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6-19 14:40: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6-30 11:15 編輯

轉貼2018年8月3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鬆口氣?美股最大空頭改換亞馬遜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特斯拉近期股價搖搖欲墜,周四一度跌破300美元價位,不過好消息是空軍似乎轉移火力到亞馬遜上,亞馬遜也取代特斯拉成為美國市場上被放空最嚴重的股票。

路透社報導,金融研究公司S3 Partners公佈數據顯示,市場上做空亞馬遜股票的市值達99.5億美元,剛好超過放空特斯拉的股票市值(99.5億美元)。

特斯拉周四收跌0.6%至303.15美元,盤中最低報297.72美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8月7日釋出打算私有化消息,激勵特斯拉股價最高一度飆到387.46美元,但從那之後累計拉回16%,馬斯克後來也宣布放棄下市計畫。

同期間,亞馬遜股價攀升32%,周四站上2,000美元,市值逼近一兆美元大關,因此成為空頭鎖定目標。其它被高度放空的科技股還有蘋果、Alphabet、Netflix、微軟與臉書等。

評析
空軍似乎轉移火力到亞馬遜上,亞馬遜也取代特斯拉成為美國市場上被放空最嚴重的股票。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9-6-27 19:31: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買特斯拉最好時機到了
巴菲特「這主意很糟糕」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近幾個月特斯拉開始陷入困境,在馬斯克的私有化計劃失敗後,加上其他爭議,股價受到衝擊,外媒 iDropNews撰稿表示,如果蘋果收購特斯拉需要一個完美的時機,或許就是現在了。但身蘋果頭號粉絲的股神巴菲特認為,這對蘋果是「很糟的主意」。

搜狐網報導,在過去幾年裡,關於蘋果考慮收購特斯拉的傳言甚囂塵上,或至少收購其多數股權。雖然這仍是一個長期目標,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長期以來,一直有傳言稱蘋果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汽車,這暗示著蘋果進軍汽車業的雄心,但是進展緩慢。

綠色技術理念相似
收購特斯拉將使蘋果在汽車行業擁有獨特的優勢和領先優勢;另方面,這將促進特斯拉的生產和營運。正如《連線》雜誌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蘋果可能會從特斯拉的超級工廠計劃中受益匪淺。

儘管馬斯克最近幾個月的行為反復無常,但毫無疑問,他還是有一些有遠見的想法,這些想法確實符合蘋果一些價值觀,兩家公司在可持續性和綠色技術方面都有相似理念和計劃。特斯拉希望啟動太陽能和電動汽車革命,蘋果長期來一直是可持續經營一家全球科技公司的先鋒。

就市場估值而言,蘋果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毫無疑問,它還有一些現金可以燒,儘管一些分析師淡化蘋果將收購特斯拉或與特斯拉合併的想法,但他們仍承認,這可能是這家科技巨頭邁出的一大步。

上季加碼蘋果股票
Loup Ventures分析師Gene Munster在部落格中寫說,如果特斯拉在1年內實現獲利,那麼合併就是童話。但Munster補充說,如果特斯拉做不到,蘋果就會占上風,成為最有可能的投資者或買家。投資管理公司Gerber Kawasaki首席執行長Ross Gerber告訴CNBC,特斯拉暴跌的市值是給庫克的禮物,並補充說不收購特斯拉可能是庫克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錯誤。

當然,馬斯克可能不會自願離開特斯拉,而且他古怪的行為和個性可能會給蘋果文化帶來問題,但是蘋果和特斯拉都將從這樣的合併中獲益,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蘋果收購特斯拉是否是個好主意,而在於這件事是否真的會發生。

有分析師建議,透過收購特斯拉,蘋果能夠建立錢景無限的新商業模式,包括象徵運輸業未來的叫車或自駕車服務。

巴菲特周四接受《福斯財經網》訪問表示,在汽車業建立長期競爭優勢,比科技業困難許多;科技企業能透過產品的速度、規模及網絡效應等,維持對同業領先。「汽車業你可能今年贏了對手,明年就敗下陣來」。

巴菲特對馬斯克也沒有好感,指他當時應迅速澄清何謂資金到位,或說明有信心能找到下市資金,而且協議沒拍板。「若說錯話,就立刻改正」。巴菲特稍早接受CNBC訪問也說,馬斯克常發推文的習慣「沒甚麼幫助」。

根據最新申報資料,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第2季加碼近1240萬股蘋果股票,持股增加5%至近2.52億股,為蘋果第2大股東。

評析
在過去幾年裡,關於蘋果考慮收購特斯拉的傳言甚囂塵上,但股神巴菲特認為,這對蘋果是「很糟的主意」。
 樓主| 發表於 2019-6-27 19:32: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本季產量 要扳回一城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情報網站Electrek引述消息報導,特斯拉(Tesla)未能在8月底前達成Model 3周產量6千台目標,但仍看好第三季Model 3產量達標。

內情人士透露,8月24至31日為止的一周內,特斯拉電動車產量6,400台,其中Model 3只有4,300台,不僅未達公司訂下的6千台目標,甚至連先前的5千台水平都不到。

過去2個月來特斯拉在Model 3生產上不斷遇到技術問題,是周產量未能達標的主因,而這也造成近日Model 3出貨延宕。


特斯拉先前預期第三季Model 3產量約在5萬至5.5萬台之間。內情人士透露,7、8月特斯拉電動車產量合計5.3萬台,其中Model 3有3.5萬台,相當於第二季整季Model 3產量。

目前距離第三季結算還剩1個月,外界估計特斯拉應該能輕鬆達到5萬台Model 3的季產量低標。但特斯拉如欲達成獲利並延續成長,還是得加緊腳步提高Model 3產量。

過去1個月來特斯拉不斷爆出驚人之語,股價行情也波動不斷。自從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推特宣布放棄下市計畫以來,投資人對特斯拉持有的空頭部位持續減少,並在上周降至4個月低點。

投資機構S3 Partners統計,目前特斯拉仍是市場上空頭部位最高的個股之一,但上周空頭借券3,250萬股特斯拉股票,與穆斯克宣布公司下市「資金到位」時相比已減少6%,若與5月空單高點相比更減少22%。

S3 Partners分析師杜桑鈕斯基(Ihor Dusaniwsky)表示,近日特斯拉空頭部位減少主要是因為投資人獲利了結。他認為未來Model 3產量成長速度依舊是左右股價走勢的關鍵,也有其他分析師認為特斯拉短期內將再度募資,屆時股價可能受影響。

評析
特斯拉如欲達成獲利並延續成長,還是得加緊腳步提高Model 3產量。
 樓主| 發表於 2019-6-27 19:32: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大嘴巴 重創商譽

經濟日報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執行長穆斯克對於特斯拉下市計畫的反反覆覆、最終放棄下市,已重創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商譽。

穆斯克8月發表推文說,正在考慮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讓特斯拉下市,由於文中提及「資金已到位」,因而引發數周的爭議和股價波動,但之後又說特斯拉將維持上市,理由是現有股東反對其下市計畫。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認為,過去一個月的事件,特斯拉管理層已經傷害投資人。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史貝克在研究報告說:「我們認為(特斯拉的)信用已受創。(穆斯克的貼文)強化了整件事是一個沒有規劃或未經深思熟慮的想法。」「我們已清楚看到,資金沒有到位,或是以每股420美元讓公司下市未吸引足夠的興趣。」

投資研究機構Loup Venture執行合夥人孟斯特說:「他(穆斯克)信用已經受創,無庸置疑。」「更重要的問題是,能復原嗎? 」

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表示,這項決定使關注焦點轉回特斯拉的基本面和財務狀況。

評析
穆斯克對於特斯拉下市計畫的反反覆覆、最終放棄下市,已重創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商譽。
 樓主| 發表於 2019-6-27 19:50: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6-27 19:55 編輯

轉貼2018年9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高檔吸塵器一哥Dyson能不能做出電動車?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玲╱綜合外電報導

高檔吸塵器一哥Dyson能不能做出電動車?外界懷疑的眼光恐怕不少,但沒有澆息創辦人詹姆斯‧戴森的汽車夢。公司8月底宣布,在原英國空軍機場HAirfield的場址,加碼1億1,600萬英鎊(1億5,100萬美元)興建測試車道。

Dyson公司表示,計劃投入電動車研發專案的金額,總計會有20億英鎊。半年前Dyson宣布加入電動汽車研發,並且目標在2021年問市。

阿斯頓大學(Aston University)汽車製造業專家DavidBailey教授說:「我最關切的是他們從來沒做過汽車,」Bailey認為Dyson或許和現有的汽車製造業者聯手研發會比較好,戴森要成功,必須在電池或馬達上有嶄新的技術突破。

到目前為止,Dyson沒有公布過任何車輛細節,不過提到研發電動車將會發揮自家的全固態鋰電池技術。2015年戴森買下密西根的Sakti3公司,就是為了取得這項技術。全固態鋰電池比傳統電池更為輕巧,但能積蓄更多電力來增進續航力。

Dyson在H Airfield的場站已經花了8,400萬英鎊,重新裝修了兩座老機棚,目前有400名員工在那裡上班。最新宣布的建設方案,除了蓋超過16公里長的測試車道,也要再建造新的辦公樓房。最後會有超過2,000名員工在這個原來英國空軍的老機場工作,開發夢想中的電動車。

Bailey教授說,特斯拉(Tesla)克服困難異軍突起,但至今仍沒辦法賺錢。電動車的研發,如今已經有老牌汽車製造業者像是Mercedes-Benz、Audi、JaguarLand Rover加入戰局,競爭不小。Dyson的汽車夢怎麼圓?外界都很好奇。

評析
Dyson計劃投入電動車研發專案的金額,總計會有20億英鎊,並且目標在2021年問市。

 樓主| 發表於 2019-6-27 19:56: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4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德國車商群起圍攻 
特斯拉沒有對手的日子即將變調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備受期待的賓士電動休旅車「EQC」周二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亮相,標誌著德國車商對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展開圍剿。特斯拉目前宰制著成長快速的高階電動汽車市場,戴姆勒旗下賓士、寶馬以及福斯汽車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都將特斯拉視為頭號對手。分析師稱,隨著德國車商相繼加入戰局,從明年開始,特斯拉長期以來零對手的優勢將出現變化。

IHS Markit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分析師Wajih Hossenally說:「儘管特斯拉目前在豪華電動車市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在德國高階產品推出後,情況會有所改變。特斯拉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狀態,將從2019年開始改變。」

與IHS Markit互為競爭關係的車市研究機構LMC AUTOMOTIVE對此也表示贊同,預測未來10年特斯拉市佔率將從現今的12.3%降至只有2.8%,即使特斯拉的絕對銷售額持續攀升。同時也預期德國車商的合併市佔率到2020年將超越特斯拉達到11.8%,2023年市佔再進一步升至19%左右。

EQC是賓士電動車子品牌EQ之下的首款量產車,預計明年開始出貨,定價將接近其汽油車款GLC,與售價4.9萬美元(約150.49萬元台幣)的特斯拉Model 3,落在同個價位等級。

評析
隨著德國車商相繼加入戰局,從明年開始,特斯拉長期以來零對手的優勢將出現變化。
 樓主| 發表於 2019-6-27 19:56: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高盛看衰:特斯拉股價再跌30%

工商時報 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高盛基於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將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未來6個月的目標價修正至210美元,意味著看衰該公司股價這段期間將暴跌30%。

周三美股早盤特斯拉股價下跌3%,報280.12美元。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先前表示擬用每股420美元將公司下市,但高盛認為特斯拉股價僅有該金額一半水準,同時給予特斯拉股票「賣出」投資評等。

高盛表示,特斯拉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債務負擔沈重,以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可能侵蝕特斯拉的領導優勢。

穆斯克8月7日拋出下市消息,而且表示「資金已經到位」,但引來美國證管會(SEC)調查。同月25日穆斯克宣布放棄私有化計畫。

穆斯克的推文激勵8月7日股價最高升至389.61美元,但之後股價一路走跌,降幅深達25%,高盛預估未來6個月股價再跌30%。

高盛分析師坦伯瑞諾(David Tamberrino)在報告中指出,高盛持續看空特斯拉執行、加快生產腳步,和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

高盛的評估考量並不包括穆斯克一連串爭議性言行,市場競爭是高盛的著眼點,從福特、日產、捷豹、保時捷再到奧迪和寶馬等眾家對手,都計劃推出電動車。

特斯拉龐大的債務令投資人擔心。過去1年特斯拉淨負債將近倍增至92億美元,高盛表示約有75億美元債務在2022年前到期。穆斯克堅稱公司無需籌資,但高盛認為特斯拉在2019年上半年可能需要籌資。

除了高盛之外,研究機構Cowen上周亦警告客戶,特斯拉面臨「重重難關」,包括股東訴訟和主管機關調查。Cowen分析師歐斯本(Jeffrey Osborne)在報告中表示:「推文風波可能讓投資人檢視穆斯克的行為舉止、管理風格和經營能力是否足以帶領特斯拉前進。」

評析
特斯拉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債務負擔沈重,以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可能侵蝕特斯拉的領導優勢。
 樓主| 發表於 2019-6-30 11:13: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尬特斯拉 賓士首發純電動休旅車

工商時報 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德國豪華車廠賓士(Mercedes-Benz)周二發表首款純電動休旅車EQC,百公里加速不用5秒,續航里程超過450公里,明年正式投產上市,擺明衝著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而來。

賓士是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發表旗下第一款純電動休旅車,根據歐盟輕型汽車污染測試方法NEDC,EQC充飽電可跑逾450公里,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

該款電動車採用鋰離子電池,電池重量達650公斤,由戴姆勒旗下的電池製造子公司Deutsche Accumotive負責生產。

戴姆勒集團董事長暨賓士汽車執行長蔡澈(Dieter Zetsche)發表一份聲明指出:「藉由EQC這款由賓士打造的第一款純電動休旅車,我們將翻轉汽車產業的未來。鑒於電動駕駛是未來移動產業的重要元素,集團因此將投入逾100億歐元投入EQ電動車產品線的開發,另外還有逾10億歐元用於電池製造。」

看準特斯拉主導的全球電動車市場將呈爆炸性成長,豪華車廠近幾年均已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研發,最近研發成果陸續發表。英國捷豹(Jaguar)的電動休旅車I-Pace已經開始投產,奧迪(Audi)的首款純電動休旅車e-tron周一也開始量產,將於本月17日於舊金山舉行正式發表會。

德國寶馬汽車(BMW)也會在本月稍後發表新款電動車,保時捷(Porsche)日前則發表Taycan電動超跑,並於明年上市。

賓士EQC將搭載2具電動馬達,總馬力達402匹,0到100公里加速不用5秒,但極速僅每小時180公里。

賓士表示,EQC預定於2019年正式投產,負責生產業務的是德國不來梅的賓士廠房,歐洲地區明年就會上市,美國要等到2020年才會開賣。

至於車價部份,賓士並未公布相關資訊,但英國媒體預估,EQC在英國將以6萬英鎊(台幣240萬元)開賣。

評析
看準全球電動車市場將呈爆炸性成長,豪華車廠均已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研發,研發成果陸續發表。
 樓主| 發表於 2019-6-30 11: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蘋果與特斯拉運勢翻轉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綜合外電報導

大約在2016年夏天,蘋果公司(Apple)陷入窘境,市場已習慣這個iPhone製造商不斷推陳出新,帶來一個接一個令消費大眾驚艷的新產品,但蘋果當時顯然陷入停滯期,股價比2015年中的價位跌掉三分之一。

當時許多人對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噓聲四起,稱他只能當個看守人,但前瞻力不足,甚至有人公開呼籲撤換庫克,改由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取而代之,以領導蘋果重拾創新魂。

但鏡頭拉回兩年後的今天,蘋果股價已從2016年中的低點翻漲逾150%,庫克聲望如日中天。反觀穆斯克,在近來一連串失言風波後,不僅不再被視為擘劃願景的前瞻者,反而被看成是阻礙特斯拉駛向光明未來的包袱,拖累特斯拉股價今年來下挫6%,表現與標普500指數今年來上漲8%大相逕庭。

已有多人公開呼籲蘋果收購特斯拉,由庫克管理合併的公司,儘管「股神」巴菲特並不贊成。

蘋果與特斯拉的運勢與兩年前相比恰好翻轉,股市投資人可從中汲取什麼教訓?財經新聞網站MarketWatch專欄作家胡伯特胡伯特(Mark Hulbert)認為,這段過往再次驗證,投資人對市場談論某家公司的流行說法聽聽就好,切勿盲目聽信;也不要迷信只憑某個超級英雄執行長騎白馬前來英雄救美,就能讓公司立馬扭轉乾坤、化險為夷。

胡伯特指出,自救的力量來自公司內部。

他引述哈佛商學院教授庫拉納(Rakesh Khurana)和穆昆達(Gautam Mukunda)的話說,一個企業的內部文化「對公司成功的長期影響力遠勝過」執行長個人因素;執行長若是對公司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往往是負面影響居多。

改變一家公司的內部文化並非易事,需要長時間努力不懈,但這卻是扭轉劣勢的關鍵。寄望外來的英雄前來拯救,這種期待不切實際,正如特斯拉股東這些日子來已察覺,今日的英雄有可能變成明日的狗熊,英雄當家後未必人人都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評析
已有多人公開呼籲蘋果收購特斯拉,由庫克管理合併的公司,儘管「股神」巴菲特並不贊成。
 樓主| 發表於 2019-6-30 11:14: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主管出走潮加速 特斯拉股價向下沉淪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6日晚間在直播節目中疑似吸食大麻又掀起一陣譁然,但7日真正震撼市場的大新聞,是又有兩位高階主管辭職,以致特斯拉股價7日早盤暴跌10%,公司債價格更跌到歷史新低。富比世網站(Forbes)評論指出,這顯示特斯拉不僅股債價格下挫,連整個公司都在向下沉淪。

紐約7日早盤,特斯拉股價一度大跌10.2%,跌到每股252.25美元。同時,根據Trace債券價格資料,特斯拉5.3%債券價格重挫4美分,跌到每1美元面額僅值81.75美分的歷史新低價。

觸動特斯拉股、債俱挫的最新導火線,是會計長莫頓(Dave Morton)宣布已在9月4日辭職,距他走馬上任才一個月左右。而在這位前希捷財務長加入特斯拉之前,特斯拉會計長職位已虛懸將近五個月之久。前會計長布蘭德里茲(Eric Branderiz)在3月初離職。

禍不單行的是,7日早晨,特斯拉人資部門主管、也是該公司最高階女性主管托勒丹諾(Gabrielle Toledano)受訪時表示,她自8月中請假,假期結束後不會再重返工作崗位。

特斯拉財務韌性有多強,一直是市場上質疑的焦點。在公司風波不斷的此刻,這些高階主管一個接一個走人的消息傳出,對這家電動車公司的處境不啻是雪上加霜。最新一波股價跌勢引爆前,特斯拉股價已經跌了一大段,因為穆斯克上月7日推文拋出考慮以每股420美元價碼收購股票、讓特斯拉下市的訊息,並宣稱「資金已經到位」,震驚市場。後來他不堪大股東反對的壓力,已打消下市念頭。

凡此種種,皆不難歸納出一個結論:特斯拉公司的現況是一團混亂。而高階主管在公司處於多事之秋後紛紛去職,只會加深外人對他們趕在船沉之前急忙跳船的揣測,而且會使特斯拉的日常營運添麻煩。加上美國證管會(SEC)對先前穆斯克的下市之說展開調查,以及眾多股票投資人興訟的威脅,特斯拉股價走勢已進入直線下跌的階段。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基金經理人敢冒險長期持有這種地雷連環爆的個股,以免毀了操盤績效。何況這支股票價位在先前市場追捧下仍嫌偏高,卻缺乏獲利支撐,現金流還是負的。

特斯拉是那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不是標普500指數的一員,這更讓機構投資人難以合理化持有其股票。

短期內,有關特斯拉的負面訊息可能還不會消失,但若特斯拉從機構投資人的關注名單除名,股價跌回100美元並非不可能的事。

評析
在公司風波不斷的此刻,高階主管一個接一個走人的消息傳出,對特斯拉的處境不啻是雪上加霜。
 樓主| 發表於 2019-6-30 11:14: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8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量產進度落後 馬斯克用頭撞Tesla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7日電

特斯拉電動車 (Tesla)老闆馬斯克 (Elon Musk)今春在加州佛利蒙視察工廠時,詢問裝配線何以停下來?

一位經理表示,自動安全感應器感應到有人阻擋,就會停下裝配線。

對量產進度落後感到氣惱的馬斯克當場發火,用頭去撞裝配線上一輛車的車頭並說,「我看不出這怎麼會傷到我。要這些車繼續移動」。

一位高級工程主管解釋這是安全措施,馬斯克立刻叫他滾蛋。

曾為他工作的人說,身為全世界最出名、爭議性最大的企業家,馬斯克表現得好像只有他自己,才能從電動車、太陽能、送人到火星,到解決洛杉磯的交通,實現無窮無盡的企圖心。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他渴求完美,喜歡自己控制,有時令屬下感到無奈;他凡事都要問個清楚,卻不對任何人負責。

特斯拉過去兩年已有50 多名副總裁和更高級主管離去,馬斯克孤立無助,卻還覺得沒有人能取代他當執行長。

即使以矽谷的自大標準來衡量,下注於馬斯克的公司,實際上是下注於馬斯克本人身上;到目前為止,這種賭博很划得來。雖然特斯拉最近股價大跌,市值仍超過500億元,不遜美國傳統大車廠。他的SpaceX火箭公司市值也超過200億元。

對於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師,馬斯克上月7日推文宣稱,他考慮把特斯拉股票下市,並已獲得必要資金;未料16天後又取消這項計畫。

這也顯示馬斯克的另一面:可能顯得魯莽的單向思維,甚至令人懷疑他適任執行長。

聯邦證券管制當局已開始調查,馬斯克的推文是否違法誤導投資者,親友也擔心他工作過度,身心俱疲。

馬斯克宣稱他的行事和快速做決定作風,可能被誤解為行事乖張。

他宣稱,每單位時間做許多錯誤率略高的決定,勝過只做幾個錯誤率略低的決定;因為一個未來的正確決定可能扭轉早先的一個錯誤決定,只要早先的決定不造成災難,而這種情況極罕見。

47歲的馬斯克估計約有200億元身價,支持者也警告不要跟他對賭,因為他能力遠勝每一個人,因此他訂的目標也非常人所能及。

他以身作則,每周工作多達100至120小時,對屬下也同樣要求,率領他們追求不可能的目標。

他對自己超有自信。問題是,不論他有多聰明、多有魅力、多能激勵人心,他能否繼續保持有利的勝算?

評析
馬斯克以身作則,每周工作多達100至120小時,對屬下也同樣要求,率領他們追求不可能的目標。
 樓主| 發表於 2019-6-30 11: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8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暢銷居第5 直逼豐田可樂娜

世界日報 編譯劉煥彥╱綜合7日電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公開場合讓自己出糗,他的主打產品特斯拉Model 3電動車卻沒有讓消費者失望;專門追蹤特斯拉動態的新聞網站Teslarati報導,最新統計顯示,Model 3在8月美國汽車市場銷量高居第五名,直逼平價車款豐田「冠美麗」(Camry)與「可樂娜」(Corolla)家族。

根據專門追蹤汽車銷售數據的網站GoodCarBadCar統計,8月美國汽車市場在小客車類別依然是平價車款當道的局面,「冠美麗」、本田「喜美」(Civic)、本田「雅哥」(Accord)與「可樂娜」家族分別占據銷售量前四名。

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售價比上述四款小轎車貴了不少,單月卻賣出2萬450輛,超越第六名現代Elantra的1萬5475輛,直逼第四名「可樂娜」的2萬6155輛。

不只如此,原本特斯拉Model 3在7月的銷量仍排行第七位,也就是8月前進了兩名,超越現代Elantra與日產Altima。

若是在納入休旅車與卡車在內的整體美國汽車市場,特斯拉Model 3在8月也排名第15位,銷量超越吉普Wrangler、吉普Grand Cherokee或速霸陸Outback等受到消費者歡迎的大眾休旅車款。

報導指出,Model 3銷售暢旺的意義重大,因為特斯拉的目標是每周生產1萬輛Model 3,現在產量才到目標一半,就已經在汽車市場創造如此佳績,因此後市展望更佳。

評析
Model 3在8月美國汽車市場銷量高居第五名,直逼平價車款豐田Camry與Corolla家族。
 樓主| 發表於 2019-7-2 19:58: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當車子進化成一款科技產品  今年起電動車不再只有特斯拉稱霸

數位時代

特斯拉(Tesla)、Gogoro 的興起,讓社會對汽車產業有了不同的理解,不同於擁有百年歷史的車廠,專注於電池、馬達、聯網科技應用研發的電動車品牌,大多數的時候人們會將之歸類成「科技公司」而不是「車商」,而車子也從汽車工業,進化成配有各式先進設備的一種「科技產品」,可以說,現在正處於商用客車發展的歷史轉捩點。

過去好一段時間,快速爆發的電動車市場幾乎被特斯拉壟斷,有「矽谷川普」外號的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極度不穩定的管理風格、愛在Twitter上放話的性格,時常讓負面新聞滿天飛,更不用說令人膽顫心驚的生產線,最新的消息指出,特斯拉在八月最後一周的汽車總產量是6400輛,其中Model 3約占4300輛,這意味著沒能實現8月生產6000輛Model 3的目標,距離目標產量還落後30%。

此外,許多人抱怨特斯拉內裝並不細緻,購買特斯拉除了很潮之外,很大的原因是目前同類型產品選擇並不多,然而這樣的情況很快地就會改變,下半年擁有深厚造車底蘊的德系車商正來勢洶洶,分析師預估特斯拉在未來10年內,市占恐下跌10%,因此2019年將會是特斯拉的重要轉捩點。

不只是特斯拉,德系車廠紛紛推出電動車
許多傳統車商其實都有電動車研發計畫,但大規模量產的仍是少數,成為「特斯拉殺手(Tesla Killer)」成為各大車商的首要目標。九月相當熱鬧,賓士( Mercedes-Benz)、BMW、奧迪(Audi)都紛紛要推出電動車產品,這是一件好事,可以提供消費者除了特斯拉以外的選擇,良性競爭也能促使產業快速發展。

事實上,奧迪本來要在八月底,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首輛電動SUV休旅車「e-tron」發表會,不過在最後一刻決定延期,讓賓士(Mercedes-Benz)捷足先登,在本月四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推出「EQC」電動休旅車(SUV),搶先一步吸走媒體目光,據了解,目前EQC已經累積超過2000筆訂金,售價約4萬9000美元(約新台幣150萬元),相當接近特斯拉的入門車款Model 3,預計2019年就能交車。

衝著特斯拉而來,奧迪將推出首款量產電動車
另一大德系車廠奧迪,布局汽車替代能源已有數十年的歷史,現階段的目標,是2025年每三輛奧迪車款中會有一輛是電動車,並在2030年實現旗下所有汽車電動化。

e-tron 對奧迪有標誌性的意義,這是全世界第一台投入商業量產的全電動休旅車(SUV),目前已經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工廠投入量產,這個工廠對奧迪來說有特殊意義,前身是A1的生產線。從2016年開始著手改造,除了是e-tron的生產基地,未來也會在這裡生產汽車電池;此外,這座工廠營運的能源主要來自太陽能、沼氣、一般能源三類,其中太陽能及沼氣提供了95%的工廠用電,廠房屋頂更是鋪滿 5 座足球場面積的太陽能發電面板,整座工廠僅有5%用電採用一般能源。

奧迪即將發表的e-tron 電動休旅車,先前已經釋出大量宣傳、測試影片,早已吸引市場關注,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除了採用「三螢幕」的虛擬座艙介面,e-tron 最大的亮點是在兩側的車門上,各設有一片片7吋OLED螢幕的「電子虛擬後照鏡」,這是全球第一款配有「虛擬後照鏡」的量產車款,取代過去數十年大眾熟悉的光學後照鏡。

已經投入量產的e-tron,被認為是現階段最有潛力撼動特斯拉的產品,更直接對上賓士(Mercedes-Benz)的「EQC」,成為德系大廠唯二款新世代純電力SUV產品,奧迪將在美國時間9/17,於美國舊金山正式舉行發表會,除了將揭曉e-tron細節,也將詳細說明奧迪在電動車、能源、無人車方面的布局與進展,屆時《數位時代》採訪團隊也將前進舊金山現場,帶來第一手觀察。

德系車廠加深布局,特斯拉轉捩點將至?
從賓士到奧迪,擁有深厚造車底蘊的德國重量級車廠,都紛紛投入電動車浪潮,傳統車廠跟特斯拉、Gogoro 這類新創品牌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傳統車廠從造車工藝,到後續售後服務的布局都相對穩定,而電動車新創品牌大多專注在技術層面,當然,在數位化的浪潮下大型車廠也積極轉型,從能源、自駕系統到物聯網(IoT)應用無一不缺席,車子也從交通工具,變成了一個「科技產品」。

從目前龍頭特斯拉來看,Model 3在2018年銷售量達5萬輛,預估2019年將成長兩倍,銷售量將預估超過10萬輛,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反觀奧迪的純電動跑車「R8 e-tron」卻因為銷量不佳停產,不過這樣的狀況可能只是一個過渡階段,雖然特斯拉目前占有優勢地位,隨著德系車廠技術成熟、火力全開,特斯拉的盛況恐將不復以往。

為了與特斯拉抗衡,福斯集團、賓士、BMW、奧迪、福特、保時捷,在去年(2017)合資成立一家能源公司「IONITY」,目標是在全歐洲,打造統一規格的電動汽車充電網,今年起,已經在德國、奧地利與挪威設立20個快速充電站,目標是2020年前打造覆蓋歐洲主要交通幹線的400座快速充電站。

傳統車場擁有厚實的資源,以及深厚的造車工藝,反觀特斯拉內部管理混亂,產能又時常沒能達標,在德系車廠陸續量產電動車產品,加深布局能源網落後,電動車市場將出現一波翻轉,分析師預估特斯拉在未來10年內,市占恐下跌10%,因此2019年將會是特斯拉的轉捩點。

(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轉載)

評析
在德系車廠陸續量產電動車產品,加深布局能源網落後,電動車市場將出現一波翻轉
 樓主| 發表於 2019-7-28 12:03: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8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私有化訴訟再添1樁 知名放空專家已起訴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隨著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下市消息引發市場風波,放空機構Citron Research創辦人雷夫特(Andrew Left)也表示,因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發布虛假和誤導消息,除損害像他一樣的賣空者,也傷害那些希望特斯拉股價上漲的投資人,6日已對馬斯克和特斯拉提起訴訟。

綜合外媒報導,自從馬斯克在推特發起私有化推文後,已至少面臨7起訴訟。其中,雷夫特6日也表示,馬斯克用客觀上來看的虛假推文,來操縱特斯拉股票價格,藉此打擊特斯拉賣空者,而在幾天後,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其詐欺計畫也隨之暴露。對此,因馬斯克違反聯邦證券法,雷夫特指出,已在舊金山聯邦法院提起訴訟。

據了解,雷夫特旗下Citron Research為全球知名放空機構,其賣出認為較高價格的股票,再以低價時買進,藉以獲利。然而,該公司在2016年曾因公布錯誤和誤導的消息,被裁罰須繳回2012年放空中國房地產商恆大集團股票獲利的160萬港幣、賠償香港證監會400萬港幣及其他相關訴訟費用,並5年內禁止參與香港證券交易。

評析
綜合外媒報導,自從馬斯克在推特發起私有化推文後,已至少面臨7起訴訟。
 樓主| 發表於 2019-7-28 12:03: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8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中國科技創新優勢? 馬斯克:官員很懂科學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將在中國上海設廠,預計2020年投產。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中國市場的優勢在於,比起美國,中國的政治家更了解科學。

《CNBC》昨(7)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6日出席廣播節目,並被問及特斯拉的經營瓶頸和創新的阻礙等問題。馬斯克表示,他希望美國的政治家能更了解科學,並稱中國的政治人物「非常擅長科學,北京市長有環境工程學位、(其中一位)副市長有物理學位」。

馬斯克也稱,特斯拉將落腳的上海市市長應勇「非常聰明」。

北京市長陳吉寧有環境工程學位,副市長之一的陰和俊有無線電物理學位。北京共有8位副市長。

《CNBC》指出,政府在科技領域的角色是熱門議題,許多人認為,如果政府對科技公司提出嚴厲的規定,或者推行不利的政策,可能會扼殺技術創新。

另外,雖然馬斯克稱讚中國官員的技術背景,但中國法律規定,國內的科技公司應與中國當局合作,導致西方國家日益增長的國安疑慮。雖然中國一直在推動創新和創業,但政府仍對科技公司進行了大量監督。

馬斯克目前則因特斯拉的下市風波,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放空機構Citron Research創辦人雷夫特(Andrew Left)也表示,馬斯克的下市推特推文損害了賣空者和投資人,已對馬斯克和特斯拉提起訴訟。

評析
雖然中國一直在推動創新和創業,但政府仍對科技公司進行了大量監督。
 樓主| 發表於 2019-7-28 12:04: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高管離職、穆斯克公然呼麻
特斯拉衰運不斷 股價哀嚎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爆出會計長在內的2位高階主管離職消息,爭議不斷的執行長穆斯克又惹事,上電台受訪竟不顧形象抽起大麻。負面消息頻傳的特斯拉,周五股價跌深多達9%,收盤跌幅也逾6%。

周五開盤才過1小時,特斯拉股價就狂瀉7%左右,終場收跌6.3%,報每股263.24美元,周線收跌超過11%,與去年9月歷史新高389.61美元相比,跌幅超過30%。

上月穆斯克在推特上惹出的特斯拉下市風波才落幕,進入9月穆斯克又鬧上新聞版面。上周四他現身美國喜劇演員喬.羅根(Joe Rogan)主持的播客節目受訪,期間接過主持人遞來的大麻菸當場就抽起來,還喝了威士忌。

儘管娛樂用大麻在加州已合法化,但穆斯克此舉仍引起外界對他用藥問題的疑慮。此外穆斯克旗下另家公司Space X,向美國空軍提供衛星發射服務,獲發可接觸相關機密資料的安全許可(security clearance),穆斯克傳出公然吸大麻之後,有報導稱軍方要重審他的安全許可,但隨即被美國空軍否認。

就在穆斯克上節目呼麻的隔日,特斯拉證實,投效特斯拉才1個月的會計長莫頓(Dave Morton)去職。莫頓上任的翌日,穆斯克就推文投下特斯拉私有化的震撼彈,招致美國證管會介入調查有無操縱股價之嫌。

莫頓聲明指出:「自我8月6日加入特斯拉以來,社會大眾對公司的關注及公司內部運作的步調,皆出乎我的預料,促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

周五媒體也披露,特斯拉人力資源主管托勒丹諾(Gabrielle Toledano)打算走人。早在特斯拉上演私有化鬧劇之前,托勒丹諾就告假暫離崗位,她受訪時親口表明不回特斯拉。

與此同時,穆斯克也透過電郵向員工發布高層異動消息,包括拔擢吉倫(Jerome Guillen)出任汽車部門總裁,卡斯凱特(Kevin Kassekert)升任人力資源暨設施副總裁等。

穆斯克聲稱,這些高層人事調整,是過去幾周與特斯拉董事會、公司主管深入討論的結果,似乎與周五的高層出走消息無關。

評析
穆斯克傳出公然吸大麻,特斯拉2位高管離職消息,周五股價跌深多達9%,收盤跌幅也逾6%。
 樓主| 發表於 2019-7-28 12:04: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兩年來逾50主管離職…
特斯拉CEO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經濟日報 編譯 黃淑玲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他的性情與領導風格,恐怕是他個人和公司在實現願景這條路上的主要障礙。

穆斯克8月7日推文說他考慮讓特斯拉下市,16天後又宣布放棄,引發的風波讓投資人和分析師批評他舉止輕率、欠缺周詳考慮,甚至質疑他是否適任公司的執行長。美國證券主管機關已經對穆斯克的推文是否違法誤導投資人,展開調查。

穆斯克是個超級自信、完美主義的工作狂。曾經共事的人形容,不管是在發展電動車或是太陽能、送人類上火星、挖地道試圖解決洛杉磯的交通問題等等,他都認為自己是唯一能實現這些遠大雄心志業的人。

了解他的想法的人士表示,穆斯克至今沒有副手,因為他還沒遇到專業素養和眼光讓他欣賞的人。

穆斯克追求完美,性子急,不滿意、等不及了就經常跳下來自己動手,這讓下屬感到挫折沮喪。他身邊的人說,他問很多問題,但都沒找到答案。過去兩年裡,已有超過50位以上的副總裁或更高階層的人離開特斯拉,他曾經仰賴的訊息提供團隊,如今已分崩離析。

工作狂的他,經常北加州、南加州兩邊跑;電動車Tesla在北加州,火箭公司Space X在南加州。每周工作100到120小時。他自己「以身作則」,也期待他的員工這樣付出。最初追隨穆斯克的一群高端工程技術人才,崇拜他要用電動車取代汽油車的夢想。後來疲於應付這位情緒化、吹毛求疵又不放心授權的老闆。

今年春天,穆斯克到特斯拉工廠視察。一位熟知當天情況的人士說,穆斯克發現生產線停止作業,大發雷霆,因為那時他正十分苦惱平價車款Model 3的產能一再落後。經理人員跟他解釋,這是因為安全,生產線一旦偵測到有人員在限制區內,就會自動停止。

穆斯克接著用頭去撞生產線上一部車的前端,說:「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樣會受傷。我要這些車子繼續移動!」後來,那位經理被開除。不過特斯拉說,經理是因為其他原因被革職。公司也澄清,執行長那天戴著安全帽,不是用「撞」的而是輕輕地碰一下生產線上的車子;生產系統在不危害到安全的情況下做了調整。

離職高階主管們也說,穆斯克有細節強迫症。他們必須了解所有枝微末節,以便老闆問起時能答得出來;生產線出問題時,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帶他到現場去看。

穆斯克曾經為了Model X的後座問題,幫著和工程師一起設計托架。他也花了幾年的時間研究Model S的門把。到了Model 3,穆斯克花許多氣力在自動化生產,後來他自己知道因而讓生產進度拖延了好幾個月。

一些離職員工提到,他們傾向利用電子郵件和穆斯克溝通,每次按下送信鍵之後,最期待的就是能得到兩個字的回答,也就是OK。否則就會是長篇大論批評,或是下達全新指令。經理人員也會被連夜叫到工廠。大家也都學會察顏觀色,避免在穆斯克心情不好的日子提出新點子或是指陳問題。

穆斯克一直和他的高階主管們強調自己其實不想做執行長,等特斯拉上軌道了,自己要聚焦到產品開發。公司內部因而辯論過究竟誰會接棒:工程負責人Doug Field,還是銷售負責人Jon McNeill?結果這兩人都在今年離開特斯拉。穆斯克接下他們的工作,至今還沒有再找遞補者。

(取材自華爾街日報)

評析
穆斯克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他的性情與領導風格,恐怕是他個人和公司在實現願景的主要障礙。
 樓主| 發表於 2019-7-28 12:04: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10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經營範圍擴大 特斯拉上海註冊資本增至46億

世界日報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企業註冊登記信息顯示,特斯拉(上海)公司註冊資本已增至人民幣46.7億元(約6.82億美元)。

據香港01報導,特斯拉(上海)經營範圍由電動汽車及零部件、電池、儲能設備、光伏產品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諮詢、技術轉讓,擴展至電池管理系統、電機管理系統、電動汽車電控集成及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等。

特斯拉7月宣布,將在上海成立年產50萬輛電動車的大廠,但「富比世」雜誌不看好,「富比世」稱,中國各大車廠早就開始研發並推出全電動車,如寶駿E100、吉利Emgrand EV和榮威E50等小型車,但真正威脅特斯拉的還不是這些瞄準小資族的車款。

中國OEM廠商除了提供轎車型電動車款之外,也開始提供SUV車型的純電動車款。像是由幾位前BMW高階主管共同創辦的拜騰(Byton),就將在2019年推出其M-Byte車型,騰訊、百度等巨頭投資的蔚來汽車(NIO),則已經在6月底率先向市場推出純電動SUV(ES8)。

此外,因為中美貿易戰,中國對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在上周從15%提高到40%,也導致Model S和Model X的價格高到連中國有錢人都難以負擔,長期下來不利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

另,過去中國消費者只要購買電動車就能獲得人民幣11萬元的補貼政策,也開始逐步退場。

現在才要加入的特斯拉,不僅得不到這部分好處,今年開始實行的「雙積分制度」,展現了中國當局扶植本土大廠的決心,作為外來者的特斯拉,現在才要建廠搶搭電動車熱潮,恐怕為時已晚。

評析
中國對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在上周從15%提高到40%,長期下來不利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
 樓主| 發表於 2019-7-28 12:08: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7-28 12:16 編輯

轉貼2018年9月10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吸塵器霸主戴森 跨界作電動車

編譯盧永山/特譯



以真空吸塵器和烘手機聞名的英國家電製造商戴森(Dyson)去年9月宣布將投入電動汽車市場,引發市場震撼。該公司日前公布相關細節,包括將斥資1.16億英鎊(1.5億美元)開發一款預計2021年上市的電動汽車,同時在英國西部威爾特郡二戰時使用的Hulla機場興建相關設施,包含超過10英哩(16公里)長的測試跑道,以及可容納2千名員工的辦公室。但有分析師以特斯拉(Tesla)為例,質疑戴森低估了開發電動汽車所面臨的諸多挑戰。

特斯拉困境 分析師不看好戴森
戴森執行長羅溫(JimRowan)表示:「我們將致力於下個階段的自動車計畫,增強我們做為全球研發組織的實力,Hulla將變成世界級的車輛測試園區,我們未來將投資2億英鎊,為英國創造更多優質工作。」

目前戴森在威爾特郡的研發團隊約有400名工程師,預計還要在招募300名。該公司還將投入固態電池的開發,而非多數車廠目前採用的鋰電池技術。固態電池比鋰電池的體積更小,效能更大,目前豐田汽車也正在研發固態電池,預計2020年代初期裝在電動汽車裡。

這是戴森去年9月宣布將投入20億英鎊,投入電動汽車市場的一環,這場冒險的結果對戴森而言不是大好就是大壞:該公司可能因為電動汽車業務超過家電事業,而變成面貿截然不同的公司;或者,這個由創辦人戴森爵士(JamesDyson)過去幾十年所打造的創新帝國,可能在不久後土崩瓦解。

在戴森宣布投入電動汽車產業之前,英國另一個億萬富豪、石化巨擘Ineos執行長拉特克里夫(JimRatcliffe),已大張旗鼓地進入汽車產業,他正在研發他說可繼承Land Rover Defender精神的越野車。這款經典的越野車已在2016年停產,但母公司捷豹路虎打算在2019年推出全新改款車。

電動車零件較少車廠競相投入
製造電動汽車比傳統的汽油汽車容易多了,因為電動汽車所使用的移動零件較少,所以吸引不少車廠投入這個產業,除了特斯拉、福斯集團、戴姆勒集團、通用汽車等車廠,中國還有300多家新創公司虎視眈眈,想分食這塊大餅。

儘管英國試圖打入電動汽車市場的版圖,卻苦於招攬不到車廠進駐。當日產汽車在桑德蘭生產第一部電動汽車聆風(Leaf)時,捷豹路虎卻選擇在奧地利生產首部電動汽車I-Pace,寶馬汽車(BMW)則在德國生產首部電動汽車Mini。寶獅汽車(Peugeot)雖然在英國佛賀汽車(Vauxhall)的魯頓廠生產油電混合汽車,其技術卻是進口而來。

戴森在十幾年前就關閉英國的廠房,但仍可能選擇英國做為電動汽車的製造基地,其他可能名單還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戴森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決定其製造基地的地點,該公司先前強調,電動汽車會在英國研發,以凸顯其做為創新帝國的傳統。

戴森爵士和拉特克里夫都已公開要求英國政府編列可觀預算,增強英國的製造基礎。戴森在開發電動汽車上已獲得英國政府1600英鎊補助。而Ineos則委託加拿大汽車零件製造商麥格納國際(Magna)研發汽車。

學者︰戴森低估開發汽車複雜度
針對戴森在Hulla機場興建測試跑道和辦公室,阿斯頓大學製造和汽車系教授貝利(DavidBaily)表示,這2項計畫都低估了從零開始開發汽車的複雜度。他說:「戴森低估了開發汽車面臨的諸多挑戰,我不確定在沒有合作夥伴的情況下,該公司能撐多久。」

貝利以特斯拉為例,指出該公司已砸下數十億美元研發和生產電動汽車,迄今仍無法獲利。

評析
分析師以特斯拉(Tesla)為例,質疑戴森低估了開發電動汽車所面臨的諸多挑戰。


 樓主| 發表於 2019-7-28 12:16: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1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係真ㄟ!特斯拉Model 3連兩月奪全美營收最高車款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特斯拉Model 3儘管生產狀況不斷,且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下市計畫出爾反爾又被媒體叮的滿頭包,但無論如何,Model 3量產終於上軌道,甚至連續兩個月摘下全美營收最高車款頭銜。

Cleantechnica.com報導指出,Model 3為特斯拉第一款大眾化電動車,七月與八月均創下佳績,第三季極有可能創紀錄。

InsideEVs數據顯示,Model 3八月賣出17,800輛,美國賣座榜上排第五,前四名均為日系品牌,依序為豐田Camry(30,141輛)、本田Civic(27,677輛)、本田Accord(26,725輛)與豐田Corolla(26,155輛)

由於Model 3平均售價遠比其它汽油車種貴,如果以營收做比較,Model 3連續兩個月位居全美之冠。以八月為例,汽車研究機構Kelley Blue Book統計資料顯示,Model 3當月營收逼近十億美元(9.93億美元),高出第二名Camry(7.65億美元)一截。

除此之外,Model 3銷量也比BMW、Mercedes-Benz與奧迪(Audi)等其它豪華車種高。

評析
Model 3量產終於上軌道,甚至連續兩個月摘下全美營收最高車款頭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