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權值股;台積電 – 台積進擊7奈米 力壓英特爾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7:58: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3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法人:台半導體產線轉到大陸 先過三大難關

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日經新聞報導指華為希望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夥伴提升中國大陸製造占比,法人認為,若要台灣半導體產業移轉生產線至大陸,須先克服資金、政府投資限制與半導體供應鏈生態系等三大難關,又以政府這關最難跨越。

據報導指出,華為因應美國可能採取禁令,正與供應商洽談,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大陸。據了解,華為也希望日月光、京元電把部分生產轉移到大陸工廠。

法人指出,台積電南京廠以16奈米為主,包括12奈米、7奈米等都在台灣生產,一家先進製程100%的公司,人才都在台灣,除非是16奈米產品,否則不太可能要求台積電為了單一客戶去改一整個廠的產線,另外,投資金額、還有政府對赴大陸投資設廠的限制等,都是要考量的問題。

法人坦言,半導體供應鏈生態系也是要考量重點,在台灣有完整供應鏈,可全部做好,如果要移轉到大陸,還要克服供應鏈的問題,以目前情況看,要求台積電移轉產線是不太可能的事。

評析
台積電若要移轉產線,須先克服資金、政府投資限制、半導體供應鏈生態系等三大難關。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7:58: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狗年 市值減4,000億

經濟日報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



狗年資本市場大洗牌,台積電成為外資主要提款機,市值大減逾4,000億元,成為市場輸家;十年來穩居市值第二大的鴻海,也因蘋果新機銷售不佳等拖累,市值跌破兆元大關,退居台塑化之後。

台股狗年行情上沖下洗,美債殖利率震盪、美中貿易戰等因素影響,2、10月全球市場都爆發一波股災,外資在台股操作態度丕變,2018年賣超逾3,500億元、為十年來最大賣超,蘋果供應鏈的台積電、鴻海、可成、和碩,國泰金、富邦金等大型權值股成為外資提款機,狗年台股市值大減1.02兆元。

其中台積電狗年封關時仍是台股市值第一大個股,達5.73兆元,但在外資大賣中,狗年市值大減4,019億元,占狗年台股減少市值比重逾四成;另外,自2009年的過去十年來一直受惠蘋果年度新機銷售跳躍式成長的鴻海,市值也大減5,475億元,失守兆元大關為9,704億元,遭原排名第三的台塑化以1.02兆元超越;台積電、鴻海二檔市值就合計大減9,494億元。

另外,市值減少逾500億元的還有國泰金、可成、富邦金、聯發科、和碩、環球晶、台勝科等七檔個股。

狗年資本市場吸睛大贏家首推台灣高鐵,市值增加523億元,統一超與台泥分別增加509億、456億元,居二、三名;市值增加逾300億元的還有元大金、豐泰、華新科、台達電、玉山金、統一、兆豐金、大成鋼、中租-KY、合庫金與亞泥。

評析
狗年資本市場大洗牌,台積電成為外資主要提款機,市值大減逾4,000億元,成為市場輸家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7:59: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張忠謀 「注定一戰」看美中之爭

經濟日報 記者張家瑋、編譯簡國帆、林聰毅/台北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過去對校園學子演講,常常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他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談及退休後閱讀的好書,包括:《Destined for war》、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寫的驚悚小說著作,期盼大家都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是《紐約時報》旗下一份每周發行的紙質副刊,主要刊登對小說與紀實文學的評論,也是書評領域內最具影響力、且擁有最多讀者的刊物之一,該刊物是張忠謀涉取好書的重要管道,每周每頁必看,從書評中挑選閱讀書籍,其中小說與非小說類各半。張忠謀笑著說:「紐約時報書評寫得很好,往往寫的比書本內容還好。」

他近期閱讀過最重要的書是《Destined for war》(中文版譯: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作者是曾任哈佛教授的格雷厄姆.艾里森,內容敘述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一詞,當一個已存在多年的強國,面臨一個新強國崛起的衝突,當既有的強國不能容忍新強國崛起,但新強國又力爭出頭,彼此不能相容,就可能掉入戰爭的陷阱。

張忠謀透露,今年代表台灣參加APEC會議,與各國領袖談話時,發現大家都讀過這本書,而對於美中貿易戰的觀點,也從該書中得到很多啟發體悟。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與暢銷小說家派特森聯手撰寫驚悚小說《The President Is Missing》,是他覺得很不錯的小說。

另一本《The China Mission》敘述二戰重要人物喬治.馬歇爾將軍在中國調停國共內戰一年。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認為國共內戰問題非常重要,請當時德高望重馬歇爾出面調停,1945年12月來到中國,一年時間在重慶、南京、延安奔走,在1947年1月電報杜魯門任務失敗,張忠謀欣賞馬歇爾在處理調停事務不拖泥帶水的作風。

《Can Democracy Survive Global Capitalism? 》一書則反思民主與資本主義過去數十年來的相輔相成及抗衡過程,以及該如何阻擋資本主義危害民主的這股浪潮。

《The Perfect Weapon: War, Sabotage, and Fear in the Cyber Age》描述2015年俄羅斯駭客侵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的電腦系統,之後竊取電子郵件所洩露的內容,可能已改變美國民主的路線。但把DNC被駭的焦點放在川普身上,將錯失更大且更重要的真相。

《Pachinko》一書由韓裔美籍作家李明錦(Min Jin Lee)撰寫,以一個移民到日本的南韓家族四代希望與夢想,帶出在日韓人所遭遇的種族刻板印象與文化認同等問題與困境,不僅成為《紐約時報》2017年十大選書之一,還進入美國「國家圖書獎」2017年的小說類決選名單,蘋果公司更買下版權,打算拍成影集。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7:59: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3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貿戰衝擊 中國半導體恐打回原形

編譯楊芙宜/特譯

晶片技術落後國際對手10年
美中貿易戰延燒,中國半導體發展野心恐被打回原形。產業分析師指出,中國最佳晶片製造商的技術,至少落後台積電等國際競爭對手十年,且製程研發、生產的兩大挑戰沒有捷徑;加上美國正嚴打中國竊取智慧財產行為,擬擴大出口管制微處理器等十四類先進技術,「中國製造二○二五」的晶片自給自足目標,已是困難度倍增。

台積砸錢技術 拉大中廠差距
華為最近發表首款五G基地台核心晶片天罡、五G終端設備晶片組巴龍五○○○,中媒盛讚可為過度依賴外國供應的中國晶片業注入強心針;但英國金融時報吐槽,華為晶片組僅是設計在中國、生產卻在台灣,這是中國技術落後的實證。

報導指出,中國半導體製程技術與國際對手的差距恐持續被拉開;因生產最先進處理器的研發成本不斷增加,台積電去年研發支出約廿九億美元,中國中芯僅五.五億美元;Arete Research資深分析師方塔內里(Jim Fontanelli)分析,尖端晶圓技術沒有捷徑,連英特爾也面臨困境,除研發口袋得要深,還要有最優秀的工程師,中芯兩個條件都缺、台積電則是兩者兼備。

另中芯據傳花一.二億美元買下ASML(艾司摩爾)的EUV(極紫外光)設備;方塔內里形容,「這有點像是買了F1賽車引擎,卻沒有F1車身底盤、避震器」,中芯恐花很多年時間仍不會使用EUV量產。

貝恩公司合夥人辛哈(Velu Sinha)分析,中國半導體技術雖快速進步,若美國擴大科技出口管制,估計中國得再多花五到十年,才有機會追上對手。

評析
華為晶片組僅是設計在中國、生產卻在台灣,這是中國技術落後的實證。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0: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科技五亮點 引爆新商機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蕭君暉、李珣瑛、黃晶琳、簡永祥、鐘惠玲、陳昱翔、劉芳妙、謝艾莉/綜合報導



2019年科技業雖受美中貿易戰不確定性干擾,但仍有眾多令人興奮的技術發展值得期待,本報整理目前業界最關注的五大科技亮點,包括5G及相關應用、8K與Mini LED Micro LED等新顯示技術、高速運算帶來的人工智慧(AI)應用、屏下指紋辨識、電動車,一探這些新亮點帶來的商機。

備受矚目的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商轉倒數計時,各國電信營運商陸續展開5G網路建設。5G具有高速傳輸、低延遲的特性,對產業影響預料大於對消費者的影響。自駕車更因與安全相關,快速的資料交換,依賴5G的資料傳輸低延遲性得以實現;智慧製造、即時醫療、VR/AR等應用,在5G環境下更能展現效益。

台灣廠商從半導體的聯發科、台積電,網路設備鴻海、中磊、智邦、明泰、合勤控,終端設備宏達電、華碩、關鍵零組件到電信產業等業者均積極投入。去年市場上已出現5G商用晶片,今年包括高通的5G行動處理器晶片、宏達電5G行動智慧集線器等,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將很快推出。

累積多年的大數據,透過以高速運算為基礎的AI分析,今年將讓各種應用百花齊放。半導體業者指出,透過高速運算處理器,以及高效能繪圖晶片所打造的AI運算生態系統,不僅是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布局重點,也是鴻海與廣達等硬體製造大廠積極切入的領域。

此外,高速運算帶動雲端伺服器的增長,甚至也將應用在汽車領域。

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廠美商應材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余定陸表示,AI與大數據的結合,帶動四個主要的趨勢與挑戰,這也是企業能否在AI與大數據時代掌握致勝先機的關鍵,四大趨勢包括數據爆炸:物聯網普及和工業4.0產生超大量的數據資料;必須要更大的儲存能力,因應快速增加數據量的處理及儲存;必須有更新的運算模式及架構,以及邊緣運算、雲端技術和低功耗的每瓦效能,才能將數據成功轉換成價值。

因應超高畫質電視時代來臨,並搶搭2020年東京奧運的8K解析度轉播商機,鴻海集團結合夏普、群創等力量,在大陸廣州增城打造超視堺G10.5代廠,即將投產,大步朝構建8K生態體系目標邁進。

友達則結盟全球知名家電品牌業者創立8K協會(8KAssociation,8KA),與三星電子、海信、TCL、Panasonic等家電巨擘聯手成立業界首家8K協會,期以透過密切結盟合作,制定適用於全球的8K顯示技術標準,加速其技術導入及生態鏈整體發展,將為全球各地觀賞者帶來最佳視覺效果和體驗。

Mini LED技術已經被視為LED產業的新希望,業界更開始發展Micro LED技術,市場預期成熟時點應會較Mini LED晚。

環保意識提升,及特斯拉等大廠建立起電動車產業鏈與市場,美國通用汽車宣布將大幅削減內燃機汽車陣容,加倍投資自駕車及電動車,確立電動車趨勢。台灣電動車、特斯拉相關供應鏈如貿聯 - KY、和大、順德等後市動能受到矚目,新普也躋身電動自行車概念股。

隨著手機全螢幕風潮及生物辨識趨勢,各品牌手機廠今年將大量導入屏下指紋辨識技術。市場預料,今年搭載此技術的裝置量將高達1億台以上,相關晶片、軟體演算法、模組等業者都在積極爭取訂單,搶食大餅。

目前三星最積極導入屏下指紋辨識技術,蘋果也傳出正在開發;另外,vivo、小米、華為等大陸指標手機品牌,今年也將推出採用屏下指紋辨識新機,帶動商機蓬勃發展。

評析
透過高速運算處理器,以及高效能繪圖晶片所打造的AI運算生態系統,是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布局重點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0: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外資點將 台股十強旺豬年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股喜迎金豬年,外資圈從全球關鍵趨勢中,找出今年最具跑贏大盤實力,值得布局的十檔潛力股,包括科技業風向球的台積電(2330)、聯發科、日月光投控、研華及台達電,非科技股中,青睞儒鴻、統一、巨大、和大及豐泰。

上述潛力股多半獲得三家以上券商推薦,像是權王台積電,雖遇半導體逆風,不過國內15大外資券商,一半以上仍維持「買進」,聯發科、日月光和台達電,在智慧機晶片、封裝測試及電源管理技術地位全球領先;非科技股中,則明顯以內需相關的食品、電動車和成衣商機受到看好。

台積電最被外資認同的競爭優勢,是先進製程技術獨步全球。據統計,台積電7奈米市占已超過55%,格芯退出7奈米,更帶動市場想像台積電成為先進製程的巨人。因此去年下半年來,iPhone為首的智慧機需求雖然走弱,摩根大通、大和資本、花旗環球等重量級外資,仍基於長線7奈米爆發,看好權王。

台積電的外資持股比穩定在七至八成,足見國際投資人青睞有加。而身為台積客戶的聯發科,近年業績急轉直下,但因為5G浪潮席捲,又重燃市場對「發哥」的期待。

大和資本預期,聯發科首季營收將因智慧機買氣疲弱,持續繳出衰退,不過隨著物聯網、5G晶片、電競和區塊鏈應用擴大,第1季可望是谷底。野村也預期,聯發科5G晶片將打入中國,年底發布系統單晶片(SoC)並在明年有更大量的晶片放量,拉動評價向上。

日月光併購矽品以來,囊括全球三成的封測市占,但因為效益遲遲未能展現在財報,股價低檔震盪。大和認為,短期智慧機銷量差,仍將壓抑SiP級封裝需求,不過未來萬物聯網將有更多電子產品採用高階的封測技術,不看淡日月光反彈力。

IPC股王研華則以相對穩定的股性、優異的IPC技術獲得摩根士丹利、大和等外資青睞,今年成長焦點關注美中貿易戰及英特爾CPU缺貨舒緩狀況。台達電頻頻獲外資分析師調高目標價,受惠趨勢貫穿電動車、5G及工業4.0。

統一近年積極併購,最新進展併了韓國熊津食品,被外資圈視為亞洲版圖再下一城的里程,將來串起台灣、中國、韓國、日本的消費力不容小覷。和大及巨大則分別受益於電動車和電動自行車商機,積極獲得德意志、滙豐、摩根士丹利等券商更新市況。

儒鴻、豐泰為成衣和製鞋業復甦的代表,從Nike、Lululemon財報好轉、就知道春燕報到。由於兩家廠商都是主要指標股,外資圈多有定期追蹤,在景氣確立翻揚下,大廠的受惠程度可望領先。

評析
台積電7奈米市占已超過55%,格芯退出7奈米,更帶動市場想像台積電成為先進製程的巨人。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抗缺水 竹科用水大戶配套措施啟動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李珣瑛╱台北、新竹報導

竹科水情吃緊,半導體及面板等用水大戶,雖然適逢淡季產量稍減期,但對水量需求仍大。台積電、友達、群創等指標廠均表示,已針對近期缺水問題,做好節水、回收水的多項配套作業,一旦進入限水階段,將採用「水車買水」的方式因應。

台積電昨(10)日表示,多年來實施許多節水及回收的配套措施,已大幅降低單位面積用水量,必要時會透過水車買水,生產線不會受到影響。

台積電指出,有多年的節水及配套措施,必要時會透過水車運送,不讓產線受波及。台積電各廠區的廢水回收率高達85%,全球半導體業界最高,一年省下3,700多萬噸水,相當於每年省下1.2座寶山第二水庫,每年省下7.5億元水費。

群創表示,已準備「缺水抗旱備援計畫」,同時密切監控各廠區水情燈號,視水情狀況並配合竹科及南科管理局,啟動階段節水。

群創強調,該公司長期推動節水及回收再利用,台灣廠區製程水回收達95%以上,並從製程水減量,到降低民生用水,依據不同階段全面提高節水效能。

友達指出,多年來致力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用水回收率達九成,在業界屬高標準。

評析
台積電多年來實施許多節水及回收的配套措施,必要時會透過水車買水,生產線不會受到影響。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1: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英特爾將斥資 70 億歐元 愛爾蘭擴建晶圓廠

作者 Atkinson

農曆春節前傳出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準備斥資 10 億美元,在美國俄勒岡州的晶圓廠擴產,以解決當前 14 奈米產能不足的問題,以及對於未來 10 奈米製程、甚至是 7 奈米製程的準備,根據外電的最新消息指出,英特爾還準備將在愛爾蘭投資建廠,以滿足未來的需求。

根據《愛爾蘭時報》報導,英特爾對愛爾蘭晶圓廠的擴廠計畫,預計投入約 70 億歐元資金,加上 2018 年宣布的其他計畫,可能會讓英特爾在愛爾蘭建設兩個新的半導體工廠,並且新增加出近 1,600 個工作職缺。而這次的擴廠計畫,業界人士指出,部分原因是為了滿足未來市場上對於 14 奈米製程晶片的需求。

報導指出,就在日前,英特爾公佈了在美國俄勒岡州工廠擴建計畫的細節。對於俄勒岡州的擴產計畫,是針對當地 D1X 晶圓廠的發展而來,而且也是屬於英特爾在當地擴建計畫的第三部分。

相較於英特爾之前在 D1X 晶圓廠擴建的兩個階段,這第三個部分,英特爾將把當地由的廠房面積由目前的 220 萬平方英尺,再擴增開闢 110 萬平方英尺,並且導入每部達 12 億美元的 EUV 極紫外光刻設備,以規劃發展下一代 7 奈米製程處理器的研發與生產。而且,在 2019 年底 10 奈米製程的處理器正式量產後,7 奈米製程處理器就進入緊鑼密鼓的研發階段。而該項計畫也準備在 2019 年開始動工,預計在未來幾年能夠建設完成。

報導進一步指出,過去幾年,雖然全球半導體產業經歷了一波不錯的景氣循環高峰期。不過,隨著 2018 年產能提升、美中貿易戰、消費電子需求減弱等因素的衝擊,半導體產業陷入了景氣週期反轉的情況。因此,市場人士認為,英特爾之所以預計在當前產業景氣不請氣的狀態下逆勢擴產,主要是為了因應於全球伺服器持續保持成長的情況,以及 PC 產業有機會進行復甦的情況。尤其是在 2018 年,英特爾的 PC 處理因為 14 奈米產能的缺貨,使得市場出現了缺貨漲價的情況。所以,藉由這次的擴廠,英特爾希望能持續穩定商機。

此外,英特爾這次的擴廠還為了因應未來的商機需求,尤其是在 5G 市場。在目前,英特爾也加入 5G 基頻晶片的市場競爭之下,持續保持產能上的供給無虞,將對於未來英特爾在市場競爭中提供強而有力的後盾,也爾的英特爾能進一步把握 5G 爆發帶來的新市場商機。

評析
英特爾對愛爾蘭晶圓廠的擴廠計畫,預計投入約 70 億歐元資金,以滿足未來的需求。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1: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2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 7 奈米製程太搶手 AMD 7 奈米顯卡延後發表

作者 Atkinson

處理器大廠 AMD 執行長蘇姿豐曾在財務會議表示,AMD 在 2019 年第 2 季之後就會有 7 奈米製程的處理器及繪圖晶片上市,也就是包含了 Zen 2 核心的 7 奈米製程 Ryzen 處理器,以及 7 奈米製程的 Navi 顯卡。AMD 原計劃於年中 E3 2019 期間發表這些產品,其中,7 奈米製程 Navi 顯卡問世時間就可能生變。原因台積電 7 奈米製程過於搶手,產能吃緊,也讓 AMD 的 Navi 顯卡被迫延到 2019 年 10 月發表問世。

根據 AMD 顯卡的產品規畫,Navi 顯卡就是要取代 Vega 顯卡。近期 AMD 對 Vega 顯卡也重新整理了一下,準備推出一款 7 奈米製程優化版,29% 性能提升還是相當不錯,這也讓 7 奈米製程的效能讓大家有目共睹,粉絲也希望 7 奈米 Navi 新架構顯卡盡快問世。

可是原定於 2019 年 6 月 COMPUTEX Taipei 或是 E3 準備發表的 7 奈米製程 Navi 顯卡,受台積電 7 奈米製程產能爆滿影響,使得 AMD 傾向於優先保證第 3 代的 Ryzen 處理器生產,所以 AMD 就經將 Navi 顯卡發表日延遲到 10 月。業界表示,這個決定也可能與之前格芯完全放棄 7 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的研發有關。由於 AMD 的全部 7 奈米的晶片的生產完全轉交由台積電代工,而台積電 7 奈米製程客戶也不少的情況下,就排擠到 AMD 的 Navi 顯卡生產。

目前 Navi 顯卡定位依然是謎。到底是接續高階顯卡的位置,還是高中低階領域都有產品還說不準。只是有 7 奈米製程加持,頻率有提升毫無疑問,配上新架構,應該在耗能比、散熱方面都有不錯表現,這也難怪粉絲會期待了。

評析
台積電 7 奈米製程過於搶手,產能吃緊,也讓 AMD 的 Navi 顯卡被迫延到 2019 年 10 月發表問世。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擅自報廢新品達46次 台積電工程師判刑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

台積電(2330)12廠江姓助理工程師未遵照公司規則,逕行將新品下機報廢,總數多達46次,讓台積電損失145萬餘元,事後不僅否認犯行,也未賠償公司損失尋求和解,新竹地院依背信罪判刑6月。

判決書指出,江男從2010年至2015年間在台積電12廠擔任助理工程師,負責機台設備保養、領取零件等事宜。

江男得知台積電內部對於領取單價為3萬1626元的機台零件—「製程反應室觀景窗基座」,處理報廢後並無後續控管機制此一漏洞,便自己或委請同事領取料件新品後,明知新品並未損壞,竟於自己或同事帳號進入物料追蹤系統將新品手動下機,然後點選使用者報廢,總計多達46次,讓台積電損失高達145萬4796元,案經台積電向新竹地檢署報請偵辦。

事後江男矢口否認背信,聲稱他是為了公司內部稽核,受上級指示所為,並沒有損害公司利益,然而法官並不採信其說詞。

法官認為,江男身為台積電助理工程師,對於料件領取、管理使用方式,原應遵循工作規則,結果竟違反規則任意領取、報廢料件新品,並在電腦上不實登載,事後僅賠償公司10萬元,最終仍未與公司和解、取得公司諒解,最後依背信罪判刑6月,易科罰金需18萬元。

評析
江姓助理工程師未遵照公司規則,逕行將新品下機報廢,總數多達46次,讓台積電損失145萬餘元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2: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3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超微Q2推新品 台積電大贏家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Ryzen處理器+Navi繪圖晶片
處理器大廠AMD(超微)今年營運重頭戲Ryzen處理器及Navi繪圖晶片兩大新品,於財報會議中獲得證實,將以台積電(2330)最新7奈米製程生產,第2季後正式上市。相關超微概念股台積電、祥碩、茂達、嘉澤下半年營運吃大補丸,其中台積電為最大贏家,下半年營運可望重返榮耀、優先受惠。

超微於日前財報會議中由執行長蘇姿豐證實,第2季後將推出7奈米製程之處理器及繪圖晶片上市,包含:Zen2核心的Ryzen處理器及Navi顯卡,原本外界預料今年6月在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發表,較預期晚約一季時間,不過,今年來AMD處理器及顯卡市場反應熱烈,加上遇到競爭對手英特爾14奈米產能不足影響,大量訂單湧入,因此,AMD供應鏈仍相當期待新品推出所帶動效應。

7奈米製程量產 台積電倒吃甘蔗
AMD捨棄格芯轉投台積電,7奈米的晶片的生產完全轉交由台積電代工,而台積電上半年營運遇逆風,智慧型手機需求疲弱及全球經濟展望疑慮導致客戶下單縮手,7奈米受蘋果訂單影響及HPC客戶未能如預期量產,下半年可望再AMD訂單挹注拉高產能利率用,法人預期今年營運可望倒吃甘蔗,第2季應為全年谷底。

祥碩、茂達、嘉澤下半年受惠
祥碩為超微重要合作夥伴,第二代Ryzen處理器主機板晶片組仍由祥碩設計生產,以過去祥碩為AMD量身打造400系列高速傳輸介面晶片組放量時,營收突破歷史新高,下半年營運值得期待。

茂達除了桌上型電腦風扇,過去AMD顯卡風扇馬達驅動IC為茂達提供,風扇馬達規格由單相、三相提升並整合MCU,瓦數由5V、12V提升至24V、48V與無刷直流。連接器嘉澤為英特爾及超微兩大品牌CPU Socket及記憶體插槽供應商,超微推出第二代新平台,對於嘉澤整體營運表現將有大幅貢獻。

評析
台積電下半年在AMD訂單挹注拉高產能利率用,今年營運可望倒吃甘蔗,第2季應為全年谷底。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3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搶下 2019 年 EUV 過半出貨量
力拚二代 7 奈米與 5 奈米量產

作者 Atkinson

就在日前,半導體設備大廠荷蘭商艾司摩爾 (ASML) 在財報會議上表示,2019 年 ASML 將把極紫外光刻機 (EUV) 的年出貨量從 18 台,提升到 30 台之後,現在有外國媒體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搶下這 30 台 EUV 中過半的 18 台數量,這也將使得台積電在 2019 年第 1 季中可以順利啟動內含 EUV 技術的 7 奈米加強版製程。

根據國外媒體《Electronics Weekly》引用來自供應鏈的最新消息表示,台積電將吃下 ASML 在 2019 年 EUV 光刻機 30 台出貨量中的 18 台。這也使得台積電在加上先前的 EUV 設備之後,可以在 2019 年第 1 季啟動內含 EUV 技術的 7 奈米加強版製程量產,這也將推動 7 奈米在其 2019 年晶圓銷售中占比,從 2018 年的 9%,提升到 25% 的規模。

目前,台積電首代的 7 奈米製程的晶片,包括蘋果的 A12、華為麒麟 980 等行動處理器。不過,台積電的首代 7 奈米製程採用的 DUV 技術。在目前 DUV 技術在 7 奈米製程已經使用到極限的情況下,已經無法滿足更先進的製程技術需求。因此,此次台積電大吃 EUV 光刻機數量的目的,位的應該是就是加速內含 EUV 技術的 7 奈米加強版製程量產之外,還有就是之後 5 奈米,甚至更先進的製程技術打下基礎。

事實上,之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法說會上就曾表示,2019 年上半年將流片 5 奈米製程,2020 年上半年則將正式量產 5 奈米製程。對此,相關知情人士也透露,台積電將成為蘋果公司 2019 年 iPhone 系列手機所用的 A13 處理器獨家供應商,並且將在 2019 年第 2 季使用內含 EUV 技術的 7 奈米加強版製程來量產 A13 處理器,這或許也是台積電積極購買 EUV 設備重要關鍵。

雖然,受到半導體市場不景氣以及中美貿易大戰與虛擬貨幣價格崩跌的影響,台積電在 2019 年首季的營收將較 2018 年第 4 季下修超過兩成,但是為了維持競爭力,並且確保 2020 年 5 奈米製程能夠順利量產,台積電對於 2019 年的資本支出仍舊維持 100 億美元的水準。這顯示台積電對於未來的規劃依舊樂觀,持續維持產業龍頭的目標似乎也不會有所變動。

評析
台積電將搶下 30 台 EUV 中過半的 18 台,這將使得2019 年第 1 季中順利啟動 7 奈米加強版製程。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2: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建南科廠 搶8吋晶圓商機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國內晶圓代工兩大指標廠台積電、世界先進都看好8吋晶圓代工需求成長性,積極擴產。世界稍早宣布以74.7億元,收購格芯(GLOBALFOUNDRIES)新加坡Fab 3E 8吋廠;台積電則在南科興建全新8吋廠,全力搶食商機。

半導體業者表示,近年8吋晶圓代工需求強勁,主因電源管理晶片、面板驅動晶片、微控制器、指紋辨識晶片、金屬氧化物半導場效電晶體(MOSFET)等產品應用範圍愈來愈廣。

這幾年因智慧手機及智慧監控大量導入指紋辨識晶片,加上中國大陸等地積極發展電動車,帶動MOSFET和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大增,連帶讓8吋晶圓代工產能處於滿載。

看好相關需求,台積電規劃在南科六廠旁新建一座8吋廠,滿足客戶對特殊製程要求。

據了解,台積電南科晶圓六廠這幾年積極導入高壓製程的車用晶片為主,也規劃三五族化合物半導體新製程,規劃開闢用於大電流的碳化矽(SiC)等車用晶片代工領域,預料這次增建全新8吋廠,是因應未來車用晶片訂單快速成長需求。

世界則購買格芯位於新加坡Tampines的Fab 3E 8吋晶圓廠廠廠房、廠務設施、機器設備及微機電元件(MEMS)智財權及業務。這項交易預計2019年12月31日交割。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表示,藉由這次交易,為公司取得持續擴充產能的機會,確保未來的成長動能,預計此次資產購置,將為世界先進增加每年超過40萬片8吋晶圓產能,並增進未來業績成長動能,帶來雙贏局面。

評析
看好相關需求,台積電規劃在南科六廠旁新建一座8吋廠,滿足客戶對特殊製程要求。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2: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格芯成都廠 驚傳停工

經濟日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格芯(GLOBALFOUNDRIES)農曆年前宣布將新加坡8吋晶圓廠售予世界先進,新春期間即驚爆中國大陸成都廠裁員停工。格芯前員工爆料,成都廠產線停擺,設備陸續清出,變相鼓勵員工離職,引發半導體業界震撼。

格芯成都廠前員工向中國半導體聯盟媒體爆料指出,去年6月格芯全球裁員瘦身,成都廠也停止招聘,一期投資暫停,二期FD-SOI製程也停擺,模組工程師從300多位減至200人,當初大陸員工赴新加坡受訓,離職需賠償公司損失,格芯為精簡人事,後期鼓勵員工離職不用賠償損失,變相鼓勵員工離職。

格芯近年來在大陸投資一波三折,2016年格芯與重慶官方達成協議,以合資方式設廠投資,但該年格芯營運出現重大虧損,簽約項目擱置。2017年格芯宣布簽約成都,總投資逾100億美元,新建大陸最大12吋邏輯器件晶圓廠。2018年6月格芯全球裁員,成都廠招聘暫停。2018年10月,格芯取消成都廠180奈米、130奈米專案投資。

業界指出,格芯近年來技術開發遇瓶頸,從去年宣布無限期暫停開發7奈米技術,緊接著超微(AMD)宣布將訂單轉投台積電7奈米生產,AMD大單被台積電端走。

評析
格芯前員工爆料,成都廠產線停擺,設備陸續清出,變相鼓勵員工離職,引發半導體業界震撼。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03: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4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8吋晶圓代工 未來4年產量增14%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

SEMI︰物聯網、車用等需求強
物聯網、車用等需求強勁,帶動台積電(2330)、聯電(2303)與世界先進(5347)今年持續擴增8吋晶圓代工產能。

台積、聯電、世界先進增產線
台積電今年規劃在南科新建一座8吋廠,以滿足客戶對特殊製程要求,這是台積電相隔16年以來,再度新建8吋廠,顯見市場對8吋特殊製程的產能需求殷切。聯電則規劃擴增中國和艦的8吋產能1萬片,台灣8吋廠產能則持續進行去瓶頸化,小幅增加產能。

世界先進日前以2.36億美元收購格芯的新加坡8吋廠(Fab3E),該廠月產能為3萬5000片,預計今年12月31日交割,世界先進估年增超過40萬片的8吋產能,將可挹注未來營運成長動能。

世界先進指出,公司從去年起產能達滿載,客戶需求顯示需擴充產能,經過積極尋覓新產能,決定收購格芯新加坡Fab3E的8吋廠,今年的資本支出預計達39.5億元,年增8成。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昨公佈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指出,行動通訊、物聯網、車用和工業應用的強勁需求,預期2019到2022年4年間,8吋晶圓廠產量預計將增加70萬片,增加幅度為14%。因眾多應用推升8吋生產需求,全球8吋晶圓廠產能未來幾年將達每月接近650萬片。

SEMI表示,以2019到2022年為例,微機電系統(MEMS)和感測器元件相關晶圓廠產能可望增加25%,功率元件和晶圓代工產能預估將分別提高23%和18%。8吋晶圓廠數量和已裝機產能增加,反映出業界不斷增加產能甚至開設新晶圓廠,整體8吋產業表現將持續強勁。

評析
台積電相隔16年以來,再度新建8吋廠,顯見市場對8吋特殊製程的產能需求殷切。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0: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5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灣晶圓代工 穩居全球一哥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



研調機構IC Insights昨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晶圓廠去年以月產能達412.6萬片約當8吋晶圓,占全球比重21.8%,連續第4年居全球之冠,其中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產能達台灣總產能的67%;中國則排名第5。

IC Insights指出,台灣晶圓廠產能規模從2015年躍為全球第1,持續居全球領先地位,2018年台灣晶圓廠產能412.6萬片約當8吋晶圓,占全球比重達21.8%,較2017年的21.3%提升0.5個百分點,續居全球第1,比韓國的21.3%、月產能403.3萬片稍高。

其中,台積電、三星(Samsung)與SK海力士(Hynix)分別為全球產能前3大廠,並在台灣與韓國占很大比重;IC Insights估計,台積電占台灣總產能比重約67%,三星與SK海力士合計占韓國總產能比重達94%。IC Insights統計,日本晶圓廠月產能316.8萬片約當8吋晶圓,占全球比重16.8%,位居第3;美光幾年前收購爾必達,加上松下將其部分晶圓廠分拆成獨立的公司,使得東芝與瑞薩兩大公司占日本62%的晶圓廠產能。美國晶圓廠以月產能242.6萬片約當8吋晶圓、全球比重12.8%,排名第4。

中國晶圓廠月產能達236.1萬片約當8吋晶圓,占比重12.5%,較2017年占比重10.8%攀升1.7個百分點,不僅排名全球第5,也是產能增加最多的地區,直逼位居第4的美國晶圓廠產能。

評析
台灣晶圓廠產能規模,持續居全球領先地位,其中台積電產能達台灣總產能的67%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5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新竹水情吃緊 竹科管理局成立旱災應變小組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5日電

新竹地區水情吃緊,水情燈號轉為水情稍緊綠燈,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今天宣布,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因應。

竹科管理局指出,新竹地區降雨不佳,寶山及寶二水庫合計蓄水量1277萬噸,有效蓄水率35%,經濟部水利署今天召開水情會議,決議將新竹水情燈號由水情正常藍燈,轉為水情稍緊綠燈。

面對水情吃緊,竹科管理局表示,希望園區廠商能提前預先準備各項應變措施,加強節水力度,提升應變層級與作為。

竹科管理局指出,將持續密切關注與掌握水情,滾動檢討,並透過應變小組,加強供水調度應變,降低新竹地區供水風險,確保區域供水穩定。

評析
竹科管理局希望園區廠商能提前預先準備各項應變措施,加強節水力度,提升應變層級與作為。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晶圓污染闖大禍 台積電降首季財測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台積電1月發生的晶圓污染事件真的闖出大禍了!經公司估算,該事件對於第一季的營收影響數約5.5億美元(以該公司採用的匯率基準30.6計算,約新台幣168.3億元),受此影響,台積電15日也宣布調降第一季的財測,營收降至70~71億美元之間、降幅約4%。至於晶圓污染事件,預計將使台積電2019年每股盈餘減少新台幣0.08元左右。

由於有調降財測利空罩頂,在15日美股大盤走高的情況下,台積電ADR逆勢下跌0.2~0.4%,在38美元以下浮動。

台積電一年來挑戰不少,去年初時針對2018年美元營收原預估將成長10~15%,但去年第二季法說會下修成長率至10%,去年第三季法說會再度下修成長率至只剩7~9%,去年第四季法說會又下修至6.45%。而此次則因化學原料不符規準而下修第一季營收預估。

針對台積電Fab 14B廠1月底發生晶圓受到污染一事,台積電表示,發現Fab 14B廠生產的12/16奈米晶圓有良率異常的現象,經追查後發現來自一家化學原料供應商的一批光阻原料中,某特定成分因被處理的方式與過去有異,導致光阻液中產生異質的聚合物。而此異質聚合物對Fab 14B廠生產的12/16奈米晶圓產生了不良影響。為了確保出貨予客戶的晶圓品質,台積電決定報廢的晶圓數量較先前評估的更多。

台積電表示,此次事件對於首季的營運衝擊,估計營收減少約5.5億美元,毛利率減少2.6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3.2個百分點,每股盈餘減少新台幣0.42元。但第一季報廢的晶圓將於第二季補足。此將貢獻第二季營收約5.5億美元,毛利率增加1.5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增加2.1個百分點,每股盈餘增加新台幣0.34元。

台積電表示,以2019全年觀之,此事件預計將使全年毛利率減少0.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0.2個百分點,每股盈餘減少新台幣0.08元。同時,台積電已採取行動,將部分產品自第二季提前投產,並也看見一些需求的增加。此兩項因素將額外貢獻第一季的營收約2.3億美元。

台積電原本預估第一季美元合併營收將介於73~74億美元之間,毛利率介於43~45%之間,營業利益率介於31~33%之間。但在考量此一事件後,決定將第一季營收下修至70~71億美元之間,毛利率將介於41~43%之間,營業利益率將介於29~31%之間。

評析
此次事件對於首季的營運衝擊,估計營收減少約5.5億美元,每股盈餘減少新台幣0.42元。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 砍財測 外資提3疑慮

工商時報 簡威瑟/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公布1月營收780.94億元,月減13.1%、年減2.1%,是近半年低點,更同時下修首季財測,讓外資圈一片譁然,只得加班應戰。權威分析師指出,晶圓報廢事件衝擊比想像嚴重,提出三大疑慮,研判市場短期內對台積電後市的問號,一時半刻恐難消除。

台積電1月發生晶圓報廢事件後,並未下修財測,外資圈當時評估,受影響晶圓僅約1~2萬片,對營收的衝擊應不到1億美元,但是,隨台積電下修財測,代表報廢晶圓數是原先估計的數倍之多,令外資圈的問號愈來愈多。

根據台積電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發出的說明,分析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儘管台積電把第一季營收財測下修為70~71億美元,1月營收也只占首季的36%,且2月為農曆年、休假天數多,台積電於重大訊息提及「看見一些需求的增加」,力度能否支撐3月營收突圍,有待觀察。

第二、台積電指出,將部分第二季的訂單拉到首季生產,以彌補營收短缺部位,會否隱含第二季營收反而有較市場預期下修風險?第三、台積電是否向光阻劑廠商要求賠償,也是市場關心的焦點。

回顧台積電晶圓報廢事件發生時,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便曾指出「聽說這次很嚴重」,不是作廢2~3萬片晶圓片就可解決的事,且12、16奈米製程的單價應也比平均值高。隨台積電下修財測,且指出報廢晶圓影響營收達5.5億美元看來,陸行之的擔憂已然成真。

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過去一段時間均維持半導體產業基本面擔憂論點。他認為,半導體庫存修正才剛開始,不論從整體產業景氣或個別公司觀點出發,台積電原本的全年財測恐怕都太過樂觀,預期半導體產業尚有進一步下修財測的可能。

評析
半導體庫存修正才剛開始,台積電原本的全年財測恐怕都太過樂觀,預期尚有進一步下修財測的可能。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全球晶圓產能 台灣連霸4年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針對全球各地區2018年底已裝機產能(installed capacity)統計,台灣去年底已裝機月產能達412.6萬片8吋約當晶圓,不僅全球市占率達21.8%,並且連續4年蟬聯全球最大晶圓產能地區。

此外,台積電去年底已裝機月產能占總產能比重達67%,超過270萬片8吋約當晶圓,為全球擁有最大邏輯製程產能的半導體大廠。

IC Insights針對全球各地區的已裝機月產能進行統計,該統計是針對晶圓廠所在地所進行的產能計算,例如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在台灣擁有的DRAM廠,產能則計入台灣地區。

根據統計,台灣2018年底已裝機月產能達412.6萬片8吋約當晶圓,市占率達21.8%,這是台灣在2015年擠下韓國成為全球擁有最大晶圓產能地區後,連續4年蟬聯全球最大晶圓產能地區寶座。

台積電近幾年來積極擴充先進邏輯製程產能,占台灣產能比重高達67%,是推升台灣擁有全球最多已裝機產能的最大推手,而台積電本身已經成為全球擁有最大邏輯製程產能的半導體大廠。

韓國去年底已裝機月產能達403.3萬片8吋約當晶圓,市占率達21.3%並排名第二,與台灣的差距並不大。韓國的產能主要以DRAM及NAND Flash等記憶體為主,三星及SK海力士合計月產能占了韓國已裝機月產能的94%。

至於排名第三的日本去年底已裝機月產能達316.8萬8吋約當晶圓,市占率達16.8%,產能主要集中在東芝記憶體及瑞薩(Renesas),兩家業者產能占了日本總產能的62%。排名第五的中國大陸去年底已裝機月產能達236.1萬8吋約當晶圓。

評析
台積電去年底已裝機月產能占總產能比重達67%,超過270萬片8吋約當晶圓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6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晶圓瑕疵每股少賺0.08元 法人:影響輕微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5日電

台積電估計晶圓14B廠晶圓瑕疵事件將影響第1季營收減少5.5億美元,並因而調降第1季營運目標,法人認為,台積電估今年每股純益少新台幣0.08元,其實影響輕微。

台積電今年1月爆發因供應商供應的光阻原料不符規格,造成晶圓14B廠的12奈米及16奈米晶圓良率出現問題。

消息傳開後,台積電對外表示,受影響的晶圓大部分能在第1季補回,這事件不影響第1季營運目標,季營收將約73億至74億美元,將季減22%。

台積電今天晚間宣布,為確保出貨予客戶的晶圓品質,決定報廢的晶圓數量較先前評估的更多,估計事件將使第1季營收減少5.5億美元,毛利率減少2.6個百分點,每股純益減少新台幣0.42元。

法人認為,雖然事件對台積電第1季營運影響高於預期,不過,第1季報廢的晶圓將可在第2季補足,意味台積電客戶訂單並未流失,只是晶圓補回時間較原先預期長,將從第1季遞延到第2季。

據台積電估計,這事件對2019年全年影響,將使全年毛利率減少0.2個百分點,每股純益減少新台幣0.08元。法人指出,若以本益比20倍估算,將僅影響台積電股價1.6元,影響程度相當輕微。

法人表示,台積電將部分產品自第2季提前投產,同時看見一些需求增加,將額外貢獻第1季營收約2.3億美元,這意味台積電部分客戶需求有提前回溫情況,對台積電具正面意義,應有助減緩事件的衝擊。

只是繼電腦病毒事件後,台積電又爆發晶圓瑕疵事件,法人認為,台積電內部管理確實有待進一步加強,以免影響客戶與市場信心。

評析
繼電腦病毒事件後,又爆發晶圓瑕疵事件,台積電內部管理確實有待進一步加強,以免影響客戶與市場信心。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6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晶圓瑕疵影響大於預期 第1季營收估減5.5億美元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5日電

台積電今天宣布,晶圓瑕疵事件對營運影響大於預期,估計將使第1季營收減少約5.5億美元,每股純益減少新台幣0.42元,因而調降第1季營收目標約4%。

台積電指出,1月發現晶圓14B廠生產的12奈米及16奈米晶圓有良率異常現象,經追查後發現來自一家化學原料供應商的一批光阻原料中某特定成分因被處理的方式與過去有異,導致光阻液中產生異質的聚合物,對晶圓產生不良影響。

為確保出貨予客戶的晶圓品質,台積電表示,決定報廢的晶圓數量較先前評估的更多,估計這起事件將使第1季營收減少約5.5億美元,毛利率減少2.6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3.2個百分點,每股純益減少新台幣0.42元。

台積電指出,第1季報廢的晶圓將於第2季補足。這將貢獻第2季營收約5.5億美元,毛利率增加1.5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增加2.1個百分點,每股純益增加新台幣0.34元。

事件對2019年全年的影響,台積電表示,將使全年毛利率減少0.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0.2個百分點,每股盈餘減少新台幣0.08元。

台積電指出,因將部分產品自第2季提前投產,同時看見一些需求增加,將額外貢獻第1季營收約2.3億美元。

綜合各項狀況,台積電預估,第1季營收將約70億至71億美元,較先前營收目標調降約4%,毛利率將約41%至43%,營業利益率將約29%至31%。

評析
台積電晶圓瑕疵事件對營運影響大於預期,估計將使第1季營收減少約5.5億美元,每股純益減少0.42元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3: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降財測 外資:短線承壓 中期盤整

工商時報 簡威瑟/台北報導



台股半導體指標台積電下修財測,牽動外資圈緊急更新最新狀況,摩根士丹利、花旗環球、凱基投顧等多家法人機構加班應戰後提出,根據台積電下修全年財測幅度不大來看,無一修正對台積電評等與展望,不過,多數都強調股價短線18日將面臨修正壓力、中期則僅能於區間整理。

台積電在晶圓報廢事件發生之初,並未立即下修財測,當時市場反應也相對平淡。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認為,此次台積電修正首季財務預測,並下修首季每股純益預期後,研判股價將受到衝擊(trade down)。

凱基投顧也認為,台積電調降首季財測後,將會引來賣壓,不過,因為全年展望沒太大改變,技術領先地位也依舊穩固,因而維持「買進」投資評等。

匯豐證券半導體暨科技產業分析師洪希民則認為,本次發生晶圓報廢問題的台積電14B廠,僅為獨立事件,台積電其餘先進製程都在其他廠區,不須太過放大解釋。他對台積電的技術領先抱持正向觀點,但也語重心長建議,台積電或許需要增強營運管理強度,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事件,影響到持股大戶產生管理鬆動的信心問題。

回顧台積電15日修正財測當晚,外資圈便點出三大疑慮,意味市場對台積電的說法,還是存有「霧裡看花」之感。不過,也因為台積電2019年全年財測下修幅度並不算大,外資分析師說,目前不致需要大幅調整財務模型,自然也不會牽動推測合理股價估值與投資評等。

外資圈的三大疑慮,首先來自本季的營收水準。花旗環球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徐振志認為,台積電1月營收約達成首季財測中間值的36%,意味本月與3月的營收可能都比1月更差;這雖然代表外資圈對台積電第一季營收看得保守,但樂觀派外資認為,這就是台積電全年谷底。

2.因為台積電預期晶圓報廢事件對2019年全年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各只減少0.2個百分點,對每股盈餘衝擊也只有0.08元,看來相當輕微,然摩根士丹利認為,現在還不清楚這次因光阻劑引發的風波,造成損失是否由台積電自行吸收?

3.台積電將部分第二季訂單提前至本季生產,是不是影響第二季動能,外資圈現在還在觀察中。

針對台積電提出「看到一些需求增加」,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研究部門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推敲,應來自蘋果舊款iPhone的貢獻,根據小摩調查,iPhone 8、8 Plus,以及低階iPhone所使用的A11應用處理器,第二季將增加1.5~1.8萬片晶圓需求。整體而言,在下半年旺季來臨之前,小摩認為,台積電股價將先於區間震盪。

評析
台積電修正首季財務預測,並下修首季每股純益預期後,研判股價將受到衝擊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5: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廢晶圓 衝擊全球電子鏈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因南科14B廠(Fab 14B)光阻劑瑕疵事件下修本季展望,全年每股純益也因此短少0.08元。業界估,台積電此次晶圓報廢量高達10萬片,幾乎該廠一個月總產能都要重做,遠高於預期,並使得輝達、海思、賽靈思等大客戶出貨受影響,牽動全球電子業走勢。

業界人士指出,台積電雖已宣布此次事件損失的晶圓,將在下季補回,這意味客戶端原本該在既定時間取得的晶圓,勢必無法如期取得。此次事件,受影響的主要為輝達、海思、賽靈思等一線大廠,涵蓋繪圖晶片、手機等電子業重要應用,影響值得關注。

至截稿前,無法取得台積電客戶回應。業界認為,目前全球電子業受傳統淡季、高階智慧手機銷售遭遇瓶頸,以及美中貿易戰不確定性等多重負面因素干擾,「生意很難做」,台積電此次事件若使得客戶出貨時程受影響,牽動全球電子業生態,可能使得相關業者面臨「淡季更淡」的問題。

此次發生光阻劑瑕疵事件的台積電南科14B廠月產能為10萬片,主要製程為16奈米和12奈米,其中,輝達投片量就超過上萬片。經農曆年前密切和客戶協通後,台積電決策層考量公司須負最大責任,原本認為部分影響晶圓可透過重新曝光再交給客戶,因此最初估計報廢晶圓數量不超過2萬片。

台積電上周五(15日)公告,受此次事件影響,本季合併營收將由原預估的73億至74億美元,下修為70億至71億美元,降幅約3%,換算影響逾新台幣90億元;毛利率、營益率同步調降2個百分點,毛利率由原估43%至45%,下修為41%至43%,營益率則由原估31%至33%,下修為29%至31%。

台積電並未揭露此次報廢晶圓數,法人以台積電南科14B廠先進製程每片賣價5,500美元推算,估計報價晶片接近10萬片,等同台積電幾乎把該廠一個月所有投片的晶圓全數重做,也凸顯台積電為了取得客戶信任,不惜犧性短期利潤。

評析
台積電此次晶圓報廢量高達10萬片,幾乎該廠一個月總產能都要重做,遠高於預期,牽動全球電子業走勢。
 樓主| 發表於 2020-7-11 18: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檢測更嚴 台積電交貨期恐拉長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因光阻劑出包調降本季展望,熟悉半導製程專家表示,光阻劑是否有問題,很難在進料前檢驗出來。此次事件之後,台積電勢必更會為相關檢測把關,雖然有助於降低出包率,但也恐因此提高晶圓製程線上檢測頻率,導致先進製程交貨期拉長、成本因而增加,成台積電未來要克服的難題。

台積電強調,已通知所有受到此次事件影響的客戶,並與其保持密切聯繫,同時個別溝通替代方案和產品交期。公司也已採取行動,加強線上晶圓檢測並對進貨原料更嚴加控管,以因應日益複雜的先進製程技術。

專家表示,半導體化學品品項眾多,以光阻劑為例,一定要經過黃光製程曝光反應後,才能知道每批光阻劑的特性,很難在進料前就會發現瑕疵。台積電這次事件,應是讓矽晶施作跑到製作完成,在檢測晶圓電訊特性時才發現有異,但晶圓前段曝光影像製程速度相當快,如果無法在晶圓檢測發生缺陷時就先擋下,就會面臨嚴重後果。

評析
台積電已通知所有受到此次事件影響的客戶,並與其保持密切聯繫,同時個別溝通替代方案和產品交期。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4: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四外資降財測 台積股價有壓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積電因光阻原料異常,報廢晶圓的衝擊比預期提高。外資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花旗及麥格里等四大券商火速發布報告,全面跟進管理層下調第1季財測,針對個股評級及目標價則維持不變。不過大摩提到,由於事件影響比預期來得大,今(18)日台積電股價向下反應的機率高。

15日台積電ADR已領先下挫,最低測試37.88美元,隨後受美中貿易談判順利,尾盤拉升收38.09美元。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台積電評估第1季營收將因報廢晶圓短少5.5億美元,比大摩原本預期的7,000萬美元數倍激增,同時間台積電下調了第1季毛利率達2.6個百分點,換算每股純益(EPS)將減少0.42元,也比大摩評估多不少。

台積電是否向供應商求償,還是自行吸收損失,仍會對外界評估其全年表現及危機處理有所影響。

評析
台積電是否向供應商求償,還是自行吸收損失,仍會對外界評估其全年表現及危機處理有所影響。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4: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報廢晶圓衝擊信心 台積電應慎防客戶生二心

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因晶圓十四B廠光阻原料事件調降首季財測,且預估將影響全年每股純益減少0.08元;台經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今(18)日指出,台積電在先進製程表現突出,是維持競爭優勢的一大關鍵,但未來要避免重蹈覆轍,避免讓對手有機可乘,尤其是讓客戶有增加第二代工晶圓廠的想法出現。

台積電指出,發現晶圓十四B廠生產的12/16奈米晶圓有良率異常的現象,經追查後發現來自一家化學原料供應商的一批光阻原料中某特定成分因被處理的方式與過去有異,導致光阻液中產生異質的聚合物,且對所生產的12/16奈米晶圓產生不良影響。

台積電表示,為確保出貨予客戶的晶圓品質,決定報廢的晶圓數量較先前評估的更多,預計這起事件將使第1季營收減少約5.5億美元,毛利率減少2.6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3.2個百分點,每股純益減少0.42元;預計全年毛利率減少0.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0.2個百分點,每股純益0.08元。

由於這次受影響的主要是16奈米及12奈米,客戶涵蓋輝達、海思、賽靈思、聯發科等,包括繪圖晶片、手機等應用,產業界擔心,是否因此造成產品上市的延誤,連動衝擊電子業首季營運更加清淡。

劉佩真坦言,這起晶圓報廢事件,台積電受到實質面及信心面的雙重影響;在實質面部分,第1季是產業淡季,加上半導體產業景氣下滑,預估10萬片晶圓雖對大客戶會有些微的影響,但可以在第2季補足,且半導體要明顯復甦預估需到第2季中下旬以後,才會有明顯的單子,台積電在快速補足下,對供應鏈不致有太大的影響。

她分析,主要是在信心層面上的影響,尤其是距上次的病毒事件時間很短,難免引來內部管理是否需要加強的猜測及聯想,但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表現突出,去年通吃7奈米訂單,今年的7奈米加強版也是一路領先,三星預計要到下半年才有機會量產,另外,5奈米預計明年量產,接下來2021年則是3奈米。

劉佩真強調,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領先,確保在產業上的競爭優勢,因此要妥善處理,避免讓對手有機可乘,尤其是要避免客戶出現尋求第二晶圓代工廠的想法。

劉佩真認為,未來在先進製程上,與設備及材料供應商的關係要更加緊密的結合,因為先進技術更加的複雜,不光是本身製程能力,設備及材料商的配合也很重要,因此,在內部管理的流程上也要更加嚴謹。

評析
台積電未來要避免重蹈覆轍,避免讓對手有機可乘,尤其是讓客戶有增加第二代工晶圓廠的想法出現。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5: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頻出狀況 老客戶:發條應上緊點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8日電

台積電繼去年電腦病毒感染事件後,今年1月又爆發晶圓瑕疵事件,與台積電合作近30年的IC設計業者認為,台積電還是最好的,只是發條確實應該上緊點。

這位不願具名的業者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頗具威嚴,過去他領導的台積電,內部上、下無不繃緊神經,強人過後,接班人的威嚴難以相比,只是張忠謀退休還不到一年,便接連爆發兩大事件,台積電的發條確實應該上緊點。

不過,業者表示,電腦病毒感染與晶圓瑕疵事件,並不會影響對台積電的信心,台積電還是最好的。

除了這家台積電老客戶外,法人多認為,晶圓瑕疵事件對台積電今年營運影響有限,全年每股純益將僅減少新台幣0.08元,台積電強大技術領先地位也不會受到影響。

據統計,外資今天不僅並未賣超台積電,還買超台積電6688張,帶動台積電股價不跌反漲,終場收在230元,漲3元,漲幅1.32%。

對於台積電晶圓瑕疵事件各界議論紛紛,除了認為台積電發條鬆了,還有人揣測是因為台積電為降低成本惹的禍,甚至有人猜測與台積電內鬥有關。

不過一名半導體製造廠高階主管說,每片晶圓生產都要用到光阻液,是晶圓廠每天都要用到的材料;不過,光阻液有很多種,不同產品、技術與生產的層次都可能用不同廠家的光阻液。

晶圓製造廠不會貿然更換光阻液供應商,這位主管表示,因為供應商多為國際級大廠,自知責任重大,品管嚴格,加上有多年合作經驗,往往會選擇相信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採取例行稽核,不會另外自行檢測。

他說,即便張忠謀在,事件還是會發生。他也不認為事件肇因於台積電為了降低成本,因為台積電並未更換售價便宜的供應商,而是因為供應商一批光阻原料中某特定成分被處理方式與過去有異,造成光阻液中產生異質的聚合物所致。

根據台積電釋出的訊息研判,他認為,可靠度問題是台積電毅然決定報廢所有受影響晶圓的關鍵,且這次出問題的光阻液可能是在前期製程使用,直到晶圓即將出廠檢測才發現有瑕疵,報廢晶圓數量才會逼近10萬片。

他指出,半導體生產相當困難,有許多難以想像的問題,台積電這次遇到光阻液不符規格造成晶圓瑕疵問題,將會對進貨原料更加嚴格控管。半導體廠主管預期,台積電營運成本增加在所難免,交期是否拉長也有待觀察。

台積電晶圓14B廠生產的12奈米及16奈米晶圓今年1月出現良率異常現象,經查是光阻液造成,估計將影響第1季營收減少5.5億美元,並調降第1季營收目標到70億至71億美元,降幅約4%;不過台積電表示,第1季報廢的晶圓將於第2季補足,僅影響全年每股純益減少新台幣0.08元。

評析
與台積電合作近30年的IC設計業者認為,台積電還是最好的,只是發條確實應該上緊點。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5: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美商賽靈思會是下一個 NVIDIA 嗎?

作者 財訊

想像一下,坐進高級房車裡,想點首歌,不想弄髒觸控螢幕,只要在螢幕前比個 2,汽車自動播放到你最愛的第 2 首歌,音樂流瀉而出。查詢導航資訊,或是調整坐椅位置,全能靠手勢指揮。

財報繳出亮眼成績單
「汽車不只能聽懂你說的話,還能看懂你的肢體語言!」賓士和 IC 設計公司賽靈思在 2019 年 CES 大展上宣布了這個消息,賓士新款高階房車上,將配備賽靈思晶片的人工智慧功能。

在中國,從抖音到愛奇藝,視訊串流的需求愈來愈高。2018 年 10 月 12 日,華為宣布和賽靈思合作,使用這家公司的晶片,只需要過去 55% 到 65% 的網路速率,就能提供相同的影像品質,節省頻寬。華為雲商業運算服務域專案的 FPGA 加速雲端服務首席架構師趙剛表示:和賽靈思合作,「因為其他技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今年初,當全世界 IC 設計公司業績疲弱不振時,賽靈思交出了一張令人驚豔的成績單。1 月 23 日,賽靈思召開 2019 年會計年度第三季(2018 年 10 月到 12 月)法說會,這一季,賽靈思單季營收首度躍上 8 億美元,營收創歷史新高,較前一年同期大增 34%;淨利也達到 2 億 3,900 萬美元,較前一季提升。

法說會後,賽靈思的股價跟著大漲,從 89 美元上漲到 110 元,2 年內漲幅達 24%!

拋開股價不談,從基本面檢視,賽靈思有機會像 2016 年的 NVIDIA 一樣,開啟一波大成長的機會。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賽靈思和 NVIDIA 一樣,都是台積電的重要策略夥伴。

2017 年 9 月,台積電發出新聞稿宣布,和賽靈思、ARM 等公司,將共同推出採用 CCIX 標準的 7 奈米晶片,這款晶片可以讓全世界的資料中心用更高效、更省電的方式加速運作。

在台積電新聞稿中,賽靈思執行長(當時仍為營運長)就大力感謝台積電的協助,拿出最先進的技術幫助賽靈思。新聞稿還指出,賽靈思和台積電合作生產的新晶片,預計在 2018 完成設計定案。《財訊》在 2016 年時,就已報導這個合作案。

賽靈思和台積電其他大客戶比起來,規模和市值並不是特別突出,為什麼台積電早早拿出 7 奈米和先進封裝技術,全力與這家公司合作?因為,賽靈思極有可能像 NVIDIA 一樣,在 5G、AI(人工智慧)和雲端等大趨勢裡,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賽靈思是全球極少數能生產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 IC(FPGA)的公司,他們的晶片只要換上不同軟體,就可以用在不同任務上,效能仍能超越一般 CPU 和 GPU。

市場調查研究公司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創辦人 Patrick Moorhead 表示,「這是未來運算的形式」,有了這種晶片,基因定序的時間可以從幾天縮短到幾分鐘,資料中心可以依據需求,白天要晶片做影像解碼工作,晚上用同一顆晶片做人臉辨識,提高機器的使用率,「這件事意義非凡」他說。

新款 7 奈米晶片高效省電

去年初,賽靈思新執行長維克多(Victor Peng)上任後,還更進一步用半導體最前端的技術「異質整合」,推出全新的 ACAP 架構(Adaptive Compute Acceleration Platform,自行調適運算加速平台),可以把邏輯電路、記憶體、訊號處理器和多個可用程式控制的邏輯單元「包」在一顆 IC 裡,一顆晶片就像是一個小的人工智慧資料處理中心!

在 FPGA 這個領域,過去是賽靈思和 Altera 並立,在 Altera 被英特爾購併後,賽靈思和台積電關係更加緊密。由於英特爾幾乎獨霸資料中心市場,如果賽靈思能在資料中心市場搶下市占率,對台積電將是一大利多。

2019 年,賽靈思的機會在哪裡?《財訊》整理 1 月底賽靈思的法說會內容和新任 CEO 發言,找出 4 大方向。

機會 1》5G 蓄勢待發
這一季法說會裡,大部份分析師都搶著問 5G,因為這一季,由無線通訊產業帶進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加 41%。

無線基地台原本就是賽靈思擅長的市場,因為,每個地方頻段不同,設計專用的 IC 成本較高,可程式化調整的 IC,常用來控制基地台無線電。在這場法說會裡,執行長維克多表示,全球各家 5G 設備供應商都和賽靈思有合作關係,他觀察,今年南韓開始投入 5G 建設,「中國還在相對初期」,現在分析師看到 5G 帶進的營收,還只是剛開始,他預期 2020 年,賽靈思靠 5G 業務帶進的營收將持續上漲,由於 5G 通訊更複雜,賽靈思還有機會擴大市場,在行動通訊扮演更重要角色。

機會 2》新 AI 晶片將問市
去年 10 月,賽靈思宣布採用新平台設計的 AI 晶片「Versal」即將問世,這是他們用來挑戰 NVIDIA 的旗艦產品,賽靈思在新聞稿中指出,「這款產品的 AI 推論效能,會比業界頂尖的 GPU 高出 8 倍!」擺明挑戰用 GPU 晶片稱霸 AI 市場的 NVIDIA。

賽靈思總部位於美國矽谷,是 FPGA 技術的全球領導廠商。

賽靈思的晶片採用台積電 7 奈米技術,因此,最近南韓媒體也傳出 NVIDIA 可能轉單由三星代工,AI 晶片競爭態勢正在加劇。「摩爾定律放緩,半導體業已經到了改變的轉折點,」維克多說。

過去半導體用微縮製程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價值,但當半導體微縮愈來愈貴,未來半導體產業要進步,就要從設計上改善,把各種不同功能的晶片放進一顆 IC,讓一顆晶片就能更快、更省電的處理複雜問題,像這顆 Versal 晶片,裡面除了 AI 處理器、訊號處理器,還有好幾顆可程式化的邏輯單元,過去要 5、6 顆 IC 處理的工作,這一顆就能解決,他分析,這一顆晶片將在 2019 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到時候可能再推動一波營收成長。

他們同時正在設計,由 500 億個電晶體組成的巨型高性能晶片。

機會 3》資料中心和 AI
2018 年初,維克多正式出任賽靈思執行長後接受專訪,表明資料中心是他心目中未來賽靈思業務的主要目標。

中美爭相投資資料中心,給了賽靈思機會,目前華為和百度都在和賽靈思在這個領域合作,提供雲端服務。賽靈思想要攻的市場,是資料中心裡的 AI 加速器,之前,NVIDIA 靠著這塊市場,在 AI 晶片市場快速成長,硬是在資料中心打下一塊江山,而英特爾一直伺機反攻。現在,賽靈思要用新的異質整合晶片、全新的架構,挑戰 NVIDIA 與英特爾的江湖地位。

維克多表示,他們要的不只是把晶片賣進資料中心,更是經營出一個從端到雲,更有效率的 AI 生態系統,他更直指,NVIDIA 在分析資料、訓練電腦 AI 能力上雖然有優勢,但是 NVIDIA 晶片耗電,「要讓完成訓練後的人工智慧,對真實世界的資料快速反應提供服務,這個市場可是非常競爭的。」維克多說。他們的技術耗電量較低,應用在那些無法提供大量電力的終端裝置上,在不連線的狀況下,即時提供 AI 服務,賽靈思有其優勢。

機會 4》自駕車潛力無窮
過去汽車產業為賽靈思帶進的營收不多,但 2019 年開始急起直追,在 2019 年 CES 展上,賽靈思除了公開與賓士的關係,還宣布打進德國重要車用零組件廠 ZF,賽靈思的 ProAI 產品,將被 ZF 用在動力傳動系統、底盤控制上。在中國,賽靈思也和東軟睿馳等公司合作。

今年第三季,汽車和消費性電子為賽靈思帶進的營收,占公司營收 15%,收入數字較去年同期成長 2 成,但汽車市場開發費時,賽靈思才剛跨進市場,要看到汽車帶來的大成長,恐怕還得再等一段時間。

賽靈思的新任 CEO 維克多,也與 NVIDIA 黃仁勳、AMD 蘇姿豐一樣,和台灣有淵源,維克多出生在台北,隨後舉家移民至紐約皇后區,是全球 IC 設計產業裡另1位新冒出頭的華人 CEO。

賽靈思走紅,意味著半導體產業將走上新的轉折點,在 NVIDIA 用 GPU 技術炒熱 AI 晶片市場後,賽靈思要用 FPGA 和異質整合技術,搶食資料中心和 AI 晶片的大餅,未來 AI 晶片的技術之戰會更激烈,賽靈思的風險在於,如果晶片在某項應用的市場夠大,客戶也可能選擇定製專門的晶片取代 FPGA。

半導體異質整合的時代揭開序幕,未來,微縮製程不是增加半導體價值唯一的路,從軟體、IC 設計、生態系經營等手法提高 IC 價值,會愈來愈重要。一場新的混戰即將開始,這也會帶出新的投資機會。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評析
拋開股價不談,從基本面檢視,賽靈思有機會像 2016 年的 NVIDIA 一樣,開啟一波大成長的機會。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6: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串連產研 打造先進製程中樞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為研發中心所需向竹科管理局申請的新土地,緊鄰竹科總部,將成為串連先進製程生產與研發的重要中樞。台積電因應3奈米計畫落腳南科,為順利推動在2022年量產,擴大在台灣的研發能量。

據了解,台積電竹科研發與生產大本營位於晶圓12廠,2002年起陸續建設,迄今邁入15年,現已面臨產能與空間不敷使用的狀況。

台積電考量竹科12廠為發展更先進製程,每年需搬遷數百部機台設備,增加巨額搬移機費用及產能與業績損失,因此向主管機關提出新建竹科超大晶圓廠研發中心,以達節省建廠時間與成本的綜效。

台積電提出申請後,行政院已核定由竹科管理局啟動「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寶山用地)擴建計畫」,將擴增緊臨竹科三期32公頃土地,供應台積電使用,這項計畫將在取得環評核准後開始動工。

評析
台積電因應3奈米計畫落腳南科,為順利推動在2022年量產,擴大在台灣的研發能量。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7: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竹科設研發中心 卡關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台積電搶攻3奈米製程,預計投資上千億元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研發中心,因而提出用地需求。環保署專案小組昨(18)日初審竹科管理局提出的環境影響說明書,不過,由於交通影響評估、斷層紀錄等問題仍待釐清,決議要求補件後再審。

依據竹科管理局提出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寶山用地)擴建計畫」環說書,此次約擴增32公頃用地,主要提供台積電做為研發中心,對於3奈米廠的研發量產將有關鍵性作用。

台積電表示,希望竹科研發中心可以在今年完成環評,明年動工,盡快趕上3奈米廠2022年底量產的時程。

竹科管理局表示,竹科以先進半導體研發測試為主,已有完整半導體產業基礎技術與產業鏈,台積電規劃在竹科廠進行製程研發與先期量產,後續再導入中科、南科廠房進行量產布局。

竹科管理局指出,新竹園區自2010年下半年起,土地出租率已經飽和,現在已無符合條件用地可供廠商新建廠房,因此提出擴建需求。在用電方面,這項計畫需電量約34萬kW(瓩),已獲台電公司同意供電,並要求進駐廠商每年取得用電量20%再生能源,並由定期節水節能輔導計畫追蹤再生能源使用情形。

至於用水部分,該計畫用水量2.5萬CMD(立方公尺/日),已獲得台水公司同意供應,未來將與新竹園區以總量20.5萬CMD統籌調度,也要求進駐廠商營運後製程回收率需達85%,全廠回收率達75%。

不過,環評委員對於環說書表示「失望」,認為計畫區各項條件不好,對於環境影響的分析太過樂觀,應該要提出更具體的對策及分析,尤其位處山坡地,將來衍生問題如何解決,開發單位應該有更清楚說明。

專案小組經閉門會議後決議,請開發單位針對斷層活動歷史紀錄、交通評估、再生水、再生能源長期規劃等問題補件後再審。

評析
台積電希望竹科研發中心可以在今年完成環評,明年動工,盡快趕上3奈米廠2022年底量產的時程。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7: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9日DIGITIMES科技網,供同學參考

三星、台積電8吋產能搶單 二線廠另闢生路受阻

陳玉娟

最新7奈米世代晶圓代工戰況已形成台積電、三星對峙局面,然值得關注的不只是雙雄競局,二線晶圓代工廠全面聚焦成熟與特殊製程領域以求生的競況也將更為劇烈。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018年淨利飆升至新台幣3,511.31億元,全年業績續寫新高,同時7奈米以下製程進度不僅大幅超前主要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更令格芯(GlobalFoundries;GF)、聯電、中芯、世界先進、力晶與華虹等二線廠望塵莫及。

半導體業者表示,二線業者已難與三星、台積電在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拚戰,近期已改變策略以求生,重心全面聚焦現有成熟製程,鞏固客戶關係並強化投資報酬率,不過,隨著台積電、三星回頭積極擴大8吋代工產能,搶食車用電子、物聯網(IoT)等晶片訂單,二線業者所面臨的挑戰愈趨艱鉅。

儘管ASIC礦機晶片大單於2018年第2季中後消退,台積電2018年業績仍寫下新高,營收首度突破兆元大關,EPS也衝上13.55元。值得一提的是,7奈米製程出貨佔台積電2018年第4季晶圓銷售金額已達23%,10奈米製程出貨則佔6%,16/20奈米製程出貨佔21%。總體而言,先進製程(包含28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第4季晶圓銷售金額的67%。

台積電搶先進入7奈米製程,更已確立7奈米、5奈米及3奈米EUV製程規劃,在資本密集度與技術難度大幅增加下,已全面拉高競爭門檻,同級戰場上僅銀彈充裕的三星能與其對抗,而10奈米製程延遲至2019年底才登場的英特爾(Intel),代工事業已名存實亡。

半導體業者表示,自2011年進入28奈米世代後,晶圓廠明顯縮減,隨著製程再向下推進,資本、技術與人才要求大增。製程技術已難與三星、台積電相比的二線晶圓代工業者,近年紛啟動轉型策略或調整策略方向。

如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芯,在不敵台積電投資黑洞後,過去1年來陸續揭露調整計畫,包括更換執行長、啟動裁員計畫及暫停大陸成都12吋晶圓廠一期投資計畫;而最受關注的擱置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研發計畫,以及將新加坡8吋晶圓廠售予世界先進,一連串舉動也使得格芯出售傳言甚囂塵上。

不過,格芯為消弭市場傳言,大動作發布大陸區總裁新上任消息,同時聲明格芯專注12奈米/14奈米FinFET及12FDX/22FDX市場決心,積極爭取RF、嵌入式存儲器和低功耗晶片等客戶。

不過,半導體業者認為,雖然格芯強調與成都政府持續合作,且目前如大陸雲天勵飛與瑞芯微電子已在格芯22FDX技術平台上開發、設計的人工智慧(AI)晶片已成功流片,但近年隨著物聯網應用全面起飛,各種特殊製程崛起,8吋晶圓代工產能已成為搶手標的,格芯近年卻反而一直尋求買家,最後將新加坡8吋廠出售予世界先進。

加上格芯目前12吋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也未如預期,且已宣布轉單台積電7奈米的大客戶超微,7奈米比重逐步擴增,面臨龍頭台積電市佔率將突破6成後,格芯2019年市佔率恐下滑至5%,短期內業務分拆求售傳言恐難歇止,獲利壓力也持續擴增。

而市佔排名約與格芯相仿的聯電,原與台積電並列全球晶圓代工雙雄,由於與IC設計公司合資經營晶圓代工事業的商業模式效益未如預期,以及1997年子公司聯瑞大火與2000年和IBM合作失敗等因素衝擊,營運表現逐年走滑。

聯電2017年確立不再投資1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最新製程為2017年第1季進入量產的14奈米,但佔營收比重僅1%,比重甚低,28奈米約10%,比重最高為40奈米製程,約為23%。

原奮發再起的聯電,2018年風波不斷,6月底時大動作釋出2大重磅消息,除斥資新台幣逾160億元買下與富士通半導體(Fujitsu Semiconductor Limited;FSL)合資的12吋晶圓廠日本三重富士通半導體(MIFS)全部股權外,同時將整合大陸廠和艦、聯芯與從事IC設計服務的聯暻半導體,由和艦申請發行A股,並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

聯電希望藉由將三重富士通納入獨資子公司,可全面擴大日本車用電子客戶群,同時可立即增加3.5萬片12吋晶圓月產能及6.4億美元年營收,而和艦A股上市所籌得的資金,則可用來擴充產能,和艦8吋晶圓月產能6.5萬片,原預計半年後,單月可增加約1萬片,將全面推升業績表現。

但始料未及的是,大陸福建晉華在2018年10月底突遭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列為出口管制清單,火燒連環船效應如預期擴大,不僅等美國三大半導體設備廠立即暫停與晉華12吋廠的所有合作項目,關係相當緊密的聯電更是遭受重創。

而正值中美貿易戰敏感時刻,聯電迄仍未能脫身,營運表現也明顯減弱,2018年第4季繳出10年來單季虧損,且2019年第1季因中低階手機需求低於預期及挖礦潮消退,產能利用率、晶圓出貨量將明顯下滑,全年營運表現並不樂觀。

另擁有大基金扶植且有粱孟松助陣的中芯,全面加速14奈米技術發展,日前已宣布14奈米將在2019年第3季正式量產,而12奈米製程開發亦已取得突破。

不過由中芯2018年營運表現來看,全年營收雖達33.6億美元,年增8.3%,達歷史新高,但淨利大幅下幅25.6%,毛利率也減少1.7個百分點,由於景氣反轉、12吋產能利用率下滑,預期2019年首季營收將持續下滑。

當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芯主要營收來源來自40/45奈米和55/65奈米,分別佔第4季營收的20.3%和23%,28奈米僅佔營收5.4%,未來14/12奈米製程良率的學習曲線時間並不短,加上台積電南京廠以16奈米為主,2019年月產能可達2萬片,全面就近服務大陸客戶,已成為中芯14/12奈米最大競爭對手。

半導體業者表示,除專注8吋晶圓代工的世界先進外,二線業者都面臨先進製程推進困難、研發成本不斷飆升,及12吋晶圓需求不佳等難題,而今隨著車用電子、物聯網及工業4.0等新應用正進入成長爆發期,持續帶動面板驅動IC、微控制器(MCU)、電源管理IC(PMIC)、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等需求走揚,全數業者又加重投入8吋晶圓產能擴張力道。

只是原本此應是屬於二線廠求生主戰場,隨著台積電新增8吋廠,三星先前也擴大8吋廠代工,由原本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Flash)、PMIC、顯示器驅動IC、影像感測器等業務,再為物聯網與指紋辨識晶片客戶提供代工服務。

專注成熟與特殊製程的二線業者接下來不僅得面臨半導體景氣反轉,8吋晶圓代工搶單危機也即將引爆,其中,也包括甫買下GF新加坡8吋廠的世界先進,也將與大股東台積電廝殺搶單。

評析
隨著台積電、三星回頭積極擴大8吋代工產能,二線業者所面臨的挑戰愈趨艱鉅。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8: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配息10元 分次發放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昨(19)日董事會通過,2018年度盈餘每股擬配發8元現金股利,與2017年相當,略低於市場原預期的8.5元至9.5元。不過,董事會也決議今年度起盈餘分配採分季發放,第1季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2元,將於今年第4季發放,若股東一路持有台積電股票至年底,每股可領10元現金。

台積電強調,未來將持續採取穩健的股利政策,每年將大約70%的自由現金流量,以現金股利方式分季回饋股東。隨著公司營運成長並產生更高的自由現金流量,台積電期望可維持每季穩定現金股利,且每年現金股利,不會較前一年低。

台積電成為公司法修正後,台灣第一家採取分次配息的上市公司。台積電表示,採用分次配息,主要因應多數機構投資人要求,兼具符合公平性,讓台積電股東可分季領息,提高資金運用的彈性。

台積電表示,相關議案必須經過今年6月股東會同意修正公司章程,授權董事會未來可每季決議分派現金股金後,才能開始實施。未來每季現金股利將於次一季董事會核准後六個月內配發,以此時程推算,今年第2季將核准第1季的每股現金股利2元,預計今年第4季發放。

台積電昨天董事會同時通過去年財報,全年合併營收為1.03兆元,稅後純益3,511.3 億元,同創歷年新高,每股純益13.54元,為歷年次高。

台積電表示,持有台積電股票的股東,將可在今年7月獲得每股8元現金股利,若一路持有,也可在今年第4季獲得每股2元現金股利,總計可領10元現金。

台積電昨天收盤價為229.5元,小跌0.5元,外資小幅賣超644張;ADR早盤小漲0.6%。由於台積電配息方式變更,若單純以去年度盈餘每股配發8元現金股利計算,現金殖利率約3.5%;若加計第4季可領的今年第1季現金股利2元,現金殖利率約4.4%。

另外,台積晶圓14B廠爆發光阻原料不符規格事件,傳出台積有意向供應商索賠40億元。台積對此不予置評。

評析
董事會決議今年度起盈餘分配採分季發放,第1季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2元,將於今年第4季發放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8:59: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分季配息 有三大意義

經濟日報 記者盧宏奇、張瀞文、江睿智╱台北報導



台積電將實行股利新制,法人圈對去年度盈餘每股僅配發8元現金股利略感失望,但對分季發放,並讓長期持股股東在今年底能領到10元現金股利正面看待。不過,由於分次配息,法人也提醒可能面臨的大戶或大股東規避健保補充保費課稅,引爆的棄息賣壓頻率隨之大增。

另外,台積電規劃今年將發放每股10元現金股利,其中2元是今年第1季的現金股利,8元是去年現金股利。因今年第1季尚未結束,台積電即「預告」第1季股利金額,外界擔心台積電踩到法規紅線,對此,經濟部商業司長李鎂表示,現金盈餘分配,依規定由董事會決定即可,台積電此舉並無違反《公司法》的問題。

對於台積電最新股利政策,抱持保守態度的法人指出,台積電去年配發8元現金股利,僅與2017年相當,低於先前法說會上公司釋出會增加發放額度的訊息。

此外,在健保補充保費議題上,對散戶及大戶有不同層面影響,法人分析,現行規定股利「單次」給付達2萬元,需要課徵健保補充保費1.91%,如果改為每季領取,金額低於課徵門檻,就可省下成本,相對有利散戶。

但對大戶或大股東來說,因現行規定健保補充保費課稅上限為「單次」1,000萬元,如果未來改為每季配息,只要每次領取股息超過1,000萬元,一年就得多繳三次補充保費,可能會造成棄息賣壓出籠。

樂觀法人認為,台積電是台股史上第一家每年多次配息的指標公司,多次配息優勢會反映在長期股價上。台新投顧指出,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獲獎的展望理論便說明,同樣金額情況下,投資人在獲利頻率較高時,認定的長期價值較高,即一年獲得100元的現金報酬,產生的滿足感低於每半年獲得50元水準,更低於每季獲得25元的現金報酬。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台積電每季派發現金股利,有三大正面意義。首先,這充分展現台積電對本身競爭力與客戶掌握度都很高,對產業能見度與未來獲利能力都胸有成竹。

第二大正面意義,國外退休基金等長期資金偏好能穩定配息或配股的基金。台積電如果按季配息,更能增強長期投資人持股信心。第三大正面意義,在於每季都有配息時,融券出現回補壓力,降低賣壓,有利股價穩定。

評析
由於分次配息,可能面臨的大戶或大股東規避健保補充保費課稅,引爆的棄息賣壓頻率隨之大增。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00: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發放獎金 每人約領110萬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會昨(19)日決議,去年度盈餘共提撥逾471.4億元作為員工現金獎金與分紅,以台積電在台灣約4.3萬名員工計算,平均每名員工可領110萬元,再創新高,並且是連續三年突破百萬元大關。

台積電董事會也核准資本預算1,141億434萬元,將用於建置先進製程產能; 轉換邏輯製程產能為特殊製程產能,以及第2季研發資本預算與經常性資本預算。

台積電除了起薪一直是業界指標,員工每年的獎金與分紅,也是外界關注焦點。台積電員工現金獎金和分紅依個別員工績效而不同,但若加計正常薪資,幾乎每名員工都有機會躋身「百萬年薪俱樂部」成員。

截至2018年,台積電已連續五年都賺逾一個股本,2018年營收、獲利同創新高,稅後純益3,511.31億元,每股純益13.54 元。以發給員工的獎金和分紅共471.4 億元計算,占去年總獲利13.4%,等於台積電每賺100元,就分給員工13.4元。

台積電表示,員工分紅僅限台灣員工,隨著台灣產能不斷擴大,員工數增加,每位員工分紅金額因總員工人數成長影響,僅年增約0.3%。此次提撥員工現金獎金約235.7億元,已於每季的季後發放;現金酬勞約235.7億元,將於今年7月發放。

台積電昨天董事會並提名摩西.蓋弗瑞洛夫(Moshe N. Gavrielov)為獨立董事候選人。

評析
台積電去年度盈餘共提撥逾471.4億元作為員工現金獎金與分紅,平均每名員工可領110萬元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01: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股利新政吹號 台積電市值重登6兆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權王台積電(2330)新股利政策出爐,董事會通過去年每股配發8元現金股利,加上第4季再發放2元,今年將配發2次股息,共計10元現金股利,股息殖利率高達4%以上。消息一出獲得法人認同,股價終場帶量上漲5.5元,收在今日最高點234.5元,也攀今年來新高,市值重新站回6兆元大關。

台積電2018年現金股息雖僅8元,不如市場預期的8.5至9.5元,但因公司修改2019年後的配息政策,改採每季配息,規劃在每季獲利公告的次一季決定配息金額,若一路持有,也可在今年第4季獲得每股2元現金股利,總計可領10元現金,以昨日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高達4.37%。

法人表示,台積電維持高配息政策,對目前第一大股東外資法人相當具吸引力,雖然第1季發生光阻原料報廢晶圓事件,預料在第2季即可補足產能,首季短缺之營收將遞延於第2季,全年毛利率減少0.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0.2個百分點,每股純益減少0.08元,對今年整體獲利影響並不大。

而近期受到高階智慧手機處理器訂單銳減、繪圖晶片庫存調整及虛擬貨幣特需求急凍的影響,預期台積電半導體庫存調整約需2季時間,法人預估,上半年台積電營收年增率將轉為負值,下半年第3季在主要大客戶重新歸隊投片,及5G、AI、物聯網應用動能轉強之下,營運開始轉正。

台積電在半導體龍頭地位不易撼動,7奈米通吃全球科技龍頭企業訂單,外資看好台積電中長線成長潛力,近期出具報告給予買進建議,近10日買超達5.3萬張。

由於台積電新股利政策及基本面,雙獲得法人認同,股價挑戰年線反壓,最高來到233.5元,漲幅1.96%,市值一舉突破6兆元,來到6.04兆元波段新高。

評析
台積電維持高配息政策,對目前第一大股東外資法人相當具吸引力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0: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0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季季配息創首例 法人:台股正向循環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9日電

台積電董事會今天決議未來將每季配發現金股利,成為國內首家決定一年多次配發現金股利的企業。法人認為,這將有利台股形成長期投資的正向循環。

新版公司法去年11月1日上路,其中第228-1條為外界稱為「股王條款」,放寬企業得每季或半年分配現金股利。

台積電董事會今天通過修訂公司章程,呈送股東會核准,授權董事會得每季決議分派現金股利。待股東會通過,董事會規劃未來每季現金股利將於次一季董事會核准後6個月內配發。

台積電董事會規劃第2季核准今年第1季的每股現金股利新台幣2元,並預計於第4季發放。台積電表示,考量投資者比較喜歡每季發放現金股利,且未來自由現金流量可望更高,是台積電決定未來每季配發現金股利的主因。

國內投顧業者認為,這對台股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有利外資、壽險與退休基金的機構投資人,尤其現階段國內金融機構投資持有台積電股權僅3%來看,長期投資台積電等優質台灣企業的比重將提升。

而投資人或法人也可透過多次現金股利配發與除息股價低點,將股息資金再投入買股,投顧業者看好,這將形成長期投資的正向循環。

除了複利效益可提高投資誘因外,分析師王兆立指出,未來每季配發股利的海外基金也不需為了籌措股利資金被迫賣股,有助台積電籌碼穩定度提高。

另外,健保補充保費在股利所得方面,是以單次給付金額為計算基礎,股利多次發放,將可降低單次發放的金額,有利小股東單筆股利所得低於新台幣2萬元的下限門檻,免繳健保補充保費。

台積電未來每季配發現金股利對於大小股東都有利,王兆立說,因現金股利配發前,融券都將被迫強制回補,若融券過高,未來恐面臨多次軋空的壓力,這對空方將有不利影響,對空方勢力可能有壓抑的效果。

評析
這對台股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有利外資、壽險與退休基金的機構投資人,長期投資台積電比重將提升。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0: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0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今年配息10元 外資目標價上看250元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日電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去年營收與獲利同創歷史新高,今年將共配發新台幣10元現金股利。歐系、美系和亞系外資維持優於大盤、中立、減碼評等,目標價各為250元、199元、195元。

台積電股價今天上漲2.5元開出,盤中最高來到233.5元,漲幅近2%,至上午9時50分成交量超過9000張。

歐系外資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台積電今年將共配發10元現金股利,目標每年將70%的自由現金流量以現金股利方式分季回饋股東,持續採取穩健的股利政策;由於晶圓瑕疵事件造成營收遞延,歐系外資已將台積電今年第2季預估成長率從季增2%調高到季增14%,維持「優於大盤」評等和目標價250元,看好台積電將受惠於AMD及Qualcomm等客戶市占攀升,明年仍有5G、資料中心、物聯網、車用電子等題材支撐股價。

美系外資認為,台積電今年將配發10元現金股利,獲市場正向解讀,但台積電目前股價為2019年每股盈餘預估值的18.5倍、股價淨值比為3.4,兩項數字都接近歷史高點,在半導體庫存消化和智慧型手機需求改善前,建議保守看待,重申台積電「中立」評等和目標價199元。

亞系外資表示,台積電爆發因光阻原料不符規格,多數製作中的16奈米與12奈米晶圓良率偏低,已於一月底報廢,並調降今年第1季財測;亞系外資認為對台積電影響不大,後續需關注客戶退貨授權管理、市占下滑等風險,維持「減碼」評等與目標價196元。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0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外媒直指格芯將要出售,買家以南韓三星可能性最大

作者 Atkinson

就在出售新加坡 8 吋廠給予世界先進後,還傳出中國成都廠即將停工的消息,全球晶圓代工 2 哥格芯(Globalfoundries)為穩住軍心,找來了行動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前高層來擔任亞洲及中國區的業務負責人,即便如此,外媒仍傳出目前格芯有可能打包出售的訊息,引起各界矚目。

格芯的前身是 AMD 自己的晶圓製造業務,2009 年 AMD 拆分了半導體設計及晶圓製造業務。在晶圓製造業務方面,與阿布達比投資基金旗下的 ATIC 公司合資,成立了 Globalfoundries 格羅方德(之後改名格芯),負責晶圓製造。只是,之後 AMD 公司不斷出售所持的格芯股份,使得格芯最後已經變成 ATIC 的全資子公司。2015 年格芯收購了 IBM 的晶圓製造業務,目前在美國、德國、新加坡及中國等等地擁有 5 個 8 吋、5 個 12 吋晶圓廠,製程技術涵蓋從 35 微米到 12 奈米之間。

根據 IC Insights 的資料顯示,格芯是全球排名第二的純晶圓代工廠,2017 年營收大概 60 億美元,而第一名的台積電營收規模是 322 億美元。因為與台積電的營收差距達到 5 倍之多,使得在晶圓代工市場上,贏家通吃的效應發酵。在技術越先進的公司越能得到訂單,也越能賺錢投入研發下一代製程技術的情況下,除了台積電以及有記憶體市占率支撐的三星之外,其他晶圓代工公司的日子都不好過,格芯這兩年也虧損與盈利的邊緣掙扎。而 2018 年宣布退出 7奈米及其以下先進製程的研發,就是因為實在沒錢再投資了。

如今,觀察 2019 年格芯的日子恐怕也不好過。因為前不久才出售了位於新加坡、月產能達到 3.5 萬片的 Fab 3E 8 英吋晶圓給予世界先進,就報價 2.4 億美元的價格來說,可以說是廉價出售了。雖然,格芯的執行長 Tom Caulfield 表示,這次的交易是他們整合全球製造業戰略的一部分,未來格芯在新加坡的業務重點會放在明顯差異化的技術上,比如 RF 射頻、嵌入式記憶體及類比晶片等,只是業界人士都指出,格芯其實已經開始吃祖產了。

而就在出售新加坡的 8 吋廠之後,日前格芯位於中國成都、投資金額達 100 億美元的晶圓廠狀況業亮紅燈,除了第一期工程已經在 2018 年宣布已經被取消之外,直接進入第二期的 22FDX 工廠建置,也被爆出出售了生產設備、變相裁員,甚至是全面停工的負面消息,可見格芯目前的營運狀況確實面臨瓶頸。

根據南韓媒體《BusinessKorea》的報導指出,有消息人士透露,格芯將要被 ATIC 打包出售。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傳聞格芯被賣的消息,之前已有市場傳聞,因為阿布達比投資基金早前就透露過調整投資方向,半導體產業不再是重點,所以已經接觸投資銀行尋找買家的消息。對此,《BusinessKorea》進一步報導指出,格芯原本最中意的買家是來自中國,不過在目前中美貿易紛爭的氛圍下,美國幾乎可以確定會出面阻擋。因此,目前最有可能的買家可能落在南韓三星身上。

報導進一步指出,一旦三星真的能收購格芯,之後三星在晶圓代工市場上的市占率就能立即上推至 23% 的比率,雖然仍不及台積電的 60%,但競爭實力已經大大增強;加上三星計劃提高非記憶體業務比重的情況下,購入格芯有機會分散營收主要來自記憶體的風險。只是最終的結果如何,還有待後續觀察。

評析
2018 年宣布退出 7奈米及其以下先進製程的研發,就是因為實在沒錢再投資了。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20-7-18 19:15 編輯

轉貼2019年2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按季配息 外資看法兩極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邱金蘭╱台北報導



台積電調整股利政策為分季配息,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聯昌證券三大外資第一時間發布報告,看法趨向兩極,其中,瑞信認為台積分開派發股利而且調高股息,有利評價提升,但大摩和聯昌提醒,未來台積電資本支出可能下滑,成長性不若以往。

針對台積電改為按季配發股利,金管會昨(20)日表示,證交所了解後並不涉及財務預測問題,按季或按年配息由公司自主決定,但因配息有融券回補問題,須多跟投資人宣導,並注意股務作業。

前外資半導體知名分析師陸行之則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積電股息將發到10元(8元+2元)「Bravo(好極了)」,希望2020年也能維持,並表示台積手上現金加短期投資有220億美元(約每股26.8元),形同用半導體設備「印鈔票」,但最大贏家是外資,不是內資,搞不懂台灣投資人為何不喜歡,反問「有人有答案嗎?」

外資昨日對台積電轉買1.2萬張,激勵股價大漲5.5元,收234.5元,漲幅2.4%,反映有不少買盤肯定。

瑞信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蘭迪表示,台積電此次配發高股利,以目前收盤價和去年獲利估算,股息殖利率約4%,派發率74%,同時台積電設定未來每年有七成的自由現金流量,都會採現金股利方式回饋股東,是可行度高而且令人滿意的展望。以今、明年為例,台積電每股純益(EPS)約有13元到15元,若持平去年度的派發率,長期股利上看11元,是不錯的數字。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則認為,台積電去年派發10元股利,只有8元是拿同年獲利來配,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8.5元,而且加入2元,股息殖利率僅4%多,不特別具吸引力。更重要是,將來台積電可能為了派發高股利,減少資本支出,是成長上的隱憂。

聯昌證券分析師詹逸群也認為,台積電成長性正在銳減,就今年而言,台積電因為晶圓汙染,EPS恐下滑到12元,年減4.5%,目前評價已經不低。

評析
瑞信認為台積分開派發股利而且調高股息,有利評價提升,但最大贏家是外資,不是內資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20-7-18 19:16 編輯

轉貼2019年2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季季配息題材夯 外資押寶權值、高股息兩族群

工商時報 簡威瑟、王淑以/台北報導



台積電搶先台股,成為施行一年多次配息的首發者,不僅激勵股價上漲,也讓外資圈遐想空間無限。券商研究部門主管認為,權值王提前鳴響除權息旺季首槍後,權值股與包含大立光、可成、億豐在內的高現金股利兩大族群,料將是國際資金下一波押寶重點。

台股除權息旺季今年在台積電採用新配息制度下,點燃新柴火,外資機構提前動起來,紛紛緊盯研究範圍內、有機會跟進新制的潛力股,以提供客戶建議。

儘管台積電去年度現金股利8元、略低於外資圈預期,但加上今年首季的2元,股東今年總共可領得10元現金股利,摩根士丹利、瑞信證券都對短線股價反應偏正面看待,驅動外資20日大買1.2萬張。

台積電股價亦不負眾望,20日終場收234.5元、上漲2.4%,貢獻加權指數漲點近50點,是台股大漲最大功臣。更重要的是,台積電配息方式改變在台股高價與權值股刮起旋風,鴻海、國泰金、富邦金等大型股,甚至暫無多次配息規畫的大立光,均獲得帶動。

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說,國際資金最希望看見的,當屬權值股採用分次配息制度。由於不少權值股營運穩健,若一年能領多次現金股利、營造頻繁現金流入,追求基金淨值的穩健型法人加碼意願更高,特別是股利政策長期穩定的公司,更易獲得長線資金與退休基金青睞。

同時,2016、2017年每股現金股利皆達10元以上、2017年度不低於前一年度,且外資法人持股超過40%者,則是外資隱藏版高價股多次配息口袋名單,經篩選後有大立光、群聯、信驊、可成、億豐入列。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說明,有辦法季季配息的上市櫃公司,代表技術有競爭力、對客戶訂單掌握度夠、能見度高、財務能力健全。

一般而言,會配出高現金股利的企業,首個要求當然是每股純益要高,通常以位居各次族群龍頭的高價股較具此能耐,因這些個股股價較高,逐季配息較不易造成股價大幅波動,不僅可提升股價穩定度,也能增強法人持續持有、分享公司獲利的信心。

權值股因股本較大,過往每當除權息後,填息之路通常比股本輕盈的中小型股來得辛苦一些,李秀利認為,若改成季季配息,不但單次對指數扣點影響會較輕微,填息機率應也會高一些,對外資或一般投資人都有吸引力。

黎方國進一步提醒,台股中並非所有的上市櫃公司都能夠複製台積電季季配模式,財務波動度太大的公司,可能就不太適合。

評析
有辦法季季配息的上市櫃公司,代表技術有競爭力、對客戶訂單掌握度夠、能見度高、財務能力健全。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股利改採季配 顧立雄提醒兩問題

工商時報 彭禎伶、呂淑美/台北報導

台積電今年將配發10元現金股利,且未來股利要改採「季配」,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0日對此表示,已要求證交所研究,若每季都配息,是否會發生每季都要融券回補的作業問題,必須加強投資人宣導及個股配息方式註明;第二是每季配息的宣布方式,必須不涉及財測的認定。對此,證交所副總兼發言人陳麗卿指出,交易所配合作業均無問題。

台積電自結去年每股稅後獲利13.54元,原本是依往年水準,配發每股8元的現金股利,但台積電宣布董事會通過新的公司章程,今年除配發去年8元股利,今年第四季還會發第一季的2元現金股利,明年起則採季季配息。

顧立雄表示,股利按季發放合於公司法修正後的規定,但台積電宣布第四季加發2元現金股利的時間點有些敏感,今年的第一季尚未結束,就決定年底的股利政策,金管會即要求證交所研究是否涉及財測。

證交所回報指出,台積電去年賺13.54元,發出8元後,還有5元在手中,宣布加發2元,是公司將去年盈餘加碼分給投資人,在證交所研究後認定台積電此決定「不涉財測」。

但顧立雄也表示,若公司去年每股賺8元,今年已決定發出8元現金股利,第一季未過完又宣布第四季發2元現金股利,就可能涉及財務預測。

同時顧立雄表示,上市櫃公司每次配息都有融券回補問題,現在一年若要配息四次,就會出現四次融券回補,已要求證交所注意相關交易問題,即股務作業繁雜、投資人是否來得及回補,應要提醒投資人哪些股票的股利是「季配」。

以目前上市櫃公司有配股或配息來說,台股一年至少會有二次停止過戶,一次是召開股東常會,另一次是配股配息,未來若上市櫃公司還要召開股東臨會討論重大議案,以及一年配息二至四次,則要再增加一至四次停止過戶。

證交所交易部指出,依規定,上市櫃公司公布停止過戶日前六個營業日要停券四天,並在開始停券當天為融券最後回補日,此外,每次除息都要進行除息參考價調整,這些都需要證交所透過人工作業。

證交所相關人員打趣說,因應一年可多次配息政策,可以想像未來證交所一定是「忙忙忙」,但希望此一新措施上路後,台股成交量能可以因而擴大。

至於市場一般認為融券回補將強化多頭勢力,若更多上市櫃公司股利改季配或半年一配,是否就會有助股價一直有上揚的力道?顧立雄回應:「應不致於」,畢竟要獲利豐厚的公司才有辦法按季配發股利,否則每季只配幾毛錢股利,對投資人對不具有誘因。

評析
獲利豐厚的公司才有辦法按季配發股利,否則每季只配幾毛錢股利,對投資人對不具有誘因。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1: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預告股利?
孫又文:是「規劃」 不是「決議」

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昨(19)日董事會通過今年股利改採季配息制,規劃今年將發放每股10元現金股利,其中2元是今年第1季的現金股利,8元是去年現金股利。因今年第1季尚未結束,台積電是否算是「預告」第1季股利?引起市場爭議。

對此疑問,台積電處長孫又文指出,台積電董事會通過的議案,是「規劃」今年股利發放方式,並不是「決議」,股利政策仍有待6月股東大會決議。

孫又文指出,且依公司法規定,公司股利發放是以保留盈餘(return earnings)配發,台積電有信心今年第1季可以發放2元,因此,公司「規劃」第1季配股息2元,並在第4季發放。

依照公司法228-1條規定,上市櫃公司經股東會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後,盈餘分派次數鬆綁為可於每季或每半年進行,台積電是第一家董事會通過要改採季配息的公司,公司將修改公司章程,在6月股東大會通過後,才會開始施行,按台積電的規劃,第一次季配息的時間是在今年的第4季。

評析
台積電董事會通過的議案,是「規劃」今年股利發放方式,並不是「決議」,股利政策仍有待6月股東大會決議。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1: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後張忠謀時代 法人憂3因素衝擊台積電獲利

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股利政策大變革,成為台股首家採用分季配息的公司,合計今年股東可以拿到10元現金股利,連日來推升股價上演股利行情,但是法人則是發出預警,擔憂在蘋果iPhone今年出貨預估下滑、比特幣營收歸0、庫存調整等三大因素影響下,今年營收恐無法成長,獲利恐呈現2011年以來首度的下滑。

台積電首開公司法去年11月修正通過後先例,將分季配發股切,董事會通過去年度每股擬配發8元現金股利之外,規劃在第2季通過今年第1季擬配發2元現金股利,合計股東可以拿到10元現金股切。

法人指出,公司法修正後正式實施,台積電成為新政策上路後首家通過將分季配息的公司,以股利政策來說,長線持有意願將會較高,加上融券回補下作空力道將轉弱,有利於籌碼面的穩定。

但是,目前基本面並沒有變好,法人坦言,張忠謀退休交棒,在雙首長制度下進入後張忠謀時代,新首長對於獲利、股價的表現相當在意,從供應鏈傳出台積電砍價力道加大的消息也可以略看出一二,受到半導體產業景氣不佳的影響,台積電也在進行成本的控管,來維持獲利的表現。

台積電在1月的法說會中釋出對今年半導體景氣保守的看法,預估今年不含記憶體的半導體產業成長1%,較去年的成長8%低,晶圓代工僅持平,較去年成長6%低;台積電預估今年將微幅成長1~3%,創辦人張忠謀在交棒前曾宣示每年以5~10%的成長目標,今年恐將無法達成。

法人坦言,目前看起來,台積電今年的營收恐無法成長,獲利則恐將是2011年以來首度的衰退,分析原因在於,今年蘋果iPhone出貨預估下滑10%,另外,去年比特幣營收占比達4%,但今年恐將沒有這一塊的收入,加上庫存調整的因素,雖然台積電預估今年可微幅成長,但恐怕無法達成。

至於獲利部分,法人指出,今年獲利將衰退,主要是因在28奈米、40奈米今年的表現不如去年,將影響今年毛利率的表現,因此,法人預估,台積電今年恐怕還會再調整一次展望。

評析
台積電今年獲利將衰退,主要是因在28奈米、40奈米今年的表現不如去年,將影響今年毛利率的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2: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遠勝台積!三星股價今年飆21% 外資大買逾750億

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在南韓三星電子公司發表下一代智慧手機前夕,投資人似乎已押注三星將獲得成功。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截至周三三星股價大漲逾21%,幾乎完全收復去年失土。

在三星股價勁揚帶動下,南韓股市KOSPI指數今年來漲逾9%,漲幅在亞洲名列前茅。KOSPI指數昨收漲1.09%,報2229.76點。

彭博彙編數據顯示,外資是三星股票今年最大買家,已淨買超2.76兆韓元(約757.8億元台幣)三星股票,金額居KOSPI成分股企業之冠。三星股票買盤是外資湧入南韓股市的一大功臣,南韓股市今年來總計流入逾41億美元外資,在亞洲國家僅次於中國。

三星並非南韓唯一今年初股價大漲的公司,該公司競爭對手SK海力士(SK hynix)漲勢更兇猛。SK海力士股價今年來截至周三上漲逾25%,反映提高股利5成計劃抵銷上季財報令人失望的利空。

銀河─聯昌證券分析師詹逸群去年10月建議投資人賣出台積電股票,這是台積電股票2年多來首次獲得賣出評等。詹逸群上月表示,棄台積電投三星或成長性更高美國科技股的投資人,可能愈來愈多;台積電股價今年來截至周三漲近4%。

評析
詹逸群表示,棄台積電投三星或成長性更高美國科技股的投資人,可能愈來愈多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2: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2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在急什麼?

陳永吉

台積電(2330)本週董事會決議,未來將採季配息方式發放股利,成為台股第一家採季配息的上市櫃公司,這樣的配息方式受到外資歡迎,外資隔天就大買台積電1.2萬張,用行動支持台積電。

可是,台積電宣布的股利政策,是去年的股利每股8元,再加上今年第1季的股利每股2元,但怪的是,若根據台積電的公告,「未來每季現金股利將於次一季董事會核准後6個月內配發」,所以理論上台積電今年第1季的股利,照流程應該是等5月中前公告第1季財報後,接下來召開董事會確定第1季的股利;但台積電卻在第1季還沒結束的此時,就能宣布第1季每股可配2元。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對台積電採逐季配息說了一段話,「台積電因認為去年賺不只8元,因此保留盈餘部分還可以多配發2元現金股息,沒構成要發布財務預測的要件。若是去年賺的都發光了,再說今年要再配2元,就會涉及財務預測。」

也就是說,台積電光是去年的股利分派,基本上也可以每股發10元,就是8元盈餘分配、2元拿保留盈餘分配,但台積電硬是把2元算成今年首季的,顧立雄說台積電沒有財測問題,但台積電如果照規矩在6月股東會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後,再舉行臨時董事會通過首季每股可配發2元,不是順理成章嗎?為什麼要趕在此時就先講第1季每股股利2元,如果照台積電自己說的,70%的現金流量拿來配股,如果是透過盈餘發放,那第1季應該每股要賺近3元,難怪會被講成有財務預測的問題。

合理的判斷,台積電這個作為,就是想轉移市場對於其晶圓廠管理的瑕疵,以及內鬥的傳言,從結果論來看,確實如此,外資對於逐季配息政策相當買單,只是台積電已經不像是過去大家認識的台積電,在投資人心中,對於現在的台積電,已經出現許多的問號。

評析
合理的判斷,台積電這個作為,就是想轉移市場對於其晶圓廠管理的瑕疵,以及內鬥的傳言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2: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2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全球晶圓代工排名洗牌 傳格芯大股東擬賣股三星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全球晶圓代工第二大廠格芯(GLOBALFOUNDRIES)開春負面消息不斷,繼先前成都廠傳出生產線停擺、工程師爆離職潮後,南韓媒體再度爆料指大股東阿布達比投資基金旗下的ATIC有意將股份打包出售予三星,此舉一旦成真,全球晶圓代工排名除台積電(2330)世界第一地位仍難撼動外,2至4名將重新洗牌,三星立即超車聯電、一躍成為二哥。

據南韓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近年來阿布達比投資基金逐漸調整投資方向,半導體產業已非投資重點,計畫將旗下ATIC持有格芯股份打包出售,原本屬意中國買家,但因美中貿易戰鋒頭上,半導體交易恐受美國阻礙,因而轉向南韓半導體產業尋找買家,已經接觸投資銀行尋找買家,該報導推測有可能最終買家落在三星。

格芯前身為AMD晶圓製造部門,於2009年AMD分拆半導體設計及晶圓製造業務,並與阿布達比投資基金旗下的ATIC公司合資成立了格羅方德(舊名),雖然這幾年不時傳出格芯將被大股東打包出售傳聞,均未獲證實,但格芯在先進製程上遇上瓶頸卻是不爭事實,二哥與第一的台積電距離越拉越遠。

該傳聞若成真,對台積電影響不大,但對於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三的聯電恐出現變化,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及IC Insights研調機構報告顯示,台積電市占率高達56%至60%,格芯約在9%至10%,聯電在8.5%至9%,三星在7%至7.5%。三星吃下格芯後,市占率立即超車聯電成為全球第二大廠。

評析
南韓媒體再度爆料指大股東阿布達比投資基金旗下的ATIC有意將股份打包出售予三星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3: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2日DIGITIMES科技網,供同學參考

眾廠逐鹿MWC戰場 台積電大啖 5G、AI訂單

陳玉娟

5G商用進入倒數計時,全球產業鏈也全面動起來,即將登場的MWC展會將成為各路人馬展現5G實力與進程的舞台。值得注意的是,5G手機戰火將起,台積電已成為供應鏈最大贏家,憑藉製程技術與生態鏈整合領先優勢,已提前卡位5G相關晶片市場商機,穩取華為旗下海思、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聯發科、博通等基地台網路系統晶片、手機應用處理器與基頻晶片等客戶。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先前亦已預告,智慧型手機、高速運算(HPC)等將是驅動7奈米製程需求持續成長關鍵,未來AI和5G將是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其中5G應可在2020年看到顯著成長。

被視為推動產業轉型變革重要推手的5G應用,2019年開始進入商轉元年,預計2020年起飛加速,將對行動通訊與物聯網等應用提供更大且速度更快的通訊頻寬,勢將掀起史無前例的產業革命。

即將登場的MWC 2019展會成為全球網通設備、手機、電信業者及供應鏈展現其5G實力和進展的舞台,除了全球電信業者將進一步揭露5G正式商轉時程與現況外,最受關注的就是隨著5G技術更為成熟,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華為、小米、中興與一加等手機大廠將發布最新5G手機產品。

其中陸廠5G手機均採用高通Snapdragon 855晶片,高通也將在MWC展會上展示第二款5G基頻晶片Snapdragon X55,其為整合5G至2G多模數據機的7奈米單晶片,而華為也將發表搭載首款5G基頻晶片Balong 5000新機,此外,聯發科亦會展示5G多模基頻晶片Helio M70等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眾廠逐鹿5G戰場,供應鏈也全面動起來,其中,台積電已成為最大贏家,除三星外,已囊括來自高通、華為、聯發科、英特爾與博通等5G相關晶片大宗訂單。加上其他相關晶片訂單,儼然已成為5G供應鏈中主要受惠者。

此外,5G所帶動的AI、HPC與物聯網等晶片應用,台積電也拿下多家大廠訂單,包括超微(AMD)、NVIDIA、賽靈思、恩智浦(NXP)、OmniVision與德儀(TI)等,台積電除了搶先進入7奈米製程外,其他包括40/45、28、16/20與10奈米等製程客戶亦相當穩定,完整一條龍生產服務模式,已拉開與競爭對手差距。

台積電目前穩取蘋果下世代A13晶片大單,預計iPhone會在2020年新機導入5G功能,由三星製程與良率不如預期,且再納入三星代工對蘋果並無太大利益下,台積電持續獨拿大單機會甚大,蘋果首款5G新機晶片代工價格拉升與換機潮將是助攻台積電2020~2021年營運升溫主力之一。

台積電支援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的7奈米加強版(7+)製程將按既定時程最快於3月底正式量產,而全程採用EUV技術的5奈米製程也將在2019年第2季進入風險試產。半導體業者認為,目前三星7奈米EUV仍未見真正量產,而台積電7+即將登場,挾EUV領先量產優勢與客戶高度信任,加上封測與完整服務,勢將橫掃下世代5G、AI等訂單。

評析
台積電憑藉製程技術與生態鏈整合領先優勢,已提前卡位5G相關晶片市場商機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3: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2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台積電晶圓瑕疵門,除營收短少 5.5 億美元,還透露些什麼?

作者 數位時代

台積電 1 月中傳出南科 14B 廠晶圓良率異常,因此報廢上萬片晶片,針對此事台積電 15 日聲明指出,因晶圓報廢重做,調降第一季財測。

台積電 2 月 15 日聲明,把矛頭指向某化學原料供應商。「化學原料供應商的一批光阻原料中某特定成分因被處理的方式與過去有異,導致光阻液中產生異質的聚合物。而此異質聚合物對晶圓 14B 廠生產的 12 / 16 奈米晶圓產生了不良影響。」

台積電指出此次事件預計將使第一季營收減少約 5.5 億美元,毛利率減少 2.6 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 3.2 個百分點,每股盈餘減少新台幣 0.42 元。第一季報廢的晶圓將於第二季補足。引發業界熱烈討論。

罪魁禍首是光阻原料供應商,但台積電供應鏈管理與進料檢驗也須加強

台積電企業訊息處資深處長孫又文向《數位時代》說明,「台積電現有線上晶圓檢驗(in-line wafer inspection )儀器無法檢測出該異常狀況,而後部分晶圓良率偏離(outlier),追查後發現光阻原料有問題。過程中花了一點時間。」

台積電聲明提到的光阻液(photoresist)是晶圓製造的微影成像(Photolithography)步驟的關鍵化學品。晶圓製程中光阻劑敷塗在晶圓後,接續的曝光(改變光阻劑溶解度)、顯影(去除溶解度較高的光阻劑)、蝕刻(移除未被光阻劑覆蓋的晶圓外膜)、去除光阻劑等步驟都和光阻劑有關,因此光阻液使用是影響製程良率的關鍵因素之一。

晶圓製造商對包括光阻液等化學品進料檢驗(Incoming QC)及供應鏈管理(SQE)都嚴格控管,才能避免晶圓製程被污染,影響製程良率。

供應鏈管理中,從原料的製程、生產設備與生產地點若有任何變動,該原料供應商都要通知使用廠商,在這次提供問題光阻液的廠商並沒有事先告知,在「資訊不透明」的狀況下導致台積電事後追查才發現晶圓良率有異常。

罪魁禍首是該光阻液供應商,據自由時報指出,陶氏化學為問題光阻液的供應商,台積電將求償 40 億元,但台積電並未證實此訊息。卻也顯示台積電的供應鏈管理與進料檢驗都還不夠嚴格,需要加強。

影響一:短期而言就是財務損失
短期而言對台積電就是財務損失。

不過對此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公開在 Facebook 提出疑問,「為什麼台積電被供應商(日本晶圓運輸設備及美國光阻劑化學大廠)陷害,台積電及投資人股東卻要自行認列獲利短少(5.5 億美元營收短少及 3.5 億美元營業利潤短少,其中不包括再投片生產補足的營收及獲利),還要再自掏腰包買原料及承擔折舊費用幫客戶重做?

對於陸行之的質疑,某產業分析師認為「自掏腰包,處理危機速度快,晶圓製程很多道,雖然現在原材料業者願意承認光阻劑的問題,但是真要走到法庭判賠多少?台積電要舉證其他製程沒有瑕疵,要拿自己的參數出來給大家看,且曝光其他材料供應商,因此權衡之下自己掏錢最便宜最快。」因此台積電的處理方式也很有可能回歸檯面下的商業談判,不會直接對簿公堂。

「對 TSMC 客戶而言,自掏腰包重製晶片是負責任的做法,至少讓客戶知道買到的不會是有問題的那批,而且也承諾 Q2 可以趕完給客戶,TSMC 很有可能在承諾的 Q2 底前就完全趕完,這也是競爭力之一。」

影響二:客戶是否會轉單三星?
14 廠晶圓報廢受波及的主要客戶是 Nvidia 的 GPU 產品及 MTK、海思的手機應用處理器(AP)。目前看起來市場這兩類產品存貨水準尚可承受一個月的供應缺口,對產品價格影響有限,有可能影響系統廠延遲出貨,但不嚴重。

「相較之下,高階製程採三星方案對於海思跟 MTK 而言是比較難的一步,首先是海思母公司華為與三星有競爭關係,一旦三星以任何理由,如廠房失火、機台中毒、材料問題等無法交貨,將重挫華為。而 MTK 本身就與三星 AP 有競爭關係,因此選擇對客戶負責任的 TSMC 仍為首選,直接客戶不至於考慮轉單。」某產業分析師指出。

尚待追查的大重點:製程管控方面是否有盲點?

不過供應鏈管理與進料檢驗問題外,台積電製程管控方面還有盲點更值得釐清。

台積電並沒有公布報廢晶圓總量,但《經濟日報》指出,法人以台積電南科 14B 廠先進製程每片賣價 5,500 美元推算,報廢總晶圓量約達 10 萬片,而 10 萬片報廢晶圓總量約等於南科晶圓 14B 廠一個月的總產能(註:孫又文強調,最原初的應變措施僅有良率偏離較多的晶圓全部重做,但後來為了確保晶圓品質僅有些許良率偏離的晶圓也全部重做)。

一名半導體晶圓製程專業人士就指出,「以 10 萬片報廢晶圓量來看,問題不全在光阻液供應商,台積電內控也出了問題。若光阻劑有問題,在進料檢驗時沒有抓到,為什麼在晶圓製造後品管也沒法更早發現,避免讓問題擴大?」

「若台積電的製程管控方面也有盲點那就表示,這並不僅是疏忽進料檢驗(Incoming QC)的小失誤,而是一個系統性失靈(System breakdown)大漏洞。也就是說台積電南科 14B 廠從供應商管理(SQE)、入料檢驗(IQC)到製程管控(IPQC 與 PQC)等層層把關全都『一起失靈』」該人士強調。

孫又文指出:「外界對於台積電製程並不了解,許多看法並非事實。」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

評析
供應鏈管理與進料檢驗問題外,台積電製程管控方面還有盲點更值得釐清。
 樓主| 發表於 2020-7-18 19:13: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2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最快 2020 年捨英特爾 改採自家研發 ARM 架構處理器

作者 Atkinson

根據外媒《Axios》的報導,儘管蘋果公司尚未公開表態,但開發人員和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高管已經私下表示,他們預計蘋果最早 2020 年就會放棄英特爾處理器,轉而採用自己的 ARM 架構處理器。而這項報導也呼應了《彭博社》日前的一份報導,其報導指出,首款搭載 ARM 架構處理器的 Mac 電腦可能會在 2020 年問世。

《Axios》的報導表示,蘋果計畫在 2021 年讓開發者開發出一款理論上可以與蘋果所有硬體相容的應用軟體,包括 iPhone 和 Mac,而這個計畫最初於 2018 年 6 月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首次亮相。雖然,蘋果沒有對此計畫的正式稱呼。但實際上,該計畫已經在 Mac 上發表了 4 款採用 iOS 系統的新應用,包括了語音備忘錄、新聞、家庭和股票。

根據國外科技媒體《9to5mac》的報導指出,在軟體方面,蘋果的該項計畫這可能是一個平穩的發展,因為蘋果可以同時開發英特爾版本和 ARM 架構處理器版本的 Mac OS。然而,硬體方面的發展就可能會有些困難。因為蘋果需要將硬體轉向使用 ARM 架構的處理器,這可能需要幾年時間;而且,因為仍將有許多用戶使用較老的 Mac 電腦,使得蘋果還需要讓未來版本的 Mac OS 與英特爾處理器相容。

另一方面,對英特爾而言,這樣的情況雖然將意味著失去一個重要客戶。不過,這可能不會對其利潤造成巨大衝擊。因為根據《彭博社》的報導表示,到 2020 年,英特爾累積的 Mac 業務可能會比一些人預期的更多。而且,《Axios》也指出,關鍵問題不在於時間,而在於蘋果能夠多順利的達成這一轉變。對於開發人員來說,這可能需要一段調適的時間,也就是既要支援新舊不同的 Mac 電腦,也要支援新舊不同的 Mac OS,情況可能不如想像中容易,也可能因此延長雙方再合作的時間。

事實上,在 Mac 的 25 年歷史中,蘋果已經做出了幾次重大轉變,從摩托羅拉的處理器,轉向 PowerPC 處理器,然後又轉向英特爾。作業系統方面,也從經典的 Macintosh 作業系統,轉移到基於 Unix 的 Mac OS X 上。而這些過程都不是短時間完成,其最終的結果如何,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評析
蘋果最早 2020 年就會放棄英特爾處理器,轉而採用自己的 ARM 架構處理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