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6: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石化產品 將撐起原油需求

經濟日報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

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指出,全球塑膠和石化產品將成為石油需求的關鍵推手,到2050年將占石油需求成長近半,有助抵銷汽車燃油消耗趨緩的問題。

路透報導,儘管各國政府努力減少汙染並降低碳排放量,但IEA預期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仍將推升石化產品需求大增。據IEA的報告,2050年全球汽車燃油需求將趨緩,主因是有更多電動車和高效能內燃機面世,但石化產品需求增加可望抵銷這個問題。

IEA署長畢羅說:「石化部門是全球能源爭論的盲點,但石化產品未來無疑會成為石油需求成長的關鍵推手。」這份報告預估,2030年石化產品將占全球石油需求成長的三分之一,到2050年左右增加的需求中更有一半是來自石化產品。去年全球石化產品原料對石油的需求為每日1,200萬桶,大致占全球原油需求12%。

預料2050年石化產品原料對石油的需求將成長至每日1,800萬桶,且多數需求將來自中東和正在興建大型石化廠的中國。石油業者埃克森美孚和皇家荷蘭殼牌計劃在未來數十年內興建新的石化廠,主因是看好塑膠製品的需求大增。

塑膠製品近來面臨審查趨嚴,如塑膠廢棄物流入海中危及海洋生物生命,促多國全面或部份禁用或對一次性塑膠袋課稅。但IEA的報告也指出,政府努力推動回收以減少碳排放,對石化產品的成長影響甚微。

評析
全球塑膠和石化產品,到2050年將占石油需求成長近半,有助抵銷汽車燃油消耗趨緩的問題。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7: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搭上順風車...油價飆升 電動車順勢搶市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在多家汽車廠商正準備在2019年推出多種電動車及油電雙混合車之際,國際油價也正朝向百元大關邁進,正好為新能源車輛(NEV)的需求加足馬力。

國際油價5日盤中小漲,西德州中級原油11月期貨漲0.4%至每桶74.64美元,布侖特原油12月期貨維持平盤於每桶84.59美元左右。高盛指出,油市的供應緊縮認知將在本月攀峰,帶動市場買進長天期期貨,可能使現貨價格維持在80美元之上,但明年油市將出現溫和的供過於求。

不過,愈來愈多專家預估油價近期將漲破每桶100美元,此時正值亞、歐、美各大車廠都計劃明年推出新款電動車,低價車及高檔車兼備。

雷諾─日產集團董事長高恩表示,「油價漲愈高,電動車的順風就愈強」。

例如,德國奧迪今年底將開賣E-Tron休旅車,賓士明年將推出EQC車款,寶馬(BMW)也計劃推出電動迷你掀背車,日本本田將推出Clarity充電式油電混合車及Urban電動車,日產也將推出Leaf長行程車款;中國的比亞迪及北京汽車也將推出新款車。

彭博資訊統計,明年全球充電式油電車及純電動車款將增加20%,達216款。

今年上半年全球充電式油電車及電動車總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77%,達41.1萬輛。英國Octopus租車公司表示,對電動車的需求已超過供給,油價上漲「將使成長更快」。

明年不僅有更多新款電動車上路,充電基礎設施也將加速普及。歐洲各大電力公司都對充電站投入鉅資,中國也訂出全國性充電站新建計畫。充電網路普及,也將使消費者更放心購買電動車。

評析
國際油價也正朝向百元大關邁進,正好為新能源車輛(NEV)的需求加足馬力。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7: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兩大歐洲車廠夾擊 硬闖Tesla加州大本營

張紫茵/洛杉磯報導

最新款奧迪(Audi)電動車E-Tron﹑捷豹(Jaguar)I-PACE﹑吉普(Jeep)概念車Sandstorm…...雖然距離洛杉磯國際車展開幕還有一個多月,但不少車廠已偷步在加州第二大規模的橘郡車展(OC Auto Show)展出新車。多個歐洲品牌今年加強電動車攻勢,尤其著眼電動SUV市場,勢要跟加州代表特斯拉(Tesla)一爭長短!

「電動車是將來大趨向」,汽車雜誌《Motor Trend》編緝Christian Seabaugh表示,雖然美國已經退出 《巴黎氣候協定》,但減排仍然是大勢所趨。所以,各大汽車品牌皆積極研發電動車,以電動SUV市場最為積極。歐洲兩大豪華汽車品牌奧迪及捷豹,皆不約而同推出首款電動SUV,奧迪的E-Tron及捷豹的I-PACE,成為場內焦點。

車展內最引人注目的,必定是推出不到一個月、豪華品牌奧迪旗下首款純電動SUV「E-Tron」。E-Tron外型走成熟奢華風,內置95kWh鋰離子電池,官方網頁指,經30分鐘高速充電後,可持績行走約160里(約260公里),比對手Model X還要多15里(約25公里)。車展內職員指,廠方未公佈具體續航能力,但據外間估計,其雙電動馬達及電子液壓煞車控制系統,可讓電池延長30%電力,料續航能力達到250里(約400公里)。

E-Tron上月在舊金山首次亮相,正式接受預訂,料明年第二季出貨。配置方面,走奢華路線,只有Premium Plus及Prestige兩個版本,價錢由7.48萬元(美元、下同,約230萬元台幣)起步。雖然在橘郡車展中未能試駕,但單憑外表及數據,仍然值得車迷期待。

英國老牌豪華車廠捷豹,今年也「跟風」推出電動SUV「I-PACE」。雖然該品牌近年才開始發展SUV,而燃油版F-PACE口碑不俗,故車廠首次涉足純電動車,便以SUV為主打。與奧迪相比下,I-PACE外型充滿未來感,突顯電動車型格,價錢由6.95萬元(約214萬元台幣)起步,明年初出貨。

續航能力方面,I-PACE使用快速充電45分鐘,可充至約8成電量,完全充滿電後,可行駛292里(約470公里)。在橘郡車展上更大方開放試駕,記者試坐時,除了電動車一貫的寧靜,車頂特大天窗也頗有Tesla影子;唯獨後座空間偏狹窄,以SUV來說不夠舒適寬敞。

除了電動車外,車展內共13個品牌、近百款新車皆開放試駕,入場人士可攜駕照到試駕中心親身體驗。此外,場內還設專區展示商業用車如貨車、中巴﹑拖拉車等,對車迷來說特別新鮮。

評析
多個歐洲品牌今年加強電動車攻勢,尤其著眼電動SUV市場,勢要跟加州代表特斯拉一爭長短。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丹麥冷卻系統 可省80%能源

聯合晚報 編譯季晶晶/路透哥本哈根5日電

哥市7年內目標 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
全球逾70大城市誓言在2050年前告別化石燃料,停止排放會導致氣候變遷的二氧化碳,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認為它還能更進一步,7年內、也就是2025年前就轉型成功,成為第一個碳中和城市。

哥本哈根官員承認,需重新思考和設計動力來源。官員的努力包括擴大公共運輸系統和自行車道、整修能源效率欠佳的建築、投資研究更潔淨的科技,並鼓勵使用電動車。另外,這裡的60萬市民幾乎人人有自行車,自行車專用道長達375公里,市府並加強興建自行車停車場。

該市氣候專案總監艾波加爾德說:「大家可能覺得哥本哈根在全球舞台上無足輕重。但讓外界看到轉型可能完成,極為重要。」他對大致達標很有信心。

哥本哈根數據顯示,該市2007年排放137噸二氧化碳,比2005年大減40%,每人平均排放量約2.2噸,是全歐最低。減排主因是改用當地自家電力公司HOFOR的風力發電。

HOFOR已投資數十億歐元,要在2025年前設立360座風力發電機,供應市區多數電力需求,很快會取代現有的火力發電廠。

HOFOR說,哥本哈斯也新建地區性冷卻系統,引海水為大樓和家戶降溫,相較於傳統空調,減少80%的能源消耗。該市目標是,2025年前全靠風力、太陽能、地熱能、垃圾、木材和其他生質能發電。

但當前的優先要務之一是降低能源用戶帳單,希望兼顧低價與碳中和。這個目標看來唾手可及:哥本哈根說,該市若達成氣候目標,住公寓裡的夫妻每年能源帳單可省下400丹麥克朗(約台幣1.9萬元)。艾波加爾德說,與建築和交通運輸等行業合作以設計商業模式相當重要。

評析
哥本哈斯也新建地區性冷卻系統,引海水為大樓和家戶降溫,相較於傳統空調,減少80%的能源消耗。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8: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恐變雷曼第二 股價蒙難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上周五股價再度蒙難,先是執行長穆斯克推文嘲諷美國證管會(SEC)壞事,接著特斯拉被對沖基金明星操盤手安霍恩(David Einhorn)唱衰,恐成破產券商雷曼兄弟的翻版,特斯拉股價重摔逾7%。

執掌對沖基金綠光資本(Greenlight Capital)的安霍恩,當年有先見之明做空雷曼兄弟而聲名大噪,而今他再扮烏鴉,警告特斯拉與雷曼兄弟有不少雷同之處,恐步上這家倒閉券商的後塵。

安霍恩列舉的事證包括,2013年特斯拉的電動車Model S無法順利交車,這家電動車龍頭瀕臨破產,現金水位幾近枯竭,穆斯克甚至一度想把公司偷偷賣給谷歌來尋求解套。

安霍恩批評,穆斯克未將實情對股東坦承相告,而是以欺騙唬弄的手段度過危機。

安霍恩在周五致投資人的信中指出,特斯拉的欺瞞行徑,足堪與當年的雷曼兄弟相提並論。他寫道:「雷曼威脅空頭投資人,拒絕籌資,管理高層公開示意要私有化。結果數月後,雷曼高層的魯莽行為導致公司破產,股東、債權人、員工、全球經濟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周五特斯拉股價即因穆斯克又在推特上逞口舌之快而走跌,他被SEC控告證券詐欺,好不容易以和解收場,豈料又發推文嘲諷SEC是「空頭致富委員會」。

隨後安霍恩警告特斯拉恐淪為雷曼第二的發言,將特斯拉股價徹底打趴,周五收跌7.05%,報261.95美元。特斯拉股價今年迄今累跌16%。

安霍安在致綠光資本客戶的信中透露,今年第3季,特斯拉是繼Brighthouse Financial之後,獲利最豐的空頭部位。

評析
特斯拉被對沖基金明星操盤手安霍恩唱衰,恐成破產券商雷曼兄弟的翻版,特斯拉股價重摔逾7%。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8: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可從賈伯斯CEO經驗學到什麼?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有個人魅力、有遠見,也有膽識,常有人拿他與已逝世七年的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相提並論。但近來穆斯克言行頻頻惹議,令人不禁想問,若換作是賈伯斯,他會怎麼做?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諾瑟拉(Joe Nocera)6日撰文指出,賈伯斯曾被蘋果董事會逐出公司,當時他是個聰明但任性的小伙子,對部屬的領導作風是鼓勵與辱罵參半,久而久之對公司形成一股破壞力,嚴重到不得不請他走人。

在外闖蕩12年後,賈伯斯1997年重返蘋果時已42歲,雖然暴躁脾氣和鋒銳言辭可能不變,卻也展現出當年所欠缺的成熟,更懂得如何領導公司,把高階主管如庫克(Tim Cook)、艾夫( Jonathan Ive)、庫伊(Eddy Cue)等人組成一支合作無間的團隊,構思出夢幻產品並且成功執行。

穆斯克現在的年紀比賈伯斯回歸蘋果那年還長五歲,且成就了一些賈伯斯也辦不到的事情,例如不僅把火箭送上太空,還達成在陸地平台回收第一節火箭的壯舉。他也創立特斯拉,全球第一家全力投入電動車生產的公司,最新平價車款Model 3獲得好評。

然而,讓穆斯克抓狂的是,特斯拉股票遭到華爾街空頭大軍圍攻,不是因為嫌棄車子的品質,而是對該公司執行長的素質有疑慮。以這把歲數而論,賈伯斯已變得成熟,穆斯克卻仍像個憤青。

諾瑟拉指出,成熟的執行長不會敲鑼打鼓向放空股票的人士宣戰,而是以出色的營收和獲利擊退空頭大軍。他們會拿出具體績效讓市場滿意,使空頭自己知難而退,而不是像穆斯克那般大發謬論,呼籲禁止放空股票。

成熟的執行長也有能力留住重要主管,而不是眼睜睜看他們競相出走。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光是今年就已有 15 位高階主管離職,包括製造工程、人資、會計以及全球供應管理等重要部門的負責人。

成熟的執行長不會先誇下海口,卻又三番兩次無法達標,但承諾跳票已成為穆斯克2010年帶領特斯拉上市以來的標記。

成熟的執行長不必在工廠打地鋪睡覺,而是知人善任,聘用能幹的工廠管理者解決各種疑難雜症,讓裝配線運轉順暢。

成熟的執行長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推特上大放厥辭。

成熟的執行長會組成一個結合專業能力與獨立性的董事會。但特斯拉董事會除穆斯克本人外,沒有一人具有汽車產業經歷,九人董事會雖號稱有七人是「獨立」董事,卻多半與穆斯克有交情,不是曾為他工作就是曾協助籌資。(穆斯克還曾讓他弟弟坐上董事席,成熟的執行長怎會如此? )

成熟的執行長也不會八字還沒一撇,就宣布已敲定協議要讓公司下市,爾後改口承認此交易並不存在,接著揚言若董事會接受與美國證管會(SEC)和解就當場辭職不幹,卻又在被庫班(Mark Cuban)說服後同意更嚴厲的和解條件,然後在法官批准和解案之前推文嘲諷SEC是「空頭致富委員會」,冒著15年來努力把電動車帶往大眾市場的心血付諸東流的風險。

諾瑟拉的結論是,傑出的創辦人未必是適任的執行長。特斯拉不能沒有穆斯克這位靈魂人物,卻也不堪他繼續恣意妄為。此刻正確的做法,是他放棄執行長職位,同時表明會繼續扮演關鍵角色,例如可擔任技術長或創意長,這讓董事會可另請能人來管理一家邁向電動車量產的公司,福特汽車前執行長穆拉里(Alan Mulally)是合理的人選之一。重要的是,撤換執行長事不宜遲。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穆斯克行事作風開始像後期的賈伯斯。他可以變得更成熟。問題是這種蛻變不會一夕之間發生。

評析
特斯拉股票遭到華爾街空頭大軍圍攻,不是因為嫌棄車子的品質,而是對該公司執行長的素質有疑慮。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豐田汽車嗅到機遇 考慮在大陸生產Lexus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因為擔心品質和利潤問題,一直反對將旗下高端汽車品牌雷克薩斯(Lexus)在大陸本地生產。但日前四位內部人士指出,為了拉動成長、並縮小與德國競爭對手在銷售上的差距,豐田正在考慮在大陸本土化生產Lexus的汽車。

路透報導,目前在大陸銷售的Lexus都是從日本進口。但在過去兩年中,豐田已開始研究如何在大陸本地化生產。去年豐田與其在大陸的兩家合資夥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討論了Lexus款型的問題。目前外界還不清楚,是豐田找上這兩家公司尋求合作,還是他們找上豐田。

本土化生產對於豐田汽車來說將是一個重大轉變,這要得益於中日關係好轉、以及大陸官方放開對於外資持股汽車製造商的規定。根據新規定,外國汽車公司可以用全資,或持有大陸業務的多數股權。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很矛盾」,但另一名消息人士說,「但沒有道理錯過這個機會」。不過,四位受訪的內部人士都拒絕具名,因為未獲授權與媒體交談。

在大陸官方取消對汽車行業外資所有權的限制後,特斯拉(Tesla)已獲得大陸政府的批准,將在上海建立一家全資所有的超級工廠。這是外資車商首次獲准在大陸獨立建廠。

根據一位內部人士的說法,豐田汽車最早在2011年至2012年,就曾考慮把Lexus的生產線轉至大陸。但該公司直到現在,都認為品質可能下降的風險太高,也不希望與中資合作夥伴利潤分成後,捨棄該品牌相對較高的利潤率。

兩位豐田內部人士稱,該公司已經分析了Lexus本地化的各種特定情況。「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我們現在就等管理層一聲令下」。

豐田偏愛的選項是擁有全部,或者大部分本地Lexus生產廠的所有權。因為如果只是要生產電動汽車的話,豐田立刻就能做到。

但在市場已經明顯放緩的情況下,大陸可能不會再讓別的品牌進入。包括標致雪鐵龍集團、福特汽車和現代汽車在內的一些外國車商,最近幾個月銷量均嚴重下滑。

豐田汽車內部的反對者亦指出,大陸7月將汽車進口關稅從25%降至15%,這是繼續通過進口方式,向大陸銷售Lexus的一個理由。他們還指出,距大陸最近的Lexus汽車廠位於日本最南部的九州島的北端,就算海運到上海,也只需兩天的時間。但儘管如此,豐田汽車高層對大陸本地化的支持已經不斷增強。

評析
為了拉動成長、並縮小與德國競爭對手在銷售上的差距,豐田正在考慮在大陸本土化生產Lexus的汽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9: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WayRay把擋風玻璃變導航

經濟日報 編譯 陳律安

對波諾馬瑞夫(Vitaly Ponomarev)來說,一場車禍,竟能變成8,000萬美元的商機。

現年30歲的他,自稱有良好的開車習慣,但2012年時,他駕著奧迪A6在莫斯科的外環道上,低頭看儀表確認行進方向,一個不注意一頭撞上了前車。這讓他不禁想:如果能找到方法,將導航投影到擋風玻璃上,駕駛就不必為了找路,將眼神自馬路上移開了。

六年後,波諾馬瑞夫創立的新創WayRay,從投資人募得8,000萬美元,包括保時捷及阿里巴巴都在列。汽車產業自駕車、電動車及車聯網的潮流,帶動了募資金額水漲船高。

2012年,汽車的抬頭顯示器已經在一些高級車上出現,能夠將速度或一些資訊投到擋風玻璃上。現在它更為普及,但還是有限制。一組鏡頭及鏡面占據了20公升的空間,投影面積大概跟iPad差不多。市面上有幾個售後市場產品,投影面積大概4-5英吋。

波諾馬瑞夫接受採訪時說:「這對擴增實境(AR)來說,很明顯太小。我們的做法不同,決定將整塊擋風玻璃都拿來投影,這樣一來虛擬圖案就會夠大,直接在相對應的物體上顯示。」

此外他的系統體積也比較小,僅不到3立方公寸。它在擋風玻璃的兩片玻璃間,夾了一片光感應樹脂,用來反映擴增實境,比方說導航方向,或是哪裡有空的停車位,並在天候不佳時顯示車前物體。

波諾馬瑞夫說,藉著募得的8,000萬美元,將於2019年底在德國設廠量產器材。之後將到中國建廠,畢竟這全球第一大車市有許多製造商,且中國招商局集團也是他的股東。

WayRay在2017年1月的拉斯維加斯CES電子展上,首次展示了產品。

但有人也會懷疑,到了本世紀中期,自駕車將席捲整個運輸產業,並成為一門價值7兆美元的生意後,為什麼還會有人要投資一個更大更好的導航系統呢?

波諾馬瑞夫指出,等到自駕車變成日常生活的一環時,擴增實境螢幕更顯得實用。「不用分心駕駛,但還是會看窗外,並需要一些額外資訊,比方說該區域建築的細節,或是在塞車時約個會。」他預期,如果乘客同意透過擋風玻璃看廣告,未來搭乘自動駕駛的計程車可能會便宜得多,甚至免費。

波諾馬瑞夫說,WayRay的投影系統生產成本約數百美元,但一旦其特殊擋風玻璃大量量產,並裝到量產車上,價格應該與一般前擋相去不遠。他也提到,WayRay要成為車廠認證的供應商,應該還需數年之久。

(取材自彭博資訊)

評析
WayRay將整塊擋風玻璃都拿來投影,這樣一來虛擬圖案就會夠大,直接在相對應的物體上顯示。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9: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8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賈躍亭、許家印鬧翻 欲踢恆大出FF 「救命恩人被反咬」

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香港8日電



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於今年6月成為賈躍亭新的白衣騎士,旗下恆大健康以近68億元購入時穎,變相成為美國電動車公司Faraday Future(FF)的最大股東。但「蜜月期」剛滿百日不久,恆大健康就被反咬一口,公司昨日發通告指,賈躍亭半年便耗盡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資金,日前更向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撕毀雙方所有協議,謀踢恆大出局。

大公報報導,105天前,恆大健康以67.46億元購入時穎,後者於去年11月30日曾與FF原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賈躍亭)成立合資公司Smart King,並承諾在三年內出資20億美元,獲取Smart King的45%股權。而FF原股東則以集團擁有的技術資產及業務入股,持股33%。據悉,Smart King全資擁有FF。

根據時穎與FF原股東訂立的協議,時穎在今年5月25日已提前支付年底前應付的8億美元。值得留意的是,在恆大投資FF的交易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對賭條件,即FF在必須明年首季實現量產。

「本以為可以坐等FF91順利量產,未曾想等來的是賈躍亭的資金告急通知。」恆大健康在新聞稿中直言。今年7月,賈躍亭提出時穎的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要求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恆大健康與賈躍亭簽訂補充協議,同意在滿足支付條件的情況下,可提前支付。

恆大健康表示,賈躍亭利用其在Smart King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利操控Smart King,在沒達成合約付款條件下,便要求付款,更以此為藉口提出仲裁,以及解除所有協議,剝奪時穎在相關協議下的權利。

有業內人士分析,賈躍亭的兩項要求,相當於讓他可隨便出售Smart King股份,攤薄和稀釋恆大股份。該名人士認為:「恆大是賈躍亭的「救命恩人」,賈躍亭卻對恆大忘恩負義,不排除是賈躍亭在難以如期兌現量產承諾,可能失去控制權的背景下走的一步險棋」 。

明報報導,此次雙方鬧翻源於賈躍亭及恆大成立的合資公司Smart King為「同股不同權」,恆大在持股45%下只擁有12%投票權,賈躍亭一方擁有33%股權卻控制88%投票權,故賈躍亭以「小股操盤」擁有FF實際控制權。

評析
此次雙方鬧翻源於合資公司Smart King為「同股不同權」,賈躍亭以「小股操盤」擁有FF實際控制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3:58: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IEA:石化產品未來將成石油需求主要動能

經濟日報 記者陳律安╱綜合外電

國際能源署(IEA)署長畢羅(Fatih Birol)周一(8日)向CNBC表示,如塑膠等石化產品,將是未來石油需求最主要的動力來源。

他向CNBC表示:「當我們談到原油需求、原油需求來到高峰、以及油市動態時,我們僅關注汽車,這是完全錯誤的。」

他說:「當我們放眼未來10-15年,原油需求成長一個最重要的動能,將來自石化產品。」

IEA在上周發表的報告指出,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及印度)蓬勃的成長,將帶動塑膠及其他石化產品的需求。

與此同時,受到電動車崛起,以及內燃機更具效率的影響,運輸業的原油需求到2050年將逐步放緩。然而缺少的需求,將由石化產品補上。

埃克森美孚及殼牌未來數十年,看準新興市場對於塑膠的爆炸性需求,皆計畫投資新的石化廠。

畢羅說,就算(石化產品)永續發展的要求,可能損害成長,但仍無損它未來是石油需求的重大來源。

近來許多國家的政府都致力於降低石油及天然氣產業的汙染及碳排放,也有不少國家因為塑膠傷害海洋生物,開始減塑策略。

評析
當我們放眼未來10-15年,原油需求成長一個最重要的動能,將來自石化產品。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3:5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9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止不住的跌勢 特斯拉市值1週蒸發百億美元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董事長馬斯克(Elon Musk)失言風波不斷,繼上週四(4日) 嘲諷SEC是「空頭致富委員會」後,被對沖基金綠光資本(Greenlight Capital)唱衰,並批其欺騙行為如同「雷曼兄弟」,導致該公司上週五(5日)股價重挫7%。本週一(8日)續跌4.35%,收在2017年3月以來新低,讓特斯拉股價市值在近1週內蒸發超過100億美元。

綜合媒體報導,儘管市場普遍不看好特斯拉,但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仍看好特斯拉,認為其後勢仍大有可為。格理資本分析師Maynard Um認為,特斯拉的產品獨樹一格,其電動車與儲電市場的品牌號召力強大,具有破壞性成長潛力,因此給予特斯拉「優於大盤」的投資評級,目標價430美元。

在麥格理資本給予特斯拉「優於大盤」的投資評級的消息傳出後,也讓特斯拉在盤後交易中反彈回升約1%。

特斯拉8日股價收在250.56美元,跌幅4.35%。

評析
儘管市場普遍不看好特斯拉,但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仍看好特斯拉,認為其後勢仍大有可為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3:58: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車安全 股票不安全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其部落格搶先發文表示,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給予Model 3最高的5顆星安全評級,為美國歷來最安全車輛。但諷刺的是,特斯拉股票對投資人來說一點也不安全,其股價周一大跌並且創19個月新低。

特斯拉股價周一大跌4.35%收250.56美元,創去年3月初來新低。股價從8月7日高點下滑到周一止累計下跌34%,早已陷入技術性熊市裡。光10月1日以來就連續5個交易日收黑,短線累計下跌逾19%。周二早盤強勁反彈2.5%,報每股257美元。

NHTSA沒有即時證明特斯拉發表的內容。CNBC網站早在9月中已報導特斯拉Model 3獲得完美的5顆星評級。

特斯拉在周日發表的文章裡表示,Model 3在NHTSA所有類別和分類項目裡都得到5星評級,並且是NHTSA歷來所測試過的所有車輛中,駕駛與乘客在車禍中受傷機率最低。特斯拉以此標榜Model 3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安全的車輛。

除Model 3外,特斯拉還指出Model S轎車和Model X跨界車,在受傷機率最低的排行中分別名列第2位和第3位。特斯表示這3款電動車是NHTSA所評估過的最優秀車輛。

特斯拉強調,沉重的電動車用電池組裝置在每輛電動車的底盤,有助穩定車輛的重心而加強其穩定度,降低在車禍發生時出現翻車的風險,從而減少對車內乘客的傷害。

特斯拉還指出其電動車前方的防撞緩衝區設計,能有效地吸收撞擊力來提高安全性。

儘管如此,NHTSA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仍各自調查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以釐清該系統跟多起特斯電動車嚴重車禍的關係。

看在對沖基金明星操盤手安霍恩(David Einhorn)眼裡,特斯拉股票一點也不安全。他上周唱衰特斯拉可能成為雷曼兄弟的翻版而導致其股價上周重挫。

評析
Model 3為美國歷來最安全車輛,但特斯拉股票一點也不安全,其股價周一大跌並且創19個月新低。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3:5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同為創業夢想家 布蘭森給穆斯克兩項建議

經濟日報 記者林聰毅╱綜合外電報導

維京集團(Virgin Grooup)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以同為創業夢想家的身份,對近來麻煩纏身的特斯拉(Tesla)創辦人穆斯克提出兩個建議:「學會授權與多睡一會兒。」

在被CNBC的杭格福德(Nancy Hungerford)問到可以給穆斯克什麼建議時,布蘭森先是猶豫了一下,然後說,他應該學會授權。 布蘭森說:「我認為他可能需要學會授權的藝術。」「他得為自己找時間、為自己的健康和家人找時間。他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人,但他不應該睡得很少,他應該在身邊找一個很棒的團隊。」

布蘭森說,他之所以「生活愉快和長壽」的原因之一,是他找到了「很棒的人」來經營他的公司,而他只過問重要議題。

布蘭森以學生創業家崛起於商界,之後創立了控制逾400家公司的維京集團。穆斯克則與布蘭森同被視為有創意與願景的創業家。

穆斯克利用其商業和科技的創新方法,創辦了電動車先驅品牌特斯拉。穆斯克還提出了一個名為Hyperloop的超高速運輸系統想法,以及成立一家名為SpaceX的太空旅遊公司,而布蘭森和維京是穆斯克在此領域的直接競爭對手,因為他們都在發展Hyperloop和太空旅遊計畫。

然而,有別於布蘭森的是,穆斯克是一位爭議性人物,特別是因為他愈來愈乖張的行為和推文,從他對英國洞穴潛水員的孌童癖的指控,到聲稱將讓特斯拉下市。下市風波並使他本人與特斯拉分別遭美國證管會罰款2,000萬美元。

布蘭森說:「我們談過了!」他已和穆斯克坐下來「談過這個問題」,暗示他可能已傳授這位年輕創業家一些如父親般的建議。布蘭森重申,學習更佳的授權藝術,將可以戰勝「他(穆斯克)的一個缺點」。

評析
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以同為創業夢想家的身份,對穆斯克提出兩個建議:「學會授權與多睡一會兒。」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3:59: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0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每十分鐘就能賣出一輛!
Nissan Leaf成歐洲最暢銷電動車

聯合新聞網 記者黃俐嘉/綜合報導

Nissan在2017年十月為Leaf帶來了第二代大改款車型,而在此之前,其第一代車型自2010年開賣以來,已在全球熱銷超過30萬輛,更成為了世界電動車的銷售霸主!至於第二代車型,則延續上一代的好評,持續拓展其銷量版圖。

第二代Nissan Leaf亦在去年底登陸歐洲市場,而在今年年初曾有外電報導,全新Leaf在當時就已接獲超過10,000張來自歐洲的訂單,近期原廠又表示,Nissan Leaf自今年一月至八月在歐洲共售出超過26,000輛,等於平均每13分鐘就有一台Leaf在歐洲被賣出,成為全歐洲當前最暢銷的電動車!

Nissan Leaf在歐洲的某些國家,如包括奧地利、法國、德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都有相當亮眼的銷售表現,不僅如此,Leaf在挪威的熱銷程度,除了讓他在該國國內成為最暢銷的電動車外,其銷量更是擠下其他內燃機車輛,晉升全挪威最受歡迎的車款。

第二代Nissan Leaf在外型上變得更加俐落有形,也呈現出特有的現代化與科技感裝扮,搭載40kW的鋰電池組,在歐洲WLTP標準測得之最大續航距離為270公里(日本JC08標準則為400公里)。

其所搭載的電動馬達(EM57),可輸出最大馬力147hp/32.6kgm,採用3kW與7.5kW的充電座進行充電時,需分別花上16小時及5.5小時才能將電池充滿電,但若是使用50kW快速充電座,僅需要充電40分鐘就能夠將電量充至80%。

此外,現行版Nissan Leaf導入可讓油門輕鬆切換加速或剎車的e-Pedal電子油門技術,以及能夠在高速巡航時自動跟隨前車的ProPilot半自動駕駛技術,並支援Stop & Go與自動停車功能。

評析
Leaf在挪威的熱銷,除成最暢銷的電動車外,銷量更擠下其他內燃機車輛,晉升全挪威最受歡迎的車款。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3:59: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麥格里力挺 特斯拉補血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股價近期來持續下滑,但麥格里研究(Macquarie Research)最新發表的報告認為其股價已跌得夠深,因此把評等列為表現優於大盤表現,並看好股價能大反彈逾70%,消息讓特斯拉周二收紅,中止連跌5天的走勢。

特斯拉股價周二大漲近4.9%,收在262.8美元,中止10月初來連續5個交易日收黑的跌勢。周三早盤上漲1%報265.5美元。

麥格里分析師烏姆(Maynard Um)認為,在電動車市場裡,特斯拉是一家具顛覆性技術的成長型企業,該公司擁有與眾不同的電動車產品和強大的品牌知名度。

他認為特斯拉將可達成生產目標,從而看好其下半年就能出現獲利能力。

麥格里把特斯拉目標價設在430美元,以周一收盤價計算,特斯拉將大漲72%。

以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8月在推特發文計畫以每股420美元將特斯拉私有化來看,麥格里的目標價較穆斯克的估算還要高出10美元。

烏姆看好特斯拉的理由,主要是該公司有足夠現金償還到期債務。

他認為特斯拉有多元化的現金流來源去解決還債問題,因此認同穆斯克說特斯拉沒必要籌措更多資金的說法。他估計特斯拉下半年因美國政府潔淨能源的稅賦減免,讓營收得以增加5億到6億美元之間。

另外,Model 3銷售持續上升而增加其現金流,還有其未使用的債務能力達12億美元。

評析
麥格里把特斯拉目標價設在430美元,看好的理由,主要是該公司有足夠現金償還到期債務。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3:5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1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福斯:EU汽車減排目標過大 恐喪失10萬工作機會

中央社法蘭克福11日綜合外電報導

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執行長迪斯今天表示,歐洲聯盟(EU)對汽車製造商設定的減少碳排放目標過於雄心勃勃,可能產生反效果,喪失10萬個工作機會。

迪斯(Herbert Diess)告訴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倘若歐盟部長設定2020年至2030年間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0%,「我們工廠約1/4個工作機會將於10年內消失-總計10萬個工作機會」。

歐盟部長9日商定,2030年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5%,而非汽車製造商、柏林和東歐政府期望的30%。

儘管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稱這項折衷方案「可以接受」,但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馬蒂斯(Bernhard Mattes)認為這項協議「過於雄心勃勃」且「拿工作機會當賭注」。

迪斯更詳細敘述,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漸減少將使電動車的增長速度趨緩。與內燃機車輛相比,電動車生產過程的人力需求較低。

他表示,反之,快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幾乎無法控制」,由於「2030年前超過一半車輛將是電動車」,恐連帶影響工作機會。

迪斯警告:「如此劇烈減量意味著一項痛苦的革命,而非可控制的過渡期。」他並說:「德國將不再是生產小型平價車輛的地方。」

評析
歐洲聯盟對汽車製造商設定的減少碳排放目標過於雄心勃勃,可能產生反效果,喪失10萬個工作機會。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4: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1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BMW擴大投資 李克強:對外開放說到做到

中央社台北11日電

路透社報導,德國寶馬汽車(BMW)今天宣布計畫斥資36億歐元,收購中國合資企業華晨寶馬25%股份,將持股比例從50%,向上增至75%,並感謝中國總理李克強對此案的支持。

中國政府網發布,李克強昨天上午在北京接見BMW董事長克魯格(Harald Kruger)。克魯格此次來大陸,主要是為了擴大對中投資,在遼寧瀋陽「鐵西中德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建設華晨寶馬第三工廠。

李克強在會中說,寶馬公司是中國政府放寬汽車行業外商來中國投資股比限制後的首個受益者,可以說是「一馬當先」。他強調,這也表明中國推進開放不僅是「說到」,更是踏踏實實地「做到」。

發布稱,克魯格表示,寶馬集團把中國作為寶馬戰略的重中之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美國和德國的市場加起來也比不過中國。「但在我們的戰略中,中國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更將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生產基地,直接向世界其他市場出口汽車」。

他還說,未來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看到一輛寶馬iX3純電動汽車,都一定是「中國製造」;「寶馬集團在中國的成功,離不開中國政府穩定的政策環境支持」。

李克強回應稱:「請你相信,中國對外開放政策不僅不會變,而且開放的力度會更大,開放的水平會更高。」

BMW今天宣布斥資36億歐元,收購中國合資企業華晨寶馬25%股份,將持股比例從50%,向上增至75%,實際掌控主導營運,預計2020年完成。寶馬已與華晨簽署協議,原本於2028年到期的雙方合約將展延至2040年。

報導指出,BMW計劃於2020年在中國推出首輛純電動車,透過增資將可增加合營公司的產能及推出更在地化車種。

報導並引述一名汽車產業分析師指出,在中美進行貿易關稅戰之際,能在中國市場直接生產銷售汽車,對車商來說是莫大的激勵。

華晨寶馬2017年在中國的銷售量為38.4萬輛,營收達146億歐元(新台幣約5225億元),並享有13億歐元的盈餘。瀋陽第三工廠興建啟用後,年產能將可增加到52萬輛。

評析
寶馬集團把中國作為寶馬戰略的重中之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美國和德國的市場加起來也比不過中國。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4: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1日信傳媒,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的馬斯克和蘋果賈伯斯…並不是同一種人

傅瑞德

把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跟蘋果Apple傳奇人物賈伯斯(Steve Jobs)相提並論,經常是很能吸引目光的標題;但這種類比方式,對於進一步瞭解Tesla長年不斷的成就與混亂,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因為他的無窮創造力與放言無忌,Elon Musk經常被外界拿來跟Steve Jobs比較。相較於Musk在網路上的活躍(以及有時候講話不經大腦),較早出道的Jobs當年顯然安靜多了;當然,這和他們各自所處的時代背景是緊密相關的。

相似之處
雖然Jobs提到過,他在1970年代的嗑藥經驗是「生命中影響最大的幾件事情之一」,但他應該不會像Musk一樣,讓自己被拍到抽大麻的畫面(精確的說,Musk抽的是煙草加大麻)、而且還在網路上播放。

這個年頭,就是要播無修剪、無馬賽克的影片才潮。

其實,他們二人還有另外一個相似的地方:Jobs在1985年被迫離開Apple,而Musk則被踢下Tesla董事會主席的寶座(但仍然是執行長)、並處以2,000萬美元的罰款,同時Tesla公司也另外被罰了2,000萬。

上述的結果,是Musk被指控在Twitter上發表有誤導嫌疑的推文之後,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協議內容的一部分。

編按:所謂誤導,主要是Musk在8月7日的貼文中表示,該公司預定「在股價為US$420時讓股票下市」,並且已經「確認準備好了回購股票所需的資金」;但事後在SEC的調查壓力下,在8月24日以「股東抗拒」為由表示取消下市計畫。

SEC的新聞稿中指出,這兩筆2,000萬美元都會「被發還給遭受損失的投資人」;然而Musk的快嘴和這區區4,000萬的罰款,再怎麼樣都難以補回憑空消失的50億美元公司市值。

對於Musk和Tesla來說,或許最近被SEC狂電(嗯)並不一定是壞事。Jobs在1985年被Apple踢出大門之後,拍拍身上的灰塵,然後創立了皮克斯(Pixar)和NeXT兩家公司;12年之後,他不僅重回Apple,還帶領公司扭轉乾坤、浴火重生。

他過世7年後的今天,「Apple 2.0」已經成長為一家市值超過1兆美元的龐大企業。

或許Musk也可以參考一下同樣的作法:把握這個機會,另外開創一番事業、吸收更多經驗;然後重新帶領Tesla,完成將汽車產業從石油中解放出來的偉業。

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Musk原本就多采多姿的履歷表將可以再度錦上添花……。但或許我們該面對的現實是,除了喜怒無常的性格之外,Jobs和Musk兩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像。

不同之處
Jobs在離開Apple的時候僅僅30歲。在那之前,這位大學中輟生的商業經驗只有1976年和Steve Wozniak共同創立Apple、1980年讓公司股票上市,如此而已。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他過去的家族、學歷、心靈探索、以及旅行歷程,建議你讀讀他在Wikipedia上的傳記。

至於已經47歲的Musk,就沒有Jobs當年那麼青澀了(他也是中輟生,不過中輟的是史丹佛大學的物理博士學位)。他在2003年從創辦人Martin Eberhard 和Mark Tarpenning手上接下Tesla之前一年,就已經創立了SpaceX;在SpaceX之前,他創辦了X.com網路銀行,然後在2002年以15億美元用「PayPal」的名稱將它賣給了eBay。

之前他還有一些創業事蹟,但這裡就不再贅述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他的Wiki頁面。

磨練與成敗
以Musk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創業經驗來看,他在Tesla之前的產業經驗,跟Jobs離開Apple之後才創立Pixar和NeXT所獲得的磨練,在順序上和內涵上並不一樣。如果不管這些,而單純把他們兩人歸成同類,或許可以滿足某些網民的想像;但事實是,Musk並(還)沒有被踢出公司、也不是因為績效問題而受到懲罰。

於是問題來了:Tesla的績效究竟如何?如同我們過去知道的,一句話說就是「好壞參半」。往好的一半看,他們將有機會達成、甚至超過最近這一季生產50,000輛Model 3車款的目標,而且Tesla Model 3在今年七月也正式成為美國賣得最好的中小型豪華車款:

另外一個好消息是,Tesla位於美國內華達州Reno的工廠,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池工廠;而且根據他們的合作夥伴Panasonic指出,電池已經不再是Model 3量產時的障礙。

但在另外一方面,Tesla似乎正面臨著一股高級主管的出走潮。業界人士指出,2018年該公司有多達41位高級主管離職;此外,雖然Tesla的產能已經有些起色,但仍然屬於「見招拆招」的階段──最近為了擴充產能,他們甚至有一條產線是搭建在「帳篷」裡。

對於Tesla的生產線,筆者個人一直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尤其是參觀過他們在美國加州Fremont的工廠之後,感覺更是如此。他們的工廠違反了多條汽車業界奉為圭臬的「豐田生產體系」(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規範;而我在拿到訂購的Model S車款之後,對他們隨性而雜亂無章的服務方式也並不滿意。

Musk風格造就Tesla
然而,這也反映了Musk的個人風格。對於許多周遭的人、甚至對顧客來說,他做事的方式令人難以認同、甚至難以忍受;但他就是能讓公司在墜落邊緣保持平衡,並且達到了今天的成就。

如同許多觀察家所說的,這些徵兆往往在Musk身上都看得到:他說的一些話往往誇大其詞、尖酸刻薄、而且有誤導嫌疑;但如果換上一個「看起來比較正經」,但仍然繼續誤導大家,那麼這家公司還真的可能分崩離析,最後成為有想法、有技術,但卻因為出生太早而死在沙灘上的前浪。

Musk不應該拿來跟Jobs放在一起比較,因為他自成一格。他了不起的地方,在於一路上忽略各種規則、隨機應變、見招拆招,卻撐起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產業規模,甚至有辦法逼迫傳統車廠醒覺、接受「電動車將是未來」的概念。

許多競爭對手,尤其是德國車廠,最近都急於發表跟電動車相關的消息;例如Audi就在兩星期前的9月17日宣布,定價約75,000美元的電動休旅車「e-tron」即將在明年上市;其中只有20,000輛會分配給美國市場,這數字跟Tesla的產量剛好差不多。

同樣的,每一家車廠今後都會陸續推出至少一兩款電動車;在Musk的「逼迫」之下,他們完全沒有選擇。這一點,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倒是應該感謝一下Musk才是。

在不斷的好運氣和Musk的手腕之下,Tesla在可見的未來仍會是唯一一家純電動車廠,而且註定會是電動車時代的成功先驅。

本文經吐納商業評論授權轉載

評析
除了喜怒無常的性格之外,Jobs和Musk兩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像。
 樓主| 發表於 2019-9-30 19:3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鋰金屬龍頭贛鋒 在港上市首日破發

經濟日報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

贛鋒鋰業昨(11)日在港股上市,實現A+H兩地上市,惟股價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股價大跌近三成,A股更是以跌停板收盤。

贛鋒鋰業成立於2000年,於2010年在A股上市,2017年按產能計,公司為全球第三大及大陸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及全球最大的鋰金屬生產商。

根據贛鋒鋰業公布的H股招股結果,以下限價每股港幣16.5元發售,昨開盤不久就跌破發行價,收盤港幣11.7元,下跌4.7元,跌幅28.7%。

贛鋒鋰業昨A股收報人民幣26元,下跌2.89元,跌幅10%。

在過去八個月中,贛鋒鋰業A股價格一路下滑,已由年初的近53元跌至目前的30元以下。這也影響H股的發行價格。

國金證券指出,由於贛鋒鋰業H股與A股股價相比折價較多,短期內A股價格或還將承壓。

在9月底發布H股招股說明書前,贛鋒鋰業還接連公布多項供貨協議。

包括與LG化學簽約,計畫在2019至2025年間,向LG化學銷售共計9.26萬噸電池級鋰產品;公司還與特斯拉簽訂合約,未來三年將向特斯拉提供電池級鋰化合物,數量約為贛鋒鋰業電池級氫氧化鋰當年總產能的20%;與德國BMW約定,在未來五年向BMW指定的電池或正極材料供應商供應鋰化工產品。

贛鋒鋰業日前還公告,董事會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不超過人民幣5億元投資建設年產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

有分析稱,交易的密集宣布,或有助於公司尋找更多投資者,並助該公司進一步擴張。

評析
贛鋒鋰業實現A+H兩地上市,惟股價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股價大跌近三成,A股更是以跌停板收盤。
 樓主| 發表於 2019-9-30 19:39: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將擴大內華達超級工廠規模 
馬斯克還要自建員工住宅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解,但鋼鐵人馬斯克就是閒不下來,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特斯拉位於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已是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但是馬斯克希望再進一步擴張這個工廠的規模,並且自建員工住宅。

這是馬斯克是在日前同內華達州州長布賴恩.桑多瓦爾(Brian Sandoval)共同出席的一場科技和創新峰會上做出如上承諾的。據報導指出,馬斯克計劃未來將內華達超級工廠的員工總數提高到2萬人,幾乎目前規劃的1倍多。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當初選擇內華達州打造首座超級工廠的具體原因,主要是內華達是一個以目標為導向的州,並擁有足夠的自由度。

馬斯克隨後談及這一地區的未來發展機遇時,他更透露未來這座超級工廠的員工數量將會明顯增長。

根據內華達州經濟發展部門先前公佈的資料,特斯拉超級工廠目前的員工總數在3000人左右,馬斯克表示這已經是6個月前的舊資料,如今超級工廠的員工總數已經達到了7000人,並將在未來達到2萬人。

特斯拉的超級工廠位於距離內華達里諾(Reno)市25英里處的一個工業園區,隨著特斯拉和其他一些企業的入住,該地區房價和租房價格也在近年來水漲船高。

對於這一員工總數的顯著增長,馬斯克相信住房需求和基礎設施有可能對超級工廠的發展構成障礙,因此特斯拉已經在考慮在當地投資建設員工的住房。

馬斯克說,員工總數增長的最大障礙是住房和基礎設施,因此特斯拉正考慮在超級工廠附近,利用高品質行動住宅的方式建立一個住宅綜合區域。

根據房產機構JohnsonPerkins Griffin的資料顯示,目前該地區公寓的空房率不足2%,平均月租金則在過去6年內累計上漲了超過50%,達到1318美元/月(約新台幣40910元),該地區的房屋售價也創下歷史新高,房屋售價中間價位達到了38.9萬美元(約新台幣1207.56萬元)。

分析師認為,如果特斯拉計劃未來繼續在此擴大投資的話,該地區的租房、售房價格只會有增無減。

特斯拉位於內華達州1號超級工廠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每年產能達到20GWh,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當初特斯拉之所以選擇落戶內華達主要是因為當地政府為其提供近13億美元的稅務減免;而且,如果特斯拉完成約定的投資義務,那麼該公司還可以免除20年的銷售稅、10年的房產稅,並獲得數百萬美元的稅務抵扣額度。

當然,州政府也將從這樣的合作中受益。內華達州政府當時預計,這處工廠將直接創造6500個就業機會,而加上間接帶動的就業,該項目創造的就業機會總數將達到2.27萬個。

如果考慮到馬斯克如今計劃將這一工廠規模擴張到2萬人,這一專案為當地直接、間接創造的就業機會和經濟規模效益則更加驚人。

評析
馬斯克希望再進一步擴張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的規模,並且自建員工住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