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18: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3 05:19 編輯

轉貼2016年2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低速電動車 4大發展關鍵

【拓墣產業研究所顧問服務中心總監鄭雯隆】

  隨著歐洲、美國與日本陸續開放低速電動車合法上路,加上中國市場快速崛起,使低速電動車近年來備受矚目。低速電動車能滿足高齡化駕駛、工商業與特殊運輸用途等需求,近年在市場、技術以及法規等方面皆有所進展。

本文將探討低速電動車的技術特性、市場趨勢, 並從消費者需求以及法令規章的角度來探討低速電動車市場的發展關鍵。

  低速電動車通常指最高車速介於每小時40~60公里、以電池為動力的四輪車輛。低速電動車對車身安全技術具有一定要求,但在續航力與動力性能方面則較為簡單,主要朝向輕量化、智慧化與風格化發展,兼具便宜、低耗能低排碳、停車便利性,訴求日常代步或短程搬運需求,適合在都會區、農村與中小型城鎮等地區行駛。

低速電動車市場潛力
  低速電動車技術簡單,且目前仍鎖定於特殊用途,所以不需通過法 規驗證便能銷售,未來可能各國會推出適當法規來規範用路安全與責 任問題。投入這個市場的廠商,初期不需大筆資金就能開始小規模營運,最主要的成本來自電池,因此目前市面上多數低速電動車車款都以較便宜的鉛酸電池為主要動力來源。

鉛酸電池體積大,且相對鋰電 池重量更重,與低速電動車追求輕量化發展的方向背道而馳;未來隨著鋰電池成本下滑,預計將有更多搭載鋰電池的低速電動車問世。

  因應歐洲、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的超級城市生活型態發展和高齡化社會,便於駕駛和停車的輕小型車輛將成市場顯學,尤其是以中、短運輸距離為主的都會區運輸系統,更易帶動都會輕型車輛發展,再 加上全球政策響應節能減碳的趨勢,低速電動車可望成為大眾運輸、新能源電動車以外的另一大選擇。

  另一方面,在中國、東協、印度與巴西等新興國家市場,因人民平均所得偏低,又需汽車作為交通工具,輕小型車就成了最佳選擇,在偏遠地區尤其如此。以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下屬四線城市如皋為例,該城市約有140萬人口,但低速電動車保有輛將近8,000多輛,平均千人 保有量約有5.7台。根據中國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統計,光是2014年 山東省生產的低速電動車總量就達到18.7萬輛,而此數字在2010年僅 1.8萬輛,4年間成長近10倍。

  2015年,全球低速電動車市場進入快速成長期,市場規模達到約8 0萬輛,並將於未來幾年持續快速成長,預估2020年市場規模將成長到207萬輛。2020年後,因全球超級城市逐漸成形,國際上先進國家陸續開放低速電動車於都會區道路行駛,新興國家消費者將大量採用低速電動車取代傳統電動機車或電動自行車,因此市場維持快速成長 力道將更加快速,估計2030年全球低速電動車將可達1,500萬輛以上 。

全球專利現況
  在低速電動車相關專利所涉及的技術領域中,主要著重於電池、電動機控制、油電混合動力、電動力裝置的布置或安裝,以及電動車安全用電裝置、電動車結構設計等。根據統計,1996年以前,每年低速電動車相關專利通過數量都只有個位數,到2004年後才有顯著成長, 2013年,專利通過數量突破百件,且近10年來專利數量約占歷年專利 數量的一半以上,顯見全球大廠低速電動車專利布局趨於積極。

  由低速電動車全球主要國家的專利資料庫檢索後發現,目前低速電 動車專利數量上最多的國家為中國,共計355件,其次是日本,共計 122件,第3名是美國,共計91件,韓國以47件名列第4,英國則以39件位居第5,而台灣專利數量雖於全球排名第8,但專利數量僅有6件 ,顯見台灣在相關技術的發展布局上還有很大空間。而從相關專利權 人來看,從事低速電動車技術研發的廠商仍舊以車廠為主,包括韓國 現代汽車、東芝、本田、福特、三菱、豐田、通用汽車與第一汽車等 廠商都有布局,另外則是包括日立和東芝等廠商布局馬達、電控和電 池相關技術。

  低速電動車後市可期,但考量輕、小、短程駕駛的特性,以及主要客群等要素,廠商發展以及政府相關法令制定時仍須注意幾個特殊面 向。以下分就4點探討:

1.經濟性與適用性要求高
  低速電動車後勢可期,但考量輕、小、短程駕駛的特性,以及主要 客群等要素,廠商發展以及政府相關法令制定時仍須注意幾個特殊面向。

  消費者之所以購買低速電動車,主要原因是採購價格和使用維護成本皆低,又能兼顧環保。在經濟因素的考量下,消費者對操控性、舒適度與動力等因素的需求較低,車輛行駛時僅須滿足基本的安全需求 ,另一方面,低速電動車最具吸引力之處在於無需駕照即可上路,因 此車輛須講究各種情況下都能便利操控的性能。

2.訴求輕量化、低成本
  為滿足消費者產品使用上的需求,低速電動車的設計須朝幾個大方向進行研發。首先是輕量化設計,由於產品須限制在一定價格區間,因此必須避免過於複雜的車體結構,藉著輕量化設計來降低成本,但由於仍需兼 顧安全性,對研發廠商而言,還須研究如何透過結構設計來強化產品 安全性,並且採用大量輕量化材料和關鍵零組件。

3.透過智慧化建立差異化
  低速電動車的技術與資金門檻較一般主流電動車輛來得低,未來市場競爭也勢必遠較一般電動車市場更加劇烈,創造差異化是在市場上占有優勢的唯一方法。如透過車載資通訊系統和環境資訊系統整合,提供駕駛更佳的行駛體驗、優先導入Apple Car和Android Auto兩大車載新興系統,或如中國許多廠商嘗試用低速電動車輛進行無人駕駛 技術的規畫等,差異化成了在這個市場的勝出關鍵之一。

4.充電與上路政策待推行
  與一般電動車相同,低速電動車能源補充的問題也將是消費者關注的一大重點。低速電動車所配置的電源較小,可行駛的旅程也較短,除在消費者家中的充電設備外,公共充電設施的標準統一和普及化,將影響消費者採購意願。此外,目前雖已有歐美與日本等國開放低速 電動車上路,但相關路權限制卻很嚴格,包括車輛速度上限和車身尺 寸等,生產者在產品開發時,也須將這些因素納入考量。

結論
  從市場面來看,低速電動車將能填補一般電動車產品無法兼顧的市場缺口。從目前常見的電動車商所鎖定的消費族群都是既有汽車潛在消費者,相關法規也與傳統汽車較有關連,相較之下,同樣以電動化設計為基礎的低速電動車,因為產品價格與傳統汽車或新能源汽車差 距甚大而擁有市場區隔,同時,較經濟實惠的價格,也打開了無力購 置傳統汽車或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市場。

  低速電動車更能符合已開發國家超級城市環境下和開發中國家交通運輸工具的使用需求,一樣能兼具環保與經濟效果。主流電動車以高速、舒適與大電池容量的性能等規格,加上先進市場需要的更高安全 性,在成熟市場中發光發熱,主流電動車與低速電動車兩者加成之下,可完全滿足未來車輛市場的各階產品需求。

  從技術與專利面來看,低速電動車的專利仍在發展當中,傳統電池、電機控制、電力輸出控制與管理等相關技術,仍為各廠商的研發主力,而隨著車用電子、車聯網的技術已經先應用在傳統汽油引擎車與 新款電動車上,未來,行車智慧化技術的相關專利也將躍上檯面。

  從產品面來看,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兼顧低成本、輕量化,將是低速電動車商未來發展所需關注的首要議題,包括材料配方、新穎的複合材料、重新設計的車架結構等等,在日韓等先進國家的電動車相關 展覽中,已經有非常多廠商切入這個議題在開發,瞄準的既是主流電 動車與輕量化汽油車市場以外,也在塑造未來低速電動車的產品雛形。而若要在未來高度競爭的市場內取得產品優勢,智慧化將是必須之路。低速電動車受到矚目,在於可以用較低的開發成本進行智慧化控 制系統、車聯網或無人駕駛的實驗,而這也將成為未來低速電動車朝 高值化發展的關鍵因素。

  在交通法規層面,低速電動車目前在新興國家中仍無相關法令規章,如市場潛力龐大的中國,只有部分地區有條件開放低速電動車,而尚未有全國性的法規。台灣則因市場、交通考量等因素,相關法規的 制定並無太大進展,未來先進國家歐美日等地有機會出現相關的法規與討論。而低速電動車是否將納入各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推動的產品 ,也將是未來持續觀察的重點。

  最後,充電永遠是電動車產業最重要的議題,在電力設備方面,由 於目前低速電動車仍以鉛酸電池為主要動力來源,充電方式也與電動 自行車或電動機車相同,廠商之間分別自訂充電相關規格,但隨著低 速電動車將陸續改採成本下降的鋰電池,未來低速電動車的充電設備 與相關規格,是否有機會整合一般的新能源汽車、主流電動車的標準,相關法規與標準的制定需求將陸續浮現,大廠之間也會為此角力。
  (本文作者為拓墣產業研究所顧問服務中心總監)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0: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分析師:亞洲電動車概念股 看旺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專業投資期刊巴倫周刊報導,隨著電動車技術日漸成熟,再加上各國為了對抗氣候變遷紛紛祭出電動車購車優惠,使分析師看好亞洲電動車概念股,諸如三星SDI、Panasonic等鋰離子電池製造商,以及西藏礦業發展、橫店集團等電池原料供應商股價皆看漲。

投資機構Bernstein預期,2020年前全球油電混合車及電動車需求量將成長5倍至1,000萬台,但眼前鋰離子電池製造商並不多,估計未來幾年內,車用電池及原料就會面臨短缺,連帶推動相關業者股價上漲。

Bernstein分析師紐曼(Mark Newman)認為亞洲鋰離子電池製造商前景光明,但未來隨著產業陸續整併,亞洲電池業將形成Panasonic、三星SDI、LG化學及比亞迪等4大業者各據一方的局面。

在上述4大業者當中,紐曼尤其看好三星SDI前景,因為該公司不僅在鋰離子電池市場握有20%市占率,還是BMW及飛雅特克萊斯勒的獨家電池供應商。近日三星SDI更加緊腳步搶攻中國電動車市場,與鄭州宇通客車建立合作關係。

紐曼認為眼前Panasonic集中發展特斯拉(Tesla)車用電池,而比亞迪技術相對落後,因此三星SDI市占率還有龐大成長空間。周三收盤三星SDI股價上漲1%至101,000韓元,而紐曼將該公司目標股價設在243,000韓元。

East Capital分析師培林(Francois Perrin)同樣看好中國電動車需求,但他估計中國鋰離子電池市場在今年中就會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因此與其投資電池製造商,他建議投資人聚焦電池原料供應商。

培林表示:「鋰礦取得容易且全球蘊藏量豐富,反而是鈷礦及石墨較值得留意。」鈷與石墨分別是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而中國恰巧是這兩種礦物的主要生產國,因此諸如西藏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北方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值得投資。

培林稱上述兩家公司股價自上一波高點以來已下跌20%至30%,但強調這類業者股價通常波動劇烈。其他鮮為人知的中國電池材料供應商還包括從成衣業跨足電池材料的寧波杉杉,以及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3 05:23 編輯

轉貼2016年3月19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重返台灣 電動跑車上看500萬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品牌特斯拉(Tesla)十六日獲台北市政府核准設立子公司,重返台灣市場,再激起台灣電動車市場活力。經濟部昨指出,台灣特斯拉主要業務是銷售與維修,目前沒有製造計畫。據了解,特斯拉也建議我國可考慮設立不分廠牌的電動車共享充電站,看得出進軍台灣市場的野心。

經濟部表示,台灣特斯拉應是以原廠規格,規劃新車導入、銷售與建立維修體系。該公司屬僑外資,二月底送案到投審會,由於資本額在審查標準下,投資事業也屬於開放項目,因此很順利就通過。

經濟部指出,特斯拉創立於二○○三年,開創初期在全球有三個團隊,分別是美國加州、英國與台灣。台灣團隊負責製造核心的電動馬達,但台灣公司在二○一○年解散,清算完結。經濟部表示,特斯拉部分重要零組件都在台灣生產。

特斯拉進軍台灣,可能走高階市場。經濟部指出,特斯拉一台跑車約十萬美元,加了關稅進來後,售價可能上看五百萬台幣。

評析
台灣特斯拉主要業務是銷售與維修,目前沒有製造計畫。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19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裕隆秀兩款新電動車 預計年底上市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新北市報導


為了迎接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參訪,裕隆集團昨天展出兩款還未上市的新車「V7」與「S3」,分別主打「國產第一台電動福祉車」與「國產第一台電動客車」。前者讓輪椅族免下輪椅就可以自動被牽引上車,後者主打快充、續航力高等功能。

「福祉車的命名來自於日文,希望能夠增進社會福祉」。現場引導的工作人員指出,雖然現在政府也有提供復康巴士服務,讓輪椅族可以預約出門,但畢竟是公共運輸設施,復康巴士車體也較大。電動福祉車V7就像是小型的復康巴士,供家庭專用。

工作人員指出,V7配有斜坡板,最高可以載重達三百公斤。考量家屬推輪椅上車很辛苦,V7配有國產唯一電動輔助牽引機,只要把電動織帶與輪椅下方快扣連結,輕觸遙控鈕,電動織帶就自動將輪椅往車內牽引,讓家屬輕鬆許多。

裕隆集團表示,S3是國產第一台電動客車,只要充四十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約八成滿,可以跑兩百廿公里。一般使用者每天的活動、上班,絕對夠用。為了展現智慧車強項,S3還配有智能導航與智能音樂等功能。

裕隆集團指出,兩款新車從正式投入到準備上市,約花了兩年多時間。選擇展示這兩款新車,是想讓蔡英文看到最新的研發成果。預計將於年底上市,售價還未確定。與過去納智捷電動車款相比,性能較好,零組件國產化比例也比較高。

評析
S3是國產第一台電動客車,與納智捷相比,性能較好,零組件國產化比例也比較高。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4: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產業/沒有零稅率 不利發展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何孟奎/台北報導

電動車產業長期投資,卻必須面對政府的短期政策,業界更擔心未來電動車貨物稅減免是否有變,在長期投入持續虧損下,更需要政府的長期策略支持。即使所有產業界都看好電動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並將爆發重大商機,但台灣相關產業仍在艱困環境中努力。

車輛同業公會邀集八家電動車零組件業者與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進行面對面座談,包括台達電、東元、致茂、新普、瑞章、富田、倉佑、士電、裕隆集團的裕隆電能及格上。

致茂指出,政府的電動車政策都是短期政策,但業者投入動輒超過十年,後期都是在欠缺鼓勵的艱困環境中繼續努力,現在因為今年示範運行將屆滿,業界更擔心電動車的零稅率將被取消。在欠缺長期環境支持下長期發展相當不利。業界並表示,台灣的零組件具備一定程度的競爭力,但因欠缺整車平台,無法獲得驗證機會。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5: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26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紅色電動車 台廠搶入座

聯合晚報 記者劉怡妤╱台北報導



中國工信部持續對新能源車進行補貼,培植產業發展,今年中央與地方政府補貼額度,一台車補貼金額可高於生產成本,促使車廠積極投入新能源車製造來搶補助,連帶地也讓台灣的能源概念股從中受惠,包括台達電(2308)、F-貿聯(3665)可望搭上Tesla(特斯拉)中國銷售熱度持續增溫,其他如凡甲(3526)、長園科(8038)、和進(3191)等更可望出現一成以上的成長空間。

工信部「關於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通知」,確定今年中國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備的財政補貼與標準,目標十三五期間內包含北京、上海、河北等一級省市,新能源車推廣數量需逐年遞增,每年增3~5萬輛以上。

若依今年出爐的政策,新能源車今年目標推廣量約56萬輛,至2020年規模約在148萬輛以上;而今年各省市若能達成推廣目標,最高可取得1.2億人民幣補貼。另外,政策除了推廣新能源車外,對於充電設備建設營運、充換電服務網絡營運與監控系統建設,成為後續具發展空間的周邊建設。

據台商指出,在政策出爐後,中國車廠紛紛轉往新能源車生產製造,希望搶食補助大餅,由於新能源車生產成本低於補助金額,因此,車廠積極生產電動車;以比亞迪為例,不光生產電動車,更另設立租賃子公司,再將自家生產的電動車轉賣給租賃子公司,一來搶賺補貼,二來車廠賺電動車出售,而租賃公司則透過出租計程車、商務車來獲益。

凡甲因供應比亞迪電源電力連接器,訂單拉升、營收占比可望再衝高,法人樂觀預估,至少有三成左右的成長空間。

據了解,中國政府過去2年將補貼擺放在電動巴士,由於一台電動巴士生產成本為40萬人民幣,政府補貼金額達60萬人民幣,激起大型巴士車廠搶進;而今年政策轉往推廣一般房車,對於車廠以及消費者各補貼6萬人民幣,而一般電動車生產成本為9萬人民幣,因此,車廠轉設租賃公司共搶補貼。

評析
中國持續對新能源車進行補貼,培植產業發展,一台車補貼金額可高於生產成本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7: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3月27日聯合報 ,供同學參考

陸打造最大電動車市場

聯合報 記者林則宏整理

2015年中國電動車市場成長350%,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這主要是靠政府的補貼推動。從電動車的發展歷史來看,一直存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因為電動車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量就比較低;因為量比較低就沒有規模效應,成本也就降不下來。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政府決定進行補貼,以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假如沒有補貼的話,消費者不會主動去買電動車,但政府提供高額補貼後,對消費者就有了足夠的吸引力,特定車款中國政府提供的補貼甚至超過車價的一半。

中國政府補貼大約占電動車車價的四成多,其他國家基本上是10%至15%左右。我們大致收集了一下資料,去年大陸中央政府加上地方政府,一共投放了人民幣900億元補貼電動車,包括直接對廠家的現金補貼,興建充電站、充電樁的補貼,以及對研發促進項目的補貼。

900億人民幣只占中國去年整體財政預算的0.4%,我們預測2020年大陸電動車銷量將達到110萬輛,但大陸的國家目標是2020年銷量能達到200萬輛,這當中的差距肯定跟政府補貼有比較大的關係。

中國政府為什麼要如此激進地補貼電動車?主要應該有三方面考量:一是中國現在60%的石油仰賴進口,長期而言對國家安全肯定是個問題;其次,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的空汙有30%直接來自於家用轎車。此外,中國政府也有意將電動車行業打造為具全球競爭力的製造業。

大陸的內燃機相對世界上領先的技術可能有20年、30年的差距,混合動力可能也有十年、20年的差距,但電動車可能就是兩、三年的差距,因為全世界幾乎都處於同樣的起跑線上。特斯拉的製造工藝更完美一些,但從技術上來看,其實大家差距並不大。

若能透過政府補貼引導民間資本大量進入,中國是有可能打造出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製造業。若是從這角度來考慮,我們認為,大陸官方對電動車這種大手筆補貼未來應該還是可以持續下去的。

(本文由瑞銀中國證券研究主管、亞洲汽車行業研究主管侯延琨口述)

評析
中國政府有意將電動車行業打造為具全球競爭力的製造業。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8: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百萬元電動車 訂單破13萬筆

【張翠蘭╱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商特斯拉(Tesla)前天在加州發表平價款電動車「Model 3」,每次充飽電可跑346公里,售價3.5萬美元(約115.5萬元台幣)起,預計明年底在美國等地上市,台灣引進時機未知。但特斯拉昨已接到逾13.7萬筆訂單,排隊人龍媲美早期蘋果iPhone發售盛況。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前天在洛杉磯市郊霍森的設計中心,發表Model 3原型車,是該公司迄今最平價的電動汽車,馬斯克稱這是邁進大眾市場、可負擔汽車的最終一步。

充滿電可跑346公里
會場上展示紅、銀灰及深灰3色Model 3,流線造型相當吸睛,整個車頂都是特製玻璃,提供全景窗視野。這款新車可乘載5人,並兼容快速充電系統。每次充滿電可行駛346公里,高出BMW i3和日產(Nissan)Leaf SV等同價電動車約一倍距離。從靜止狀態加速至時速96公里只花不到6秒。駕駛座配備15吋橫式觸控螢幕,並有自動駕駛輔助功能。馬力與車身長度等規格則尚未公布。

Model 3售價3.5萬美元(約115.5萬元台幣)起,是已出廠中高價車款Model S與Model X起跳價7萬美元(約231萬元台幣)的一半。

台何時引進仍未定
新車預計明年底交貨,美國、英國及中國等國可預購,上月才傳出特斯拉將來台灣成立分公司,現僅由貿易商引進特斯拉車款,尚無法確定台灣何時能引進Model 3。

新車訂單目前已累積逾13萬7600筆,粉絲徹夜在特斯拉各地分店排隊搶訂,每人須付訂金1000美元(約3.3萬元台幣),特斯拉保證可退款。

汽車資訊網路Edmunds.com分析師卡德威說:「這是汽車業首見,此風潮只會在《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電影首映或新iPhone開賣時才看得到。」

「試駕後就愛上了」
紐澤西州29歲軟體品質測試師奧朱貝萊清晨4時就來排隊,「我試駕Model S後就愛上了」。羅格斯大學博士生迪西齊安說:「我等了10年要買電動汽車,它更安全、環保、性能好,且設計感更佳。」

Tesla Model 3
●車型:掀背式房車
●乘員:5人
●續航力:充滿電可行駛346公里
●加速:從0加速到96公里不到6秒
●特色:純電動車,具15吋螢幕觸控系統,可自動駕駛
●售價:未稅3.5萬美元(約115.5萬元台幣)起
●上市時間:估2017年底陸續交貨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評析
特斯拉Model 3電動汽車,是目前上市車款的半價,引發搶購熱潮。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29: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3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訂單 24小時飆18萬張

【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最新電動車Model 3人氣簡直和iPhone一樣旺!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上周五透過推特(twitter)宣布,Model 3開放預購後24小時內接到18萬張訂單,截至台北時間昨上午則達到23.2萬輛,比2015年美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總銷量還高。

以Model 3最低售價3.5萬美元計算,Model 3開放預購後24小時內就為特斯拉創造63億美元營收。馬斯克在推特上建議想買Model 3的人盡快下單,因為等待時間正快速拉長,並表示他需要重新思考生產計劃。

6月底可望達30萬輛
Model 3預訂2017年上市,分析師表示,市場對Model 3的需求比預期高,意味一些消費者可能要等到2019或2020年才會拿到車。巴克萊(BARCLAY)分析師強森(Brian Johnson)預期,Model 3預購數量可望在6月底前達到30萬輛。

雖然Model 3人氣超旺,特斯拉仍需提防其他業者的產品搶奪市佔率。通用汽車(GM)的電動車雪佛蘭Bolt EV預計今年稍晚上市,售價將訂在約3.5萬美元。另外,寶馬(BMW)的i3也將改版,日產重新設計的Leaf則於明年問世。

美汽車銷售不如預期
金融服務公司Markit數據顯示,目前特斯拉有25%的流通股被借給投資人放空,顯示投資人對特斯拉的前景感到憂心。特斯拉股價上周五一度大漲7.89%,收盤漲幅縮至3.4%,報237.59美元。累計從2月的低點上漲65.37%。

另外,根據Autodata公司的數據,美國3月汽車銷售年增3%至近160萬輛,換算成年率為1657萬輛,不如市場預期的1700萬至1750萬輛,是13個月來最低水準,反映市場對轎車需求下降及復活節連假的影響。豐田3月在美國的汽車銷售減少2.7%至21.98萬輛,本田成長9.4%,但都不如預期,福特和日產表現則優預期。

 樓主| 發表於 2016-5-23 05:30: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5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瘋狂熱賣 如同汽車業iPhone

【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Model 3開賣短短48小時,已接獲27.6萬輛訂單,總金額保守估達116億美元(3756億元台幣),相形下去年全年銷售額僅40.5億美元(1311億元台幣),分析師稱這款面向大眾市場、售價比特斯拉其他車款便宜一半的新車,昭示著汽車業的iPhone時刻已至。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上周四才在發表會上展示Model 3原型,預計2017年底上市,預購訂單卻立即瘋狂湧入。馬斯克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36小時內訂單已達25.3萬輛,至周六結束則達27.6萬輛,按加上選配價格估平均估每輛4.2萬美元(136萬元台幣)計算,2天內預購金額已接近去年銷售額的3倍。

2天進帳百億美元
如雪片般飛來的訂單,證明馬斯克對有朝一日與蘋果(Apple)比肩的信心並非狂妄。分析師稱特斯拉再次顛覆了汽車業當前局面,48小時內頻空創造上百億帳面營收,並獲得大量現金可用於擴充產線。預購需付1000美元訂金,雖然2020年前若未順利交車可隨時退還,但這代表特斯拉至少已進帳2.76億美元(89億元台幣)。

科技網站CNET專欄作家Tim Stevens說:「特斯拉已成新的蘋果。」特斯拉股價上周五收漲3.4%至237.59美元,自2月下探12個月低點後累計已反彈逾60%。Dougherty & Co分析師Andrea James上周已將特斯拉股價目標價調高至500美元。

Model 3基本款售價3.5萬美元(113萬元台幣)起跳,每次充電可跑215英里(約346公里),雖然馬斯克所估計的加選配均價似乎遠高於起跳價,但相較於貴上1倍的Model S或Model X,已令看上特斯拉新車性能的消費者大感欣喜。分析師先前估計,附加額外選配的Model 3出廠價可能達5~6萬美元。

評析
Model 3才開放預購,訂單就瘋狂湧入,受追捧程度如當年iPhone推出時的熱潮。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0: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X零件短缺 特斯拉Q1出貨 不如預期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周一宣布,第1季全球出貨量雖年增50%至1.5萬台,但低於原先預期1.6萬台,主因是Model X休旅車零件供應短缺。特斯拉坦言「自視過高」,急於將眾多新技術融入Model X反而弄巧成拙。

Model 3的火熱需求推動特斯拉股價在周一收盤上漲4%至246.99美元,創下7個月高點,但第1季整體出貨量不如預期,又讓周二早盤開盤大跌2.4%。

特斯拉第1季賣出1.2萬台Model S及2,400台Model X,合計銷售量不及去年第4季的1.7萬台。

特斯拉周一發布聲明表示公司當初自視過高,在開發第1版Model X時一次融入太多新技術,以致部分零件無法自行生產,必須仰賴上游供應商。特斯拉指出,今年1、2月發生的零件短缺問題「比預期花費更多時間才解決」,連帶拖累第1季銷售量。

但特斯拉強調,目前Model X周產量已回到750台水平,相當於100%產能,因此今年整體出貨量可望達到8萬至9萬台,與先前預期相同。

RBC分析師史派克(Joseph Spak)認為,Model X零件短缺可能稍稍打擊Model 3帶動的股價漲勢,但就特斯拉及電動車的長遠前景來看不會有太大影響。他表示:「特斯拉將努力向外界證明Model 3不會重蹈覆轍。」

特斯拉在3月底發表的Model 3是該公司將電動車推向主流市場的最新策略。相較於起價7.6萬美元且加購配備後動輒10萬美元的Model S,Model 3預定售價僅3.5萬美元,主攻中價位市場。

評析
Model X零件短缺,連帶拖累第1季銷售量。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也吃驚!Model 3預購首周賣翻了

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上周四才發表的新車Model 3,開放預購首周訂單已超過32.5萬輛,買氣遠遠超乎分析師預料,顯示Model 3雖然要到2017年底才會上市,但消費者已迫不及待排隊搶購這款要價比特斯拉其他車款便宜了一半的新車!

特斯拉今在部落格上表示,目前Model 3訂單量代表著約140億美元(4536.3億元台幣)未來營收,成為公司創立至今開放預購首周需求最為驚人的產品。在Model 3開放預購頭3天訂單逾25萬輛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已表示,這樣的數字比他的預期高出至少1倍。

由於下訂1輛Model 3需預付1000美元訂金,彭博指這意謂特斯拉在短短1周內已有3.25億美元(105.3億元台幣)現金入袋,金額甚至超越2010年6月IPO(首次公開發行)時所籌措的2.26億美元(73.2億元台幣)。

評析
Model 3開放預購,首周訂單已超過32.5萬輛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夯 市場關注募資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CNBC新聞網站報導,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最新推出的中價位迷你轎車Model 3預購量持續增加,但特斯拉能否擴大產能應付需求還是個問題,令外界關注特斯拉近期是否會為此募資。

3月30日開放預購的Model 3至今預購量已突破32.5萬台。儘管特斯拉至今並未透露任何現金需求,但巴克萊分析師強生(Brian Johnson)認為特斯拉若以擴大產能為由來募資,可望募得30億美元。

他表示:「我們認為特斯拉有立場募資,因為就眼前需求來看,特斯拉遲早得增建電池廠或組裝廠。」

只是對投資人而言,無論特斯拉透過債市或股市募資都可能影響公司財務表現,屆時投資人做何反應仍不得而知。截至去年第4季為止,特斯拉長期債務共26.4億美元。

今年第1季特斯拉出貨量1.5萬台,低於預期的1.6萬台,令外界質疑該公司能否如願朝主流市場邁進。至於今年特斯拉能否達到年出貨量8萬至9萬台的目標,還得看加州組裝廠能否及時擴大產能。

分析師雖認為特斯拉遲早得興建第2座組裝廠,但該公司何時才會付諸實行,以及新組裝廠是否位在美國等問題仍有待商榷。

強生表示:「目前特斯拉面臨的主要難題是能否讓產量滿足需求。我們認為特斯拉必須改善製造流程並加強現金管理,否則產能難以提升。」

評析
特斯拉若以擴大產能為由來募資,可望募得30億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6: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召修Model X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周一宣布,由於第3排座椅出現安全問題,召修2,700輛Model X電動車,這是繼去年底以來特斯拉再度以安全為由自動召回自家電動車。

Model X上市時間延宕近2年,直到去年9月才開始出貨。特斯拉到去年底時僅出貨206輛Model X,導致該公司無法達到該年第4季整體銷售目標。

特斯拉周一表示,在今年3月26日以前出貨的2,700輛Model X電動車必須進行檢查,因為經過歐洲撞擊測試後發現第3排座位存在潛在問題。

特斯拉透過電子郵件向客戶表示,「最近在歐洲開賣Model X之前,內部座位強度測試結果顯示,第3排的活動躺椅意外鬆脫」。特斯拉指出,這可能導致車子受到撞擊後引發座椅鬆動。不過北美測試時並未發現此議題。

特斯拉提及,「儘管目前沒有客戶呈報第3排座椅鬆脫的情況,但我們決定採取自發性的召修預防措施,替換所有受影響的第3排座椅靠背。」

該車廠表示,預期所有召修工作在5周內完成。車主只要不使用第3排座椅,仍可繼續駕車。

受到召回消息影響,特斯拉股價周一先漲後跌,最終微幅下滑0.06%,以249.92美元作收。周二股價開盤下挫1%至247.5美元。該公司過去3個月股價已累漲2成。

特斯拉上周甫將2016年首季供貨不足的情況,歸咎於「自視過高」,主要原因在於零件供應短缺,以及試圖在Model X加入過多技術反而拖累生產進度。不過該公司強調目前已克服生產阻礙,今年整體出貨量仍可一如預期達到8~9萬輛。

特斯拉去年11月因旗艦車款Model S電動車前座安全帶發現問題,自動宣布召修全球所有已售出、大約9萬輛Model S。

Model S車款在2013年獲得美國公路監管機關給予五顆星評價,特斯拉亦致力保持目前的安全記錄。

儘管客戶滿意度仍相當高,但美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雜誌去年12月撤除對Model S的推薦,指稱車主回報該車款有不少問題,使其可靠性大打折扣。

評析
所有召修工作在5周內完成。

 樓主| 發表於 2016-5-25 20:27: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5 20:29 編輯

轉貼2016年4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X 又出包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上周才因Model X休旅車後座椅背瑕疵而召回2,700台,周二又因《消費者報告》點名Model X車門及擋風玻璃都有問題,使特斯拉品質再度受到質疑,公司股價連日下跌。

周二收盤特斯拉股價大跌2.6%,周三開盤一度下跌1.3%至244.13美元,但之後止跌反彈。

《消費者報告》周二公布的調查指出,不少在Model X上市初期購車的車主反應鷹翼車門無法開啟,也有部分車主夜間行駛時在擋風玻璃上看到鬼影。此外,Model X第3排座椅椅背會在事故發生時傾倒也是許多車主反應的問題。

儘管《消費者報告》附帶說明上述瑕疵是各大車廠生產新車款時的常見問題,且特斯拉於問題發生後的應變速度也很快,但負面報導依舊對特斯拉前景造成影響。

特斯拉目標在2020年前將年產量增至50萬台,其中將以明年上市的中價位轎車Model 3為大宗,但Model X的瑕疵問題令外界擔心Model 3將歷史重演。

美國一名Model X車主卡特(Anne Carter)就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她花13.8萬美元買下Model X不久便發生車門打不開的問題,令她相當懊惱。儘管客服人員立即聯絡維修並提供替代車輛令她相當感恩,她還是認為價格不斐的Model X不該發生問題。

特斯拉發言人表示:「早期出貨的Model X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影響範圍不大且我們已和車主密切聯繫,目前正積極排解問題。」

《消費者報告》也指出,幾乎每位提報瑕疵的Model X車主都對特斯拉的客服速度讚譽有加。但眼前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除了通用汽車預備在年底前推出電動車Bolt之外,其他業者也將陸續打入市場,在此重要時刻特斯拉毫無出錯的空間。

假設未來國際油價還將繼續維持在低點,特斯拉更需要對品質嚴加把關才能說服消費者花大錢買電動車。

評析
特斯拉需要對品質嚴加把關,才能說服消費者花大錢買電動車。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46: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5-29 19:47 編輯

轉貼2016年4月2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傳再挖角特斯拉大將
德國設汽車研發中心 電動車2019蓄勢待發


【劉煥彥、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是玩真的
蘋果發展電動車傳聞已久,但看來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應該是玩真的,外傳不僅再度挖角鋼鐵人馬斯克(Elon Musk)在電動車巨擘特斯拉手下大將,還在德國柏林成立汽車研發中心,意謂蘋果電動車目標2019年問世,目前已進入緊鑼密鼓開發階段。

英國《金融時報》與彭博報導,根據電動車產業資訊網站Electrek的消息,數個月前才從特斯拉離職的前任特斯拉車輛工程副總裁波利特(Chris Porritt),已被蘋果網羅,進入電動車研發團隊。波利特曾在英國知名車廠LAND ROVER任職10年,又在另一家知名同業艾斯頓馬丁任職16年,2013年進入特斯拉,曾負責Model S與Model X等車款。

不具自動駕駛功能
蘋果預定2019年推出電動車,外界推估已投入逾1000名工程師,但據傳首款電動車將不具自動駕駛功能,因為自動駕駛所需技術仍在研發中。

不僅如此,過去18個月蘋果與特斯拉展開汽車人才挖角大戰,蘋果挖來特斯拉的多位自動駕駛系統人才,外加德國福斯汽車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的品保人才。特斯拉也不甘示弱,挖來不少蘋果的專業人才,領域從資訊安全、感測器、晶片設計至材料工程都有。

面對蘋果大動作挖角,去年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曾挖苦地說:「如果你在特斯拉拿不出表現,就去蘋果上班吧。」

另外,《法蘭克福廣訊報》日前報導,蘋果在柏林成立研發中心,並已招募15~20位來自德國汽車業「頂尖人才」,成員背景既年輕又多元,不僅將開發未來汽車的原型,也將尋找潛在製造夥伴、研究相關政府議題及銷售面問題等。這個團隊菁英在各自領域均被視為「Progressive Thinker(前衛思想家)」,無法在先前的工作場實現創新理念,才轉向投入蘋果。

年初泰坦狀況不斷
蘋果執行長庫克從未承認泰坦計劃,但數次暗示對汽車市場的興趣。去年10月他在WSJDLive會議中曾說:「當我在觀察汽車時,我看到的是,軟體在未來的汽車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會看到自駕車的重要性升高,汽車工業似乎將有非常大改變,這點大家可能不認同,但我是這麼想。」

然而,2016年初泰坦計劃就狀況不斷,先是主帥薩德斯基(Steve Zadesky)因個人因素將離職,不久又傳出整個泰坦計劃要凍結人事,蘋果電動車計劃在今年初始就挫敗連連。

評析
蘋果電動車目標2019年問世,目前已進入緊鑼密鼓開發階段。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48: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找上門合作 雙B都說NO

【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蘋果想要找德國汽車大廠寶馬(BMW)與賓士(Benz)共同開發電動車的計劃受挫,因為2家大廠與蘋果的談判全都破局。

報導指出,蘋果在德國柏林設立辦公室,就是要與德國汽車業洽談合作案,其中寶馬合作案去年就破局,原因是雙方對誰在合作案中帶頭有異見。賓士合作案是最近才破局,原因則是雙方對誰可以擁有生產數據,無法達成共識。

轉向與Magna洽談
在寶馬與賓士合作案都失敗後,如今蘋果談判對象轉向全球第3大汽車零組件製造商,總部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Magna,洽談製造面的合作事宜。

蘋果開發電動車的消息不斷,美國電動車產業資訊網站Electrek周二才報導,數個月前從特斯拉(Tesla)離職的特斯拉車輛工程副總裁波利特(Chris Porritt),已被蘋果網羅,進入電動車研發團隊。波利特曾在英國知名車廠LAND ROVER任職10年,又在另一家知名同業艾斯頓馬丁(Aston Martin)任職16年,2013年進入特斯拉服務,曾負責Model S與Model X等車款。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9:49: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4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富士康攻電動車 挖BMW團隊

經濟日報 記者蘇珮儀/綜合報導

騰訊、富士康及和諧汽車合資的電動汽車新創公司和諧富騰(Future Mobility),最近挖角BMW的i3和i8電動汽車核心開發團隊,未來將為和諧富騰研發及設計高級電動車。這讓近期電動車發展受阻的BMW雪上加霜。

據彭博、華爾街日報報導,i3與i8的銷量不振,為BMW效力逾20年的工程副總裁、i8油電混合跑車開發負責人Carsten Breitfeld上(3)月才離職,出任和諧富騰執行長,現在又有三名「i系列」的重要高管一口氣跟著他跳槽。

上述三名高管為Dirk Abendroth、Henrik Wenders及Benoit Jacob,是一個三人小團隊,知情人士透露,他們都為BMW的i系列車型工作。

Dirk Abendroth 負責電機系統,Benoit Jacob 是設計總監,Henrik Wenders 主要負責產品管理。

進入新公司之後,三人將分別負責和諧富騰的軟體設計、網絡連接、車型設計、市場推廣等工作。前二人已透過電子郵件證實有關消息,Benoit Jacob尚未回應。BMW則拒絕對此消息置評。

報導評論,i系核心開發團隊的離職表明,BMW在特斯拉挺進大眾市場的進程中堅持開發小眾產品的策略,可能導致公司今後更難吸引和留住年輕人才。

BMW最近曾表示,第三款i系車型要到2020年之前才能發布,知情人士認為,「對於那些想要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來說,等待的時間太長了。」

和諧富騰目前公開資訊不多,去年6月宣布成立,而好奇心日報報導,該公司今年3月1日才註冊。

新浪財經援引接近和諧富騰的人士稱,該公司總部將設在鄭州,慕尼黑、台灣為研發中心,汽車動力和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則分別位在歐洲和美國矽谷,至於汽車組裝將在大陸進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