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16:19: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1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美攻自駕車 法規擬解禁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路透15日報導,美國眾議院將要求各州不得立法限制自駕車設計和測試,自駕技術上市前也可望不須先經聯邦當局批准。

這代表自駕車業者有更多揮灑空間,象徵通用、特斯拉、Google和其他車廠在遊說政府方面取得勝利。這份眾院草擬45頁的14項配套法案,禁止各州制定限制自駕車設計和測試的相關規定,聯邦監管當局也不得要求上市前的自駕技術須先經過核准,並將授權全國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為規範自駕車的負責單位。這些規定的適用順序優先於各州層級。各州仍能自訂自駕車保險與登記規定,但不能用於規範自駕技術。

由於加州與紐約等多州考慮對自駕車設計與測試設限,促使汽車大廠與發展自駕技術的公司遊說國會與川普政府祭出先制規定。自駕車產業也反對先前的歐巴馬政府在去年賦予監管單位更多權力,能在自駕技術上路前先審查並核准。

眾院的提案還允許美國交通部將豁免於聯邦汽車安全規定之外的車輛數,能提高至每年10萬輛。

這項安全規定目前阻礙車廠銷售無方向盤、油門與剎車踏板與其他人類控制器的自駕車。

輝達汽車事業副總裁瓊戈爾說,各州參差不齊的自駕車規範阻礙技術發展,「若對所有州制定統一規範,將有莫大助益」。

眾家車廠正尋求政府開放更多自駕車上路測試,以加速研發。Uber與Google母公司字母旗下Waymo等公司正競相進行自駕車路測,BMW與通用則備妥數億美元要收購自駕車新創公司。

通用已有50輛安裝自駕技術的Bolt電動車在舊金山與底特律都會等地路測,未來將擴大至180輛。蘋果也證實正在開發自駕系統。

評析
美國眾議院將要求各州不得立法限制自駕車設計和測試,自駕技術上市前也可望不須先經聯邦當局批准。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16: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0-30 16:22 編輯

轉貼2017年6月20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儲能為新能源產業樞紐,誰能挑戰 Gigafactory?

作者 EnergyTrend

Tesla 執行長 Elon Musk 發下豪語,表示未來打算在全球增建 10~20 座 Gigafactory 超級電池工廠,電池產能可望佔全球需求的 10% 之多。Gigafactory 可說是 Tesla 事業的樞紐所在──也就是 Musk 所說的:儲能將是新能源產業的關鍵環節。

能源事業分為發電、輸配電、用電等三大環節,且須彼此緊密配合,才能獲得最有效的運用。Musk 在 2015 年 4 月 30 日發表以鋰電池為儲電技術的儲能系統 Powerpack 與 Powerwall 時表示,功能完善的儲能系統是再生能源應用的「失落的環節」。他強調太陽能的價值,並表示儲能系統將可有效調節間歇性的太陽能發電,解決輸配電與用電方面的不足。

從太陽能板到電動汽車
Tesla 原以研發、生產電動車起家,後於發表儲能系統時正式成立 Tesla Energy 品牌,之後又在 2016 年底收購相關企業 SolarCity,形成一家兼具太陽能發電、儲能、電力使用(電動車)事業的新能源公司。同時,Tesla 還與日商 Panasonic 合作建設了兩座 Gigafactory 工廠,自行生產所需的儲能系統和車用電池。

由 Tesla 收購後,SolarCity 也規劃重啟美國水牛城的 1GW 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工廠,並預計在與 Panasonic 的合作下,展開異質結(heterojunction)高效產品的生產工作。如此一來,Tesla 將能創造真正清潔的能源體系:利用太陽能板所發的清潔電力,透過 Gigafactory 生產的儲能系統進行電力調配,供民眾生活用電之所需,或者用在零碳排的 Tesla 電動車上。

Musk 在 2017 年的股東會議上表示,第一座 Gigafactory 已經展開穩定的鋰電池生產工作,很快就能達到全產。光是這座 Gigafactory 的產能,Tesla 的車用電池供貨量已是全球最高。他指出,今年年底前會宣布接下來 2~4 座 Gigafactory 的選址,同時也會繼續降低電池的生產成本,同時兼顧性能和安全性。

Clean Technia 指出,若 Tesla 的競爭者布局腳步不夠快,Gigafactory 所生產的電池甚至足以提供 BMW、Audi、Mercedes-Benz、Lexus、Chervolet 等品牌的電動車款使用,在市佔率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競爭者
當前市場上,並無任何事業版圖足以與 Tesla 匹敵的公司。

今年 5 月,賓士汽車(Mercede-Benz)宣布與美國住宅用太陽能業者 Vivint Solar 合作,將在美國推出「家用儲能+太陽能」的整合事業,並可進一步結合 Benz 的電動車款,是歐美市場目前在形態上較類似 Tesla 的合作案例。而德國的儲能業者 sonnen 提供能與電網、電力消費者完美搭配的高品質蓄電池,但產品類型有所侷限,需與其他業者整合。

日本業者之間,屬三菱集團在產業鏈上較接近 Tesla。三菱有自己的太陽能發電、能源管理、儲能整合家庭用電與電動車(Smart V2H)的功能;但在儲能電池的產能方面較為不足。南韓的現代集團狀況也與日本三菱類似,主要差異是,現代集團在太陽能發電方面的布局腳步較慢,而儲能系統則較三菱完整。

中國的協鑫集團挾 GCL、GCL-SI 等上下游公司的資源,在太陽能發電、儲能和電動車充電設備方面均有布局,但目前並無自己的電動車品牌。BYD 是少數能完整結合太陽能發電、儲能、電動車等面向的企業,但相較於 Tesla 的全球版圖,主要市場仍集中於中國,且儲能產品的產能目前仍遠不及 Gigafactory。

外媒 Inverse Innovation 指出,中國鋰電池業者寧德時代(CATL)正在中國建造一座規模極為龐大的鋰電池工廠,將挑戰 Gigafactory 的地位。Inverse Innovation 表示,一座 Gigafactory 全產時的年產能約為 35GWh,而寧德時代的鋰電池工廠之產能,到了 2020 年時預計將來到 50GWh。不僅如此,寧德時代鋰電池工廠的總計畫規模約為 15 座 Gigafactory,產能將達 230GWh,足以供貨給 350 萬輛電動車。

Inverse Innovation 引述 Financial Times 的報導表示,未來 10 年間,全球只會剩下 10 家鋰電池業者,而前三大業者將佔有 60% 市佔。

GTM Research 調查,美國 2017 年第一季新增的儲能系統已來到 234MWh,較去年同期暴增了 945%。同時,寧德時代急速崛起背後的原因,毋寧正是中國政府對電動車的鼓勵。全球市場對於儲能系統和電動車的需求持續加溫,由 Gigafactory 帶動的大規模生產競賽,也正要展開。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權轉載)

評析
儲能將是新能源產業的關鍵環節,儲能系統將可有效調節間歇性的太陽能發電,解決輸配電與用電方面的不足。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16: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上海建廠 傳本周定案

吳孟翰/綜合報導

根據澎湃新聞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特斯拉曾與中國大陸就建廠的問題進行多次談判,不過特斯拉並不同意與整車廠商合作,而商務部和地方政府均提出建廠的前提是有本地合作。

稍早根據新浪網引述外媒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已與上海市有關單位,就在上海設立汽車製造廠接近達成協議,將首次在中國生產汽車,全力開拓在中國市場的版圖。

消息人士指出,協議最早將在本周達成,將允許特斯拉在上海臨港產業區設立工廠。目前,該協議的一些細節還在確定,對外宣布的時間也尚未決定。

去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營收成長2倍以上,超過10億美元。而中國也早在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十分旺盛。

目前,特斯拉旗下的Model S轎車和SUV型電動車Model X在中國市場的售價皆高於美國。在地組裝汽車將能為特斯拉省去25%的汽車稅,在地化生產,對於特斯拉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來說至關重要。

去年即有消息傳出特斯拉將在中國大陸建立生產線,但遭特斯拉否認。根據中國現有規定,特斯拉需要與至少一名當地合作夥伴設立合資企業,目前尚不明確其合作夥伴將是哪家公司。

今年3月,騰訊以18億美元收購了特斯拉5%的股份,拉近了與中國市場的關係。下個月特斯拉Model 3將正式生產了,在這之前趕緊敲定和中國合資國產的事情,市場指出這是重大利多。

受到連續利多消息刺激,特斯拉類股今日大幅攀升,截至收盤,保隆科技、宜安科技、橫店東磁漲停,天齊鋰業漲超8%,中科三環漲逾7%,合鍛智能、信質電機漲逾6%。

評析
特斯拉已與有關單位,就在上海設立汽車製造廠接近達成協議,全力開拓在中國市場的版圖。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21:16: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1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首宗死亡車禍報告 駕駛7度漠視警告

世界日報 編譯馬永慶/綜合20日電

特斯拉(Tesla)電動車去年曾發生一部車以時速超過70哩攔腰撞上一輛貨櫃車,成為全世界涉及特斯拉自動車的第一起致命車禍,如今有關當局的報告指出,在車禍發生前,駕駛人一直未理會車上系統至少七度安全警告。

「華盛頓郵報」報導,調查人員表示,駕駛人布朗(Joshua Brown)在撞車前幾分鐘內,聽到六次警告聲,要把手放在方向盤上,車上的儀表板也顯示了七次警告。

根據美國全國交通安全委員會(NTSB)審查的行駛紀錄,布朗在駕駛期間,有9成時間雙手離開方向盤。NTSB於19日公布一份500頁報告,詳細說明有關事實,但沒有提供最終的分析或判斷,因調查仍在進行。

證據包括事發地點、涉及事故的兩輛車、及車上的行為信息紀錄等細節,幫助解釋布朗在事發前一刻的活動,當局密切關注此案,因為調查結果可能影響消費者對特斯拉、自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態度。

根據NTSB的報告,布朗最後一次駕駛特斯拉持續了41分鐘,而其中31 分鐘啟動了自駕系統(autopilot),它擁有高端巡航控制功能,可以協助車輛半自動地留在車道上。

報告發現,特斯拉需要駕駛人雙手保持在方向盤上,即使啟動了自駕系統也一樣,但布朗似乎忽略這些警告,在撞車前兩分鐘,他甚至手動增加自駕系統的速度。

NTSB早前的報告結論指出,布朗除了大部分時間沒有手持方向盤外,同時沒有努力煞車、改變方向或以其他方式避免車禍發生。

此事發生後,特斯拉更新自駕系統的功能,加入了一個警戒系統,假如駕駛人重複忽視安全警告,自駕系統會失效,直至下一次開車為止。

評析
特斯拉加入了一個警戒系統,假如駕駛人重複忽視安全警告,自駕系統會失效,直至下一次開車為止。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21: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市場尚在萌芽期階段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

美國特斯拉(Tesla)公司的聲望如日中天,成為全球新聞的焦點,特斯拉將大家的目光轉向電動車。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純電動車成為環保的明星,各國政府皆祭出各種不同的補貼方案,期望電動車能成為市場的主流,大幅降低汽車排放廢氣的污染問題。

然而目前電動車的市場規模仍然很小,無法扭轉傳統汽車市場的生態,造成顯著地典範轉移。

從統計數字來看,2016年全球純電動車(不含商用車)的銷售量達46.6萬輛,較2015年的32.5萬輛成長43.4%,這與2016年約8800萬輛的汽車市場相較,純電動車的市場規模仍非常小,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累積使用中的純電動車數量來看 ,截至2016年年底為止,全球已掛牌使用中的純電動車數量為120.9萬輛,中國已掛牌的純電動車數量為48.3萬輛,高居全球第一,美國為29.7萬輛,居全球第二。以這種數據推估,在路上遇見電動車的機會很小。

挪威是全球電動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已掛牌使用中的車輛,純電動車的比率高達21.33%,挪威政府大力支持電動車,減免稅負大幅降低電動的售價,讓人民勇於購買電動車。挪威政府宣稱2025年禁止汽、柴油車的銷售,顯示政府推展綠能政策的決心,挪威充沛的水力發電資源,是該國發展電動車得天獨厚的基礎。

中國是全球汽車最大的市場,同時也是電動車最大的市場,飽受空氣污染之害的中國,政府積極鼓勵電動車產業及市場,並且以政策規範,要求汽車製造商生產一定比率的電動車。最快從2018年起,在大陸的本地及國際品牌汽車製造商,未來電動車的銷售數量比率,必須達成全部銷售量的8%。

2016年中國純電動車新掛牌的數量為25.7萬輛,較2015年的14.7萬輛成長74.8%。與2016年2430萬輛汽車的銷售量比較,中國電動車銷售比率僅占1.05%,雖然很小,不過已是全球電動車最大的市場。

2016年美國純電動車的銷售量為8.67萬輛,較2015年的7.1萬輛成長22.1%,是全球第2大市場。

中國在2015年以很大的差距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是全球各大車廠的必爭之地。美、德、日各國的著名汽車廠皆把重兵放在中國。

令人訝異的是2016年全球純電動車第3大的市場,竟然是人口僅約520萬人的挪威。2016年挪威純電動車的銷售量為2.95萬輛,較2015年的2.78萬輛,成長6.1%。

挪威能夠名列前茅,除了政府的政策,人民的環保意識外,電動車市場仍在萌芽期,市場規模仍未展開,因此先行的小國能捷足先登。

在挪威之後的是法國,2016年法國純電動車的銷售量為2.18萬量,較2015年的1.73萬輛成長26%。

電動車市場無法快速展開,除了價格高、續航里程不高外,充電設施不足亦是一大障礙。除了私人的電動車充電站外,各國政府也積極建立公家的電動車充電站。2016年全球可使用的慢速充電站共有21.24萬座,快速充電站則有10.99萬座。

中國是目前公家電動車充電站數量最多的國家,2016年中國公家的慢速電動車充電站數量為5.28萬座,快速電動車充電站數量為8.85萬座。

中國政府設定到2020年公家電動車充電站數量為50萬座。

在萌芽期間的電動車產業,已經活蹦亂跳充滿生機,技術不斷地演進,市場也將快速地擴張,電動車產業值得我們用心關注。

評析
電動車市場無法快速展開,除了價格高、續航里程不高外,充電設施不足亦是一大障礙。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21: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不只是自家的車款,特斯拉計劃開放超級充電站給其他電動車使用

作者 Nana Ho

由於各大廠牌的電動車充電標準不同,加上充電站設立不足,續航力一直是電動車普及化的最大障礙之一,但這個情況隨著特斯拉的投入,或許未來即將有望改變。

Electrek 報導,特斯拉過去經常談到將超級充電站網路(Supercharger network)開放給其他車商的可能,但一直都沒有後續消息傳出。就在 16 日能源博覽會中,技術長 JB Straubel 再度提及這個想法,他表示,目前正與其他車商針對充電站的設置「積極交流」中。

特斯拉最早提到這個概念是在 2015 年 9 月,當時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表示,特斯拉會持續擁有並經營所有超級充電站,其他車商只需要為該廠牌電動車的充電費用付費即可。

身為世界領先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無論充電率、覆蓋率都領先其他車廠許多,如果這樣的合作方式成真,相信對電動車普及會很有幫助,只怕充電站的塞車情況會更嚴重。

特斯拉一直有在擴大超級充電站網路,根據官網介紹,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861 個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但充電站塞車的情況仍舊持續上演,更別提目前多數電動車充電率都沒辦法達到特斯拉的一半;一旦開放其他廠牌車輛使用,車主恐怕得在充電站等上更久時間。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除了宣布進一步擴展網路以外,特斯拉推出一種新型用戶付費系統,可以提供其他車商的用戶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也加入了 CCS 標準協會,這意味著未來超級充電站的充電接口兼容性或許會更廣泛。

除此之外,一些車商正在打造更高充電率的電動車,很快特斯拉就不會是唯一能以 100kW+ 充電率充電的車輛,包括保時捷、奧迪、賓士都宣布,未來 2 年會推出新款電動車,估計這些車輛能接受直流快速充電。

評析
特斯拉會持續擁有並經營所有超級充電站,其他車商只需要為該廠牌電動車的充電費用付費即可。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21:19: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待了 6 個月,特斯拉自駕軟體副總裁離職

作者 陳瑞霖

各家科技大廠紛紛投入資源研發自動駕駛相關技術,而熱門的電動車廠特斯拉也有加入,並希望在今年年底完成完全自駕技術的開發。而特斯拉自動駕駛軟體副總裁 Chris Lattner 要離開特斯拉,原因是不適應特斯拉的工作。

Lattner 在特斯拉發表聲明後,又在 Twitter 說:「結果最後終究發現特斯拉並不適合我,如今歡迎大家介紹適合資深工程主管的職位。」

Lattner 從蘋果過去特斯拉已經 6 個月,但不適應特斯拉公司,顯然是受到 Elon Musk 目標導向的壓力所致。目前特斯拉要在短時間研發自駕車技術,導致人才出走。

儘管一年前特斯拉在佛羅里達州的車禍,經調查後發現責任在車主身上,車主未確實將手放在方向盤上。但是不少人指責特斯拉是否不顧安全性,太急於推出自駕系統了。

特斯拉表示,他們正考慮由自駕車硬體副總裁 Jim Keller 兼管自駕車軟體部門的可能性。另外特斯拉表示由 Musk 創辦的非營利組織 OpenAI 研究科學家 Andrej Karpathy,將成為 AI 和自動駕駛視覺部門總監。

自駕車技術火熱,連帶的人才爭奪戰也熱烈進行。3 月時自動駕駛副總裁 David Nistér 離開特斯拉,出任 Nvidia 自動駕駛副總裁,也許與這次去職的 Lattner 一樣,都受不了特斯拉殘酷的文化。

評析
各家科技大廠紛紛投入資源研發自動駕駛相關技術,而特斯拉希望在今年年底完成完全自駕技術的開發。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21: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1日台灣醒報,供同學參考

6年補助16億元 國產電動汽車仍空談

台灣醒報 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

「政府補助裕隆發展電動汽車產業高達16億元,還趕走2003年就在台灣設廠的特斯拉,但6年來試行車卻只做出489輛,達成率只有13.7%。」民進黨立委林俊憲21日在記者會上痛批,裕隆電動汽車根本讓政府當冤大頭。經濟部工業局金屬機電組長黃裕峰支吾其詞地說,「這些補助至今帶動38家廠商、405個零部件進入電動汽車零組件供應鏈,達成率低是因全球市場有限。」

面對全球暖化議題,世界各國在這10多年來陸續研發綠能交通工具,其中僅有電動機車「GOGOGRO」在台發展優異,前年接受國發基金補助10億元後,在今年1~5月總掛牌數有4819台,於電動機車市佔率高達58%,並分別在德國、法國佔有灘頭堡。而當初制定政策趕走現在的電動汽車龍頭企業特斯拉後,台灣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如何?

補助16億元打水漂?
「政府從2001年開始,經濟部工業局補助3.4億元、技術處也補助12.6億元,至今卻連一台可市售的國產電動汽車都沒有。」林俊憲21日在「保護裕隆趕走特斯拉!政府巨額補助發展,至今買不到國產電動車」記者會上批評,政府為保障裕隆汽車發展電動汽車,在2009年制定相關政策趕走從2003年就在林口設研發廠的特斯拉,到今天人家成為產業龍頭,台灣的成績在哪?

林俊憲指出,經濟部制定的每年電動汽車產出目標數從最高1500輛,下調到200輛,且實際銷售輛最低只有3台,「6年來總預計目標產出3564輛電動汽車,但實際賣出、產出的卻只有489輛,達成率僅13.7%,對得起納稅民眾?不需要檢討接下來要補助的計畫嗎?」

仍未克服充電等問題
「當時從2013年目標產出1500輛,下修到2014年目標產出169輛,是經過評估營運成本,及地方政府檢討試營運點是否適當後,才決定下修。」黃裕峰解釋,目前各國政府對於電動汽車的研發,都還屬前期試研推廣階段,包括續航力、充電設施及營運模式等都還在研發可行性,且世界各國的電動汽車市場都面臨車價過高的問題,但這部分近年有下降趨勢。

不過,觀察車界數十年發展的業者受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在近幾年發展電動汽車卻有大幅進展,台商「敏實集團」更在去年底獲得中國大陸核發的第5張電動汽車造車執照,發展十分亮眼。

媒體數度問及政府投入16億元,有否取得實質成果說服民眾買單?黃裕峰支吾其詞地說,「取得了數項相關專利權,並帶動38家廠商、405個零部件打入電動汽車零組件的供應鏈中。」期間不時與林俊憲交頭接耳,可能有部分資訊不便透露,而林俊憲也出面打圓場說,未來一定要有檢討目標。會後,黃裕峰致電具體舉例說,補助取得的具體成果,如台積電的充電設施取得日本「Chademon」的認證,將市場推動到歐美、中國大陸等地區。

最後,黃裕峰說,目標未達到與國際市場息息相關,國際上也還未克服諸多技術問題,政府不會放棄研發電動汽車產業。一位不願具名的經濟部官員另外受訪時嘆道,政府補助16億元研發電動汽車產業,但特斯拉獲得數千億元的補助,對產業來說政府補助只是零頭,更何況這6年來政策還轉往發展電動大巴,電動汽車產業公司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做。

評析
政府補助16億元研發電動汽車產業,但特斯拉獲得數千億元的補助,對產業來說政府補助只是零頭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21: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2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領電動車補助 裕隆:帶動逾500億投資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2日電

裕隆遭到立法委員質疑,拿了政府對電動車的補助卻沒成效。裕隆回應,自2006年至今組成的團隊投資自主技術及品牌超過新台幣500億元,助廠商打進國際供應鏈。

民進黨籍立委林俊憲今天指出,經濟部歷年補助電動車16億元,但至今卻無法上市;對比電動機車Gogoro拿國發基金10億元後,在電動機車的市占率達58%,直指政府單位包庇裕隆集團。

事實上,裕隆董事長嚴凱泰也曾抱怨過,比起裕隆投資自主品牌超過500億元,政府的補助根本是「杯水車薪」。

裕隆表示,行政院在2006年編定20億元推動台灣整車科專計畫(IA),最後核定15億元補助款,其中裕隆拿走9億元、協力廠商拿到6億元;至今裕隆已經發表7款新車、研發完成4款電動車、開發4套引擎及3套新能源(電動車)動力,其中光是電動車技術就投入30億元。

裕隆指出,政府政策以9億元帶動裕隆集團自主品牌超過500億元投資,補助部分僅占研發投入的1.8%,且以6億元帶動195家以上協力廠創造上百億元投資,推動如同致、能晶、輝創、富田等台灣零組件廠商打入國際供應鏈,包括通用(GM)、特斯拉(Tesla)、本田(Honda)等供應鏈中,都見到台廠蹤跡。

至於2011年起的電動車先導運行計畫,裕隆澄清,車廠根本不具申請資格,何來補助之說?包括地方政府、國營企業、認同綠能的公司行號等符合條件的申請者,必須採購參加先導運行的品牌,包括進口的豐田(Toyota)、日產(Nissan)及國產的納智捷(Luxgen),補助的2.5億元不是被裕隆拿走。

與中國大陸上海、美國洛杉磯、德國柏林、荷蘭阿姆斯特丹、日本神奈川等國際主要推動純電動車的城市相比,台灣電動車推動目標達成率約9.6%,僅輸給幾乎全額補助購車差額的神奈川,還大贏上海、洛杉磯及柏林的不到3%。

裕隆主管表示,今年下半年嘗試將Luxgen S3EV商業化,以共享汽車方式推廣,不排除直接販售給消費者。裕隆強調,會考慮消費者在價格上的接受度及充電的便利性,找尋適合推出的時間點。

評析
比起裕隆投資自主品牌超過500億元,政府的補助根本是杯水車薪。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0 21:22: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2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看上台灣供應鏈 13年前曾訪裕隆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2日電

特斯拉(Tesla)曾經跟裕隆牽上線?裕隆總經理姚振祥透露,當年特斯拉還在台灣設點時,曾經訪過裕隆三義廠,裕隆還探詢過有沒有代工組裝的機會。

姚振祥指出,特斯拉當年曾在林口設有辦公室,並開始在台灣尋找零組件配套廠,與裕隆接觸主要就是希望能引介適合的廠商,並在2004至2005年間來訪三義廠,包括和大、富田都是裕隆介紹的,當時也問過特斯拉代表,裕隆是否有幫特斯拉代工組裝的機會。

對於特斯拉現在成為電動車第一把交椅,姚振祥說,特斯拉在研發的進度上比較快,也讓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但全球也只有特斯拉有這樣的地位。

裕隆的電動車發展近期再成媒體焦點,姚振祥說,其實全球發展狀況都差不多,差別在於政府補助力道的強弱,舉例而言,特斯拉有美國政府給予這麼大的優惠,一定會回美國;中國大陸也有政府帶頭,補助力道也相當猛。

評析
全球電動車發展狀況都差不多,差別在於政府補助力道的強弱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16: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2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計劃上海建製造工廠,關稅考量是主因

作者 linli

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在 Model X 的銷售和 Model 3 的產能上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在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中國,Tesla 則看到了電動車需求持續成長帶來的機會,並希望能夠透過投資建廠、本土化製造等方式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分一杯羹,據悉 Tesla 將在上海建造海外第一座電動車製造工廠,未來可能會用於 Model 3 電動車的生產。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經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將首次在中國生產製造電動車,此次合作將有助於特斯拉進一步提升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政府對於電動車的銷售和生產有許多優惠政策和補貼。

特斯拉的製造工廠將建在上海臨港開發區,細節正在確認中,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對外公開,據悉上海市政府要求該製造工廠必須由特斯拉和上海的合作夥伴共同投資建造,但是否持有控股權還不得而知。市場諮詢公司 Dunne Automotive 總裁 Michael Dune 表示,特斯拉有機會佔據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地位,許多有實力和知名度的品牌公司都會選擇在上海建造生產基地。

特斯拉選擇在上海生產電動車,有助於直接與中國汽車廠商的產品競爭,這比在美國生產再進口到中國市場銷售,至少能夠降低 25% 的進口關稅,正是由於關稅的成本,Tesla Model S 和 Model X 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價格比美國市場高一倍。

中國政府已經將電動車產業做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目標是在未來 10 年內將混合式和全電動車的銷量提升 10 倍,2016 年中國市場電動車的銷量約為 28.3 萬台,佔比全球銷量的 41%,Tesla 2016 年營收大約為 70 億美元,其中 15% 來自中國市場。目前大約有 200 家公司宣布在中國製造電動車的計畫,其中北汽汽車和比亞迪公司的電動車佔總銷量的 89%。

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早在 3 年前就表示希望能夠在中國建設製造工廠,自 2014 年以後每次到訪中國都會與大量政府官員見面。 2017 年 6 月初特斯拉宣布 2017 年下半年在中國超級充電站建設計畫。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大約有 117 個超級充電站。

評析
特斯拉選擇在上海生產電動車,有助於直接與中國汽車廠商的產品競爭,至少能夠降低 25% 的進口關稅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3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引領潮流 電動車成男人的新玩具

聯合新聞網 記者林昱丞/綜合報導

受夠高亢的引擎噪音了嗎?電動車成為車群中最安靜的低調王者。科技持續進步,電動車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高性能的科技猛獸,除了能彰顯尊貴地位外,還可區分和凡人的與眾不同,成為引領新潮流的先行者。

Tesla Model S P100D 續航力破600公里
馬兒跑得快、跑得遠,已不再是難事,Tesla旗艦房車Model S P100D絕對可以滿足此需求,續航里程最高可以達到613公里,充滿電去全台最長公路「台九線」走一回,享受東部的絕佳美景,絕對綽綽有餘。

Tesla Model S P100D擁有強悍的性能,0-100km/hr加速僅需要2.5秒,可與其匹敵的車款是馬王「Ferrari LaFerrari」、「Bugatti Chiron」等超級跑車,加速性能之猛爆不言可喻,而且這些超跑專為性能而生,Model S P100D還保有著實用性。

Tesla Model S P100D可坐滿至少五個大人,還可以選配第三排座椅,中控台上的17吋大螢幕搭配上全數位儀表板,彷彿置身於科幻片的未來車中,而且駕駛只要拿著鑰匙,什麼按鍵都不用按,坐上駕駛座,就可以啟動馬達,讓車子帶領著乘客遨遊世界。

Rimac Concept One 有錢不一定買到
如果覺得不夠看,那Rimac Concept One應該可以滿足高端買家的需求,低趴的外型,戰鬥的內裝,破千匹的馬力,而且全球只限量8輛,售價為98萬美元(約新台幣2956萬元)。

克羅埃西亞的Rimac成立於2009年,Concept One為旗下的第一款超跑,採用四個電動馬達,分別裝在四個輪子上,搭配上全輪扭矩引導系統,以每秒100次的運算速度,分配各個輪子的扭力輸出,過彎也很厲害。

Concept One可以輸出1072hp/163.8kgm,0-100km/hr加速僅需2.6秒,以往電動車常因耗能、熱能等問題,導致後段加速不如預期,但是Concept One加速至200km/h、300km/h,也僅分別需要6.2秒及14.2秒,最高極速達到354km/hr。戰鬥、未來、科技,完美詮釋了Concept One的外觀與內裝,車室內一堆發亮的按鈕與旋鈕,加上大面積的液晶螢幕,彷彿可以穿越黑洞,如果從Concept One下車的是機器戰警,乍聽下也頗合理。

Porsche Mission E 未來概念進行式
Porsche於2015年發表電動概念車Mission E,將目標鎖定為Tesla Model S,Mission E的配置,來自利曼大賽的冠軍賽車「919 Hybrid」,透過兩具馬達,將輸出超過600hp,搭配上輕量化的設計,0-100km/hr加速需要3.5秒,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

值得興奮的是,Mission E將搭載一個渦輪充電系統,只需要15分鐘就可充滿80%的電力,大幅縮短充電時間,讓充電並不再是麻煩事,而且還會有無線充電功能,只要停好車,就可把Mission E充飽飽。

目前確定Mission E會投入量產,預計2020年正式上市,距今還有三年的時間,而現在科技一日千里,相信Mission E會持續進步,放入更多先進科技配備。

「電動」配備是汽車界的未來,不管是純電動車、油電混合,或是微型油電系統,都是各車廠未來研發的方向,如果有能力提前擁有,除了享受寧靜的行車感受,還可浸淫在先進科技的氛圍中,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妙事?

同場加映:BMW i3 都會穿梭超時尚
都會小車BMW i3短小可愛又靈活的車身尺碼,搭配上跟其他BMW車款比起來,稍微內斂卻不失科技感的外型,穿梭在都市中,絕對是路人眼球的焦點,想要當個優雅有型的環保科技型男型女,i3一定可以勝任這個角色。

對開式的車門,讓BMW i3上下車十分帥氣,內裝呈現相當有科技質感,雖然保持著許多實體按鍵,但兩個大螢幕就立在中控台與儀表板上,讓人不注意都難,材質也使用羊毛、皮革與木紋飾板,呈現貌似衝突又毫無違和感的氛圍。

BMW i3最高可以行駛200公里,0-100km/hr的加速為7.3秒,馬力達到170PS,行駛在道路上十分輕快,想要超車時,因電池動力的特性,還是能讓其他車欣賞一下BMW i3美麗渾圓的小屁股。

評析
電動車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高性能的科技猛獸,除了能彰顯尊貴地位外,還可成為引領新潮流的先行者。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18: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3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需求噴發!2030年將超越HV、35年跳增12倍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22日公布了油電混和車(HV)/插電式油電混和車(PHV)/電動車(EV)等環保車種的市場銷售動向報告,2016年全球HV銷售量年增14.5%至182萬台,其中日本市場年增8.1%至93萬台、北美年減5.3%至36萬台、歐洲大增45.5%至32萬台,中國市場銷售量為10萬台、達2015年的5倍水準。

2016年PHV全球銷售量年增42.9%至30萬台,其中,北美市場暴增60.0%至8萬台、歐洲成長22.2%至11萬台、中國大增50.0%至9萬台。2016年EV全球銷售量年增38.2%至47萬台,其中,中國暴增60.0%至24萬台、為全球最大的EV市場。

富士經濟指出,現行環保車種以HV需求最大,預估截至2025年左右為止,HV仍將是環保車種的主流產品,不過PHV、EV在2025年以後需求將急速增加,預估2030年時EV年銷售量將增至407萬台、超越HV(2030年銷售量預估為391萬台),且之後雙方的差距將持續擴大。

富士經濟預估,在中國需求增加加持下,2035年EV全球銷售量將擴大至630萬台、將達2016年的13.4倍(較2016年增加12.4倍)。

2035年PHV銷售量預估為540萬台、將達2016年的18倍,其中歐洲將維持全球最大市場的地位。

HV銷售量預估為458萬台、為2016年的2.5倍,其中,日本市場銷售將持續穩健,北美、歐洲、中國需求將緩和擴大。

評析
2016年EV全球銷售量年增38.2%至47萬台,其中,中國暴增60.0%至24萬台、為全球最大的EV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19: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3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EV商機夯!旭化成鋰電池關鍵材料產能傳擴增至2.5倍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刊工業新聞23日報導,因車廠加快電動車(EV)的研發腳步、帶動電池材料市場成長速度超乎預期,故旭化成(Asahi Kasei)計畫上修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分隔膜(separator)」的增產計畫,目標在2020年結束前將分隔膜年產能最高擴增至15億平方公尺(m2)、將達現行的2.5倍,且將遠高於原先規劃的11億m2目標,期望藉由積極投資、鞏固全球龍頭位置。預估追加擴產所需的投資額約300億日圓。

據報導,2016年全球分隔膜市場規模約15億m2、且預估2020年最高將擴大至35億m2的水準。就用途別來看,車用需求佔整體比重7成;就國別來看,因強化環保規範、提振EV需求急增的中國為全球最大市場、佔全球比重過半。

旭化成於3月30日宣布,因電動車(EV)、油電混合車(HV)等車用鋰離子電池需求預估將呈現急速增長,故決議擴增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分隔膜」產能,計畫投下約150億日圓,在守山製造所(滋賀縣守山市)增設年產能約2億平方公尺(m2)的分隔膜產線,並預計於2019年度上半年商轉。

旭化成指出,待上述增產工程完工後,該公司整體分隔膜年產能將從現行的約6.6億m2提高3成至約8.6億m2。旭化成為全球分隔膜龍頭廠、全球市佔率達5成,目前於滋賀縣、宮崎縣以及美國和南韓生產分隔膜。

根據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預估,2020年全球分隔膜市場規模將增至3,000億日圓、將達2015年的2倍水準,而EV、HV等車用用途是推動分隔膜需求急增的最大功臣,預估2020年車用分隔膜佔整體市場比重將達約45%。

富士經濟6月22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出,預估2030年時EV年銷售量將增至407萬台、超越HV(2030年銷售量預估為391萬台),且之後雙方的差距將持續擴大。富士經濟預估,在中國需求增加加持下,2035年EV全球銷售量將擴大至630萬台、將達2016年的13.4倍(較2016年增加12.4倍)。

評析
旭化成為全球分隔膜龍頭廠、全球市佔率達5成,目前於滋賀縣、宮崎縣以及美國和南韓生產分隔膜。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29: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0-31 16:34 編輯

轉貼2017年6月24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尬車怎能不配音樂 特斯拉推專屬串流服務

財經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據recode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正與各大唱片業者接洽,擬推出自有品牌的音樂串流服務,與該公司出廠的電動車綑綁銷售。

唱片業人士透露,特斯拉已和所有主要唱片業者洽談音樂串流授權,將開發自有品牌服務,內建在特斯拉電動車上,登上車內具聯網能力的高科技儀表板,惟實際內容未明,可能提供多層次服務,基本配備類似Pandora的網路廣播。

特斯拉發言人間接證實這項傳言,至於為何不與既有服務商Spotify或Apple Music合作?特斯拉發言人說:「我們相信提供特別的車室體驗至關重要,所以我們的顧客可以從他們選擇的任何來源聽他們想聽的音樂。我們的目標純粹是帶給客戶最大的愉悅。」

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超過20萬輛,並持續增產,今年1月生產超過10萬輛,並已拿下40萬輛Model 3預購訂單,唱片業對雙方合作樂觀其成。唱片業也不希望串流市場由少數幾家業者宰制。

Spotify擁有至少5000萬付費註冊會員,目前已是特斯拉在非美地區的合作夥伴,Apple Music則有2700萬會員。

評析
特斯拉表示正考慮投入音樂串流市場,此舉是為了取悅汽車駕駛人。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29: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0-31 16:33 編輯

轉貼2017年6月2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籌資 新車7月上市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半年內第二度提高信用額度,顯然是為預定7月開始生產的平價電動車Model 3做準備,現金需求愈來愈高。

特斯拉23日表示,將資產擔保額度調高6.25億美元,並有權取得額外的1.75億美元資金,總計循環信用額度擴大為18.25億美元至20億美元,並由德意志銀行承辦信用協議。

為了充實資產負債表,特斯拉去年12月才調高信用額度2億美元,此前穆斯克還宣稱年底前特斯拉都不需再借錢。結果3月特斯拉再度透過發債和發行股票集資。

特斯拉曾在5月表示,等到開始生產Model 3時,今年資本支出將會超過20億美元,而且年底前可能還會擴大投資,原因是提升自動化並擴大產能。特斯拉連兩季燒錢後,提高信用額度是想在第2季擴大資本支出。特斯拉第1季結束時手上還有40億美元的現金,在此之前曾說,首季結束時,在12億美元循環信用額度中,已經借了9.34億美元。

評析
特斯拉半年內第二度提高信用額度,顯然是為預定7月開始生產的平價電動車Model 3做準備,現金需求愈來愈高。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30:0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0-31 16:33 編輯

轉貼2017年6月2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小間挑戰不可能 打造日版特斯拉

經濟日報/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在電動車等新世代汽車競爭日益激烈下,有家日本廠商特別堅持研發高級跑車,那就是被稱為「日版特斯拉」的京都新創公司GLM。

GLM社長小間裕康認為,未來的汽車產業將分為兩個方向,一是以擁有為樂的高附加價值車輛,另一種是以車輛共享、共乘為主的非自家車輛。小間說,公司將先以高附加價值的車輛為目標,這樣的車子將成為展現日本技術的成品。

近年來,愈來愈多人質疑,日本汽車方面的技術是否落後全球,但小間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只是日本的汽車產業結構並無法好好宣傳日本技術。

他說,在以大量生產為前提下,無論開發出多尖端的零件,都必須先確保安全性和實用性,並為了量產而做到該有的削減成本,最後才能搭載到車子上。因此,無論是多尖端的技術,若無法證明能將成本削減到極致,就很難端出檯面。

小間說,這就是為何他公司以高附加價值車輛為目標的原因,因為這樣才能將日本企業最尖端、但還無法完美削減成本的技術都加入其中。

雖然新聞媒體經常用「日版特斯拉」形容小間的公司,將他與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相比,但小間認為自己和穆斯克完全不同。相較於穆斯克大膽投資各種事業,小間說他基本上認為,未對事業有十足把握就不應該出手。

小間說:「我覺得我拓展事業的方式就類似日本童話『稻草富翁』。我因為學生時期時間有空所以創業,因為累積了一定程度資金所以打算製造車。為了製造車,所以去取得車輛識別號碼,然後再籌措資金,接著目標量產。雖然每個階段的目標都只前進一點點,但累積起來就能掌握住機會。」稻草富翁的故事描述一個貧民靠著偶然拿到的一根稻草,以物易物到最後成為富翁。

GLM目前員工人數共23人,其中最令小間感激的就是從工作六年的豐田汽車Lexus部門跳槽過來的技術部長藤墳裕次。藤墳2010年主動聯絡小間,不顧周遭人的反對和薪水大幅縮水,願意和他一起「從零開始研發汽車」。

問到小間覺得最辛苦的時期,小間說,或許是接下來吧。他說他現在才深刻體會到製造東西的辛苦,因為事情總是發展的比他的感性還慢。從試作品完成到取得車輛識別號碼需要半年,正要享受喜悅的時候下個課題又要開始,讓他很難好好開心。他說自己現在永遠都處於用盡全力的狀態,而他覺得這樣的狀況暫時還會繼續下去。

評析
小間將先以高附加價值的車輛為目標,這樣的車子將成為展現日本技術的成品。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30: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0-31 16:32 編輯

轉貼2017年6月2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沒進度?嚴凱泰:不愛膨風

【陳慜蔚╱台北報導】

裕日車(2227)昨舉行股東會,對於近日集團發展電動車,被批拿補助卻沒進度,裕隆集團暨裕日車董事長嚴凱泰首度親自回應,強調絕對沒放棄或怠惰,「裕隆只是比較老實,不喜歡膨風吹牛說大話。」嚴凱泰表示,大家的批評都有聽到,已請同仁針對各個問題,詳細回答各界疑慮。

絕沒放棄或怠惰
嚴凱泰進一步指出,市場1970年起就關注電動車,裕隆也投入相當多人力物力與金錢,「頂多說我們比較沒那麼會行銷,別的公司怎麼做我不管,但是我說多少做多少,不會說9吹成10,我做9只講8。」

對後續具體計劃,嚴凱泰強調,要做多少說多少,但請大家拭目以待,「我們一定會做出東西,來給大家看。」

對今年車市走勢,總經理李振成表示,舊換新補助效益遞減,加上年改影響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趨於保守,6月車市看來沒預期中好,若7月無法回升,全年車市恐將下修至42萬台。

李振成分析,舊換新補助進入第2年,以近期品牌舊換新換購比例僅約36%,較去年同期50%明顯減少,加上近日年改議題熱烈,消費者在預期收入變少的情況下,也使新車買氣轉弱。

李振成指出,6月是今年繼1月之後的最大促銷,不過整體銷售力道卻不如預期,不過仍有最後幾天,將觀察後續買氣,7月則是關鍵。

評析
被批拿補助卻沒進度,裕隆只是比較老實,不喜歡膨風吹牛說大話,一定會做出東西,來給大家看。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30: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0-31 16:32 編輯

轉貼2017年6月2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日產將大舉擴充EV陣容!Carlos:累銷為特斯拉2倍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經新聞報導,日產汽車(Nissan)將大舉擴充電動車(EV)產品陣容,日產社長兼CEO西川廣人27日於橫濱市舉行的定期股東會上表示,「今年度將推出新型『Leaf』,且中期來看,將推動現行已進行量產販售的車款EV化」。

因北美、中國加強環保規範,帶動EV有望進一步普及。日產目前的EV車款僅有「Leaf」等少數幾款,而之後計畫將SUV、輕型汽車以及商用車進行EV化。

另外,日產會長Carlos Ghosn也在股東會上表示,「日產在EV界居領導位置。日產EV累計銷售量超過60萬台、為美國特斯拉(Tesla)的2倍」。

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6月22日公布銷售動向報告指出,EV在2025年以後需求將急速增加,預估2030年時EV年銷售量將增至407萬台、超越油電混合車(HV、2030年銷售量預估為391萬台),且之後雙方的差距將持續擴大。在中國需求增加加持下,2035年EV全球銷售量將擴大至630萬台、將達2016年的13.4倍(較2016年增加12.4倍)。

評析
日產將大舉擴充電動車(EV)產品陣容,今年度將推出新型Leaf,中期將推動現行已量產販售的車款EV化。

 樓主| 發表於 2017-10-31 16:30: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Nissan 全新 Leaf 具半自動駕駛功能,迎戰特斯拉 Model 3

作者 雷鋒網

今年 1 月 CES 上,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便透露,其下世代 Leaf(聆風)電動車將搭載先進 ProPIOLT 系統,可在高速上實現單車道自動駕駛。不過,那個時候能說的還不太多。

外界熟知的是,日產 ProPIOLT 系統發表於 2016 年夏天,第一款搭載該系統的車型是日產旗下 Serena 麵包車。那當 Leaf 車型也搭載該系統後,又將擦出什麼火花呢?

為了滿足外界對全新 Leaf 的好奇心,日產近日透露了一些相關細節。

掃視一下新款 Leaf 的駕駛座,可看到儀錶板上的顯示內容與特斯拉 Autopilot 非常類似,提供與特斯拉自動轉向(Autosteer)和交通感知巡航控制(Traffic Aware Cruise Control)系統相似的功能。日產表示,當 Leaf 在高速公路上保持單車道行駛時,該系統可以操控車輛的加速、制動和轉向。當然,未來幾年,ProPIOLT 系統的自動駕駛水準會不斷進步,最終實現城市交叉路口等複雜路況的自動駕駛。

此外,日產還發表一小段影片,展示如何在 Leaf 車型上實現自動駕駛和駕駛員操控的來回切換。

另據路透社報導,日產及戰略合作夥伴雷諾將在未來幾年推出一個完全自動化的共享出遊服務網路。日產─雷諾互聯汽車及行動服務部門主管 Ogi Redzic 對此信心滿滿,並表示:「雖然在 2020 年前我們不一定能建立起這個網路,但 10 年內一定可以實現」。在他看來,「對我們來說最好的機會是把自動化、電動汽車、共享出遊結合起來。」

據了解,日產 Leaf 做為一款全球銷量非常不錯的電動車型,有了 ProPILOT 系統的加持,在和特斯拉 Model 3 以及通用的雪佛蘭 Bolt 的競爭,又增添了更多籌碼。4 萬美元以下的電動車市場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

最近幾個月,Leaf 原型車已在進行路測,量產會在 9 月,很可能在日本首發,而交車時間預計在今年年底。

雷鋒網了解到,在量產車上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廠商也越來越多:凱迪拉克最近宣布新的 CT6 轎車將配備超級巡航系統;賓士的新一代駕控系統預計在今年稍晚登陸商務 S 級轎車。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Nissan全新Leaf將搭載先進 ProPIOLT 系統,可在高速上實現單車道自動駕駛。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43: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股不只靠一顆蘋果 新能源車商機熱

經濟日報 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量產MODEL 3、赴中國設廠、以及發展超級電池三部曲,將顛覆傳統車廠的營運和商業模式,台灣供應鏈可望從下半年開始雨露均霑。一輛電動車為台灣帶來一顆蘋果以外的希望。

特斯拉將在7月量產這輛平價車款Model 3,售價僅3.5萬美元,約新台幣100萬元,已收到超過40萬筆訂單。Model 3被視為電動車普及的關鍵產品,一旦銷售成功,代表電動車時代真正來臨,台灣關鍵零組件廠也將全面受惠。

在Model 3量產前,傳出特斯拉近期可能會與中國達成協議,在上海開設首座電動車廠,一旦定案,特斯拉將能省下25%的進口關稅,長驅直入中國電動車市場。

熟悉特斯拉的廠商表示,特斯拉在中國設廠是必然的趨勢,當電動車走入平價市場,特斯拉有降低成本的壓力,需要設立更多的海外工廠來製造顧客買得起的汽車。然而最大的著眼點是在市場,除了中國的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以外,中國也是特斯拉進攻東協市場的跳板。

特斯拉去年在中國營收三級跳,達到10億美元,凸顯中國市場潛力,以及特斯拉深耕中國市場的必要性。中國已列將新能源車和電動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計劃在未來十年的銷售額提高10倍,發展車用零組件也成為零組件廠重要的策略。

目前中國要求特斯拉要採合資的模式,未來也要有一定比例是向中國的零組件廠採購,這是台廠目前在特斯拉供應鏈的潛在危機。

電動車並非完美無缺,電動車車主最常抱怨的就是排隊充電的時間太長,且熱門充電站擁堵。這讓特斯拉計劃將全球充電站的充電樁數量增加一倍,總數增為超過1萬座,這讓台灣的電源廠有轉型的契機,包括台達電、康舒、飛宏等電源大廠都投入充電椿的製造,充電槍也為台灣零組件廠帶來商機。

此外,電池是所有電動汽車技術的核心。特斯拉已斥資50億美元,在美國內華達設置電池生產廠Gigafactory, Gigafactory 是特斯拉實現首輛大眾化電動車Model 3量產的拼圖。

評析
Model 3被視為電動車普及的關鍵產品,一旦銷售成功,代表電動車時代真正來臨。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44: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陸發展電動車 引領全球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



雖然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占每年車輛生產的比重不到1%,但許多專家認為,「電動革命」的時代已經揭開序幕,而中國總人口13億,人均所得又不斷增加,民眾對個人交通工具的需求升溫,但為了生態環境永續發展,中國別無選擇只能發展電動車,引領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發展。

富比世雜誌(Forbes)報導,去年全球汽車總銷量逼近9,500萬輛,幾乎都採用內燃式引擎,維持百年來內燃機與加油站主導汽車市場的模式。不過,風向正逐漸改變,許多專家認為,隨著純電動車開始取代燃油車,規模高達2兆美元的全球汽車產業差不多將進入轉型階段。

專家看好電動車需求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技術成本大幅下滑,電池成本差不多只剩下五年前的20%;第二,中國、美國等國的充電基礎設施愈來愈多;第三,即便以目前油價計算,電動車的運轉成本仍比汽車低,隨著科技進步壓低電動車入手價格,變成跟汽車差不多,屆時電動車的低運轉成本將更具吸引力。

以電動車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目前中國的發展領先各國,去年中國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的銷量為50.7萬輛,較一年前躍增53%,歐洲為22.22萬輛,成長14%,美國15.71萬輛,較一年前增加36%。

為何中國擁抱電動車科技呢?答案可能相當簡單,中國別無選擇。面對民眾對交通工具的廣大需求,中國眼前有三條路可走:第一,繼續讓採用內燃機的汽車數量快速增加;第二,政府限制民眾可挑選的交通工具選擇,從而保護環境生態;第三,中國擁抱電動車科技,既可讓民眾買車又不會惡化城市空氣品質。

中國面臨的事實是中國總人口有13億,且人均所得不斷成長,個人交通工具需求隨之提高,此時中國車市若繼續採用傳統技術,可能導致環境生態難以永續發展。當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去年生產2,800輛汽車,預估2025年前產量將擴增至4,000萬輛。

在中國各行各業都一樣,只要乘以13億人口,任何問題都會成為大問題。以汽車產業為例,在改善空氣品質之際,因應不斷成長的富裕城市居民的交通工具需求,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的人口密度比美國高,中國前十大城市總人口數量介於600萬至2,200萬,人口至少100萬的城市超過160座。而美國前十城市總人數介於100萬至860萬,總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只有十座。

此外,未來幾年中國城市可能會變得更擁擠,目前中國仍有一半人口住在農村,但趨勢是城市人口持續成長,預估未來幾年會有2.4億人搬到城市居住。

因此,從現在起到2025年,在全球人口成長最快速的城市中,中國就占了六座。

評析
隨著純電動車開始取代燃油車,規模高達2兆美元的全球汽車產業差不多將進入轉型階段。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46: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報喜 Model 3 七月28日交車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美國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2日表示,平價電動車Model 3比預定時間提前兩周通過生產監管要求,並暗示第一輛量產版Model 3本周五(7日)就能完成生產,首批30輛Model 3將在28日交車。

穆斯克在推特宣布,「期待SN1周五能完成」。路透引述的消息來源證實,SN1代表的就是第一輛離開組裝線、準備銷售的車。

穆斯克還說接下來Model 3生產速度會愈來愈快,8月交車數應可達到100輛,9月超過1,500輛,看起來到了12月每月產量將擴大至2萬輛。

受此利多激勵,特斯拉股價3日美股早盤大漲2.7%至371.35美元,過去半年來累計漲69%。

Model 3原本就預定7月開始投產,但之前關於特斯拉工廠準備進度的新聞卻寥寥可數。

上周穆斯克在推特的粉絲詢問是否能提供更多消息,他僅神秘回答2日會釋出相關消息。在Model 3利多題材帶動下。

Model 3是穆斯克擴大產量計畫的一環,今年首季特斯拉交車25,051輛,他希望明年產量能擴大至50萬輛,2020年衝到100萬輛,高於去年的8.4萬輛。

特斯拉預定3日發布第2季銷售數據。

目前特斯拉有兩款純電動車,即Model S轎車和Model X休旅車,而Model 3是特斯拉15年攻堅計畫的主力車款,希望能憑藉車身更小、售價更親民的優勢,打入主流市場。

若未採用優惠方案,Model 3從3.5萬美元起跳,若搭配美國聯邦電動車7,500美元的抵減稅額,售價可壓低至2.75萬美元。

特斯拉在去年3月首度發表Model 3,並在去年春季表示已經有37.3萬人預訂Model 3,每人訂金1,000美元,但此後便不曾更新預購數據。

特斯拉全球銷售與服務部門總裁麥克尼爾去年曾表示,預訂Model 3的人以年輕人和都會區消費者居多。

評析
Model 3是特斯拉15年攻堅計畫的主力車款,希望能憑藉車身更小、售價更親民的優勢,打入主流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47: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零百成績再削減 Tesla 升級 Model S、Model X

聯合新聞網 記者林鼎智/綜合報導

除了宣布將於 7 月 28 日進行首批 Model 3 的交車儀式外,Tesla 近日還有一項消息足以讓車主們興奮,那就是:Tesla 升級 Model S 與 Model X 的韌體,將使這兩款車的零百成績再進化。

根據國外網站〈Electrek〉報導,Tesla 已針對 Model S 與 Model X 進行一系列的升級,僅管相關細節不願透露,但 Tesla 官方發言人也證實了這項消息,並指出此次升級在軟、硬體上都有所修改,因此比較可惜的是,只有新車型的動力才有所成長。

首先在 Model S 方面, 入門的 Model S 75 升級幅度相當明顯,在零百加速成績上從原本的 5.5 秒縮短至 4.3 秒;而 Model S 75D 也從 5.2 秒縮短至 4.0 秒,至於在高階車型 Model S 100D 方面,則由原本的 4.1 秒縮短 0.1 秒,成為 4 秒俱樂部的一員。

至於在 Model X 方面,一樣同屬入門車型的 Model X 75D 零百加速也從原本的 6 秒上下縮減至 4.9 秒。同樣地,高階的 Model X 100D 車型也比先前快上了 0.5 秒,來到 0-100km/hr 加速 5.2 秒的成績。同時除了提升性能外, Tesla 也針對 Model X 推出 7 人座的選配服務,只要額外負擔 $3000 美元(折合台幣約 9.1 萬元)即可。

評析
Tesla 升級 Model S 與 Model X 的韌體,將使這兩款車的零百成績再進化。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48: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又來了!Model 3量產好事近 為何Tesla股價反跌?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綜合外電報導

巴隆周刊(Barron's)網站報導,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2日剛宣布第一輛Model 3電動車將在本周五大功告成的好消息,3日特斯拉股價卻重挫2.5%。這種利多消息傳出股價卻不漲反跌的前例,在特斯拉推出Model S和Model X時也曾出現過。

這一天是特斯拉的顧客和股票投資人引頸期待的日子。穆斯克2日晚間透過推特(Twitter)推文宣布,第一輛大眾市場車款Model 3將在7日(周五)組裝完成。這比特斯拉原訂的時間表稍微提早,對以往常常未能在截止期限前達成目標的特斯拉而言,可謂一大壯舉。

穆斯克也在推文中表示,未來幾周將進一步快馬加鞭量產Model 3,好讓第一批Model 3在本月28日交車。儘管首批Model 3數量不多,穆斯克預估年底前,每月應可生產2萬部Model 3。

然而,投資人似乎並不高興。特斯拉股價3日大跌2.5%,跌到每股352.62美元。

市場觀察家認為,這可能反映股價隨利多出盡而壓回。特斯拉股價在今年上半年大漲69%,主要就是基於Model 3的熱烈期待。當然,投資人也很清楚Model 3推出的日子近了,而穆斯克對這款車的最終產能訂有很高的目標。因此,隨著Model 3真的將要上市的新聞傳出,投資人認為這應是逢高獲利了結的時機,畢竟這項利多已充分反映在股價上了。

投資人在各界熱烈期待新車推出之際追高特斯拉股價,但在新車實際上市時獲利回吐,這並非頭一遭。在Model S和Model X推出前的六個月,特斯拉股價分別大漲逾20%,但推出之後數月股價便回落。

評析
隨Model 3將要上市的新聞傳出,投資人認為是逢高獲利了結的時機,畢竟這項利多已充分反映在股價上了。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48: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鋰電池產業大爆發,中國拚搶主導權

作者 黃 嬿

電力儲存技術是新能源產業的最重要後盾,而生產平價電動車款 Model 3 的 Tesla 現在是最受矚目也最積極發展電池技術的企業,Tesla 與 Panasonic 的超級工廠計畫現在在美國成為創造大量工作機會的新興行業,且準備在全球大舉擴點,但事實上,中國才是未來最大的電池製造國,且產能將遠超過 Tesla 的超級工廠。

彭博(Bloomberg)報導,中國企業新建的電池工廠加總起來,到 2021 年前一年將生產至少 120 GWh 的鋰電池,足夠提供一年 150 萬輛 Model S 或 137 萬台 Toyota Prius 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使用。而 Tesla 的超級電池工廠於 2018 年全部興建完成後,每年頂多生產 35 GWh 的鋰電池。

過去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與其他個人電子設備已經使用鋰電池,但是鋰電池需求才要大爆發,不只是電動車要用,電力公司也會安裝巨型儲存系統儲存風能和太陽能。Tesla 去年生產將近 8.4 萬輛電動車,2018 年預計生產 50 萬台。

中國政府相當重視電池產業,試圖拿下市場主導權,目前全球約 55% 的鋰電池生產來自中國,美國只佔 10%,到 2021 年,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期中國市佔率將成長到 65%,主要驅動力仍是政府政策,中國政府視鋰電池產業是 2020 年國家重要戰略。

以全球來看,2021 年全球電池容量將從現在的 103 GWh 成長一倍達 273 GWh,這是一個龐大的商機,中國早已虎視眈眈。而 3 年前 Tesla 的超級工廠計畫為全球電池製造競爭吹起號角,中國卯足全力發展。

Tesla 計劃在 2017 年前宣布另外 4 個工廠的位置,其中之一將在上海。雖然中國企業很少能達到 Tesla 這麼大的生產規模,但雖然中國缺乏主導性的電池巨頭,中國許多中小企業足夠佔領市場,包括安培科技、天津力神等幾十個。

今年初中國政府宣布要動手整合電池製造商,促進產業成熟發展,同時中國政府計劃 2020 年前讓 500 萬輛電動車上高速公路。報導認為,中國政府雄心勃勃發展電動車,主要是因為保定、邢台、石家莊等城市嚴重污染的壓力與日俱增,第二個原因是為中國電池製造商創造國內市場,站穩腳步後才能獵逐全球市場。

評析
中國才是未來最大的電池製造國,且產能將遠超過 Tesla 的超級工廠。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49: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100kwh電池缺貨 特斯拉Q2出貨 降至2.2萬輛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周一表示第2季出貨量2.2萬輛電動車,低於第1季的2.5萬輛,主因是100kwh電池缺貨拖累生產速度,令外界再度質疑特斯拉能否在明年底前達到年出貨量50萬輛的目標。

周一收盤特斯拉股價下跌3%至352.62美元,今年以來股價漲幅65%。周二美股因國慶休市。

特斯拉表示,最高規格的100kwh電池採用全新生產技術,因而在生產過程中面臨技術挑戰,導致這款電池在6月底前的產量較需求量短少40%,但強調近日疑難排解後電池產能已順利擴大。

今年第2季特斯拉分別出貨1.2萬輛Model S及1萬輛Model X。儘管第2季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53%,但今年上半特斯拉出貨量僅4.7萬輛。特斯拉先前預期上半年出貨量約在4.7萬輛至5萬輛,但實際出貨量落在預估範圍低點。

第2季特斯拉電動車產量2.57萬輛,使上半年產量達到5.11萬輛。

特斯拉周一表示:「Model X仍有許多市場尚未開發。」該公司意識到許多展示間缺乏Model X展示車,因此近日在各地補齊Model X展示車及試乘車。

針對Model X上市初期引來的負面評價,特斯拉周一也強調Model X的生產品質及性能穩定度已大幅提升。

特斯拉稍早也宣布第一批Model 3將在本周產出,預計7月28日開始出貨。Model 3至今預購量已達30萬輛,但特斯拉有信心讓Model 3月產量在8月達到100輛,並在12月達到2萬輛。該公司為了確保Model 3生產進度,將在今年底前興建3間電池廠。

特斯拉預期Model 3開始出貨後,公司整體出貨量將加速成長,預計下半年整體出貨量將超越上半年。

評析
特斯拉Q2出貨降至2.2萬輛,主因是100kwh電池缺貨拖累生產速度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50: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別怕原油需求觸頂?卡車才是耗油要角、需求將續升

記者 陳苓 報導

特斯拉平價電動車「Model 3」,本週五(7日)開始量產,上路的電動車數量增加、能源效益提高,讓不少人擔憂原油需求即將觸頂。不過此一說法只看轎車,忽略了卡車才是帶動原油需求成長的要角,原油觸頂之日可能為時尚早。

OilPrice、HeavyLift報導,市場重轎車、輕卡車,忽略了重要的原油需求來源。國際能源署(IEA)報告顯示,卡車貨運佔全球原油需求的將近1/5,每日用掉了1,700萬桶原油,相當於美國和加拿大的原油產量總和。

IEA指出,儘管卡車的原油需求成長,自2000年就超出其他部門,而且全球原油需求成長有40%來自卡車,但是國際間只有四國管制卡車的能源效益。相較之下,管制轎車能源效益的國家高達四十國。

IEA警告,各國若未採取行動,2050年道路貨運的原油需求將每日增加500萬桶,主要是美國、歐盟、中國、印度的貨運需求導致。

OilPrice稱,輕型汽車的原油需求也許快要觸頂,但是各國若未動手管制重型卡車,原油需求應可繼續成長好幾十年。

路透社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布大眾化電動車「Model 3」7日即可進入量產,比預估時程提前兩週。

特斯拉說電池模組供給嚴重不足,導致產出受限,直至六月才獲得紓解,預期Model S與Model X等高檔車下半年交車狀況有望優於上半年。特斯拉原預期上半年交車量介於4.7-5萬輛之間。

特斯拉目前已收到近40萬輛Model 3的預購訂單,據馬斯克表示,首批30輛Model 3將在7月28日交車,九月產能可提升至1500輛,估計十二月可達成月產2萬輛的目標。

評析
卡車貨運佔全球原油需求的將近1/5,卡車才是帶動原油需求成長的要角,原油觸頂之日可能為時尚早。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51: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助陣 汽車零件產值超越整車

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5)日公布汽車及其零件業產值統計,因國際電動車大廠零組件需求,以及大陸自有品牌車OEM組裝零件需求上升,包括去年及今年前四月,汽車零件業產值都超越整車產值。

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表示,由於國際汽車零件需求上升,預計汽車零件業產值超過整車產值的情況還會維持至今年底。

統計顯示,去年全年汽車零件業產值達1,921億元,高於汽車整車產值1,906億元;今年前四月汽車零件產值625億元,也高於整車產值。上次出現汽車零件產值超越整車產值的情況是在2007年至2009年。

王淑娟表示,除汽車零件需求持續上升以外,由於國產車市場因面臨進口車的低價競爭,產值持續萎縮,才會造成最近汽車零件產值超越整車產值的現象。


另外,我國汽車零組件因具有「少量多樣」的彈性製造優勢,極具國際競爭力,例如輪框、鋁圈、懸吊系統等,都是台廠的強項,即使中國大陸有整車製造能力,但也會從台灣進口相關零組件。

調查指出,汽車零組件出口國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占比已逾四成;日本次之,大陸第三,占比各約5%至6%。

據了解,美國特斯拉(Tesla)電動車銷售成績「拉風」,台廠擠入特斯拉供應鏈的業者也跟著吃香;因而對國內汽車零件產值帶來明顯挹注的效果。

另外,汽車整車產值表現不如零組件,也與車廠國外技術母廠調配生產基地有關。王淑娟說,2014年前受惠國際油價走高,中東產油國收入增加,車市大好。當時國外車商選在台灣生產組裝整車,並銷往中東國家,當年直接外銷值達「二位數」成長。

評析
由於國際汽車零件需求上升,預計汽車零件業產值超過整車產值的情況還會維持至今年底。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 14:53: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富豪汽車(Volvo)5日宣布,2019年起所有推出的新車款都將裝有電動馬達,是全球第一家明確公布全面將純內燃機引擎車款逐步淘汰時間表的傳統汽車公司。

Volvo執行長表示:「這項宣布凸顯我們的純內燃機型汽車將走向終點。公司計劃在2025年前賣出100萬輛電動車,我們將說到做到」。富豪未來將把旗下電動車款分成純電動車、充電式油電混合車,以及配備小引擎、大電池的「中度混合車」。

有「瑞典國寶」之稱的富豪汽車,1999年賣給福特集團,2010年再被中國吉利汽車買下。根據電動車產業動向網站EV Volumes,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純電動車市場,去年銷量近26.5萬輛,遠超過歐洲的11萬輛。

除產業趨勢外,北京政府扶植電動車產業,也是促成吉利等車商大力發展電動車的原因。

Volvo表示,2019-21年間將推出五款純電動車,其中三款以Volvo品牌推出,兩款以高性能品牌Polestar推出。另外還將推出一系列汽油與柴油油電混合車與48V動力系統中度混合車,目標是讓2019年銷售的所有新車都是電動車,且2025年所有製造過程都將達「不影響氣候」的水準。

目前全球的純電動車市場規模仍然很小,去年占整體汽車銷售不到1%,但這塊市場正急遽成長。全球純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今年第1季銷售比去年同季成長40%至19萬1,700輛。若電動車延續自2013年來的成長力道,那麼至2030年可望見到十輛車中有八輛是電動車。

Volvo自從被吉利買下後就重金投資新車款與廠房,在豪華車市場搶下一席之地。

Volvo 4月宣布2019年將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車款,搭載XC40小型休旅車車用平台,為中國製並出口至全球。

評析
Volvo是全球第一家明確公布全面將純內燃機引擎車款逐步淘汰時間表的傳統汽車公司。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49: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龍頭特斯拉 市場地位面臨挑戰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富豪汽車並非第一家加入生產電動車的傳統車商,但如今發下豪語要將旗下所有車系電動化,凸顯電動車龍頭品牌特斯拉(Tesla)占盡優勢的日子恐已屈指可數。

特斯拉去年銷售7.6萬輛車,計劃2020年前生產100萬輛,然而市值已膨脹至580億美元,超越去年賣出1,000萬輛車的通用,主要是創辦人穆斯克的零碳排放願景讓投資人買帳。然而Volvo宣布全車系電動化,代表特斯拉龍頭地位可能不保。

Jaguar已宣布明年推出首款純電動休旅車I-Pace,奧迪的兩款豪華電動車也將在2019年開賣,賓士同年也將以新品牌EQ推出首款電動休旅車。BMW在9月法蘭克福車展預料將宣布暢銷的BMW 3系列也會有電動版。

Union Investment經理人穆德斯說,傳統汽車業者2020年前將推出許多電動車款,續航力可達500公里,「特斯拉將難以保住龍頭地位。汽車大廠即將反擊」。

評析
傳統汽車業者2020年前將推出許多電動車款,續航力可達500公里,特斯拉將難以保住龍頭地位。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50: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6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高盛看衰「鋼鐵人」:特斯拉股價將腰斬

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持續唱衰特斯拉(TESLA),將這家美國電動車大廠股票評級列於「賣出」,並把未來6個月目標股價由原估的190美元下修至180美元,比特斯拉本周一收盤價位(352.62美元)低了49%。

號稱「鋼鐵人」現實世界原型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周日才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旗下首款平價電動車Model 3將從7月28日開始交車,且未來數月Model 3產能料呈急速拉升,到12月單月產量可望達2萬輛。

外界對Model 3期待已久,如今投產交車無疑是個好消息。但高盛卻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在2個潛在利空因素下,目前仍將特斯拉列為「賣出」名單上,原因之一是Model 3生產曲線可能落後該公司生產目標,導致今年下半年利潤率不如預期;

原因之二則是現有車款(Model S與Model X)銷售看來正步入高原期,年銷量可能停滯在略低於10萬輛左右的水準上,意味現有車款將喪失銷售增長動能。

此外,高盛預期,特斯拉的資金消耗速度將繼續加劇,可能明年上半年就會需要進行新一輪籌資。據外媒報導,特斯拉為了Model 3投產,今年上半年已2度擴增信貸額度。

特斯拉周一表示,受電池供應短缺影響,第2季Model S與Model X交車量僅約2.2萬輛,比第1季的2.5萬輛銳減12%。這不僅低於市場預期,也增添全年交車量能否達標疑慮,拖累特斯拉股價繼周一重挫2.49%收352.62美元後,周三早盤續跌4.91%至335.32美元。

今年迄本周一止,特斯拉股價累計上漲65%。

評析
高盛預期,特斯拉的資金消耗速度將繼續加劇,可能明年上半年就會需要進行新一輪籌資。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50: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汽車普及化時代就要來了

社論

全球超過40萬人望眼欲穿的特斯拉平價車款Model 3,終於確定7月28日開始交車,首批30位特斯拉粉絲用戶,準備開香檳慶祝了。特斯拉今年來股價飆漲逾60%,市值579億美元,超越通用汽車與BMW,主因是投資人相當看好第一部鎖定大眾市場的平價電動車Model 3將風光上市,造型亮眼、性能優越且配備自動駕駛功能。

2017年7月7日,如果準時完成第一輛Model 3量產出廠,專家提議當天將可以做為「電動汽車革命紀念日」,標誌著電動汽車普及化時代已正式來臨。電動汽車平價且高性能化,將激起市場爆發性成長商機,特斯拉明年銷售目標飆高到50萬台,台灣特斯拉與電動汽車概念族將實質受惠。

Model 3準時交車,令人大感意外與驚喜。7月3日下午,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發出三則推文:一、宣布Model 3已經提早兩周通過所有生產相關的監管要求。二、期待SN1周五(7月7日)能完成,SN1就是第一台離開組裝線的待交車輛成品。三、7月28日就能交車給前30名預訂客戶,緊接著Model 3生產速度將呈指數成長,預計8月生產可達100輛、9月超過1,500輛、12月將超過2萬輛。2018年,目標每周生產1萬輛,全力朝全年50萬輛的目標衝刺。

Model 3是特斯拉第一款針對大眾推出的平價車款,基本款定價只要35,000美元,遠低於Model S的69,500美元。Model 3自發布以來已收到超過40萬輛訂單,平均訂購價格為42,000美元,總額超過160億美元,是全球最受矚目的熱銷科技產品。

電動汽車平價化與普及化的第一主因:歸功於動力電池功能大躍進,成本大幅降低,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所生產的2170新型電池,在產能、性能與成本(接近每度電100美元)各方面,均居全球遙遙領先地位。

電動汽車普及化第二因素:特斯拉電動汽車零組件遠較傳統汽車簡化,且已建置專屬全自動化機器人生產線,以便達成2018年生產50萬輛的挑戰目標。這次特斯拉一掃過去交車延遲,被調戲處於「生產地獄」的陰霾,關鍵在於Model 3生產初期僅提供顏色、輪胎尺寸等基本規格給用戶選擇,以簡化產線、加快生產速度。

電動汽車普及化第三因素:Model 3性價比不遜傳統汽車,起步從0加速到60英里只要5.6秒,比其他廠牌的同級車款快約1秒;在續航力上,Model 3充電一次可行駛215英里(346公里),並有快速擴建的充電站網路,電動汽車沒電的疑慮幾近消除。

電動汽車普及化第四因素:電動汽車平價化開始掀起激戰,BMW推出一系列進化版電動車款,競爭目標鎖定Model 3。6月14日,通用汽車宣佈完成了130輛雪佛蘭Bolts全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的生產,市場反應良好。瑞銀拆解雪佛蘭Bolt後發現,生產成本比原先預期要便宜4,600美元,還有大幅下降空間。2018年起,電動汽車消費者持有成本(TCO)將與傳統汽車打平,這將為汽車市場帶來革命性轉折點,瑞銀上修2025年電動汽車銷量預測約50%至1,420萬輛,占全球汽車銷量的14%。

電動汽車普及化且駕駛自動化的熱潮下,台灣電動車概念股跟著水漲船高。尤其是特斯拉供應鏈相關廠商,其供應鏈製造項目,主要包括減速箱齒輪、電池模組線束、鍛造輪圈、扣件、電池正極材料、充電槍、觸控面板、電源零組件、檢測設備和馬達等。

電動汽車普及化與自駕化是汽車產業的重大革命,是千載難逢的巨大商機,是台灣汽車零組件與汽車電子產業高飛的契機。台灣應該採取更大格局的國際戰略,透過國際策略聯盟,與歐、美、日本汽車大廠合作,針對普及版電動汽車的整車設計、電動馬達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關鍵技術與零組件,協力研發創新與生產供應。憑藉台灣汽車零件製造優良經驗,加上高科技業的智慧車聯網系統優秀開發能力,台灣電動汽車產業生態體系將相當完備,真正成為電動汽車的最佳國際合作夥伴。

評析
電動汽車普及化與自駕化是汽車產業的重大革命,是台灣汽車零組件與汽車電子產業高飛的契機。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51: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Volvo 兩年後只生產電動車,中國政府是幕後推手

作者 黃 嬿

Volvo 宣布要讓內燃機引擎退場,2019 年生產車款全面配備電動引擎,正式從生產傳統汽車轉向電動車,其實 Volvo 此舉的最大幕後推手是近年積極發展綠能的中國政府,被中資買下的 Volvo 只是配合中國政策布局。

華爾街日報(WSJ)分析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因此中國政策一舉一動對產業變化是牽一髮動全身,隨著中國治理空汙政策逐步兌現,汽車大廠不得不跟著改變策略、加緊跟上,更別說現在 Volvo 的老闆是中國吉利汽車。

現在中國每年電動車銷售量可達 50 萬台,超過美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中國政府上月更新電動車政策,旨在鼓勵生產更大容量電池的電動車,在此政策下生產高品質電動車的廠商將受惠,但不利於在電動車領域發展較晚的企業。

電動車快速成長打破市場對中國抑制生產的謠言。但是中國政府的確要稍微踩煞車,如同過去避免太陽能面板到風力渦輪機生產過剩的現象。政策調整後,現在生產高品質,電池續航力更久的電動車製造商,若沒有達到綠色汽車產量標準所面臨的罰則較輕,且生產高品質電動車可以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上中賺取積分,在市場上賣給其他負積分的廠商,成為一筆收入來源。

中國政府希望政策調整能夠在淘汰低品質產品同時保持生產力道。德國戴姆勒(Daimler)近日表示,將升級與中國合資企業共同使用的設備,以生產更多電動車。福特也表示將在中國生產電動車,計劃在 2025 年前將七成電動車產能移往中國。

福斯(Volkswagen)電動車設計也是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目標是在 2025 年前每年賣出 100 萬台電動車,其中六成銷往中國。日本大廠也不放過,本田(Honda)汽車宣布要在 2018 年於中國上市純電動車。

不過新政策對中國最大 SUV 製造商長城汽車而言沒有好處,因為 SUV 賣得太好,因此長城汽車的燃油消耗仍遠高於政府規定的目標,市場認為長城汽車短期內不會發展電動車,而吉利汽車相較同業可獲得較大利益。

中國十三五計畫明訂發展電動車產業,在政策扶植下已成為正在強勢發展的明星級產業,中國訂下 2020 年讓 500 萬輛電動車上路的目標。報導認為,中國政策加上全球汽車大廠的配合,將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最大幕後黑手。

評析
Volvo 此舉的最大幕後推手是近年積極發展綠能的中國政府,被中資買下的 Volvo 只是配合中國政策布局。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52: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1-14 13:54 編輯

轉貼2017年7月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福斯電動車明年導入台灣
續航力達556公里 將降價同柴油車款


【陳慜蔚╱台北報導】

積極搶市
全球各車廠積極強化投入電動車研發領域,陸續訂定電動車推動目標,福斯(Volkswagen)董事會成員尤根史塔克曼(Jurgen Stackmann)昨表示,集團看好台灣地理特性及互聯網發展基礎,發展電動車具一定優勢,將於明年下半年導入首批電動車來台試行。

福斯汽車集團於台灣成立分公司後,今年在台銷量表現亮眼,尤根史塔克曼身為品牌董事並主管銷售、行銷及售後服務,近日展開亞太區各據點視察,昨到訪台灣,進行為期不到24小時的訪問,為集團有史以來因公務來台最高層級,亦顯示對台灣市場高度重視。

此次來台,除分別視察分公司運作及拜訪經銷商,尤根也特別布達董事會經1年半討論,所作成的2025年策略發展計劃,其中,電動車發展事業將成為相當重要的一環。

電動車3技術成熟
尤根指出,集團目前設定發展方向,在電動車下將再分3大區塊,包括電動車發展、互聯網技術以及自動化駕駛,目前3大區塊技術皆趨於成熟,且具備量產能力。

以純電動車為例,過去最被擔心的續航力問題,以目前福斯的技術,已可達到556公里,即使扣除冷氣耗能等其他因素,保守估達400公里,尤根表示,已跟目前傳統汽柴油車款差不多。

近年福斯持續於電動車技術上,強化包括互聯網或自動化駕駛等,尤根指出,透過電動車可省去變速箱及引擎等空間,未來車上的娛樂裝置,相信將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尤根認為,近來各品牌陸續提及電動車發展策略,除續航力問題已克服,尚有幾個水到渠成的主因,包括電動車不再是高價、負擔不起的產品,以福斯未來電動車價格設定為例,「品牌設定將降到與一般柴油車款差不多的價格。」

2025年賣100萬台
此外,目前電動車外觀設計,也幾乎與現有一般車款相同,這些都會吸引車主購買。因此,福斯董事會日前宣布,將達成「2025年後,每年至少賣出100萬台電動車」的目標。

相較瑞典車廠VOLVO同樣宣布,2025年達成年銷百萬台電動車的目標,並於2019年起,新車型不再納入傳統汽柴油車。尤根指出,顯然雙方對電動車市場英雄所見略同。

汽柴油車佔比仍大
不過,尤根強調,福斯身為全球最大汽車品牌集團,雖積極發展電動車,不過目前傳統汽柴油車仍有相當大佔比,市場需求相當高,因此電動車領域發展雖設有目標,但仍須循序漸進,相信其他品牌也有同樣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尤根認為,雖電動車為未來發展趨勢,不過發展速度與各國政府態度的關係大,政府若支持,就發展的快,福斯優勢是全球布局完整,將有助於未來維持領導地位。

評析
雖電動車為未來發展趨勢,不過發展速度與各國政府態度的關係大,政府若支持,就發展的快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54: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樂視賈躍亭 全心打造電動車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樂視網(6)日公告,賈躍亭辭去董事長一職,並退出董事會不再擔任樂視網任何職務;樂視超級汽車昨天也宣布,賈躍亭出任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顯示賈躍亭將全力打造電動汽車。

騰訊科技報導,樂視網公告指出,賈躍亭辭職案將自公司召開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新任董事填補其空缺後生效,在董事會改組前,他將繼續履行董事長職務。公告中也提到,樂視「金主」融創公司董事長孫宏斌等三人將進樂視董事會。

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的消息公告後,樂視超級汽車官方微博立即發布公告表示,即日起賈躍亭將正式出任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職務,全面負責汽車融資、全球化管理團隊搭建、公司治理、產品研發測試及生產保障等方面工作。

賈躍亭雖然辭去樂視網職務,但他依然是樂視網控股股東,持股約26%的第一大股東。樂視網表示,賈躍亭在過去12年中,對樂視傾注全部的心血,在擔任樂視網董事長期間,開創了獨有的樂視生態模式,並帶領樂視網成為科技創新型企業者。未來,樂視非上市體系和汽車體系,依舊將與上市公司體系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支持和推動上市公司發展。

賈躍亭透過公開管道聲明,辭去上市公司CEO等多個重要職務,就是為了全力以赴實現電動車FF91最快量產上市,樂視汽車會按照既定的戰略展開。

賈躍亭的聲明中還承諾:「樂視至今之巨大挑戰,我會承擔全部的責任,會對樂視員工、使用者、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並且向在困境中支持的朋友,堅守夢想的樂視人和離開但曾經同行的樂視人表示感謝。」

近期支持賈躍亭的聲音也開始浮現,新浪科技報導,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的一篇支持文章就力挺賈躍亭。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昨天也在個人微博上發聲,表示談論樂視或者賈躍亭的成敗還為時尚早。賈躍亭有幾點可以肯定,他有情懷、有夢想、敢冒險、工作努力,作為一個創業者,這些都值得讚揚。

評析
賈躍亭出任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顯示賈躍亭將全力打造電動汽車。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57: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1-14 13:59 編輯

轉貼2017年7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安全度有雜音 股價崩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再傳利空,旗艦車款Model S在最新撞擊測試中未達最高安全首選標準,拖累股價6日盤中重挫3.5%。上季交車量減少及富豪汽車(Volvo)宣告全面邁向電動車等事件,已使特斯拉股價本周來跌逾12%。

特斯拉股價6日早盤重挫逾3%至每股315.55美元,是繼5日大跌7.2%、3日大跌45%後,遭遇賣壓。但今年來特斯拉股價漲幅約七成。

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6日公布,在正面偏位小區的撞擊測試中,Model S僅達「可接受」級,比「良好」低一級。這項測試是模擬車輛以40英哩(約時速64公里)的速度,讓駕駛座前側正面撞上路樹或電線桿的情況。這使得特斯拉未能獲得IIHS最安全首選評級(五項撞擊測試都要達良好級)。

IIHS指出Model S主要問題在安全帶拉力不足,「安全帶讓假人軀幹太過前傾,導致假人頭部透過安全氣囊用力撞上方向盤」。 IIHS執行副總裁魯比說:「我們並非說Model S不安全,但二度測試獲得同樣令人失望的結果。」

特斯拉回應說,Model S在IIHS各項撞擊測試中只有一項未取得最高級,但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所執行的最客觀與精準測試中,Model S與Model X駕駛人受傷機率是有史來最低的。

引發特斯拉這波賣壓的第一個消息是,特斯拉上半年交車量僅4.7萬輛,略低於預期,主因新型電池模組嚴重短缺,引起供貨疑慮。此外,Volvo汽車宣布2019年後全面推出電動車,也挑戰特斯拉的龍頭地位,讓特斯拉面臨更沉重的競爭壓力。另一大利空消息則是高盛5日調降特斯拉六個月目標價,自每股190美元調降至180美元。

評析
特斯拉旗艦車款Model S在最新撞擊測試中未達最高安全首選標準,拖累股價6日盤中重挫3.5%。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4:5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中產階級 躍電動車最大客群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電動車將成為全球汽車業的下一個要角,全球中產階級對電動車的興趣也益發旺盛。亞太地區消費者對節能、低汙染車輛的需求漸增,以及北美與歐洲消費者對平價電動車的需求,是影響全球市場的兩大因素。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已宣布,該公司備受各界期待的首款平價量產車Model 3將於7月28日開始交車,計畫在今年底前生產2萬輛。Model 3的價格僅約3.5萬美元,預購訂單目前已超過40萬輛。

國際能源總署(IEA)也在6月發布的2017年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中指出,去年全球累計電動車銷量已突破200萬輛。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也是帶動去年電動車銷量大增的推手,持有四輪電動車、低速兩輪電動車與電動巴士的數量都居全球之冠。印度汽車市場也益發重視開發及生產電動車,以降低汙染與廢氣。印度政府的目標是讓國內電動車銷量在2020年前達到700萬輛。

人口僅500多萬的挪威,電動車市占率則居歐洲之冠。去年在挪威註冊的新車中,29%為電動車。

評析
消費者對節能、低汙染車輛的需求漸增,以及對平價電動車的需求,是影響全球市場的兩大因素。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5: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7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與南澳簽約 將建全球最大鋰電池

中央社陳昱婷雪梨7日綜合外電報導

南澳省與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簽署具歷史意義的協議,將在100天內打造出堪稱是全世界最大的鋰離子電池。

法新社和澳洲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導,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承諾要緩解南澳省的能源危機,如果100天無法完成就免費供電。

去年南澳省遭「前所未見」的強烈暴風雨襲擊,電塔因此受損,造成全省大停電,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Musk)今年3月提議建立電池場來解決問題。

馬斯克在南澳省省會阿得雷德(Adelaide)告訴記者:「這個系統提供的電力將是地球上任何一個系統的3倍。」

特斯拉(Tesla)已打造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電池,去年12月在加州上線運行。馬斯克表示,南澳的電池可產生100百萬瓦,足以提供3萬戶家庭電力。

南澳省省長威勒里爾(Jay Weatherill)表示,將在阿得雷德以北230公里的詹姆士敦(Jamestown)建造電池場,且會與法國再生能源公司Neoen在附近營運的風力發電廠合作。

評析
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承諾要緩解南澳省的能源危機,如果100天無法完成就免費供電。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5:01: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Model 3發售前買氣降?特斯拉電動車加州註冊量大減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特斯拉(Tesla Inc.)平價電動車「Model 3」預定今(2017)年稍晚上市,不少人擔憂,在新車上市前,Model S、Model X可買氣可能受影響。最新調查即顯示,加州的特斯拉電動車註冊量出現大幅滑落的現象。

路透社6日報導,IHS Markit最新統計發現,在特斯拉最大市場加州,其汽車的註冊量在4月年減了24%之多。特斯拉不願對此調查作出回應。

IHS分析師Stephanie Brinley警告,不能以單單一個月的數據來判讀特斯拉的汽車需求,假如特斯拉剛好在4月面臨生產問題,那麼註冊量減少的現象就說得通。不過,她也坦承,2012年就發布的Model S,設計沒有甚麼變動,款式已較舊,或許也是買氣降溫的原因。

Model 3售價為35,000美元,僅Model S的一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5月曾引發Model 3恐影響Model S需求的疑慮。他當時對投資人說,部分特斯拉買主誤以為Model 3是Model S的升級版,進而影響到Model S的接單狀況。

特斯拉才剛於7月3日公布,第2季的電動車交貨量僅略高於22,000台,不如前季的25,000台,主要是受到100 kWh電池組產能嚴重短缺的影響。特斯拉說,截至6月初為止,電池組的生產量平均比需求短少了40%。

評析
IHS Markit最新統計發現,在特斯拉最大市場加州,其汽車的註冊量在4月年減了24%之多。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5:01: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7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法2040年 停售汽柴油車

聯合晚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法國環境部長余洛6日宣布,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法國將在2040年停售柴油車和汽油車,余洛形容這是「真正的革命」。

余洛6日公布一系列「氣候計畫」,新措施中最令人關注的一項,是要在2040年以前停售內燃機引擎車輛。生產Peugeot、雪鐵龍的PSA集團表示,該集團希望2023年前達到80%車輛為油電車或純電動車的目標,和余洛目標契合。

法國想在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余洛表示,Vovlo要停產汽油車,是法國2040年停售柴油、汽油車政策的典範。Volvo於5日宣布,2019年起只推出油電車或純電動車。

為鼓勵民眾淘汰老舊汽油車和柴油車,法國將提出「過渡獎勵」,盼民眾購買較環保的新車或二手車。

根據費加洛報(Le Figaro)線上民調,1.6萬名參與調查的民眾中,贊成禁售柴油車和汽油車的比例為51.54%,反對者占48.46%。

部分支持者認為,到了2040年,應該可以發展出更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不見得人人都需要擁有自己的車,且屆時潔淨車輛的價格可能更平易近人,這項政策應該可行。

余洛還宣布在2022年以前,達到不再使用煤炭發電的目標;法國目前5%電力來自燃煤電廠。來自核能的電力要在2025年以前從目前的75%減至50%,但並未詳述具體措施。

他也準備停止核發新的開採石油、天然氣許可。另外,余洛打算在10年內徹底改善所有隔熱不佳的建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余洛在擔任部長前,曾任記者和生態議題的電視節目製作人,也是著名環保運動人士。

評析
為鼓勵民眾淘汰老舊汽油車和柴油車,法國將提出「過渡獎勵」,盼民眾購買較環保的新車或二手車。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5:02: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股價跌不停… 特斯拉開進熊市

鄭勝得/綜合外電報導

CNBC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幾周股價不斷下探,從6月底的史上新高一路崩跌至周四收盤,跌幅達到20%,正式宣告駛入熊市。由於第2季交車量不如預期、電動車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加上旗下汽車安全性遭質疑,都是特斯拉慘遭熊吻的主要利空。

特斯拉周五早盤股價彈升逾2%,來到315.46美元。但周四單日暴跌5.6%後,周線累跌14.6%,較此波高點更已重挫2成。

科技刊物High Tech Strategist的編輯希奇(Fred Hickey)表示:「外界期待平價電動車Model 3可望獲得空前的成功,因此,特斯拉股價被推升至極為離譜的水平,但這樣的股價泡沫無以為繼。」

最近這2天,華爾街多家證券公司紛紛在投資報告裡指出,特斯拉第2季交車量不如他們所預期,這些公司包括高盛、Bernstein、KeyBanc Capital與Cowen等。

高盛分析師田伯里諾(David Tamberrino)表示,特斯拉周一公布第2季交車量約2.2萬台,低於他預估的2.35萬,亦不如華爾街普遍預期的2.42萬台,特斯拉則將原因歸咎於100kwh電池缺貨拖累生產速度。

此外,富豪汽車(Volvo)周三宣布,之後將不再推出內燃引擎汽車,2019年起推出的所有車款都將是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換句話說,富豪也將加入電動車戰場,與特斯拉一較高下。富豪執行長山繆森(Hakan Samuelsson)指出:「這等於宣告純內燃引擎汽車時代的終結。」

而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周四指出,特斯拉旗下電動車「Model S」的撞擊測試表現不如預期,推翻了特斯拉先前所宣稱「Model S是史上最安全的汽車」的說法。

評析
第2季交車量不如預期、電動車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加上Model S安全性遭質疑,都是特斯拉慘遭熊吻的主要利空。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5:06: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日產搶市 將推低價電動車款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日經中文網報導,日產(Nissan)汽車社長西川廣人透露,2018年度以後將在大陸推出低價格款的純電動汽車(EV)。日產還計劃與開展資本合作的法國雷諾和三菱汽車共用底盤,將新款電動汽車價格控制在以前的一半,僅150萬日圓左右(約新台幣40.5萬元)。

西川廣人還指出,日產將把生產委託給擁有成本競爭力的大陸當地企業,「想儘快推出」,最快打算在2018年度內開始銷售。這是日本車商首次表明,要在大陸推出低價格款式的純電動汽車。

本田(Honda)也計劃在大陸加速新能源車戰略。除了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時間,由2020年提前到2018年之外,還討論引進燃料電池車(FCV)。豐田(Toyota)也明確了數年內在大陸投入純電動汽車的方針。

日前已被陸資收購的瑞典高檔車品牌富豪(VOLVO)也在5日宣布,2019年以後推出的汽車將全部為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等電動車輛。以此應對全球日趨嚴格的環保規定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這也讓全球大型車商推進向純電動汽車的進一步邁進。

大陸的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純電動的「A級」小型車,在市區內的短距離移動時很受歡迎。大陸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可以獲得官方的補貼,讓消費者以較為划算的價格,來享受到目前的新能源汽車。

根據大陸科技部的統計,截止至2016年底為止,大陸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已突破50萬輛,而持有量則超過了100萬輛,占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

評析
這是日本車商首次表明,要在大陸推出低價格款式的純電動汽車,最快打算在2018年度內開始銷售。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6 13:53: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陸電動車 外商挺進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大陸官方要求從2018年開始,外商品牌的純電動汽車要在大陸當地生產,各家外資車商紛紛公布在大陸的純電動汽車生產政策。

其中德國福斯、美國通用汽車及日本日產汽車在大陸生產純電動汽車的態度最為積極,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大陸,正在成為中外車商爭奪的電動汽車主戰場。

福斯汽車跟大陸江淮汽車合資的合肥電動汽車組裝工廠在7月初開工興建,該工廠投資總額達人民幣51億元(約新台幣230億元),年產能10萬輛電動汽車,預計2018年完工量產。

日經中文網報導,大陸自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以來,一方面,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廢氣排放問題,官方加強了對廢氣的限制等環境法規。另一方面,大陸官方正在推廣對環境負荷較小的新能源汽車普及。

全球環保意識抬頭,純電動汽車的需求量將會快速擴大。大陸新規定顯示,各家車廠自2018年起,必須在大陸生產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車。預計到2020年時,新能源汽車的產量要占到該車商全年汽車總產量的12%。

分析認為,在豐厚的補貼等政策的推動下,大陸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規模。

近年來,以比亞迪為首的大陸本土車商,正以低價格為武器正在崛起。

預計大陸最早2019年前,會要求汽車廠商必須生產一定數量電動汽車,讓大陸的純電動汽車市場進一步擴大。

在大陸市場的銷量高居各國的榜首福斯,將在大陸加強純電動汽車的戰略,該公司計劃2025年在全球售出100萬輛純電動汽車,其中約六成將面向大陸。

大眾總裁穆勒日前也明確表示,「要把大陸放在第一位」。

與此同時,美國通用汽車(GM)也已在大陸銷售「別克」品牌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VELITE 5。

而日本車商在大陸的純電動汽車市場上起步較晚,僅有日產(Nissan)以大陸自主品牌啟辰(Venucia)推出了聆風的改良款車型。為了扭轉局勢,本田(Honda)公布了2018年在大陸推出純電動汽車的計畫。

而豐田(Toyota)也表示,正考慮在大陸生產純電動汽車。

評析
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大陸,正在成為中外車商爭奪的電動汽車主戰場。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6 13:5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1-16 13:59 編輯

轉貼2017年7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平價Model 3好拉風 五大亮點曝光搶看

經濟日報 數位部內容中心蔡依庭/綜合報導

第1台Model 3出廠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上周股價大跌13.38%,似乎驟然澆熄了上半年飆漲的走多態勢。但對特斯拉粉絲來說,這些大概都能先不管,因為第1台Model 3出廠了。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美東時間8日晚間在twitter上預告,「首台Model 3正在組裝,將進行最後檢驗,照片馬上來」,並於幾小時後貼出首台Model 3照片,附註「第1台Model 3出廠了」,驕傲之情溢於言表。

目前特斯拉有兩款純電動車,即Model S轎車和Model X休旅車,而Model 3是特斯拉15年攻堅計畫的主力車款,希望能憑藉車身更小、售價更親民的優勢,打入主流市場。

規格配備比一比


從去年3月底發表記者會之後,特斯拉的平價電動車Model 3雖仍未正式開賣,卻已讓許多準車主心焚如火。在此之前,外媒也已拿到Model 3各方面的表現資訊。

從外媒《InsideEVs》的報導文件中,可以看到Model 3的加速、續航力、內裝等資訊。Model 3的車長為4.69公尺,車長較Model S短,時速0-60英里(約96公里)、加速度為5.6秒,雖然不及Model S開啟狂暴模式的超快2.3秒,但仍然樂勝許多採用汽油動力的跑車。

電池的續航力部分,Model 3可行駛215英里(約344公里),遜於Model S。Model 3使用Supercharger 超級充電站也必須另外付費,不像Model S為免費充電。車內最多可乘坐5人,Model S最多則可以乘坐5人加2個小孩。前後的行李箱空間,只有Model S的一半不到。

身為特斯拉的平價電動車, Model 3內裝走的是極簡風路線,除了方向盤外,所有的資訊全都集中在中控台的觸碰螢幕上,不過特斯拉打算為 Model 3 推出 HUD 抬頭顯示器,讓資訊顯示在擋風玻璃上。

有多「平價」
Model 3是特斯拉首款面向大眾市場的平價電動車,折扣前訂價約3.5萬美元(約107.1萬元台幣),馬斯克和投資人都對這款新車寄予厚望。

若未採用優惠方案,Model 3從3.5萬美元起跳,若搭配美國聯邦電動車7,500美元的抵減稅額,售價可壓低至2.75萬美元。

哪些台零組件廠 受惠於Model 3出貨
Model 3出貨相關利多可望推動特斯拉台灣供應鏈營運水漲船高,尤其下半年Model 3加入量產後,相關概念股貿聯-KY、乙盛-KY營運更加看俏。台灣的特斯拉供應鏈最知名的是貿聯-KY、乙盛-KY及和大,此外還有台達電、致茂、為升及同致等也均被市場點名,但以前三檔接單比重較高 。

貿聯今年來自Tesla的營收比重可望拉高至15%以上。和大在特斯拉Model 3的市占將從先前估計的五成,攀升到60%至70%,最能受惠於Model 3出貨。鴻海集團旗下模具大廠乙盛目前由墨西哥廠供應貨源,主要供應天窗、電池組件,未來Model 3加入營運行列之後,增加提供地板件等。

何時交車?交車量?



馬斯克表示,平價版電動車Model 3開始投產後,首批30輛新車將於7月28日交車,並預期今年底Model 3產能可達每周5,000輛,2018年倍增至每周1萬輛。

馬斯克還說接下來Model 3生產速度會愈來愈快,8月交車數應可達到100輛,9月超過1,500輛,看起來到了12月每月產量將擴大至2萬輛。

特斯拉在去年3月首度發表Model 3,並在去年春季時表示已有37.3萬人預訂Model 3,每人訂金1,000美元,但此後便不曾更新預購數據。

評析
Model 3是特斯拉首款面向大眾市場的平價電動車,馬斯克和投資人都對這款新車寄予厚望。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6 14:48: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0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港砍優惠 特斯拉銷售掛零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分析香港運輸署數據後指出,香港稅率變化後,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香港銷售降至零。

報導稱,香港自4月1日起刪減電動車減免稅優惠後,香港4月份沒有特斯拉Model S及Model X新購置車輛登記,5月份僅有5輛私人新購電動車登記。

相比之下,第1季香港有近3700輛特斯拉新購置車輛登記,內含3月份的2939輛,而去年下半年則有1506輛。

彭博3月底曾報導,4月1日起因免稅期過了,在香港1輛特斯拉Model S基本款售價,將從57.05萬港元(約225.80萬元台幣)狂漲至92.6萬港元(接近366.51萬台幣),足足貴了140萬台幣。

香港是特斯拉的主要市場之一,Model S全球銷量有6%由香港貢獻。去年在香港出售的車,有將近7%是特斯拉。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去年曾說香港是電動車的明燈。但為減少塞車,香港4月1日起對私人電動車徵收最高可達115%的新車稅,導致當地電動車售價至少上漲50%。

特斯拉先前表達了抗議,指新政策可能導致香港環保倒退嚕。官方數據顯示,目前香港約有8000輛各廠牌電動車,數量是2010年時的80倍。

評析
香港自4月1日起刪減電動車減免稅優惠後,香港4月份沒有特斯拉Model S及Model X新購置車輛登記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6 14:49: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二代電動車電池問世!韓廠急追、想搶Panasonic市佔

記者 陳苓 報導

目前電動車電池的前三大廠分別是Panasonic、LG Chem、Samsung SDI,今年三家業者相繼推出第二代電池,將引爆新一波市場大戰。

韓媒etnews 7日報導,特斯拉平價電動車「Model 3」將在本月發布,預料全數採用日廠Panasonic的二代圓柱狀電池---「Panasonic 21700」。據稱Panasonic二代電池容量為4,500mA。

與此同時,外傳韓廠LG Chem和Samsung SDI的二代圓柱電池預定今年底量產,電池容量略高於Panasonic。報導稱,LG Chem新電池電力在4,700~4900mA之間,Samsung SDI則為4,500mA。

二代電池性能較一代大為提升,倘若電動車原本需要1千組一代電池才能應付所需,到了二代電池只需700組就足夠。消息指出,新崛起的電動車廠Lucid Motors和Faraday Future將採二代電池,正與LG Chem和Samsung SDI商討供應事宜。另外,歐洲大型車廠也考慮不再分散訂單,韓廠有望搶下更多訂單。

評析
歐洲大型車廠考慮不再分散訂單,韓廠有望搶下更多訂單。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6 14:50: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首台Model 3 開進CEO車庫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CNBC新聞網站報導,特斯拉(Tesla)預定7月28日交車的第一台Model 3將開進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自家車庫,成為公司董事送給他的46歲生日禮物。但論及Model 3市場前景,分析師認為特斯拉面臨製造困難及對手競爭等4大威脅。

特斯拉先前宣布電池缺貨導致第2季電動車出貨量不如預期,嚴重打擊投資人信心,使公司股價上周跌幅多達13.3%。周一早盤小跌0.27%,每股312.37美元。

穆斯克為了激勵股價,上周六特地在推特發表2張Model 3照片。他在上周二已宣布首批30台Model 3將在7月28日交車,屆時將舉辦盛大慶祝活動。

然而,分析師對Model 3的量產進度感到擔憂。穆斯克日前表示,Model 3月產量將在8月達到100台,9月突破1,500台,並在12月前達到2萬台目標。然而,這與穆斯克最初宣稱的周產量1萬台相比反而進度落後。

今日美國報報導特斯拉正面臨4大威脅,其一就是製造困難。汽車情報網站Edmunds.com分析師寇德威爾(Jessica Caldwell)表示,特斯拉第2季出貨量不如預期突顯製造瓶頸,反觀其他主流車廠擁有長年製造經驗,有可能後來居上。

特斯拉面臨的第2大威脅是來自其他車廠的豪華車品牌。儘管目前Model S及Model X是電動車市場唯二高價豪華車款,但福斯旗下保時捷及奧迪兩大豪華車品牌都將推出電動車。

通用旗下品牌雪佛蘭推出的平價長程電動車Bolt則是特斯拉面對的第3大威脅。Bolt售價經減稅優惠後約在3萬美元,與Model 3的2.8萬美元相差不大,但Bolt充電一次的行駛距離超越Model 3。

研究機構CFRA Research分析師李維(Efraim Levy)表示,Model 3預購量雖達到40萬台,但長期需求能否持續擴大,將是特斯拉面臨的第4大威脅。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強生(Brian Johnson)表示,Model S及Model X近日需求成長已進入停滯期。

評析
特斯拉正面臨4大威脅,就是製造困難,其他車廠的豪華車品牌,通用的Bolt,Model 3長期需求能否持續擴大。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6 14:58: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汽柴油車絕跡?專家:言之過早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CNN報導,瑞典車商富豪(Volvo)上周三宣布,2019年後將不再生產柴汽油為動力的汽車。但專家認為面世逾1世紀的內燃機,未來幾十年內仍是重要汽車動力來源,電動車難以完全取代其地位。

Kelley Blue Book分析師琳德蘭特(Rebecca Lindland)說,很難找到比燃燒汽柴油的內燃機更適合充當汽車動力來源的技術,因此汽車業將完全放棄使用內燃機的想法根本是誇張說法。

專家認為汽車業大力研發電動車的原因,包括各國廢氣排放的環保規定愈來愈嚴格,車商乃至矽谷科技業巨擘爭相研發無人駕駛自動車,促使汽車設計需要更大電力來源供自動車的電腦運作之用。

電動車無法完全取代汽油車的最重要原因是獲利能力。儘管特斯拉的股價遠高於通用和福特等傳統車商,但其迄今尚未出現年度獲利。

傳統車商每年賣出數百萬輛計汽柴油車而獲利數十億美元,但目前仍未有一家純賣電動車而獲利的車商。儘管外界認為從特斯拉到克萊斯勒等要推出純電動車,在產量大增下讓生產過程和鋰離子電池等關鍵零件的成本將持續下降,但在採購同樣重要的最新電腦晶片成本卻無法快速跟進下降。

汽油車因新技和新材料而讓其能源應用更有效率和環保,因此沒人預期汽油車引擎會被立法限制使用。專家認為內燃機不但不會短期內被取代,反而效能會愈來愈好。

Volvo沒有完全放棄使用汽油引擎,其計畫未來生產油電車。更重要是,Volvo每年全球只賣出約50萬輛車,放棄純汽油車主張在國際車市上的影響力相當有限。

評析
電動車無法完全取代汽油車的最重要原因是獲利能力。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6 14:59: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彭博預言 電動車23年後成主流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電動車多快能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主流?據彭博資訊(BNEF)的最新研究預測,到2040年時電動車將占有美國輕型新車市場的54%,超過傳統汽車。

傳統派仍認為未來多年內電動車仍將只占車市的一小部分,主因價格偏高。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預估2040年時,電動車在美國新車市場僅占有10%左右,美國能源資訊局也有類似預測。

去年純電動轎車的新車銷售量不到全球汽車銷售量的1%,但BNEF預測到2025-30年間即便沒有補貼,電動車價也能與汽/柴油車競爭,屆時銷售量將迅速增加。

特斯拉與福斯都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純電動車年產量提高到100萬輛以上,富豪汽車也宣布2019年起所有新車款都具有電動性能。

電動車市占率可望躍進,主要是靠電池價格下降。2010年迄今鋰電池組平均成本已大幅跌逾三分之二,平均每度電的價格降到約300美元;彭博並預估到2030時將降到每度僅73美元,主因特斯拉等業者興建超大型電池廠,及電池外殼設計與化學成分持續改良。

不過專家指出,上述預測未必保證能夠達成;風險包括各國政府可能會縮小獎勵措施,電池業者也可能因為材料短缺或生產問題使成本難以下降,且一旦發生電池起火等意外也可能打擊電動車的進展。

另外消費者仍擔心電動車的行駛里程有限,充電設施也是另一項潛在障礙。

評析
電動車市占率可望躍進,主要是靠電池價格下降,充電設施是另一項潛在障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