斯拉上季電動車總出貨量達83,500台,較去年同期的26,150台暴增逾2倍,其中Model 3出貨55,849台,Model S交車14,470台,Model X也賣出13,190台。

Model 3去年推出就被外界視為特斯拉打入主流市場成敗關鍵,無奈生產線持續面臨技術瓶頸,導致產量難以提升。這段期間穆斯克多次發言失當,導致特斯拉股價劇烈動盪。

穆斯克先前在推特發文宣稱公司下市資金到位,使美國證交會(SEC)上周控告穆斯克詐欺,並請求法院下令穆斯克辭退職務,導致公司股價在上周五暴跌13%。

所幸穆斯克與證交會達成和解,穆斯克及特斯拉分別支付2千萬美元罰金。根據和解內容,穆斯克留任執行長,但至少3年內不得擔任董事長。特斯拉須指派一名獨立董事長及兩名獨立董事加入董事會。

穆斯克和解與特斯拉上季產量料將創新高的雙重好消息激勵投資人信心,推動特斯拉股價周一暴漲17%,創5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

CFRA Research分析師尼爾森(Garrett Nelson)表示:「2千萬美元罰金對穆斯克來說只是筆小數目,不僅能讓他留任執行長,也讓特斯拉改善企業管理制度。」

評析
特斯拉上季電動車產量共80,142台,超越前兩季總和,創歷史新高,其中Model 3產量也達5.3萬台。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6: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交車量 不如預期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特斯拉公司(Tesla)2日表示,第3季共生產8萬142輛電動車,不僅比第2季多出50%,並創新高,平價車款Model 3的周產量也達標。然而,Model 3上季交車量少於市場預期,股價2日早盤下跌2%。

特斯拉說,上季共生產5萬3,239輛Model 3,幾乎是第2季的兩倍,也符合該公司8月預估的產量5萬至5.5萬輛。

在上季的最後一周,該公司生產逾5,300輛Model 3。特斯拉第2季總共生產5萬3,339輛電動車,包括2萬8,578輛Model 3。

不過,特斯拉上季共交付5萬5,849輛Model 3,比分析師預測的5.6萬輛少,拖累特斯拉股價2日早盤下跌2%,報304.21美元。特斯拉表示,第3季共交出8萬3,500萬輛車。

該公司上月一直在衝刺交車,比以往季末投入更多精力,執行長穆斯克多次預估上季可望獲利。

上季Model S和Model X的產量為2萬6,903輛,略高於第2季。 該公司表示,儘管遭遇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的逆風,但第3季仍能增加Model 5和Model X的產量。貿易緊張導致中國對特斯拉課40%的進口關稅,而其他汽車則課15%。

電動車情報網站Electrek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特斯拉在9月最後兩天半的產量超過2,000輛,使上季產量擴大至8萬輛左右,上季產量幾乎等於前兩季總和。

儘管Model 3的產量有些起伏,且顯然未達成周產6,000輛的目標,但產量季增加187%仍令人刮目相看。特斯拉並且維持全年生產10萬輛的目標不變。

評析
儘管Model 3的產量有些起伏,且顯然未達成周產6,000輛的目標,但產量季增加187%仍令人刮目相看。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2040年全面電動化? 台灣電動車可行嗎?

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威任/專題報導

行政院針對日益嚴重的空汙問題,去年底提出空汙防制行動方案,其中拍板2030年新購公務車輛及公共運輸大巴士全面電動化、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階段性目標則是2040年新售汽車將全面電動車化。但除了基礎建設沒有配套外,從燃油車想要一步到位轉換成電動車,在使用習慣上的轉變也將為民眾帶來不便。除了電動車外,是不是還有其他選項呢?

立委趙天麟日前在立法院總質詢時提出,參考國外在推動電動化的過程中,除了電動車款(EV)外,也多半會將油電車(HEV)及插電式油電車款(PHEV)等節能環保車納入納入電動化範疇,如果能夠將電動化車輛定義放寬為「環保車」,將更有助於提升政策可行性。

如果以歐美先進國家做為參考對象,目前世界各國喊出電動化目標,最為積極的是北歐的挪威,預計2025年將只能販售零排放汙染的車輛。其他包括荷蘭(2025年)法國、英國(2040年)、日本(2050年)及德國(未明訂)等國也同樣積極朝向電動化,但不同於挪威的零排放,其他國家都以禁止販售傳統的汽/柴油引擎為主要方向。

也就是說,大部分國家鼓勵的電動化,除了純電車款外,其實也將油電車、插電式油電車、增程式電動車及氫燃料電池電動車等納入,歐洲環境署也是以上述五種動力列為電動化車輛的認定解釋。

但台灣目前在電動車方向上則較為含糊,雖然喊出2040年全面電動化,但除了缺少充電基礎建設的配套規畫外,究竟電動車的定義為何?目前也是較不明確。其實以台灣在電動車領域的代工經驗、加上幅員有限、大都會之間的距離短,相較於歐美等地擁有更好的優勢來發展電動車,但綜觀目前台灣汽車市場,電動車的比例仍相當低,而且絕大多數的電動車都是價位偏高的進口車款,目前純電車款僅BMW及TESLA。

目前台灣市場如果以純電車款來說,僅自主品牌LUXGEN目前有電動車生產規劃,但目前仍沒有真正量產市售的國產電動車,如果政策方向僅將「純電動車」列為唯一目標選項,將導致台灣市場只能全面仰賴進口車款,國產車廠將瞬間被打趴。

另一個電動車發展的問題,在於充電基礎設施的建置,公有充電站覆蓋率不足外,私人充電柱的安裝也是充滿挑戰,舊建築大廈可能因為管線老舊而無法安裝充電柱,社區大樓則是必須必須面對管委會這關,想要在私人車位上裝充電樁並非易事,多方面的條件都不利於電動化車輛的普及,針對這些議題,都需要政府積極完成修法(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相較於目前問題尚多的純電車發展,筆者更看好油電車款及插電式油電車,除了售價門檻相對較低外,即便沒有電也能靠內燃機運作,不至於一夕之間改變多年用車習慣,而且在節能減碳上也不比純電車款來得差,其實更適合當前的台灣汽車環境。

以過去曾在台灣市場販售的油電車及插電式油電車來看,包括TOYOTA、LEXUS、BMW、Mercedes-Benz、VOLVO、Mitsubishi、Hyundai、Nissan、Infiniti及Ford等品牌都可提供,台灣大多數的車廠決策都必須受制於國外母廠,而在考量市場規模及政策的補貼措施下,大多數技術母廠難以將電動車核心技術導入台灣,這也間接影響國產電動化車輛的普及,如果可以透過誘因及鼓勵,讓車商能順勢向母廠爭取國產化更多環保節能車款,應該會比卻乏規劃、只想一步到位的電動車口號來得更加可行。

在油價創下47個月來新高的同時,絕對也是正視未來關於汽車工業發展規劃的時刻。除了政府的支持外,也可針對電動化車輛提高補助額度,增加民眾購買電動化車輛的意願,或可考慮透過汽燃費隨油徵收,來逐漸改變民眾用車/購車習慣,藉此培養使用者觀念及意識,分階段設立目標逐步實現。

評析
大多數技術母廠難以將電動車核心技術導入台灣,這也間接影響國產電動化車輛的普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6: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辭職後 特斯拉新董座可能是他...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以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務至少3年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解,而特斯拉董事會傳出,部份成員希望由21世紀福斯執行長、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之子擔任新任特斯拉董事長。

《紐約時報》2日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將於45天內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而SEC另要求特斯拉應增加兩位獨立董事。特斯拉董事會則傳出,部份成員希望董事成員之一、媒體大亨梅鐸之子詹姆斯‧梅鐸(James Murdoch)接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但此提議尚未被認真討論,而詹姆斯‧梅鐸也未必是所有董事會成員的首選。

目前詹姆斯‧梅鐸尚未對此報導發表評論。

詹姆斯‧梅鐸自2017年以來一直擔任特斯拉董事會成員,且未曾提議自願擔任主席。今年5月,特斯拉股東美國退休金顧問公司(CtW Investment Group)和顧問機構Glass Lewis,皆遊說股東們投票反對詹姆斯‧梅鐸再次當選董事會成員,因其認為詹姆斯‧梅鐸缺乏汽車業或綠能技術經驗,以及其管理的21世紀福斯子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曾在2016年發生性侵醜聞。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公司治理專家Lucian Bebchuk表示,特斯拉增加兩名新獨董可能對公司有幫助,但作風強勢的馬斯克,通常很難讓獨立董事表達自己的主張,主要股東也可能會降低獨立董事作為監督執行長行為和決策的效力。

評析
特斯拉董事會傳出,部份成員希望由媒體大亨梅鐸之子擔任新任特斯拉董事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6: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難逃貿易戰波及 中國製車成本高6成

編譯廖振堯/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期稍微緩解壓力,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解詐欺告訴,昨日公開的Model 3交付數量也超越預期目標。然而,特斯拉也表示美中貿易戰正打擊特斯拉的競爭力,其中國製造的車款成本高出約6成,或是得承受40%進口關稅稅率。

特斯拉昨日在宣布Model 3相關數據時,也提到貿易戰影響成本、打擊競爭力。特斯拉在7月時宣布將在上海設立工廠,是電動車公司進軍中國的先鋒,但昨日卻指出受關稅影響,在中國製造完全相同的車款,成本會高出55%至60%。

特斯拉早前表示,為反應美中雙方第1輪關稅的影響,會提高20%在中國的售價,昨日則表示會加快上海廠的建設來應對成本上升、貿易緊張的局勢。上海廠預計2年後可以開始生產,5年後可達年產量50萬輛。

但特斯拉仍充滿信心,稱:「我們的車款要出口到中國需要繳40%關稅,而其他汽車只要15%,加上美中局勢緊張,種種不利因素下Model S和Model X交付量還是有顯著成長。」

特斯拉股價繼週一暴漲17%後,週二收跌3.1%至301.02美元。

評析
特斯拉指出受關稅影響,在中國製造完全相同的車款,成本會高出55%至60%。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7: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趨勢當道 巴黎車展注入科技業新血

中央社巴黎2日綜合外電報導

年度巴黎車展將於4日開幕,今年會場上,汽車業高層將與不尋常人士並肩推銷,那就是亟欲打入電動車產業的數以十計科技專家,原因是電動車被許多人視為終極的聯網裝置。

電動車是今年巴黎車展(Paris Motor Show)的主角。不僅賓士(Mercedes-Benz)和奧迪(Audi)等高級車廠牌終於加入戰局,現場也將有數以十計的新創企業展示自動駕駛車產品。

法國汽車同業公會理事長夏泰爾(Luc Chatel)1日對汽車業高層表示:「這些新車每輛都需要1億程式碼行數(LOC),是一架波音(Boeing)飛機所需的5-6倍。」

汽車業熱衷於電動化革命,一部分是情勢使然,因為監管當局和地方政府試圖減緩許多大城市面臨的霾害問題。

在歐洲,由於歐洲聯盟(EU)將自2021年起採取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加上「柴油門」造假醜聞案後氣排測試標準更嚴格,各家車廠目前持續加緊腳步以符合法規。

繼投入數以十億計美元資金開發新電池,且仍不確定投資能回收,企業如今又押注電動車產業,認為這將有助提升他們的獲利。

由於電動車馬達比汽車引擎更耐用,且活動零件更少,因此安裝和售後服務需要的人力少很多。

但車廠大老闆知道,若要充分開發持續聯網的未來電動車潛力,他們無法單靠己力。

谷歌(Google)、諾基亞(Nokia)和法國資訊科技專家源訊公司(Atos)等科技企業,今年都將派員參加巴黎車展,訴求是協助車廠度過汽車業巨變。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 Alliance)執行長戈恩(Carlos Ghosn)1日發表專題演講時說:「顯然每家公司都希望每件事自己來。…行動產業爆炸,車廠將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並和其他業者結盟。」

戈恩預言:「車展上見到的車廠將越來越少。」他預期到了2022年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賣出的1400萬輛車中,有10%將是全電動車。

評析
電動車是今年巴黎車展的主角,賓士和奧迪等高級車廠牌終於加入戰局。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英脫效應…汽車業未來會更慘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美國汽車製造業9月銷售悽慘;大家都須繫好安全帶,因為未來還將更壞。由於消費者的偏好已經從房車轉向SUV,因此美國汽車市場惡化毫不令人驚訝。但投資人不應認為這就是谷底,全球汽車製造業前面的路只怕更難走。

美國開徵關稅,並威脅將採取進一步的貿易行動,影響已開始顯現。福特執行長哈克特已表示,鋼鋁國安關稅可能會把稅後盈餘吃掉10億美元。原料成本上升,廠商非得將新增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不可。美國汽車售價已經愈來愈貴,平均售價上漲約2%,即每輛車漲約700美元;其中本田漲價4.6%,福特漲價約3.2%。

汽車業不僅在美國市場表現不佳,接下來還要面對英國「脫歐」的衝擊。豐田警告,如果英國「硬脫」,英國廠每周7,800萬美元、一年40億美元的營收將被「攪亂」。

川普一再強調中國是美國貿易行動的第一目標,所引發的不確定性將使車廠不願擴大成本支出;加上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全球電動車形成新趨勢,且能源使用效率相關法規愈來愈嚴,汽車製造業成本勢必增加,獲利率將萎縮,前途更加坎坷。

面對前途崎嶇難行,業者的策略之一就是轉向中國市場。中國過去兩年汽車銷售成長雖然減緩,但至少還在成長。豐田將把Prius油電混合車的科技轉移給中國合資夥伴,日產已表示要以中國為最大的市場。

但日本車廠並未在中國市場取得優勢地位,而且2016及2017年的銷售量也不亮麗;現在中國需求成長減緩,業者還想爭取市占率,當非長久之計。

評析
全球電動車形成新趨勢,且能源使用效率相關法規愈來愈嚴,汽車製造業成本勢必增加,前途更加坎坷。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7: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出運了!
銷量殺入全美前5 只輸日本雙田

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先是美國最暢銷電動車,再來是賣最好的豪華車。特斯拉Model 3如今已竄起為全美國銷量最好的房車之一。

各大車廠本周公布總銷量,9月為止的1季,特斯拉Model 3銷售量在全美房車(不分價格、尺寸)排第5,只輸給豐田COROLLA、CAMRY及本田CIVIC、ACCORD。

彭博報導,這份排名並不完美,因為特斯拉並未公布美國銷量,上季數據包含一部分加拿大出貨。

但在美國人偏好跨界車、SUV和卡車的趨勢下,作為房車型態的Model 3能竄起並不容易。在單季總銷量排第5,就電動車來說史無前例;對去年掙扎於量產Model 3的特斯拉來說,也是重大進展。

特斯拉的競爭對手已經感受壓力,美國最暢銷的豪華房車賓士C系列,上月銷量驟減24%,今年1-9月減少28%。

雖然市面已有不少電動車或油電車,但特斯拉是第一且唯一打入日、韓車廠主宰前10大暢銷房車的純電車,而且價格還比其它大眾車款貴。

最頂級版本Model 3,目前賣得最好,平均售價逼近6萬美元(約184萬台幣)。特斯拉說,作為電動車普及的關鍵,3.5萬美元(約107萬台幣)起跳的較便宜版本可能在年底問世。

評析
特斯拉是第一且唯一打入日、韓車廠主宰前10大暢銷房車的純電車,而且價格還比其它大眾車款貴。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7: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曾威脅董事會 若逼迫和解就辭職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因涉在推特發文說已準備好資金,要讓特斯拉私有化的PO文,嫌誤導投資人而遭美國證管會(SEC)控告詐欺,馬斯克為此付出巨額的罰款與3年內不再擔任特斯拉董事長的條件,與SEC和解。

但是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先前馬斯克就在是否與SEC和解的問題上,曾經威脅特斯拉董事會,如果堅持要求自己和解,則將辭去特斯拉職務,並且拒絕條件優厚的和解內容,導致將自己與特斯推向更難的困境中,因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指出,在馬斯克最後決定是否和證交會和解之前,他曾打電話給特斯拉董事會表示,如果董事會堅持他與特斯拉和美國證交會簽署和解協議,他將辭去公司職務。

馬斯克還要求董事會對外稱讚自己的正直人品。只是馬斯克威脅董事會要辭去的職務,究竟是執行長還是董事長,目前尚不得而知。

雖然馬斯克態度強硬,但到了第2天特斯拉的律師又請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給該公司一個機會,因為這次得到了馬斯克的勉強同意。

因此特斯拉與馬斯克在周六與該委員會和解,除去同意各自支付2000萬美元的罰金外,馬斯克還同意辭去該公司董事長職務,但繼續擔任首席執行長一職。

另外,據多家媒體報導,事實上,美國證交會原計劃和馬斯克達成和解協定,證交會已經草簽了和解協定內容,馬斯克需要支付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7億元的罰款,2年之內不得擔任特斯拉董事長一職。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面對一份並不苛刻的和解協議,馬斯克拒絕進行和解,特斯拉的律師給證交會律師答覆電話,隨後證交會召集人馬,迅速起草了訴狀,狀告馬斯克誤導投資人、構成證券欺詐。

證交會還要求法庭禁止馬斯克在任何上市公司任職。

根據外媒引述多位元知情人士指出,馬斯克顯然是特斯拉公司最重要的資產,董事會面對馬斯克的威脅做出了妥協,即拒絕和證交會簽署協定。

然而在不久之後,特斯拉公司的律師再一次走進了證交會大樓,他們帶去的資訊是馬斯克同意新的和解方案。

第2份和解協議要比第1份更加嚴苛。馬斯克以及特斯拉公司必須各自支付2000萬美元的罰款,另外禁止馬斯克擔任特斯拉董事長的時間也從2年變成了3年。只是馬斯克仍然可以擔任特斯拉的執行長。

至於馬斯克的態度為何有180度大轉變?根據報導指出,週五早間,馬斯克拒絕和解方案的消息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震動,市場擔心證交會未來會讓馬斯克徹底下台,當天特斯拉股價暴跌了14%,而特斯拉股價暴跌改變了馬斯克的想法。

在最終簽署和解協議之後,讓特斯拉股價出現了大幅反彈。

由於馬斯克對於是否與SEC和解的問題上,固執了48小時,這給他本人和特斯拉公司帶來了巨大代價。

面對第1次和解協議被拒絕,證交會開出了更加苛刻的條件迫使對方接受。

證交會還要求特斯拉董事會增加兩名獨立董事,選舉一位獨立董事擔任董事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John C. Coffee Jr.表示,馬斯克拒絕了條件非常優厚的第1份和解協議,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他需要受到制約和監控,主要是馬斯克在法律上已處於相當不利的位置,但又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馬斯克又顯得十分敏感。

評析
馬斯克拒絕了條件非常優厚的第1份和解協議,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他需要受到制約和監控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8: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拚自駕車市場 本田將砸840億與通用汽車合作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隨著越來越多汽車製造商投入自駕車研發,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汽車(Honda)今也宣布將斥資27.5億美元(約新台幣844.14億元)與通用汽車和其自動駕駛部門Cruise Holdings達成合作。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面對電動車市場崛起,本田汽車決定向Cruise Holdings投資7.5億美元,並在未來12年內投入20億美元作為商業資本,希望此合作能幫助其擴展無人駕駛、共享汽車等服務。

據了解,本田與通用汽車早在2013年就開始合作開發燃料電池汽車、2017年共同為汽車生產零組件,並在今年開發電動汽車電池,而該電池充電速度快、續航力也較現有產品更長,進而提升日本在電動汽車領域落後的地位。

事實上,除了本田與通用汽車外,越來越多德國汽車大廠也紛紛投入電動車領域,其中包括戴姆勒旗下賓士(Mercedes-Benz)、寶馬(BMW)、奧迪(Audi)和保時捷(Porsche)等,有分析師便預測,當前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的市佔將在未來10年內從12.3%跌至2.8%。

評析
Honda將斥資27.5億美元與通用汽車和其自動駕駛部門Cruise Holdings達成合作。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先探投資週刊》2007期,供同學參考

電池龍捲風暴

【文/馮欣仁】

為了不讓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專美於前,德國二大豪華車廠賓士、Audi均不約而同地在九月份推出自家首款電動車,其中,賓士所推出名為EQC的電動休旅車(SUV),售價約四.九萬美元,相當接近特斯拉的入門車款Model 3,據了解,目前已經累積超過二千張訂單,預計二○一九年就能交車。此外,超跑保時捷也計畫在二○二二年前,投資六○億歐元開發電動車技術。

除豪華品牌外,平價品牌對於電動車未來的發展也加緊腳步,福斯汽車集團日前發表了嶄新MEB模組化電動車底盤平台,並會在二○一九年推出首款新車福斯ID。尤其,這具MEB模組化底盤平台將會廣泛應用在集團旗下各品牌,預計二○二二年底就能累積二七輛不同品牌與形式的電動車款。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全球電動車展望,一七年全球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數量超過三○○萬輛,比一六年增加五四%,預計到二○三○年電動車的數量將達到一.二五億輛。隨著越來越多傳統車廠跨入電動車領域,將促使鋰電池與相關材料如(正負極材料、隔離膜與電解液)需求只增不減。

歐洲車廠積極跨足EV
日本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調查報告指出,因德國自二○三○年起、英國和法國自二○四○年起將禁售內燃式引擎(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車,讓各家車廠將加快腳步推出電動車等環保車新車款、有望提振車用鋰電池市場持續呈現增長,預估二○二○年車用鋰電池市場規模將擴大至一一九.七GWh、將較一六年成長一.五七倍,到二○二五年有望進一步擴大至二五四.九GWh。

面對電動車等終端需求逐步成長,促使電池相關業者無不加緊腳步擴產。全球最大車用鋰電池廠寧德時代自從今年六月十一日掛牌以來,股價一度飆漲至最高九五.○八港元,雖然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近期股價回落至七三港元附近,短線跌幅約二三%,較中國車用零組件股或是汽車股來得輕微,顯示出市場對於電動車的前景依然抱有期待。

隨著不斷提升電動車產能,德國汽車廠商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電池供應商。因此,日前BMW也找上寧德時代合作,雙方簽署十一.六億美元合約。LG化學也斥資十六.三億美元在波蘭建造歐洲最大的電動車電池工廠,無非是看中福斯、雙B等車廠未來搶進電動車這塊大餅。

當前電動車普及率無法有效加速,最大關鍵仍在於電池成本居高不下,鋰電池當中所涵蓋的鈷、鋰、鎳等金屬原料,往往易受到國際局勢或人為炒作而出現波動。日前日本電池大廠Panasonic已宣布計畫在二~三年內量產鈷用量減至現行一半的圓筒型鋰電池,可望大幅降低電池成本,進而使得電動車的車價不再是高不可攀。

高鎳三元電池將蔚為主流
為了解決成本上漲的問題,同時往高能量密度(大於二○○Wh/kg) 產品推進,電池芯廠積極導入鎳錳鈷(NMC)與鎳鈷鋁(NCA)等正極材料,增加鎳金屬的使用量,相對的鈷金屬的比重也會逐漸降低。若按照鎳錳鈷的比例,三元電池又可以分為111、523、622、811等型號。由於鎳主要作用為提升能量密度,目前在高鎳三元動力電池領域,Panansonic幾乎是獨霸。Panasonic應用在特斯拉Model 3上的圓柱型電池,透過改良高鎳正極材料和矽碳負極材料的應用,使電池能量密度實現了二○%的提升。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007期】

評析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明年全球市面上插電式油電車及純電車,將大增20%至216款。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5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行動服務 豐田軟銀合資新公司

聯合報 東京記者蔡佩芳/四日電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和軟銀(Softbank)宣布,將成立合資企業莫內科技(Monet Technologies),利用電動車結合物聯網,提供行動服務。

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四日在東京共同舉行記者會。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表示,現在正面臨百年一度重大改革的時代,汽車成為社會系統的一部分,豐田由汽車製造商轉變為行動相關服務公司,軟銀在轉型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說,與全球最大汽車公司豐田的合作讓他非常興奮,莫內科技是雙方一起跨出的第一步,未來還將有第二波、第三波的合作。

莫內科技將整合豐田用於連網車輛的資訊基礎建設,以及軟銀用來收集分析智慧型手機及感應器的物聯網平台。軟銀持股百分之五十點二五、豐田持股百分之四十九點七五,由軟銀副社長宮川潤一擔任執行長,初期資本額為廿億日圓,未來將追加至一百億日圓。

莫內科技將使用豐田自駕電動車e-Palette,推出餐飲等行動服務;或是能在車上提供醫療檢驗的醫院接駁車、行動辦公室等。雙方預計在今年度開始提供全國公家機關及民營企業派車服務;到二○二○年下半年,豐田正在開發中的次世代無人電動車也將導入這項服務。

評析
豐田和軟銀將成立合資企業莫內科技(Monet Technologies),利用電動車結合物聯網,提供行動服務。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3: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日兩大車廠 揪伴攻自駕車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日本兩大車廠豐田(Toyota)和本田汽車(Honda)相繼宣布將與其他公司合作開發自駕車等技術,豐田將與軟體銀行(Softbank)結盟,本田則與選擇與美國通用汽車(GM)合作,凸顯日本車廠都正在加速投入這塊已被美國科技和汽車業者主宰的市場。

豐田汽車4日與軟銀共同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莫內科技(Monet),以開發自駕車、聯網汽車及新的運輸服務。初期資本額為20億日圓(1,750萬美元),軟銀將持股50.25%,豐田持股49.75%。軟銀6月也曾投資GM Cruise共22億美元。

豐田與軟銀的結盟初期將聚焦於日本的隨選運輸服務,包括車上飲食、配有醫療檢驗裝置的醫院接駁車等,但豐田表示,未來兩家公司有可能攜手進軍全球更多市場。

本田汽車也在3日宣布,將投資7.5億美元在通用(GM)的自駕車子公司GM Cruise,承諾未來12年將投資20億美元,以研發可量產的全自動自駕車。本田將持有該公司5.7%股權。

華爾街日報指出,豐田和本田的決定,反映出長年自豪於自身卓越技術、不理其他公司發展的日本車廠,文化也出現轉變。本田執行長八鄉隆弘一直在積極洽談交易,尤其專注在電動車和自駕車方面。豐田汽車也一直和自家供應商一起研發自駕車和人工智慧(AI)技術,同時併購一些科技新創公司。

本田的交易中較令人意外的是,本田2016年12月曾揭露正與Google母公司字母旗下自駕車公司Waymo洽談合作,但兩公司尚未宣布任何具體計畫。

Waymo發表聲明表示,公司仍持續與本田討論合作機會,並也和其他車廠洽談。

豐田和軟銀雖迄今在行動技術上未有任何大型合作,但兩公司都正在為自駕車和汽車共乘等服務研發技術,並也都與Uber、Grab、滴滴出行等叫車服務公司進行合作與投資。

評析
豐田和本田的決定,反映出長年自豪於自身卓越技術、不理其他公司發展的日本車廠,文化也出現轉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3: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5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油價近逼百美元 電動車迎接爆炸成長

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原油價格進逼每桶100美元,對砸巨資開發電動車的各大車廠來說,「正是時候」。

國際油價上個月創4年新高, 迫使消費者評估傳統引擎及電動車的相對成本。傳統車廠將在2019年大推電動車,油價上漲將成渦輪助力。

雷諾和日產汽車總裁戈恩(Carlos Ghosn)在巴黎車展上表示:「油價越高,推廣電動車的助力越大」。

各界關注特斯拉Model 3產量之際,亞、歐、美汽車廠都將在2019年搶攻電動車市,從市區小車到高性能跑車都有。

德國雙B和奧迪的新車都已上膛,奧迪今年稍晚將開賣e-tron休旅車,賓士EQC將在2019年接棒,BMW旗下的Mini也將推出備受期待的Mini Electric掀背車。

日本方面,受益於本田推出CLARITY插電式油電車及URBAN純電車,銷量將持續上揚。日產將開賣暢銷車款LEAF的長程版本。

佔全球電動車銷量將近一半的中國,為了因應特斯拉及外國車廠登陸,比亞迪、北京汽車等在地車廠都將擴大產品陣容。

頂級超跑也要加入戰局,英國ASTON MARTIN正在籌備電動版RAPIDE跑車,每小時極速將達249公里。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明年全球市面上插電式油電車及純電車,將大增20%至216款。

全球汽車銷售中,純電及插電式油電車的比例仍低,但成長驚人;第2季出貨年增77%至41.1萬輛。即便油價上漲前,明年第2季即可望再成長49%。

英國電動車租賃公司octopus執行長霍爾斯(Fiona Howarth)表示:「我們已經看見需求超越供給,高油價會提升成長力道。電動車將來得比預期快」。

原油今年上漲27%來到每桶85美元以上,多數交易員預期美國制裁伊朗,將刺激油價今年底衝到100美元。原油上漲已經反映到汽油,美國每加侖均價逼近3美元,2014年來首次。

電動車賣不賣得動,充電便利性是個關鍵。歐洲各國公用事業正砸錢擴大充電網,中國也有全國性的基礎建設計畫。

西班牙最大電力公司IBERDROLA執行長嘉蘭(Ignacio Galan)說:「這是我們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我們不想成為電動車發展的瓶頸。」

評析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明年全球市面上插電式油電車及純電車,將大增20%至216款。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諷SEC「空頭致富委員會」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與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才剛達成和解不久後,前者又大放厥詞,公開嘲諷SEC圖利空頭,應改名為「空頭致富委員會」(Shortseller Enrichment Commission)。穆斯克的爭議推文勢必再度點燃他與SEC的戰火。

穆斯克周四推文暗示,SEC幫助放空特斯拉的投資者大賺一筆,他譏諷「我只想說空頭致富委員會做得好,如此改名真是恰到好處!」

向來作風狂妄,喜歡挑戰權威的穆斯克,已不是第一次公開槓上主管機關。年初他曾以一起特斯拉致命車禍,公然槓上聯邦安全調查人員。

不過,上周末才與SEC達成和解的穆斯克,再度對該機關嗆聲,則是將他的挑釁作風拉到新的層級。

穆斯克曾在8月7日發表一則推文,聲稱已確保資金來源無虞,將對特斯拉私有化。但隨後後又以股東反彈為由,取消下市計畫。整起鬧劇也促使SEC上月對穆斯克提告,指控他的作為已誤導投資人與違反證券法。

雙方最後在上周六達成和解,穆斯克同意辭去董事長一職,並在3年內不得回任。不過兩造和解還未獲得聯邦法官同意。

專家指出,穆斯克推文可能違反他與SEC和解時的原則之一。過去曾擔任SEC律師,目前任職於Murphy & McGonigle的克林姆(Stephen Crimmins)認為,穆斯克此舉顯然已破壞他與SEC的協議。

前SEC主席皮特(Harvey Pitt)表示,雖然穆斯克推文並無違反證券法,不過他仍認為此舉是「幼稚、自戀、愚蠢、謬誤與任性」。

評析
上周末才與SEC達成和解的穆斯克,再度對該機關嗆聲,則是將他的挑釁作風拉到新的層級。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6: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鋰多不怪 天齊收購智利SQM

工商時報 楊日興/綜合報導



大陸鋰企近期動態頻繁值得關注,兩大巨頭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將陸續赴港上市、斥資擴廠,而天齊鋰業收購智利最大鋰生產商SQM的交易本周四(4日)也獲得智利反壟斷法院獲准。

路透報導,智利反壟斷法院周四批准天齊鋰業收購SQM 24%股權的交易案,據悉交易規模將為41億美元。根據天齊鋰業和智利反壟斷監督機構的協議,天齊鋰業不能提名任何高管或員工進入SQM董事會,且天齊鋰業未來與SQM或其對手Albemarle所達成的任何與鋰相關的交易,都必須告知監管機構。

天齊鋰業對此發布聲明稱,預計將在2018年Q4完成對SQM的交易。

當前天齊鋰業與贛鋒鋰業角逐市場龍頭的競賽十分激烈,兩家企業目前均在A股掛牌,並著手進入H股,擴大募資能力以增加手牌。

贛鋒鋰業今年2月便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近期消息指出,贛鋒鋰業將於10月11日在香港掛牌上市。但新浪港股報導,由於當前港股市況不佳,贛鋒鋰業將以招股價下限16.5港元定價。

贛鋒鋰業9月底時也和電動車企特斯拉簽下3年採購協議,且贛鋒鋰業當時也公告,將以不超過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自有資將,建設年產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預計該項目能進一步擴大公司高端鋰鹽產品的產量和市占。

天齊鋰業也於8月20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畫將募資淨額的90%用於SQM股份收購的再融資。同時,天齊鋰業也在9月初公告,將以自籌資金的方式投資約14.31億元來新建一座年產量達2萬噸的碳酸鋰工廠。

華夏時報報導,兩家鋰業巨頭分別以不同報告宣稱自己是業界的龍頭。贛鋒鋰業引用英國商品研究所數據稱,按產能計,截至去年底,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鋰化合物生產商,全球最大金屬鋰生產商。

而天齊鋰業則用Roskill報告稱,按去年銷售收入計,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鋰生產商。按去年產量既,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鋰化合物生產商。

評析
天齊鋰業收購智利最大鋰生產商SQM的交易,4日也獲得智利反壟斷法院獲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