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5-3-17 20:31: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3月1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比亞迪結盟Uber 強攻美企

經濟日報 記者陳致畬/綜合報導

挑戰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市場地位,叫車應用程式(App)業者Uber宣布,已與大陸汽車公司比亞迪合作,簽署測試電動汽車協議。
路透報導,這個測試計畫早在數周前已在美國芝加哥開始,最終可能擴大到其他城市。Uber表示,這是該公司首次關注電動汽車,芝加哥當前與潛在合作的司機,都對這項方案很感興趣。

報導說,電動車是Uber協助司機購買或租賃新、舊汽車計劃的一部分,「比亞迪e6」目前通過芝加哥經銷商Green Wheels USA銷售,這個經銷商專注於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並建造電動汽車充電站。

Green Wheels總裁Doug Snower表示,目前約有25輛比亞迪電動車,被芝加哥的Uber司機使用,希望到年底時可增至200輛。

據悉,比亞迪e6的計程車兩小時就能充滿電,續航里程可達300公里。

比亞迪北美市場業務負責人表示,比亞迪在北美市場不再致力於直接開拓個人消費者市場,更多是面向企業客戶。

此前比亞迪巴西公司總經理李鐵曾說,Uber計畫在美國購買1,000輛比亞迪電動汽車。

Uber指出,Uber是在去年底開始與比亞迪談判;對比亞迪來說,Uber協議是向美國消費者出售汽車目標的第一步。

比亞迪已經提出新目標,計畫在2015年底讓電池產能比去年同期增長六倍。另外,比亞迪還計畫從2015年起採用一種新型電池,以提升電動汽車的性能。在美國市場,比亞迪計畫推出下一款產品:電動卡車,用來運送垃圾、貨物等。

比亞迪是大陸的主要汽車公司之一,但在美國迄今只有e6汽車用於試點項目。目前在美國日產汽車和特斯拉的Leaf和Model S電動汽車,更有知名度。
 樓主| 發表於 2015-3-17 20:33: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3-17 20:34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1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基地曝光 蘋果電動車Titan有影

經濟日報 編譯林佳賢/綜合外電

媒體日前大篇幅報導蘋果正在祕密開發電動車,但這項傳聞叫「Titan」(泰坦)的電動車計畫仍籠罩著層層面紗。科技網站AppleInsider直搗蘋果公司總部所在地,發現一處據稱就是蘋果研發電動車的最高機密設施。
AppleInsider獨家報導,蘋果正在距離加州總部幾分鐘路程的祕密設施研發電動車。消息人士表示,Titan計畫已經脫離概念階段,許多重要工作正在祕密設施進行當中。

兩位熟悉Titan計畫的人士表示,蘋果研發電動車已經有一段時間,且一直有研發電動車所需的零件運送至離總部不遠陽光谷(Sunnyvale)鎮的辦公建築。

目前仍無法確定陽光谷的蘋果次級園區是Titan計畫的研發基地,但AppleInsider指出,蘋果公司在這裡確實有許多設施,還進行許多與汽車有關的改裝,包括設置一個「汽車工作區」和「維修車庫」。

AppleInsider透露,蘋果公司內部將電動車的祕密研發基地取了「SG5」的代號。熟知Titan計畫的消息人士指出,蘋果最近聘僱的汽車技術人員許多都在陽光谷園區工作,其中包括從電動車公司Tesla挖角來的人才。消息人士指出,在陽光谷進行的部分計畫在公司內被視為「高度機密」。

為了隱藏電動車計畫的蹤跡,據傳蘋果員工在進入電動車研發設施前,被要求將公司識別證轉到背面,以防被路人發現。被准許進入SG5大樓的訪客,拿到的通行證也和蘋果總部通行證完全一樣。

評析
蘋果電動車Titan有影


 樓主| 發表於 2015-4-5 13:54: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3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自駕車 今夏上路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宣布,今年夏季將在美國推出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車,讓駕駛手不握方向盤、腳不踩油門,也能驅車在公路等「主要道路」上馳騁。

對許多需要長途開車通勤的駕駛而言,擁有一輛自動駕駛車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但穆斯克19日宣布,Tesla在自駕車研發上大躍進,預計三個月後推出Model S電動車的軟體更新,賦予這部高階電動車「自動操控方向盤」(auto-steering)功能,技術上可從舊金山一路駛達西雅圖,途中不需駕駛人手動操控。

他說,今夏軟體更新後,Model S還可聽從駕駛透過智慧手機召喚,然後自動把車停在車庫或別處,但這項功能只限在私人不動產內使用。

而且,Tesla電動車也將能預測電池電力何時耗盡,並引導駕駛到最近的充電站。

穆斯克指出,這項自動駕駛技術只適用於公路及其他主要道路,因為Model S的設備還沒辦法處理更複雜的情況。他說:「從甲停車場開到乙停車場,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我們暫不打算讓車主使用此功能,因為在郊區一帶不安全。」

他表示,Tesla仍在評估讓自動駕駛技術實際派上用場的方式,目標是賦予車輛類似飛機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的功能。

分析師認為,穆斯克宣稱今夏將推出的自動駕駛功能,將是「革命性的一步」,但仍有法律問題尚待解決。美國許多州已通過法律,讓自駕車合法化,但僅止於授權測試自駕車,尚未准許消費者使用,所以自動駕駛是否合法,仍是個大問號,Model S車主若試圖用自駕功能,可能觸犯法規。

隨著Google、通用汽車(GM)等大廠也快馬加鞭研發自駕車技術,分析師預期,幾年後,美國聯邦與各州政府可望制定出適當的政策與法規,以確保自駕車安全無虞。
 樓主| 發表於 2015-4-5 13:58: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4-5 14:02 編輯

轉貼2015年4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報捷 Q1賣了1萬輛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特斯拉(Tesla)第1季出貨量突破1萬輛,超越預期,並創歷年來新高,但顯然還得加足馬力衝刺,才能達到執行長穆斯克訂定的銷售目標。
特斯拉今年第1季的銷量為10,030輛汽車,比原本預期多出500輛,並較一年前勁增55%。數據顯示特斯拉今年可望超越去年寫下的31,655輛Model S銷售業績。

然而,穆斯克訂定的2015年銷量目標是5.5萬輛,並於2020年增至50萬輛。這對開始量產汽車還不到三年的特斯拉來說,可說是一個十分大膽的目標。

穆斯克為達到目標,需要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休旅車Model X。穆斯克到目前為止都致力實現目標,並在時機或訂價上符合市場期待,特斯拉推出Model X,是考驗特斯拉是否具備從利基市場躍進主流市場的能力。

特斯拉通常都得等到一個季度結束才會揭露銷售數字,但業界慣例是每月公布銷售數據。特斯拉的做法讓市場對特斯拉的營收與淨利估值差異很大,特斯拉為避免市場感到困惑,將在季度結束後三天內揭露銷售成績。

國際油價下跌,導致電動車的前景蒙上陰影,特斯拉為拉抬美國市場的需求推出頗具吸引力的租賃汽車方案,但特斯拉在拓展新市場方面卻顯得相當吃力。特斯拉去年第4季虧損1.08億美元,加上無法符合中國市場的期待,計劃裁減中國員工。


評析
還得加足馬力衝刺

 樓主| 發表於 2015-4-29 13:25: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4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Tesla揮軍商用電池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報導,特斯拉(Tesla)正與沃爾瑪(Wal-Mart)與嘉吉(Cargill)等大公司簽約,為這些公司提供能源儲存裝置,希望利用這塊新市場提振這家電動車先驅製造商的獲利和營收。

Tesla下周將發表家庭與公用事業用途的電池組,更努力把事業觸角延伸到電動車以外的市場。

美國加州自營發電補助計畫(SGIP)的評估資料顯示,Tesla打算銷售一系列商用電池組,用途包括為工廠供電、減少學校與酒廠電費等。

Tesla已致力於提高電網中的清潔能源比率,並希望從中受惠。客戶常會購買電池組,儲存來自太陽能面板的能源,在電費上漲、或陽光不強時使用這些能源。Tesla正在內華達州打造超大型電池生產工廠,能源儲存產品可望成為該公司的第二大營收來源。Dougherty公司分析師詹姆絲也說,Tesla的能源儲存事業對其股票的價值多達70美元。

Tesla已與太陽能大廠SolarCity合作,在加州約300戶裝有太陽能面板的家庭裝設電池。沃爾瑪也在加州11家分店裝設特斯拉的電池產品,嘉吉則計劃在其動物處理工廠裝設一組100萬瓦的電池系統。

拜州政府補助與電池化學技術進步所賜,美國能源儲存事業正熱門。GTM研究公司的報告顯示,美國能源儲存裝置總銷售2019年前將達15億美元,約為2014年的11倍。
 樓主| 發表於 2015-4-29 13:27: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4-29 13:29 編輯

轉貼2015年4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搶灘蓄電池市場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s)本周四(30日)即將發表蓄電池產品,正式進軍電動車以外的新領域,受此激勵,該公司股價應聲大漲。特斯拉自4月以來股價累漲26%,為標普500指數同期漲幅的10倍。

分析師看好特斯拉新事業所帶來的效益,可能優於市場預期,促使特斯拉周一股價一度飆漲逾9%。周二開盤下跌0.48%,每股230.43美元。

特斯拉即將於本周四發表家用電池和大規模供電等級電池,首度進軍定置型電池儲存(stationary storage business)領域。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認為,定置型蓄電池領域仍在起步階段,但預料未來將有顯著的成長。特斯拉的蓄電池可協助電力公司管理能源需求與電網波動。在家用市場,蓄電池也可與太陽能陣列搭配使用。

德銀分析師拉許(Rod Lache)預估,2020年特斯拉每股盈餘20美元,而定置蓄電池事業將使此預估值再提升5美元。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今年稍早曾暗示將發展新事業,表示電池儲存裝置可能占其超級電池工廠三分之一的產出。

特斯拉正耗資50億美元在內華達州雷諾(Reno)近郊打造超級電池工廠,將生產電動汽車Model 3用的電池,此車款預計未來2~3年推出。

特斯拉即將發表蓄電池的消息,對一些特斯拉粉絲來說可能大失所望,因他們原期望這家公司會推出電動摩托車,但對華爾街來說卻一點也不意外,大多投資者預料特斯拉將在4月30日的發表會正式宣告進軍定置儲存事業。

不過並非所有華爾街分析師皆抱持樂觀看法。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分析師上周報告指出,特斯拉蓄電池事業要呈現盈餘,可能比電動車本業2020年達到獲利的目標更加遙遠。


評析
仍處本夢比
 樓主| 發表於 2015-5-3 06:11: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4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Tesla將在日本增設電動車充電站

經濟日報 記者葉亭均╱即時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計劃今年在日本增設免費且快速的電動車充電站數量,提高至約30 座,未來將在全日本擁有上百座充電站。

Tesla執行長穆斯克接受日經新聞訪問時表示,Tesla的駕駛人將能在日本本州長途行駛。他說:「我們將保證盡全力投資,讓在日本的駕駛有愉快經驗。」Tesla目前在大東京地區、大阪與神戶設有六座「超級充電站」。電動車Model S的駕駛可在半路以20分鐘的時間為汽車電池充電。

穆斯克說,在日本的所有Tesla充電站將以太陽能供電,透過裝置於當地的太陽能板或外供應業者來產生電力。

穆斯克未透露興建這些充電站的成本。另外,除橫濱外的服務中心外,Tesla還計劃要在日本興建更多服務中心。

穆斯克表示,在路邊的停車計費器安裝低功率的充電器,將有助提高電動車受歡迎的程度,他將向日本政府提出這項建議。不過穆斯克坦承,這項基礎建設對日本汽車競爭同業的益處,將勝過Tesla。
 樓主| 發表於 2015-5-3 06:17: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5-3 06:18 編輯

轉貼2015年5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擴版圖 攻能源儲存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宣布進軍能源儲存市場,計劃把電動車電池技術引進家庭、企業與公用事業公司,運用安裝在屋頂上的太陽能板以及車庫牆上的電池來儲存電力,造就更節能、環保的輸電網。
穆斯克30日在加州的特斯拉設計工作室說:「我們的目標是徹底改變世人使用的方式…我們談的是兆瓦(terawatt)的規模,目標是完全改造這世上全部的能源基礎設施。」

這項聲明象徵特斯拉朝電動車以外的領域擴張。隨著愈來愈多家庭、企業和公用事業採用由日光與風力產生的再生能源,提供穩定電力的需求日增。用電池在發電尖峰時先把電力儲存起來,待缺乏日照或沒風時再用電池供電。

特斯拉的家用電池稱為「Powerwall」,是一種安裝在牆壁上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有7千瓦時(kWh)或10kWh兩種版本,預定今年夏末開始出貨,定價3,000美元至3,500美元,視容量而定。

穆斯克說,這款家用電池有多種顏色可挑選,可當作美觀的壁飾。

特斯拉表示,這種電池是設計用來轉移電負荷,也就是用電冷門時段電價較低時充電,然後在用電需求和電價高峰時段釋出電力;也可在白天儲存太陽能電力,等夜晚再釋出,或充當斷電時的備用電源。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統計,美國家庭平均每天會消耗約30kWh的電力。

除了住宅用戶外,一些企業也承諾採用特斯拉的充電系統,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和目標百貨(Target)在內。容量更大的100 kWh版電池,則以公用事業公司目標客層,用來協助他們控制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供電斷斷續續的問題。

不過,如同售價7萬美元起跳的特斯拉電動車,這種蓄電池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都太過昂貴,加上使用次數可能有限,有礙市場普及化。


評析
這種蓄電池太過昂貴,加上使用次數可能有限,有礙市場普及化。
 樓主| 發表於 2015-5-3 06:34: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5-3 06:36 編輯

轉貼2015年5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另闢財源 賣二手車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開始在官網銷售Model S二手車,跨出從新創公司轉變成主流車商的重要一步。
特斯拉大約在一周前悄悄推出認證二手車方案,讓消費者可以買到價格比新車便宜的特斯拉電動車,並提供四年或5萬英里保修方案。

特斯拉發言人說,第一批二手車來源主要是一些車主淘汰舊車、添購去年底上市的四輪傳動Model S。此外,特斯拉在2012年推出租車方案,租期通常三年,這些車將在今年開始歸還給特斯拉。

銷售二手車攸關特斯拉能否開闢新客源,並且讓車的剩餘價值成為另一穩定的營收來源。

特斯拉並不運用獨立經銷商通路,所以可以保有賣二手車的全部營收。對汽車經銷商來說,賣二手車的利潤通常比新車高很多。

目前並不清楚特斯拉賣二手車能夠賺到多少錢。相較於私人賣家或獨立車商在AutoTrader.com上登廣告顯示的特斯拉二手車售價,特斯拉官網上周的報價比較便宜。因為特斯拉的二手車供應量有限,目前特斯拉網站只在美國11個大都會區提供二手車。

寶馬、賓士等汽車製造商的認證二手車銷售相當成功,因為業者提供保證,讓消費者安心購買。二手車的需求提升了剩餘價值,進而壓低新車租賃價格。然而,如何處理二手車的庫存問題將會是特斯拉的難題。

在特斯拉提出二手車方案後,每年將有幾十萬輛出租車返還,特斯拉必須存放這些車直到賣出。

特斯拉發言人說,這些二手車將分組存放,未必會存放在零售門市。客戶訂購二手車後,可以赴各地區的存放地點取車,或要求特斯拉把車運送到府。

評析
銷售二手車攸關特斯拉能否開闢新客源,並且讓車的剩餘價值成為另一穩定的營收來源。


 樓主| 發表於 2015-5-9 05:38: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5-9 05:40 編輯

轉貼2015年5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交車量創高 特斯拉Q1有起色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周三公布第1季財報,因成本增加,使該季虧損較去年同期擴大。儘管如此,該結果仍優於分析師預期,加上該季交車量創新高以及新推出的定置型電池訂單暢旺,都有助加強投資人的信心。

特斯拉周三盤後股價上漲2.6%;周四開盤小跌0.47%,每股報229.36美元。

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法說會上表示,不久前宣布推出的定置型電池產品訂單暢旺。他說:「基本上,我們到明年中的生產額度,在開賣首周就已售出,這實在很瘋狂。」

特斯拉上季淨損從去年同期的4,980萬美元擴大至達1.54億美元。營收年增51%至9.39億美元,主要歸功於單價7.1萬美元以上的Model S車款該季銷量躍升55%,上看10,045輛的新高紀錄。

經調整後的每股虧損達0.36美元、營收11億美元,雙雙優於分析師預期的每股虧損0.50美元、營收10.4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儘管目前面臨匯率以及研發、營運、資本支出提高的挑戰,但汽車部門營業毛利率仍達目標。

特斯拉因投資快速充電站、開發即將推出的電動休旅車款Model X等產品,使得成本上升、虧損擴大以及流動性減少。

截至第1季止,特斯拉手握現金15億美元,低於前季的19億美元以及去年同期的24億美元。穆斯克曾表示,該公司有能力支撐成長計畫,無須銷售股份或可轉換債券。

特斯拉上季交出汽車銷量創紀錄的成績,表示會繼續朝向今年銷售5.5萬輛的目標前進,其Model X也會依照計畫在第3季底推出。由此觀之,特斯拉樂觀認為在此車款帶動下,下半年出貨量將大躍升。

特斯拉甫於4月30日向外界發表最新儲能電池事業,穆斯克表示,該公司已接獲3.8萬筆住宅電池訂單,以及2,400筆大規模商用電池組訂單。


評析
每股虧損達0.36美元、營收11億美元,雙雙優於分析師預期的每股虧損0.50美元、營收10.4億美元。
發表於 2015-5-10 02:43:33 | 顯示全部樓層
特斯拉在去年一整年期間,股價快速飛漲,同時帶動國內相關產業鏈,如今至少盤整3個月,未來股價能否反轉向上,應先觀看財報狀況
 樓主| 發表於 2015-7-6 06: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6月16日《看雜誌》2015年6月號,供同學參考

新能源時代來臨 「電源牆」將取代石油

【撰文/華德】

美國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公司發展純電動汽車獲得佳績後,持續拓展「非石化燃料」的能源市場。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布,該公司已具備解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實用方法:一是供家庭用戶安裝在牆上的太陽能電池「電源牆」(Powerwall);二是向商家提供可無限擴展的大電量電池系統「電源群」(Powerpack)。
特斯拉公司斷言,這種用於家庭、商家的新式電池,將幫助世界「斷絕石化燃料」。該類電池有助於管理電力需求、提供備用電力、加強電網恢復能力,最重要的是可輕鬆駕馭並使用太陽能。這種「電源牆」有兩種配置方式:10千瓦時容量用於週循環,7千瓦時容量用於日循環,價格分別為3,500和3,000美元。最多能有9個單體電池組合,即10千瓦時連體,提供最高90千瓦時容量,或者7千瓦時組合,提供最高63千瓦時。電源牆的關鍵價值在於有10年的保修期,因此,若以10年為1期計算,一棟電源牆月費僅25至29美元。

為了滿足大電量商業用戶的需要,特斯拉的「電源群」將提供更大容量的能源儲存方式,即100千瓦時的電源塔連接成至少500千瓦時容量的群組。馬斯克甚至推薦千兆瓦時級別或是更大組合的可能性,可為一座城市發電。

同時,特斯拉的電源儲存技術和太陽能電池板配合使用,在管理電源和加強電網恢復方面能起到關鍵作用,可供電力不足或完全無電的地區開拓契機。預計2015年下半年,特斯拉會將電源牆投入市場。

執行長馬斯克表示,該公司千兆廠的電池生產將占據能源儲存業的三分之一,預定於2020年產35千兆瓦時容量。對能源儲存的需求將催生出更多的千兆廠,全世界將可從使用石化燃料過渡到可持續能源。

馬斯克編織的夢想和他之前的太空夢、超高速真空列車同樣具有十足的吸引力,不過,夢想成真還需要跨過技術、商業的壁壘。據美國研究機構GTM統計,家用蓄電池將會在2019年爆發,屆時將占市場的半壁江山。

完整內容請見《看雜誌》2015年6月號
 樓主| 發表於 2015-7-6 06:05: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8 07:47 編輯

轉貼2015年6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可為Tesla充電的小型踏步設備 造價不低

聯合新聞網 數位頻道主編 Mash

就在Tesla公布旗下車款在近三年內總累積行駛里程已經超過10億英哩 (約16億公里)距離,相當減少超過57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顯然Tesla旗下電動車款成功吸引不少人駕駛使用。而在持續擴充充電站且提供各項提示駕駛留意殘存電量等功能設計之餘,Tesla看來也希望讓使用者能有多一道緊急電力備用方案,在與新創團隊Pavegen合作內容中,將可利用一組小型踏步設備為車輛緊急充電,但整體價格依然不算親民…。

在近期消息中,Tesla與新創團隊Pavegen攜手合作小型踏步設備Crowdcube,將可利用簡單踏步方式為Tesla旗下車款緊急充電。從實際設計來看,Crowdcube的功能主要是讓車輛面臨沒電之前,透過踏步讓車輛電力恢復到一定電量,藉此可到最近的充電站補充電力,但不確定從沒電恢復到滿電狀態需花費多久時間 (就Pavegen執行長暨創辦人Laurence Kemball-Cook 的說法,在數千步踩踏之下,約可對應20分鐘行駛時間)。

Crowdcube原訂募資目標設定為75萬英鎊 (約新台幣3660萬元),目前已經累積超過155萬英鎊 (約新台幣7567萬元),預計每組Crowdcube售價將以54000英鎊價格銷售 (約新台幣260萬元),看起來一般使用者還是選擇時時留意車輛殘存電量,並且在快沒電情況下記得尋找充電站補充電力較為划算。

 樓主| 發表於 2015-7-6 06:07: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6 06:10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1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推平價家用儲能電池

聯合晚報 記者劉怡妤/台北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積極進軍儲能系統推出家用及企業用鋰電池儲能,價格壓在3,500美元以下,平價儲能系統可望刺激市場快速發展,EnergyTrend研究經理呂理舜表示,在特斯拉推出親民價格之下預估正式銷售後將帶動一波家用儲能電池風潮。

特斯拉宣布將從根本改變世界使用能源方式,並讓全球能源基礎設施走向零排碳;EnergyTrend預估,儲能系統市場規模今年約為226MWh,2018年將達1628MWh,成長幅度迅速,其中家用儲能市場規模也將超越工業及企業用儲能,未來在民生、工業包含新能源應用等,均將看到更多儲能系統裝置。

呂理舜表示,儲能系統在家庭應用已在許多地區推行,並且陸續獲得日本、德國、美國、中國等政府補助,日本再生能源收購價格方案,10kW以下的系統如配置儲能系統回購價格也較高回購價格為35日圓,如無調節夜間電力移轉至日間備載使用則收購價降至33日圓,政府補助策略將促使自發自用成為發電必要設備。

至於美國則預計在2020年新能源總發電量達到70GW,呂理舜估算,加州再生能源預計裝設目標33%,則備載緩衝約3-5%需求,總儲能系統需求約2-3.5GW,近期加州通過「能源儲存法案」,2020年前完成至少1325兆瓦電力儲存設備,將帶動未來大型儲能系統建設的發展。

目前台廠切入儲能系統零組件供應鏈包含上市公司台達電(2308)、旭隼(6409)、F-貿聯(3665)、博大(8109)等。
評析
家用儲能市場規模將超越工業及企業用儲能

 樓主| 發表於 2015-7-8 07:49: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8 07:51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健和興 奪下Tesla肥單

經濟日報 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Tesla電動車與儲能系統雙動能啟動,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健和興(3003)接獲Tesla的綠能連接器,將從本季開始出貨,F-貿聯也可望挾供應鏈優勢,提高份額。

特斯拉的家用鋰電池儲能系統推出7kWh與10kWh兩種規格,價格最高不超過3,500美元;針對企業用戶,則提供100度電的儲能系統。

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研究,由於特斯拉推出的家用儲能系統價格親民,預估在正式銷售後,將帶動一波家用儲能電池的風潮。

儲能系統在家庭應用已在許多地區推行,並且陸續獲得日本、德國、美國、中國大陸等政府補助。健和興過去只是小量送樣Tesla電動車零件,但在Tesla今年4月底發布的公用與家用儲能計畫中,健和興確定成為綠能連接器供應商,並已小量出貨,法人預估,供應鏈的首波放量時機將落在今年第3季末。

法人預估,健和興綠能連接器目前已獲大額訂單,可望為下半年每月營收貢獻逾千萬元台幣,並有逐月增加趨勢。

據了解,Tesla在儲能系統的主要分為家用Powerwall與企業用PowerPack,根據法人蒐集市場資訊估算,拉貨第一周兩者的需求量各有3.8萬顆與2,500台,且家用有機會自7月開始啟動,8月在美問世。

法人看好,儲能系統的市場接受度超過預期。貿聯主管表示,Tesla的儲能系統可望從下半年開始上路,貿聯供應Tesla的品項會再提高,去年貿聯供貨Tesla占營收比重9%,今年保守估計至少有12%。


評析
Tesla今年4月底發布的公用與家用儲能計畫中,健和興確定成為綠能連接器供應商,並已小量出貨,供應鏈的首波放量時機將落在今年第3季末。
 樓主| 發表於 2015-7-8 07:5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8 07:56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Tesla上季銷量 激增52%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第2季銷量激增52%,連兩季優於預期,激勵2日股價大漲4%,寫下4月來最大單日漲幅。在多數電動車業者面臨油價走低的困境下,特拉斯以長程電動車見長,業績維持長紅。


Tesla 2日表示,Model S電動車第2季銷量為1萬1,507輛,高於5月預估的1萬至1.1萬之間,上半年銷量則不及全年目標5.5萬輛的40%。不過,Model X休旅車將於本季上市,可望帶動整體產量和銷量。

如今多數電動車業者面臨油價持續走低的困境,但Tesla仍保持不墜。Tesla長程電動車充電一次可跑270哩,其他業者都不到100哩。Model S最多可乘坐七人,從時速零加速到60哩只要5秒,搭配17英吋螢幕供車主上網。Tesla更不斷擴充Model S的功能,是其他車廠望塵莫及之處。

除了電動車,Tesla執行長穆斯克已跨足其他市場。他5月宣布進軍能源儲存市場,計劃把電動車電池技術引進家庭、企業與公用事業公司,運用安裝在屋頂上的太陽能板及車庫牆上的電池來儲存電力,造就更節能、環保的輸電網。

穆斯克旗下的SolarCity也宣布,將供應太陽能設備和家用能源系統的零件,給以色列SolarEdge科技公司。以色列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激勵Tesla股價大漲的另一利多是乾蓄電池的需求。Solar Edge生產轉換器,可轉換Tesla太陽能面板所產生的直流電。Tesla為壓低成本,也在美國內華達州興建全球最大電池的工廠。



評析
Tesla長程電動車充電一次可跑270哩,其他業者都不到100哩。
 樓主| 發表於 2015-7-10 11:14: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0 11:18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usk信心滿:Model X會讓旗下電動車銷量倍增

MoneyDJ新聞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Musk 7日在愛達荷州Sun Valley舉辦的Allen & Co.年度記者會上表示,電動運動休旅車「Model X」有望讓公司的電動車銷售量倍增。Model X預定本季問世。

特斯拉希望讓今(2015)年的電動車銷售量達到55,000台,該公司目前只販售「Model S」電動車,而其上半年的交車量達到21,552台、全年度的目標達成度約有40%。


特斯拉曾於7月2日宣布,旗下高檔電動車Model S第二季交車超出預期,第二季交車量來到11,507輛,高於原先預估的10,000-11,000輛。Investors.com報導,分析師保守預估,交車量每增加1千輛,特斯拉當季營收就多賺8,500萬美元。

不過,特斯拉7日股價受兩家投資銀行對其本益比感到憂心影響,仍出現2月初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特斯拉7日終場下挫4.23%、收267.88美元;該檔個股7月2日收盤價(280.02美元)甫因第2季營收創歷史高、美銀/美林將目標價從65美元一口氣上修至180美元的激勵而創去(2014)年9月11日以來新高。


然而,MarketWatch 7日報導,美銀/美林當時仍將特斯拉的投資評等維持在「表現遜於市場」,理由是公司股價已偏高。德意志銀行7日也支持這樣的看法,認為特斯拉4月發表的最新固定式電池事業雖然極有潛力,但目前股價已大致反映這項利多。

評析
已有法人看淡


 樓主| 發表於 2015-7-10 11:21: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0 11:23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疑股價過熱 特斯拉遭降評

記者洪紹運/綜合外電報導



由於擔憂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股價過高,包括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Pacific Crest證券紛紛降評特斯拉的投資評等,導致該車廠股價近來重挫,本周來市值蒸發逾30億美元。

本周特斯拉股價不僅一度創下6月17日來的新低,且周二、周三連續兩日之跌幅亦刷新去年10月13日來的兩日最大跌幅,本周目前跌幅則為去年12月初來之最。

周三特斯拉收在254.96美元,單日下跌4.82%,周四股價隨美股上漲。

儘管如此,特斯拉股價今年來仍上揚約15%,對比標普500指數下跌約0.6%,且由於今年第2季銷售創新高,特斯拉股價上周更一度觸及10個月高點。

然而近來包括德銀、Pacific Crest證券皆對特斯拉採取降評措施,憂心其股價已經漲過頭。

其中,德銀周二雖將特斯拉股價預期由245美元調升至280美元,但警告若維持於「購買」評級將有風險,因而調降為「持有」。

而當日稍晚,Pacific Crest證券亦將特斯拉股票由建議「購買」調整為「持有」。該公司表示,特斯拉仍為汽車產業中最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之一,但股價已經到達頂端。

Pacific Crest證券補充道,市場投資人對於特斯拉的信心,相較6個月前已大有改變,現在對於油價可能回升的擔憂減少,對市場競爭的害怕已降低,對中國機會的質疑也有所降低,對需求疲軟的憂心亦舒緩,而目前股價都已反映上述事實。

另外,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亦指出,特斯拉股價已被高估。

不過分析師表示,最近連串的降評措施,並未考量下半年特斯拉將推出SUV新車款Model X,且該車廠希望藉由Model 3打入大眾市場,因此分析師認為,目前並非脫手賣股的時機。
評析
德銀、Pacific Crest證券皆對特斯拉採取降評措施,憂心其股價已經漲過頭。

 樓主| 發表於 2015-7-16 07:56: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6 08:00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內華達州大買地 蓋超級電池廠

記者洪紹運/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數個月來於內華達州收購近2,000英畝土地,使其在當地持有的土地已達原來的約3倍,主要是為在當地建造能夠大量生產的電池廠房。

2014年,特斯拉首度於製造業活動稀少的內華達州斯托里郡(Storey County)購買1,000英畝土地,今年4月、5月再度大量買下近2,000英畝土地。

特斯拉因耗資更新加州廠房設備,且於全球建造快速充電站並興建電池製造廠,導致其財務狀況一度窘迫,不過近期獲得總額達7.5億美元的信用貸款額度,有助該公司持續拓展電動車生產。

特斯拉發言人表示,旗下若干土地不會建蓋廠房,但會建造太陽能發電系統,以提供生產作業所需之電力。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將內華達州總值達50億美元的廠房稱為「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未來該公司計畫藉此建造50萬部電動車,並壓低電池成本逾30%幅度。

另外約達25%的廠房產能,將由特斯拉的定置型電池儲存事業(Stationary Storage Business)所使用,該事業目前已銷售備用電池至住家、企業及公共事業單位。

穆斯克5月時曾表示,定置型電池初步需求大,該公司事前應考量擴展電池工廠計畫。該工廠目前正在建造中,已完成鋼骨與屋頂之初步建蓋。

特斯拉電池工廠將於2016年底開始生產電池,並持續擴增產能至2020年,占地預計最終達1,000萬平方英尺,年產量則將達50千兆瓦時(Gigawatt Hours)的電池組。

屆時,內華達州單一電池工廠產量,將高於現今全球所有電池工廠之總產量。

評析
家用儲能市場規模將超越工業及企業用儲能

 樓主| 發表於 2015-7-16 08:04: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6 08:06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徵日韓業務副總裁 加速進軍亞洲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周二於日本官網發文招募日、韓業務副總裁,透露該公司已準備進軍韓國。分析師雖預期特斯拉今年會加速進軍亞洲,但大都認為中國才是特斯拉的衝刺重點。

特斯拉周二於官網表示:「日韓業務副總裁日後將管理日、韓兩大市場的所有業務活動,確保業務團隊達成短期及長期目標。」

特斯拉近日已陸續和三星SDI及樂金化學洽談電池供應合約,但周二官網發文是特斯拉首度公開透露將在韓國銷售電動車。一名業界人士向韓國先驅報表示:「韓國整體電動車市場或許才剛起步,但特斯拉對重視獨特性的頂級客群別具優勢。」

業界資料顯示,去年韓國售價在1億至1.5億韓元(約8.7萬至13.1萬美元)的豪華車銷售量達9,360台,而售價1.5億韓元以上的頂級豪華車銷售量也有5,616台,較1年前增加1倍。

但研究機構Jefferies LLC分析師朵雷芙(Dan Dolev)認為,特斯拉前進韓國雖是亞洲策略之一,但中國市場才是特斯拉在亞洲的發展重點。

特斯拉在前幾季財報發表會上已多次強調將進一步衝刺中國業績,並預期中國在未來幾年內成為特斯拉最大市場之一。

特斯拉自去年4月開始在中國銷售旗艦車款Model S,並在同年秋天打入日本。過去1年來,特斯拉中國辦公室員工增至600人,並在各地高級酒店、購物中心及度假村廣設充電站。日本目前也有3家門市、1間服務中心、6間快速充電站及25間一般充電站。

特斯拉估計去年中國銷售量3,500台,雖落後比亞迪及北汽兩大當地對手,但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稱原因在於許多人擔心充電站不足。

朵雷芙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問題非需求低落,而是基礎建設尚未到位且消費者認知不足。等到將來特斯拉增加銷售門市、服務中心與充電站後,業績自然會改善。」
評析
中國才是亞洲的衝刺重點。

 樓主| 發表於 2015-7-25 18:38: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25 18:42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1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推3款新Model S

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上周五發表3款新的Model S版本,各自專注於續航力、速度和入門款等三個不同領域的要求,明顯是為了滿足不同需求來擴大其市場。

其中被暱稱為「荒唐」版的Model S,從靜止到時速60英里只要2.8秒。它採用新的電路系統,其專用電池組能為馬達輸出1,500安培電流,才能讓其加速有如此爆發力。

根據特斯拉官方網站標示的原價,Model S P85D售價10萬5,000美元(逾326萬台幣)起跳,但「荒唐」版還要貴1萬美元。若已擁有Model S P85D的車主想升級為「荒唐」版,則只需花費5,000美元。

雖然最頂級配備的Model S款售價逾13萬美元,但特斯拉看好「荒唐」版能提升Model S的銷售量。其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說,「荒唐」版讓車主能擁有自己的雲霄飛車,無人可掩蓋它的鋒芒。

另一款強調增加續航力的Model S,其專用的90千瓦時電池組,較Model S 85多開15英里。若以高速公路時速65英里來計算,充滿電後的Model S 85能行駛265英里。

至於入門款Model S 70單馬達款售價7萬美元,較目前已上市的雙馬達款便宜5,000美元。

穆斯克表示,周五發表的新版,是公司不斷改良低階和高階產品而來,未來公司還仍會繼續改進。

他指出,新且效能更強的電池組是使用新的化學材質,讓特斯拉得以很快推出新版的Model X休旅車。由於休旅車更重,若要跟Model S擁有相同的續航力,就必須有更強力的電池組來配合。

他說公司已準備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新款Model X,至於低價位的Model 3的跨界車款與轎車款,會在幾年內上市,並且會在大約4年內,生產新款的敞篷跑車。

特斯拉股價上周五上漲約3%,收274.66美元。

評析
3款新的Model S版本,各自專注於續航力、速度和入門款等三個不同領域的要求,明顯是為了滿足不同需求來擴大其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5-7-25 18:56: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25 19:00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飛雅特前高層 加入蘋果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近日連續挖角多位汽車業人才,其中包括飛雅特克萊斯勒前任全球品管高層貝茲(Doug Betts),透露蘋果正在進行的電動車開發計畫規模日漸龐大。

儘管貝茲本人拒絕回應職務現況,但他在專業社交網站LinkedIn上的個人首頁顯示,他在去年已離開飛雅特克萊斯勒,並於今年7月加入蘋果位在舊金山灣區的辦公室。蘋果同樣拒絕透露貝茲目前參與的是電動車研發計畫,還是蘋果現有產品研發部門。

除了貝茲之外,蘋果也在今年初從瑞士挖角知名自動車專家佛蓋爾(Paul Furgale)。佛蓋爾曾任瑞士聯邦科技研究院自動車系統實驗室副主任,且過去曾為歐盟執委會主持過V-Charge自動停車系統研究計畫,是該領域備受敬重的研究人員。

內情人士透露,自從蘋果執行長庫克欽點福特汽車前任產品設計主管薩德斯基(Steve Zadesky)領導代號「Titan」的電動車研發計畫後,薩德斯基便肩負打造千人研發團隊的重任。

據了解,佛蓋爾加入蘋果後也開始拉攏同領域其他研究員加入團隊,且蘋果日前也從密西根大學網羅研究生加入電動車研發,種種跡象透露蘋果正加緊腳步進軍汽車作業系統市場,甚至不排除效法谷歌自行研發無人車。

除了蘋果之外,谷歌、優步等科技公司也積極挖角汽車業人才,使得矽谷與法蘭克福、底特律等傳統汽車重鎮之間展開搶人大作戰。

優步(Uber)日前從卡內基梅隆大學延攬40名研究員,蘋果也鎖定電動車開發商特斯拉挖角人才,而特斯拉也不甘示弱。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5月表示他樂見蘋果投身電動車市場,但強調特斯拉從蘋果挖角的員工人數比蘋果多4倍,頗有挑釁意味。

評析
電動車研發團隊添生力軍


 樓主| 發表於 2015-8-2 06:02: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2 06:06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3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激買氣 特斯拉推購車促銷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為了進一步刺激已相當火熱的市場買氣,美國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Tesla)周三意外宣布推出購車促銷活動。

該促銷活動針對現有特斯拉車主介紹新客戶購買S型電動車,提供共2,000美元的推薦購車折扣優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聲稱此為試辦專案,目的在於降低銷售成本。

特斯拉推出直接的購車折扣優惠活動出乎市場意料之外,畢竟S型電動車的買氣一直維持強勁,客戶購車後需等一段時間才能交車。

穆斯克周三下午向外界宣布推出此一推薦購車優惠專案,現有特斯拉汽車車主若成功介紹新客戶購買S型電動車,新客戶可享有1,000美元的購車優惠,推薦的車主則獲得1,000美元的推薦獎金。

現有車主若推薦2名以上新客戶,則適用其他的優惠,像是首位在北美、歐洲與亞洲地區推薦10名客戶的車主,將可免費獲贈一輛X型電動休旅車。

S型電動汽車依據不同車型車價有別,入門款定價要7萬美元,最頂級則要10.5萬美元。

穆斯克表示,此一購車優惠專案為期90天,其目的是刺激網路銷售,同時避免透過零售門市。

特斯拉估計門市銷售一輛電動汽車的成本為2,000美元,穆斯克並指出,此次購車促銷為試辦活動,用意在於測試推薦或開設新門市何種銷售方式最具成本效益。

穆斯克表示:「我們想瞭解公司究竟需要開多少家門市,以及推薦與門市的銷售表現比較,我們想透過此次專案找到答案。要是專案效果不錯,我們就會持續辦理。」

但穆斯克同時強調,特斯拉目前並無縮減門市的計畫。

特斯拉推出此一專案活動正值該公司即將發表第2款產品X型電動休旅車,該款標榜空間更大、配備更多的新車款上市時程已延宕多時。


評析
進軍電子商務
 樓主| 發表於 2015-8-7 07:40: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8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前Burberry大將施瑞瓦特 把Tesla變精品

經濟日報 編譯 鍾詠翔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為提升品牌形象,參考寶馬(BMW)、保時捷(Porsche)與法拉利(Ferrari)的行銷策略後,決定延攬英國精品業者Burberry前資深副總裁施瑞瓦特(Ganesh Srivats)出任北美銷售副總裁。

施瑞瓦特在職場專業社群網站LinkedIn的資料顯示,他三個月前就已悄悄接任特斯拉副總裁。

施瑞瓦特起初在Burberry做兩年新興市場企業發展部門主管,接著轉往一家孟買零售公司當兩年執行長,最後他在2009年回鍋Burburry,陸續接任美洲策略與零售部門主管。

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加洛韋說:「這對全世界來說都有意義,特斯拉不是一家車商,而是一家精品業者。」

不只特斯拉愛用Burberry的人才,蘋果公司2013年也挖角Burberry集團前執行長阿倫德(Angela Ahrendts),請她掌舵旗下零售事業。

特斯拉「仿效」蘋果從精品業挖角的做法很合邏輯,蘋果讓電子產品「精品化」,培養出一大群果粉;善於結合軟硬體的能力,向來也無人能及,而汽車業正是朝著軟硬互補的方向前進。

北美銷售部門職缺是特斯拉新近才開的職缺,特斯拉3月轉調全球銷售與服務部門副總裁吉蘭,要吉蘭改為負責出貨與長期客戶服務,公司將增聘負責各地銷售事業的新主管。

特斯拉沒有經銷商,而是透過展示中心直接把電動車賣給客戶;特斯拉也不須支付傳統廣告費,而是高度仰賴免費媒體報導以及客戶口碑。

市調機構Luxury Institute執行長裴卓薩說:「施瑞瓦特做生意絕對是客戶導向,這是一種長期關係,而不是一筆交易,Burberry是經營客戶關係的佼佼者。」

Cadent顧問集團經營合夥人哈里斯也說,如果特斯拉認為他們賣的是一種生活和思維方式,那從Burberry跳槽過來的人可望是正確人選,Burberry就代表一種生活方式。

高檔車商為增加營收,並加強客戶關係,一向積極推銷高價服飾與配件。特斯拉除賣T恤和郵差包外,也販售300美元大型手提包、40美元iPhone手機保護套等產品。
 樓主| 發表於 2015-8-7 07:42: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8月4日聯合晚報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聯手地產業 在6城市建充電樁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特斯拉中國區指出,特斯拉已確定與香港地產開發商恒隆地產策略合作。雙方將在恒隆地產分布大陸中國內地的6座城市的大型購物商場內安裝特斯拉目的地充電樁,以進一步擴大特斯拉的公共充電網路。

新華社報導,目的地充電樁是特斯拉除家用充電樁以外一種公共場合充電樁。特斯拉通過與大型企業合作,覆蓋了商場、寫字樓及居民區等公共區域。

北京、上海、成都、三亞、拉薩等70多個城市已興建超過1400多個目的地充電樁。根據雙方規畫,特斯拉目的地充電樁將佈置在恒隆地產位於上海、天津、無錫、大連、濟南和瀋陽這6座城市的商場內,共啟用19個目的地充電樁。

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朱曉彤表示,希望通過為中國車主提供完善的電動汽車出行充電解決方案,以持續鼓勵和引導更多人喜愛上新能源電動汽車帶來的更優越的綠色生活方式。

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已建立除美國本土之外,全世界最大的特斯拉車主公用充電網路。之前特斯拉還剛宣布,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今年中國7大重點投放超級充電樁網路建設規畫,以滿足車主更廣大的需求。
 樓主| 發表於 2015-8-7 07:44: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8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上季淨損擴大 二度下修銷售預測

經濟日報 記者廖玉玲╱即時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第2季淨損擴大,且一年內第二度下修銷售預測,盤後股價急挫。

特斯拉在美股周三盤後表示,今年的交車目標為5萬至5.5萬輛之間。去年執行長穆斯克發下豪語,說今年的銷售量將達6萬輛,今年稍早已調降到5.5萬輛,如今再度下修。

該公司上季淨損1.842億美元,一年前虧損金額為6,190萬美元。上季營收則成長24%,達到9.55億美元,因為車輛銷售持續攀高。

經調整後特斯拉上季每股虧損48美分,優於分析師預估的每股虧損60美分。去年同期每股獲利13美分。

特斯拉股價盤後一度暴跌逾9%,該股過去12個月來波動相當大,最低一度跌到每股181.4美元,最高曾觸及291.42美元,在周三的正規交易中收盤漲1.4%,報每股270.13美元,今年來漲逾20%。

之前如巴克萊分析師強森(Brian Johnson)就曾質疑特斯拉的交車目標,認為今年要比去年增加74%不太容易,尤其是增幅多依賴今年稍晚才會推出的Model X休旅車款。不過穆斯克保證Model X絕對值得等待,「這是一部很難打造的車,或許可說是世界上最難生產的一部,但真的很棒,我相信會讓大家驚艷不已。」

特斯拉表示,仍預期今年9月底這款車將開始「少量交車」,但進度就算只延後一周,整體產量就會減少約800輛。

穆斯克和財務長Deepak Ahuja在給股東的一封信中寫道,簡單而言,在偉大的產品與達成財報數字之間,「我們選擇了前者。」

特斯拉上季的資本支出總計4.052億美元,主要是持續用在Model X新車,以及預定2016年開幕的內華達州電池新廠。今年上半年的總支出達8.312億美元,預估全年支出約為15億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5-8-7 07:45: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7 07:46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2度下修今年銷量
Model X面臨生產挑戰 股價一度重摔逾9%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上季財報雖優於預期,但二度下修今年交車目標,由5.5萬輛再降至最低下探5萬輛,稱Model X運動休旅車雖將如期從9月起交車,但面臨潛在生產挑戰,衝擊周三盤後股價一度大跌逾9%。

恐影響Model S
去年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矢言要讓今年銷量衝上6萬輛,今年稍早已將目標降至5.5萬輛,如今再次下修至5萬至5.5萬輛之間,預估本季交車量僅略高於1.2萬輛,Model X僅佔少數。Model X面臨生產挑戰,恐影響現有車款Model S,因2款車將在特斯拉加州費利蒙(Fremont)廠同一組裝線生產。
馬斯克表示:「(Model X)格外難製造,將面臨相當大生產挑戰,我不想犧牲品質,在超出能力範圍下拼銷量。」

拜交車量躍增52%至逾1.15萬輛之賜,特斯拉第2季營收成長24%至9.55億美元(301億元台幣),淨損由1年前6190萬美元擴至1.84億美元(58億元台幣)但優於預期。

自由現金流將轉正
特斯拉股價周三收盤上漲1.4%至270.13美元,盤後一度暴跌9.3%,過去1年股價波動劇烈,最低曾跌至181.4美元,最高曾衝上291.42美元,今年截至周三收盤累計上漲21%。

特斯拉表示,Model X最終測試情況良好,能從9月底開始交車,但進度就算只延後1周,整體產量就會減少800輛。財務長Deepak Ahuja表示,隨著Model X產量增加,公司自由現金流將轉正,快則年底、慢則明年第1季就能實現。特斯拉明年首季將公布每輛售價3.5萬美元(111萬台幣)大眾市場車款Model 3設計,預計2017年底開始出貨。

特斯拉上季資本支出4.05億美元,用於擴張費利蒙廠,和興建預定明年初投產的內華達州超大電池廠。今年上半年總支出達8.31億美元,估計全年資本支出將達15億美元。


評析
特斯拉上季淨損1.842億美元,虧損金額遠高於一年前的6,190萬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5-8-8 10:11: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8 10:13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S容易被駭?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五報導,網路安全專家發現特斯拉(Tesla)Model S車款存在6項重大安全漏洞,足以讓駭客接管汽車,並對駕駛造成安全威脅。

網路安全公司Lookout技術長馬哈菲(Kevin Mahaffey),和資安公司Cloudflare的安全研究主管羅傑斯(Marc Rogers)選擇特斯拉為攻擊目標,是因為後者對軟體的了解勝於多數汽車製造商,但他們仍發現特斯拉有資安漏洞。

馬哈菲和羅傑斯並非惡意攻擊特斯拉,2人為所謂的「白帽駭客」(white hat),調查研究各種連網裝置,並向業者施壓以期提升安全性。

駭進Model S的詳盡過程擬於周五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駭客大會Def Con公布。近期連網汽車被發現一連串安全漏洞,飛雅特克萊斯勒上個月還因此召回140萬輛Jeep Cherokee休旅車。

入侵Model S並不容易,不過一旦駭客透過乙太電纜連上網路後,便能在遠端進入系統。駭客可控制螢幕、操縱計速器,以顯示錯誤的車速、打開或關閉車窗、上鎖或解鎖汽車,甚至可操縱汽車啟動或熄火。

羅傑斯表示,「我們在車速低於每小時5英里時讓引擎熄火,所有螢幕一片黑暗,音樂關閉,手煞車拉起。」不過他們試著在速度較快時接管汽車,特斯拉的安全措施讓駭客無法拉起手煞車。這時螢幕全部空白,汽車打至空檔,駕駛維持對汽車的控制權,讓他們有機會把車開到路肩。

特斯拉已發布更新修補資安漏洞,車主可透過WiFi或手機連接下載更新軟體。

評析
最近利空不少
 樓主| 發表於 2015-8-10 05:26: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10 05:29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9日中央社鉅亨網,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燒錢 每輛電動車賠12.7萬

(中央社底特律9日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汽車進入生死關頭時刻。以營業虧損來結算,每賣出一輛Model S電動汽車,特斯拉就要賠超過4000美元(約新台幣12.7萬元),上季特斯拉在豪華車的牛市燒掉3.59億美元。

特斯拉公司(Tesla Motors)5日已削減今年與明年的生產目標。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正在思考擴大募資的選項,且不排除脫手更多股票。

特斯拉股價6日大跌近9%,7日再挫2%,投資人與分析師對於馬斯克擴展特斯拉的汽車與能源儲存事業,正在權衡可能的風險。

直到6月30日,特斯拉手上握有的現金只有11.5億美元,少於1年前的26.7億美元。

特斯拉第2季交貨量為1萬1532輛,營業虧損大約4700萬美元,換算成每輛為虧損4000美元左右。特斯拉今年打算打造5萬至5萬5000輛車。

特斯拉指出,第2季營運成本與研發支出上升,價格7萬美元起跳的Model S系列平均售價則下滑1%,主因銷售組合轉向較便宜的車種,以及美元走強減少海外營收。

評析
利空測底




 樓主| 發表於 2015-8-15 07:13: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16 19:36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賣股 籌5億美元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提出新一回合籌資計畫,將售股募集5億美元,這也突顯在油價下跌、全球經濟甦減緩等背景下,特斯拉企圖以高價電動車顛覆全球汽車產業的代價,遠超出其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最初的設想。

報導指出,這次售股案之前,特斯拉從2013年開始營運以來已籌募多達逾40億美元,來自於出售可轉換票據及取得信用額度,俾支應其旺盛企圖心,即要從利基型豪華車製造商,變成車市的一大勢力。

在這段2年的期間內,特斯拉雖不斷衝高其營收,但其淨損也深化,因持續燒掉大量資金於擴充產能及新產品上。

特斯拉股價周四收紅1.8%,但若從其在8月5日公布第2季淨損1.84億美元算起,則股價到周四收盤前已跌12%。其股價周五盤中上漲6.71美元或2.7%,來到每股249.20美元。

報導指出,特斯拉新一回合籌資,計劃出售210萬股,其中包括價值2,000萬美元的配額將由穆斯克買下,及7,500萬美元的配額將由承銷商買下。

穆斯克曾經表示,他認為特斯拉將不需要再出售股票來支應下世代的汽車。

特斯拉周四表示,這次釋股所得將用於多方目的上,包括擴增其展示場、服務中心與能源儲存營運。

S&P Capital IQ的股票分析師李維(Efrain Levy)說:「特斯拉能夠透過售股而非常便宜地籌資,且不會有太多稀釋,它展現的是一支低價股的力量。」

特斯拉市值約308億美元,超過通用、福特等巨擘的市值之半。

特斯拉和其全球競爭者中的大多數一樣,都砸大錢於未來產品上,俾符合嚴格的規範,及滿足消費者對於像是自動駕駛等高科技性能的要求。


評析
2013年來自於出售可轉換票據及取得信用額度已籌募多達逾40億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5-8-16 19:37: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9-23 20:15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16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電動自駕車 進入試車
     
【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蘋果(Apple)電動自駕車呼之欲出,英國媒體披露,該公司已開始尋覓試車場地,蘋果電動自駕車發展進度,較外界預期的更快。
《衛報》報導指出,蘋果正在舊金山灣區找尋安全的試車場地。蘋果工程師Frank Fearson已去函汽車測試站GoMentum,希望提供可申請使用的時間,並了解如何與其他使用單位協調。

向GoMentum提申請
GoMentum佔地2100英畝(850公頃),由廢棄的美國海軍基地改建而成,主要作為自駕車測試站,各大車廠包括本田汽車(HONDA)、賓士(Mercedes-Benz)都曾在該測試站試車。

對此,蘋果不做任何回應。蘋果資深副總裁威廉斯(Jeff Williams)5月曾就電動自駕車發展做出極大暗示,稱汽車是「終極行動裝置」。神秘的蘋果特別計劃小組也早在5月就曾派大批工程師與GoMentum主管接洽。

早先報導指出,蘋果將電動自駕車發展計劃命名為Project Titan,已調度數百名工程師投入研發,並挖角多名汽車產業大將,協助其了解生產知識(know-how)。


評析
蘋果正在開發迥然不同的市場,認為可以帶來極大的市場區隔。
 樓主| 發表於 2015-8-19 05:54: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19 05:58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大摩看好自駕車技術 上調特斯拉目標價66%

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摩根士丹利看好電動車商特斯拉(Tesla)在無人駕駛的自動車技術上,有無可取代的地位,能引領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把其目標價從280美元,大幅調升66%至465美元,激勵股價大漲。

特斯拉股價周一盤中上漲3.3%,報251.24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指出,人手駕駛和私人擁有汽車等傳統經營模式,正出現根本上改變。

報告指出,以特斯拉和其對手在技術研發上的進展來看,特斯拉在未來12個月到18個月內,將會率先在車輛共乘上定出正式的經營計畫。

摩根士丹利預期,特斯拉在推出Model 3之後,很快就可能接著推出一個車輛共乘的商業計畫,為Tesla Mobility 1.0的城市通勤定點需求服務做準備。

摩根士丹利視之為特斯拉的商機,有潛力去加強其現有出售電動車給顧客的模式,並看好這模式能讓特斯拉在2029年的潛在營收成長逾3倍。這銷售模式是除了賣車外,也在賣里程數。

特斯拉目前的車隊是電動車、可連線、並能隨時透過無線網路來更新資訊,從而加強車上電腦的運作能力。這能令特斯拉拋離其他車商和意圖開發自動車科技等對手。

特斯拉正為收費和其他服務等建構無可匹敵的基礎建設,能為車輛共乘模式迅速做出修正。

特斯拉正向外界介紹9月推出Model X所配備的感應器和軟體運算能力,這可望成為自動車技術建立標準。

摩根士丹利表示,雖然這些都言之尚早,但他們的全球汽車產業研究團隊認為,特斯拉可能在提升車輛共乘的水平上,占有絕佳地位。

摩根士丹利把特斯拉的目標價定在465美元,是反映其預期特斯拉在未來1年到1年半之間,將會宣布一個提供車輛流動訊息的app。
評析

在谷歌、蘋果、Uber等大廠相繼啟動自駕車的實地測試後,被視為全球電動車品牌「典範」的特斯拉(Tesla)更積極卡位

 樓主| 發表於 2015-8-21 06:18: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21 06:20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電池 3強出列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指出,樂金化學(LG Chem)、三星SDI和Panasonic生產的電動車電池,廣受大型汽車廠愛用,專家估計,再過5年3強可望拿下80%的電池市場。

科技研究機構Lux Research估計,電動車電池市場規模將由今年的50億美元,攀升至2020年的300億美元。Lux電池專家拉斯洛表示,5年後電動車電池市場將由樂金化學、三星SDI和Panasonic三分天下,合計拿下約80%的市占。

Panasonic現為電池龍頭,客戶包括特斯拉(Tesla)、福斯(VW)和福特(Ford)等。據Lux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的市占達38%。若特斯拉的銷量持續攀升,Panasonic的市占將更上層樓。

特斯拉估計今年的電動車銷量至少達5萬台,2020年前將上看50萬台。該公司現與Panasonic合作,在內華達州興建超級電池廠。

目前的市占二哥是日廠NEC,但其地位岌岌可危,NEC現為日產Leaf電動車的電池供應商,但日產執行長高恩(Carlos Ghosn)近日表示,下一代Leaf可能改用樂金的電池。

高恩受訪時表示,「日產為取得最佳的電池產品,開放電池業務競爭,目前我們認為最傑出的電池業者是樂金。」NEC對此不予置評。

樂金化學龐大的客戶基礎協助市占大幅提升,目前拿下11%的電池市場,該公司的客戶包括通用(GM)、雷諾(Renault)、戴姆勒(Daimler)、富豪(Volvo)和福斯。

如果樂金化學順利拿下日產訂單,且特斯拉的銷量未達標,2020年前樂金化學的市占可望超越Panasonic。三星SDI目前市占約為4.5%。

汽車製造商過去傾向自行打造引擎等重要零件,但業者現已不再砸大錢自行生產,或是使用新興公司的產品,樂金化學、三星SDI和Panasonic出線,晉身大型車廠的電池愛牌。


評析
若特斯拉的銷量持續攀升,Panasonic的市占將更上層樓。
 樓主| 發表於 2015-8-23 05:33: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23 05:36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奧迪新電動休旅車 對尬特斯拉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德國汽車製造商奧迪(Audi)即將亮相一款電動休旅車(SUV),號稱每次充電可跑最少310英里,將匹敵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特(Telsa)即將上市的Model X。

隸屬德國福斯(VW)汽車集團的奧迪,將在下個月登場的第66屆年度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上,亮相這款暫名為R8 E-tron Quattro電動休旅車的概念車,並計劃在2018年開始生產及作為其首款主流電動車。奧迪已先以素描圖介紹此車。

而奧迪已準備好要在明年初時,在一些選定市場,推出其R8汽油跑車的電動版車,此時又拋出其電動休旅車的概念,不無向特斯拉叫陣的意味。

線上媒體國際財經時報(IBT)報導,特斯拉在全球長程豪華電動車的電池科技上居於領先,但奧迪的電池科技近年來已有長足進步,如奧迪已將其電池組的電力強度提升到90千瓦小時(KWH),和特斯拉最新推出最高強度電池組齊平。

金融時報指出,奧迪這款新E-tron Quattro休旅車,鎖定將和特斯拉的Model X競爭。Model X的上市迭經延後,目前計劃在今年內推出。

金融時報指出,全球的汽車製造商都在積極研發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期能有助於符合日益嚴格的燃油效益規定。

除特斯拉及奧迪外,英國汽車品牌奧斯頓馬丁(Aston Martin)表示,其4門跑車Rapide的全電動車款,可望在2018年底前問世,擁有多達600匹馬力及每次充電可跑200英哩,之後將再推出其DBX電動跨界休旅車(CUV)。

評析
一枝獨秀不如百花齊放
 樓主| 發表於 2015-8-24 05:58: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8-24 06:02 編輯

轉貼2015年8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挖角特斯拉工程師 蘋果打造自駕車專家團隊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路透22日電

蘋果公司已從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挖角資深工程師卡爾森(Jamie Carlson),顯示蘋果正積極招兵買馬,打造由自動駕駛技術專家組成的團隊。卡爾森的LinkedIn頁面顯示他已從特斯拉跳槽至蘋果 。

除了卡爾森外,至少還有六位具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及系統經驗的工程師加入蘋果。知情人士指出,蘋果正投入車輛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但目前仍不清楚蘋果是否正在設計具自動駕駛功能的車款。

自今年1月起,已有多名工程師帶槍投靠蘋果陣營,其中包含福斯的前工程師麥克連(Megan McClain),他擁有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經驗;英偉達(Nvidia)的前工程師童憲橋(Xianqiao Tong,音譯),他在英偉達專門研發應用於駕駛輔助系統的電腦視覺軟體;瑞士聯邦科技學院自動化系統實驗室的前副主任富爾蓋(Paul Furgale);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重鎮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巴萊克德(Vinay Palakkode)。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簡稱ADAS)可以輔助車輛行駛於單一車道,或在走走停停的交通中以自動駕駛行駛,而這種技術也被視為未來自動駕駛車款的研發基石。自2014年9月以來,蘋果也已招攬來自BMW、福特汽車等公司的工程師。
評析
蘋果下一個重心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車

 樓主| 發表於 2015-9-5 15:53: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9-6 07:19 編輯

轉貼2015年9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X 月底首波交車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汽車大廠特斯拉(Tesla)第2款新車的配備與車價曝光,電動休旅車Model X頂級全配售價上看14.4萬美元(475萬新台幣),第一批早鳥客戶本月底即可安排交車。特斯拉創辦人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並透露,平價版電動房車Model 3預計可在2年內投產上市。

針對已延宕多時的電動休旅車Model X上市與交車時間,特斯拉周三終於宣布好消息,穆斯克指出,首批客戶將安排在9月29日於該公司位於加州的廠房交車。

但Model X車價不斐,入門款車型從13.2萬美元起跳,加上極速(ludicrous speed)動力升級套件等各項選配後的頂級全配售價高達14.4萬美元,比頂級Model S P85D房車還多4千美元。

P85D房車上周在美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的評鑑報告中獲得超過100分的高分成績,成為史上第一輛獲得滿分的房車。

市場已有聲音批評Model X定價偏高,穆斯克對此透過推特回應指出,「Model X由於車身較大,車體結構更複雜,而且配備頂級,價格當然會高一點。」

Model X的實際規格與配備也跟著曝光,該車後車門採鷗翼式設計,充飽電後可行駛里程達240英里,靜止加速到時速60英里只需3.8秒,極速時速155英里。

除了第一批預購車主可在本月底交車外,根據特斯拉的公司網站指出,現在訂車的客戶可於明年初交車。

特斯拉同時表示,Model 3電動車價格暫定在3.5萬美元,大約只有Model S房車的一半,而且2年內就會投產上市。

穆斯克在推特上指出,「Model 3是公司小一號價格較低的房車,車價約在3.5萬美元左右,將會在2年內投產,前提是公司設於內華達的超大型電池廠需全面運轉。」

特斯拉預定在2016年3月發表Model 3,並同步開放客戶預購。

評析
電動休旅車Model X定價偏高,銷售如何有待觀察


 樓主| 發表於 2015-9-16 07:33: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9-16 07:35 編輯

轉貼2015年9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福斯 推電動版保時捷

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各大車商齊聚德國法蘭克福車展,推出亮眼產品來吸引目光,其中福斯推出的電動版保時捷Mission E受到矚目,其充電8成只需15分鐘,充完電後可行駛500公里,這樣表現足以把特斯拉(Tesla)的電動車比下去。

全球銷售量第2大車商福斯,在車展上大膽承諾到2020年時,推出至少20款電動車或插座式油電混合車。若實現承諾,全球車市屆時將有約30款環保車供消費者選擇。但這也表示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上的地位受到挑戰。

Mission E有近似911的外型,性能與環保表現都可匹敵特斯拉的Model S。全電動的Mission E是以800瓦特電機系統提供動力,輸出逾600匹馬力,充完電後可行駛逾310英里,相當於500公里。

雖然Mission E由靜止到時速60英里需要3.5秒,比不上Model S的不到3秒,但前者只需15分鐘就能讓電池充電量達80%,後者卻要超過1個小時。儘管Mission E目前仍處在概念階段,但福斯將在年底前決定是否讓其量產。

雖然目前電動車車款不多,且在大部分已開發國家的銷售占比不到1%,但福斯仍看好電動車可為汽車業帶來大躍進。而福斯積極發展電動車的另一原因,是歐洲汽車廢氣排放規定會愈來愈嚴格。福斯強調,在社會和科技出現重大改變之下,汽車業必須找出新方向。
評析
福斯積極發展電動車的原因是在社會和科技出現重大改變之下,汽車業必須找出新方向。

 樓主| 發表於 2015-9-19 12:33: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1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保時捷電動車 踢館特斯拉

經濟日報 編譯劉品佳/綜合外電



福斯(Volkswagen)汽車旗下保時捷(Porsche)在法蘭克福車展發表首款全電動四門跑車Mission E,與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較勁意味濃厚。只是這款概念車要等到年底才決定是否量產。

Mission E承襲保時捷經典跑車911的外型,內建600匹馬力的800伏特電動動力系統,可在3.5秒內加速至時速100公里。充滿電可一次行駛500公里,且15分鐘可充飽八成電力,車內並搭載最新科技。

執行長穆勒(Matthias Muller)在車展受訪時表示:「在設計這部車時,我們知道,一定要是貨真價實的保時捷,且必須要有911的感覺。」

Mission E搭載的充電器被保時捷稱為「保時捷渦輪加壓充電器」(Porsche Turbo Charging),充電速度超越目前市面上最快的特斯拉400伏特超級充電器(Supercharger)。特斯拉此款充電器備受讚譽,能讓Model S在約半小時內充飽80%電力。

保時捷將Mission E定位為適合日常駕駛的車款,售價未定。車內配備和保時捷跑車相同,但搭載最尖端科技。根據保時捷,駕駛將能運用眼動追蹤和手勢控制技術操作車內裝置。公司高層表示,年底將決定是否投產,若一切照計畫進行,最快2019年上市。

即使全球電動車需求仍不及受矚目的程度,特斯拉仍以Model S證明頂級電動跑車有利基市場。然而,直至今年3月,穆勒仍對研發電動跑車的計畫顯得意興闌珊。但特斯拉的持續成功,和減排法規的壓力,迫使保時捷必須進入電動跑車市場。

福斯執行長溫特康(Martin Winterkorn)則在車展開幕前表示,福斯計劃在數年內推出至少20款電動和充電式油電混合車。

評析
福斯企圖心不小

 樓主| 發表於 2015-11-9 21:13: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11-9 21:14 編輯

轉貼2015年9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昶洧電動車  2017年歐洲上市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

    昶洧(4529)今年參與2015德國法蘭克福車展,首度展出新研發的Thunder Power電動房車及賽車之原型車,Thunder Power電動車系列量產車預計將於2017年在歐洲上市,2018年在中國上市,之後將拓展美國市場。

   Thunder Power電動車汲取歐洲汽車設計、技術及工程領域精華,該系列車型輸出功率有230千瓦或320千瓦兩款動力選擇,充滿電後可行駛超過650公里,經過30分鐘短暫充電,可再行駛300多公里,強大的續航能力足以傲視同級。320千瓦功率車型在5秒內便可完成0~100公里加速,最高時速可達250公里。

   除轎車外,在本屆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還展出了Thunder Power四驅競賽車型,凸顯出這種專屬電動車平臺,在技術層面所擁有的強大能力與巨大發展潛力。

   昶洧研製出先進的電動車專屬平臺,因此能優化車輛架構的效率,為車輛性能帶來一系列利好和優勢。作為全新的電動車專屬平臺,Thunder Power不會受到任何所謂「遺留問題」的牽絆,在蓄電池設計和容量方面尤其如此,而這樣的「遺留問題」往往掣肘著主流汽車品牌衍生電動車型的發展。

   由微處理器控制的125千瓦/小時蓄電池組採用模組式設計,以獨特的高能量密度鋰電池技術為基礎。與同類產品比,該蓄電池組不僅生產成本更低,重量更輕,而且它所採用的創新充電平衡系統也將能夠延緩蓄電池的老化。由於蓄電池組集成於底板,因此出眾的體量將實現電池容量和行駛距離的最大化。

   Thunder Power電動車系列量產車預計將於2017年在歐洲上市,2018年在中國上市,Thunder Power主要生產廠將設在中國浙江省紹興市,占地約30公頃。而歐洲的生產地,昶洧也將適時公佈。

   目前所有研發活動都將由昶洧設在米蘭附近的歐洲總部開展並管理,而設在中國內地和美國的研發機構將負責提供額外支持。

評析
1.昶洧(4529)前身為力武電機(Motomax) ,後更名為雷風股份有限公司,於2013年9月13日起更名為現名並開始買賣。
2.原先從事馬達與電動工具機等代工業務,惟因近年營運持續虧損,在2011年下半年引進新團隊後,2012年2月起陸續進行業務調整,並終止代工業務。
3.董事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瑋在科技、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運營和管理經驗,其中包括在中國汽車行業的10餘年投資和工作經驗,由其資歷可知,公司轉型從事電動車研發和製造就不意外了。
4.2011年下半年轉型發展電動車開發業務,2013年以自有品牌Thunder Power開發電動車款,目前仍處於電動車開發測試階段。
5.2013年7月在大陸設立汽車及電動車設計及生產相關業務,公司廠房設於大陸浙江紹興市。

 樓主| 發表於 2015-11-9 21: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22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電動車 4年後亮相

聯合晚報 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華爾街日報」21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已將研發電動車的人員增加兩倍,希望在2019年推出產品。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汽車是很複雜的產品,蘋果沒有生產汽車的經驗,能否在這麼短時間完成開發不無疑問。蘋果可能四年內完成主要功能的研發,並非開始銷售。

蘋果最近證實,該公司和加州機動車輛局討論自動駕駛車管理法規,但蘋果第一批電動車不會是完全自動駕駛的產品,而是以自動駕駛為長期研發目標。

蘋果電動車計畫的代號是「泰坦」(Titan),一年多以前就開始評估開發可行性,泰坦主管如今已獲准將編制從六百人擴增兩倍。

華爾街日報今年稍早報導,蘋果已投入幾百人研發電動車,初期設計類似廂型車。蘋果後來加緊招兵買馬,從汽車業和電池業挖角。

Piper Jaffray證券分析師孟斯特本月初在研究報告中表示,蘋果車輛問世的機率介於五成到六成。他指出,預料蘋果車輛將有三大特點:特殊外型、能和其他蘋果裝置相容、有部分自動駕駛能力。

主要汽車品牌都有自己的工廠,但蘋果iPhone、iPad委外生產,如果蘋果要生產電動車,是否找好代工廠還不清楚。在汽車業,委託代工生產模式通常限於少數利基車款。

華爾街日報表示,蘋果自認為可把開發iPhone獲得的專業技術,例如電池、感應器、硬體整合技術,應用在新世代車輛上,在汽車業占有一席之地。

專業人士在社群網站的更新資料顯示,電動車廠商特斯拉(Tesla)資深工程師卡爾森已跳槽蘋果;另有至少六名具有自動駕駛技術和系統專業技術的人士也轉往蘋果任職。

由於近期油價走低,加上電動車售價偏高、消費者對電池續航力有疑慮,電動車市占率仍低。特斯拉和日產是目前銷量最大的電動車廠商,但銷量在全球每年8500萬輛的汽車市場微不足道。

不過,各國汽車廢氣排放標準愈來愈嚴格,大車廠都投入巨資研發電動車;等到蘋果電動車開發完成,從美國通用旗下的雪佛蘭到歐洲福斯旗下的奧迪、保時捷,應該都已推出可長途行駛的電動車。

評析
蘋果第一批電動車不會是完全自動駕駛的產品,而是以自動駕駛為長期研發目標。

 樓主| 發表於 2015-11-9 21:15: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電動車 2019年亮相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報導,蘋果內部已將電動車視為重點研發計畫,除了加速擴充團隊及各項資源之外,已預定在2019年發表電動車。

根據內情人士透露,過去1年多來,蘋果已投入許多人力探索推出自家電動車的可行性,並以代號「Titan」展開研發計畫。

繼今年5月媒體批露蘋果高層與舊金山無人車測試站GoMentum Station接洽後,8月又有媒體報導蘋果律師陪同高層與加州政府官員會面。據悉,蘋果會談重點,放在去年9月生效的自動駕駛車輛測試規範,使外界更加確信蘋果正朝電動車市場進攻。

消息指稱,蘋果近日也延攬多位無人車技術專家,但據了解蘋果預定推出的首款電動車不會是全自動無人車,儘管研發無人車將是蘋果長期計畫之一。

對外界而言,蘋果電動車計畫至今還有許多細節尚未明朗,例如蘋果是否已找到負責生產硬體的廠商。蘋果在行動裝置市場委外製造的策略雖行之有年,但汽車業委外製造並不多見。

部分人士也認為,對從沒接觸過汽車市場的蘋果而言,要在2019年發表電動車或許有點牽強,因為即便蘋果完成設計並生產出電動車原型,仍須通過眾多測試才能符合政府規定。

內情人士稱,蘋果內部設定的2019年期限不見得是產品發表時間,也可能只是確定電動車主要功能設計的期限。根據傳蘋果電動車研發團隊內部也有人質疑2019年期限太過倉促。

但在全球各大車廠及谷歌等科技業者爭相發展電動車的情況下,蘋果進度也不能落後太多。目前美國電動車市場由特斯拉Model S及日產Leaf兩大車款稱霸,儘管電動車佔整體汽車銷售量的比重依舊偏低。

投資機構Piper Jaffray分析師蒙斯特(Gene Munster)在9月研究報告中估計,蘋果生產電動車的機率約在50%至60%之間。他也預期,蘋果電動車將主打獨特設計、與其他蘋果裝置相容及部分自動駕駛功能這3大重點。

評析
蘋果下一個重心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車

 樓主| 發表於 2015-11-9 21:17: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可望獲陸政策眷顧

記者賴湘茹/綜合報導

繼BMW被納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目錄、成為首家打入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的外資品牌之後,國際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全球品牌副總裁Ricardo Reyes日前透露,特斯拉的車型有望被納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目錄,最快年底前會有好消息。

新浪報導,目前多家外資品牌都爭相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目錄,因入選該目錄即意味消費者在購買該款車型時不需要繳納10%的車輛購置稅,對帶動銷售具有積極意義。

日前,中國工信部發布第5批「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BMW兩款車型入選,並成為目前唯一一家進入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目錄的外資品牌。Ricardo Reyes表示,對於BMW的i3純電動車及增程式車兩款車型入選感到高興,這代表外資純電動汽車能享受中國政策優惠。

特斯拉正與中國各級政府保持密切溝通,最快年底會有好消息。他透露,特斯拉目前已參與中國新電動汽車充電標準制定,將配合此一標準新規。

不過,北京商報引述業內分析,對於BMW、特斯拉等售價相對較高的車型來說,免徵10%的購置稅並不能成為消費者出手購買的決定性因素,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真正對市場產生衝擊的,是能否進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搖號體系。

進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搖號體系,意味在北京購買該車款,獲得牌照的機率將大為增加。日前有消息傳出,特斯拉正在申請進入該搖號體系,對此Ricardo Reyes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大家可以靜候佳音」。

評析
特斯拉的車型有望被納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目錄,最快年底前會有好消息。
 樓主| 發表於 2015-11-9 21:18: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陸挺新能源車 限行限購解禁

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大陸加碼推動「新能源車」上路,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29)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各地取消對新能源車「限行、限購」令。同時,鼓勵購買排氣量1.6公升(1,600cc)以下的小汽車,自10月1日起到2016年底實施「車輛購置稅」減半徵收優惠。

國務院展現推動新能源車的強烈決心,上周常務會議才通過加快部署充電站設施,帶動新能源產業鏈投資升溫;如今又下令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政策擺明為推動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和消費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國務院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還包括支持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汽車等研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試點。

國務院要求,新能源公車先行,同時政府機關用車要落實新能源汽車占比要求。

除了支持新能源汽車,國務院也鼓勵消費排氣量少的小型車,上路減排。

大陸對汽車徵收10%的車輛購置稅,但為鼓勵綠色出行,新能源汽車得以免徵,從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再對排氣量1.6公升以下小型車減半徵收,祭出優惠政策。

同時,對空汙排廢影響大的黃標車,決定加快淘汰,定下2017年全面下市目標。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決定,從今年起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開發區,全面推進保留雨水蓄排消納的「海綿城市」建設,增建公園綠地、道路綠化帶等,推進新型城鎮化。並透過PPP、政府採購、財政補貼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營,一舉解決下雨就澇、汙水橫流的弊病,善用雨水再生、讓資源循環利用。

此外,也加快推出新一批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舉措,包括年底前將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建設項目試生產審批等62項審批事項;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事項,原則上全部取消;並強化「先照後證」改革後的事中事後監管。

但將強化市場秩序,採取信用監管,對違法失信企業和個人,在招投標、出入境、政府採購等方面,給予限制或禁入。

評析
國務院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還包括支持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汽車等研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試點。

 樓主| 發表於 2015-11-12 19:26: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0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布局自駕車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知名汽車設計師奧山清行(Ken Okuyama)周二警告,科技巨擘谷歌和蘋果揮軍汽車產業,將改變消費者擁有和駕車方式,且無人車技術將顛覆汽車市場,恐威脅日本的主要汽車製造商地位。

奧山清行曾任職義大利超跑工作室Pininfarina,為法拉利F60 Enzo與保時捷Boxster的設計師,也曾重新設計雪佛蘭(Chevrolet)的Camaro和Corvette等車款。

在本周東京汽車展開幕前夕,奧山清行在其東京工作室受訪時指出:「日本汽車廠若未小心留意,可能淪為科技大廠的供應商。」他表示,與谷歌和蘋果相競爭將是豐田和其他主流汽車製造商的終極考驗。

谷歌的無人車款包括以豐田Lexus休旅車為基礎的車款,還有車體酷似太空艙的版本,兩款無人車皆曾在美國進行道路測試。此外,蘋果可能會在2019年推出自家的無人車。

隨著汽車漸趨自動化,奧山預測汽車市場最終可能分裂成兩個陣營,一是單純提供大眾運輸需求,例如叫車應用程式業者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另一是富裕人士用來彰顯身分地位的的超級豪華車。

奧山指出,此一趨勢將使擁車的消費者人數減少,市場對本田Civic等大眾車款的需求將會下降。他表示:「汽車廠必須利用現有技術和道路基礎設施,創造出與車主產生情感連結的汽車。」

不過奧山也表示,汽車將逐漸變成商品,所以須提升功能性,甚至變得更便宜。他預期未來路上不是「極簡風格」的商品汽車,就是超豪華車款。

奧山指出,雖然車市兩極化的情況可能要好幾年後才會發生,但日本汽車廠必須讓自家汽車享受先進技術之惠。

評析
自動駕駛為蘋果長期研發的目標。

 樓主| 發表於 2015-11-15 15:2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0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電池供應商 樂金化學加入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周三證實,已與韓國電池製造商樂金化學(LG Chem)簽訂電池供應合約,此舉將為特斯拉的主要電池供應商Panasonic帶來衝擊。

特斯拉就其首款電動車Roadster升級與樂金化學達成合作協議。《日經新聞》披露特斯拉與樂金(LG)洽商電池供應後,特斯拉證實本項消息。

自今年初起,特斯拉對Roadster原始客戶提出2.9萬美元的升級計畫,包含更換電動車電池和其他更新。新電池組的行車哩程將增加35%至400哩,升級計畫目前仍在實施中。

在特斯拉證實本消息前,Panasonic幾乎是其電動車電池的獨家供應商,Model S和Model X休旅車的電池即來自Panasonic。兩家公司亦攜手在內華達州興建總值達50億美元的超級電池廠,預計在2020年完工。

Panasonic將汽車業務視為成長支柱,特斯拉也是其最主要的客戶,樂金化學的加入恐讓競爭日益激烈。特斯拉與樂金化學合作顯然是要穩定電池貨源,並刺激供應商提出更好的價格和產品效能。

據研究機構Techno Systems Research調查顯示,Panasonic為全球車用鋰電池龍頭,市占率達46%,其次為日產和NEC合資的Automotive Energy Supply,市占17%,樂金化學以11%排名第3。

樂金化學以高品質的長效電池在汽車界享有盛名,該公司現為通用汽車(GM)的雪佛蘭Bolt電動車和Volt油電混合車供應電池,客戶還包括福特、奧迪和雷諾等。

計入手機電池,樂金化學的電池業務去年營收達2.85兆韓元(約25.5億美元)。

樂金化學打入特斯拉的供應鏈,也代表日本和韓國製造商的競爭加劇,兩國的業者在LCD、晶片和汽車等領域相互角力。

評析
不知道Panasonic與LG的電池供應合約比例如何分配

 樓主| 發表於 2015-11-24 06: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1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X銷量樂觀 特斯拉股價勁彈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汽車製造龍頭特斯拉(Tesla)周二盤後公布第3季業績,受推出新車款X型(Model X)電動休旅車成本激增之累,單季每股淨損擴大至1.78美元,不過營收跳增逾3成至12.4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特斯拉並重申,在X型新車款加入投產後,本季交車量至少可達1.7萬輛。

原本市場擔心X型休旅車汽車座椅等零件缺貨問題將導致特斯拉下修第4季交車量預估值,在公司方面樂觀看待交車表現刺激下,周三開盤大漲近1成,至227.52美元。

加拿大皇家銀行汽車分析師史巴克(Joseph Spak)表示,「特斯拉虧損情況不像市場預期那樣慘,而且投資人也樂見特斯拉對本季的交車量預估數據。」

特斯拉上季營收報9.3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但包括遞延收入的調整後營收,也是華爾街分析師較青睞的業績指標,跳增33%至12.4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虧損則因推出X型新車款拉高成本而大幅擴大,上季淨損達2.3億或每股虧1.78美元,已連續第10季呈現虧損,華爾街較青睞的指標調整後營業虧損達7,500萬美元,或每股虧58美分,比分析師預估的虧50美分為多。

特斯拉今年第3季交車量達11,603輛,較去年同期暴增49%,今年前3季累計交車量來到33,140輛。

特斯拉預估,本季交車量將落在1.7萬至1.9萬輛之間,使得全年交車總量將介於5萬至5.2萬輛。

特斯拉創辦人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法說會上表示:「零件短缺是小問題,不影響公司加速生產X型休旅車的計畫,預估下個月X型車款的單周產能可增至幾百輛。」

至於平價版新車款S型(Model S)電動汽車上市時程方面,特斯拉也重申會按原先預定計畫於明年3月發表。穆斯克並強調,他對S型電動汽車在2年內上市的計畫仍深具信心。

評析
Model X休旅車買氣旺,股價自然強勁彈升

 樓主| 發表於 2015-12-2 07:02: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1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Tesla馬斯克:20年後 汽車全是自動駕駛

世界日報 編譯組/矽谷3日電

電動車公司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3日對未來汽車業作出預測:20年之內,汽車將全面改為自動駕駛(self-driving),屆時所有人都會選擇使用這種汽車。

周二公布第三季財報,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中受訪時作出上述預測。他說:「長期來說,汽車必走向全面自動駕駛。15年至20年之後,人們將再難看到不能自動駕駛的汽車。Tesla的步伐將會比別人更快。」

為什麼汽車必然會向自動駕駛的方向發展?因為「仍然用手駕駛的汽車會被視為落伍,太舊,駕駛人不得不跟隨潮流走。」

「仍然會有人手駕駛的車,就好像養一匹馬,感情上覺得馬很棒,但用在交通上則全不實用。」

Tesla第三季收入和利潤雖無特別好消息,但新車付運數量達標,投資者如釋重負,Tesla股價於收盤後大漲8.95%,至227元(美元,下同)。

第三季收入為9億3700萬元,略超過華爾街預期,但比今年第二季的9億5500萬少,去年第三季則有8億5200萬元。

Tesla繼續虧損,第三季虧損2億3000萬元,每股虧損0.58 元,些微超過華爾街預期的0.56元。

季度付運數量為1萬1603輛,預計第四季付運數量為1萬7000輛至1萬9000輛。Tesla原宣布今年全年付運5萬輛至5萬5000輛;周三宣布,全年總可達到5萬輛至5 萬2000輛。

財報又說到中國市場,說Model S第三季在中國「有實質數量的增加」,超過去年同期。

Model S和Model X兩款車明年預計每周可各產1600輛Model S和1800輛Model X。

評析
自動駕駛是潮流

 樓主| 發表於 2015-12-20 09:19: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1月1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大摩預言特斯拉 將進軍叫車市場

【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無人自駕車與交通工具共享服務是汽車業未來大勢所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預言特斯拉(TESLA)將進軍叫車市場,在12~18個月內發表「特斯拉行動」(TESLA Mobility)app,挑戰UBER(優步)。

以喬納斯(Adam Jonas)為首的大摩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指出,所有汽車製造商若想立於不敗之地、維持獨立經營,終究得面對行動共享服務的挑戰,整個產業「最大缺陷」就是多數時候汽車是靜置不用的,而特斯拉可能會是提出解答的那家公司。

起亞與UBER合作
喬納斯(Adam Jonas)指出,特斯拉未來可能會更進一步向投資人透露這項計劃,在銷售電動車之外,也開始販售乘車里程。他們認為,整體產業的自駕車與行動共享發展題材會再度激發投資興趣。

喬納斯上周在特斯拉法說會上曾向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提問,若成為自駕車龍頭,會將產品賣給叫車服務公司,還是索性跳過中間人,直接進軍叫車服務市場。馬斯克沈默良久後拒答,誇讚那是非常聰明的問題。

汽車製造商擁抱叫車服務的趨勢愈來愈強。南韓起亞(KIA)昨宣布與UBER合作,提供K9車型作為UBER年底重推高級叫車服務UberBlack的用車,成為UBER在南韓首爾捲土重來的夥伴。
 樓主| 發表於 2015-12-20 09:20: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1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安全帶出包 特斯拉大召修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記者曾仁凱/綜合報導

特斯拉(Tesla)鑒於有一輛電動車的安全帶有問題,20日宣布實施歷來最大規模的召修,將9萬輛Model S全數召回。分析師認為,此舉展現特斯拉極重視行車安全。法人也表示,國內主要的「特斯拉概念股」預料不會受影響。

特斯拉透過電子郵件通知用戶:「特斯拉最近發現歐洲一輛Model S前座安全帶並未接妥外側捲收器。」不過,特斯拉強調,這輛車並未發生碰撞或傷害,只是發生事故時,此安全帶無法提供完全保護。

特斯拉表示,這次實施全球召回實質成本不高,這款大多數內銷美國,有些銷往歐亞。Robert W. Baird & Co.分析師卡洛說:「我們估計所費成本不高,卻顯示特斯拉強調安全。」特斯拉的Model S 和Model X休旅車,均以安全為賣點。

法人表示,國內主要的「特斯拉概念股」 ,像和大(1536)提供變速齒輪零件,F-貿聯(3655)獨家供應馬達線束,世德(2066)是扣件廠,都與安全帶無關,預料不會受影響。

特斯拉兩周前獲知安全帶有問題的單一狀況,接著開始檢查3,000輛車和組裝過程,但未發現其他車有同樣的問題。特斯拉一位代表解釋,11月初Model S一位前乘客座的用戶,轉身向後座講話,安全帶就掉了,安全帶透過兩個栓在一起的車身固定片,固定在外側捲收器,栓鎖本該繫住兩個固定片,卻沒有接妥。

特斯拉發言人表示,初步調查無法找出原因,但仍將檢視每輛車,「預料絕大多數的安全帶都不會有問題」。兩年前,特斯拉曾發生更嚴重的安全問題,有兩輛車在馬路撞到東西竟著火,引發監管當局調查。

評析
特斯拉的Model S 和Model X休旅車,均以安全為賣點。

 樓主| 發表於 2015-12-27 16:39: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1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X型休旅車 開始量產

記者胡郁欣/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的新款X型運動休旅車在延遲2 年後,將進入量產階段,該公司周二表示,X型又分為3款車型,起價 最低為8萬美元,最慢要等到2016年下旬才會交車,而目前已有2萬台 的訂單。

  比起同業的休旅車款外型多屬方正,X型的外觀曲線圓滑許多,加 上特斯拉自駕功能,以及性能強大的電動車電池及車速,總價向上看 漲,若還想再增設為6或7人座,須再加價3或4千美元。

  特斯拉X型又細分為3款,最便宜的X型70D起價為8萬美元,比上一 個S型最便宜的車款要貴上5千美元,X型另外還有90D與P90D,起價分 別為9萬5,500美元、11萬5,500美元,最貴的P90D預計將於2016年上 旬交車。

  70D的電池續航力達35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225公里;90D的續航力 達41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250公里。

  特斯拉另提供買主1項附加功能方案,包括自動化開啟車門、空氣 淨化高效濾網等,總共為4,500美元;P90D的買主也能額外花費1萬美 元將車速再升級,也能升級音響系統、加購拖吊裝備等。

  特斯拉目前營運仍虧損,希望藉擴大客群、推陳出新等方式轉虧為 盈,特斯拉表示,X型自9月份發表至今,已接到超過2萬台訂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