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權值股;台積電 – 台積進擊7奈米 力壓英特爾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3-4 14:55: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23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格羅方德 控台積不公平競爭
台積反駁:毫無根據 未收到調查通知


【劉煥彥、楊喻斐╱綜合報導】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獨家報導,全球晶圓代工2哥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已向歐盟反壟斷主管機關狀告1哥台積電(2330),指控台積電長年來以不公平競爭行為妨礙市場自由競爭,要求歐盟進行調查。惟台積電否認有此情事,反駁格羅方德毫無事實根據。

品質技術讓客戶滿意
1名產業消息人士周一向路透透露,格羅方德告訴歐盟執委會,台積電以忠誠折扣(loyalty rebates)、排他性條款(exclusivity clauses)、綑綁折扣(bundled rebates),或甚至罰款等不公平手段,防止客戶投向其他晶圓代工業者的懷抱。這種行徑已持續數年,並影響格羅方德的競爭力,且當格羅方德有重要產品開始爭取到新客戶,台積電的手段會更變本加厲。

然而台積電對上述指控一概否認。台積電發言人孫又文強調,格羅方德的指控都沒有事實根據,台積電尊重客戶的選擇,相信客戶選擇台積電,是基於台積電的技術、品質、信任,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

孫又文重申,並沒有收到任何單位通知要調查,也沒有要台積電提供相關資料,台積電一向遵守法令規定,一旦有收到相關調查通知,一定會全力配合。

若違法可罰營收10%
業界人士表示,晶圓代工技術困難度不斷提高,只能憑著真本事拿到訂單,即便像是三星掌握著關鍵零組件如面板、記憶體的供應生殺大權,也不可能逼著客戶一定要來三星下單,最終決勝的關鍵還是在於品質、技術、良率、效能、交期等條件能否一次到位。

近年歐盟執委會執行反壟斷法規的力道愈來愈大,若被判定違法,罰金最高可處以該企業全球年營收額的10%。英特爾(intel)10年前因被認定向PC廠商提供回扣妨礙公平競爭,收到歐盟天價罰單10.6億歐元(約384億元台幣)。

據市場研究機構IHS統計,2016年台積電以50.6%市佔率,拿下全球晶圓代工冠軍,格羅方德以9.6%居次,台灣聯華電子(2303)與南韓三星電子則以8.1%並列第3名。

評析
台積電尊重客戶的選擇,相信客戶選擇台積電,是基於台積電的技術、品質、信任,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

 樓主| 發表於 2018-3-4 14:57: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打臉政策 張忠謀:反對5+2產業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23)日應交大EMBA之邀,以「成長與創新」為題發表演說,與會人士提問如何看待政府在產業發展上的角色時,張忠謀則表示,基礎建設像是土地、水、電、環保、法令等,把這些東西弄好是政府的責任;至於產業政策,民間要做什麼產業,政府最好不要介入太多,他明白表示:「我是很反對5+2產業的」。

張忠謀表示,經濟與產業成長是企業的責任,政府把基礎做好即可,並不是企業不需要政府幫助,而是希望政府將焦點放在基礎建設上就好。

張忠謀也回憶在1997年左右,竹科當時常常跳電,影響到半導體等科技產業的生產與產業發展,有一次他遇到當時的總統李登輝,當面向他反映跳電問題,李登輝隨即允諾並回應說這是政府的工作與責任,令他印象相當深刻,也感到開心,因為領導者很清楚什麼是政府的責任。

張忠謀指出,政府的態度應該就是如此,將企業所需的基礎建設做好,包含水電、土地、環保、甚至是法規與法律,讓企業可以安心發展;至於政府引導產業政策,張忠謀認為「最好都不要管」,他自己很反對現在政府所推的5+2創新,他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所說「最可怕的話就是有人說我從政府部門來,要來幫企業的忙」,其實對企業的助益相對有限。

至於企業轉型的部分,張忠謀強調,很多新的創新都需要有大的本地市場支撐,例如騰訊、阿里巴巴、Airbnb等,但台灣沒有大市場可支撐,因此已錯失這個機會,企業要轉型確實有難度。不過對台積電來說目前並不需要轉型,因為台積電的商業、服務模式,禁得起長期考驗。

針對張忠謀的談話,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指出,張忠謀董事長的意思我們很了解,張忠謀的立論是經濟就是成長,如果經濟沒有成長一切都是假的,「這是對的。」但徐國勇強調,「5+2」產業創新的目的就是要促進經濟成長,就是要帶動台灣經濟的發展,這與張忠謀的目標一致,沒有違背。

徐國勇認為,張忠謀著重的方向,是比較基礎建設,政府則是比較多元論述,希望全民都能夠分配、享受得到經濟成長,兩者其實並不相互違背。

評析
張忠謀表示,經濟與產業成長是企業的責任,政府把基礎做好即可

 樓主| 發表於 2018-3-6 14:07: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評創新 張忠謀:不如成長重要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創新是中性名詞,可以有好結果,也可能有壞結果,至於成長是經濟上最重要的觀念,創新也是相當重要,但不如成長重要。而張忠謀也再度提及,企業保留盈餘很重要,可作未來投資,再次重申保留盈餘稅是「反成長稅」。

張忠謀昨日以「成長與創新」為題發表演說,表示創新是中性名詞,不一定是好的,也有可能闖大禍,可以有好結果,也可能有壞結果。他指出,對企業來說,應該追求附加價值的成長,不是營收的成長,要增加附加價值,簡單來說企業要把餅做大,而創新就是成長的捷徑。至於保留盈餘也很重要,可以做為未來的投資,所以重申保留盈餘稅是反成長稅。

張忠謀指出,成長不需要創新,光是進行投資及增加人力也可以成長,不過創新是成長的捷徑。創新就是改變,創新要用做的,不能只是想或講,創新是中性名詞,不一定是好的,也有可能闖大禍,但假如態度保守不嘗試,就不會有創新,只能想辦法避免壞的創新。

張忠謀舉例指出,近50年來他認為最有經濟效益的創新,是商業或服務模式的創新,他最佩服星巴克的創新。張忠謀指出,星巴克我很佩服它,因為一下子把2毛錢的咖啡變成3元,且商業模式可以擴充,1~2年內全球可以增加幾千家,很快增加附加價值且具規模,非常了不起,而成本並沒有增加多少。

有關台積電外資持股比重高達8成,張忠謀表示對此感到無奈,但這不是台積電的選擇,是內資的選擇。張忠謀說,台積電過去有28~29%的股票分給員工,但現在員工持股只有1.7%,都把股票賣掉去買房子,投資房地產或其他股票。行政院開發基金持有台積電股票最高時曾達48%,雖然之後將部分持股賣給飛利浦,不過持股比重仍有28~29% ,但現在只剩6%多。

評析
張忠謀表示,成長是經濟上最重要的觀念,創新也是相當重要,但不如成長重要。

 樓主| 發表於 2018-3-12 15:07: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2 15:10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談對岸設廠 台積電會根留台灣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雖然台積電在南京及上海設廠,成為大陸半導體供應鏈一員,不等於台積電未來生產基地就會大量移往中國,台積電未來主要生產及研發基地仍將以台灣為主。張忠謀同時指出,摩爾定律至少還有10年時間可以發展,至於能否發展到2奈米要過幾年才能確定。

台積電在9月12日於南京舉行晶圓16廠(南京廠)進機典禮,張忠謀當時致詞時表示,台積電南京廠是大陸第一座能在地量產16奈米製程的重要基地,南京廠將會使大陸在地晶圓代工水準大幅提升,完整的設計生態鏈將幫助大陸積體電路設計業的成長。

張忠謀昨日應交大EMBA之邀發表專題演說,與會者提問如何看待中國大陸在半導體市場的崛起及產業發展,張忠謀指出,大陸會是很大的半導體市場,台積電一定會是供應鏈的一員,但這不表示台積電將來會把所有生產基地放在中國,相反地,台積電未來生產與研發基地仍會以台灣為主。

根據台積電規劃,台積電南京廠預計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始量產16奈米製程。張忠謀表示,南京廠產能每月2萬片,占台積電總產能僅約2%,說明台積電的生產重鎮仍以台灣為主。

台積電今年已量產10奈米製程,明年開始導入7奈米,但張忠謀談到半導體摩爾定律是否已到盡頭的議題時表示,摩爾定律至少還有10年時間可以發展,其中已納入5奈米與3奈米的發展時間,但能否再往2奈米以下發展,難度相當高,因此是否會有該製程還要再過幾年才能確定。

張忠謀表示,未來的半導體產業不一定會一直往先進製程發展,可能的情況是在現有製程下往其它方向發展,例如28奈米及20奈米製程下,去尋找可加快運算速度,同時又能降低成本的製程方式,預期以後的產業方向將不會再「鑽牛角尖」,也就是不會再往更尖端的先進製程一路發展下去。

台積電先前已提及正在進行5奈米以下更先進製程的研發,張忠謀認為,台積電會推出3奈米產品並量產,不過由於生產成本高,因此市場規模能有多大還要再觀察。

評析
雖然台積電在南京及上海設廠,未來主要生產及研發基地仍將以台灣為主。

 樓主| 發表於 2018-3-12 15:07: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2 15:09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讚賞星巴克 靠創新提升附加價值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創新是中性名詞,可以有好結果,也可能有壞結果,他認為,企業要追求附加價值的成長。而張忠謀也再度提及,企業保留盈餘很重要,可作未來投資,再次重申保留盈餘稅是「反成長稅」。

張忠謀昨日以「成長與創新」為題發表演說,他表示,創新是中性名詞,不一定是好的,也有可能闖大禍,可以有好結果,也可能有壞結果。

他指出,對企業來說,應該追求附加價值的成長,不是營收的成長,要增加附加價值,簡單來說企業要把餅做大,而創新就是成長的捷徑。至於保留盈餘也很重要,可以做為未來的投資,所以重申保留盈餘稅是反成長稅。

張忠謀指出,成長不需要創新,光是進行投資及增加人力也可以成長,不過創新是成長的捷徑。創新就是改變,創新要用做的,不能只是想或講,創新是中性名詞,不一定是好的,也有可能闖大禍,但假如態度保守不嘗試,就不會有創新,只能想辦法避免壞的創新。

張忠謀舉例指出,近50年來,他認為最有經濟效益的創新,是商業或服務模式的創新,他最佩服星巴克的創新。張忠謀指出,星巴克我很佩服它,因為,一下子把2毛錢的咖啡,變成3元,且商業模式可以擴充,1~2年內,全球可以增加幾千家,很快增加附加價值且具規模,非常了不起,而成本並沒有增加多少。

另外,有關台積電外資持股比重高達8成,張忠謀表示,對此感到無奈,但這不是台積電的選擇,是內資的選擇。

張忠謀說,台積電過去有28~29%股票分給員工,但現在員工持股只有1.7%,都把股票賣掉,去買房子,投資房地產或其他股票。行政院開發基金持有台積電股票最高時曾達48%,雖然之後將部分持股賣給飛利浦,不過持股比重仍有28~29% ,但現在只剩6%多。

評析
對企業來說,應該追求附加價值的成長,而創新就是成長的捷徑。

 樓主| 發表於 2018-3-12 15:08: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英特爾客製化晶圓代工 搶食10奈米

涂志豪/台北報導

英特爾上周在北京舉行技術及製造大會(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Day),說明最新的客製化晶圓代工(custom foundry)策略,除了有意利用22奈米及低功耗22奈米22FFL等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分食晶圓雙雄28奈米市場,也同步開放14奈米及10奈米產能大搶ARM架構處理器及手機晶片代工訂單。

英特爾負責製造營運及業務的執行副總裁Stacy Smith說明,2016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產值達530億美元,其中230億美元為先進製程,占比超過4成。如今英特爾重申將開放現有製程及產能,爭取先進製程晶圓代工訂單,等於是向台積電及三星下戰帖。

英特爾說明摩爾定律仍有效,英特爾的製程技術明顯領先台積電及三星,如由金屬及閘極間距、晶片集積度等指標來看,英特爾14奈米製程技術水準製造的晶片,幾乎與台積電及三星的10奈米製程晶片相差不多,而同業的製程亦落後英特爾10奈米約3年時間。

英特爾亦宣布,將針對大陸IC設計業者,開放自家14奈米及22奈米22FFL製程產能爭取代工訂單,包括英特爾投資的手機晶片廠展訊,就採用英特爾14奈米量產8核心LTE手機晶片。業界認為,英特爾此舉的主要競爭者,自然是針對已在大陸南京設廠的台積電,因為台積電將在明年下半年在大陸量產16奈米製程。

英特爾也建立包括矽智財及設計環境、晶圓製程技術及產能、後段封測技術及產能支援等完整晶圓代工生態系統,開放10奈米產能爭取先進製程訂單。如英特爾旗下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廠阿爾特拉(Altera),就採用英特爾10奈米生產研發代號為Falcon Mesa的FPGA晶片。

不過台積電也不是省油的燈,優化16奈米製程推出的12奈米將在第4季量產,優化28奈米的22奈米製程明年進入量產。台積電目前10奈米已量產,7奈米在明年第1季進入量產,採用極紫外光(EUV)技術的7+奈米會在2019年開始量產。

評析
英特爾宣布,開放14奈米及10奈米產能大搶ARM架構處理器及手機晶片代工訂單。

 樓主| 發表於 2018-3-20 16:23: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0 16:29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無視i8雜音 法巴證看多台積、大立光

張志榮/台北報導

近期市場關於新款iPhone的雜音,並未影響外資圈對於台積電(2330)與大立光(3008)基本面的看法,法銀巴黎證券昨(28)日將合理股價預估值分別調升至250元與6,600元,靜待利空消息去化完畢。

國際資金昨天依舊賣超台股82億元,這已是連續8個交易日出現賣超、合計達458億元,同時,新台幣匯率也貶值1.02角、以30.405元作收,國際資金做空台北股匯市、致使指數殺尾盤下跌0.29%、以10,296點作收,成交量也略縮至1,067億元。

蘋果供應鏈昨天再度成為國際資金調節重心,三大天王台積電、大立光、鴻海股價分別下跌0.47%、0.56%、0.48%,惟美系外資券商主管認為,蘋果供應鏈這波賣壓主要來自於獲利了結,與基本面沒有太大關係,因此就看股價回檔「滿足點」為何?

巴黎證券亞太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佳儀以大立光為例指出,儘管受到設計複雜度增加影響,iPhoneX上市時間點得等到11月,加上市場擔心i8/i8 Plus需求欠佳,會對供應鏈帶來負面衝擊,但這對大立光不會帶來太顯著影響。

陳佳儀表示,大立光幾乎供應所有新款iPhone照相鏡頭模組,即便新產能將從第4季開出,供給緊俏的情況可望持續至明年第一季,因此將合理股價預估值調升至6,600元,投資評等仍為「買進」。

至於台積電,陳佳儀指出,除了新款iPhone產品週期仍會如期展開外,受惠於行動裝置需求的持續好轉,明年第1季前16/10奈米等高階製程產能也可望維持滿載,隨著南京廠16奈米產能陸續開出,中國客戶預計從明年下半年起也會加入貢獻營收行列。

陳佳儀認為,台積電在高階製程的領先優勢至少還有1~2年,有助於確保蘋果與其他大客戶訂單,因此,將合理股價預估值調升至250元,投資評等仍為「買進」。

評析
台積電在高階製程的領先優勢至少還有1~2年,有助於確保蘋果與其他大客戶訂單

 樓主| 發表於 2018-3-20 16:24:2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0 16:28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3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拚經濟大投資 台積3奈米新廠 落腳台南

涂志豪、張語羚/台北報導



台積電3奈米新晶圓廠拍板落腳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29)日宣布,3奈米晶圓廠將落腳南部科學園區的台南園區。對此,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台積電董座張忠謀的決定,對行政團隊打了一劑強心針,且對推動台灣經濟發展,鼓勵國內外企業投資台灣,具有帶動指標意義,「我非常非常感謝(張忠謀)。」

台積電並未說明3奈米晶圓廠的具體投資計畫,經濟部預估,此投資案規模至少新台幣5千億元。而據設備業者分析,台積電的製程推進仍依著摩爾定律前進,推算3奈米量產的時間點應該是在2022年左右,新廠將大量採用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因此推估總投資金額將超過200億美元(約折合新台幣6,000億元),將是台灣科技業有史以來最大投資案。

台積電昨日表示,經審慎評估後,擬投資興建的3奈米先進製程新廠,將擇定於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台南園區,以持續充分發揮台積電在該園區既有的完整聚落與供應鏈優勢。台積電並對於政府明確承諾解決包含土地、用水、供電、環保等相關議題表示肯定與感謝。

台積電宣布3奈米晶圓廠將落腳台灣,這是繼華邦電之後,第2家原本傳出將到海外設立晶圓廠半導體大廠,最後回心轉意將繼續留在台灣投資。雖然台灣投資環境面臨了缺水、缺電等五缺問題,不過台積電提前宣布在台建廠,而且選定在台南建廠,算是送了新閣揆一份大禮。

賴揆昨在立法院接受綠委陳曼麗質詢時說,感謝張忠謀的支持,將台積電未來最重要3奈米廠設立於台灣,再加上DRAM大廠華邦電子,日前也宣布將於南科高雄園區設12吋晶圓廠,總投資金額高達3,350億元,期盼這兩家在國內具有指標性的公司,能帶動其他企業投資台灣。

賴揆受訪時也說,他接任閣揆最重要施政就是「拚經濟」,為達拚經濟目標,馬不停蹄召開各種會議,力求解決企業「五缺」問題,也希望加速投資台灣,張忠謀公開表達投資台灣立場,等於是對行政院加速投資台灣的重大政策,一個非常正面的加油力量。

賴揆強調,後續張忠謀與台積電所關心的水、電、土地問題,政院一定會完全解決,不用擔心。賴說,林全院長時代已在積極促使台積電3奈米落腳台灣,除行政院、科技部等單位外,台南市府也有提供相關協助,幫忙解決土地、水、電問題,解決基礎需求之後,也讓張忠謀充分瞭解。

評析
台積電經審慎評估後,擬投資興建的3奈米先進製程新廠,將擇定於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台南園區

 樓主| 發表於 2018-3-20 16:25: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0 16:27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3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聞分析-下注台灣,台積有不能輸的壓力

涂志豪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8日晚間「意外」現身國發會,29日就宣布將在台灣興建3奈米新晶圓廠,還感謝政府會全力協助解決用水、用電、土地、環保等相關議題。「夜訪國發會」及建廠之間是否有任何關聯雖難以臆測,但台積電決定用3奈米深耕台灣,其實背後有不能輸的壓力存在。

台積電3奈米新廠留在台灣,水電、土地、環保、人才等問題仍然有待解決,政府自然是責無旁貸,且應該要盡快提出解決方案,才能讓企業願意留在台灣繼續投資。就如同張忠謀日前在交大演講時所說,基礎建設像是土地、水、電、環保、法令等,把這些東西弄好是政府的責任,至於民間要做什麼產業,政府最好不要介入太多。

晶圓代工市場的競爭愈趨激烈,台積電面臨的主要競爭者,除了積極要搶蘋果處理器代工訂單的韓國三星,還有技術領先同業的美國英特爾,已宣布將開放14奈米及10奈米等先進製程產能來爭取晶圓代工訂單。對台積電來說,要在晶圓代工市場持續搶下新訂單及市占率,興建5奈米及3奈米晶圓廠將是必要手段。

由半導體技術的發展來分析,台積電在3奈米製程世代有不能輸的壓力,因為3奈米很可能是第一個所有光罩製程都採用極紫外光(EUV)技術的製程節點,若能在新技術的全面導入情況下,還能領先競爭同業進入量產,將可大幅拉開與同業間的技術差距。

其實對台積電來說,最大的敵人是英特爾,因為英特爾的技術能力仍領先所有半導體廠,例如英特爾45奈米製程已導入高介電金屬閘極(HKMG)結構,其它業者28奈米時才開始採用。再者,英特爾在22奈米率先導入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技術,其它晶圓代工廠在14/16奈米才導入。英特爾現已開始加快導入超微縮(Hyper Scaling)技術,台積電還在苦苦追趕。

但英特爾卻也是台積電主要客戶,除了將手機基頻晶片交由台積電代工,今年推出的多款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及人工智慧晶片,也都是下單台積電代工。也因此,英特爾知道台積電的策略及優勢在哪裡,自然也了解要如何對付台積電。

所以,台積電要在半導體市場中彎道超車追上英特爾,3奈米將是重要的一場戰爭,而且是場不能輸的戰役。也因此,政府在水電、土地等各方面的支持重要,絕對不能再做扯後腿的事。

評析
對台積電來說,要在晶圓代工市場持續搶下新訂單及市占率,興建5奈米及3奈米晶圓廠將是必要手段。

 樓主| 發表於 2018-3-20 16:26: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3奈米廠環評難題 詹順貴指路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台積電3奈米製程能否落腳南科台南園區,環評是最大考驗。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昨(29)日表示,空汙會是環評關鍵議題,台南市雖未實施空汙總量管制,為爭取支持化解抗爭,建議台南市傾全力減排,將減量成果,作為台積電3奈米設廠抵換量。

台積電3奈米製程落腳南科台南園區,南科管理局須向環保署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且須獲審查通過才能進行投資。詹順貴表示,台積電3奈米設廠,環評會重視的議題已可預期,建議南科管理局要及早準備,準備愈充分,回答愈清楚,環評愈能順利通過。

據了解,因台積電3奈米設廠將使用大量電力,有人以「吃電怪獸」形容,勢將增加台南地區排放量,造成空汙。空汙成為環評首要課題,也會是環團抗爭的主軸。

詹順貴表示,台南市雖未實施空氣汙染總量管制,但為避免空汙嚴重,引發居民或環團反彈,最好台南市政府現在就要開始積極採取減量措施,例如,汰換二行程機車等,傾全市減量,將減量成果成為抵換量,讓台積設廠使用。

評析
因台積電3奈米設廠將使用大量電力,勢將增加台南地區排放量,造成空汙,空汙成為環評首要課題

 樓主| 發表於 2018-3-20 16:30: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0 16:35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3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採7nm製程?台積電傳已開始研發/測試蘋果A12晶片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本蘋果情報網站taisy.0 30日轉述Nikkei Asian Review的報導指出,據業界消息人士透露,蘋果(Apple)已委託台積電(2330)著手進行預計2018年開賣的iPhone用A12晶片的研發與測試。A12晶片的相關細節不明。

報導指出,蘋果iPhone 8/X的A11 Bionic晶片採用了10nm製程技術,而台積電預計於2018年Q1開始生產採用7nm製程的晶片,因此A12晶片有很高的可能性會採用7nm製程技術。

蘋果iPhone 7/7 Plus使用的A10 Fusion晶片是由台積電獨家供應,A11晶片訂單據悉也由台積電獨吃,不過關於A12晶片,日前傳出三星將分食部分訂單。

日本網站iPhone Mania、CoRRiENTE.top引述韓國先驅報(Korea Herald)7月18日的報導指出,三星三位聯合CEO之一的權五鉉(Kwon Oh-Hyun)在6月時拜訪了蘋果總部,且憑藉著獨家供應iPhone用OLED面板的優勢、成功從蘋果手中接獲2018年版iPhone所需的A12晶片部分訂單。

報導指出,2018年版iPhone的A12晶片將採用7奈米(nm)製程,而三星已購入生產7奈米製程晶片所需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

Tomˋs Hardware、TechReport日前報導指出,三星率先使用EUV研發7奈米製程,目前進展一如預期,將在2018年下半投產。三星導入EUV的時間比對手提早兩年。

路透社7月25日報導,南韓三星電子副社長、擔任5月份新設立的晶圓代工事業部負責人的E.S. Jung 24日接受專訪時表示,除了大型企業之外、也將搶攻中小型客戶,目標在5年以內將晶圓代工市佔率擴增至現行的3倍、提高至25%的水準。Jung指出,「希望能成為晶圓代工市場上強大的第2把交椅」。

根據調查公司IHS的數據,目前三星於晶圓代工市場的市佔率僅7.9%、位居第4位,輸給美國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y)的9.6%、台灣聯電(2303)的8.1%,與全球霸主台灣台積電之間更擁有極大的差距。台積電市佔率高達50.6%。

評析
蘋果已委託台積電著手進行預計2018年開賣的iPhone用A12晶片的研發與測試。

 樓主| 發表於 2018-3-20 16:30: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0 16:34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30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三星推出 11 奈米 FinFET 製程,並宣布 7 奈米製程將全面導入 EUV

作者 Atkinson

隨著台積電宣布全世界第一個 3 奈米製程的建廠計畫落腳台灣南科之後,10 奈米以下個位數製程技術的競爭就正式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台積電的對手三星 29 日也宣布,將開始導入 11 奈米的 FinFET,預計在 2018 年正式投產之外,也宣布將在新一代的 7 奈米製程上全面採用 EUV 極紫外線光刻設備。

根據三星表示,11 奈米 FinFET 製程技術「11LPP (Low Power Plus)」是現今 14 奈米和 10 奈米製程的融合,一方面採用 10 奈米製程 BEOL (後端製程),可以大大縮小晶片面積。另一方面,也沿用 14 奈米 LPP 製程的部分元素。未來,三星的 11LPP 製程技術將填補 14 奈米與、10 奈米製程之間的空白,號稱可在同等電晶體數量和功耗下,比 14LPP 製程技術提升 15% 的性能,或者降低 10% 的功耗。另外,還可以使得電晶體的密度也有所提升。

至於,三星於 2016 年 10 月開始投產 10 奈米製程技術「10LPE (10nm Low Power Early)」。而目前已經完成研發,達到即將投產的下一代「10LPP (10nm Low Power Plus)」狀態,主要將可協助生產更高規格的智慧型手機晶片。而三星的 14 奈米製程技術部分,則將以主流、低功耗和緊緻型的晶片生產為主。目前,三星還在積極開發增加新一代的 14LPU、10LPU 製程版本。

另外,三星還表示,未來還一路準備了 9 奈米、8 奈米、7 奈米、6 奈米、5 奈米製程技術,其中 7 奈米的 7LPP 版本還將會全面加入 EUV 極紫外光刻設備製程,而且確認將在 2018 年下半年試產。不過,也另有報導表示,在那之前的 2018 年上半年,三星會首先在 8LPP 製程的特定製程上開始使用 EUV。

三星指出,2014 年以來,已經使用 EUV 技術處理了接近 20 萬片晶圓,並取得了豐碩成果。比如 256Mb SRAM 的產品良率已經達到了 80%。而也因為三星有晶圓代工,DRAM,NAND Flash 的製造與生產能力,又在記憶體產品的市佔率上獨佔鰲頭。使得,三星具有雄厚的本錢可以使用 EUV 的設備。但是,這也使得其他競爭廠商產生龐大的成本壓力。因為, EUV 的價值不斐,要能夠有效率的應用以增加收入,這對其他記憶體廠商來說是一件具備壓力的事情。

評析
三星將開始導入 11 奈米的 FinFET,預計在 2018 年正式投產。

 樓主| 發表於 2018-3-20 16:31: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0 16:33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3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AI需求湧現、晶片將有變革!外媒:台積/應材成夯股

記者 陳苓 報導

人工智慧(AI)時代將至,各方爭相湧入新市場淘金,晶圓製造業者將可受惠。外媒預測,台積電(2330)和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是這波浪潮的發燒股。

巴倫(Barronˋs)30日報導,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AI時代將有許多新創企業興起,這些業者多為無晶圓廠,需要委請台積代工。隨著AI熱潮發燒,將有大批無晶圓廠捧著銀子下單,如此一來,台積將多出不少新客戶,營收水漲船高。

除此之外,半導體設備龍頭應材也是巴倫點名對象。文章稱,摩爾定律光芒漸失,AI晶片需要新的設計,必須重新思考電路的排列方式,業者亟需新的方法處理晶圓材料,而這正是應材的長項。

應材執行長Gary Dickerson強調,製作晶圓的傳統技術--微影製程(lithography)面臨極限。微影製程是在石板上製作電路圖,再在晶圓上刻蝕,形成電路。不過如今晶片的電路結構日益複雜,光靠刻蝕難以辦到,需要極為精準的處理,這會大幅拉高半導體設備投資。外界估計,2017~2020年英特爾等公司的半導體設備投資將增至每年450億美元,遠高於前七年的年度平均值320億美元,此一趨勢有利應材。

barrons`.com先前報導,應材不久前才宣布,2020年的本業每股盈餘將上看5.08美元,另外還新發布了30億美元的庫藏股計畫。RBC Capital分析師Amit Daryanani在出席了應材週三下午召開的年度法說會後表示,他在參加會議後,對矽晶圓/面板市場的永續發展更加樂觀,長期需求的帶動、資本愈來愈密集,是看好的主因。

應材執行長Gary Dickerson隨後在28日受訪表示,人工智慧(AI)需要全新的晶片,繪圖晶片巨擘Nvidia的「Volta」晶片、內建210億顆電晶體,就是能創造新工具、新需求的怪獸。不過,他不願意透露細節。應材的半導體設備目前被用來製造Volta。

評析
隨著AI熱潮發燒,將有大批無晶圓廠捧著銀子下單,如此一來,台積將多出不少新客戶,營收水漲船高。

 樓主| 發表於 2018-3-20 16:32: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3奈米新廠 帶動7,500億投資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台積電3奈米新廠確定落腳南科,除了台積電本身的投資規模達到五、六千億元外,更將對上游設備、材料、封測等帶來群聚效應。產業鏈認為,以過去政府估算的擴散效應來看,這座3奈米廠可帶來外溢投資將達7,500億元。

台積電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這幾年砸大錢投資先進製程不手軟,因此資本支出年年處於高峰狀態,每年大多在百億美元上下;尤其台灣更是其擴廠首選之地,吸引上下游廠商在台投資熱潮。

光是台積電的下游封測業,這幾年產業資本支出規模都維持在相對高檔。以日月光、矽品、力成、南茂等主要封測廠資本支出來看,除了2015年掉到400多億元外,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均分別有六、七百億元水準,同樣位在高度擴張期。

半導體業者指出,隨台積電不斷擴廠,對上游材料需求也穩定成長。除了台廠緊跟著台積電腳步擴產外,半導體材料重要供應商的日廠,包括福吉米(Fujimi Corporate)、日立化成、信越化學等這幾年都相繼來台設廠,幾乎都是為了搶台積電訂單而來。

其中,信越化學更傳出是應台積電要求來台設廠,才會對其釋出10奈米以下的訂單,因此斥資上百億元來台設立首座海外光阻液廠。

過去政府在計算投資案的擴散效益時,大多用1.5倍至2倍為計算模式。像是台積電這次計畫斥資五、六千億元設3奈米生產線,後續還會帶動封測、材料、設備等產業在台投資,整體上下游投資規模有機會達到7,500億元以上水準,效益倍增,這也是政府極力拉攏台積電3奈米廠留在台灣的主因。

產業鏈認為,在台積電3奈米新廠啟動後,將進一步帶動相關的上游化學品、矽晶圓、設備以及下游封測等產業跟進投資。

評析
台積電3奈米新廠確定落腳南科,將對上游設備、材料、封測等帶來群聚效應,帶來外溢投資將達7,500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4:30: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29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1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攻晶片設計 台積受益

聯合報 編譯劉忠勇、湯淑君/綜合外電

從種種跡象來看,蘋果正積極開發自行設計的晶片,除降低對英特爾和高通等供應商的依賴外,也為在人工智慧(AI)領域取得競爭優勢而鋪路。

日經新聞報導,蘋果將邁向超級半導體設計大廠,但並非蘋果所有晶片供應商的前景都因而堪憂,像是晶圓代工的台積電不僅不會流失訂單,反而可能隨蘋果開發自有晶片而成長,成為最大受益者。

蘋果二○一五年來已是台積電最大客戶,占台積電營收百分之十七。史福伯登預測,台積電今年將因iPhone X晶片訂單挹注,使蘋果占營收比率增為百分之廿。

報導也提到,蘋果近年來陸續藉由收購、挖角來厚實能力,今年自友達和聯詠挖角,即是策略的一環,而九月中發表為iPhone X而推出的臉部辨識AI晶片,即是在AI領域下一代應用功能初試身手。這也是近年收購AI晶片相關新創公司所得的成果,如臉部辨識專家RealFace、機器學習平台Turi、擴增實境(AR)的Flyby Media和Metaio等業者均已納入旗下。

此外,蘋果也積極設計整合觸控、指紋和顯示驅動功能的晶片。日經引述台灣晶片業界主管指出,蘋果陸續聘請台灣最大顯示驅動晶片設計商聯詠和面板製造商友達的工程師,蘋果希望控制下一代顯示技術和部分相關重要零組件。

蘋果以營業額來說,去年已是全球第四大晶片設計商,僅次於高通、博通(Broadcom)和聯發科。

巴隆周刊(Barron's)也報導,隨著人工智慧(AI)需求取代「摩爾定律」,成為帶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新驅動力。

評析
蘋果正積極開發自行設計的晶片,台積電不僅不會流失訂單,反而會隨蘋果開發自有晶片而成長,成為最大受益者。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4:30: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30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攻車用 訂單大爆滿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市場傳出,台積電來自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等汽車和工控晶片大廠的訂單需求強勁,塞滿南科14A廠的20萬片產能。法人認為,將帶旺台積電第4季營運。

台積電在南科共有Fab6、14A和14B等三座12吋大型晶圓廠,其中,14A廠提供40奈米、65奈米和90奈米的特殊製程,主要客戶包括英飛凌、恩智浦及旗下飛思卡爾(Freescale)、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等汽車和工控晶片主力供應商。

市場傳出,因近期來自上述汽車和工控晶片大廠的訂單湧入,使得台積電14A廠的20萬片產能全滿,需求相當強勁。法人預期,將有利於台積電第4季營運表現維持高檔水準。

從英飛凌、恩智浦等晶片今年的營運動能來看,確實也反映來自汽車和工控市場的強勁需求。

像是德國半導體大廠英飛凌就因為產品被使用在汽車傳動裝置、懸吊、方向盤等系統上,包括使用於再生能源生產和資料中心的功率半導體和電動車晶片的需求都特別強,今年營收逐季走高,年增率逼近三成。

英飛凌看好,未來幾年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都會使用到該公司的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晶片;而恩智浦也積極發展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相關晶片,明年可望為晶片注入人工智慧(AI)功能。

法人認為,汽車電子需求相當明確,只要上述晶片廠出貨量不斷成長,且持續推出新晶片,台積電自然可以受惠。

就短期營運面來看,台積電受惠於蘋果A11處理器、聯發科16奈米、輝達12奈米產品出貨等效益,8月營收已經先重回900億元大關,月增率逼近三成。雖然9月仍是蘋果A11處理器的出貨高峰,但因今年蘋果改變對代工廠的營收出帳方式,必須出貨至富士康才會認列,恐會使部分營收認列遞延。

法人認為,台積電9月營收可能因此略低於8月,但第3季營收仍將達成高標,再加上車用、工控等市場需求佳,第4季表現將比第3季好,全年營收將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7月和8月累計合併營收已達1,635.28億元,9月營收只要落在824.72億元到854.72億元,第3季營收目標即可達陣。

評析
台積電來自英飛凌、恩智浦等汽車和工控晶片大廠的訂單需求強勁,塞滿南科14A廠的20萬片產能。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4:31:0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30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2日經濟日報 ,供同學參考

下一個十倍速時代來了

經濟日報 記者 謝佳雯

汽車已是下一個電子產品升級的主戰場,全球科技業正致力於讓汽車越來越聰明,無論是環繞影像、自動跟車、自動停車或自動駕駛系統,對於零組件的用量大增,也是今年多種零組件大缺貨的源頭。

筆電、手機的大升級潮已經結束,造成市場紛紛步入高原期,因此科技業下一個焦點鎖定正由機械式轉向電子式設計的汽車。再加上汽車單價高,產品使用壽命遠高於3C產品,自然是各家零組件供應商的夢幻客戶。

光以晶片用量來看,晶片廠曾統計,2000年一輛汽車採用的晶片顆數低於10顆;隨著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幾年的使用量已經成長超過十倍。至2020年,每輛汽車更有機會使用到千顆晶片,等於又是下一個十倍速的成長。

法人形容,過去一輛燃料車平均約使用500顆積層陶瓷電容(MLCC)、20顆MOSFET;進入電動車時代,每輛車的使用量幾乎都是過去的十倍,造成汽車電子主要供應商英飛凌、松下等大廠的特定產品交期一口氣拉長到26周至52周,幾乎是苦等的狀態。

評析
2000年一輛汽車採用的晶片低於10顆,這幾年的使用量已成長超過十倍,至2020年,每輛汽車會使用到千顆晶片。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4:35: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4:41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2日大陸財經新聞網站雪球,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創立30年的歷程  張忠謀的創業故事

專文深度分析台積電(2330)創立30年來的歷程,以及董事長張忠謀的創業故事。

廉頗老矣的台積電和少年得志的中芯國際,紅色資本揚鞭東指?

在半導體行業,台積電的張忠謀就像微軟的比爾.蓋茨,無人不知。國際媒體稱之為“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臺灣人則尊稱他為“半導體教父”。

其創辦的台積電從1994年上市到2015年底:晶圓產量增長了39倍;收入規模擴大了44倍,淨利潤擴大36倍;自2004年起,連續12年佔據全球晶圓代工第一的位置;股價漲幅達到驚人的57倍。



2015財年台積電1671億營收穫得淨利潤604億,利潤是營收8872億的臺灣鴻海精密231億淨利潤的2.6倍,營收3950億的華為369億的1.6倍,營收1028億的騰訊288億淨利潤的2倍,領先阿裡2016財年427億淨利潤近180億,對於笑傲群雄的台積電來說,這樣的獲利能力已經保持了幾十年,司空見慣了。

過去5年全臺灣用電的增加量,約三分之一由台積電貢獻。臺灣如今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台積電已然成為“臺灣之光”,從上到下都怕台積電跑了。



一、

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

1931年張忠謀生於寧波,1949年赴美留學,學霸一枚——本科哈佛,碩士麻省理工,博士斯坦福。

1987年創辦台積電時,張忠謀已經是56歲的人了,他的目標非常明確: 當我辦一個半導體公司,當然要它長期繁榮。那只有一條路——世界級,這與王健林火起來的那句“我先掙它一個億”是一樣的,廣其識則天下大。

在這之前,張忠謀在半導體業已征戰多年——

1958年,27歲進入德州儀器工作;

1964年,33歲獲得世界最大半導體公司最高領導的信任和賞識;

1972年,41歲成為德州儀器全球半導體業務副總裁;

……

即使在大平臺有著世界級的視野、底氣和能力,想要在資金壁壘和智力密集的半導體製造代工和設計行業打下一片天地,太難太難:

設計產業是智力密集型產業,千金易得一將難求;

製造代工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吸錢黑洞,動輒數十億美金的建廠成本。

智力密集和資金密集的巨頭壟斷局面,水潑不進。

但這事還是做成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張忠謀開創性地選擇進軍半導體製造代工產業,從更大更難門檻且自己擅長的市場做起。產業大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出現細化和分工,張忠謀抓住並締造了半導體產業分工細化的機會,這是成功的首要條件。

製造的市場更大,技術難度更高,儘管臺灣當局給予了人才、土地、政策、資本的全方位扶持, 台積電的第一年幾乎顆粒無收——當時半導體行情低迷,訂單不好找,設計代工一條龍的其他企業也是地主家沒有餘量,虎口拔牙幾乎都是吃閉門羹。

1988年轉機出現,張忠謀將私交甚厚、剛當上英特爾總裁的格魯夫,連哄帶騙地弄到臺灣參觀了台積電。新官上任的格魯夫正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砍掉記憶體業務,向電腦處理器轉型,重心必然轉向設計。一個巴掌拍不響,兩者走到了一起。

儘管英特爾認證時一口氣提出了200多個刁鑽的問題,但台積電24小時不眠不休地克難攻關,最終把單子搞定。有了英特爾的背書,台積電開始高歌猛進。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設計公司,開始依託台積電的製造能力,心無旁騖的進行研發。AMD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騰出手來專注於研發設計,和英特爾纏鬥至今,高通、蘋果也是大樹下面乘涼,台積電也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雙贏。

張忠謀的理念是:方向、策略對了以後,雇對的有能力的人,把好的正確的理念灌輸給他們,讓他們相信你的方向,讓他們去做。

在張忠謀看來,企業的策略分為兩部分,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大戰略是要看到趨勢,找到紅海之外的藍海;

小策略是從競爭中找准客戶需求和對手軟肋對症下藥。

在用人上,人才和團隊是張忠謀最關心的事,裁員必須經過他的同意。

在張忠謀退居二線的一段時間裡,蔡力行將台積電素來推行的人力優化計畫,由每年績效考核最後4%的進行特別管理改為最後5%員工“自願離職”的“變相裁員”,甚至還為達到裁員目標,簡單粗暴執行的形式主義。張忠謀收到一封來自即將被裁員員工父親的來信,經過調查這位元已服務台積電10多年的員工一直表現優異,還曾進入前10%的獎勵計畫,部門為了必須完成“淘汰”5%的任務,因為其妻懷孕,員工需要處理很多家務,主管將其加入到淘汰的名單。

誠信,是張忠謀在台積電強調的第一倫理。在瞭解到真相後的10分鐘內,他就毫無商量餘地做出了決定——撤掉蔡力行。



他不會容忍下述不思進取,更不會在員工咬牙堅持時同情說,太辛苦了,算了慢慢來吧。在台積電,不少人跟張忠謀開會,進門前是要深呼吸、壓壓驚的,甚至有人帶著藥上陣。他認為錯誤的報告,會直接摔到地上。

但捨得分錢分利是張忠謀這麼強悍,還有人拼命跟他幹的原因。早年他就說服董事會每年撥出利潤的20%作為員工紅利。2013年廢除以股票形式發放分紅的規定,改為100%用現金。除常規性激勵,每個重要戰役,張忠謀還採取特別措施重賞勇夫,比如參加三班倒“夜鶯計畫”不停研發的員工,都是底薪加30%、分紅加50%,唯一要求就是要高效。

這樣看張忠謀和任正非是非常相似的,強勢、鐵腕、壯志、遠見。在資本投入和研發開支上,台積電和華為也如出一轍。偉大的企業多是相似的。

有了台積電這張名片,台聯電、聯發科、日月光、矽品雨後春筍一般冒出,臺灣成為全球半導體重鎮。



二、

走過了30年歷史,張忠謀帶領下的台積電成長為參天大樹,比肩英特爾、三星。在這一過程中,也經歷了創業、成長、成熟和起飛階段。



1987-1994年上市前,張忠謀認為要做世界級的事,必須有世界級的人,堅定不移地從美國引進人才,在臺灣政府支持下引進國外先進IC半導體技術;

1994年-2000年成長期,先是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取得資本支援,之後從客戶角度出發,配合客戶制定專屬技術,推出“群山計畫”贏得德儀、意法半導體、摩托羅拉等巨頭;

2000年台積電出手並購了德基半導體和世大積體電路,一舉成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企業。有意思的是收購世大積體導致不少世大的主管及工程師出走上海,其中就有中芯國際創始人,前CEO張汝京,意外地給奠定了大陸半導體工業基礎,也因此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恩恩怨怨。

2001-2008年成熟期,先後投產了超大晶圓十二廠和十四廠,產能大幅提升,2005年張忠謀卸任CEO,但2008年金融海嘯使台積電瀕臨虧損。



2009年-2016年,受益智能手機的爆發,台積電迎來了最舒服的一段時光。

2009年,退居二線的張忠謀重新執掌台積電,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將2010年的資本支出上調一倍。在金融危機的餘威下,兩位獨董極力反對,張忠謀力排眾議,蓋出連自家業務都擔心賣不出去的龐大產能。

這一年也是三星、蘋果、HTC等智能手機快速普及的一年,IC半導體出貨量快速提升。Fabless+代工的模式開始興起,專業分工明確之後,高通。聯發科。展訊等IC設計企業紛紛採取與台積電、台聯電合作的Foundry-Fabless模式。

同年,財大氣粗的阿布達比主權基金收購超微的製造事業部以及特許半導體,成立格羅方德。錢和技術都有了,新的對手一度引發了外界對於台積電的擔憂。

2010年,張忠謀跳過當時應當推出的32nm,直接推出28nm技術,一舉成功量產,而三星與格羅方德的生產良率卻始終無法提升,台積電一舉贏得iPhone6及後續晶片的訂單。2010年博通CFO表示,他擔心台積電把對手甩得太遠,結果在28nm制程,“很可能我們只有一個(代工)選擇。”

確認28nm將會大成功之後,張忠謀每個月對高階主管耳提面命,要他們不要鬆懈,“乘勝追擊。”台積電針對智慧手機晶片設計的主流制程,一連推出四個版本,幾乎年年改版,讓對手窮于追趕。28nm創造了其歷史上最賺錢、稱霸時間最長的產品。

緊接著就是智慧機爆發的浪潮,產能到頭來根本還不夠用。選對技術並及時量產,拉開了與其他對手的距離。

眼看追趕無望,三星決定採取張忠謀高舉高打的做法,押注14nm,並向蘋果承諾產出的晶片,技術規格要比台積電好、量產時間比台積電早半年,也真的一一做到。對三星通吃A9處理器訂單的擔憂,也一度引發台積電股價的大跌。

但台積電將28nm的四連擊策略搬到了16nm上。第一代產品雖不如三星,但二代已不相上下,第三代就通吃了iPhone7的處理器訂單。而三星只有一次打補丁的改版,外界評價不高。三星縱有財力、人力和物力,卻沒有台積電的客戶規模,即便出了幾代產品,也沒有銷量。

在規模經濟的優勢下,台積電有底氣打價格戰,2015年底格羅方德在低階28nm與台積電爭奪市場,台積電祭出降價大旗,格羅方德的28nm訂單蕩然無存,2016年1月格羅方德產能利用率低到三成以下,甚至將美國紐約廠的閒置機台一台台膠封起來。在分析師、客戶的眼裡,三星、格羅方德都已被台積電拉開距離。在晶圓代工領域,“未來十年看不到對手,”一位元大客戶評論。

2017年7月24日,三星電子代工業務執行副總裁表示,未來五年將通過吸引更多小客戶的方式,把晶片代工製造業務市場份額提高至少兩倍至25%,目標是“成為市場上強勁的第二名”。三星是理智的,與王座上的台積電相比,實力懸殊太大——2016年全球晶片代工業務,台積電市場份額為50.6%,三星電子則只有7.9%,排名第四。

一衣帶水的大陸,半導體行業發展如何?

三、

張忠謀對未來的定義並不那麼遙遠:“在科技界,你不能不為將來想,但也不能為太遠的未來打算。如果為太遠的將來著想,往往是徒勞無功,白花很多錢、很多精力。” 2000年中國開始建十二寸晶圓廠時,相關專家曾預言中國廠家十五年內打敗台積電,被張忠謀說“無知”,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根種得深,樹才長得高。

大陸半導體產業正在接近臺灣二線水準,內半導體都集中在比國際先進水準落後一到兩代的技術上投入,一線陣營台積電的城池固若金湯,至今未有集體跳槽案例。所以大陸半導體廠只能去臺灣、韓國二線陣營挖角。因此只要臺灣能夠保持技術優勢和核心人員,大陸追趕臺灣半導體的路依舊很遠。

2015年,在全球製造業不景氣和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雙重擠壓下,一貫“傲嬌”的世界半導體龍頭台積電,終於放下身段。當年12月7日,台積電向臺灣“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設立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

2016年3月28日,台積電宣佈已與南京市政府簽署協定,將投資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億元)在南京建立一座12英寸晶圓工廠及一個設計服務中心。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此前感慨,“即使現在去也已經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陸,未來恐將毫無競爭力,實在是時間已晚,不得不去。”

在過去的幾年中,台積電在先進制程市場領先同業,中芯則持續深耕大陸市場,雙方其實相安無事。但拿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的營收、淨利作對比,差距不可謂不大。



而方方面面看,中芯國際都與之有著巨大差距——



但不能忽視的是中國正在全力推動高科技產業,一個由政治力量與市場經濟推擠融合出來的版圖日漸清晰。



中國高科技產業像射向太平洋的弓箭,海岸線就像弓箭的弓背,弓弦與弓背的連接點北邊是北京天津,南邊是廣州與深圳,上海的位置就像弓箭的箭頭,聚集了中國所有財富與資源力量。

核心技術在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以北京為核心的北方也許成為中國半導體設備的中心,廣州和深圳將成為光電產業和電子產業應用中心,承載半導體產業市場的大爆發。

前有多年持續虧損的京東方在政府扶持下反客為主,將一眾國外面板企業拽下神壇。

後有高鐵、核電走出國門,成為中國製造對外新的名片。

技術含量低一點的就更不在話下了,手機產業鏈模組端幾乎都被大陸企業包攬。因為大陸有巨大的市場,這塊試驗田上可以做的文章很多。

紫光集團國際市場上買買買的海淘模式,以及國家基金支援的長電科技不斷對外並購,讓全球業界心有餘悸。紅色資本的灌溉下,晶圓廠遍地開花。人才也逐漸流入,台積電的張汝京之後有聯發科的袁帝文,後來有華亞科的高啟全,最近有蔣尚義入職中芯國際。

一位定居大陸的臺灣半導體老兵這樣講: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行,也許跟中國積體電路發展較慢有同樣的理由,就是中國人的民族性,第一,中國人缺乏對公司的忠誠,在公司的團隊裡更是缺少協同性,需要100人以上的團隊工作幾乎無法勝任;第二,由於缺乏自發的責任感,很多需要默默無聞仔細工作的小環節都會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這無疑最終會直接導致廢品率的提高。第三,聰明的中國人很多,很多技術一教就會,但是一旦學會技術後,一有其他高薪的職位就立刻跳槽,人員流動非常大,所以對培養中國技術人員,很多外資廠都非常消極。

沒有人才,就沒有高科技晶圓廠的技術,更沒有良率,一樣是台積電的工廠,上海松江十廠效益就是比臺灣其它廠還差,同樣都是中國人,忠誠與責任本來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美德,應該很快就可以拿回來,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團結合作本來就不是我們的基因,如何改變我們的那個不團結基因,也許教育與社會風氣非常重要。

中芯國際能承載起大陸半導體中興的希望麼?

尾聲

憑藉一己之力,一步步打造出全球半導體領軍企業台積電,這樣的故事在今天能否重演?

而一代教父張忠謀垂垂老矣,繼任者能否有其膽識和能力延續臺灣之光的輝煌?

紅色資本扶植下大陸半導體,代表著國家意志,站穩大陸市場後可否揚鞭東指,後來居上?

風雲詭譎鹿鼎舉,大浪淘沙漾古今,大時代裡我們靜靜期待。

評析
只要臺灣能夠保持技術優勢和核心人員,大陸追趕臺灣半導體的路依舊很遠。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5:24: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34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創立台積「第一桶金」哪來? 原來是英特爾創辦人下單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積電(2330)董事長創辦人張忠謀曾親口透露,在台積電成立的隔年(1988年),美國半導體巨擘、英特爾共同創辦人葛洛夫(Andrew Grove)曾經親自到台灣參觀,並在張忠謀親自介紹後決定下單台積電,使得創業初期慘澹經營的台積電,得以站穩全球半導體產業市場。

2011年8月張忠謀在美國加州矽谷接受《聖荷西水星報》專訪時表示,台積電在1987年成立時只是家小公司,一開始沒有競爭對手,也沒有引起半導體產業注意。1988年,英特爾創辦人葛洛夫訪台,並臨時決定參訪台積電。

張忠謀說:「我向他(葛洛夫)說明,我們在3微米(micron)製程的良率不錯,雖然比英特爾及德州儀器(張忠謀老東家)落後,但還是有良率。」
「他對此印象深刻,並說『或許英特爾可以用上你們……』。」

到了1990年代初期,Fabless(無晶圓廠的IC設計業者)像雨後春筍般出現,它們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他們。」

中國財經新聞網站「雪球」在上午刊出題為「廉頗老矣的台積電和少年得志的中芯國際,紅色資本揮鞭東指」的專文,深度分析台積電創立30年來的歷程,其中也提到這段往事,相關段落摘述如下:

台積電的第一年(1987年)幾乎顆粒無收,當時半導體行情低迷,訂單不好找,設計代工一條龍的其他企業也是地主家沒有餘量,虎口拔牙幾乎都是吃閉門羹。

1988年轉機出現,張忠謀將私交甚厚、剛當上英特爾總裁的葛洛夫,連哄帶騙地弄到台灣參觀了台積電。新官上任的葛洛夫正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 砍掉記憶體業務,向電腦處理器轉型,重心必然轉向設計。一個巴掌拍不響,兩者走到了一起。

儘管英特爾認證時,一口氣提出了200多個刁鑽的問題,但台積電24小時不眠不休地克難攻關,最終把單子搞定。

有了英特爾的背書,台積電開始高歌猛進。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設計公司,開始依託台積電的製造能力,心無旁騖的進行研發。

AMD(超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騰出手來專注於研發設計,和英特爾纏鬥至今;高通、蘋果也是大樹下面乘涼,台積電也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雙贏。

評析
英特爾共同創辦人葛洛夫決定下單台積電,使得創業初期慘澹經營的台積電,得以站穩全球半導體產業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5:25: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33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30而立 張忠謀裸退

涂志豪/台北報導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年成立滿30週年,董事長張忠謀昨(2)日宣布裸退,將於明(2018)年6月股東常會後退休,而不續任下屆董事,也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台積電即將進入雙首長制的平行領導時代,現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另一共同執行長魏哲家出任總裁。

昨晚台積電ADR,並未受到張忠謀宣布退休衝擊,開盤後小漲逾1%,顯示多數法人對於此次台積電世代交棒,抱持正面看法。

回顧台積電30年所創下的成就,張忠謀說實在太多,如台積電一開始資本額只有2.2億美元,現在市值達1,800億美元,台積電員工也增加到現在的4.7萬人,員工待遇遠高於台灣平均水準之上。再者,台積電發展出來的晶圓代工商業模式,是破壞式的創新,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成就有目共睹,也帶來許多技術上的創新,「若沒有台積電,智慧型手機不會那麼早出現。」

台積電今年股東常會順利通過增選2名董事,劉德音、魏哲家順利進入董事會,學習董事會決策過程,代表張忠謀正持續進行傳承及交棒。張忠謀明年股東常會後退休,不再續任董事,而現任董事會其它成員,均已同意被提名,並於股東常會選舉後續任下屆董事,同意支持自下屆起的上述雙首長平行領導,代表正式完成交棒。

張忠謀說,退休決定是逐漸形成的,但在思考的過程,也同時在想包括台積電以後的制度,因為決定他退休後的台積電制度,將是張忠謀對台積電非常重要、也是最後的貢獻。因此,決定退休至今形成的制度,就是明年股東大會之後的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

張忠謀說,「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如果一個人可以長生不老,我會繼續做下去。過去30餘年創辦及奉獻台積電,是人生中非常興奮、愉快的一段時期。現在,想把我的餘年保留給自己及家庭。」

評析
張忠謀宣布裸退,將於2018年6月股東常會後退休,而不續任下屆董事,也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部門工作。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5:2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32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 雙首長平行領導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將在明年6月股東會後退休,未來台積電將採用雙首長制的平行共治制度,由新任董事長劉德音、新任總裁魏哲家領軍。業界對於台積電的平行共治能否順利運行仍觀望,但願意相信張忠謀一手打造的平行共治制度,應可讓未來3~5年營運維持成長。

後張忠謀時代拚續創新高
台積電今年下半年營運表現強勁,受惠於蘋果iPhone 8/X即將放量出貨,帶動10奈米A11 Bionic應用處理器出貨,加上智慧型手機內建晶片進入接單旺季,因此今年全年營收將突破1兆元大關,續創歷史新高。但明年張忠謀交棒給劉、魏二人之後,平行共治的新制度下,台積電要如何續創新高紀錄,業界目前仍抱持觀望看法。

台積電今年成長動能仍來自於智慧型手機市場,雖然外在環境面臨三星及英持爾的強大競爭,但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推進符合原先預期,7奈米將在明年量產,5奈米研發也順利進行。因此,業界預期台積電明年晶圓出貨可望較今年成長9~10%,台積電明年營收可望續創新高。

但劉德音及魏哲家明年下半年開始領導台積電之後,市場預期將進入新的世代,汽車電子及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快速起飛,物聯網裝置也將開始遍地開花,這將是劉、魏二人最大的挑戰。所以,在兩人擔任共同執行長的此時此刻,台積電提出了行動運算、高效能運算、汽車電子、物聯網等四大平台,要在明年之後全力衝刺營收及獲利。

先進製程布局先馳得點
過去台積電的製程是跟著摩爾定律走,劉德音主導研發團隊推出更多的製程,以因應同業間激烈競爭。以行動平台來說,台積電也針對中低階手機市場推出由16奈米優化後的12奈米製程,今年第4季就會進入量產,明年還會推出28奈米優化的22奈米。同時,台積電研發出3D近紅外線(near infrared)感測器技術,可以利用3D感測及相關辨識技術確認個人身份,今、明兩年內就可看到此一技術普及在手機上。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虛擬及擴增實境(VR/AR)等市場也是未來台積電的重要布局,台積電在7奈米製程將主攻高效能運算晶片市場,設計流程1.0版本已在今年6月接受客戶設計定案,明年將可順利進入量產。

張忠謀在退休前,已經替台積電完成了3奈米前的技術藍圖及產能布建計畫,明年交棒給劉德音及魏哲家後,只要營運上不要出太大的問題,四大平台的策略應可順利為台積電帶來穩定成長動能。劉、魏二人共治的時代,仍可為台積電帶來新亮點。

評析
張忠謀一手打造的平行共治制度,應可讓未來3~5年營運維持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5:26:0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32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聞分析-不會兩個太陽爭鬥

涂志豪/新聞分析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將在2018年6月退休,董事長一職將交由現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接任,另一位共同執行長魏哲家則接下總裁大位。業界原本在看張忠謀的交棒,不論董事長大位交到誰的手中,另一個人勢必會離開。但張忠謀在人事安排可說棋高一著,讓劉、魏兩人都留了下來,台積電明年6月之後,應該不會看到兩個太陽的爭鬥。

劉主管行銷及策略擬定  魏負責營運製造與研發
台積電在張忠謀帶領下已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但日漸龐大的企業規模及營運的複雜性,讓張忠謀在2013年11月卸任執行長職務之際,選擇由劉德音及魏哲家接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根據張忠謀的說法,劉、魏兩人都是接班人,而張忠謀當時已啟動交棒傳承的重大一步。

以目前台積電的分工來看,兩位共同執行長已有分工,劉德音主管業務行銷及策略擬定,魏哲家則負責台積電的營運製造、技術研發等工作。兩人的分工合作,在目前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張忠謀仍是董事長。但張忠謀明年退休後,劉、魏之爭勢必浮上檯面。

業界人士認為,一家公司只有一位董事長,台灣企業又都是董事長制,誰接掌台積電董事長大位,另一個人就有不得不離開的壓力。但張忠謀這次的考量可說是面面俱到,先是讓劉、魏二人在今年一起進入董事會,再來讓兩人先完成職務上的分工,才決定自董事長位置退下來。如此一來,劉德音接下董事長、魏哲家接手總裁,兩個人都留在台積電,卻看不到兩個太陽的問題。

老臣曾繁城留任  擔任看守內閣的角色
但講明白一點,要讓劉、魏的分工緊密又不會衝突,又不會變成兩派人馬互鬥,張忠謀的安排可謂棋高一著。

業界認為,台積電未來所有晶圓廠營運及技術研發、財務及人事等都向魏哲家報告,等於魏哲家手握兵權。但魏哲家決策需要符合董事會的指導方針,劉德音身為董事長,不僅是策略最後決定者,也是董事會主導者,所以兵符是握在劉德音手中。

由此來看,劉、魏兩人手中的權力都是一實一虛,若能充分合作,自會有互補作用,加上現任副董事長曾繁城仍會留任,可擔任看守內閣的角色,只要劉、魏兩人可以合作愉快,台積電的營運就可步上正向循環而持續壯大。

但張忠謀明年退休後,劉、魏兩人要如何扛起台積的這塊金招牌,全球半導體及科技大廠都在看,且實際的挑戰才要開始。業界分析,半導體大廠一旦啟動交棒,第一個挑戰就是大客戶殺價壓力會立即湧現。換言之,劉、魏兩人要如何抵抗來自蘋果、輝達(NVIDIA)等大客戶的降價要求,將是這個位子能否坐得穩、坐得好的關鍵。

評析
劉、魏兩人手中的權力都是一實一虛,若能充分合作,自會有互補作用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5:26: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31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敲定3奈米建廠大業 半導體教父退得漂亮

涂志豪/人物側寫

台積電近期針對「未來」進行的布局動作可說是馬不停蹄,首先是確認了7奈米及5奈米之後的微影技術將採用極紫外光(EUV),再來是確認了3奈米晶圓廠將留在台灣。也就是說,台積電已經確認了2025年之前的技術藍圖及產能規劃方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拋出將在明年6月裸退消息,只能說張忠謀「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退得漂亮。

台灣在1970年代決定發展半導體,當時除了派出許多工程師向美國RCA進行技術移轉計畫,也延攬包括張忠謀在內的國際半導體廠主管來台任職。隨著張忠謀宣布將在明年退休,台灣半導體產業界第一代元老已全部退休,第二代已完成接班,台灣半導體業可說告別了舊時代,新的時代已經來臨。

台積電在今年年報中首度提及台積電正在進行傳承計畫,並預告董事長張忠謀在完成為期數年的傳承計畫後,將正式卸下董事長職位並完成交棒。只是沒想到,傳承計畫進行的如此順利,張忠謀在明年正式退休,台積電將由現在的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及魏哲家接棒演出。

以技術推進的角度來看,台積電現階段已完成了7奈米的技術及產能建置,將在2018年開始進入量產,2019年起正式導入EUV微影技術,而2020年5奈米也將上線量產,針對5奈米量身打造的晶圓廠已確定落腳南科Fab 14,新廠已在下半年動土。

台積電原本要明年初才決定3奈米建廠地點,但因為在3奈米技術研發上已有明顯突破,因此提前於上周五宣布3奈米晶圓廠會在台灣繼續投資建廠。根據設備商的規劃,台積電3奈米將在2022年進入量產,若摩爾定律仍然有效,則3奈米製程的領先地位至少可維持到2025年。

張忠謀日前談到摩爾定律時指出,摩爾定律至少還有10年時間可以發展,其中已納入5奈米與3奈米的發展時間,但能否再往2奈米以下發展,難度相當高,因此是否會有該製程還要再過幾年才能確定。

由此來看,張忠謀在交棒給劉、魏兩人之前,已經完成了3奈米之前的規畫,把台積電2025年之前的技術及產能藍圖全都畫好了。在大政方針不變下,只要全球總體經濟不要出現太大變化,台積電可以用目前的營運能量,一路壯大到2025年。張忠謀在此時退休,不僅台積電市值創下新高、股價攀上高峰,今年全年營收還將突破新台幣1兆元再創歷史新高,自然是退得漂亮。

評析
台積電3奈米將在2022年進入量產,若摩爾定律仍然有效,則3奈米製程的領先地位至少可維持到2025年。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5:26: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6 15:28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退休寫自傳、玩橋牌...

蘇嘉維、涂志豪/新竹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將在明年6月退休,昨(2)日他在記者會中表示,退休後第一件事要把自傳完成,之後會重拾橋牌興趣。張忠謀也說,每一年台積電都在創造奇蹟,他自己也會要求員工喊好幾次「我愛台積、再創奇蹟」的口號,對劉德音及魏哲家兩位接班人,他有很大的信心及充份的期待。以下是記者會訪談紀要。

問:是何時開始有退休的打算?

雙首長制是他重要貢獻

答:今年年初的時候已就在思考退休,包括退休後公司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經營模式?也在思考該如何給公司留一件最重要的東西?因此在今年6月的時候,正式決定台積電未來將走向雙首長制度。退休的決定是逐漸形成的,跟年紀當然有關係,每過一年又對退休意念高了一點。「雙首長制」我想應該是對公司非常重要的貢獻、最後的貢獻。

問:對台積電最自豪的成就?

助智慧型手機快速出現

答:台積電本來是沒沒無聞的一間公司,且不被市場所看好,從當時資本額2.2億美元,到現在市場價值已經成長到1,800億美元,台積電當初採用創新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是毀滅性、毀壞性的商業模式,但這個商業模式也是執行了10幾年後才被市場所看見它的效果。

1987年時,沒人認為台灣在半導體有什麼地位,現在台灣已經是半導體的重鎮,台積電佔有相當大的功勞,創立初期只有100多個員工,雖然當時待遇還不錯,但跟當時的台灣社會員工待遇只是差不多而已。現在台積電已經有4.7萬個員工,他們的待遇是遠在社會平均水準之上,這些家庭更因為有了台積電而使得生活改善不少。半導體界有許多的創新,但假如沒有台積電不可能會有這麼多無晶圓廠(Fabless),假使沒有台積電,智慧型手機不會這麼快出現,它改變了世界上幾十億人生活方式。

問:退休後不會再擔任任何職務?公司會不會頒發榮譽董事長?

答:按照台積電的規定,必須擔任公司董事,才能有榮譽董事長的頭銜,退休後絕對不會擔任台積電相關職務。

問:退休後的規劃?

未來「多一些家族旅遊」

答:退休後第一件事要把自傳的下冊完成,之後會重拾橋牌興趣,最近已經開始約朋友打橋牌,大約一個月會打兩次橋牌。至於除了橋牌的其他規劃,希望未來能夠多一些家族旅遊,例如到歐洲或美國等地走走,不論是以前沒去過的地方或是以前去過現在想去的地方,都是旅遊的考慮範圍之內。當然也會持續閱讀,因為閱讀是我平常很大的興趣,就算是現在也有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在閱讀上。

問:選在這個時間宣布退休,是不是代表台積電現在萬里無雲,把競爭對手遠拋在後面?

我愛台積、再創奇蹟
答:絕對不是萬里無雲,台積電過去30年以來每年的挑戰都很大,挑戰來自四面八方,從尖端技術方案,目前有1~2個非常厲害的競爭對手。成熟製程方面,則有十幾個競爭者,從來沒有一刻是萬里無雲,現在更不是。每一年台積電都再創奇蹟,特別是運動會的時候,我也會要求員工喊好幾次「我愛台積、再創奇蹟」的口號,對兩位新首長有很大的信心及充份期待。

問:採用雙首長制度,未來會不會擔心意見有所分歧?

有出色的董事會可制衡

答:相信魏哲家及劉德音意見分歧時間不多,可是難免還是會有的,我覺得董事會對任何一個公司而言都是相當重要,最近收到相當大股東國外大基金的負責人來信,他說他認為好的公司,要從Outstanding(出色)的董事會開始,現在台積電已經有了出色的董事會,也擁有5個獨立董事,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業界高層,至少3位獨立董事是從半導體業中崛起,若兩人(魏哲家、劉德音)有意見分歧,董事會應該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外資或會因此多買台積電

問:董事長本身已被外界認為與台積電畫上等號,未來該如何?

答: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我有了相當的心理準備才宣布退休,這個心理準備在今年初已經完成了,假如一個人可以長生不老、我會繼續做下去,過去30年是我很興奮很愉快的一段日子。至於會不會擔心卸任後造成公司股價波動?我想不會,相信他們(外資)不會拋售股票,搞不好還會想說我終於離開了,也許會多買一點台積電股票。

評析
張忠謀將在明年6月退休,退休後第一件事要把自傳完成,之後會重拾橋牌興趣。

 樓主| 發表於 2018-3-26 15:27: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ADR開盤漲 「利空出盡」

張志榮/台北報導

台積電昨(2)日宣佈,董事長張忠謀將於明年6月退休,引發外資圈關注,外資法人指出,台積電小心翼翼、非常有技巧地著手拆解這顆「股價最大未爆彈」,將衝擊降至最低做法是對的,2日美國存託憑證(ADR)開盤漲幅逾1%、可解讀為利空出盡!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張忠謀「加碼」掛保證,釋出看好「未來幾年每年營收成長率皆可達5%至10%」與「台積電成長力道將優於半導體產業」等利多消息,某種程度上可以降低對股價衝擊。

花旗環球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徐振志表示,台積電從10月起開始慶祝成立30週年,過去30年來,張忠謀將台積電打造成世界級獲利的公司,因此訂定明年6月退休,頗有承先啟後味道。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張忠謀退休是遲早都要發生的事,只是不知道哪天會發生,從昨天股價仍上漲1.85%來看,顯然這項消息並未事先曝光,而晚間ADR開盤股價漲幅逾1%,頗有利空出盡味道,除非美股尾盤重挫,否則今天現貨開盤也可期待。

前外資券商分析師陸行之指出,張忠謀非常有技巧的處理外資圈相當關心的退休議題,如時間點訂在「明年6月」、而非「今天起」;再者,張忠謀應該已經將未來3年台積電營運藍圖規劃好,因此影響有限。

陸行之還認為,外資圈需要到注意的層面有下列3項:一、未來3至5年張忠謀沒預測到的風險,例如三星將晶圓代工業務切割出來上市;二、5年後張忠謀沒規劃到的風險,如3奈米後高階製程所採用的材料;三、劉魏雙首長的政策制定能力(過去模式是由張忠謀制定政策、劉魏兩位共同執行長來負責執行)。

評析
張忠謀應該已經將未來3年台積電營運藍圖規劃好,因此張忠謀退休影響有限。

 樓主| 發表於 2018-3-29 15: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9 15:23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上市23年 投報率驚人

陳昱光/台北報導



台積電上市超過23年,市值從748億元攀增至近5.72兆元,翻了76.3倍,不僅穩居台股權值王,也躍升為全球半導體巨擘。台積電賺錢一把罩,年年賺錢、配股配息,股價表現也沒讓人失望,若投資人從上市抱到現在,投報率高達89.6倍,十分驚人。

台積電成立於1987年,由張忠謀擔任董事長一職,今年邁入第30年。7年後,公司在1994年9月5日上市,開盤及收盤都是96元;有趣的是,台積掛牌首周的單日成交量竟都不到5張,很難讓人聯想到當時的台積電,日後竟會變成穩居台股市值第一的權值王。

根據台新投顧統計,台積電近23年,股本從78億元膨脹到目前的2,593億元,總市值也從748.8億元攀升至近5.72兆元,公司規模及股價大幅提升。換句話說,如果在台積掛牌首日買進的投資人,只要長抱到昨日為止,包含「股子股孫」在內,整體投資報酬率竟然高達89.6倍。

為了因應半導體產業的高資本支出需求,並兼顧股東、員工權益,台積電早期以配發股票股利為主,曾連續18年配股,股本不斷增加下,也讓台積電在1997年首次登上台股市值冠軍寶座。

近年來,隨著公司營運現金變多及獲利提升,台積電股利政策自2009年轉變以配息居多,去年度每股現金股利達7元新高,連續配息期間長達14年。

對於台積未來展望,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台積電已把未來3~5年先進製程布局完成,現階段依然維持領先地位,與競爭者皆有一定程度的差距,除了手機晶片需求是目前主要營收來源之外,物聯網、AI、車用等長期趨勢應用,台積電可望都是主要受惠者,看好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而外資持有台積股票占比持續提高,在2004年8月首度超過5成,目前已達到近8成水準,去年光是現金股利,外資就領走了1,455億元。有市場人士嘆息,台積電成立30年來,為台灣經濟與半導體產業貢獻良多,只可惜在資本市場中,大部分的成長果實都被外資拿走了,令人感到相當可惜。

評析
台積電上市超過23年,市值從748億元攀增至近5.72兆元,翻了76.3倍,若投資人從上市抱到現在,投報率高達89.6倍。

 樓主| 發表於 2018-3-29 15:21: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29 15:23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後張忠謀時代 台積面臨三挑戰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2)日宣布裸退交棒計畫,樹立典範。法人認為,台積電基礎穩固,但後張忠謀時代,台積電接班人將面臨市場需求、投資回收與同業競爭等三大挑戰。

張忠謀決定在明年6月股東會過後交棒,從台積電的布局藍圖來看,他也為下一個接班人先行打底。除了目前28奈米的基礎穩固外,10奈米、7奈米、3奈米等先進製程進度順利,7奈米已於上季底試產,3奈米則選定設廠南科,算是完成最基礎的框架。

不過,對劉德音和魏哲家兩位新的領導人而言,前方還是有不少挑戰等著他們兩位。法人認為,首先,過去全球科技業原本的主力市場PC、手機、電視等都進入高原期,高速成長引擎均已消失。

而各界引頸期待的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AI)等則還在萌芽階段,能否在PC和手機的衰退期補足缺口,為產業創造出貨量、營收和獲利的成長性,現階段還值得觀察。

此外,繼三星積極與台積電爭搶蘋果、高通訂單外,另一隻大猩猩英特爾今年也高調宣布進軍晶圓代工市場,雖然英特爾本身擁有產品線,可能與潛在客戶具備競爭關係,但以其技術實力,仍是不可忽視的對手。

況且,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正努力追趕中,並透過政府補助的力量大力扶植當地產業。法人認為,即使短期與台積電存在技術落差,但仍可在低階領域發揮搶單的影響力。

法人認為,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的地位短期無可動搖,在先進製程的布局一路搶先,保持技術優勢,但先進製程的投資成本高,有能力使用的客戶數也會變少,未來大投資的成本如何回收,將影響台積電後續的獲利表現。

評析
後張忠謀時代,台積電接班人將面臨市場需求、投資回收與同業競爭等三大挑戰。

 樓主| 發表於 2018-3-29 15:22: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3日經濟日報 ,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兩大王牌…一個都不能少

經濟日報 記者 謝佳雯

雙接班人之爭常出現在許多企業中,令投資人最擔心的是失利的一方變成最了解你的競爭對手。業界認為,這次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苦心自創雙首長架構,是從歐洲企業的架構進行微調,苦心要讓「一個都不能少」的兩大接班王牌,都能夠達到心理平衡。

台灣這幾年雖然流行共同治理制度,但企業最高領導者仍是董事長。這次台積電卻選擇採用「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非常罕見。

張忠謀親自對外說明未來兩人分工時表示,魏哲家擔任總裁將在董事會的指導方針下經營台積電;而劉德音為董事長,領導董事會也會是公司最後決策把關者。

業界認為,在接班人競賽中,最擔心的是落敗者出走,轉投競爭對手陣營,變成最了解自己的敵人,或許這是張忠謀選擇雙首長制的用意。

評析
在接班人競賽中,最擔心的是落敗者出走,轉投競爭對手陣營,變成最了解自己的敵人,或許這是張忠謀選擇雙首長制的用意。

 樓主| 發表於 2018-4-1 18:03: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3日經濟日報 ,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今年營收估增一成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2)日宣布交棒計畫,且這次將會正式裸退,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但他對於台積電的前景仍相當有信心,認為未來幾年,以美元計算,營收年成長仍將保持5%到10%,亦可保持結構性獲利。

張忠謀昨日拋出明年6月交棒的計畫,媒體詢問是否擔心股東因此賣股?張忠謀認為,股東不會因為他退休而賣股票,並開玩笑說:「我想他們或許覺得終於這個人去了,會多買一點。」

對於明年6月過後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張忠謀仍相當有信心。

他指出,他前年就說過,未來可見幾年內,他能看到台積電的營收成長,以美元計算,會是每年5%到10%左右。

張忠謀說,台積電去年成長目標已經實現,今年營收年成長大約接近一成。

評析
張忠謀認為台積電未來幾年,以美元計算,營收年成長仍將保持5%到10%,亦可保持結構性獲利。
 樓主| 發表於 2018-4-1 18:04: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忠謀創四項第一 築兩個障礙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張忠謀領軍台積電30餘年,創造四個第一,也築起兩道競爭障礙的高牆。

台積電成立於1987年,今年邁入第30年。創立之初,就是首創專業晶圓製造業務,專門為晶片廠製造晶片,成為全球首家晶圓代工廠。

張忠謀昨(2)日說,台積電創新的商業模式是毀壞性的商業模式,只是在做了10多年後,毀壞性才被大家看到;如今台灣已經是半導體重鎮,台積電的功勞相當大。

台積電其餘的三個第一,都是與過去的累積和成就有關,不僅拿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今年市值更達到1,800億美元,打敗英特爾,成為全球半導體廠市值最高,也是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市值之最。

而台積電這幾年拚命追趕先進製程,光是第一座3奈米新廠的投資金額就上看2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達到6,000億元,就是意在建立資本和技術障礙。

台積電的3奈米新廠堆高半導體資本和技術競賽的門檻,已讓二線廠商宣布暫緩跟進先進製程競賽,台積晶圓代工龍頭地位更加穩固。

張忠謀在宣布裸退前,也宣布台積電3奈米新廠地點確定落腳南科,奠定台積電未來五、六千億元的投資規模根留台灣,對上游設備、材料、封測等帶來群聚效應。以過去政府估算台積電的擴散效應來看,未來這座3奈米廠可帶來外溢投資將達7,500億元。

台積電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這幾年砸大錢投資先進製程不手軟,因此資本支出年年處於高峰,每年大多在百億美元上下;尤其台灣更是其擴廠首選之地,吸引上下游在台投資熱潮。

過去政府在計算投資案的擴散效益時,大多用1.5倍至2倍為計算模式。像是台積這次計畫斥資五、六千億元設3奈米生產線,後續還會帶動封測、材料、設備等產業在台投資, 擴大上下游投資規模,效益倍增,這也是政府極力拉攏台積電3奈米廠留在台灣的主因。

評析
台積電的3奈米新廠堆高資本和技術的門檻,讓二線廠商暫緩跟進,台積晶圓代工龍頭地位更加穩固。
 樓主| 發表於 2018-4-1 18:0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兩次落榜… 成就張忠謀半導體教父

經濟日報 記者 謝佳雯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連續兩次爭取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班資格考落榜,陰錯陽差卻成就這位半導體教父。對於這份工作的熱愛,讓他在昨(2)日的宣布記者會上不禁直言:「人如果可以長生不老,我會做下去。過去30年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

張忠謀的接班和交棒計畫共分三階段,前後長達12年的時間打造完美裸退計畫。從這次對於接班人劉德音、魏哲家的職務分配,還有退休和接班時程的發布時間來看,更彰顯他處事之細膩。

張忠謀1931年生,今年86歲。他在1949年前往美國波士頓就讀哈佛大學,再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MIT)唸機械工程系,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

在一般人看來很順利的人生,卻有一段令他最難忘的插曲。張忠謀原本信心滿滿準備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資格考,希望未來能在大學擔任教授的工作,沒想到落榜兩次,之後取得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但根據MIT規定,兩次博士生資格考未能通過,將終身不得錄取。兩度落榜,判定他此生無法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班,讓他足足有一周的時間吃不下也睡不好。

張忠謀花了一周的時間調適心情,拿著MIT的碩士學歷踏入半導體業,一路從德儀到通用儀器,跟著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並籌辦台積電,首創專業晶圓代工業務,讓晶片廠專心設計,製造的工作由台積電代勞,建立成功的產業分工模式。
 樓主| 發表於 2018-4-1 18:04: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忠謀公司治理的啟示

經濟日報 葉銀華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日宣布,明年6月他將正式退休,不再下屆續任董事,也不再參與台積電的經營管理工作。張董事長的確帶領台積電不斷創造高峰,他在公司治理帶來的啟示為何?

首先,清楚定位台積電,開啟全球首創的晶圓代工的營運模式;同時在2010年後大舉提高資本支出、增加研發預算與鞏固客戶,拉升成長動能。同時他也一直控制財務風險,例如:負債占資產約為三成,付息負債占資產約為一成多。這是公司最高領導者在營運、財務模式定義清楚與兼顧的範例。

在張董事長主政的30年,創造台積電市值達5.7兆元,占台灣證交所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8.7%。昨日收盤價為220元,最近一年股票報酬率24.76%,市價淨值比(P/B)為4.26倍,本益比(P/E)為16.29倍。這些成績皆屬於難能可貴。

其次,在其主導台積電30年中,歷經股權結構集中到股權分散,而董事會也由最大、次大股東與內部管理者組成,轉變成獨立的外部董事約占六成多;在這一屆的八席董事,獨立董事占五席,以及二位內部管理者、一位國發基金的代表。以上算是股權結構與董事會組成有搭配變動的範例。而且在股權結構的變化過程,目前台積電外資法人持股為79.12%,再加上國發基金與其他法人持股,法人持股總合達91.65%。

再者,除著重公司治理外,亦力行社會責任。代表範例是2014年7月底、8月初的高雄石化氣爆災難。台積電實際瞭解災民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可以回到原本正常的生活。因此,台積電、協力廠商挨家挨戶調查受災戶的災損情形,以實際救助、修復代替捐款。而災戶指出,台積電對災民的協助「很直接、很快速」,稱讚台積電的效率與品質,並懸掛紅布條感謝台積電。

最後,著手傳承與接班人訓練計劃。一位成功的創業者不僅是自己任內對公司有明顯的建樹,更要在位時著手、完成傳承與接班人訓練計劃,使公司在創業者退休後,仍然有成長動能。此方面可能是張董事長面臨最重要的課題。大家都知道他在2005年首度不擔任執行長,專職董事長,然而2009年初金融海嘯引起的勞資糾紛,他又回任執行長。

創辦人的傳承計畫,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容易的事。2013年11月,台積電的傳承計畫上演續集,張忠謀卸下台積電執行長的職務,由劉德音及魏哲家從共同營運長,升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張忠謀還是「管事」的董事長。2015年5月底,張忠謀董事長在一場座談會笑說「如果要找最好、最有經驗的接班人,也不會比我更好」。他坦言不太喜歡談接班人話題,但總得替未來做準備,他最重視接班人是否固守台積電的核心價值,包括和客戶維持夥伴關係。

根據昨日的宣布,明年6月股東大會後,台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將擔任董事長,魏哲家將擔任總裁。所有現任董事除張忠謀外,均已同意被提名並於股東會選舉後續任下屆董事,並同意支持此雙首長平行領導。而劉、魏兩人皆歷任營運長、執行長後再接班,這是國外大型企業的慣例;而共同領導也是強人之後可能的傳承模式。

接下來,經營重任落在新任董事長、總裁身上,希望在未來八個月的時間,台積電董事會要明確規劃雙首長平行領導的模式,讓公司能像過去有決策效率與成長動能。畢竟,雙首長平行領導要能成功,仍有賴董事會的治理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台積電的成功,也要感謝三十年前李國鼎先生的慧眼與睿智,邀請張忠謀回台創立台積電。

(作者是交通大學財金所教授葉銀華)

評析
台積電董事會要明確規劃雙首長平行領導的模式,讓公司能像過去有決策效率與成長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8-4-1 18:08: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1 18:11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3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忠謀這3場勝仗 打趴三星、格羅方德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昨天宣布了退休與接班計劃,備受金融市場與國內外投資人矚目。若觀察2009年他重新執掌台積電至今的作為,可以發現張爺爺至少打了3場勝仗,得以把美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與南韓三星電子等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

《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導,2016年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的市佔率為50.6%,美國格羅方德以9.6%居次,聯電(2003)以8.1%排第3,三星則以7.9%居第4位。

換句話說,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上,不僅是龍頭,而且是佔有半壁江山的大廠,且遠遠領先第2名。

這是怎麼做到的?
第一,台積電「越級」推出28奈米製程且成功量產,良率打趴三星與格羅方德,拿下蘋果iPhone 6及後續的應用處理器代工訂單;
第二,台積電在16奈米製程「後發先至」,在第3個版本的製程超越三星水準,拿下蘋果iPhone 7的應用處理器代工訂單;
第三,台積電成功運用規模經濟的優勢,以低價手段成功擊退在28奈米「上門踢館」的業界2哥、美國格羅方德。

中國財經新聞網站「雪球」在昨天刊出題為「廉頗老矣的台積電和少年得志的中芯國際,紅色資本揮鞭東指」的專文,深度分析台積電創立30年來的歷程,與張忠謀的創業故事,相關段落摘述如下:

2010年,張忠謀跳過當時應當推出的32nm,直接推出28nm技術,一舉成功量產,而三星與格羅方德的生產良率卻始終無法提升,台積電一舉贏得iPhone 6及後續晶片的訂單。

那年博通(美國通信晶片製造商)財務長曾表示,他擔心台積電把對手甩得太遠,結果在28nm製程,「很可能我們只有一個(代工)選擇」。

確認28nm將會大成功後,張忠謀每個月對高階主管耳提面命,要他們不要鬆懈,「乘勝追擊」。台積電針對智慧手機晶片設計的主流製程,一連推出4個版本,幾乎年年改版,讓對手窮於追趕。28nm創造了其歷史上最賺錢、稱霸時間最長的產品。

緊接著就是智慧手機爆發的浪潮,產能到頭來根本還不夠用。選對技術並及時量產,拉開了與其他對手的距離。

眼看追趕無望,三星決定採取張忠謀高舉高打的做法,押注14nm,並向蘋果承諾產出的晶片,技術規格要比台積電好、量產時間比台積電早半年,也真的一一做到。對三星通吃A9處理器訂單的擔憂,也一度引發台積電股價的大跌。

但台積電將28nm的4連擊策略搬到了16nm上。第1代產品雖不如三星,但2代已不相上下,第3代就通吃了iPhone 7的處理器訂單。而三星只有一次打補丁的改版,外界評價不高。

三星縱有財力、人力和物力,卻沒有台積電的客戶規模,即便出了幾代產品,也沒有銷量。

在規模經濟的優勢下,台積電有底氣打價格戰,2015年底格羅方德在低階28nm與台積電爭奪市場,台積電祭出降價大旗,格羅方德的28nm訂單蕩然無存。

2016年1月格羅方德產能利用率低到3成以下,甚至將美國紐約廠的閒置機台一台台膠封起來。在分析師、客戶的眼裡,三星、格羅方德都已被台積電拉開距離。

在晶圓代工領域,「未來十年看不到對手」,一位大客戶評論道。

2017年7月24日,三星電子代工業務執行副總裁表示,未來5年將透過吸引更多小客戶的方式,把晶片代工製造業務市場份額(市佔率)提高至少兩倍至25%,目標是「成為市場上強勁的第2名」。

三星是理智的,與王座上的台積電相比,實力懸殊太大。
 樓主| 發表於 2018-4-1 18:09: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3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觀察站/ 張忠謀給繼承者留了一手好牌

聯合晚報 本報記者張家瑋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明年退休,他退休前拍板定案3奈米新廠落腳南科,讓台積電跨出近年最重要的一步。

張忠謀昨天宣布於明年股東會後正式退休,且不接受任何形式頭銜,交棒給劉德音、魏哲家,接班問題獲妥善解決,市場予以肯定。

晶圓代工先進製程進入白熱化階段,台積電加緊在3奈米布局,但面臨台灣投資環境缺水、缺電、缺工、缺人才、缺土地的「五缺」困境,張忠謀親上火線與政府官員簡報或媒體喊話,才獲得政府部門正視並承諾解決,最終台積電3奈米確定落腳台灣,張忠謀在新接班人尚未上路前,預先排除路上障礙。

猛禽撫育小鷹,終有展翅離巢一天,如張忠謀所言,台積電最大挑戰不是市場而是競爭者,7奈米是台積與競爭對手重要戰役,面對南韓三星咄咄逼近,台積電的10奈米產品良率優於競爭對手,7奈米更進度超前,良率大勝三星,並且奪回高通等重要客戶訂單。

台積電與三星之間是比時間、比技術也比成本價格競爭力,在考量成本價格之下,還要能兼顧獲利數字,種種因素夾雜在內,兩家公司傾全力投入,晶圓教父精心規劃布局、穩紮穩打,7奈米目前已累積有30家客戶採用,於明年一推出就可獲得很高市占率。

評析
張忠謀宣布明年退休,他退休前拍板定案3奈米新廠落腳南科,讓台積電跨出近年最重要的一步。

 樓主| 發表於 2018-4-5 13:50: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5 13:54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4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董交棒 台積股價新高
認穩坐晶圓代工龍頭 外資淡定

【林韋伶、劉煥彥╱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周一宣布明年6月交棒,昨台積電股價上漲2元,收222.5元,創歷史新高,加上外資昨出具報告,對於交棒議題呈中性偏多看法,目標價落在217~250元,接班布局對股價影響有限。

歐系外資指出,由於台積電的策略已經底定且人才濟濟,預期公司的領先技術與市佔率都不會受影響。歐系外資也認為,儘管張忠謀退休,但公司文化已建立,且劉德音與魏哲家2人從2013年起擔任共同執行長至今,表現市場有目共睹。

最大威脅三星中國
美系外資則認為,張忠謀提前宣布交棒,顯示台積電成功的公司治理,比起張忠謀突然離開,有計劃且順暢的接班對市場比較好。日系外資分析,接班順暢的台積電,至少未來3~5年業務發展都不會有問題。

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路透專欄作家Robyn Mak等認為,台積電未來5年仍將穩坐晶圓代工龍頭,但在後張忠謀時代最大威脅將來自三星電子與中國半導體廠。分析指出,三星已宣示5年內要衝刺晶圓代工市佔率至25%,單是今年半導體資本支出上看220億美元(約6700億元台幣),遠高於台積電,而中國半導體廠坐擁中國政府每年數十億美元挹注,中長期也可能形成威脅。

傳魏哲家負責蘋果
此外《日本經濟新聞》引述半導體業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張忠謀宣布交棒給共同執行長劉德音與魏哲家,2人其實都已負責台積電當前最重要的客戶。

《日本經濟新聞》指,台積電目前約有450家客戶,其中魏哲家負責最大客戶蘋果與聯發科(2454);劉德音則負責台積電的第2大客戶,美國通信晶片巨擘高通。不過此訊息未獲證實。

評析
張忠謀提前宣布交棒,顯示台積電成功的公司治理,比起張忠謀突然離開,有計劃且順暢的接班對市場比較好。

 樓主| 發表於 2018-4-5 13:50: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5 13:53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基本面強大 五外資挺

經濟日報 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明年退休後,五大外資券商昨(3)日發表最新看法,重申對台積電正向展望,印證外資圈「宣布退休非利空」的預期。

台積電是台股最大權值股,走向攸關台股後市。外資目前對台積電持股仍接近八成,外資券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瑞銀、花旗環球、里昂、德意志證券等,均持續看多台積電後市,顯示台積電股價再創新高,機會十分濃厚。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長期看好台積電營運,他指出,張忠謀現在決定退休時程「是不是太早」,沒有正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台積電現在的基本面是前所未見的強大(unprecedentedly strong)。

詹家鴻看好理由有三:一、台積電7奈米製程在先進製程中為領導地位。二、因採用極紫外光(EUV)與先進封裝,半導體產業將持續進化。三、繼智慧手機後,台積電已切入高效能運算(HPC),將是未來成長重心。

外資圈給予台積電最高推測合理股價達300元的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假設市場完全忽略台積電穩健成長力道,台積股價短期遇到一些情緒性賣壓,然而,單用明年股息可能增加到8元來計算,200元也有強力支撐,相當於現金殖利率達4%。

短期來看,外資圈認為,除了蘋果A11應用處理器晶片採用台積電10奈米製程,華為的AI相關晶片也採用該製程,研判台積電10奈米出貨旺到明年首季。在10奈米量產之後,7奈米製程進度則會加快腳步,時間點落在明年上半年,該製程將廣泛應用在智慧機應用處理器晶片等。

評析
張忠謀宣布退休非利空,台積電現在的基本面是前所未見的強大

 樓主| 發表於 2018-4-5 13:50: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5 13:53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董戰略…深思熟慮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明年6月退休,震撼全球。但台積電供應鏈分析,張忠謀接班布局深思熟慮,以台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獨特的商業模式、技術領先和長久客戶合作,可確保持續領先地位。

張忠謀2009年回鍋重掌執行長後,就開啟他的接班布局,後來遴選三位共同營運長,接著共同營運長之一的蔣尚義退休,2013年張忠謀卸下執行長職務,由另外二位共同營運長劉德音和魏哲家接任共同執行長。

日前他宣布明年6月裸退,並首創台積電採雙首長制,董事長由劉德音擔任,魏哲家擔任總裁,原因就是要在30周年慶前,對客戶、員工、供應鏈表示尊重,就可看出,張忠謀對他交棒是非常慎重,而且是深思熟慮。

張忠謀在宣布退休記者會中,強調台積電擁有的優勢是技術領先、製造地位領先,以及客戶的信任。特別是客戶的信任,靠的是每天努力,點滴累積才能獲得。

台積電供應鍵分析,張忠謀提出台積電三大優勢,也是強敵英特爾和三星難以撼動台積電的最佳憑藉。

就技術而言,英特爾絕對是在台積電之上,但英特爾從個人電腦霸主,錯失手機快速崛起商機,目前正從手機市場泥沼中慢慢爬出,為避免重蹈手機覆轍,把資源轉向AI人工智慧,併購Mobileye,雖然在晶圓代工也有足夠技術能力和台積電匹敵,但其代工的規模客戶信任度,遠不足台積,更何將資深分散至發展手機和AI,和台積電全力投注在晶圓代工,能量差異高下立判。

此情況放在三星也處於相當的處境,雖然三星傾全力要挖走台積電最大客戶蘋果的手機晶片訂單,但蘋果對台積電的營運模式和技術,幾乎是滿意到不行,如果不是關鍵零組件如記憶體和OLED面板掌握在三星手上,蘋果幾乎不會理會三星。

張忠謀選在明年6月退休,換句話說,也是他看到台積電在晶圓代工上,已在7奈米以下感受不到強敵三星和英特爾的威脅,而且台積電也從技術拚戰,兌變卡位以全方位製程技術,卡位行動裝置、高效能運算、汽車電子及物聯網四大領域,並成立四大技術平台,因此,除非半導體產業有重大結構轉變,否則,即使英特爾和三星有積極跨足晶圓代工,也難撼動台積的地位。

評析
以台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獨特的商業模式、技術領先和長久客戶合作,可確保持續領先地位。

 樓主| 發表於 2018-4-5 13:51: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5 13:52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再添震撼彈 台積二元老明年退休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主掌資訊及採購的資深副總經理暨資訊長左大川和研發副總兼技術長孫元成,將於明年2月屆齡退休,由於二人已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提出不再留任,二人將會比張忠謀先行退休。

由於左大川主掌台積電數千億元的設備採購,以及資安防護大任,孫元成更是台積電倚重的技術大將,這二根大柱未來交由誰接棒,也將是張忠謀宣布明年6月退休前重要人事布局。

張忠謀日前在宣布退休記者會中,坦承會有二位中階主管明年2月屆齡退休,但當時他未透露退休名單。

張忠謀也不認為他退休會引發中階主管退休潮。他說,絕大部分的主管他都問過了,只有二位是本來就預計明年退休,並不是受他退休的影響而改變計畫。

張忠謀表示,台積電規定的退休年齡是「67歲」,假如本人願意,而董事會也同意,則可以把退休時間往後遞延。

據調查,向張忠謀提出明年2月屆齡退休的二位中階主管,正是目前主掌台積電數千億元設備採購及資安防護的資深副總暨資訊長左大川,以及擔任台積電研發技術副總兼技術長孫元成。

台積電發言體系表示,因這些人都是個別向張忠謀報告,不會清楚個人動向,但相信董事長會在退休前做好安排,不會影響台積電營運。

台積電目前資深副總僅剩左大川、財務長何麗梅、負責研發的羅唯仁,負責營運和產品發展的秦永沛和美國子公司執行長Rick Cassidy,左大川明年2月退休後,台積電資深副總將只剩四位。

至於孫元成,擔任台積電技術長,並與羅唯仁、另一位也是負責研發的米玉傑,形成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發展鐵三角,其中羅唯仁今年7月屆滿67歲繼續留任。

評析
台積電規定的退休年齡是67歲,假如本人願意,而董事會也同意,則可以把退休時間往後遞延。

 樓主| 發表於 2018-4-5 13:51: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5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大陸晶圓代工市場估增16% 台積電居冠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17年10月5日電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市場今年可望逼近70億美元規模,將較去年成長達16%;台積電 (2330) 將居龍頭地位,市占率將達46%。

研調機構IC Insights表示,隨著IC設計廠崛起,大陸晶圓代工需求同步升溫,預估今年大陸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將逼近70億美元,將增加16%,增幅將是整體晶圓代工市場的1倍以上,占整體晶圓代工比重將達13%。

台積電今年大陸市場業績將約31.7億美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將僅約1成;不過,台積電大陸市占率將達46%,穩居龍頭地位。

中芯今年大陸市場業績將約14.55億美元,大陸市占率將約21%,將是第2大廠;聯電大陸市場業績將約6.35億美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將約13%,大陸市占率約9%,將為第3大廠。

IC Insights指出,大陸晶圓代工市場高度成長,多數晶圓代工廠已制定未來幾年在大陸的定位或擴大生產的計畫;如聯電 (2303) 廈門12吋晶圓廠已量產,台積電南京12吋晶圓廠也將於明年下半年量產。

評析
大陸晶圓代工市場今年可望逼近70億美元規模,將較去年成長達16%;台積電將居龍頭地位,市占率將達46%。

 樓主| 發表於 2018-4-5 13:57: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6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晶圓代工廠中國營收比攀升 研調估將達13%

陳俐妏/台北報導

中國扶植半導體產業,近期中國IC設計業者紛紛崛起,晶圓代工廠也抓住此趨勢拓展市場,IC Insights調查顯示,以台積電(2330)、中芯、聯電(2303)等大廠中國營收來看,將其占晶圓代工廠今年應收比達13%。

IC Insights調查指出,以今年台積電、中芯、聯電、格羅方德、華虹、上海華力微、武漢新芯集成電路等中國市場營收來估計,今年相關晶圓代工廠中國營收將上看70億美元,相較前年、去年的4.8億美元、6億美元有明顯提升。

加總相關晶圓代工場中國營收比,已從前年的11%,去年成長至12%,今年將上看13%,看準成長趨勢向上,不少晶圓代工廠在未來幾年內將擴大中國產能。

從資料顯示,今年台積電中國市場營收比約10%,但台積電在中國晶圓代工市占率將成長2個百分點達46%,穩居龍頭寶座。其次為中芯的21%,聯電的9%。

台積電、格羅方德、聯電、力晶,以及最近高塔半導體(TowerJazz)陸續宣布啟動中國市場的晶圓生產,預期這些新產能將在今年至明年年底上線。

聯電2016年合資的中國晶圓廠開始40奈米的生產,今年下半年也將引入28奈米製程技術,預期擴產計劃將持續10年

IC Insights分析,中國大力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但獲得製造技術的機會越來越困難。 因此,許多中國IC公司和相關政府機構,透過與晶圓代工廠的合資企業或合作夥伴關係,來獲得領先的製造技術是一趨勢。

而這些合作夥伴關係將使中國企業能夠以先進製程技術獲得生產能力,也將讓中國晶圓代工市場營收和市占率持續攀升。

評析
今年台積電中國市場營收比約10%,但台積電在中國晶圓代工市占率將成長2個百分點達46%,穩居龍頭寶座。

 樓主| 發表於 2018-4-18 19:30: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18 19:31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Q3營收 啵棒!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受惠於10奈米晶圓出貨放量,第3季合併營收超標演出,季增17.9%達2,521.07億元,法人並預期單季獲利可站上900億元大關,且隨著智慧型手機及電腦晶片備貨旺季來臨,帶動整體晶圓出貨,看好第4季營收將成長10%左右,再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昨日公告9月及第3季營收,受到新台幣匯率升值影響,9月合併營收月減3.6%達885.79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1.3%,但仍優於預期。第3季合併營收達2521.07億元,較第2季成長17.9%,與去年同期相較下滑3.2%,營收超越上次法說會中提出的業績展望高標。

在10奈米蘋果A11 Bionic應用處理器晶圓出貨明顯放量下,台積電預估第3季合併營收將介於81.2~82.2億美元之間,以台積電預估第3季平均匯率假設在30.3元情況下,法人預估合併營收介於新台幣2,460~2,490億元之間。然而,台積電第3季營收達2,521.07億元,優於上次法說會中提出的業績展望高標。

台積電預估,第3季平均毛利率達48.5~50.5%,營業利益率達37~39%,雙率表現較第2季低,主要影響原因包括新台幣升值,以及10奈米量產初期獲利低於公司平均水準。法人預期,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可望接近展望上緣,單季獲利應可站上900億元大關。

由於蘋果iPhone X出貨遞延到第四季,台積電A11處理器晶圓出貨旺季將落在第4季,加上12奈米製程進入量產,16奈米及28奈米產能利用率仍維持滿載。法人預期,台積電第4季營收將創下歷史新高,但因第3季基期墊高,所以營收季增幅度會在10%左右。

台積電第4季全力衝刺先進製程,7奈米順利進行試投片,明年第1季開始進入量產階段。法人表示,包括高通、海思、賽靈思(Xilinx)等客戶都會在明年開始採用台積電7奈米投片,第2季後產能陸續開出,將成為營收成長新動能。

台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在上次法說會中表示,7奈米製程已領先同業完成驗證,今年可望取得13個晶片設計定案(tape-out),明年產能拉升速度將會非常快,至於採用極紫外光(EUV)的7+奈米則會在2018年進入試產、2019年開始量產,5奈米會在2019年上半年導入試產,在先進製程維持領先地位。

評析
台積電第4季全力衝刺先進製程,7奈米順利進行試投片,明年第1季開始進入量產階段。

 樓主| 發表於 2018-4-20 19:2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聞分析-加速7奈米量產 台積才能拉開領先

涂志豪

台積電第3季營收超標,第4季營收預估將再創新高,全年營收亦將改寫新高紀錄,這些都已在市場預期中。由於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將在明年6月股東常會後退休,因此,市場法人對台積電的評價,已放眼明年營運可否續創新高,其中,7奈米製程進展將是關鍵。

台積電7奈米製程已進入試產階段,良率表現符合預期,且7奈米的設備有9成與10奈米相同,所以在晶圓製程上,學習曲線已走完,明年可用最快的速度拉高產能。對台積電來說,7奈米若能一舉拿下逾9成市占率,複製當年28奈米高介電金屬閘極(HKMG)製程的領先經驗,就可拉開與對手的技術差距。

台積電7奈米將在明年第1季進入量產階段,根據設備業者消息,明年上半年有3個7奈米大案子進入執行階段,一是4核心ARM Cortex-A72應用處理器的量產,7奈米製程可將核心時脈推升至4GHz。二是台積電首款加速器專屬快取互連一致性測試晶片(Cache Coherent Interconnect for Accelerators,CCIX)能否順利進入量產。三是首款ARM架構伺服器處理器將進入量產。

也就是說,台積電明年上半年若能順利執行3個7奈米大案子,除了可有效推升營收及獲利成長,也能確保下半年7奈米快速進入量產,其中包括市場傳言的蘋果次世代A12應用處理器,以及高通的數款手機晶片等。

台積電另一個7奈米重要布局,就是要在2019年進入量產的極紫外光(EUV)微影製程。台積電在部份光罩層中導入EUV技術的7+奈米,是首度跨入EUV領域的第一場戰爭,勁敵三星及英特爾今年也同樣加快EUV的技術研發,這部份將直接影響到5奈米世代的市場版圖是否重新洗牌。但以台積電的研發能量來看,7奈米及7+奈米的設計流程大致相同,可以順利協助客戶移轉製程,所以業界十分看好其在7奈米世代可大獲全勝。

據設備商推算,台積電明年在協助客戶進行製程微縮之際,也得面臨後續晶片能否補上空缺產能的壓力,如28奈米客戶往16/12奈米或10/7奈米微縮時,原本在40奈米的客戶能否順利進入28奈米世代。據了解,台積電明年的整體晶圓出貨量應可維持高個位數百分比成長,明年以美元計價營收年成長率應可貼近1成。

評析
台積電7奈米若能一舉拿下逾9成市占率,複製當年28奈米HKMG製程的領先經驗,就可拉開與對手的技術差距。

 樓主| 發表於 2018-4-22 19:37:3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22 19:39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8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布建3奈米 張忠謀:在台投資6千億
中國晶片廠短期追不上台積電


【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胸有成竹
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上周宣布他將在明年6月退休後,也接受許多外國媒體訪問,暢談3奈米技術和同業競爭等議題。張忠謀說,台積電將對3奈米先進製程新廠投資逾200億美元(約6075.2億元台幣),並認為中國同業短期不太可能追上台積電,但對三星則持謹慎態度。

台積電上月底宣布,3奈米新廠將坐落南科台南園區,粉碎台積電可能在美國設廠的傳言。張忠謀接受彭博訪問時說:「等到我們完成,等到我們達到所有所需的產能,我想我們可能會花費150億美元(4556.4億元台幣)以上…這只是保守估計,安全一點說,有可能會花到200億美元以上。」

台積電近幾年資本支出都落在每年100億美元(約3037.6億元台幣)左右,但隨著晶片製程技術愈來愈先進,台積電成本也愈來愈高。張忠謀表示,台積電資本支出可能逐步提高至每年上看110億美元(約3341.4億元台幣)。

對三星持謹慎態度
晶圓代工在產能和技術方面需要龐大的前期投資,中國在政府協助下很快就會加入競賽。張忠謀表示,中芯國際和清華紫光等半導體業者競相擴產,可能導致產能過剩,但中國晶片製造商還要花好幾年才有機會達到台積電的技術門檻,原因之一是沒有任何業者願意出售領先技術。

張忠謀說:「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策略會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功,但可能不是政府真正想要的成功。」他指出,中國業者在成熟製程可以開出產能,這會引發供給過剩的風險,先進製程技術則有錢也買不到。

張忠謀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也預期,中國晶片業者短期無法追上台灣,但對三星電子持較謹慎的態度。他說:「無法確定(我們仍會保持領先),我們會全力以赴,我們會盡全力奮鬥和思考。」

另外,張忠謀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台積電未來仍將是業界龍頭,成長由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汽車、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高效能運算)和行動裝置驅動。張忠謀表示,他卸任前會持續提供他的接班人建議,他想傳達的重要訊息之一是結盟很重要。

確認4大成長平台
張忠謀說:「我們需要在IoT、汽車和HPC領域建立合作關係。」他並表示,未來幾年行動裝置前景依舊光明,「這是我們已確認的4大成長平台。」

台積電正試圖讓該公司客戶更多樣化,並進軍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張忠謀預期,自動駕駛計程車將在10至20年內問世,許多醫生將被取代。他指出,台積電合作夥伴輝達(nVIDIA)在AI領域是明日之星。

台積電也對維持健康成長有信心,張忠謀上周宣布他將退休時表示,台積電未來幾年以美元計算的營收,將以每年約5%至10%的速度成長,今年成長率預估接近10%。

評析
台積電未來幾年以美元計算的營收,將以每年約5%至10%的速度成長,今年成長率預估接近10%。

 樓主| 發表於 2018-4-29 18:53: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0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爺爺親身驗證 失敗為成功之母
彭博專訪》張忠謀:創建台積的靈感 源自投資不成的經驗

【劉利貞、蕭文康╱綜合報導】

台積電(2330)30而立,董事長張忠謀上周宣布將於明年6月退休交棒,全球半導體業聞之震動。美國財經媒體彭博昨刊出上周五專訪內容,透露了張忠謀當初創建晶圓代工模式的靈感,是來自1樁投資不成的經驗。

1984年張忠謀尚在紐約擔任通用儀器(GI)總裁時,有人為設廠生產晶片找上他,尋求募資5000萬美元。

推動創新是最大驕傲
當時,他要對方擬好書面提案再來,卻沒了下文,後來他得知對方已找到願意接單生產的工廠,不必自行建廠,所需資金也大為減少。

張忠謀坦言:「我其實很失望,但這也讓我有了靈感。」3年後他返台成立台積電提供純晶圓代工服務,讓無廠半導體業者將設計交由台積電生產,這項創舉帶動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輝達(nVIDIA)等IC設計業者興起,引導半導體產業走向設計、製造、封測的專業分工模式。

他說:「自從我們成立後,無廠半導體公司在全球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過去30年半導體產業多數創新都來自於這些公司。推動產業的許多創新,可能是我最大的驕傲。」

30年來台積電可謂催生了一整個世代的產業領袖,如今在全球規模約500億美元(約1.5兆元台幣)的晶圓代工市場佔有率高達59%。

但張忠謀表示,未來台積電的擴張仍將以台灣為主。他說:「台灣仍是我們的根據地,光以經濟考量來說,我們在台灣有新竹、台中和台南3個據點,規模很大。」這幾個廠區都在通勤距離內,方便員工和工程師移動,創造了經濟規模,「我們在南京或中國大陸的其他城市不會有這樣的優勢。」

現在每月打2次橋牌
張忠謀退休後的規劃惹外界好奇,他說打算把時間留給自己與家庭,有很多事想完成,像是把自傳下冊寫完,還有重新找回打橋牌的興趣。他說,最近1年來已經恢復成1個月打2次橋牌。

另外,張忠謀也提到退休後想跟家人一起去旅遊,先前已經坐了郵輪2次,也和家人坐飛機到歐洲、美國,去以前沒有去過的地方,或者想再去的地方。

張忠謀小檔案
●職稱:台積電董事長
●生日:1931.7.10(今年86歲)
●籍貫:浙江鄞縣
●學歷:
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士、碩士
●婚姻:與前妻育有1女,2001年與張淑芬結婚
●興趣:打橋牌、閱讀、寫作、欣賞古典樂及旅遊
●身家:約300億元(以個人加家人持有台積電股票、房產及多年累計股利等推算)
資料來源:記者採訪整理

評析
張忠謀一手創建的晶圓代工產業模式,靈感來自於早年投資不成的經驗。
 樓主| 發表於 2018-4-29 18:53: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1日經濟日報 ,供同學參考

台積大投資 磁吸國際鏈靠攏台灣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承諾會在南科投資逾6,000億元興建3奈米新廠,且未來五年的資本支出,將以5~10%幅度成長。台積電供應鏈推估,以台積電資本支出的規模,未來五年都會維持在百億美元之上,估計將花費高達新台幣1.8兆元在設備、材料和無塵室和環保回收設備的投資,將吸引全球頂尖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廠向台灣靠攏,形成強而有力的新聚落。

台積電張忠謀宣布退休後,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台積電未來五年資本支出將以5%至10%幅度成長,每年資本支出提高至多達10億美元,因製程技術愈複雜,成本也愈高。

他強調3奈米新廠投資金額將會超過200億美元(超過新台幣6,000億元),而台積電目前一年資本支出約100億美元,以維持與英特爾和三星電子並駕齊驅的競爭力。

台積電3奈米投資計畫,帶動的族聚效益相當龐大,不僅奠定台灣半導體在全球重要地位,尤其是晶圓代工和後段封測持續在全球領先,相關供應鏈形成的產業聚落,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仍可持續領先中國大陸的最佳憑藉。

配合台積電3奈米投資計畫,已有多家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廠,都同時宣布擴大在台投資,以利縮短交期並協助台積電降低成本。

這些廠商包括美商應材、荷商艾司摩爾(ASML)、德商默克(Merck)、美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日商艾爾斯(RSTechnologies)及美商英特格等,都擴大在台布局,包括設備應用組裝中心,以及技術和材料研發中心。

據估計,台積電龐大的設備和採購商機,絕大部分都會落在這些知名的國際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大廠上,台商頂多在周邊或耗材分到商機;部分項目是這些大廠將備品或零組件委由台灣設備商加工,但金額估計有近九成都會落在外商手中。業界人士指出,台積電如何藉由此投資案,協助本土設備和材料廠升級,將是未來應思考的課題。

評析
台積電如何藉由此投資案,協助本土設備和材料廠升級,將是未來應思考的課題。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48: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1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市值破6兆 創台灣證券史紀錄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編譯林奕榮/綜合報導



台積電今天盤中股價漲至233元,市值突破新台幣6兆元,刷新台灣證券史上單一公司市值紀錄,名列全球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第25名,全球半導體業市值冠軍。

台積電公布9月營收之前,市場原預期受iPhone 8銷售不如預期影響,台積電第3季合併營收僅能達財測目標下緣。

但台積電公布第3季合併營收2521.07億元,以台積電上季法說會定下營收財測目標81.2億美元至82.2億美元,約新台幣2460億元至2490億元,台積電第3季營收甚至高於財測目標。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宣布明年退休,他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指出,由於先進製程競爭激烈,台積電未來五年資本支出維持5%至10%成長。過去台積電每年資本支出在100億美元,未來將逐年攀升,上看110億美元規模。另外,3奈米選址確定於南科,新廠投資將超過200億美元,以技術保持領先距離。

法人表示,受惠蘋果A11處理器出貨帶動營收逐季成長,台積電9月營收超標表現優於預期,預料第4季進入A11出貨高峰,台積電單月營收可望挑戰歷史新高。

台積電先進製程研發持續成長,一方面透過製程轉換及調整降低16、28奈米擴產投資金額,另外又增加3、5、7奈米先進製程投資規模,在質與量上保持領先優勢。

台積電預計下周舉行法說會,外資預期台積電可望在iPhone X上釋出更多好消息,近五個交易日外資累計買超1.7萬張,持股比重再逼近八成,進一步推升股價來到233元高點,市值達到6.04兆元,股價與市值雙創歷史新高。

目前台積電為全球市值最高半導體公司,其次是英特爾。以全球企業市值排名來看,截至10日止,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為蘋果,其次為Google母公司字母公司,微軟與臉書分居三、四名。台積電市值則排名第25。

評析

台積電市值突破新台幣6兆元,刷新台灣證券史上單一公司市值紀錄,名列全球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第25名。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48: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張忠謀:台積電的領先依賴適合的夥伴關係,中國不易趕上

作者 Atkinson

即將在 2018 年 6 月辭任董事長職務,並且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近期屢屢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最新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指出,台積電之所以能在晶圓製造產業維持領先地位,是因為過去找到好夥伴的關係。而獲得中國官方支援的中國半導體產業,未來幾年內還看不到很大成果,因為真正的技術不是透過大量投資就可以得到。

報導指出,張忠謀被問到台積電如何在晶圓代工獲得成功時,張忠謀的答覆是:從不設計任何東西的台積電,獲得成功的原因就在於找到適合的夥伴。例如;在圖像顯示晶片找到輝達(Nvidia)及 ATI 兩家公司。另外在智慧型手機方面則有高通、蘋果、華為等公司。

另外,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IoT),台積電目前也有許多合作夥伴,這些公司未來能成功,台積電也才能成功,這就是晶圓代工的關鍵。

談到獲得中國政府大力支持的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張忠謀強調,被大力投資的中國半導體產業,未來幾年內仍看不到多大成果,要有也是好幾年以後了。因為,半導體產業可透過鉅額投資擴增規模,但真正的技術卻不見得能透過大量投資取得。

且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也和「學習曲線」相關。目前包括美國、南韓、台灣、日本的「學習曲線」都已經降下來,也就是這些地區的廠商累積許多經驗之後,就會帶來創新和降低成本的機會以繼續領先競爭對手。這方面中國想趕上,沒那麼容易。

台積電「學習曲線」也已走了很長的路,目前在成本方面是全世界最低,製程方面也占領先地位。不管製程還成本,都不是用鉅額投資很快就可獲得,中國還需要時間才能趕上。

另外,張忠謀也不認為 3 奈米製程是半導體「終極」製程。他表示,「摩爾定律」是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 18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但現在時間已經變了,如果允許每代 3 年或每代 4 年,那麼未來就很可能超越 3 奈米製程。

最後,對目前兩岸關係是否會影響台積電時,張忠謀也表示,就做生意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希望兩方關係越來越好。不過說現在關係不太好,他也同意,至少台積電南京工廠沒什麼問題,跟華為的關係也沒什麼問題。

評析
台積電之所以能在晶圓製造產業維持領先地位,是因為過去找到好夥伴的關係。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49: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市值雖再創新高,但外資持股比重高,恐後續有修正空間

作者 Atkinson

無懼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將在 2018 年 6 月正式交棒,並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的衝擊,台積電近期股價屢創新高。11 日國慶連假之後,上漲氣勢不減,早盤一度大漲 3.78%,站上每股新台幣 233 元的歷史新高價位,也幫助市值突破新台幣 6 兆元,改寫台股紀錄。但是分析師仍指出,隨著張忠謀退休,長線來看,外資佔有近 80% 持股的台積電,股價仍有調整的隱憂。

國內法人分析師表示,就經營面觀察,台積電接棒的兩位共同執行長劉德音與魏哲家,都已在張忠謀身邊歷練超過 4 年,加上兩者在台積電也都已經有十幾二十年以上資歷,對相關運作純熟。

目前台積電仍是全世界晶圓代工龍頭,公司運作與業務相信一段時間內不會有任何問題。《彭博社》日前報導,台積電準備斥資 200 多億美元興建全球首座 3 奈米製程工廠,遙遙領先對手,也對台積電的未來發展打下強心劑。

不過就投資面角度,不可否認外資佔近 80% 持股的台積電,佔台股權重超過 18.7%,幾乎是第 2 名鴻海的 3 倍多,更幾乎是台股股王大立光權重的 8 倍。所以,分析這波台股能上萬點的行情,也幾乎可說是由台積電帶動,台積電對台股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國內法人分析師認為,過去外資大買台積電股票,很多都是看在張忠謀光環,也相信在張忠謀領導下,台積電有機會持續向上。張忠謀退休之後,外資勢必會陸續檢視持有的台積電股票,進行整理。雖然外資不至於大幅殺出,但股價一定幅度的修正,恐怕難以避免。

只是,法人分析師也指出,張忠謀或許早考慮到外資對台積電的重要性,以及後續影響力。劉德音與魏哲家接任台積電共同執行長之後,多數法說會都由兩人主持,即便張忠謀有參與法說會報告,相關經營面與技術面問題,也指定由兩人先回答,自己再補充,就是希望與外資「搏感情」,使外資能更認識與信任兩人日後經營。即便日前宣布 2018 年 6 月正式退休,也還屢屢接受外電專訪,就是為使外資清楚公司未來的發展與佈局,讓交棒對公司的衝擊降至最低。

另外,法人分析師也表示,目前台積電仍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握有的訂單有增無減,產能持續維持高檔的情況下,整體前景依舊相當看好。即便台積電股價有修正,也都是不錯的介入點。

評析
隨著張忠謀退休,長線來看,外資佔有近 80% 持股的台積電,股價仍有調整的隱憂。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50: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市值衝破6兆 ADR大漲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挾卡位行動裝置、AI(人工智慧)、智慧車和物聯網四大領域布局完整,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美國時間10日收盤價換算整體市值創下達2,012億美元,超越甲骨文,讓連假累積多日的買盤昨(11)日一舉爆發,推升台積電股價衝上233元新天價,市值站上6兆元,再創台股單一公司最高市值紀錄。

台積電ADR美國時間11日早盤大漲逾3%,市值再創新高。

台積電成為台股中秋節連假後開盤帶領指數大漲逾百點的領頭羊。隨近期股價持續改寫新高,也意謂外資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交棒規劃予以肯定。

台積電也自張忠謀宣布退休記者會當天收盤價的220.5元,到昨天止大漲12.5元,市值大增324億元。外資買盤歸隊是主要原因,累計外資自2日以來,連續五個交易日買超3萬3,854張。

近日在交棒及3奈米投資計畫定案等題材支撐下,台積電市值不斷創新高,除攀上全球第25大企業外,在科技股中繼英特爾後,也已超越甲骨文,接下來將追趕三星電子,持續朝全球前五大科技大廠目標挺進。台積電目前已是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中市值最大公司,近日股價不斷走高,也帶動費半指數持續改寫新高。

法人分析,近期美國科技股以AI概念股最強;原本期望落空的蘋果,股價也在跌到每股149.16美元後反彈。

台積電內部認為,目前台積電除了在先進製程領先競爭對手外,針對行動裝置、高速運算電腦、智能汽車和物聯網四大領域成立技術平台,並以全方位製程技術,滿足各領域晶片設計業者需求,任何一項領域的成長,台積電都能大啖商機。

尤其台積電決定3奈米計畫落腳南科後,能讓所有資源更有效整合。張忠謀近期接受多家外媒專訪時表示,全球半導體業競爭激烈,為了領先競爭對手三星與英特爾,3奈米計畫將在台砸200億美元(約台幣6,075億元),還提及中國的晶圓代工技術仍不成氣候,得花好幾年才可能達到台積電技術門檻。

評析
台積電目前已是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中市值最大公司,近日股價不斷走高,也帶動費半指數持續改寫新高。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5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破紀錄 台積市值贏可口可樂
首衝破6兆 外資狂買收233元新高

【楊喻斐、林文彬╱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上周宣布明年6月裸退,獲外資肯定,掃除公司接班不確定因素,台積電昨在外資買盤湧入下,股價跳空開高大漲,盤中一度來到233.5元刷新歷史天價,終場仍大漲8.5元、漲幅3.79%,以233元作收,市值首度衝破6兆元,以6.04兆元的規模再次締造台股史上最高紀錄,單日市值激增2204億元。

單日大買1.61萬張
根據彭博的企業市值排名,目前台積電市值在全球名列第38名,高於可口可樂等家喻戶曉的品牌,與日本豐田汽車相去不遠。如果單看科技業,台積電是全球市值第13高科技公司。以地區來看,台積電是亞洲第9大企業。

張忠謀日前在宣布退休記者會上表示:「或許外資對於我宣告明年6月要退休的消息,應該是想著他終於要退了,不一定買盤就會回籠。」張忠謀果然神準,近期外資連續買超7個交易日,昨日單日更一口氣大買1.61萬張之多,創下近期新大量,且多筆都是鉅額交易,激勵台積電不但大漲創新高,成交量也達到6.35萬張,為5月31日新高量。

Q4營收有望再登峰
在蘋果A11處理器的訂單挹注下,台積電第3季10奈米產品出貨開始放量,推升第3季合併營收達2521.08億元,季增率達17.89%,優於原先預估的16%水準。

蘋果10周年的全新機種iPhone X要等到11月3日才上市,因此供應鏈下一波動起來的時間也會從10月開始發酵,台積電10月的營收可望優於9月表現,重新回到成長軌道,第4季營收的季增率挑戰兩位數,有機會再改寫歷史新高。

張忠謀對台積電的技術布局相當具有信心,雖然目前有競爭對手,但從各技術領域來看,都在市場上獨佔鰲頭,其中28奈米被視為是台積電最成功的製程,到目前為止,該成熟製造更是打遍天下,未來需求將來自於消費性電子、低階通訊等產品。

評析
目前台積電市值在全球名列第38名,高於可口可樂等家喻戶曉的品牌,與日本豐田汽車相去不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