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生技;醫療通路 – 盛弘深耕中國 佈局專科醫院及長照事業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7-23 19:06: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1-8 15:11 編輯

轉貼2017年12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建構大健康生態圈  擬募資3億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盛弘醫藥(8403)搶攻大健康產業商機,近日董事會通過擬募資3億元充實營運資金和購置固定資產,目前營運鎖定以精準醫學健診中心及醫療電子平台為營運雙主軸,預在今年營收改寫新高後,明年表現將更耀眼。

盛弘此次募資3億元,其中將辦理現增1.500萬股,另外則將發行國內第三次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總額上限1.5億元,總計募得至少3億元的資金,將用於購置固定資產、轉投資及充實營運資金。

盛弘隨著營運規模擴大,今年3月以來月營收皆在2億元以上,前11月合併營收23.84億元、年增率12.42%,已優於去年全年,可望創下上櫃以來最佳成績;而前3季毛利率19.31%,稅後淨利1.12億元,EPS為1.44元,也是歷來不計算業外的最佳表現。

有鑑於大健康產業已成趨勢,盛弘近年持續專注於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的本業經營,並以創新醫療新經濟模式,目標建構健檢/醫療為核心的大健康生態圈。經營團隊目前更以精準醫學健診中心及醫療電子平台為集團發展的雙主軸,預估可帶動新一波的成長。

因應全球老齡化,長期照護、慢性病等醫療需求增加,預防重於治療,可延緩衰老或預防疾病的預防醫學及保健產品是未來趨勢,盛弘正積極架構醫療移動互聯網新模式,服務版圖橫向建立病人與社區早期照護;垂直整合向上以透過採購平台連接供應商,往下則有藥局作為社區服務管道;再加上已投入開發的電子商務平台,可縮短供貨時程,形成一體化的醫療系統,對明年營運看法樂觀。

評析
盛弘目前營運鎖定以精準醫學健診中心及醫療電子平台為營運雙主軸,預在今年營收改寫新高後,明年表現將更耀眼。

發表於 2018-7-31 18:38:57 | 顯示全部樓層
盛弘營收該爆發了!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14:31: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李沛霖 創一站式全方位醫療

工商時報 文/杜蕙蓉

以「企業家奧林匹克」之名享譽全球的《安永企業家獎》,2017年由承業生醫企業集團董事長李沛霖拿下「突圍崛起企業家獎」。他以「一站式全方位客製化」降低醫院開辦成本,造福民眾,改善醫療環境,並以公益範圍圍繞醫療產業,用專業幫助弱勢,並以個人名義併購海外企業,提升集團醫療設備的國際與品牌形象獲評審青睞。

李沛霖是國內第一個與醫療院所共同建制癌症放射治療設備的人,也是第一位到瑞士去併購曾是全球前五大影像設備廠Swissray的企業家,現在則積極複製台灣的成功經驗進軍中國市場。他的創業秘訣和強烈的企圖心,也引為業界熱門話題。

首創共建癌症放射治療設備
畢業於中台醫專放射技術科的李沛霖,最早任職於台大醫院放射科,有鑑於醫院做的都是繁瑣的重複性工作,他不想這樣安逸的渡日,幾個月後,就進入當時國內第二大的X光機供應商島津(Shiumadz)擔任業務員。

當時,台灣X光機採購量,每年只有20部,島津大概可以賣6部,而李沛霖加入後的第三年,島津的X光機年銷售數字就已衝上90部,搶下國內第一寶座。

不過,這個龐大招攬業務的能力,讓李沛霖萌生創業的企圖心,1977年,他自立門戶,代理放射治療設備產品。當時,是台灣醫療正要進入百花爭鳴的時代,不少外科醫師爭相自行開業,因此,需要大量的放射治療設備,那時很多業務都鎖定大型教學醫院,李沛霖卻選擇從一般診所著手,這個轉念不僅為他累積第一桶金,打下的豐厚的人脈也奠定日後跨足癌症放射治療設備領域的基礎。

李沛霖的創業過程中,他首創共同建制癌症放射治療設備最為膾炙人口。

1989年,台北萬芳醫院想成立腫瘤醫療中心,由於沒錢、沒人,李沛霖與當時的萬芳醫院院長邱文達(前衛生署長)合作,首創由公司出資建造,並負責延攬醫療團隊,甚至腫瘤醫療中心醫師、護士薪水都由公司訓練和提供之模式,雙方並依合約約定比例分享利潤,這個創舉讓公司一炮而紅,也創造醫院和企業雙贏。

不過,李沛霖這個共建癌症放射設備的模式,過程也頗為曲折,甚至在合作中又發現新的問題,也讓承業生醫的營運規模愈做愈大;目前承業生醫轉投資約17家子公司,主要從事放射腫瘤、神經醫學、影像醫學、外科及眼科之儀器設備銷售、租賃及維修保養服務等,是台灣第一家醫療儀器經銷商,也是台灣最大放射腫瘤設備代理商。

併購瑞士品牌 成生醫榜樣
除了承業生醫外,李沛霖私人出資結合好友併購Swissray,也被生醫業界用「王子復仇記」來形容。

這段緣由起源於李沛霖在20多年前,曾經想代理瑞士Swissray的產品,當年李沛霖寫了很多信給Swissray,希望能拿到代理權,而且還專程跑了一趟瑞士,不過Swissray不僅連回信都沒有,還擺明說,「我們的機器很貴、維修費很高,你買不起也付不起。」

這句話,讓李沛霖一直銘記在心,因此,十分注意Swissray的訊息。李沛霖認為,公司的經營還是要有專業和管理,且要能掌握關鍵技術,以前Swissray由於有關鍵技術,光靠兩種機型,就能搶下歐美15%的市佔率,而且僅僅美國市場就能賺錢,但後來Swissray的經營階層變質,產品不是自己生產,而是由董事會的創投公司生產,再加價3、4成賣給Swissray,金融海嘯一來,財務就垮了,連勞保都付不出來。

2011年,李沛霖在經濟部駐外官員的協助下,以環瑞醫公司名義,擊退中國、新加坡對手,以總價金15億元順利入主Swissray,成為台灣生醫產業中首家併購國外知名品牌的公司,成為最佳的樣本。

目前環瑞醫已經成功開發SR Pulse 710磁振造影儀,已在取得美國FDA認證,正積極佈局將搶攻全球目前約56億美元市場,2017年已獲佛州(Jacksonville, Florida)的阿克曼癌症中心正式採購。

此外,也進行歐洲共同體的品質管理系統CE認證申請,準備跨入歐洲市場。

另外,主力產品X光機也持續推出新產品,擴大產品線,近年銷售表現亮眼的RetroFit,屬類比升級數位產品,預期銷售也可望繼續增溫。

評析
李沛霖是國內第一個與醫療院所共同建制癌症放射治療設備的人,現在積極複製台灣的成功經驗進軍中國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9-1-7 15:13: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承業積極進軍海外 關注國際醫療趨勢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承業生醫全力布局海內外市場,近年更積極以既有業務醫療服務成長、醫管輸出、精準醫療、長照服務等4大引擎拓展營運,將帶動業績成長。

董事長李沛霖表示,近年承業生醫努力延伸觸角,除擴大設備代理,更與日本櫻十字集團攜手進軍台灣長照市場。此外,跨足海外市場,持續深耕並擴大中國產品線,也南向與印尼Mayapada Hospital集團成為合作夥伴,並與日本元氣集團簽署合作意向書,進行放射腫瘤醫療管理服務合作,進軍東北亞。

此外,該公司也成功引進質子治療系統領導品牌IBA,期望透過集團豐富的醫療服務經驗,將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導入台灣醫療市場。質子治療的優點是精準打擊癌細胞的同時亦能大幅減少對正常組織之傷害,醫生可依據每一位病患之身體狀況及治療需求制訂個人治療計畫,有效提高治癒率及降低治療相關副作用。

李沛霖表示,承業生醫自2012年即開始積極進軍海外市場,中國市場至今已取得初步的成績,將持續朝全球發展,複製台灣成功的經驗,將營運模式、行銷通路及專業技術等優勢結合當地市場特色及需求,搶攻極具發展潛力之亞太地區中國、東南亞及東北亞醫療市場。將台灣高品質之醫管服務軟實力向外輸出,持續領先同業,掌握醫療市場先機,目標成為亞太地區醫療技術服務領導者。

有鑑於高齡化時代來臨,承業生醫企業集團亦積極關注國際醫療及趨勢發展,人口老化及長期照護儼然已成為重要課題,該公司將以醫療服務之豐富經驗,拓展延伸至長期照護產業,樹立高品質且人性化的長照機構典範,創造台灣優質適老的生活環境並促進產業趨勢發展。

評析
承業積極以既有業務醫療服務成長、醫管輸出、精準醫療、長照服務等4大引擎拓展營運,將帶動業績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7 15:13: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門市 電商業績同旺  杏一去年12月全年營收雙創高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連鎖醫療用品通路杏一(4175)今日公告2017年12月營收為4.42億元,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26.94%及6.65%,累積1-12月營收達43.44億元,年增5.7%,單月與年度累計營收雙創歷史新高。

杏一表示,2017年除門市業務持續增長外,另一塊成長最快速的業務為電商銷售業務,2017年電商成長幅度高達52.44%。受惠於預防醫學及銀髮商機的剛性需求持續增長與配合公司兩岸積極展店策略發酵,截至2017年12月止,全台總計已達232家直營門市,中國門市也在本月週年慶活動助攻,推波營收及產品銷售數量同步成長,單月累計合併營收再創上櫃以來歷史新高。

展店方面,除過去「醫院型」的展店持續,近一年杏一已開始增強「社區型」門市的拓展,為強化與居民的長期連結,於全台舉辦近百場「百里關懷活動」,除可提升社區民眾對於專業醫材/輔具的正確認知外,也成功建立社區型門市與消費者的互動連結,並透過累積龐大會員資料庫,達到主動通知、建議與定期提供醫材設備校正、更換耗材等售後服務,滿足社區型民眾長期居家照護需求。

展望2018,杏一仍持續看好預防醫學及銀髮商機下,對於專業醫材、輔具、保養的長期需求,並將持續優化海內外通路之佈局策略,包括醫材門市店數的提升、健保藥局的整合,以及第二物流倉的建置;並將著重於資訊、服務及物流體系的整合,以期成為推升未來營運成長的主要動能。

評析
杏一持續優化海內外通路之佈局策略,包括醫材門市店數的提升、健保藥局的整合,及第二物流倉的建置
 樓主| 發表於 2019-1-7 15:17: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合富去年獲利可望略優前年  今年重回兩位數成長

蕭燕翔 報導

受惠年底旺季報到,合富-KY(4745)去年12月營收創下高峰,全年營收年增3%,法人預期,即便有人民幣貶值的不利因素,但全年每股獲利仍有機會略優於前一年度的3.05元。今年在人民幣貶幅趨緩下,加上檢驗試劑恢復正常,全年營收重回兩位數增長可期,獲利增幅不亞營收,另原代理眼科設備的TearScience遭強生併購的補償方案,順利的話上半年就可望出爐。

合富-KY是聚焦中國大陸的醫療器材與耗材代理商,目前營收大宗來自檢驗試劑的代理貢獻,另放射設備售後的維修與其他收入及這幾年新增的眼科代理,合計貢獻還低於一成。前幾年因檢驗試劑的市場紛亂,導致公司來自該領域的成長趨緩,去年整體市場恢復較正常運作,以主要功能貨幣人民幣計價的檢驗試劑,營收年增恢復至10-12%的增長,只是轉換成台幣的營收年增率壓縮至3%左右。

展望今年,外界認為,合富-KY主力的營收成長,仍來自檢驗試劑。因前幾年一度因中國官方打貪與地區型客戶議約影響,導致公司來自檢驗試劑的增長,無法與產業同步有兩位數水準,但在客戶續約數量正常,公司在指標醫院的銷售網路的實力仍存,在特殊議題的影響降低下,今年來自檢驗試劑的營收貢獻成長,可望延續去年恢復兩位數成長,只要人民幣貶幅趨穩,轉換成台幣的增長可望優於去年水準。

公司除既有的營運模式外,也與有區域銷售實力的夥伴,洽商合資合作的可能性,去年合資收入的營收占比約8-10%,還算穩定成長。

至於醫療器材的代理收入,這幾年公司的營運重點放在TearScience的眼科代理收入,但該公司去年10月底通知合富-KY,已遭國際大廠強生併購,既有合約將自今年4月終止。法人認為,根據原雙方協定,若經營權易主導致合約變動,新買家將就庫存與合富已投入的成本,進行賠償,另以合富-KY已替該廠洽定超過10省的經銷代理,且已完成超過百台的裝機,該部分可望是合富與強生的談判籌碼,只是最後的賠償金額還是得視雙方最後洽定的合作方案而定,經營團隊也不排除保留分區代理等繼續合作可能性。

法人預期,合富-KY去年獲利可望略優於前年,每股稅後盈餘高於3.05元,以往年配息動作來看,今年配發的每股現金股利也有機會優於前一年。而今年在營收有機會恢復兩位數成長下,本業盈餘增幅可望不亞營收,若賠償方案確定,對當期盈餘可望有一次性挹注。

評析
合富營收成長的主力,仍來自檢驗試劑,今年此部分的營收貢獻成長,可望延續去年恢復兩位數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8 15: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7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馬光-KY去年12月 單月賺贏前3季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8年1月17日電

馬光-KY (4139) 受惠天津馬光規模經濟效益,去年12月稅前盈餘達2179萬元,12月就賺贏前3季,每股稅前盈餘0.57元,全年1.45元,今年獲利預計將再大幅成長。

馬光-KY公布去年12月稅前盈餘達到新台幣2179萬元,每股稅前盈餘0.57元;累計去年稅前盈餘達5543萬元,創下歷年新高,每股稅前盈餘1.45元。展望第1季,馬光-KY表示,由於天津馬光持續貢獻,1月起相較去年同期即可轉虧為盈。

馬光-KY去年12月營收達1.3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次高,僅次於2015年12月1.36億元的歷史新高,年成長21.01%,單月稅前獲利跟著攀升到2179萬元;第4季稅前盈餘3722萬元,每股盈餘0.98元,單月及單季稅前盈餘均來到5年來的最高;累計去年營收為9.42億元,年成長1.53%,稅前盈餘為5543萬元,每股稅前盈餘1.45元。

馬光-KY表示,去年營收、獲利逐季走高,主要天津馬光貢獻加大所致。天津馬光目前在中國大陸有14家連鎖診所,提供社區門診的醫療服務,由於馬光-KY在2016年取得天津市唯一一家民營機構可承接糖尿病慢病管理資格,去年滲透率持續增加,加入的病患由2016年500人至去年底已經來到1500人,今年第1季預期可達到1600人以上,看診量增加,持續挹注營收及獲利。

馬光-KY指出,去年開始避開醫保給付的低毛利醫療項目轉向高毛利品項奏效,陸續反映在獲利,雖然去年營收僅年成長1.53%,但全年不但結束連續2年虧損,稅前盈餘還一舉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將延續去年的方向,天津馬光的營運轉強仍是主要成長動能,2018年獲利將大幅優於去年。

評析
馬光受惠天津馬光規模經濟效益,去年12月稅前盈餘達2179萬元,12月就賺贏前3季,每股稅前盈餘0.57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1-8 15:15: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8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合富今年營運將跳升
腫瘤設備訂單有望H1開胡   試劑兩位數成長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合富-KY(4745)臨床檢驗試劑去年續約率高達9成,也推波產品銷售成長約9%,董事長王瓊芝表示,試劑仍是未來五年的主要營運動能,今年有望挑戰雙位數成長,次代理的腫瘤設備,台灣已有客戶表達意願,有機會在上半年敲定,東南亞更是未來發展重要市場今年亦有機會發酵,今年營運有機會跳一跳,法人預估,營收、獲利將重回雙位數成長。

合富主力產品檢驗試劑,過去幾年一度因中國官方打貪,政府效能降低,及地區型客戶議約影響,成長力道減緩,不過,此影響去年已經淡化,隨著既有客戶有機成長及新客戶貢獻,每年約5-6家,去年銷售成長約9%,續約率更提升至9成水準。

王瓊芝表示,大陸檢驗試劑市場成長減緩,從往年的11%成長已降至2%,也帶動很多原廠與公司合作意願大增。試劑仍是未來五年的主要營運動能,過去幾年公司銷售衝量,今年會質量兼顧,試劑銷售有機會挑戰雙位數成長,並聚焦在採購利潤的改善,試劑銷售量一年約20-30億元,只要省下1%利潤都很可觀。

次代理的ViewRay腫瘤設備,先前台灣已取得銷售執照,中國在申請中預計2019年取得。王瓊芝指出,台灣的放療市場很熱,但依靠健保的市場很冷,該產品是自費加健保的混合體,公司在醫學中心第一波客人已拜訪六成,已有客戶表達意願,上半年可望敲定第一台的銷售,樂觀期待今年的貢獻。東南亞更是未來發展重要市場,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等8個國家都在申請審查中,今年下半年有機會發酵開始貢獻業績。

法人預期,若今年匯率相對穩定,合富在主力產品試劑雙位數成長,腫瘤設備開始貢獻,營收成長力道將勝前二年,重回二位數以上成長,獲利亦將同步向上,而眼科賠償專案若敲定,則可望有一筆豐厚的業外收益。

評析
試劑仍是合富未來五年的主要營運動能,今年會質量兼顧,試劑銷售有機會挑戰雙位數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8 15:16: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3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合富今年營收、獲利  可望兩位數成長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合富-KY(4745)受惠檢驗試劑持續成長,代理的腫瘤設備,今年有機會出貨,加上原代理眼科設備的TearScience,由於被強生併購,合富可望獲取補償金額下,法人預期將帶動該公司今年營收、獲利有二位數的成長。

向來都是高獲利模範生的合富,近兩年儘管因中國官方打貪與地區型客戶議約影響,主力產品檢驗試劑成長力道減緩。不過,該公司2016年的EPS仍有3.05元水平;而2017年的營收在人民幣貶值下,也交出30.5億元,年成長率2.83%成績單,法人推估EPS應有機會略高於前一年。

合富董事長王瓊芝表示,試劑是未來5年的主要營運動能,為了維持一定的毛利,過去銷售衝量的模式,今年會質量兼顧,試劑銷售有機會挑戰雙位數成長。

另外,合富代理的ViewRay(美國祐銳)的腫瘤設備,除了兩岸四地外,也規劃搶進東南亞市場,目前台灣已取得銷售執照,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等8個國家則在申請審查中,下半年有機開始貢獻業績,另外,也在申請中的中國,則可望在2019年取得。

王瓊芝指出,該腫瘤設備是採自費加健保的混合體模式操作,在陸續拜訪國內各大醫學中心後,目前已有客戶表達意願,上半年可望敲定第一台的銷售。

至於備受關注的TearScience的眼科代理,合富在去年10月底,已收到通知合約到今年4月終止,主要是TearScience已遭國際大廠強生併購。

法人表示,根據原雙方協定,若經營權易主導致合約變動,新買家將就庫存與合富已投入的成本,進行賠償,而以合富已替該廠洽定超過10省的經銷代理,且已完成超過百台的裝機來看,合富可望獲得不錯的賠償金額,甚至也可望保留分區代理等繼續合作可能性。不過,賠償的金額和合作模式,都還待最後洽定。

法人表示,受惠試劑雙位數成長和腫瘤設備開始貢獻,只要今年匯率穩定,合富營收成長力道將勝前二年,而眼科賠償專案若敲定,今年也將有豐厚的業外收益。

評析
受惠試劑雙位數成長和腫瘤設備開始貢獻,只要今年匯率穩定,合富營收成長力道將勝前二年
 樓主| 發表於 2019-1-8 15:16: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2月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友華去年獲利有拚高實力  今年營收維持個位數穩增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營養保健品與西藥事業群貢獻穩定獲利,法人預期,友華(4120)去年獲利有挑戰掛牌後新高實力,經營團隊今年將擴大海外布局,包括降血脂、呼吸道與抗癲癇用藥,都已在東南亞指標國家查登階段,第二季至少已確認氣喘用藥將在星馬上市。法人預期,友華今年營收將維持個位數小增,只要台幣對紐幣維持相對強勢,獲利可望仍持高不墜,穩居生技醫藥股的績優生。

友華早期由代理起家,但因幾次代理的成功經驗反讓代理權遭原廠回收,經營團隊開始思索轉型的可能,陸續透過收購德國藥廠在台生產基地與晉升PIC/S藥廠,確認將價值鏈從銷售向上延伸,目前在營養保健品、西藥、醫美等事業群,都已逐步建立自家的產品Pipeline,其中營養保健品以國內嬰幼兒羊奶龍頭品牌-卡洛塔妮最為知名,現在該事業群佔集團營收比重已超過五成,更難能可貴的是,該事業群的營業額中一半已來自海外,中國大陸又占其中大宗。

法人評估,友華近年積極將嬰幼兒羊奶與牛奶產品,推進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其中在中國大陸,除在婦嬰店上架外,也已布局虛擬通路,近年中國大陸清查進口奶源,有助於產業啟動良性調整,合規的廠商可望受惠,加上如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與香港等地區的銷售不俗,並已從當地華人市場,擴及其他族群,已讓友華該事業群避開國內新生兒數停滯不前甚至衰退的負向影響。

至於西藥事業群,目前約佔友華兩成多的營收比重,並以代理品項為主,原來是以降三高、婦產科、腫瘤科等為大宗,近一年新增呼吸道與眼科產品,代理品項也從藥材延伸至創新醫材,包括創下亞洲首創引進改善「遺傳性夜盲症」的仿生眼,去年已在集團董事長蔡正弘贊助下,完成國內兩例的手術與復健,今年目標將完成十例的手術,雖內部評估,該項目因國內病患數約300人,且手術費高,恐難全面普及,並非商業利益的最佳項目,但外界評估,假設靠該布局打響在眼科領域的布局,仍有助增加未來眼科品項的引進。

另外,友華子公司友霖已取得台灣藥證的降血脂用藥,屬美國的P4用藥,因與原廠和解,根據協議,產品還不能在美上市,但可進入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現也在查登階段;另代理義大利廠的氣喘用藥,也已在台灣及菲律賓上市,第二季可望於星馬推出;長效緩釋一天一錠的抗癲癇用藥,友華也已與原廠敲定技術合作,由母公司取得台灣與東南亞的銷售權,子公司友霖則將負責一部份的生產,挹注有望逐年放大。

法人估計,友華去年獲利可望挑戰掛牌後新高,今年營收有機會維持個位數成長,只要台幣對紐幣維持相對強勢,獲利就仍有機會反應基本盤,維持近年相對高峰,穩居類股績優生。

評析
友華今年營收將維持個位數小增,只要台幣對紐幣維持相對強勢,獲利可望仍持高不墜
 樓主| 發表於 2019-1-8 15:16: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2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擴大海外布局 友華獲利登峰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友華(4120)受惠營養保健品與西藥事業群貢獻穩定獲利,法人預估去年獲利將挑戰新高,由於今年擴大海外布局,在降血脂、呼吸道與抗癲癇用藥,可望陸續打進東南亞市場下,預期營運表現將持穩,獲利也可延續EPS5元以上的高峰。

一直都是生技醫藥股績優生的友華,已連續2年大賺半個股本以上;在國內學名藥廠正飽受專利連結壓力聲中,法人認為,友華近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子公司友霖挑戰原廠專利逐步展現成果,加上該公司重要成長動能的保健奶粉事業,海外市場不斷延伸下,都帶動友華較有實力對抗專利連結。

友華集團董事長蔡正弘表示,旗下子公司各擁擅長,未來將持續拓展國際大廠的策略合作,加速新藥研發與上市進程,更將深掘全球利基產品,厚植友華集團製藥產業鏈實力,朝全方位國際醫療大廠目標邁進。

營運表現耀眼的友華,去年前三季EPS5.14元,法人看好年度獲利有望挑戰2013年的5.84元新高。該公司目前在營養保健品、西藥、醫美等事業群,都已逐步建立自家的產品地位。

其中,營養保健品以卡洛塔妮最知名,已躍居國內嬰幼兒羊奶龍頭品牌,該事業群不僅已佔集團營收比重已超過五成,且有一半的業績是來自於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等市場。

法人表示,友華嬰幼兒羊奶與牛奶產品,除了已在婦嬰店上架外,也布局虛擬通路,近年中國大陸清查進口奶源,在啟動產業良性調整下,亦讓友華受惠。

西藥事業群部分,友華產品線(含代理)已由降三高、婦產科、腫瘤科延伸至呼吸道與眼科產品,品項更從藥材增加至創新醫材,其中,引進改善「遺傳性夜盲症」的電子眼(仿生眼),去年已完成國內兩例的手術與復健,今年目標將完成十例的手術。

新藥部分,友霖已取得台灣藥證的降血脂用藥,目前已進入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並在查登階段;而代理義大利廠的氣喘用藥,則在台灣及菲律賓上市,預計第二季可望進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區。

另外,友華與原廠敲定技術合作的長效緩釋一天一錠抗癲癇用藥,則由友華取得台灣與東南亞銷售權,友霖則負責一部份生產,未來將有助於營收的成長。

評析
友華今年擴大海外布局,降血脂、呼吸道與抗癲癇用藥,陸續打進東南亞市場,營運將持穩,獲利EPS5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1-8 15:16: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2月8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慢管業務續成長  馬光1月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馬光-KY(4139)去年成功取得中國天津市糖尿病管理資格,推升營運虧轉盈,自結去年全年每股稅前盈餘為1.45元。今年1月慢管業務成長力道延續,並加強擴展高毛利率的牙醫治療業務,推波單月營收達7707萬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33%。

去年開始轉虧為盈,主要是天津馬光突破當地醫保種種限制,取得天津市唯一一家民營機構承接糖尿病管理資格,自去年元月至今,慢病管理業務已成長近200%,對於天津馬光業務及利潤帶來相當大的挹注。2017年自結稅前淨利5543萬元,每股稅前盈餘1.45元。

馬光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天津馬光招收將近1,500位糖尿病患,以天津市糖尿病患估計有30萬名比例來說,天津馬光還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另外天津馬光加強擴展毛利達70%的牙醫治療業務,對天津馬光的營收貢獻也開始發酵,業績以倍數成長,是未來看好為天津馬光帶來穩定成長的業績項目。

天津馬光針對糖尿病患者開發可以記錄血糖、血壓、體重、藥物、飲食等數據的APP糖管家,可即時提供監控血糖等健康數據,讓病患可以隨時掌握好自己的健康狀況,且提供給醫師做適當的用藥管理,APP還提供大量衛教訊息、大數據分析現狀及預測未來,以產品帶動服務、服務鞏固產品,進而發展醫療雲概念,完善整個醫療組織結構。

評析
今年1月慢管業務成長力道延續,並加強擴展高毛利率的牙醫治療業務,推波單月營收達7707萬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1-8 15:17: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2月9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寒流、春節假期帶動  杏一1月營收年增一成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醫療用品通路杏一(4175)受惠全球氣候變化甚劇及春節假期到來,民眾備藥及送禮需求提升,1月營收為3.7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69%。

總經理蔡德忠表示,杏一目前兩岸已有244家門市(含大陸11家),包含醫院型、社區型門市及電商銷售經營,近期因應全球氣候變化甚劇以及因應春節假期,民眾在居家照護、備藥、送禮的需求提升,本月營收較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0.69%。

杏一長期經營的居家照護及醫材銷售具有高門檻且高專業度,相較一般美妝、藥妝通路更重視顧問式銷售體驗、居家照護的專業知識及醫材、輔具的保養、更換、維修對於各地消費者而言,是一種長期性的穩定需求。

蔡德忠指出,杏一近年也特別開始加強社區型門市的客源拓展,過去全台已累積舉辦近百場的百里關懷活動,主動建立社區型門市與消費者的互動連結,且杏一社區型健保特約藥局門市可長期提供各地民眾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簽,進一步提高杏一門市在醫療通路的利基點。」

評析
杏一近年也特別開始加強社區型門市的客源拓展,主動建立社區型門市與消費者的互動連結
 樓主| 發表於 2019-1-9 17: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2月23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馬光-KY元月稅前小虧17萬  較去年改善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8年2月23日電

馬光-KY(4139)1月營收新台幣7706萬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但因處淡季,加上發放上年度醫師獎金,自結單月稅前小虧新台幣17萬元,但已比去年1月稅前虧損1756萬元大幅下降。

馬光表示,往年首季為全年最淡一季,去年第1季有業外收益,單季EPS小賺0.01元,今年3月起獲利回到正常,在天津馬光持續成長帶動下,單季獲利力拚優去年同期。

馬光-KY首月營收7706萬元,合併營業虧損295萬元,單月合併稅前小虧17萬元。馬光表示,天津、新加坡1、2月遇到新年及農曆過年為傳統淡季;另一方面,天津馬光年度醫保在12月就必須結束,造成12月集中領藥帶動營收強勁,但結算醫師獎金都落在隔年1月,尤其去年12月營收1.3億元,創下單月次高,今年1月獎金支出相對沈重,估計薪資增加金額約70至80萬人民幣。

馬光表示,從1月營運表現觀察,單月虧損相較去年1月稅前虧損1756萬元明顯縮小,主要受惠天津馬光虧損從去年200萬人民幣縮小至48萬人民幣。

展望後續,馬光表示,2月仍為淡月,但獎金支出同樣會下降,3月動能回溫,集團將開始獲利。馬光-KY去年第1季轉虧為盈,主要有部分官司賠償金業外收入,今年新加坡可望持穩,天津馬光營運狀況持續好轉,單季獲利力拚優於去年同期。

評析
今年新加坡可望持穩,天津馬光營運狀況持續好轉,單季獲利力拚優於去年同期。
 樓主| 發表於 2019-1-9 17:17: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8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杏一2月營收3.4億 年增10.33%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8年3月8日電

連鎖醫療用品通路龍頭杏一醫療(4175)受惠社區型門市展店、客源開展策略效益浮現,2月營收為新台幣3.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33%,月減8.41%。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杏一近年在展店策略上稍有調整,包含持續鞏固原先醫院型門市的領先地位,並開始走入社區門市,強化社區型門市展店及客源開展的操作;雖然2月的工作天數較少,但因應過去的展店及客源開展計畫的助益,今年2月的營收較去年同期,仍有10.33%的成長。

杏一表示,近年來持續實施客源開展計畫,除了每月DM進行衛教知識宣導檢測外.累積近百場的百里關懷活動,藉由關懷協助民眾建立正確的保健觀念與衛教知識達到延緩老化的進程。

為進一步增加民眾與杏一的黏著度,今年3月起,將在全台門市同步推出「樂齡店長」活動,針對60歲以上的樂齡族群,以店長的角色,推廣正確的保健觀念及醫材使用知識,並將相關知識傳達給身邊的樂齡族群。

評析
因過去的展店及客源開展計畫的助益,今年2月的營收較去年同期,仍有10.33%的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9 17:17: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4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杏一去年獲利估低前年  但今年營收成長拚轉強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去年利息與新增倉儲費用增加,法人預期,醫療通路廠商杏一(4175)去年營收雖呈年成長,但獲利恐下滑,全年每股稅後盈餘約3元水準;不過在去年下半年展店轉趨積極下,今年前二月營收繳出兩位數年增成長,今年全年有機會挑戰兩位數年增,且在費用控管下,獲利也將力拼重回成長。

杏一是國內醫療器材銷售通路的龍頭,截至去年底,全台直營門市達到232家,去年新增展店數量超過20家,是近年拓展店數較多的水準;近年因醫院周邊的醫材通路據點難尋,加上產業自然成長趨緩與競爭加劇,公司開始往社區型店型移動,並跨足健保藥局的服務,期待透過通路服務的廣度增加,提升營運動能。

不過,去年杏一雖營收繳出超過5%的年成長,且前三季毛利率也較前年同期改善,但因利息與新倉儲等費用的增加,導致營業利益反較前年同期走降;根據法人的預估,去年全年的營運走勢也將維持毛利率呈成長、但營業利益與絕對獲利呈年減的情況,全年每股稅後盈餘約3元水準。

法人認為,因杏一去年下半年展業速度相對順利,新店將對營收注入新的動能,此已帶動公司今年前二月營收繳出兩位數成長,假設後續新店動能延續,今年全年應該有機會延續兩位數營收成長的基調,較前幾年營收動能轉佳。

而考量國內電商趨勢的發展,杏一也開始佈局,去年電商業績年增幅度超過五成,只是基期還低,全年貢獻還在5千萬元以下;至於跨足健保藥局的效益,法人認為,因目前連鎖藥局競爭者也不少,杏一屬該領域的新進者,目前看來效益還不明顯,長期則需持續關注。

法人預期,杏一今年營收挑戰7~10%的年增幅度,且因如利息與倉儲費用比較基期漸趨相當,加上公司過去也善於利用節流賺進較穩定的管理財,今年費用增加的走勢應可趨緩,整體獲利力拼回增長。

評析
在去年下半年展店轉趨積極下,今年全年有機會挑戰兩位數年增
 樓主| 發表於 2019-1-9 17:17: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友華去年EPS 5.29元 稱霸製藥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友華(4120)去年交出稅後盈餘4.59億,EPS 5.29元佳績,坐穩製藥獲利王寶座,董事會已決議擬配發現金股利2.5元。董事長蔡正弘表示,隨著東協等海外市場布局效益顯現,子公司友霖、友杏新藥研發與區域上市腳步加速,將力拚營運成長。

年年都是製藥高獲利模範生的友華,去年雖因台灣市場調整,營收小幅下滑,不過,挾著海外布局效益逐步顯現,去年營收占比已達45%,加上今年菲律賓等東南亞新市場業績貢獻,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將重回成長,有機會衝新高。

蔡正弘表示,友華通路布局已延伸至大陸和東協市場,嬰幼兒牛羊奶粉在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穩健成長,今年將進入菲律賓和印尼等新市場。西藥事業中,降血脂用藥除了在在台灣上市,剛取得菲律賓和越南的藥證,將會帶來新商機;醫美則是著力於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布局。

至於專攻新劑型新藥的友霖,新任總經理羅麗珠表示,將強化專利佈局並爭取國際技術合作與轉移,鎖定美國為主要銷售市場,現已取得糖尿病藥物(Miglitol)、肌肉鬆弛劑(Carisoprodol)、降血脂藥物(Pitavastatin)共三張FDA藥證,目前降血脂用藥已在台上市,今年獲得越南與菲律賓藥證,接續將前進東南亞。

評析
挾著海外布局效益逐步顯現,今年營收將重回成長,有機會衝新高。
 樓主| 發表於 2019-1-9 17:18: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友華拚南向 將重返成長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友華生技(4120)董事長蔡正弘昨(14)日表示,去年因台灣市場調整,今年將恢復動能,海外將持續深入新南向市場,子公司友霖、友杏也加速新藥研發與區域上市腳步,法人估,友華今年營收將重回成長,有機會衝新高。

友華昨日舉行春酒,蔡正弘親自出席說明展望。友華去年合併營收約52.33億元,較前年持平、成長暫時止步,全年稅後純益約4.5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29元,董事會已決議擬配發現金股利2.5元,依昨日股價74.8元估算,殖利率約3.3%。

蔡正弘表示,海外去年營收占比已達45%,東協各國是今年發展的關鍵,嬰幼兒牛羊奶粉目前在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穩健成長,今年即將進入菲律賓和印尼等新市場。

另外,在西藥事業方面,降血脂用藥已在台上市,也剛取得菲律賓和越南藥證;醫美事業則著力於菲律賓與馬來西亞。

重點眼科領域,去年引進Second Sight獨家開發的Argus II第二代人工視網膜系統,即將完成第五例植入個案,為眼科醫療寫下新頁。

至於子公司友霖、友杏也是佳音頻傳,蔡正弘今年初延攬藥劑中心前總經理羅麗珠接掌友霖總經理,強化專利佈局並爭取國際技術合作與轉移。

友杏方面,與日本NanoCarrier Co., Ltd.合資興建工程已近尾聲,預計今年完工,友杏生技總經理張啟泰表示,友杏專精於生產高純度的抗癌針劑用藥,新廠落成後將以申請美國FDA查廠認證、拓展市場為首要目標。

評析
去年因台灣市場調整,今年將恢復動能,海外將持續深入新南向市場,友華今年營收將重回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9 17:18: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合富今年本業營運挑戰兩位數增  補償方案另加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新增試劑客戶挹注,合富-KY(4745)今年前二月營收年增兩位數,法人預期,在新增試劑客戶動能帶動下,公司今年試劑銷售平台的業務,成長性將是近年較佳水準,有機會挑戰15%;另高階放射腫瘤治療機台ViewRay,不排除台灣也將敲定合作的醫療院所,成後續營收動能。

合富在與原放射腫瘤合作廠商Accuray中止合作後,過去幾年的營收主要都來自試劑的銷售以及已裝機台的維修等;2015年隨業務僅存試劑銷售,加上大陸打貪影響部分醫療院所的採購動作等影響,營收年增動能轉趨遲緩,甚至陷入年減,只是去年下半年起隨市場秩序漸趨良性,加上陸續有新增試劑客戶的動能,月營收的年增動能開始轉正向,今年前二月營收則繳出兩位數成長。

根據合富指出,去年下半年陸續簽訂2到3家的試劑新客戶,是今年以來營收增長轉強的原因,而今年上半年預計也會有3到4家新客戶敲定,其中一、二月已有幾家簽約,此都是後續試劑銷售成長的主因。

法人則預估,大陸每年試劑值的成長都有兩位數,前幾年合富的成長低於產業平均,主要是銷售體系的重整所致,在市場競爭轉趨良性下,公司累積提供客戶試劑種類的多元性與醫療院所合作客戶基礎,仍是試劑銷售維持增長的主力,今年預期相關營收貢獻可望有不亞於產業的成長,挑戰15%。

除試劑銷售外,合富為擺脫純代理商的宿命,也透過入股ViewRay,參與更多新型醫療器材的前段資源,在該公司整合傳統直線加速器與MRI的機台獲得美國FDA核准上市後,也已取得國內上市許可,合富也為其洽商兩岸三地的裝機機會,據了解,目前已跟兩家國內醫療院所進入洽商的最後階段,不排除今年有正式簽約機會。

法人評估,該機台相較於Accuray的機種,算是每個有放射科的醫院都需採購的普及設備,且可一次進行直線加速與MRI的治療與診斷,只是單台的售價高於傳統直線加速器與MRI的總合,也需較大裝機場地,需與潛在醫院客戶協商,但法人認為,因單一機台的收入挹注可達200萬美元,假設有正式裝機敲定,是營收跳升成長的主力。

法人估計,合富今年營收獲利都可望有兩位數成長,每股稅後盈餘挑戰3.5元,而因眼科代理設備原廠TearScience遭強生收購,現正與強生協商已裝機與原十年代理合約的補償方案,預計4月底敲定,一旦有補償收入,將是獲利的加分項。

評析
因眼科代理設備原廠TearScience遭強生收購,現正與強生協商補償方案,一旦有補償收入,將是獲利的加分項。
 樓主| 發表於 2019-1-9 17:18: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增持子公司國禎股權  康聯-KY今年獲利看增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精華(1565)、大江(8436)等獲利資優生領軍上漲,過去遭低估的生技股吹響反攻號角,上市以來每年穩定獲利、配息的康聯-KY(4144)去年EPS可望超過3元,今年在各產品線穩健成長,及增持子公司國禎醫藥股權至100%,挹注獲利增加下,營運可望進一步向上,今日盤中股價強攻漲停37.25元,創下近半年新高。

康聯主要營收由國禎、全原、國創及同澤四家子公司組成,目前國禎營收占比12%、全原15%、國創38%、同澤35%,主要產品包括肝炎、心血管、生物製劑、其他藥品及醫療器械。隨著產品線擴充,非代丁產品比重從2007年為0%,至2017年第三季成長至78%。

透過收購與合併次級通路,藥品事業壯大,先前合併的黑龍江同澤藥業、合肥國禎藥業以及海南全原醫藥三家公司,去年營收占比已經攀升至6成之上。康聯2月9日公告,以不超過人民幣7400萬向薩摩亞商億豐國際購買其持有之40%賽舌爾商精創股權,間接取得國禎醫藥40%股權,持股將從60%增至100%,未來將百分百認列其獲利。

康聯去年前三季EPS 2.76元,雖然第四季業績較淡,預估全年可望超過3元,維持穩健獲利表現。今年在各產品線穩健成長,及增持子公司國禎醫藥股權至100%,獲利表現有機會轉強。

評析
康聯今年在各產品線穩健成長,及增持子公司國禎醫藥股權至100%,獲利表現有機會轉強。
 樓主| 發表於 2019-1-10 14:58: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1-10 14:59 編輯

轉貼2018年3月22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金融評價損失拖累 承業醫去年轉虧  EPS-0.62元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承業醫(4164)公布去年財報意外轉虧,稅後淨損8600萬元,每股虧損0.62元,主要係環瑞醫(4198)等金融資產,股價下跌幅度過大,依照主要係認列減損2.77億元,預料此將衝擊今日股價走勢。不過,此不影響現金流,董事會也決議,每股擬配現金股利1.1元,現金殖利率超過3%。

第四季為承業醫入帳高峰,台灣、中國大型機台銷售集中認列,推升去年單季營收衝上全年高峰,全年營收21.17億元,較前一年衰退4.18%,營業淨利3.52億元,不過,依照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公報規定,認列備供出售金融資產-非流動之減損損失2.77億元,並迴轉原列於其他綜合損益之「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侵蝕每股盈餘近2元,也導致稅後虧損8669萬元,每股虧損0.62元。

據了解,金融評價損失主要來自持有環瑞醫,其股價從2016年底的28元一路向下,21日股價僅剩9.35元,承業醫持有股權4%、約6千張,因此認列鉅額損失,不過,金融評價損失不影響現金流,承業醫董事會仍決議,每股擬配現金股利1.1元,現金殖利率超過3%。

承業醫21日董事會,除通過民國106年度個體財務報表及合併財務,決議股利分派,也決議辦理私募普通股案,在不超過20,000張額度內。

評析
承業醫去年每股虧損0.62元,主要係環瑞醫等金融資產,股價下跌幅度過大,認列減損2.77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1-10 14:58: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7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馬光-KY股利1元  擬跨入醫療互聯網領域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8年3月27日電

馬光-KY (4139) 2017年順利扭轉連續2年虧損,全年稅後盈餘新台幣4200萬元,創下歷年獲利新高,每股稅後盈餘1.1元,董事會決議發放股票股利1元,將規劃跨入醫療互聯網領域。

馬光表示, 天津馬光2016年開始取得天津市唯一一家民營機構可承接糖尿病慢病管理資格,2017年加入的病患由2016年500人至2017年底已經來到1500人,使得天津馬光不再成為包袱,並且轉盈,貢獻馬光獲利,帶動馬光去年稅後盈餘0.4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每股盈餘1.1元。

馬光董事會初步討論與展望亞洲科技的合作案。展望亞洲科技實收資本額新台幣3000萬元,為專職於醫養服務與系統整合的研發與推展的公司,為台灣6000家醫療機構提供醫療知識系統與平台。同時,積極打造照護近百萬人的醫療安養平台,其資訊系統在全台市占率達到7成,獲利超過一個資本額。

展望亞洲科技陸續推出「醫療雲」、「照護雲」、「諮詢雲」、「候診雲」等雲端整合方案,未來發展策略將走向以「醫療照護服務匯流排」,架構醫療互聯網。

初步討論內容中,馬光計劃入股展望亞洲科技或由新加坡子公司與展望亞洲科技合併,藉此跨入醫療互聯網領域,預計今年6月敲定最終合作內容。

一旦完成此項合作,馬光將來不但可以認列展望亞洲科技收益外,展望亞洲科技的系統也將授權馬光銷售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挹注馬光新的動能。

評析
馬光計劃入股展望亞洲科技或由新加坡子公司與展望亞洲科技合併,藉此跨入醫療互聯網領域
 樓主| 發表於 2019-1-10 14:58: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7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3大策略 新零售、新展店、智慧倉儲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杏一(4175)總經理蔡德忠表示,杏一今年三大策略包括導入新零售服務、新展店計畫、新智慧物流倉儲,同時另一重大計畫是在今年推出自營轉加盟,提供彈性的加盟策略,以達到2026年1,000間門市的目標。

至於今年展店規畫則採自營、加盟併進,預計再增加20-30間門市,2020年要達400店。

今年三大策略主要是抓住新零售時代居家照護、銀髮經濟、預防醫學等大健康產業商機。蔡德忠表示,台灣在2018年正式跨入「高齡社會」,杏一過去持續深耕的居家照護與銀髮商機利基效益逐漸浮現,且今年度門市核心營運主軸將持續鞏固醫院型門市的領先地位外,加速擴展社區型門市,並強化社區型門市商品及客源調整操作。

此外,杏一為擴展居家照護新商機,積極布局新零售服務導入。公司預計於今年度將推出新的實體門市與線上網路會員專屬社群整合服務,會員可透過服務完整紀錄商品保固服務與購物紀錄,藉此將居家照護商品的年齡層拓寬。杏一去年來自電商的營收,已繳出年成長超過五成的成績。

杏一今年將推出自營轉加盟,杏一表示,加盟模式意在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加盟者享受產業規模優勢,並可導入系統與貨品、物流等支援,增進加盟門市營運效率與降低營運成本,而對杏一來說也能提高統一採購、議價能力,並降低直營成本負擔,讓經營版圖可快速推展。杏一目前在兩岸直營門市數已達246家。

此外,杏一目前的物流中心使用率已逾九成,去年已投入新智慧物流中心的建置,預計最快今年第2季可取得建照。

評析
今年展店規畫則採自營、加盟併進,預計再增加20-30間門市,2020年要達400店。
 樓主| 發表於 2019-1-10 14:58: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 未來5年營收挑戰百億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杏一(4175)搶攻高齡化人口基數成長商機,總經理蔡德忠表示,受惠社區型門市加速拓展、物流效益發威,今年營收獲利將力拚雙位數成長,目前正積極打造未來5年營業額目標挑戰100億元、10年內達到1,000家店面的藍圖。

連續5年EPS都超過3元的杏一,去年因應政府一例一休政策,門市勞力成本提高,以及新展門市、健保藥局租金費用的認列,影響獲利表現,去年EPS 3.29元,低於前一年度,但董事會仍大方配發每股2.6元現金股利,以昨(27)日收盤價計算63.2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為4.11%。

蔡德忠表示,杏一2018年三大策略布局為導入新零售服務、新展店計畫、新智慧物流倉儲,力拼服務、營運體質再優化,抓住新零售時代居家照護、銀髮經濟、預防醫學等大健康產業商機。

杏一副總魏子文表示,今年透過產品結構調整,加上新門市拓展,配合新零售服務,讓購買更便利,預期營收將有高穩定性的成長,獲利亦可望提升。

魏子文說,根據衛福部與國發會推估,台灣將會在2018年正式跨入「高齡社會」,預估到2026年,老年人口將突破20%門檻,走向超高齡社會,為因應此趨勢,杏一正積極布局社區型門市,目前已規劃2018到2020年社區展店目標為250~400家,今年並將啟動大健康平台,開放藥局加盟,除了內部加盟外,不排除購併策略。

此外,由於物流中心平均使用率已逾9成,為了提供門市與電商部門更好的理貨及配貨效率,支援未來新零售商機的發展,杏一在2017年斥資逾10億元投入新智慧物流中心的建置,預計最快今年第2季可以取得建照,2019年第4季前完工。

魏子文表示,預期透過新物流中心更快速滿足顧客線上、線下商品需求,優化配送提升出貨效能,並且降低人力成本及缺貨的發生機率,實現物流智能化服務,加上門市拓展效益,未來營運樂觀。

評析
杏一今年透過產品結構調整,加上新門市拓展,配合新零售服務,預期營收將有高穩定性的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2-12 20:21: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30日《萬寶週刊》1274+1275期,供同學參考

去年獲利成長大黑馬

【撰文/張文赫】

中美貿易戰暫時剛落幕,全球股市歡聲鼓舞才剛出現強力反彈,但美國那斯達克科技股卻又因英偉達停止自動駕駛技術測試,以及特斯拉在加州的死亡車禍事件,聯邦當局也開始調查,一連串的自駕車新技術利空一次出爐,外加臉書的個資外洩利空,那斯達克重挫,連帶影響台股的力道大,很可能美股會往年線去測試支撐,那對全球股市影響皆大。

臺灣4/4起開始放春節連假,多數投資人可能因為近期國際股市震盪大,會選擇先降低持股部位,而抱股過節必須挑選業績成長的個股,年報在3月31日全數公告完畢,本專欄也精選去年EPS大成長的個股一覽表攻投資人參考。

生技法說點燃大行情
生技股因為基亞+浩鼎事件後,足足跌了兩年之久,籌碼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已經非常乾淨,因此只要有利多就容易上漲,也比較不受國際盤勢的影響,畢竟這是內資主力最容易發揮的族群,外加近期電子股賣壓大,從電子股流出一點資金轉到生技股熱炒,等於是久旱逢甘霖,股本小股性活潑的特性就馬上顯現,配合主管機關舉辦生技法說論壇,正好點燃生技股的大行情,科妍(1786)、寶齡富錦(1760)、保瑞(6472)等短時間內都大漲近一倍,而從去年財報可以發現有不少生技股大獲利成長但股價還沒有反應,就可以逢低卡位等待補漲。

科懋(6496)為孤兒藥領域為主的利基藥廠,其中孤兒藥營收占比90%,雖單一藥物的營收規模不見得很大,但因原廠與有能力承做相關業務的通路商也有限,是科懋的主要利基,除了代理產品線外,科懋也積極發展自有產品線,其中降血脂用藥脂妙清,現已打入5家醫學中心,占公司設定最終目標6~7家的大宗。去年EPS 5.99元,年成長54.8%,創下歷史新高,但股價卻離歷史天價151元差足足一倍,嚴重低估,並且公司配息4元現金,殖利率超過5%,股價還在底部,外資低檔吃貨,有機會落後補漲。

車用零組件後市可期
今年以來汽車零組件類股表現低迷,除了為升(2231)一度逼近歷史新高附近,一枝獨秀,其他個股幾乎維持整理的格局,但這也表示說,Q1火熱的挖礦股、被動元件、矽晶圓等電子休息後,Q2資金有機會流到低基期的汽車零組件,去年包括車用導線架的界霖(5285)、順德(2351)業績都大成長,股價也翻倍飆漲。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74+1275期】

評析
科懋為孤兒藥領域為主的利基藥廠,除了代理產品線外,也積極發展自有產品線
 樓主| 發表於 2019-2-12 20: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3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慕康生醫三引擎拉升  今年營運看增
今起買庫藏股2000張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慕康生醫(5398)2017年保守認列逾期的應收帳款6千萬元,營業費用倍增至1.8億元,致本業虧損534萬元,幸好業外收益進補,稅後淨利1803萬元,每股盈餘0.36元。公司看好今年起健康新事業部門的成立,配合目前生醫及既有電子業務部雙核心引擎的配置,全力衝刺醫藥、醫療器材、保健市場的資源整合及國際與大陸市場的布局,今年營運可望進一步向上。

2017年併入四家醫藥公司,慕康生醫年營收攀至5.44億元,較前一年大增63%,不過,因逾期的應收帳款6千萬元先以保守原則認列呆帳,費用從前一年的9千萬元倍增至1.8億元,導致本業虧損534萬元,幸好業外有處裡股權進帳,稅後淨利1803萬元,每股盈餘0.36元,董事會已決議,每股將配現金股利0.13元。

近期股價漲多,慕康公布自結獲利數,今年前二月累計營收8100萬元,稅後虧損6千萬元,每股虧損0.12元。不過,董事會看好未來發展,今日起至今年6月2日止,將實施庫藏股,預計買回自家股票2,000張。

慕康表示,今年公司已成立健康新事業部門,配合目前生醫及既有電子業務部雙核心引擎的配置,全力衝刺醫藥、醫療器材、保健市場的資源整合及國際與大陸市場的布局。這次買回庫藏股主要目的,係為轉讓員工,激勵員工向心力,令其能參與公司長期營運發展。

評析
慕康全力衝刺醫藥、醫療器材、保健市場的資源整合及國際與大陸市場的布局。
 樓主| 發表於 2019-2-12 20:21: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醫藥收割  慕康生技今年業績起飛

張漢綺台北報導

由連接器產業跨入生技醫療的慕康生技醫藥 (5398) 加快在醫藥產業佈局,除已完成醫材研發專案獲得經濟部SBIR創新研發先期計畫的核准補助,準備進入第二期的規模臨床試驗的研發補助申請,公司也搭配著名產品芙嘉寶,新推出針對陰道、泌尿道保養的產品—淨洛美MixCare膠囊,目前生技醫療事業部佔營收比重已達60%,公司亦成立以代理或自行生產功能性產品及保健美妝產品為主的新事業部,慕康生技醫藥董事長曾天賜表示,公司希望能成為一個醫藥平台,整合各項醫療生技技術,並將其商業化,今年在醫藥及電子事業部成長下,今年業績會比去年好,法人預估,慕康生技醫藥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20%到30%,上看6.5億元。

慕康生技醫藥前身為連接器廠力瑋,新團隊入主後確立公司將往醫療生技發展,並於105年8月購併育新企業、傑民企業、基鼎醫藥(股)及杰菩科技(股)公司,綜效自去年下半年逐漸顯現,去年下半年起推出專利型引流式牙刷DeVAP,清潔/引流一次完成,提供給急救加護病房ICU或無法自主口腔清潔的病人或需要長期照護的病人一個更創新方便的選擇,期透過口腔健康照護降低因呼吸器所引起之肺炎感染(VAP),公司亦搭配著名產品芙嘉寶,新推出針對陰道、泌尿道保養的產品—淨洛美MixCare膠囊,預計今年4月上市。

慕康生技醫藥表示,淨洛美MixCare是公司研發團隊為搭配芙嘉寶之消費者需求自主開發的產品,這期間也獲得以色列合作藥廠的支援和啟發。淨洛美MixCare係採收自執行農地控管嚴格的台灣洛神花產地,無論是種植、採收和貯存運送的過程都在精密控管的條件下進行,務求產品原料之安全和零污染的環境;進入廠內進行萃取、純化和配方設計,每一段都進行個別的分段檢驗,通過在台灣、以色列實驗室的品管分析驗證,才進一步往商品化進入市場的階段,公司產品已有諸多體外實驗報告,也已有自己的試用報告,成效相當顯著,公司目前正規劃執行更大型的醫學中心臨床試驗,增加產品的應用範圍。

針對帕金森症,慕康生技醫藥目前已完成醫材研發專案獲得經濟部SBIR創新研發先期計畫的核准補助,準備進入第二期的規模臨床試驗的研發補助申請,此專案在日本已取得專利,歐盟、美國、中國和台灣的專利佈局持續進行中,該案產品目前執行量產中,希望今年7月間上市。

此外,慕康生技醫藥今年可能還有獨家代理的綠芬指示用藥的上市,其他代理醫材也在衛福部審理中,2018、2019眾多產品的上市,將讓行銷業務部門有繁忙的組織團隊擴張和高毛利率產品營收大幅成長。

在佈局效益逐漸顯現下,目前生技醫療事業部佔慕康生技營收比重已超越電子事業部,達60%,公司亦在今年成立新事業部,未來將針對功能性產品及保健美妝產品,持續進行併購、整合、策略聯盟,持續擴大營運規模。

曾天賜表示,公司希望能成為一個醫藥平台,整合各項醫療生技技術,並將其商業化,今年在醫藥及電子事業部成長下,今年業績會比去年好。

評析
慕康希望能成為一個醫藥平台,整合各項醫療生技技術,並將其商業化
 樓主| 發表於 2019-2-13 20:14: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商品結構優化,杏一Q1營收年增近9%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連鎖醫療用品通路業者杏一醫療(4175)今(10)日公告今(2018)年3月營收為3.96億元,較上月及去(2017)年同期分別成長16.26%及5.56%,今年前三月累計營收達11.09億元,較去年同期累計成長8.69%,創下次高;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公司在門市穩定擴張及強化產品結構調整後,營收持續穩健成長。

根據衛福部與國發會推估,台灣將會在2018年正式跨入「高齡社會」,對此,蔡德忠則表示,杏一門市經營的主要消費族群基數有加速提升的趨勢,公司在去年已導入E-LEARNING數位學習及提升門市素質,並每月依據門市及電商銷售的市場數據,持續優化商品結構,拓寬商品年齡層,將客群從銀髮族群利基延伸至全家庭照護的領域。

除此之外,杏一表示,旗下全台門市將於4月20日同步舉行第一屆『樂齡店長』及母親節團購活動,透過產品優化、互動體驗及顧客交流中學習健康知識與觀念的傳遞,更藉由此活動擴大社交生活圈,持續延伸自立(力)照護、老老照護的「心」生活精神。

評析
杏一在門市穩定擴張及強化產品結構調整後,營收持續穩健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2-13 20: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盛弘3月營收年增15%、創新高;Q2看樂觀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盛弘醫藥(8403)昨(10)日公布今(2018)年3月合併營收為2.62億元,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45.35%及15.29%,回復2億元以上水準,並創下單月新高;累計今年1-3月合併營收為6.6億元,年增9.67%。

盛弘表示,受惠於醫藥本業穩健經營,公司集團架構已成型及轉投資事業穩定挹注,營運規模逐漸擴大,加上工作天數回復正常,3月營收亦回復2億元水準,而公司也對第二季整體營運展望抱持樂觀看法。

盛弘並指出,公司近兩年不斷致力於建構醫療新經濟模式,去年起即啟動「EMR + EC」計畫,成立盛雲公司將電子病歷(EMR)和電子商務(EC)結合,不但成功整合台灣三家主要EMR公司,並將電子病歷系統連接到盛弘所建置的醫療採購平台,供應上線醫生相關的藥品、衛耗材及設備租賃。

盛弘表示,整體而言,未來除了持續專注於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之本業經營,精準醫學健診中心及醫療電子平台將會是發展主力,目標係以建構健檢/醫療為核心的大健康生態圈,而公司對全年營運成長則深具信心。

評析
未來除專注於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之本業經營,精準醫學健診中心及醫療電子平台將會是發展主力
 樓主| 發表於 2019-2-13 20:15: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2日鉅亨網,供同學參考

承業醫攜日商衝長照 下半年選址可望定案

鉅亨網記者李宜儒 台北

醫療技術服務商承業醫 (4164-TW) 之前與日本櫻十字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合作進軍台灣長照市場,承業醫表示,台灣土地有限,因此選址難度高,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預估下半年可定案。

承業醫指出,依照規劃,希望能在全台六都都設立長照園區,不過初期還是先以雙北地區為首選,加上集團合作醫院在桃園,距離上較方便就近照應,但最終仍會以六都為目標。

承業醫表示,長期照護需求若無法被滿足,將對台灣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公司決定積極投入,並引進台灣欠缺的高品質且著重老年人高自主性的照護模式,結合日本知名長照品牌,引進國際標準,以差異化策略打造舒適、安全且符合長輩需求的人性化空間。

在質子機銷售部分,承業醫表示,彰化基督教醫院專案由於放射線防護要求,因此相關建築物大約需要 16 個月的時間進行建構,加上設備進駐,預估 2021 年才會貢獻營收。

評析
承業醫與日本櫻十字集團攜手合作進軍台灣長照市場,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預估下半年可定案。
 樓主| 發表於 2019-2-13 20:15: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2日《萬寶週刊》1276期,供同學參考

剛開始漲的生技股妖嗎?

【撰文/莊正賢】

台灣生技股受到去年跌深,股價位階基期低,加上資金避險,上櫃生技族群聚落效應發酵,不僅如此,近期可說是生技週,許多重點公司陸續傳出佳音,港交所更加大吸引台灣生技業前往掛牌,導致生技行情很熱,近二、三週幾乎天天都有生技股亮燈漲停,我們也替投資人總結了生技週法說的一些內容。

打破大廠屏障 聯合骨科挑戰世界盃
一般能發展自我品牌的公司,大多先從代工累積技術能力後再掛上品牌名進軍市場,然而特別的是,1993年成立的聯合(4129)卻是從「代理」醫療器材開始做起,骨科植入物反而是自我研發才發展出的產品。

當時,聯合一邊代理人工關節,另一邊也著手於人工關節的開發設計;而聯合會選擇人工關節的原因,除了因能透過代理就近瞭解各種關節種類與尺寸樣式外,更也因為人工關節毛利率能達60%之高,遠遠比代理更具有營運前景。

聯合為亞洲最早通過美國FDA、歐盟CE認證的人工關節製造商,以自有品牌「United」行銷全球,營收比重99.5%,國際廠商OEM/ODM骨釘、骨板等拋棄式醫療器械,營收比重約0.5%。2016年聯合與山東新華合資成立子公司「山東新華聯合」做為中國銷售主體,今年年中會開始申請中國認證,通過後產品可上市。

在產品售價部分,董事長提到,同一個產品在不同區域價格都不同,聯合的產品在全球都和國際大廠賣一樣價格,除了中國大陸賣比較便宜,因為中國市場有3種價格:進口、台廠以及當地品牌,而未來中國會有兩條產品線,進口的是聯合人工關節,國產的是新華聯合人工關節。

隨著高雄新廠三期工程於3Q17完工落成,公司將原有外包的關鍵製程陸續轉為自製,除交期縮短外,也使毛利率有進一步走升至接近國際大廠水準。此外,公司併購冠亞生技於4Q2017併入報表,目前計畫先把現有市場顧好,未來會把產品線加強,也會和台灣醫院做產學合作,增加脊椎相關產品銷售。目前冠亞還在做公發前的準備,釋股案未來還要經股東會同意,併購冠亞生技產品綜效逐漸顯現。

2018年成長重點來自海外市場
聯合在美國市場還在養成中,2017年美國市場營收3.2億元,YoY僅成長3%,原因是3Q17、4Q17美國市場分別歷經了颶風、暴雪影響刀量。目前聯合全球移植手術刀量已完成超過28萬例,其中歐洲2.2萬例,美國1.8萬例,合計約占14.3%。近幾年,隨美國自營及代理商滲透率增加,刀量已突破2800例/年,占全美市占率約0.3%,仍有極大成長空間。

目前聯合正於美國進行膝、髖關節各200例臨床試驗(包含術後病人回診追蹤2年),以每位患者追蹤費用5000美元推估,未來3~4年內將支付總計200萬美元之費用,然而此費用將轉為美國銷售有利的臨床佐證,預估2018年美國市場將恢復雙位數成長。在歐洲市場部分,董事長提到在法國進展順利的原因,是因為一個法國當地經銷商倒閉,10幾個經銷商轉到聯合,醫生用了之後,病人反應都很好,而且歐洲人比較沒像美國人那麼愛用美國貨。

目前聯合持續投入新產品的開發,公司預計再1、2年後,產品完整度將可媲美國際大廠。就市場面來看,目前除了逐漸站穩台灣市場外,包含中國、歐洲、美國目前布局已小有成績,未來尚具成長潛力,而去年底取證的中南美市場出貨增溫,新增的全球第二大骨科市場日本也將在第二季啟動銷售,全年出貨成長上看到二到三成,整體來看,公司短、中、長期布局規劃明確。

醫療用品通路杏一布局居家照護商機
杏一(4175)是國內醫療器材銷售通路的龍頭,截至去年底,全台直營門市達到232家,去年新增展店數量超過20家,是近年拓展店數較多的水準;雖然營收連續3年穩定成長,但去年受到利息與新增倉儲費用增加,去年獲利恐怕下滑。

但隨著去年下半年展店轉趨積極下,今年公司在門市穩定擴張及強化產品結構調整後,營收持續穩健成長,累積今年前3月累計營收達11.09億元,較2017年同期累計成長8.69%,而且在費用控管下,獲利也將力拼重回成長。

近年因爲醫院周邊的醫材通路據點難尋,加上醫院型門市的成長趨緩與競爭加劇,公司加速擴展社區型門市,並跨足健保藥局的服務,期待透過通路服務的廣度增加,提升營運動能。公司過去持續深耕的居家照護與銀髮商機效應也逐步浮現,今年門市的營運主軸除了鞏固醫院型門市的領先地位外,也希望透過比較廣的密度接觸到杏一的門市。

公司表示,台灣目前正式跨入高齡社會,勞動力人口會產生結構性的改變,為了因應此現象,杏一今年將推出新的實體門市與線上網路會員專屬社群整合服務,希望能將居家照護商品的年齡擴寬。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76期】

評析
杏一今年將推出新的實體門市與線上網路會員專屬社群整合服務,希望能將居家照護商品的年齡擴寬。
 樓主| 發表於 2019-2-13 20: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敏成獲美大單 能見度達Q4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盛弘(8403)繼完成醫療體系的建構擴張及醫療價值鍊整合後,也成功孕育小雞,旗下子公司敏成(4431)近日接獲美國品牌醫材大廠醫療用口罩濾材獲大單,搶進國際競技場,為今年營運添加動能。

敏成指出,該公司自去年第三季起即與美國品牌醫材大廠取得業務合作機會,開發醫療用口罩濾材,歷經半年的測試及認證後,已正式成為該大廠合格的一線供應商。

由於今年初因美國爆發15年來規模最大的流感,本土49州全部淪陷,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預估有3千4百萬人感染,醫療級口罩需求大幅上升,促使客戶再度追加訂單,目前在手訂單能見度已看至第四季,已開始分批出貨。

此次下單給敏成的美國客戶,是全球型整合醫療產品公司,提供超過60個國家的醫院診所、連鎖藥房及臨床實驗室醫材解決方案,並位居Fortune 百大地位。

敏成強調,目前與該客戶合作項目為單一規格之醫療用口罩濾材,後續可依需求供客製化規格,或是其他醫療耗材,包含醫療手術用口罩(Level 1/2/3)、高階傷口敷料等,有機會逐步擴大合作規模。

敏成已連續6年配股利,該公司去年營收4.88億元,年成長率16.7%。敏成近年在醫療產業 累積的濾材基礎,也開始應用在車用與建材用市場,目前開發車用吸音棉已打入歐系品牌汽車供應鏈。

評析
敏成近日接獲美國品牌醫材大廠醫療用口罩濾材獲大單,搶進國際競技場,為今年營運添加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9-2-14 19:14: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慕康Q1營運還偏淡  Q2起靠新品拼營收加溫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提列電子事業群呆帳損失,慕康(5398)去年僅小賺0.36元,首季營運還偏淡,營收年減近兩成,不過經營團隊冀望自4月起,醫藥與創新醫材陸續有新產品上市,能帶動營收年增率止跌轉升,今年在少了一次性呆帳影響下,獲利增幅優於營收,法人預期每股稅後盈餘應有1.5元水準。

慕康原名力瑋,主要產品線以電源連接器為主,過去因既有本業不具規模經濟,多呈虧損,業外轉投資也非正數,2014-2015年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轉為小賺;目前團隊入主後,積極引進醫藥相關業務的貢獻,2016年第四季合併4家醫藥集團帶進藥品的營收貢獻,以2017年來看,醫療與電子的事業群營收占比已調整至六比四,醫藥事業群成為營收成長的關鍵,只是因為第四季提列電子事業群的呆帳損失逾5千萬元,導致營業費用拉高,全年每股稅後盈餘僅小賺0.36元。

而今年首季慕康營收仍偏淡,年減幅度還有近兩成,根據法人的預期,獲利恐呈現年減,只是經營團隊期許本月起醫療事業群陸續有新產品上市,可以帶動營收成長。其中一個是利用團隊原在女性保健市場累積的知名度與行銷資源,推出針對女性私密處保健的新品,本月中下旬開始在醫院及診所等醫療通路上市,該產品為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並獲得以色列合作藥廠的支援,優勢在於已累積不少體外實驗報告,公司也規劃執行更大型的醫學中心臨床試驗,增加產品應用範圍。

另個藥品的新產品,則是與保瑞(6472)合作獨家代理的綠芬指示用藥;至於醫療器材方面,去年下半年推出的引流牙刷,因還在教育市場階段,營收貢獻還不大,但預期急救加護病房病人的口腔清潔問題,將隨護理人力吃緊更趨嚴重,是長期主流,營收有機會緩步增加。

公司期望更深的,則是獲得經濟部創新研發先期計畫核准補助的創新醫材,目前已準備進入二期的規模臨床試驗研發補助申請,該產品先前已取得日本專利,美國、中國與歐盟的專利陸續跟進中,內部期許,因該產品不屬侵入式醫材,現已在執行量產中,盼今年7月上市。

而經營團隊對於電子事業群,則以守代攻,主要已延攬具備電子生產管理專業的廠房經理人,負責生產效率提升,今年預期營收小幅變動,但少了呆帳損失的一次性支出後,可望有所獲利,不再成為公司營運的負向包袱。

法人預期,隨慕康醫療事業群的營收貢獻逐步加溫,第二季後營收年增率可望逐步改善,今年目標營收仍能力拼兩位數成長,且在獲利能力恢復常態下,盈餘增長優於營收,每股稅後盈餘1.5元。

評析
隨慕康醫療事業群的營收貢獻逐步加溫,第二季後營收年增率可望逐步改善,今年營收力拼兩位數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2-14 19:14: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7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添新動能 3箭齊發喊衝

聯合晚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盛弘(8403)新年度三箭齊發看好「精準醫學健診、醫療平台、醫管輸出」三方布局,將成為推動今年營收、獲利成長的新動能。

盛弘受惠旗下各事業部門與子公司業績的穩定挹注,本業獲利率穩定,營業利益率連續四年維持在6.7%左右,2017年全年合併營收26.17億元,年增率12.3%,創下歷史新高;合併稅後盈餘1.24億元,年增率0.81%,EPS 1.6元。

盛弘表示,今年還是會專注在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本業經營,力求持續增長,近來布局「精準醫學健診」、「醫療平台」及「醫管輸出」三大業務續勢待發,在今年下半年可望明顯增長,搭配集團效益陸續展現,挹注全年營收及獲利表現雙雙成長。

其中,今年第3季將在桃園敏盛醫院成立台灣第一家大型精準醫學健診中心,現已完成引進基因定序世界第一品牌Illumina技術與設備,並進行安裝測試等前置作業,預計於今年7月正式啟用營運,屆時可有效擴大現有高階健診業務,營收有機會大幅跳升。

在「醫療平台」的布局上,首先是仿效美國共享經濟概念,創立ALTC(Air Long-Term Care)平台,提供「Plug-and-Play」的媒合平台,讓供需兩端能快速對接,目標成為長照界的Airbnb。ALTC在去年9月正式上架,已有全國百餘家的長照機構上線。

今年初更跳脫框架推出「免費入住」專案,將長期照護帶入免費體驗的時代。

在醫管輸出的部分,旗下盛雲公司建立的醫療雲端採購平台,將台灣三家主要EMR公司的系統串聯整合,啟動「EMR + EC(電子病歷+電子商務)」計畫,目標讓台灣9,000家的醫療診所上線使用,透過系統為醫生分析醫藥耗用及庫存管理,彈性供應診所所需的藥品、相關衛耗材以及設備租賃。

評析
盛弘「精準醫學健診、醫療平台、醫管輸出」三方布局,將成為推動今年營收、獲利成長的新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9-2-15 21:13: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 搶攻醫療新經濟商機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盛弘(8403)集團搶攻醫療新經濟商機,隨著醫療雲端採購、藥局電子商務、長照等三大平台建立,有機會在年底完成資訊廠商整合,加上精準健康新版圖擴張,盛弘董事長楊弘仁表示,將力拚成為台灣醫藥界的亞馬遜,未來兩年營運、獲利有機會進入引爆點。

盛弘營業利益率已連續4年維持在6.7%水準,去年合併營收26.17億元創新高,稅後淨利1.24億元,EPS達1.6元。

楊弘仁指出,盛弘目前除專注於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的本業經營外,近來布局的「精準醫學健診」、「醫療平台」及「醫管輸出」都各有進展;在桃園敏盛醫院成立的台灣第一家大型精準醫學健診中心,預計7月營運,將把傳統健檢基因檢測變成VIP健檢的基本套餐,下半年精準健康業績可望大幅跳升。

另外,盛弘持股超過6成的盛雲公司,已整合方鼎、耀聖和展望等台灣三家主要EMR公司的系統串聯,啟動「EMR + EC(電子病歷+電子商務)」計畫,今年迄今,平台交易金額為895萬元。盛雲執行長何俊聰表示,目前在手有機會合作的診所約8,000家,預計今年底可望先整合逾3,600家。

楊弘仁表示,盛雲採購平台,是採購、庫存管理與醫療建議的整合方案,目標是將電子病歷與電子商務結合,彈性供應診所所需的藥品、耗材與設備租賃。

評析
盛弘「精準醫學健診、醫療平台、醫管輸出」三方布局,將成為推動今年營收、獲利成長的新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9-2-15 21:13: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三路並進 獲利衝鋒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盛弘醫藥(8403)董事長楊弘仁昨(17)日表示,近來布局之「精準醫學健診」、「醫療平台」及「醫管輸出」三大業務蓄勢待發,在今年下半年可望明顯增長,搭配集團效益陸續展現,挹注全年營收及獲利表現雙雙成長。

盛弘受惠旗下各事業部門與子公司業績的穩定挹注,營收規模年年成長,2017年再度繳出亮眼成績單,全年合併營收為26.17億元,年增12.3%,創下歷史新高;合併稅後純益1.24億元,優於前年,EPS 1.6元。

盛弘近期於桃園敏盛醫院成立台灣第一家大型精準醫學健診中心,並完成引進基因定序世界第一品牌Illumina技術與設備,進行安裝測試等前置作業,預計於今年7月正式啟用營運。

楊弘仁指出,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將健診切入點往前拉至未病階段,藉由建立大型基因庫和大資料分析,另在「醫療平台」的布局上,亦完成兩項創舉:首先是仿效美國共享經濟概念,創立ALTC平台,目標成為長照界的Airbnb。ALTC於去年9月正式上架,已有全國百餘家的長照機構上線。

此外,由旗下盛雲公司建立的醫療雲端採購平台,將台灣三家主要EMR公司的系統串聯整合,啟動「EMR + EC(電子病歷+電子商務)」計畫,目標讓台灣9,000家的醫療診所上線使用,透過系統為醫生分析醫藥耗用及庫存管理,彈性供應診所所需的藥品、相關衛耗材及設備租賃。

評析
盛弘「精準醫學健診、醫療平台、醫管輸出」三方布局,將成為推動今年營收、獲利成長的新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9-2-15 21:1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醫藥營收占比已達6成  慕康拚百億市值

張漢綺台北報導

慕康生技醫藥 (5398) 由具有東洋集團背景的曾天賜與執行長黃旭仁率團隊進駐後,加快在醫藥產業布局,目前生技醫療事業部占營收比重已達60%,在醫藥及電子事業部成長下,法人預估,慕康生技醫藥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20%到30%,上看6.5億元,慕康董事長曾天賜表示,未來將以「市值達到100億元」作為努力的目標。

曾天賜與團隊入主前身為連接器廠的力瑋後,確立朝醫療產業轉型,並啟動購併育新企業、傑民企業、基鼎醫藥(股)及杰菩科技(股)等4家公司,加快在醫藥產業布局,在布局效益逐漸顯現下,目前生技醫療事業部占慕康生技營收比重已超越電子事業部,達60%。

慕康生技醫藥3月合併營收為4390萬元,年減27.59%,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為1.24億元,年減19.53%。

慕康生技醫藥亦在今年成立新事業部,未來將針對功能性產品及保健美妝產品,持續進行併購、整合、策略聯盟,持續擴大營運規模。

曾天賜表示,未來除了持續開發自有產品之外,將以慕康做為一個醫藥平台,繼續進行併購、整合和策略聯盟,整合各項醫療生技技術,並將其商業化,在醫藥及電子事業部成長下,今年業績會比去年好,並以「市值達到100億元」作為努力的目標。

近期生技類股股價表現強勢,慕康生技今天也止跌反彈,盤中股價逆勢強攻漲停板。

評析
慕康未來將針對功能性產品及保健美妝產品,持續進行併購、整合、策略聯盟,持續擴大營運規模。
 樓主| 發表於 2019-2-15 21:14: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26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合富檢驗試劑拿大單  今年營收成長拚兩成起跳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合富-KY(4745)去年底、今年初陸續拿下二家檢驗試劑大客戶,包括上海市腫瘤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推升首季營收衝上8.79億元,年增率高達26.79%,另一家大客戶也在洽談中,有望在年中拍板,隨著婦嬰醫院完成覆蓋,新客戶帶來貢獻,今年營收成長將從二成起跳。

受到人民幣貶值與新台幣升值影響,合富去年合併營收30.36億元,僅較前一年同期小增2.39%,營業淨利2.48億元,也較前一年下滑14.9%,稅後淨利1.73億元,每股盈餘3.01元,約與前一年相當,董事會已決議,擬配股利1.2元,包括現金0.2元,股票1元。

合富主力產品檢驗試劑,過去幾年一度因中國官方打貪,政府效能降低,及地區型客戶議約影響,成長力道減緩,不過,此影響已於去年逐漸淡化,隨著既有客戶有機成長及新客戶貢獻,去年銷售成長約9%,續約率更提升至九成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合富已經拿下上海市腫瘤醫院,年合約量約4000萬人民幣,今年初更拿下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年合約量約8000萬人民幣,目前腫瘤醫院已經完成品項覆蓋,兒童醫院的品項覆蓋率約五成,未來隨品項覆蓋增加,將推波營收進一步向上。

此外,現有另一個大型醫院客戶也在洽談中,有機會在6、7月敲定開始貢獻。法人預估,光此兩大客戶今年貢獻度就超過8千萬人民幣,新客戶若談定,將成為下半年業績向上的新引擎。

次代理的ViewRay腫瘤設備,先前台灣已取得銷售執照,中國在申請中預計2019年取得。合富在醫學中心第一波客人已拜訪六成,已有客戶表達意願,有機會在上半年敲定第一台的銷。東南亞更是未來發展重要市場,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等8個國家都在申請審查中,今年下半年有機會發酵開始貢獻業績。

在檢驗試劑大客戶訂單推升下,法人預估,今年營收成長將從二成起跳,若腫瘤設備訂單拿下,業績成長力道更將進一步向上,獲利也將較過去二年顯著好轉。

評析
在檢驗試劑大客戶訂單推升下,合富今年營收成長將從二成起跳
 樓主| 發表於 2019-2-15 21: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4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合富周五法說 聚焦代理權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合富醫療將於5月4日召開法說,將由董事長王瓊芝親自主持,法人指出,由於先前合富代理的眼科產品之原廠TearScience被強生 (J&J) 收購,雙方將終止代理合約,正式協議將於美國時間30日(台灣時間5月1日)出爐。合富表示,未來公司將成為二級代理商,但因眼科設備領域營收仍小,對營運影響不大。

合富表示,此次與強生終止TearScience合約,條件是強生必須買回庫存並就已投入的成本進行賠償,預估金額約1,300萬美元(約新台幣約3.8億元),將對今年獲利有一次性的貢獻,唯賠償細項仍須雙方協議後公布,最快本次法說會之前即會有結果。

今年營運方面,合富去年起陸續拿下兩家檢驗試劑大客戶,包括上海市腫瘤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讓今年首季營收衝上8.79億元,營收數字大幅成長,年增率達26.8%,合富表示,另有一家新的客戶公司正積極洽談中,希望下半年有結果。

合富去年合併營收30.3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大抵持平,稅後純益1.7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01元,公司董事會也決議,擬配股利1.2元,包括現金0.2元,股票1元。

至於今年首季營運,法人指出,合富第1季因海外子公司(香港、台灣)仍處於虧損狀態,所以受到所得稅計提影響,進一步說,首季雖然營收成長,但稅後純益仍將與去年同期相仿,唯此影響將於年底前沖回。

全年來看,法人指出,合富去年因主力產品檢驗試劑成長力道減緩,今年利空因素不再,因此,今年起舊客戶將可望持續成長,另外又陸續有新客戶貢獻,整體而言,今年營運動能優於去年。

在檢驗試劑客戶訂單推升下,法人估,今年合富營收成長動能維持預期,應有逾兩成的年增率。

合富表示,未來TearScience的代理雖然終止,但既有客戶的服務仍可望由公司掌握,包括設備的維護、檢驗試劑的銷售等,未來公司將成為TearScience的二級代理商,而今年J&J今年也將會對公司有一次性賠償。

評析
在檢驗試劑客戶訂單推升下,今年合富營收成長動能維持預期,應有逾兩成的年增率。
 樓主| 發表於 2019-2-16 15:33: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大型設備拚入帳  承業醫Q2營收獲利撐竿跳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承業醫(4164)第一季因無大型設備入帳,合併營收4.04億元,年減約3成。不過,第二季台灣、中國各有一台加速器將入帳,其中4月有機會認列一台,月營收上看2.6~2.8億元,較前一個月成長6~8成,創下今年新高,單季營收上看6~7億元,EPS上看0.8~1元。

去年承業醫的加速器,台灣僅認列一台出售,但簽下三台租賃合約,中國則簽下一台租賃合約,不過,其他設備包括眼科、顯微鏡、水晶體耗材,及CT、MRI等影像醫學及神經醫學設備均有不錯成績,不過,因業外認列備供出售金融資產-非流動之減損損失2.77億元,導致每股虧損0.62元,若不計算業外,實際EPS約1.3~1.4元,為近三年最好表現。

承業醫表示,今年可入帳的大型設備將高於去年,目前規劃中國有一台、台灣有二台,租賃合約也持續在洽談,總合約數將大於去年,其他設備也持續在推展。海外市場部分,印尼已經正式簽訂第一個合約,是採租賃方式,預計今年就會完成機器裝機,開始貢獻利潤。

第一季因無大型設備入帳,合併營收4.04億元,年減約3成,法人預估,營運維持小賺。不過,第二季台灣、中國各有一台加速器將入帳,由於加速器每台金額高達一億餘元,單季營收上看6~7億元,EPS上看0.8~1元。

其中4月有機會認列一台,月營收上看2.6~2.8億元,較前一個月成長6~8成,創下今年新高。

評析
第二季台灣、中國各有一台加速器將入帳,單季營收上看6~7億元,EPS上看0.8~1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2-16 15:33: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2-18 16:28 編輯

轉貼2018年5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合富-KY Q2毛利率有望回穩

工商時報 彭暄貽/台北報導

合富-KY(4745)受惠新增兩家檢驗試劑大客戶,首季營收年增25%,營業利益年增15%,惟新客戶加入初期毛利率較低,且射波刀CK部分合約需重新簽約,維修無法認列,毛利率降至22%,單季稅後淨利0.31億元,EPS為0.53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低於市場預期。

合富強調,首季毛利率已是谷底,第2季部分維修收入重新認列及新客戶毛利率逐漸轉佳,毛利率有望回穩走升。今年在新、舊客戶訂單齊步推進下,營運成長力道將轉強。

此外,合富與美商TearScience Inc原簽訂的銷售代理合約,因強生收購TearScience Inc而被終止。強生來文依協議確認履行庫存回購及終止賠償方案,目前已確認金額為1,326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9億元),對獲利將有一次性貢獻。

合富主力產品檢驗試劑,去年底已拿下上海市腫瘤醫院,年合約量約人民幣4,000萬元,今年初更拿下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年合約量約人民幣8,000萬元,目前腫瘤醫院已完成品項覆蓋,兒童醫院的品項覆蓋率大約5成。

合富表示,後續隨品項增加、價格重議,毛利率有機會逐步回升。另,射波刀CK部分合約需重新簽約,約有3~4個客戶,無法認列維修收入,此部分將在第二季簽約後再認列。此外,次代理的ViewRay腫瘤設備,先前台灣已取得銷售執照,中國大陸申請預計2019年取得。未來東南亞將是重要推展市場,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等8個國家均在申請審查。

評析
合富今年在新、舊客戶訂單齊步推進下,營運成長力道將轉強。

 樓主| 發表於 2019-2-16 15:3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大樹建構新零售4.0大健康共享平台

工商時報 張秉鳳/台北報導

連鎖藥局通路商大樹醫藥(6469)以分布全台的藥局通路為核心,積極建構健康零售通路概念的大健康共享平台,以跨界經營型態,創造消費C端專業價值與優質供應B端共生共利,打造大樹藥局成為大健康產業超級C端。

大樹自2016年股票上櫃掛牌以來,擬定企業五年發展計畫;2016年從虛實通路擴大化出發,以五大實體展店、三大虛擬通路,推動每年3成至4成增長的展店動能,繼而以智慧藥局深化服務之便利購物、智慧管理、用藥關懷,打通O2O全渠道模式,2020年完成創建台灣大健康平台(商品+服務交易),台灣實體店數達200家,架構大健康平台成為藥局產業超級C端,提供完整、完善的健康服務,在不同據點、虛實呈現。

大樹藥局致力建構的大健康共享平台,是一個涵蓋健康飲食、舒適衣著、安全居家、自立行動、樂齡學習、健康促進的完整健康消費新型態,以消費者感受體驗為中心、驅動跨界泛零售型態,提供健康生活內容。

大健康共享平台具有多項優勢,首先,跨界專業,由200家店、500位藥師+專業人員提供跨界客製服務,打破單一產品諮詢思維;其次,基礎客群由多元通路帶來多元品類需求,營造全面性供應能量,由既有會員發展、創建共享力量;平台經營由優質B端皆為平台中心,相互引客、送客,建構共享客戶之經濟商業模式。

評析
大樹藥局的大健康共享平台,以消費者感受體驗為中心、驅動跨界泛零售型態,提供健康生活內容。
 樓主| 發表於 2019-2-16 15:36: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9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首季獲利大增7成   EPS 1.09元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連鎖醫療用品通路杏一醫療(4175)第一季門市業績交出雙位數成長表現,電商銷售更較去年同期成長126%,合併營收創高達11.05億元,年增8.27%,稅後淨利3073萬元,更較前一年大增73.65%,每股盈餘1.09元。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表示,第一季表現亮眼,主要歸功於聚焦專業居家照護商品的銷售提升與電商的突破性成長,運用大數據得以分析目標客群、提升到貨速度、進行消費預測及提醒購買服務。隨著電商布局到位,第一季來自電商的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126%。除了電商的亮眼表現,門市第一季營收也較去年有雙位數的成長。

杏一擁有門市優勢,為現在店數最多的連鎖醫藥通路,蔡德忠表示,醫藥型門市的飽和並沒有讓公司停滯腳步,於去年底開始走進社區,此策略的成功帶動第一季營收成長8.27%,大步邁向新零售服務。

展望未來,蔡德忠表示,會致力提供更優質服務及商品,維持現有規模並持續強化線上線下競爭力,一方面爭取消費輕客群經營;穩定提升門市數量保持領先勢態,另一方面利用現有店數優勢,將線下所接觸廣大客群導回線上,進行量件預測、顧客管理,持續優化消費者體驗。

評析
杏一第一季表現亮眼,主要歸功於聚焦專業居家照護商品的銷售提升與電商的突破性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2-16 15:37: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前4月營收年增8%  電商部門開始發酵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連鎖醫療用品通路杏一醫療(4175)持續展店擴大營運規模,電商部門更開始發酵,已成功在雅虎奇摩、PChome、momo摩天商城、蝦皮等知名銷售平台開設虛擬門市,近期更拿下雅虎奇摩超級商城2018年的金店獎,也推波4月營收年增8.48%,累計1-4月營收續創歷史新高,年增8.64%。

杏一日前董事會通過2018年第一季財報,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73.65%,每股盈餘為1.09元。4月營收為3.49億元,年增8.48%,累計1-4月營收14.58億元,年增8.64%,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副總經理魏子文表示,營收成長動能來自展店與電商增長,而來自電商的累計營收更有亮眼的表現,電商部門已成功在雅虎奇摩、PChome、momo摩天商城、蝦皮等知名銷售平台開設虛擬門市,近期也拿下雅虎奇摩超級商城2018年的金店獎,顯示杏一耕耘的電商部門已逐漸開始發酵。

除了電商上的表現亮眼以外,為符合未來的醫療與照護趨勢,杏一在4月時,已開始舉辦年度主題活動「樂齡店長」,針對社區中60歲以上的樂齡族群,以店長的角色,透過醫護產品互動體驗、與顧客交流中,學習到正確的保健、醫療概念,並由學習內容推廣保健觀念及醫材使用知識給身邊的親朋好友,此活動將持續於每月舉行,除增加門市與民眾的互動機會,更藉以延伸推廣「老老照護」與「自立照護」的概念。

評析
杏一營收成長動能來自展店與電商增長,而來自電商的累計營收更有亮眼的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19-2-18 16:26: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費用支出增加 盛弘首季每股只賺0.17元

工商時報 彭暄貽/台北報導

盛弘(8403)營運成型,醫藥本業穩健經營,第一季6.65億元,年增9.57%,惟因承攬檢驗標案、進行籌資以及佈局集團多元發展等營運所需,營業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單季稅後盈餘1375萬元,年減41.68%,EPS0.17元。

展望第二季,盛弘指出,除致力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之本業經營,力求五大核心事業以及轉投資事業同步穩健成長,精準醫學中心是下半年的營運主軸,預期全年營運成長趨勢不變。

盛弘強調,公司致力於醫療互聯網新模式,佈局以醫療為中心之策略地圖,橫向建立以精準醫療服務做健康管理,及經營慢性病與社區之早期/長期照護相關服務。

垂直整合則向上透過採購平台串連藥品供應服務,往下有電子商務平台及連鎖藥局作為社區服務管道,形成一體化的醫療價值鏈,為傳統醫療體系升級加值,將可有效提升盛弘集團化的運作效率及服務品質。

評析
盛弘第二季致力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之本業經營,力求五大核心事業以及轉投資事業同步穩健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2-18 16:26: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5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拚電商 盛弘聚焦精準醫療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醫療通路股杏一(4175)、盛弘(8403)今年以來營運皆較去年同期成長。杏一表示,今年成長動能來自展店與電商增長,而來自電商的累計營收更有亮眼的表現;盛弘表示,隨著集團式營運成型,醫藥本業穩健經營,轉投資事業亦穩定挹注,營收規模持續擴大,精準醫學中心是下半年的營運主軸,預估成為新的營運動能,樂觀預期全年營運成長趨勢不變。

杏一表示,今年以來在電商的業績表現亮眼,電商部門已成功在雅虎奇摩、PChome、等知名銷售平台開設虛擬門市,近期也拿下雅虎奇摩超級商城2018年的金店獎。杏一1-4月份累計營收持續創下歷史新高,董事會通過第1季財報,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73.65%,每股盈餘1.09元。

在實體門市方面,杏一表示,為符合未來的醫療與照護趨勢,在上月已開始舉辦年度主題活動「樂齡店長」,針對社區中60歲以上的樂齡族群,以店長的角色,透過醫護產品互動體驗,推廣正確的保健、醫療概念。此活動將持續於每月舉行,藉以延伸推廣「老老照護」與「自立照護」的概念。

盛弘則於醫療互聯網新模式,布局以醫療為中心的策略地圖,橫向建立以精準醫療服務做健康管理,以及經營慢性病與社區的早期╱長期照護相關服務;而垂直整合向上透過採購平台串連藥品供應服務,往下則有電子商務平台及連鎖藥局作為社區服務管道。

盛弘首季稅後淨利1,374.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7元。公司指出,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主要是因承攬檢驗標案、進行籌資以及布局集團多元發展等營運所需,營業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不過今年以來營收持續隨集團布局壯大,累計今年前四個月合併營收8.8億元,年增7.10%。

評析
杏一今年成長動能來自展店與電商增長,而來自電商的累計營收更有亮眼的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19-2-18 16:27: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併躍獅 晉連鎖藥局二哥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盛弘昨(18)日宣布以1.7億元併購瑞士商裕利醫藥集團(Zuelling Pharma)旗下87家躍獅連鎖藥局,據此,其全台連鎖藥局通路家數將達104家,躋身市場前三大,搶攻每年1,200億元的藥局產值商機。

盛弘也與裕利策略合作,以自身醫療雲端採購平台將與裕利的基層診所藥品供應服務串聯,瞄準台灣每年超過5千億元的健康醫療產業商機。

盛弘董事長楊弘仁指出,此次併購躍獅與攜手裕利意義重大,為盛弘電子病歷結合藥品電商的創新商業模式,取得關鍵且有力的支持,希望能從根本改變台灣基層醫藥服務的運作結構,建立新的市場生態系統。

盛弘去年營收26億元,今年前4月營收8.76億元、年增7.09%,躍獅目前年營收約8億元。法人預期,此併購案不僅帶動盛弘業績成長,且藉由結盟裕利也為雲端電商加馬力,成長潛力頗被看好。

初步統計,國內藥局共7,800多家,總產值約達1,200億元,最大的連鎖通路藥局是長青超過200家,大樹、丁丁各約94與78家,盛弘併購87家躍獅再加上自營的17家盛康藥局,總計規模達104家,成為連鎖藥局的老二。

楊弘仁表示,美日連鎖藥局滲透率分別為66%與55%,台灣僅約19%,顯見連鎖藥局還有發展空間。另,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預估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顯示人口高齡化紅利來臨,民眾對醫藥、醫材及長期照顧需求將快速提升,盛弘及裕利的策略合作,藉由強強聯手,共同拓展台灣1年超過5,000億元健康醫療產業市場。

裕利集團是亞洲第一大醫藥專業物流商,在亞洲16個國家建立了服務網絡,是唯一跨亞太地區提供藥品、醫療器材暨消費保健產品,標準配送及資訊管理的業者,該集團目前在台灣為400家中大型醫院與2萬家中小型診所配送藥品衛材。3年前,併購躍獅,從而跨足經營社區型藥局。

評析
此併購案不僅帶動盛弘業績成長,且藉由結盟裕利也為雲端電商加馬力,成長潛力頗被看好。
 樓主| 發表於 2019-2-18 16:28: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藥局通路激戰
盛弘併購、大樹轉攻複合店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搶攻全台藥局每年高達1,200億元的商機,通路商布局策略大不同。因大者恆大已成趨勢,盛弘、大樹、杏一近年都鎖定以併購來拓展版圖,不過在併購條件並不容易進行下,大樹則先攻複合店,杏一則積極由醫材領域跨足藥局。杏輝擁有的1,300家杏輝專櫃,主打的店中店模式,創造其在保健和軟膏類藥品的長勝關鍵。

大樹總經理鄭明龍表示,台灣健康型藥局的連鎖化占比僅19%,遠低於美、日及大陸等市場,以其他國家產業發展歷程及台灣人口老化來看,藥局連鎖化將加速,有望在2032年達到50%連鎖化,大樹除傳統藥局外,也結盟全家便利商店合作複合店,並與家樂福成立店中店來拓展版圖,力拚2022年達到200家規模。他並預測,未來前兩大品牌店數市占率將達40%~50%,第一大可能會超過1千家。

盛弘董事長楊弘仁認為,在各大產業皆朝向規模經濟發展,帶動企業或通路的整併潮下,醫藥產業雖成長可期,但許多營運模式仍落伍,盛弘積極導入創新電商平台和併購躍獅藥局,就是要建構醫療新經濟模式。

杏一總經理蔡德忠則表示,今年三大策略為導入新零售服務、新展店計畫、新智慧物流倉儲,目前積極布局社區型門市,規畫到2020年展店目標為250~400家,今年並將啟動大健康平台,開放藥局加盟。

評析
大樹除傳統藥局外,也結盟全家便利商店合作複合店,力拚2022年達到200家規模。
 樓主| 發表於 2019-2-18 16:2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併躍獅 躋身藥局三強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昨(18)日宣布,該公司董事會決議以1.7億元併購瑞士商裕利醫藥集團(Zuelling Pharma)旗下87家躍獅連鎖藥局,加上原有自營的17家盛康藥局,全台握有藥局數達104家,躋身台灣前三大藥局連鎖通路,與佑全、大樹三足鼎立。

盛弘醫藥屬敏盛醫療體系成員之一,該體系為楊弘仁父親楊敏盛創辦,成立於1975年,旗下有多家醫療院所,包括敏盛綜合醫院等四大院區,另外還有多個配合的長照中心;由楊弘仁主導的敏盛醫療體系旗下的關係企業,領域橫跨多元,包括醫管、長照、醫材、醫藥流通、通路等十餘家企業,其中,盛弘、敏成都已經在台灣掛牌。

楊弘仁指出,此交易案最快6月底前完成,7月前合併達陣,藥局通路最快明年分拆掛牌,目前已開始規劃,盛弘未來針對藥局通路將朝向資源整合、實體整併方向邁進,將持續擴大規模。

盛弘先前亦布局大台北及桃竹地區社區型藥局,旗下已有17家盛康藥局,楊弘仁說,雙方合併後使藥局市場重新洗牌,不但突破百家一舉躋身前三大地位,未來將可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提供更有效率及客製化的服務。目前國內另外兩大為大樹及佑全,規模都在百家之上,且也正持續擴張中。

據悉,裕利三年前即併購躍獅藥局,跨足經營社區型藥局,目前全台已有87家,年營業額達8億元。法人指出,盛弘去年營收約26億元,雙方合併後,自今年7月起,盛弘將開始認列躍獅營收,明年盛弘營收可望突破34億元。

盛弘亦同步宣布與裕利進行策略合作,將整合裕利在基層診所藥品供應服務平台業務與盛弘建立的醫療雲端採購平台串聯,瞄準台灣一年超過5,000億健康醫療產業市場,攜手搶攻線上線下的大健康商機。

評析
盛弘併購躍獅,全台握有藥局數達104家,躋身台灣前三大藥局連鎖通路,與佑全、大樹三足鼎立。
 樓主| 發表於 2019-2-18 16:2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併躍獅 國內藥局規模戰開打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盛弘併裕利旗下躍獅87家藥局通路,打響藥局市場整併的戰鼓,業界人士說,除了盛弘以外,國內其他兩大大藥局通路也正鴨子划水個自朝向整併的方向前進,盛弘此舉正式引爆國內藥局的規模戰。

根據統計,目前國內藥局7,800多家,總產值約達1,200億元,連鎖藥局通路約1,300家,以醫藥品連鎖通路來看,其中,維康、杏一的通路量體最大,但因多與本業聚焦醫療用品銷售,而藥局業務相對比較較小,聚焦藥局業務者首推大樹、佑全、躍獅、博登等。

近年,不論是醫療用品通路或藥局連鎖通路,均持續朝提高集中度的方向前進,其中,已經上櫃的杏一目前店數已突破240家、維康也有186家以上,而連鎖藥局佑全有逾百家,前年上櫃大樹也近百家,並喊出三年內要突破200店的目標。業者說,藥局市場內有整併,外有強敵加入,全聯日前也宣布進軍藥局市場,顯示此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由美日發展軌跡來看,美日連鎖藥局滲透率分別為66%與55%,台灣僅約19%,顯見國內連鎖藥局還有發展空間。再者,台灣已於去年邁入高齡社會,預估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高齡化紅利來臨。業者分析,未來台灣的藥局通路除了規模化之外,通路的「定位」與銷售模式是勝出的關鍵,定位上,是雜貨店型、超商型、超市型必須區隔清楚,而數位化的時代,朝向智慧藥局前進,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評析
未來台灣的藥局通路除了規模化之外,通路的「定位」與銷售模式是勝出的關鍵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