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權值股;台積電 – 台積進擊7奈米 力壓英特爾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5:06: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9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三降營收成長預測 凸顯全球科技業風險

中央社紐約18日綜合外電報導

台積電昨天一如外界預期調降今年業績成長目標,彭博科技專欄作家高燦鳴表示,這家全球半導體之王目前面臨的逆風再添一項:庫存過剩。

高燦鳴(Tim Culpan)撰文表示,台積電之前以智慧手機和虛擬貨幣挖礦疲軟為由,調降營收成長預測後,昨天第三度調降今年營收成長預測。

高燦鳴說,台積電最新業績成長展望,和年初的預估值相比,減少達50%。

財務長何麗梅除了再度將矛頭指向虛擬貨幣相關需求外,這次公司面臨的挑戰中,還加上「客戶的庫存管理」。這意味著客戶開始砍單。

這是台積電繼虛擬貨幣後的新麻煩,儘管台積電婉拒透露虛擬貨幣業務獲利多少。

但高燦鳴從中國比特幣挖礦機製造商比特大陸發布的數據,推估台積電今年上半來自比特大陸的營收約8.74億美元(約新台幣271億元),占營收5%以上。這個數字對一家旗下客戶眾多的公司而言不可謂不大。

台積電如今要應付消費電子和其他產品的疲軟,這些因素造成過去幾季的庫存攀升。

高燦鳴表示,他在近2個月前曾針對庫存提出警告。他分析了蘋果(Apple Inc.)、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和鴻海等公司資產負債表後發現,庫存水準處於金融危機以來的高點。

高燦鳴說,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為安撫投資人的不安,在法說會上表示,年底庫存和去年同期相比不會這麼高。

但要降低庫存得先減少生產,而供應鏈中的其他業者則希望有人買架上已有的商品。

魏哲家也說,庫存因素導致的減緩,不會損及2019年的需求。

台積電最新的7奈米製程受歡迎,營收佔比從上季的零攀升至11%,這是近期對新製程的最快採用速度。但隨著公司引入更先進製程的成本高漲,利潤率將降低。台積電要有新節點創造長期動能,才能讓這項投資回本。

不過,高燦鳴表示,倘若消費者未踴躍採購這類多為智慧手機的終端產品,7奈米製程的初期需求並無太大意義。

評析
台積電調降今年業績成長目標,高燦鳴表示,台積電目前面臨的逆風再添一項:庫存過剩。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5:06: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9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展望獲正評 台積電先殺後拉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晶圓龍頭台積電(2330)第4季展望優於預期,在高階手機處理器晶片強勁出貨之下,本季營收呈現雙位數季增,7奈米在2019年全面爆發、成長動能強勁,外資及本土法人出具報告多給予正面評價,優於大盤(Overweight)或買進建議。惟全年三度下修營收成長及美股四大指數再度重挫拖累,台積電開盤跳空下跌至230元價位,跌幅達到2.74%,市值一度跌破6兆元,所幸中場跌幅開始收斂,股價趨近平盤附近,終場小跌0.5元,收在236元。

台積電昨日舉行法說會,原本外界對於本季營運存有疑慮,然台積電公布第4季營收目標在93.5至94.5億美元,以美元兌台幣基準1:30.8元計算,營收約在2,879.8億元至2,910.6億元,季增10.6%至11.8%,優於先前外資及本土法人預估的5%至9%成長值。主要因蘋果A12處理器及海思麒麟980處理器拉貨動能強勁,7奈米在本季營收占比超越20%以上。

而本季毛利率預估在47%至49%,較上季減少0.4%至1.6%,大致符合外資預估48%中間值,營業利益率在36%至38%,較上季減少0.6%至增加1.4%,亦符合外資預估37%至39%。

展望2019年,台積電在7奈米強勁動能令法人驚艷,7奈米在上季開始放量,維持年底前將有50個設計定案(Tape out),其中有一半跟高效能運算有關,產品以AP、GPU、CPU、FPGA 為主,法人指出,2019年7奈米與7奈米+製程將超過100 個產品設計定案,7奈米製程比重將超過20%,7奈米需求強勁優於先前預期。

另外,在製程開發進度上也符合法人預期,2019年再推出7奈米+製程,並同步導入部分極紫外線(EUV)技術,7奈米+製程相較於7奈米在運算效能上增加15%至20%,耗電減少10%,將獲得客戶大量採用青睞,預計2020年開始放量。台積電預估未來5年每年資本支出在100至120億美元,投入新技術研發將高於營收成長比例。

2019年營運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及行動裝置,法人預估,高效能運算成長在20%至30%,表現最為強勁,其次物聯網及車用約年成長20%,行動裝置則可望10%以上成長。

評析
2019年7奈米與7奈米+製程將超過100 個產品設計定案,7奈米製程比重將超過20%,需求強勁優於先前預期。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5: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智慧手機給晶圓代工過去黃金 10 年  未來隨 AI 等新應用繼續成長

作者 Atkinson

根據市場調查研究機構 IC Insights 的研究報告顯示,過去 10 年是智慧型手機的黃金時代。而且,在智慧手機銷量快速成長帶領下,針對通訊市場的晶圓代工業務營收也在快速上揚中。資料顯示,在 2018 年的純晶圓代工業務中,通訊應用預計將達到電腦應用的 3 倍規模。

報告中指出,10 年前,電腦與計算系統的應用還是晶圓代工業務最大的營收來源。但是,自從 2011 年以來,平板電腦市場成長疲乏,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銷售低迷,導致相關的晶圓代工市場持續下滑。取而代之的,就是通訊應用。其為晶圓代工業者所帶來的商機,在 2018 年成長達到電腦應用的 3 倍規模。

不過,隨著未來智慧手機市場的飽和,成長趨緩之後,在未來 5 年內,針對人工智慧(AI)、物聯網、雲端運算和加密貨幣相關的新型伺服器應用,預計將為電腦這一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其中,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預期,從 2017 年到 2022 年間,其在物聯網領域的 IC 銷售金額,將以超過 20% 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報告進一步指出,雖然 2018 年針對電腦應用的晶圓代工銷售金額,預計在台積電加密貨幣晶片的銷售帶領下,將飆升 41% 的營收。但是,雖然因全年智慧手機銷量的下滑,通訊應用的代工市場成長的預測僅達到 2% 的幅度,比整體晶圓代工市場的成長要低 6 個百分點。但是,針對通訊應用的代工市場銷售金額,預計仍將是電腦應用代工市場銷售金額的 3 倍。

總體而言,通訊應用的晶圓代工市場,將占整體晶圓代工市場營收的 52%,電腦營用市場則占 19%,消費型應用市場占有 13%,這 3 個應用市場合計將貢獻了晶圓代工市場 84% 的營收。

評析
台積電預期,從2017年到22 年間,在物聯網領域的 IC 銷售金額,將以超過 20% 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5:07: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十外資看台積 全給正向評等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積電法說會下調今年成長展望,對第4季營收預期仍有10%的增幅。摩根士丹利等十大外資最新分析,認為沒有到最悲觀的狀況,反而對7奈米有更多期待。二家外資將台積電目標價上調,二家下調,最高目標價仍達315元。

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士信貸、德意志、麥格理、高盛、美林、滙豐、野村及大和資本等十大外資昨天出具最新報告,全數維持台積電「買進」、「優於大盤」等正向評等,調升目標價是大和資本由250元上調至260元,野村證券由260元上修至275元;調降則是高盛從297元降至280元,以及滙豐自265元降至263元。調幅都不大,目標價也在合理區間。

目前最高還是麥格理證券,重申台積電未來12個月挑戰315元,次為德意志重申302元,持續看好權王問鼎三字頭。

在各外資最新分析中,普遍認為台積電法說會無意外,摩根大通、野村等指出,台積電預估第4季營收季增10%,優於預期,且2019年7奈米展望強,是支撐中長線股價關鍵,接下來半導體景氣趨緩,台積電將相對抗震。

野村證券表示,原本市場僅預期台積電本季業績成長為「中個位數」,實際卻有雙位數,顯示中國手機等需求並未到最悲觀的情境。近期台積電股價承壓,應是總經變數紛雜,若相關壓力獲得釋放,看好台積電重新轉強,反映該有的基本面。

野村指出,台積電表示2019年7奈米將有大量產品完成定案,代表明年7奈米 市占還會擴張,包括新款iPhone處理器代工訂單100%全拿,年營收有機會成長10%,重申「買進」。

高盛基於大環境趨向保守,調降台積電2018-2020年EPS預估並下調目標價,但強調對於台積電先進製程及產品組合優化的能力持續看好。瑞士信貸則基於台積電下調今年展望,修正2018年EPS預估,但保持2019年財測,看好7奈米爆發可抵銷產業庫存調整影響。

評析
摩根士丹利等十大外資最新分析,認為沒有到最悲觀的狀況,反而對7奈米有更多期待。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5:07: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運動會超嗨 送每位員工1.2萬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新竹報導

晶圓龍頭台積電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於上午在新竹縣立體育場舉行,是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首次由董事長劉德音主持,員工對台積電熱情不減,劉德音率領高階主管團隊繞場,員工熱情高喊「董事長我愛你」。劉德音對員工大方送禮,發給3.9萬名員工每人1.2萬元獎金,共發出4.68億元大禮,創台積電歷年獎金最高記錄。

今年運動會張忠謀因準備APEC領袖會議未能參加,劉德音傳達張忠謀給員工的話,「剛剛退休,在惜別會大家給的熱情感受還未消退,今年就不參加了,只要明年台積電有好表現,一定會來參加」。同仁一陣歡呼加油。

運動會一開始,由劉德音帶領高階主管繞場與同仁打招呼,員工熱情高喊「董事長我愛你」揭開序幕。

劉德音勉勵所有同仁,台積電今年營收將突破1兆元台幣創下歷史記錄,但創新高還不夠,以美元計算營收僅中個位數成長,希望未來幾年讓營收獲利接近10%成長目標。

最後壓軸劉德音送給員工大禮物,宣布只要在台灣今年5月31日前到職,職級60至64直接人員、職級20到26行政及技術人員、職級31到33工程師與管理師,一共3.9萬人每人發給1.2萬元獎金,由於今年人數增加,共計發出4.68億元,創下歷年獎金最高記錄。

評析
劉德音對員工大方送禮,發給3.9萬名員工每人1.2萬元獎金,共發出4.68億元大禮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5:08: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0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第4季半導體景氣趨淡 台積電一支獨秀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日電

半導體產業傳統旺季已過,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等變數影響,法人預期,南亞科、聯電、聯發科等半導體相關廠商第4季業績恐「倒退嚕」。

但台積電第4季仍可望再新高,台積電日前因比特幣挖礦需求不如預期影響,調降美元營收成長目標至6.5%,所幸受惠蘋果(Apple)7奈米iPhone處理器訂單放量,第4季營收仍可望超越去年同期的新台幣2775.7億元,刷新歷史紀錄。

南亞科與台積電法人說明會先後登場後,智原、旺宏與聯電等公司線上法說會也將陸續舉行。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表示,第4季市場需求趨於保守,個人電腦用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市場供過於求,預期第4季產品平均售價恐將下滑約5%。

另外,在強勢美元的趨勢下,第4季中國大陸與新興市場手機需求恐持續低迷,外資預期,聯發科第4季行動平台出貨量與第3季相當,約1億至1.1億套。

由於物聯網及電源管理晶片等成長型產品可能減退的影響,外資預估,聯發科第4季業績季減約4%至6%。

另外,隨著需求趨緩,聯電原本滿載的8吋晶圓產能利用率也可能鬆動,外資預期,聯電第4季整體產能利用率將跌破9成、滑落至89%,季營收季減約2%至4%。

評析
台積電第4季仍可望再新高,第4季營收仍可望超越去年同期的新台幣2775.7億元,刷新歷史紀錄。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5:08: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華為新機來了 供應鏈出列

聯合晚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全球手機大廠華為,下半年旗艦機Mate 20系列正式發表,包含與保時捷合作的Mate 20 RS,一口氣推出四款高階手機,成為繼蘋果iPhone之後,下半年最具亮點的機皇,法人預估,新款Mate系列在今年第4季出貨量將達500萬部,供應鏈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華新科(2492)、聯詠(3034)等可受惠。

華為本周在英國倫敦發表下半年旗艦新品Mate 20系列,包括6.53英寸Mate 20,6.39英寸Mate 20 Pro,7.2英寸Mate 20 X以及Mate 20 RS保時捷設計共四款新品手機,正面迎戰蘋果新iPhone。

華為指出,Mate 20系列搭載華為史上最強大、最精密的麒麟980晶片,帶來更佳的能效比及全新流暢體驗,更高效的40W超級快充技術、15W無線快充和超大容量電池,更專業的矩陣多焦影像系統,及反覆運算加入徠卡超廣角鏡頭。

Mate 20系列定位高階機款,售價從799歐元(新台幣約2.8萬元)起跳,天風國際證券研究與策略部副總監郭明錤預估,新款Mate系列在今年第4季出貨量將達500萬部,Mate 20 Pro、Mate 20將占據主要出貨比重。

法人看好,隨著華為新機在近期上市開賣,包含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提供光學的鏡頭大立光、新鉅科(3630),被動元件廠華新科,供應驅動IC的聯詠,及印刷電路板廠欣興(3037)、華通(2313)、嘉聯益(6153)等可望受惠華為新機效益,為第4季營運添柴火。

由於華為主要零組件供應商以陸廠為主,台系供應鏈較少,多為相關產業佼佼者,不可替代性較高,如半導體晶圓7奈米製程,目前全球僅台積電能量產,具有獨占性地位。華為的Mate 20系列手機晶片-麒麟980,就是由台積電代工製造,是繼蘋果今年新iPhone之後,第二款採用7奈米製程的智慧手機。

除了手機晶片由台積電製造外,大立光也占據華為攝影供應鏈重要角色。華為Mate 20 Pro配備4,000萬畫素的廣角鏡頭,2,000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而該鏡頭就由股王大立光負責提供。

評析
除了手機晶片由台積電製造外,大立光也占據華為攝影供應鏈重要角色。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5:09: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營運 力拚年年增長10%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今年第四季營收預期將創歷史新高,全年營收也將首度突破兆元大關,董事長劉德音昨(20)日在台積電運動會中表示,今年營收、獲利可望再寫新高紀錄,不過創新高「還不夠」,因為今年台積電的美元營收僅較去年成長中位數百分比,而隨著7奈米製程的量產,期盼明年及未來幾年的營收、獲利,都可以有接近1成的年成長幅度。

劉德音指出,台積電7奈米製程已經量產,7奈米是半導體業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台積電的7奈米更是最先進的邏輯製程技術,並同時開放給全球所有產品創新者使用,並與全球各領域客戶相結合,可增進半導體產業發展。

劉德音進一步表示,台積電採用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開發的7+奈米技術,會在不久後也進入量產,而下一世代的5奈米製程技術,則依原定計畫進行,製程技術順利開發當中,預計明年春天就可進行5奈米的風險試產。此外,台積電還有許多由各個晶圓廠或封測廠發展中的精密特殊技術,例如3D IC技術,可望持續提升台積電的價值。

劉德音表示,今年台積電營收正朝1兆元目標邁進,今年營收、獲利都將再創新高,不過創高還不夠,以美元營收來看,今年只有中個位數百分比的年成長率,期盼大家一起努力,未來幾年要讓營收、獲利都可以朝接近1成的年成長率目標接近。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於日前法人說明會中指出,台積電對未來幾年營收及獲利長期展望,仍以每年成長5~10%的年複合成長率為目標。

評析
台積電對未來幾年營收及獲利長期展望,仍以每年成長5~10%的年複合成長率為目標。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1: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劉德音送台積人4.68億大紅包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年度運動會昨(20)日在新竹縣立體育場熱鬧登場,今年運動會是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首度由董事長劉德音主持,包括前副董事長曾繁城、總裁及副董事長魏哲家亦一同出席。劉德音「依慣例」對員工送出大禮,將發給3.9萬名員工每人1.2萬元獎金,合計送出4.68億元大紅包,創下歷年最高紀錄,員工們則熱情大喊「董事長我愛你」。

劉德音指出,為感謝員工們去年一年的努力與貢獻,他和總裁魏哲家要向辛勤奉獻的台積電員工們送出一個小禮物,凡在台灣員工,且今年5月31日前到職,職級在60~64級的直接人員,職級在20~26級的行政及技術人員,以及職級在31~33級的工程師與管理師等,共計3.9萬人每人將發給1.2萬元紅包。

台積電運動會昨日登場,今年接下董事長職位的劉德音帶領總裁魏哲家等高階主管繞場與同仁打招呼,並由員工熱情高喊「董事長我愛你」揭開序幕。劉德音致詞表示,很高興運動會又一次凝聚台積團結力量,看到大家展現活力與創新精神,感動了我,感動了身後主管們,有信心台積一定會更成功。

由於張忠謀今年退休,這次台積電運動會並未出席。劉德音表示,他2個月前就去拜訪創辦人,邀請他參加運動會,過了幾天,創辦人用正式信件回覆,說他剛剛退休,惜別會大家給的熱情感受還未消退,今年就不參加了,只要明年台積電有好表現,一定會來參加。劉德音也以此鼓勵員工一起團結合作,共同創造2019年的台積奇蹟。

劉德音表示,台積電7奈米已經量產,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將大大增進半導體發展與人類進步。5奈米也按照計畫在明年春天於竹科Fab 12廠進行風險試產。另台積電中科Fab 15廠已開發7奈米製程,並將以22奈米接續28奈米;南科Fab 14廠將由12奈米接續16奈米,至於南京廠的16奈米已經量產。

台積電特別在現場大螢幕秀出南京Fab 16廠及興建中的南科Fab 18廠的空照圖,劉德音也跟台積電同仁說,看起來是不是很美輪美奐、也十分壯觀。根據台積電規畫,Fab 18廠將用於5奈米製程、預計2020年進入量產,屆時台積電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家生產5奈米的晶圓代工廠。

評析
劉德音將發給3.9萬名員工每人1.2萬元獎金,合計送出4.68億元大紅包,創下歷年最高紀錄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2: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7 奈米逆勢爆發  台積電讓大家鬆了一口氣

作者 天下雜誌

一位外資分析師說:「7 奈米等於是蘋果的代名詞,所以 7 奈米好,蘋果未來也不會差。」10 月 18 日,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主持第三季法說會時表示,7 奈米需求超乎預期,這項好消息一掃外界對於蘋果 iPhone 銷售前景的陰霾,對台灣的蘋果供應鏈類股將是一大利多。

在中美貿易戰陰晴不定、台股在萬點震盪的當下,10 月 18 日,台積電舉辦眾所矚目的第三季法說會。董事長劉德音本次沒有出席法說,首度由執行長魏哲家、財務長何麗梅共挑大梁。

會中訊息好壞參雜。然而,台積電第四季的營收估計季增 10%~11%,則是超乎市場預期的好消息。

主要動力來自今年年中剛進入量產、用於製造最新款 iPhone 處理器的的最新 7 奈米製程,台積電預期 7 奈米製程對今年第四季的營收貢獻將超過 20%。

事實上,整個法說會中,只要一說起 7 奈米,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都是眉開眼笑。「需求非常強勁,」魏哲家興奮的說,「產能拉升(ramp)的速度,快得超乎預期」。

何麗梅在會後對《天下》解釋,主要是「客戶變多了,比我們規劃產能的時候來的多。」她因此也對 7 奈米信心十足,認為對 2019 年的營收貢獻,「一定超過 20% 很多,會是(營收占比)最大的 node(技術節點)」。

台積電 7 奈米超乎預期的好消息,讓業界鬆了一大口氣。

一掃外界對蘋果 iPhone 銷售前景的陰霾
一位外資分析師會後表示,目前蘋果占了 7 奈米用量的九成以上,「7 奈米等於蘋果的代名詞,所以 7 奈米好,蘋果未來也不會差。」也就是說,台積電本次法說基本上掃除外界對於蘋果 iPhone 銷售前景的陰霾。對台灣的蘋果供應鏈類股將是一大利多。

這位外資分析師並表示,現在包括 AMD、比特幣挖礦業者、海思都積極追加 7 奈米訂單,「但不一定搶得到產能。」

台積電高階製程客戶突然變多的原因,《天下》曾於 9 月的《狠甩英特爾、獨吞新 iPhone 晶片肥單》一文指出,主要是格羅方德與英特爾兩大對手,突然一個宣布退出先進製程競爭,一個宣布 10 奈米(因為各家定義不同,英特爾的 10 奈米製程與台積電的 7 奈米同級)製程產品上市時間再度延後,且一延就延到 2019 年底。

也就是說,至少在未來的一年間,在全世界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台積電處於獨家供應的壟斷地位。

其中,半導體業的超級天王、過去技術總是遙遙領先的英特爾,這回竟然在 10 奈米這關一卡就卡了 4 年之久,遠超過正常摩爾定律的 1.5~2 年時程,究竟是怎麼回事?

《天下》10 月初在美國採訪一位不願具名的英特爾董事會成員,首度揭開謎團。

英特爾野心太大,反而因此落後
他表示,根據原始的摩爾定律,每個新技術世代的電路密度應該是前一代的兩倍,但台積電卻「投機取巧」。根據官方資料,台積電 7 奈米的邏輯電路密度只達到前一代 10 奈米製程的 1.6 倍。

而英特爾一開始野心太大,希望滿足最嚴苛的摩爾定律,大幅縮小電晶體體積的同時,還在製程導入全新材料,希望一步到位,讓產品性能大幅超前對手,一舉甩開台積電。

英特爾在 2017 年的美國 IEDM 研討會,曾宣布將部分導線層材料從原先的銅換成鈷,周邊的低介電材質也將更換,可以大幅提升性能及耐用度。

「鈷製程」將是近年來半導體製程的一大技術變革,就如同十多年前 130 奈米製程,台積電順利將鋁導線換成銅材質,因此成功甩開聯電的「銅製程」。在半導體產業,新技術通常可望帶來產業洗牌。

結果,英特爾「雙管齊下」策略的量產難度比預期高上許多,導致預定時程一再跳票,反而落後台積電。「他們學到教訓,下次野心不會這麼大,」英特爾董事說。
一位外資分析師也證實此事。他表示,英特爾一開始訂的微縮倍率甚至略高於兩倍,但因為屢試不成,最近已經將標準放寬,因此傳出可能提早在明年中量產。但產品的性能可能僅與台積電 7 奈米接近。

然而,一旦英特爾度過難關,因為已經過導入新材料的學習曲期,下一代產品仍有可能反敗為勝,「英特爾 7 奈米會比台積電 5 奈米強很多」,這位英特爾董事透露。

(本文由 天下雜誌 授權轉載)

評析
至少在未來的一年間,在全世界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台積電處於獨家供應的壟斷地位。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3: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8吋代工產能鬆動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8吋晶圓代工需求轉趨疲軟!台積電證實,旗下8吋晶圓代工生產線產能鬆動;市場關注,8吋晶圓代工需求轉弱後,是否對矽晶圓材料報價走勢造成影響。

半導體景氣近期受到庫存調整影響,稍早即有不少外資相繼出具報告指出,繼12吋矽晶圓需求鬆動後,原本缺貨的8吋矽晶圓,也因重覆下單後遺症浮現,產能鬆動 。

台積電的8吋晶圓代工一直是業界首選,隨其產能鬆動,法人憂心,世界、聯電等同業受到的衝擊恐更大。

台積電證實,該公司8吋晶圓代工生產線近期已不再滿載,意謂原本排隊搶產能的熱潮消退。台積電雖未說明相關產能鬆動的原因,法人推測應與智慧手機銷售疲弱、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淡季,加上高解析電視熱潮轉弱,使得智慧手機的指紋辨識、面板驅動IC和部分電腦管理晶片訂單轉弱有關。

半導體業者表示,8吋矽晶圓主要用於電源管理晶片、面板驅動晶片、微控制器、指紋辨識晶片、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等產品,應用範圍廣泛。

這幾年因智慧手機及智慧監控大量導入指紋辨識晶片,加上中國大陸等地積極發展電動車,帶動MOSFET和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大增,進而推升8吋矽晶圓報價今年漲逾20%,業者也計劃明年上半年再調漲5%至10%。

不過,法人圈推測8吋矽晶圓先前漲勢凶猛,部分原因與晶片廠擔心漲價而重覆下單有關。隨著半導體景氣轉淡,加上美中貿易戰美方對多項中國大陸銷美產品祭出課徵10%關稅保護措施,正積轉換生產據點,導致部分訂單踩煞車,也讓重覆下單後遺症浮現。

市場預期,在市況轉弱、中國大陸明年新產能開出下,為矽晶圓走勢增添變數。包括合晶鄭州8吋矽晶圓廠將在下周舉行開幕典禮,環球晶圓與日本半導體矽晶圓設備廠Ferrotec在上海建8吋廠預定明年下半年增加產出。

評析
台積電證實,旗下8吋晶圓代工生產線產能鬆動;市場關注是否對矽晶圓材料報價走勢造成影響。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2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New Street看衰7奈米不夠力  狂砍超微目標價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New Street Research上周五發佈報告看衰超微(AMD),並下修目標價至18美元。超微上周五聞訊重挫11.12%、收在23.66美元,預估潛在跌幅還有兩成以上(23%)。(seekingalpha)

不認為7奈米可改變大局,是分析師Pierre Ferragu主要理由之一。他認為超微面對英特爾競爭仍處於弱勢的一方,將因此拉低股價。

超微對7奈米寄予厚望,根據穆迪表示,超微有望在年底搶先推出7奈米伺服器晶片,但Ferragu不認為超微可因此佔到便宜。他指出2014年英特爾同樣延遲14奈米量產,但PC或伺服器處理器市占均未受到太大衝擊。(businessinsider.com)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這次超微有台積電助陣,且超微在執行長蘇姿丰的領導下,戰力不可同日而語,Ferragu並沒有考慮到這點。

除此之外,Ferragu還認為英特爾能輕易推出架構類似、效能優於超微的晶片,但是否真是如此也有待時間驗證。英特爾當日走跌2.12%、報44美元。

評析
這次超微有台積電助陣,且超微在執行長蘇姿丰的領導下,戰力不可同日而語,Ferragu並沒有考慮到這點。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4: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7奈米 一檔台積 準備救台股

工商時報 簡威瑟/台北報導

台股昨(22)日開低走高,最大權值股台積電黑翻紅,終場上漲0.42%、收237元,各大研究機構對台積電的關注力,全部轉向7奈米製程貢獻度與蘋果新應用處理器訂單。「7奈米製程打遍天下」已成研究機構共識,也成了加權指數重返萬點最大寄託。

既然台積電短中線基本面看俏,為何外資還站在賣超方、昨持續出脫5,428張?元大投顧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張家麒說明,台積電身為台股最大權值股,在外資賣超台股之際,台積電遭遇的資金逆風,短期要扭轉確實不易。

回顧外資對台股連12賣、共1,124億元,對台積電的賣超也是連12個交易日,共調節13.85萬張、賣超金額是330億元,足見連動性極高。分析師說明,當外資開始回補台股時,台積電將會是第一個獲得大量資金進駐的對象。

根據各研究機構分析,台積電獨霸地位來源,可分為短、中期兩方面。大陸天風國際證券研究與策略部副總監郭明錤認為,蘋果iPhone XR換機需求高於iPhone 8,預期台積電A12應用處理器明年首季的訂單表現,優於A11在2018年第1季的訂單。

調研機構以賽亞(ISAIAH)分析,因為7奈米製程需求強勁,本季占整體營收比例約為21%,再加上10奈米製程的3%,12與16奈米製程的23%,以及22與28奈米製程的17%,總計28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占台積電今年第4季全部營收的64~65%,高於今年前三季的61%。

這個數據凸顯出,在7奈米登高一呼的帶動下,台積電先進製程對營運扮演更重要角色。

郭明錤則看好,台積電保有2019年A13、2020年A14的獨家供應地位;2020或2021年開始,Mac將開始搭載蘋果自行設計的處理器,亦由台積電代工。這也意味,在半導體產業下修風潮中,台積電有能力靠7奈米保持一枝獨秀地位。

評析
在7奈米登高一呼的帶動下,台積電先進製程對營運扮演更重要角色。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4: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半導體未到抄底 大摩:3指標透玄機

工商時報 簡威瑟/台北報導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費城半導體指數從高點以來修正逾15%,然恩智浦(NXPI)、微芯科技(MCHP)等指標股回檔更重,但本次無論在交貨期拉長、重複下單、庫存堆積等觀察指標上,風險都比2015年的下修循環時要來得高,容易導致更大規模的下修,不可不慎。

當市場對台積電第4季展望鬆了口氣,並對來年抱持樂觀期待時,法人指出,現在以台積電的指標性,來看待整體半導體產業,恐會失真。因為台積電受惠7奈米製程爆發力提振營運動能,但族群中多數個股可能不像台積電那麼有競爭力,或能獲得新商機大舉挹注,「只肥了龍頭、其他中小型半導體失落」的可能性確實存在。

大摩北美半導體團隊從交貨期拉長、重複下單、庫存堆積三大指標出發,發現就算市場對半導體的情緒急速降溫,但還不到抄底的時機,任何的反彈,都很可能是進一步減碼的良機(further reduce exposure)。

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師Craig Hettenbach說明,根據AlphaWise通路商調查,比較三大指標在2015年第2季、2018年第2季往前推算六個季度時間:2015年時期,認為有重複下單的廠商比重是5%,現在則來到23%;交貨時間延長的比重當年是32%,現在是7成;過去六季以來積極建立庫存的廠商則高達52%,足足是2015年下行循環前17%的三倍。

2015年出現這些狀況後,半導體族群2015年第2季~第4季進入修正波段,北美各大半導體廠營收財測平均下修1成,獲利下修更達22%。

這次半導體大廠股價雖出現回檔,但大摩認為,財測下修狀況卻只是剛開始,接下來的財報季新一輪考驗才正要登場。

評析
大摩從交貨期拉長、重複下單、庫存堆積三大指標出發,發現任何的反彈,都是進一步減碼的良機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4: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3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10奈米處理器驚傳胎死腹中 英特爾澄清沒這回事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針對媒體報導10奈米處理器Cannon Lake難產,已經終止開發,英特爾周一推文澄清報導不實,並稱目前執行進度良好。

SemiAccurate稍早前報導,英特爾終於認清10奈米難以獲利事實,並已向現實屈服。按照過去紀錄,SemiAccurate情資相當可靠,此前英特爾一再推遲10奈米量產,多被SemiAccurate事先料中。

SemiAccurate認為英特爾壯士斷腕是明智之舉,對公司發展並非壞事,雖然短期傷害仍免不了,否則10奈米持續推展,只會演變成一場難以收拾的殘局。

按原先計畫,10奈米早該在2016年進入量產,但英特爾在上次電話法說會上表示,必須等到2019年末才能實現。英特爾將在周四發佈前季財報,並舉行電話法說會,預料10奈米開發進度將再度成為分析師追問的焦點。

美國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因不堪開發成本飆升,八月已宣布無限期暫停7奈米計畫,並同時停止開發7奈米以上製程。

評析
針對媒體報導10奈米處理器Cannon Lake難產,已經終止開發,英特爾澄清報導不實,並稱目前執行進度良好。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4: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3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傳梁孟松將在中國另起爐灶,專注晶圓先進製程

作者 黃 敬哲

有業界消息傳出,由台積電出走的梁孟松,在投效三星之後,輾轉到中國替中芯效力,如今又打算自己另起爐灶。

做為台積電前研發處長的梁孟松,不管輿論看法是否正面,的確也算是半導體業的傳奇人物,是台積電超過 500 項專利的發明人,所以當年梁孟松投效南韓三星集團後引起輿論譁然。

且梁孟松對兩國半導體技術的消長有深刻的影響,令三星的製程逐漸趕上台積電,甚至在 16 奈米上有所超越,尤其做為 FinFET 發明人胡正明教授的學生,在這項技術上有他人難以企及的深造。然而最終卻傳出,因升遷問題而轉投三星,一舉重挫了台積電的士氣。

不過在 2017 年梁孟松又再度離開三星前往中芯與趙海軍同任聯合執行長。在中國的產業戰略中,半導體是非常關鍵的所在,雖然擁有充足的資金,但一直缺乏人才和技術,所以他被中國挖角不算意外。雖然每當梁孟松有跳槽消息傳出都被否認,但後來也都被證實是真的,在與三星合約到期後,他就奔赴中國。

當時梁孟松表示,未來將會持續提升中芯在國際半導體製造領域的競爭力。而事實上,他也並未食言,令中芯 14 奈米 FinFET 技術獲得重大進展。但更令人震驚的是,如今又有匿名消息指出,梁孟松將離開中芯另起爐灶,用自己的團隊建構一家新的晶圓代工公司。而這離梁孟松加盟中芯才剛一年多,若消息屬實,那麼中間發生何事就相當引人遐想。雖然梁孟松已屆 66 歲高齡,但或許也想成為下一個張汝京。

據消息指出,該公司投資額預計約 490 億人民幣,計劃將月產 3 萬片 12 吋 12 奈米及 1 萬片 12 吋 7 奈米邏輯晶片,專注於先進製程研發及生產。雖然背後金主不明,但可能會是來自中國各級政府,其團隊據傳也同樣包含了夏勁秋等台積電老部屬,目前還在籌資階段。

評析
有匿名消息指出,梁孟松將離開中芯另起爐灶,用自己的團隊建構一家新的晶圓代工公司。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5: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淪提款機 外資連13賣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美中軍事緊張升溫,台股昨(23)日遭外資賣超摜壓,重挫近200點,權王台積電再度淪最大提款機,外資賣超達1.1萬張,累計已經連13賣,追平去年5月萬點以來最長賣超紀錄,13天內外資從台積電提款356億元。

外資連13賣台積電,追平去年12月美國升息時的連13賣,當時外資波段賣超393億元,拖累台積電股價由244元跌至227元,累積下跌7.4%;而本波從260元跌到230元,跌幅逾11%。

台積電昨日股價下跌7元、收230元,跌幅2.95%,成交量32,763張。ADR早盤也重挫逾3.5%。

法人分析,外資這波賣壓同時鎖定多檔權值股,除了台積電,台塑四寶等大型股也賣多買少,統計台灣50成分股,僅亞泥、遠東新、台灣高鐵、大立光、兆豐金等逆勢獲得買超,外資對整體50檔權值股賣超達974億元、提款近千億大關,占近13天賣超台股總金額1,256億元的77%。

包括鴻海、台塑、南亞、聯發科、中華電、國泰金、日月光投控、廣達及台塑化等,都被賣超20億元以上,使台股表現趨弱。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外資擴大提款權值股,跟美元走升、地緣政治緊張都有關係,這些流出資金多是短線操作,一旦新台幣趨貶,相關外資的避險成本拉高,若股市表現欠佳,會增加資產損失,因此稍有風吹草動便快速撤離。

蔡明彥認為,美中貿易摩擦還沒趨緩,外資對台積電的賣壓仍大。分析師表示,以技術型態看,台積電24個月均線所形成的上升趨勢,自金融海嘯以來少見跌破,目前這條線來到220元附近,因此先看220元支撐,再判斷會否測試210元前低。

外資圈對台積電最保守是港商聯昌證券給出209元目標價,原本聯昌預期股價還有211元,但台積電法說會後,該券商更保守看智慧手機、虛擬貨幣需求,加上外資持續賣超台股,聯昌擔憂台積電股價難反映基本面,國際態度從溢價轉折價,因此下調目標價,評等重申「賣出」。

此外,市場專家分析台積電近期的技術面與籌碼面,認為台積電三大法人連13賣、八大公股行庫連17買,籌碼面不利多方;技術面各指標雖低檔反彈,然股價表現弱勢,目前風險係數顯示下跌機率約9%,短線227.5元宜力守,否則有破底下探的疑慮。

評析
台積電再度淪最大提款機,外資賣超達1.1萬張,累計已經連13賣,追平去年5月以來最長賣超紀錄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忠謀:半導體要靠未來努力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23)日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他「很習慣」現在的退休生活,但並不是完全退休,因為忙於寫自傳下冊。談到台灣半導體產業往後的發展,張忠謀認為要「完全靠未來的努力」,才能維持領先地位。

張忠謀透露,未來將花九個月到一年的時間,親自完成自傳下冊,預計要寫15萬字。他強調,自傳下冊不會以口述方式由他人代筆,而是要自己親手寫,因為內容會有很多是要表達感情的,敘情文會大於敘述文,主要是對企業生涯情感表達。

張忠謀表示,自傳下冊會從德州儀器(TI)生涯開始寫起,因為這是他個人事業與人生非常重要的過程,在德州儀器工作25年的經歷會是重要的一個篇章,接下來就是台灣生涯,大約33年的時間中,工研院僅是二至三年的時間,當1985年開始籌辦台積電時,就先把商業式想好了,然後開始尋找資金。

談到創辦台積電的過程,張忠謀說,並不覺得辛苦,反而「滿興奮的」,不過在籌資的過程有一些挫折。

他透露,當時的行政院長俞國華答應由開發基金投資台積電49%以內,其他部分則要先找到國際級具有半導體技術的跨國公司來當第二大股東,但最後僅荷商飛利浦願意投資,願意投資的理由,就是看中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商業模式。

張忠謀指出,當年台積電決定要走晶圓代工,主因當時台灣所有在工研院電子所發展出來的技術都落後國際大廠二至三代左右,他創辦台積電前,已有二、三十年的半導體行業經驗,知道做整合元件大廠(IDM)行不通。

他說,因為在德儀工作的經驗,讓他知道什麼是可行或不可行,如果台積電如果只是平凡的小公司,沒辦法跟別人競爭,因此必須要走自己的路。

談到台灣未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張忠謀說,幾十年前台灣半導體業非常小,現於全世界名列前茅;日本有一個時期稱霸全球,後來卻沒沒無聞;韓國和台灣一樣,本來也很小,80年代以後就慢慢起來;現在中國大陸又投入很多資金與資源扶植半導體產業,未來還是很競爭,台灣完全要靠未來的努力,才能維持領先、甚至更進步。

評析
張忠謀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往後的發展,要完全靠未來的努力,才能維持領先地位。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哈佛教授盛讚台積成就 也創造客戶的行業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創設台積電並專注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造就後來IC設計業及全球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張忠謀的創新受到全球推崇和讚賞,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就給台積電最高的讚美,意即「台積電不但創造了自己的行業,還創造了客戶的行業」。

今年是積體電路(IC)發明60周年,張忠謀透露,自己和IC發明人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曾同在德州儀器(TI)任職,兩人也都為半導體做出卓越貢獻。

張忠謀稍早在出席IC發明60周年暨台北國際半導體設備展時,即特別提出,電晶體發明、積體電路、摩爾定律等,改變人類生活。

張忠謀提到,他和基爾比同時於1958年5月進入德儀任職。二人有幾個共通點,首先都是新人,其次兩人都不是德州人,第三則是對半導體的認識,比德儀工程師平均要高一點,所以每天晚上下班後,基爾比就拿著一杯咖啡到他辦公室,談談工作上的問題與發現。

張忠謀把基爾比的發明形容為「一件驚天動地大事在我眼前默默發生」,半導體改變幾十億人的生活方式,IC變成必需品,現在大家都有手機,「沒手機的話,生活方式會完全改變」。

評析
麥可.波特給台積電最高的讚美,意即「台積電不但創造了自己的行業,還創造了客戶的行業」。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6: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5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費半狂殺 台積電跌破220元重要防守位置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10月至今市值大減1.15兆元 6兆元失守
美股陷入滾動式熊市,四大指數狂瀉不止,費半與那斯達克指數單日跌幅更出現6.6%及4.4%暴跌景象,波及半導體族群成台股重災區,半導體指標台積電(2330)在外資14日連賣也不支倒地,開盤跳空跌破220元重要防守位置,跌幅達4.35%,10月至今市值大減1.15兆元,跌破6兆元。

美股又再度出現恐慌性殺盤,四大指數全面重挫,其中費城半導體及那斯達克指數災情慘重,雙雙創下今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影響所及,台股半導體族群一片慘綠,族群指標台積電、聯發科(2454)大跌,權值王台積電跳空跌破兩年線220元重要支撐,跌幅4.35%,進而拖累台股指數重挫200餘點。

觀察近期外資動向,台積電第4季營收目標2,879.8億元至2,910.6億元,季增10.6%至11.8%,優於先前外資及本土法人預估5%至9%成長值,外資報告紛紛調升評等,給予買進建議,但外資在法說會後仍連續14日賣超,張數高達16.58萬張,持股比重由先前高峰79.88%降至77.61%,顯然外資雖看好台積電後勢,但考量全球股市系統性風險因素升高之下,仍先做出減碼降低持股風險動作。

法人指出,近期外資連賣台積電並非基本面問題,而是對美國利率、美元和新台幣匯率走勢等,綜合全球經濟景氣因素考量下所做出結果,美中貿易戰持續恐對2019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市況產生嚴重衰退。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仍居領先地位,在7奈米進度令人滿意,年底前將有50個設計定案(Tape out),其中有一半跟高效能運算有關,2019年7奈米與7奈米+製程將超過100個產品設計定案,7奈米製程比重將超過20%,7奈米需求強勁優於先前預期。

2019年營運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及行動裝置,法人預估高效能運算成長在20%至30%,表現最為強勁,其次物聯網及車用約年成長20%,行動裝置則可望10%以上成長。

評析
近期外資連賣台積電並非基本面問題,而是綜合全球經濟景氣因素考量下所做出結果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7: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外資連15賣台積 台股現隱憂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美股暴跌,外資加速提款台股,昨(25)日擴大賣超台積電到2.8萬張、連賣15天。內外資法人指出,外資賣壓不停,引爆台股三大隱憂,包括外資可能下調台股目標、被動式基金賣壓擴大,以及半導體類股評價再下修。

外資昨對台積電連15賣,是史上第五長的賣超紀錄;2016年5月外資連16賣台積電,當時累積賣超25萬張、提款金額372億元,本波則賣超21萬張、金額已高達456億元,台積電市值也一路下滑跌破6兆元,目前為5兆6,917億元。

市場擔憂,過去台積電被國際資金大賣,多是發生系統性風險,這波景氣還沒步入衰退,外資賣壓恐還沒完。統計2000年來,外資對台積電最久賣超是2002年10月的連21賣,台積電該波段大跌逾31%,而本波連賣約下跌15%。

外資分析師指出,國際賣壓若再不止,台股恐出現三大隱憂,一是外資券商可能下調台股目標指數,對買盤進駐更不利。日前考量美中貿易戰、經濟成長有逆轉風險等因素,瑞銀證券已將台股目標由11,000點下修至10,500點,滙豐證券也從10,900點降至10,880點,前二高仍是花旗的12,000點、摩根士丹利11,500點,樂觀派外資會否棄守,引發關注。

摩根士丹利原先給台股目標11,000點,年中調高至11,500點,關鍵之一正是旗下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大幅調高台積目標價至289元。

其次,法人主管分析,先前台股來到11,270高點,海內外被動式基金連結台股金額達新台幣1兆元,隨著台積電被主動式基金砍殺,波段跌幅逾15%,恐已帶動被動式基金砍倉。

摩根大通股票策略師Eduardo Lecubarri發表最新策略報告指出,近期股市波動加劇,很可能來自ETF等被動式基金被迫調節大型股。由於被動式基金多數連結大型股,相關股票恐成為重災區。

此外,台積電是半導體股指標,若其股價大幅下跌,恐促使整體類股評價再下修。近一季包括里昂、摩根士丹利等外資已下修聯電、環球晶等個股目標價。

評析
過去台積電被國際資金大賣,多是發生系統性風險,這波景氣還沒步入衰退,外資賣壓恐還沒完。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英特爾:10奈米晶片要再等一年才出貨、毛利率受壓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英特爾(Intel Corp.)週四(10月25日)美股盤後繳出亮眼的財報財測、還上修全年展望,一度帶動盤後股價跳漲6%。不過,該公司高層在電話會議上坦承,採用10奈米製程技術的晶片還要再等一年才會問世,這會對毛利產生影響,而明(2019)年中美貿易戰也可能構成逆風,導致盤後股價漲幅大為收斂至1%左右。

MarketWatch報導,英特爾首席工程師Venkata Renduchintala 25日在電話會議上表示,10奈米晶片究竟何時推出、他無法給出確切數字,但這款製程技術的發表時程,大概會跟14奈米差不多。他認為,10奈米製程晶片應該可以趕在明年採購旺季前出貨,對此他比一季前還要有信心。

英特爾財務長暨代理執行長Bob Swan在同一個場合上說,為了推出10奈米晶片,該公司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的毛利率會因此下降幾個百分點。

VentureBeat報導,Swan 25日並在電話會議上表示,10奈米製程技術進展良好,良率正在改善中,預計首款10奈米晶片會在明年採購旺季左右交貨。

路透社等外電25日報導,Swan同時說,貿易衝突或中國經濟趨緩等問題,短期內英特爾並未看到影響,不過該公司會繼續跟中國與全球PC製造客戶合作,調整供應鏈、應付各種限制情況。他直指,中美貿易糾紛可能會在明年帶來逆風,中國對英特爾而言是龐大市場,也是全球供應鏈重要的一環。

英特爾25日在正常盤勁揚4.46%、收44.31美元;盤後一度大漲6%,但不久漲幅即收斂至1%左右。

製程技術的先進與否,決定了每片晶圓能夠創造的營收。科技市調機構IC Insights 10月12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統計發現,0.5μ 8吋矽晶圓的平均營收只有370美元,20奈米以下12吋晶圓的平均營收卻多達6,050美元,兩者相差了16倍以上。即使以每平方英吋的平均營收來相比,差距也非常龐大,0.5μ製程技術的平均營收是7.41美元,遠不如20奈米以下製程技術的53.86美元。

IC Insights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大概只有三家晶圓代工廠有能力量產採取先進製程的晶圓,分別是台積電(2330)、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與英特爾。這些廠商彼此勢必會激烈競爭,尤其是台積電與三星,這會使定價一路面臨壓力至2022年。

評析
英特爾坦承,採用10奈米製程技術的晶片還要再等一年才會問世,這會對毛利產生影響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英特爾第 3 季財報優於預期  10 奈米進行順利

作者 Atkinson

蘋果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在 26 日發布了 2018 年第 3 季財報。根據財報顯示,營收達到了 192 億美元,較第 2 季成長 19%。這不但是最近幾季以來的新高紀錄,還超過原本市場分析師所預估的 184 億美元金額。而針對全年的營收預測,預計比 1 月當時所預估的還要多 62 億美元。而這樣的好成績不但使得股價在美股盤中大漲 4.5%,盤後也漲了 1.11% 之外,還讓近來投資人對半導體未來的景氣疑慮,暫時鬆了口氣。

而除了業績大漲之外,英特爾也在發表了一些製程方面的進展。其中,2018 年的資本支出將增加了 15 億美元,其目的為了擴大 14 奈米製程的產能。而且,英特爾還把一些 10 奈米工廠的生產設備及工具轉移到了 14 奈米產線上。至於,而 10 奈米製程的研發進展良好,10 奈米製程的處理器將會在 2019 年底購物季上市。

相較 10 奈米製程延後這個問題,第 3 季中 14 奈米產能不足事件的突然爆發,對英特爾的影響更為直接。之前,英特爾官方已經發表過聲明,表示已經增加了 1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以提高 14 奈米製程的產能。所以,在這次的財報發表會議中,英特爾就說明了他們 2018 年的資本支出已經增加了 15 億美元,總額達到 155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另外,為了解決 14 奈米產能不足的問題,英特爾還把他們一些原本放在 10 奈米研發工廠使用的設備及工具,轉移到了 14 奈米的生產線中,以提高 14 奈米製程產能的輸出。不過,針對 14 奈米產能不足的原因,英特爾一直沒有解釋。但是,由財報發布的內容來看,資料中心處理器、基頻晶片的需求大幅提升,應該是該事件發生的主因。特別是在第 3 季基頻晶片部分,財報顯示出營收大漲 66%,這應該是蘋果的新 3 款 iPhone 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 14 奈米製程 XMM7560 晶片訂單所推動的結果。

而除了 14 奈米的製程之外,英特爾還公布了 10 奈米製程的發展情況。只是公布的內容並不多,僅表示 10 奈米製程進展順利,良率正在改善中。預計,將會在 2019 年底的假期購物季上市 10 奈米製程處理器。而這部分,據信將會是以資料中心用的伺服器處理器為主,一般玩家的 10 奈米處理器還是要到 2020 年才會推出。或者如之前有消息指出,英特爾有可能會提早量產 10 奈米製程的情況下,一般玩家或許有機會早一點體驗 10 奈米製程處理器的效能。

評析
10 奈米製程的研發進展良好,10 奈米製程的處理器將會在 2019 年底購物季上市。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9: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高通新晶片 花落台積7奈米

工商時報 蘇嘉維、涂志豪/台北報導



手機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新款旗艦手機晶片已完成設計定案(tape-out),確定將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供應鏈傳出,高通新款手機晶片已經在第四季量產投片,最大的特色是整合類神網路運算單元(NPU)及支援5G,可大幅提升人工智慧邊緣運算效能,預期包括三星、華為、OPPO、Vivo等非蘋陣營手機大廠均將採用,最快明年第一季終端手機可望上市。

新一代的旗艦手機晶片
高通目前Snapdragon 8系列的手機晶片主要採用三星晶圓代工(Samsung Foundry)10奈米製程投片,雖然三星已宣布支援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的7奈米製程開始量產,但台積電7奈米已量產進入第三個季度。

也因此,隨著蘋果及華為的自製手機晶片已導入台積電7奈米製程量產,高通基於上市時間的考量,新一代旗艦手機晶片亦採用台積電7奈米投片。

業界人士指出,高通最新款旗艦手機晶片將於第四季在台積電7奈米製程量產投片,同時將可望於明年第一季搭載終端裝置在市面上問世,並將會是高通首款支援5G數據機晶片的行動平台。目前正式名稱在市場上眾說紛紜,可能將會延用上一代命名方式,取名做Snapdragon 855或是Snapdragon 8150。

高通本次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投片,晶片運算效能將可望相較前一代提升不少,功耗亦可明顯降低,而最大的特色在於,高通首度將支援人工智慧運算的NPU處理單元整合進入手機晶片當中,並同支援5G數據機,使人工智慧邊緣運算速度明顯增加。

非蘋陣營高階機種採用
事實上,高通積極推動5G在明年商用化,由於初期各項產業鏈在5G投資成本依舊高昂,因此高通也看準這點,僅會在明年初期將5G晶片導入旗艦手機平台,搶攻三星、小米、OPPO、Vivo等安卓高階機種訂單,預料明年下半年後才會把5G最新規格逐步下放到中低階機種,屆時將會與聯發科面對面戰爭。

此外,高通推出的快充規格Quick Charge目前最新版為QC 4+,但隨著新款手機晶片推出,將可望推出新規格。供應鏈指出,高通預計將於明年推出QC 5最新快充規格,將可望將最高輸出功率從原先的27W提升至32W,並在充電設計上從2條電路該改為3條電路輸出,讓充電效率提升,同時不讓溫度明顯增加。

評析
高通新款旗艦手機晶片已完成設計定案,確定將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9: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搶蘋果 A13 訂單  三星讓利二成打價格戰能成功嗎?

作者 數位時代

三星開始量產 EUV 7 奈米製程,外傳將 EUV 的訂單報價下調了 20%,打起「價格戰」,想在 2019 年追回現在由台積電獨吞的 iPhone 處理器訂單。但外資分析師皆認為成功機率很低。為什麼?

對於蘋果來說,在關鍵零組件的部分,長期多採用以兩家以上的供應鏈廠商,但近年蘋果冒著無法分散風險與定價權的龐大代價,從 A10 到 A12 iPhone 處理器都給台積電獨家訂單,其原因除了外界熟知的台積電 InFo(Integrated Fan-out,整合型扇型封裝)技術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台積電在晶圓製程代工製程良率上還是略勝一籌。

三星將面臨有 EUV 7 奈米產能,但大客戶稀少的窘境?
在先進製程技術方面,三星推了 EUV 的 7 奈米製程,台積電也已經推出取名 7 奈米 Plus(N7+)的 EUV 7 奈米製程,相比之下,三星僅有 EUV 7 奈米一種版本的製程,客戶若要在三星的 7 奈米下單,就非要用 EUV 不可,但台積電 7 奈米製程有深紫外光刻(DUV)的 7 奈米與極紫外光刻( EUV ) 7 奈米 Plus 兩種,客戶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往 EUV 技術邁進,更有彈性。

而且以台積電 7 奈米投片(Tape out)客戶數遠比三星還要多,從最大客戶蘋果 A12 處理器到華為海思麒麟 980、AMD 的「Rome」和「Vega 20」、高通、NVIDIA 等。可以說有資源有需求的廠商多已「情定」台積電,三星未來若要和台積電在 7 奈米製程硬碰硬,僅能找尋新客戶,但新客戶相當難尋。原因在於由於 7 奈米製程相當昂貴,光開一套光罩就要花費約 900 萬美元到 1,000 萬美元,IC 設計廠或終端品牌廠沒有一定的量不會也不需要用到 7 奈米。

因此三星雖然對外界宣布推出了 EUV 的 7 奈米製程,但目前以自家手機晶片為主,三星集團以外的大客戶不多。

而台積電的後段封裝技術本來就走在三星前面,只要台積電在封裝與先進製程仍然保持現在的技術演進速度,三星的 EUV 7 奈米不足以構成威脅。

蘋果 OLED 螢幕仍被三星壟斷
另一個原因則無關技術,主要是蘋果的總體戰略考量。

三星在定義上是系統廠商,和台積電的代工角色截然不同,三星與蘋果雙方法律訴訟不斷,蘋果的「去三星化」是老掉牙議題。

有別於台積電,三星集團還有記憶體與面板產能。其中三星在 OLED 螢幕具有寡占優勢,技術領先樂金等廠商不少。而三星目前也是蘋果 iPhone OLED 螢幕的獨家供應商,蘋果去年發表的 iPhone X 開始採用 OLED,今年最新 iPhone XS 與 iPhone XS Max 也採用 OLED,以 iPhone 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簡稱 BOM)來看,螢幕成本最高昂,在蘋果還沒有找到第二個 OLED 面板供應商前,對於三星面板高度依賴性不可避免。

加上除了 OLED 面板,三星也還提供蘋果大量的記憶體晶片。為了不讓蘋果對於三星零組件過於依賴,當蘋果對三星產能依賴增加,讓台積電吃下獨家訂單,平衡一下也很合理。

半導體進入「異質」整合,對蘋果的威脅更遠勝行動時代
而且當科技邁入 AI 時代,三星對於蘋果的威脅更遠勝單純的智慧型手機時代。

怎麼說?當半導體進入「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台灣 IC 設計公司鈺創創辦人暨執行長盧超群提倡),也就是 DRAM、NAND、電源管理與安全等晶片、演算法與軟體整合在一起。三星有下游終端產品、邏輯 IC 與記憶體 IC 設計製造三大關鍵,異質整合條件具備,擁有 AI 時代「指數型」爆發成長的可能。

為了避免「養虎為患」,就算真如外界傳言,三星為搶蘋果訂單,不惜將 EUV 製程的訂單報價下調 20%,還是難以撼動台積電的 A13 訂單,這也是為什麼外資分析師都對台積電在一年內獨吞蘋果 A13 訂單深具信心。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

評析
蘋果從 A10 到 A12都給台積電獨家訂單,其中之一就是台積電在晶圓製程代工製程良率上略勝一籌。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2 20: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三星今年料成晶圓代工二哥!拆分部門所致、非業績大增?

記者 陳苓 報導

三星電子力拼晶圓代工,去年就放話要超車聯電(2303),當上市場二哥。研調機構估計,三星今年有望達成目標,不過主要是拆分晶圓代工部門的效應,並非業績真有大幅成長。

BusinessKorea報導,去年三星晶圓代工部門的營收為46億美元、市佔率為6%,是全球第四大晶圓代工廠,落後台積電(2330)、格芯(GlobalFoundries)、聯電。IC Insights付費報告預估,今年三星晶圓代工的營收將增至100億美元,市佔將升至14%、躋身市場二哥。

然而,三星市佔提高,原因是三星的晶圓代工部門自立門戶,不再隸屬於系統LSI業務。這麼一來,生產三星自家的Exynos行動晶片,也能算是三星的晶圓代工營收,市佔率因此一夕飆高。部份分析師直呼,三星晶圓代工躍居第二,完全是拆分部門創造出來的幻象。

但是也有分析師說,三星率先採用7奈米的極紫外光微影(EUV)製程,明年有望拿下虛擬貨幣業者的ASIC訂單,並供貨給高通(Qualcomm)和蘋果,營收可能會快速成長。

評析
三星今年料成晶圓代工二哥,主要是拆分晶圓代工部門的效應,並非業績真有大幅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南京12吋廠 啟動量產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南京12吋廠Fab 16昨(31)日舉行開幕暨量產典禮。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南京廠16奈米製程已進入量產階段,且是大陸製程最先進的晶圓廠;而大陸IC設計產業近年來快速成長,全球市占率已達20%,台積電很榮幸躬逢其盛。

劉德音表示,集成(積體)電路在1958年被發明後,這項劃時代的新技術在過去60年中快速發展,引領驅動了資訊產業革命,改變了全人類生活。21世紀是全球資訊化的時代,經濟的成長速度依賴資訊產業的發展速度。這些資訊產業,包括人工智慧、5G通信、大數據、物聯網、無人駕駛的應用,都依賴新的半導體的產品開發。

劉德音表示,有客戶與供應商夥伴的支持,以及全體同仁不懈的努力之下,台積電維持業界領導地位多年,營收在去年底達到321億美元,再創新高。這是始終專注晶圓製造本業、不斷追求技術創新的最好回饋,相信未來幾十年,半導體產業的應用與發展仍無可限量。

劉德音表示,半導體是一個跨越國界的產業,需要來自世界各地創新要素的自由流動和激勵。因此除了在全球主要市場建立營運據點,在人才募集方面,也不論國籍、惟才是用。在這樣全球高度競爭的環境下,台積電所研發的最先進工藝與生產技術,也有賴於有效的知識產權制度來加以保護,確保產業內的公平競爭,才能專注投入研發,持續推進創新,成為正向循環。

劉德音指出,台積電自2003年於中國大陸地區投資建廠,參與了半導體產業在這片土地近15年的高速發展,從曾經的落後到追趕,時至今日,相關優秀的企業已經位列世界一流。大陸IC設計業近年來快速成長,營收由10年前的30億美元,成長至今日的210億美元,全球市占率由6%增加至今日的20%。台積電躬逢其盛,所打造的南京設計服務中心將就近服務,幫助在地設計業更進一步的成長。先進的16奈米製程及12吋晶圓廠,也將會使大陸在地晶圓服務水準大幅提升。

評析
台積電南京廠16奈米製程已進入量產階段,且是大陸製程最先進的晶圓廠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3: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南京廠 創造台積電3個第一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南京12吋廠Fab 16昨(31)日開幕,台積電財務長暨台積南京董事長何麗梅在致詞時表示,台積南京打破了三項台積電建廠紀錄:第一是建廠最快,只花了14個月;第二是上線最快,且不到半年就進入生產;第三是該廠為最美、也最有特色的台積廠區。

何麗梅表示,回溯南京12吋晶圓廠的源起,台積電在2015年底決定到南京投資。經過了15個月的多方調研評估,以及前期籌備工作,同時得到各級政府領導和相關職能單位的協助,台積電在2016年3月28日,正式與南京市政府簽約,並於同年7月7日進行動土,接著在2017年9月12日舉行進機典禮。

何麗梅說,大陸半導體市場的成長快速,台積電在大陸的業務也強勁成長。如今,南京廠月產能為1萬片,預計明年底前提升為1.5萬片,且在2020年達到2萬片的規模。除此之外,為了就近且更好地服務客戶,已將台積電的「開放創新平台(OIP)」生態系統導入大陸,協助大陸的IC設計公司,並且共同成長發展為半導體產業中強大的力量。

何麗梅表示,台積南京廠的成立,不僅將12吋晶圓廠最先進的製造工藝帶進大陸,也創造了完善的在地供應鏈和生活圈。由於有供應商夥伴不遺餘力的支持,形成了如今佔地超過670畝,被綠意環抱,結合科技、生態與生活機能的大型綜合園區。

何麗梅也呼應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提到的台積核心價值,亦就是Integrity(誠信正直)、Commitment(重承諾)、Innovation(持續創新)、Customer Trust(追求客戶信任),呼籲同仁將ICIC這四個價值深植在心裡、落實在工作和生活。

評析
台積南京打破台積電建廠紀錄:第一是建廠最快,只花14個月;第二是上線最快,且不到半年就進入生產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3: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半導體榮景枯?三星大砍資本支出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三星電子周三以半導體兩年榮景已經終結為由,宣布將把今年資本支出大砍逾四分之一。此外雖然三星上季業績創下紀錄新高,不過受到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其手機部門獲利遽減至2017年首季來最低。

該韓國科技大廠表示,鑒於記憶晶片需求疲弱,加上年底手機行銷支出增加,預計第四季獲利將逆勢下滑。它在聲明中還提到,「展望2019年,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第一季獲利恐將持續疲弱,之後整體景氣,特別是在半導體市場,才有機會見到改善。」

身為全球最大晶片與半導體製造商的三星提到,今年資本支出將會大砍27%至31.8兆韓元。

分析師認為,三星削減資本支出,有助舒緩未來晶片供給成長與價格走跌的憂慮。目前已有部分晶片價格盪至逾兩年低點,另外其他同業還計畫在明年開始新的生產線。

HI投資證券公司分析師宋明蘇(譯音)說,受東芝與SK海力士等業者相繼投產,NAND快閃記憶晶片價格直到明年上半年還會進一步下跌。他認為,供給過剩預料將會持續。

為因應NAND快閃記憶體的供給過剩,三星表示將考慮明年把部份NAND生產線改裝為生產DRAM晶片的產線。

三星在周三還發布7~9月業績,其中營運獲利增長21%至17.6兆美元,締造新高紀錄,營收也增加5.5%至65.5兆韓元。兩者都符合市場預期。該業者解釋,上季業績強勁,主要與晶片部門的效能提高與撙節成本有關。該部門上季營運獲利攀升37%至13.7兆韓元。

不過手機部門卻受到蘋果與中國同業的激烈競爭,上季營運獲利遽減33%至2.2兆韓元。三星發布聲明指出,上季手機出貨數量持平、獲利也呈現萎縮,其因素歸咎於「手機促銷成本增加與韓元貶值所造成的衝擊。」

為協助提振手機銷售,三星宣布將在下月初召開記者會,公布摺疊螢幕手機開發的細節。

評析
三星以半導體兩年榮景已經終結為由,今年資本支出將會大砍27%至31.8兆韓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南京廠開幕典禮低調 張忠謀未出席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南京廠創台積電歷年建廠、上線及最具特色等輝煌紀錄。

原本公司規劃大舉對外宣示這些成果,一度將創辦人張忠謀列在昨(31)日活動出席名單,但礙於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台積電最後決定低調處理,張忠謀也未出席,留下遺憾。

台積電南京廠昨天舉行完工暨量產典禮,對照去年10月舉行動工典禮,張忠謀親自出席,並盛大邀請台積電重要設備供應商負責人參與,台積電給足南京市政府極大面子,也感謝中國大陸在租稅、人才、土地等各項投資要素,予以鼎力協助。

對中國大陸而言,台積電南京廠是官方向全球展示當地具備全球先進製程代工技術的重要投資案,更是官方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指標,如今完工啟用,原本也想盛大向國際發聲。

然而隨美方對中國大陸祭出一連串貿易制裁,中國大陸官方和台積電都認為此時應低調處理,最後張忠謀決定不出席,連台積電大同盟成員多位負責人也都取消前往。

評析
礙於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台積電最後決定低調處理,張忠謀也未出席,留下遺憾。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3: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比特大陸積欠92億? 台積澄清:付款正常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全球虛擬貨幣龍頭比特大陸傳積欠台積電近3億美元貨款(約新台幣92億元 ),台積電昨(5)日澄清,客戶付款完全正常。親近比特大陸的人士也表示,相關傳聞是「子虛烏有」。

比特大陸是比特幣的發行公司,去年比特幣狂飆,比特大陸今年初大舉在台積電投片,一口氣狂下逾10萬片,台積電一度看好今年營收年增幅可逾15%。

不過,虛擬貨幣好景不常,價格節節滑落,也讓台積電同步下修今年展望。由於虛擬貨幣價格下半年持續下跌,需求急凍,台積電三度下修今年營收增幅,比特大陸也傳出面臨財務不佳困境。

外媒Coingeek披露,比特大陸積欠台積電約10億美元應付款項,但只支付7億美元,還積欠近3億美元無法清還。

台積電昨天強調,「比特大陸沒有任何付款拖欠的情形,付款情況一切正常。」

據了解,比特大陸仍與台積電合作開發應用在人工智慧(AI)相關晶片,以及更高效能挖礦晶片,並選定在台積電7奈米製程投片生產。

不過,台積電已對比特大陸下單持保守態度,本季預估合併營收介於93.5億美元至94.5億美元,季增10.1%至11.3%,取中間值季增為10.7%,仍有二位數增幅,全年合併營收增幅以美元計算,仍有6.5%增幅,表現仍穩健。

台積電昨天股價跌1.5元,收盤價235元,成交量2.5萬餘張,外資買超1,500餘張。

評析
比特大陸傳積欠台積電近3億美元貨款(約新台幣92億元 ),台積電澄清,客戶付款完全正常。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3: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整合雙 NPU 單元,三星新 Exynos 行動處理器已進入 7 奈米製程量產

作者 Atkinson

就在華為麒麟 980、蘋果 A12 處理器之後,三星 Exynos 旗艦行動處理器也要朝 7 奈米製程節點前進了。隨著 2019 年三星旗下的智慧型手機 Galaxy S10 和 Galaxy S10 Plus 即將推出,南韓媒體預計,三星 Exynos 旗艦行動處理器將很快亮相。

根據南韓媒體《ETnews》報導,三星下一代 Exynos 旗艦處理器將採用 7 奈米 FinFET 製程技術,加入主司人工智慧運算的雙核 NPU 單元,大大增強人工智慧運算的負載能力和處理速度,也是第二代整合 NPU 的三星處理器。三星 2018 年初推出的 Exynos 7 系列 Exynos 9610 處理器就已整合三星自行研發的第一代 NPU。

受惠於雙 NPU 加持,三星 Exynos 旗艦行動處理器在人工智慧運算方面將有突飛猛進的升級,雙 NPU 也將為 Galaxy S10 的影像處理器增加處理能力,提升拍照、影音錄製、聲控等體驗。目前,競爭對手包括華為、蘋果等,都在研發 NPU,以 A12 晶片為例,NPU 升級為 8 核心,每秒可達到處理 5 兆次,使 Face ID 解鎖、拍照、系統執行速度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升級。

華為方面,則是在麒麟 970 行動處理器首次推出專用 NPU,日前推出的麒麟 980 行動處理器也同樣整合了 NPU 功能。行動處理器高通方面,之前有消息顯示,即將推出的最新一代旗艦款處理器,也採用整合 NPU 架構,使人工智慧的運算能力大幅提升。

根據報導指出,三星新一代旗艦款 Exynos 旗艦行動處理器已進入 7 奈米製程量產階段,預計 2019 年將是 7 奈米製程旗艦型處理器競爭激烈的時刻。

評析
三星新一代旗艦款 Exynos 旗艦行動處理器已進入 7 奈米製程量產階段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4: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稱讚7奈米效能 超微發表新晶片 歸功台積電

工商時報 涂志豪/美國舊金山7日專電

處理器大廠美商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7日表示,在台積電7奈米的全力支援下,超微得以發表業界首款7奈米EPYC伺服器處理器Rome,以及業界首款針對資料中心設計的7奈米Radeon繪圖晶片Vega,個人電腦Ryzen處理器也將在明年導入7奈米量產。

超微技術長Mark Papermaster強調,超微早在4年前就已規畫7奈米產品線,不僅繪圖晶片效能比對手的12奈米表現更好,Zen 2架構處理器的每瓦效能比(Performance/Watt)亦超過對手14奈米及10奈米,這也都要歸功於超微與台積電之間緊密且深化的合作關係。

超微7日針對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AI/HPC)等資料中心應用,發表新一代Zen 2架構EPYC伺服器處理器Rome,同時也是業者首款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生產的伺服器處理器。為了提升多核心運算效能,超微亦發布新一代異質晶片整合封裝的Chiplet模組化製程,可利用AMD Infinity Fabric晶片互連技術將7奈米CPU及14奈米I/O晶片組整合在同一封裝之中,可將處理器核心數一舉推上64核心,並確保達到高效能運算目標。

另外,超微也正式宣布推出7奈米Vega繪圖晶片,這是業者首款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的繪圖晶片,不僅浮點運算效能優於競爭對手的12奈米產品,同時具有低功耗特性,超微將針對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數據推論等AI/HPC應用,擴大在資料中心繪圖晶片市占率。

此外,超微透露與台積電的合作將持續擴大,技術長Mark Papermaster指出,與台積電在7奈米世代的合作,不僅製程先進也不會有產能不足問題,超微預期明年推出的Zen 2架構Ryzen處理器及Navi繪圖晶片都會採用台積電7奈米投片,接下來在2020年將再推出Zen 3架構伺服器處理器Milan及新一代繪圖晶片,還會採用繼續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至於才剛起步的Zen 4架構雖然沒透露採用何種製程,不過業界認為應會直接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

評析
在台積電7奈米的全力支援下,超微得以發表業界首款7奈米EPYC伺服器處理器Rome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8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獨吞超微3新晶片大單 明年量產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處理器大廠超微(AMD)發表最新處理器及繪圖晶片,台積電7奈米製程確定拿下三款晶片大單,2019年正式導入量產,台積電7奈米通吃半導體大廠訂單完封競爭對手;面對AMD與台積電合作結盟來勢洶洶,競爭對手英特爾輸人不輸陣,宣布2019年將推出兩款處理器與伺服器晶片與之對抗。

AMD於昨日舊金山技術大會發表新一代電腦Ryzen處理器、伺服器處理器Rome及繪圖晶片Vega三款晶片,如先前外界預料,AMD在終止與格芯開發合作後,三款晶片確定由台積電7奈米獨家生產,對台積電而言,目前除了記憶體之外,增加CPU訂單逐漸拼湊完成半導體產品版圖,手機處理器高通、聯發科、海思,繪圖晶片輝達及特殊應用晶片達等均已經囊括在手。

AMD指出,目前Ryzen系列處理器是以14奈米製程的Zen架構,及改良版12奈米製程Zen+架構為主,2019年新一代Ryzen處理器將採用Zen 2架構,再來將會是以7奈米+製程為主的Zen 3架構,預計會在2020年推出,7奈米效能更勝上一代,超過對手14奈米及10奈米,可滿足複雜龐大的運算需求。業界預期未來Zen 4架構可能採用台積電的5米製程生產,最快在2021年亮相。

眼見AMD與台積電結盟來勢洶洶,競爭對手英特爾也不甘示弱,在AMD發表前夕,宣布推出兩款Xeon處理器新品與之對抗,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發表Cascade Lake advanced performance和用於入門級伺服器的Xeon E-2100處理器與AMD互別苗頭。

評析
AMD發表最新處理器及繪圖晶片,台積電7奈米製程確定拿下三款晶片大單,2019年正式導入量產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比特大陸發表首款 7 奈米晶片礦機,力壓搶 7 奈米首發的嘉楠耘智?

作者 雷鋒網

11 月 8 日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礦機公司比特大陸正式發表搭載自研 7 奈米晶片的螞蟻礦機 S15 和 T15。今年 8 月,全球第二大的加密貨幣礦機公司嘉楠耘智搶先發表了搭載其 7 奈米晶片的礦機 A9。那麼,誰將更勝一籌?7 奈米會改變礦機市場的格局嗎?

據了解,比特大陸的首款7 奈米晶片型號為 BM1391,集成了 10 億個晶體管,能效比為 42J/T,沒有使用傳統的 Overmolding 塑封方式,而是採用 Exposed Die 封裝技術,晶片特傳到效率可以大幅提升,並且更加省電。

不過,對於加密貨幣礦機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礦機性能表現。根據比特大陸的說法,為滿足全球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搭載 7 奈米晶片的 S15 提供標準和低功耗兩種挖礦模式,標準模式下礦機算力為 28TH/S(-2% 至 +2 %),能效比為 57J/T,牆上功率 1596W;低功耗模式算力為 17TH/S(-2% 至 +2%),能效比為 50J/T,牆上功率 850W,支援 SHA256 演算法。除了 S15,比特大陸還同步推出另一款 7 奈米礦機 T15,標準算力為 23TH/S,能效比為 67J/T。

對比 8 月份發表的嘉楠耘智 A9,嘉楠耘智的官網數據顯示,阿瓦隆 A921 的額定算力為 20TH/s(-5% 至 +10%),能耗比 85 W/J,牆上功率 1700W。不過之前嘉楠耘智表示,採用 7 奈米晶片的阿瓦隆 A9 系列礦機的算力,將由原來的 14TH/s 一躍飛升至 30TH/s 的水平,整體提升幅度超過 100%。但從嘉楠耘智給出數據,目前的產品就算峰值算力也未達到 30TH/s。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算力還是功耗,雖然兩家自主研發的晶片都採用台積電 7 奈米製程,但明顯比特大陸的算力更高,且功耗更低,產品穩定性也更高。當然,更好的性能和品質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S15 官網售價顯示為 11,400 人民幣,A921 官方售價 5,400 人民幣。

除了礦機,對算力要求極高的手機、服務器領域的晶片廠商都紛紛推出了 7 奈米晶片,不過目前只有台積電具備量產 7 奈米晶片的能力,並且大部分產能要滿足大客戶蘋果,因此對 7 奈米有需求的晶片廠商需要爭奪台積電 7 奈米的產能。

有意思的是,本週一 Coingeek 稱 Bitmain 將不再從其主要晶片供應商台積電獲取晶片,比特大陸之前欠下台積電 10 億美元債務,但只能支付 7 億美元,無法償還剩餘債務。對此,比特大陸回應稱,「Coingeek 持續惡意對我司編造品格低下的謠言,其內容沒有任何可信度。」之前也已經提到,比特大陸與台積電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台積電對於此事回應稱:「比特大陸沒有任何付款拖欠的情形,付款情況一切正常。」不過,基於加密貨幣的市場變化,台積電已對比特大陸下單持保守態度。

隨著台積電 7 奈米製程的量產,在礦機、AI 晶片、手機晶片等推動下,7 奈米晶片的爭奪已經開始,礦機市場的格局很難有大變化,但其他市場仍有很多不確定性,特別是 AI 晶片市場。確定的是台積電將從中獲益,據悉,台積電預計本季合併營收介於 93.5 億美元至 94.5 億美元,季增 10.1% 至 11.3%,取中間值季增為 10.7%,仍有二位數增幅,全年合併營收增幅以美元計算,仍有 6.5% 增幅,表現穩健。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雖然兩家都採用台積電 7 奈米製程,但明顯比特大陸的算力更高,且功耗更低,產品穩定性也更高。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7 15:25: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比特大陸推出 7 奈米製程晶片礦機  台積電有機會受惠

作者 Atkinson

全球第一大加密貨幣礦機公司比特大陸(Bitmain)在 8 日下午,正式對外發表搭載自行研發的 7 奈米製程晶片礦機 S15。比特大陸表示,S15 的算力高達 28TH/S,能效比為 57J/T,支援 SHA256 演算法,可挖比特幣 (BTC)、比特幣現金 (BCH) 等加密數位貨幣。而 S15 也將在 8 日開始於全球開始販售。

比特大陸方面表示,螞蟻礦機 S15 搭載 7 奈米製程的 BM1391 晶片。該晶片整合了 10 億個電晶體,整體單晶片性能較之前的產品提升明顯,其中能效比達到 57/T,相較過去產品能校比僅為 42J/T 來說,明顯提升,可以為礦機的持續穩定運行提供了效能,使得礦工們可持續長時間的挖礦。

目前 S15 提供標準和低功耗兩種挖礦模式。在標準模式下,礦機的算力為2 8TH/S,能效比為 57J/T,適合追求性能的礦工使用。而在選擇低功耗模式時,S15 礦機算力為 17TH/S,能效比僅為 50J/T,適合節能需求強的礦工運作。而雖然比特大陸沒有明確指出,BM1391 晶片由誰來生產。不過,業界人士指出,依照過去的合作模式來說,生產的代工商應該仍然為台積電。

事實上,近期因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值的大幅滑落,礦工們對於挖礦不再熱衷,也使得挖礦機市場慘淡經營,銷量直落千丈,也進一步影響了台積電的整體業績。之前,台積電就因為在虛擬貨幣市場成長趨緩的情況下,下修財測數字。而如今,比特大陸的新產品發售在即,採用的又是台積電的先進 7 奈米製程,後續能為台積電營收帶來多少挹注,大家都在關注。

評析
比特大陸的新產品發售在即,採用的是台積電的先進 7 奈米製程,台積電有機會受惠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4: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Q4營收拚創高 旺到明年

工商時報 蘇嘉維/台北報導



台積電昨(9)日公布10月營收為1,015.5億元、月增7%,改寫單月歷史次高。法人表示,台積電7奈米製程受惠於大客戶蘋果、高通、賽靈思投片量產挹注,第四季營收有望改寫單季新高,且有機會旺到明年第一季。

台積電10月合併營收為1,015.5億元、月增7%,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4%。累計今年1~10月營收達8,432.54億元、年增6.2%,寫下歷史同期新高。

供應鏈指出,台積電今年第四季受惠於高階智慧手機需求,帶動7奈米製程放量出貨,從各大品牌來看,蘋果的iPhone XS MAX、XS及XR雖然市場對於後市銷售動能雜音頻傳,但是台積電的A12處理器晶圓出貨仍相當穩定;海思則在華為力推新機推升麒麟980處理器,於今年第四季在台積電放量投片。

此外,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廠賽靈思今年上半年以人工智慧打造的自行調適運算加速平台(ACAP),同樣於本季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量產。法人指出,台積電上季受病毒影響的遞延訂單將於本季開始出貨,因此看好台積電本季營收可望觸及財測中高標水準。

台積電預期,今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可望達93.5~94.5億美元,以新台幣匯率30.8元計算,約合新台幣2,879.8~2,910.6億元之間、季成長10.6~11.8%,可望改寫歷史新高。

由於各大客戶第四季才陸續在台積電放大7奈米製程投片量,法人預期,7奈米製程出貨比重將可望佔台積電本季成長至兩成水準,從目前狀況看來,賽靈思、AMD及高通可望在明年第一季維持強勁需求,因此看好台積電第一季業績有機會維持暢旺水準。

此外,聯電、世界先進昨日同步公告10月合併營收分別為125.77億元、25.25億元。累計聯電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達1,283.13億元、年增1.46%;世界先進前十月營收累計為237.48億元、年成長15.17%。法人看好,今年在車用、電源管理IC及物聯網產品需求帶動下,聯電、世界先進全年營收有機會挑戰新高表現。

評析
台積電7奈米製程受惠於蘋果、高通、賽靈思投片量產,第四季營收有望改寫單季新高,且會旺到明年第一季。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4: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法人看台積 旺季安啦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昨(9)日公布10月營收,創下單月次高,外資法人認為,台積電如期展現「旺季」力道,預期11至12月營收保持932億元至950億元高檔水準,旺季發威無虞。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昨日轉賣超台積電2,783張,不少賣單摜壓在尾盤,導致最後一盤出量3,024張,跌價由5元擴大到5.5元。

外資法人分析,台積電10月營收衝高,但股價能不能反映,端視國際盤臉色,昨日因為美元強勢、新台幣趨貶,部分買盤先行撤離。

摩根士丹利證券認為,近來iPhone XR買氣有雜音,是台積電股價趨弱原因,但並未下調新款iPhone出貨目標,肯定台積電的領先技術仍將通吃明年新款iPhone訂單,也可望在年底到明年獲得更多高階代工訂單。

摩根大通則認為,台積電在半導體景氣下行之際,將相對其他個股抗跌跟漲,列為防禦型半導體股首選。

評析
台積電如期展現「旺季」力道,預期11至12月營收保持932億元至950億元高檔水準,旺季發威無虞。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4: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1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郭智輝:台積電是半導體業的F1 中國永遠追不上

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
台灣半導體的先進台積電,先進製程已能作到14奈米、10奈米、7奈米、5奈米,依我們在看,若以汽車的等級來作比喻半導體,一般的汽車,然後跑車,賽車到F1,4個等級,中國只能開一般的汽車與跑車,賽車及F1根本還沒有能力開。

台積電的先進工程裡面培養了好幾千位、上萬位的工程師,都是超跑跟F1賽車選手,所以那個好的設備跟好的車,意思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很微妙的在使用這些設備。中國來這邊的工程師沒辦法做這個,因為沒開過這個車,就發一台超跑、F1給他叫他開,他怎麼會開的好?所以你看看同樣大家在競爭的過程裡面,為什麼台積電良率特別好?然後其他的競爭廠商良率都不好,這裡面牽扯到團隊默契。

團隊默契在台灣、日本、韓國OK,但是歐美的都是個人英雄,中國現在也都是個人英雄,你看他的體育賽事就知道了,團隊的很少贏,個人的就厲害了,桌球啊、羽球啊,只要是Team work的項目就不強,為什麼?中國太大了。然後再來是製程的複雜性,半導體像台積電的先進製程(front end process ),每天是一直轉一直轉,也許轉500次、600次、700次,如果是0.99的,那500次,你算一下答案多少?趨近於0啊。所以台積電良率高達90%以上,就是沒有失誤的嘛,一直跑一直跑,有什麼問題是馬上解決的嘛,這就是所有的車都有辦法開了嘛,台積電的優勢就是成熟的工程師太多。

第二個,在做先進製程的時候,台灣是2個資深的工程師帶1個資淺的,中國沒那麼多資深的嘛,變成1個資深的帶4個資淺的,所以他那個趕上(Catch up)就比較難。那因為我們半導體有這個摩爾定律,所以你比較慢,等你中國可以賺錢了,台積電又發展出其他東西了。

郭智輝表示:「雖然中國是打國家隊,但是我相信台灣在半導體這塊是不會輸的。」

要維持台灣半導體業的競爭優勢,我認為有兩點應立即解決。就是員工分紅配股及公司保留盈餘課稅問題。

台灣半導體業今天能發展到這個程度,是因為有這一些高貢獻、高利得的公司存在。所以早期為什麼台積電也好、聯電也好,這些公司可以持之以恆,是員工配股。台灣其實最重要的是員工配股,你現在把他拿掉,員工對公司的動機(Motivation)就沒有了嘛。第2個是公司保留盈餘,台灣對公司保留盈餘還要扣10%稅金,實在是天大的笑話,保留盈餘是要讓公司將來要擴廠的時候,馬上可以拿自己的錢出來,台灣保留盈餘要扣10%,不知道什麼意思啊?韓國跟日本都不用。

(總策畫/記者歐祥義;採訪整理/記者楊旻峰、胡志愷)

評析
要維持台灣半導體業的競爭優勢,有兩點應立即解決。就是員工分紅配股及公司保留盈餘課稅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4: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力拚成長 10% 的幕後推手

作者 財訊

一年一度的台積電運動會,10 月 20 日在新竹縣立體育場展開。這是第一次,劉德音以台積電董事長的身分站在司令台上。

訂目標  今年營收挑戰 1 兆元
這一天,劉德音仍然低調,取消了前董事長張忠謀在任時,每年必有的運動會後記者會。但站在司令台上,他清晰明快地宣布台積電下一個成長目標:「台積電今年營收將突破台幣 1 兆元,創下歷史紀錄;但創新高還不夠,以美元計算營收僅個位數成長,希望大家努力,未來幾年讓營收、獲利接近 10% 的成長目標。」。

意思是,若今年營收衝上台幣 1 兆元,成長 1 成,就代表要增加 1,000 億元的營收!

真能做到嗎?劉德音手指著運動場兩邊的大螢幕,「這是我們南科 18 廠的空照圖,我兩個星期前才去的。」這裡 7 奈米製程將投入量產,「是不是很壯觀?」他問現場所有台積電員工;接著,螢幕上也秀出台積電南京廠的現場影像,這裡是中國第一座有能力量產 16 奈米製程的晶圓廠。

劉德音沒說的是,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仍維持 100 億到 105 億美元的水準;換算成台幣,今年將投資台幣 3,000 億到 3,200 億元在新的製程和產能上,台積電要持續大幅投資,拉開與對手在先進技術和產能上的差距。

外傳三星 7 奈米即將投產,挑戰台積電,在運動會上,劉德音氣定神閒地宣布,明年台積電採用 EUV(極紫外光技術)的 EUV+製程即將上線。這句話的意思是,台積電先用成本較便宜的浸潤式技術,飽賺 7 奈米訂單,等對手跟進,再推出 EUV 版本的 7 奈米製程,再搶一波客戶。由於相關設備供應極為有限,競爭對手想在最先進的技術超車,難上加難。

企業靠的是人,運動會上,劉德音身後的高階主管群,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主管群  悄悄出現新變化
在運動會主舞台上,台積電的核心主管一字排開,劉德音左手邊,除了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還有研發部門最資深的主管、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以及主管營運的資深副總經理秦永沛;右手邊則坐著研究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米玉傑,他是台積電先進製程領域的大將,身材高大,一眼就能認出來。

劉德音上任後,他重視技術的策略已經反映在人事升遷上,過去 8 個月,台積電就增加了 4 位副總經理,全和技術有關。

今年初時,台積電召開董事會,將 12B 廠資深廠長暨台積科技院士張宗生、3 奈米平台研發資深處長吳顯揚、Pathfinding(先導)處資深處長曹敏升任副總經理。8 月 14 日,台積電再公告,董事會核准聘任黃漢森為研究發展/技術研究副總經理,直接對資深副總經理米玉傑負責。

張宗生是清華大學培訓出來的本土博士,在台積電資歷長達 24 年,1995 年加入台積電後,參與 1 廠、4 廠、8 廠、12 廠及 14 廠的開發,現在是 12B 廠資深廠長,他也是台積科技院院士。台積電明年春天讓 5 奈米進入風險試產,就將由張宗生主持的 12B 廠負責量產。

另一位副總經理吳顯揚,也是老台積人,1996 年加入台積電研發團隊後,從事 0.13 微米、90 奈米、65 奈米、28 奈米、16 奈米及 7 奈米製程的先進 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開發,現在負責 3 奈米技術開發。他也因為在 CMOS 製程技術的成就,成為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

劉德音曾推薦他獲得第 33 屆國家傑出經理獎。談起吳顯揚,劉德音曾公開表示,因為吳顯揚,台積電在 28 奈米低耗電製程獲得突破,「奠定 28 奈米其他製程基礎」,讓台積電 28 奈米全球市占率高達 7 成;在 16 奈米開發上,也讓台積電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在 16 奈米製程開發出鰭式場效電晶體的公司。劉德音出任董事長後,吳顯揚升為副總,負責突破 3 奈米製程瓶頸。

另一位副總經理曹敏,也是老台積人,2002 年加入台積電後,參與過諸多世代先進 CMOS 技術的開發工程,他領導的研發 2 處約有 1,400 人,是全世界第一個開發出 20 奈米製程技術。當時,英特爾最先進的技術是 22 奈米,台積電選擇直攻 20 奈米,攻關任務就由他負責。

20 奈米能順利投產的另一個關鍵技術是雙重曝光(double patterning)技術,這也是台積電首次採用這項技術。曹敏團隊開發出智慧型圖案拆解技術及創新的多層蝕刻保護膜,能克服光罩對準問題的限制,使雙曝雙蝕刻製程達到可控制量產的要求。曹敏強調,「在雙重曝光領域,台積電有大量創新,業界只有我們能成功運用,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現在,曹敏擔任研究發展/技術發展/Pathfinding 副總經理。接下來,台積電在 3 奈米後,技術藍圖要如何發展,是否要用新方法提高價值,就要靠他研究。

拚研發  老臣新血各有分工
外傳,台積電同時有兩組研發人員,採用交互蹲跳的方式,研發新技術,當一組研發人員研發 20 奈米技術,另一組則直攻 16 奈米,吳顯揚和曹敏同一天升任副總經理,似乎也印證這個布局。

劉德音不只晉用老臣,也從美國頂尖大學引進新血。台積電聘任的研究發展/技術研究副總經理黃漢森,是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系教授,劉德音過去談論半導體未來發展時,曾引用史丹佛的創新研究,認為半導體還可以透過創新的工程技術,在後摩爾定律時代,把晶圓像大樓一樣層層堆疊,提高效率和價值,這一次乾脆到史丹佛,把人請到台灣。

黃漢森擅長的新形態記憶體技術研究,如嵌入式隨機存儲記憶體技術 eMRAM、嵌入式電阻式記憶體技術 eRRAM、eFlash 技術等,也皆是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大廠正在積極研究的技術領域,看得出新型記憶體是未來台積電最在意的技術之一。

這些關鍵人才,將是劉德音未來數年要帶領台積電增加 1,000 億元營收的關鍵人物。今年開始,劉德音的布局將逐漸浮現。

10 月 23 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新竹 IC 之音」專訪,談到台灣半導體的未來,完全要靠未來的努力,才能維持領先的地位。這句話同樣適用在台積電身上,劉德音能否突破 1,000 億元成長的挑戰,將會是關鍵。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評析
台灣半導體的未來,完全要靠未來的努力,才能維持領先的地位,這句話同樣適用在台積電身上。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4: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稱讚7奈米效能 超微發表新晶片 歸功台積電

工商時報 涂志豪/美國舊金山7日專電

處理器大廠美商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7日表示,在台積電7奈米的全力支援下,超微得以發表業界首款7奈米EPYC伺服器處理器Rome,以及業界首款針對資料中心設計的7奈米Radeon繪圖晶片Vega,個人電腦Ryzen處理器也將在明年導入7奈米量產。

超微技術長Mark Papermaster強調,超微早在4年前就已規畫7奈米產品線,不僅繪圖晶片效能比對手的12奈米表現更好,Zen 2架構處理器的每瓦效能比(Performance/Watt)亦超過對手14奈米及10奈米,這也都要歸功於超微與台積電之間緊密且深化的合作關係。

超微7日針對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AI/HPC)等資料中心應用,發表新一代Zen 2架構EPYC伺服器處理器Rome,同時也是業者首款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生產的伺服器處理器。為了提升多核心運算效能,超微亦發布新一代異質晶片整合封裝的Chiplet模組化製程,可利用AMD Infinity Fabric晶片互連技術將7奈米CPU及14奈米I/O晶片組整合在同一封裝之中,可將處理器核心數一舉推上64核心,並確保達到高效能運算目標。

另外,超微也正式宣布推出7奈米Vega繪圖晶片,這是業者首款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的繪圖晶片,不僅浮點運算效能優於競爭對手的12奈米產品,同時具有低功耗特性,超微將針對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數據推論等AI/HPC應用,擴大在資料中心繪圖晶片市占率。

此外,超微透露與台積電的合作將持續擴大,技術長Mark Papermaster指出,與台積電在7奈米世代的合作,不僅製程先進也不會有產能不足問題,超微預期明年推出的Zen 2架構Ryzen處理器及Navi繪圖晶片都會採用台積電7奈米投片,接下來在2020年將再推出Zen 3架構伺服器處理器Milan及新一代繪圖晶片,還會採用繼續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至於才剛起步的Zen 4架構雖然沒透露採用何種製程,不過業界認為應會直接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

評析
超微與台積電在7奈米世代的合作,不僅製程先進也不會有產能不足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5: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忠謀APEC英語講稿 預言數位經濟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楊文琪/台北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12)日公開他將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的英文演講稿,強調數位經濟因資通訊科技技術發達,快速改變人類生活,他並預言,未來25年,這個改變會更驚人,帶給人類更便利生活,但同時也會造成貧富差距擴大及失業率升高等隱憂。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昨天起到18日,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登場,張忠謀代表蔡英文總統出席這場會議。張忠謀昨天與蔡英文在總統府晤談後,隨後舉行記者會。

張忠謀說明,每位經濟領袖有六分鐘發言時間,昨天他事先公開他即將在APEC的英語演講稿。他在行前記者會直接用中文即時講解演講稿的內容。

他強調,資訊與通信的進步,改變APEC組織10多億人民的生活;改變了經濟模式,例如現在民眾買東西、買服務,很多都是經由網路購買;也改變現代人交朋友,甚至找終身伴侶的場域;也改變了政治。

資通訊科技的進步,產生了新的企業,也使得部分老的企業結束壽命;改變學者與學生的研究方式,也改變教育的進程。

張忠謀說,在資通訊科技進步下所產生的數位經濟,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創新,一個是市場經濟。其中,創新是數位經濟的引擎,市場經濟則是數位經濟的載具。

他強調,APEC成員國是數位經濟重要供應鏈,面對目前產生資通訊發達後衍生四大問題:政府補貼部分產業,不是依照市場需求、對智慧財產權不尊重、高關稅、以及對隱私權沒有妥善保護,他將以Chinese Taipei (中華台北)領袖代表的名義, 呼籲各成員國舉行雙邊或多邊談判來解決。

評析
張忠謀說,在資通訊科技進步下所產生的數位經濟,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創新,一個是市場經濟。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5: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3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供應商排名下滑 台積電跌破230元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根據研調機構IC Insights最新公布調查顯示,今年前15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榜,台積電(2330)遭海力士擠出前三名,位居全球第四大。台積電昨ADR重跌,早盤受此消息衝擊,再度跌破230元關。台積電收盤為227.5元,跌幅1.73%。

據調查,今年前15大半導體供應商前三名依序為三星、英特爾、海力士,今年營收呈現雙位數成長分別為海力士、輝達、美光、三星、威騰、意法,台積電受到虛擬貨幣訂單急凍影響,今年營收成長僅維持高個位數成長。

無獨有偶,中資天風證券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於日前報告中也對下修iPhone XR銷量,報告指出,美中貿易戰影響消費信心,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市場期待iPhone XR價格更低,能夠與在目前市場上相同區間價格及相同功能雙鏡頭窄邊框的產品區隔,尤其是來自於華為Mate 20系列競爭。

因此,下修iPhone XR於今年第4季、2019年第1季及第2季的出貨量,分別調降約30%到35%、25%到30%、以及25%到30%。數量上分別減少3,000萬到 3,500萬支、2,000萬到2,500萬支,以及與1,000萬到1,500 萬支。

法人指出,台積電代工蘋果A12處理器本季出貨不受影響,而中國競爭者華為Mate 20系列銷售優於預期,其手機處理器麒麟980晶片為自家海思提供,也在台積電下單生產,台積電10月營收高達1,015.5億元,可看出本季強勁動能。

而蘋果NB及iPad本季推出,市場反映不錯,譜瑞eDP營運動能升溫,明年持續受惠資料中心追求更高的傳輸效率以及傳輸速率的需求下,PCIe Gen 4應用於伺服器平台仍是趨勢,有英特爾及超微兩大平台加持,2019年營運展望優於同業。

評析
今年前15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榜,台積電(2330)遭海力士擠出前三名,位居全球第四大。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6: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核准1,035億 衝刺產能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13)日召開季度例行董事會,會中核准約1,035億元資本預算,用於興建廠房及擴建先進製程等產能,以及支付明年上半年資本化租賃資產。台積電未來幾年仍將維持每年100億美元左右的資本支出,衝刺7奈米及5奈米支援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先進製程產能,並啟動3奈米先進技術前期研發。

台積電昨日召開董事會,核准約1,035億元資本預算。其中台積電核准1,029億5,042萬元資本預算,內容包括興建廠房,建置、擴充及升級先進製程產能,升級特殊製程產能,轉換邏輯製程產能為特殊製程產能,以及明年第一季研發資本預算與經常性資本預算。另外,台積電董事會也核准5.3億元資本預算,以支應明年上半年資本化租賃資產。

台積電未來幾年仍將維持高資本支出。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於日前法人說明會中指出,台積電一向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建立產能,由於客戶對先進製程產能需求強勁,今年資本支出達100~105億美元,台積電未來幾年會持續增加先進製程推進及產能建置,但透過生產效率的提升可降低過度的投資,預期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仍會介於100~120億美元。

台積電今年第四季7奈米製程已全產能量產,明年上半年產能仍將維持滿載,而明年主要的產能投資,包括支援EUV技術的7+奈米將在明年下半年放量投片,以及加快支援EUV技術的5奈米Fab 18廠房興建及產能建置。

根據台積電規畫,Fab 18第一期工程將在明年第一季完工並裝機,2020年初進入量產;第二期工程已在第三季動工,同樣預計2020年進入量產;第三期工程計畫2021年進入量產階段。台積電預期2022年Fab 18全產能量產時,將達成每年逾100萬片5奈米12吋晶圓目標。

至於在訂單部份,設備業者透露,蘋果、高通、超微、海思等都將是台積電先進製程主要客戶群。蘋果A12應用處理器已採用7奈米量產,明年下半年A13處理器預期會採用台積電7+奈米量產。至於超微已透露將在2020年推出支援7+奈米的Zen 3架構處理器及繪圖晶片,將全數委由台積電代工生產,且5奈米處理器已開始進行研發。

評析
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達100~105億美元,未來幾年會持續增加先進製程推進及產能建置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6: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備妥千億 衝刺7奈米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昨(13)日舉行董事會,核准高達1,034.8億元資本預算,將用以興建廠房、建置、擴充及升級先進製程產能等。業界認為,台積電相關資本支出,主要將用來全力衝刺7奈米製程,拉大與三星、英特爾等競爭對手的差距。

台積電每年都會公布全年資本支出計畫,並在每一季董事會檢視實際運用狀況,於每季董事會核准短期資本預算,但不會影響全年資本支出。台積電先前已公布,今年全年資本支出下修至100億到105億美元。

台積電公告表示,這次核准的資本預算,1029.5億元資本預算將用以興建廠房、建置、擴充及升級先進製程產能、升級特殊製程產能、轉換邏輯製程產能為特殊製程產能,以及明年第1季研發資本預算及經常性資本預算。另外的5.3億元資本預算,將用以支應明年上半年的資本化租賃資產。

台積電全力衝刺拉升7奈米產能,預估7奈米製程營收占比將快速拉升,本季營收占比將超過20%,拉升速度比去年的10奈米還快。

台積電看好,明年7奈米製程訂單更是強勁,已有超過100個產品製程設計定案(tape-out),明年7奈米全年營收占比會超過20%,比今年倍增,採用極紫外光(EUV)設備7奈米強化版製程約2019年量產,客戶大量採用預計會落在2020年。

台積電強調,明年行動裝置、高速運算電腦、車用半導體和物聯網四大平台全都成長,其中,營收占比達五成的行動裝置晶片,今年營收負成長,但明年將重拾強勁成長動能,估計年增率可接近10%甚至超越一成;其餘三大平台也與今年一樣,呈雙位數成長。公司有信心未來五年營收年增率可維持5%至10%水準。

台積電董事會並核准任命賽靈思(Xilinx)前執行長蓋弗瑞洛夫(Moshe N. Gavrielov)為薪酬委員會委員,昨天起生效。台積電表示,這次任命案主要是希望增進薪酬委員會的獨立性。

台積電董事會並通過高階人事異動,擢升資訊技術及資材暨風險管理組織副總經理林錦坤升任資深副總經理,營運組織晶圓廠營運副總經理王建光升任資深副總經理,營運組織後段技術暨服務處資深處長廖德堆升任副總經理。

評析
台積電相關資本支出,主要將用來全力衝刺7奈米製程,拉大與三星、英特爾等競爭對手的差距。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1 12:46: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通過三位副總級擢升案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13)日召開季度例行董事會,會中核准任命前賽靈思(Xilinx)執行長Moshe N. Gavrielov為薪酬委員會委員,並且核准林錦坤、王建光、廖德堆等高階主管人事擢升案。

台積電董事會設有薪酬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成員包括前英國電信總執行長彼得.邦菲爵士(Sir Peter L. Bonfield)、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前德儀董事長湯馬斯.延吉布斯(Thomas J. Engibous)、前台積電法務長陳國慈、及前應用材料執行長麥克.史賓林特(Michael R. Splinter)等5名獨立董事。其中,薪酬委員會主席為麥克.史賓林特,審計委員會主席為彼得.邦菲爵士。

目前企業董事會設立的薪酬委員會多是由獨立董事擔任,但台積電昨日宣布,董事會核准任命並非台積電董事的前賽靈思執行長Moshe N. Gavrielov為薪酬委員會委員,並自今年11月13日起生效。

台積電表示,此一任命案主要是希望增進薪酬委員會的獨立性。

台積電亦核准新的人事擢升案,擢升資訊技術及資材暨風險管理組織副總經理林錦坤為資深副總經理;擢升營運組織晶圓廠營運副總經理王建光為資深副總經理;擢升營運組織後段技術暨服務處資深處長廖德堆為副總經理。

根據台積電資料,林錦坤擁有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學士學位,曾擔任台積電成熟技術事業副總經理、12吋廠總廠長、Fab 6廠廠長及Fab 3廠廠長。王建光擁有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學位,在台積電經歷包括12吋廠總廠長、6吋暨8吋總廠長。

評析
台積電例行董事會,會中核准林錦坤、王建光、廖德堆等高階主管人事擢升案。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9 13: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2018半導體廠排名預測 三星領先台積第4

工商時報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產業調查機構IC Insights周二公布預測報告指出,拜記憶體晶片出貨強勁所賜,韓國晶片巨擘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2018年穩居半導體市場龍頭寶座,並將拉開與亞軍英特爾(Intel)的差距。台積電則被SK海力士(SK Hynix)趕上,名次由第3降至第4。

全球前5大半導體廠商排名依序為三星電子、英特爾、SK海力士、台積電、美光(Micron)。

IC Insights預期,今年三星電子半導體銷售達832億美元,較去年勁揚26%,排名第二的英特爾今年銷售額701億美元,較2017年成長14%。這意味兩強差距從去年的40億美元遠遠拉開至130億美元。

該機構表示,「英特爾在2017年首季仍居半導體排名首位,但到了第2季以及2017全年皆拱手讓出冠軍寶座,終結1993年以來半導體霸主稱號。」

報告提及,記憶體晶片事業貢獻三星電子84%的年度獲利,較2017年多出3個百分點,顯示這家韓國巨擘對記憶體的仰賴更深。

報告指出,「三星2018年記憶體以外的晶片業績預料達133億美元,較2017年的125億美元僅高出6%。反觀今年三星記憶體晶片業績勁升31%至700億美元。」

此份半導體預測報告顯示,韓國晶片業者SK海力士今年銷售額約達377億美元,比去年躍升41%,成長率為前15大半導體業者之冠,在全球半導體排名也超越台積電,躍至第3,台積電今年銷售額預估為342億美元,位居第4。報告亦表示,此排名若不計晶圓代工廠,聯發科名次則可前進至第15名。

評析
全球前5大半導體廠商排名依序為三星電子、英特爾、SK海力士、台積電、美光。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9 13:17: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4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英特爾插旗5G 台廠恐掉單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搶攻2020年5G運轉商機,處理器巨擘英特爾宣布提前5G多模數據機晶片組上市時程,將提早半年於2019下半年推出、2020上半年上市。業界表示,英特爾提前推出5G數據機晶片意義重大,除了顯示蘋果將在2020年率先推出新5G iPhone手機,也反映蘋果將捨棄高通以英特爾取而代之傳言成真,也間接影響台積電(2330)及聯發科(2454),恐失去蘋果數據機晶片大單。

新數據機上市加速
英特爾今日發布推出Intel XMM 8160 5G數據機晶片組,為經過優化的多模數據機晶片,可為手機、個人電腦和寬頻存取閘道器等設備提供5G連接,英特爾強調該晶片將提早半年上市,以加速了這款數據機的上市時程。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眾所皆知,過去蘋果iPhone採用高通數據機晶片,近年來兩家大企業合作關係生變,甚至已到了水火不容地步,今年9月高通才在美國聖地亞哥加州高級法院遞件,指控蘋果竊取大量機密資訊和商業機密,並分享給高通的競爭對手英特爾以提升其晶片性能,更早之前兩家官司訴訟不斷,因而有iPhone數據機晶片轉採英特爾晶片的傳聞不斷,英特爾此番發布提前加入5G數據機晶片戰局,「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業界:觀察蘋果態度
而過去高通或傳聞英特爾數據機晶片在蘋果要求之下,均由台積電生產,未來若採用英特爾數據機晶片是否改變遊戲規則,直接由英特爾設計生產,台積電反成兩大企業爭奪下間接受害者,業界表示,還需觀察蘋果態度,及蘋果自行開發A系列處理器與數據機晶片電路設計關連性。

聯發科M70有憂
另外,對於先前外傳有意打入蘋果數據機晶片聯發科恐也是負面影響,先前才宣布以台積電7奈米製程生產5G數據機晶片M70,於2019年第2季量產出貨,未來恐少了切入蘋果機會。

評析
英特爾插旗5G,還需觀察蘋果態度,及蘋果自行開發A系列處理器與數據機晶片電路設計關連性。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9 13:18: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7 奈米製程大亂鬥  台積電與三星技術訴求各不同

作者 數位時代

工研院 IEK 指出,2018 年,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版圖出現變動,先進製程的演進上,10 奈米成為廠商投資的分水嶺。

10 奈米以上由眾多廠商分食,由台積電、美國 Intel、Global Foundries 與南韓三星形成美中韓三大陣營。

10 奈米以下製程,則因為美國 Global Foundries 宣布無限期展延 7 奈米製程,Intel 尚無法突破 10 奈米製程瓶頸的結果,7 奈米製程由台灣台積電與南韓三星雙雄稱霸 。

廠商在 7 奈米先進製程的競爭勝出因素在於穩定的量產性與良率表現,此因素也影響客戶下單的意願。

台積電、三星 7 奈米策略不同
台積電 7 奈米走「穩扎穩打」路線,量產初期使用深紫外光刻(DUV)曝光,利用沉浸式曝光和多重曝光技術平穩轉進 7 奈米。而第一代 7 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已在 2017 年第二季進入試量產階段,與 10 奈米 FinFET 製程相比,7 奈米 FinFET 製程可在電晶體數量相同的情況下使晶片減少 37%,或在電路複雜度相同的情況下降低 40% 功耗。

等到 DUV 穩定後,再轉換到極紫外光(EUV)曝光 10 奈米以下製程,針對 EUV 最佳化布線密度可減少 10%~20% 面積,或在電路複雜度相同的情況下,比第一代 7 奈米 FinFET 再降低 10% 功耗。

三星則走大膽前進路線。直接搶進 7 奈米 EUV,而在 7 奈米之後則規劃使用第二代 EUV 曝光技術的 6 奈米製程,屬於 7 奈米 EUV 技術的加強版,電器效能更好。2018 下半年試產使用 7 奈米 EUV 技術產品,大規模投產時間為 2019 下半年,而 6 奈米製程應該會在 2020 年後出現。

Intel 持續與 10 奈米製程苦戰
至於 Intel 則繼續和 10 奈米製程苦戰。主要原因為過於堅持整合的模式,在 x86 架構進行設計與製造的同步投資,當行動裝置與非通用處理器興起時,錯失先機。

在行動領域,不同於對手選擇 ARM 架構,Intel 堅持利用製造能力創造更有效率的 x86 晶片。而在非通用處理器部分,Intel GPU 為 Larrabee 架構,一樣是基於 x86 的圖形晶片,但卻沒有考量到不同應用環境所需 GPU 的性能差異。

不過藉由 EUV 實現 7 奈米以下的微縮製程有很多問題要克服,舉例來說,生產性(Throught)降低、曝光裝置消費電力過大、光罩防塵薄膜 Pellicle 課題與光阻 Pattern 限制的問題。

面對以上問題已有不少設備廠商提供相應解決方案,如「鈷」金屬的導入與新一代 EUV 光學系統的設計。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

評析
Intel 尚無法突破 10 奈米製程瓶頸的結果,7 奈米製程由台灣台積電與南韓三星雙雄稱霸 。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9 13:18: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1月1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三星 Exynos 9820 處理器不青睞自家 7 奈米製程?
外界估問題恐還不少

作者 Atkinson

南韓科技大廠三星 14 日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艦型行動處理器 Exynos 9820。不過,相較目前市面上新一代的行動處理器,包括華為麒麟 980,以及蘋果的 A12 Bionic 都是以最新的台積電 7 奈米製程生產,而三星的 Exynos 9820 卻出乎市場意料的採用 10 奈米製程加強版的 8 奈米 LPP 製程來生產。針對這樣的結果,市場人士推測,如果不是三星 7 奈米製程的推出趕不及 Exynos 9820 設計,那就是三星本身的 7 奈米製程還有許多的發展瓶頸需要克服。

據了解,根據三星官方公布, 8 奈米 LPP 製程技術在 2017 年第 4 季就已經完成驗證。而相較於過往的 10 奈米 FinFET 製程技術, 8 奈米 LPP 製程技術可使晶片能效提升 10%,晶片面積減少 10%。就實際的狀況來看,提升的程度並不多。至於,日前三星才宣布量產,內建 EUV 技術的 7 奈米 LPP 製程,根據三星官方的說法,相較前一代的 10 奈米 FinFET 製程,除了可以減少 40% 的晶片面積,同時降低 50% 的功耗,並且使效能提升提高 20% 之外,因為加入EUV 技術,更使得使用光罩的數量減少,降低生產成本。

因此,就三星本身所公布的數據比較看來,7 奈米 LPP 製程的確要比 8 奈米 LPP 製程優秀許多,而這樣的性能也是號稱新一代旗艦型行動處理器 Exynos 9820 所需要的。因為,對比競爭對手華為的麒麟 980,只是單憑製程技術的升級,就能為晶片的性能提升 20%,功號效能提升 40%,晶片面積減少 30%,使得晶體管密度提升 1.6 倍。至於,蘋果的 A12 Bionic 行動處理器,根據官方公布訊息,相較前一代蘋果的 A11 Bionic 行動處理器,在效能上也提升了 15%,能耗效率更一口氣提升 50%。而晶片面積雖未公佈,但是電晶體數量卻暴增至 6.9 億個電晶體,相較前一代 A11 Bionic 的 4.3 億個多出 60%。

所以,三星 Exynos 9820 要與這些競爭對手的產品競爭,8 奈米 LPP 製程技術的提升顯然並不足夠。因此,市場人士表示,三星會採用 8 奈米 LPP 製程技術的原因,除了因為三星的 7 奈米 LPP 製程是到 2018 年的 10 月中才由官方宣布量產,來不及趕上 Exynos 9820 設計以及預計量產的時間之外,另一項原因就是目前即便已經宣布量產的三星 7 奈米 LPP 製程,目前仍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克服,要真正量產的過程中還有許多的不確定問題,所以才會連自家的旗艦型行動處理器都不青睞,轉而選擇由較次一世代的 8 奈米 LPP 製程來生產。

由於按照慣例,三星 Exynos 9820 行動處理器,預計將會在 2019 年上半年發布的旗艦型智慧型手機 Galaxy S10 上發表,而這一系列手機又是三星重點銷售產品,屆時三星會不會利用其他的系統優化作業來彌補處理器因製程性能提升不多的缺點,目前還未可知。不過,從晶圓製造的角度來看,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 7 奈米製程的市場上,恐怕已經拉大與三星領先距離了。

評析
如果不是三星 7 奈米製程趕不及,就是三星本身的 7 奈米製程還有許多的發展瓶頸需要克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