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0-3-29 11: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2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雪上加霜 陸新能源車補助 明年恐大砍3成

工商時報 譚有勝/綜合報導

大陸汽車市場正步入嚴冬期,相關人士昨(26)日透露,新能源汽車補助政策將逐步退場,官方預計2019年要將電動車等購車補助削減3成,引起汽車廠商憂慮此舉將讓汽車市場雪上加霜。但分析人士認為,大陸政府希望控制不同車型的銷量,部分高續航車型補助可能不減反增。

日經中文網報導,中汽協相關人士表示,大陸政府預計到2020年將取消新能源車的補助,明年可能會對新能源汽車項目動刀,削減3成補助。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統計,大陸汽車市場今年銷售首次出現倒退,預計全年銷量將下跌3%,但新能源汽車卻逆勢突圍,11月首次突破銷售百萬輛關卡,累積今年1至11月的銷量年增68%,成為今年車市寒冬中的一股暖流。


業界人士認為,今年大陸汽車銷量全年預估達將達2,800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車占120萬輛,2019年預計銷售量將達160萬輛。若大陸中央減少補助項目,恐將連帶影響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減少補助,加重消費者的購車負擔。

報導指出,大陸政府在「中國製造2025」中,將新能源汽車定為重點領域,計劃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能占整體汽車全年銷量的2成。因此,大陸官方對新能源汽車的補助於2010年開始推出,並以大陸製造的電池作為主要補助對象,但也因此受到外國企業的批評,目前大陸政府沒有對電池製造企業進行補助。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的新能源車補助機制主要是以一次性充電續航距離,作為補助額給予的標準,補助款項也因車型而有所差異。有分析認為,大陸政府在汽車產業方面,希望控制不同車型的銷量,部分高續航車型的補助,明年可能不減反增。

舉例而言,今年續航達到150公里的小型電動車補助1.5萬人民幣,但達到400公里的大型電動車補助可達到5萬人民幣。

評析
大陸政府希望控制不同車型的銷量,部分高續航車型補助可能不減反增。
 樓主| 發表於 2020-3-29 11:15: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27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搶中國市場?特斯拉斥資逾9億籌組融資租賃公司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繼此前於中國擴建超級工廠增加產能,現又有消息傳出,該公司已於本月19日在上海自貿區註冊「特斯拉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2億元),預計將落腳陸家嘴金融城。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根據中國全國企業信用資訊系統顯示,特斯拉早在19日於上海自貿區註冊特斯拉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朱曉彤,唯一股東是特斯拉香港有限公司,是全資子公司。

其實,該公司註冊同日,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便公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進一步促進融資租賃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援融資租賃企業設立和發展,並使融資租賃企業准入便利化。

特斯拉融資租賃公司將向中國提供新能源及相關領域產品的融資租賃服務與支援。此前,特斯拉也於今年10月宣佈斥資9.7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3.47億元),於中國興建占地1300畝超級工廠,預計於明年下半年投產,並在建設2至3年後達成每年50萬輛電動車產能。

評析
特斯拉融資租賃公司將向中國提供新能源及相關領域產品的融資租賃服務與支援。
 樓主| 發表於 2020-3-29 11:15: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2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7天崩2成後 單日狂彈10%
明年現金流、需求俏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特斯拉(Tesla Inc.)在短短7個交易日內慘摔2成後,26日隨美股暴衝而狂彈逾10%,分析師相信明(2019)年特斯拉獲利、現金流看俏,成為公司股價彈高的其中一樣催化劑。

MarketWatch、barron`s.com 26日報導,Wedbush長期看多特斯拉的分析師Daniel Ives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特斯拉過去一年的生產延遲問題似乎已經獲得解決,市場需求看來有望一路旺到明年,預估特斯拉獲利、現金流將逐步改善,讓華爾街暫時把募資風險拋到腦後。

特斯拉26日終場狂彈10.39%、收326.09美元;該檔個股自12月14日起一路崩跌至12月24日,期間跌幅高達21.6%(以收盤價計算)。

Ives認為,美國需求增溫、生產效率改善、海外成長潛力看俏,有望推升特斯拉Q4獲利。這是特斯拉明年達成穩定獲利、現金流的重要一步,未來數年Model 3需求將大有轉機。

Ives重申,特斯拉的投資評等為「表現優於市場」、目標價則是440美元。他相信,華爾街現在更為關注特斯拉的產品需求、而不是生產問題。中國市場的成長是近來部分投資人關心的焦點,但Ives更為聚焦歐洲的潛在商機。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10月曾說,特斯拉對於能在明年初把Model 3推廣至歐洲和中國深感振奮,因為這些地區的中型高階轎車市場,遠比北美還大。

馬斯克當時並表示,歐洲的交車量可能要到明年2月底或3月份才會達到「有意義」(significant)的水準。這或許會稍稍壓抑第一季的交車數字。

不過,Ives認為,雖然市場擔憂,歐洲部分出貨數據可能會等到明年Q2才會認列,但華爾街應該早已充分理解這些時間上的議題。不只如此,歐洲目前被人為壓抑住的需求,看來相當強勁。

評析
生產延遲問題似乎已獲得解決,市場需求有望一路旺到明年,預估特斯拉獲利、現金流將逐步改善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37: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27日鉅亨網,供同學參考

Model3為增長催化劑?
分析師看好特斯拉2019年表現

鉅亨網編譯林懇

Wedbush 分析師週三 (26 日) 表示,對特斯拉 Tesla (TSLA-US) 中型電動車 Model 3 車款需求「在 2019 年及往後看起來非常強勁」。

Wedbush 證券分析師 Dan Ives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許多汽車製造商放棄轎車轉向休旅車 SUV 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市場的潛在驅動力可能會將消費者推向特斯拉最便宜的乘用車。

Ives 表示,對汽車的需求可能會降低特斯拉在不久的將來再次籌集資金的風險。特斯拉的資本需求一直是該公司的一個問題,特斯拉自 2010 年上市以來不得不多次重返市場募資。Ives 表示,他預計特斯拉將在 2019 年花費 22 億至 23 億美元支出。

對歐洲客戶的交貨似乎按計劃進行,而 Ives 認為該市場的需求已被壓抑,有望再度回升。他說,在特斯拉最近在中國降價之後,中國也看起來像是一個「主要的增長催化劑」。

週三特斯拉股價收盤上漲 10.39% 來到 326.09 美元。推動其市值超過 600 億美元。

Ives 重申其「買入」評級,及股價目標價 440 美元,較目前股價高出約 35%。「特斯拉應提供強勁的第四季度,這將是公司在 2019 年實現可持續獲利和現金流量發展的道路上的又一重大進步,而 Model 3 也會是到一個增長機會的年份」。

特斯拉預計 1 月公布車輛生產量數據,2 月份公布第 4 季度財報。華爾街目標預計營收達 71 億美元,年增約 116%,而每股純益 EPS 應落在 2.12 美元上下。

評析
在特斯拉最近在中國降價之後,中國也看起來像是一個「主要的增長催化劑」。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38: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2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EV夯!三菱化學增產鋰電池關鍵材料、日本廠擴產5成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三菱化學(Mitsubishi Chemical)26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將擴增日本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電解液」產能,計畫將四日市事業所的電解液年產能自現行的1.1萬噸大幅擴產約5成至1.6萬噸。

三菱化學指出,日本國內外電動車(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油電混合車(HV)市場呈現急速擴大,其中在日本國內,乘用車總銷售量中約25%已進行電動化,且預估今後也將持續朝電動化演進。

三菱化學表示,為了因應今後旺盛的需求,將強化全球生產銷售體制,鞏固於車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領導廠商的位置。

日刊工業新聞7月5日報導,因2020年以後全球主要國家/區域將強化車輛CO2排放限制,加快電動車(EV)等電動化車款普及速度、推升電池材料需求旺盛,因此三菱化學計畫於2020年度結束前投資100-150億日圓大幅擴增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產能,目標將電解液年產能較現行大幅擴增近一倍(增加95%)至8.5萬噸。

報導指出,三菱化學計畫於2020年度結束前將美國工廠(位於田納西州曼非斯)電解液年產能提高至3萬噸、達現行的3倍;位於英國蒂斯河畔斯托克頓(Stockton-on-Tees)的工廠年產能也將提高至2萬噸、達現行的2倍;於2018年初和宇部興產進行事業統合的中國常熟市電解液工廠年產能也將倍增至2萬噸。

日本民間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因中國將自2019年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規範,加上2019-2020年期間日歐車廠將進行車輛電動化,提振車用鋰離子電池材料需求今後將持續擴大,預估2020年全球4大關鍵材料(正極材、負極材、電解液和分隔膜)市場規模(廠商出貨金額)將擴增至281.46億美元、將較2017年暴增9成(增加91.3%)。

評析
三菱化學將擴增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電解液」產能,計畫將產能大幅擴產約5成至1.6萬噸。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38: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2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鎳鐵產量增長 2019年鎳市供給缺口將削減至4.9萬噸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路透社12月26日報導,日本最大鎳生產商住友金屬礦業公司(5713.JP)鎳銷售以及原材料部門總經理大山正則(Masanori Ohyama)表示,相比於2017年全球鎳市的供給短缺77,000公噸,2018年鎳市的供給缺口預計將擴大至93,000公噸;不過,受到印尼低等級鎳鐵產量增長的影響,預期2019年鎳市的供給缺口將會削減至49,000公噸。相比於高純精煉鎳的鎳含量達到99.8%以上,鎳鐵的鎳含量通常低於12%。

住友金屬預估,2019年,全球鎳需求量將年增3.4%至233.9萬噸,供應量則預估將年增5.5%至229萬噸。大山正則表示,2019年來自於不鏽鋼部門以及可充電電池部門的鎳需求增長仍將相當強勁,雖然當前不鏽鋼部門仍佔全球鎳消費量的七成比重,但電池部門的鎳需求在未來幾年預期將呈現快速增長,主要受到電動車市場發展的帶動。

2019年,電動車電池的鎳需求量預估將增加20,000-25,000公噸至14-15萬噸,其中有1萬噸的增長將是來自於日本。2019年日本鎳需求量預估將年增9.5%至199,200公噸,供應量則預估將年增2.3%至188,100公噸,這會使得日本鎳市有11,100公噸的供給缺口。住友金屬是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生產商松下電器(Panasonic Corporation)所生產的鋰電池的正極材料供應商,特斯拉(Tesla Inc.)電動車所使用的就是Panasonic的鋰電池。

影響鋰電池性能與成本最關鍵的材料為正極材料,常見的車用鋰電池正極材料包含三元材料鋰鎳鈷錳氧化物(NCM)、鋰鎳鈷鋁氧化物(NCA)與磷酸鋰鐵(LFP)等。電動汽車多使用高能量密度的NCM或NCA,LFP目前的應用市場只以電動巴士或電動卡車為主。

澳洲工業部報告預估,未來十年全球電動車產量將迅速增長,2017年全球電動車產量已經倍增至200萬輛,而至2027年,全球電動車產量預期將會超過4,000萬輛。報告指出,在2007年,鋰電池的消費已經佔整體鋰消費的25%比重;而至2027年,鋰電池的消費將會佔到整體鋰消費的將近90%比重,主要都是源於電動車生產大幅增長的影響。

報告也預估,2018年全球鎳消費量將年增5.2%至227.4萬噸,2019年消費量預估年增4.7%至238.1萬噸,2020年消費量預估年增4.2%至248.2萬噸,消費的增長呈現放緩的趨勢。另一方面,鎳礦以及精煉鎳產量則有較多增長。2018年全球鎳礦產量預估年增5%至225.3萬噸,2019年預估年增8%至243.2萬噸,2020年預估年增7.6%至261.6萬噸;2018年精煉鎳產量預估年增5%至218.3萬噸,2019年預估年增8%至235.7萬噸,2020年預估年增6.9%至251.9萬噸。

評析
住友預估,2019年,全球鎳需求量將年增3.4%至233.9萬噸,供應量則預估將年增5.5%至229萬噸。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38: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2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重押電動車!SK Innovation:2022年電池產量增10倍

記者 陳苓 報導

南韓業者SK Innovation看好電動車發展,計畫大幅增產,目標2022年前產量提高10倍、至55GWh。

路透社報導,SK集團的搖錢樹SK海力士(SK Hynix),近來由於記憶體需求減緩,表現不如以往。SK集團會長崔泰源(Chey Tae-won)轉而聚焦電動車電池,2017年底起,宣布將投資30億美元,準備在中國、匈牙利、美國興建新廠。SK Innovation資深主管週三(26日)在南韓瑞山(Seosan)工廠表示,估計電池業務將在2020年達到損益兩平。

SK Innovation電池業務團隊主管Kim Tae-hyeon說,目前該公司電動車電池的年度產量為4.7GWh,計畫2022年前年度產量增至55GWh。儘管南韓製造的電動車電池,仍被排除中國電動車的官方補助名單之外,SK Innovation仍看好中國市場。電池團隊的Lee Du-beom表示,他們不那麼擔心中國市場,相信全球車廠以及中國車廠,會需要購入外國生產的電動車電池。

SK Innovation是德國車廠福斯(Volkswagen)、戴姆勒(Daimler)的電池供應商。戴姆勒強攻油電混合車和電動車,最近宣布2030年前將購買200億歐元(230億美元)的電動車電池。戴姆勒未說明哪些業者獲得訂單,目前該公司電池供應商包括韓廠SK Innovation、LG Chem、陸廠寧德時代等。

評析
SK Innovation看好電動車發展,計畫大幅增產,目標2022年前產量提高10倍、至55GWh。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39: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3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找甲骨文董事長艾利森入董事會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28日任命甲骨文董事長艾利森(Larry Ellison)出任獨立董事。不過由於艾利森與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私交甚篤,這項人事安排卻也令外界質疑特斯拉董事會能否發揮監督執行長的功能。

為符合美國證管會在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鬧出爭議後,所提出的獨立監督要求,特斯拉28日宣布甲骨文董事長艾里森與美國最大連鎖藥局Walgreens Boots Alliance全球人力資源長威爾森-湯普森(Kathleen Wilson-Thompson)加入董事會。這項人事案已在27日生效。

特斯拉在聲明中讚揚艾利森是名「傑出的企業家」,威爾森-湯普森則在人力資源領域是領導者。這兩人的參與,也讓特斯拉董事成員擴增為11個人。

不過達拉威大學公司治理中心主管艾爾森(Charles Elson)卻質疑這項人事安排,一位是穆斯克的好友,另一位在產業公司則毫無經驗,他們加入能否讓該董事會發揮獨立監督功能將是一大問號。

然而該電動車業者則刻意淡化艾利森與穆斯克的私人關係,聲稱他們只在幾次社交場合見過面。

SEC對於特斯拉董事任命雖然沒有發表評論,但該機構前董事長皮特(Harvey Pitt)對此卻給予正面肯定。特別是在艾利森方面,皮特認為他本人持有特斯拉龐大股份,這意味他會確保特斯拉將持續發展有獲利能力的策略。

過去在特斯拉董事會當中,有超過半數不是穆斯克的親人就是好友,令該機構無法對穆斯克進行有意義的制衡。

艾利森目前持有特斯拉3百萬股,據知是甲骨文外,他個人最大的投資。

他除了與穆斯克是好友外,與已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也有不錯私交,他曾在後者1997年重回蘋果時,接受賈伯斯邀請擔任蘋果董事,並目睹該公司進行有史來最成功的轉型。

評析
由於艾利森與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私交甚篤,令外界質疑特斯拉董事會能否發揮監督執行長的功能。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39: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30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盛寶2019十大預言 蘋果收購特斯拉最「驚世」

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掰了動盪2018年,展望2019年,丹麥的盛寶銀行(SAXO BANK)發布10大驚世預言(Outrageous Predictions),其中包含蘋果收購電動車大廠TESLA(特斯拉),串流影音一哥NETFLIX(網飛)無力償債,甚至是川普開除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等,儘管發生機率不大,一旦成真卻能撼動金融市場。

蘋果收購特斯拉
作為蘋果的旗艦產品,iPhone銷售成長明顯放緩。蘋果為了扶持營運成長,2019年可能會用手頭上的2370億美元(約7.28兆台幣)賭一把。蘋果自駕車始終只聞樓梯響,還狂挖特斯拉員工,連馬斯克都曾嘆銀彈比蘋果還少100倍。

根據LinkedIn數據顯示,自2017年底以來,有46名特斯拉員工跳槽蘋果,包括工程師、自駕輔助Autopilot專家、供應鏈經理、甚至還有實習生。知情人士透露,蘋果付給一般技術人員、工程師的薪水,就比特斯拉高1.5倍,且蘋果的名聲、股價都比特斯拉吸引人。

蘋果與特斯拉的關係,似乎比檯面上更緊密。特斯拉上周五任命甲骨文創辦人兼董事長艾利森(Larry Ellison)擔任獨立董事,而艾利森今年稍早不但購入特斯拉300萬股,坦承他是馬斯克的「好友」,也是特斯拉非常重要的投資人。

艾利森和已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也私交甚篤,兩人據說曾是鄰居,老賈養的孔雀甚至還會逛到艾利森家裡。賈伯斯1997年重返蘋果時,曾邀艾利森加入董事會、不過艾利森認為自己無法投入全部精力,僅在蘋果待了很短的時間。

盛寶銀行推測,智慧手機成長放緩之際,蘋果下一戰將主攻汽車業,可能籌措資金以每股520美元收購特斯拉,較特斯拉目前股價高出40%,也比馬斯克(Elon Musk)先前宣告要「下市」的價格高100美元。

盛寶認為,蘋果有足夠財力,支持馬斯克在電動車上的遠大夢想,而且能讓特斯拉在電動車競爭持續領先地位,兩者各取所需,聯姻非常合邏輯,但機率可能不會很高。

2018年不斷傳出蘋果收購特斯拉的風聲,但作為蘋果大股東的巴菲特,認為收購特斯拉是「很糟的主意」。

有分析師認為,透過收購特斯拉,蘋果能夠建立錢景無限的新商業模式,包括象徵運輸業未來的叫車或自駕車服務。

但巴菲特8月接受《福斯財經網》訪問表示,在汽車業建立長期競爭優勢,比科技業困難許多;科技企業能透過產品的速度、規模及網絡效應等,維持對同業領先。

據悉,蘋果近年從特斯拉挖走不少工程師,投入其自駕車計畫「Project Titan」,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不高。知名投資專家孟斯特(Gene Munster)也分析,特斯拉出售需超過8成股東同意,當前不太可能發生。

川普炒掉鮑威爾
美國總統川普與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雙方關係持續緊張。川普多次呼籲Fed不應貿然升息,理由是威脅美國經濟成長。但以控制通膨為優先考量的鮑威爾,主張低利率造成金融市場的不當行為及低生產力,12月如預期升息,不理會川普導致雙方衝突升溫,更激化金融市場動盪。

盛寶銀行預測,若美股持續萎靡不振、美債殖利率出現倒掛,川普將找機會開除鮑威爾,推舉反對升息的明尼亞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西卡里(Neel Kashkari)出任主席。

IMF、世銀不再計算GDP
國際貨幣基金(IMF)及世界銀行明年可能停止評估各國GDP,改用生產力(productivity)做為各國經濟成長指標,理由是GDP無法正確衡量新科技帶來的實際影響,生產力似乎是評估人民幸福更好的方式。

盛寶銀行宏觀分析主任丹比克(Christopher Dembik)說,GDP最大的缺點是無法評估以科技取代人力的低成本服務,亦無法測量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傷害;生產力係指每小時勞動產出,但在現實世界是更複雜的指標,應該被視為人民生活標準的決定因素。

英鎊跌到與美元平價
英國明年3月底將脫歐,盛寶預測,英國首相梅伊與歐盟談妥的脫歐協議,恐怕很難通過國會表決。梅伊一旦失去保守黨支持,工黨將順勢發動不信任案,幫助以二次脫歐公投為承諾的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取得執政。

盛寶認為,柯賓上台將走國族主義及20世紀英國社會主義的老路線,如國有化銀行及鐵路等服務,恐導致停滯性通膨及預算赤字擴大,再加上脫歐議題明年持續懸而未決,都將導致資金大舉從英國外流,屆時英鎊有可能下探至1美元平價水準。

X級太陽閃焰害全球損失2兆美元
新能源革命讓全球更加倚賴太陽,重要性與日俱增,不過隨著太陽閃焰而來的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卻可能在明年帶來危機。

2019年將步入第25太陽周期,X級太陽閃焰形成的太陽風暴恐直擊西半球北美。由於太陽風暴會破壞衛星及無線電通訊,仰賴GPS的航空、陸上交通及電力基礎建設都將陷入混亂,造成全球損失恐達2兆美元(約61.5兆台幣)之多。

信用緊縮讓網飛步入奇異後塵
網飛帳上的負債超過100億美元(約3073億台幣),隨著聯準會升息造成信貸市場緊縮,提高企業借貸成本,網飛可能難以持續發債來支持成長。

奇異(GE)負債上千億美元造成公司債價格暴跌,可能造成明年美國企業債市恐更慘淡,連網飛等科技公司都將出現募資困難。

澳洲房市泡沫破滅
澳洲房價自1961年迄今飆升6556%(通膨調整後為371%),盛寶分析師預測,這股靠累積債務而生的泡沫,將在2019年破滅,原因是政府強力要求各大銀行緊縮房貸放款資金。

根據預測,澳洲一旦減縮放款,將導致明年經濟陷入27年來首度衰退,房價將崩跌50%,迫使澳洲政府祭出量化寬鬆,而國有大型銀行將成為政府紓困目標。

澳洲房市目前已經轉冷,CoreLogic數據顯示,雪梨房價自2017年7月高點以來已累計下跌9.5%,逼近27年前經濟衰退期間的9.6%跌幅。

德國經濟步入衰退
盛寶認為,德國作為歐洲的領頭羊,經濟最快將於2019年第3季陷入衰退,理由是全球貿易大戰延燒、汽車關稅成本升高,而推動電動車的腳步太慢,恐導致衝擊德國經濟命脈的汽車業,全國經濟成長都遭拖累。

全球運輸稅上路
氣候變遷的恐慌持續蔓延,今夏歐洲再度出現異常高溫,日本也遭遇數十年來罕見暴雨,將促使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減排政策。

各國政府過去10年都在討論全球運輸稅,但礙於美國及中國反對難以推動;如今致力環保的中國改變立場,加入歐盟行列,將迫使美國也跟進。盛寶銀行預測,新的全球運輸稅(Global Transportation Tax)可能在明年上路,運輸業為排碳量繳交的稅金將提升1倍至每公噸50美元。新稅率將直接衝擊旅遊、航空及海運業,助長機票價格及海運費率,導致相關類股大跌。

歐債問題未解決
歐盟幾個成員國仍有債務風險,隨著利率升高,2019年成員國的債務問題更加曝露,義大利是潛在危機之一。為了遏阻投機,歐盟可能會頒布新的財政赤字規定,德國等國為了避免遭債務危機拖累,可能被迫同意。

評析
盛寶銀行推測,蘋果下一戰將主攻汽車業,可能籌措資金以每股520美元收購特斯拉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39: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30日鉅亨網,供同學參考

管理學專家:SEC被馬斯克和特斯拉擺了一道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管理專家 Jeffrey Sonnenfeld 週五 (28 日) 表示,特斯拉 (TSLA-US) 任命 Larry Ellison 和 Kathleen Wilson-Thompson 為其獨立董事,智取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這家電動車公司趕在週五與 SEC 達成和解的最後期限前完成任命。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資深副院長兼《CNBC》特約作家 Sonnenfeld 說:「SEC 這回被擺了一道。」

在 SEC 指控馬斯克誤導投資人發布關於以每股 420 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的推文後,特斯拉和 CEO 馬斯克在 9 月同意任命 1 位新董事長和 2 名獨立董事。

Ellison 是甲骨文 (ORCL-US) 的聯合創辦人兼執行總裁,Sonnenfeld 稱他是馬斯克的「分身」,「他是個天才,熟知科技,白手起家,而且口才便給。」

他說,「但他也是一個非常容易發怒的人。對諸多微小的批評十分敏感,喜歡抨擊分析師。」

Ellison 在 10 月說他是「馬斯克非常親密的朋友」,並為這位特斯拉 CEO 針有關他行為持續不斷的批評進行辯護。除了個人推特之外,馬斯克還在 9 月的播客中抽大麻煙。

Ellison 也是特斯拉的一個非常大的投資人。據該公司發言人表示,他擁有 300 萬股特斯拉股票。

Sonnenfeld 表示,馬斯克「透過選擇一個能夠非常有效地為他掩護、保護他的人」,「聰明地智取」SEC,「他不會是一個想要審查推文的人。」

當被問及對 Sonnenfeld 的言論的看法時,特斯拉發言人提及其他分析師的評論,比如 Wedbush Securities 的 Dan Ives。這位分析師週五指出這些任命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Ives 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Ellison「可以協助將馬斯克的能量和激情轉化為未來的正向因素,從而進一步遠離幾個月前的『私有化推特風暴』,這件事仍是特斯拉揮之不去的懸念。」

評析
Ellison可以協助將馬斯克的能量和激情轉化為未來的正向因素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39: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3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怎麼回事? 特斯拉車主三不五時被「冰」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玲╱綜合報導

最近美國不時傳出有傳統汽車不爽電動車特斯拉(Tesla),故意霸占特斯拉的專用充電站Superchargers。有個情況是,一大群卡車占據充電站內所有的充電用車位,還騷擾特斯拉車主,對特斯拉大罵三字經。

傳統汽油車係以汽油為燃料,由內燃機引擎(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產生動力,這類汽油車嗆電動車的「霸凌」的行為,因內燃機的英文縮寫為ICE(與「冰」字同名),俗稱ICE-ing。

ICE-ing特斯拉車主或充電設備的事件,大多發生在特斯拉向其他地主租來開闢為充電站的地點,不是特斯拉直營,所以特斯拉無法監控這些站點每天的使用狀況。

與特斯拉合作、現為Superchargers最大網絡之一的便利商店Sheetz說,他們對特斯拉的充電站區都會固定派員巡邏,並請占住專供充電使用的停車格的車主移車。

網路上另也有照片拍到,明明是部汽油卡車,卻停在一個特斯拉專用充電停車格內,還把充電的電纜假裝接在車尾。

美國各州對保留車位的法律規範不一。例如在亞利桑納州規定,任何保留給特殊用途以及專供電動車充電的車位,不適用者停入就是違法。

特斯拉車主這幾年已多次在網路上貼文埋怨這類ICE-ing事件,有些可能單純只是誤停,許多卻是故意挑釁。

許多人將ICE-ing與另一種同是欺負人的「rolling coal」比較。Rolling coal是柴油車主改裝引擎,瞬間對其他車輛噴射濃煙的行徑;這種操作在美國聯邦層級已屬違法多年。

特斯拉車主未來需要在這些較少人的郊外充電站,「冒險」充電的機會可望降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上周說,特斯拉將在大量增加在各大城市裡的Superchargers充電站點,並且和地主商討在公寓建築物內停車場增設家用充電設備。

評析
一大群卡車占據充電站內所有的充電用車位,還騷擾特斯拉車主,對特斯拉大罵三字經。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0: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31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廣建電動車充電站 德國大力推廣電動車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31日專電

廣建充電站民眾才有購買電動車的意願。德國目前有超過1萬6000個充電點,相當於每10輛電動車就有一個充電點,不過專家提醒,住宅區的充電基礎建設才是電動車普及的關鍵。

根據德國能源業同業公會聯邦能源及水資源公會(BDEW)的統計,到年底為止,德國共有1萬6100個公共的充電點,相較於7月底的1萬3500個充電點,等於短短5個月內數量就增加了20%,成長速度非常驚人。

德國的電動車充電設施,主要由電力公司、及旅館、超商、停車場的經營者設置。目前全國有15萬輛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相當於每10輛電動車就有一個充電點,符合歐盟的建議值。

為提高購買電動車的意願,民眾買純電動車可獲得4000歐元(約新台幣14萬)的補貼,油電混合車3000歐元(約新台幣10萬),政府與車商各負擔一半。

不過,儘管政府大力補貼,充電設備的數量也快速成長,德國推廣電動車仍面臨兩大挑戰。

該公會執行長卡夫勒(Stefan Kapferer)表示,首先從價格和性能來看,電動車目前仍無法與燃油引擎汽車競爭。

其次,燃油車非得到加油站加油不可,相較之下,電動車的充電行為8成在住宅區和公寓等私人空間,只有少數是在公共的充電點。

他因此呼籲政府修改建築和能源相關法規,全力推動住宅區的電動車充電基礎建設。

評析
德國目前有超過1萬6000個充電點,不過住宅區的充電基礎建設才是電動車普及的關鍵。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1: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上海破土 馬斯克等不及

工商時報 譚有勝/綜合報導



美國汽車大廠特斯拉正在為上海工廠動土做足準備,而該公司CEO馬斯克(Elon Musk)卻等不及要去參觀了。他昨(31)日在推特上表示,「期待很快為上海Gigafactory動土訪問中國大陸」,但他並未透露具體訪問時間。

華爾街見聞報導,馬斯克在2018年7月於上海簽署,在當地開設「Gigafactory 3」工廠,項目總投資高達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第一期投資160億元,初期將先建設汽車組裝產線,集合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預計在2~3年建設完成之後,每年可生產50萬輛的電動車。

上海市政府早前透露,該項目已基本完成土地平整,並即將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下半年將部分投入生產。

此前有媒體指出,特斯拉早期希望僅在大陸建設一座總裝廠,核心零部件在美國生產。但僅具備總裝功能的工廠並不符合大陸的電動車管理法規,特斯拉最終才妥協在大陸建設更全面的工廠。此外,特斯拉長期依賴美國供應商,若要透過跨洋運輸零部件並不現實,該公司要建立生產規模,還是需要在大陸建立供應鏈體系。

然而,特斯拉建立工廠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過去14年中,特斯拉一直未能實現年度盈利,自2010年上市以來僅在2013年第一季、2016年第三季和2018年第三季中實現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自貿易戰爆發後特斯拉首當其衝,2018年第三季在大陸銷量僅為3,169輛,大幅下滑37%,10月單月銷量僅211台,驟降70%。為搶救大陸市場銷量,特斯拉在11月公布大幅調降旗下車款在大陸的售價,降幅高達12%至26%,亦為其財務帶來巨大壓力。

雖然建廠費用加上銷量問題成為特斯拉負擔,但市場分析指出,作為外資先進企業的代表,且還是大陸開放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後,第一家外商獨資的汽車工廠,特斯拉未來在大陸土地、稅收、融資方面都有機會享受優厚的待遇。

評析
特斯拉長期依賴美國供應商,若要建立生產規模,還是需要在大陸建立供應鏈體系。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1: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馬斯克 將訪上海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正為在上海的工廠破土動工做準備,執行長馬斯克31日發推文表示,期待很快為上海Gigafactory動土訪問中國大陸。不過他沒公布確切的訪問日期。

特斯拉上海廠進度驚人,2018年7月與上海臨港簽署投資協議,準備獨資建廠,12月初,上海市政府就宣布,落戶臨港重裝備產業區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已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即將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下半年「部分投產」。

為瞭解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建設進度,國際金融報實際前往上海臨港探訪,在兩港西大道的工業區找到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建築工地。

按照規劃,這座集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超級工廠,將在2019年下半年部分投產,兩到三年後,純電動車年產能將達到50萬輛、周產9,600輛。

臨港管委會相關人士曾透露,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總投資高達人民幣500億元,一期投資人民幣160億元,初期以組裝線的模式生產,力圖以最快的方式實現大陸國產化。

目前特斯拉超級工廠距離部分投產僅剩不到一年時間,但在特斯拉超級工廠入口附近的施工人員不超過30人,部分人身穿帶有「中國建築」字樣的背心,挖掘機等工程設備也不超過10台,整個工地顯得有些荒涼。

國際金融報隨後前往地勢較高的公路區,試圖隔河一探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全貌,發現特斯拉超級工廠大部分土地已完成平整工作,但沒有進一步動工的跡象。

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特斯拉超級工廠建設進度緩慢的原因,或許是在等待環評審批,此外還要進行建設工程招標,在環評等先期工作完成後,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工程建設進度將大大加快。

查詢公開資料,特斯拉超級工廠專案(一期)環境影響評價公示已於2018年10月24日發布,同時住建網資訊顯示,特斯拉方面已開始部分採購和工程招標工作。

在建設超級工廠時,財務情況仍是特斯拉要面對的一大問題。

2018年8月,特斯拉董事長馬斯克宣布,上海工廠的建設資金將由50億美元減少至20億美元,剩下的資金將向當地尋求貸款。

評析
特斯拉超級工廠總投資人民幣500億元,初期以組裝線的模式生產,力圖以最快方式實現大陸國產化。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車市洗牌 燃油車銷量恐觸頂

經濟日報 編譯黃嘉洵/綜合外電

隨著中國、美國及全球三大市場需求停滯,以及汽車製造商競相增產電動車,全球燃油車的銷售可能已經觸頂。

英國汽車調研公司Jato Dynamics分析師穆納茲說:「根據2018年初至10月銷量及11、12月的預估,2018年燃油車銷量恐將觸頂。今年初對國際車市的樂觀情緒已在過去六個月煙消雲散。」

儘管近年來零排放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想法已蔚為主流 ,但2018年初市場仍普遍認為燃油車的需求漲勢將延續到2022年或更久。

然而,近期美國掀起的貿易戰、英國脫歐、中國融資問題、伊朗石油禁運及歐洲排廢 新制,促使分析師近幾月相繼將全球車市形容是「多災多難」或「惡夢連連」。國際信評機構穆迪預期,2018年全球車市銷量將成長0.2%至9,550萬輛,較2017年微幅上揚,但從今夏開始,全球中歐美三大車市的需求都出現疲弱跡象。

評析
隨著中、美及全球市場需求停滯,及汽車製造商競相增產電動車,全球燃油車的銷售可能已經觸頂。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2: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Tesla電動車抵稅優惠 上半年減半

世界日報 編譯組╱矽谷31日電

有興趣購買Tesla電動車的民眾,在2019年可能無法再獲得7500元的抵稅優惠。因為聯邦政府給予插電式電動車買主的抵稅優惠將在2019年上半年減半。

聯邦政府規定,電動車生產商在某一季度售出20萬輛電動車後,抵稅優惠將在這一季度結束後的三個月內到期。Tesla已在2018年7月成為全美第一家達到這一數字的電動車生產商。

對Tesla來說,抵稅優惠是在很糟糕的時間到期。它正計畫在2019年銷售價格3萬5000元的Model 3。這是Tesla產品線中價格最低,針對預算有限客戶的普及型電動車。抵稅優惠過期,將使Model 3電動車的價格至少上漲3750元。

抵稅優惠到期後的六個月內,抵稅額將減半。剩下的另一半將在之後的六個月內取消。因此如果在2019年1月至6月購買Tesla電動車,將可獲3750元抵稅優惠。2019年7月至12月間購買,只能獲得1875元抵稅額。2020年之後就沒有抵稅優惠。

與傳統汽車經銷商不同,Tesla的存貨不多,顧客很難在下單當天就能拿到他們想要的車型。從下單到出貨常需要數個星期至數月。Tesla執行長馬斯克最近說,Tesla在未來五到六個月內還無法生存最低價版本的Model 3。

他在12月稍早在推特上說,如果Tesla承諾在年12月供貨,而顧客無法在2018年底前拿到車,Tesla將承擔抵稅的差額。

評析
電動車生產商在某一季度售出20萬輛電動車後,抵稅優惠將在這一季度結束後的三個月內到期。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2: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日鉅亨網,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庫存逾3000 股價應聲下挫近2%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電動車產業的《Electrek》報導,特斯拉 (TSLA-US) 本週一 (1 日) 前仍有超過 3000 輛 Model 3 電動汽車庫存。

在過去幾個月,特斯拉努力交付創紀錄的電動車數量,協助買家在今年底拿車以享受 7500 美元的全額抵稅,等同於抵銷 21% 汽車款項。預料 2019 年第 1 季開始逐步淘汰美國聯邦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將導致美國特斯拉電動車需求激增。

消息傳出後,特斯拉 (TSLA-US) 股價盤中一度下跌近 2%。特斯拉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該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仍努力提高電動車庫存,週日 (12 月 29 日) 特斯拉的美國庫存還有 Model 3 超過 3300 輛。

特斯拉傳出會在今年最後一日交付部分車輛訂單,但消息人士並不認為特斯拉會清空所有庫存。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上週六 (12 月 29 日) 再次推文向美國買家提醒,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將會在 48 小時內減半。

今年早些時候特斯拉表示,將盡一切努力確保 12 月 20 日前訂車的買家可以在 12 月 31 日之前拿車,而馬斯克也承諾,如果因交貨延誤導致客戶錯過重大稅收抵免,特斯拉將會彌補稅收抵免差額。

今年十月左右特斯拉稱,10 月 15 日前支付訂單訂金的特斯拉客戶,將有資格獲得 7500 美元的全額稅收抵免,客戶將在年底之前拿車。

根據美國聯邦法,抵稅額將在 2019 年開始逐步削減,上半年減至 3750 元,下半年減到 1875 元並至 12 月 31 日全部取消,意味著 Model 3 買主須在今年底前拿到車,才能享受到 7500 元全額抵稅。

評析
特斯拉仍努力提高電動車庫存,週日 (12 月 29 日) 特斯拉的美國庫存還有 Model 3 超過 3300 輛。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2: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石化三巨頭 搶電動車商機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電動車商機無限,被稱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科技革命之一,國內三大石化集團台塑集團、長春集團、與中油均跨足電動車市場,布局電解液、銅箔、樹脂、負極材料等。

國內第二大石化集團、長春集團布局電動車商機,間接打進「特斯拉供應鏈」,開發出其中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銅箔,供應給松下(Panasonic)等電池大廠,技術極高,號稱只有長春和另一家日本公司會做。

由於松下是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主要的電池合作伙伴,雙方合作打造電池超級工廠(Gigafactory),長春等於間接打進特斯拉供應鏈。這幾年鋰電池負極材料銅箔的相關需求扶搖直上,從兩年前一個月約出貨500公噸,到現在一個月平均出貨已達1,800公噸。

台塑集團也同樣放眼電動車商機,與日本三井化學各出資50%成立的轉投資公司「台塑三井精密化學」,開發電動車鋰電池的電解液,瞄準比亞迪等大陸電動車廠,已打進電動汽車、電動巴士的電池廠供應鏈。

台塑三井精密位在大陸寧波的廠區持續擴充電解液產能,第三期擴建工程正進行中,規劃年產能高達1.5萬公噸。 產能三級跳,反應出市場需求強勁。

國內油品龍頭中油也同樣積極布局電動車,手握LTO(鈦酸鋰)、軟碳等電池關鍵的負極材料技術,去年6月與日本電池大廠TDK合作,全力開發「中油牌」的電動車電池。

中油在客戶開發上也有密集斬獲,上個月陸續與國內前三大機車廠之一的三陽、以及唐榮簽署合作意向書(MOU),攜手開發國產的電動機車與電動巴士,並設置充電站,充分展現出中油在電動車市場的企圖心。

「中油牌」電池目前已經開發到第三代,預計6月正式對外發表。

評析
台塑集團、長春集團、與中油均跨足電動車市場,布局電解液、銅箔、樹脂、負極材料等。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3: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商機/卡位戰開打 各有盤算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電動車商機龐大,吸引台塑、長春、中油等國內石化集團積極卡位部署,惟各公司有不同盤算。

國內第二大石化集團、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興奮表示,電動車逐漸取代傳統燃油車的趨勢確定,電動車將是這個世紀最重要的科技革命之一,估計到2025年電動車的市場規模可達1,500萬輛,商機龐大。雖然台灣的汽車工業沒有太好的基礎,但是可以開發其中的材料。

像是電動車最關鍵的鋰電池,包辦整台車將近四成的成本,這裡頭要用到很多的化學材料,長春已經準備好了。

至於中油,是國內最大的油品供應商,囊括國內加油站八成以上市占率,隨著未來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傳統加油站將面臨空前考驗,中油董事長戴謙坦承,中油的轉型已迫在眉睫。

中油不只開發電動車用的「中油牌」電池,還積極發展「智慧綠能加油站」,標榜未來「不賣油、改賣電」,要在既有的傳統加油站加入電動車充換電等服務。

評析
電動車商機龐大,吸引台塑、長春、中油等國內石化集團積極卡位部署,惟各公司有不同盤算。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3: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商機/三個利多 轉型大補帖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蘋果光環褪色,過去「一顆蘋果救台灣」的神話破滅,台灣產業正面臨轉型的十字路口。而電動車的未來商機龐大、時間表明朗、加上一台車輛零件眾多,不論電子或傳產廠商都有角色可以扮演,三大原因,「EV(電動車)商機」已成為台灣產業轉型最重要的靈丹妙藥。

電動車未來潛在商機龐大,根據統計,2018年全球汽車市場銷售量9,117萬輛,如果乘上每輛汽車平均售價二、三萬美元 ,整體產值相當驚人,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一輛電動車包括電池、傳動系統、車底、車殼、到內裝的車用多媒體影音設備等,所需零件眾多,不論電子或傳產業者,都有角色可以扮演。

更重要的是,電動車商機起飛的時間表已有跡可循。為解決空污問題,包括台灣及中國大陸、法國、德國、英國、荷蘭、挪威、印度等國政府都已經提案將逐步淘汰汽柴油車,電動車等新能源車將取而代之,需求成長可期。

評析
電動車的未來商機龐大、時間表明朗、加上一台車零件眾多,不論電子或傳產廠商都有角色可以扮演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3: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關鍵年 衝買氣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如果說2018年是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成立15年來最動盪的一年,那麼2019年將成為特斯拉最關鍵的一年。

Business Insider報導,若依執行長馬斯克的規劃,特斯拉2019年產量和銷量可望再創新高,年底交車數將達50萬輛。這個目標野心很大,但特斯拉已多次成功展現生產的能耐。

不過,馬斯克今年也勢將面臨兩大逆風,一是美國經濟成長走緩,一是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熱身階段。

如果美國汽車市場走下坡,特斯拉也難免受到拖累。不過,好消息是,特斯拉即將推出跨界休旅車 Model Y以及其他新車款,外傳包括一款小貨卡。

除了美國之外,特斯拉還沒完全打入歐洲和亞洲市場,預料Model 3的銷量還會提高。

不過,科技網站Electrek報導,直到2018年最後一天,特斯拉Model 3在美國還有3,000輛的庫存。

過去幾個月來,特斯拉在美國已用盡手段,想擺脫「交車地獄」窘境,趕在2019年元旦聯邦稅負優惠分階段取消之前,讓車主及時享受到稅負的好處,衝刺銷量。

馬斯克自己兩天前也在推特發文,提醒美國車主7,500美元的抵稅優惠將在48小時內減少一半,催促大家要買要快。

特斯拉在美國的目標是達到零庫存,為了達標,特斯拉甚至鼓勵員工也買自家車來衝買氣,如今特斯拉因為淩受部門的問題,仍未能達成目標。

Electrek也認為,多數美國的潛在買主可能仍嫌Model 3太貴 ,寧可等候Model 3 更平價的款式上市。

評析
若依執行長馬斯克的規劃,特斯拉2019年產量和銷量可望再創新高,年底交車數將達50萬輛。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油電車走紅…鈀金看漲

經濟日報 編譯黃嘉洵/綜合外電

鈀金2018年一度超越黃金,成為最貴金屬,如今隨著油電混合動力車銷量看增,鈀金需求從2019年到2025年都可望持續攀升,也讓這種貴金屬的後市行情看漲。

鈀金為2018年最熱門的金屬,主要用於燃油車的汽車觸媒轉化器以過濾廢氣。一些人押注電動車崛起後將抑制鈀金需求,但分析師認為這些人可能會大失所望。

MMC Norilsk鎳業公司分析和市場發展主管伯林指出,油電車同時需要鈀金降低排廢,顯示鈀金未來需求上揚。

該公司預測,2019年油電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鈀金用量,將是2016年的近三倍。

摩根大通曾預測,儘管電動車的預期成長相當可觀,但是「仍無法比擬」油電車銷量的成長速度。到2025年時,油電車的全球市占率將達到23%,遠高於2016年的3%。

寶盛銀行(Julius Baer)的商品策略師孟克表示,鈀金前景樂觀,因為以鈀金作為觸媒轉化器催化劑的車輛,預測將從當前的近7,600萬輛,在2025年增加至近9,000萬輛,「鉑族金屬(PGM)整體需求看漲,特別是鈀金的需求可望在接下來六年持續成長」。

也有分析師認為鈀金價格上漲,將促使汽車業者轉而使用更多白金,後者廣泛運用於柴油車引擎上。

但伯林不認為近期會出現轉向,因為這種轉換需要時間,也可能不符經濟效益。

評析
隨著油電混合動力車銷量看增,鈀金需求從2019年到2025年都可望持續攀升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4: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2019車市停滯 電動自駕成長夯

陳俐妏╱台北報導

全球車市平緩之際,產業同步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美中貿易戰衝突、中國需求疲軟,成本上漲,供應商面臨獲利壓力。凱基投顧調查顯示,2019年全球車市僅持平或微幅年增1%,但電動車、自動駕駛趨勢不變,預期相關的半導體零組件成長動能,將超越傳統內燃機零組件和整車廠。

2018年全球三大車市包括中國、美國、歐洲,第3季銷量明顯放緩,甚至出現下滑。預期2018年銷量成長分別為-3%、0、1%。在宏觀景氣風險下,凱基投顧預期2019年全球車市可能持平,或僅有1%的年增幅度。

不過,中美歐2018年前3季,電動車銷售量總計成長65.4%,高於2017年44.9%。凱基投顧指出,全球車市仍有亮點,美通用汽車宣布大規模重整計劃,推動成本撙節,削減內燃機汽車陣容,關閉美國與海外5座工廠,但加倍投資自動駕駛和電動車。依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估,2017至2025年全球電動車年複合成長率可達29.5%。

凱基看好為升智伸科
隨著特斯拉Model 3加快生產、全球第2大車用半導體英飛凌2018年第3季財報公布汽車相關營收呈現雙位數成長。英飛凌也預期,車用半導體搭載量將從內燃機汽車的375美元(約1.1萬元台幣),提高至純電動車(BEV)的750美元(約2.3萬元台幣),並從第2級自動駕駛160美元(約4900元台幣),提升至第3級的630美元(約1.9萬元台幣)。

凱基投顧看好,車用半導體供應鏈、車用零組件、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感測器供應商營運動能有受望受惠。展望後市和車用布局,凱基投顧青睞為升(2231)、智伸科(4551)後市, 看好2019年獲利成長強勁。對於特斯拉供應鏈,貿聯-KY(3665)、和大(1536)維持持有評等。

評析
2019年全球車市僅持平或微幅年增1%,但電動車、自動駕駛趨勢不變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17:44: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福斯新型移動充電樁成電動車行動電源
17 分鐘就可充飽電

作者 Daisy Chuang

為趕上電動車潮流,傳統車廠也紛紛投入研發電動車或充電站技術,像是德國汽車大廠福斯(Volkswagen)近期便推出電池容量達 360KWh 移動式快速充電樁,雖然他的大小可能沒辦法放在汽車後車廂隨身攜帶,但該系統具有隨插即用特性,不僅可裝置在任何地點、當個公共行動電源,更可在 17 分鐘內充飽一輛電動車。

福斯近年來不斷擴大布局電動車市場,不僅於 2017 年底矢言 2025 年達成銷售 100 萬輛電動車目標,今年 3 月又宣布將在 2019 年底量產首輛 I.D. 車款、2022 年前投入 340 億歐元發展電動車,更在 11 月宣布 2030 年推出最後一款燃油車,不斷顯示該公司邁向電動車市場的決心。

近期該公司則又推出新一代移動式電動車充電站,其電池容量高達 360KWh,可同時為 15 輛電動車充電,並採用 100KW 直流充電系統,17 分鐘就可以把電充滿,除此之外該移動充電站也有為電動腳踏車服務,提供各兩組直流電、交流電腳踏車充電座。

只不過若充電站電池電量低於 20%,電動車車主就無法享用快充功能了,得幫充電站接上 30KW 自行充電裝置,而基於永續經營理念,移動充電站則可儲存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電力,為城市碳中和盡一份心力,甚至可直接化身成移動儲能系統。

福斯預計在 2019 年上旬於德國狼堡測試新型充電設備,讓移動式充電站成為電動車的行動電源,並希望能在 2020 年將設備帶往德國其他城市。

德國先前推出 2020 年 100 萬輛電動車上路目標,而由於在公寓或是住宅設置充電樁的難度較高,因此公共充電站設置量將會大大影響民眾購買電動車的慾望,德國聯邦能源及水資源公會(BDEW)指出,德國公共充電站數量已在一年間增加了四分之一,2018 年 7 月德國約有 1 萬 3,500 個充電站,年底更是增加到 1 萬 6,100 個,顯示充電站數量正急速增長。

只不過與目前的加油站數量相比,電動車充電站數量仍不多,再加上傳統電動車充電站大多都與電網相連,設置較為困難,因此在電動車充電站設備尚未到位前,這類移動式充電站或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評析
福斯近期推出電池容量達 360KWh 移動式快速充電樁,可在 17 分鐘內充飽一輛電動車。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20:22: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第4季Model 3產量未達預期 開盤重挫近10%

經濟日報 記者陳律安╱綜合外電

特斯拉第4季Model 3出貨量僅63,150輛,未達分析師預期的平均63,700輛,再加上由於美國聯邦稅務優惠砍半,導致特斯拉降價因應,兩利空導致特斯拉2日開盤股價重挫9.7%。

特斯拉第4季Model 3出貨量雖未達預期,但仍高於第3季的56,065輛。

特斯拉並於2日宣布,旗下每款車都降價2,000美元,以因應未來六個月美國買家只能收到3,750美元的稅務優惠。

特斯拉能否連續兩季獲利,還要幾周才會揭曉,但維持高產能將對達標大有助益。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從2月起將焦點擺在滿足歐洲及中國的訂單,以因應美國因為稅務優惠縮水而下滑的需求。

特斯拉去年未能達到Model X及Model S共賣出10萬輛的目標,實際銷售量為99,394輛。

評析
特斯拉能否連續兩季獲利,還要幾周才會揭曉,但維持高產能將對達標大有助益。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20:22: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3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挪威去年新車銷售1/3是電動車 創世界紀錄

編譯王惠慧/綜合報導

挪威正致力於在2025年之前終結燃油車,挪威獨立組織「挪威道路協會(Norwegian Road Federation)」週三公佈數據顯示,去年挪威純電動車佔所有新車銷售近1/3,創下世界紀錄。

挪威道路協會週三表示,純電動車佔所有挪威新車銷售的比例在去年爬升至31.2%,此數據在2013年和2017年分別只有5.5%、20.8%,且去年汽油車和柴油車的銷售數字也大幅下降。

該協會會長Oeyvind Solberg Thorsen表示,挪威向2025年的目標前進了1小步,但仍有很長1段路要走,因為2018年挪威新銷售的14.8萬輛汽車當中,仍有2/3為燃油車或油電混合動力車;挪威議會先前已制定目標,在2025年時達成所有銷售新車為零排放。

為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污染,挪威政府免除純電池驅動汽車的多項稅收,並項車主提供各種優惠,例如免費停車、免費充電站,以促進車主加快從柴油及汽油車轉向購買純電動車。

國際能源署(IEA)與該協會在數據上對電動車標準不同,IEA的電動車數據包含可以插電的油電混合動力車。根據IEA數據,2017年挪威電動車加上油電混合車佔所有汽車的比例高達39%居全球之冠,遠高於冰島和瑞典的12%、6%;相比之下,2017年中國電動車佔比僅2.2%,美國也只有1.2%。

評析
根據IEA數據,2017年挪威電動車加上油電混合車佔所有汽車的比例高達39%居全球之冠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20:22: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全面降價 獲利堪憂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2日宣布旗下所有車款全面降價2千美元,令外界揣測Model 3需求成長已達到頂點,再加上特斯拉上季總交車量不如預期,負面消息接連而來讓投資人陷入恐慌,公司股價也應聲下跌。

2日收盤特斯拉股價下跌6.8%至310.12美元,3日美股早盤報304.06美元,跌2%。

特斯拉表示,美國政府自今年起逐步縮減電動車減稅優惠,因此公司才決定降價彌補消費者。降價後的Model 3最低售價4.4萬美元,距離特斯拉目標的3.5萬美元低價更近一步。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曾表示,3.5萬美元是Model 3普及市場的關鍵,但這回降價時機點卻受到華爾街質疑。

投資機構Cowen分析師奧斯朋(Jeffrey Osborne)表示,特斯拉降價「可能」暗示美國需求成長已達到頂點。

投資機構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薩科納奇(Toni Sacconaghi)也表示:「外界擔心的是Model 3需求減弱。以特斯拉這樣的成長股來講,只要需求或營收成長減速,即便只是出現減速跡象都會讓投資人擔心。」

無獨有偶,特斯拉2日公布的交車量數字也不如預期。去年第4季特斯拉總交車量雖較前一年同期增加2倍至9.1萬台,但不及FactSet調查分析師預期的9.2萬台。

去年第4季Model 3出貨量6.3萬台低於分析師預期的6.5萬台,且Model S交車量1.4萬台,Model X交車量同為1.4萬台,Model S及Model X去年全年合計總交車量也未達公司設定的10萬台目標。

儘管如此,特斯拉強調Model 3未來仍有「龐大潛力」延續銷售成長,因為公司將繼續進軍海外市場、提供更多價格選擇及租賃方案。今年2月Model 3將在歐洲與大陸出貨。

Model 3投產以來特斯拉不斷遭遇技術問題,使出貨進度一再延宕。特斯拉好不容易在去年6月達到Model 3周產量5千台的里程碑,結果又遇到物流問題阻礙出貨。去年全年特斯拉總交車量24.5萬台,雖較前年增加2倍以上,但低於穆斯克先前預期。

評析
去年全年特斯拉總交車量24.5萬台,雖較前年增加2倍以上,但低於穆斯克先前預期。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20:23: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降價 跌破市場眼鏡

經濟日報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



為因應美國政府的電動車購車補助減少,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2日宣布調降所有車款在美國售價,加上平價車款Model 3上季交車量不如分析師預期,市場憂心特斯拉未來獲利能力,並牽動貿聯-KY、和大等相關供應鏈未來接單。

特斯拉股價2日收盤重挫近7%,3日早盤續跌1.9%。和大、貿聯-KY昨(3)日表現都不佳,和大下跌約1.24%;貿聯重挫超過5%。

特斯拉宣布,旗下Model 3和較高價車款Model S及Model X從2日起,在美國售價全部調降2,000美元,不僅出乎市場意料,更引發需求與獲利能力的憂慮。

分析師懷疑,特斯拉的降價行動,可能意味旗下產品在美國的需求下滑,最終可能傷害特斯拉才剛慢慢具備的獲利能力。特斯拉成立至今仍未創造全年獲利。

特斯拉也公布,去年第4季Model 3交車量為63,150輛,遠高於一年前的1,550輛,但低於市場預期的約6.5萬輛,上季Model 3日產量接近1,000輛,大致實現執行長馬斯克的承諾,但略低於華爾街預期。上季所有車款的總交車量達到9.07萬輛,也少於分析師預估。

美國銀行(BofA)分析師墨菲在客戶報告中指出,這或許暗示「許多看多人士原先認為的特斯拉大量未交貨訂單,可能沒那麼多」。

特斯拉去年全年受惠於美國聯邦政府提供每輛電動車7,500美元的購車稅額減免,但這項措施年底到期後,減免稅額只剩一半。

電動車市競爭日益激烈,各大車廠預期,今年美國新車銷售將走軟。這使得特斯拉下調售價的時機格外敏感。

羅思資本合夥公司(Roth)分析師爾溫表示:「砍價是造成(特斯拉)股價下跌的原因,因為這形同公開承認,補助措施落日構成實質衝擊。」

評析
特斯拉的降價行動,可能意味旗下產品在美國的需求下滑,最終可能傷害才剛慢慢具備的獲利能力。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20:23: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交車數據亮麗 背後藏二隱憂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特斯拉去年交車數逾24.5萬輛,幾乎是截至2017年止的歷年總和,且去年第4季交車9.1萬輛是第1季的三倍。如此耀眼的數據公布後,特斯拉股價卻不漲反跌,專家指出,問題可能出在投資人從這份報告嗅到兩個不對的苗頭。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丹寧(Liam Denning)指出,對這檔預期本益比達130倍的個股而言,股價下跌風險原本就高,但這回觸動賣壓的不是銷量數據,而是投資人從特斯拉報告中嗅到苗頭不對。

首先,特斯拉說上季逾75%的Model 3訂單來自新顧客,而非已預約買家,客層變廣是好事,但也牽扯出啟人疑竇的訂單取消問題。特斯拉開始接受Model 3預購時,宣稱近50萬人預付1,000美元取得購車權,但在去年第4季前只賣出不到9萬輛,理應累積大量未消化訂單,這令人懷疑其餘訂單怎麼了?

特斯拉去年10月表示,到前年8月累計45.5萬輛Model 3預約訂單中,取消率低於20%。假設取消率是19%,且到去年9月底售出的約8.5萬輛有一半是預約訂單,這意味第4季賣給預約顧客的1.5萬輛Model 3頂多只占總預約訂單5%左右。

由此看來,絕大多數預約者不是在海外等待的顧客(特斯拉預計下月開始對海外顧客陸續交車),就是在等待更便宜車款,例如3.5萬美元的平價款,這將侵蝕特斯拉利潤。

再者,特斯拉宣布在美銷售車款定價全面降價2,000美元,以抵銷元旦起聯邦政府電動車抵稅優惠減半至3,750 美元的影響,這將進一步壓縮利潤。

評析
絕大多數預約者不是在海外等待的顧客,就是在等待更便宜車款,例如3.5萬美元的平價款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20:23: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美國豪華車市場…賓士賣最好

經濟日報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

賓士(Mercedes-Benz)去年在美國豪華車市場以不到5,000輛的些微差距,擊敗BMW拿下銷售第一。這是賓士在美國市場連續第三年奪冠。

戴姆勒旗下的賓士去年12月在美銷售下滑9.1%,所幸家底夠厚,全年還是以總計銷售315,959輛房車與SUV,比第二名的BMW多出4,945輛。BMW是去年美國豪華車四大品牌中,唯一銷售仍見成長的車廠。

豐田旗下的凌志(Lexus)則是連續兩年位居第三。凌志去年在美國的銷量也減少,下跌2.2%。

福斯的奧迪(Audi)去年11和12月在美銷量大減,幅度分別為11%和16%,全年減少1.4%,成了2009年後首見的年度銷售衰退。

美國豪華車市場向由德日品牌把持,近年來總算見到美國自家品牌特斯拉(Tesla)竄起,逐漸成為他們的對手。

特斯拉並沒有像市場主要車廠那樣,每月或每季公布銷售數字,因此難以斷定特斯拉究竟由雙B手中搶下多少城池。不過,至少BMW已經肯定特斯拉造成影響。

BMW北美執行長科特在去年10月受訪時坦承,「特斯拉的數量正大力提升,對我們所在的這塊市場形成壓力」。

評析
美國豪華車市場向由德日品牌把持,近年來總算見到美國自家品牌特斯拉竄起,逐漸成為他們的對手。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20: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4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歐版Model 3傳快取得上市許可 特斯拉拚二月交車有望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儘管Model 3電動車還未取得歐洲上市許可,但特斯拉似乎已先做好準備,傳歐洲市場從下個月起有望開始交車。

歐洲重視環保,Model 3早日在歐洲開賣,被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視為當務之急。據瞭解,特斯拉嚴密配合主管機關作業,下周官員收假後,有望如預期拿到上市許可。(businessinsider)

特斯拉上個月已對部份歐洲國家的預約客戶開放下單,據馬斯克表示,歐洲版Model 3生產作業本月就將啟動,務求二月開始交車。(electrive.com)

特斯拉日前發佈2018年第四季交車量低於預期,宣布降價更是引發需求疑慮,致使股價連續兩日大幅走跌。特斯拉本月稍晚將再發佈第四季財報。

美聯社進一步分析報導指出,特斯拉去年生產量比交車量多約9,300輛,以致分析師憂心隨著需求減緩,特斯拉庫存似乎有增加跡象。

特斯拉繼周三重挫6.8%後,周四續挫3.15%,本周迄今累計跌幅達10%。

評析
歐洲重視環保,Model 3早日在歐洲開賣,被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視為當務之急。
 樓主| 發表於 2020-3-30 20:24: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5日鉅亨網,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最大空頭:政府補助砍半 今年股價將暴跌70%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2019 年才頭 2 日交易,特斯拉 (Tesla) (TSLA-US) 股價就跌了近 10%,但 Vertical 研究集團分析師 Gordon Johnson 認為,這恐怕只是特斯拉股價崩盤前的冰山一角。

Johnson 對特斯拉今年底目標價為 88 美元,意味著他預期特斯拉今年將流失約莫 70% 股票價值,為華爾街對特斯拉最悲觀的看法。根據 FactSet,分析師的特斯拉目標價平均為 334 美元,

「如果拿第三季的數據並將其年度化來看,我認為第三季將是特斯拉的高水位,但我不認為他們能再次達到這樣的水準。看看現在交易價位,像是獲利的 100 倍那樣,但該公司顯然沒有同樣水準的成長速度。」

特斯拉去年 10 月公布第三季交車量和獲利都優於估計,讓特斯拉 10 月大漲 27% 以上,創該公司 4 年半以來最強單月表現。

然而,特斯拉週三公布第四季交車量低於預期,且旗下車款降價 2000 美元以抵抗聯邦免稅政策到期的衝擊。原購買電動車可享受聯邦減稅 7500 美元,但週二到期後剩下一半金額。這讓特斯拉週四股價重挫。

這股賣壓到了週五稍微減輕,因為報導稱特斯拉今年 3 月起將交車 Model 3 給中國顧客。

特斯拉多頭一直相信,只要特斯拉能拉高產量,就不愁找不到買家,但 Johnson 卻不認為特斯拉車的需求如此看俏,主張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政府津貼砍半,這些會讓消費者移情別戀。

「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受過挑戰,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體驗到真正的競爭。特斯拉的獎勵措施遭砍半,我想特斯拉第一季銷售量就會大幅下降。」

由於特斯拉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汽車,而不是通過傳統的經銷商方式,Johnson 認為庫存報告方式可能略有差異,但不管如何,政府對電動車的補助砍半後,訂單一定會大規模遭取消,「我們認為大概會取消 15.5 萬輛,這可是件大事,美國預約訂單可能全部耗光,恐怕銷售不只下降 10%-15%,而會超高比例下降,令大眾震驚。」

最後,他甚至批評特斯拉向來享有業界最強聲譽的 AI 技術,他認為特斯拉 AI 技術不是最強的,所以在股價高調崩潰後,消費者就會轉買別家產品。

綜合這些因素,目前特斯拉股價僅自 8 月觸及的 52 週高點 387.46 美元下降 22%,Johnson 認為,這不過是更深度拋售的開端。

評析
Johnson 對特斯拉今年底目標價為 88 美元,意味著他預期特斯拉今年將流失約莫 70% 股票價值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21: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5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Tesla將在中國售Model 3 起價7.26萬美元

世界日報 編譯組╱矽谷4日電

Tesla 4日宣布,將於今年3月起,在中國開售該公司的Model 3電動車。Model 3是Tesla用來普及電動車的低價車,銷往中國,目的是擴大銷量。

Tesla將在中國出售兩款Model 3,其中一款是充一次電可走370哩的,在中國的售價是8萬1500美元;另一款是可走366哩的,起價是7萬2600美元,這款Model 3在美國的售價只是5萬5000元,在中國的售價比美國高出1萬7600元。

Tesla的宣傳一直說,Model 3售價是3.5萬元,但自2017年下半年推出以來,售價都在5.5萬元以上;Tesla現在說,今年下半年,3.5萬元的Model 3將可在美國上市。

Tesla本月2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總共付運6萬3150輛Model 3,比去年第三季增加了13%,但並未達到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導致當天股價大跌7%。

Tesla在上海設立的超級車廠,已經開始動工,據稱每年可產50萬輛電動車,但至今為止投產日期還未能決定。

評析
Model 3是Tesla用來普及電動車的低價車,銷往中國,目的是擴大銷量。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22: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5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瘋狂的電動車補貼後 是否潛藏意外後果?

作者 雷鋒網

去年 11 月底,通用汽車宣布裁掉 15% 員工並關閉北美 5 家工廠。眼見 1.4 萬個工作崗位流失的川普坐不住了,推文稱:「美國拯救了通用汽車,但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感謝!我們正考慮取消對通用汽車的所有補貼,包括電動車。」

去年 12 月初,白宮更表示,美國將不再補貼電動車等項目,購買電動車享受的 2,500~7,500 美元補貼優惠將於 2020 或 2021 年終止。

根據美國聯邦法律,單一汽車廠商可享受稅收優惠的電動車總數為 20 萬台,達上限後享受的稅收抵免政策將逐步取消(達 20 萬輛後,6 個月內訂單稅收補貼將減少 50%,之後 6 個月降至 1,875 美元,最終完全取消)。特斯拉去年 7 月就已達限額,通用預計去年底電動車累計銷量也將達 20 萬台。至於其他廠商,則有可能什麼福利都拿不到。

來探討一下,政府補貼到底為電動車市場帶來哪些意外後果。

熟悉汽車業的人大都知道,高舉環保大旗的歐洲市場一直對柴油引擎青睞有加,這特殊情況其實就是政府補貼催生的,畢竟消費者可不會跟錢過不去。不過,享受了幾十年低稅率的柴油車現在也被歸入「不環保」黑名單,它們的污染日益嚴重,歐盟要痛下殺手了。

將環保的光環從柴油車頭上摘下後,歐洲又看上新的環保新星──電動車。

幾乎所有主流汽車製造商都在考慮電動化事宜,不過如此巨大的風險和投資需要有個前提,那就是未來電動車技術的發展能將現有缺點一一克服。

一直以來,電池成本都是廠商心中的痛,多出來的成本讓消費者把車開到報廢都難回本。因此,為了換來一個「更清潔的未來」,政府開始採用一系列現金和稅收獎勵(還有牌照和限行政策等)來鼓勵用戶購買電動車,結合自身使用情況後,許多消費者倒向電動車。

電動車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國家挪威,去年電動車銷量占比達 20%,粗略估算一下,目前挪威純電動車新車銷量額相當於全球平均的 100 倍!

能領先全球各國提前邁入電動化時代,可不是靠挪威群眾覺悟高,該國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才功不可沒。有趣的是,挪威 40 年前是靠石油一夜暴富,這些錢反吐給了電動車。

從 1991 年開始,挪威就免除電動車註冊稅,之後 20 多年,扶持政策更是一再加強。政府不但免除各種稅,還給予大量補貼,這樣一來挪威電動車的售價基本能和同級別燃油車打平,有些甚至比燃油車還低。更恐怖的是,挪威政府還為電動車創造各種特權,比如停車費、過路費和充電費全免,電動車甚至能使用市區的公車專用道。

不過,這種強刺激政策也有負面效應,比如被電動車逼得無路可走的公車,為真正環保的公共交通帶來巨大的不便。

電動車的電並不清潔
雖然瘋狂補貼對普及電動車有巨大作用,但錢從哪來早晚讓政府頭疼,畢竟電動車占有率提高會導致燃油消費量減少,而各種與燃油相關的稅費可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

除了挪威,加州也是電動車普及先鋒,但被各種補貼掏空錢袋後也不得不向電動和混動車主開徵各種費用以平衡財政收入。不過,隨著電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這個無底洞能否填補還是未知數。同時,還有許多人批評政府,認為他們拿納稅人的錢補貼買電動車的有錢人(畢竟 Model S / X 可是 10 萬美元等級的高級車)。

當然,關於電動化還有許多沒能解答的問題和意想不到的後果,都會影響電動車的擁車成本和整個社會適應轉變付出的代價。誰掏錢建設充電設施?如果數百萬輛電動車同時充電,電網負荷得了嗎?電動車壽命的劣勢(電池預期使用期限不超過 10 年,內燃機平均壽命可達 16 年)會改變汽車業的商業模式嗎?

雖然圍繞電動車的經濟問題一抓一大把,但最令人驚訝和意想不到的其實是污染問題。世界大多數國家發電靠的還是污染較重的石化能源,即使美國也一直使用這些「骯髒的能源」。

這意味著,許多國家電動車使用的電並不清潔,發電造成的空氣污染恐怕比電動車減少的排放還多。就像福斯集團 CEO Herbert Diess 所說,「可再生能源確實是大勢所趨,但如果你用的不是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那麼你開的就是一台燃煤車,這沒有任何意義。」

此外,報廢電池如果處理不當,帶來的毒害非常巨大。資料顯示,老舊的電動車電池只有不到 10% 回收,因為這是賠本買賣。與其相比,內燃機車的零件能達到 100% 回收,即使鉛酸電池也能讓回收公司賺大錢。

隨著歐洲柴油引擎逐步結束歷史舞台,許多國家開始相信,電動車才是未來。如果不斷加速的技術研發能解決圍繞電動車的問題,就算賭對了。但現在政府和電動車產業先得克服那些絆住手腳的障礙,否則會有更多意外後果出現,到時歷史走向就沒那麼容易控制了。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政府和電動車產業先得克服那些絆住手腳的障礙,否則會有更多意外後果出現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23: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如果忘卻馬斯克的瘋狂  
2018 年是特斯拉的美好時光嗎?

作者 雷鋒網



在普通人眼中,2018 年的特斯拉一直在吵吵鬧鬧中度過,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情緒和推文處處引戰,讓人擔心這家公司的未來。

不過,如果我們將馬斯克的私有化鬧劇、與 SEC 的衝突、未成功的泰國洞穴救援及吸食大麻事件等問題放一邊,只將目光聚焦於特斯拉本身,就會發現 2018 年的特斯拉真是春風得意,這一年甚至稱得上是特斯拉成軍以來最美好的時光了。就連馬斯克自己都承認,Model 3 成功的產能爬坡是特斯拉走向成功的關鍵。

2019 年新財報公布前,特斯拉不會公布具體銷售數字,但彭博社數據顯示,特斯拉總計交付 142,078 輛 Model 3,2017 年一整年特斯拉才賣了 10 萬台車,其中 Model 3 僅占 1,700 輛。顯然,Model 3 已成了特斯拉真正的台柱,這款 2017 年 7 月正式開賣的電動車,2018 年夏天才爬出「生產地獄」。

其實馬斯克早有預感,交付首批 30 台 Model 3 時,他就警告過「生產地獄」的來臨,結果真如他所言,內華達的超級工廠根本無法為 Model 3 供應如此多電池組。

同時,馬斯克對自動化的偏執也打亂了生產節奏,到最後還是得靠人來解決問題。為了達成產能目標,弗雷蒙特工廠的停車場甚至搭起帳篷當臨時生產線。

特斯拉最終還是駛上軌道,Model 3 週產量突破 5,000 台,去年 12 月初日產量也達到 1,000 台。美國用戶已能買到 4.5 萬美元版本的 Model 3 了,至於 3.5 萬美元的基礎版,則會在今年上市。同時,特斯拉也在歐洲和中國市場開啟預購,未來銷量必會站上新層級。

由於 3.5 萬美元版遲遲不來,因此《凱利藍皮書》的分類,Model 3 依舊屬於豪華車。不過,這也不能阻擋大家購買 Model 3 的熱情。「Model 3 絕對是今年美國市場銷量第一的豪華車」,《凱利藍皮書》分析師 Fleming 說。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榜單(下圖)也統計了近年備受青睞的豪華 SUV 車型,占據了 Top 10 的 8 個位置。另一款擠進榜單前十名的豪華轎車是賓士 C 系列(排名第七),銷量連 Model 3 一半都不到。考慮到通用和福特已放棄在美國製造小型車的背景,Model 3 的成績實在令人讚歎。

不過,成功和持久並不總是如影隨形。現在的大問題是特斯拉能否在今年及未來保持上升。2018 年特斯拉獲得大豐收,有一點原因不能忽略,就是 Model 3 堆積如山的訂單。雖然交車日期一拖再拖且入門版「難產」,但依然有十幾萬用戶多花錢買了長續航或性能版 Model 3。未來,如果特斯拉消化完這些訂單,恐怕就得升級或降價 Model 3,以吸引更多用戶購買。

此外,聯邦補貼取消對馬斯克來說也是重大打擊。今年購買特斯拉(其他品牌電動車亦然)的用戶,就不能拿到 7,500 美元的補貼了。這就意味著,如果馬斯克不抓緊降成本,多出的成本可能會讓用戶對原本就不便宜的特斯拉望而卻步。

特斯拉是全美第一個電動車銷量達 20 萬台的品牌,也最先承受補貼取消的衝擊,因此未來銷量能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現在誰也不敢打包票(特斯拉正聯合通用等公司遊說聯邦政府延長補貼期限)。「特斯拉會檢驗補貼對電動車行業的影響」,Fleming 說。

除此之外,電動車行業的競爭也在快速升溫,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已經上市的捷豹 I-Pace ,以及今年初登陸美國市場的奧迪 E-tron 也會參與這場熱烈的電動車競爭。至於售價較親民的低階市場,也盤踞大量強悍對手,日產 Leaf 最近就推出長續航版本。

上述這些車型都是特斯拉的競爭對手,有些甚至是特斯拉殺手。不過,Fleming 表示,電動車市場的蛋糕不斷做大。「競爭可能也是好事,因為不但促使電動車不斷進步,還能推動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更完善。」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的麻煩。Autopilot 半自動駕駛系統就給特斯拉引來不少訴訟。同時弗雷蒙特工廠工人的安全問題也多次見諸報端。

毫無疑問,加緊趕工的特斯拉會有個更漂亮的 Q4 銷售數字,第四季再次盈利的可能性也非常高,未來特斯拉中國工廠會在上海拔地而起,更受市場歡迎的緊湊級 SUV Model Y 也已箭在弦上。此外,特斯拉還有電動皮卡、Semi 卡車和性能驚人的新版 Roadster,這些都是拉動銷量再上新台階的基石。

如果馬斯克還有理智,今年一定會冷靜不少,不過如果他的目標是獲得全民追捧,恐怕鋼鐵人還是得搞出不少大新聞,畢竟他從來就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競爭可能也是好事,因為不但促使電動車不斷進步,還能推動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更完善。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23: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7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籲美 豁免陸產車載電腦25%關稅

聯合報 記者蔡敏姿╱綜合外電報導

路透7日報導,美國電動汽車大廠特斯拉(Tesla)已要求川普政府豁免於去年8月加徵在其大陸產車載電腦「大腦」(brain)上的25%關稅,稱該關稅加徵威脅到公司的利益。據悉,該車載電腦被用於特斯拉Model 3車型中。

特斯拉之前請求政府減免關稅的聲明中表示,「該特定部分關稅的提高,會造成公司成本增加並影響到盈利能力,進而損害到特斯拉的經濟利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2018年下半年公布針對價值160億美元大陸進口商品的徵稅清單,並表示要對這些商品加徵25%的關稅,而特斯拉在加州費利蒙(Fremont)工廠汽車組裝中用到的這款大陸製造的車載電腦也名列其中。

財聯社報導,去年12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曾在政府網站上發布聲明,特斯拉並未指明該款車載電腦的供應商。但該公司表示,它一直沒能找到另外一家能滿足「特斯拉持續增長所需的規格、產量和時限要求的製造商」。

特斯拉稱,這款車載電腦是Model 3的大腦,還說選擇任何其他的供應商,都將使Model 3的交付計劃推遲18個月,並影響到潔淨室安裝、生產線驗證以及員工培訓的進度。

特斯拉在其關稅減免請求中還表示,使用新供應商會大大增加零部件質量不佳的風險,將有可能導致整體汽車質量問題,進而威脅汽車行駛安全,並影響消費者對最終成品的接受度。

評析
該特定部分關稅的提高,會造成公司成本增加並影響到盈利能力,進而損害到特斯拉的經濟利益。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2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中國制」腳步加快 
彭博:時機糟到不行

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Shanghai Gigafactory),在籌畫4年後終於將在今天動土,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將親自出席在當地時間下午3點舉行的奠基儀式,且稍早已忍不住率先在推特(twitter)上分享興奮期待的心情。

馬斯克今天稍早在推特上說:「期待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今天動土!」同時透露,上海超級工廠第1期工程可望於今夏完工,預計今年底開始生產Model 3,2020年可實現量產。

上海超級工廠將是特斯拉在美國外第1個生產基地,將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總投資額達500億元人民幣(約2281億元台幣),是上海歷來最大外資製造業投資案,初步年產能目標為25萬輛電動車,全面完工投產後年產能估將達50萬輛。

除了Model 3外,馬斯克在推特上提到今年稍晚將發表的新車款Model Y,未來也將在上海超級工廠生產。上海廠將為大中華地區消費者提供可負擔的Model 3和Model Y,至於售價較高的Model 3/Y版本及Model S/X所有版本,仍將在美國本土生產。

當地媒體報導,馬斯克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兼上海市市長應勇共同出席了今天下午的奠基儀式,馬斯克在儀式典禮上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車應用的領導者,特斯拉以『加速世界項可持續能源的轉變』為使命,中國市場對於我們實現這一願景十分重要。」

「過去6年來,特斯拉在中國開設了60個營業據點,建立超過1500個超級充電樁及逾1850個目的地充電樁。幾天前,我們宣布在中國正式發售Model 3電動車,中國消費者即刻可以選配Model 3,並在未來幾周接受車輛交付。今天,上海超級工廠舉行奠基儀式,是特斯拉承諾在中國市場持續擴大投入的一個例證。」

馬斯克似乎對於在中國設廠的計劃期待甚深,但美國財經媒體彭博卻認為,上海超級工廠動工的時機糟到不能再糟。在美中貿易對峙態勢下,中國經濟已流露受壓跡象,且去年中國汽車市場可能轉趨萎縮,為至少20年來首見。另外,中國內需消費已開始轉弱,股市崩跌也傷害消費信心。

但對特斯拉來說,在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設廠可能至關重要。隨著美國政府提供的電動車減稅優惠縮減,特斯拉正努力阻擋美國大本營銷量下滑,日前才宣布全車系在美售價大砍2000美元,以抵銷減稅優惠減少造成的影響。

馬斯克去年初對外公開計劃在中國設廠,5月在上海註冊成立公司,7月親自飛往當地與上海市政府簽署投資設廠協議,成為中國第1家獨資的外國車商,接著又在10月斥資約9.73億元人民幣(約44.4億元台幣)在上海臨港區購入1塊面積約86.5萬平方公尺的工廠用地。

中國去年7月向美國進口汽車加徵40%關稅,迫使特斯拉不得不上調當地售價,導致銷量銳減,從6月的3552輛到10月驟降至211輛。特斯拉將旗下汽車生產在地化後,在中國售價有望大幅調降,提升面對蔚來汽車、知行汽車、小鵬汽車等中國新一代車廠時的競爭力。

《新京報》指出,一旦上海超級工廠啟用,特斯拉不僅無需再承擔高昂進口關稅,零組件也能免去關稅成本。中國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CPCA)秘書崔東樹月前受訪時預期,特斯拉生產在地化後,在中國售價將大降40%以上;另有產業分析師預測,價格降幅可能在20%上下。

美中同意貿易戰「休兵」90天後,中國已把美製汽車進口關稅暫時恢復成15%,與其他國家汽車產品一致。

汽車產業諮詢公司LMC Automotive駐上海分析師Alan Kang說:「受關稅導致售價調漲影響,特斯拉(在中國)銷量過去幾個月節節滑落,同時市場競爭變得愈來愈激烈。(對特斯拉來說)上海超級工廠的興建是愈快愈好。」

評析
上海超級工廠第1期工程可望於今夏完工,預計今年底開始生產Model 3,2020年可實現量產。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24: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7日鉅亨網,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前景多空交戰 分析師:交車量好壞並無意義

鉅亨網新聞中心

特斯拉是個多空對戰的股票,多頭和空頭不斷相互叫囂,如特斯拉上週公佈第 4 季交車量為 90700 輛創歷史新高,這給看多特斯拉的多軍們帶來極大鼓舞,而空軍則認為該交車量並未達市場預期的 92000 輛,故仍堅定看空特斯拉前景,但《MarketWatch》專欄作家 Therese Poletti 則認為,市場對於特斯拉「交車量」的爭論,並沒有意義。

特斯拉表示,它在第 4 季交車 63150 輛 Model 3,低於市場預期的 65300 輛。再次創下產量和交車量的新紀錄,但部分分析師預測值更高,因為去年底美國的稅收抵免,預計將推動購買量,但事實上這些稅收抵免也刺激了特斯拉降價,如此前特斯拉即宣布全車系降價 2000 美元,特斯拉空軍即認為,特斯拉雖然銷量上升,但降價策略也令獲利前景承壓,故依然看壞特斯拉的獲利能力。

Therese Poletti 表示,特斯拉是個多空對戰的股票,彼此對峙激烈,雙方就像對黑色和白色互相爭辯一樣,但其實大多數情況下,特斯拉的交車量數據很常落在灰色地帶,端看多頭與空頭如何挑選自己喜歡的角度解讀。

特斯拉很快將開始在海外銷售 Model 3,並承諾今年在美國將車價降至 35000 美元,Therese Poletti  認為,一旦海外銷售與降價發生,即使特斯拉未來的銷量隨之上升,仍無法確定能夠提振多少特斯拉獲利,目前華爾街多軍與空軍分析師針對特斯拉銷量的爭辯,恐怕沒有太多的參考意義。

評析
目前華爾街多軍與空軍分析師針對特斯拉銷量的爭辯,恐怕沒有太多的參考意義。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25: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力產業及電動車帶動 精煉銅需求估年均增長2.6%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MINING.com》1月4日報導,惠譽集團旗下信用市場數據、分析工具和風險服務供應商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報告表示,全球精煉銅需求量預期將穩定增長,主要受到電力產業需求成長、電動汽車產量增加,以及全球經濟增長展望較為積極等因素的影響。報告預估,2018-2027年,全球精煉銅的需求量將從2,360萬噸增加至2,980萬噸,年均增長率為2.6%。

報告也指出,在中國電網基礎建設以及全球電動車生產的帶動下,未來幾年銅市將是供給短缺的局面。報告預估2018年銅市的供給缺口為24.7萬噸,而直到2021年銅市都將維持供給短缺的市況。一些用銅量極大的產業在未來可能快速發展,包括每輛電動巴士將要用到300公斤的銅,以及每百萬瓦的風力發電就要用到9公噸的銅。

另一方面,鑑於市場普遍預期2020年以後銅需求將大幅增長,礦商都已經投入大筆資金開發新礦以及擴充項目,隨著這些項目的逐漸投產,長期來說銅市的供給短缺將會逐漸收斂,最終將會出現供給剩餘,報告預期這時間點會落在2023年以後。

作為全球最大的精煉銅生產國,中國大陸的生產是帶動全球銅產量增長的重要因素,報告預期大陸銅產量將會從2018年的880萬噸增加至2027年的1,140萬噸,年均增長率達到3.1%,因大陸生產商在國內需求的支撐下,要比中國以外的生產商更具備獲利優勢。不過,報告預期2019年大陸經濟會逐漸降溫,因信貸的增長放緩將導致投資活動疲弱。

印度銅產量則可望有較快增長,主要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報告預期印度銅產量將從2018年的92.5萬噸倍增至2027年的180萬噸,年均增長率可以達到7.3%。全球第二大精煉銅生產國智利2017年因為罷工導致銅產量下滑,但2018上半年產量已經年增2%至87.5萬噸,報告預期智利銅產量將會恢復增長,主要受到新產能投產以及預期銅價上漲的帶動。

2018年銅價下跌17.5%,平均銅價為每噸6,545美元,主要因為中美貿易戰以及擔憂大陸需求轉弱的影響。澳洲工業部的報告表示,長期來看銅市的供需仍將是吃緊的,報告預期2019年的平均銅價將為每噸6,434美元,但2020年銅價預期將年增24.5%至每噸8,013美元。上海有色網銅行業高級分析師葉建華預期2018年全球銅礦供應增速將從2017年的-1.0%提高到3.3%,但2019年銅礦供應增速預期將再度下滑至2.4%左右,礦產銅增量約50萬噸。

評析
全球精煉銅需求量預期將穩定增長,主要受到電力產業需求成長、電動汽車產量增加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26: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動土

工商時報 譚有勝/綜合報導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7日正式動土,預計建成後,每年可生產50萬輛電動車。該公司CEO穆斯克(Elon Musk)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將在2019年夏天完成初步建設工作,上海工廠所生產的Model車輛將在中國地區銷售。受消息影響,特斯拉美股盤前一度漲超過2%。

根據華爾街見聞報導,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Gigafactory)7日下午3點正式動土,穆斯克及上海市長應勇出席奠基典禮。本次動工建設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工廠初期將建設汽車組裝產線,一年生產25萬輛電動車,預計在2~3年建設完成之後,每年可生產50萬輛電動車。

此外,穆斯克7日也在推特上指出,上海超級工廠將在中國生產Model 3、Model Y車輛;而其他所有Model S和Model X、以及高配款Model 3、Model Y車輛仍將由美國工廠負責生產。他強調,上海超級工廠將在2019年夏天完成初步建設工作,並在年底前開始生產Model 3車輛,2020年實現量產。此外,上海工廠所生產的Model車輛將供中國地區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2018年7月與上海簽署合作協議時,特斯拉當時預計要2年後才能開始生產汽車,但按照穆斯克透露的時間表,工廠生產時間已大幅提前,顯見其相當重視此次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計劃。

據新京報報導,特斯拉因受到中美關稅戰衝擊,其在中國的銷量於2018年10月驟降70%至211輛。業界認為,一旦上海超級工廠啟用,特斯拉不僅無需再承擔進口關稅,零組件也能免去關稅成本。此外,特斯拉在中國生產線成熟後,該公司在中國銷售的車輛售價將降低20~40%左右。

評析
一旦上海超級工廠啟用,特斯拉不僅無需再承擔進口關稅,零組件也能免去關稅成本。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矽陽極有助提升電池容量 20%  
新型鋰電池挑戰今年量產

作者 Daisy Chuang

矽可說是大幅提升鋰電池容量的陽極好幫手,理論上可增加 70% 的容量,只不過矽在充放電時體積變化過大,充電一次矽顆粒就會碎成粉末,因此如今電池陽極仍以石墨為主。但目前美國 Sila Nanotechnologies 已提出一項解決方案,新型矽電極可提升 20% 電池容量,更有望在今(2019)年投入商業化生產。

鋰離子電池是消費型電子產品主要應用的電池,更日益成為電動車、再生能源儲能應用首選,其運作原理是讓鋰離子在兩極之間穿梭產生電流,鋰離子首先會從陰極出發,經過中間的電解質抵達陽極,最後再折返,基本上可以將陽極當成鋰離子儲存槽,若想要提升電池容量,陽極負擔責任重大責任。

目前鋰離子電池陽極多由石墨等碳材料組成,這是因為金屬化合物存有不穩定與電導性差等缺點,而矽雖然與鋰離子結合後可話化身成「Li15Si4」、一個矽原子約可以附著 4 個鋰離子,代表電池能以少量陽極材料儲存更多的鋰離子,但不幸的是,矽在充電時體積會膨脹 300%,放電時又會縮小恢復正常,充電一次矽材料就會不堪負荷碎成粉狀,最多只用到 10% 的矽。

而這一狀況有望在 2019 年改變,美國加州新創公司 Sila Nanotechnologies 已經開發出「插入式解決方案(drop-in solution)」,打造出石墨─矽奈米複合材料,運用多孔支架為矽挪出可膨脹與縮小的空間,解決膨脹問題之餘,也能維持陽極外部尺寸和形狀,最終有望將電池容量提高 20-40%。

公司共同創辦人與喬治亞理工學院材料學教授 Gleb Yushin 表示,未來團隊可將陽極厚度減少 67%,充電速度提高 9 倍。除此之外也能抑制電極形成樹枝狀鋰晶枝,降低電池短路與爆炸的機率,進一步提升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目前該電池充放電循環次數更已達到 400-1,000 次,盼可在今年投入商業生產。

該公司也不是孤身一人進行研究,Sila Nanotechnologies 除了與車廠 BMW 攜手之外,也有跟製造蘋果、三星手機電池的 Amperex Technology 合作,BMW 發言人先前表示,公司將在 2023 年採用 Sila Nanotechnologies 的新型電池,盼可將電池容量提高 10-15%。

隨著電動車與再生能源崛起,電池廠商與科學家皆希望能提升鋰離子電池的效能,藉此擴大鋰電池的發展,像是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IFE)也看好矽極大的潛力,將矽奈米粒子與未命名材料相結合,使矽顆粒能承受較大的體積變化,並提升電池容量 3-5 倍。假如這些科學家成功將技術推向商業化,未來人們也就不用頻繁幫手機充電、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也可再度拉長。

評析
BMW 將在 2023 年採用 Sila Nanotechnologies 的新型電池,盼可將電池容量提高 10-15%。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3: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產量增長受限但需求可望成長 銅價仍將具有支撐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投資網站《Proactive Investors Australia》1月7日報導,雖然在最大消費國中國大陸需求可能減弱的擔憂之下,2018年銅價下跌了17.5%,但預期全球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供應面產量增長受限的情況下,銅價仍將受到支撐。S&P Global Platts預期2019年的平均銅價將下跌至每噸6,100美元,但2020年可望上漲至每噸6,200美元,2021年進一步上漲至每噸6,500美元;相比2018年的平均銅價為每噸6,545美元,7日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收盤價為每噸5,923美元。

JPMorgan金屬策略主管Natasha Kaneva則表示,大陸的銅需求並沒有像一些分析師所說的那樣悲觀,稱大陸銅需求可望維持每年5%-6%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銅的供應增長則未必趕得上需求,特別是位於印尼的全球第二大銅礦格雷斯堡(Grasberg)明年銅產量預期將大減50%,因該礦將從露天開採轉為地下礦坑開採的影響,預估這將令該礦的年產量減少約30萬噸,或佔全球礦產銅產量的約1.5%。

Morgan Stanley報告則稱,受到全球經濟擔憂的影響,銅價的上漲空間可能受限;不過,銅市的庫存水平較低,且供應增長緩慢,預期仍將令銅市供需較為吃緊,足以抵銷掉大陸需求放緩的憂慮,該行預期2019年銅市將有24萬噸的供給缺口。上海有色網銅行業高級分析師葉建華預期2018年全球銅礦供應增速將從2017年的-1.0%提高到3.3%,但2019年銅礦供應增速預期將再度下滑至2.4%左右,礦產銅增量約50萬噸。

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報告對銅價則較為看好,稱年底銅價將上看每噸7,000美元。高盛在報告當中將未來3個月的銅價預估從每噸6,500美元下調至6,100美元,未來6個月的銅價預估也從每噸7,000美元下調至6,400美元,但該行仍維持2019年底的銅價預估在每噸7,000美元不變,並預期全年的平均銅價為每噸6,450美元。高盛表示,今年上半年銅價仍將面臨壓力,但中國經濟預期在第二季觸底,以及7月之後大陸將進一步限制廢銅的進口,加上國內房市的需求成長,將會對銅價構成支撐。

高盛對未來12個月的鎳價預估則是從每噸18,000美元大幅下調至12,500美元,稱鎳市需求雖然有來自電動車市場的明亮前景,但來自印尼的新增供應也將大幅成長,將對鎳價構成壓力。此外,該行也預期今年上半年鋁價仍將保持在每噸2,000美元下方。日本最大鎳生產商住友金屬礦業公司(5713.JP)鎳銷售以及原材料部門總經理大山正則(Masanori Ohyama)此前表示,2018年鎳市的供給缺口預計將從上年度的77,000公噸擴大至93,000公噸;不過,受到印尼低等級鎳鐵產量增長的影響,預期2019年鎳市的供給缺口將會削減至49,000公噸。

評析
18年銅價下跌了17.5%,但全球需求持續增長,及供應面產量增長受限下,銅價仍將受到支撐。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3: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甲骨文創辦人 成特斯拉第2大個人股東

工商時報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身為特斯拉(Tesla)獨立董事的甲骨文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向美國證交會(SEC)申報文件顯示,自己持有價值10億美元的特斯拉股份。

艾利森與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為多年好友,前者在2018年12月出任特斯拉獨立董事,作為穆斯克與SEC達成和解的條件之一。

2018年8月穆斯克在推特宣布考慮讓公司以每股420美元私有化,並聲稱「資金已到位」,不久後穆斯克又表示取消下市計畫,但此過程已造成特斯拉股價劇烈震盪,並且引來SEC的調查。

SEC以誤導投資人為由,控告穆斯克詐欺。兩方最後進行和解,SEC提出的條件包括穆斯克必須卸下董事長一職、特斯拉須增聘2名獨立董事,以及該公司與穆斯克各罰2,000萬美元。

除了艾利森之外,特斯拉另還聘請Walgreens Boots Alliance人力資源長威爾森-湯普森(Kathleen Wilson-Thompson)出任獨立董事。

特斯拉7日股價勁升5.4%,8日早盤續漲3%至344.86美元,市值約580億美元。

艾利森在2018年10月的分析師會議透露,他一直在增加特斯拉持股,特斯拉已是他第二大投資。艾利森當時也為穆斯克叫屈,批評媒體對穆斯克的報導並不公平。

根據《富比世》排名,艾利森身價580億美元,美國富豪排名第5,他持有的甲骨文股份價值約390億美元。

艾利森申報文件顯示,現年74歲的他透過艾利森可撤銷信託(Lawrence J. Ellison Revocable Trust)持有特斯拉300萬股,持股1.75%,成為僅次於穆斯克的第二大個人股東,穆斯克握有特斯拉約5分之1的股份。

評析
艾利森在2018年10月的分析師會議透露,他一直在增加特斯拉持股,特斯拉已是他第二大投資。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3: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9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上海廠動土 掀鯰魚效應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第一個海外超級工廠7日下午在上海臨港產業區開工建設,引起大陸汽車業界熱議。新華社特稿稱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特斯拉國產化帶來的是「鯰魚效應」,有雙贏,也有無可避免的競爭。

新華社昨天稱,特斯拉得以用較低成本獲得新增產能和全球最大市場,國內零部件企業將分享特斯拉產業鏈「蛋糕」發展壯大,而國內新能源整車企業則面臨重重挑戰。

特斯拉上海工廠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全部建成運營後,年產能將達50萬輛純電動整車。工廠一期年生產規模為25萬輛純電動整車,包括Model 3等系列車型。

大陸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特斯拉國產化最重大的影響就是形成「鯰魚效應」,特斯拉技術先進,將促進國內車企加速提升技術;特斯拉產業鏈逐步在國內生根,將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提升機會。

他說,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已成不可逆之勢,隨著中國下調進口汽車關稅、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放開等一系列動作,越來越多的外資車企在華建造新能源汽車工廠。

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幾個月前剛剛在上海安亭開工建設,未來將生產包括奧迪、大眾等品牌在內的多款新能源產品。寶馬的純電動汽車產品也將於2020年在中國量產。

華金證券研究報告稱,海外優質產能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兩三年內,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很多重量級選手,綜合能力強的國內零部件公司將憑藉供應鏈紅利發展壯大。

以特斯拉為例,據中信證券測算,到2021年,特斯拉供應鏈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

崔東樹說,正如蘋果公司把手機生產製造放在中國,帶動了中國手機供應鏈的零部件企業,使其在技術和產品上做到國際頂尖水平,這樣的供應鏈體系反過來又造福了國產手機廠商,特斯拉國產化也有望複製出這樣一個具有拉動效應的產業鏈。

他表示,特斯拉國產化量產預計在2020年,這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期。國內車企沒有其他競爭保護措施,進入平等競爭階段,所以國內車企需要在這兩年加速提升產品、降低成本,快速適應擺脫補貼、獨立發展的新環境。

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蒼學俊認為,關稅下調、外資股比放開等一系列動作,中國車企將面臨進一步的國際化競爭。儘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前沿技術方面還有一定差距,但直面和追趕一流國際車企,中國車企未來一定能在風雨中更好成長。

評析
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特斯拉國產化帶來的是「鯰魚效應」,有雙贏,也有無可避免的競爭。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3: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9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通用汽車 今年將推逾20款車型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通用汽車中國7日透露,2019年通用汽車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國市場推出20多款全新及改款車型,其中包括十餘款首次亮相中國的產品。通用汽車希望充分運用其豐富的全球資源升級產品佈局,穩固增長態勢,並逐步推進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

中新社報導,這將使通用汽車超標完成早先宣布的2016年至2020年間推出60款車型的5年計畫。通用汽車表示將加快產品上市節奏,在推進品牌升級的同時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滿足中國消費者更加多元化的需求,穩步推進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和車聯網通信等技術在中國的發展,以期早日實現「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的未來。

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Matt Tsien)表示,在中國汽車市場尋求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卓越的產品和服務是保持增長的關鍵。通用汽車將以先進技術主導產品開發與升級,並進一步加大新能源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

通用汽車計畫在2016年至2020年間在中國推出至少10款新能源車,並在2021年至2023年間將投放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型總數增加一倍。隨著消費者對電動車接受度的提高,截至2018年年底,通用汽車旗下在華新能源車型的客戶累計純電動行駛里程已突破2億公里。

在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整體放緩的情況下,通用汽車的年銷量已超過364萬輛。

評析
通用汽車將以先進技術主導產品開發與升級,並進一步加大新能源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投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3: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9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上海廠專攻低配Model 3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9日電

特斯拉上海工廠7日開工建設,創始人馬斯克表示,希望把性價比更高的Model 3和Model Y車型提供給中國消費者,高配車型仍將在美國生產,所以也不會降價。「消費者也不用等了,現在就可以下單,能讓我們更好地去建設現在的工廠。」

華爾街見聞報導,特斯拉上海工廠7日開工建設,馬斯克也赴上海見證,透露了對上海工廠規畫的進一步細節。

據看看新聞Knews報導,馬斯克表示,上海工廠會聚焦在生產Model 3和Model Y這些相對經濟型的車型,希望盡可能生產中國消費者能夠購買的車型。

報導說,馬斯克表示,不要期待明年價格下降,他鼓勵中國消費者現在就下單購買Model 3,這樣特斯拉才能有更好的資源投入到工廠的建設中去。「其實,我們公司也採取了些措施來降低關稅上的影響,所以現在購買是挺划算的。不需要等到明年看這些高配車會不會降價,現在和明年一樣,所以不需要去等待,現在下單就好了。」

馬斯克又說,「我們的高配車型將來仍然會在美國生產,我們在上海生產的,相對來說,是Model 3的低配車型。我們希望把性價比更高Model 3和Model Y車型推向中國消費者。高配車型,像運動版、長里程版,由於仍然將會在美國生產,所以也不會有價格的下降。」

報導指出,馬斯克也發布Twitter提到,上海工廠將為大中華區消費者生產入門款Model 3、Model Y;而其他所有Model S和Model X、以及高配款Model 3、Model Y仍將由美國工廠負責生產。

除了呼籲消費者現在就下單訂購Model 3之外,馬斯克也發聲招攬人才。馬斯克表示,希望優秀人才能加入特斯拉,「現在一個人才進到我們特斯拉上海工廠,他可能是初級工程師的角色,但未來說不定可以做到我這個位置,成為全球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也有可能,所以前景是無限的。」

評析
上海工廠會聚焦在生產Model 3和Model Y這些車型,希望盡可能生產中國消費者能夠購買的車型。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9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中國車市慘!去年銷量衰退6% 逾20年來首見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中國車市轉冷,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指出,中國12月廣義乘用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大減19%,使得2018全年銷量較前一年減少6%,為逾20年來首次年銷量衰退。

據《彭博》報導,隨著中國股市暴跌,加上貿易戰等利空因素,中國車市也陷入寒冬。根據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中國去年乘用車銷量為2270萬輛,較前年縮減6%,同時也是逾20年來首次衰退。

對此,PCA秘書長崔東樹警告,隨著經濟放緩對汽車製造商壓力越來越大,銷量縮減估計會讓部分製造商明年退出市場。

而面對中國汽車首次進入下滑趨勢,高盛(Goldman Sachs)此前也預測,中國今年汽車銷量恐再下降7%,但到了2020年將有望回升增長3%。中國汽車協會(CAAM)也表示,市場對汽車需求仍存在,但估計需要3年的時間才能再加快腳步,因當前美中貿易關係可能增加汽車購買的不確定性與整體經濟。

事實上,面對中國經濟轉差使消費需求持續縮減,除汽車業受打擊,智慧型手機市場包括蘋果(Apple)、三星(Samsung)等品牌銷量也大受影響。

另一方面,隨著全球政治動盪,加上共享汽車服務逐漸削減購買汽車需求,除中國外,英國和美國等汽車市場也逐漸面臨緊縮。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數據更顯示,當前全球汽車業恐已共同陷入衰退。

評析
中國12月廣義乘用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大減19%,為逾20年來首次年銷量衰退。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4: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9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指特斯拉電池缺陷釀災 死者家屬提告

中央社 紐約8日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今天吃上官司,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18歲少年去年5月所搭乘的特斯拉汽車發生車禍引發大火喪生,他的雙親指控,特斯拉S型電動車電池有缺陷,會爆發激烈大火。

法新社和美聯社報導,18歲少年馬蒂內茲(EdgarMonserratt Martinez)2018年5月搭乘友人萊里(Barrett Riley)駕駛的特斯拉在佛州發生車禍,兩人雙雙喪生。芝加哥律師公司Corboy & Demetrio今天代表馬蒂內茲的雙親,對特斯拉提出產品責任及過失訴訟。

根據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目擊者告訴檢調人員,這輛特斯拉在超車時失控,汽車穿越人行道並撞上一道牆,最後起火燃燒。

訴狀指控,特斯拉電動車的電池保護不足,車輛因此有缺陷。律師表示:「特斯拉S型電動車欠缺足夠措施來避免衝撞後發生起火燃燒事件,也沒有足夠措施來控制火勢。」

訴狀同時指出,駕駛人萊里的家人在車中安裝設備,限制車速不超過每小時136公里,但另一間特斯拉服務中心在萊里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移除這個裝置。

根據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2018年6月的初步報告,事發前,萊里的車速達186公里。

訴狀指控特斯拉過失,要求1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46萬元)賠償。

評析
這輛特斯拉在超車時失控,汽車穿越人行道並撞上一道牆,最後起火燃燒。
 樓主| 發表於 2020-4-8 16:35: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堅持EV領導地位!日產高階Leaf續航增40%、提高加速性能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產汽車(Nissan)於9日發表了電動車(EV)「Leaf」高階車款「Leaf e+」,除續航距離(充飽一次電可行駛的距離)大增之外、加速性能也大幅提高,預計將在1月23日於日本市場開賣,美國市場預計在2019年春天、歐洲預計2019年中期開賣,希望零售價格為416萬2,320日圓起。

此為日產在前任會長Carlos Ghosn於2018年11月涉嫌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被捕以來、首度舉行新品發表會。

日產指出,「Leaf e+」搭載的鋰離子電池容量為62KWh、較現行車款(2017年10月開賣的第二代Leaf、電池容量為40KWh)大增55%,續航距離較現行車款(322km)大增約4成至458km。

另外,「Leaf e+」也大幅提升高速行駛時的加速性能,最高時速可達157km、較現行車款提高約10%,從時速80km加速到100km所需的時間較現行車款縮短約15%。

Sankei Biz報導,日產副社長Daniele Schillaci於9日在橫濱舉行的「Leaf e+」發表會上表示,「日產不會就此停住、希望持續堅持EV領導者地位」。

日產於2018年3月23日宣布,計畫在2022年度結束前將電動化車款年銷售量提高至100萬台、將達現行的約6倍水準。日產所稱的電動化車款包含「Leaf」等電動車(EV)及搭載日產自家混合技術「e-POWER」的車款(以下稱e-POWER車),2017年日產的EV和e-POWER車銷售量為16.3萬台。

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在中國、歐洲、美洲需求加持下,預估2035年全球電動化車款(xEV;包含電動車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油電混合車HV、輕型HV(Mild-Hybrid;48V)和燃料電池車FCV)市場規模(銷售量)預估為6,341萬台、將較2017年(442萬台)飆增13.3倍(增加約1,330%)。

評析
日產發表電動車Leaf高階車款「Leaf e+」,除續航距離大增之外、加速性能也大幅提高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7: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李克強會穆斯克 力捧特斯拉

工商時報 李書良/綜合報導



在中美貿易磋商敏感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會見美國知名新能源汽車大廠特斯拉(Tesla)首席執行官穆斯克(Elon Musk),期望特斯拉能夠更深入地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並成為中國對外開放與穩定中美關係的重要啟動者。

穆斯克此次在中國大陸的行程備受禮遇,路透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穆斯克,一同出席的還有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等重要官員。

李克強首先祝賀特斯拉上海工廠日前開工建設,並表示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放開外資股比後的首個外商獨資專案,希望特斯拉公司成為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參與者、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推動者。

根據陸媒報導,李克強與穆斯克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外科技與人文協同創新合作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他指出,中國仍然並將長期是外商投資的熱土,歡迎各國企業擴大對中國投資合作。穆斯克則表示,中國的發展速度和辦事效率令人印象深刻,很難想像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開設一個汽車工廠的全部程式。特斯拉將努力把上海工廠建造成世界最先進的工廠之一,同時根據中國市場需求將產品本土化,更好實現互利共贏。

獲得來自中央與地方高官的力支持的特斯拉,似乎成為另一個被中方形塑的友中美企。2018年5月,特斯拉獲批成為登陸設立電動車廠的第一家外資公司。1月7日,特斯拉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在上海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一期年生產規模將達到25萬輛純電動整車,全部用來供應大中華市場,包括Model 3、Model Y等系列車型,全部建成運營後年產能將達50萬輛純電動整車。這對特斯拉而言意義重大,數據顯示,2018年,特斯拉全年的交付量也不過24.5萬輛。

此次穆斯克7日更從洛杉磯趕赴上海參加其開工儀式,獲上海市一、二把手站台力挺。上海市長應勇共同主持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破土開工儀式,與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會晤時,李強表示,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上海將以支援特斯拉專案開工為契機,共同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聚落。

評析
上海將以支援特斯拉專案開工為契機,共同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聚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