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剛果傳周五宣告鈷為戰略金屬,礦稅將暴漲五倍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剛果總統傳本周五將宣告鈷、鈳鉭鐵礦(Coltan)等兩種電動車電池材料為戰略資源,目的是藉此提高權利金,但這也讓礦商怨聲載道。

路透社報導,新礦法生效後,礦商付給政府上述兩種金屬的礦稅,將從2%調升至10%,等於是暴漲五倍。包含嘉能可、Randgold與洛陽欒川鉬業(China Molybdenum)等礦商,對剛果即將頒佈的新礦法同聲反對。

剛果總理顧問Jean Nkunza表示,這些金屬的未來需求將節節上升,權利金也會持續調漲不停。他透露鋰與鍺也會一併列入戰略資源。剛果除了是全球最大鈷礦產地外,其銅礦也是非洲第一。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已與嘉能可簽下長約,嘉能可同意未來三年將供應逾5萬噸的鈷礦,這約略是去年全球產出的一半,或占嘉能可2018-2020年期間預估產能的三分之一,顯示中國稱霸電動車產業鏈的企圖心。

評析
剛果新礦法生效後,礦商付給政府上述兩種金屬的礦稅,將從2%調升至10%,等於是暴漲五倍。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8: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難產 員工爆料:瑕疵零件多

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CNBC》引述多名現任與前員工爆料,Tesla(特斯拉)生產瑕疵零件的比率太高,必須整新或修理,導致電動車生產效率的延宕。

消息來源指,無法在生產線上修復的瑕疵零件,甚至要移到別的工廠整新,否則就要報廢。但特斯拉官方否認這項消息。

Model 3作為特斯拉首款量產的電動車,被執行長馬斯克寄予厚望,卻一直難以達成生產目標;去年中曾喊出每月2萬輛,但最新預測是每周2500輛,6月底拉高至每周5000輛。

有員工透露,特斯拉的加州費利蒙工廠,出產或接收的零件估有4成有瑕疵,一般都是廠內維修,有時還要拉到50英里外的廠區整新。加上重新出廠仍需要檢核,導致Model 3的生產進度落後。

特斯拉官方駁斥這項消息,表示不會「重製」電動車零件,這些員工混淆了整新與重製的差異。該公司強調,特斯拉每輛車出廠都要接受超過500次的嚴格品質檢測。

除此之外,特斯拉最近高層頻傳異動,任職5年的財務副總裁Susan Repo已跳槽別家公司,會計長Eric Branderiz也因個人原因離職,加深了外界疑慮。儘管科技業人才流動頻繁,但專家說,擁有築夢能力的馬斯克(Elon Mask),下一步得證明經營公司的本事。

評析
特斯拉生產瑕疵零件的比率太高,必須整新或修理,導致電動車生產效率的延宕。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純電MINI也加入中國製造

聯合新聞網 記者黃俐嘉/綜合報導

電動車是目前全世界的趨勢,車廠除了研發與推出全新電動車款外,也開始對市場布局有所考量,而中國市場對於所有車廠而言,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地方。

BMW官方日前宣布,為了要增進未來BMW集團的電動車銷量(也就是BMW i與純電MINI),加上中國市場對於電動車的需求也日漸增加,因此將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將在當地共同打造純電MINI。另外,原先做為製造純電MINI的英國牛津Cowley工廠,也將同步進行生產。

BMW同時也與長城汽車共同簽訂合作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但包括生產基地與具體投資項目等合作細節,則尚待討論。

BMW去年在中國共售出超過56萬輛,比在美國與德國的銷售總和還多;此外,中國也是MINI的第四大市場,2017年MINI在中國也售出超過3.5輛,由此可見,BMW會選擇在中國生產純電板MINI,是有其原因的。

除了長城汽車,BMW與華晨汽車集團所共同設立的華晨寶馬(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 BBA),除了有著穩固的經營基礎,在中國還有兩座生產工廠,其中一部專門製造引擎,同時也能生產電動車專用的電池。

此外,中國因為擁有龐大的市場,與低生產成本的優勢,讓其似乎成為各汽車大廠合作的夥伴,包括吉利汽車入股Volvo、Mercedes-Benz,就連新世代的Ford Focus也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選擇在中國製造。如今又多了純電版MINI,讓中國不僅成為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評析
BMW將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在當地共同打造純電MINI。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福斯汽車全面進軍電動車市場,目標 5 年內成全球第一

作者 linli

隨著越來越多傳統汽車廠商進入電動車市場,電動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德國汽車製造商福斯(Volkswagen)加入挑戰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公司的行列,該公司表示,在未來 5 年內將推出大量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在全球投資建設全新電動車製造生產線,力爭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領先者。

德國福斯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2017 年汽車銷量達 1,070 萬台,為了全面進軍電動車市場,福斯的投資比其他競爭對手更激進。2018 年 3 月 14 日福斯表示,2025 年前將在歐洲、中國和美國投資建造至少 16 個電動車製造商,其中大約有 9 個能在 2020 年前量產。大約有 5 個電動車工廠將位於中國,一個位於福斯美國田納西州的工廠,其餘則部署在歐洲已營運的汽車製造廠。

福斯的目標是在 2025 年將電動車銷量提升到每年 300 萬台。相較之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 2017 年共賣出 102,807 台電動車,其中主要是 Model S 和 Model X 兩款車型,這兩款車的售價較高,某程度上無法真實反映目前電動車市場的需求,定價更低、更受歡迎的 Model 3 由於產能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對特斯拉的電動車銷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特斯拉一直投入更多資源來提升 Model 3 產能,目前這款產品已收到約 50 萬台訂單,但距離每年產出 25 萬台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福斯 CEO 馬蒂亞斯•繆勒(Matthias Müller)表示,該公司旗下 VW、奧迪(Audi)、保時捷(Porsche)、Skoda、賓利(Bentley)和林寶基尼(Lamborghini)等十幾個汽車品牌都會推出電動車,自 2019 年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款電動車推出,希望在未來幾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但電動車的銷量對整個產業而言還非常小。

各國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各大汽車製造商紛紛投入電動車業務,但電動車的市場需求仍然很小。隨著越來越多大型汽車製造商加入,電動車市場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

福斯已在電動車相關業務有所投入,動力電池方面投資接近 50 億歐元,與三星 SDI、LG 化學等電池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係。

傳統汽車廠商進軍電動車市場給特斯拉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雖然特斯拉在電動車的技術方面保有優勢,但福斯在全球擁有 100 多家製造廠商和銷售體系,全新的電動車製造工廠可能會基於現有的汽車生產線升級或改造,能有效降低電動車的製造成本,這也是福斯降低製造成本的常規策略,採用更多標準化的技術來提升產能的規模。

該公司在 2012 年開始在中階家用轎車產品使用標準化技術製造,大約可覆蓋 40% 產品;採用這戰略,福斯計劃在 2025 推出 50 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和 30 款全新的混合動力車,2030 年前推出 300 多款車型的電動版。

評析
福斯計劃在在未來 5 年內將推出大量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力爭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領先者。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6 20:08: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奧迪砸490億美元 快攻電動車

經濟日報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奧迪(Audi)15日宣布,計劃在接下來五年內投資400億歐元(490億美元),將加速電動車布局,希望藉此找回被寶馬(BMW)、賓士(Mercedes-Benz)奪去的市占率。

奧迪是全球第三大豪華車製造商,正在推動一度被母公司福斯排廢醜聞拖累的擴張計畫。這家總部在德國因哥爾斯塔特(Ingolstadt)的公司,今年預計推出20多款新車,包括公司史上頭一台純電動車。

奧迪這幾年為「E-Tron」電動車計畫投注不少心力,預計今年內,E-Tron電動運動休旅車(SUV)將陸續送到經銷商手上,在德國報價從8萬歐元(約9.88萬美元)起跳,明年再推出E-Tron Sportback轎跑車,四門GT版本最快2020年也會上市。按照奧迪的規劃,今年每三周就會推出一台車,除了電動車以外,還包括改款的A6轎車、全新Q8運動休旅車。

整體而言,奧迪在2025年之前推出的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預料加起來將超過20款,屆時要讓電動車的銷量占公司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奧迪執行長史塔德勒於公司年度記者會上說:「汽車產業正面臨大規模變革,我們希望在這裡頭扮演領導的角色。」奧迪強調,雖然開發新款汽車讓公司面臨「極具挑戰性的2018年」,但這些努力有助於在明年帶來「可長期持續」的獲利和營收成長。

評析
奧迪計劃在接下來五年內投資490億美元,將加速電動車布局,希望藉此找回被寶馬、賓士奪去的市占率。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6 20:09: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瀕生死關頭?
本季需解決生產瓶頸、否則有資金壓力

記者 陳苓 報導



特斯拉燒錢燒太兇,進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要是特斯拉本季無法解決平價電動車Model 3的生產瓶頸,可能會面臨嚴峻的資金壓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Model 3生產不順,每週打造5,000輛新車的目標,已經兩度延遲。四月份特斯拉將宣布本季生產能否達標,此事極為重要,特斯拉需要在六月底前,達到每週生產5,000輛的目標,才能帶來足夠現金流維持營運,不然就得再次籌資。

這話怎麼說?去年特斯拉平均每季燒掉10億美元,2017年底特斯拉的現金水位約為34億美元。如果今年維持相同燒錢速度,年底前現金就會用盡,必須大幅增產電動車換取現金、否則就需再次融資。問題是特斯拉多度延後達標時間,市場信心漸失,股債市籌資可能會面臨壓力。特斯拉空頭高呼,部分大型投資人已經失去耐心,對特斯拉看法不如一年前興奮萬分。

特斯拉財務壓力大,企業破產機率指標--「Z分數」(Z-Score)顯示,特斯拉得分為1.26,為2014年以來季度新低。Z分數低於1.8,代表該公司財務拮据;Z分數為1或低於1,暗示企業可能會在兩年內破產。

嘉實XQ全球贏家報價系統顯示,特斯拉15日下跌0.32%收在325.60美元。Model 3去年量產後問題頻傳,特斯拉股價受到打壓,過去六個月的表現(見圖橘線),明顯遜於那斯達克指數(紫線)。

評析
特斯拉需要在六月底前,達到每週生產5,000輛的目標,才能帶來足夠現金流維持營運,不然就得再次籌資。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英國富豪技壓特斯拉,擬蓋全球最大儲電廠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Sanjeev Gupta 有真實版「鋼鐵人」之稱的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棋逢敵手了,英國億萬富豪古普塔(Sanjeev Gupta)計畫在南澳蓋鋰電池蓄電系統,規模超過特斯拉的設施,將成為全球第一大。

特斯拉去年為南澳政府設置100MW/129MWh的電池儲能系統,化解了當地限電危機。據南澳省長威勒里爾(Jay Weatherill)周五表示,古普塔計畫中的儲能電池比特斯拉的系統大上一號、達120MW/140MWh,建造過程中可創造100個工作機會。(ABC.com)

威勒里爾表示,許多企業搶著進入南澳,有很多計畫還在洽談中,有望加速南澳達成以再生能源取代石化能源的目標。

古普塔野心不止於此,據The Guardian的報導,古普塔在買下澳洲鋼鐵製造商Whyalla Steelworks後,今年一月又向通用接洽,試圖買下通用位在南澳已經關閉的汽車廠房,計畫將之改建成電動車廠。

評析
英國億萬富豪古普塔計畫在南澳蓋鋰電池蓄電系統,規模超過特斯拉的設施,將成為全球第一大。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料兩年後商用
負極材料突破、電動車續航力增30%

記者 陳苓 報導

鋰電池廣泛用於智慧手機和電動車,如今電池科技出現突破,估計未來兩年就有望量產,能讓電池電力提高30~40%。

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鋰電池的原理是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穿梭產生電流;鋰電池充飽電時,負極(anode)會像海綿一樣吸飽鋰離子,放電時鋰離子會穿過位於正負極之間的電解液,流向正極。鋰電池的負極由石墨製成,石墨的鋰離子含量雖高,卻遠遠比不上矽,矽的鋰離子含量是石墨的25倍。問題是完全用矽做成的電池負極,目前技術仍不可行,充電一次就會變成粉狀(pulverized),所以鋰電池要提高效能,當前最多只用到10%的矽。

多家新創業者宣稱找到方法解決此一難題,美國業者Sila Nanotechnologies表示,他們用石墨-矽硬殼製成奈米粒子(nanoparticle),此種粒子內部有很多空間可以吸收鋰,避免負極膨脹碎裂,使用此種方法製成的電池,電力可以增加20~40%。

陸廠新能源科技(Amperex)是蘋果iPhone和三星智慧機的電池供應商,該公司表示,鋰矽電池也許未來兩年就能商用,屆時電池容量將大增,預料會先用於穿戴裝置。另一電池廠Enevate也說,自家電池科技能讓電動車里程數提高30%。

評析
鋰矽電池也許未來兩年就能商用,屆時電池容量將大增,預料會先用於穿戴裝置。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推出 Autopilot 2.0 最新更新,自駕性能、可靠度再度提升

作者 Nana Ho

當談到汽車產業的未來.相信所有人想到的都會是「電動」與「自駕」,但相較起不斷有著進步消息、發展前景看來一片明朗的電動車,自駕車的技術發展似乎就仍處在迷霧之中,不過特斯拉相信隨著它們近期推出的 Autopilot 更新,自駕系統在性能及可靠度上將帶來巨大改進。

雖然這看來似乎又像特斯拉在對自己的 Autopilot 功能自吹自擂,但你也不得不承認,就像是馬斯克其他的業務一般,特斯拉的自駕技術一直都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2016 年 Model S 的兩起事故就曾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介入調查,但最終仍沒有找到任何 Autopilot 失效或瑕疵的證據。

近日推出的這項更新(2018.10.4)適用於搭載 Autopilot 2.0 / 2.5 的車輛,為了提升 Autopilot 的相關性能,特斯拉運用了全新、更深度的神經網路來支援電腦視覺技術,雖然就如同特斯拉的建議,Autopilot 系統目前仍專注於高速公路駕駛發展,但它在一般尋常道路的表現仍舊讓許多駕駛感到印象深刻。

這樣的說法或許還是有些籠統,我們不妨來看以下幾個國外特斯拉駕駛拍攝的 Autopilot 影片來實際感受一下。

與高速公路的情況不同,這三支影片都是在沒有車道分隔的路段拍攝(當然,駕駛始終都保持警惕準備隨時控制),我們可在第一支影片看到 Autopilot 能在狹窄橋面平穩行駛,而在第二、三支影片,我們則可看到 Autopilot 在感測車道和面對彎曲路線時保持穩定。

其實早在數個月前,馬斯克便經常提及 Autopilot 未來的更新計畫。去年 12 月時,他就曾經在推特表示,特斯拉迎來了「迄今為止所有消費產品中最先進的 AI 神經網路」,他對 Autopilot 改良版本的早期測試感到興奮,而在數週之前,馬斯克又再次透露,這項更新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

如今 Autopilot 終於推出了近半年來第一個更新版,儘管說明沒有提到任何具體的改進內容,但許多用戶向 Electrek 表示,更新後確實感覺到自駕系統對車道檢測的重大改進,同時開啟 Autosteer 功能後的體驗感也更好了。

評析
特斯拉相信隨著它們近期推出的 Autopilot 更新,自駕系統在性能及可靠度上將帶來巨大改進。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9: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鴻海投資獨角獸 拚在深掛牌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轉投資動力鋰電池廠寧德時代(CATL)傳將邁向深交所創業板掛牌,鴻海集團身為股東有望同步沾光,其中子公司持股約1.18%,相關帳面投資潛在利益可期。

鴻海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將邁向A股上市,昨天大陸市場又傳出,鴻海集團投資的寧德時代申請大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預計募資人民幣131.2億元(約新台幣608.12億元)、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17億股,大陸市場估計,有望成為深交所創業板市值最大公司。

業界解讀,儘管鴻海持有寧德不到2%股權,不是單一最大股東,但寧德是新創獨角獸,整體投資具有指標意義,也反映鴻海集團投資後,相關新創布局逐步邁向資本市場發展。

鴻海子公司在去年投資時,寧德時代當時估值約人民幣840億元,隨著增資與邁向深交所創業板掛牌,市場估計,市值有望上看人民幣1,652億元。若順利在深交所上市,也將是鴻海第一家轉投資獨角獸企業掛牌。

大陸證監會公告,寧德時代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股東之一鴻海子公司富泰華列入其中,並是在去年3月29日取得相關股權,並為前30大股東。

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後,寧德時代估計,在此次發行將使股本膨脹,鴻海子公司富泰華持股寧德時代的比率將自1.18%,降至1.06%。

CATL為大陸知名電動車相關動力電池研發與製造龍頭廠商,初始大股東是日本TDK集團子公司與北汽合資的普萊德,去年在鴻海集團投資後、CATL營業額首度超越比亞迪,已躍居大陸市場電動車電池產銷龍頭。

業界觀察,鴻海集團在電動車供應鏈布局已完善,串聯包含車用面板、沖壓模具、車用PCB及感應器、鏡頭、車聯網等及CATL為首的電動車核心領域電池與BMS(電池管理系統)應用。

評析
CATL去年營業額首度超越比亞迪,已躍居大陸市場電動車電池產銷龍頭。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9: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寧德時代敢砸錢投資 奠定產業地位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大陸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正籌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外界看好其股價表現,主因中國大陸官方2019年引進「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要求車廠在陸生產和進口的車輛中,需有一定比率的「新能源汽車」,寧德時代敢砸大錢投資,成為大陸動力電池最大廠。

寧德時代在大陸名聲大噪,是源於和德國寶馬公司(BMW)的合作。

設立於大陸遼寧省瀋陽市的中德合資車廠華晨寶馬,其首款高階純電動車「之諾1E」的動力電池系統,就是由寧德時代和BMW共同開發,並由寧德時代製造。

此後,寧德成為寶馬在大中華地區唯一的電池供應商,也是大陸首家成功進入國際車廠供應商體系的動力電池企業,又在德國、法國設立研發和銷售中心,能為整個歐洲市場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務。

評析
寧德時代在德國、法國設立研發和銷售中心,能為整個歐洲市場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務。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03: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1 14:34 編輯

轉貼2018年3月2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從沒賺過錢 要2500人卻來50萬

財經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廠當紅炸子雞特斯拉(TESLA)雖連年虧損,目前仍看不到獲利曙光,但據統計,特斯拉在專業人士社群LinkedIn的熱門公司排行榜上高居第6,去年收到近50萬份求職履歷,但實際僅開出2500個職缺。

不過,想在特斯拉工作不容易,求職者「沒有三兩三」很難獲得青睞。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如果將其他公司比作正規軍,那麼在特斯拉工作的人就是特種部隊。他說:「如果你選擇在特斯拉工作,你就是選擇了提升自我。」

特斯拉全球招聘副總裁妮可萊(Cindy Nicola)接受《Fast Company》訪問時透露,公司招聘及整個人員審查過程都是沒有固定公式,簡歷篩選過程也不是自動的,每個人的簡歷都由人工審查。

妮可萊說:「我們招聘新人不會墨守成規,但我們一直在尋找卓越人才,那些能夠馬上做事並產生影響的人。」

妮可萊指出,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思考者很重要,因為公司所做的事情前所未有,而且很多都是在公司內部完成的,所以有很多小眾工作,這就是為什麼要從非傳統領域招募人才的原因。


妮可萊說:「有些人在我們招募他們之前從未做過這樣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從業記錄已經證明,他們在來特斯拉之前在任何事情上都有成功的紀錄。


面對競爭如此激烈,求職者如何得到特斯拉的關注呢?妮可萊回答,個人綜合素質很重要,包括技能才幹的多樣性。她說:「這個多樣性不僅是表面上的多樣性,還有認知的多樣性。」


妮可萊呼應馬斯克的特種部隊說表示,與學歷相比,特斯拉更看重求職者的潛力。她說:「如果你是一個自學成才的軟體工程師或者沒有上過頂級大學的人,也不用害怕或者妄自菲薄,我們看重的是潛力,我們尋找的是有勇氣的人。」


妮可萊指出,特斯拉衡量優秀的求職者有3個標準,或者說把人才分類3類:創新型、驅動型和團隊型。尼克拉說,特斯拉尋求的是願意嘗試、測試和學習的人。


妮可萊說:「失敗是可以的,但必須懂得靈活變通。」有些人從未製造過汽車,特斯拉會告訴他們:「我們把你們放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幫助我們設計和製造汽車,你們就是建造者,你們會感到好奇,你們必須解決問題。」


最後,妮可萊還指出,求職者也應該將面試過程當作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在特斯拉工作的一個機會。她比喻說:「婚姻是雙方的。如果他們不喜歡這份工作,那就會有問題。」她說:「我希望當我們提出『為什麼選擇在特斯拉工作?』時,求職者能夠給出一個好答案。」

特斯拉創立於2003年,但有紀錄以來不曾獲利,2017年大虧22.4億美元(654億元台幣),分析師預估今年還將續虧14.275億美元(417億元台幣)。

評析
特斯拉把人才分類3類:創新型、驅動型和團隊型,特斯拉尋求的是願意嘗試、測試和學習的人。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5: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蘋果急起直追,自駕車隊規模一月以來翻近兩倍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金融時報導,蘋果在加州的自駕車規模過去兩個月以近兩倍的速度成長,現來到45輛(一月底為27輛),反應蘋果在這方面的研發速度大幅加快。

蘋果自駕車開發代號為「Titan」,採用的是改裝過的Lexus RX450h休旅車,車上裝有光達(LiDAR),雷射感測器與攝影鏡頭。蘋果去年四月取得加州測試執照,當時僅有三輛車註冊。

就加州地區而言,蘋果的自駕車數量甚至多過優步(Uber),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所屬自駕車開發商Waymo,而僅次於通用的110輛。不過報導也指出,Waymo與其它公司似乎轉換測試場地至其它地區,蘋果車隊變多不一定代表超前。

事實上,研究機構Navigant日前發佈報告指出,蘋果自駕車策略、技術與執行等面向評比,落後幾乎所有在加州地區做測試的其它車廠。不過,報告也認為蘋果具備獨特能力來參與這場自駕車大戰。

評析
蘋果自駕車策略、技術與執行等面向評比,落後幾乎所有在加州地區做測試的其它車廠。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5: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難產 特斯拉股價現熊蹤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CNBC報導,特斯拉迄今無法解決Model 3生產瓶頸,加上營運與資金也面臨吃緊狀況,已使該公司股價瀕臨熊市邊緣。

特斯拉股價周二連續第6天下滑,收在310美元,與去年9月締造的389.61美元紀錄高點相比,跌幅接近20%,意味它已朝熊市區域逼近,凸顯投資者對於該公司前景相當悲觀。

不過,週三早盤特斯拉股價反彈3%至320美元之上。

HighTower顧問公司執行董事巴皮斯(Michael Bapis)指出,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帶領的特斯拉正遭遇諸多壓力,外界認為今年對特斯拉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年。

他還提到,由於多數分析師均看衰特斯拉前景,使現今做空特斯拉的部位已來到高位。

CFRA分析師李維(Efraim Levy)說,特斯拉Model 3設定的產能達陣時間多次跳票,已讓投資者耐心漸失。他提到外界普遍認為特斯拉第1季將無法達成Model 3產能預測。

高盛周一發表報告時,也再度對特斯拉潑冷水,聲稱除了無法完成Model 3產能目標,連Model S和Model X也面臨一樣問題。

先前投資者對於Model 3的狂熱,是推升特拉斯股價去年飆至新高主因。這款電動車對特斯拉而言是一大里程碑,意味它從高檔電動車製造商轉型成為平價電動車業者。

不過Model 3擴產過程始終不順,讓特斯拉遭遇空前危機。該公司最早設立在2017年達成每周生產5千輛Model 3的目標,但生產瓶頸未能突破,讓達陣時間多次向後推延。

特斯拉日前發布上季財報,表示將致力達成今年首季周產2,500輛與第2季周產5千輛目標。

然而產能瓶頸也讓外界對穆斯克能力感到懷疑。特斯拉股東周三將針對給予穆斯克26億美元股票選擇權計畫進行投票,投資顧問公司Glass Lewis與機構股東服務公司已呼籲股東投反對票。

評析
特斯拉無法解決Model 3生產瓶頸,加上營運與資金也面臨吃緊,使做空特斯拉的部位已來到高位。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2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最多可拿1.46兆元報酬

聯合晚報 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電動車廠特斯拉股東21日通過執行長馬斯克未來10年的報酬方案,如果馬斯克讓市值從目前500多億美元衝上6500億美元,將可獲得超過500億美元(台幣1.46兆元)的天文數字。

根據這項股權獎勵計畫,按照目前股價計算,馬斯克未來10年可拿到總額26億美元的股權。不過,如果他達到12個里程碑,報酬將大幅增加。

第一個里程碑是特斯拉市值增至1000億美元,馬斯克達標可獲當時流通股總數的1%。接下來11個里程碑以500億美元為單位。

馬斯克也必須讓稅前獲利和營收增加,而且他必須繼續擔任特斯拉執行長、執行董事長或產品長。

假如特斯拉市值飆到6500億美元,將成美國市值第四大公司。特斯拉股票21日上漲1.9%,收在316.53美元,市值535億美元。

持股超過25萬股的加州教師退休基金反對這項計畫,該基金公司治理主管表示,他們認為股東會被稀釋太多,而且擔心計畫會使特斯拉不專注於獲利能力。

不過,至少兩個大型機構股東支持這項計畫,包括持股比例為6.4%的T. Rowe Price。特斯拉董事葛拉西亞斯表示,方案所列里程碑並非不可能的任務,他指出,在2012年的報酬方案激勵下,馬斯克讓特斯拉市值增為原先的17倍。

馬斯克與兄弟凱姆勃(Kimba)都是特斯拉董事會成員,兩人均未參與21日的投票。馬斯克目前持有20%特斯拉股份。

富比士最近估計,46歲的馬斯克資產約210億美元,名列全球百大富豪榜。他也擁有私人太空公司SpaceX。

隨著美股飆漲和經濟情況的改善,美國前幾大企業執行長的薪酬有機會刷新歷史紀錄。

華爾街日報蒐集的數據指出,全美大企業的133個執行長的薪酬中位數在2017年攀抵1160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些大企業執行長2016年的薪酬中位數為1120萬美元。

評析
如果馬斯克讓市值從目前500多億美元衝上6500億美元,將可獲得超過50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6: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2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獲通過 由中美等主導制定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新華網報導,據大陸工信部獲悉,在近日召開的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WP29)第174次會議上,由中國大陸、美國、歐盟和日本共同帶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EVS-GTR)經《1998年協定書》締約方投票表決,獲得全票通過。

大陸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主要圍繞整車及動力蓄電池的安全性能提出技術要求,同時規定了電動汽車滿足安全性能要求的試驗方法,以保障電動汽車在各種使用環境下以及發生正面碰撞、側面碰撞等事故時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乘員安全。

法規制定工作自2012年啟動,在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共同主導下成立了專門的法規起草工作小組,聯合全球近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大量技術研究、試驗驗證和溝通協調工作。中國組織來自汽研中心、一汽、北汽、比亞迪、寧德時代、中電十八所等專家,主導了其中3個研究小組的工作,對電動汽車整車防水、動力電池熱擴散和商用車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

該負責人指出,該法規是全球汽車技術法規體系中第一個專門針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技術法規,也是中國大陸參與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工作中,第一個以主要帶頭國身份全程主導並深度參與完成制定的全球技術法規,這標誌著中國已開始從汽車標準法規的「跟隨者」朝向「主導者」轉變,在國際標準法規工作中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不斷提升。

該負責人表示,今後中國大陸還將繼續深度參與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等法規制定工作,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動中國標準走向世界,以標準法規引領汽車產業創新發展。

評析
由中國大陸、美國、歐盟和日本共同帶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獲得全票通過。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7: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七年後…電動車比燃油車便宜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推估,電動車價格可能在七年後就比燃油汽車更便宜,但條件是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持續下降,而現在由於鋰─矽電池技術已經進入試製階段,使這個目標更有希望達成。

彭博新能源財經團隊的報告顯示,一些電動車款的價格最快將在2020年時就和傳統內燃機引擎車款差不多,2024年甚至會更便宜,但電池組價格必須進一步下滑。

彭博新能源財經團隊推估,到2030年時,鋰離子儲電電池的價格從2017年的每度電208美元,下降到僅70美元,將使電動車的總製造成本下降約五分之二,加快電動車的普及。

令人振奮的消息是,電池研發及製造業者指出,未來電池材料將發生重大改變,使電池的電力貯存能量即將以兩位數字的比率提升,電動車與家用電池的售價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將大幅下降。

專家指出,鋰離子電池是靠鋰離子在陽極與陰間流動而產生電流;電池充滿電時陽極將會吸光鋰離子,放電時鋰離子便通過電解質流向陰極。

一般鋰電池的陽極是石墨。科學家雖知道矽能夠吸納的鋰離子數是石墨的25倍,但純矽陽極吸入大量鋰離子後本身將會「粉碎」。

現有鋰電池是在陽極中可以加入少量的矽料,小幅提高容電量,專家估計矽含量約10%,例如特斯拉Modle S的電池含矽量為6%。

一些新創企業正利用奈米科技研發陽極矽含量過半的鋰電池,且即將量產;多家全球最大的電池製造業者、電動車公司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正在測試這種「鋰矽電池」。

例如,加州Sila奈米科技公司使用石墨─矽製成奈米粒子,內部有很多空間可以吸收鋰,並防止陽極膨脹碎裂,製成的電池電力貯存能量可提高20-40%,其他新創企業也提出類似的技術,專家預估未來兩年內將能達成商業化目標。

寶馬汽車(BMW)計劃2023年將Sila的鋰矽電池科技用於電動車上,預估一次充電的貯電量將能增加10%到15%。

評析
電動車價格可能在七年後就比燃油汽車更便宜,但條件是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持續下降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亞洲業者搶料 瞄準加澳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亞洲電池製造商正積極參與澳洲與加拿大鈷礦的初期開發計畫,鎖定電池的材料來源,以搶搭電動車帶來的商機。日本及南韓電池廠商的興趣最濃,中國業者也不落人後。

鈷是鋰離子電池內電解質的主要材料。由於中國與全球最大鈷產國剛果已建立深厚的供應鏈,日、韓業者因而聚焦於澳洲及加拿大的鈷礦開發計畫,與中國電池業者一較長短。

南韓鮮京創新公司2月已與澳洲礦業公司簽訂七年供料計畫,協助澳礦公司為尚未決定的投資計畫募集資金,而這項計畫最早也要到2020年才能生產鈷料。

業者指出,至少有十多家澳洲及加拿大礦業開發公司正在與電池及汽車製造業者洽談供應合約,其中一些礦區要到2019-21年才能投產;包括澳洲的Aeon金屬、北方鈷業與鈷藍公司,還有加拿大兩家公司。

不過澳、加的鈷礦開發計畫多屬中、小型,年產量約1,000到5,000公噸;全球鈷料的市場規模預估到2023年時,將達到到15.7萬公噸。

中國北京當升材料科技公司也與澳洲Clean Teq礦業公司簽署五年的供料合約。全球最大鈷生產商嘉能可集團上周也同意未來三年將鈷料產量的三分之一售予中國格林美電池回收公司。

評析
亞洲電池製造商正積極參與澳洲與加拿大鈷礦的初期開發計畫,鎖定電池的材料來源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7: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3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BMW:2020年開始大量生產電動車,寧德為中國合作廠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Thomson Reuters報導,BMW集團執行長Harald Krueger 22日在法說會上表示,BWM將等到2020年第五代技術出爐後才會開始量產電動車。他指出,第五代電動車技術至少較第四代享有10%以上的成本優勢。

Krueger透露,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將是BMW在中國市場的電池合作夥伴。BMW表示,因應未來的量產計畫、公司已投入上億歐元的研發經費開發第六代技術。BMW是在2013年發表電動車、目前在全球10個廠房進行生產,主要是以油電混合動力車為主。

鴻海(2317)於去年3月代子公司富泰華工業(深圳)有限公司公告取得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

根據官網公布的投影片資料,BWM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純電動車(BEV)自發表以來累計銷售量超過23萬台、當中有10萬台是在去(2017)年完成,今年預估將成長40%至14萬台。今年迄今(截至2月為止),BWM電動車銷售量為15,061台。

BMW預期2025年集團全球年度銷售量將有15-25%是屬於PHEV/BEV。

IONITY GmbH去年11月發布新聞稿宣布、2020年底以前將在歐洲設立400個高速充電站。IONITY成立於2016年,股東包括福特、BMW、戴姆勒以及福斯(Volkswagen)。

BMW集團3月21日表示,2017年研發預算為61.08億歐元、今年預估最多將上看70億歐元,主要是用來開發新車、電動車以及自駕車。BMW計畫在2025年底以前推出25款電動車、當中有12台將是純電動車種。

評析
BMW計畫在2025年底以前推出25款電動車、當中有12台將是純電動車種。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9: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4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臉書個資風暴 馬斯克刪特斯拉臉書帳號

聯合晚報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

劍橋分析公司爆發濫用臉書個資醜聞後,由WhatsApp共同創辦人艾克頓(Brian Acton)發起的刪除臉書帳號(#deletefacebook)運動在社群媒體引起熱烈討論,連電動車特斯拉(Tesla)和太空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也加入戰局,他在推特追隨者的激將下,帥氣刪除了Tesla和SpaceX的臉書官方帳號。

23日早上,馬克斯推文嘲諷揚聲器品牌Sonors表示將暫停在臉書上做廣告一周。

馬斯克推文:「什麼是臉書?」馬斯克的追隨者挑戰他說:「你若是真男人,就把SpaceX臉書帳號刪掉。」

馬斯克回應,他「不知道」SpaceX有臉書頁面,「我從來沒看過,馬上就沒有了」。

另一名追隨者指出Tesla也有臉書頁面,馬斯克回應:「看起來很無聊。」在他推文的幾分鐘後,Tesla和SpaceX的臉書官方頁面都被刪除。這兩個頁面各有大約250萬追隨者。

馬斯克隨後推文:「我不用臉書,而且從來沒用過,因此別以為我是殉道者,或者我的公司會遭到重大打擊。我們沒有下廣告,因此不在乎。」

不少人也呼籲馬斯克刪除臉書旗下Instagram的帳號,馬斯克回應,只要Instagram保持獨立,繼續用或許OK。

馬斯克和臉書創辦人祖克柏過去打過口水戰。祖克柏去年暗示馬斯克對人工智慧(AI)發展過度擔憂,馬斯克在推特回應,祖克柏「對此主題的了解有限」。

2016年,SpaceX一枚火箭在發射台上爆炸,毀了臉書一枚價值2億多美元的通訊衛星。

評析
馬斯克在推特追隨者的激將下,帥氣刪除了Tesla和SpaceX的臉書官方帳號。
 樓主| 發表於 2018-12-2 15:23:3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2 15:25 編輯

轉貼2018年3月2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寧德曾毓群 寫創業神話

4經濟日報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

去年12月底,胡潤發布「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寧德時代以人民幣1,000億元(約新台幣4,625億元)的估值名列第五,僅僅花了七年就即將登陸A股市場,從零到千億,寧德神話的背後,有公司創辦人曾毓群的傑出經營,也有國家政策的支撐與產業環境的變遷。

繼鴻海集團大陸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FII)之後,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預估將成為陸股「閃電上市」第二股。曾毓群持有寧德時代29.23%的股份,上市後,他的身家將飆升至人民幣數百億元。

造富奇蹟中,曾毓群抓住兩個機會,一是消費類電子行業的浪潮,二是新能源汽車的崛起。

曾毓群出生在福建寧德的一個農村家庭,後來考上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畢業後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國企。可是,僅僅在國企待了三個月,他就辭職了。

曾毓群到廣東一家電子廠當工程師,扔掉鐵飯碗的他,簡直被視為是奇葩。東莞新科磁電廠當時隸屬於全球最大的獨立硬碟磁頭供應商SAE。在新科,曾毓群一幹就是十年,當時正是大陸電子產業OEM的起步階段,曾毓群成為投身其中的第一批本土人才。憑著出色的專業能力和膽識,他31歲便成為最年輕的工程總監,而且是第一位大陸籍總監。

作為當時公司最年輕的的工程總監,曾毓群一直頗受重用。有一次,SAE執行總裁梁少康找曾毓群幫忙考察一個電池項目,曾毓群到深圳跟專家討論了一天,回來寫了一份報告,認為的確有可行性。梁少康之後透露他的真實目的:拉曾毓群一起做電池。

但曾毓群並沒有答應,當時他正與獵頭接洽,打算從新科離職去深圳一家公司當總經理。

梁少康深知曾毓群的才華,又找曾毓群的頂頭上司陳棠華做說客。在三番兩次下,曾毓群終於被說動。1999年,梁少康、陳棠華、曾毓群等人組建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註冊成立,並在廣東東莞成立首家工廠。

2011年,曾毓群開始轉型升級。在老家寧德成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轉型做電動汽車、儲能鋰離子電池體系的研產生產。簡單說,從小電池—手機電池,轉型做大電池—汽車電池。靠著10多年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經驗,寧德時代一開始就走不一樣的路,就是靠技術來打開市場。

2016年,寧德時代產值達人民幣140億元,利潤30億元。這個數字,在中國大陸位居第一。

回憶起創業之初的往事,曾毓群坦言當時去做電池的決定,「完全是一種衝動」。如果沒有這次衝動,就不會有後來的兩次創業故事;如果沒有這次衝動,堪與國際巨頭抗衡的大陸電池企業或許就不會這麼早誕生。

評析
寧德時代僅僅花了七年從零到千億,有曾毓群的傑出經營,也有國家政策的支撐與產業環境的變遷。

 樓主| 發表於 2018-12-2 15:24: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運輸出包 特斯拉挪威交車放緩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在特斯拉(Tesla)再過幾天就將發布投資人緊盯的每季銷售數字之際,執行長穆斯克表示,已要求放慢本季在該公司全球第三大市場挪威的交車速度,以因應當地的物流問題。

穆斯克24日在推特宣布,為因應電動車部落格Electrek的報導,已要求挪威團隊放慢本季的交車速度。Electrek指出,根據挪威好幾家媒體的報導,特斯拉在挪威用來運車的卡車,已因各種安全原因,被當局在盤查時要求駛離道路超過六次,而有一台未被當局欄下的卡車最後發生車禍,兩輛Model S遭撞毀。

Electrek指出,特斯拉正難以找到能遵守挪威道路要求的運輸業者。除了安全問題之外,特斯拉也與以較會造成汙染、Euro 3等級卡車的運輸業者合作運車。

特斯拉代表則說,正努力解決問題,但穆斯克24日在推特上說:「我剛剛已要求我們的團隊放慢交車,顯然大批產量與交車量正超越當地的物流運能,客戶的幸福與安全比本季多交一些車重要得多」。

Electrek指出,這項運輸問題在本周顯得特別重要,因為特斯拉在每季第三個月的交車量最大,最後一周更是如此。現在還不清楚特斯拉有哪些車款的交車、及有多少交車數量會受影響,但Electrek引述註冊資料指出,特斯拉1至2月在挪威僅交付300多輛車,3月就已交付近1,000輛車。

挪威是特斯拉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去年來自挪威的營收躍增逾一倍至8.23億美元。挪威不對購買電動車課稅、也不對電動車收取道路通行費,政府還大舉投資充電設施。

特斯拉正遭遇量產平價電動車Model 3的瓶頸,該公司已延長量產的達標時間。

分析師:七成鐵粉沒買Model 3
特斯拉(Tesla)許多粉絲都高度期待平價車款Model 3,但分析師發現,多達70%的特斯拉「鐵粉」都還沒掏錢買一輛。

財經媒體MarketWatch報導,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分析師薩克納吉表示,最近一批擁有購車優先權、也就是已擁有Model S與Model X的車主中,只有不到30%選配並訂購Model 3。

這批車主也是繼特斯拉員工之後、能優先購買Model 3的第二波客戶。

薩克納吉指出,若數據正確,購買率就會比他去年7月調查時的預測還差。他當時的調查顯示,所有Model S和Model X車主中,多達69%表示,可能或非常可能在Model 3的預訂階段就購買。

Model 3在亮相後就湧入大量訂單,買主要先繳訂金1,000美元,但可在交車時再決定是否確定購買,這筆訂金也可以在付了訂金的買主放棄購買後,退還給消費者。

去年底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表示,當時Model 3約取得45.5萬張訂單。

薩克納吉認為,特斯拉「鐵粉」不捧場的原因可能有三點。

首先是選配種類少,特斯拉目前只提供一種Model 3選配,但未來特斯拉還將提供其他選配方案,例如穆斯克已經承諾推出3.5萬美元的基本方案,讓現有車主願意先等待。

其次是時機不對,車主可能在等Model S或Model X租賃合約到期、或等著把現在擁有的車款賣掉之後再買新的平價車款。

第三是有些人可能還在等特斯拉開放Model 3的租賃方案。

評析
穆斯克已要求放慢本季在特斯拉全球第三大市場挪威的交車速度,以因應當地的物流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8-12-2 15:2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日產衝刺電動化車款!2022年度全球年銷量要增至6倍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產汽車(Nissan)23日發布新聞稿宣布,計畫在2022年度結束前將電動化車款年銷售量提高至100萬台、將達現行的約6倍水準。日產所稱的電動化車款包含「Leaf」等電動車(EV)及搭載日產自家混合技術「e-POWER」的車款(以下稱e-POWER車),2017年日產的EV和e-POWER車銷售量為16.3萬台。

日產指出,在2022年度結束前,將研發8款EV新車款,其中在中國市場部分,各品牌將積極推出EV化車款;在日本市場部分,將推出EV版輕型車(指排氣量未滿660cc的車款)。

日產表示,在主力市場日本、歐洲的新車銷售中,預估電動化車款銷售佔比將在2022年提高至40%、2025年升至50%;在美國市場部分,預估2025年電動化車款銷售佔比將提高至20-30%、中國市場為35-40%。

在高級車品牌Infiniti部分,預估於2021年度以後開賣的新型車款都將為EV版或是搭載e-POWER,2025年Infiniti全球銷售量中、半數以上要為電動化車款。

另外,在自動駕駛車部分,日產計畫於2022年結束前在20車款上搭載能夠在高速公路單一車道上行駛的自動駕駛技術「ProPILOT」、並將在20個市場開賣,預估2022年搭載「ProPILOT」的車款年銷售量將提高至100萬台。

除日產之外,豐田等其他車廠也正加快車輛的電動化腳步。

豐田社長豐田章男2017年12月13日表示,計畫在2030年將電動式車款(包含EV、FCV、HV和PHV)佔全球新車銷售量比重提高至50%以上水準。具體來說,是計畫在2030年賣出550萬台電動式車款,其中EV/燃料電池車(FCV)為100萬台、HV(油電混合車)/PH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為450萬台。豐田當前HV/PHV年銷售量為147萬台。

本田(Honda)計畫於2030年將電動化車款佔全球銷售量比重提高至2/3;德國福斯(VW)計畫於2025年結束前推出50款EV,目標在2025年將EV佔全球銷售量比重提高至25%、相當於要賣出300萬台EV。

評析
日產計畫在2022年度結束前將電動化車款年銷售量提高至100萬台、將達現行的約6倍水準。
 樓主| 發表於 2018-12-2 15:24: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擴產至3倍還不夠?豐田傳建新廠、再倍增HV鋰電池產能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豐田汽車(Toyota)旗下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 (PEVE)」於今年1月時宣布,將興建油電混合車(HV)用鋰離子電池新廠房,目標在2020年上半年將HV鋰離子電池年產能擴增至現行的3倍。不過即便如此、仍不敷需求?PEVE傳將興建新工廠、目標將HV鋰離子電池產能再倍增(較擴增至3倍之後的產能再提高1倍)。PEVE為豐田和Panasonic合資設立的車用電池製造商。

日經新聞24日報導,為了因應需求急增,PEVE計畫在靜岡縣湖西市興建一座HV用鋰離子電池新工廠,且預計將在2023年左右啟用生產。報導指出,PEVE目前已計畫在2020年上半年將HV用鋰離子電池年產能擴增至60萬台(達現行的3倍),而上述新廠導入生產後,其年產能將再增加一倍以上水準。

Sankei Biz報導,以豐田HV車「Prius」用電池換算,PEVE計畫興建於湖西市的HV用鋰離子電池新工廠的年產能預估將達100萬台的規模。

HV是豐田電動化戰略的核心,豐田計畫在2030年將電動式車款(包含EV、FCV、HV和PHV)佔全球新車銷售量比重提高至50%以上水準、相當於要在2030年賣出550萬台電動式車款,其中HV/PH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銷量目標為450萬台、是2017年的3倍水準。

PEVE於1月15日宣布,為了因應引領環保車市場的油電混合車(HV)需求持續增加,將在宮城工廠廠區內興建HV用鋰離子電池新廠房,並預計於2020年上半年啟用生產,年產能約20萬台。該座新廠將成為宮城工廠第5座廠房、也是宮城工廠廠區內第2座鋰離子電池廠房(其他3座廠房為生產HV用鎳氫電池)。

PEVE於2016年10月24日宣布,將在宮城工廠內興建第4座廠房(宮城工廠內首座鋰離子電池廠房),並預計於2019年下半年啟用生產,年產能約20萬台。

除上述2座新廠之外,PEVE目前也透過大森工廠供應鋰離子電池給豐田HV車款「Prius」使用。大森工廠鋰離子電池年產能約20萬台,也就是說,待上述宮城工廠第5廠房完工量產後,PEVE鋰離子電池年產能將擴增至60萬台的水準、將達現行的3倍。

評析
豐田已計畫在2020年上半年將HV用鋰離子電池年產能擴增至60萬台(達現行的3倍),
 樓主| 發表於 2018-12-2 15:26: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迪再降特斯拉垃圾級信評 B2降至B3

經濟日報 記者易起宇╱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投入巨資設法提升Model 3產量之際,信評機構穆迪昨(27)日將特斯拉的債信評等,由原本的垃圾級B2再往下調降。

穆迪公司宣布,特斯拉公司債的評等從原本的B2降至B3,非擔保證券從B3降至Caa1,展望為負向。

穆迪表示,這次調降評等反映了特斯拉Model 3的產量「嚴重不足」,負向展望則反映特斯拉可能必須進行巨額的短期籌資,以償還到期貸款並避免流動性短缺。

特斯拉原本寄望Model 3能助該公司從小眾豪華車公司轉型為主流企業,目前該公司正致力於達到6月底前Model 3每周產量5,000輛的目標,此目標的達成期限已延後兩次。該公司原本預計去年底前達到周產5,000輛,今年底前達到周產10,000輛。

評析
穆迪這次負向展望則反映特斯拉可能必須進行巨額的短期籌資,以償還到期貸款並避免流動性短缺。
 樓主| 發表於 2018-12-3 15:18: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股債齊跳水!死亡車禍、流動性吃緊引關切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特斯拉(Tesla Inc.)近來飽受平價電動車「Model 3」生產效率低落、財務吃緊謠言所苦,股價血流不止,加州一場死亡車禍、引來主管機構關切,更讓特斯拉週二(3月27日)受重擊,股價慘跌逾8%、摔落一年低。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27日透過Twitter宣布(見此),3月23日一輛特斯拉電動車於加州Mountain View附近發生車禍,目前並不清楚自動控制系統當時是否啟用,已決定派人實地勘查,調查的重點包括撞擊後起火的狀況,以及從車禍現場吊離時、保持車輛安全的步驟等。

特斯拉27日應聲慘跌8.22%、收279.18美元,創2017年3月31日以來收盤低;3月迄今已重挫18.62%、年初以來則下挫10.33%。

另外,穆迪(Moody`s)則在27日收盤後調降特斯拉債信評等、將展望從「穩定」改為「負向」,理由是Model 3生產效率嚴重落後、公司財務狀況吃緊。
Zero Hedge報導,在穆迪調降信評後,特斯拉發行的債券殖利率應聲飆破7%、債券價格跟著下挫。

穆迪指出,特斯拉不但有龐大的負現金流,可轉債也即將到期(2017年11月、2019年3月分別有2.3億美元、9.2億美元的可轉債到期),公司面臨的流動性壓力不小。

另外,Model 3在2017年第四季僅生產了2,425台,預定今(2018)年3月底的週產量將達2,500台、6月底達到5,000台,遠不如特斯拉一年前的預估。該公司先前預估,2017年底週產量就可達5,000台、2018年底可達10,000台。

穆迪直指,特斯拉近期可能得大量募資,才能為即將到期的債券再融資、並避開流動性不足的命運。不過,若特斯拉能如期在3月底、6月底分別產出2,500台、5,000台Model 3,那麼流動性的問題應可迎刃而解。

評析
特斯拉近期可能得大量募資,才能為即將到期的債券再融資、並避開流動性不足的命運。
 樓主| 發表於 2018-12-3 15:19: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Waymo訂購兩萬輛Jaguar電動車,自駕叫車上路不遠了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駕車開發商Waymo周二宣布,將大幅擴充旗下車隊規模,顯示其叫車服務導入商業化已進入倒數階段。

Waymo計畫向Jaguar Land Rover採購最多20,000輛電動車,這些車輛將加裝自駕車套件,使之具備自駕能力。Waymo稱車隊成軍後,每日可應付一百萬次運送服務。(sky.com)

據Waymo執行長John Krafcik表示,自駕叫車服務初期將在鳳凰城100英里見方的區域營運,之後將往外拓展,至於下個城市選在那裡,他則沒再多說。(USAtoday)

Jaguar全新電動SUV「I-PACE」才剛發佈不久,就獲得Waymo青睞。Krafcik讚揚I-PACE超強的電池續航力,單次充電可跑240英里。

Waymo現以改裝過的克萊斯勒多功能休旅車做自駕車測試,但未來在叫車服務上,Waymo目前只打算使用I-PACE。

評析
Waymo向Jaguar 採購最多20,000輛電動車,這些車輛將加裝自駕車套件,使之具備自駕能力。
 樓主| 發表於 2018-12-3 15:19: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銅與鎳受惠電動車市場增長 鋅價長期可能落後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金屬導報(Metal Bulletin)3月27日報導,Victorem Capital執行合夥人Erik Sardain表示,2017年全球銅市出現16.3萬噸的供給缺口,主要因為需求強勁增長,以及一些大型礦場因勞工糾紛導致產量下滑的影響。Sardain預估,2018年銅市仍將有小幅的供給缺口,並且未來幾年銅市的缺口還將繼續擴大,主要因為供應的增長較為受限,而需求面則預期將受到電動車市場的帶動而持續增長。

Sardain表示,今年銅市的供應仍然可能遭受一些風險,因兩大產國智利與秘魯有多處銅礦將進行勞工合約的更新,這些銅礦合計約佔全球產量的20%。2017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imited)旗下位於智利的全球最大銅礦埃斯康迪達(Escondida)因為罷工而停產了43天。美國自由港麥克墨倫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旗下位於印尼的全球第二大銅礦格雷斯堡(Grasberg)也遭遇到部分的罷工。

在需求的部分,最大消費國中國大陸今年的銅需求預估持平,因房地產部門的需求放緩有望被電力基礎設施的增長所抵銷。不過,銅價表現仍有可能走低,主要受到全球貿易問題以及政治不確定因素的拖累。

Sardain表示,今年全球新增的鋅礦產能約有60-70萬噸,但今年多數時間鋅市仍將較為吃緊。去年,包括大型鋅礦的關閉、嘉能可的減產,以及中國大陸的環保查核趨嚴等,令鋅市供應吃緊並使得庫存下降。他也預估,鋅價可能會在今年中達到高點,鋅價最高可能上漲至每噸4,000美元。不過,長期來看,鋅價沒有太多受益於電動車市場,表現可能落後於其他的基本金屬。

Sardain預估今年的鎳市將是供需平衡的局面,但長期的鎳市前景將較為強勁。他指出,雖然中國大陸的不鏽鋼生產將因為環保的限制而只有緩慢的增長,但其他地區如印尼等的生產則將增加,為鎳的需求提供支撐。去年,鎳價上漲約20%,主要因為全球經濟改善,以及受到電動車市場長期前景的激勵。

國際鉛鋅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Lead and Zinc Study Group, ILZSG)報告表示,2017年全球鋅礦產量增長主要受到秘魯產量增加的帶動,歐洲、加拿大、墨西哥與土耳其的產量也增長,澳洲產量則是下滑。印度精煉鋅產量大增30.4%,但加拿大、中國、日本、韓國、秘魯等產量則是下滑。精煉鋅消費增長主要受到澳洲、巴西、中國、日本、台灣等消費增加的帶動;歐洲需求年減0.5%,美國需求則年增0.6%。2017年,大陸鋅精礦進口量年增26%至103萬噸,精煉鋅的淨進口量年增64%至66萬噸。

評析
去年鎳價上漲約20%,主要因為全球經濟改善,以及受到電動車市場長期前景的激勵。
 樓主| 發表於 2018-12-3 15:19: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比亞迪瀉10%!北京砍電動車補助、Q1獲利恐少90%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新能源車的補助逐步退場,電動車廠備受打擊,比亞迪(1211.HK、002594.SZ)大砍獲利展望,消息一出股價跳水重挫10%。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台北時間28日下午2點17分,香港掛牌的比亞迪跳空大跌11.88%、報62.30港元,為2017年12月7日以來盤中新低。深圳掛牌的比亞迪股價也暴跌9%左右。

路透社、金融時報報導,比亞迪是中國知名電動車廠,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是比亞迪的大股東之一。以亞迪表示,政府減少新能源車補貼,抵銷了銷售成長的利多,估計第一季獲利將年減75~92%。由此推算,第一季獲利將在人幣5千萬元~1.5億元之間,遠低於去年同期的人幣6.058億元。

去年比亞迪淨利就開始萎縮,2017年淨利下滑19.5%至人幣40.7億元。

北京希望中國成為電動車領袖,開始減少補貼,之後將轉而實行「雙積分制」(dual credits)。積分制以新能源車產出和表現為依據給分,當時比亞迪還樂觀表示,雙積分制有利大車廠,會淘汰掉競爭力弱的小廠。

Automotive Foresight主管Yale Zhang表示,政府補貼減少之後,民眾仍繼續購買新能源車,但是比亞迪困境顯示,電動車廠前景相當艱困。

CNBC、南華早報、東方網、新能源3月中報導,中國電動車政策原本採齊頭發展,民眾只要購買電動車,最多就能取得人民幣11萬元補貼,但是此種作法導致騙補猖獗,中國當局去年下砍20%補助,並宣布購車補貼將逐步退場,轉為雙積分制。

Wood Mackenzie分析師Yujiao Lei認為,中國原本推廣所有車廠的電動車,如今開始出現選擇性。2018年補助獨厚高性能的電動車、而非低階車種。此外,雙積分制也有利高性能電動車。

雙積分制究竟是什麼?簡單來說,車廠生產越多汽油車,會消耗更多汽油,「油耗積分」隨之減少。相反地,生產越多續航力強、里程數高的環保車,「新能源積分」越多。車廠每年的油耗負分和新能源正分,必須抵銷歸零。負分車廠可向其他車廠購買多餘的正積分,如果積分未能歸零,就不能出售新車。

評析
政府補貼減少之後,民眾仍繼續購買新能源車,但是比亞迪困境顯示,電動車廠前景相當艱困。
 樓主| 發表於 2018-12-8 15:35: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8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淳紳攻自駕車 測試車初期至少達Level 2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018年3月28日電

淳紳(4529)布局自駕車,已將2台都會型小車運抵台灣,目前正在進行外觀偽裝以及功能調校,淳紳副總經理謝豐吉表示,初期至少能達到自動駕駛Level 2的標準。

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定義,Level 2的自動駕駛可以同時控制加減速、轉向兩項功能,Level 3則是在部分情境下可以完全不用人為操作,Level 4則是除了部分特殊情境,其餘都可以交由自動駕駛。

謝豐吉表示,已經和台灣的車用鏡頭以及雷達感測廠商談定合作項目,再加上NVIDIA的AI平台,以及自行研發的控制系統,初期至少能達到自動駕駛Level 2的標準,並將陸續實現Level 3,未來目標則是往更高階的Level 4邁進。

淳紳指出,台灣在自動駕駛的技術上其實並不輸國外車廠或科技公司,只是政府對自駕車的政策尚未明朗,何時能夠核准上路實測也是未知數,一旦相關法令通過後才能無縫接軌。

評析
淳紳布局自駕車,目前正進行外觀偽裝以及功能調校,初期至少能達到自動駕駛Level 2的標準。
 樓主| 發表於 2018-12-8 15:35: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車禍 電池、自駕成調查重點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周二針對上周發生的特斯拉Model X致死車禍展開實地調查,但目前尚未確認事發當下車子是否處於自駕模式。而且肇事的特斯拉汽車鋰電池起火,為特斯拉供應車用電池的Panasonic也受到波及。

周三盤中Panasonic股價一度暴跌6%,收盤回到1,566日圓,當日跌幅5%。

加州公路巡邏隊表示,上周五(23日)一台Model X在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附近的高速公路撞上水泥護欄,隨後接連被後方的馬自達及奧迪兩台車撞上,造成連環車禍。

Model X內建的鋰電池在車子撞上水泥護欄時瞬間起火,造成38歲駕駛傷重身亡,所幸另外兩台車的駕駛沒有受傷。由於鋰電池起火須經過評估才能進行滅火,因此現場救難人員還得先諮詢特斯拉工程師,才順利滅火並將車輛運離現場。

運輸安全委員會周二表示,目前調查尚未確認車禍發生時,Model X是否處於自駕模式。特斯拉周二也於官方部落格發文表示:「我們尚未釐清車禍發生當下的實際情形。」

特斯拉引述統計資料表示,美國Model X車主至今在上述路段以自駕模式行駛的次數累積達8.5萬次,但過去從未發生類似意外。特斯拉強調公司正努力修復肇事Model X車內電腦數據,希望進一步釐清案情。

今年以來特斯拉已有兩起車禍遭到運輸安全委員會實地調查,令外界更加質疑自駕技術的安全性。今年1月一台Model S在自動駕駛模式下撞上前方消防車,儘管這起車禍並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依舊遭到聯邦政府調查。

路透報導,美國只有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能以安全為由,下令汽車製造商召回瑕疵車,而運輸安全委員會頂多只能對業者提出安全建議。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下令業者召回車輛前,必須先進行正式調查,因此目前特斯拉尚未面臨召回的風險。

評析
今年以來特斯拉已有兩起車禍遭到運輸安全委員會實地調查,令外界更加質疑自駕技術的安全性。
 樓主| 發表於 2018-12-8 15:35: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被唱衰 股債暴跌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禍不單行!繼日前傳出加州死亡車禍後,穆迪也以Model 3產量未能達標為由,再降其債信評級。在特斯拉股債不斷暴跌下,已有對沖基金預估它在4個月內就會破產。

穆迪周二宣布把特斯拉公司債評級從原本垃圾級的B2再降1等至B3、非擔保證券也從B3降到Caa1;展望從穩定降至負向。

該信評機構指出,特斯拉Model 3產能大幅落後,令該汽車業者無法從小眾的豪華電動車製造商順利轉型為主流汽車廠。

特斯拉目前正致力在6月底達成Model 3每周產能5千輛的目標;該目標完成期限已2次跳票。

穆迪在聲明中還警告,「特斯拉必須在近期進行龐大的增資行動,來為即將到期的債務籌措資金,並避免流動性出現不足」。

受特斯拉債信評等再遭調降的利空衝擊,股價周二收跌8.2%,周三早盤續挫5.4%,創下1年來最低價位。然而光是上月,特斯拉股價已狂瀉超過2成。至於它所發行的8年期債券殖利率也應聲飆漲至6.91%,逼近7%。

對沖基金Vilas Capital Management操盤手湯普森(John Thompson)日前在給客戶的公開信中表示,除非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能從帽子裏變出兔子」,否則特斯拉將在4個月內宣告破產。

湯姆森掌管的對沖基金規模高達2.5億美元,該基金目前最大的股票部位就是放空特斯拉。他解釋特斯拉瀕臨破產的原因包括公司估值過高、Model 3生產瓶頸未解,導致籌資日益困難。

評析
穆迪把特斯拉公司債評級從B2再降1等至B3、非擔保證券也從B3降到Caa1;展望從穩定降至負向。
 樓主| 發表於 2018-12-8 15:3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光環褪色? 特斯拉債券跌至86美分

經濟日報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

投資人對特斯拉的信心,看似正急速下滑。過去一周來,特斯拉歷經電動車肇事致死事件和債信評級遭調降,債券價格周三跌至86美分,反映投資人已不完全相信投資特斯拉有利可圖。

去年8月特斯拉發債券時,投資人爭搶購買,對特斯拉量產Model 3的宏大企圖充滿信心,也深受穆斯克個人魅力吸引,無視特斯拉瘋狂燒錢和一再延誤產量目標。當時特斯拉發債共籌得18億美元,且利率創下歷史低點紀錄。

Diamond Hill投資集團的固定收益投資長Bill Zox指出,目前特斯拉的狀況「一天比一天糟」,「這就是負面反饋迴圈的本質,所有人都很擔心」。

特斯拉的困境在股市已非常明顯,周二和周三累計重挫15%,為2016年以來最大兩日跌幅。此外,特斯拉的借貸成本已竄升至近8%,可能衝擊關鍵時刻的籌資能力。

特斯拉成立15年來不曾繳出年度獲利成績,目前需籌資20億美元,支應現金和2019年到期的12億美元債務。特斯拉燒錢速度驚人,如果無法籌募額外資金,今年底現金便將告罄。彭博資訊推算,特斯拉每分鐘約燒掉6,500美元。

評析
過去一周,特斯拉歷經電動車肇事致死事件和債信評級遭調降,債券價格周三跌至86美分
 樓主| 發表於 2018-12-8 15:35: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太執著自動化 Model 3組裝卡彈!現金3個月燒光?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特斯拉(Tesla Inc.)在主管機關要調查加州死亡車禍、穆迪(Moody`s)於27日收盤後調降特斯拉債信評等的衝擊下,股票血流不止,債券殖利率更一口氣衝破7%(相關消息見此)。分析人士直指,特斯拉對自動化太執著、成本飆高,估計現金恐怕三個月後就會燒光。

CNBC、Business Insider、barron`s.com等外電28日報導,IHS Markit數據顯示,在穆迪降評後,特斯拉去(2017)年8月發行的2025年到期、票面利率5.3%的公司債,殖利率應聲衝破7%關卡、來到7.7%。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警告,特斯拉必須盡速改善Model 3的生產效率,否則就得用超高的成本向投資人募資。他直指,特斯拉股價急跌,就是在反應Model 3的擴產疑慮,這會直接衝擊該公司近期的現金需求、以及向市場募資的能力,而股價下殺,通常會招致更低的股價。

Jonas表示,對一家不斷透過外部募資來為經營策略提供奧援的企業來說,股票報價下滑,可能會讓股價波動更加惡化。話雖如此,Jonas仍相信,目前特斯拉股價頗具吸引力,是許多投資人等待已久的進場點,未來可逢低買進,建立「中性權值」(Equal-weight)的部位。

特斯拉股價28日跳空續摔7.67%、收257.78美元,創2017年3月23日以來收盤低;3月迄今已慘跌24.86%、年初迄今跌幅也高達17.21%。

為何特斯拉生產Model 3的效率一直拉不上來、財務又如此吃緊?Bernstein分析師Max Warburton、Toni Sacconaghi認為,特斯拉在組裝時用了太多機器人,成本軋不過來,恐怕是罪魁禍首。

Bernstein報告稱,特斯拉試圖讓最終的組裝流程高度自動化,對Model 3生產線太過雄心壯志,每組裝一輛車,花費的資本是傳統OEM的兩倍之多。特斯拉訂購了超多庫卡(KUKA Robotics)工業機器人,不但將沖壓、上漆、焊接的流程自動化,還試圖把最終的組裝工作(即把零件安置到車內)也交給機器人處理。然而,焊接、最終零件安裝及電池組的自動化組裝作業,卻讓特斯拉遇到麻煩。

自動化也無法為特斯拉節省成本。事實上,就連全世界優秀的日本汽車大廠,也因過於昂貴、品質欠佳等理由,不得不減少自動化的範圍。日本車廠的作法,是先把流程調到精確了、才會導入機器人,特斯拉卻反其道而行。

報告稱,假設最終的零件、內部裝潢、動力傳送系統的組裝須花費10小時,一般工廠會把自動化的比例壓低至不到5%,特斯拉卻試圖把比例拉高到50%。雖然這會讓工時減少一半、每輛車可節省150美元的組裝人員工資,但特斯拉每小時卻得花費100美元,聘請高級工程師來負責管理、寫程式和維修,等於公司僅省下50美元。

不只如此,將工廠高度自動化,每生產一輛汽車,資金成本會比一般廠房多出4,000美元,若自動化設備使用年限為7年,等於每輛汽車還得負擔額外550美元的折舊攤提費用。Bernstein實在無法看出將Model 3生產線自動化的經濟效益。

MarketWatch報導,長期看空特斯拉的避險基金Vilas Capital Management經理人John Thompson直言,特斯拉的損益表,是他看過最糟的,該公司無疑已瀕臨破產邊緣,由於Model 3交車出了問題,Model S、Model X需求又下滑,再加上本益比過高,特斯拉的募資難度恐將明顯上升。

特斯拉市值已是福特汽車(Ford)的兩倍高,福特去年生產了600萬輛車、繳出76億美元的淨利成績單,而特斯拉去年卻只生產10萬輛車、更面臨20億美元的虧損。不只如此,福特還握有120億美元的閒置現金可供緩衝,特斯拉的現金則可能在接下來三個月燒光。這麼荒謬的事,Thompson說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從未見到過。

評析
對一家不斷透過外部募資來為經營策略提供奧援的企業來說,股票報價下滑,可能會讓股價波動更加惡化。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0 18:55: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閃避貿易戰火,又一大陸新創電動車廠前進美國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中國小康工業集團旗下新創公司SF Motors進軍美國電動車市場,在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的敏感時刻,SF Motors不僅成為最新赴美發展的中國車廠,且打算在美國落地生根。

SF Motors總部設在加州,已經在印第安納州買下一座高度自動化的工廠,年產能為50,000萬輛。據SF Motors總裁John Zhang表示,美國工廠將可為當地創造數百個工作機會。另外,SF Motors宣稱是唯一在中國與美國都有產線的電動車廠。(金融時報)

中國高科技崛起,令美國感到不安。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決定對中國進口商品加稅,並限制大陸投資,中國車廠已感受到壓力。SF Motors跨海到美國設廠主要目的,正是想化解美國未來可能接踵而來的貿易制裁風險。

相較之下,美國車廠赴中國發展則遭遇諸多障礙,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上個月就曾抱怨說,美國有五家純陸資的電動車廠,但美國車廠到中國設廠卻必須合資。除此之外,美國進口中國汽車關稅僅2.5%,但中國進口美國汽車關稅高達25%,兩者相差十倍。

評析
SF Motors不僅成為最新赴美發展的中國車廠,且打算在美國落地生根。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0 18:56: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科學家未來想讓電動車在行駛途中進行無線充電

作者 Emma stein

電動汽車有朝一日能夠在高速公路上邊行駛邊無線充電,在不仰賴電池的情況下驅車數百英里甚至數千英里,這想法聽起來還很科幻,但有些工程師正在努力讓這件事變得更現實些。

目前,大多數電動車充飽一次電可行駛 100~250 英里(約 160~400 公里),具體續航力取決於型號。但就算是美國,如果放眼整個地區充電站點還是很少,要求車主開著一輛電動車長途旅行是非常大的挑戰。

這個問題可能會隨著容量更高的電池問世、無線電力傳輸技術發展而消失。過去兩年,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電機與能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Khurram Afridi 與其他工程師在努力研發以極高頻率的電場傳輸電力,也許有一天可以讓這類技術超越小型消費性電子產品,開始為更大型產品如汽車提供動能。

無線電力傳輸概念已令科學家著迷多年,比如在電磁場領域有多項革命性發明的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就曾公開表演過遠距離傳遞能量的成果,他有多項相關專利及電磁學理論研究工作,是現代無通訊和無線電的基石。他也相信他能透過空氣傳送電力,可惜由於經濟困難(因為尼古拉懶得管法律保障,結果專利都被搶走了),導致研究項目未完成。

如今一些小型消費性電子產品已可裝備無線電力傳輸技術,但能傳輸大量電力的高頻技術還未開發成功,加上還要為高速行駛中的汽車隔空充電,難度提升不只一個層次;此外,智慧型手機無線充電只要 5W 功率,筆記型電腦可能需要 100W 功率,但一輛行進中的汽車需要功率以 KW 計。

大多數無線電力技術透過以循環方式的磁場傳遞能量,但這需要脆弱的鐵氧體(ferrite)來維持能量導向,成本昂貴,故 Khurram Afridi 考慮改以能大幅降低成本的電場傳輸能量。高速公路上可以另闢一條無線充電專用車道,有需要充電的電動車只要於該車道上行駛即可,電能則透過在馬路與車輛間的極小電容傳輸。

當然這麼小的電容不可能傳輸足夠能量,所以 Khurram Afridi 團隊提出改進方法:增加電場頻率。在他們的實驗中已經做到了以兆赫級頻率傳輸千瓦功率。研究人員正在努力開發原型,並試著將之擴展到潛在實際應用中。

一條能為電動車充電的高速公路離真實化遙遙無期,但作為一名科學家,Khurram Afridi 抱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

評析
智慧型手機無線充電只要 5W 功率,筆記型電腦可能需要 100W 功率,但一輛行進中的汽車需要功率以 KW 計。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0 18:56: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股債雙跌 籌資更難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特斯拉將於下周公布第1季Model 3交車數量,一翻兩瞪眼的時刻再度來臨;股價兩天內重挫15%,舉債利息成本也逼近8%,都嚴重打擊特斯拉的籌資能力。

特斯拉曾說,預期第1季底時每周Model 3平均產量已提升到2,500輛,但分析師依據調查及用戶領牌數據指出,實際產量仍低於公司預期。

目前特斯拉股價比華爾街平均目標價329.92美元低達77%,只比2016年12月的低80%稍好。空方正持續累積籌碼,空單部位已經逼近在外流通總股數的25%,為2017年5月底來新高,

債權人也對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翻臉,面額每單位1美元的債券已跌到只剩0.86美元。

鑽石山投資集團指出,特斯拉「一天比一天糟」,「完全是處於惡性循環,大家都非常擔憂」;估計公司債殖利率必須升到10-12%,才可能吸引投資人進場。

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分析師克拉克指出,特斯拉不僅今年需籌到2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來燒,且2019年還有約12億美元的舊債到期。穆迪對特斯拉無擔保公司債的評等是Caa1,比「投資級」低七個等級。

評析
特斯拉不僅今年需籌到2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來燒,且2019年還有約12億美元的舊債到期。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0 18:57: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雷諾傳與日產洽談合併 成立新汽車公司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雷諾汽車和日產汽車正洽談合併,成立新的汽車公司,以因應汽車業快速轉向電動車和汽車共乘業務等新趨勢。

雷諾目前持有43%的日產股權,日產則持有15%的雷諾股權。兩家公司的共同董事長高恩(Carlos Ghosn)正主導雙方協商,並將負責管理合併後的新公司。

兩家公司合併後,將更易統合資源,以順應汽車業的新趨勢。即便雷諾和日產長達20年的聯盟關係讓他們能結合彼此的資金,但所有權結構過於碎片化,讓雙方都無法從中獲得完整益處。

消息來源透露,雙方討論的交易形式是日產將提供雷諾股東合併後新公司的股票。日產股東也將以換股方式,取得新公司的股票。新公司可能會繼續把總部設在日本和法國兩地。

不過,知情人士認為,達成交易可能非常困難。法國政府擁有15%的雷諾股權,可能不願意放棄這些股權,或讓自己的地位被降低。據悉兩家公司談判已進行好幾個月,未必能成功。

麥格理集團分析師路易斯說:「在汽車業,公司的規模十分重要…法國政府是對這項合併案有最多疑慮的一方,日本政府也是,因為法國和日本都想把國家龍頭企業留下來。」路透曾於2月報導日產有意收購法國政府持股,遭兩家公司否認。

雷諾股價29日一度大漲8.3%,觸及逾十年盤中新高,市值約290億歐元。日產股價過去一年來下跌近2%,市值為4.6兆日圓(430億美元)。

評析
雷諾和日產正洽談合併,成立新的汽車公司,以因應汽車業快速轉向電動車和汽車共乘業務等新趨勢。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0 18:57: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雷諾日產商談合併 雙方政府不易點頭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雷諾-日產聯盟的共同董事長高恩正全力促成兩家公司合併,成立一家獨立上市公司,可能在荷蘭或倫敦註冊上市、並在日本和法國兩地設有雙總部。但即使兩家公司已擁有多年的聯盟關係,要合併成一家公司仍會面臨重重阻礙。

兩家汽車公司分別是法國和日本的重要企業,因此新公司打算在日本和法國都設立總部的計畫,不太可能會讓兩國政府滿意。手中握有雷諾15%股權的法國政府,可能會堅持留下電動車工程技術,並堅持新公司在當地保證一定的工作數量。至於日本政府,高恩曾指出,只要法國政府仍是股東之一,日本就不會同意雷諾和日產更進一步合併。

此外,若新成立的公司在荷蘭或英國註冊上市,將享有更多資金來源。但由於兩家公司現有的法國或日本股東只授權投資在當地上市企業,這些股東可能因此得出售手中的股票。

然而,這項合併計畫仍然值得一試。雷諾和日產結盟近20年後,營業利潤仍然大幅落後戴姆勒和寶馬等同業。雷諾-日產聯盟計劃在2022年讓每年的綜效提高一倍至100億歐元。但由於難以計算兩家車商聯盟所須的確切成本,導致投資人沒有那麼看好兩家公司合併的綜效。若高恩不用討好兩邊股東,將能省下更多成本。

評析
即使兩家公司已擁有多年的聯盟關係,要合併成一家公司仍會面臨重重阻礙。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3 16:22: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動力方向盤恐失靈  特斯拉召回12.3萬輛Model S

經濟日報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主動召回全球約12.3萬輛Model S轎車,因發現特定螺栓在寒冷氣候下腐蝕可能導致動力方向盤失靈。

這是特斯拉歷來規模最大的召回行動,將要求2016年4月以前生產的Model S電動車回廠檢修。特斯拉表示,螺栓腐蝕導致動力方向盤失靈的問題,據信在美國可能影響的車輛不到0.02%。

截至去年底,特斯拉共賣出28萬輛電動車。特斯拉向客戶發送的電子郵件表示:「我們的電動車總共已行駛逾10億英里,目前不曾因這個零件引發傷亡或事故。」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正面臨Model 3量產進度落後的挑戰,也需籌措現金。特斯拉原本設定Model 3的產量在第1季提高至每周2,500輛,否則將衝擊現金流以及量產平價電動車的進度;但信評機構穆迪認為特斯拉可能無法達成這項目標,把特斯拉的債信評級由原本的垃圾級B2降至B3。

特斯拉上周已鼓勵工廠員工提生產能,證明「仇視者」的看法錯誤。總工程師Doug Field向員工表示,看空和批評特斯拉的人,正不斷質疑公司實現執行長穆斯克量產平價電動車願景的能力,如果每天可生產超過300輛Model 3,將是個「不可思議的勝利」。

評析
因特定螺栓在寒冷氣候下腐蝕可能導致動力方向盤失靈,特斯拉主動召回全球約12.3萬輛Model S。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3 16:22: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13 16:24 編輯

轉貼2018年3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聯邦快遞環保省成本  預訂20輛特斯拉電動貨車

經濟日報 記者楊文琪╱綜合外電報導

FedEx Corp. 宣佈預訂20輛特斯拉(Tesla)Semi 電動貨車,這批全電動貨車預計於2019年投入生產,並將由FedEx 零擔貨運業務部門 FedEx Freight 操作。

FedEx Freight總裁兼執行長 Mike Ducker 表示:「FedEx一直在全球網絡積極推動創新和永續發展,投資這款電動貨車有助我們實踐對改善道路安全的承諾,並同時減低對環境的影響。」

特斯拉指出,該款全新半掛式電動貨車將為駕駛帶來更好的體驗,除了提高安全水平,也大幅降低貨物運輸成本。其先進技術,包括車身攝影鏡頭及感應裝置,有助於檢測阻礙物;配備升級版自動輔助駕駛系統(Enhanced Autopilot),具有自動緊急煞車、自動車道保持系統及車道偏離警告。

特斯拉更指出,這款電動貨車可比柴油貨車節省高達一半的能源成本。

自2008年起,FedEx 透過替換更高效能的車輛,並增加採用電動車、燃料電池、天然氣、混合動力和環保卡車技術,一共節省了超過1.58億加侖的汽車燃料。

評析
特斯拉全新半掛式電動貨車將為駕駛帶來更好的體驗,除了提高安全水平,也大幅降低貨物運輸成本。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3 16:23: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動巴士前景佳!續航力強、充電一次跑近1800公里

記者 陳苓 報導

全球各大城市對抗空汙,積極添購電動巴士,如今電動巴士續航力大增,充電一次可跑將近1,800公里,前景看好。

CNBC、路透社報導,美國加州Proterra車廠生產的電動巴士,具備先進的強化碳纖維車體和高能源效益的傳動系統,測試顯示,充電一次最多可跑1,101英里(1772.21公里),續航力相當驚人。

電動車最大障礙是價格過高,如何壓低價格、並具備足夠里程數,成了打開市場的關鍵。Proterra商務長Matt Horton表示,該公司的電動巴士要價約75萬美元,一般柴油巴士則要價50萬美元。該公司已經削減營運成本,但是仍然需要說服客戶,電動巴士值得此種高價。Horton指出,如今重型電動巴士已有足夠效能,重點將放在繼續下砍成本。

重型電動卡車的發展瓶頸是,要是為了提高續航力採用大電池,電池重量會吃掉卡車的載運總重。不過電動巴士比較沒有此種困擾,Horton說,電動巴士就算坐滿乘客,也比裝滿貨物的重型卡車輕,比較不須擔心電池過重。該公司和韓廠LG Chem合力研發電動巴士電池,2016年共售出190輛電動巴士。

Proterra執行長Ryan Popple也說,兩年前該公司電動巴士最遠只能開250英里(402公里),一年前提高到600英里(966公里),如今來到1,100英里,效能出現可觀進展。

電動車風潮銳不可擋,有機構預測七年之後,全球將近一半的公車都將改用電動巴士。

Oilprice 2月8日報導,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BNEF)研究稱,去年全球電動巴士銷量為38.6萬輛,估計2025年將增至120萬輛,屆時全球99%的電動巴士都在中國。BNEF分析師Aleksandra OˋDonovan表示,中國全力支持電動巴士、當地城市積極採用,將引領此一市場。

目前全球市區公車多半以柴油和天然氣為動力,電動巴士可望奪走柴油和天然氣巴士的部份市佔。儘管電動巴士初期購置費用高於柴油和天然氣巴士,BNEF研究發現,電動巴士的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較低,也就是說,雖然電動巴士定價較高,但是電動巴士的燃料和維修費用較低,可以拉低總體成本。

評析
電動車最大障礙是價格過高,如何壓低價格、並具備足夠里程數,成了打開市場的關鍵。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3 16: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S逾12萬輛召修 特斯拉股價挨打

工商時報 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周四美股盤後發布重訊,宣稱因動力轉向零件問題將在全球召修12.3萬輛的Model S,將是該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主動召修行動。

特斯拉流年不利,最近利空消息接二連三,儘管此次為預防性的召回,並非因產品瑕疵造成事故而被動召回,但仍然打擊市場投資信心,特斯拉股價盤後一度重挫近4%,將正規盤強彈逾3%的漲幅全數吐光。

特斯拉特別強調,此次主動性召回的車型為2016年4月前出廠的Model S,總共約12.3萬輛,召修原因係螺栓可能因嚴寒氣候環境鏽蝕斷裂,進而導致動力轉向系統故障,美國地區可能有出現此一問題的車還不到萬分之2,而且至今未因此傳出任何事故或受傷的意外。

此次召修僅限Model S,Model X與Model 3不受影響,截至去年底特斯拉累計已賣出約28萬輛的Model S。

特斯拉先前曾有2次大規模的召修行動,2015年因安全帶問題召修9萬輛Model S,去年則因手煞車問題召回5.3萬輛的Model S與Model X。這次大規模的召修來得不是時候,因為公司營運目前正面臨許多路障,包括平價車款Model 3擴產速度牛步與現金部位即將斷炊等重大挑戰。

信評機構穆迪本周宣布調降特斯拉的信評,降評主因為該公司今年首季Model 3產量拉高到周產2,500輛的產能目標將會跳票,此一問題影響至鉅,不僅將造成財務惡化,同時也將危及特斯拉攻進大眾汽車市場的戰略布局。

特斯拉預計將於下周公布今年第1季的產量與交車數據。

本周稍早又傳出聯邦政府主管機關將對特斯拉汽車一起死亡車禍展開調查,相關利空夾擊下,引爆特斯拉股債雙殺,這恐使該公司籌資更加困難。

特斯拉股價本周失速急跌,光是周二與周三短短2個交易日就暴跌近16%,3月月線總計重挫近22%。

評析
因動力轉向零件問題將在全球召修12.3萬輛的Model S,將是特斯拉史上最大規模的主動召修行動。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3 16:23: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股價大跌 顯示股市風向已變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綜合報導

過去一周來,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股價重挫12%,原因仍舊不脫生產顧慮、死亡車禍調查、自駕車未來蒙上陰影等。除了這種種舊憂之外,另增添一種新愁:特斯拉債券也大跌。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將特斯拉信用評等從「B3」降至「B2」,且展望為「負向」,理由是 Model 3的生產達不到目標,同時財務狀況吃緊。特斯拉燒錢和債台高築不是新聞,但突然間,投資人覺得事態嚴重。

何以致此?巴隆周刊(Barron's)的分析指出,特斯拉並非個案,預料未來數月會有更多企業發現自己陷入類似的情況。利率升高加上美國景氣循環已進入末升段,意味高債負公司的股價開始承受下跌壓力。當前的大環境傾向獎賞相對而言債負較輕的個股。

近幾年來,上市公司的債務一直不是投資人關切的焦點,因為在聯準會(Fed)維持利率在歷史低點、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漲不動之際,資金成本低到幾乎可免費取得,讓企業能大肆舉債投資擴張,無須擔心借貸成本。但現在不同了,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比一年前攀升0.36個百分點,Fed的基準利率也從1%提高到1.75%,借貸成本已逐步回升。

Edward Jones分析師華恩說:「即使利率只是緩緩攀升,也可能對高負債企業構成壓力。」

評析
利率升高加上美國景氣循環已進入末升段,意味高債負公司的股價開始承受下跌壓力。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6 15:32: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1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SEMI:車用半導體年複合成長5.8%

聯合晚報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隨著汽車智慧化發展,從連網功能、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電動節能至自動駕駛等無不仰賴先進車電設備支持,汽車內所含半導體元件數因而大幅提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表示,根據最新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車用半導體的產值將以5.8%的年複合成長率增加,達到 487.8億美元。

這股正向成長動力,也使得車用市場成為半導體與微電子等相關廠商,成為最具吸引力的產業焦點。

SEMI將於4月9日再次舉辦「 Mobility Tech Talk #2 — 前瞻未來車用半導體」論壇,邀請Strategy Analysis、Yole Développement、瑞薩電子、X-FAB、IHS Markit等相關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從市場趨勢與技術突破的角度切入,搶攻商業。

近年來自動駕駛系統被廣泛運用於車外環境自主偵測,如光達感測器、雷達感測器、超音波感測器、影像系統與導航(GPS) 等相關設備。而半導體與微電子也應用在創新自動駕駛技術上,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圖像處理器、應用處理器、感測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和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等。

Yole Développement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在2032年前,自駕車的生產量將從今年的7,000輛成長至180萬輛,帶動相關感測元件及系統市場大幅成長,上看900億元的市值。Yole進一步指出,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對於高效率低功耗的需求也帶動新型功率半導體元件如SiC、GaN等市場的大幅成長,在5年內將達逾200億美元的產值。

SEMI於今年初成立智慧汽車技術推動聯盟,聚集產業供應鏈上下游領導企業,聚焦於全球車用半導體產業趨勢,透過規劃多元的論壇與活動,提供完整平台以促進不同領域間精英的交流與資源整合。

評析
2020年全球車用半導體的產值將達到 487.8億美元,也使得車用市場成為最具吸引力的產業焦點。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6 15:33: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死亡車禍 半自駕有開著

工商時報 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上周五承認,Model X休旅車上個月在加州發生死亡車禍,當時半自駕系統Autopilot是開啟的狀態,再次引發外界對自駕技術安全性的疑慮。

不過特斯拉亦表示,依據行車紀錄顯示,駕駛在發生撞擊前並未採取任何動作,而且事發前駕駛的雙手並未放在方向盤上。

特斯拉表示:「在意外發生之前,有6秒的時間未偵測到駕駛的雙手握住方向盤,而且在距離水泥護欄還有150公尺和5秒的反應時間,駕駛沒有採取任何動作。」

特斯拉並未說明為何Autopilot沒有偵測到水泥護欄。Autopilot允許駕駛在特定情況下雙手可離開放向盤一段時間,但特斯拉要求車主隨時握住方向盤。

Model X休旅車事故發生在3月23日,駕駛在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附近101號公路撞上水泥護欄,之後被兩輛車追撞並起火,38歲的Model X駕駛隨後便在醫院身亡。

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正在調查本案。NTSB指出,Autopilot允許駕駛不理會特斯拉的警告,長時間不把手放在方向盤上。

NTSB的官員亦發現,Autopilot可用於非設計的道路,而且手握方向盤監測系統並不是有效衡量駕駛警覺性的方法。

特斯拉上周五表示:「Autopilot無法防止所有意外,這項標準幾乎不可能達成,但是可以降低意外發生機率。該系統確實能為汽車駕駛和乘客、行人和腳踏車騎士帶來更安全的環境。」

特斯拉指出,在美國所有汽車製造商的所有車輛,每8,600萬英里發生一起汽車死亡事故,對於特斯拉,包括已知的行人死亡事件,配備Autopilot的汽車每3.2億英里出現一件死亡意外。

評析
Autopilot允許駕駛在特定情況下雙手可離開放向盤一段時間,但特斯拉要求車主隨時握住方向盤。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6 15:3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自駕車奪命 產業蒙陰影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易起宇/綜合外電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 坦承,上周Model X釀成死亡車禍前數秒時,半自駕的Autopilot系統是開著的。近期自駕車接連肇禍,使自駕技術的安全性引發更多質疑。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上周股價跌逾一成,原因反映生產顧慮、死亡車禍調查、自駕車未來有疑慮等外,債務問題也導致該公司債券大跌。

這起上周發生的死亡車禍,是由蘋果華裔工程師黃偉(音譯)在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一○一號公路駕駛Model X南下,先撞到分隔島,再被另兩輛車追撞而起火,卅八歲的駕駛黃偉送醫後不治。

特斯拉表示,行車紀錄顯示,在碰撞六秒前未偵測到駕駛手握方向盤,儘管當時距離分隔島尚有五百呎,且有五秒鐘可反應,但駕駛並無動作。特斯拉表示,取得車內電腦後可獲知進一步資訊。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指出,Autopilot容許駕駛不顧特斯拉警告而長時間不手握方向盤。官員發現,Autopilot可用於非系統設計的道路,而監測駕駛人手握方向盤的系統並非測知駕駛警覺性的良好辦法。

特斯拉近來發生的倒楣事一樁接一樁。特斯拉卅日宣布,將主動召回十二點三萬輛Model S,因為動力方向盤元件的問題。而今年一月,洛杉磯一輛Model S衝撞前方消防車,駕駛告訴消防隊員他當時車輛時速約一○五公里,且自動駕駛系統啟動中。

在特斯拉最新的這場事故之前,Uber也剛好發生了另一場致死事故,一輛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的車輛,撞死一名在路邊牽著腳踏車的路人。Uber目前已暫停車輛測試,美國聯邦運輸機構也正在調查事故原因。

Uber的事故讓美國國會議員呼籲對自駕技術進一步管制,並促使豐田、輝達(Nvidia)等公司暫緩自駕車測試。在各大車廠和科技公司都投入大把鈔票在自駕技術的時候,這些事故恐將傷害到大眾對自駕技術的觀感。

評析
Uber的事故讓美國會議員呼籲對自駕技術進一步管制,並促使豐田、輝達等公司暫緩自駕車測試。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6 15:33: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轉型年」雪上加霜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31日電

特斯拉電動車公司 (Tesla)今年2月宣稱,2018年將是其「轉型年」,但是,這個一年前仍被視為將造成汽車工業革命的後起之秀,最近卻連連碰壁,甚至連公司未來的發展也遭到質疑。

不只普及版的特斯拉Model 3生產目標連連延誤,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科技也光芒暗淡,公司業務仍繼續虧損,高層主管也相繼離去。

光是過去一周特斯拉的問題就急遽惡化。穆迪公司認為特斯拉燒錢燒得太凶,降低它的信用等級。這種隱憂嚴重得讓一些分析家懷疑特斯拉今年底就會金盡財枯。

特斯拉27日和28日股價分別暴跌8%,雖然29日止跌回升,可是過去不到三個星期股值已跌失將近四分之一。

由於擔心特斯拉還不了債,它的債券也淪為垃圾等級,2025年到期的債券一塊錢只能賣到大約88分錢。

此外,本月23日一輛特斯拉X型轎車在加州公路撞到分隔牆起火燃燒,駕駛人喪生,使其科技受到質疑。

連對特斯拉最樂觀的野村Instinet證券公司分析師夏哈,29日上午都把特斯拉最高預期股價大砍80元,降到420元。當天收盤價為266.13元。

夏哈當時說,特斯拉只要能避免可能損害品牌形象的召回行動,就不會有問題;五個小時後,特斯拉宣布召回2016年4月前製造的12萬3000輛S型轎車,因為其螺栓在寒帶可能鏽蝕,導致動力轉向系統失靈。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以高遠願景和雄心大志吸引投資人,卻未能建立務實的生產流程,使特斯拉的生產目標一再破滅,也損及他的信譽。

一些投資者認為特斯拉是典型的誇大宣傳品牌,極度仰賴政府環保津貼,2003年成立以來還沒有賺過錢,去年只賣出略超過5萬輛車。但是,其股價高到讓公司市值接近去年賣出的300萬輛車,並有128億元盈利的通用汽車公司。

即使特斯拉能夠增加產能,穆迪仍警告電動車市場競爭正在加劇,特斯拉卻沒有持久的科技優勢。

評析
即使特斯拉能夠增加產能,穆迪仍警告電動車市場競爭正在加劇,特斯拉卻沒有持久的科技優勢。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6 15:34: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拚24天上市! 寧德時代IPO 可望飆新紀錄

工商時報 李書良/綜合報導

繼富士康工業和藥明康得後,大陸的動力電池系統提供商寧德時代,可望成為第三家在A股上市的新經濟企業,並同時打破前兩者紀錄,成為從預先披露到上會僅花費24天的「光速上市」企業。

證券時報昨(31)日報導,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寧德時代,其3月12日晚間在中國證監會網站上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指出,擬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131.2億元人民幣(下同),所募得資金將用於動力鋰電池的生產基地、動力與儲能電池研發的建設。

根據招股書顯示,寧德時代在2017年的營收、淨利處於雙雙增長的狀態。其中,營業收入為199.97億元,年增逾34%;淨利潤39.72億元,年增31.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以來,備受市場關注的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的話題,不斷出現新的進展。

最先是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在大陸首發通過,從招股書申報稿上報之日算起,僅用36天就成功通關,創下A股IPO(首次公開發行)的歷史新速度。稍後,被市場視為大陸生物醫藥領域潛在獨角獸、有醫藥界「華為」稱號的藥明康得,也只用了50天就過關。

本周將有7家企業在A股首發上會,其中,寧德時代將於4月4日周三闖關。市場人士指出,若寧德時代能順利過會,那麼其自3月12日預披露更新到上會只用了24天,再度創造A股IPO的新速度。

報導稱,僅3月份1個月的時間,A股市場就出現了3家企業快速通關上市,說明大陸政府扶持優質企業在境內掛牌上市的決心。其中,最先達陣的富士康工業可說是指標案例。

由於2017年大陸企業在A股IPO平均得花15個月的時間,這次富士康工業享受官方提供「綠色通道」的快速通關禮遇,除了惹來不少陸企眼紅,一度引起各界對於其程序是否符合規定的質疑,業界也因此宣告今年是大陸的「獨角獸元年」。

評析
寧德時代打破紀錄,成為從預先披露到上會僅花費24天的「光速上市」企業。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6 15:34: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2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逕公布車禍資訊 美聯邦當局不滿

中央社 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昨天表示,上月發生的Model X死亡車禍,車上啟動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今天對特斯拉逕自公布車禍資訊表達不滿。

路透社報導,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發言人歐尼爾(Chris O'Neil)在聲明中表示,委員會「必須得到特斯拉(Tesla)的配合,才能解碼車上錄得的資訊。我們關於特斯拉車輛的每項調查,特斯拉在協助解讀車輛資訊上一向很配合」。

歐尼爾說:「然而,特斯拉發布調查資訊,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對此感到不悅。」

特斯拉發言人對此婉拒評論。

這輛車上月在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附近撞上水泥分隔島,駕駛送醫後不治。

歐尼爾說:「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將檢視這場車禍的各個層面,其中包括駕駛曾對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疑慮。」

他說:「我們將找出車禍的可能原因,下一次公布最新調查進度,可能會是我們發布初步報告的時候,這通常是在完成實地調查工作的數週內。」

評析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今天對特斯拉逕自公布車禍資訊表達不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