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7-3-30 18:50: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13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Gigafactory 電力來源?
特斯拉:屋頂上 70 MW 的太陽能陣列

【文‧林薏茹】

特斯拉(Tesla)位於內華達州的超級電池廠 Gigafactory,從 1 月 4 日起正式動工,開始大量生產鋰電池,且據外媒 eletrek 於 1 月 10 日取得特斯拉投資關係人提供的相關文件,指出特斯拉計畫以發電容量為 70 MW 的太陽能陣列來為超級電池廠供電。

據 The Verge 報導,經過證實後,發現該投資關係人提供給 eletrek 的文件內容屬實,該文件是在上週特斯拉開放投資者與分析師參觀 Gigafactory 時提供的。

從特斯拉一開始宣布超級電池廠計畫時,就曾宣稱將不會使用任何化石燃料發電電力供電,而是選擇以再生能源運作 Gigafactory。據該文件披露,特斯拉預計在超級電池廠的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陣列,發電容量達 70 MW,以目前的狀況來看,超級電池廠的太陽能陣列很可能將由特斯拉於 2016 年收歸麾下的 SolarCity 所製造。


據特斯拉宣稱,超級電池廠的屋頂太陽能陣列規模,將會是目前現有屋頂太陽能發電陣列的 7 倍大,目前全球最大的屋頂太陽能陣列位於印度,發電容量為 11.5 MW。

特斯拉表示,太陽能陣列每日所產生的剩餘電力,將會儲存至特斯拉的 Powerpack 儲能電池系統中,以待需要時利用。至於超級電池廠內的閉環水系統(closed-loop water system),將重複循環利用 40 萬加侖的水,相較傳統的處理過程,可大幅減少 80% 的淡水使用率。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評析
特斯拉計畫以發電容量為 70 MW 的太陽能陣列來為超級電池廠供電。

 樓主| 發表於 2017-3-30 18:50: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首輛原廠特斯拉月底交車 首超級充電站將啟用

朱正庭/台北報導

美國電動車品牌特斯拉(TESLA )去年9月在台開出首家旗艦店後,當時也預告MODEL X將於今年第一季在台交車,稍早業者已發出通知,將於23日舉辦台灣首次交車,同時也將啟用台灣首座超級充電站,可以快速充飽旗下電動車電力。

目前相關細節,業者還未透露,據了解上述超級充電站將會設立在花博園區內。根據官網資訊,超級充電站可以在充電三十分鐘,達到續航里程270公里。

根據特斯拉官網資訊,目前全球有795個超級充電站,和5085個超級充電器,目前在台北於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11、萬豪酒店、中和好市多、台中草悟道廣場、花蓮遠雄悅來大飯店等地設有目的地充電站。

評析
23日舉辦台灣首次交車,同時也將啟用台灣首座超級充電站,可以快速充飽旗下電動車電力。

 樓主| 發表於 2017-3-31 20:54: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1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樂視危機再添一樁,傳電動車廠Faraday現金近枯竭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曾被比喻為「特斯拉殺手」的電動車新創公司Faraday Future傳燒錢太凶,現金水位已快見底,高層紛紛跳船,公司搖搖欲墜。

Faraday背後金主即是近期財務周轉困難的中國樂視,據Business Insider採訪發現,Faraday已然在崩解之中,從去年春季後,已有超過半打的資深主管離職,全球執行長更在重要消費電子展(CES)前夕打包走人。

知情人士形容Faraday組織結構、中美兩地的營運一團混亂,但當前最急迫的是現金不夠用。如果CES展後未能引入新資金,Faraday撐不過五月應該就會玩完。Faraday金主樂視對此表示全屬臆測,但拒絕進一步做評論。

Faraday於2014年成立至今,誰是執行長還沒人能說分明,唯一在媒體曝光過的投資人也就只有樂視執行長賈躍亭一人,不過賈躍亭現已自顧不暇,是否還有餘力救Faraday令人質疑。

評析
Faraday Future傳燒錢太凶,現金水位已快見底,高層紛紛跳船,公司搖搖欲墜。

 樓主| 發表於 2017-3-31 20:55: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1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Tesla 將在超級工廠生產 Model 3 電動車零組件

作者 linli

特斯拉(Tesla)內華達超級工廠的鋰電池產能自 2017 年 1 月開始穩步提升,但在未來這一超級工廠將不僅是承擔電池的製造任務,據內華達州州長 Brian Sandoval 透露,Tesla Model 3 電動車的電動機和變速箱也將在超級工廠生產。

Tesla 擴大超級工廠的生產線,將給內華達州帶來 550 個工作和 3.5 億美元的投資,州長 Brian Sandoval 感謝 Tesla 兌現了對內華達州的投資承諾,該公司的投資有助於該州的經濟成長。

目前 Tesla 內華達州超級工廠大約有 1,000 名生產線全職工人,大約有 2,000 名建築工人參與工廠的擴建工作,超級工廠建成後大約有 107 個橄欖球場大,可以提供超過 1,000 萬平方英尺的工作空間,目前已經完成了三成面積的建設,大約有 490 萬平方英尺的工作空間,分布在不同的樓層。

Tesla CEO Elon Musk 在 2016 年 7 月表示,超級工廠不僅是產品製造基地,工廠本身就是一個產品,在建設的過程中有許多突破性的創新,可能比生產線製造的產品更值得關注,對於 Tesla 和內華達州而言,超級工廠是一個雙贏的計畫,Tesla 承諾將持續投資,給內華達州創造 6,500 個工作機會,獲得了內華達州提供的至少 13 億美元的優惠政策,包括信貸、銷售和物業稅費的減免。

所有在超級工廠製造的零件將運輸到 Tesla 加州工廠,在這裡完成 Model 3 電動車的組裝,Tesla 的目標是在 2018 年將電動車的產量提升到 50 萬台,2016 年該公司電動車的出貨量約為 7.6 萬台,未達成 8 萬台的目標。

評析
Tesla Model 3 電動車的電動機和變速箱也將在超級工廠生產。

 樓主| 發表於 2017-3-31 20:56: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大摩調高評等 特斯拉股價狂飆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周四預期,特斯拉(Tesla)首度針對大眾市場研發的平價電動車Model 3可望提前上市,再加上美國政府近日終結Model S致死車禍調查,澄清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並無瑕疵,使特斯拉股價逆勢大漲。

周四收盤特斯拉股價上漲2.3%至243.76美元,反觀大盤則收黑。標普500指數在周四收盤下跌0.4%,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4%,那斯達克指數也下跌0.3%。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裘納斯(Adam Jonas)於周四報告中表示,日前他參觀特斯拉工廠後推測Model 3最快將在今年第4季上市,較先前預期的上市時間提早1年。如今他預期特斯拉在2018會計年度將賣出18.3萬台Model 3,高於先前預期的11.4萬台。

裘納斯周四將特斯拉股價評等上修為「優於大盤」,並將目標價調高26%至305美元。除了Model 3提前上市之外,裘納斯另舉出3大利多。

首先,裘納斯認為近來各大車廠相繼投入電動車研發,可見市場趨勢對特斯拉有利。再者,谷歌及蘋果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陷入瓶頸,相對減輕特斯拉的競爭壓力。

第三,特斯拉在美製造電動車的策略與川普(Donald Trump)提出的美國製造政策不謀而合,可望在新政府上任後受惠。

無獨有偶,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周四公布的調查報告也令投資人對特斯拉前景重拾信心。

去年5月Model S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致死車禍後,美國政府展開長達6個月調查,終於在近日發表調查報告,內容指出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在「設計與性能上皆無瑕疵」。

根據調查報告,Model S的自動駕駛系統在車禍發生前確實偵測到肇事車輛,並提前至少7秒鐘發出警告。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發言人湯瑪斯(Bryan Thomas)表示:「照理說駕駛人在當時有足夠時間做出反應。」

評析
摩根士丹利將特斯拉股價評等上修為「優於大盤」,並將目標價調高26%至305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7-3-31 20:57: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挽回商譽 自駕車無虞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首起自駕系統死亡車禍案件調查出爐,美國運輸主管當局表示系統沒有安全問題,這項結果將為自駕車科技的發展帶來極大動力,也讓特斯拉挽回商譽。

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調查,特斯拉自駕系統的自動緊急煞車和前方衝撞警示,在去年5月上旬發生的那場車禍中,都有照設計運作,駕駛應至少有七秒時間反應。NHTSA的調查報告也包括特斯拉提供的資料,顯示特斯拉車輛在安裝自駕系統後車禍率下降40%。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在推特上,感謝NHTSA周延的調查和結論,這份報告「非常正面」。

這場死亡車禍到去年6月30日才對外公開,嚴重打擊特斯拉的聲譽,無疑也改變了各界對自駕車的觀感。頗具影響力的消費者報告雜誌甚至要求特斯拉先拿下這項功能,原本為安全設計的功能頓時成累贅。

原先特斯拉回應外界攻擊的唯一數據相當薄弱,僅宣稱自駕系統在行駛1.3億哩後才發生首起死亡車禍,比全美平均的9,400萬哩還長。這起調查提供了實際數據,為特斯拉帶來好消息。

AutoPacific顧問公司分析師蘇黎文表示:「這讓汽車業鬆了一大口氣。那場車禍原本可能已經要導致滾雪球效應,要車廠和供應商為人為疏失負法律責任。」這項調查結果不僅是投資數十億美元在自駕科技的特斯拉、通用、Google等公司的勝利,也是一直支持這個新產業、給予發展空間的安全機關的勝利。

不過,NHTSA也並未就此完全放過自駕科技。NHTSA發言人湯瑪士說,Model S等自動煞車系統,並無法處理所有車禍情況,仍需駕駛全神貫注。

過世駕駛家人的委任律師則表示,將於評估所有調查內容後再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行動。

評析
這項調查結果將為自駕車科技的發展帶來極大動力,也讓特斯拉挽回商譽。

 樓主| 發表於 2017-3-31 20:59: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異想天開 挑戰不可能

經濟日報 編譯 任中原



特斯拉集團掌門人穆斯克從來不會讓地球人的腦袋閒下來。每當特斯拉遇到挫折時,穆斯克就會宣布一些異想天開的新點子,包括殖民火星、以太空為基地的網路及時速800英里的傳輸系統等,讓世人既興奮,又頭昏。

穆斯克1971年在南非出生,17歲移民加拿大,之後入賓州大學就讀。1995年他與兄弟創立Zip2網路出版公司,之後又建立一家網路支付公司,並合併對手而成立PayPal,於2002年以15億美元賣給EBay,之後穆斯克把資金投入特斯拉及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

2008年時兩家公司都瀕臨破產,使他不得不向朋友借錢。由於當時通用與克萊斯都申請破產保護,於是他說服投資人把錢投入特斯拉。

之後他說服太空總署試用SpaceX的火箭為太空站送貨,經過四年的努力後這項業務終於站穩住腳。2012年特斯拉生產全電動車Model S轎車,連底特律都稱讚這可能是人類造的最好的汽車。同年SpaceX的火箭抵達國際太空站,而SolarCity的股票上市。

穆斯克現在同時擔任特斯拉電動車及太空探索科技執行長,還是美國最大太陽能板公司Solar City的董事長。他備受矽谷科技界推崇,甚至被視為偶像,但已經有些人開始質疑他是否貪多而嚼不爛?穆斯克不斷「放衛星」,究竟只是為了替公司遭遇的一些困難轉移焦點,還是批評者們目光如豆?妨礙世人進入一個更充滿想像的未來?

穆斯克旗下各集團目前的確承受一些壓力。首先,特斯拉自駕車的一名試駕員去年5月因撞車而往生,使監理機關及消費者都密切監視這項科技的安全性。

其次,特斯拉Model 3電動轎車能否順利達成量產目標也備受質疑。特斯拉2015年共賣出5萬輛電動車;目前公司正在雷諾市附近興建電池量產廠,目標是在2018年時能生產50萬輛電動車,同時還要生產電動聯結車及接駁巴士。

穆斯克購併SolarCity案也備受批評,甚至還被股東控告;還好此案已得到兩家公司股東的同意,凸顯出他主打的環保牌奏效。

SpaceX的運送火箭於9月1日發射時爆炸,也使該公司的前途蒙上陰影,幸好元月14日發射的火箭順利將多枚衛星送入太空軌道。

穆斯克當前的難題,與2008年相比其實只算是小菜一碟。但特斯拉、SpaceX及SolarCity現在都已不再是實驗品。現在一旦失敗,將會造成數以千計的人失業,使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承受風險;而且SpaceX不僅是美國太空計畫的關鍵之一,且攸關全球包括台灣許許多多國家及企業的衛星建造計畫。

支持者表示穆斯克已經建立的足夠的信譽,擁有足夠的明星計畫能募集資金,而且也有許多志同道合的超級富豪朋友可以對他紓困。

單單從科技的價值來看,穆斯克所屬的企業已經改變了世界。如果全球電動車能夠達成商業化,主要得感謝特斯拉。SpaceX雖較不受到注意,但對重振美國航太工業卻居功厥偉。

然而每當他的公司剛站穩腳跟,穆斯克便提出更野心勃勃的計畫,把以往的記憶抹得一乾二淨。問題在於他能否繼續在「可能的邊緣」上營運,而這也是他迄今成功的關鍵所在。

(取材自彭博資訊)
 樓主| 發表於 2017-3-31 21: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23日《財訊快報2017理財年鑑》,供同學參考

汽車電子跨世代革命

【文/馮欣仁】

隨著PC市場邁入衰退,平板電腦又面對成長瓶頸,智慧型手機也正在邁入個位數成長時代,許多廠商都看好汽車內部安裝多樣先進科技的可能性。近年來各大車廠無不投入大量心力發展自動駕駛車,就連科技巨擘谷歌(Google)與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更跳脫傳統汽車架構,直接往自動駕駛技術發展。

2016年股價大漲二倍的繪圖晶片巨擘Nvidia,利用人工智慧(AI)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模式,繼先前開發出的Drive PX2汽車電腦晶片之後,也發表全新專為自動駕駛汽車打造的超級電腦晶片Xavier,提供車廠加快自駕車研發腳步。Nvidia也提供電動車大廠特斯拉Model S、Model X以及Model 3的全新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都將配備Nvidia Drive PX 2。此外,也宣布與百度(Baidu)結盟、攜手開發自駕、人工智慧車與圖資系統;日前Nvidia已獲得加州車輛管理局(DMV)的許可將可在該州境內公共道路測試自駕車。

一輛完全自動駕駛車除了得具備各式雷達、影像感測器之外,還得仰賴造價昂貴的光達(LiDAR)。光達可用來掃瞄建築物、岩層等,以產生3D模式,光達的雷射光束可大範圍掃瞄,用來測量其路徑上第一個遭遇的物體距離,可高速且精確判定汽車四周物體;再者,自駕車必須具備龐大的運算能力,才能感測快速移動環境,以及具備人工智慧(AI)系統判斷安全合適的駕駛方式。

自動駕駛商機與挑戰
除了成本之外,還包括感測元件的穩定性與精確性,像是攝影機、雷達等感測器,必須承受長時間的運轉,以及溫度、濕度等環境變化之干擾;其次,還有各感測元件交互整合成各主動安全系統,車廠須克服系統間相互干擾問題,以及車輛間通訊(V2V)能否有效溝通;此外,資料庫大數據的建置是否完整,以及能否給予即時訊息。

自動駕駛將帶動大量車用處理器、類比混合訊號、感測器、資料轉換器和通訊元件需求,除了NXP、Infineon、ST、Renesas、TI等車用相關半導體廠爭搶布局外;還包括過去以消費性電子為主的科技大廠如英特爾、三星電子、Qualcomm、Nvidia也紛紛搶進。日前汽車大廠BMW與英特爾以及以色列ADAS領導廠商Mobileye共同宣布,將聯手為自動駕駛車輛建立一個產業標準的開放性平台,預計在2021年能讓全自動駕駛車輛上路。

面對自動駕駛車商機湧現,國內廠商當然不能缺席,如晶圓代工雙雄台積電與聯電、車用IC導線架順德、防撞雷達IET-KY與啟碁、影像感測勝麗與同致、汽車PCB敬鵬與先豐、封測欣銓、IC設計聯發科、偉詮電、原相、工控記憶體儲存宜鼎等均可望受惠。

不過,一旦自駕車發生事故,法律責任的歸屬是誰?是車主或汽車製造商,還是系統開放廠商?對此,日本、德國和法國等歐洲主要國家將制定自動駕駛的共同標準,聯合國的專家會議正制定能自動超車和並行的自動駕駛汽車共同標準。自動超車僅限於高速公路、在發生事故之際駕駛員應承擔責任等規則將被納入共同標準之中。

美國聯邦政府於2016年9月20日公布全球第一部自動駕駛車政策指南(Autonomous Vehicle Policy),將自動駕駛車(或稱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正式大規模應用做好法律法規方面的準備。新法規將重點保障自動駕駛車的安全性,包含15條安全要求,例如:自駕車如何進行測試,當系統當機時如何確保安全,和自駕車系統要設定為遵守目前的交易法令。法規還希望廠商提出防止自駕車被駭的詳細計畫。生產商必須保證其自動駕駛汽車滿足全部要求,否則汽車不能上路。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財訊快報理財年鑑》第201701期;訂閱財訊快報季刊電子版】

評析
Nvidia發表全新專為自動駕駛汽車打造的超級電腦晶片Xavier,提供車廠加快自駕車研發腳步。

 樓主| 發表於 2017-3-31 21:02: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在台交車 啟用充電站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電動車大廠Tesla(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裁任宇翔昨(23)日宣布,台灣市場開始交車,並啟用第一座超級充電站,上半年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完成200個超級充電站,達成特斯拉對充電的承諾。

特斯拉去年7月1日起,以網路銷售的方式進入台灣市場,旗艦店9月1日在信義區成立,初估接單已超過百輛以上,前五部車昨日開始交車,近期將陸續在全台交車。特斯拉已在內湖設立基地、林口成立研發中心,北台灣大致建置完成後,目前積極在中南部擴增據點,並尋求地方政府協助、合作發展,未來將在全台擴增充電站與銷售據點,為特斯拉電動車在台熱銷做好準備。

特斯拉的Model S訂價318.2萬元起,單次充電續航力可達632公里,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可以在20分鐘快速充滿一半電量。特斯拉並建議車主,每年或2萬公里預約一次保養,第一家保養廠近期將開始營運,第二家 、第三家也在準備中。

特斯拉昨日與前五個車主交車,並啟用花博公園六座超級充電站。未來將在台灣廣設超級充電站,以台灣道路規模與汽車續航力,特斯拉電動車將可達成串連台灣各大城市、全台旅遊使用。

任宇翔表示,所有出貨車輛都會附上家用充電座,此外,台灣目前在16個地點完成40個充電站,上半年預計在50個據點、建立200個充電站。以台灣超級充電站的設立及特斯拉電動車的續航力,未來電動車的車主將沒有任何充電的疑慮,即可安心在台灣各地旅遊,進行環保與性能兼具的旅程。

特斯拉看好台灣市場為電動車快速發展地區,主要是台灣先天條件南北長450公里,以特斯拉電動車的蓄航力,充一次電可來回一趟,極為方便。

評析
特斯拉上半年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完成200個超級充電站
 樓主| 發表於 2017-3-31 21:03: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鋰礦價暴漲 恐泡沫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投資人對電動車趨勢的高度期待推動鋰礦價格不斷飆漲,但分析師提醒眼前鋰礦供應短缺主要是開採難度高所致。日後隨著開採技術升級,各家業者產量可望加速成長,屆時反而會供過於求造成價格暴跌。

澳洲礦業公司Birimian近日宣布,中國山東明瑞化工集團開價7,800萬美元買下該公司在西非的鋰礦場,比1年前Birimian買下這座鋰礦場時所付價格高出2,000倍。

如此驚人的價格漲幅足以看出,近年電動車趨勢令全球礦業一窩蜂轉攻鋰礦市場,其中又以中國業者的手腳最為積極。

晨星(Morningstar)表示,特斯拉Model 3及雪佛蘭Bolt等電動車預備量產的計畫助長鋰礦需求,估計2015至2025年全球鋰礦需求量將以每年16%的成長率持續擴大,至2025年達到77.5萬公噸。該機構也預期2025年前鋰礦市場供應量將較需求量短少10萬公噸。

在投資人一片看好電動車需求的情況下,鋰礦均價自2014年至今已上漲2倍,光是去年期間漲幅就高達60%,連帶推動全球最大鋰礦公司Albemarle及其他相關業者股價上漲。

研究機構Bernstein Research指出,地球上的鋰礦蘊藏量並無短缺之虞,主要是眼前鋰礦開採難度高才使供應短缺。以阿根廷鋰礦開採商Orocobre為例,該公司在當地的鋰礦場從最初開採到最終商品化總計耗費7年時間。

此外,政治因素也造成鋰礦供應量成長受限。以智利為例,政府長年限制鋰礦開採量,直至近日才將Albemarle每年鋰礦開採配額放寬至8萬公噸以上。

RobecoSAM投資經理人布什爾(Pieter Busscher)表示,Albemarle可望在中期未來擴大鋰礦供應量,問題是供應量若超越市場需求,恐怕重演當年稀土金屬價格慘跌的惡夢。2010年市場擔心稀土金屬供應短缺一度使價格飆漲,但在美、澳業者擴大產量後,價格在2年後暴跌。

評析
日後隨著開採技術升級,各家業者產量可望加速成長,屆時反而會供過於求造成價格暴跌。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8:58: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4-17 18:59 編輯

轉貼2017年1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加速 供應鏈飆風

經濟日報 記者詹惠珠、謝佳雯/台北報導





智慧汽車在今年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大放異彩,包括車聯網、電動車等都將成為產業長期趨勢,台達電、貿聯-KY、聯發科、瑞昱、凌陽等均已積極布局,效益將逐步顯現。

在電動車部分,特斯拉的Model 3將在今年下半年量產,因為是有量的電動車種而倍受矚目,為特斯拉積極擴產的台達電和貿聯-KY將會大幅受惠。

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X等電源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等都由台達電供應,特斯拉今年開始量產的Model 3,為確保供貨無虞,已要求台達電大幅擴充產能。

台達電主管表示,汽車已是既定重要的策略方向,且會積極投入電動車零部件,目前在油電車與電動車已經供應驅動馬達、風扇、風機等零組件以及零部件,車外則有充電樁、充電站等產品出貨,後續轉投資子公司乾坤所生產的被動元件出貨車廠量將放大。

特斯拉近期將正式與貿聯針對Model 3簽好供貨合約,在M3新的供應鏈上,該公司在電池管理線束仍取得相當高的比重,可確保在電動車上未來的成長動能。

貿聯主管表示,傳統汽車和電動車分屬不同客群,電動車受減碳環保人士與各國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不但不會因各地區購車需求疲弱而連帶下滑,今年電動車線束訂單也將隨著美系電動車客戶需求增加,有機會倍數成長。

對上游晶片廠來說,因汽車電子化比例逐步拉升,預估至2020年,每輛汽車會使用到近千顆晶片,成為重要的需求成長來源,包括聯發科、瑞昱、凌陽等三大晶片廠皆已布局。其中,聯發科將切入以影像為基礎的先進駕駛

輔助系統(ADAS)、高精準度毫米波雷達、車用資訊娛樂系統及車用資通訊系統,今年第1季開始對客戶送樣。

評析
特斯拉的Model 3將在今年下半年量產,因為是有量的電動車種而倍受矚目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9: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4-17 19:01 編輯

轉貼2017年1月2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金雞年夯科技 自動駕駛 虛擬實境 人工智慧 領風騷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隨著行動通訊與人工智慧技術日益精進,今年從汽車、電玩到零售業都將掀起新革命,諸如自動駕駛軟體、虛擬實境(VR)裝置及虛擬個人助理都將成為金雞年最受矚目的科技趨勢。

去年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旗下車款Model S在美國發生首起死亡車禍後,市場對自動駕駛技術一度產生疑慮,但隨著各產業持續走向自動化,眾家車廠依舊相信自動駕駛車輛終將取代傳統汽車。

即便是擁有108年歷史的老字號車廠通用(GM),也在去年收購自動駕駛技術新創業者Cruise Automation,並對叫車軟體開發商Lyft投資5億美元。通用日前已在美國加州及奧勒岡州推出首款長程電動車Bolt,預計今年將陸續在其他地區上市。

其他傳統車廠也未坐以待斃,例如富豪(Volvo)便宣稱在今年推出內建部分自動駕駛技術的車輛,福特(Ford)也預計在2021年前推出完全自駕車。

然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之路並未一帆風順。蘋果自2014年悄悄投入自駕車研發以來,已多次遭遇瓶頸及策略轉向。2009年領先業界投入自駕車研發的谷歌,近日也有大批研發人員離職。

谷歌對科技趨勢的遠見同樣展現在VR裝置領域。當年谷歌率先投入擴增實境(AR)研發並推出谷歌眼鏡(Google Glass),曾經轟動一時。儘管2015年谷歌宣布暫停在消費市場推出谷歌眼鏡,卻間接帶動VR裝置市場起飛。

研究機構Canalys估計,去年VR裝置全球出貨量約630萬台,其中諸如索尼(Sony)PlayStation VR及宏達電Vive等高階裝置出貨量約200萬台。Canalys更進一步預期,上述高階VR裝置出貨量可望在2020年達到2,000萬台。

分析師也預期VR裝置的應用層面將不斷延伸,除了目前最受歡迎的電玩領域之外,近日也有業者搭上網購趨勢開始發展VR購物功能。

英國非營利科技推廣協會EngineeringUK表示,今年3月即將登場的青年科學家博覽會將展示專為網購族設計的VR頭套。英國數位行銷公司Holition也預期2050年前,消費者將習慣在家透過VR頭套呈現的虛擬試衣間挑選服飾並完成網購。

此外,人工智慧演進也將使VR購物更為便利。未來消費者在虛擬環境試衣時能向虛擬時尚顧問請教穿搭技巧,且零售商也能利用人工智慧分析消費者網購習慣。

亞馬遜在去年推出的居家語音裝置便內建人工智慧助理Alexa,能接收用戶指令搜尋網路資料並進行網購。網路設備大廠愛立信(Ericsson)也在最新一期《行動趨勢報告》中指出,物聯網裝置收集到的龐大數據將成為訓練人工智慧的最佳工具。

評析
通用日前已在美國加州及奧勒岡州推出首款長程電動車Bolt,預計今年將陸續在其他地區上市。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9:02: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4-17 19:03 編輯

轉貼2017年1月2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風聲鶴唳!特斯拉突撤德供應商訂單 德媒疑川普下指導棋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川普鐵腕治國、高舉貿易保護跟反恐旗幟,不但喝令企業回美製造,週五(1月27日)還簽署行政命令,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7個回教國家的旅客或移民簽證將在未來四個月暫停審批,難民會面臨更嚴厲的審查,就連綠卡持有者也需經過篩檢才能進入美國,導致人心惶惶,市場風聲鶴唳。

德國幫浦/引擎/ 煞車盤供應商SHW日前即驚傳,豪華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取消了一筆大訂單,德媒議論紛紛,認為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可能是因為川普施壓才會撤單,惟特斯拉已鄭重否認。

路透社、Electrek 27日報導,特斯拉表示,的確已取消對SHW下達的一億歐元(相當於1.07億美元)訂單,但這主要是因為SHW的產品技術上並未達標、可能危及Model 3的生產時程,並不是受到川普的影響。

SHW也指出,特斯拉認為幫浦(axle-drive pump)的技術規格並未達標,因此決定取消訂單。不過,SHW並不接受這樣的理由,聲稱會保留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

川普才剛剛跟科技大老會面、要求他們回美製造,現在就傳出特斯拉取消德商訂單的消息,讓德媒議論紛紛。德國經濟週刊(Writschafts Woche)即引述SHW內部消息人士報導(見此),特斯拉此舉無關技術、反倒跟政治因素大有關連,因為直到特斯拉本週突然取消訂單為止,工程人員都未曾聽聞特斯拉對零件不滿。

不過,特斯拉在川普上台前,就曾因為Model X「鷹翼門」的供應商無法達標而取消過訂單,雙方之後陷入官司纏鬥。因此,光是聽SHW單方面的說法,仍不可就此斷定川普已開始干預企業營運。

MarketWatch、CNBC、barron`s.com1月19日報導,大摩分析師Adam Jonas將特斯拉的投資評等調高至「加碼」,還將第4季底前的目標價從原本的242美元上修至305美元。

特斯拉剛好搭上了川普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順風車,是讓大摩如此看好的原因。報告稱,特斯拉大多在美國聘用員工,製造基地也在美國本土,且執行長馬斯克還跟川普熱線溝通,特斯拉領導層跟新政府的策略性合作關係,是一項重要發展。

馬斯克目前是川普的策略性顧問,他不但聘用了25,000名美國員工、還在美國打造大型製造廠,明顯取悅了川普。大摩指出,雖然馬斯克和川普的友好關係究竟能為特斯拉創造多少利潤,目前還無法斷言,但特斯拉應有機會取得比歐巴馬時期更為優渥的政治條件。

評析
特斯拉剛好搭上了川普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順風車,是讓大摩看好的原因。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9:05: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4-17 19:06 編輯

轉貼2017年2月2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電池組成本已低於 190 美元/ kWh,電動車平民化的時代來臨?

作者 36Kr

關於電動汽車,特斯拉與業界的一個廣泛分歧便是電池製造成本,特斯拉堅稱即使在沒有政策補貼的情況下,目前的電池技術發展水準也完全可以做到使電動汽車獲利——而非傳統汽車大廠口中政府撤資後的一灘死水。特斯拉 Model 3 可以給出更加確切的數字指標:電池組成本低於 190 美元每 kWh。

本月早些時候,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的一份研究報告佐證了電動汽車供應鏈在過去 6 年大躍進式的發展——根據報告,電動汽車的核心零件電池成本從 2010 年的一千美元/kWh 下降到了 2016 年的 227 美元/kWh。降幅接近 80%。麥肯錫在報告中指出,電池成本是電動汽車能否獲利的關鍵因素。過去居高不下的電池成本成為電動汽車商業化的最大阻礙,電池成本的大幅下降為汽車制造商量產可盈利的電動汽車升起一道曙光。具體來說,在 2025~2030 年左右,電池成本會下降到一個可商業化的價位,給予傳統汽車製造商以真正的打擊。



麥肯錫在報告中寫到:
「儘管價格持續下降,電池成本仍導致電動汽車製造成本比同價位的燃油車更加昂貴,目前可以給出的預測是,到 2020 年電池組成本將降至 190 美元/kWh,並在 2030 年達成一百美元/kWh。」

「鑑於整體成本和某些細分市場的定價,電動汽車製造公司的銷售前景在短期內將持續虧損,在未來電池成本繼續下降的前提下,美國電動汽車(無補貼)可能仍無法像燃油車一樣,達到真正平民的價位。理想平民價位的車型可能要到 2025~2030 年,電池組成本低於 100 美元/kWh 時,將會使傳統汽車製造商在兩到三個產品周期內陷入財務困境。」

這個報告也符合大多數電池製造商的預估,當然了,不出意料,特斯拉再一次跟業界、麥肯錫的數據「打架」了。要知道特斯拉早在 2016 年年初就曾表示電池組成本價格已經降至 190 美元/kWh,這已經跟麥肯錫「2016 年的 227 美元/kWh」、「2020 年電池組成本將降至 190 美元/kWh」嚴重衝突,這還不算,為了順利量產交付 Model 3,電池成本仍需進一步下降——Model S  乞丐版都要 68,000美元,相比之下,Model 3 的 35,000 美元的起售價才稱得上平民。

特斯拉 CEO Elon Musk 此前暗示可能在 2020 年實現 100 美元/kWh 的電池組成本。眼下,特斯拉的目標是通過與松下合作研發的新型 2170 電池+Gigafactory 的大規模投產,兩件武器使得電池組成本再降 30%。

他們計劃通過應用新技術和 Gigafactory 實現規模效應和製造效率的改進,這個激進的目標能否實現仍有待觀察,但如果將目前的成本下拉到低於 190 美元/kWh,不進行大規模擴產投資,實現該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

有了特斯拉帶頭,包括 LG 化學、三星 SDI 等一眾車用電池製造商都在建立巨型工廠以達到接近的價位。對於電池組成本導向的另一種解釋是電池的類型和組件結構。特斯拉在生產用於電動車輛的電池組中大部分單獨使用,每個電池組中使用數千個單獨的圓柱形鋰離子電池單體。而日產 LEAF 或通用 Bolt,則使用較少但較大的方形電池構建他們的電動汽車電池組。業界普遍認為,特斯拉的解決方案技術含量偏高但成本更加低廉。

或許是出於成本壓力,新興電動汽車公司(如Faraday Future和Lucid Motors),更加關注特斯拉圓柱型電池,而非大多數汽車制造商選擇的方形電池。

量產 Model 3,電池組成本將是關鍵。

(本文由 36Kr 授權使用)

評析
特斯拉 Model 3 可以給出更加確切的數字指標:電池組成本低於 190 美元每 kWh。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9: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開紅盤 今年銷售可期

陳信榮/台北報導

元月車市不佳,但仍有車商老神在在。去年9月在台開賣的特斯拉(Tesla)電動車,首度揭開業績面紗,農曆年前僅4個工作天就掛牌81輛,平均每天有20輛要價超過300萬的電動跑車上路,業者暗示未來幾個月交車量會愈來愈多。

此外,和泰汽車儘管進口休旅車RAV4、全新國產休旅車Sienta七人座頂級款缺車,元月仍奮力繳出逾1.4萬輛高銷售成績,累積去年12月至今年元月兩個月市占率仍站穩32%高點之上,自認2017年仍有可為。

另歐、日系豪華進口車領頭羊賓士(Mercedes Benz)、凌志(Lexus),元月分別以2,861輛、1,743輛的新車銷售成績,改寫單月新高紀錄;日系豪華車品牌Infiniti更因小型跨界車Q30大量到港交車,元月全品牌銷量也創下320輛的新高。

去年業績創下近10年新高的台灣馬自達表示,訂單滿手,但受元月工作日較少拖累,到港進口車來不及交付;未來隨新車陸續到港,交車成績會加速趕進度。

面對今年元月車市不如預期,除有一例一休等不確定因素干擾外,和泰車協理劉傳宏分析,應該與旺季買氣提前於去年底爆發有關,實際上合計去年12月與今年1月新車總銷量仍有8.7萬輛高水準。劉傳宏另點出今年農曆年提前,壓縮1月工作日,也是影響開年車市的主因。

金雞年開春車市最夯的,非市場新兵特斯拉莫屬。去年9月起在台開賣的特斯拉,銷售數字始終成謎,但在今年1月23日舉行首批交車典禮後,累積至農曆年前短短4個工作天,就有多達81輛車領牌,為台灣民用純電動車銷售開出紅盤。

評析
特斯拉農曆年前短短4個工作天,就有多達81輛車領牌,為台灣民用純電動車銷售開出紅盤。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9:08: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更名 決心要當「太陽王」

經濟日報 編譯劉雲/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1日宣布,已向美國證管會(SEC)申報公司更名,將公司正式名稱由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s)改為特斯拉(Tesla Inc.)。此舉顯示創辦人穆斯克將特斯拉打造為新能源企業的堅定決心。

穆斯克在2006年的公司總體規畫中,已經暗示他會這麼做。當時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打造一款電動跑車,用跑車的獲利投入研發大眾車款,最終採用零碳排放的太陽能系統提供所需電力。

特斯拉預計今年開始生產價格3.5萬美元的Model 3大眾車款,去年11月又以26億美元價格收購太陽能發電公司SolarCity,讓穆斯克已大致掌握實現願景所需的關鍵要素,也擁有一個超越汽車行業的品牌,準備跨入太陽能面板,以及供住宅與商業使用的太陽能蓄電系統領域。

穆斯克曾表明,對投資太陽能行業懷有雄心壯志。他在去年10月宣布,特斯拉計劃跨入生產太陽能屋頂,可完全取代體積龐大的太陽能發電板;11月進一步指出,特斯拉研發中的太陽能屋頂,價格可望低於目前的一般屋頂。

特斯拉甚至計劃推出運輸行動服務(mobility service),穆斯克去年宣布籌設特斯拉汽車網路,藉由這個網路,特斯拉車主可以提供叫車服務。

公司預計在今年公布進一步細節。

然而,富比世專欄作家、品牌顧問科倫認為,特斯拉名稱改變很小,影響卻可能很大。企業改名並非沒有風險,還會產生相關費用,未必適合每家企業。

評析
特斯拉更名顯示創辦人穆斯克將特斯拉打造為新能源企業的堅定決心。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9:14: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全球石油需求 三年內觸頂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倫敦經濟學院葛蘭姆研究所(Grantham)與碳追蹤組織CarbonTracker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石油市場達到「需求頂峰」最早可能在2020年便來臨,主因電動車成本下降及再生能源科技進步;各大石油公司顯然低估了電動車市場的擴張速度。

報告中指出,以目前電動車的擴張速度計算,預估2025年之前就能取代每天200萬桶原油的需求量,導致油價重挫。到2035年時,全球將有三分之一的車輛是電動車,每天可取代量1,000萬桶的石油需求。該報告假定從2020年起,電動車售價將比燃油汽車便宜。

這項預測與特斯拉、通用及其他歐洲汽車製造業者的預估相近;彭博資訊則預估屆時電動車將占汽車市場的22%。

電力及公路運輸約占全球化石燃料消費量之半,因此太陽能及電動車成長將對石油需求造成重大衝擊,「化石燃料業者低估了這項效應」。

報告中並預測,到2050年時太陽能電力將占全球發電量的29%,燃煤電廠將逐漸被淘汰;電動車將占車輛的三分之二以上,每天可取代2,500萬桶的石油需求量。報告中強調,由於科技持續創新,可能使我們現在的預測相對保守。

石油業對電動車的市場潛力預估較低。英國石油公司(BP)預測,2035年時全球電動車使用量將從目前的100萬輛,激增到1億輛,但仍只占全球汽車使用量的5%;BP預測全球石油的「需求頂峰」要到2040年才來臨,但可能因科技加速進步而提早。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到2040年時,電動車將占汽車市場8%,每天只能取代130萬桶石油需求,不過IEA以往的預測紀錄一向不佳。

評析
以目前電動車的擴張速度計算,預估2025年之前就能取代每天200萬桶原油的需求量,導致油價重挫。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9:15: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5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盼吸引電動車大廠 立陶宛打造虛擬工廠

中央社 維爾紐斯4日綜合外電報導

立陶宛企業家在電玩遊戲「當個創世神」(Minecraft)中打造了1座虛擬工廠,盼能藉此吸引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注意。

根據法新社和「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Reporter),特斯拉汽車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去年揭露在歐洲興建新工廠的計畫後,40位玩家利用這個備受歡迎的線上建築遊戲,在短短35個小時內建造1座虛擬的特斯拉電池生產工廠。

不過這一次,這座工廠並非座落在原本的美國內華達州,而是位於波羅的海的歐盟成員國立陶宛。

這些玩家接著將2分28秒長的影片上傳至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展示他們以太陽能板和發電機打造的模型。

這部3D影片向觀眾呈現這座虛擬工廠時,字幕寫著「歡迎來到夢想世界」。

立陶宛玩家似乎相當明白如何吸引特斯拉科技電腦高手注意,特斯拉今天在推特推文說,「立陶宛懂得如何抓住我們的心」。

主導這項倡議的立陶宛企業家拉薩斯(VladasLasas)說,擁有300萬人口的立陶宛正面臨至少10個歐洲國家的激烈競爭。

拉薩斯告訴法新社:「我們擁有能在1週內完成虛擬工廠的團隊,也有能在幾年內興建真工廠的建築團隊。」

拉薩斯說,這座新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將大幅提振立陶宛經濟,且可望抑制年輕人移民至較富裕的西方歐盟成員國。

特拉斯在荷蘭設有另1座工廠。
 樓主| 發表於 2017-4-17 19:16: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自駕車催動第三次交通革命

經濟日報 陳清文

人類不再需要方向盤的自駕車(無人車)時代,將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如果沒有跟上最夯的自動駕駛(Autonomy)浪潮,台灣產業就落伍了。

無人車之外,無人機、無人船、甚至無人飛行器與空中計程車等自動駕駛的無人交通工具,將帶來第三次交通革命!

自駕車採用最先進人工智慧(AI)技術,第五級全自動無人駕駛,可能還要再等十年。AI已可輔助駕駛,自駕車時代也快來了。過去,以引擎定義汽車,未來,以軟體與數位科技定義汽車,台灣已有第三級自駕技術,未來更要積極發展。

人類有智商,汽車也有智商,人與車的智商相加協力,讓自駕車接近美夢成真。先進汽車配備AI後,已具有充分的認知功能,這就是汽車智商。在極端複雜與動態變化的路況,汽車智商仍有不足之處,如今運用雲端真人智商即時協助解決疑難雜症,形成人車合體的成功組合。

全球科技與汽車巨擘有志一同,同步與自駕車共舞,傾全力發展自駕車。這群A咖大廠以配隊或結盟方式,提升自駕車的功能,加速上市的時程。例如nVidia以AI自駕車平台與多家車廠深度合作,Uber與戴姆勒組成無人車隊,Lyft與通用合推自駕電動汽車共享的交通新模式。

在技術面,特斯拉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累積里程數,已超過2億公里,自駕功能每年還會升級換代。最近,Google宣示要自行開發自駕車軟硬體,將關鍵硬體成本下降高達九成,讓自駕車成為普及車種。亞馬遜已獲取專利,讓自駕車在車道上正確處理迎面而來的車流,尤其是跨越車道逆向行駛車輛,突破重大的技術關卡。

在人性面,Nissan敦聘人類學家。因為,再完美的自駕技術,離開人性,就無法被大眾接受。自駕車AI演算法的正確決定,絕對不可背離人性常理與社會倫理。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自駕車需要更深層的人性化,讓人類居於決定性的核心位置。

在法規面,今年自駕車法規制定的速度與完善程度牽動著發展進程。法規關鍵指標在於美國的「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能否有更完整的規範內容,日本與德國於聯合國中力推自駕車安全規範制訂,預期會有新進展。

在時程面,Lyft創辦人提出三階段十年邁向自駕車的路線圖,更提出令人動心的願景與城市交通嶄新應用情境—智慧分享自駕車,帶動第三次交通革命。

自駕電動車分享(Car as-a-Service)模式竄起,汽車從購買擁有變革為按需租用服務,帶動汽車產業全盤重大變革!

Lyft研究指出,美國每部汽車使用時間不到4%,其他時間都是在停車場浪費金錢,平均每輛汽車每年總費用達9,000美元。未來十年,自駕車分享生態體系將會成熟,Car as-a-service可望成為第三次交通革命的全面普及模式,輕鬆享用各種車種,也不用準備昂貴的停車位,將會顛覆現有汽車生態體系。

在安全規範下,台灣首要開放心態與法規,成為自駕車合法上路的領先國家。其次,與國際自駕車領先大廠,如特斯拉、豐田或Lyft,簽定戰略夥伴合作協議。第三,在開源領域(Open Source)精選優質的自駕車AI平台,再自行研發創新升級。最後,要提早規劃組成「自駕車國家隊與生態體系」,早日實現自駕車生活型態的新情境。

(作者是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中心首席研究員)

評析
特斯拉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累積里程數,已超過2億公里,自駕功能每年還會升級換代。

 樓主| 發表於 2017-5-2 18:58: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搶灘印度!傳已開始接單、股價衝九個月高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飆風再起,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周三透露旗下電動車將進軍印度,激勵股價衝上九個月新高。

據路透社報導,穆斯克在回應推文時表示,進軍印度時間可能就在今夏,儘管穆斯克未再透露更多細節,但光憑想像印度市場潛力之大,已足以讓投資人感到興奮不已,尤其是特斯拉平價電動車款Model 3未來若在印度上市,應有很大發揮空間。

特斯拉股價周三收在262.08美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1.8%,今年迄今累計攀升近23%,過去12個月更是大漲74%。

據印度媒體Business Standard報導,特斯拉Model 3從去年四月起,就已開始接受印度客戶下定,每輛為3.5萬美元。按原訂開發時程,Model 3將在2017下半年上市。

特斯拉將在2/22公佈前季財報,分析師預估營收將年增83%至22億美元,每股虧損從去年同期的2.2美元收斂至0.34美元。

評析
特斯拉Model 3從去年四月起,就已開始接受印度客戶下定,每輛為3.5萬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7-5-2 19:00: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跨步 Model 3將試產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余曉惠/綜合外電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公司(Tesla) 表示,本月將關閉位於加州的組裝廠一周,為量產Model 3轎車預作準備,離7月正式量產的目標又邁進一步。不過根據彭博研究推估,Model 3若要賺錢,特斯拉得讓電池價格降到每度(瓩/小時)155美元以下。

特斯拉表示,加州廠將按計畫短暫停工,以便現有烤漆廠擴充產能,替Model 3和其他調整預作預備。特斯拉發言人說:「這將讓特斯拉能在下半年如期開始生產Model 3,邁向2018年一年生產50萬輛的目標。」

路透另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特斯拉已通知供應商,計劃於2月20日開始試產Model 3轎車。報導說,目前還不清楚2月會生產幾輛Model 3,可能數量不多,目的在測試組裝線和零組件的品質。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去年向投資人表示,已有超過37萬名客戶付訂金預購Model 3。他當時表示準備在今年7月開始生產,不少分析師和供應商表示,這個時間表太趕,可能很難達成,況且特斯拉以往也曾多次達不到原訂的生產目標。

如果特斯拉能在20日成功試產,兩天後發布財報時便能對外發布的這個消息。一名不願具名的熟悉計畫人士向路透透露:「還有什麼方式能比發布試產結果更能激勵粉絲和華爾街?」

但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推估,Model 3若要賺錢,特斯拉得讓電池價格降到每度155美元以下。目前特斯拉超級工廠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模組成本為每度240美元,BNEF預測要到2020年才會降至155美元,意味特斯拉每年需提高5%能量密度,且每年節省2.5%零件成本。

評析
Model 3若要賺錢,特斯拉得讓電池價格降到每度155美元以下,目前電池模組成本為每度240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7-5-2 19: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5-2 19:02 編輯

轉貼2017年2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槓上汽車工會

經濟日報 編譯彭淮棟/法新社舊金山10日電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與美國聯合汽車工人工會(UAW)的爭吵10日升溫,他指控UAW派人臥底企圖將特斯拉工會化,UAW否認並要求他道歉。

風波起因是一名男子上網貼文,自稱在特斯拉的加州工廠上班四年,他批評加州廠員工的工作條件,「我經常覺得我是在過去的工作條件之下為一家未來的工廠賣命」。

穆斯克說該名男子的指控「在道德上令人氣憤」。據他了解,該名男子拿UAW錢辦事,到特斯拉工作,煽動工人組織工會。

UAW聲明表示該名男子「從來不是UAW所派」,要求穆斯克為散播關於該名男子的「不實新聞」道歉。

貼文作者自名荷西.莫倫,他指稱許多特斯拉工人每周做辛苦的手工40多小時,其中有些人被強制加班,而且廠方沒有用合乎人體工學設計的機器來降低工人受傷風險。他要求加薪,因為矽谷地區生活成本高。他說,特斯拉工人的時薪比汽車業工人的平均水平少好幾美元。

貼文說,「我們需要強一點的組織,我和許多同事相信,大家如果團結組成工會,就能做到這一點」。

特斯拉的北加州廠是全美唯一沒有工會的車廠,部分原因可能是特斯拉被視為矽谷科技世界的一員,而矽谷的勞工通常沒有工會。

評析
特斯拉的北加州廠是全美唯一沒有工會的車廠,原因特斯拉被視為矽谷一員,而矽谷的勞工通常沒有工會。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03: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本田日立 合推電動車馬達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本田汽車(Honda)近日宣布與日立(Hitachi)旗下汽車零件事業建立合資企業,日後共同發展電動車馬達,以利本田搶攻電動車商機。

多年來本田將自家汽車引擎技術視為最高機密,不願輕易與其他業者合作,但過去1年來汽車市場快速變遷,使得落後電動車趨勢的本田決心改變政策。

本田社長八鄉隆弘表示:「與其由一家公司包辦一切研發及生產,更應該從各方取得最好的零件,將之應用在同一台車上。」

本田與日立成立的合資企業將由日立子公司「日立汽車系統」持股51%,本田持股49%。八鄉表示,本田目標公司營收在2030年前將有三分之二來自油電混合車、鋰電池電動車及氫氣燃料電池電動車。

日立汽車系統社長關秀明表示,日立需要本田這樣的合作夥伴來分攤成本,才能在研發成本昂貴的電動車零件市場殺出血路。

對本田而言,藉助日立強大產能來搶攻電動車市場更是事不宜遲。去年本田在全球賣出21.8萬台油電車,占整體汽車銷售比重僅4%。在最重要的海外市場美國,本田油電車占整體銷售比重更是不到1%。

本田自去年起開始積極向外尋找合作夥伴,先是在去年12月宣布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自動車事業Waymo合作,如今又與日立結盟。

評析
本田宣布與日立旗下汽車零件事業建立合資企業,共同發展電動車馬達,以利本田搶攻電動車商機。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太陽能、電動車 將終結石油需求成長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衛報報導,大型能源公司多年來低估太陽能發電與電動車的成長速度,但研究報告顯示這兩大新勢力將在2020年前阻止化石燃料需求成長。

倫敦帝國學院葛拉漢研究所及英國碳追蹤計畫共同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過去7年來太陽能面板價格跌幅高達85%,估計2040年前全球發電量將有23%來自太陽能,且該比重將在2050年前增至29%。

另一方面,各大車廠爭相發展電動車也將使價格下滑,估計2035年前全球路面運輸市場將有35%是電動車。

而2050年前電動車占全球路面運輸市場比重將達三分之二,相當於每日省下2,500萬桶油。

依照上述情境推論,全球煤礦及石油需求將在2020年前達到頂點,就連天然氣需求也將開始萎縮。屆時可望紓緩全球氣溫上升速度,使平均氣溫較工業革命前增加攝氏2.4至2.7度。

碳追蹤計畫研究部門主管里頓(James Leaton)表示:「市面上已有許多低碳技術即將達到量產規模,比業者預期的進度快好幾10年。」以太陽能發電為例,諸如印刷式太陽能模組等新技術可望壓低成本,加速太陽能發電普及。

評析
太陽能發電與電動車的成長速度,這兩大新勢力將在2020年前阻止化石燃料需求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06: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資血統 昶洧電動車公開試車

經濟日報 特派記者戴瑞芬/江西贛州15日電

昶洧新能源純電動車「Thunder Power」,首批三輛SUV原型車15日在江西省贛州經濟開發區首次公開試車,開放現場400多人親身體驗從時速零到100公里只要3.1秒加速完成的超快感。

昶洧是台灣股票上櫃公司,近年積極跨足電動車領域,該公司董事長沈瑋15日宣布,贛州廠4月將首批量產15輛SUV車型純電動車,向大陸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質監」證照,預計年底審查通過並列入大陸國家新能源汽車生產目錄。

去年6月昶洧到贛州與贛州經濟開發區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合資成立的贛州昶洧新能源汽車,總投資額人民幣75.3億元;12月底占地54畝的廠房已竣工。預計今年量產15輛SUV車型純電動車,9月將以量產車型和最新設計的SUV車型再度參加今年德國法蘭克福車展。

昶洧首次公開超跑型純電動車設計款,原本預計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亮相的VR虛擬實境賞車,也提前開放體驗。由打造過法拉利、蓮花跑車的「Thunder Power」超跑設計師,親自上陣指導VR開超跑。

親身體驗VR電動車超跑的現場民眾透露,原本以為電動車感受不到超跑的引擎加速聲,不料,「Thunder Power」超跑還能做出呈現馬力感的特效。

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是朱鎔基辦公室前主任,他和贛州市長曾文明親自試乘,大力掛保證。出席的大陸政要還包括大陸國家發改委汽車專案組、江西省工信委、中國汽車工業會副理市長張書林等。

台灣則有前證期局局長吳育群、摩根大通、大眾證券等會計、律師、鑑價機構等專業人士出席。

昶洧營運長葉炳森表示,進行公開試車的「Thunder Power」SUV車,在去年12月已經完成贛州道路測試,路測累計已逾500公里。

為了不讓外界有「ppt造車」的質疑,昶洧藉公開試乘證明用專業造車,記者實車體驗,在繞行廠區近一公里路段,轉彎時高速甩尾,除了尖叫聲,車行平穩安靜。

按照計畫,昶洧2018年試量產1萬輛,2019年量產5萬輛,2020年量產10萬輛,以後根據市場需求還將逐步擴大到年量產20萬輛。

而純電動車目標鎖定大陸和歐洲市場上市,其中,SUV車型上市價為人民幣49萬元,超跑為人民幣60萬元,在公開試車後,官網已啟動全球預購。

據瞭解,台灣太古搶先下手預購3萬台SUV車型和25輛超跑,另外還有日內瓦下單預定99輛超跑。

評析
按照計畫,昶洧2018年試量產1萬輛,2019年量產5萬輛,2020年量產10萬輛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持股投資人:下個十年特斯拉成為市值兆級公司

近日特斯拉股票上揚,許多業界人士覺得股價被吹太高。不過手中有股票的投資者可不這麼認為,而是相當樂觀。投資特斯拉的億萬富翁 Ron Baron 日前斷言,在這 10 年或是下個 10 年時,特斯拉將成為 1 兆市值的公司,超越傳統的汽車廠如日產。

Baron 語出驚人,談到 10 年後電動車廠特斯拉市值達 1 兆,而且超越傳統車廠。過去 3 年半 Baron 的投資機構陸陸續續累積 160 萬股的特斯拉股票,而每股 208 美元。Baron 表示,特斯拉股價上升,他表示只是開始。

目前特斯拉的市值是 451 億美元,Baron 在接受 CNBC 專訪時表示,2020 年時會翻 4 倍,2025 年時會再翻 3 倍,而 2030 年時則是再翻 3 倍。意味著 2020 年這個十年,特斯拉從現在 451 億美元翻 4 倍,也就是 1.8 兆美元。

Baron 也對 SolarCity 和特斯拉的合作深具信心,去年曾發表讚揚的言論,因為他相當相信 Elon Musk 的遠景,相信他對電力租用服務。

不過 Baron 去年曾說十年之後特斯拉市值將達 7,000 億,這次增加預測幅度,將達到 1 兆美元的規模。Baron 以長期持有特斯拉股票而出名,為了手上特斯拉的股票,把電動車的特斯拉公司說得很好,也有利於自己持有的股票,說不定那天價格好才好出手賣出。

評析
Baron 日前斷言,在這 10 年或是下個 10 年時,特斯拉將成為 1 兆市值的公司,超越傳統的汽車廠如日產。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09: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司機末日近?傳GM上千輛電動自駕車,明年上路測試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電動車暨能源巨擘特斯拉(Tesla Inc.)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最近預言,司機的職位20年內就會被全面取代,這項預言即將成真。市場傳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簡稱GM)打算跟旗下的汽車共乘服務商Lyft合作,明(2018)年起會讓上千輛自駕電動車上路測試,規模將創史上高。

路透社17日獨家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雖然已有數家業者聲稱要在2020年增加上路試駕的自駕車數量,但GM的計畫,卻是此前規模最大的測試計畫。與之相較,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Waymo事業,目前只在美國四州測試約60輛自駕車原型。

消息透露,GM打算在美國數州進行測試,配備自駕系統的「Chevrolet Bolt」電動車,會加入Lyft的共乘車隊。不過,GM近期無意向個別客戶販售這款Bolt AV。

GM對手福特(Ford)則預定要在2020年下半年啟用自駕車生產線,要等到2021年才會為共乘叫車服務提供自駕車。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則為Waymo供應了一些「Chrysler Pacifica」箱式休旅車,Waymo將之改造,以利自駕車測試。

GM執行長Mike Ableson去(2016)年11月接受路透社專訪時曾經指出,自駕車還在初期發展的階段、要價高達六位數,實非一般消費者能夠負擔,但假如能利用共乘模式,那麼即使價格如此高昂,自駕車也還是有發展的空間。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日前才聲稱,司機恐怕會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來襲的第一個犧牲者。CNBC、Electrek等外電2月13日報導,AI日益演化、司機首當其衝,10年內幾乎所有新車估計都會具備自駕功能,而司機的職位將在20年內被全面取代,自此之後,全球恐有12-15%的人類面臨失業。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1月發布的報告,要分析自動化的潛在衝擊應該是聚焦在個別工作內容、而非職業,因為以現有已知科技來看、可能會被自動化(機器人)完全取代的職業不到5%。不過,MGI也指出,幾乎所有職業都有可能面臨部分自動化的挑戰。

MGI預估目前全球約有半數的工作內容(相當於將近16兆美元的薪資)可能被現有已知技術所取代,最有可能遭自動化取代的包括制式、可預測的實體工作環境以及數據收集/處理。

在美國,這些工作內容佔整個經濟活動的51%、相當於近2.7兆美元的人類薪資面臨威脅,當中包括製造業、旅館業、餐飲業以及零售業等行業。不僅低技能、低薪工作可能會被機器人所取代,中等技能與高薪、高等技能職業也有可能面臨部分自動化的考驗。

評析
AI日益演化,10年內幾乎所有新車估計都會具備自駕功能,而司機的職位將在20年內被全面取代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提前量產? 大摩有疑慮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外資摩根士丹利說,特斯拉(Tesla)在延遲產品交付上有「前科」,而且沒有處理大量訂單的經驗。同時,該公司位於內華達的「超級工廠」,在短期也無法提供足夠的電池產能。

不過,Tesla卻表示,該公司將達到50萬輛年產能的目標時間,從2020年提前至2018年,信心滿滿。由於實際的出貨量與出貨目標,牽動Tesla概念股的訂單,到底是外資說對了,還是Tesla說了算,只能等財報公布來見真章了。

特斯拉旗下共有三款車,分別為轎車的Model S,運動休旅車的Model X,以及平價車款Model 3 。其中Model S的售價約6萬美元起跳,Model X約8萬美元起跳,平價款的Model 3則是3.5萬美元起跳。

2015年Tesla的總銷售量為5.05萬台,主要是Model S和Model X的銷售總和。事實上,Model X是在2015年第4季才出貨,而且出貨量只有208台,可看出,Tesla的主力銷售車款仍是Model S。

不過,不是Model X賣的不好,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表示,Model X可能是世上最難製造的車,因為Model X最初計劃是在2014年底交車,卻一直拖到2015年第3季末才交貨。

目前,Model X仍有2至2.5萬台的訂單需要去化,對提升該公司2016年出貨量大有幫助。法人預估,Tesla的2016年電動車總銷售量,預期可拉升至8萬台以上,年增60%。

至於平價版的Model 3,Tesla對外表示,將在2017年底開始出貨,不過,由於有了Model X延遲一年才出貨的紀錄,摩根士丹利認為,Model 3將會延到2018年底才會出貨。

評析
由於有了Model X延遲一年才出貨的紀錄,摩根士丹利認為,Model 3將會延到2018年底才會出貨。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10: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力拓中東版圖 充電站不足成最大挑戰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今年2月首度進軍中東市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表電動車。雖然中東綠能意識抬頭將刺激電動車銷售,但當地充電站不足是特斯拉長期攻略必須克服的挑戰之一。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2月13日出席杜拜世界政府高峰會時,趁機發表Model S及Model X SUV兩款在美熱銷的電動車,並宣布開始接受當地顧客線上預訂,估計今年夏天開始出貨。

除了開放線上平台之外,特斯拉也將在杜拜購物中心開設快閃門市,隨後在7月於杜拜市中心開設客服中心。特斯拉預計明年將中東服務據點延伸到阿布達比,屆時當地也會有展示間及客服中心。

特斯拉在全球主要市場推出電動車以來,迅速成為綠能車市領導業者,推動去年第4季營收年增27%。儘管特斯拉去年因硬體技術問題導致出貨延宕,未達成公司設下的8萬台年銷售量目標,但穆斯克依舊預期特斯拉銷售量將在明年底前達到50萬台,並在2020年達到100萬台。

為了達到這項長遠目標,進軍中東市場成為特斯拉今年的重點策略之一。中東各國過去在政府大力補助燃料費用的政策之下,早已成為許多廠牌頂級車款的主要客戶。

2014年以來國際油價下滑,中東各國陸續縮減燃料補助,使不少消費者轉向電動車,再加上中東政府近來開始提倡綠能產業,令特斯拉相當看好當地電動車需求。

然而,以杜拜為首的中東主要城市居民多為外籍人士,而這類顧客傾向購買價格較低且具有轉賣價值的車款。此外,中東地區目前充電站分布不夠密集,也是特斯拉必須克服的挑戰之一。

特斯拉表示,Model S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售價將自27.5萬迪拉姆(約7.5萬美元)起跳,而Model X SUV售價自34.4萬迪拉姆起跳。該公司先前已在當地設置多個充電站,並承諾今年底前將增加充電站數量。

評析
雖然中東綠能意識抬頭將刺激電動車銷售,但當地充電站不足是特斯拉長期攻略必須克服的挑戰之一。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11: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駕駛捨車救人 CEO穆斯克:維修費我出

經濟日報 記者易起宇╱即時報導

上周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上演了一齣宛如電影情結般的救人戲碼,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感動到上推特分享!

一名特斯拉Model S的車主發現另一名開著福斯Passat房車的駕駛在途中中風昏厥,立刻決定以車擋車,把自己的車開到對方車輛前面,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死亡車禍。這名英勇駕駛原本必須花約1萬美元(新台幣30萬元)修車,但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聽聞此事後,立刻在推特表示願意幫他負擔所有維修費用。

據德國報紙Merker報導,這名41歲的特斯拉車主奇克(Manfred Kick),上周一晚間開在德國慕尼黑郊外的9號公路上,發現一台福斯Passat房車突然急轉彎。奇克立刻追上對方車輛,竟然發現車內有一名男子趴倒在方向盤上,很可能是突然中風。

奇克下意識地將自己的車開到對方前面,並慢慢地煞車,讓對方的車停下來。奇克接受Merker報訪問時表示:「我必須想辦法停下他的車,否則那輛車將會一路爆衝下去。」

不僅如此,奇克順利停下對方的車後,還跑到駕駛座檢查福特車主的脈搏。他說:「我感覺到他的脈搏還在,所以立刻讓他躺平,好讓他口中的泡沫能吐出來。」

之後在奇克的呼救下,另外三名駕駛也停下車支援,失去意識的男子也緊急被送往醫院,之後醫院表示這位47歲的男子狀況穩定。

奇克的英勇作為,換來的是10,651美元的維修費。他不確定保險公司是否會理賠,但最重要的是「對方安然無恙」。

不過他的義舉受當地官方稱為「了不起的勇氣」,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兩天,終於傳到了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的耳裡,他立刻在推特上讚揚了這件事:「那名犧牲自己車輛、擋下駕駛失去意識的車的車主做得太棒了!為了表達感謝之意,特斯拉將盡速提供他全額維修費用。」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12: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22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再築競爭壁壘,電動車電池成本再降 35%

作者 雷鋒網

對一輛電動汽車的售價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其電池成本無疑,所以目前多數電動汽車生產商都在努力研發技術,降低電池成本。

事實上,麥肯錫之前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電動汽車供應鏈(尤其以動力電池為主)的「平均成本」在過去 6 年已經下降了接近 80% 之多,從 2010 年的 1,000 美元 /kWh 下降至 227 美元 /kWh。這對於電動汽車行業來說是一個令人感嘆的過程,但這還不是終點。

身為業界翹楚的特斯拉,這兩天透過一段影片公布,其電動汽車電池成本已經降至 125 美元 /kWh。如果這是事實,那麼其競爭壁壘瞬間就被抬升起來。

2016 年,特斯拉公布了一個模糊的電池成本數據──「低於 190 美元 /kWh」,而且宣稱 Model 3 的電池成本要在這個基礎上再降 30%。但目前公布的 125美元 /kWh 這個數據看,下降的比率達到 35%。

不過,針對特斯拉當時單方面的宣稱,質疑也隨之而來。

美國全電池諮詢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表示:「2025 年之前,電池成本不可能降低至 167 美元 /kWh。」而且認為 Model 3 的實際售價要遠遠高於特斯拉的既定售價 3.5 萬美元,將在 5 萬至 8 萬美元的區間範圍。

特斯拉 CTO JB Strubel 去年在接受採訪時便表示,他不認為電池成本會成為阻礙特斯拉 Model 3 做到 3.5 萬美元售價的因素。同時稱,「外界總說電池成本低於整車製造成本的一半,實際上,低於四分之一。」

當然,要想讓車輛售價合理,那麼電池的成本必須要降低,這也是特斯拉這樣的公司要走的道路。這也是這家公司為何耗鉅資建設 Gigafactory 的原因。這家巨型工廠將會幫助特斯拉達成電池成本下降 30% 或 35% 的目標。

這些年來,特斯拉 CEO Elon Musk 也經常透露,他對未來可以超越這個數字指標很有自信。

在電池成本下降 35% 的利多消息公布之前,特斯拉及其合作夥伴松下已經開始在 Gigafactory 生產其新型號電池「2170」,將用於未來的 Model 3 以及其他車型之上。

雖然特斯拉沒有公布具體目前的電池成本數據,但是基於其公布的訊息零碎,整合一下,也許我們會對其電池成本演進框架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從之前小於 190 美元 /kWh,聯繫到目前 35% 的降幅,那麼目前的成本約為 124 美元 /kWh。我們假設 Model 3 上使用的電池包容量是 55kWh,那麼其電池成本要少於 6,875 美元。這個成本可能意味著電池還是整輛車上最貴的組件,但是對於一輛 3.5 萬美元的電動汽車來說,顯然更加合理。

理論上來說,電動汽車要與燃油車在成本上有競爭力,其電池成本必須壓低到 100 美元 /kWh 以內,而且這還是考慮到其對於燃油成本的節省而得出的數據。過去,Musk 一度對於特斯拉不能趕在 2020 年達成這個里程碑而失望,但這份失望已經是 Gigafactory 開始加速量產新型電池以滿足 Model 3 量產計畫的兩年之前了,今時已不同往日。

當然,我們也不能只聽特斯拉單方面沒有任何證據的宣傳,近日特斯拉將公布最新一季財報,也許更多疑問會在那時候得到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Gigafactory 的未來還存在更多可能性。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電動汽車要與燃油車在成本上有競爭力,其電池成本必須壓低到 100 美元 /kWh 以內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23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市值 直追福特

世界日報 記者和釗宇╱即時報導

特斯拉(Tesla)市值目前已經達到446億元,直追傳統汽車大廠福特(Ford)的499億元。該公司22日公布的財報顯示,業績優於預期,送股價盤後上漲。

特斯拉第四季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收同比大增88.4%,至至22億8000萬元,優於彭博分析師預期的21億3000萬元;調整後每股虧損69分,優於彭博分析師預期的每股虧損1.04元。不過,多家機構分析師給出的預期值差異較大。

令人振奮的消息是,該公司的廉價版電動車Model 3將於今年下半年問世。特斯拉表示,該公司將於7月起小規模生產這款車型,9月將開始大規模量產,預計每周產出5000量。到2018年,周產量將達1萬量。相比之下,大多數分析師此前預計,Model 3最快到明年才可量產。

特斯拉股價22日下跌1.40%,收盤價為273.51元。由於財報亮麗,加上Model 3今年即將問世,讓該公司股價盤後漲近3%。

股價迅猛上漲讓特斯拉只需要再上漲12%,就可以追平福特的市值。雖然特斯拉目前的規模遠遠小於福特,但成長迅猛。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經猛漲30%,而福特只上漲了5%。

一年之前,福特的市值還是特斯拉的兩倍,四年之前更是特斯拉的10倍。但現在,特斯拉的市值已經是汽車大廠飛亞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的兩倍,更是直追福特。

投資者看好的是特斯拉的未來,尤其是該公司將推出首款廉價電動車Model 3。目前,該公司已經收到超過30萬份訂單,這款車售價約為3萬5000元。

評析
一年前,福特的市值還是特斯拉的兩倍,四年前更是特斯拉的10倍。但現在只需再上漲12%,就可以追平福特的市值。

 樓主| 發表於 2017-5-6 19:14: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又虧了 新車7月量產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周三公布上季(去年12月底止)又陷虧損,並宣稱Model 3將於7月投產,並在年底前擴大產量,企圖激勵投資人信心。特斯拉為了應付Model 3量產所需的龐大支出,也有意透過增資來降低營運風險。

周四開盤特斯拉股價下跌3.6%至263.59美元。

特斯拉上季虧損1.2億美元,雖小於前一年同期的3.2億美元,但與前一季的2,188萬美元獲利相比由盈轉虧。特斯拉為了安撫投資人,強調上季營收年增88%至22.8億美元,且營業支出7億美元低於先前預期的10億美元。

特斯拉上季現金流約在33.9億美元,高於前一季的30億美元,但投資人依舊擔心去年以來特斯拉高價收購太陽能面板供應商SolarCity,又為了Model 3量產計畫投入大筆資金,將使現金流萎縮。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周三宣稱,Model 3自7月投產後,目標在第4季將產量擴大至每周5,000台。穆斯克依舊維持明年特斯拉年產量50萬台的目標,並預期2020年增至100萬台。

因短期內特斯拉仍面臨各種變數,因此該公司周三僅發表今年上半銷售預期,估計上半年Model S及Model X銷售量達4.7萬至5萬台。

穆斯克周三表示,今年特斯拉為預備Model 3量產所投入的資金約在20億至25億美元。他雖認為特斯拉無須為Model 3量產募集額外資金,但坦言未來相關支出確實會讓公司現金流貼近底限。

穆斯克表示:「就風險考量來看,這對特斯拉股東而言不是件好事,因此我們正在研商可行辦法,或許我們會透過增資來降低風險。」

去年1至9月特斯拉透過發行股票募資17億美元,另透過可轉債融資募得17億美元。去年11月特斯拉收購SolarCity以來,公司股價漲幅高達50%。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強生(Brian Johnson)認為在這波股價漲勢之下,特斯拉今年最多可募得25億美元資金。

特斯拉周三也宣布,財務長韋勒(Jason Wheeler)將在4月辭職轉戰公職,由2015年退休的前財務長艾胡亞(Deepak Ahuja)回鍋接任。

評析
特斯拉為了應付Model 3量產所需的龐大支出,有意透過增資來降低營運風險。

 樓主| 發表於 2017-5-10 19:18: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5-10 19:19 編輯

轉貼2017年2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今年上半年交車量 有望超標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公布,去年第4季虧損小於預期,且備受期待的Model 3電動車生產計畫如期進行。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離打進大眾市場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特斯拉預估,今年上半年交車量可達5萬輛,Model 3也將於7月投產。特斯拉上季不計特定項目每股虧損69美分,小於分析師原估的1.14美元,營收則成長88%至22.8億美元。

特斯拉證實Model 3將如期投產,也讓投資人更加看好穆斯克的能耐。市場押寶成立僅14年的特斯拉,將擁有足與老牌車廠匹敵的市值。財報公布前特斯拉股價被高估的程度達到新高,這也是特斯拉收購虧損的太陽能板廠SolarCity以來首次公布財報。

巴克萊分析師強森表示:「特斯拉股價近期的漲勢與短期財務狀況關係不大,而是與穆斯克接近超級英雄的地位比較有關。特斯拉已經被市場捧為下一個日產、福特或本田,意味著目前股價早已反映了未來的成長前景。」

穆斯克在股東公開信中承諾,到第4季的某個階段,Model 3每周產量可超過5,000輛,2018年更可能達到每周1萬輛。市場也預期,特斯拉不久後勢必得再籌資因應生產,特斯拉計劃在Model 3正式投產前支出20億美元至25億美元。

評析
特斯拉預估,今年上半年交車量可達5萬輛,Model 3也將於7月投產。

 樓主| 發表於 2017-5-10 19:20: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5-10 19:21 編輯

轉貼2017年2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狂燒錢 近期內恐需籌資

經濟日報 記者易起宇╱即時報導

彭博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因為一直在燒錢,為了量產公司寄予厚望的新款電動房車Model 3,近期內很可能需要對外籌資。

據報導,在7月Model 3推出之前,特斯拉已安排好這段期間的巨額支出計畫。特斯拉從去年第4季起就一直在不斷燒錢,今年上半年預期將花掉高達25億美元現金。

Morningstar汽車分析師惠斯頓表示:「很明顯特斯拉將進行某種籌資。他們可能會想盡快著手。」

在執行長穆斯克的帶領的下,特斯拉這家公司一直很會花錢。穆斯克設定自己的任務是讓汽車產業能夠加速轉型至電動運輸時代。據摩根士丹利估計,特斯拉從2014年起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已耗費約100億美元在研發和資本支出上。穆斯克22日表示,雖然籌資對於Model 3的推出並非關鍵,但這可能是個明智之舉。

巴克萊證券汽車分析師強森表示,就算特斯拉想籌資25億美元,他也不會意外,雖然那高出他們模型所預測的15億美元。

惠斯頓預測的數字更高,他預期特斯拉將籌資30億美元,以達成穆斯克的雄心壯志。

評析
特斯拉因為一直在燒錢,為了量產公司寄予厚望的新款電動房車Model 3,近期內很可能需要對外籌資。

 樓主| 發表於 2017-5-10 19: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股價強漲...留意兩變數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股價在過去三個月大漲43%,市值也因此超越規模比特斯拉大上好幾倍的日產汽車,但特斯拉是否能達成生產目標、Model 3的利潤較其他車款低等因素,可能衝擊其股價後市。

路透報導,特斯拉去年生產近8.3萬輛的Model S和Model X,較前一年成長64%,而汽車業務的營收也勁揚70%。不過,特斯拉還得再加把勁才能達到明年銷售50萬輛汽車的目標,該公司也預期今年上半年能賣出多達5萬輛汽車,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已沒剩下多少時間能加快生產進程。

特斯拉希望靠預定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主攻大眾市場的Model 3來達成其銷售目標,但基本款Model 3的售價僅為3.5萬美元,在利潤方面遠低於Model S和Model X,且Model 3的生產成本也不低,因此特斯拉很難有揮灑空間。

特斯拉計劃投資25億美元生產Model 3,會讓該公司手中的現金低於10億美元,特斯拉也勢必會出售更多股票來籌措資金,而這些都會衝擊到公司的股價。

評析
特斯拉是否能達成生產目標、Model 3的利潤較其他車款低等因素,可能衝擊其股價後市。

 樓主| 發表於 2017-5-10 19:22: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5-10 19:27 編輯

轉貼2017年2月24日《先探投資週刊》1923期,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新供應鏈解密

【文/馮欣仁】



一談到電動車,相信大多數的人就會直接聯想到特斯拉(Tesla),儘管傳統車廠也積極跨入電動車領域,但卻絲毫不影響特斯拉的領導地位。自從二○一二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以來,就引發汽車產業與投資界廣大的震撼,酷炫的外型設計與科技感的內裝,吸引眾多人目光,更成為投資市場的新寵兒;特斯拉股價也一路飆漲,最高來到二九一.四二美元。

雖然特斯拉直到去年第三季才正式轉虧為盈,但市場仍對於未來發展寄予高度期待,也吸引國內廠商積極搶進特斯拉供應鏈。倘若成為Tesla概念股就如同智慧型手機的蘋概股一樣,市場自然會賦予較高的本益比。若是獨家供應關鍵零組件的廠商,股價本益比相對上又會比其他特斯拉供應鏈來得高。

去年推出售價只要三.五萬美元的平價版電動車Model 3,引起熱烈預購,訂單突破四○萬台,也讓特斯拉股價從去年十一月十四日低點一七八.一九美元一路飆漲至近期高點二八七.三九美元,再度逼近歷史高點。近期已傳出特斯拉將開始試產Model 3,預計今年七月正式量產,屆時相關供應鏈廠商將配合Model 3量產,開始著手出貨,營運也將增溫。

和大搶下Model 3大單
目前國內特斯拉供應鏈廠商,主要包括減速箱齒輪和大、電池模組線束貿聯KY、鍛造輪圈巧新、扣件世德、電池正極材料康普與美琪瑪、充電槍康舒與健和興、觸控面板群創與TPK-KY、保護元件興勤、電源零組件台達電、電池模組電流控制板高技、電池上下蓋板乙盛KY、檢測設備致茂與馬達廠富田電機。

其中,獨家供應Tesla減速箱齒輪的和大,由於當年Tesla發表的第一款車Roadster,因減速齒輪箱發出異音,造成銷售表現不理想,經和大研發後排除特斯拉困擾許久的異音問題,成為特斯拉的合作好夥伴,自此和大就成為Tesla減速箱齒輪組件獨家供應商。正因為是獨家供應商,也讓和大營運自一二年開始展開逐年成長的態勢,受惠於特斯拉訂單擴增,讓和大一六年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獲利更可望同步創高。和大也因搭上Tesla,股價從一三年的十六.五五元起漲,最高來到一七三.五元,短短三年多,股價大漲九.四八倍,可說是台股近年來的長線飆漲股之代表。

和大除了供應Model S減速箱齒輪之外,也成功奪下Model 3訂單,由於採購規模遠超過特斯拉先前二款車Model S與Model X的採購總和,且採購項目新增差速器,法人估Model 3採購大單對和大業績貢獻至少十億元。為了Model 3龐大訂單,日前和大決議啟動大埔美二期擴建新廠計畫,董事會通過斥資四.二七億元,向同集團的高鋒工業買下緊鄰於大埔美一期廠的土地廠房,並將另外斥資十二億元,採購四條工業四.○的智能化生產線設備,規劃為專門生產特斯拉所需零件的專廠。目前Tesla占和大營收比重近二成,堪稱國內純度相當高的Tesla概念股,加上是獨家供應的角色,因此,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近來Tesla也積極擴大供應商,也讓原本不是Tesla供應鏈的廠商,得以打進Model 3供應鏈,如揚聲器鍛件錩新、車用鏡頭亞光、散熱模組建準、電動車電池高壓連接器崧騰、被動元件電感美磊、導線架順德等,成為特斯拉概念股的新兵。這些新加入特斯拉供應鏈廠商,近期股價也出現大漲走勢,最具代表性的個股如亞光從今年初三○.九元起漲,最高來到五六.二元,短線漲幅達八一%;錩新也從年初的二四.四五元攻上四○.二五元,漲幅達六四%。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23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評析
近來Tesla也積極擴大供應商,錩新、亞光、建準、崧騰、美磊、順德等,成為特斯拉概念股的新兵。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2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Tesla 顛覆定價模式,保險與維修費用全包

作者 黃 嬿

特斯拉 (Tesla) 正在亞洲進行一場產品定價的創新實驗,即在售價當中包含保險與維修費用,目前特斯拉會與保險公司合作,但也不排除由特斯拉自己提供汽車保險,而一價式的模式未來將適用於全球市場。

特斯拉銷售及服務總裁 Jon McNeill 在第 4 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現在特斯拉賣出的大部分汽車都含有保險,保險內容考量系統輔助自動駕駛 Autopilot 的安全性之外,並包含汽車的維修。這是特斯拉未來的願景,將為汽車、維修和保險提供單一價格。

現在市場上在討論,若自動駕駛汽車變得更安全,會對現在的保險模式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一般的想法是,如果自動駕駛汽車減少碰撞的數量,風險溢價應該會降低。

根據 2015 年美國銀行和美林季度報告指出,無人駕駛汽車可能威脅美國保險公司如辛辛那提金融公司 (Cincinnati Financial)、水星保險集團 (Mercury General),和旅行者集團 (Travelers) 的商業模式。

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發現,自從 Autopilot 首次安裝以來,特斯拉車輛的碰撞率急劇下降 40%。特斯拉執行長 Elon Musk 表示,如果保險公司沒有適合特斯拉的產品,特斯拉不排除自己提供,但他認為保險公司會依據特斯拉的需求,提出符合特斯拉風險的客製化保險方案。

Techcrunch 分析指出,特斯拉會這麼做,部分原因是他們相信自家產品的生命週期當中,無論是安全記錄或維修費用都有非常大的優勢,此模式可提高支付費用的透明度,對追求整體保障的汽車買家而言是一個值得稱讚的設計。

特斯拉已經與香港 AXA 通用保險公司合作開展「我的 Tesla 保險」 (InsureMyTesla) 計畫,在澳洲則是與 QBE 保險公司合作。

以香港為例,現在上路的「我的 Tesla 保險」內容包括保障車主的掛牆式充電器和在公共充電站充電時引致的意外,所有駕駛者在駕駛 Model S 時均受到保障,新車在最長首 2 年遇上全毀或失竊,會獲得同款新車免折舊賠償,同時因受損而更換零件亦可以享有免折舊賠償。

此外保險內容還包括車窗、側鏡、全景天窗、頭尾燈和擋風玻璃的玻璃保障,在 Model S 維修期間還有 Tesla 暫借服務提供。根據 Tesla 官網資料,以 Model S 70D 3 年計劃為例,平均 1 年保費約 6,714 港元。

特斯拉日前公佈的 2016 年第 4 季財報顯示,第 4 季 Model S、Model X 產量合計來到 24,882 輛,年增 77%,銷售量合計為 22,252 輛,成長 27%,平價車款售價約 3.5 萬美元的 Model 3 開放預售僅 36 小時,訂購量已經高達 276,000 輛,預期今年下半年可如期交貨。

評析
特斯拉未來的願景,將為汽車、維修和保險提供單一價格,而一價式的模式適用於全球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11: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6-3 20:12 編輯

轉貼2017年2月25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台灣不開門…台版特斯拉 大陸首發

聯合報 記者戴瑞芬

大陸推展電動車不遺餘力,台灣上櫃企業昶洧科技首輛新能源純電動車日前在江西省贛州試車,「台版特斯拉、大陸首發」引發關注。

最近這幾年來,透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台灣企業正加速擴大在大陸布局電動汽車產業。包括長園科技收購深圳沃特瑪電池;台塑與日本三井化學,合資在寧波興建電解液廠;在電池、電機、電控、整車系統等電動汽車關鍵技術領先的立凱電能,也與黑龍江陸方企業合作生產電動客車等。

台灣能源產業為什麼千里投奔大陸,不再堅持根留台灣?套句業界的口頭禪,因為「台灣幾乎沒有新能源產業政策,更看不到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業者還稱,他們不會在台灣上市,要上路除非是台灣進口。

相對大陸政策鼎力扶持電動汽車產業,業者禁不住吐苦水:「台灣沒有張開雙臂擁抱,沒關係;但至少不能推人出去,把門關上。」

電動汽車產業鏈投資需要燒錢,以昶洧為例,當初籌資提出專利作價,卻頻遭打回票,在申請發行海外可轉債(ECB)退件,才決定登陸合資。如今新車上路,業者只能感嘆「誰叫台灣官員不懂造車,提出的要求不盡合理。」

台灣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精密製造、汽車電子技術,明明有很好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和技術實力,卻沒有發展整車製造的產業政策,電動汽車發展更幾乎一片空白,相當令人扼腕。

德國在「工業4.0」浪潮下,明定二○五○年實現所有在售車型均為電動汽車。已是全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大陸,更是迫切加速發展電動汽車。北京剛宣布九月底前出租車會全部更換為電動汽車,砸重金興建充電站就更不在話下。

而台灣新能源汽車數量,還遠遠不及於大陸一個城市的推廣應用。

業界感嘆,台灣政府不但沒有政策,更缺乏眼光。以兩岸新興產業戰略發展相比較,大陸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應用遙遙領先,共享經濟風生水起,滴滴甚至合併了UBER,台灣都已經落後一大截了,還不想急起直追,只會關起大門,當井底之蛙。

大陸拚「一帶一路」,積極帶企業「走出去」;台灣吵「一例一休」,只會把企業帶入困境。台灣政策開放的腳步追不上產業技術,只怕很快就會被全球供應鏈邊緣化。

評析
大陸拚「一帶一路」,積極帶企業「走出去」;台灣吵「一例一休」,只會把企業帶入困境。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12: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高盛喊賣特斯拉 大砍目標價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高盛懷疑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準時交車的能力,對特斯拉的評級下砍至「賣出」,並下調股價目標,分析師也擔憂特斯拉推動的太陽能廠併購案可能會連累公司財務,利空引發特斯拉27日盤中股價最多重挫逾5%。

彭博資訊報導,高盛分析師坦伯瑞諾將特斯拉的評級調降至「賣出」,原本為「中性」,六個月目標價也從190美元下修至185美元。

雖然坦伯瑞諾只砍5美元,但特斯拉上周五股價收盤報257美元,代表股價會暴跌25%以上。利空導致特斯拉27日股價一度重摔5.83%,報每股242.01美元。28日早盤再跌0.3%至245.5美元。

坦伯瑞諾表示,儘管上周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重申平價電動車Model 3會如期交車,但他認為這款新車的生產進度可能延後,對於Model 3車款設計遲遲未定案,令許多供應商心急如焚,因為會達不到產量目標。

坦伯瑞諾研判要到明年第4季,Model 3年產量才可能突破10萬輛,比特斯拉預期慢一年。

外界也憂心,特斯拉收購太陽能發電公司SolarCity可能會拖累公司財務。坦伯瑞諾說,特斯拉併購SolarCity的時機是大家認為特斯拉應集中精力、力拚轉型為大眾電動車製造商的時刻。

特斯拉的銀彈消耗得太快,很可能年底前就需要籌措資金,坦伯瑞諾預料,特斯拉為支應資本支出計畫,將在第3季被迫發行價值17億美元的股票。

特斯拉財務長惠勒將在4月離職,這也不是投資人樂意見到的發展,這是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系統總監及多位產品負責人離任後,又有一位高層決定離開。惠勒加入特斯拉前是Google財務副總裁。

評析
高盛懷疑特斯拉準時交車的能力,也擔憂太陽能廠併購案會連累公司財務,對特斯拉的評級下砍至「賣出」,並下調股價目標。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13: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6-3 20:14 編輯

轉貼2017年3月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剉勒等?鈷價飆,傳「中國索羅斯」全球狂掃貨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車用鋰電池的關鍵材料–鈷最近報價漲翻天,「中國索羅斯」更是全球狂掃貨,特斯拉(Tesla Inc.)等電動車廠莫不嚴陣以待,積極鞏固貨源。

英國金融時報2月24日報導,來自業界交易人士的消息顯示,包括瑞士專門關注採礦業的創投機構Pala Investments,以及中國最大原物料基金公司之一上海混沌投資(Shanghai Chaos Investment)在內的六家機構,因看好電動車業者的需求,至今已囤積了約6,000公噸的鈷,價值多達2.8億美元,相當於去年全球總產量的17%。(註:混沌投資的控股股東是被稱為「中國索羅斯」的葛衛東。)

根據原物料顧問機構CRU的預測,去年產量跳增41%的油電混合車、電動汽車,對電池的需求日益飢渴,估計今(2017)年鈷的全球需求量會比供給超出900公噸,未來五年間,平均每年需求還將成長20%。

特斯拉位於內華達州的「Gigafactory」超大電池廠,已在一個月前投產,對鈷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國電動車商近幾年雖然主要使用不含鈷的電池,但現在已開始轉變。高盛估計,到了2025年,中國對含鈷電池的使用量有機會拉高近一倍。

鈷幾乎都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開採,自去年11月起,鈷價已經暴漲逾50%、來到每磅21美元,未來可能繼續飆高。鈷價曾在2007年躍升至最高峰50美元,之後在2015年觸底、跌至每磅10美元。

路透社2月14日報導,根據電池用鈷鹽製造商eCobalt Solutions的預估,到了2020年,75%的鋰電池都將含有鈷,因為鈷能增加電動車每一次充電的里程數。

不過,由於98%的鈷都是銅、鎳礦的副產品,因此投資人很難買到純粹的鈷。歐洲一名交易員透露,私募股權基金業者雖然考慮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鈷合約,但流動性卻不足,難以滿足投資機構的龐大需求。因此,許多基金公司決定直接囤積鈷、靜待價格上漲,設定的目標價則是每磅25美元,甚至更多。

據上海證券報,針對近期鈷價的暴漲,華友鈷業、格林美和金川集團等三家國內最大的鈷供應商均表示,“沒貨,不報價。”伴隨鈷價大漲,期貨大佬葛衛東重出江湖,瞄準的正是這種新能源汽車電池原料——鈷。不過,對此混沌投資內部人士已經鄭重否認(見此)。

在剛剛過去的三四個月時間,鈷價已經接近翻了一番。據百川資訊報價,從11月22日的233000元/噸算起,近3個月以來,鈷的交易價格累計漲幅達62%。在海外市場,LME鈷現貨也已持續上漲1年時間。2016年2月2日LME鈷現貨報22300美元/噸,至今已漲至48000美元/噸,累計漲幅達115%。

評析
鈷幾乎都是在剛果開採,自去年11月起,鈷價已經暴漲逾50%、來到每磅21美元,未來可能繼續飆高。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原油安啦!反對派:電動車威脅是迷思,說法太誇大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電動車技術不斷進步,售價日益降低,不少人預期原油將走上末日。但是反對派人士指出,客車的原油需求,只佔油市總需求的 20%,電動車的威脅言過其實。

投資機構 Semper Augustus Capital 總裁 Nawar Alsaadi 2 日在 OilPrice 發文,市場認為電動車發展將削弱原油需求。電動車進步的兩大動力是創新和政策支持,前者仍持續進行,後者則出現變化。美國方面,川普不信氣候暖化,對綠能興趣缺缺,電動車補助預料會受衝擊。另一力推電動車的大國–中國,則因車廠騙補猖獗,下砍補助。

文章強調,除此之外,不少人忽略客車的原油需求,僅佔總體需求的 20%(下圖),光從這 20% 來推測整體市場,勢必會做出錯誤結論。原油需求同時來自陸海空運輸、工業化、生活水準提高等。Statoil 對未來原油需求看法最為保守、而且極為看好電動車,連該機構都預測,2030 年原油需求將達 1.06 億桶,主因非運輸業需求提高。


(Source:OilPrice)

Statoil 表示,儘管運輸業的原油需求成長放緩,以塑化業為主的非能源業,原油需求將快速增加。估計塑化業的原油需求將從 2015 年的每日 150 萬桶,2040 年增至每日 2,400~2,700 萬桶。

另外,開發中國家興起,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以外的國家,原油需求與日俱增。2015 年為止,OECD 國家的人均石油消費為 13.19 桶,非 OECD 僅有 2.92 桶(下圖),未來非 OECD 有望拉高整體需求。最佳例證是,2000~2015 年 OECD 人均石油消費下滑 2.2 桶,全球原油需求仍從 2000 年的 7,700 萬桶、2015 年增至 9,500 萬桶,主要是非 OPEC 人均需求提高 0.8 桶。


(Source:OilPrice)

Alsaadi 看法和另一派人士差距極大。電動車支持者預測,環保車成本日益降低,會讓油價翻不了身,永無反彈之日。

OilPrice 去年 9 月 26 日報導,電動車逐漸崛起,光是 2015 年電動車電池成本就大減 35%。研調機構估計最快 2020 年代初期,電動車無須補助,價格將和汽油車相近,若真是如此,2023 年每日原油需求將減少 200 萬桶。過去兩年油市最低潮時,原油供給過剩也在 200 萬桶左右,因此倘若原油需求驟減 200 萬桶,將導致油價崩盤,帶來劇烈衝擊。

估計 2040 年,電動車要價可能低到 2.2 萬美元,屆時原油需求每日將暴跌 1,300 萬桶,足以讓油價永遠無法回彈,而且如果電動車持續發展,成為運輸主流,原油市佔會繼續流失。報導稱,上述預測固然相當大膽,但是若是政府堅守氣候變遷承諾,或是發生重大漏油意外或自然災害,原油可能又成眾矢之的,將加速清淨能源發展。

評析
反對派人士指出,客車的原油需求,只佔油市總需求的 20%,電動車的威脅言過其實。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2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6-3 20:21 編輯

轉貼2017年3月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達 20 位核心人才出走,特斯拉緊繃的神經要斷了?

作者 雷鋒網

在緊鑼密鼓的籌備 Model 3 的發售工作時,特斯拉的關鍵人物卻接連選擇出走,讓外界不禁為 Elon Musk 擔心。

前不久特斯拉公布 2016 年財報時,特斯拉首席財務官 Jason Wheeler 離職,不過他從 Google 跳過來才剛剛 15 個月而已。值得注意的是,Wheeler 的離職只是特斯拉高層接連出走大背景下的一個縮影而已。

關於高階主管接連出走原因的猜測很多,比如 Model 3 量產前高強度的工作、任務進展緩慢和 Musk 高壓下的緊張文化等。

「特斯拉看起來像一家斷了弦的公司,Model 3 量產帶來的壓力傳到了公司每一個角落。」市場研究公司 AutoPacific 的分析師 Dave Sullivan 說。

在一份電子郵件中,特斯拉發言人聲明稱,吸引和挽留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公司員工流失率低於科技公司平均水準。

其實對矽谷科技公司來說,長時間的加班和跳槽是家常便飯,特斯拉的招募從來就沒停過。即使這樣,分析師依然認為短期內高層的相繼出走是特斯拉的一顆定時炸彈。

據了解,去年一年,Musk 的大動作很多:不但推出了 Model 3,超級工廠的電池量產工作也開始了,此外還將 SolarCity 收歸門下,這樣一來,特斯拉的員工人數突破 3 萬大關。

與許多公司一樣,特斯拉在剛發布的財報中將吸引和留住熟練技工列為主要風險之一,但今年,風險清單上卻又多了一項:公司需要在「支持自家擴張計劃和提高汽車產能」上做出努力。

風險因素
「無論什麼時候,要想順利完成變革,都必須有穩定的管理層。」瑞銀分析師 Colin Langan 在採訪中說道。「Jason Wheeler 當時被寄予厚望,但現在他卻黯然離開。除了他之外,特斯拉還接連走了 20 多名高層。如果公司的計劃讓員工們感到力不從心,麻煩肯定會隨之而來。」

Wheeler 對自己的出走原因也有解釋,他表示自己希望從事公共政策領域的工作,並稱讚了特斯拉的「一流團隊」。接替 Wheeler 的是特斯拉的前 CFO Deepak Ahuja,之前他曾經領導特斯拉由破產邊緣一路走到 2010 年上市。

彭博社專門盤點特斯拉去年一年的離職高層,發現財務、公關、合規事務、生產、製造、產品和計劃職位都有人出走。最近,特斯拉又失去了人力資源副主席 Mark Lipscomb 和硬體工程主管 Satish Jeyachandran。

領導層不透明
特斯拉是家很「奇怪」的公司,因為除了 Musk 和 CTO J.B. Straubel,其他主管的訊息從來不出現在官網、投資者關係網頁或年報中。

公司發言人表示,在特斯拉的管理團隊中,有四分之三任職時間都超過三年,60% 超過六年,還有 20% 是超級老兵,為公司服役超過十年。此外,在特斯拉誕生 14 年後,依然有 60% 的「原始」高層留在公司中。不過,在彭博社接觸的特斯拉高層中,卻沒人願意證明相關訊息。

本週,高盛集團將特斯拉的評級從「持有」降到「賣出」,因為分析師 David Tamberrino 懷疑特斯拉根本沒能力按計劃發售 Model 3。高盛的報告一出,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 11%,而就在 2 月 14 日,特斯拉股價衝到了最近 19 個月的最高點。彭博社關注的 23 名分析師中,8 人對特斯拉股票評級為「買進」,9 人為「持有」,6 人為「賣出」。

過去一年中,特斯拉股價累計漲幅約為 28%,去年營收更是暴漲 73%,首超 70 億美元。

最近離職員工
今年 1 月特斯拉從蘋果挖來 Chris Lattner 出任 Autopilot 副總裁時,其實有個外界不了解的細節,那就是負責 Autopilot 項目的 Sterling Anderson(可以直接向 Musk 報告)已於去年 12 月離職,並成立了新的自動駕駛公司。

後面的劇情更是有趣,特斯拉直接將 Anderson 告上了法庭,稱其離職後違反了保密協議。不過,Anderson 毫不示弱,稱將積極應對特斯拉毫無根據的指控。

多名特斯拉離職高層都轉投其他汽車公司,包括 Future Mobility、Nio 和 Waymo 等。

儘管以快節奏聞名,特斯拉宏大的願景(包括清潔能源和有吸引力的產品),依然幫他們吸引了許多業內大人物的加盟。45 歲的 Musk 更是自稱「奈米經理」,在公司的汽車工廠有自己的睡袋,此外他還運營大名鼎鼎的 SpaceX。如此努力背後,Musk 在特斯拉可是零薪水。

員工太多成了負擔
截至去年年底,特斯拉員工人數達 1.78 萬人,而剛被收購的 SolarCity 則有 1.22 萬名員工。雖然「蛋糕」越來越大,但特斯拉去年在招聘網站上依然放出超過 2,000 個職位。

去年,特斯拉電動車產量達 8.4 萬輛,到 2018 年更計劃將產能提升至 50 萬輛,2020 年這一數字還將增加。此外,特斯拉還將開設更多超級工廠,推出卡車和大巴士等產品。最近,特斯拉還獲得《消費者報告》的美國年度最佳汽車品牌稱號。

不過,這些成績背後都是工人的汗水。上個月 Fremont 工廠工人就透過公會控訴特斯拉超時加班,每週工作時間達 60~70 小時。面對這樣的情況,Musk 只得選擇提高工人待遇來平息事態。

AutoPacific 的 Sullivan 表示:「如果特斯拉每年都要招超過 2,000 名員工,是否意味著人們都已不堪重負?」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特斯拉的招募從來就沒停過,短期內高層的相繼出走是特斯拉的一顆定時炸彈。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21: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訂單應接不暇,SK Innovation 電動車電池產能擬倍增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電動車前景可期,南韓電池廠 SK Innovation(以下簡稱 SKI)周一宣布董事會已經通過提案,將擴增電動車電池產能兩倍,藉以符合市場需求成長。

據韓國先驅報報導,SKI 將加蓋兩條產線,年產能合計達 2 GWh(十億瓦小時),比現有產能 1.9 GWh 還多出一些。SKI 已選定在首爾南方 150 公里處設置新廠,預計明年上半年可以完工,並在年底投產。

SKI 為增加營收動能,從 2008 年起就積極開發電動車市場。報導指出,SKI 於 2015 年就曾擴充電動車電池產能兩倍,但現在早已不敷使用。

SKI 重要大客戶包含起亞汽車與中國國營北京汽車集團(Beijing Automotive Group)等。據 SK Innovation 表示,現在訂單已經排到 7 年後,反映市場需求之強勁。

國際能源總署(IEA)去年 11 月曾預測,全球電動車數量將從 2015 年的一百多萬台倍數成長,2040 年將來到 1.5 億輛,若是如此,電池需求勢必大幅增加。

評析
SKI 於 2015 年就曾擴充電動車電池產能兩倍,但現在早已不敷使用。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22: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坦承Model 3 Beta版原型還沒影!股價2週挫15%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豪華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 Inc.)的平價電動車「Model 3」預購超夯、預定今(2017)年下半年量產,但公司股價在之前兩個多月內飆漲60%後,最近兩週卻一口氣回跌15%,啟人疑竇。有人仔細挖掘特斯拉向美國證管會(SEC)呈交的最新10-K報告,發現該公司已在內文悄悄坦承,Model 3 Beta版的原型車,至今尚無蹤影。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特斯拉股價一路從去(2016)年12月初的180美元一路飆升至2月14日的盤中高(287.39美元),期間漲幅接近60%。然而,之後股價就從2月14日的盤中高反轉之下,至2月27日盤中低點(242.01美元)為止,共計慘跌了15.8%。

美國權威汽車雜誌《Car and Driver》記者Anton Wahlman 2日報導(見此),特斯拉在3月1日發布的10-K報告中表示,已在測試Model 3的設計和製程時開發出多種版本,可作為Model 3 Beta版原型車的候選選項;在董事會選定要用哪一款作為Beta版的原型車之後,特斯拉下一階段的工作里程碑就能順利達陣。

Wahlman認為,這意味著特斯拉在該份公告涵蓋的期間內(截至2016年12月31日為止),仍舊還未完成Model 3 Beta版的原型車。不過,這份文件是在2017年3月1日發布,這或許也代表至3月初為止,董事會還未對要用哪款原型車拍板定案。

特斯拉在公告中還說,Model 3 Alpha版原型車已經順利完成。不過,該公司卻並未標明Alpha版、Beta版究竟有何不同。也許特斯拉在去年3月31日首度對外公開的Model 3是Alpha版?現在看來有這個可能,因為2月中業界又有消息傳出,特斯拉已開始打造下一階段的Model 3原型車,這批原型車似乎就是所謂的Beta版。

這對生產計畫的意義是甚麼呢?理論上,特斯拉的確可以把正常車廠會認定是測試用的原型車,當作是正式車款來發表,如此一來,特斯拉就可順利達成原定的生產時程目標。不要以為不可能,因為在2012年6月發表的Model S以及2015年9月發布的Model X就是這樣的作品,特斯拉之後又分別花了至少3個月,才開出正常的產能。

也就是說,無論多麼不成熟,特斯拉的確有機會讓Model 3在今年7月正式交貨、對外宣布達陣。不過,大家可別搞混了,因為這並不代表Model 3已能開始對大眾販售。

一般而言,正常車廠得花兩年的時間進行試產,才能正式發售新車,但特斯拉從開發出Beta原型車到正式投產,竟只花了3-6個月的時間。誠然,特斯拉在發售Model S、X之後,的確成熟許多,Model 3的設計沒那麼複雜,也能縮短研發時間,但任何事情都有極限,特斯拉能否達標,還得看下半年。

高盛甫於上週一(2月27日)調降特斯拉的投資評等、從「中立」降至「賣出」,理由包括Model 3的發布可能遭到延後等。CNN、MarketWatch報導,高盛分析師David Tamberrino指出,Model 3受到執行力等問題拖累,估計可能延後發布,而特斯拉燒錢速度愈來愈快,也會使股價一路被壓抑至年底。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已經在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坦承,該公司得在第4季結束前再次募資。

評析
特斯拉已在內文悄悄坦承,Model 3 Beta版的原型車,至今尚無蹤影。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23: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中國覬覦鋰電池、日韓怕怕!十年內剩10家業者存活?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中國對電池市場虎視眈眈,成長最快的電池廠「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簡稱寧德時代或CATL)已誓言要在2020年底前,使電池產量超越特斯拉(Tesla)、Panasonic合資的「Gigafactory」超大電池廠。專家擔憂,十年前太陽能電池產業遭陸廠以低價鯨吞蠶食的現象,恐再次上演。

英國金融時報5日報導,北京已在上週呼籲企業在2020年底前將車用電池產能拉高一倍,還鼓勵業者前往海外投資。高盛預估,鋰電池將是未來10年的關鍵技術,估計到了2025年市場總值上看400億美元、且主要會由中國主導。

寧德時代行銷主任Neil Yang預測,雖然超越日本、南韓業者並非易事,但預估未來10年內,全球只會剩下10家鋰電池製造商,其中60%的市場會由前三大業者拿下。他也透露寧德時代要將觸角探至全球的野心,聲稱該公司希望跟特斯拉合作,也一直在跟通用汽車(GM)接洽,而福斯(Volkswagen)、BMW則已都是他們的客戶。

寧德時代預計要在2020年將鋰電池總產能拉升至50 GWh,而中國整體的鋰電池產能則合計會達121 GWh。相較之下,特斯拉則希望在明(2018)年將鋰電池產能拉升至35 GWh。每1個GWh的電力,可供應40,000輛電動車、每部行駛100公里所需。中國已在2013年超越南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國。

除了擴大供給外,中國也努力刺激需求,官方估計2020年在大陸全國上路的電動車,將上看500萬輛、遠高於目前的100萬輛。在2016年,中國共計賣出507,000輛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等於在12個月內成長50%。

這不禁讓人想起10年前太陽能產業遭中國盯上的命運。顧問機構麥肯錫(McKinsey)前亞洲部董事長Gordon Orr直指,中國在10年前透過低價搶市、將太陽能電池售價往下砍殺70%,同樣的命運看來也會在電池產業重演。電動車約有半數成本都花在電池,這能讓電動車變得更有競爭力,但其他亞洲、美國和歐洲電池業者的市佔恐怕會嚴重流失。

不過,Bernstein證券認為,想要增加電動車每次充電能行駛的里程數,電池的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是關鍵,目前這項技術中國仍然落後南韓。在這個市場,技術最先進的分別是LG Chem、Samsung SDI、SK Innovation以及Panasonic,大陸業者的技術還落後數年之久。

美國、南韓去(2016)年7月宣布在韓部署「薩德」(THAAD)反導彈系統之後,中國就開始積極抵制南韓,車用電池大廠LG Chem、三星SDI (Samsung SDI)首當其衝。中國工信部(MIIT)最新公布的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中,將內建LG Chem、三星SDI電池的電動車全部剔除。也就是說,所有內建韓系電池的新能源車,都已不再符合北京政府的推薦標準。

Maeil Business News Korea、Business Korea等外電1月2日報導,在工信部最新列出的493款新能源車推薦名單當中,沒有一款內建LG Chem、三星SDI的車用電池。

韓國同意美國佈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之後,頻遭中國報復,之前韓國電動車電池商遭到鎖定,被踢出中國補助名單之外。近來北京又出新招,據傳中國電動車商可能要求電池供應商砍價35~40%,韓商更難獲利。

巴倫(Barronˋs)1月18日報導,摩根士丹利(大摩)分析師Shawn Kim報告稱,中國高工產業研究院宣稱,部分中國電動車商要求電池業者,今年電池價格下砍35~40%。大摩中國分析師Jack Lu認為,中國電池商大砍價格之後,仍有可觀獲利,此一方案可望繼續推動,如此一來,或許會壓縮三星SDI毛利。

中國處處設限,電池大砍價,北京又打算把合格電池廠的生產門檻一口氣增至8GWh,韓商生存空間大受打壓。

評析
高盛預估,鋰電池將是未來10年的關鍵技術,到2025年市場總值上看400億美元、且主要會由中國主導。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2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JAGUAR電動車來台 迎戰特斯拉
BMW賓士積極導入 頂級車市很來電

【陳慜蔚╱台北報導】

最新車款
隨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1月下旬開始在台交車,各品牌今年陸續有電動車導入計劃,JAGUAR LAND ROVER(JLR)台灣總代理九和汽車昨也宣布,將爭取JAGUAR首款純電動跑車型休旅車I-PACE與原廠上市規劃同步,最快年底導入台灣。

去年才在洛杉磯車展發表的概念車,I-PACE為JAGUAR首款純電動跨界跑車型性能休旅車,宣告全新產品陣線正式加入,成為家族成員。

九和拼年底前引進
雖然目前原廠對於I-PACE價格及實際上市時程細節都仍未定,不過隨九和汽車去年正式劃歸亞太營運總部旗下,在原廠資源更積極投入下,加上國內純電動車市場逐步興起,也使九和汽車導入意願更為濃厚,目標年底前導入國內市場。

除將加速導入電動車款,隨各項策略逐步落實,九和汽車總經理陳貽彬看好,雙品牌去年在台銷量達900台後,今年將成長至1500台,2020年底前達成在台年銷4000台目標。

事實上,隨大勢所趨,除JAGUAR純電動車可望於今年底導入台灣,BMW總代理汎德早於2014年即開始引進i3,今年品牌也將更積極設置充電站,強化充電站密度。

國內豪華進口車龍頭品牌M-Benz目前也積極規劃導入電動車,台灣賓士日前宣布,同樣將爭取於年底前導入SMART電動車款在台上市。至於TESLA特斯拉台灣繼Model S開始交車後,今日將發表全新Model X電動休旅車。

進口車品牌陸續投入電動車市場,年底可望再掀起一波高潮,國產車市場主戰場則仍集中於一般車款。不過,農曆年後可看出戰況猛烈,各品牌無不祭出更殺的定價或保固方案。

Super Elantra配6安
三陽(2206)旗下南陽總代理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昨也發表品牌年度戰略車款Super Elantra,為宣示搶攻國內市場決心,在原廠全力支持下,全車系標配6具安全氣囊,按各車型價格自64萬9000元起,總經理魏國志宣示,年底前銷量至少5000台。

魏國志表示,現代Elantra在全球發表以來,連續6年進入全球10大暢銷車,更是最快突破1000萬台累計銷售紀錄的車款,此次新車上市,特別導入歐規高安全等級,無論車體結構與安全配備,都是最高防護。

三陽暨南陽董事長張宏嘉昨也親自站台,由於三陽今年將董監改選,對市場傳出大股東恐不再支持續任董座,張宏嘉昨表示,從出任董事長開始,一直都是把自己當作專業經理人。

張宏嘉也澄清,自己從未說過「只做一任」,也從未與目前公司最大股東、副董事長吳清源討論過董監改選相關議題。

JAGUAR I-PACE Concept小檔案
●車款意涵:品牌首款純電動跨界跑車型性能休旅車,已於2016年洛杉磯車展首發
●上市時程:最快今年底上市,台灣總代理九和汽車積極爭取與全球同步於年底導入國內
●價格:未定
●電池系統:36顆模組化電池整合而成,容量90kWh,續航力逾500公里
●時速0~60英里(約96.6公里)所需時間:4秒
●馬力╱扭力:400匹╱71.4kgm
資料來源:業者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2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不會爆炸!鋰電池之父發明全固態電池,充電只需數分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行動裝置日新月異,而容量大、充電又快速的電池,成為人們追逐的目標,但三星電子求好心切,反而引發Note 7連環爆事件,讓人餘悸猶存。

鋰電池之父John Goodenough (見圖)雖已高齡94歲,卻寶刀未老,他最近帶領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奧斯汀分校團隊,打造出「全固態」(all-solid-state)鋰電池,不但更加安全,容量還是三倍大,而且只要數分鐘就可充電完畢,不必再像從前那樣等待數小時。

Apple Insider、CNET、CleanTechnica等多家外電6日報導,Goodenough採用全新技術打造的鋰電池可適用幾乎所有裝置,包括iPhone、MacBook Pro、車用電池或是類似特斯拉「Powerwall」家用電力儲存系統等,都可使用這種電池。

Goodenough表示,想讓電動車進一步普及,電池的成本、安全性、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充放電速率以及循環壽命(cycle life)至關重要,而他的團隊應該已經解決當今電池的諸多問題。

Goodenough團隊開發的最新技術,使用了玻璃製的電解質(不是以往的液體),可解決電池充電過快時激發「金屬鬚晶」(metal whiskers),導致正負兩極相互接觸、繼而起火爆炸的問題。

玻璃電解質是以鋰、鈉或鉀製成,可大幅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據研究人員估算,即使充放電超過1,200次,電池續航力也幾乎不受影響。不僅如此,即使環境急凍到零下20度C,新款電池依舊能正常運作。

研發團隊指出,玻璃電解質可簡化電池製造流程,採用的材料也都對環境友善,能輕鬆回收再利用,另外更能降低稀土金屬的使用量。不過,德州大學科技商業化辦公室目前還在跟多家電池大廠洽談授權事宜,因此短期內恐怕還無法上市。

評析
鋰電池之父發明全固態電池,不但更加安全,容量還是三倍大,而且只要數分鐘就可充電完畢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25: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原料變貴 對沖基金搶買鈷礦 電池商冷汗直流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電動車市場起飛,使車用電池主要原料鈷礦需求暴增,再加上近日由對沖基金組成的財團買下大量鈷礦,令不少電池製造商擔心鈷礦價格加速飆漲。

據內情人士透露,由瑞士Pala投資公司及上海混沌投資等多家對沖基金組成的財團,近日一口氣買下6,000萬公噸鈷礦,總價高達2.8億美元。這批鈷礦相當於去年全球產量的17%,令鋰鈷電池製造商相當緊張。

過去中國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大多沒有鈷成分,但近年逐漸跟隨歐美趨勢改用鋰鈷電池。高盛預期,中國電池製造商的鈷礦需求將在2025年前增加1倍。此外,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也開始自行生產車用電池,使得鈷礦後市備受看好。

商品顧問公司CRU統計,去年全球油電混合車及電動車產量成長41%,使車用電池供應商擴大採購鈷礦。該公司預期今年全球鈷礦需求將較市場供應量多出900公噸,且未來5年內市場需求將以每年20%的速度持續擴大。

回顧2015年鈷礦價格一度跌至每磅10美元低點,隨後電動車市場起飛推動價格不斷回升。由於全球鈷礦產地集中在剛果共合國,因此在產量有限的情況下,去年11月以來鈷礦價格漲幅已超過50%。

礦業公司嘉能可(Glencore)執行長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在2月底表示,未來鈷礦需求會更大,而外界也認為特斯拉在內華達州的超級電池廠投產後將助長鈷礦需求。全球鈷礦產量有三分之一來自嘉能可,因此只要鈷礦價格上漲1美元,就能為嘉能可創造5,500萬美元獲利。

CRU分析師史賓瑟(Edward Spencer)表示:「電池製造商擔心原料變貴,紛紛補足庫存,同時又有對沖基金炒作,勢必推動鈷礦價格上漲。」

評析
近日由對沖基金組成的財團買下大量鈷礦,令不少電池製造商擔心鈷礦價格加速飆漲。

 樓主| 發表於 2017-6-3 20: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豪語 百日解澳洲電荒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誰能在100天內解決澳洲南部的嚴重缺電話題?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自告奮勇,而且「不成不要錢」;作法是裝設一套售價2,500萬美元、貯存能力為10萬度的大型電池系統。澳洲政府表示可能會考慮支持特斯拉推出的這種電池。

南澳地區缺電嚴重,曾經使產業實施燈火管制兩周之久;澳洲並擔心由於電力供給吃緊,可能在全國各地發生停電。

整個故事是澳洲Atlassian軟體公司創辦人卡龍-布魯克斯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如果特斯拉能提供電池來解決南澳的缺電問題,他願意聯繫融資並爭取政府支持。

穆斯克隨即推文答覆說,「特斯拉將取得電池系統,從簽約起100個天內完工,不成不要錢。你覺得我夠不夠認真?」他提出的電池報價是每度電250美元。

卡龍-布魯克回覆,「一言為定。給我七天時間來搞定政府及融資」。結果他整天都被電話淹沒,「支持者電話如潮水般湧到。有人喊『讚』,也有公司問『我能買電嗎?能捐錢嗎?』。

由於澳洲愈來愈依賴太陽能及風電,因此四處尋求協助以確保供電,而利用電池儲電也是政府的選項之一。

特斯拉最近才在南加州完成一套8萬度級的電池場,僅耗時90天,成本1億美元;本周已在澳洲推出「電力牆2號」系統。電池貯存系統有助於防止電價飆漲,避免停電,並提升整個電網的可靠度。

環境與能源部長費登堡表示,「政府準備透過澳洲再生能源署及清潔能源金融公司,與認真支持能源儲存的企業合作」。

清潔能源金融公司執行長亞提斯發表電郵聲明指出,「我們正在與多家大型電池供應商討論可能的電力貯存方法,包括南澳在內。如果特斯拉有興趣,我們可以跟他們談」。

評析
特斯拉最近在南加州完成一套8萬度級的電池場,僅耗時90天,成本1億美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