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6-2-4 19:28: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2月3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執行長 親上推特爭才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數周前才在推特發布求才消息,求職信便有如雪片般飛來。特斯拉擬搶先對手一步網羅科技人才,穆斯克親自發出徵才訊息是一招有效又省成本的策略。

  穆斯克本次只在推特徵求100名「頂尖軟體工程師」,但考量到特斯拉近期才推出首款休旅車,而且即將在內華達州興建超級電池廠, 未來幾年該公司估計將增聘數千名員工。

  隨著傳統和非傳統業者爭相跨足電動車和無人車領域之際,汽車產業正在醞釀一場科技人才爭奪戰。越來越多業者前往加州矽谷尋找人才,協助開發電動車或無人車的軟體和其他零件。包括Faraday Future、Karma Automotive和Atieva的新創公司,皆曾為其電動車業務向特斯拉挖角。

  同時,傳統汽車業者也在矽谷拓點和投注巨資,俾以和蘋果和谷歌 等有意進軍車市的科技業者競爭。福特和豐田等汽車廠是放眼電動車領域的傳統業者之一。

  成軍12年的特斯拉員工人數由2010年底的899人,增加至目前的1. 4萬人,該公司計畫在未來4年增聘逾4,500名員工。特斯拉目前有1, 600個職缺,正積極為其Autopilot自動駕駛車計畫徵求工程人才。

  特斯拉預期在2020年底前其業務將出現爆炸性成長,穆斯克必須比其他生產量小的傳統汽車業者加快求才速度。
 樓主| 發表於 2016-2-4 19:2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2月3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Q4交車量 上看財測高標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Tesla)第4季營運可望傳出佳音!全球股票研究公司(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師裘德利(Trip Chowdhry)周二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特斯拉近1個多月交車量急速加溫,第4季交車總量可能超過18,300輛,落在財測的高標。

裘德利是以從工廠載運新車交給客戶的卡車流量來追蹤特斯拉的交車表現,他表示,第4季開季前2周,載運新車的卡車流量異常的低,但之後已快速加溫。

報告指出,過去45天卡車流量可能是第3季平均流量的3倍,以此推估,特斯拉第4季全季交車總量可望逾18,300輛,較其預測的17,000到19,000輛的區間中位數還高。

裘德利表示,特斯拉很可能會在明年1月4日就公布第4季的整體交車數據。

不過交車量衝高也引來市場憂心平均售價可能下滑,但裘德利表示,由於D系列車型較入門級車款貴5,000美元,且占總訂單比重達7成,因此特斯拉第4季平均售價仍然持穩。

另根據消息人士透露,過去幾周特斯拉X型(Model X)休旅車簽名紀念款已陸續交車,意即接下來一般X型新車就可開始大量交車。

簽名紀念款是特斯拉為X型休旅車早鳥客戶特別推出的限量版車型,頂級全配(fully loaded)每輛售價在13.2至14.4萬美元。

特斯拉於2012年就發表Model X,但量產上市一延再延,今年9月才宣布首批共6輛的貴賓級客戶開始交車,其中包括谷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一般訂戶何時可拿到車迄今無具體答案。

特斯拉公司發言人布魯科林(Khobi Brooklyn)也向財星雜誌(Fortune)表示,特斯拉目前已生產「好幾百輛」X型休旅車,很快便會展開一般訂單的交車程序。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最近的法說會上曾指出,年底前X型休旅車的周產量將會拉升至數百輛。

評析
特斯拉第4季營運可望有好成績。
 樓主| 發表於 2016-2-9 04:03: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上季交車量 締新猷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去年第4季交車總量達17,400輛,刷新單季交車紀錄,全年交車量則為50,580輛,勉強達成公司設定的全年交車目標。

特斯拉去年第4季Model S電動車交車量達17,192輛,刷新前季創下的11,603輛紀錄,季增率為48%,年增率高達75%。

特斯拉忠實粉絲等待3年的Model X休旅車,上季終於交到早鳥車主手中。上季特斯拉共生產507輛Model X,但實際交車只有208輛。

Model S電動車和Model X休旅車合計,上季交車量較去年第3季攀升近50%。上季的交車總量符合特斯拉預期,該公司原預估約在1.7萬至1.9萬輛之間。

特斯拉在新聞稿表示,公司將品質視為優先目標,「Model X的交車狀況符合我們的生產規畫。」公司將大舉提高生產速度,目前每周約生產238輛Model X休旅車。

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Elon Musk)表示,3月底前Model X將可進入全面生產階段,加州費利蒙(Fremont)組裝廠每周將可生產1,600至1,800輛的Model S和Model X。

2015年特斯拉雖然達到全年交車目標,但實際數據落在目標區間5萬至5.2萬輛的低端。執行長穆斯克去年初曾發下豪語,估計全年交車5.5萬輛,但於上半年下修至5萬至5.5萬輛,最後修正至5萬到5.2萬輛。

另一方面,1輛特斯拉Model S電動車上周在挪威發生起火意外,該公司正在調查此事。據挪威媒體報導,1名Model S車主在元旦當天把電動車留在充電站充電,結果發生汽車起火意外,所幸無人受傷。

超級充電站為特斯拉的快速充電系統,直流電最高可達130千瓦,電力較一般充電系統高出1倍。特斯拉發言人表示,「公司正就此事進行全面調查,一有發現便會盡快對外宣布。」
 樓主| 發表於 2016-2-9 04:04: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勁敵? Faraday推電動車 酷似蝙蝠俠座車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神祕的電動車新創公司Faraday Future周一在拉斯維加斯CES大展上發表極其未來感的電動車概念車,簡直像是蝙蝠俠的座車,同時喊出2年內其首款電動汽車就會正式投產。全球電動汽車製造龍頭特斯拉(Tesla)將遭逢勁敵!

Faraday在CES大展上發表代號為「FFZERO1」的電動車原型,為4顆馬達的跑車設計,起步加速到時速100公里不用3秒,並採用標榜可增減電池的全新電池模組設計,整部概念車極具未來感。

Faraday研究暨工程資深副總裁山普森(Nick Sampson)表示:「我們正在啟動一項重新定義行動力的大工程。」

Faraday將「高速」推動公司相關發展計畫,要在2年內就開始量產首款電動車,山普森指出,公司之所以可以高速推進,關鍵在於Faraday並非是一般的汽車製造廠,比較像是科技公司。

事實上,Faraday成立於2014年5月,公司目前員工人數已達750人,平均每周以增加好幾十名新血的速度持續擴張。

Faraday去年12月就宣布要斥資10億美元,在拉斯維加斯北部蓋一座占地28萬平方公尺的廠房,並為該地區創造4,500個就業機會。

山普森指出,Faraday未來推出的電動車將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公司同時已設計出一套可研發多種車款的架構平台,並採用諸如虛擬實境等技術以加快研發。

Faraday還宣布與中國網路電視巨擘樂視(LeTV)策略聯盟,樂視的創辦人賈躍亭已入股成為Faraday的大股東。

與樂視策略聯盟,Faraday看準的是中國龐大的市場商機,山普森表示:「能與了解中美商業文化差異的中國企業領袖建立合作關係,對於Faraday未來打入中國市場將是一大優勢。」

山普森曾在特斯拉擔任首席設計師,而特斯拉當初在進軍中國大陸市場時遭遇重重阻礙。
 樓主| 發表於 2016-2-9 04:04: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Panasonic砸16億美元 投資特斯拉電池廠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日廠Panasonic稍早在美國消費電子大展(CES)上宣布,未來幾年內將投資16億美元與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在內華達州共同興建電池廠,期望日後能靠車用零件事業撐起公司營收。

Panasonic先前曾透露與特斯拉合作建廠的計畫,但本周首度表示雙方合計的投資金額將高達50億美元。Panasonic社長津賀一宏表示,內華達電池廠興建工程將分8個階段進行,目前仍處於第1階段,預計今年投產後先為特斯拉能源儲存事業生產電池,日後再為特斯拉新款電動車Model 3生產電池。

津賀於CES展場表示:「我們正在等候特斯拉的電池需求。假設特斯拉成功讓電動車成為市場主流,世界將從此改變,而我們將獲得更多成長空間。」

今年Panasonic在CES展依舊展示多款電視及數位相機,但隨著近年消費電子產品營收成長停滯,該公司開始積極布局新市場,其中最被看重的就是車用零件。Panasonic除了瞄準正在起飛的電動車需求之外,也希望車內娛樂系統採用的小尺寸螢幕能彌補下滑的電視需求。

津賀表示:「汽車正在改變,未來汽車將是電子產品。我們既然擁有相關技術,就該將資源投入車用零件市場。」他預期本會計年度(今年3月底止)Panasonic汽車零件營收可達1.3兆日圓(約110億美元),占整體營收比重約15%。此比重可望在2020年底前增至25%。

Panasonic今年度整體營收可望達到8兆日圓,而公司目標在2018會計年度結算前擴大至年營收10兆日圓,其中絕大部分要靠汽車零件事業。目前該公司已成為福特汽車車內電子系統及螢幕供應商,而未來汽車零件事業能否加速成長將仰賴特斯拉。

特斯拉今年電動車銷售量約5萬台,而該公司目標在2020年底前達到年銷售量50萬台。

評析
汽車正在改變,未來汽車將是電子產品,Panasonic砸16億美元 投資特斯拉電池廠

 樓主| 發表於 2016-3-2 05:58: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1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升級 新增召喚術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上周六發布最新軟體更新,除了限制自駕範圍以避免車主危險駕駛之外,並新增遠端「召喚」與車內無人可自動停車功能。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並且表示,未來2年有機會達到完全自駕的水準,讓車主在美國境內遙控自己的車子。

根據特斯拉發布的更新內容,車主可在39英尺的距離內「召喚」車子停車或行駛到指定位置,車主可以下車後,讓車子自行停入狹窄空間。

此外,特斯拉電動車若行駛在沒有中間分隔帶的住宅區街道上,將無法啟用自駕功能,而自動駕駛功能也無法超過時速5英里。

特斯拉在去年10月發布的Autopilot自駕系統即可進行自動駕駛與路邊停車。不過,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去年第3季法說會上表示,許多車主在網路上發布一些危險駕駛的影片,例如駕駛人在車子行進間進入後座或是看書,促使該公司更新自駕系統。

特斯拉表示,自駕系統經過修正後,提升行駛在公路上的方向操控能力。例如,最新軟體會判斷彎道,在進入彎道時會和一般駕駛一樣減速。根據上一代系統,車輛進入彎道時仍維持原本速度。

此外,穆斯克周日向記者指出,他認為未來2到3年特斯拉有可能將召喚範圍擴及至全美,舉例來說,車主可遙控電動車由洛杉磯開往紐約,自行停在充電站充電後繼續上路,不過這必須經過自動化的充電連結,這也是特斯拉正在研究的方向。

不過穆斯克也說,此功能需要更多的攝影機與其他感測器,而目前的車款並不具備這些裝置,「我可能有點樂觀,但也不敢斷言我們在兩年內就可以完成。」
 樓主| 發表於 2016-3-2 05:59: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徵1,600名軟體工程師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憑藉創新能力主導豪華電動車市場後,現打算倚重矽谷科技人才讓業務更上層樓,該公司有意招募多達1,600名軟體工程師,以精進其Autopilot自駕系統。

特斯拉計畫在2018年前推出全自動駕駛的電動車,並在2020年之前將年產量提升10倍至50萬輛,Autopilot是實現該目標的關鍵。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去年11月曾親自上推特發布求才消息,徵求「頂尖軟體工程師」,協助開發Autopilot自駕系統。特斯拉近日才發表遠端「召喚」和自動停車的新功能。

在特斯拉超級電池廠的後援之下,擴大產量的關鍵要素之一是降低汽車售價,或許降至目前售價三分之一的3.5萬美元。

即便特斯拉的財報持續虧損,且底特律汽車廠在美國車市回春之際賺飽荷包,但特斯拉的金主和投資人仍對該公司的雄心遠略信心滿滿。

然而傳統汽車業者對特斯拉虎視耽耽,幾乎所有來自亞洲、歐洲和美國的業者爭相揮軍電動車和無人車領域。谷歌、蘋果和優步等科技業者也打算撈過界,和特斯拉搶食市場大餅。

此外,不少後起之秀也想成為下一個特斯拉,例如中國的電動車新創公司Faraday Future,上周在美國消費電子大展(CES)展示酷似蝙蝠俠座車的概念車。

汽車業者咸認,汽車產業的未來將由無人駕駛的電動車主宰,因此眾家業者無不積極在矽谷搶奪人才,深怕稍有遲疑便會錯失市場機會。汽車資訊服務業者凱利藍皮書(Kelley Blue Book)分析師布勞爾(Karl Brauer)表示:「特斯拉是汽車界的蘋果,擁有競爭優勢。」
 樓主| 發表於 2016-3-2 05:59: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神祕電動車計畫 幕後推手將離任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上周末引述消息報導,蘋果神祕電動車計畫的幕後推手薩德斯基(Steve Zadesky)即將離職,恐怕會使蘋果進攻電動車市場的路途更加崎嶇。

據內情人士透露,2年前開始主導蘋果電動車研發實驗室的薩德斯基近日已提出辭呈,但並未確定何時離任。儘管消息稱薩德斯基決定離職是出於個人因素,而非工作表現不佳,但因他身為蘋果電動車計畫的主要推手,離職傳聞立刻引起業界關注。

薩德斯基不僅擅長產品設計也精通材料科學,是蘋果多項專利的開發者。據蘋果其他同仁描述,薩德斯基是個完美主義者,也是「蘋果內部的天才之一」,但他對部下的要求也相當嚴厲。

過去曾任職福特汽車的薩德斯基在1999年加入蘋果,在他長達17年的工作期間不但協助蘋果推出第1代iPod及第1代iPhone,且多年來一直是歷代iPhone研發團隊的靈魂人物。

2014年蘋果指派薩德斯基開始研究電動車市場,並在去年建立代號「Titan」的電動車研發計畫,從此任命薩德斯基領導電動車研發團隊。

這段期間薩德斯基不斷從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及傳統車廠挖角人才,使研發團隊陣容在去年9月增至600人,是最初人數的3倍。

儘管部分人士擔心薩德斯基離任可能拖慢蘋果電動車研發進度,但多數分析師仍看好蘋果進軍電動車市場。Kelley Blue Book分析師艾南德(Akshay Anand)表示:「蘋果擁有充足現金及資源,無論想要哪種人才都能得手。」

評析
主要推手離職,蘋果電動車是否胎死腹中

 樓主| 發表於 2016-3-7 02:35: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3-7 02:37 編輯

轉貼2016年1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陸新能源車補貼 將提高門檻

記者鍾寧/綜合報導



在優惠政策催化下,2015年中國大陸新能源車銷量逆勢暴漲,尤其在地方政府紛紛趕「補貼末班車」之下,新能源車銷量在去年最後兩個月暴增。大陸財政部長樓繼偉昨(23)日明確指出,將提高新能源車消費補貼門檻,至2020年補貼退出。

2015年大陸汽車市場銷量增速創3年新低,但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顯示,去年大陸的新能源車銷量卻超過33萬輛,較前一年成長了4倍之多,也遠遠超過預期的25萬輛。其中最後兩個月的銷量就相當於前10個月的銷量,這是因為地方政府為了趕搭「補貼末班車」的結果。

不過,銷量驚人成長的背後卻有行業間公開的祕密。經濟觀察報引述業內人士指出,近幾年出現一批透過1條簡陋組裝線就「生產」電動車的車商,透過轉手賣給自己的租賃公司,獲得補貼後再拆下電池,重複利用申請補貼,以大量未達安全技術標準的電動車輕易獲取上億元人民幣的補貼。

騰訊汽車報導,大陸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昨日表示,針對當前一些車商的「騙補行為」,政府應降低或取消補貼,把資金挪做基礎設施建設上使用。他並指出,當前很多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反而背上巨大的財政壓力。

對此,大陸財政部長樓繼偉昨日表示,當前車商對消費補貼過度依賴,2020年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退出,而2017年至2018年之間的補貼標準,將比2016年水平下調20%。

另外,為防止車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樓繼偉表示,對優勢企業的補貼將提高,這說明過去新能源汽車業者「有糖大家吃」的情況將根本改變;同時,「十三五」期間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一步開放,並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機制。

日前大陸工信部公布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辦法及標準,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山東、廣東、海南等10個大氣汙染治理的重點地區,每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將逐年遞增,不過新車及更新車輛中比例卻較先前下降。

報導稱,按照此一標準,2016年至少需推廣約56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大陸的新能源汽車總規模約148萬輛。

評析
「十三五」期間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一步開放

 樓主| 發表於 2016-3-11 10:58: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3-11 10:59 編輯

轉貼2016年1月27日《今周刊》第997期,供同學參考

超智慧車 改變你的生活

1月9日閉幕的2016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光是智慧車的展場,便占20萬平方英尺,相當於3個半的足球場。全球首部輕量型無人智慧車PEV於1月10日在台北TAF空總創新基地登場 ,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與台灣資策會(MIT made in Taiwan)合作,成為空總創新基地第一個示範計畫。1月7日,《今周刊》記者在新北市直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更親自在陽金公路上測試新車!

不到百萬元的房車 自動替你停好車
1月5日台北市濱江街,在試車人員陪同下,本刊記者試駕一輛售價不到台幣100萬元的美系轎車。停車時,只要啟動「自動停車」功能,車身兩側的感應器立即打開,測量路邊停車位長度。找到適合車位後,汽車儀表板會要求駕駛人輕踩煞車,接著便要求駕駛人「雙手離開方向盤」。這一刻開始,汽車自動接手,方向盤自動旋轉、控制油門、煞車,幾秒內完成停車,如果車後突然出現行人,會自動煞停。

1月7日,我們測試另一輛德國轎車。驅車開上高速公路,啟動「自動跟車」功能,汽車內藏的攝影機跟雷達,自動辨識高速公路上的車道線,以及前車的距離。此時,這輛車就像一台載人的機器人。我們坐在車上,當前車加速時,即使沒人控制,汽車也會自己踩油門;遇到轉彎時,就算沒人控制方向盤,汽車也會辨認車道線、自行調整方向。

這是汽車工業發展百餘年來,汽車開始有能力接手人類駕駛的工作。這種技術稱為先進駕駛輔助技術,它讓汽車配備雷達、攝影機,有能力「看見」外界環境,電腦控制器還能自動做出判斷,控制汽車。

台灣車電廠 竟都藏身於農田鐵皮屋裡
台灣第一批能打進自動駕駛相關產業的公司,許多竟是藏在農田間、工業區裡的小公司,他們沒有全球知名的汽車品牌做後盾,竟能跑在前面,讓美國通用等汽車原廠,都採用台灣研發的駕駛輔助技術。

奇美車電在15年9月之前,公司還設在台南高鐵站旁的農舍裡。這家公司的產品,是教攝影機能自動辨識車道線的主動防撞系統;換句話說,就是未來自動駕駛車的眼睛,全世界目前能把主動式防撞系統賣進汽車原廠的公司,屈指可數,但奇美車電的產品已經拿到台灣和中國五家車廠的訂單。「他們是與主動式防撞系統龍頭Mobileye,技術最接近的台灣公司,」拓墣產業研究所分析師張仙平觀察。

在台灣,自動駕駛技術領域裡,表現最亮眼的是同致,14年,這家桃園鄉下公司打敗全球最大汽車零組件BOSCH等大廠,拿下全球通用汽車的自動停車系統和盲點偵測系統(BSM,Blind Spot Monitoring藉由車上的感應器,偵測周遭的物體)訂單。

意想不到的廠商都插旗 瘋搶車聯網新商
智慧汽車時代,連網汽車的資訊安全,成為新商機。做防毒軟體起家的趨勢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趨勢公關經理江婷表示,趨勢已在內部成立團隊,研究連網汽車的網路安全。

過去製造相機起家的華晶科,也加碼投資車電。華晶科今年也接到歐洲知名汽車品牌邀約,希望華晶科能用雙鏡頭技術,打造能跟自動駕駛技術大廠Mobileye匹敵的主動防撞系統。

鴻海對智慧汽車也很有興趣。鴻海旗下的創星物聯,推出汽車雲端服務平台KARDI,把每一台車的狀況都即時上傳雲端,瞭解每台車的車況,以及駕駛人的習慣、需求,車壞了,自動幫你找最近的保修廠,想吃飯,自動幫你找餐廳、停車位。「作用就像是汽車的穿戴式裝置」創星物聯總經理林俊彥說。

汽車將帶領科技業轉型 台廠競爭力超強
科技業冷颼颼,為何車用電子如此熱門?第一,各國法規對安全的要求在提高,像美國把胎壓偵測系統列為標準配備,就創造出一個新市場,讓為升股價飆破400元,今年1月,美國政府宣佈,將提出全美通用的自動駕駛車法規,一個更大的新市場浮現!

第二,科技業的競爭,正在顛覆傳統汽車業的規則,有機會讓台灣擅長的電子產業找到新出路。面對中國競爭,車用電子是台灣仍有利基的產業之一,因為汽車產業對品質有高標準要求。元大分析師王登城透露,像啟碁把生產車用電子的新廠設在竹科,而非中國,「就是客戶要求保護業務機密。」

車用電子是條難走的路,要5年、8年才能看到成效,但台灣廠商一旦能攻下先進輔助駕駛的新市場,也將抓住自動車的大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97期)。

評析
汽車將帶領科技業轉型 台廠競爭力超強

 樓主| 發表於 2016-3-16 08:2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2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泰坦變鐵達尼 蘋果電動車撞冰山
主帥出走、人事凍結傳言多 BMW也不合作

【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蘋果(Apple)雄心勃勃進軍電動車的「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恐面臨鐵達尼號(Titanic)撞冰山的命運?上周才傳出負責電動車研發的薩德斯基(Steve Zadesky)因個人因素將離職,本周又傳整個泰坦計劃要凍結人事,意味蘋果電動車計劃在今年初始就挫敗連連。

首席設計師曾表不悅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首席設計師艾夫(Jony Ive)本月在對泰坦計劃的進度檢討會議中,據傳對整個計劃走向「表達他的不悅」,不清楚這與薩德斯基掛冠求去是否有關。

蘋果預定2019年推出自力開發的電動車,且勢在必得,外界推估蘋果在泰坦計劃投入逾1000名工程師,其中不少挖角自電動車巨擘特斯拉(TESLA)。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本月曾表示,蘋果開發電動車是「公開的秘密」,但他不視為威脅。過去半年泰坦計劃遭遇多項技術難關,迫使蘋果考慮與目前主要車廠合作,呼聲最高的德國BMW意願不高。

蘋果執行長庫克從未承認泰坦計劃,但數次暗示對汽車市場的興趣。去年10月他在WSJDLive會議中曾說:「當我在觀察汽車時,我看到的是,軟體在未來的汽車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會看到自駕車的重要性升高,汽車工業似乎將有非常大改變,這點大家可能不認同,但我是這麼想。」

蘋果將在台北時間今(27日)晨將公布上季財報,市場預估營收年增2.8%至767億美元,蘋果先前是預估755~775億美元,外界預期每股純益(EPS)則為3.23美元,高於前一年同期的3.06美元,獲利已連續12季超越市場預估。

法人喊股價看漲50%
市場揣測,中國經濟疲軟可能拖累上半年iPhone出貨量,使蘋果股價本月首度跌破100美元大關,但已有華爾街法人喊出股價已見底,今年仍有50%上漲空間。
 樓主| 發表於 2016-3-16 08:30: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2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X 銷售看衰 特斯拉上季獲利預估 小摩砍逾5成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小摩」JP摩根周一以X型(Model X)電動休旅車銷售遠不如預期為由,調降特斯拉(Tesla)上季的獲利預測,降幅並超過5成,特斯拉股價受此利空摜壓應聲重挫逾3%,創9個月新低。

特斯拉周一股價摜破200美元支撐,重挫6.1美元或3.1%,收在196.38美元,創去年4月以來新低價,跌幅亦超過大盤,那斯達克指數當日跌1.6%。周二開盤,特斯拉股價再下跌2.77%,至190.94美元。

小摩分析師布林克曼(Ryan Brinkman)與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發表最新研究報告看壞X型電動休旅車上一季的銷量,報告指出:「X型休旅車的產量遠低於預期,我們預估這將壓低特斯拉整體毛利率。」

經過多次的延宕,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於去年第3季底舉行X型休旅車首批交車記者會。特斯拉前不久控告一家為其生產鷗翼車門的協力廠,X型休旅車的產能可能是因為鷗翼車門問題而無法拉高。

特斯拉本月稍早公布上一季的交車數據時,X型休旅車總共才出貨200多輛。JP摩根原本預估該季X型休旅車銷量可達4,000輛,但因S型電動房車銷量超出預期,特斯拉上季總銷量比JP摩根預估值低不到500輛。

X型休旅車銷量不如預期衝擊毛利率,JP摩根因此將特斯拉上一季的獲利預測從每股26美分調降至每股10美分。

JP摩根雖重申維持特斯拉的目標價於180美元不變,但遠低於市場分析師給予該檔個股的平均目標價位276.41美元;JP摩根對特斯拉的獲利預測同樣低於市場預估值,根據FactSet的資料,市場分析師預估特斯拉上季營收可達18.4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17美分。

特斯拉周一下午發布訊息表示,將於2月10日美股盤後公布去年第4季業績與去年全年財報。

此外,穆斯克周二在香港指出,油價重挫將對電動汽車製造商構成挑戰,車廠必須要設計前衛的汽車來吸引買主。他同時透露特斯拉第3款電動汽車(Model 3)車價將會很親民,目前規畫售價為3.5萬美元。

評析
基本面不強,只好看法人臉色        

發表於 2016-3-18 19:25:22 | 顯示全部樓層
2241艾姆勒

產品為電動車用Inverter 模組散熱片,為少數純正的
電動車概念股:艾姆勒主要生產電動車上逆變器(Inverter)
用的散熱板。電動車仰賴Inverter 將直流電源轉換成交流電,
其內部的IGBT 晶片負責控制電路的開關並提供過壓、過流
與過熱保護,為電動車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而IGBT 體
積小且散發的熱能高,必須覆蓋高效率的散熱模組才能安全
地長期運作,因此為電動車非常重要的零組件之一。
 樓主| 發表於 2016-3-29 13:20: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2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今年大陸設廠 免除進口關稅、爭取補貼

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今年內,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可望在中國與合作夥伴設立電動車工廠,將旗下車型「國產化」,以拓展在中國的電動車市場。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26日表示,中國對於進口車的關稅很高,所以特斯拉必須要在中國設立自己的工廠,才能避掉這些關稅,這將使得特斯拉在中國的售價更低,並創造工作機會。

馬斯克透露,他希望今年內就能夠找到一家中國的生產合作夥伴,並開始設立電動車工廠。目前,正在就此事與中國政府高層溝通。

他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各項業務進展良好,已經在7個大城市成立了15家店面,並建立340個超級充電站與1,600個充電樁。

中國官方近年來積極推廣新能源車產業,並藉由各種補貼與免除新能源車購置稅等優惠來吸引消費者購買,不少中國本地車廠的新能源車銷量明顯上升。

不過在工信部推出的新能源車免徵購置稅名單中,卻始終沒有將特斯拉包含在內,這已被視為特斯拉在中國進一步擴張的障礙。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總計銷售純電動車247,482輛、年增率450%,反映中國國內的旺盛需求。但去年前3季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卻只有3,025輛,顯然已經遠遠落後中國本土車廠。

電動車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特斯拉能夠在中國設廠銷售,不但能免除進口關稅,未來如果有新的免購置稅優惠政策,被納入補貼的機會也會大幅提高。另一項障礙則是特斯拉在充電規格上卻始終堅持「自己的路」,技術層面上與中國國內的現行標準不符,合作夥伴恐不易尋找。

評析
特斯拉在大陸設廠,以免除進口關稅、爭取補貼

 樓主| 發表於 2016-4-14 18:46: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31日台灣醒報,供同學參考

油價遇世紀寒流 電動車市場也受凍

台灣醒報 記者黃捷╱台北報導

油價下跌正在衝擊電動車市場!油價跌勢延續,日前甚至創下近12年新低,讓汽車市場局勢跟著逆轉,耗油型車款的銷量再度增長。對此,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表示,面對世界的綠能趨勢,以長遠來看,電動車市場還是具競爭力,他仍看好中國市場,預計3年後,特斯拉Model3電動車可能前往中國生產。

燃油車增 電動車跌
石油供過於求,讓國際油價不斷下跌,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日前接受《CNN》訪問時表示,油價下跌,電動車市場必定跟著衰退,反倒是燃油車如皮卡和SUV等耗油型車款,在去年出現銷量增長的趨勢。

不過,特斯拉電動車本身的銷售並未受到嚴重衝擊。作為新能源推動者,穆斯克表示,相對於市場上採取低價策略的競爭對手,特斯拉高性能的電動車較不容易受到低油價衝擊,他指出,自家產品具獨特性,在市場上不容易被取代,即使油價走勢有利於燃油車,但他相信特斯拉大眾款Model3仍會有好的表現。

仍看好電動車市場
穆斯克期待能有更多競爭對手加入電動車市場,他點名通用汽車雪佛蘭Volt,「如果通用汽車或其他公司能推出有吸引力的電動汽車,對整個世界都有利。」他也肯定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正在起步,但由於特斯拉銷入須課高關稅,因此銷售量並不佳,若能轉往中國本地生產,相信市場會崛起,他希望3年內能達成此目標。

雖然開發零碳排車款是世界趨勢,但近期的低油價讓綠能車趨勢漸緩。《法新社》報導,美國消費者因為油價便宜而重新擁抱大型燃油車,2015年美國的新車銷售量創紀錄達1750萬輛,但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的銷售量卻下降到11萬6500輛,只占全部市場的0.7%,反而是休旅車、小貨卡和其他大車銷售量大增。

挪威最多電動車
電動車使用率最高的國家是挪威。《紐約時報》報導,挪威去年銷量有2成是電動車,雖在全國汽車總量僅佔2%,卻居全球之冠,是第2名荷蘭的2倍。挪威環境部長倫德說,為達聯合國減碳目標,挪威政府10年來鼓勵車主換電動車,原本設定於2017年達5萬輛的目標,但在去年9月底已達6萬6千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醒報】
 樓主| 發表於 2016-4-14 18:47: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4-14 18:48 編輯

轉貼2016年2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低油價打趴電動車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油價崩跌7成後,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出現寒流,即便車商車價殺很大,但去年全年銷量還不到12萬輛,較前年衰退6%。

2008年美國國內汽油價格平均每加侖將近要4美元,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大動作宣示要全力衝刺發展電動汽車,並喊出2015年就要讓100萬輛的電動汽車在路上趴趴走。

自那時起,美國政府確實投入大筆經費扶植電動汽車產業,包括針對消費者祭出好幾十億美元的補貼。

如今汽油價格每加侖跌至不到2美元,美國民眾總共才買了40萬輛的電動汽車,2015年全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則僅約11.5萬輛,較2014年下跌6%,而且業者推出總共多達30款的電動汽車並祭出殺很大的車價優惠,居然全年銷量還不進反退。

業者推出多款電動車一方面是配合政府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基於為品牌的環境創新形象加分,今年的底特律汽車大展,通用汽車發表了Bolt EV,福特汽車推出電動版的Fusion,飛雅特克萊斯勒則發表第1款油電混合動力車款Pacifica。

電動車銷量占比不到1%
但產業主管坦承,低油價是電動汽車難賣的一大主因,福特汽車執行長費爾茲(Mark Fields)日前公開表示,「當汽油價格跌到只有2美元,電動汽車確實不好賣。」

根據HybridCars.com與密西根市場研究機構Baum的資料,美國2015年汽車與卡車的總銷量為1,740萬輛,當中電動汽車的占比還不到1%。

這還不包括如豐田Prius的最主流環保概念車種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但去年油電車銷售同樣受到油價崩跌的衝擊大幅衰退,2015年全年銷量也才38.4萬輛,較前年銳減15%,占所有美國車市銷量的比重也僅2.2%。

歐巴馬今年元月發表國情咨文時雖未特別提及電動汽車,但他指出:「我們必須加速擺脫舊式、較骯髒的能源。」

擋住電動車發展的主要阻礙包括車價偏高與行駛里程不夠長,通用的Chevy Bolt已喊出將針對這2點大幅精進計畫,保證其充飽電後一次可行駛200英里,在政府補貼後車價可壓低至約3萬美元。

即便如此,對於廣大的消費大眾來說,吸引力仍嫌不足,一來是因為現代汽油引擎技術的燃油效率愈來愈好,而且車價又便宜,一般汽油車款售價都不到2萬美元。

曾負責帶隊開發Chevy Bolt的前通用副董事長路茲(Bob Lutz)直言:「如果汽油價格1加侖8美元,消費者會基於可省下油錢的概念購買電動汽車,但現在汽油價格跌到每加侖1.5美元,試問誰還願意多付8千到1萬美元去買一輛汽車?」

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雖標榜高科技與250英里的行駛距離,但其電動車車價也高人一等,每輛車從10萬美元起跳。

法規仍有利電動車發展
雖然市況嚴峻,但美國汽車產業還是維持原定的電動車發展計畫,一方面是因為業者認為長期而言油價終將上漲,再者還有政府法規有利於電動汽車的發展。

美國許多州都已採行汽車零排放的規定,當中以加州最為積極且嚴格,加州已設定目標,2025年時該州要有150萬輛的零排放汽車。

加州電動車銷售占全美電動車市場約4成,根據資料顯示1年前加州州內的車輛約有3,100萬輛,其中零排放的汽車只有約12萬輛。

評析
擋住電動車發展的主要阻礙包括低油價、車價偏高與行駛里程不夠長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18: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3 05:19 編輯

轉貼2016年2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低速電動車 4大發展關鍵

【拓墣產業研究所顧問服務中心總監鄭雯隆】

  隨著歐洲、美國與日本陸續開放低速電動車合法上路,加上中國市場快速崛起,使低速電動車近年來備受矚目。低速電動車能滿足高齡化駕駛、工商業與特殊運輸用途等需求,近年在市場、技術以及法規等方面皆有所進展。

本文將探討低速電動車的技術特性、市場趨勢, 並從消費者需求以及法令規章的角度來探討低速電動車市場的發展關鍵。

  低速電動車通常指最高車速介於每小時40~60公里、以電池為動力的四輪車輛。低速電動車對車身安全技術具有一定要求,但在續航力與動力性能方面則較為簡單,主要朝向輕量化、智慧化與風格化發展,兼具便宜、低耗能低排碳、停車便利性,訴求日常代步或短程搬運需求,適合在都會區、農村與中小型城鎮等地區行駛。

低速電動車市場潛力
  低速電動車技術簡單,且目前仍鎖定於特殊用途,所以不需通過法 規驗證便能銷售,未來可能各國會推出適當法規來規範用路安全與責 任問題。投入這個市場的廠商,初期不需大筆資金就能開始小規模營運,最主要的成本來自電池,因此目前市面上多數低速電動車車款都以較便宜的鉛酸電池為主要動力來源。

鉛酸電池體積大,且相對鋰電 池重量更重,與低速電動車追求輕量化發展的方向背道而馳;未來隨著鋰電池成本下滑,預計將有更多搭載鋰電池的低速電動車問世。

  因應歐洲、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的超級城市生活型態發展和高齡化社會,便於駕駛和停車的輕小型車輛將成市場顯學,尤其是以中、短運輸距離為主的都會區運輸系統,更易帶動都會輕型車輛發展,再 加上全球政策響應節能減碳的趨勢,低速電動車可望成為大眾運輸、新能源電動車以外的另一大選擇。

  另一方面,在中國、東協、印度與巴西等新興國家市場,因人民平均所得偏低,又需汽車作為交通工具,輕小型車就成了最佳選擇,在偏遠地區尤其如此。以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下屬四線城市如皋為例,該城市約有140萬人口,但低速電動車保有輛將近8,000多輛,平均千人 保有量約有5.7台。根據中國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統計,光是2014年 山東省生產的低速電動車總量就達到18.7萬輛,而此數字在2010年僅 1.8萬輛,4年間成長近10倍。

  2015年,全球低速電動車市場進入快速成長期,市場規模達到約8 0萬輛,並將於未來幾年持續快速成長,預估2020年市場規模將成長到207萬輛。2020年後,因全球超級城市逐漸成形,國際上先進國家陸續開放低速電動車於都會區道路行駛,新興國家消費者將大量採用低速電動車取代傳統電動機車或電動自行車,因此市場維持快速成長 力道將更加快速,估計2030年全球低速電動車將可達1,500萬輛以上 。

全球專利現況
  在低速電動車相關專利所涉及的技術領域中,主要著重於電池、電動機控制、油電混合動力、電動力裝置的布置或安裝,以及電動車安全用電裝置、電動車結構設計等。根據統計,1996年以前,每年低速電動車相關專利通過數量都只有個位數,到2004年後才有顯著成長, 2013年,專利通過數量突破百件,且近10年來專利數量約占歷年專利 數量的一半以上,顯見全球大廠低速電動車專利布局趨於積極。

  由低速電動車全球主要國家的專利資料庫檢索後發現,目前低速電 動車專利數量上最多的國家為中國,共計355件,其次是日本,共計 122件,第3名是美國,共計91件,韓國以47件名列第4,英國則以39件位居第5,而台灣專利數量雖於全球排名第8,但專利數量僅有6件 ,顯見台灣在相關技術的發展布局上還有很大空間。而從相關專利權 人來看,從事低速電動車技術研發的廠商仍舊以車廠為主,包括韓國 現代汽車、東芝、本田、福特、三菱、豐田、通用汽車與第一汽車等 廠商都有布局,另外則是包括日立和東芝等廠商布局馬達、電控和電 池相關技術。

  低速電動車後市可期,但考量輕、小、短程駕駛的特性,以及主要客群等要素,廠商發展以及政府相關法令制定時仍須注意幾個特殊面 向。以下分就4點探討:

1.經濟性與適用性要求高
  低速電動車後勢可期,但考量輕、小、短程駕駛的特性,以及主要 客群等要素,廠商發展以及政府相關法令制定時仍須注意幾個特殊面向。

  消費者之所以購買低速電動車,主要原因是採購價格和使用維護成本皆低,又能兼顧環保。在經濟因素的考量下,消費者對操控性、舒適度與動力等因素的需求較低,車輛行駛時僅須滿足基本的安全需求 ,另一方面,低速電動車最具吸引力之處在於無需駕照即可上路,因 此車輛須講究各種情況下都能便利操控的性能。

2.訴求輕量化、低成本
  為滿足消費者產品使用上的需求,低速電動車的設計須朝幾個大方向進行研發。首先是輕量化設計,由於產品須限制在一定價格區間,因此必須避免過於複雜的車體結構,藉著輕量化設計來降低成本,但由於仍需兼 顧安全性,對研發廠商而言,還須研究如何透過結構設計來強化產品 安全性,並且採用大量輕量化材料和關鍵零組件。

3.透過智慧化建立差異化
  低速電動車的技術與資金門檻較一般主流電動車輛來得低,未來市場競爭也勢必遠較一般電動車市場更加劇烈,創造差異化是在市場上占有優勢的唯一方法。如透過車載資通訊系統和環境資訊系統整合,提供駕駛更佳的行駛體驗、優先導入Apple Car和Android Auto兩大車載新興系統,或如中國許多廠商嘗試用低速電動車輛進行無人駕駛 技術的規畫等,差異化成了在這個市場的勝出關鍵之一。

4.充電與上路政策待推行
  與一般電動車相同,低速電動車能源補充的問題也將是消費者關注的一大重點。低速電動車所配置的電源較小,可行駛的旅程也較短,除在消費者家中的充電設備外,公共充電設施的標準統一和普及化,將影響消費者採購意願。此外,目前雖已有歐美與日本等國開放低速 電動車上路,但相關路權限制卻很嚴格,包括車輛速度上限和車身尺 寸等,生產者在產品開發時,也須將這些因素納入考量。

結論
  從市場面來看,低速電動車將能填補一般電動車產品無法兼顧的市場缺口。從目前常見的電動車商所鎖定的消費族群都是既有汽車潛在消費者,相關法規也與傳統汽車較有關連,相較之下,同樣以電動化設計為基礎的低速電動車,因為產品價格與傳統汽車或新能源汽車差 距甚大而擁有市場區隔,同時,較經濟實惠的價格,也打開了無力購 置傳統汽車或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市場。

  低速電動車更能符合已開發國家超級城市環境下和開發中國家交通運輸工具的使用需求,一樣能兼具環保與經濟效果。主流電動車以高速、舒適與大電池容量的性能等規格,加上先進市場需要的更高安全 性,在成熟市場中發光發熱,主流電動車與低速電動車兩者加成之下,可完全滿足未來車輛市場的各階產品需求。

  從技術與專利面來看,低速電動車的專利仍在發展當中,傳統電池、電機控制、電力輸出控制與管理等相關技術,仍為各廠商的研發主力,而隨著車用電子、車聯網的技術已經先應用在傳統汽油引擎車與 新款電動車上,未來,行車智慧化技術的相關專利也將躍上檯面。

  從產品面來看,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兼顧低成本、輕量化,將是低速電動車商未來發展所需關注的首要議題,包括材料配方、新穎的複合材料、重新設計的車架結構等等,在日韓等先進國家的電動車相關 展覽中,已經有非常多廠商切入這個議題在開發,瞄準的既是主流電 動車與輕量化汽油車市場以外,也在塑造未來低速電動車的產品雛形。而若要在未來高度競爭的市場內取得產品優勢,智慧化將是必須之路。低速電動車受到矚目,在於可以用較低的開發成本進行智慧化控 制系統、車聯網或無人駕駛的實驗,而這也將成為未來低速電動車朝 高值化發展的關鍵因素。

  在交通法規層面,低速電動車目前在新興國家中仍無相關法令規章,如市場潛力龐大的中國,只有部分地區有條件開放低速電動車,而尚未有全國性的法規。台灣則因市場、交通考量等因素,相關法規的 制定並無太大進展,未來先進國家歐美日等地有機會出現相關的法規與討論。而低速電動車是否將納入各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推動的產品 ,也將是未來持續觀察的重點。

  最後,充電永遠是電動車產業最重要的議題,在電力設備方面,由 於目前低速電動車仍以鉛酸電池為主要動力來源,充電方式也與電動 自行車或電動機車相同,廠商之間分別自訂充電相關規格,但隨著低 速電動車將陸續改採成本下降的鋰電池,未來低速電動車的充電設備 與相關規格,是否有機會整合一般的新能源汽車、主流電動車的標準,相關法規與標準的制定需求將陸續浮現,大廠之間也會為此角力。
  (本文作者為拓墣產業研究所顧問服務中心總監)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0: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分析師:亞洲電動車概念股 看旺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專業投資期刊巴倫周刊報導,隨著電動車技術日漸成熟,再加上各國為了對抗氣候變遷紛紛祭出電動車購車優惠,使分析師看好亞洲電動車概念股,諸如三星SDI、Panasonic等鋰離子電池製造商,以及西藏礦業發展、橫店集團等電池原料供應商股價皆看漲。

投資機構Bernstein預期,2020年前全球油電混合車及電動車需求量將成長5倍至1,000萬台,但眼前鋰離子電池製造商並不多,估計未來幾年內,車用電池及原料就會面臨短缺,連帶推動相關業者股價上漲。

Bernstein分析師紐曼(Mark Newman)認為亞洲鋰離子電池製造商前景光明,但未來隨著產業陸續整併,亞洲電池業將形成Panasonic、三星SDI、LG化學及比亞迪等4大業者各據一方的局面。

在上述4大業者當中,紐曼尤其看好三星SDI前景,因為該公司不僅在鋰離子電池市場握有20%市占率,還是BMW及飛雅特克萊斯勒的獨家電池供應商。近日三星SDI更加緊腳步搶攻中國電動車市場,與鄭州宇通客車建立合作關係。

紐曼認為眼前Panasonic集中發展特斯拉(Tesla)車用電池,而比亞迪技術相對落後,因此三星SDI市占率還有龐大成長空間。周三收盤三星SDI股價上漲1%至101,000韓元,而紐曼將該公司目標股價設在243,000韓元。

East Capital分析師培林(Francois Perrin)同樣看好中國電動車需求,但他估計中國鋰離子電池市場在今年中就會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因此與其投資電池製造商,他建議投資人聚焦電池原料供應商。

培林表示:「鋰礦取得容易且全球蘊藏量豐富,反而是鈷礦及石墨較值得留意。」鈷與石墨分別是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而中國恰巧是這兩種礦物的主要生產國,因此諸如西藏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北方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值得投資。

培林稱上述兩家公司股價自上一波高點以來已下跌20%至30%,但強調這類業者股價通常波動劇烈。其他鮮為人知的中國電池材料供應商還包括從成衣業跨足電池材料的寧波杉杉,以及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3 05:23 編輯

轉貼2016年3月19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重返台灣 電動跑車上看500萬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品牌特斯拉(Tesla)十六日獲台北市政府核准設立子公司,重返台灣市場,再激起台灣電動車市場活力。經濟部昨指出,台灣特斯拉主要業務是銷售與維修,目前沒有製造計畫。據了解,特斯拉也建議我國可考慮設立不分廠牌的電動車共享充電站,看得出進軍台灣市場的野心。

經濟部表示,台灣特斯拉應是以原廠規格,規劃新車導入、銷售與建立維修體系。該公司屬僑外資,二月底送案到投審會,由於資本額在審查標準下,投資事業也屬於開放項目,因此很順利就通過。

經濟部指出,特斯拉創立於二○○三年,開創初期在全球有三個團隊,分別是美國加州、英國與台灣。台灣團隊負責製造核心的電動馬達,但台灣公司在二○一○年解散,清算完結。經濟部表示,特斯拉部分重要零組件都在台灣生產。

特斯拉進軍台灣,可能走高階市場。經濟部指出,特斯拉一台跑車約十萬美元,加了關稅進來後,售價可能上看五百萬台幣。

評析
台灣特斯拉主要業務是銷售與維修,目前沒有製造計畫。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19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裕隆秀兩款新電動車 預計年底上市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新北市報導


為了迎接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參訪,裕隆集團昨天展出兩款還未上市的新車「V7」與「S3」,分別主打「國產第一台電動福祉車」與「國產第一台電動客車」。前者讓輪椅族免下輪椅就可以自動被牽引上車,後者主打快充、續航力高等功能。

「福祉車的命名來自於日文,希望能夠增進社會福祉」。現場引導的工作人員指出,雖然現在政府也有提供復康巴士服務,讓輪椅族可以預約出門,但畢竟是公共運輸設施,復康巴士車體也較大。電動福祉車V7就像是小型的復康巴士,供家庭專用。

工作人員指出,V7配有斜坡板,最高可以載重達三百公斤。考量家屬推輪椅上車很辛苦,V7配有國產唯一電動輔助牽引機,只要把電動織帶與輪椅下方快扣連結,輕觸遙控鈕,電動織帶就自動將輪椅往車內牽引,讓家屬輕鬆許多。

裕隆集團表示,S3是國產第一台電動客車,只要充四十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約八成滿,可以跑兩百廿公里。一般使用者每天的活動、上班,絕對夠用。為了展現智慧車強項,S3還配有智能導航與智能音樂等功能。

裕隆集團指出,兩款新車從正式投入到準備上市,約花了兩年多時間。選擇展示這兩款新車,是想讓蔡英文看到最新的研發成果。預計將於年底上市,售價還未確定。與過去納智捷電動車款相比,性能較好,零組件國產化比例也比較高。

評析
S3是國產第一台電動客車,與納智捷相比,性能較好,零組件國產化比例也比較高。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4: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產業/沒有零稅率 不利發展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何孟奎/台北報導

電動車產業長期投資,卻必須面對政府的短期政策,業界更擔心未來電動車貨物稅減免是否有變,在長期投入持續虧損下,更需要政府的長期策略支持。即使所有產業界都看好電動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並將爆發重大商機,但台灣相關產業仍在艱困環境中努力。

車輛同業公會邀集八家電動車零組件業者與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進行面對面座談,包括台達電、東元、致茂、新普、瑞章、富田、倉佑、士電、裕隆集團的裕隆電能及格上。

致茂指出,政府的電動車政策都是短期政策,但業者投入動輒超過十年,後期都是在欠缺鼓勵的艱困環境中繼續努力,現在因為今年示範運行將屆滿,業界更擔心電動車的零稅率將被取消。在欠缺長期環境支持下長期發展相當不利。業界並表示,台灣的零組件具備一定程度的競爭力,但因欠缺整車平台,無法獲得驗證機會。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5: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26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紅色電動車 台廠搶入座

聯合晚報 記者劉怡妤╱台北報導



中國工信部持續對新能源車進行補貼,培植產業發展,今年中央與地方政府補貼額度,一台車補貼金額可高於生產成本,促使車廠積極投入新能源車製造來搶補助,連帶地也讓台灣的能源概念股從中受惠,包括台達電(2308)、F-貿聯(3665)可望搭上Tesla(特斯拉)中國銷售熱度持續增溫,其他如凡甲(3526)、長園科(8038)、和進(3191)等更可望出現一成以上的成長空間。

工信部「關於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通知」,確定今年中國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備的財政補貼與標準,目標十三五期間內包含北京、上海、河北等一級省市,新能源車推廣數量需逐年遞增,每年增3~5萬輛以上。

若依今年出爐的政策,新能源車今年目標推廣量約56萬輛,至2020年規模約在148萬輛以上;而今年各省市若能達成推廣目標,最高可取得1.2億人民幣補貼。另外,政策除了推廣新能源車外,對於充電設備建設營運、充換電服務網絡營運與監控系統建設,成為後續具發展空間的周邊建設。

據台商指出,在政策出爐後,中國車廠紛紛轉往新能源車生產製造,希望搶食補助大餅,由於新能源車生產成本低於補助金額,因此,車廠積極生產電動車;以比亞迪為例,不光生產電動車,更另設立租賃子公司,再將自家生產的電動車轉賣給租賃子公司,一來搶賺補貼,二來車廠賺電動車出售,而租賃公司則透過出租計程車、商務車來獲益。

凡甲因供應比亞迪電源電力連接器,訂單拉升、營收占比可望再衝高,法人樂觀預估,至少有三成左右的成長空間。

據了解,中國政府過去2年將補貼擺放在電動巴士,由於一台電動巴士生產成本為40萬人民幣,政府補貼金額達60萬人民幣,激起大型巴士車廠搶進;而今年政策轉往推廣一般房車,對於車廠以及消費者各補貼6萬人民幣,而一般電動車生產成本為9萬人民幣,因此,車廠轉設租賃公司共搶補貼。

評析
中國持續對新能源車進行補貼,培植產業發展,一台車補貼金額可高於生產成本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7: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27日聯合報 ,供同學參考

陸打造最大電動車市場

聯合報 記者林則宏整理

2015年中國電動車市場成長350%,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這主要是靠政府的補貼推動。從電動車的發展歷史來看,一直存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因為電動車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量就比較低;因為量比較低就沒有規模效應,成本也就降不下來。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政府決定進行補貼,以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假如沒有補貼的話,消費者不會主動去買電動車,但政府提供高額補貼後,對消費者就有了足夠的吸引力,特定車款中國政府提供的補貼甚至超過車價的一半。

中國政府補貼大約占電動車車價的四成多,其他國家基本上是10%至15%左右。我們大致收集了一下資料,去年大陸中央政府加上地方政府,一共投放了人民幣900億元補貼電動車,包括直接對廠家的現金補貼,興建充電站、充電樁的補貼,以及對研發促進項目的補貼。

900億人民幣只占中國去年整體財政預算的0.4%,我們預測2020年大陸電動車銷量將達到110萬輛,但大陸的國家目標是2020年銷量能達到200萬輛,這當中的差距肯定跟政府補貼有比較大的關係。

中國政府為什麼要如此激進地補貼電動車?主要應該有三方面考量:一是中國現在60%的石油仰賴進口,長期而言對國家安全肯定是個問題;其次,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的空汙有30%直接來自於家用轎車。此外,中國政府也有意將電動車行業打造為具全球競爭力的製造業。

大陸的內燃機相對世界上領先的技術可能有20年、30年的差距,混合動力可能也有十年、20年的差距,但電動車可能就是兩、三年的差距,因為全世界幾乎都處於同樣的起跑線上。特斯拉的製造工藝更完美一些,但從技術上來看,其實大家差距並不大。

若能透過政府補貼引導民間資本大量進入,中國是有可能打造出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製造業。若是從這角度來考慮,我們認為,大陸官方對電動車這種大手筆補貼未來應該還是可以持續下去的。

(本文由瑞銀中國證券研究主管、亞洲汽車行業研究主管侯延琨口述)

評析
中國政府有意將電動車行業打造為具全球競爭力的製造業。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8: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百萬元電動車 訂單破13萬筆

【張翠蘭╱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商特斯拉(Tesla)前天在加州發表平價款電動車「Model 3」,每次充飽電可跑346公里,售價3.5萬美元(約115.5萬元台幣)起,預計明年底在美國等地上市,台灣引進時機未知。但特斯拉昨已接到逾13.7萬筆訂單,排隊人龍媲美早期蘋果iPhone發售盛況。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前天在洛杉磯市郊霍森的設計中心,發表Model 3原型車,是該公司迄今最平價的電動汽車,馬斯克稱這是邁進大眾市場、可負擔汽車的最終一步。

充滿電可跑346公里
會場上展示紅、銀灰及深灰3色Model 3,流線造型相當吸睛,整個車頂都是特製玻璃,提供全景窗視野。這款新車可乘載5人,並兼容快速充電系統。每次充滿電可行駛346公里,高出BMW i3和日產(Nissan)Leaf SV等同價電動車約一倍距離。從靜止狀態加速至時速96公里只花不到6秒。駕駛座配備15吋橫式觸控螢幕,並有自動駕駛輔助功能。馬力與車身長度等規格則尚未公布。

Model 3售價3.5萬美元(約115.5萬元台幣)起,是已出廠中高價車款Model S與Model X起跳價7萬美元(約231萬元台幣)的一半。

台何時引進仍未定
新車預計明年底交貨,美國、英國及中國等國可預購,上月才傳出特斯拉將來台灣成立分公司,現僅由貿易商引進特斯拉車款,尚無法確定台灣何時能引進Model 3。

新車訂單目前已累積逾13萬7600筆,粉絲徹夜在特斯拉各地分店排隊搶訂,每人須付訂金1000美元(約3.3萬元台幣),特斯拉保證可退款。

汽車資訊網路Edmunds.com分析師卡德威說:「這是汽車業首見,此風潮只會在《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電影首映或新iPhone開賣時才看得到。」

「試駕後就愛上了」
紐澤西州29歲軟體品質測試師奧朱貝萊清晨4時就來排隊,「我試駕Model S後就愛上了」。羅格斯大學博士生迪西齊安說:「我等了10年要買電動汽車,它更安全、環保、性能好,且設計感更佳。」

Tesla Model 3
●車型:掀背式房車
●乘員:5人
●續航力:充滿電可行駛346公里
●加速:從0加速到96公里不到6秒
●特色:純電動車,具15吋螢幕觸控系統,可自動駕駛
●售價:未稅3.5萬美元(約115.5萬元台幣)起
●上市時間:估2017年底陸續交貨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評析
特斯拉Model 3電動汽車,是目前上市車款的半價,引發搶購熱潮。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9: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3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訂單 24小時飆18萬張

【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最新電動車Model 3人氣簡直和iPhone一樣旺!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上周五透過推特(twitter)宣布,Model 3開放預購後24小時內接到18萬張訂單,截至台北時間昨上午則達到23.2萬輛,比2015年美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總銷量還高。

以Model 3最低售價3.5萬美元計算,Model 3開放預購後24小時內就為特斯拉創造63億美元營收。馬斯克在推特上建議想買Model 3的人盡快下單,因為等待時間正快速拉長,並表示他需要重新思考生產計劃。

6月底可望達30萬輛
Model 3預訂2017年上市,分析師表示,市場對Model 3的需求比預期高,意味一些消費者可能要等到2019或2020年才會拿到車。巴克萊(BARCLAY)分析師強森(Brian Johnson)預期,Model 3預購數量可望在6月底前達到30萬輛。

雖然Model 3人氣超旺,特斯拉仍需提防其他業者的產品搶奪市佔率。通用汽車(GM)的電動車雪佛蘭Bolt EV預計今年稍晚上市,售價將訂在約3.5萬美元。另外,寶馬(BMW)的i3也將改版,日產重新設計的Leaf則於明年問世。

美汽車銷售不如預期
金融服務公司Markit數據顯示,目前特斯拉有25%的流通股被借給投資人放空,顯示投資人對特斯拉的前景感到憂心。特斯拉股價上周五一度大漲7.89%,收盤漲幅縮至3.4%,報237.59美元。累計從2月的低點上漲65.37%。

另外,根據Autodata公司的數據,美國3月汽車銷售年增3%至近160萬輛,換算成年率為1657萬輛,不如市場預期的1700萬至1750萬輛,是13個月來最低水準,反映市場對轎車需求下降及復活節連假的影響。豐田3月在美國的汽車銷售減少2.7%至21.98萬輛,本田成長9.4%,但都不如預期,福特和日產表現則優預期。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30: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5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瘋狂熱賣 如同汽車業iPhone

【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Model 3開賣短短48小時,已接獲27.6萬輛訂單,總金額保守估達116億美元(3756億元台幣),相形下去年全年銷售額僅40.5億美元(1311億元台幣),分析師稱這款面向大眾市場、售價比特斯拉其他車款便宜一半的新車,昭示著汽車業的iPhone時刻已至。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上周四才在發表會上展示Model 3原型,預計2017年底上市,預購訂單卻立即瘋狂湧入。馬斯克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36小時內訂單已達25.3萬輛,至周六結束則達27.6萬輛,按加上選配價格估平均估每輛4.2萬美元(136萬元台幣)計算,2天內預購金額已接近去年銷售額的3倍。

2天進帳百億美元
如雪片般飛來的訂單,證明馬斯克對有朝一日與蘋果(Apple)比肩的信心並非狂妄。分析師稱特斯拉再次顛覆了汽車業當前局面,48小時內頻空創造上百億帳面營收,並獲得大量現金可用於擴充產線。預購需付1000美元訂金,雖然2020年前若未順利交車可隨時退還,但這代表特斯拉至少已進帳2.76億美元(89億元台幣)。

科技網站CNET專欄作家Tim Stevens說:「特斯拉已成新的蘋果。」特斯拉股價上周五收漲3.4%至237.59美元,自2月下探12個月低點後累計已反彈逾60%。Dougherty & Co分析師Andrea James上周已將特斯拉股價目標價調高至500美元。

Model 3基本款售價3.5萬美元(113萬元台幣)起跳,每次充電可跑215英里(約346公里),雖然馬斯克所估計的加選配均價似乎遠高於起跳價,但相較於貴上1倍的Model S或Model X,已令看上特斯拉新車性能的消費者大感欣喜。分析師先前估計,附加額外選配的Model 3出廠價可能達5~6萬美元。

評析
Model 3才開放預購,訂單就瘋狂湧入,受追捧程度如當年iPhone推出時的熱潮。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0: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X零件短缺 特斯拉Q1出貨 不如預期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周一宣布,第1季全球出貨量雖年增50%至1.5萬台,但低於原先預期1.6萬台,主因是Model X休旅車零件供應短缺。特斯拉坦言「自視過高」,急於將眾多新技術融入Model X反而弄巧成拙。

Model 3的火熱需求推動特斯拉股價在周一收盤上漲4%至246.99美元,創下7個月高點,但第1季整體出貨量不如預期,又讓周二早盤開盤大跌2.4%。

特斯拉第1季賣出1.2萬台Model S及2,400台Model X,合計銷售量不及去年第4季的1.7萬台。

特斯拉周一發布聲明表示公司當初自視過高,在開發第1版Model X時一次融入太多新技術,以致部分零件無法自行生產,必須仰賴上游供應商。特斯拉指出,今年1、2月發生的零件短缺問題「比預期花費更多時間才解決」,連帶拖累第1季銷售量。

但特斯拉強調,目前Model X周產量已回到750台水平,相當於100%產能,因此今年整體出貨量可望達到8萬至9萬台,與先前預期相同。

RBC分析師史派克(Joseph Spak)認為,Model X零件短缺可能稍稍打擊Model 3帶動的股價漲勢,但就特斯拉及電動車的長遠前景來看不會有太大影響。他表示:「特斯拉將努力向外界證明Model 3不會重蹈覆轍。」

特斯拉在3月底發表的Model 3是該公司將電動車推向主流市場的最新策略。相較於起價7.6萬美元且加購配備後動輒10萬美元的Model S,Model 3預定售價僅3.5萬美元,主攻中價位市場。

評析
Model X零件短缺,連帶拖累第1季銷售量。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也吃驚!Model 3預購首周賣翻了

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上周四才發表的新車Model 3,開放預購首周訂單已超過32.5萬輛,買氣遠遠超乎分析師預料,顯示Model 3雖然要到2017年底才會上市,但消費者已迫不及待排隊搶購這款要價比特斯拉其他車款便宜了一半的新車!

特斯拉今在部落格上表示,目前Model 3訂單量代表著約140億美元(4536.3億元台幣)未來營收,成為公司創立至今開放預購首周需求最為驚人的產品。在Model 3開放預購頭3天訂單逾25萬輛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已表示,這樣的數字比他的預期高出至少1倍。

由於下訂1輛Model 3需預付1000美元訂金,彭博指這意謂特斯拉在短短1周內已有3.25億美元(105.3億元台幣)現金入袋,金額甚至超越2010年6月IPO(首次公開發行)時所籌措的2.26億美元(73.2億元台幣)。

評析
Model 3開放預購,首周訂單已超過32.5萬輛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夯 市場關注募資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CNBC新聞網站報導,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最新推出的中價位迷你轎車Model 3預購量持續增加,但特斯拉能否擴大產能應付需求還是個問題,令外界關注特斯拉近期是否會為此募資。

3月30日開放預購的Model 3至今預購量已突破32.5萬台。儘管特斯拉至今並未透露任何現金需求,但巴克萊分析師強生(Brian Johnson)認為特斯拉若以擴大產能為由來募資,可望募得30億美元。

他表示:「我們認為特斯拉有立場募資,因為就眼前需求來看,特斯拉遲早得增建電池廠或組裝廠。」

只是對投資人而言,無論特斯拉透過債市或股市募資都可能影響公司財務表現,屆時投資人做何反應仍不得而知。截至去年第4季為止,特斯拉長期債務共26.4億美元。

今年第1季特斯拉出貨量1.5萬台,低於預期的1.6萬台,令外界質疑該公司能否如願朝主流市場邁進。至於今年特斯拉能否達到年出貨量8萬至9萬台的目標,還得看加州組裝廠能否及時擴大產能。

分析師雖認為特斯拉遲早得興建第2座組裝廠,但該公司何時才會付諸實行,以及新組裝廠是否位在美國等問題仍有待商榷。

強生表示:「目前特斯拉面臨的主要難題是能否讓產量滿足需求。我們認為特斯拉必須改善製造流程並加強現金管理,否則產能難以提升。」

評析
特斯拉若以擴大產能為由來募資,可望募得30億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6: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召修Model X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周一宣布,由於第3排座椅出現安全問題,召修2,700輛Model X電動車,這是繼去年底以來特斯拉再度以安全為由自動召回自家電動車。

Model X上市時間延宕近2年,直到去年9月才開始出貨。特斯拉到去年底時僅出貨206輛Model X,導致該公司無法達到該年第4季整體銷售目標。

特斯拉周一表示,在今年3月26日以前出貨的2,700輛Model X電動車必須進行檢查,因為經過歐洲撞擊測試後發現第3排座位存在潛在問題。

特斯拉透過電子郵件向客戶表示,「最近在歐洲開賣Model X之前,內部座位強度測試結果顯示,第3排的活動躺椅意外鬆脫」。特斯拉指出,這可能導致車子受到撞擊後引發座椅鬆動。不過北美測試時並未發現此議題。

特斯拉提及,「儘管目前沒有客戶呈報第3排座椅鬆脫的情況,但我們決定採取自發性的召修預防措施,替換所有受影響的第3排座椅靠背。」

該車廠表示,預期所有召修工作在5周內完成。車主只要不使用第3排座椅,仍可繼續駕車。

受到召回消息影響,特斯拉股價周一先漲後跌,最終微幅下滑0.06%,以249.92美元作收。周二股價開盤下挫1%至247.5美元。該公司過去3個月股價已累漲2成。

特斯拉上周甫將2016年首季供貨不足的情況,歸咎於「自視過高」,主要原因在於零件供應短缺,以及試圖在Model X加入過多技術反而拖累生產進度。不過該公司強調目前已克服生產阻礙,今年整體出貨量仍可一如預期達到8~9萬輛。

特斯拉去年11月因旗艦車款Model S電動車前座安全帶發現問題,自動宣布召修全球所有已售出、大約9萬輛Model S。

Model S車款在2013年獲得美國公路監管機關給予五顆星評價,特斯拉亦致力保持目前的安全記錄。

儘管客戶滿意度仍相當高,但美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雜誌去年12月撤除對Model S的推薦,指稱車主回報該車款有不少問題,使其可靠性大打折扣。

評析
所有召修工作在5周內完成。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7: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5 20:29 編輯

轉貼2016年4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X 又出包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上周才因Model X休旅車後座椅背瑕疵而召回2,700台,周二又因《消費者報告》點名Model X車門及擋風玻璃都有問題,使特斯拉品質再度受到質疑,公司股價連日下跌。

周二收盤特斯拉股價大跌2.6%,周三開盤一度下跌1.3%至244.13美元,但之後止跌反彈。

《消費者報告》周二公布的調查指出,不少在Model X上市初期購車的車主反應鷹翼車門無法開啟,也有部分車主夜間行駛時在擋風玻璃上看到鬼影。此外,Model X第3排座椅椅背會在事故發生時傾倒也是許多車主反應的問題。

儘管《消費者報告》附帶說明上述瑕疵是各大車廠生產新車款時的常見問題,且特斯拉於問題發生後的應變速度也很快,但負面報導依舊對特斯拉前景造成影響。

特斯拉目標在2020年前將年產量增至50萬台,其中將以明年上市的中價位轎車Model 3為大宗,但Model X的瑕疵問題令外界擔心Model 3將歷史重演。

美國一名Model X車主卡特(Anne Carter)就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她花13.8萬美元買下Model X不久便發生車門打不開的問題,令她相當懊惱。儘管客服人員立即聯絡維修並提供替代車輛令她相當感恩,她還是認為價格不斐的Model X不該發生問題。

特斯拉發言人表示:「早期出貨的Model X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影響範圍不大且我們已和車主密切聯繫,目前正積極排解問題。」

《消費者報告》也指出,幾乎每位提報瑕疵的Model X車主都對特斯拉的客服速度讚譽有加。但眼前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除了通用汽車預備在年底前推出電動車Bolt之外,其他業者也將陸續打入市場,在此重要時刻特斯拉毫無出錯的空間。

假設未來國際油價還將繼續維持在低點,特斯拉更需要對品質嚴加把關才能說服消費者花大錢買電動車。

評析
特斯拉需要對品質嚴加把關,才能說服消費者花大錢買電動車。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46: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9 19:47 編輯

轉貼2016年4月2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傳再挖角特斯拉大將
德國設汽車研發中心 電動車2019蓄勢待發


【劉煥彥、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是玩真的
蘋果發展電動車傳聞已久,但看來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應該是玩真的,外傳不僅再度挖角鋼鐵人馬斯克(Elon Musk)在電動車巨擘特斯拉手下大將,還在德國柏林成立汽車研發中心,意謂蘋果電動車目標2019年問世,目前已進入緊鑼密鼓開發階段。

英國《金融時報》與彭博報導,根據電動車產業資訊網站Electrek的消息,數個月前才從特斯拉離職的前任特斯拉車輛工程副總裁波利特(Chris Porritt),已被蘋果網羅,進入電動車研發團隊。波利特曾在英國知名車廠LAND ROVER任職10年,又在另一家知名同業艾斯頓馬丁任職16年,2013年進入特斯拉,曾負責Model S與Model X等車款。

不具自動駕駛功能
蘋果預定2019年推出電動車,外界推估已投入逾1000名工程師,但據傳首款電動車將不具自動駕駛功能,因為自動駕駛所需技術仍在研發中。

不僅如此,過去18個月蘋果與特斯拉展開汽車人才挖角大戰,蘋果挖來特斯拉的多位自動駕駛系統人才,外加德國福斯汽車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的品保人才。特斯拉也不甘示弱,挖來不少蘋果的專業人才,領域從資訊安全、感測器、晶片設計至材料工程都有。

面對蘋果大動作挖角,去年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曾挖苦地說:「如果你在特斯拉拿不出表現,就去蘋果上班吧。」

另外,《法蘭克福廣訊報》日前報導,蘋果在柏林成立研發中心,並已招募15~20位來自德國汽車業「頂尖人才」,成員背景既年輕又多元,不僅將開發未來汽車的原型,也將尋找潛在製造夥伴、研究相關政府議題及銷售面問題等。這個團隊菁英在各自領域均被視為「Progressive Thinker(前衛思想家)」,無法在先前的工作場實現創新理念,才轉向投入蘋果。

年初泰坦狀況不斷
蘋果執行長庫克從未承認泰坦計劃,但數次暗示對汽車市場的興趣。去年10月他在WSJDLive會議中曾說:「當我在觀察汽車時,我看到的是,軟體在未來的汽車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會看到自駕車的重要性升高,汽車工業似乎將有非常大改變,這點大家可能不認同,但我是這麼想。」

然而,2016年初泰坦計劃就狀況不斷,先是主帥薩德斯基(Steve Zadesky)因個人因素將離職,不久又傳出整個泰坦計劃要凍結人事,蘋果電動車計劃在今年初始就挫敗連連。

評析
蘋果電動車目標2019年問世,目前已進入緊鑼密鼓開發階段。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48: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找上門合作 雙B都說NO

【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蘋果想要找德國汽車大廠寶馬(BMW)與賓士(Benz)共同開發電動車的計劃受挫,因為2家大廠與蘋果的談判全都破局。

報導指出,蘋果在德國柏林設立辦公室,就是要與德國汽車業洽談合作案,其中寶馬合作案去年就破局,原因是雙方對誰在合作案中帶頭有異見。賓士合作案是最近才破局,原因則是雙方對誰可以擁有生產數據,無法達成共識。

轉向與Magna洽談
在寶馬與賓士合作案都失敗後,如今蘋果談判對象轉向全球第3大汽車零組件製造商,總部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Magna,洽談製造面的合作事宜。

蘋果開發電動車的消息不斷,美國電動車產業資訊網站Electrek周二才報導,數個月前從特斯拉(Tesla)離職的特斯拉車輛工程副總裁波利特(Chris Porritt),已被蘋果網羅,進入電動車研發團隊。波利特曾在英國知名車廠LAND ROVER任職10年,又在另一家知名同業艾斯頓馬丁(Aston Martin)任職16年,2013年進入特斯拉服務,曾負責Model S與Model X等車款。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49: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富士康攻電動車 挖BMW團隊

經濟日報 記者蘇珮儀/綜合報導

騰訊、富士康及和諧汽車合資的電動汽車新創公司和諧富騰(Future Mobility),最近挖角BMW的i3和i8電動汽車核心開發團隊,未來將為和諧富騰研發及設計高級電動車。這讓近期電動車發展受阻的BMW雪上加霜。

據彭博、華爾街日報報導,i3與i8的銷量不振,為BMW效力逾20年的工程副總裁、i8油電混合跑車開發負責人Carsten Breitfeld上(3)月才離職,出任和諧富騰執行長,現在又有三名「i系列」的重要高管一口氣跟著他跳槽。

上述三名高管為Dirk Abendroth、Henrik Wenders及Benoit Jacob,是一個三人小團隊,知情人士透露,他們都為BMW的i系列車型工作。

Dirk Abendroth 負責電機系統,Benoit Jacob 是設計總監,Henrik Wenders 主要負責產品管理。

進入新公司之後,三人將分別負責和諧富騰的軟體設計、網絡連接、車型設計、市場推廣等工作。前二人已透過電子郵件證實有關消息,Benoit Jacob尚未回應。BMW則拒絕對此消息置評。

報導評論,i系核心開發團隊的離職表明,BMW在特斯拉挺進大眾市場的進程中堅持開發小眾產品的策略,可能導致公司今後更難吸引和留住年輕人才。

BMW最近曾表示,第三款i系車型要到2020年之前才能發布,知情人士認為,「對於那些想要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來說,等待的時間太長了。」

和諧富騰目前公開資訊不多,去年6月宣布成立,而好奇心日報報導,該公司今年3月1日才註冊。

新浪財經援引接近和諧富騰的人士稱,該公司總部將設在鄭州,慕尼黑、台灣為研發中心,汽車動力和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則分別位在歐洲和美國矽谷,至於汽車組裝將在大陸進行。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5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9 19:51 編輯

轉貼2016年4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解決市區壅塞 特斯拉 正研發自駕巴士

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汽車(Tesla)的鬼點子王創辦人穆斯克(Elon Musk)又有新創意!針對全球各國市中心交通壅塞的棘手問題,穆斯克指出,特斯拉已在秘密研發一款「自駕巴士」,相信是解決該難題的利器。

特斯拉股價周五盤中報248.7美元,小漲0.1%,仍處於7個月的高檔水位。

穆斯克是在周四參加挪威一場運輸會議上做以上表示。他說:「我非常認同高密度都市運輸問題必需解決,有一款新的汽車或運輸工具非常適合,它不是只載送乘客到公車站,而是到他們想要的目的地。」

穆斯克指出:「我們已想出一個對策,它與巴士有所不同,但可以解決市中心的密度問題。」

穆斯克又故作神秘地表示:「這個計畫我不想講太多,我發言得要很小心,只能提示是一輛自動駕駛運輸工具。」

特斯拉一直是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導廠商,包括去年推出具有半自動駕駛技術功能的電動休旅車Model X,上個月穆斯克透露新平價車款Model 3的相關細節,其中以15吋的觸控螢幕平板取代傳統的汽車儀表板,特斯拉的用意就是讓Model 3成為第一款具備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

穆斯克本月稍早並公布消息指出,Model 3的預購訂單已達40萬輛,該款平價版電動車預計最快2017年才會上市。

評析
特斯拉已在秘密研發一款自駕巴士,解決市區壅塞的棘手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53: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分析師:蘋果車恐永不見天日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近兩年蘋果不斷傳出發展電動車的消息,還四處挖角汽車業專家, 卻有分析師認為蘋果電動車很可能像蘋果電視一樣永不見天日,因為蘋果跨足汽車領域面臨太多難題,且電動車獲利率對蘋果來說也不夠高。

  研究機構Edison Investment Research科技業分析師溫沙(Richa rd Windsor)近日受訪時表示:「我覺得蘋果電動車和蘋果電視下場相同。當初蘋果也傳出打造大尺寸電視的消息,但最終從未發表實際產品。」

  華爾街日報日前曾引述消息報導,蘋果原本打算開發55吋至65吋電視,但後來因為苦尋不到能與對手區隔的獨特功能,於是放棄蘋果電視計畫。

  溫沙則認為,代號「Project Titan」的蘋果電動車計畫比電視更難實現,原因除了汽車產業入門門檻更高且法規更複雜之外,蘋果至今也無法確定電動車到底能為公司創造多少獲利。

  即便蘋果手頭現金充足,但汽車產業對任何一個外行人來說都不是兩三下就能精通本領。以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為例,該公司至今已連續11季虧損,可見要靠電動車賺錢絕不容易。

  蘋果去年度獲利之所以能年增35%至534億美元,是因為iPhone、iPad及Mac毛利率高達40%,但溫沙聲稱要在汽車業達到相同毛利率「實在不可能」。

  他表示:「製造一台車要承擔鋼板、輪框、煞車墊和座椅等零件成本。假設連零件採購量更大的汽車大廠都無法達到40%毛利率,蘋果怎可能辦到?」

  溫沙認為就算蘋果目前確實在開發電動車,其最終目的或許不是真的銷售電動車,而是藉由研發製造過程來了解電動車市場,以便充實蘋果車內娛樂軟體系統。


評析
蘋果是藉由研發製造過程來了解電動車市場,以便充實蘋果車內娛樂軟體系統。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55: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新車賣翻 Tesla增加供應商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和大工業獨家供應電動車大廠Tesla減速齒輪箱地位出現變數。在Tesla新車款Model 3預約總數超過40萬輛後,Tesla評估開放第二供應來源,以確保未來大量交車的關鍵零組件供應無虞。

電動車大廠Tesla既有車款Model S與Model X成功通過市場考驗,未來電動車的實用性大幅拉高。新車款Model 3尚未開始交車,僅開放預訂,總銷數量已超過40萬輛,相當於台灣車市一整年的規模,市場需求驚人,被認為是電動車供應鏈體系最大利多。

和大目前為Tesla減速齒輪箱的獨家供應廠商,但新車款Model 3的市場需求驚人,Tesla原廠也對供應鏈體系的供應量能更加謹慎評估。

和大指出,Tesla將在5月決定繼續由和大獨家供應,或比照科技業者開放第二個供應來源,但不論是否開放第二供應來源,和大與Tesla的供應關係不變,和大一定會供應新車款減速齒輪箱。

Tesla高層近期才造訪位於中科的和大,除了解和大對於新車款減速齒輪箱的圖面設計外,產能規劃更是重點。

和大原本即預期Model 3的價位降至約3.5萬美元(約新台幣115萬元)後,市場接受度勢必大幅拉高,需求將較舊款倍增,Tesla並將成為和大的第一大客戶。Model 3預計明年底開始出貨,目前訂單量比原本預估更多,已出現競爭對手,交車已排到2019年以後。

和大表示,因應Tesla新車款的市場需求,新廠已開始投產,未來大量開出後,可大量供應Tesla的新車款需求。不過由於Tesla Model 3的訂單量確實太多,原廠對此仍在評估。

評析
Tesla評估開放第二供應來源,以確保未來大量交車的關鍵零組件供應無虞。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57: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Tesla新工廠…可能落腳大陸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為了滿足新車Model 3的市場需求,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全球銷售總裁麥克尼爾昨(28)日表示,特斯拉可能在大陸建廠。

中國證券報報導,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27日會見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負責人任宇翔時表示,大陸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希望特斯拉加強在大陸生產製造與研發,與大陸業界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標準體系。特斯拉隔日就表態有意在大陸設廠。

大陸央視英文頻道報導,麥克尼爾表示,特斯拉以往每年都產能翻倍,今後還將繼續翻倍,整個公司的一大重點是確保能夠按時交付Model 3的下單數量。

麥克尼爾補充,特斯拉在加州擁有的產能為每年60萬輛,除此之外,還是希望能增加一家工廠,很有可能會在中國大陸。

評析
大陸希望特斯拉加強在大陸生產製造與研發,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30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推電動車 特斯拉籲法規要友善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電動車品牌特斯拉(Tesla)今年三月在台灣設立子公司,對台灣電動車市場投下震撼彈。不過,特斯拉台灣經銷商孚海昨天表示,目前台灣在牌照稅、關稅上都不友善,充電站設施也不完備,法規與認證上更有很多模糊地方,都是對電動車發展很不利的因素。

由數位時代主辦的未來商務展,昨天在華山文創園區登場,最大亮點是特斯拉Motor S開進園區內。不少參展民眾看到特斯拉都十分好奇,紛紛拍照留念。

台灣扶植電動車產業多年,全台灣只有484輛電動小客車開上路。經濟部日前指出,主因電動車售價太高,很難普及到民間。

但特斯拉台灣經銷商孚海國際執行長陳德威表示,特斯拉在美國一台七萬多美元,加消費稅後約八萬多美元(約250萬台幣)。到台灣後,透過關稅、牌照稅與奢侈稅等重重課稅,一台立刻變400萬台幣起跳。

目前台灣約有39台特斯拉Motor S。陳德威說,反觀香港才七萬多人,有4000多台特斯拉在馬路上跑,這是因為香港對於電動小客車完全免關稅,讓消費者可以享受美國的物價。

陳德威說,電動車相關法規2012年才完備,2013年孚海開始進口,但是2014年發生驗完車、主管機關遲不發核可證,牌照差點無法獲得。陳德威說,「面對新事物,會有恐懼、質疑都是正常的,但希望政府能有更開放的態度。」

孚海國際主管吳宗駿昨天說,現在充電站設施很不完備,他自己曾碰到好幾次公有停車場,充電站停車位被汽油車停走,「那一次我還帶外賓去看台灣的充電站設施,結果很尷尬。」

昨天特斯拉供試開,共有百位幸運兒可體驗特斯拉駕駛感受。幸運兒王先生一下車就直呼過癮,表示「超快!又安靜。」

評析
課稅、認證、充電站,三障礙讓電動車腿軟。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08: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7-3 06:09 編輯

轉貼2016年4月30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是誰不友善?全台只有36輛特斯拉趴趴走

聯合報/高詩琴 報導

課稅、認證、充電站,三障礙讓電動車腿軟
全球電動車龍頭品牌特斯拉(Tesla)今年3月在台灣設立子公司,對台灣電動車市場投下震撼彈。不過,特斯拉台灣經銷商孚海29日表示,台灣在牌照稅、關稅上都不友善,充電站設施也不完備,法規與認證上更有很多模糊地方,都是對電動車發展很不利的因素。

由數位時代主辦的未來商務展,昨天在華山文創園區登場,最大亮點是特斯拉Motor S開進園區,供民眾試開。不少參展民眾看到特斯拉都十分好奇,紛紛拍照留念。

萬萬稅! 在台賣價比美貴150萬
台灣扶植電動車產業多年,但全台灣只有484輛電動小客車開上路。經濟部日前指出,主因電動車售價太高,很難普及到民間。

但特斯拉台灣經銷商孚海國際執行長陳德威表示,特斯拉在美國一台7萬多美元,加消費稅後約8萬多美元、約合250萬台幣。但來到台灣後,透過關稅、牌照稅與奢侈稅等重重課稅,一台立刻變成400萬元起跳。

目前台灣約有39台特斯拉Motor S,有36名是車主。陳德威說,反觀香港,就有4000多台特斯拉在馬路上跑,這是因為香港對於電動小客車完全免關稅,讓消費者可以享受美國的物價。

陳德威說,電動車相關法規2012年才完備,2013年孚海開始進口,但是2014年發生驗完車、主管機關遲不發核可證,牌照差點無法獲得。在認證上,也發生規定不明確,或是很不友善的規定,如噪音分貝測試標準採用與汽油車一致的標準。

陳德威說,面對新事物,會有恐懼、質疑都是正常的,但希望政府能有更開放的態度。

充電站夠少了…還有汽油車占位
孚海國際主管吳宗駿昨天說,現在充電站設施很不完備,他自己曾碰到好幾次公有停車場,充電站停車位被汽油車停走,「那一次我還帶外賓去看台灣的充電站設施,結果很尷尬。」

昨天特斯拉供試開,民眾參與意願高,主辦單位採取抽獎制,共有百位幸運兒可以親身體驗特斯拉駕駛感受。幸運兒王先生一下車就直呼過癮,表示「超快!又安靜,真的很不一樣」。

評析
課稅、認證、充電站,三障礙讓電動車腿軟。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0: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啟動大陸充電夥伴計畫

賴湘茹/綜合報導

特斯拉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近日共同啟動「特斯拉充電夥伴計畫」,從獲得CQC認證證書的充電設施企業中,優先選擇並進行互聯互通測試,將其納入「特斯拉充電夥伴計畫」。

分析稱,此合作意義在於,車企和充電設施企業進行聯合測試,確保新國家標準產品互聯互通性、安全性及生產一致性。CQC為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隸屬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的認證機構。

該計畫的背景是,中國政府正在推進新能源車戰略產業,提供產業及消費者相關補貼,希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銷售量超過每年300萬台,而2015年的銷售量為33萬台。

在補貼政策帶動下,行業湧入大量企業,不過目前運行的情況是,當前企業對新能源車充電設備設施升級改造的意願和效率都較低,如何快速推動新國家標準成為新課題。

CQC與特斯拉合作,意在使市場自發建立秩序及規範,雙方希望透過此項目,帶動主流企業主動進行新國家標準的兼容與改造,盡快實現充電行業的規範性和安全性。

據了解,CQC針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陸續推出了充電設施、充電電纜、動力電池、電機等自願認證項目。通過CQC認證,等同該款充電樁的安全性經過大陸最權威機構的考核,可互通互聯,為任何滿足新國家標準的電動汽車充電。

評析
CQC與特斯拉合作,意在使市場自發建立秩序及規範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1: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澄清:Model 3預購訂單絕無灌水

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平價電動車Model 3龐大的預購量傳出疑似浮報,對此創辦人暨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迅速發言澄清,稱Model 3的預購訂單絕無灌水。

特斯拉上個月宣稱Model 3是「公司所有車款中首周預購量最大」,開放預購首周接獲逾32.5萬筆訂單,之後訂單數量已超越40萬筆。

Model 3售價約在3.5萬美元,價格約是Model S的一半,預計在2017年稍晚上市。若將逾40萬筆預購訂單換算成銷售額,Model 3的銷售數字將超越傳統汽車。

不過部分人士質疑Model 3龐大的預購訂單可能有灌水嫌疑。分析師瓦爾曼(Anton Wahlman)上周向美國財經網站Seeking Alpha表示,雖然特斯拉規定每人至多只能訂購2輛Model 3,但他成功預訂了20輛。

瓦爾曼近期發現,特斯拉的線上訂單表格有點問題,消費者能不受上限2輛的訂購限制。他上周測試了特斯拉的線上訂單表格,並且成功重複下單。

瓦爾曼表示,特斯拉雖設下2輛限制,但事實上是每張訂單以2輛為限,消費者可提交無數張訂單。他無意指稱有人蓄意為預購量灌水,但此舉技術上可行。

雅虎Finance進行測試證實瓦爾曼的說法,只要遞交不同訂單就能重複預訂,超出特斯拉的訂購上限。

瓦爾曼指出,由此來看,特斯拉宣稱的40萬筆訂單可能並非來自潛在買家,有些可能是投機人士所為,恐推高訂單數量。部分人士質疑Model 3的預購訂單可能誤導大眾。

對此,穆斯克迅速提出回應,以消除市場疑慮。他透過推特表示,「重複的訂單將被刪除,每位客戶最多只能訂購2輛,而且只有5%的訂單是預購2輛,故不太可能有投機訂購的情形發生。」

評析
開放預購首周接獲逾32.5萬筆訂單,之後訂單數量已超越40萬筆。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1: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相中家用儲能 賓士推儲能電池

經濟日報 記者劉怡妤╱即時報導

不讓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專美於前,國際車廠競爭由電動車轉進儲能系統,繼特斯拉規劃第3季下世代儲能系統亮相,賓士(Mercedes-Benz)正投入家用儲能電池系統率先在德國銷售,後續隨著產能擴充將推往全球其他市場。

特斯拉去年5月推出儲能系統分別為家庭用Powerwall以及企業用的Powerpack,企圖擴展觸角由電動車轉往儲能系統設備,由於先進國家對於未來電網規畫朝向分域且區域自主發電,促使儲能設備應用而生;特斯拉首款Powerwall首周訂單量即繳出3.8萬筆的佳績,顯示儲能市場逐漸起飛。

賓士母公司戴姆勒看好儲能系統市場正投入新領域,生產家用儲能設備規劃整合太陽能發電,作為太陽能儲能電池設備,如同特斯拉自建電池廠,戴姆勒再砸下5億美元擴充旗下電池廠產能,預計新廠將於明年下半年投產;而特斯拉於內華達州興建的電池廠Gigafactory預計明年量產,隨著鋰電池供給問題可望解決將有助於電動車與後端儲能系統市場快速成長放大。

台廠中台達電(2308)以鴨子划水逐步穩紮穩打,取得鋰電池儲能技術與生產,據了解,目前所生產的超級鋰電池為高容量且具備快速充放電特性,公司表示,產品適用於儲能系統以及大型貨卡車型的電動車,由於充放電快速且能提供大動力,可望攻下大型儲能與大型電動車市場,目前產品出貨日本太陽能電廠用於儲能。

評析
國際車廠競爭由電動車轉進儲能系統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2: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和諧富騰挖角 打造明日車

經濟日報 記者蘇珮儀/綜合報導

富士康、騰訊及和諧汽車合資的電動車新創公司和諧富騰(Future Mobility)再次大動作挖角,不久前才挖走了BMW一整個電動車團隊,昨(4)日又傳出,其挖走了Alphabet(谷歌母公司)、戴姆勒的自動駕駛汽車人才。

路透報導,一名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和諧富騰從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挖來了設計師盧克納(Wolfram Luchner),和諧富騰還挖來了戴姆勒旗下公司梅賽德斯賓士,其北美自動駕駛研發業務負責人德爾格羅西(Luca Delgrossi)。

路透聯繫了和諧富騰,其公司執行長戴雷(Daniel Kirchert)證實了這兩則消息。

戴雷表示,和諧富騰的目標,是要在大陸生產供應當地、歐洲及美國銷售的豪華車,但不願透露開始生產的時間表。

戴雷指出,汽車業正面臨三大轉折點:電動動力、車聯網和自動駕駛。

他表示,由富士康、騰訊及和諧汽車所組成的和諧富騰,將憑藉三大股東既有的能力進行研發,比傳統汽車製造商更快適應未來趨勢,傳統車企要趕上潮流所做的改變將更加困難。

據路透、彭博及中國日報報導,戴雷還證實公司進行其他高調的招募活動,包括從特斯拉和BMW都挖來了人才。

和諧富騰執行長官戴雷(Daniel Kirchert)即是從寶馬挖角來的,他曾是BMWi8插電式混合動力運動車的部門經理。

而高風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羅威(Bill Russo)則冷眼看待和諧富騰的挖角作風。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3: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年產50萬輛 拚提前達陣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首季財報虧損持續擴大,但卻無礙對於出貨前景的樂觀預測。特斯拉表示,鑒於平價電動車Mod el 3預購熱烈,將會提前兩年實現年產50萬輛的目標。

  受到年產50萬輛目標提前達陣的利多刺激,特斯拉周四早盤跳空開高衝至228美元、大漲近3%,但隨後在市場對該目標傳出質疑聲引發 賣單反摜,股價又跌至平盤之下,報220美元。

  受Model X零件短缺與其他生產問題影響,讓交車進度不如預期, 特斯拉首季虧損2.83億美元,扣除非常態性項目後,相當每股虧損0 .57美元,為去年同期虧損近兩倍,不過仍略優於市場預期。至於營 收則增長22%至11.5億美元。

  此外特斯拉聲稱,由於平價電動車Model 3預購情況超出預期,迄今接到訂單近40萬輛,也促使特斯拉決定將原定在2020年達成年產5 0萬輛目標提前兩年至2018年達成。

  特斯拉創辦人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致函給股東的信中承認這是深具野心的目標。他寫道「未來兩年將產能增加4倍是一大挑戰,且可能需要額外資本挹注。」他還重申今年出貨量目標為8到9萬輛不變。

  然而受產能計畫將提早達陣影響,特斯拉表示今年資本支出將從前估的15億美元升至22.5億美元,這也使要在2016年開始創造現金流的承諾跳票。

評析
未來兩年將產能增加4倍是一大挑戰,且可能需要額外資本挹注。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的iPhone時刻即將來臨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即時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顯然認為,特斯拉的iPhone時刻即將來臨,也就是像當年iPhone問世後帶動手機產業革新一樣,可能掀起全球汽車工業革命。

倫敦金融時報評論指出,一大明顯的跡象是,群眾3月底蜂擁到特斯拉銷售據點外大排長龍,願意付一筆1,000美元的頭期款,只為預購一部兩年多後才會上市的特斯拉電動車。

這種瘋狂排隊搶購的熱潮,令人聯想到蘋果以往每次推出新iPhone時引發的盛況,也證明穆斯克有能力像蘋果已故執行長賈伯斯一般,激起消費大眾的熱情。

如果這些預購訂單全部轉化為銷售額,特斯拉將賺進140億美元的營收。這將會讓新款Model 3電動車創下空前最大規模的消費者產品上市佳績。即使是iPhone本身,也不是初上市就有這種銷售規模,一直到第三年才達到。

基於市場反應熱烈,特斯拉已經訂下目標,要在2020年之前達到50萬輛的產量目標,幾乎是2015年交貨量的十倍。這看來已經是不容易達到的目標了,但現在穆斯克打算提早在2018年達標,並且把2020年的新目標提高到100萬輛。

單價3.5萬美元,並有特斯拉品牌光環加持,而且納入許多目前僅昂貴車款Model S才具備的功能,穆斯克確信Model 3象徵特斯拉突破的關鍵時刻。

許多矽谷大廠近年來也在汽車業門外徘徊,設法闖入這場電動車盛宴。特斯拉先馳得點,帶給其他破壞式創新的科技業者什麼啟示?

穆斯克有個簡潔的答案:蘋果和Google並沒有製造出什麼東西,只是在汽車界短暫兜圈子,尚未找到可打入車市的突破點。

「製造東西」(Making things)成為一大關鍵點。代工製造商在汽車業早已存在,但迄今卻沒有一個全球供應鏈能立即撥接上線,如同蘋果技巧純熟地生產iOS裝置那般。

現在全世界甚至還沒有足夠的電池產能,能夠支撐大量生產的電動車市場。猜猜看誰將率先取得充裕的電池產能?沒錯,就是穆斯克,前提是特斯拉目前在內華達州興建的「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能達成預定計畫,協助穆斯克實現他雄偉的電動車計畫。

如果穆斯克的願景成真,特斯拉Model 3與iPhone相提並論,就不會顯得太離譜。和電動車一樣,智慧手機也曾經歷多曙光乍現、卻又幻滅的前例,直到蘋果出手才真正打開市場,宣告智慧手機的黎明到來。

要促成一個致勝的公式,需要多股科技趨勢合流—處理效能的成本降低、行動網路頻寬擴增—加上多點觸控螢幕這類創新技術,以及正確的封裝。電動車產業也正引頸期待類似的時刻來臨,一旦必要條件都到位,市場起飛自然就水到渠成。

評析
特斯拉就像當年iPhone問世後帶動手機產業革新一樣,可能掀起全球汽車工業革命。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5: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經濟學 奔馳吧!

經濟日報 陳清文

全球電動汽車(EV)龍頭特斯拉(Tesla)平價新車預購賣翻,電動車新世紀提早來臨。5月5日,Tesla發表財報,符合市場預期之外,更計劃提前兩年於2018年達到50萬輛銷售目標,盤後股價一度暴漲8%,EV的樂觀前景帶給台灣廠商夯爆的商機。

2015年中國與歐洲買氣旺盛,帶動全球EV銷量大幅成長。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報告,2015全年EV銷量約46萬輛;2016年估計達67萬輛,中國約有32萬輛。中國在政策強力補助下,去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EV市場。2020年全球EV銷量將超越150萬輛,比今年多出一倍。

Tesla2015年的總營收為53億美元,年增47%,銷量為5萬輛;2016年營收預估為86億美元,年成長63%,銷售量估為8萬至9萬輛;2017年營收將達108億美元,是去年的兩倍。Tesla預估今年開始轉虧為盈,明年起獲利將跳躍式成長。

專家提出「特斯拉經濟學」,精算Tesla Model S每月花費730美元(約新台幣2.3萬元),成本與豪華房車相當,省卻了加油與維修,成本效益優勝。電動車的實用性與市場性大幅提升,全球大廠全速推進。

Tesla於美國時間3月31日發表第4款EV:Model 3,改打中小型豪華轎車,鎖定目標是BMW 3系列與賓士C-Class。Tesla第一車款Roadster,打破眾人對於EV的成見,成為性能極佳又時尚的電動超跑;第二款是四門高級轎車Model S,曾被評選為世界最強的汽車,讓電動馬達媲美內燃機;第三款是休旅車Model X,走入家庭實用的高階車款。Model 3是Tesla最平價車款,相對一般汽油車種,仍為高級車款與金字塔上層的客群。

Tesla訂價3.5萬美元的Model 3開放預購後,第一周即接到32萬輛的驚人訂單。如今,總訂購量已超過40萬輛,相當於140億美元的營業額,顯示優質EV市場需求驚人,是供應鏈最大利多。

Tesla成立初期就以台灣為發展基地,讓台灣供應鏈受益匪淺。Tesla Model 3要到2017年底交車,該車款零件供應商評選將於5月出爐,業界看好具高品質與成本競爭優勢的和大、F-貿聯等現有台廠,可望維持主力供應商。但是,Tesla Model 3的訂單量龐大,Tesla料將新增第二供應商,成為台商的競爭者。Tesla製造部門主管要離職,製造成本需要大幅降低,成為台灣供應商的新變數。

Model 3預購數字大好,帶給Tesla巨大的生產挑戰與財務負擔。它正全力提升產能與充電服務,與Panasonic合作,打造位於美國的三座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每年可提供50萬輛EV,將在2017年底,設立1.5萬個充電站以及7,200個快速充電系統。更洽談在大陸設廠,擴增產能。

準總統蔡英文表示,汽車工業供應鏈非常廣泛,尤其電動汽車將帶動能源管理、儲能、物聯網等的成長,台灣要有自己的汽車工業,EV產業鏈就是最佳的選項。

但當前台灣在牌照稅、關稅上都不友善,充電站設施不完備,法規與認證有很多模糊處,不利於電動車發展。目前,台灣只有484輛EV上路,主因售價太高,且充電設施缺乏。Tesla在美國加消費稅後每台8萬多美元(約260萬台幣)。進口到台灣,加上關稅與奢侈稅後,要新台幣400萬起跳。

台灣EV的環境與法規需要大力革新,還要增強EV研發創新,才能成為應用與發展先進國。

(作者是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中心首席研究員)

評析
Tesla Model 3的訂單量龐大,Tesla料將新增第二供應商,成為台商的競爭者。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6: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6日 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蘋果飆電動車 傳找谷歌高手來圓夢

中央社 台北 6日電

蘋果(Apple)是否正秘密打造電動車,外界熱議,蘋果還是冷處理。不過國外媒體報導,一名專攻電動車電池充電系統的好手,從Google轉投效蘋果了。

國外網站媒體Quartz報導,越來越多訊息指向蘋果正積極布局電動車領域。最新消息是蘋果已挖角前Google的一名員工,這名員工專攻電動車電池充電系統。

報導指出,Google之前申請電動車電池充電系統專利的發明人之一艾德伯格(Kurt Adelberger),已經離開Google轉投效蘋果。根據艾德柏格在LinkedIn的資料顯示,他在蘋果擔任產品設計師。

報導指出,艾德伯格專攻能源儲存技術和降低電動車充電成本應用,在Google任職期間,艾德柏格也從事太陽能面板和其他能源儲存系統相關的工作;艾德伯格轉到蘋果任職,是否與電動車有關,仍待觀察。

儘管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虧說,全矽谷都知道蘋果正在打造某種車款這個公開的秘密,不過蘋果仍沒有被刺激到,口風還是相當緊,打死不透露一絲絲訊息;但是外界傳言持續滿天飛。

國外媒體網站MacRumors日前引述德國FrankfurterAllgemeine Zeitung報導,蘋果在德國柏林市中心秘密營運研發中心,雇用了15名到20名男女高階人員,這些人員來自於德國汽車產業界,分別具有工程、軟體、硬體和行銷專業背景。報導暗示蘋果可能透過此一研發中心,正在布局電動車。

國外媒體先前報導,蘋果透過名為Titan的計畫,對內表明在2019年要達到出貨電動車產品的目標。

蘋果已從特斯拉(Tesla)、福特(Ford)、賓士(Mercedes-Benz)、通用(GM)、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NV)、A123Systems等,挖角汽車業和電池廠商的工程師好手。

蘋果也從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以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自主系統實驗室(Autonomous Systems Lab),積極挖角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以及自動駕駛系統經驗十足的工程師與主管。

國外媒體先前報導,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前年還率領蘋果資深主管,親自前往BMW位於德國萊比錫(Leipzig)的生產工廠,實地考察BMW電動車electric i3的量產狀況。

評析
艾德伯格專攻能源儲存技術和降低電動車充電成本應用,已經離開Google轉投效蘋果。

 樓主| 發表於 2016-7-3 06:17: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5月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搶貨 白色石油漲很大
電動車手機需求暴增 Q1鋰價暴漲47%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被稱為「白色石油」的鋰,在電動車廠搶購下,繼去年大漲28%,今年首季再飆47%。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為兌現大量訂單狂搶鋰,掀起「特斯拉效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年產量要達50萬輛,得吸收全球的鋰,如今要提前2年在2018達此目標,勢必搶更凶。

未來3~5年需求強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特斯拉不僅對汽車業投下震撼彈,也撼動了鋰及其他金屬市場。該公司的電動車使用大量鋰,1輛Model S所需的鋰,比1萬支智慧手機還多。特斯拉宣稱已收到近40萬輛Model 3訂單,將需要超級大量的鋰。其他電動車製造商也在持續掃貨中,未來3~5年鋰需求可能保持強勁。

據高盛(Goldman Sachs)推估,在智慧手機和電動車應用的驅動下,2025年鋰需求將暴增2倍至57萬噸,行情持續看俏。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第1季碳酸鋰均價較去年同季暴漲47%;去年鋰價也逆勢強漲28%。

另外,中國政府正全力推動電動車輛的發展,對鋰的需求也非常龐大。


鋁銅看漲鉑鈀走弱
鋰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輕1項金屬,地殼蘊藏大量的鋰但難以挖掘,主要蘊藏在偏遠地區,構成技術及物流挑戰。全球主要鋰產區約有6個,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和澳洲。

不過不同於黃金、銅或其他商品,鋰沒有現貨市場,不在交易所交易,而是由買賣雙方個別議價訂合約。

「特斯拉效應」不只在鋰市場發酵,Model S車架為全鋁製,鋁比鋼鐵輕,需求將隨輕量化趨勢而走高。用於導電的銅需求亦看增,1輛電動車需使用60公斤的銅,為柴油車用量的4倍。

與此同時,分析師稱,鉑和鈀的需求可能減弱,因這2種金屬主要用於催化轉化器,過濾柴油燃料的排放物,在電動汽車中派不上用場。

評析
在電動車廠搶購下,鋰繼去年大漲28%,今年首季再飆47%。

 樓主| 發表於 2016-7-7 05:04: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7-7 05:06 編輯

轉貼2016年5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挪威電動車盛行
挪威在電動車市場上堪稱是全球其他國家的「北極星」

【蕭麗君】
新聞提要
  ■北歐的挪威雖為石油生產大國,卻不吝提供慷慨的優惠措施,鼓勵民眾購買環保車,這也讓去年該國登記新車中,每5輛就有1輛是電動車。

  去年挪威登記所有新車中,5輛將近有1輛是電動車,該市占率在全球沒有1個國家可以媲美,這需歸功挪威提供慷慨的優惠措施沒有任何國家比的上。

引誘換車 免稅又低價
  根據挪威道路交通資訊會的統計指出,去年該國登記的15.07萬輛新車中,將近有2.6萬輛是零排放汽車,除了9輛是氫燃料電池車,其餘都是電動車,這也讓該國電動車市占率從2014年的12.5%拉抬至1 7.1%。

  挪威電動車協會的布烏(Christina Bu)指出,挪威在電動車市場上一直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它在該領域上堪稱是全球其他國家的「北極星」。

  挪威雖然享有來自北海油田與天然氣儲備帶來的豐厚財富,不過它在推廣零排放汽車上卻依然不遺餘力,特別是對有意購買環保車的車主提供許多誘人優惠措施。

  例如挪威免除多數插電式混合車與電動車的銷售稅與登記費用,讓它們在價格上能較其他汽車更具競爭力。

  去年在挪威最受歡迎的電動車福斯Golf,售價為25.4萬克朗、約2萬8,300美元,遠低於同等級的柴油車售價32.7萬克朗。

  然而歸功於這些優惠措施,福斯Golf的電動車有3分之2銷到挪威。該國還是特斯拉Model S電動車的第2大市場,僅次於美國。

  此外,電動車車主還享有其他好康,例如不用支付過路費,以及在部分情況下,可使用部分車道免費停車。

停車充電 免費資源多
  奧斯陸近期還將開放全球最大電動車停車場,並設立86個充電站免費提供充電。  挪威推廣電動車有成,也印證政策成功與否,一切都是繫於誘因是否具有吸引力。像是其他歐美國家在提倡電動車普及化方面由於缺乏誘人措施,導致成效大打折扣。

  在法國,政府對將柴油車更換至電動車的車主提供1萬歐元補貼,電動車去年在法國登記新車中僅占0.9%。

  至於另1個力倡消費者購買環保車的荷蘭,電動車在去年前11個月只占新車登記的2%。根據ING銀行預估,該比重在2020將攀升至7%。

  布烏指出,目前其他國家無法全然仿效挪威作法,主要是它們對傳統汽車的課稅沒有像挪威如此重。

  她還補充,挪威政策在許多方面執行較易,而且不用擔心預算大幅膨脹,例如環保汽車可以在公車專用道上行駛,這並不會造成額外支出,並可讓交通更為順暢。

  面臨氣候變遷議題,195國去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遷峰會上矢言將大幅降低廢氣排放,這項改變也加速環保汽車的普及化。

  當時在巴黎峰會上,包括德國、挪威、英國與荷蘭等13個歐洲與北美國家均同意,2050年所有新車都將為零排放。

  不過在挪威去年達成5萬輛電動車上路目標後,目前該國政府已開始計畫將逐漸降低部分優惠但具爭議性的措施,但實行時機仍須視環保車是否具有足夠競爭力而定。

  福斯挪威分公司發言人史溫斯(Anita Svanes)表示,「我們仍將倚賴現行優惠措施一段期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