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樓主: p470121

[轉貼] 生技;製藥 – 康友-KY 3引擎點火 成長動能強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5-4-7 20:24: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5 編輯

轉貼2014年12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南光內外兼備 營運倒吃甘蔗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南光(1752)受惠PIC/s GMP將上路,轉單效應發揮,加上外銷抗癌藥等藥品出貨量放大,繼第三季營收改寫新高後,第四季將可延續長紅力道;法人預期,該公司今年營收將成長25%以上,每股稅後盈餘約落在0.5~0.6元間,明年營收可望維持二成以上的成長,EPS將回到1元以上。

營運倒吃甘蔗的南光,自第三季起內、外銷營收明顯增加。內銷市場部分,除了因PIC/s GMP將於今年底前全面實施,不少廠商考量廠房升格與建置成本淡出,而讓南光享有轉戰效應外,加上該公司主力的大型注射液(LVP)產品,也新增切入不少標案,而自費的醫美與防止急重症病房交叉感染的新產品─海派封管沖洗液,合作醫療院所與醫學中心增加,帶動業績成長。

外銷部分,最大業績來源的日本市場,已有抗癌藥、玻尿酸與抗腦壓等產品出貨,其中,抗癌藥的出貨已占銷日營業額的一半以上。銷陸部分,南光目前已取得6張藥證,最大貢獻來自急救用藥。

至於積極布局的美國市場,南光去年第三季完成美國FDA查廠,截至目前為止,已送出7張以上藥證申請。進度最快的骨科用藥,雖終端產值不算大,但專利近年才到期,且生產技術門檻頗高,在切入者有限下,南光也將該藥品視為進軍美國市場的灘頭堡,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有機取得藥證。

法人表示,南光目前內、外銷的貢獻比重約8:2,預期因中、日藥證與標案數量逐年累積下,外銷營業額成長將轉強,並成為未來業績成長的重要動能。

為捍衛股價,南光也實施庫藏股,預計在11月7日至明年1月6日前買進1千張自家股票,買進區間價23~45元,而該公司昨日收盤32.35元,微幅上漲0.3元。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5-4-7 20:25: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5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永信 海外市場有成

杜蕙蓉

永信(3705)營運火力全開,除為台微體(4152)生產抗全身黴菌感染的困難學名藥外,收購日本CMX通路,開始獲利;另外,結盟台耀(4746)和四川匯鑫製藥,合資設立永耀鑫藥業,聯手搶進中國大陸醫藥市場。

由於永信國際化布局漸趨完整,法人認為,該公司2014年前三季交出EPS 2.21佳績,全年EPS有機會挑戰轉型控股後新高,而2015年營運將延續成長軌道。

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永信,已與台微體結盟抗黴菌感染的困難學名藥,該藥品原廠全球銷售約5億美元,歐洲占比近半。台微體除全球生產代工與台灣銷售委由永信外,歐美市場通路部分也與超級大咖Sandoz合作,預計在2015年上半年有機會取證。

而2013年5月斥資3億元併購的CMX,已有抗感染學名藥上市,並取得保險價。而申請4張適應症包括抗腫瘤及周邊治療等日本藥證,在陸續取證中,也讓永信搶進日本市場逐步開花結果。

至於中國市場,永信原本只在蘇州設置生產基地,2014年結盟台耀、匯鑫成立的永耀鑫,總投資額2,300萬美元,永信持股比例35%,新廠將瞄準中國大陸內需市場,預計2016年完工。
 樓主| 發表於 2015-4-7 20:28: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6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晟德董座林榮錦 遠征荷蘭打天下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不僅名人大換跑道,轉進生技產業,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也轉換戰場,他已於元旦前起程至荷蘭澳優海普諾凱擔任執行長(CEO)。

林榮錦表示,將以3年拿下澳優集團的主導權,並完全收購荷蘭澳優,預計2020年時,澳優集團營業規模將達新台幣400億元。

林榮錦表示:「以後是長駐荷蘭,回台灣是出差!」因此,旗下的金樺、順天生技和豐華必須按進度時間順利登錄興櫃,否則3家公司2015年的掛牌日將沒有董事長一起參加慶祝。

晟德在去年11/11宣布以30億新台幣入股澳優乳業集團,取得25.84%的主導性股權。澳優不僅是香港掛牌的上市公司,擁有全球20%羊奶乳源,並持有荷蘭澳優海普諾凱(Hyproca)51%股權,目前海普諾凱是中國第一大羊奶品牌,且是獲利的公司。去年上半年澳優乳業營收9.37億元,利潤超過5千萬人民幣。法人認為,入股澳優,也將創造晟德的現金流。

林榮錦表示,澳優乳業在中國擁有8大品牌,其中市占居高的海普諾凱1897,每罐售價459元人民幣,2013年該品牌在大陸的年營收是5千萬元人民幣,2014年已跳升至1.3億元人民幣。

就中長期規劃,林榮錦表示,澳優集團除了成為擁有主導性品牌的的奶粉外,也將發展全系列奶粉,包括出生兒、成長期和哺乳期的媽媽奶粉和有機奶粉。而Kabrita則將主攻特殊性如針對糖尿病和癌症病患用的奶粉,預計在2020年前將完成美國臨床試驗並註冊上市。
 樓主| 發表於 2015-4-7 20:32: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6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生技教父林榮錦 涉掏空4億

陳志賢、蕭博文/台北報導

外用藥品小護士「曼秀雷敦」製造商、國內知名上櫃藥廠「東洋製藥」前董事長林榮錦,遭大學同學、東洋公司新董座蕭英鈞向檢調檢舉,指控林在去年間將乳癌、卵巢癌等多種癌症新藥專利技術,未經東洋同意,無償移轉給某家瑞士公司,致東洋損失近4億元,涉嫌違反證交法特別背信罪。

林500萬、王10萬交保

台北地檢署昨天指揮台北市調處搜索林榮錦擔任負責人的另家上櫃公司「晟德藥品」、子公司「昱晟創投」、孫公司「宜諾法」等3家公司,同步約談林榮錦及晟德財務處長王素琦2名嫌疑人到案,訊後林榮錦以500萬、王素琦10萬交保。

東洋製藥成立於1960年,在1994年間因虧損,當時的東洋製藥董事長張天德緊急找公司最大藥品經銷商東杏公司董事長林榮錦入主當救火隊,林榮錦在1996年重組東洋,成功拯救瀕臨倒閉的東洋製藥,轉虧為盈,還讓東洋在2001年成功上櫃,業界給林榮錦「生技業艾科卡」封號。

去年6月,東洋製藥改由林榮錦的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的同學、東洋股東之一蕭英鈞接任董事長,法人圈一片譁然,紛紛猜測林榮錦何以決定卸任董座的原因。

同學接棒 查出不法

不過,東洋新經營團隊進駐後,查帳發現林榮錦在董事長任內涉嫌掏空資產、移轉多種癌症新藥專利,導致東洋損失數億,去年向檢調提出檢舉。

另起爐灶 疑勾結外鬼

東洋公司指控,林榮錦自2009年至去年止,涉嫌安排他自己公司與東洋進行非常規交易,掏空資產,甚至林在去年未經公司決策過程,私自與一家瑞士公司簽約,讓該家瑞士公司無償取得東洋新開發的乳癌、卵巢癌等多種癌症用藥的專利授權,光是新藥專利的損失就超過4億元。

檢調懷疑,林榮錦疑與該家瑞士公司有非常特別的關係,疑藉由東洋董事長職權將東洋專利技術移轉海外牟利,不排除林有入股,或實際經營該家瑞士公司,正深入調查中。
 樓主| 發表於 2015-4-7 20:34: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7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聞幕後-林榮錦、蕭英鈞 42年情誼反目

杜蕙蓉

台灣東洋前董事長林榮錦被譽為經營之神,有拯救6家公司的成功經驗,投資創立的事業體超過30家,他怎樣都不會想到是被創業夥伴兼同學的蕭英鈞「射擊」,而且是以證交法及特別背信罪列為嫌疑人。

這起剪不斷理還亂的官司,看在東洋、晟德共同轉投資的公司和熟悉他們的朋友眼裡,根本就是一場經營理念的分歧和時空環境的錯置。

林榮錦、蕭英鈞和生寶集團董事長章修綱三人是北醫同學,學號還連在一起,3人原本就是好朋友,後來還一起創業。

1994年時,他們接受張天德(久裕企業創辦人)邀請,一起入股瀕臨倒閉的東洋,當時的規劃是輪流擔任總經理。但第一年由林榮錦接手後,就成功整頓東洋成為獲利公司,後來就一直由林榮錦任總經理主導營運並兼任董事長。

後來章修綱因轉投資生寶臍帶血和瑞安藥廠而淡出,讓東洋成為張天德、林榮錦和蕭英鈞三大家族三足鼎立的局面。

林榮錦行事果決,蕭英鈞理性保守;當年很多投資案,由於大股東不願意釋股也不願意增資,所有的轉投資幾乎都是透過盈餘轉增資方式成立。這對於一路衝鋒陷陣的林榮錦來說,腳步太慢了,而且一些新創公司的高階經理人不能享有技術股的分紅,也很不公平;但蕭英鈞則認為是要一步一腳印的穩紮穩打。

為了能快速投資,林榮錦而後不少在東洋碰壁的案子,都轉由他主導性較強的晟德投資,而且在去年6月之前林榮錦由於兼任東洋和晟德集團董事長,基於經費預算和風險考量,不少投資案和研發案也是由兩家公司一起投資。不過,在兩董事長分家後,現在很多投資案也開始有很多理念上的磨擦。

就林榮錦的角度來看,他創造了很多人的財富,東洋今天家大業大,因為養了智擎這一家金雞母,要保東洋10年獲利沒問題;而在蕭英鈞的眼裡,則希望能打造出一個沒有林榮錦的東洋王國,且能有更大的發揮。

只是這二個從年少輕狂的18歲年紀就認識,一起並肩作戰,到現在60歲了,竟然演變成要對簿公堂,42年的情誼,落得這樣的局面,令人不勝噓唏!

而且最讓生技業膽戰心驚的是,林榮錦和蕭英鈞茶壺內風暴終於上演,今(8)日勢必衝擊晟德和東洋的股價,而生技類股在歷經基亞事件後,也希望這場東洋董事內鬨不要「帶賽」類股,讓他們能免受池魚之殃!
 樓主| 發表於 2015-4-7 20:37: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7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林榮錦概念股 一天蒸發近50億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東洋(4105)前董座林榮錦陷入背信疑雲!相關概念股昨日除興櫃的益安(6499)勉強收紅外,包括晟德(4123)、永昕(4726)等個股跳空跌停,而掀起官司的東洋一樣不支,總計相關個股一天內蒸發近50億元。法人認為,因不確定性心理面影響,相關族群籌碼還待整理。

飽受自家官司困擾的東洋、晟德家族,昨日開盤幾乎就是注定跳空跌停命運,在失望性賣盤殺出中,東洋大爆去年以來單日最大量10,995張成交量能,且有1,681張委賣單高掛,晟德更以7,338張委賣單,高居排行榜第一,而永昕也有1,453張,整個林榮錦概念股就是一個「慘」字。

法人表示,林榮錦20年前入主東洋並主導公司重整,積極朝特殊學名藥與新藥研發等領域發展,成功將傳統學名藥廠轉型為新興生技公司,2011年5月時東洋股價曾以178元創新高,最高市值260億元。

法人認為,目前因進入司法程序所知訊息有限,且尚未有具體法律判決,採「中性」看待此事件。至於晟德與東洋營運,由於兩個集團都依照原規畫進行,中長期發展影響不大,惟股價在短線上難免受到不同程度衝擊,甚至生技相關族群的股價表現亦可能受此事件干擾,而需時間來釐清事件原委,進而沉澱紛亂的訊息與籌碼。

另外,東洋發言人曾天賜昨日召開重大訊息中表示,7日向檢調對前董事長林榮錦提出背信罪,是為維護公司的權益,並非私人之間的事情,目的在矯正過去授權過程的扭曲,將損失的權益要回來,對營運是正面的。

另外,東洋與晟德的合作案,基於就事論事原則,原則上不會變動。而派任由林榮錦為代表的子公司,內部可能會評估檢討。

至於晟德則發出聲明表示,針對公司及董事長林榮錦被東洋藥品指控損害該鎮東洋利益一事,依瞭解,該等指控純屬無稽。晟德公司及董事長林榮錦一向謹守商業規範、合法經營,對於東洋的無端指控致損害公司及林榮錦權益,將採取法律行動。以維護公司及股東權益。

 樓主| 發表於 2015-4-7 20:42: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8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掏空疑雲漸除 晟德爆天量上攻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晟德(4123)挾著去年營收交出佳績,加上董座林榮錦上周發email給集團員工打氣,透露目前「整體狀況已在掌握之中」,上周五也如期至大陸參加澳優乳業董事會,預期入股案不變,也讓東洋掏空疑雲壓力漸除下,昨日股價大爆1萬8,386張歷史新天量,當日周轉率高達8.79%,躍居店頭個股成交排行第二名。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三大法人聯袂賣超晟德高達911張,但該股在多空交戰中,仍以93元作收,上漲2.88%。市場解讀,龐大買盤應該是來自於林榮錦的「粉絲股東」。

由於成交量爆天量,晟德昨日的成交金額16.34億元,也高佔店頭生醫類股成交金額37.51億的43.56%。

晟德受惠傳統旺季來臨,自結去年12月營收9825萬元,月增率24.69%,年增率33.74%;累計去年1-12月營收9億0345萬元,年增率22.44%。該公司前3季小賺0.05元,但第4季因有處分業外東洋和益安登錄興櫃的釋股利益挹注,預估單季獲利將耀眼。

上周林榮錦遭東洋現任董座蕭英鈞指控疑涉嫌將東洋乳癌以及卵巢癌製藥專利技術,無償授權給瑞士紙上公司,導致林榮錦相關概念股包括晟德、智擎和永昕等個股重挫,單日市值蒸發近50億元,晟德更是連2日跌停。

不過,近日林榮錦發email給親朋好友和相關子公司,表示自己向來律己甚嚴,並遵守國家法令與商業規範,問心無愧。他要各企業體持續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一切如常運作,朝向2015年所設定的目標仍繼續邁進。

由於林榮錦的打氣,加上晟德業績成長,旗下子公司金樺、順天和豐華登錄興櫃進度不變,而林榮錦上周五也到大陸參加澳優乳業董事會,在所有的奶粉開發、設廠、市場開拓和荷蘭子公司收購都如期進行中,也為晟德打了一針強心劑。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07:25: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9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13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外銷業績撐竿跳,南光去年Q4營收創新高,EPS估逾0.3元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針劑藥廠南光(1752)去年業績唱高歌,在海外市場拓展效益顯,營收成長高達6、7成,內銷市場維持二位數成長下,全年營收達12.76億元,年成長高達26.05%,其中,第四季營收近3.59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法人預估,EPS可望維持0.3至0.4元。
    隨著產品推廣時程推進,效益也逐漸顯現,也推升南光業績從7月起站穩1億元之上。日本市場主要產品為玻尿酸、抗腦壓及癌症針劑產品,癌症針劑產品的營收占比已躍升為第一大,今年可望維持高成長。中國主要產品包括降腦壓、急救及腸胃藥。
    南光表示,去年內、外銷業績同步成長,內銷維持二位數成長,外銷成長動能更強,外銷的營收占比已逼近20%,相較2013年的15%,已有明顯的成長。以此推估,去年外銷業績成長高達6、7成,癌症針劑產品堪稱最大功臣。
    第四季為傳統旺季,在既有品項成長力道延續下,去年第四季營收收近3.59億元,略優於去年第三季,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儘管日幣兌台幣貶值對毛利率、業外都會造成些許損失,但人民幣升值具正面貢獻,法人評估,兩相綜合下,影響不大,毛利率持穩在33%至34%,EPS約達0.3至0.4元。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07:26:0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19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13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南光上半年可望拿下首張美國藥證,今年業績將大幅成長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南光製藥(1752)今年仍聚焦外銷市場,除日本、中國市場業績持續增溫,更重要的是,上半年有機會取得首張美國市場藥證,其為骨科用藥,年市場約1億美元,雖然原廠專利已於去年下半年到期,但市場處於供需吃緊情況,有機會在下半年上市搶食市場大餅,成為業績成長的新助力。
    去年外銷的營收占比已逼近20%,相較2013年的15%,以全年營收12.76億元推估,外銷成長高達6、7成,日本市場主要動能來自癌症針劑產品,隨著推廣時程推進,效益也逐漸顯現。內銷產品分散,業績維持二位數成長,產品包括注射液、癌症針劑等。
    展望2015年,南光預期,美國市場有機會取得首張藥證,主要用於骨科的治療。該骨科用藥先前已找到具通路的藥廠合作,其原廠專利已於去年下半年到期,但產品生產具相當進入門檻,屬高技術門檻的針劑藥品,目前市場供需仍不平衡,目標在上半年取得藥證,下半年在美上市。
    日本市場,除了二針劑型、一針劑型的癌症針劑產品(適應症是從上呼吸道至胃消化系統癌症)及乳癌針劑藥品,骨科用藥有機會在上半年取得藥證,免疫系統也有機會在今年拿到。中國市場除現有的降腦壓、急救及腸胃藥。
    法人預估,內銷市場今年預料維持二位數成長,外銷則有機會維持去年的高成長,全年營收將挑戰16億元,年成長率約25-30%。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07:29: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21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安成藥、生達搶進P4學名藥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挑戰P4第四類專利學名藥,安成藥(4180)、生達(1720)、友霖(4166)、南光(1752)卯勁向前衝!自2014年以來,4家公司都已向美國FDA申請藥證,且除了生達外,其餘3家都與原廠進行專利PK戰。不過,法人認為,即使被告也證明開發的新藥具競爭力,身價反而會水漲船高。
   安成藥總經理陳志光表示,相較於新藥不及1%的成功率,挑戰P4藥品成功上市的機率有5成,若是第一家成功開發的藥廠,還享有180天的獨賣保護,節省了全新藥品的廣告行銷費用,而獨賣保護的學名藥只要賣價是原廠的7成,就可獲得同等的利潤貢獻。

  就初步統計,國內目前以安成藥最積極投入P4領域,另外,益邦、美時(1795)、中化(1701)、生達、南光和友霖等藥廠,也積極卡位。其中,南光和友霖開發的專利藥品都已經在去年遭到原廠提出專利訴訟,生達的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也在去年9月向FDA申請藥證中。
   另外,安成藥昨(22)日也公告指出,原廠Supernus Pharmaceuticals在美國紐澤西地方法院對該公司開發的抗癲癇藥品Oxtellar XR學名藥提出專利侵權訴訟。
   不過,此專利侵權訴訟是法規程序,因產品尚未上市,故無侵權賠償問題。
   法人表示,安成藥開發的抗癲癇藥品,目前美國市場規模約為1,900萬美元,而到目前為止,挑戰原廠專利的只有安成藥1家。
  至於已完成美國FDA查廠的南光,除了癌症藥挑戰P4外,該公司已經送出7張以上藥證申請。進度最快的骨科用藥,雖然終端產值不算大,但是專利近年才到期,由於生產技術門檻頗高,該藥品已視為南光進軍美國市場的灘頭堡,預計最快上半年有機取得藥證。
   而生達近年送件申請美國藥證張數已累積至4-5張,適應症包括漸凍人、帕金森氏症、糖尿病及多發性硬化症等,目前已有一張乳癌用藥取得藥證上市。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07:31: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22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27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三同」添助力,生達藥品業績成長力轉強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生達(1720)過去幾年在健保藥價調整、國內市場競爭影響下,藥品業績僅個位數成長。總經理范滋庭表示,去年7月上路的「三同」打破萬年專利藥,帶來不錯機會,已有部分藥品的原廠退出市場,可望慢慢發酵。另外,代理大日本住友製藥的精神分裂藥「LATUDA」,為生達首個代理新藥,預計今年中取得藥證,後年取得健保核價,將帶來業績的另一波新動能。
    范滋庭表示,過去幾年演變很慢的學名藥產業,近幾年變化不小,也變得更明確。PIC/S GMP規範不斷拉高,導致規模較小藥廠退出市場,目前符合規範的藥廠,未來仍可能退出,也讓學名藥廠之間,從過去的競爭激烈,到現在的合作機會增加。
    而三同就是健保給付超過15年的藥品,同劑型、同成分、同核價。去年7月1日實施,已有部分藥品的原廠決定退出,患者必須轉向學名藥廠購買,或者,有的原廠原本銷售量就不大,在價格調降後,考量需獨立生產線,也選擇不生產。范滋庭強調,這是學名藥廠的機會,現在只是剛開始,未來效益會慢慢顯現,有機會帶動業績成長力道轉強。
    另外,代理大日本住友製藥的安眠鎮靜藥,生達在去年第二季開始在台銷售,年營收貢獻約3-4千萬元,今年將進一步負責製造,未來原料部分也會技轉,對業績的貢獻度將提升。而另一個同樣代理大日本住友的精神科用藥LATUDA,已於2013年送件申請查登,預計今年第二季底、第三季初取得藥證,明年初取得健保核價。
    LATUDA為生達代理的首個新藥,在美國剛上市已締造超過一億美元的營收,日本則尚未上市,法人認為,此可望對業績的貢獻度可能超過新台幣一億元,將推波生達在明年有新一波的業績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07:32: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22 編輯

轉貼2015年1月27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生達集團分工效益大,今年營運馬力強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生達(1720)去年12月營收衝上3.47億元新高,年增率31.5%,主要系國內藥品銷售的季節性因素帶動,大陸抗生素集中出貨,及子公司端強、生展的強勁成長帶動。總經理范滋庭表示,未來集團將逐步完成集團分工、垂直整合佈局,未來集團營運的成長力道有機會轉強。
    過去藥品事業業績穩健成長,集團主要成長力道來自生展生技(8279)、端強。范滋庭表示,端強負責品牌行銷,成長性強,而生展的原料藥、保健品成長力道均強,過去雖受價格競爭,但近期食安問題,外界認同度提升,目前產能不足,已規劃擴產。
    生達去年初已將食品切割予生展,專注處方藥,以醫院、診所、藥局通路為主;原料藥廠生展生技專注發酵原料藥、健康食品,也負責耕耘食品市場;端強則負責奶粉銷售,及藥局進行品牌行銷,未來更會延伸至非處方藥業務。
    轉投資公司則包括生泰(1777)、勝霖,原料藥廠生泰專注有機合成技術,聚焦日本市場;勝霖旗下通路高達130家,端強的奶粉、非處方藥及生展的食品,均透過其通路銷售。
    去年合併營收近33億元,年成長8.38%,其中,12月營收衝上3.47億元,年增率31.5%,創下歷史新高,除了國內藥品銷售的季節性因素帶動,大陸抗生素例行性的集中在年底出貨,主要就是端強、生展的強勁成長帶動。范滋庭表示,隨著三同實施的效益顯現,集團完成分工、垂直整合佈局,未來集團的成長力道有機會轉強。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07:36:5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24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南光接單滿到Q2 營運樂觀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南光(1752)外銷訂單暴衝,目前訂單能見度已滿載至第2季,加上美國、日本等一級市場,藥證有斬獲,總經理王玉杯表示,由於外銷市場進入收成期,今年營收和獲利將延續成長力道,營運表現樂觀。

南光去年一度因衛福部公布33項藥品與藥證不符,慘遭下架,損失營業額超過1億多元;但外銷市場奏捷,全年營收仍達12.76億元,年成長率26.05%。法人預估,EPS可望維持0.3至0.4元水準,今年1月營收也改寫歷史新高,由於訂單能見度高,年度營收有挑戰18億元,EPS逾1.5元機會。

王玉杯表示,南光5年來已投入至少20億元,用於廠房設備的升級與建設,現不僅已是台灣少數符合美國、日本、中國及台灣PIC/s GMP生產規格的廠商,目前已向美國FDA送件申請藥證數量已超過7張。

日本市場方面,除原有抗癌類用藥、玻尿酸與抗腦壓等產品外,今年也有二針劑型、一針劑型的癌症針劑產品(適應症是從上呼吸道至胃消化系統癌症)及乳癌針劑藥品,骨科用藥有機會在上半年取得藥證,免疫系統也有機會在今年拿到。

大陸市場南光已累積6張藥證,最大貢獻來自急救用藥。法人預期,在中日藥證與標案數量逐年累積下,外銷營業額成長將轉強,營收佔比也將逐年拉高。

另外,內銷市場部分,南光的許利基產品與PP軟袋也有不錯的成長。其中近年主打自費用於醫美與防止重症病房交叉感染的產品-海派封管沖洗液,已陸續打入重點大型醫院,而在嚴格要求點滴袋需要無毒中,目前PP軟袋也有逐步取代PVC軟袋現象。

法人表示,受惠內外銷成長帶動,南光今年營收成長將優於去年,也因單季營收都有機會越過折舊攤提的損益平衡點,全年有望季季獲利,每股稅後盈餘1.5元以上。


評析
受惠內外銷成長帶動,南光今年營收成長將優於去年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07:41: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25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5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永信去年EPS有望挑戰3元,今年營收續拼二位數成長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學名藥廠永信(3705)去年台灣市場頗有斬獲,藥品、保健食品同增長,推升全年營收成長近14%,預料EPS有機會挑戰3元。由於中國市場成長力道持強,日本市場今年營運也可望回神,國內市場也持穩向上,若代工客戶能今年取得微脂體學名藥的藥證,微脂體針劑有機會大量出貨,今年營收有機會維持去年二位數增長的強勁動能。
    永信控股目前主要業績來自永信藥品,營收占比約6-7成,獲利比重更達8成。去年營收首度突破40億元,年成長9.54%,主要是隨新藥證取得,產品品項擴充,帶動醫院、診所通路銷售,而保健食品也有不錯成長。
    日本市場主要是先前併購的Chemix Inc的貢獻,不過,去年首季因日本公布新藥價,致營收、獲利表現受影響,但隨新藥證的取得,產品線擴充,預料今年營運也能轉強。
    大陸則趕上醫改的浪潮,近幾年已新增消炎止痛針劑、降血糖複方等藥證,營收維持20%成長,去年營收破億人民幣達新台幣5.28億元,年成長19.27%,目前替美國永信代工,今年業績可望維持二位數的成長。
    至於美國市場,已積極發展品牌藥物,先前陸續取得精神科(嗜睡)、抗感染、心血管、止痛、化療輔助、抗生素等藥證,近兩年仍處於產品調整期,營運維持小虧,今年營收可望進一步成長,營運也可望轉盈。
    代工方面,永信負責台微體(4152)的微脂體學名藥AmBiL的全球的生產製造權,由於AmBiL去年已提出歐洲藥證申請,順利的話,今年有機會上市銷售,永信明業績添大補丸。
    綜觀來看,在內外銷同步成長,若AmBiL代工順利大量出貨,法人預估,今年營收有機會維持二位數的成長,EPS也將維持在3元以上。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07:46: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25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大陸需求旺 F-康友 業績二位數成長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生醫股再添高獲利新兵,F-康友(6452)繼去年創下每股獲利13.92元的歷史新高後,董事長黃文烈表示,大陸大型輸液的需求持續成長,加上新版GMP預計將淘汰空出的3成市場,激勵公司營運仍可延續成長力道,法人預估,今年營運應可維持兩位數成長。

F-康友預計3月25日上市,承銷價暫訂160元。黃文烈表示,未來的股利政策將以配發現金為主,基於目前仍持續興建新廠的資金需求,股利的配發是以殖利率維持3%以上為標準,法人推估,應有5元以上實力。

F-康友成立於2013年,實收資本額5.5億元,其中,台籍股權61%、印尼20.5%、香港18.5%,未來上市後資本額將增至6.5億元。

該公司營運主體為六安華源製藥,由於六安華源位於大陸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運輸便利,三省總人口達2.2億人,人口基數龐大,另外布局以中低端市場為主,為新農合受惠區域,加上全生產線已取得GMP認證,具高技術、高資本門檻,新競爭者不易切入,帶動公司業績水漲船高。

黃文烈指出,F-康友去年9月起逐步調高製程,塑瓶由6,500萬瓶調高至9,500萬瓶,軟袋5,500萬袋提高至8,500萬袋;另外,尼可剎米原料藥每年300噸,乳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藥每年160噸。

中商情報網預估,今年大陸大型輸液的需求量為112億瓶,2019年可望成長到142億瓶;市場規模預估2015年達279億人民幣,2019年預估將達328億人民幣。

另外,4月將啟動六條生產線的擴產,包括軟袋生產線2條,塑瓶生產線4條,全產後軟袋產能將提高1倍,塑瓶產能提高兩倍,預計明年首季底全部到位,塑瓶將達2億瓶,軟袋達1億袋,產能倍數成長,並可因應未來3~5年的產能需求。
 樓主| 發表於 2015-4-12 08:35: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26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17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打破沈默反駁掏空疑雲!林榮錦稱「請問我無償授權哪項產品?」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日前陷入掏空東洋疑雲的晟德(4123)董事長林榮錦,今日首度打破沈默,針對指控進行回應,他說,如果說我將這乳癌、卵巢癌等產品無償授權給瑞士商Inopha AG,那請問是哪項產品?「到現在我還搞不清楚,到底無償讓與哪個產品」。微脂體小紅莓藥物(Lipo-Dox)現在東洋還在賣 ,Caelyx2(LDIA09)還在共同開發階段,而東洋替嬌生(J&J )代工的Doxil/Caelyx去年已開始有里程金入帳。
    林榮錦強調,我從東洋董事長下來時,沒改過電腦一個字,沒刪除一個字,還留下智擎60億元股票可慢慢賣,並有3個新藥在2014年上市,未來五年沒有對手。而替嬌生代工的Doxil/Caelyx,當初雙方簽約的量是其全球銷量的20-80%,只要好好爭取,工廠的產能要填滿沒有問題,去年東洋也已經有授權金93萬美元入帳。
    對於東洋指控無償讓與乳癌、卵巢癌等產品給Inopha AG,林榮錦說「請問我無償授權哪項產品?商品名為何?」他解釋,微脂體小紅莓藥物在1997到1998年間上市,2005年開始衝外銷,但香港、新加坡、歐洲等國家都進不去,甚至英國還正式行文,其功能型覆型劑不同,認為這不是Doxil/Caelyx的學名藥,也因此,此產品現在還在銷售,但僅在台灣、泰國、越南、斯里蘭卡四個國家。
    也因此,2008年決定斷尾求生,要求當時負責歐洲市場拓展的員工歐德甯(Denis Opitz)轉任顧問,並希望其幫忙尋找後段臨床尋求夥伴,也因此,在2008年與Inopha AG簽訂共同開發合約,目標開發與Doxil/Caelyx完全一樣的學名藥,也就是Caelyx2(LDIA09),希望共同享有市場,根據合約,Inopha AG負責後段的臨床等,享有美國歐洲等約2/3市場、但銷售要支付東洋5%權利金,東洋則保有亞洲市場,而產品製造要在東洋、代工費永遠要比外面多20%,但產品到現在沒有一個國家通過。
    林榮錦說,誰都沒有料到,2012年嬌生的Doxil/Caelyx會爆發CMO生產污染,開始與東洋接觸,並看中東洋製造能力、歐洲臨床及動物試驗等數據。由於2008年東洋已與Inopha AG簽訂專屬授權合約,由Inopha AG主導簽訂三方合約,但亞洲權利仍屬於東洋。根據合約,在該國有學名藥上市前,嬌生第一年需支付2.5%的權利金,第二年起權利金增至5%。東洋去年已拿到前金、日本送件里程金共93萬歐元,嬌生也通知,將再支付162萬歐元的日本取得藥證權利金。
    原本東洋與Inopha AG簽訂的是10年的共同開發合約,但與嬌生簽約為15年,比原本條件還好,還能收取5%權利金,而製造方面,賣給嬌生與原訂的代工費的價差部分,東洋可分2/3。林榮錦說「請問我淘空在哪?我能在2008年預料嬌生2012年的危機嗎?這根本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

 樓主| 發表於 2015-4-12 08:37: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30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晟德再添生力軍 金樺今登興櫃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晟德(4123)家族再添生力軍!旗下專注細胞株開發的金樺(6521)預計今(18)日登興櫃,參考價為每股42元。董事長林榮錦表示,金樺目標是朝向新藥開發為目標,並鎖定高達620億美元生物藥專利到期的相似藥市場。

近年營運三級跳的金樺,因接獲日本知名大藥廠的總計9個專案的合作,2012年起營收倍增,從當年度的365萬元,成長至2013年的2,027萬元,2014年一舉拉高至4,545萬元,並順利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盈餘0.16元。

金樺總經理陳佩君指出,所謂的細胞株,指的就是「蛋白質的生產工廠」。若以種牛比喻,金樺就是利用基因轉殖技術培養出不同種的母牛,例如可以生產巧克力口味牛奶的種牛。

目前金樺擁有三個宿主平台(細胞)共計四種細胞株平台,技術廣度超越多數國際細胞株製備公司,且此可涵蓋全球70%以上的生物藥生產平台。相對於國際大廠,金樺能提供客製化細胞株開發,再透過基因工程的修飾序列優化,提升藥物的親和力、專一性、半衰期及活性,優化細胞株特性,並提高細胞株產量,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陳佩君表示,金樺是台灣第一家細胞株開發公司,具有特殊的細胞株優化能力,能有效的把細胞產出蛋白質的量能提高,與國際大廠比較,甚至有十倍左右的產能差距,換言之,能協助蛋白質藥廠在前段開發時有效降低九成的成本。

林榮錦表示,金樺不打算永遠做CRO,因為單純委託代工的服務收費可能會逐年遞減,目前金樺已積極布局生物相似藥和新藥市場,除了已進行相關的細胞株開發外,未檢將將開發高難度多醣生物藥及新藥。

陳佩君表示,金樺針對全球生物相似藥開發的細胞株,已能涵蓋三分之一的市場,上架細胞株也逐年增加中,今年起就會有實質營收挹注。而目前已鎖定三項高難度多醣生物藥進行開發,計畫以國際授權或共同開發,進入臨床與國際藥品市場,獲得中長期的穩定收益。
 樓主| 發表於 2015-4-12 08:38: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32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2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日本市場發酵,南光上季EPS達0.5元改寫七年新高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南光製藥(1752)日本市場起飛,在癌症等小型針劑產品出貨量拉高下,去年第四季毛利率一舉衝高至36.54%,為近三年最好表現,獲利也較第二季成長逾5成,每股盈餘達0.5元,創下近七年新高;全年由虧轉盈,每股盈餘為0.76元。
    在去年Q4獲利報喜下,南光股價連二日漲停,衝上42.65元,創二年新高。
    南光製藥耕耘多年的海外市場,近兩年逐漸步收成,去年外銷比重更一口氣由18%跳躍至26%,主要系日本市場起飛貢獻,除玻尿酸、抗腦壓產品穩定向上,癌症針劑出貨量也隨推廣時程大幅成長。
    國內市場成長力道也不俗,在Non-PVC軟袋、急重症用海派沖洗液、醫美產品銷售穩健成長下,業績也維持向上表現。   
    在外銷、內銷同增長下,南光2014年營收達12.77億元,年成長26.06%,毛利率隨營收規模擴大、產品組合轉佳,成長至32.02%。稅後淨利6728萬元,每股盈餘為 0.76元,順利由虧轉盈。
    去年第四季受惠癌症等小型針劑產品出貨量提升,毛利率跳增至36.54%,為近三年最好表現,稅後淨利也達4371萬元,第三季大增53%,每股盈餘達0.5元,為96年第四季以來、近七年的最好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15-4-12 08:4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33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2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南光海外佈局陸續收割,拚Q2獲美首張骨鬆藥證,全年EPS上看2元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南光製藥(1752)前二月業績續唱高歌,累計營收達2.45億元,年增率高達44.09%。今年海外市場續揚帆,除日本市場業績由癌症針劑產品領軍向上,中國市場穩健成長,美國更力拼Q2取得首張藥證,為骨質疏鬆用藥,下半年可望有實質營收貢獻;國內市場也穩健成長。法人預估,全年營收有機會達16億元,EPS上看2元。
    海外市場仍是今年業績成長的最大動能,已耕耘數年的日本市場,除玻尿酸、抗腦壓產品穩定向上,癌症針劑出貨量隨推廣時程,也可望有進一步的成長,目前營收占比約15-20%。目前癌症針劑包括二針劑型、一針劑型產品(適應症是從上呼吸道至胃消化系統癌症)及乳癌針劑藥品,今年上半年有機會取得骨科用藥藥證,免疫系統也有機會在今年拿到。
    中國市場銷售產品包括降腦壓、急救及腸胃藥,今年業績可望維持穩定成長,目前營收占比不到10%。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有機會在今年取得首張藥證,為治療骨質疏鬆用藥,該藥與美國客戶合作開發,客戶負責歐美市場銷售,公司則保有亞洲銷售權,藥品上市後將共享利潤。預計上半年取得,下半年上市銷售,今年將有實質業績貢獻。
    加計骨質疏鬆用藥,南光在2014年中前共有7件學名藥針劑送入美國FDA申請ANDA,剩餘六件分別為血液用藥、抗感染用藥、神經系統用藥及抗癌用藥,其中3件為P4學名藥。南光表示,上述產品多與美國客戶採合作開發模式,客戶具有國際視野,在選藥上提供不少的奧援,在原料藥開發也共同負擔成本。
    國內市場也可望有二位數成長,南光指出,隨著PIC/S GMP上路及國內食安議題發酵,國內醫療院所對用藥安全的重視度提升,開始擴大採用on-PVC的大型輸液產品,而防止重症病房交叉感染的產品-海派封管沖洗液也已打入大型醫院,用於美白的自費醫美產品成長空間仍大。
    法人預估,南光今年營收有機會挑戰16億元,年成長超過25%,毛利率有機會維持在去年第四季的36%水準,甚至隨營收規模放大而進一步提升,每股盈餘上看2元,力拼10年新高。

 樓主| 發表於 2015-4-12 08:45: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4 08:40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2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東洋去年EPS 3.14元 新高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4105)昨(25)日公布去年財報,去年第4季大賺6億元,全年稅後純益約7.79億元,較前年成長33%,每股純益3.14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東洋除了合併獲利看俏,去年本業獲利也有3.25億元,較前年的1.08億元成長逾200%。東洋董事長蕭英鈞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讓東洋成為百億美元的製藥旗艦廠。東洋昨日股價相較大盤有撐,收67.8元,漲0.8元。

東洋昨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去年財報,蕭英鈞表示,今年將推出五項「利基型新藥」,規劃未來三年內每年至少推出三項新藥、搶進三個國家市場,預告今年營運動能仍會「相當不錯」。

東洋去年營收約29.79億元,略遜於前年的31.1億元,毛利率也維持在59%左右。獲利成長的原因,蕭英鈞說,開源節流、聚焦研發是關鍵。

蕭英鈞指出,去年撙節開支省了3,000萬元,向幾個國際夥伴爭取產品售價提高,也貢獻了約7,000萬元,這就多出約1億元獲利;轉投資智擎去年也開始賺錢,貢獻5,200萬元盈餘;大陸轉投資的榮港去年也小賺,少虧8,000多萬元。

東洋去年稅後純益約7.79億元,在蕭英鈞接手東洋後,去年第4季賺了6.1億元,其中包括處分智擎股權的獲利4億元,本業也貢獻約2億元。對於今年本業展望,蕭英鈞表示,今年計畫在台灣續推五項「利基新藥」,已有三項上市,包括抗血癌產品Ivic、與日本藥廠合作的抗大腸直腸癌產品TS-1、抗肺癌產品Pexeda,另外兩項產品抗化療後口腔炎的ES0013及抗血癌產品LN9012,正緊鑼密鼓準備中。此外,蕭英鈞也表示,除了未來每年都會至少推出三項新藥外,也規劃每年要搶進三個國際市場,目前東洋已經派人進駐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地,今年將繼續開發南韓,希望能繼續把公司推向國際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