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7-6-24 18:48: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4月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虧損、小事故不斷、供應鏈緊張,為何仍擋不住特斯拉成為「全美市值最高車商」
作者 雷鋒網
為特斯拉(Tesla)定義很難,電動汽車、Autopilot、Gigafactory、太陽能電池板、可再生能源……一連串的關鍵詞表明它已不僅是一家車企,還是矽谷高科技公司。
全美市值最高
本週,特斯拉以生涯新高的 530 億美元市值超越福特和通用,成為全美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編按:其他不能稱之為汽車企業,因為它產的是「電動車」)。其股價自今年年初以來上漲了近 42%,每股逾 300 美元。
令人訝異的是,該公司第一款汽車產品發表距今還不到 10 年,而通用和福特皆擁有百年汽車製造歷史。
而且,營收表現與市值的反差也非常大。特斯拉整個 2016 年營收 70 億美元,虧損近 6.75 億美元;而通用和福特在 2016 年的營收分別為 1,664 億美元和 1,518 億美元,淨利潤則是 93.4 億美元和 46 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者 Christopher Mims 在推特上也指出這一點,還收到特斯拉 CEO Elon Musk 的回覆。
Musk 自信表示,股票價格代表的是未來現金流的狀況,是投資者對未來的期待,與公司過去的表現毫不相干。
季交付量創紀錄
事實上,特斯拉於近日公佈了 2017 年首季的電動汽車交付量,接近 25,000 台的成績也創造了新的季度紀錄。這在業內人士看來是特斯拉股價大漲、市值飆高的直接因素。
而 Navigant 的分析師 Sam Abuelsamid 並不這麼認為,他指出,「福特今年 3 月僅在美國就交付了 81,330 台 F-Series 皮卡,這比特斯拉 2016 年整年的全球交付量(76,230 台)還要多,產生的利潤則更不用說」。他還表示,「特斯拉的股價再高,對其電動汽車量產不會有很實際的幫助,(而且)他們還沒有展現出可持續盈利的能力,資金鏈和供應鏈方面目前依然不樂觀。」
針對資金問題,之前,特斯拉官方宣布,將透過出售普通股票與可轉換債券獲得約 12 億美元融資。該融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每股 262 美元價格出售 130 萬股普通股票,到手 3.5 億美元;另一部分則是透過銷售預定 2022 年到期的可轉換高級債券,獲得 8.5 億美元。
為了增加投資者信心,在 130 萬股出售的普通股中,Musk 還自掏腰包,以 2,500 萬美元購買了 9.542 萬股。
Model 3 量產在即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特斯拉市值上揚是因為其新車型 Model 3 將量產,市場對其抱有期待,投資者也選擇相信特斯拉。「今年能影響特斯拉股票價格的唯一因素就是 Model 3」,特斯拉第四大股東普信(T. Rowe Price)的財務經理 Joseph Fath 表示。
眾所周知,特斯拉之前出售的 Model S 和 Model X 從售價上皆屬於豪華車型。接下來的 Model 3 價格則更親民,在獲得政府補貼之前,定價在 35,000 美元,目前已在全球收到超過 40 萬筆訂單。
當然,這一數據也意味著,特斯拉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供應鏈端將承受巨大的壓力。
事實上,特斯拉因為量產能力的欠缺,也形成了跳票傳統。本來應該在 2010 年上市的 Model S 延期到 2011 年中,而 Model X 則整整延了 3 年之久。
但是利多消息在於,特斯拉位於內華達的 Gigafactory 已可量產用於 Model 3 的新型電池,這是 Model 3 非常重要的組件。而其加州 Fremont 工廠也會為 Model 3 的量產開路,之前還暫停了 Model S 與 Model X 的生產,進行 Model 3 的試生產。
此外,據了解,去年 11 月,特斯拉收購了一家德國自動化製造公司 Grohmann Engineering,目的也是為了在生產製造端擁有更強大的能力。要知道,特斯拉的目標是在 2018 年量產 50 萬台電動汽車。
中國市場廣闊
在特斯拉眾多「信任者」中,中國網路巨頭騰訊用入股表達支持,用 17.8 億美元換來特斯拉第五大股東席位。
騰訊方面表示,Musk 是創業者的典範,特斯拉也是電動汽車、無人駕駛、共享車輛、可持續能源生產等新技術的全球先驅,騰訊欲借資本的力量支持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而透過投資特斯拉,騰訊可提升其在美國科技界的知名度,這有利於其國際化。
雷鋒網了解到,針對此次投資,Musk 還發推文表示歡迎:「很高興騰訊能夠成為特斯拉的投資人和顧問。」但同時又指出,「特斯拉 Model 3 來自中國市場的訂單比較少」。此話的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事實上,2016 年特斯拉在中國的營收突破 10 億美元,較 2015 年增長近 3 倍。按照去年的營收計算,中國已成為特斯拉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且之前特斯拉還經常傳出要在中國建廠的消息。
在中國這個最大的汽車交易市場中,特斯拉未來仍有非常大的潛力。
未來的發展
此外,正如 Musk 所說,公司的市值創新高很大程度上源於投資者對未來的信心。
外媒認為,Elon Musk 是最會講故事的人,他一直在向投資者傳遞的訊息是,特斯拉在改變世界的同時還能帶來巨大利益。無論是電動汽車、自動駕駛還是 Gigafactory,或是可再生能源。而特斯拉的投資者也相信這樣的未來,他們更看重增長而不是短期利益。
事實上,過去 4 年,特斯拉的電動汽車銷量翻了 3 倍,而且還是在通用和福特這樣的車企營收增長的情況下做到的,這也說明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具備足夠吸引力。但在反對者看來,通用、福特、戴姆勒這樣的車企都在斥巨資布局新能源戰略,積極投入研發電動汽車,同樣具備自動駕駛功能……那未來的特斯拉怎麼與這些車企進行競爭?
「Musk 講述的這個『令人信服』故事中的關鍵是他如何定義特斯拉這家公司,」凱利藍皮書的執行出版人Karl Brauer 表示,「特斯拉建設超級工廠、研發太陽能電池板、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於量產的 Model S 和 Model X 上,並讓其上路行駛……這些動作無疑領先傳統車企。」
從這點來看,特斯拉未來可以在這些廣泛的業務中賺取可觀的收益,比如出售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以及(住宅用、商用、工業用)儲能設施等。
而最有意思的分析是,特斯拉股票上漲、市值飆高,一定程度是因為 Elon Musk 的個人魅力,股民將對個人的崇拜轉移到對其公司的信任上。
特斯拉市值最終超越福特和通用,很大程度是因為投資者對特斯拉未來的「信任投票」結果。但 Musk 沒有太多時間沾沾自喜,必須馬不停蹄投入 Model 3 量產,未來還有更廣闊的大眾市場。
而且,特斯拉產品的用戶們對 Musk 還有更多的期待。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Musk表示,股票價格代表的是未來現金流的狀況,是投資者對未來的期待,與公司過去的表現毫不相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