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9-25 15:14: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挨告後 特斯拉接下來命運如何?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27日遭美國證管會(SEC)控告詐欺,被控8月初推文稱已取得資金可讓公司下市的說法「不實」、「誤導」投資人,執行長位子可能岌岌不保,導致特斯拉股價28日早盤暴跌逾12%。

華爾街分析師28日對這宗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美國證券詐欺民事案件議論紛紛,以下是他們對此案的看法,以及對特斯拉有何影響的預測。

●營運添變數、股價波動加劇
RBC資本市場分析師史派克(Joseph Spak)認為,SEC尋求法官下令禁止穆斯克擔任上市公司主管或董事,這將使特斯拉前景面臨更多變數,也給這檔原已波動劇烈的股票「增添更多戲劇性」。他表示,現在難以評估穆斯克留任執行長的機率有多高,因為必須視訴訟判決或和解條件而定。

●明年勢必需新資金挹注
瑞銀集團(UBS)分析師蘭根(Colin Langan)說,此案將對特斯拉近期展望構成挑戰,倘若SEC贏了,特斯拉恐怕得撤換執行長,而此人得處理製造問題、資金顧慮,以及勉強有利可圖的旗艦產品,「無論訴訟結果為何,我們認為特斯拉2019年需要籌資」。

●未來籌資難度更高
蘭根指出,以往特斯拉在資本市場籌資大致輕而易舉,因為市場欣賞穆斯克的前瞻和創新力;但若穆斯克離職,投資人可能不再願意繼續資助一家至今全年財務尚未由虧轉盈的公司。

史派克表示,短期內若能提高Model 3產量,特斯拉的現金流可望改善;但未來若撤換領導人,可能影響特斯拉籌措新資金的能力。

●股票基本面將受更嚴格檢視
摩根大通分析師布林克曼(Ryan Brinkman)認為,這起訴訟可能促使投資人放大檢視特斯拉公司的基本面,除了至關緊要的「關鍵人物風險」之外,還有一些其他風險,包括投資人、消費者和供應商對該公司的信心滑落。布林克曼把特斯拉目標股價訂在195美元,遠低於目前的大約每股270美元。

Vertical Group分析師強森( Gordon Johnson)表示,穆斯克8月放出擬以420美元價碼收購股票、讓公司下市的風聲,「顯然想炒高股價打擊做空人士」,而這起訴訟將迫使投資人聚焦特斯拉「糟糕」的基本面。他指出,特斯拉今年來走了逾60位主管,若穆斯克也去職,沒他一再推文「給投資人畫大餅」,光靠特斯拉財務表現撐不起目前的高價位,將承受極大的賣壓。強森十分看衰特斯拉股價後市,數月來一直維持每股88美元的目標股價不變。

評析
穆斯克挨告後,營運添變數、股價波動加劇,明年勢必需新資金挹注,未來籌資難度更高
 樓主| 發表於 2019-9-25 15:15: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少了穆斯克…特斯拉恐難再吸金

經濟日報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

在特斯拉月底衝刺交車量之際,穆斯克遭美國證管會(SEC)提告,勢必讓特斯拉的處境惡化,可能也會動搖投資人的信心。很難想像特斯拉少了穆斯克這位形同公司門面的執行長,以後走往何方。

不論穆斯克離開特斯拉的可能性有多低,對特斯拉來說,再過幾天就要結束的這一季變得更難熬。本周對特斯來說原是值得歡慶的里程碑,因為斯拉終於將要把上千輛Model 3電動車交到美國消費者手裡,此事攸關特斯拉能否達成公司長期獲利目標,但穆斯克卻再次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特斯拉正從穆斯克口中的「拼命生產地獄」,進入「交車物流地獄」,分秒必爭要趕在第3季結束前將關鍵車款Model 3交到顧客手中,這會是很龐大的銷售數字,但SEC對穆斯克提告仍嚇跑了一些投資人。

穆斯克以往在華爾街募資幾乎無往不利,芝加哥基金公司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惠斯頓說:「少了穆斯克,特斯拉將變成一家負債累累、很燒錢的公司。」加州財富管理公司Gerber Kawasaki執行長、也是特斯拉股東的吉爾伯也說:「如果穆斯克離職或卸任執行長,特斯拉本質上將變成不同的公司,會減少對投資人的吸引力。」

研究機構Loup Ventures的孟斯特則說:「穆斯克以執行長身分離開特斯拉的機率為50%,但有95%的機率留在公司。」

評析
如果穆斯克離職或卸任執行長,特斯拉本質上將變成不同的公司,會減少對投資人的吸引力。
 樓主| 發表於 2019-9-25 15: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29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拒絕與美SEC和解 讓特斯拉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因為在推特發文表示要讓特斯拉私有化的推文,引發爭議周四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以詐欺起訴。

馬斯克挨告除了要面對民事處罰之外,甚至還可能坐牢。

根據美國CNBC報導指出,在面對將可能面臨巨額的罰款與牢獄之災的馬斯克仍不改其強硬個性,拒絕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欺詐指控達成和解的提議。

分析師認為,如此一來將讓特斯拉未來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

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經對馬斯克提起訴訟,指控馬斯克在將特斯拉私有化的問題上誤導投資者,但是SEC仍為馬斯克提供了和解機會,但被馬斯克拒絕。

投資研究公司CFRA分析師加勒特•尼爾森(Garrett Nelson)指出,在追求實現關鍵目標的過程中,特斯拉可能會與政府機構展開潛在戰鬥,但是如果特斯拉失敗,其最重要的人(馬斯克)將會面臨風險。

尼爾森補說,由於馬斯克收到了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但他拒絕了,現在他正在「擲骰子」進行一場豪賭。如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贏得了官司,並選擇施以最嚴厲的懲罰,馬斯克可能會被禁止擔任任何上市公司的高管或董事。

尼爾森說,如果SEC選擇繼續如此做,馬斯克是否還能留在公司完全無法確定,而這對特斯拉的未來將是災難性的。由此分析的說法來看,不難看出馬斯克對特斯拉的重要性。

由於馬斯克是特斯拉的董事長、執行長以及擁有公司20%股份的大股東,他同時也被廣泛認為是一位遠見卓識的領袖,在很大程度上充當著特斯拉的代言人。

尼爾森說,特斯拉的的股票市獲利很高,這是由馬斯克的存在以及他的願景所驅動的,如果馬斯克離開,公司的獲利率將會縮水。

在特斯拉如此關鍵時刻,即使是暫時的禁令,或者僅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法律訴訟大戰,都可能對該公司造成巨大傷害。

目前特斯拉正在加速Model 3電動車的生產,這是一款要推動特斯拉要成為一家主要汽車製造商的車款。

尼爾森說,特斯拉的產品很出色,仍領先于競爭對手,但有些競爭對手在技術方面正在迅速趕上。BMW、奧迪和Jaguar都是如此,這3家公司都推出了高階的電動汽車,並打算成為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

相關人士指出,若是馬斯克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協定,馬斯克就不必辭去執行長一職。

另外,由於特斯拉的財務問題一直是特斯拉最大的痛處,由於資金可能在今年底將會用罄,因此在2019年的某個時點,特斯拉將需要籌集更多資金。尼爾森認為,若是這種不確定性仍然存在,讓特斯拉籌集資金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雖然馬斯克的推特發文惹出許多麻煩,但是馬斯克的領導魅力卻是無人能出其右,特斯拉的董事會更是歷來是馬斯克的堅定支持者。

事實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和解協定還要求特斯拉再任命2名獨立董事。尼爾森說,該和解協議將給董事會帶來許多股東希望的改變。但現在,特斯拉的董事們將如何行事還有待觀察,否則將會招致更多新的批評。

評析
在特斯拉如此關鍵時刻,即使是暫時的禁令,或者法律訴訟大戰,都可能對該公司造成巨大傷害。
 樓主| 發表於 2019-9-25 15:15: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9-26 16:58 編輯

轉貼2018年9月30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私有化每股420美元價格 傳與大麻有關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8月傳出要以每股420美元(約新台幣1.3萬)價格讓特斯拉私有化的消息,引發軒然大波。現被外媒爆出,馬斯克坦承420美元這個私有化價格,有部分跟大麻有關。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的訴狀紀錄中,馬斯克解釋特斯拉私有化價格是怎麼來的,他表示,最初是以特斯拉當天的收盤價349.54美元(約新台幣1萬641元),再加上他自己認定的20%私有化「標準溢價」後,得出419美元(約新台幣1萬2756元)這個數字。

不過,當時他得知「420」這個數字對大麻文化來說具有代表意義,會讓他的女朋友,即加拿大電音才女格蘭姆斯(Grimes)覺得很有趣,因此決定將特斯拉私有化價格取整數為420美元。

日前馬斯克遭SEC提告詐欺,不過最新消息顯示,雙方在當地時間29日晚間和解,馬斯克表示願意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務,並支付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2億)的罰金。

根據《關鍵評論》報導,420成為大麻代號,是源起從1971年美國5個就讀聖拉斐爾高中(San Rafael High School)高中男孩的放浪午後開始,他們約定在下午4點20分放學後,找出之前海岸巡防隊員遺留在附近地區的大麻田,因此「420」成了他們的行動代號。雖最後他們並沒找到該大麻田,但「420」變成了他們抽大麻的秘密代號。

但讓「420」真正成為全球大麻客通用的代號,就要指向一本名為「High Times(嗨時光)」倡議大麻合法化的雜誌,該雜誌編輯哈格爾(Steve Hager)從那時開始把「420」這個數字帶入一切跟大麻有關的事物及活動後,也讓「420」從一個地方次文化團體的暗語,變成全球大麻圈共享的符號。

評析
外媒爆出,馬斯克坦承420美元這個私有化價格,有部分跟大麻有關。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6:59: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3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一屁股債 特斯拉烏雲未散

聯合晚報 編譯郭宣含/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就證券詐欺案與美國聯邦政府達成和解後,特斯拉與執行長馬斯克的未來變得更加明朗,但特斯拉仍有團團烏雲圍繞。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29日公布的協議,馬斯克得以保留執行長一職,但必須放棄董事長職位至少三年。起訴書原本要求馬斯克一併辭去執行長。

特斯拉馬上遇到的一項挑戰就是要聘雇一位獨立董事長,監管公司與其善變的領導人。實際上,和解書迫使特斯拉提供馬斯克管理協助,這也是部分投資人先前呼籲之事。

此外,特斯拉早在政府監管人員動手想拔掉馬斯克前,財務狀況便已不穩。特斯拉一直面臨壓力,要證實自己可持續生產足以生存的電動車數量。

特斯拉可能在10月3日公布7-9月的生產數量,製造結果將提供特斯拉財務健康狀況。

馬斯克告訴投資人,他預期特斯拉第三季每周平均可生產7000輛電動車讓公司獲利。八年前特斯拉上市後就鮮少獲利。

和解案對特斯拉的股票帶來好消息。自馬斯克8月7日推文宣稱特斯拉可能私有化,當天收盤價逼近歷來新高379.57美元,隨後引發SEC訴訟,至今特斯拉股價已下跌30%。

特斯拉市值驟跌可能讓馬斯克明顯改變心意與SEC協商和解。SEC在27日提告前,馬斯克才拒絕和解提議,當時他表示在推特宣稱收購特斯拉的資金已到位並沒錯。

投資人擔心馬斯克在特斯拉陷入財務困境之際可能被迫離開公司。問題是,特斯拉已累積逾100億美元的債務,每三個月還需燒掉約10億美元。特斯拉6月時銀行裡只有22億美元,這代表公司獲利前需舉債更多。

讓情況更複雜的是,特斯拉明年3月需償還13億美元,包括今年11月需償還的2.3億美元。如果特斯拉如馬斯克所言在第3季獲利,分析師對公司的財務顧慮也會煙消雲散。特斯拉預計11月初公布第3季財務報告。

評析
和解後特斯拉與執行長馬斯克的未來變得更加明朗,但特斯拉仍有團團烏雲圍繞。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6:59: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與SEC和解
保住執行長大位 個人與公司各出2千萬美元

工商時報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與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已同意各出資2,000萬美元,合計4,000萬美元,就美國證交會(SEC)控告詐欺案達成和解,後者指控穆斯克提出下市的不實聲明已誤導投資人。根據和解條件,穆斯克必須辭去董事長職位,但可繼續擔任執行長。

SEC要求特斯拉必須聘僱獨立董事長以監督公司,此舉可令一些股東寬心不少,因特斯拉董事會早被批評過度縱容穆斯克的脫序言行。

此協議於29日公布,凸顯穆斯克對SEC的態度出現意外轉變。此前2日SEC甫控告穆斯克詐欺,當時消息人士透露,穆斯克拒絕與SEC和解。

身價約200億美元的穆斯克以及截至6月底止持有現金22億美元的特斯拉,將各付2,000萬美元與SEC和解。此案源於穆斯克8月7日發表的推文,他提到考慮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推動特斯拉私有化,並表示資金已到位。

知情人士指出,特斯拉按照和解要求,將規畫高層使用社群媒體政策,未來穆斯克必須經公司核准後才可發文,意味這位執行長多采多姿的推文未來將沒那麼勁爆。

AutoTrader分析師魁比絲(Michelle Krebs)表示,「一則不顧後果的推文造成一大筆損失,成本高達2,000萬美元。」

根據和解協議,該公司必須新增2名董事,而穆斯克得以繼續留在董事會,但3年內不得擔任董事長。

魁比絲說:「以SEC過去發布的懲罰來看,穆斯克和特斯拉算幸運了。穆斯克至少仍領導公司,增加幾位董事會成員也算好事。」

美國里奇蒙大學法律系教授托比亞斯(Carl Tobias)表示,SEC成功讓好鬥的穆斯克降級,採取措施壓制他不加思索的言論,並且強迫特斯拉擴大董事會以制衡執行長權力,「這或許讓穆斯克停止瘋狂舉動、走向正軌」。

證交會執法部門主管艾娃奇恩(Stephanie Avakian)表示,此和解案藉由加強特斯拉企業治理和監督以解決不當行為和保護投資人。

評析
特斯拉與執行長穆斯克已同意各出資2,000萬美元,就美國證交會(SEC)控告詐欺案達成和解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6:5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 辭特斯拉董座
喊私有化被控詐欺 罰12.2億

國際中心、財經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和解代價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董事長兼執行長馬斯克因涉嫌投資人而遭美國證管會(SEC)控告詐欺,如今事件有新發展,馬斯克和SEC達誤導成和解,願辭董事長一職,並付出4000萬美元(約12.2億元台幣)罰金。

美國證管會周六指出,馬斯克(Elon Musk)仍將保留執行長職位,但馬斯克和特斯拉得分別支付2000萬美元(約6.1億元台幣)罰金。聲明中寫著:「和解內容已獲法院許可,將全面涉及特斯拉的公司管理及其他改革,包括馬斯克辭去董事長,以及馬斯克和特斯拉必須分別付出2000萬美元罰金。」

馬斯克上月7日在推特(twitter)發文,聲稱要讓公司下市私有化,且資金無虞。結果SEC調查發現,馬斯克發言毫無事實根據,根本只是一場兒戲,造成市場訊息混亂、傷害投資人,SEC因此在9月27日以詐欺罪名提告。

特斯拉暴跌逾15%
投資人原擔憂SEC禁止馬斯克續任上市企業管理職位,拖累特斯拉9月28日股價盤中一度暴跌15.27%,收盤仍跌13.9%至264.77美元,寫下近5年最大單日跌幅。

另外,馬斯克「私有化」一語發出後,一度激勵特斯拉股價在8月7日漲抵387.46美元,但從當時至今累計回跌超過31%。路透等外媒指出,馬斯克與SEC和解,可能讓投資人鬆口氣,因為曠日廢時的訴訟,只會進一步傷害虧損累累的特斯拉。

近期負面消息不斷
特斯拉成立15年以來,從未出現年度獲利紀錄,近幾季更以高達每季10億美元(約305.5億元台幣)的速度耗掉資金,且近期馬斯克負面消息不斷,如在網路直播節目中抽大麻、在推特人身攻擊救災的英國潛水員等,重創特斯拉形象,和解或許更有利。

給予特斯拉「中性」投資評級的Tigress Financial Partners投資長Ivan Feinseth表示:「我認為對所有牽涉其中的人來說,這已是最好的可能結果」。SEC對馬斯克的處罰就像「輕輕打了一下手」而已,「他能繼續擔任執行長,對公司來說十分重要。」

【馬斯克 近期失當言行】
★4/1 在推特公告「特斯拉已完全破產」,配上他蓋紙箱、身邊散落酒瓶並哭昏在Model 3旁的照片
★5/2 財報會議上嗆分析師的問題太枯燥,「聽了很想死」
★5/4 推特上嗆空頭,稱「世紀火燒空頭即將上演,噴火將登場」
★5/5 在推特宣稱要開糖果工廠,實際上是諷刺投資人若怕虧錢,去賣糖果較實際
★7/15 在推特暗示參與泰國洞穴救援的英國潛水員Vernon Unsworth是戀童癖
★8/7 推特上揚言「考慮以每股420美元價位讓特斯拉私有化,資金無虞」
★8/16 《紐約時報》刊出專訪,馬斯克訪談期間情緒激動,透露若不吃安眠藥無法入睡
★9/7 網路直播節目中抽大麻、喝威士忌且手握武士刀的影片流出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評析
根據和解條件,馬斯克得以保留執行長一職,但必須在45天內辭去董事長職位,至少為期三年。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0: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和解後依然挑戰重重
3分鐘看懂特斯拉到底怎麼了

經濟日報 記者林聰毅╱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就證券詐欺案與聯邦政府達成和解,在同意繳交巨額罰款後驚險保住執行長職位,乍看之下,特斯拉的未來前景似乎快要撥雲見日,事實上並不盡然,這家傳奇性的電動車大廠仍有重重烏雲罩頂。

●馬斯克與SEC和解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29日公布的協議,馬斯克得以保留執行長一職,但必須在45天內辭去董事長職位,至少為期三年,而且他本人與特斯拉公司須各繳交2,000萬美元罰款。起訴書原本要求馬斯克一併卸下執行長。

●馬斯克下市推文惹禍
1.8月推文下市並表示「資金已到位」
馬斯克8月貼出有關公司下市的推文,被指有詐欺之嫌。他在今年8月7日推文宣布,將以每股420美元價格讓特斯拉下市,且「資金已到位」,隨即激勵公司股價飆漲。當時美國證券法專家曾警告,「資金已到位」這句話可能使他惹上麻煩,倘若特斯拉日後並未下市,抑或資金沒有到位,他可能吃上發布不實消息、操縱股價的官司。

果然,穆斯特17天後以股東反對為由宣布打消下市構想,美國證管會(SEC)之後控告他詐欺,指控他發布「不實和誤導的推文」,也未將此公司重大訊息通報監管機關。SEC說,馬斯克當時甚至沒有跟任何潛在的融資來源討論過價格在內的關鍵交易條款,不可能已籌得資金。

2.出下市這招,所為何來?
為使營運更彈性與靈活?為打擊空頭?

3.使營運更富彈性
根據馬斯克本人的說法,下市(或稱私有化)是想創造最適合特斯拉運作的環境,不受外界或短期看法干擾,無需再揭露可能讓競爭對手取得優勢的重要資訊,包括括負債金額、電動車生產量和交車量,以及人事異動等。特斯拉下市後可將重心放在長期股東利益,而不是短期營運目標。

4.教訓空頭大軍
他在8月7日推文並發送郵件向員工說明下市原因,特斯拉股價雖然在當天飆漲,但由於市場對其下市資金來源存疑,加上被監管機構盯上,該公司股價自此一路走下坡,至當月17日為止跌近20%,根據研究調查機構S3 Partners 公司,這段期間特斯拉的空頭陣營至少進帳12億美元。

馬斯克曾抱怨「特斯拉是華爾街被做空最多的公司」,就算前幾季財報表現佳,「空頭部隊」依然做空特斯拉,讓馬斯克抱怨壓力很大,於是他8月7日在推特上放出消息,表示要以每股420美元讓特斯拉下市,消息傳出後,部分空頭回補,但只占4%。

●為何不乾脆趕馬斯克下台?
1.趕走他恐有災難性後果
和解後,SEC撤回馬斯克不能續掌特斯拉的要求。由於馬斯克幾乎與特斯拉品牌劃上等號,許多投資人認為如果趕走馬斯克,恐將出現災難性後果。波士頓共同資產管理公司董事海姆說,此和解協議可能強化特斯拉未來表現,既可加強監督馬斯克,又不致於採取趕他走的「破壞力強大」措施。Tigress金融合夥人公司的凡恩賽斯表示,SEC對馬斯克的裁罰只是「輕微懲戒」,但他認為「這對所有牽涉其中的人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2.公司吸金難度將升高
SEC對馬斯克提告嚇跑了一些投資人,特斯拉上周五股價慘跌近14%,市值蒸發逾70億美元至剩下452億美元。馬斯克以往在華爾街募資幾乎無往不利,芝加哥基金公司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惠斯頓說:「少了馬斯克,特斯拉將變成一家負債累累、很燒錢的公司。」加州財富管理公司Gerber Kawasaki執行長、也是特斯拉股東的吉爾伯也說:「如果馬斯克離職或卸任執行長,特斯拉本質上將變成不同的公司,會減少對投資人的吸引力。」

●特斯拉仍面臨哪些挑戰?
1.公司治理
特斯拉馬上遇到的一項挑戰就是要聘僱一位獨立董事長,以監管公司與其善變的領導人。這是特斯拉與SEC的和解條件之一,除了須找到一名獨立董事長來取代馬斯克外,還須新增兩名獨立董事,並落實控管措施以監督馬斯克口無遮攔的溝通方式。聖塔克拉拉大學法學副教授戴蒙德說:「新增兩名董事將對馬斯克的獨大地位有抑制效果。」儘管如此,特斯拉董事會成員仍屢次發出聲明表示繼續支持馬斯克。董事會的九名成員包括馬斯克、馬斯克的胞弟金布爾•馬斯克以及四名長期事業夥伴。

2.電動車量產攸關特斯拉可信度與未來籌資
特斯拉可能在10月3日公布7-9月的生產數量,結果攸關能否達成公司的長期獲利目標,以及股價走勢。馬斯克之前告訴投資人,預期特斯拉第3季每周平均可生產7,000輛電動車,可讓公司獲利。標,

3.營運狀況與現金流
八年前特斯拉上市後就鮮少獲利,讓情況更複雜的是,特斯拉明年3月須償還13億美元,包括今年11月需償還的2.3億美元。如果特斯拉如馬斯克所言在第3季獲利,分析師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的疑慮也將煙消雲散。特斯拉預計11月初公布第3季財務報告。

投資人擔心馬斯克在特斯拉陷入財務困境之際可能被迫離開公司。問題是,特斯拉已累積逾100億美元的債務,每三個月還需燒掉約10億美元。特斯拉在6月時握有22億美元現金,這代表公司獲利前需舉債更多。

4.馬斯克的獨特作風與乖張行徑
47歲的馬斯克近來荒腔走板犯下多項錯誤,讓全力量產的員工們承受分心風險,包括在8月貼出有欠周延的下市推文後,曾在網路直播節目上抽大麻並揮舞武士刀,以及在推特貼文砲轟負責泰國受困少年足球隊救援行動的英國潛水員是戀童癖,這些都重創特斯拉和他自己的聲望,令使投資人失去信心,並使公司股價承受沉重賣壓。

5.主管出走潮
今年來特斯拉陸續有多位主管離職,例如特斯拉全球供應管理副總裁歐康諾已辭職,是近幾周來至少第五位離職高階主管,還有9月出走的會計、人資和公關主管。

評析
此和解協議可強化特斯拉未來表現,既可加強監督馬斯克,又不致採取趕他走的「破壞力強大」措施。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SEC與特斯拉和解 遲來的公司治理改革…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分析,美國證管會(SEC)這回與特斯拉所達成的和解條件,或許驗證公司治理專家多年前就已提出的看法,即欠缺合適監督作為的特斯拉董事會,有必要進行改革。

特斯拉與SEC的和解條件之一,是須找到一名獨立董事長來取代穆斯克,還須新增兩名獨立董事,並落實控管措施以監督穆斯克口無遮攔的溝通方式。

對投資人與學者來說,這是場遲來的改革。這些專家早已砲轟特斯拉的董事會充滿衝突,未充分監督想法天馬行空的執行長穆斯克。47歲的穆斯克近來行為荒腔走板犯下多起錯誤,讓試圖達成量產的員工們承受分心的風險。

穆斯克繼8月貼出有欠周延的下市推文後,曾在直播訪談節目上抽大麻,更被一名洞穴潛水員控告誹謗,因為穆斯克稱他是「戀童癖」。特斯拉還爆發高層主管離職潮,股票承受沉重賣壓。

儘管如此,特斯拉董事會成員仍屢次發出聲明表示繼續支持穆斯克。董事會的九名成員包括穆斯克、穆斯克的胞弟金布爾.穆斯克(Kimbal Musk)及四名長期事業夥伴。

聖塔克拉拉大學法學副教授戴蒙德說:「新增兩名董事將對穆斯克的獨大地位有抑制效果。」

今年6月時,一名特斯拉股東就曾提案要求特斯拉董事長須是獨立董事,但提案遭83%票數否決;當時CtW投資集團也反對金布爾等三名董事連任,理由是Model 3量產未達標等問題反映董事會未充分管好穆斯克與公司,但這三人依然獲連任。

評析
對投資人與學者來說,這是場遲來的改革,即欠缺合適監督作為的特斯拉董事會,有必要進行改革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0: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告訴員工 特斯拉即將轉盈

經濟日報 記者劉忠勇╱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向員工宣布,特斯拉即將賺錢。數小時前,穆斯克和特斯拉才和美國證管會(SEC)達成和解,穆斯克同意在對外溝通上接受加強監管。

穆斯克透過丙電子郵件告訴員工:「我們非常接近達到獲利,證明唱衰者是錯的,但我們必須明天(周日)好好執行,這是一定要的。若明天全力以赴,就能超乎所有預料,締造歷史勝績。」

周日是第3季最後一天,特斯拉傾全力要在第3季結束之前推升交車量。

根據與SEC達成的和解條件,穆斯克能繼續留在特斯拉董事會,但三年內不得再次當選董事長。除了穆斯克個人受罰,特斯拉也須支付2,000萬美元罰款。特斯拉董事會還須增設兩名獨立董事,並成立董事委員會,控管穆斯克的對外溝通方式。

評析
根據與SEC達成的和解條件,穆斯克能繼續留在特斯拉董事會,但三年內不得再次當選董事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1: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辭董事長留任執行長 有利特斯拉股東

中央社 紐約30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執行長馬斯克遭美國證管當局控告誤導投資人,29日達成和解,同意辭去董事長一職。專家認為,這有助消除外界對特斯拉前景的疑慮,對股東是好消息。

馬斯克(Elon Musk)因在推特發文宣稱,已確保資金來源,能以每股420美元將特斯拉(Tesla)私有化,導致特斯拉股價短暫飆漲,而遭到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控告。

根據雙方和解內容,馬斯克須在45天內辭去董事長,且3年內不能回任,但保住執行長職位和董事席位。

特斯拉則須支付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億元)罰款,並任命兩席新的獨立董事和成立獨立董事委員會。馬斯克和特斯拉在和解中皆未承認有不法行為。

美國證管會的提告,原本試圖禁止馬克斯擔任上市公司董事或高層主管,消息嚇壞投資人,特斯拉股價28日應聲大跌14%,創接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

特斯拉在馬斯克帶領下,成為全球最有價值車廠之一。和解條件雖然移除馬斯克在特斯拉扮演的關鍵角色,但緩和了特斯拉前景的不確定性。

貝雅公司(Robert W. Baird & Co.)分析師卡洛(Ben Kallo)透過電子郵件對彭博表示:「對特斯拉的持股人而言,這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貝雅公司給予特斯拉股票相當於「買進」的評等。

卡洛還表示:「我預期這件事將令特斯拉股價顯著上漲,到了第4季,我們就能聚焦於基本面。」

一名熟悉馬斯克計畫的人士透露,他將在下個交易機會出現時,買進價值2000萬美元的特斯拉股票。馬斯克目前是特斯拉最大股東,持股達20%。

特斯拉成立15年至今,從未出現全年獲利。馬斯克曾信誓旦旦表示,特斯拉即將賺錢,並停止燒錢,最主要因為特斯拉首款嘗試大量生產的車款Model 3增產有進展。特斯拉近幾季燒錢規模已超過10億美元。

在發生私有化的插曲之前,特斯拉因管理鬆散,多年來飽受批評。然而,特斯拉股東6月選擇支持董事會,他們投票反對設立獨立董事長的提案,並同意3名董事續任。

美國證管會執法部門共同主管裴金(StevenPeikin)表示,和解目的是為了預防市場進一步大地震,和避免特斯拉的投資人受傷害。

曾任美國證管會執法律師、現在是律師事務所「墨菲和麥貢尼格」(Murphy & McGonigle)合夥人的克里明(Stephen Crimmins)說:「雙方都各退一步,並深深吸一口氣,了解到為了公司和股東好,他們有必要將這件事解決拋諸腦後。」

克里明還說:「特斯拉的股東知道公司將繼續由馬斯克掌舵,同時也將給予適當限制,他們今晚將能安心入眠。」

評析
和解條件雖然移除馬斯克在特斯拉扮演的關鍵角色,但緩和了特斯拉前景的不確定性。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1: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和解條件 恐令民事求償案件大增

中央社 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

專家表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和美國證管當局達成的和解內容,將有助緩和投資人要求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加強監督的壓力,但也提供控告特斯拉的放空投資人更多訴訟武器。

馬斯克(Elon Musk)因在推特發文宣稱,自己已確保資金來源無虞,能以每股420美元將特斯拉(Tesla)私有化,而遭到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控告誤導投資人。

根據和解協議,馬斯克和特斯拉將各支付2000萬美元罰款,馬斯克得辭去董座,特斯拉並須任命兩席新的獨立董事。

不過,這份和解協議尚須經法院批准。且特斯拉透露,美國司法部正就馬斯克的推文進行調查,調查也不會因此停止。

此外,放空特斯拉的投資人和其他投資人以蒙受虧損和涉嫌違反證交法為由,對馬斯克提告,這些訴訟並不會因和解而結束。

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溫伯格企業治理中心(Weinberg Center for CorporateGovernance)主任艾爾森(Charles M. Elson)表示:「真正令特斯拉擔憂的不是證管會,而是達成這種和解後接下來的民事行動。」

艾爾森說,特斯拉和馬斯克「接受這樣規模的罰款,會讓投資人有理由」針對持股虧損要求賠償,結果可能是以巨額現金或股票賠償達成和解。

艾爾森還說,若以股票賠償和解,馬斯克現有約19%的特斯拉持股可能遭稀釋,這將進一步降低他在董事會的影響力。

馬斯克和特斯拉在和解協議中,皆未承認或否認美國證管會的指控。路透社向馬斯克和特斯拉尋求評論,兩者皆未回應。

一名熟知這份和解協議的人士透露,馬斯克的顧問以和解條件有利,且冗長訴訟戰可能不符合特斯拉最佳利益為由,說服馬斯克和美國證管會達成和解。

美國證管會27日對馬斯克提告後,特斯拉股價28日大跌14%。自從馬斯克8月7日放出私有化消息後,特斯拉股價累計已下跌30%。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RBC CapitalMarkets)分析師史百克(Joseph Spak)指出,29日曝光的和解協議,「對馬斯克和特斯拉是正面結果,最終而言對投資人也是」。他預期特斯拉股價將漲回部分上週跌幅。

評析
和解內容有助緩和對馬斯克加強監督的壓力,但也提供控告特斯拉的放空投資人更多訴訟武器。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1: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星展:未來全球能源發展有6大趨勢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綜合報導

星展集團發布報告指出,預期自2017年至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會以年均1.5%的速度逐年增加,天然氣需求維持強勁,煤炭與石油的成長幅度則較緩。

報告指出,盡管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組合的占比將持續攀升,可望從2016年的15%成長至2030年的22%,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三大化石燃料的需求在2030年前不會達到頂峰。

星展研究部列出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六大趨勢:天然氣在中國日益重要、中國增加使用再生能源、電動車輛衝擊石油需求、美國邁向能源淨出口國、亞洲燃煤使用尚未達高峰,以及印度成為能源消費大國。

星展表示,天然氣被中國政府視為比石油與煤更乾淨的能源,因而受到支持。在工業用燃煤轉型,偏遠地區家戶捨棄燃煤改用天然氣,以及天然氣管線改善使家用天然氣費用降低等因素下,預期中國2020年天然氣消費年總量將可望達到3400億立方米。

目前中國主要的電力供給仍來自於燃煤,但是預期整體能源組合將改變,並逐漸趨向風力與太陽能發電。交通運輸需求占全球石油總消耗20%,但隨著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大幅增加,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改善,星展指出,2030年前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將趨緩。

星展預期2018年布蘭特原油價格將會落在每桶70至75美元區間,對2019年的預期則為每桶65至70美元。

星展表示,科技突破大幅削減頁岩油以及天然氣的生產成本,使美國能源國內生產表現強勁,加上能源需求成長平緩,都促使美國邁向成為能源淨出口國。燃煤目前占亞洲整體能源組合的一半,由於燃煤的可取得性與可負擔性,仍會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評析
隨著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大幅增加,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改善,2030年前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將趨緩。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1: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擺脫SEC詐欺案風波後 特斯拉面臨Model 3產量考驗

編譯胡志愷/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將於當地時間本週2(10月2日)提交生產報告,屆時Model 3的最新產量將會公開,市場將可檢視車款是否如預期達標,也是特斯拉能否獲利關鍵,讓這份報告成為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擺脫SEC詐欺案風波後,首要面臨的重大考驗。

根據特斯拉先前提出的目標,Model 3在6月底時就需達成每週生產5000輛的目標,《CNN》報導,Model 3產量達標與否,將會成為特斯拉在Q3、Q4能否獲利的關鍵。總計特斯拉在上市以來,僅有兩季獲利,而其在今年Q2更是面臨了史上最大的虧損,使車廠決議加速Model 3的生產速度。

《Electrek》透露,目前Model 3的週產量已經超出了預期目標,生產數字約落在5萬至5.5萬之間。

對於即將公開的關鍵報到,馬斯克稍早也向員工信心喊話,表示在多年的「燒錢」後,特斯拉今年有望達成獲利目標,迎來「史詩般的勝利」,並呼籲員工加緊生產腳步,讓特斯拉的營運表現超出外界預期。

此外,《CNBC》引述了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說法,表示特斯拉今明兩年將有27億美元(約新台幣810億)的債務到期,特斯拉需要償還債務,今年能否獲利至關重要,也使Model 3產量成為了關鍵。

評析
特斯拉將於10月2日提交生產報告,屆時Model 3的最新產量將公開,市場可檢視車款是否如預期達標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2: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創業超新星/起而行綠能充電系統 迎向電動車大未來

經濟日報 邱馨儀

10年前電動車還是一個不具體的未來,台灣甚至還沒有電動車的相關規範,但工研院已經著手進行充電系統的研發,甚至依循北美的電動車規劃,設立台灣的標準,進而協助產業成立充電聯盟。

從研發到創業 打進一線車廠
如今電動汽車市場即將進入高速成長階段,電動機車已經在台灣建立穩定的根基,由工研院新創成立的起而行綠能公司,成立短短半年之間,已經獲得台灣與中國大陸充電系統的訂單,第一年就達到損益平衡,起而行並計畫在2019年增資、擴增生產線,擴大市場。

起而行公司總經理簡金品說,2011年台中市政府與裕隆日產汽車合作的第一個電動車計畫,建設的台灣第一支汽車充電樁,就是來自起而行的團隊,如今起而行的客戶包括台灣的裕隆電能、中華汽車,杭州東風裕隆、香港特斯拉等,電動機車的充電座更與台灣多家機車廠合作。

除了這些既有的充電系統外,起而行還開發小型化、雙向充電、無線充電、快速充電與全功能的聯網系統,面對即將爆發的電動車商機,起而行正積極應對著。

最初工研院研發出電動車充電系統時,並不是要自己運營這個全新事業,而是藉由技轉方式,提供給企業,再由企業提供充電椿給車廠使用,也由企業提供服務,希望協助既有的企業投入這個新的領域。

不過在電動車發展的初期過程裡,國際規範一直在快速變化,工研院研發團隊必須在取得國際規範資訊後、快速調整對應、再進一步技轉給廠商,時間效率並不理想,讓車廠相對較難因應。

四年前,車廠希望由工研院研發團隊獨自成立公司、配合工研院的新創公司辦法,輔導創業,由團隊自行生產、提供充電樁給客戶,才改善相關的問題,在前置作業陸續完成之後,起而行綠能公司於2017年新創成立。

第一年就損平 迎向更大未來
為搶先車輛充電的市場,起而行成立之後,短短半年間,陸續成立桃園工廠、東莞分公司、浙江與山東的辦公室,其中浙江辦公室應車廠要求就設立在汽車廠的門口,以方便業務服務,中國大陸的工廠更有兩條生產線。許多充電系統都已經與車廠進行對接的作業,並開始小批量的生產,目前台灣的汽車充電樁則有一半以上是來自起而行。

成立時間雖然短,但因為之前已經在工研院體系運營多年,起而行已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預期2018年全年營收可望達到5,000萬元,不必擔心燒錢的問題,更因為客戶與市場明確,2019年將增資至3億元、擴增生產線,以因應即將到來的電動車時代。

簡金品說,中國大陸的電動車市場即將快速啟動,各家車廠的新產品也加速推出,起而行預期2019年,在中國大陸市場可以出貨1萬支,而全中國大陸初估到2020年時,將有500萬個充電站。台灣的電動機車時代也來得比預期更快,中華汽車、光陽、三陽、山葉都有新車款計畫,2019年台灣也會有3萬台電動機車需要快速充電站。

起而行認為,這麼大的市場,應該要由國家隊來投入。包含既有的廠商、像是台達電、起而行、裕隆電能、群光,都可以帶到這個舞台。而且以台灣原本的產業基礎,從核心的控制模組、到最終的充電系統,可以藉由產業群聚的方式,建立台灣獨有的競爭力。

簡金品表示,起而行雖然也做到終端充電樁,但這個市場太大,值得更多企業投入,只要想做電動車充電系統的廠商都可以來找起而行,透過合作方式,開發時間僅需原先的三分之一,一起拓展這個全新的市場。

(本文摘自《創業超新星:看見14家未來獨角獸》)

評析
由工研院新創成立的起而行綠能公司,已獲得台灣與大陸充電系統的訂單,第一年就達到損益平衡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2: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中國微型電動車 低技術低成本低價搶市

編譯羅綺/特譯



中國力圖成為全球電動車領域的領頭羊,大力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但卻因為成本較高、基礎設施不足、電池續航力不夠、充電時間長等因素,電動汽車的發展離中國政府預期甚遠。不過近來有一種「微型電動汽車」正悄悄從中國偏鄉小鎮崛起。一名電動車高階主管估計,去年微型車約銷售175萬輛,相較於常規電動汽車的77.7萬輛,銷售量高出一倍之多。

但是微型電動汽車遊走於摩托車和轎車之間的法律灰色地帶,既能行駛在汽車道上,也能通行在自行車道,極易引起交通混亂;在沒有明訂的訓練和規範下,微型車成為路上的未爆彈,且一旦出了意外事故,沒有牌照的微型車,也不易追究責任。

微型電動車 從農村小鎮崛起
微型電動汽車車長僅約3公尺,較一般轎車常規5公尺左右的車長,整整少了一截,卻可以解決中國農村和小城鎮居民的交通不便問題;狹小的車身穿梭在山間小路、農地田埂路,較普通轎車更遊刃有餘。雖然微型車的最大車速僅每小時60至70公里,比起特斯拉Model X的最大車速249公里、加速至100公里僅需4.9秒,無疑是天壤之別;但2至3萬人民幣的低廉價格,與動輒數十萬人民幣的常規電動車比起來,更親民、更易負擔,以致微型車銷售量不斷上攀,市場迅速成長。

《華爾街日報》報導,微型電動汽車結構簡單、技術門檻極低,估計中國約有400家製造商生產微型車,款式多到數不清。但大部分廠商為壓低成本,使用有害環境的廉價鉛酸蓄電池,讓電動汽車環保優勢蕩然無存;另外,微型車沒有防撞保護裝置,車身材料輕薄不耐撞,存在安全隱憂。

無防撞保護 車身輕薄不耐撞
總部位於山東省高唐縣的微型電動車生產商「久久星」(Jiujiuxing)製造各種用途的微型電動汽車,包括微型消防車、微型警務車以及各種微型乘用車。久久星董事長劉發揚表示,和全尺寸的車輛相比,微型車有一個巨大優勢:無需駕照和牌照,「就算你駕駛技術很差,也沒什麼大問題」,只需在銷售代理處培訓3小時就能開上路。

中國部份地方政府禁止銷售或駕駛該類型電動汽車,鼓勵民眾購買全尺寸電動汽車;但微型車背後已出現一群擁護者和一條蓬勃發展的產業鏈。一轉眼的時間,山東省高唐縣已從生產紙張和食用油聞名的縣城,轉為微型車的發展搖籃,十多家微型電動車製造商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現在不論是高唐的經濟或居民,都依賴微型車。

來自山東濟南的趙先生表示,他於三月參觀當地的低速電動汽車年度展後,決定買一輛微型車,「安全性是相對的,用電動車接孩子放學肯定比摩托車更安全」;中國電動車製造商道爵銷售人員劉惠指出,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微型車,「我姐姐有一輛,我爸爸有一輛,我也有一輛,我姐姐的公公有一輛」。

汽車強國夢 中國是進退兩難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也曾公開呼籲中國政府,應將低速電動車作為中國「國民車」,輔以充電設施及相關補助,以圓「中國人的汽車夢和汽車人的強國夢」。但對中國領導階級而言,微型車的崛起是個棘手的難題,因為一方面要執行汽車的標準,但卻又不能讓普通民眾負擔不起,更不能破壞中國的電動車革命。

中國不少車企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研發常規的電動車,如今微型車的崛起帶來了龐大的壓力。微型車製造商宏迪創始人王世洪指出,因為微型車瓜分了市場份額,而遭大型電動車公司打壓。此外,在不少中國政府官員眼裡,微型車的興起反而會讓社會倒退,走回低技術、低端生產的老路,與「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電動車形象南轅北轍。

但從夾縫中竄起的微型車已日趨茁壯,目前中國政府藉由規範市場、提高微型車的品質、禁止低劣材質的微型車,來尋求平衡。去年出爐的條例草案將微型車定義為最高時速40至56公里的車輛,並以重量和尺寸限制做為規定;此外,草案還要求微型車需配備防撞保護裝置,並且使用穩定性較高、較環保的鋰離子電池。

評析
微型電動車從農村小鎮崛起,沒有防撞保護裝置,車身材料輕薄不耐撞,存在安全隱憂。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封嘴 特斯拉股漲

工商時報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與美國證管會(SEC)和解,並將卸下董事長職位,因應SEC要求,特斯拉將新增獨立董事以及控管穆斯克發言,此結果立刻贏得投資人認同,看好穆斯克削弱職權後,可讓他專注解決目前最重要的生產問題。

周一開盤,特斯拉股價衝高16.6%至308.81美元。穆斯克原擬與SEC對抗不願和解,導致上周五股價崩跌近14%。

穆斯克在上周末態度出現逆轉,周六宣布他與公司各出2,000萬美元與SEC和解,依照和解條件,穆斯克必須辭去董事長,董事會將另聘外部人士為獨立董事長。特斯拉現任董事大多支持穆斯克多年。

最引人注意的是,特斯拉必須規範穆斯克的大嘴巴,避免他在推特等平台發布與特斯拉相關的言論。

美國司法部同時也在調查穆斯克的推文,不過上周四並未提起刑事訴訟。消息人士稱,一般來說,倘若司法部即將判為刑事案件,SEC就不會進行和解。

投資機構Gerber Kawasaki財富投資管理公司執行長格博(Ross Gerber)相當肯定和解結果,他表示這將讓機構法人重拾信心,「我認為強而有力的外部人士將為該公司帶來佳音」。

格博指出,多數投資者覺得穆斯克一手把持,根本不像一家公司,他強調特斯拉已愈來愈有規模,「現在是他們開始成長時刻」。

即便沒有穆斯克備受爭議的言行,特斯拉目前仍面臨極大挑戰。特斯拉第3季積極提高Model 3產量,並將總產能拉高至前所未有的水準,為要向華爾街證明盈利能力。

評析
和解內容贏得投資人認同,看好穆斯克削弱職權後,可讓他專注解決目前最重要的生產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更嚴苛的碳排放標準 將影響汽車業和就業

經濟日報 記者陳律安╱綜合外電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周一(1日)提醒,若排放標準變嚴格,會影響汽車產業,並降低就業。

周三歐洲議會將對提案投票,看是否要在2030年前,將新車碳排放降低45%,較先前歐盟提案的降低30%更嚴苛。

ACEA指出,它們認同應該要讓技術升級,生產零排放車種,但轉變應該要慢慢來,而不是新法規突然上路,要求一步到位。

ACEA秘書長喬納特表示:「碳排放標準愈嚴格,對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愈大。」

喬納特指出,降低碳排放必須透過提振電動車銷售達成,但目前需求依舊疲弱,電動車銷售僅占去年歐盟汽車銷售約1.5%。

他認為,歐盟要整個動起來,鋪設充電的基礎建設,並提供消費者換替代車種的誘因。

評析
ACEA認同應該要讓技術升級,生產零排放車種,但轉變應該要慢慢來,而不是新法規突然上路,要求一步到位。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4: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德電動車充電業者Hubject與中國星星充電簽署合作協議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德國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公司Hubject表示,該公司已經與中國星星充電簽署合作協議。Hubject正在開發充電點地圖和支付技術。根據協議,星星充電在中國的2萬個充電點將加入Hubject的網絡,Hubject則將為星星充電進入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充電市場提供支持。

路透報導,這項協議幫助將Hubject的充電點網絡擴大到10萬個以上。該公司去年獲得融資,並在大陸和美國進行擴張。

Hubject的七家股東包括福斯汽車、賓士汽車母公司戴姆勒、寶馬汽車(BMW)、西門子、博世公司、Innogy和EnBW。這些公司寄望電池驅動汽車將逐步取代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

Hubject的執行長Christian Hahn在聲明中說,星星充電是該公司在大陸找到的完美合作夥伴,星星充電將幫助Hubject在大陸這個重要市場,推行Hubject以客戶為導向的願景。

評析
Hubject為星星充電進入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充電市場提供支持,星星充電幫助Hubject推行以客戶為導向的願景。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4: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和SEC和解 特斯拉股價反彈逾17%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上星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控告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詐欺,最終雙方達成和解,事件圓滿落幕帶動特斯拉股價反彈,大漲超過17%。

今日(台北時間10月2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大漲17.35%,漲45.93美元,報310.70美元。美國時間上星期5(9月28日)馬斯克陷入詐欺案風波,使特斯拉股價跌幅接近14%,股價也跟著跌破300美元,今日反彈一舉收復所有失土,而單日漲幅17.35%也是2013年5月份以來的最佳單日表現。

而在SEC事件結束後,特斯拉也將於本星期公開產量報告,其中Model 3的產量至關重要,是車廠能否開始獲利的關鍵指標。根據《Electrek》透露,第3季特斯拉Model 3產量預計約落在53000輛,和上一季相比有187%的成長,而總計下來特斯拉第3季共生產了約8萬輛電動車。

此外,馬斯克也於近日向員工發送電子郵件,信心喊話表示特斯拉即將開始獲利,暗示Model 3產量已經達標。

評析
SEC與特斯拉,最終雙方達成和解,事件圓滿落幕帶動特斯拉股價反彈,大漲超過17%。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4: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單日暴漲17% 知名賣空者:特斯拉仍是最大單1股票泡沫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隨著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29日宣布與SEC和解,該公司週一股價反彈逾17%,可說是回補上週五的14%跌幅。不過,知名空頭機構Stanphyl Capital創辦人Mark Spiegel仍認為,特斯拉充滿地雷,依舊是市場最大的單1股票泡沫。

據《Market Watch》報導,儘管特斯拉股價在重挫後隨即反彈,但Mark Spiegel近期卻仍在發給投資者的公開信中表示,特斯拉充滿許多地雷,而基於3大原因,該公司仍是最大的單一股票泡沫。首先,特斯拉沒有任何「護城河」,也就是沒有任何有意義或可持續的專有權;再者,特斯拉不斷損失大量資金,在面對各種大規模競爭湧現的同時,情況只會變得更糟;最後,就是該公司執行長馬斯克非常不值得信任。

而根據《Institutional Investor》報導,Mark Spiegel指出,馬斯克是1位了不起的股價推動者,但卻是1名糟糕的企業主管,而此次與SEC和解,也被迫他只能作為特斯拉的1位高層,此外,他也表示,以特斯拉當前的經營方式,該公司的財富最終仍將消退。

據了解,馬斯克與SEC和解,需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至少3年,並支付4千萬美元罰金。

評析
知名空頭機構Stanphyl Capital創辦人Mark Spiegel認為,特斯拉充滿地雷,依舊是最大的單1股票泡沫。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大股東看好特斯拉營收破兆 建議馬斯克「少發推特」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因其8月發出稱將「讓特斯拉私有化」的推特,遭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提告詐欺,許多投資人也對馬斯克提起訴訟,馬斯克則在上月29日和SEC達成和解。特斯拉的主要股東對此表示,若馬斯克少發點推特,將有益於投資者。

《CNBC》報導,特斯拉大股東拜倫(Ron Baron)今(2)表示,特斯拉有8成機會,在3年內成為價值600億美元的公司,而其電動車加上電動車電池業務,到2030年的營收可能達1兆美元。

拜倫預測,特斯拉未來可能成為最大汽車公司,「每年將銷售1000萬到1500萬輛車」,且如果馬斯克少發點推文,會更有益於特斯拉的投資者,「少點溝通將使投資者受益」。

《CNBC》指出,拜倫是特斯拉堅定的支持者,從2014年起就是特斯拉的大股東,其每股平均成本為219.70美元,且拜倫曾在5月表示,特斯拉的股價將會大漲20倍,儘管實際上截至週一收盤時,特斯拉股價從今年5月14日至今僅上漲約3%。

特斯拉股價則在10月1日收盤上漲17.35%,至每股310.70美元。

評析
特斯拉大股東拜倫表示,如果馬斯克少發點推文,會更有益於特斯拉的投資者,少點溝通將使投資者受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5: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未減稅、沒補貼 消費者恐買不起電動車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

攤開市售純電動車價格,高「貴」不親民,政府2040年擬推動車輛全面電動化,以目前全球純電動車的售價,沒補貼、沒減稅,普羅的消費者恐怕買不起。

以台灣目前市占率最高的特斯拉(Tesla)為例,入門的Model S電動車每輛售價高達359萬元,頂級的Model X每輛要價則高達約667萬元。

BMW i3純電動車每輛售價也要188萬元起,就連凱勝綠能代理、在台灣組裝的中國比亞迪e6H電動車,每輛建議售價也高達210萬元。

裕隆集團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純電動車,每輛售價至少也要百萬元起跳,業者直言,「平價純電動車不可能存在」。

至於目前市售油電混合車和汽油車價差大約落在10~20萬元間,Camry 2.0經典款每輛91.9萬元起,油電混合車2.5經典款每輛106.9萬元。

車商認為,電動化車輛並非一蹴可幾,短期之內應透過補貼或減稅等措施逐步改變國人購車習慣。可針對電動化車輛提高補助額度,亦可考慮透過汽燃費隨油徵收來改變民眾用車及購車習慣,提高民眾購買電動化車輛的意願。

同時加速導入電動車核心技術並將之國產化,否則難保台灣車輛電動化的結果,屆時台灣將充斥著中國來台組裝的電動車滿街跑,品質及安全性都令人擔憂。

評析
以目前全球純電動車的售價,沒補貼、沒減稅,普羅的消費者恐怕買不起。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5: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2040年全面電動化? 國內車商剉咧等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

行政院「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祭出2040年台灣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車商憂心,目前台灣大多數電動汽車皆是進口車,若欠缺配套,國產車廠恐被打死,消費者也買不下昂貴的進口電動車。

車商表示,目前國產車主要品牌仍以販賣汽油車為主,僅有裕隆(2201)集團旗下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生產少量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型,大多數的電動化車輛皆是進口車。

受制國外母廠 難導入核心技術
而且,台灣大多數的車廠決策都必須受制於國外母廠,在考量市場規模及政策的補貼措施下,大多數母廠難以將電動車核心技術導入台灣,這也間接影響國產電動化車輛的普及。

車商說,行政院指的汽車全面「電動化」定義是什麼?歐洲環境署定義的電動化車輛涵蓋純電動車(BEV)、油電混合電動車(HEV)、插電式複合動力電動車(PHEV)、增程式電動車(REEV)、氫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等5種類型。

台灣汽車全面電動化若侷限在純電動車(BEV)恐怕難以和國際接軌,且歐美研究資料顯示,特斯拉Tesla Model S P100D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傳統燃油小車Mitsubishi Mirage來得多,HEV、PHEV、REEV等節能車輛約能減碳50%,可立即改善空氣污染問題。

台灣電力主要來自於火力發電,故政府在構思未來車輛電動化的策略上,應廣泛將各種形式的電動車全部納入,並同時考量未來能源政策的調整,才能真正產生降低空污的成效。

其次是充電基礎設施的建置,目前台灣公有充電站覆蓋率不足,除了公有充電站不好找,私人充電柱的安裝也是充滿挑戰,社區大樓常常遇到電動車影響公電契約容量之問題而被拒絕安裝,若不適時修法(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多方面的條件都不利於電動化車輛的普及。

評析
台灣車廠都受制於國外母廠,大多數母廠難以將電動車核心技術導入台灣,這影響國產電動化車輛的普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5: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產量衝高 獲利在望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公布上季(9月底止)電動車產量衝破8萬台創新高,其中最受矚目的Model 3產量也達5.3萬台,合乎特斯拉先前設定產能進度,也代表實現獲利的營運目標在望。

受到產量與銷量均創歷史新高的激勵,特斯拉繼周一暴漲17%後,周二跳空開高報315.87美元,大漲1.7%。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上周六發布內部信件表示:「特斯拉非常接近獲利。為了確保一切順利,大家明天一定要完美執行生產計畫。」由於周日正好是上季結算日,因此穆斯克這番話已暗示上季產量傑出。

特斯拉表示,上季電動車產量共80,142台,超越前兩季總和,創歷史新高。其中上季Model 3產量達53,239台,剛好落在特斯拉設定的5萬至5.5萬台目標範圍內,且高於前一季的約29,000台。

特斯拉上季電動車總出貨量達83,500台,較去年同期的26,150台暴增逾2倍,其中Model 3出貨55,849台,Model S交車14,470台,Model X也賣出13,190台。

Model 3去年推出就被外界視為特斯拉打入主流市場成敗關鍵,無奈生產線持續面臨技術瓶頸,導致產量難以提升。這段期間穆斯克多次發言失當,導致特斯拉股價劇烈動盪。

穆斯克先前在推特發文宣稱公司下市資金到位,使美國證交會(SEC)上周控告穆斯克詐欺,並請求法院下令穆斯克辭退職務,導致公司股價在上周五暴跌13%。

所幸穆斯克與證交會達成和解,穆斯克及特斯拉分別支付2千萬美元罰金。根據和解內容,穆斯克留任執行長,但至少3年內不得擔任董事長。特斯拉須指派一名獨立董事長及兩名獨立董事加入董事會。

穆斯克和解與特斯拉上季產量料將創新高的雙重好消息激勵投資人信心,推動特斯拉股價周一暴漲17%,創5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

CFRA Research分析師尼爾森(Garrett Nelson)表示:「2千萬美元罰金對穆斯克來說只是筆小數目,不僅能讓他留任執行長,也讓特斯拉改善企業管理制度。」

評析
特斯拉上季電動車產量共80,142台,超越前兩季總和,創歷史新高,其中Model 3產量也達5.3萬台。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6: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交車量 不如預期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特斯拉公司(Tesla)2日表示,第3季共生產8萬142輛電動車,不僅比第2季多出50%,並創新高,平價車款Model 3的周產量也達標。然而,Model 3上季交車量少於市場預期,股價2日早盤下跌2%。

特斯拉說,上季共生產5萬3,239輛Model 3,幾乎是第2季的兩倍,也符合該公司8月預估的產量5萬至5.5萬輛。

在上季的最後一周,該公司生產逾5,300輛Model 3。特斯拉第2季總共生產5萬3,339輛電動車,包括2萬8,578輛Model 3。

不過,特斯拉上季共交付5萬5,849輛Model 3,比分析師預測的5.6萬輛少,拖累特斯拉股價2日早盤下跌2%,報304.21美元。特斯拉表示,第3季共交出8萬3,500萬輛車。

該公司上月一直在衝刺交車,比以往季末投入更多精力,執行長穆斯克多次預估上季可望獲利。

上季Model S和Model X的產量為2萬6,903輛,略高於第2季。 該公司表示,儘管遭遇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的逆風,但第3季仍能增加Model 5和Model X的產量。貿易緊張導致中國對特斯拉課40%的進口關稅,而其他汽車則課15%。

電動車情報網站Electrek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特斯拉在9月最後兩天半的產量超過2,000輛,使上季產量擴大至8萬輛左右,上季產量幾乎等於前兩季總和。

儘管Model 3的產量有些起伏,且顯然未達成周產6,000輛的目標,但產量季增加187%仍令人刮目相看。特斯拉並且維持全年生產10萬輛的目標不變。

評析
儘管Model 3的產量有些起伏,且顯然未達成周產6,000輛的目標,但產量季增加187%仍令人刮目相看。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2040年全面電動化? 台灣電動車可行嗎?

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威任/專題報導

行政院針對日益嚴重的空汙問題,去年底提出空汙防制行動方案,其中拍板2030年新購公務車輛及公共運輸大巴士全面電動化、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階段性目標則是2040年新售汽車將全面電動車化。但除了基礎建設沒有配套外,從燃油車想要一步到位轉換成電動車,在使用習慣上的轉變也將為民眾帶來不便。除了電動車外,是不是還有其他選項呢?

立委趙天麟日前在立法院總質詢時提出,參考國外在推動電動化的過程中,除了電動車款(EV)外,也多半會將油電車(HEV)及插電式油電車款(PHEV)等節能環保車納入納入電動化範疇,如果能夠將電動化車輛定義放寬為「環保車」,將更有助於提升政策可行性。

如果以歐美先進國家做為參考對象,目前世界各國喊出電動化目標,最為積極的是北歐的挪威,預計2025年將只能販售零排放汙染的車輛。其他包括荷蘭(2025年)法國、英國(2040年)、日本(2050年)及德國(未明訂)等國也同樣積極朝向電動化,但不同於挪威的零排放,其他國家都以禁止販售傳統的汽/柴油引擎為主要方向。

也就是說,大部分國家鼓勵的電動化,除了純電車款外,其實也將油電車、插電式油電車、增程式電動車及氫燃料電池電動車等納入,歐洲環境署也是以上述五種動力列為電動化車輛的認定解釋。

但台灣目前在電動車方向上則較為含糊,雖然喊出2040年全面電動化,但除了缺少充電基礎建設的配套規畫外,究竟電動車的定義為何?目前也是較不明確。其實以台灣在電動車領域的代工經驗、加上幅員有限、大都會之間的距離短,相較於歐美等地擁有更好的優勢來發展電動車,但綜觀目前台灣汽車市場,電動車的比例仍相當低,而且絕大多數的電動車都是價位偏高的進口車款,目前純電車款僅BMW及TESLA。

目前台灣市場如果以純電車款來說,僅自主品牌LUXGEN目前有電動車生產規劃,但目前仍沒有真正量產市售的國產電動車,如果政策方向僅將「純電動車」列為唯一目標選項,將導致台灣市場只能全面仰賴進口車款,國產車廠將瞬間被打趴。

另一個電動車發展的問題,在於充電基礎設施的建置,公有充電站覆蓋率不足外,私人充電柱的安裝也是充滿挑戰,舊建築大廈可能因為管線老舊而無法安裝充電柱,社區大樓則是必須必須面對管委會這關,想要在私人車位上裝充電樁並非易事,多方面的條件都不利於電動化車輛的普及,針對這些議題,都需要政府積極完成修法(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相較於目前問題尚多的純電車發展,筆者更看好油電車款及插電式油電車,除了售價門檻相對較低外,即便沒有電也能靠內燃機運作,不至於一夕之間改變多年用車習慣,而且在節能減碳上也不比純電車款來得差,其實更適合當前的台灣汽車環境。

以過去曾在台灣市場販售的油電車及插電式油電車來看,包括TOYOTA、LEXUS、BMW、Mercedes-Benz、VOLVO、Mitsubishi、Hyundai、Nissan、Infiniti及Ford等品牌都可提供,台灣大多數的車廠決策都必須受制於國外母廠,而在考量市場規模及政策的補貼措施下,大多數技術母廠難以將電動車核心技術導入台灣,這也間接影響國產電動化車輛的普及,如果可以透過誘因及鼓勵,讓車商能順勢向母廠爭取國產化更多環保節能車款,應該會比卻乏規劃、只想一步到位的電動車口號來得更加可行。

在油價創下47個月來新高的同時,絕對也是正視未來關於汽車工業發展規劃的時刻。除了政府的支持外,也可針對電動化車輛提高補助額度,增加民眾購買電動化車輛的意願,或可考慮透過汽燃費隨油徵收,來逐漸改變民眾用車/購車習慣,藉此培養使用者觀念及意識,分階段設立目標逐步實現。

評析
大多數技術母廠難以將電動車核心技術導入台灣,這也間接影響國產電動化車輛的普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6: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辭職後 特斯拉新董座可能是他...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以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務至少3年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解,而特斯拉董事會傳出,部份成員希望由21世紀福斯執行長、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之子擔任新任特斯拉董事長。

《紐約時報》2日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將於45天內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而SEC另要求特斯拉應增加兩位獨立董事。特斯拉董事會則傳出,部份成員希望董事成員之一、媒體大亨梅鐸之子詹姆斯‧梅鐸(James Murdoch)接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但此提議尚未被認真討論,而詹姆斯‧梅鐸也未必是所有董事會成員的首選。

目前詹姆斯‧梅鐸尚未對此報導發表評論。

詹姆斯‧梅鐸自2017年以來一直擔任特斯拉董事會成員,且未曾提議自願擔任主席。今年5月,特斯拉股東美國退休金顧問公司(CtW Investment Group)和顧問機構Glass Lewis,皆遊說股東們投票反對詹姆斯‧梅鐸再次當選董事會成員,因其認為詹姆斯‧梅鐸缺乏汽車業或綠能技術經驗,以及其管理的21世紀福斯子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曾在2016年發生性侵醜聞。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公司治理專家Lucian Bebchuk表示,特斯拉增加兩名新獨董可能對公司有幫助,但作風強勢的馬斯克,通常很難讓獨立董事表達自己的主張,主要股東也可能會降低獨立董事作為監督執行長行為和決策的效力。

評析
特斯拉董事會傳出,部份成員希望由媒體大亨梅鐸之子擔任新任特斯拉董事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6: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難逃貿易戰波及 中國製車成本高6成

編譯廖振堯/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期稍微緩解壓力,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解詐欺告訴,昨日公開的Model 3交付數量也超越預期目標。然而,特斯拉也表示美中貿易戰正打擊特斯拉的競爭力,其中國製造的車款成本高出約6成,或是得承受40%進口關稅稅率。

特斯拉昨日在宣布Model 3相關數據時,也提到貿易戰影響成本、打擊競爭力。特斯拉在7月時宣布將在上海設立工廠,是電動車公司進軍中國的先鋒,但昨日卻指出受關稅影響,在中國製造完全相同的車款,成本會高出55%至60%。

特斯拉早前表示,為反應美中雙方第1輪關稅的影響,會提高20%在中國的售價,昨日則表示會加快上海廠的建設來應對成本上升、貿易緊張的局勢。上海廠預計2年後可以開始生產,5年後可達年產量50萬輛。

但特斯拉仍充滿信心,稱:「我們的車款要出口到中國需要繳40%關稅,而其他汽車只要15%,加上美中局勢緊張,種種不利因素下Model S和Model X交付量還是有顯著成長。」

特斯拉股價繼週一暴漲17%後,週二收跌3.1%至301.02美元。

評析
特斯拉指出受關稅影響,在中國製造完全相同的車款,成本會高出55%至60%。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7: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趨勢當道 巴黎車展注入科技業新血

中央社巴黎2日綜合外電報導

年度巴黎車展將於4日開幕,今年會場上,汽車業高層將與不尋常人士並肩推銷,那就是亟欲打入電動車產業的數以十計科技專家,原因是電動車被許多人視為終極的聯網裝置。

電動車是今年巴黎車展(Paris Motor Show)的主角。不僅賓士(Mercedes-Benz)和奧迪(Audi)等高級車廠牌終於加入戰局,現場也將有數以十計的新創企業展示自動駕駛車產品。

法國汽車同業公會理事長夏泰爾(Luc Chatel)1日對汽車業高層表示:「這些新車每輛都需要1億程式碼行數(LOC),是一架波音(Boeing)飛機所需的5-6倍。」

汽車業熱衷於電動化革命,一部分是情勢使然,因為監管當局和地方政府試圖減緩許多大城市面臨的霾害問題。

在歐洲,由於歐洲聯盟(EU)將自2021年起採取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加上「柴油門」造假醜聞案後氣排測試標準更嚴格,各家車廠目前持續加緊腳步以符合法規。

繼投入數以十億計美元資金開發新電池,且仍不確定投資能回收,企業如今又押注電動車產業,認為這將有助提升他們的獲利。

由於電動車馬達比汽車引擎更耐用,且活動零件更少,因此安裝和售後服務需要的人力少很多。

但車廠大老闆知道,若要充分開發持續聯網的未來電動車潛力,他們無法單靠己力。

谷歌(Google)、諾基亞(Nokia)和法國資訊科技專家源訊公司(Atos)等科技企業,今年都將派員參加巴黎車展,訴求是協助車廠度過汽車業巨變。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 Alliance)執行長戈恩(Carlos Ghosn)1日發表專題演講時說:「顯然每家公司都希望每件事自己來。…行動產業爆炸,車廠將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並和其他業者結盟。」

戈恩預言:「車展上見到的車廠將越來越少。」他預期到了2022年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賣出的1400萬輛車中,有10%將是全電動車。

評析
電動車是今年巴黎車展的主角,賓士和奧迪等高級車廠牌終於加入戰局。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英脫效應…汽車業未來會更慘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美國汽車製造業9月銷售悽慘;大家都須繫好安全帶,因為未來還將更壞。由於消費者的偏好已經從房車轉向SUV,因此美國汽車市場惡化毫不令人驚訝。但投資人不應認為這就是谷底,全球汽車製造業前面的路只怕更難走。

美國開徵關稅,並威脅將採取進一步的貿易行動,影響已開始顯現。福特執行長哈克特已表示,鋼鋁國安關稅可能會把稅後盈餘吃掉10億美元。原料成本上升,廠商非得將新增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不可。美國汽車售價已經愈來愈貴,平均售價上漲約2%,即每輛車漲約700美元;其中本田漲價4.6%,福特漲價約3.2%。

汽車業不僅在美國市場表現不佳,接下來還要面對英國「脫歐」的衝擊。豐田警告,如果英國「硬脫」,英國廠每周7,800萬美元、一年40億美元的營收將被「攪亂」。

川普一再強調中國是美國貿易行動的第一目標,所引發的不確定性將使車廠不願擴大成本支出;加上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全球電動車形成新趨勢,且能源使用效率相關法規愈來愈嚴,汽車製造業成本勢必增加,獲利率將萎縮,前途更加坎坷。

面對前途崎嶇難行,業者的策略之一就是轉向中國市場。中國過去兩年汽車銷售成長雖然減緩,但至少還在成長。豐田將把Prius油電混合車的科技轉移給中國合資夥伴,日產已表示要以中國為最大的市場。

但日本車廠並未在中國市場取得優勢地位,而且2016及2017年的銷售量也不亮麗;現在中國需求成長減緩,業者還想爭取市占率,當非長久之計。

評析
全球電動車形成新趨勢,且能源使用效率相關法規愈來愈嚴,汽車製造業成本勢必增加,前途更加坎坷。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7: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出運了!
銷量殺入全美前5 只輸日本雙田

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先是美國最暢銷電動車,再來是賣最好的豪華車。特斯拉Model 3如今已竄起為全美國銷量最好的房車之一。

各大車廠本周公布總銷量,9月為止的1季,特斯拉Model 3銷售量在全美房車(不分價格、尺寸)排第5,只輸給豐田COROLLA、CAMRY及本田CIVIC、ACCORD。

彭博報導,這份排名並不完美,因為特斯拉並未公布美國銷量,上季數據包含一部分加拿大出貨。

但在美國人偏好跨界車、SUV和卡車的趨勢下,作為房車型態的Model 3能竄起並不容易。在單季總銷量排第5,就電動車來說史無前例;對去年掙扎於量產Model 3的特斯拉來說,也是重大進展。

特斯拉的競爭對手已經感受壓力,美國最暢銷的豪華房車賓士C系列,上月銷量驟減24%,今年1-9月減少28%。

雖然市面已有不少電動車或油電車,但特斯拉是第一且唯一打入日、韓車廠主宰前10大暢銷房車的純電車,而且價格還比其它大眾車款貴。

最頂級版本Model 3,目前賣得最好,平均售價逼近6萬美元(約184萬台幣)。特斯拉說,作為電動車普及的關鍵,3.5萬美元(約107萬台幣)起跳的較便宜版本可能在年底問世。

評析
特斯拉是第一且唯一打入日、韓車廠主宰前10大暢銷房車的純電車,而且價格還比其它大眾車款貴。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7: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曾威脅董事會 若逼迫和解就辭職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因涉在推特發文說已準備好資金,要讓特斯拉私有化的PO文,嫌誤導投資人而遭美國證管會(SEC)控告詐欺,馬斯克為此付出巨額的罰款與3年內不再擔任特斯拉董事長的條件,與SEC和解。

但是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先前馬斯克就在是否與SEC和解的問題上,曾經威脅特斯拉董事會,如果堅持要求自己和解,則將辭去特斯拉職務,並且拒絕條件優厚的和解內容,導致將自己與特斯推向更難的困境中,因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指出,在馬斯克最後決定是否和證交會和解之前,他曾打電話給特斯拉董事會表示,如果董事會堅持他與特斯拉和美國證交會簽署和解協議,他將辭去公司職務。

馬斯克還要求董事會對外稱讚自己的正直人品。只是馬斯克威脅董事會要辭去的職務,究竟是執行長還是董事長,目前尚不得而知。

雖然馬斯克態度強硬,但到了第2天特斯拉的律師又請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給該公司一個機會,因為這次得到了馬斯克的勉強同意。

因此特斯拉與馬斯克在周六與該委員會和解,除去同意各自支付2000萬美元的罰金外,馬斯克還同意辭去該公司董事長職務,但繼續擔任首席執行長一職。

另外,據多家媒體報導,事實上,美國證交會原計劃和馬斯克達成和解協定,證交會已經草簽了和解協定內容,馬斯克需要支付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7億元的罰款,2年之內不得擔任特斯拉董事長一職。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面對一份並不苛刻的和解協議,馬斯克拒絕進行和解,特斯拉的律師給證交會律師答覆電話,隨後證交會召集人馬,迅速起草了訴狀,狀告馬斯克誤導投資人、構成證券欺詐。

證交會還要求法庭禁止馬斯克在任何上市公司任職。

根據外媒引述多位元知情人士指出,馬斯克顯然是特斯拉公司最重要的資產,董事會面對馬斯克的威脅做出了妥協,即拒絕和證交會簽署協定。

然而在不久之後,特斯拉公司的律師再一次走進了證交會大樓,他們帶去的資訊是馬斯克同意新的和解方案。

第2份和解協議要比第1份更加嚴苛。馬斯克以及特斯拉公司必須各自支付2000萬美元的罰款,另外禁止馬斯克擔任特斯拉董事長的時間也從2年變成了3年。只是馬斯克仍然可以擔任特斯拉的執行長。

至於馬斯克的態度為何有180度大轉變?根據報導指出,週五早間,馬斯克拒絕和解方案的消息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震動,市場擔心證交會未來會讓馬斯克徹底下台,當天特斯拉股價暴跌了14%,而特斯拉股價暴跌改變了馬斯克的想法。

在最終簽署和解協議之後,讓特斯拉股價出現了大幅反彈。

由於馬斯克對於是否與SEC和解的問題上,固執了48小時,這給他本人和特斯拉公司帶來了巨大代價。

面對第1次和解協議被拒絕,證交會開出了更加苛刻的條件迫使對方接受。

證交會還要求特斯拉董事會增加兩名獨立董事,選舉一位獨立董事擔任董事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John C. Coffee Jr.表示,馬斯克拒絕了條件非常優厚的第1份和解協議,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他需要受到制約和監控,主要是馬斯克在法律上已處於相當不利的位置,但又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馬斯克又顯得十分敏感。

評析
馬斯克拒絕了條件非常優厚的第1份和解協議,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他需要受到制約和監控
 樓主| 發表於 2019-9-26 17:08: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拚自駕車市場 本田將砸840億與通用汽車合作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隨著越來越多汽車製造商投入自駕車研發,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汽車(Honda)今也宣布將斥資27.5億美元(約新台幣844.14億元)與通用汽車和其自動駕駛部門Cruise Holdings達成合作。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面對電動車市場崛起,本田汽車決定向Cruise Holdings投資7.5億美元,並在未來12年內投入20億美元作為商業資本,希望此合作能幫助其擴展無人駕駛、共享汽車等服務。

據了解,本田與通用汽車早在2013年就開始合作開發燃料電池汽車、2017年共同為汽車生產零組件,並在今年開發電動汽車電池,而該電池充電速度快、續航力也較現有產品更長,進而提升日本在電動汽車領域落後的地位。

事實上,除了本田與通用汽車外,越來越多德國汽車大廠也紛紛投入電動車領域,其中包括戴姆勒旗下賓士(Mercedes-Benz)、寶馬(BMW)、奧迪(Audi)和保時捷(Porsche)等,有分析師便預測,當前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的市佔將在未來10年內從12.3%跌至2.8%。

評析
Honda將斥資27.5億美元與通用汽車和其自動駕駛部門Cruise Holdings達成合作。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4日《先探投資週刊》2007期,供同學參考

電池龍捲風暴

【文/馮欣仁】

為了不讓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專美於前,德國二大豪華車廠賓士、Audi均不約而同地在九月份推出自家首款電動車,其中,賓士所推出名為EQC的電動休旅車(SUV),售價約四.九萬美元,相當接近特斯拉的入門車款Model 3,據了解,目前已經累積超過二千張訂單,預計二○一九年就能交車。此外,超跑保時捷也計畫在二○二二年前,投資六○億歐元開發電動車技術。

除豪華品牌外,平價品牌對於電動車未來的發展也加緊腳步,福斯汽車集團日前發表了嶄新MEB模組化電動車底盤平台,並會在二○一九年推出首款新車福斯ID。尤其,這具MEB模組化底盤平台將會廣泛應用在集團旗下各品牌,預計二○二二年底就能累積二七輛不同品牌與形式的電動車款。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全球電動車展望,一七年全球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數量超過三○○萬輛,比一六年增加五四%,預計到二○三○年電動車的數量將達到一.二五億輛。隨著越來越多傳統車廠跨入電動車領域,將促使鋰電池與相關材料如(正負極材料、隔離膜與電解液)需求只增不減。

歐洲車廠積極跨足EV
日本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調查報告指出,因德國自二○三○年起、英國和法國自二○四○年起將禁售內燃式引擎(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車,讓各家車廠將加快腳步推出電動車等環保車新車款、有望提振車用鋰電池市場持續呈現增長,預估二○二○年車用鋰電池市場規模將擴大至一一九.七GWh、將較一六年成長一.五七倍,到二○二五年有望進一步擴大至二五四.九GWh。

面對電動車等終端需求逐步成長,促使電池相關業者無不加緊腳步擴產。全球最大車用鋰電池廠寧德時代自從今年六月十一日掛牌以來,股價一度飆漲至最高九五.○八港元,雖然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近期股價回落至七三港元附近,短線跌幅約二三%,較中國車用零組件股或是汽車股來得輕微,顯示出市場對於電動車的前景依然抱有期待。

隨著不斷提升電動車產能,德國汽車廠商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電池供應商。因此,日前BMW也找上寧德時代合作,雙方簽署十一.六億美元合約。LG化學也斥資十六.三億美元在波蘭建造歐洲最大的電動車電池工廠,無非是看中福斯、雙B等車廠未來搶進電動車這塊大餅。

當前電動車普及率無法有效加速,最大關鍵仍在於電池成本居高不下,鋰電池當中所涵蓋的鈷、鋰、鎳等金屬原料,往往易受到國際局勢或人為炒作而出現波動。日前日本電池大廠Panasonic已宣布計畫在二~三年內量產鈷用量減至現行一半的圓筒型鋰電池,可望大幅降低電池成本,進而使得電動車的車價不再是高不可攀。

高鎳三元電池將蔚為主流
為了解決成本上漲的問題,同時往高能量密度(大於二○○Wh/kg) 產品推進,電池芯廠積極導入鎳錳鈷(NMC)與鎳鈷鋁(NCA)等正極材料,增加鎳金屬的使用量,相對的鈷金屬的比重也會逐漸降低。若按照鎳錳鈷的比例,三元電池又可以分為111、523、622、811等型號。由於鎳主要作用為提升能量密度,目前在高鎳三元動力電池領域,Panansonic幾乎是獨霸。Panasonic應用在特斯拉Model 3上的圓柱型電池,透過改良高鎳正極材料和矽碳負極材料的應用,使電池能量密度實現了二○%的提升。

【本文未完,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007期】

評析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明年全球市面上插電式油電車及純電車,將大增20%至216款。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5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行動服務 豐田軟銀合資新公司

聯合報 東京記者蔡佩芳/四日電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和軟銀(Softbank)宣布,將成立合資企業莫內科技(Monet Technologies),利用電動車結合物聯網,提供行動服務。

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四日在東京共同舉行記者會。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表示,現在正面臨百年一度重大改革的時代,汽車成為社會系統的一部分,豐田由汽車製造商轉變為行動相關服務公司,軟銀在轉型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說,與全球最大汽車公司豐田的合作讓他非常興奮,莫內科技是雙方一起跨出的第一步,未來還將有第二波、第三波的合作。

莫內科技將整合豐田用於連網車輛的資訊基礎建設,以及軟銀用來收集分析智慧型手機及感應器的物聯網平台。軟銀持股百分之五十點二五、豐田持股百分之四十九點七五,由軟銀副社長宮川潤一擔任執行長,初期資本額為廿億日圓,未來將追加至一百億日圓。

莫內科技將使用豐田自駕電動車e-Palette,推出餐飲等行動服務;或是能在車上提供醫療檢驗的醫院接駁車、行動辦公室等。雙方預計在今年度開始提供全國公家機關及民營企業派車服務;到二○二○年下半年,豐田正在開發中的次世代無人電動車也將導入這項服務。

評析
豐田和軟銀將成立合資企業莫內科技(Monet Technologies),利用電動車結合物聯網,提供行動服務。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3: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日兩大車廠 揪伴攻自駕車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日本兩大車廠豐田(Toyota)和本田汽車(Honda)相繼宣布將與其他公司合作開發自駕車等技術,豐田將與軟體銀行(Softbank)結盟,本田則與選擇與美國通用汽車(GM)合作,凸顯日本車廠都正在加速投入這塊已被美國科技和汽車業者主宰的市場。

豐田汽車4日與軟銀共同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莫內科技(Monet),以開發自駕車、聯網汽車及新的運輸服務。初期資本額為20億日圓(1,750萬美元),軟銀將持股50.25%,豐田持股49.75%。軟銀6月也曾投資GM Cruise共22億美元。

豐田與軟銀的結盟初期將聚焦於日本的隨選運輸服務,包括車上飲食、配有醫療檢驗裝置的醫院接駁車等,但豐田表示,未來兩家公司有可能攜手進軍全球更多市場。

本田汽車也在3日宣布,將投資7.5億美元在通用(GM)的自駕車子公司GM Cruise,承諾未來12年將投資20億美元,以研發可量產的全自動自駕車。本田將持有該公司5.7%股權。

華爾街日報指出,豐田和本田的決定,反映出長年自豪於自身卓越技術、不理其他公司發展的日本車廠,文化也出現轉變。本田執行長八鄉隆弘一直在積極洽談交易,尤其專注在電動車和自駕車方面。豐田汽車也一直和自家供應商一起研發自駕車和人工智慧(AI)技術,同時併購一些科技新創公司。

本田的交易中較令人意外的是,本田2016年12月曾揭露正與Google母公司字母旗下自駕車公司Waymo洽談合作,但兩公司尚未宣布任何具體計畫。

Waymo發表聲明表示,公司仍持續與本田討論合作機會,並也和其他車廠洽談。

豐田和軟銀雖迄今在行動技術上未有任何大型合作,但兩公司都正在為自駕車和汽車共乘等服務研發技術,並也都與Uber、Grab、滴滴出行等叫車服務公司進行合作與投資。

評析
豐田和本田的決定,反映出長年自豪於自身卓越技術、不理其他公司發展的日本車廠,文化也出現轉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3: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5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油價近逼百美元 電動車迎接爆炸成長

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原油價格進逼每桶100美元,對砸巨資開發電動車的各大車廠來說,「正是時候」。

國際油價上個月創4年新高, 迫使消費者評估傳統引擎及電動車的相對成本。傳統車廠將在2019年大推電動車,油價上漲將成渦輪助力。

雷諾和日產汽車總裁戈恩(Carlos Ghosn)在巴黎車展上表示:「油價越高,推廣電動車的助力越大」。

各界關注特斯拉Model 3產量之際,亞、歐、美汽車廠都將在2019年搶攻電動車市,從市區小車到高性能跑車都有。

德國雙B和奧迪的新車都已上膛,奧迪今年稍晚將開賣e-tron休旅車,賓士EQC將在2019年接棒,BMW旗下的Mini也將推出備受期待的Mini Electric掀背車。

日本方面,受益於本田推出CLARITY插電式油電車及URBAN純電車,銷量將持續上揚。日產將開賣暢銷車款LEAF的長程版本。

佔全球電動車銷量將近一半的中國,為了因應特斯拉及外國車廠登陸,比亞迪、北京汽車等在地車廠都將擴大產品陣容。

頂級超跑也要加入戰局,英國ASTON MARTIN正在籌備電動版RAPIDE跑車,每小時極速將達249公里。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明年全球市面上插電式油電車及純電車,將大增20%至216款。

全球汽車銷售中,純電及插電式油電車的比例仍低,但成長驚人;第2季出貨年增77%至41.1萬輛。即便油價上漲前,明年第2季即可望再成長49%。

英國電動車租賃公司octopus執行長霍爾斯(Fiona Howarth)表示:「我們已經看見需求超越供給,高油價會提升成長力道。電動車將來得比預期快」。

原油今年上漲27%來到每桶85美元以上,多數交易員預期美國制裁伊朗,將刺激油價今年底衝到100美元。原油上漲已經反映到汽油,美國每加侖均價逼近3美元,2014年來首次。

電動車賣不賣得動,充電便利性是個關鍵。歐洲各國公用事業正砸錢擴大充電網,中國也有全國性的基礎建設計畫。

西班牙最大電力公司IBERDROLA執行長嘉蘭(Ignacio Galan)說:「這是我們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我們不想成為電動車發展的瓶頸。」

評析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明年全球市面上插電式油電車及純電車,將大增20%至216款。
 樓主| 發表於 2019-9-27 15: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諷SEC「空頭致富委員會」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與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才剛達成和解不久後,前者又大放厥詞,公開嘲諷SEC圖利空頭,應改名為「空頭致富委員會」(Shortseller Enrichment Commission)。穆斯克的爭議推文勢必再度點燃他與SEC的戰火。

穆斯克周四推文暗示,SEC幫助放空特斯拉的投資者大賺一筆,他譏諷「我只想說空頭致富委員會做得好,如此改名真是恰到好處!」

向來作風狂妄,喜歡挑戰權威的穆斯克,已不是第一次公開槓上主管機關。年初他曾以一起特斯拉致命車禍,公然槓上聯邦安全調查人員。

不過,上周末才與SEC達成和解的穆斯克,再度對該機關嗆聲,則是將他的挑釁作風拉到新的層級。

穆斯克曾在8月7日發表一則推文,聲稱已確保資金來源無虞,將對特斯拉私有化。但隨後後又以股東反彈為由,取消下市計畫。整起鬧劇也促使SEC上月對穆斯克提告,指控他的作為已誤導投資人與違反證券法。

雙方最後在上周六達成和解,穆斯克同意辭去董事長一職,並在3年內不得回任。不過兩造和解還未獲得聯邦法官同意。

專家指出,穆斯克推文可能違反他與SEC和解時的原則之一。過去曾擔任SEC律師,目前任職於Murphy & McGonigle的克林姆(Stephen Crimmins)認為,穆斯克此舉顯然已破壞他與SEC的協議。

前SEC主席皮特(Harvey Pitt)表示,雖然穆斯克推文並無違反證券法,不過他仍認為此舉是「幼稚、自戀、愚蠢、謬誤與任性」。

評析
上周末才與SEC達成和解的穆斯克,再度對該機關嗆聲,則是將他的挑釁作風拉到新的層級。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6: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鋰多不怪 天齊收購智利SQM

工商時報 楊日興/綜合報導



大陸鋰企近期動態頻繁值得關注,兩大巨頭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將陸續赴港上市、斥資擴廠,而天齊鋰業收購智利最大鋰生產商SQM的交易本周四(4日)也獲得智利反壟斷法院獲准。

路透報導,智利反壟斷法院周四批准天齊鋰業收購SQM 24%股權的交易案,據悉交易規模將為41億美元。根據天齊鋰業和智利反壟斷監督機構的協議,天齊鋰業不能提名任何高管或員工進入SQM董事會,且天齊鋰業未來與SQM或其對手Albemarle所達成的任何與鋰相關的交易,都必須告知監管機構。

天齊鋰業對此發布聲明稱,預計將在2018年Q4完成對SQM的交易。

當前天齊鋰業與贛鋒鋰業角逐市場龍頭的競賽十分激烈,兩家企業目前均在A股掛牌,並著手進入H股,擴大募資能力以增加手牌。

贛鋒鋰業今年2月便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近期消息指出,贛鋒鋰業將於10月11日在香港掛牌上市。但新浪港股報導,由於當前港股市況不佳,贛鋒鋰業將以招股價下限16.5港元定價。

贛鋒鋰業9月底時也和電動車企特斯拉簽下3年採購協議,且贛鋒鋰業當時也公告,將以不超過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自有資將,建設年產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預計該項目能進一步擴大公司高端鋰鹽產品的產量和市占。

天齊鋰業也於8月20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畫將募資淨額的90%用於SQM股份收購的再融資。同時,天齊鋰業也在9月初公告,將以自籌資金的方式投資約14.31億元來新建一座年產量達2萬噸的碳酸鋰工廠。

華夏時報報導,兩家鋰業巨頭分別以不同報告宣稱自己是業界的龍頭。贛鋒鋰業引用英國商品研究所數據稱,按產能計,截至去年底,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鋰化合物生產商,全球最大金屬鋰生產商。

而天齊鋰業則用Roskill報告稱,按去年銷售收入計,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鋰生產商。按去年產量既,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鋰化合物生產商。

評析
天齊鋰業收購智利最大鋰生產商SQM的交易,4日也獲得智利反壟斷法院獲准。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6: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石化產品 將撐起原油需求

經濟日報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

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指出,全球塑膠和石化產品將成為石油需求的關鍵推手,到2050年將占石油需求成長近半,有助抵銷汽車燃油消耗趨緩的問題。

路透報導,儘管各國政府努力減少汙染並降低碳排放量,但IEA預期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仍將推升石化產品需求大增。據IEA的報告,2050年全球汽車燃油需求將趨緩,主因是有更多電動車和高效能內燃機面世,但石化產品需求增加可望抵銷這個問題。

IEA署長畢羅說:「石化部門是全球能源爭論的盲點,但石化產品未來無疑會成為石油需求成長的關鍵推手。」這份報告預估,2030年石化產品將占全球石油需求成長的三分之一,到2050年左右增加的需求中更有一半是來自石化產品。去年全球石化產品原料對石油的需求為每日1,200萬桶,大致占全球原油需求12%。

預料2050年石化產品原料對石油的需求將成長至每日1,800萬桶,且多數需求將來自中東和正在興建大型石化廠的中國。石油業者埃克森美孚和皇家荷蘭殼牌計劃在未來數十年內興建新的石化廠,主因是看好塑膠製品的需求大增。

塑膠製品近來面臨審查趨嚴,如塑膠廢棄物流入海中危及海洋生物生命,促多國全面或部份禁用或對一次性塑膠袋課稅。但IEA的報告也指出,政府努力推動回收以減少碳排放,對石化產品的成長影響甚微。

評析
全球塑膠和石化產品,到2050年將占石油需求成長近半,有助抵銷汽車燃油消耗趨緩的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7: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搭上順風車...油價飆升 電動車順勢搶市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在多家汽車廠商正準備在2019年推出多種電動車及油電雙混合車之際,國際油價也正朝向百元大關邁進,正好為新能源車輛(NEV)的需求加足馬力。

國際油價5日盤中小漲,西德州中級原油11月期貨漲0.4%至每桶74.64美元,布侖特原油12月期貨維持平盤於每桶84.59美元左右。高盛指出,油市的供應緊縮認知將在本月攀峰,帶動市場買進長天期期貨,可能使現貨價格維持在80美元之上,但明年油市將出現溫和的供過於求。

不過,愈來愈多專家預估油價近期將漲破每桶100美元,此時正值亞、歐、美各大車廠都計劃明年推出新款電動車,低價車及高檔車兼備。

雷諾─日產集團董事長高恩表示,「油價漲愈高,電動車的順風就愈強」。

例如,德國奧迪今年底將開賣E-Tron休旅車,賓士明年將推出EQC車款,寶馬(BMW)也計劃推出電動迷你掀背車,日本本田將推出Clarity充電式油電混合車及Urban電動車,日產也將推出Leaf長行程車款;中國的比亞迪及北京汽車也將推出新款車。

彭博資訊統計,明年全球充電式油電車及純電動車款將增加20%,達216款。

今年上半年全球充電式油電車及電動車總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77%,達41.1萬輛。英國Octopus租車公司表示,對電動車的需求已超過供給,油價上漲「將使成長更快」。

明年不僅有更多新款電動車上路,充電基礎設施也將加速普及。歐洲各大電力公司都對充電站投入鉅資,中國也訂出全國性充電站新建計畫。充電網路普及,也將使消費者更放心購買電動車。

評析
國際油價也正朝向百元大關邁進,正好為新能源車輛(NEV)的需求加足馬力。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7: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兩大歐洲車廠夾擊 硬闖Tesla加州大本營

張紫茵/洛杉磯報導

最新款奧迪(Audi)電動車E-Tron﹑捷豹(Jaguar)I-PACE﹑吉普(Jeep)概念車Sandstorm…...雖然距離洛杉磯國際車展開幕還有一個多月,但不少車廠已偷步在加州第二大規模的橘郡車展(OC Auto Show)展出新車。多個歐洲品牌今年加強電動車攻勢,尤其著眼電動SUV市場,勢要跟加州代表特斯拉(Tesla)一爭長短!

「電動車是將來大趨向」,汽車雜誌《Motor Trend》編緝Christian Seabaugh表示,雖然美國已經退出 《巴黎氣候協定》,但減排仍然是大勢所趨。所以,各大汽車品牌皆積極研發電動車,以電動SUV市場最為積極。歐洲兩大豪華汽車品牌奧迪及捷豹,皆不約而同推出首款電動SUV,奧迪的E-Tron及捷豹的I-PACE,成為場內焦點。

車展內最引人注目的,必定是推出不到一個月、豪華品牌奧迪旗下首款純電動SUV「E-Tron」。E-Tron外型走成熟奢華風,內置95kWh鋰離子電池,官方網頁指,經30分鐘高速充電後,可持績行走約160里(約260公里),比對手Model X還要多15里(約25公里)。車展內職員指,廠方未公佈具體續航能力,但據外間估計,其雙電動馬達及電子液壓煞車控制系統,可讓電池延長30%電力,料續航能力達到250里(約400公里)。

E-Tron上月在舊金山首次亮相,正式接受預訂,料明年第二季出貨。配置方面,走奢華路線,只有Premium Plus及Prestige兩個版本,價錢由7.48萬元(美元、下同,約230萬元台幣)起步。雖然在橘郡車展中未能試駕,但單憑外表及數據,仍然值得車迷期待。

英國老牌豪華車廠捷豹,今年也「跟風」推出電動SUV「I-PACE」。雖然該品牌近年才開始發展SUV,而燃油版F-PACE口碑不俗,故車廠首次涉足純電動車,便以SUV為主打。與奧迪相比下,I-PACE外型充滿未來感,突顯電動車型格,價錢由6.95萬元(約214萬元台幣)起步,明年初出貨。

續航能力方面,I-PACE使用快速充電45分鐘,可充至約8成電量,完全充滿電後,可行駛292里(約470公里)。在橘郡車展上更大方開放試駕,記者試坐時,除了電動車一貫的寧靜,車頂特大天窗也頗有Tesla影子;唯獨後座空間偏狹窄,以SUV來說不夠舒適寬敞。

除了電動車外,車展內共13個品牌、近百款新車皆開放試駕,入場人士可攜駕照到試駕中心親身體驗。此外,場內還設專區展示商業用車如貨車、中巴﹑拖拉車等,對車迷來說特別新鮮。

評析
多個歐洲品牌今年加強電動車攻勢,尤其著眼電動SUV市場,勢要跟加州代表特斯拉一爭長短。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6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丹麥冷卻系統 可省80%能源

聯合晚報 編譯季晶晶/路透哥本哈根5日電

哥市7年內目標 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
全球逾70大城市誓言在2050年前告別化石燃料,停止排放會導致氣候變遷的二氧化碳,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認為它還能更進一步,7年內、也就是2025年前就轉型成功,成為第一個碳中和城市。

哥本哈根官員承認,需重新思考和設計動力來源。官員的努力包括擴大公共運輸系統和自行車道、整修能源效率欠佳的建築、投資研究更潔淨的科技,並鼓勵使用電動車。另外,這裡的60萬市民幾乎人人有自行車,自行車專用道長達375公里,市府並加強興建自行車停車場。

該市氣候專案總監艾波加爾德說:「大家可能覺得哥本哈根在全球舞台上無足輕重。但讓外界看到轉型可能完成,極為重要。」他對大致達標很有信心。

哥本哈根數據顯示,該市2007年排放137噸二氧化碳,比2005年大減40%,每人平均排放量約2.2噸,是全歐最低。減排主因是改用當地自家電力公司HOFOR的風力發電。

HOFOR已投資數十億歐元,要在2025年前設立360座風力發電機,供應市區多數電力需求,很快會取代現有的火力發電廠。

HOFOR說,哥本哈斯也新建地區性冷卻系統,引海水為大樓和家戶降溫,相較於傳統空調,減少80%的能源消耗。該市目標是,2025年前全靠風力、太陽能、地熱能、垃圾、木材和其他生質能發電。

但當前的優先要務之一是降低能源用戶帳單,希望兼顧低價與碳中和。這個目標看來唾手可及:哥本哈根說,該市若達成氣候目標,住公寓裡的夫妻每年能源帳單可省下400丹麥克朗(約台幣1.9萬元)。艾波加爾德說,與建築和交通運輸等行業合作以設計商業模式相當重要。

評析
哥本哈斯也新建地區性冷卻系統,引海水為大樓和家戶降溫,相較於傳統空調,減少80%的能源消耗。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8: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恐變雷曼第二 股價蒙難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上周五股價再度蒙難,先是執行長穆斯克推文嘲諷美國證管會(SEC)壞事,接著特斯拉被對沖基金明星操盤手安霍恩(David Einhorn)唱衰,恐成破產券商雷曼兄弟的翻版,特斯拉股價重摔逾7%。

執掌對沖基金綠光資本(Greenlight Capital)的安霍恩,當年有先見之明做空雷曼兄弟而聲名大噪,而今他再扮烏鴉,警告特斯拉與雷曼兄弟有不少雷同之處,恐步上這家倒閉券商的後塵。

安霍恩列舉的事證包括,2013年特斯拉的電動車Model S無法順利交車,這家電動車龍頭瀕臨破產,現金水位幾近枯竭,穆斯克甚至一度想把公司偷偷賣給谷歌來尋求解套。

安霍恩批評,穆斯克未將實情對股東坦承相告,而是以欺騙唬弄的手段度過危機。

安霍恩在周五致投資人的信中指出,特斯拉的欺瞞行徑,足堪與當年的雷曼兄弟相提並論。他寫道:「雷曼威脅空頭投資人,拒絕籌資,管理高層公開示意要私有化。結果數月後,雷曼高層的魯莽行為導致公司破產,股東、債權人、員工、全球經濟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周五特斯拉股價即因穆斯克又在推特上逞口舌之快而走跌,他被SEC控告證券詐欺,好不容易以和解收場,豈料又發推文嘲諷SEC是「空頭致富委員會」。

隨後安霍恩警告特斯拉恐淪為雷曼第二的發言,將特斯拉股價徹底打趴,周五收跌7.05%,報261.95美元。特斯拉股價今年迄今累跌16%。

安霍安在致綠光資本客戶的信中透露,今年第3季,特斯拉是繼Brighthouse Financial之後,獲利最豐的空頭部位。

評析
特斯拉被對沖基金明星操盤手安霍恩唱衰,恐成破產券商雷曼兄弟的翻版,特斯拉股價重摔逾7%。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8: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可從賈伯斯CEO經驗學到什麼?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有個人魅力、有遠見,也有膽識,常有人拿他與已逝世七年的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相提並論。但近來穆斯克言行頻頻惹議,令人不禁想問,若換作是賈伯斯,他會怎麼做?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諾瑟拉(Joe Nocera)6日撰文指出,賈伯斯曾被蘋果董事會逐出公司,當時他是個聰明但任性的小伙子,對部屬的領導作風是鼓勵與辱罵參半,久而久之對公司形成一股破壞力,嚴重到不得不請他走人。

在外闖蕩12年後,賈伯斯1997年重返蘋果時已42歲,雖然暴躁脾氣和鋒銳言辭可能不變,卻也展現出當年所欠缺的成熟,更懂得如何領導公司,把高階主管如庫克(Tim Cook)、艾夫( Jonathan Ive)、庫伊(Eddy Cue)等人組成一支合作無間的團隊,構思出夢幻產品並且成功執行。

穆斯克現在的年紀比賈伯斯回歸蘋果那年還長五歲,且成就了一些賈伯斯也辦不到的事情,例如不僅把火箭送上太空,還達成在陸地平台回收第一節火箭的壯舉。他也創立特斯拉,全球第一家全力投入電動車生產的公司,最新平價車款Model 3獲得好評。

然而,讓穆斯克抓狂的是,特斯拉股票遭到華爾街空頭大軍圍攻,不是因為嫌棄車子的品質,而是對該公司執行長的素質有疑慮。以這把歲數而論,賈伯斯已變得成熟,穆斯克卻仍像個憤青。

諾瑟拉指出,成熟的執行長不會敲鑼打鼓向放空股票的人士宣戰,而是以出色的營收和獲利擊退空頭大軍。他們會拿出具體績效讓市場滿意,使空頭自己知難而退,而不是像穆斯克那般大發謬論,呼籲禁止放空股票。

成熟的執行長也有能力留住重要主管,而不是眼睜睜看他們競相出走。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光是今年就已有 15 位高階主管離職,包括製造工程、人資、會計以及全球供應管理等重要部門的負責人。

成熟的執行長不會先誇下海口,卻又三番兩次無法達標,但承諾跳票已成為穆斯克2010年帶領特斯拉上市以來的標記。

成熟的執行長不必在工廠打地鋪睡覺,而是知人善任,聘用能幹的工廠管理者解決各種疑難雜症,讓裝配線運轉順暢。

成熟的執行長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推特上大放厥辭。

成熟的執行長會組成一個結合專業能力與獨立性的董事會。但特斯拉董事會除穆斯克本人外,沒有一人具有汽車產業經歷,九人董事會雖號稱有七人是「獨立」董事,卻多半與穆斯克有交情,不是曾為他工作就是曾協助籌資。(穆斯克還曾讓他弟弟坐上董事席,成熟的執行長怎會如此? )

成熟的執行長也不會八字還沒一撇,就宣布已敲定協議要讓公司下市,爾後改口承認此交易並不存在,接著揚言若董事會接受與美國證管會(SEC)和解就當場辭職不幹,卻又在被庫班(Mark Cuban)說服後同意更嚴厲的和解條件,然後在法官批准和解案之前推文嘲諷SEC是「空頭致富委員會」,冒著15年來努力把電動車帶往大眾市場的心血付諸東流的風險。

諾瑟拉的結論是,傑出的創辦人未必是適任的執行長。特斯拉不能沒有穆斯克這位靈魂人物,卻也不堪他繼續恣意妄為。此刻正確的做法,是他放棄執行長職位,同時表明會繼續扮演關鍵角色,例如可擔任技術長或創意長,這讓董事會可另請能人來管理一家邁向電動車量產的公司,福特汽車前執行長穆拉里(Alan Mulally)是合理的人選之一。重要的是,撤換執行長事不宜遲。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穆斯克行事作風開始像後期的賈伯斯。他可以變得更成熟。問題是這種蛻變不會一夕之間發生。

評析
特斯拉股票遭到華爾街空頭大軍圍攻,不是因為嫌棄車子的品質,而是對該公司執行長的素質有疑慮。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豐田汽車嗅到機遇 考慮在大陸生產Lexus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因為擔心品質和利潤問題,一直反對將旗下高端汽車品牌雷克薩斯(Lexus)在大陸本地生產。但日前四位內部人士指出,為了拉動成長、並縮小與德國競爭對手在銷售上的差距,豐田正在考慮在大陸本土化生產Lexus的汽車。

路透報導,目前在大陸銷售的Lexus都是從日本進口。但在過去兩年中,豐田已開始研究如何在大陸本地化生產。去年豐田與其在大陸的兩家合資夥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討論了Lexus款型的問題。目前外界還不清楚,是豐田找上這兩家公司尋求合作,還是他們找上豐田。

本土化生產對於豐田汽車來說將是一個重大轉變,這要得益於中日關係好轉、以及大陸官方放開對於外資持股汽車製造商的規定。根據新規定,外國汽車公司可以用全資,或持有大陸業務的多數股權。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很矛盾」,但另一名消息人士說,「但沒有道理錯過這個機會」。不過,四位受訪的內部人士都拒絕具名,因為未獲授權與媒體交談。

在大陸官方取消對汽車行業外資所有權的限制後,特斯拉(Tesla)已獲得大陸政府的批准,將在上海建立一家全資所有的超級工廠。這是外資車商首次獲准在大陸獨立建廠。

根據一位內部人士的說法,豐田汽車最早在2011年至2012年,就曾考慮把Lexus的生產線轉至大陸。但該公司直到現在,都認為品質可能下降的風險太高,也不希望與中資合作夥伴利潤分成後,捨棄該品牌相對較高的利潤率。

兩位豐田內部人士稱,該公司已經分析了Lexus本地化的各種特定情況。「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我們現在就等管理層一聲令下」。

豐田偏愛的選項是擁有全部,或者大部分本地Lexus生產廠的所有權。因為如果只是要生產電動汽車的話,豐田立刻就能做到。

但在市場已經明顯放緩的情況下,大陸可能不會再讓別的品牌進入。包括標致雪鐵龍集團、福特汽車和現代汽車在內的一些外國車商,最近幾個月銷量均嚴重下滑。

豐田汽車內部的反對者亦指出,大陸7月將汽車進口關稅從25%降至15%,這是繼續通過進口方式,向大陸銷售Lexus的一個理由。他們還指出,距大陸最近的Lexus汽車廠位於日本最南部的九州島的北端,就算海運到上海,也只需兩天的時間。但儘管如此,豐田汽車高層對大陸本地化的支持已經不斷增強。

評析
為了拉動成長、並縮小與德國競爭對手在銷售上的差距,豐田正在考慮在大陸本土化生產Lexus的汽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9: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WayRay把擋風玻璃變導航

經濟日報 編譯 陳律安

對波諾馬瑞夫(Vitaly Ponomarev)來說,一場車禍,竟能變成8,000萬美元的商機。

現年30歲的他,自稱有良好的開車習慣,但2012年時,他駕著奧迪A6在莫斯科的外環道上,低頭看儀表確認行進方向,一個不注意一頭撞上了前車。這讓他不禁想:如果能找到方法,將導航投影到擋風玻璃上,駕駛就不必為了找路,將眼神自馬路上移開了。

六年後,波諾馬瑞夫創立的新創WayRay,從投資人募得8,000萬美元,包括保時捷及阿里巴巴都在列。汽車產業自駕車、電動車及車聯網的潮流,帶動了募資金額水漲船高。

2012年,汽車的抬頭顯示器已經在一些高級車上出現,能夠將速度或一些資訊投到擋風玻璃上。現在它更為普及,但還是有限制。一組鏡頭及鏡面占據了20公升的空間,投影面積大概跟iPad差不多。市面上有幾個售後市場產品,投影面積大概4-5英吋。

波諾馬瑞夫接受採訪時說:「這對擴增實境(AR)來說,很明顯太小。我們的做法不同,決定將整塊擋風玻璃都拿來投影,這樣一來虛擬圖案就會夠大,直接在相對應的物體上顯示。」

此外他的系統體積也比較小,僅不到3立方公寸。它在擋風玻璃的兩片玻璃間,夾了一片光感應樹脂,用來反映擴增實境,比方說導航方向,或是哪裡有空的停車位,並在天候不佳時顯示車前物體。

波諾馬瑞夫說,藉著募得的8,000萬美元,將於2019年底在德國設廠量產器材。之後將到中國建廠,畢竟這全球第一大車市有許多製造商,且中國招商局集團也是他的股東。

WayRay在2017年1月的拉斯維加斯CES電子展上,首次展示了產品。

但有人也會懷疑,到了本世紀中期,自駕車將席捲整個運輸產業,並成為一門價值7兆美元的生意後,為什麼還會有人要投資一個更大更好的導航系統呢?

波諾馬瑞夫指出,等到自駕車變成日常生活的一環時,擴增實境螢幕更顯得實用。「不用分心駕駛,但還是會看窗外,並需要一些額外資訊,比方說該區域建築的細節,或是在塞車時約個會。」他預期,如果乘客同意透過擋風玻璃看廣告,未來搭乘自動駕駛的計程車可能會便宜得多,甚至免費。

波諾馬瑞夫說,WayRay的投影系統生產成本約數百美元,但一旦其特殊擋風玻璃大量量產,並裝到量產車上,價格應該與一般前擋相去不遠。他也提到,WayRay要成為車廠認證的供應商,應該還需數年之久。

(取材自彭博資訊)

評析
WayRay將整塊擋風玻璃都拿來投影,這樣一來虛擬圖案就會夠大,直接在相對應的物體上顯示。
 樓主| 發表於 2019-9-28 19:29: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8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賈躍亭、許家印鬧翻 欲踢恆大出FF 「救命恩人被反咬」

世界日報 香港新聞組/香港8日電



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於今年6月成為賈躍亭新的白衣騎士,旗下恆大健康以近68億元購入時穎,變相成為美國電動車公司Faraday Future(FF)的最大股東。但「蜜月期」剛滿百日不久,恆大健康就被反咬一口,公司昨日發通告指,賈躍亭半年便耗盡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資金,日前更向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撕毀雙方所有協議,謀踢恆大出局。

大公報報導,105天前,恆大健康以67.46億元購入時穎,後者於去年11月30日曾與FF原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賈躍亭)成立合資公司Smart King,並承諾在三年內出資20億美元,獲取Smart King的45%股權。而FF原股東則以集團擁有的技術資產及業務入股,持股33%。據悉,Smart King全資擁有FF。

根據時穎與FF原股東訂立的協議,時穎在今年5月25日已提前支付年底前應付的8億美元。值得留意的是,在恆大投資FF的交易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對賭條件,即FF在必須明年首季實現量產。

「本以為可以坐等FF91順利量產,未曾想等來的是賈躍亭的資金告急通知。」恆大健康在新聞稿中直言。今年7月,賈躍亭提出時穎的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要求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恆大健康與賈躍亭簽訂補充協議,同意在滿足支付條件的情況下,可提前支付。

恆大健康表示,賈躍亭利用其在Smart King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利操控Smart King,在沒達成合約付款條件下,便要求付款,更以此為藉口提出仲裁,以及解除所有協議,剝奪時穎在相關協議下的權利。

有業內人士分析,賈躍亭的兩項要求,相當於讓他可隨便出售Smart King股份,攤薄和稀釋恆大股份。該名人士認為:「恆大是賈躍亭的「救命恩人」,賈躍亭卻對恆大忘恩負義,不排除是賈躍亭在難以如期兌現量產承諾,可能失去控制權的背景下走的一步險棋」 。

明報報導,此次雙方鬧翻源於賈躍亭及恆大成立的合資公司Smart King為「同股不同權」,恆大在持股45%下只擁有12%投票權,賈躍亭一方擁有33%股權卻控制88%投票權,故賈躍亭以「小股操盤」擁有FF實際控制權。

評析
此次雙方鬧翻源於合資公司Smart King為「同股不同權」,賈躍亭以「小股操盤」擁有FF實際控制權。
 樓主| 發表於 2019-9-29 13:58: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IEA:石化產品未來將成石油需求主要動能

經濟日報 記者陳律安╱綜合外電

國際能源署(IEA)署長畢羅(Fatih Birol)周一(8日)向CNBC表示,如塑膠等石化產品,將是未來石油需求最主要的動力來源。

他向CNBC表示:「當我們談到原油需求、原油需求來到高峰、以及油市動態時,我們僅關注汽車,這是完全錯誤的。」

他說:「當我們放眼未來10-15年,原油需求成長一個最重要的動能,將來自石化產品。」

IEA在上周發表的報告指出,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及印度)蓬勃的成長,將帶動塑膠及其他石化產品的需求。

與此同時,受到電動車崛起,以及內燃機更具效率的影響,運輸業的原油需求到2050年將逐步放緩。然而缺少的需求,將由石化產品補上。

埃克森美孚及殼牌未來數十年,看準新興市場對於塑膠的爆炸性需求,皆計畫投資新的石化廠。

畢羅說,就算(石化產品)永續發展的要求,可能損害成長,但仍無損它未來是石油需求的重大來源。

近來許多國家的政府都致力於降低石油及天然氣產業的汙染及碳排放,也有不少國家因為塑膠傷害海洋生物,開始減塑策略。

評析
當我們放眼未來10-15年,原油需求成長一個最重要的動能,將來自石化產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