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橡膠;輪胎 – 旺季來了 輪胎三雄Q2營運喊衝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47: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5月3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雙印布局 看到成果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龍頭正新(2105)歷時三年的「雙印」布局,即將開花結果,其中印度廠預計6月正式投產,另年印尼廠,也將在7月試量產。

二新廠量產後,正新機車胎年產能由現有6,870萬條增至8,070萬條,產能擴張14.9%,若全產全銷,對每年營收挹注33億元起跳。

正新新建印度廠6月正式投產,初期生產機車胎,年產能規畫為600萬條,另印尼新廠也將在7月進入試產階段,年底前正式投產,年產能也是600萬條,上述二廠皆鎖定當地成長迅速的機車市場。據了解,印度和印尼每年新增機車2,800萬台,僅和車廠配合的組車(OE)胎需求一年上看5,600萬條,為台灣市場的數十倍規模,前景看俏。

正新指出,在雙印設廠主要因配合日系機車品牌客戶在當地增產需求,可確保銷量無虞,且二廠占地廣闊,後續不但可擴增機車胎產線,搶攻當地售後市場,也將把觸角延伸至轎車胎,發揮更大效益。

正新目前旗下九大廠區中,台灣、廈門、天津和越南廠生產機車胎,去年年產能6,870萬條,去年銷售占整體營收約14%,在印度廠和印尼廠陸續加入後,集團機車胎年產能將衝至8,070萬條,若能順利全產全銷,對集團年營收挹注達33億元以上。正新股價26日收61.1元,上漲0.7元。

輪胎二哥建大旗下印尼廠則先一步在4月投產,規畫年產機車胎120萬條,自行車胎180萬條,另在建中的越南二廠則主攻轎車胎,預計第4季試車,初期小量生產,長期規畫產能達年產150萬條。

建大指出,除印尼和越南二廠外,集團今年也啟動惠州廠昆山二廠及天津的擴廠計畫,其中,惠州廠土地及環保批准文件都已取得,先前因土地交付進度延遲而未能動工,預計今年年下半年發包開工,第一期產能以深圳廠遷廠的產能為主,包括日產6.5萬條自行車胎及3.5萬條機車胎。另占地1,000畝的昆山二期廠,建廠成本落在35至40億元,預計首期工廠生產轎車胎及研發中心大樓,而天津廠籌設全鋼卡車胎廠。

評析
正新在雙印設廠主要因配合日系機車品牌客戶在當地增產需求,可確保銷量無虞

 樓主| 發表於 2017-11-14 13:48: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5月3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輪胎雙雄 漲價到Q3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天然膠和人工膠等膠料去年第4季來震盪劇烈,以天然膠來看,去年11月由每公噸1,700美元(約新台幣5.1萬元)價位起漲,至今年初上衝六成,達每公噸2,700美元(約新台幣8.1萬元),而在4、5月短短兩個月間又回跌六成,跌回當初1,700美元的起漲點,劇烈上沖下洗導致各大輪胎廠反應不及,首季皆出現毛利減損,毛利率保衛戰,為今年廠商維持獲利的重頭戲。

輪胎雙雄正新(2105)及建大為保住獲利,今年初紛紛調漲出貨價,唯考慮下游經銷商接受度,採漸進式,而非一次漲足的轉嫁模式,而4月間隨膠料回跌,包括緇博、大王、華東等對岸中小型輪胎廠反向調降出貨價,導致正新和建大逆勢調漲的作法備受考驗。

正新和建大均表示,目前調漲動作不受影響,主要是對岸本土輪胎廠先前動輒10%、20%調漲已漲過頭,相對其先前僅採進式調漲,並未完全反映原料成本。

雙雄表示,即使目前膠料大幅下滑,仍維持在去年高檔,對下游經銷商調漲動作仍具說服力,甚至此波調漲將延續至第3季。

據了解,正新和建大年初首波出貨價調漲3%至5%,4月正新宣布再次調漲5%至8%,建大也跟進,主要是為反應先前未漲足部分。


評析
正新和建大目前調漲動作不受影響,主要是其先前僅採進式調漲,並未完全反映原料成本。

 樓主| 發表於 2017-11-27 14: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貼2017年6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拚進五強 叫陣國際廠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龍頭正新15日召開股東會,年度致股東報告書(6)日出爐,董事長羅才仁今年首度在報告書中揭露重大營運目標,未來十年內,正新要從目前世界第九大輪胎廠、搶進全球前五強,躋身與普利斯通、米其林、固特異等國際一級廠。

針對今年景氣展望,羅才仁觀察,總體輪胎業受國際景氣復甦帶動,需求量預期有3%的小幅成長率,平均售價也可望隨原物料價格上漲有調升空間;其中,占正新營收比重六成的大陸市場,相較歐美市場有較佳的成長表現,也將拉抬其他區域重返正成長,而今年主要營運風險,則在於匯率和原物料波動劇烈,集團將適時反映售價及衝刺高附加價值產品作為因應。

正新董座羅才仁去年兼任集團總經理,決策和管理一條鞭,在今年致股東報告書中展現強烈企圖心,向全體股東宣示在2026年前,要引領正新邁向全球前五強。羅才仁表示,全球輪胎廠大者恆大趨勢確立,擴大規模,追求和國際大型車廠共同發展,是未來正新持續成長的「硬道理」;也因為如此,繼今年成功將市場版圖自大陸延伸至印度和印尼後,決策層要更加放心思在海外拓展與全球布局。

正新耗時三年的雙印布局本月正式投產,也為羅才仁帶來很大信心,印度和印尼廠儘管初期只各規畫600萬條機車胎年產能,兩廠相加只占集團機車胎總產能17.5%,初期對營收挹注有限,但由於兩廠占地廣大,未來雙印將成為國際車廠組裝重鎮,可應市場需求,在二、三期擴增轎車胎產線,對集團產能大幅提升埋下伏筆。

根據國際機構tyrepress所調查的2017全球輪胎製造商排行榜,按各集團營收排名,正新目前以年營收1,173.88億元排名第九,而第一1至八名分別為普利斯通、米其林、固特異、德國馬牌、倍耐力、住友橡膠、錦湖及橫濱,以第五到第八名的規模看,年營收在1,304億元至2,048億元間,是正新年營收的1.1倍到1.75倍,以現有規模比較,正新要躋身前五名有不小努力的空間。

評析
正新今年首度在報告書中揭露重大營運目標,未來十年內,要從目前世界第九大輪胎廠、搶進全球前五強。

 樓主| 發表於 2017-11-27 14: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法人:正新全年營收穩定成長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正新今年產銷目標裡,占營收比重較低的卡車胎和自行車胎,成長幅度最大,而占營收比重較高的轎車胎呈小幅成長格局,另機車胎和內胎則為持平。

法人預期,集團全年營收有望站穩成長軌道,而獲利方面,則需觀察能否成功調價轉嫁成本,穩住毛利率。

正新今年自行車胎目標銷量9,270.9萬條,年增29.5%;卡車胎銷量487.3萬條,年增24.2%,自行車胎主要因去年受全球自行車不景氣基期較低,而今年則有共享單車訂單挹注,卡車胎則受惠膠料飆漲,促使大陸不少本土廠退出市場,正新得以填補市場空缺。

為正新營收主力轎車胎方面,今年銷售目標4,895.6萬條,年增5.2%,主要受限大陸車市成長走緩。

評析
集團全年營收有望站穩成長軌道,而獲利方面,則需觀察能否成功調價轉嫁成本,穩住毛利率。

 樓主| 發表於 2017-11-27 14:21: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羅才仁布局全球 沒把握的事不說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正新董事長羅才仁2014年6月自父親羅結手上接棒,掌理年營收逾千億的正新集團,身為次子接班,外界認為他承襲父親「多做少說」的低調個性,沒把握的事絕不多說。

不過,據集團老臣觀察,隱藏在他內斂個性背後,卻擁有十足企圖心,據了解,正新後續不排除在美洲、中東等地設廠,建構全球性的生產版圖。

羅才仁接棒伊始,便積極籌畫自集團90年代西進後的最大規模布局,鎖定印度和印尼二大新興市場建構新廠,耗時三年於本月正式投產,儘管初期產能不多,且以機車胎為主,但在羅才仁的構想中,該動作意義非凡。

他在去年股東會就曾透露,父親當初西進的決定,引領正新營收破千億元,而雙印布局,則是讓集團營收突破2,000億元大關,不過未來配合國際車廠生產轎車胎,才是促使營收大幅飆升的重頭戲。

就在雙印點火同時,據正新高層透露,羅才仁已悄然啟動亞洲以外生產布局的新規畫,他認為,具備一流競爭力的輪胎廠就是要隨國際品牌車廠「逐水草而居」,未來品牌車廠在地生產趨勢確立,只要客戶有需要,正新就有能力就地配合生產,後續不排除在美洲、中東等地設廠。

向來「沒把握的事絕不多說」的他,如今公開向股東立下軍令狀,十年內要躋身全球前五強,足見他胸有成竹的把握。

評析
羅才仁承襲父親「多做少說」的低調個性,沒把握的事絕不多說。

 樓主| 發表於 2017-12-16 15:18: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建大斗六新廠落成,瞄準共享單車市場

施蒔穎/台北報導

建大 (2106) 斗六新廠今(15)日舉行落成典禮,展望未來發展,董事長楊銀明表示,市場預估今年共享單車將升至3000萬輛,較去年預估成長將超過10倍,建大在共享單車市佔率高,可望隨市場擴大而隨之受惠。

建大今日所舉行的落成典禮,由董事長楊銀明主持,與會建大董監事及公司同仁觀禮,會後並由董事長楊銀明、副董事長楊啟仁及各董監事共同植樹紀念。

建大斗六廠土地面積約38,200平方公尺第一期廠房面積約20,300平方公尺,主要供生產輪胎用的製工具及輪胎物流中心,工程造價約新台幣2億元,新廠房採環保、節能、低污染的綠能設計原則,外觀以銀色外牆為主色,有別於傳統刻板印象,營造出科技化現代感的廠房。

另外,建大斗六新廠房在屋頂採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建置容量達2,406kwp,預計每年效益是相當於減少co2排量達1,631公噸,也就是相當於4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淨化co2量,建大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達到永續經營與善盡社會責任的目標。

展望後市,建大表示,摩托車由傳統耗油轉型為電動摩托車,建大摩托車輪胎隨市場脈動增產電動摩托車胎,更是各大電動摩托車大廠主要供應商如雅迪等,銷量穩定成長;另外,建大轎車胎在今年度不管是合作搭配OE的新車廠家數,或者是搭配的新車種都雙雙增長。

此外,昨日適逢喜逢建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30週年慶,建上是建大與日本井上公司合資之關係企業,主要生產汽車零組件,包括:儀表板、PP緩衝保險桿內材、風管、扶手、置務箱、側裙、尾翼、機車座墊……等,並於中國大陸轉投資寧波井上華翔汽車零件部有限公司。

建大進一步指出,受惠於中國新車市場的增長,主要一線客戶計有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長城、吉利、奇瑞等等,井上華翔經營績效表現亮麗,發展潛力無窮,建上公司也因此受惠獲利攀升,近年來屢發現金股利回饋股東,對建大集團的獲利亦做出貢獻。

評析
今年共享單車將升至3000萬輛,較去年成長超過10倍,建大在共享單車市佔率高,可望隨市場擴大而隨之受惠。

 樓主| 發表於 2017-12-16 15:19: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1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樂觀景氣 銷售看增三成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正新董事長羅才仁在昨(15)日股東會中,樂觀看待輪胎景氣,指首季受制原物料波動及匯損,獲利受壓縮,但旗下卡車胎、自行車胎及電動車胎,今年銷售預期年增二至三成,為今年營運成長引擎。

正新在年中啟動的雙印布局,是今年衝刺營運的重頭戲,日產能規畫2萬條機車胎的印度廠,本月正式投產,產能穩步放大,預計明年底損益兩平。羅才仁特別看好印度市場,指當地機車每年新增約1,600萬台,預計2020年將增至2,000萬台,具高度成長動能,且不僅機車,未來印度廠將延伸至轎車胎和卡車胎產線,搶攻當地龐大內需。

正新今年卡車胎和自行車胎也是成長主力,去年起大陸官方嚴打超載,帶動卡車需求量增加,且正新成功打進大陸長春一汽的卡車胎組車鏈,預期全年卡車胎銷量年增24.2%,達487.3萬條。自行車胎方面,也受惠對岸大陸共享單車需求量爆發,電動單車銷售火熱,今年銷量上看年增三成。

國內市場方面,正新獨家供應電動車Gogoro專用胎,今年訂單接到手軟。正新表示,該款車胎去年每月訂單約3,000條,今年來隨Gogoro搶攻低價車款,現階段每月訂單暴衝至2萬條以上,較去年成長七倍,為新成長亮點。正新股東會通過去年盈餘分配案,今年配發3元現金股利,按照昨日收盤價60.3元計算,現金殖利率5%。

評析
正新旗下卡車胎、自行車胎及電動車胎,今年銷售預期年增二至三成,為今年營運成長引擎。
 樓主| 發表於 2017-12-16 15: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2-16 15:22 編輯

轉貼2017年6月16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搶200博士 拼躍全球前5大

【侯良儒╱彰化報導】

博士畢業不只有教書一途。正新(2105)為躋身全球前5大輪胎品牌,今明兩年將徵求至少200名博士,以因應全球5處研發據點擴大規模。法人推算,若正新2026年成功躍居世界5強,粗估營收將翻至2400億元。

月薪6萬元起跳
擁有自有品牌「瑪吉斯」、現為全球第9大的正新,昨股東會通過2016年報、配發現金股息3元。讓人驚訝的是,攤開年報「從業員工分析」章節,顯示至今年3月底,員工數竟比去年底增3千多人,博士學歷者更從13人增至71人。

正新董事長羅才仁指出,繼2003年進入全球前10大後,已訂出2026年跨入前5大的目標;此時深化研發、培養相關人才,是與赴各地建廠同等重要的事,才會大舉納才,他並稱讚:「台灣訓練出來的高級人才,全世界都搶著要。」

「以後還要找更多!」羅才仁表示,隨著正新在台灣、上海、廈門、美國、荷蘭的研發中心將擴編,不僅今年招聘的博士將超過100人,甚至明年也是類似規模。換言之,正新將以編制至少200人的博士研發團隊,與美日歐大廠競爭。

據悉,正新博士學歷員工月薪6萬元起跳,若加年終獎金,1年至少領14個月薪水,約與私立大學助理教授類似。羅才仁透露,像正新獨家供應電動機車Gogoro的高科技胎,「就是我們幾位博士發明出來的!」

除博士人數暴增,正新員工總數成長,也與4、6月開始試車的印度廠、印尼廠有關,目前2廠員工分為500人、100~200人。

評析
正新為躋身全球前5大輪胎品牌,今明兩年將徵求至少200名博士,以因應全球5處研發據點擴大規模。

 樓主| 發表於 2017-12-16 15:20: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19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印度廠啟動 中橡台橡賺錢
中橡新德里設研發中心 台橡產品獲認證

【侯良儒╱台北報導】

母雞帶小雞!中橡(2104)、台橡(2103)布局印度以來,因供需與認證問題,導致近年虧損連連。然而,隨著台灣輪胎龍頭正新(2105)印度廠本季啟動,「雙橡」印度廠不僅今年有望轉盈,未來甚至可能加碼,像中橡確定在新德里設研發中心。

13億人口吸引設廠
被譽為「下一個中國」、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在總理穆迪高舉「印度製造」大旗招商下,吸引不少製造大廠前進設廠;以台商來說,除了隸屬蘋果供應鏈的鴻海、緯創,主打自有品牌「瑪吉斯」的正新,也於去年在古茶拉底省建廠。

正新董事長羅才仁上周指出,印度廠4/21試車後生產順利,將加速訓練在地員工,盡速把產量擴大。據悉,該廠首期年產600萬條機車胎,三期完成將達1800萬條,正新印度總座廖正耀日前更發下豪語,表示明年底就要損平。

正新對印度廠的信心,來自客戶本田(Honda)在當地近40%市佔率,有望以「母雞帶小雞」之姿,推升新廠稼動率。事實上,同樣效應也將發生在正新的供應商中橡、台橡,尤其今年第1季前者的印度廠接近損平,後者更已獲利。

中橡董事長張安平上周股東會說,今年印度廠「客戶基礎」擴大,第2季盈餘可望轉正,全年有信心轉盈;由於印度廠稼動率已達90%,中橡正規劃擴增產能。目前中橡印度廠的碳黑產能每年2.8萬噸,是當地第4大碳黑廠。

中橡當地第4大廠
此外,為深耕印度市場,中橡總經理黃伯松透露,公司今年將在新德里設置研發中心,編制約20~30人。加上今年也將落成的台灣研發中心,張安平說,中橡將藉此擴大研發實力,往高附加價值、非輪胎用的碳黑市場前進。

至於台橡,總經理蔡偉強說,印度廠產品認證陸續到手後,讓過去6~9個月營運逐步改善,今年第1季正式轉盈。法人則看好其印度廠今年將首度獲利。至於是否會因應客戶需求擴廠?蔡僅以「廠區還有擴建空間」,未正面答覆。

評析
台灣輪胎龍頭正新印度廠本季啟動,帶動中橡台橡印度廠業績。

 樓主| 發表於 2017-12-16 15: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南港全年營收 拚增雙位數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大廠南港(2101)新產品齊發,包括旗下高端競速胎、針對休旅車的專用胎,以及主打歐洲市場的免釘雪胎等,都將在下半年陸續上市,上述胎種毛利高,加上設計規格齊全,將成為帶動下半年成長引擎,法人預估,全年營收成長雙位數起跳。

南港近期傳來捷報,其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階夏胎AS-2+,在國際知名測試評比中擊敗多家國際一級大廠,名列全球第四,僅以些微差距落後法國大廠Michelin(米其林),在評測出爐後,也將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帶動全球出貨衝刺。

南港近年力拚產能擴充及產品升級,今年首季展現成果,全球總體出貨成長逾三成,以北美成長最為可觀,年增達117%,日本也大幅成長53%,歐洲也在景氣不佳情況下,逆勢成長8%左右,無論代工及自有品牌都有優異表現。南港股價昨(26)日收28元,上漲0.35元。

南港下半年新產品齊發,繼針對美國、日本與紐澳推出高性能胎NS-25在5月上市後,針對休旅車推出涵蓋14吋至22吋計90種規格的SP-9專用胎,以及新一代免釘雪胎SV-3、可打釘雪胎SW-8、四季商用胎AW-8,都將在7月起出貨,將持續擴充獲利動能。

評析
南港下半年新產品齊發,將成為帶動下半年成長引擎,全年營收成長雙位數起跳。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3: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南港上半年營收 增9%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大廠南港(2101)6月營收10.27億元,年增1.9%;累計上半年營收58.21億元,年增9.9%,受惠出貨旺季效應外,也因旗下新豐廠產能擴充有成,加上研發新規格及新產品陸續上市帶動下,營運創佳績,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第3季,預計在高毛利產品帶動下,下半年將穩在成長軌道。

南港近年力拚產能擴充及產品升級,今年首季展現成果,該季全球總體出貨成長逾三成,其中以北美成長最為可觀,年增達117%,日本也大幅成長53%,歐洲也在景氣不佳情況下,逆勢成長8%左右,無論代工及自有品牌都有優異表現。

南港首季表現亮眼,該季營收27.12億元,年增19.5%;稅後純益2.07億元,年增20.5%,儘管遭遇原物料劇烈波動及匯率亂流,營收、獲利締造二成左右的成長佳績,法人預期,南港現階段訂單能見度已看到第3季,下半年受高端產品上市帶動,營運成長可期。南港股價昨(6)日收28.5元,下跌0.05元。

展望下半年營運,公司新產品齊發,繼針對美國、日本與紐澳市場所推出的高性能胎(UHP) NS-25在5月上市後,針對休旅車推出涵蓋14吋至22吋計90種規格的SP-9專用胎,以及新一代免釘雪胎SV-3、可打釘雪胎SW-8、四季商用胎AW-8,都將在7月起出貨,上述新胎種都具高毛利性,將持續擴充獲利動能。

評析
南港現階段訂單能見度已看到第3季,下半年受高端產品上市帶動,營運成長可期。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3: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董座夫婦 贈子9萬張股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正新董事長羅才仁和夫人邱麗卿昨(11)日公開申報轉讓9萬張正新股票,給長子羅元佑和次子羅元隆,按照正新昨日收盤價每股65.7元計算,市值高達59.13億元。

正新發言系統表示,純屬家族的理財規畫,羅元佑為家族長孫,無論未來接班與否,按傳統都擁有其「特留分」。

羅才仁和夫婦11日公開申報,贈與長子和次子市價59.13億元股票;其中,羅才仁轉讓6萬張給羅元佑,總價值39.42億元,占羅才仁正新持股的17.5%;邱麗卿則轉讓3萬張給羅元隆,占她正新持股的51.7%,可說把一半以上持股都轉讓給兒子。

其中,羅元佑持股引起外界矚目,身為家族長孫的他,此次獲父親贈與前已擁有正新近7.8萬張持股,此次贈與進帳後,持股暴增至13.8萬張,名列正新第五大股東,身價高達90.7億元。


評析
羅元佑此次贈與進帳後,持股暴增至13.8萬張,名列正新第五大股東,身價高達90.7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3: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羅結家族 理財低調…家族億萬富豪多

經濟日報 記者 高行

向來低調的正新羅結家族,一直位在富比世台灣財富榜上,家族內出了不少「億萬級」富豪,創辦人羅結將正新推上全球第九大輪胎集團寶座,2014年啟動二代接班,由二子羅才仁接任集團董座。

羅結大女婿陳秀雄統籌負責旗下正新廈門,羅結二女婿陳榮華擔任集團總經理,形成三人共治的鐵三角。而去年底陳榮華退休,由羅才仁兼任總座,打破共治局面,由羅才仁獨掌大局。

羅家在理財方面向來低調保守,除羅才仁夫婦持續將名下股票轉移給兒子外,2014年以來,家族計至少申報轉讓超過46萬張股票,股價從53元到88元不等。正新向來以家族董事個人理財規畫回應,外界揣測,可能部分原因為繳稅或節稅需要,更可能和家族接班布局和資產規畫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家族手上大部分股票並未在市場上求售,而是洽特定人,對公司經營權仍具一定的掌控力。

評析
羅家家族手上大部分股票並未在市場上求售,而是洽特定人,對公司經營權仍具一定的掌控力。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4: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建大出貨價喊漲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第2季起隨BD價格崩跌,合成橡膠也跟著走跌,輪胎廠成本壓力舒緩,預期第2季毛利率有望穩步回升,穩住旺季獲利。

不過,正新(2105)和建大聯袂表示,由於前波原料價遽升時,考量下游經銷商接受度,並未充分漲價,也因此儘管原料回跌,仍會繼續調漲價格,反映先前「該漲未漲」的部分。

丁二烯(BD)價格去年第4季暴漲,帶動合成橡膠報價走揚,加上天然橡膠也因產地水患因素走漲,導致輪胎廠正新、建大等成本遽增,獲利承壓,其中正新首季毛利率驟降至25.7%,較去年平均30.9%減少逾5個百分點;建大毛利率也從去年平均27%滑落至首季的21.3%。

據了解,正新和建大第2季對下游價格的調漲不如預期順利,主要因緇博、大王、華東等大陸本土輪胎廠反映原料走勢,期間紛紛調降售價3%~6%,導致正新、建大的反向調漲動作受阻。正新和建大預計第3季繼續調漲出貨價,將成為下半年能否將獲利拉回成長軌道的關鍵因素。

正新股價昨(11)日收65.7元,上漲0.7元。

評析
正新和建大第2季的調漲不如預期順利,第3季繼續調漲,將成為下半年能否將獲利拉回成長軌道的關鍵因素。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4: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3 21:05 編輯

轉貼2017年7月1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建大今年出貨 估增10%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大廠建大(2106)下半年搭上共享單車熱潮,旗下自行車胎產能滿載,今年出貨預估成長10%,轎車胎也積極打入原裝組車(OM)市場,在大陸供應予東風本田、廣州本田等外資車廠,下半年營運將急起直追。

建大複製於北市Ubike的成功經驗,積極搶進中國大陸共享單車市場,目前是2大共享單車品牌ofo、Mobike主要輪胎供應商,其中,ofo今年預估新增1,000萬台單車,Mobike也將增加700至800萬台單車,除了吃光建大在中國大陸的自行車胎產能外,還從越南廠、印尼廠、台灣廠調貨因應。

建大預估,今年自行車胎銷售目標逼近540萬條,較去年成長超過一成,是營收主要成長動能,內部也特地因應中國大陸所需,開發免維修的自行車用一體胎,在上海車展推廣給共享單車業者,反應熱烈。建大股價昨(14)日收47.55元,上漲0.15元。

除了自行車外,轎車胎的耕耘重點在於打進組車廠市場,提高建大的品牌能見度,除了中國大陸自主車品牌市場外,今年正式打入日系合資廠,開始供貨東風本田、廣州本田;新產能方面,越南廠、雲林廠新增的轎車胎產能也預計在明年投產。

建大旗下雲林石榴班新廠6月中啟用,未來雲林舊廠成品庫存能夠轉移至石榴班新廠倉庫,舊廠就有空間再投入新產線;雲林廠生產線預計明年第1季安裝並試產,未來可以再增加日產1,000條的PCR轎車胎產能,讓台廠的PCR胎日產能增加至7,000條。

評析
建大下半年搭上共享單車熱潮,旗下自行車胎產能滿載,今年出貨預估成長10%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6: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華豐自行車胎 訂單滿載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廠華豐(2109)5月完成大陸常熟新廠動遷,接單和擴產效益浮現,公司表示,已接獲多家自行車廠商訂單,現階段自行車胎訂單已滿載。

法人預估,隨產能持續開出,常熟新廠今年有望貢獻華豐約8億元,占其營收比重12.6%。

華豐旗下常熟新廠5月間完成動遷,主要生產自行車胎、機車胎與內胎等。華豐執行長陳靖塘表示,已接到多家自行車廠商訂單,目前自行車胎訂單已滿載。法人估算,該廠今年產值可達8億元左右,較去年提升近五成。

華豐旗下蘇州廠則主力生產轎車胎,以13至17吋規格為主,日產能在第2季由2,000餘條增至3,600條。

評析
華豐近來積極增建廠房,擴大產能布局,剛搬遷完成的中國常熟新廠接單報捷,為營運增添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6: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胎亮相,建大營運添柴火

施蒔穎/台北報導

輪胎大廠建大 (2106) 積極提升研發技術能量,宣布推出高層次產品─KR41高性能轎車胎,已通過歐洲第三方測試機構,證明可媲美國際知名輪胎大廠,目前首要瞄準歐洲市場,預料將大幅提升建大在歐洲的營業額,後續再進軍其他市場,預期將進一步推升營收和獲利表現。

建大表示,此次發表的高性能轎車胎,是採用非對稱花紋設計,能夠兼顧乾濕地性能表現。另外,因搭配獨特膠料層,可有效降低路面顛簸所造成的震動,以提升舒適性,而且為了因應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膠料配方也因地制宜做了調整,以符合當地市場需求。

建大指出,KR41屬高技術層次的產品,主要是針對歐洲市場所開發設計,目前已經開始銷售,預估KR41的投入對建大在歐洲的營業額將明顯提升。

建大進一步表示,除了歐洲市場,後續也將在台灣、中國、東南亞、紐澳等市場也將陸續上市,預期KR41加入建大的產品線後,對建大營收與獲利提升有很大的助益。

評析
KR41屬高技術層次的產品,主要是針對歐洲市場所開發設計,目前已經開始銷售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7:2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7 15:05 編輯

轉貼2017年7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輪胎廠搶市 新品競出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國內輪胎廠拚產品升級,近年在海內外擴建研發中心,如今展現效益,建大(2106)8月將宣告推出KR41高性能轎車胎,首站搶攻歐洲市場。南港新產品齊發,本月多款雪胎及大尺寸休旅車胎上市,主打美、日市場。龍頭正新今年則主打新研發的HP5轎車胎,將帶動集團獲利衝刺。

建大下月將宣布推出新一代KR41高性能轎車胎,該產品已通過歐洲第三方機構測試,證明可媲美國際知名輪胎大廠,建大指出,此次發表的高性能轎車胎採非對稱花紋設計,能夠兼顧乾濕地性能表現,另因搭配獨特膠料層,可有效降低路面顛簸所造成的震動,以提升舒適性,而且為了因應全球不同市場,膠料配方也因地制宜做了調整,以符合在地化需求。

建大「KR41」轎車胎首站瞄準歐洲市場,預料將大幅提升集團在歐洲銷售,後續也計畫在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及紐澳等地上市,搶攻全球市場,將進一步推升營收和獲利表現。建大股價昨(27)日股價收47.3元,上漲0.05元。

正新近年策略鎖定高值化產品,旗下失壓續跑胎、四季胎及16~19吋的轎車胎去年上市後,由長三角一帶擴散到整體大陸市場,銷售火熱,並帶來產品組合改善、毛利率提升效益,今年則再接再厲,主打新研發的HP5高性能轎車胎。

正新旗下「HP5」汽車胎今年獲得大陸汽車雜誌「輪胎王中王大賞」,及歐洲Professiona1 Driver評價第三名等多項殊榮。

正新國內部副總廖正耀表示,目前不少BMW及賓士車主,在二次換胎時選擇安裝該款輪胎,代表其品質已和國際一線輪胎廠不相上下,可說是集團進軍高階車胎的代表作。

南港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階夏胎「AS-2+」,日前在國際知名測試評比中擊敗多家國際一線大廠,名列全球第四,大幅提升品牌形象,本月起休旅車專用胎「SP-9」及新一代雪胎、四季胎將陸續在美國、日本上市,上述新胎種都具高毛利性,將持續帶動獲利衝刺。

評析
南港新產品齊發,本月多款雪胎及大尺寸休旅車胎上市,主打美、日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8-1-3 21:07: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輪胎雙雄 大手筆設研發中心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正新(2105)董事長羅才仁今年股東會宣告,力拚2026年躍居全球前五大輪胎廠,也大手筆擴充研發能量,耗資近15億元的昆山研發中心第二期擴建,即將在年底完工,將成為旗下最大規模研發中心,大幅擴充研發實力。

正新表示,昆山研發中心擴建,主要著眼中國大陸本土及合資車廠發展趨勢,現今大陸新車款推陳出新,所需輪胎規格、花紋及配方愈趨多元,先前研發資源已不敷所需,因此必須將原有研發項目予以細化及深化,以因應對岸組車和售後市場需求。

昆山研發中心擴建完成後,將引進高端研發及檢測設備,研發人員將分三期進駐,由原本300名研發人員擴增至600名。正新旗下上海、廈門、荷蘭及美國亞特蘭大的四座研發中心,今年也計畫擴充人員和設備,集團今年研發和行銷費用超過百億元。

建大近年力拚衝高轎車胎比重,前年投入1億元擴充美國研發中心人員和設備,加速推出卡車胎、四季胎及高性能胎等新產品,並搶進日系車廠供應鏈,為因應大陸本土車廠崛起,後續計畫在昆山設置研發中心,有利加速搶攻對岸組車市場。

建大也規畫在德國設置研發中心,正密集進行研發人員招募,功能和規模將比照美國研發中心,為打進歐洲車廠供應鏈做準備。

評析
建大規畫在德國設置研發中心,正密集進行研發人員招募,功能和規模將比照美國研發中心,為打進歐洲車廠供應鏈做準備。

 樓主| 發表於 2018-3-7 15:04: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8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華豐聯貸16億 償債擴產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廠華豐(2109)昨(2)日宣布與台銀簽署16.5億元的聯貸案,其中10億元將償付先前銀行借款,其他6.5億元將投注彰化花壇廠增建輕卡車胎及運動休旅車胎產線,並規畫興建泰國三廠生產內胎。

華豐獲得以台銀為首的16.5億元聯貸資金後,規畫其中10億元將先償還先前銀行借款,改善財務結構,據了解,華豐在2013年簽署約15億元的聯合授信案,先前已償還5億元,剩下10億元由新借款支付。

其餘6.5億元則投入擴充營運規模,華豐旗下彰化花壇廠目前為煉膠廠,著眼輕卡胎和大尺寸休旅車胎未來需求看俏,上半年即規畫在該廠新增輕卡胎和休旅車胎產線,預定明年啟動試產,主力輪胎尺寸為18至22吋,正式量產後,該廠規畫年產值可達12億元。華豐股價昨日以11.1元平盤作收。

華豐也將擴大內胎和轎車胎生產規模,計畫尋找建廠用地覓增設泰國3廠,以生產內胎為主;另由於今年美國接單暢旺,旗下彰化大村廠轎車胎的日產能年中提高一成,達2,200條,為擴大轎車胎布局,也著手在雲林斗六等一帶覓地設廠。

華豐旗下常熟新廠5月間完成動遷,現階段自行車胎產能滿載,加上轎車胎接單也有所成長,法人預期今年營運將比去年佳。

評析
華豐常熟新廠自行車胎產能滿載,加上轎車胎接單也有所成長,今年營運將比去年佳。

 樓主| 發表於 2018-3-11 14:27: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1 14:29 編輯

轉貼2017年8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建大 下半年營運衝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雙雄正新(2105)、建大下半年新廠擴產效應展現,旗下機車胎出貨將直線增溫,加上共享單車商機拉抬,下半年業績將急起直追,超越上半年表現。

正新印度新廠首期規畫年產600萬條機車胎,6月正式投產,進展順利,隨人員訓練陸續完成,預計年底至少開出二成以上產能,明年底達損益兩平。據了解,正新印度廠投產前已拿到訂單,主要供應日系本田車廠,後續將進行二、三期擴廠計畫,拚年產1,800萬條,搶攻當地品牌和售後市場。

正新看好印度市場潛力,指當地年產機車1,800萬台,僅組車胎市場便高達3,600萬條,為台灣的30倍以上,售後(RE)規模每年更上看3億條,且市場供不應求,將成為拉抬集團成長的新引擎。正新股價昨(3)日收60.5元,下跌0.6元。

機車胎外,正新旗下卡車胎和自行車胎也是成長亮點,大陸官方嚴打超載帶動卡車需求量增加,加上正新打進大陸長春一汽的卡車胎組車鏈,下半年出貨成長可期。自行車胎方面,受惠對岸大陸共享單車需求量爆發,全年銷量預期年增三成。

建大也受惠大陸共享單車需求潮,繼上半年每月接單衝破百萬條後,下半年每月將增至200萬條以上,帶動今年整體自行車胎成長逾三成,不僅自行車訂單大有斬獲,歷經三年認證磨合,旗下轎車胎也正式搶進東風本田的供應鏈,成為其正胎供應商,繼4月啟動供貨後,下半年出貨放量,集團同步與二大日系及美系車廠密集接洽,下半年有望搶進其組車供應。

法人指出,輪胎雙雄上半年受制原料成本墊高及匯損因素,營運以持穩為目標,下半年受惠新產能開出及自行車胎景氣回復,加上膠料成本下滑,業績有望急起直追,全年呈先蹲後跳格局。

評析
輪胎雙雄下半年受惠新產能開出及自行車胎景氣回復,加上膠料成本下滑,業績有望急起直追

 樓主| 發表於 2018-3-11 14:27: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1 14:30 編輯

轉貼2017年8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華豐 搶下陸共享單車訂單

劉朱松/彰化報導

大陸共享單車今年陸續在各大城市鋪點,中部三大輪胎廠也因而受惠。國內老字號自行車胎廠華豐橡膠昨(3)日宣布,已分別取得小米、ofo、赳赳,及優拜等多家共享單車的自行車胎訂單;另也成為新加坡oBike的車胎獨家供應商。華豐估今年度可拿下大陸共享單車輪胎市場的一成占有率。

小米旗下騎記的電動助力折疊自行車、公路自行車,原本第一波都採用正新的瑪吉斯(Maxxis)車胎,但華豐已拿到第二波16吋的電動助力折疊自行車胎訂單,總數量達7、8萬條,目前已先出貨1萬條,其餘訂單預定9、10月出貨完畢。

至於小米的童車輪胎,全由華豐大陸廠供貨,第一代車款已交出3千多輛所需輪胎;另小米旗下納恩博的獨輪平衡車,所需14吋輪胎訂單,近100%均由華豐供貨,每月供應7、8千條輪胎。

摩拜與ofo單車,號稱大陸前二大共享單車廠商。其中,ofo建置共享單車粗估7、8百萬輛,華豐約占1成;另建大也透露,其出貨量約占ofo的3、4成。

至於摩拜採用一體成型車胎,而非傳統橡膠車胎,目前除了廣州耐動信息科技供貨外,包括正新及建大也有供貨。至於赳赳單車,華豐供應其車胎占6成;優拜單車,華豐供貨占3、4成。

法人認為,因輪胎原材料價格下跌,讓輪胎的報價也隨之下滑,使得華豐今年前7月大陸內銷自行車胎數量的年增率,雖可達13、14%,但同期的營收年增率,恐怕只能成長5~10%。

評析
華豐宣布已分別取得小米、ofo、赳赳,及優拜等多家共享單車的自行車胎訂單。

 樓主| 發表於 2018-3-11 14:27: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1 14:29 編輯

轉貼2017年8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上半年EPS 1.12元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龍頭正新(2105)公布財報,上半年稅後盈餘36.43元,年減54.59%;每股稅後純益(EPS)1.12元,創下近10年來的新低紀錄,主要是受到上半年原料劇烈波動,公司針對下游調漲出貨價不及,導致獲利嚴重侵蝕。

展望下半年營運,公司表示,由於原料價格已大幅下滑,成本壓力驟減,加上印度新廠產能開出,業績有望急起直追。

正新上半年營收570.1億元,年減5.6%;稅後純益36.43億元,年減54.6%;每EPS為1.12元,創2007年以來新低紀錄。營收小減,獲利重摔,主要受上半年原物料價格劇烈波動衝擊,據了解,輪胎主要原料人工橡膠和天然橡膠去年第4季以來價格直線上升,讓輪胎廠備料措手不及,無力備妥低價庫存因應,正新原本計畫將原料成本轉嫁予下游經銷商,但礙於市場接受度進展緩慢,導致上半年獲利遭原料成本大幅侵蝕,加上新台幣升值產生匯損,毛利率自去年底維持30.9%水準,今年上半年滑落至24.2%。

正新指出,上半年市場需求和出貨動能仍維持穩健水準,特別是第2季為夏胎出貨旺季,唯獲利遭原料成本侵蝕。展望下半年營運,由於人工膠和天然膠價格在第2季已大幅回落,成本壓力逐漸減緩,加上第3季仍旺季延續,印度新廠產能也自年中起穩步開出,預計下半年業績將顯著回溫。正新股價昨(10)日收60.8元,下跌0.3元。

正新昨日同步公布7月營收92.66億元,年減3.9%。法人預期,下半年印度新廠擴產效應展現,首期規畫年產600萬條機車胎,出貨將直線增溫,加上共享單車商機拉抬,下半年業績將急起直追,超越上半年表現。

評析
下半年由於原料價格已大幅下滑,成本壓力驟減,加上印度新廠產能開出,業績有望急起直追。

 樓主| 發表於 2018-3-11 14:28: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8月14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灣之光 建大衝歐洲市場 賽道秀新胎
未來5年將推多款歐規產品 歐洲營收比重上看23%

【侯良儒╱彰化報導】

擴大布局
輪胎廠建大(2106)昨在車輛測試中心舉辦新汽車胎KR41產品試駕會,宣示擴大歐洲布局。據悉,在副董事長楊啟仁規劃下,建大未來5年將透過多款「Euro ready」(合乎歐規)產品,把歐洲營收比重拉至23%以上,成為建大第3大市場。

有別於國際一線大廠如普利司通、米其林,經常以大型產品發表會,甚至舉辦餐廳票選,衝刺品牌知名度;台灣「輪胎雙雄」正新(2105)、建大卻是相對「憨慢」,多認為與其花大錢買廣告,不如讓消費者肯定產品品質,再藉由口碑流傳打開市場。

正新建大口碑行銷
因此建大昨大動作邀請上百名經銷商與媒體,針對新產品KR-41進行實地操駕,被認為較以往策略「反常」。副總經理陳昭榮不諱言,KR-41是1款針對頂級轎車設計的性能胎,理應在賽道上展現、而非僅在飯店做簡報,「就是要讓消費者好好體驗」!

陳昭榮透露,3年前KR-41展開研發後,其實不到半年就要準備上市,但當時一位建大歐洲辦公室的研發主管認為,若要耕歐洲市場、產品就該「Euro ready」,遂讓KR-41重啟研發,後續並交由美國研發中心負責,經過一番波折,新品終於去年底問世。

陳昭榮表示,KR-41重新開案至研發成功的2年半,進度曾有7~8個月原地踏步,團隊檢討後,歸咎是預算問題,「當時副董說,一個公司要擴展業務,最重要就是消費者的認可,這其中除了品質外,就是產品性能,所以要研發、就要不惜成本!」

今年迄今,建大5月在義大利,8月在台灣、中國,陸續舉辦KR-41產品試駕會。建大團隊表示,其中歐洲市場自4月開始銷售後,累計至今出貨接近3.5萬條,換算每月量能約1萬條;而之於台灣市場,KR-41則預計10月上市,單條含工價約3000元上下。

美歐皆設研發據點
昨建大不斷強調KR-41是旗下首款Euro ready產品,也顯見其對歐洲市場的強烈企圖。據了解,負責建大歐美市場推廣的楊啟仁,已向內部下達要以5年時間,將歐洲市場的營收比重,從目前的9%、翻至與北美市場相同的23%,確立支撐公司營運的第3隻腳。

針對歐洲市場,建大除了強打Euro ready產品外,主管表示,未來還將擴大在歐洲的研發人員規模,藉以推出更多「接地氣」的產品。事實上,去年建大歐洲辦公室的人員數,整體編制僅區區2人;然而,在持續招募研發與產品經理後,目前人數已達7~8人,未來則有望逾20人。

近年建大不僅在歐洲設研發據點,2015年11月更於美國輪胎大城阿克隆(AKRON)成立美國研發中心,投資金額粗估1000萬美元(約3億元台幣),未來人員編制上看60人。截至目前,建大在台灣員林、中國昆山、美國阿克隆、歐洲德國等4處皆有研發中心。

建大小檔案
創立年度:1962年
董事長:楊銀明
副董事長:楊啟仁(兼總經理)
資本額:87.4億元
主要業務:輪胎、輪圈製造
廠區位置:台灣、中國、越南、印尼、美國
市場營收比:中國36%、北美23%、亞洲17%、中南美9%、中東7%、歐洲9%
去年業績:營收294.9億元、毛利率27.1%、稅後純益30.9億元、EPS(每股純益)3.5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評析
建大宣示擴大歐洲布局,未來5年將透過多款Euro ready產品,把歐洲營收比重拉至23%以上,成為建大第3大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8-3-11 14:30: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1 14:36 編輯

轉貼2017年8月14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陸市場殺價激烈 輪胎雙雄第2季毛利率慘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017年8月14日電

輪胎雙雄公布第二季財報,由於中國大陸市場殺價競爭激烈,包括正新 (2105) 、建大 (2106) 單季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掉了約10個百分點。

正新第二季合併營收新台幣283.68億元、季減1%、年減8.55%,毛利率降至22.69%,較去年同期大減10.23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7.4億元、季減10.49%、年減56.76%,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53元。

正新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570.1億元、年減5.56%,毛利率24.19%,較去年同期下滑8.3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36.85億元、年減54.34%,EPS約1.12元。

建大衰退更為嚴重,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78.02億元、季增6.82%、年減1.8%,毛利率掉到20%以下,僅剩18.74%,稅後純益523萬元,單季EPS僅0.01元;上半年合併營收151.06億元、年減0.21%,毛利率守住20%,但較去年同期大降8.17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09億元、年減86.09%,EPS約0.24元。

建大財務主管表示,第二季油價雖有回升,加上中國大陸自有品牌輪胎殺價競爭,成本反映在產品價格上有限,造成毛利率遭到大幅壓縮,是獲利衰退的主因,此外,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也讓在中國大陸有不少美元部位的建大持續受到匯損衝擊。

不過,毛利遽減的狀況在7月已經獲得改善,建大財務主管表示,7月獲利已出現回升跡象,加上一線大廠登祿普(Dunlop)、馬牌(Continental)、普利斯通(Bridgestone)、橫濱(Yokohama)近期再啟動漲價機制,中國大陸自主輪胎品牌包括金斯坦、永盛、銀保、橋西等超過數十個地區性品牌也跟進,正新、建大有機會藉由漲價效應提高下半年毛利率表現。

評析
由於中國大陸市場殺價競爭激烈,包括正新、建大單季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掉了約10個百分點。

 樓主| 發表於 2018-3-11 14:30:5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1 14:36 編輯

轉貼2017年8月1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 樂觀下半年營運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龍頭正新(2105)受匯率及原物料劇烈波動衝擊,上半年稅後純益表現大幅衰退,與去年同期相較近乎「腰斬」,公司看好第3季旺季效益,加上匯損及成本利空因素有望消除,且印度、印尼廠產能穩步開出,預期下半年業績將急起直追,大幅超越上半年表現。

正新昨(16)日舉行法說會,公司對下半年營運表示樂觀,指三大因素有助業績回溫,首先為第3季向來為傳統出貨旺季,以主要市場中國大陸、亞太、美國等區域觀察,下游廠商庫存普遍不高,加上人工橡膠、天然橡膠等原物料走穩,對其拉貨意願有助燃效應。

對於衝擊上半年業績主要利空因素匯率和原物料行情,正新表示,第2季起新台幣匯率出現回貶跡象,加上人民幣近期轉貶為升,匯率對大陸占營收比重近五成的正新,轉為有利因素,且主要原料膠材價格在首季達到高峰,第2季起快速下滑,如今則持穩,相當有利後續成本控制。

對於下半年是否繼續調漲出貨價,緩解成本壓力,正新表示,部分組車廠客戶上季已完成調漲,再次調漲仍看客戶接受度,7月國際輪胎大廠喊漲5%,儘管可信度較大陸本土廠為高,但實際漲幅仍有待觀察,其中以機車胎調漲空間較大,而卡車胎空間較小。

對於外界高度關心的「雙印」布局,正新指出,印度廠自年中正式投產後,7月間已拿到當地生產許可,工廠登記和營業登記,該月下旬已正式在當地售後市場銷售,後續將衝刺經銷網,擴大市場覆蓋。

評析
正新第3季匯損及成本利空因素消除,且印度、印尼廠產能穩步開出,下半年業績將急起直追,大幅超越上半年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18-3-11 14:31: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1 14:35 編輯

轉貼2017年8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Gogoro熱賣 正新業績三級跳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正新是電動機車Gogoro獨家輪胎供應商,隨Gogoro推出平價車款出貨暴衝,電動機車胎訂單跟著三級跳,今年7月出貨達1.2萬條,比去年同期增五倍,同時第4季有望可供貨給光陽、山葉、三陽等車廠,高階電動機車胎將成為正新成長最快速的產品。

Gogoro5月底推出平價車款後,銷售拉升,身為專用車胎獨家供應商的正新跟著受益。正新指出,去年該產品每月出貨約2,000條,今年來持續加溫,6月出貨衝破萬條,7月增至相當於6,000台整車量的1.2萬條,預期訂單將一路旺到年底。

正新透露,獨家供貨Gogoro二年的合約已在7月到期,未來不但繼續供貨Gogoro,還可供應其他車廠,有感國內電動機車市場愈來愈夯,光陽、山葉、三陽也將推出電動車款,近期已和正新洽商專用車胎的設計合作,最快第4季出貨。

正新為Gogoro量身打造的專用胎,可說是現有電動機車胎中最高階產品,胎面中間採獨門節省動力設計,胎面雙側需高抓地力,配方和一般機車胎大不同,省電效能可達三成以上。

評析
正新是電動機車Gogoro獨家輪胎供應商,隨Gogoro推出平價車款出貨暴衝,電動機車胎訂單跟著三級跳

 樓主| 發表於 2018-3-12 14:59: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3-12 15:01 編輯

轉貼2017年8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砸150億 強攻輕量化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正新力拚10年內由全球第九大輪胎廠躋身前五強,投資研發不手軟,近年集團研發和行銷費用每年衝破百億元規模,今年更大手筆擴建昆山研發中心,其他四座研發中心也將擴充人員設備,研發和行銷費用將達150億元,創新高,正新強調,「未來只會多,不會少。」

正新董座羅才仁視研發、生產與品牌為集團核心競爭力,又以研發居首,先前投下巨資在對岸昆山設置國際級測試場,加速搶進日歐系高階車款組車供應鏈,隨大陸輪胎廠崛起,正新須跑得更快,上半年投入研發和行銷費用已超過80億元,全年預計達150億元。

正新今年投入15億元擴建昆山研發中心第二期,預計年底完工,將引進高端研發及檢測設備。正新表示,未來各研發中心將以「輕量化」為研發主軸,在環保趨勢下,如何能達到最高效能及極輕化,已成各大輪胎廠研發目標,且「輕量化」意味用料成本降低,對集團提升競爭力也是一大助益。

評析
正新未來各研發中心將以「輕量化」為研發主軸,輕量化意味用料成本降低,對集團提升競爭力也是一大助益。

 樓主| 發表於 2018-3-12 14:59: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8月28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楊銀明:輪胎業過剩改善 下半年漲價
「中國客人拜託多交點貨」 共享單車商機看好


【侯良儒╱台北報導】

走出低迷
建大輪胎(2106)董事長楊銀明接受《蘋果》專訪指出,上半年原料物劇烈波動,確實讓全球輪胎業歷經3年來少見的低迷;不過,隨著中國加嚴環保稽查,將帶來良性的結構調整,他預估下半年產業過剩狀況將改善,產品單價與利潤皆有望向上。

今年春節過後,合成橡膠的價格從4年高點一路滑落,導致滿手高價原料的輪胎業者,失去對下游漲價理由;因此,在價格不及反映成本,台灣5大輪胎廠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約較去年同期下滑3~9成,當中營收規模最小的泰豐(2102)甚至由盈轉虧。

台廠上半年純益大減
楊銀明坦言,今年上半年除了全球前2大廠(普利司通、米其林)外,各地輪胎業者的獲利皆不理想,情況類似3年前中國製輪胎遭美國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後,市場出貨量、單價雙雙下滑,「主要就是因為原材料大漲,但是售價沒跟上去。」

進入下半年,楊銀明觀察,如同去年中國為辦G20,官方透過環保稽查迫使杭州的石化、鋼鐵廠停產;今年隨著8月底的天津全運會、9月初的廈門金磚五國會議陸續登場,兩地輪胎廠也將被迫停工2~3周,「體質弱的會被淘汰,(產能)過剩狀況會好轉。」

中國嚴查勢必漲售價
楊銀明說,在中國政府嚴格執行稽查下,包括輪胎廠的上游供應商,都將因為環保要求而增加成本,此時調漲售價將勢在必行,利潤也有望提升。事實上,龍頭廠正新(2105)上周才向對岸經銷商宣布,9月起TBR(卡車胎)售價將調漲4~5%。

儘管談到建大本身,楊銀明並未明講是否跟進漲價,卻也透露「最近有一些單子在增加」,甚至有些中國客人還要求:「拜託你多交一點貨!」主因就是8月底幾家大廠接連停工後,市場的輪胎供應量將減少,引發近期下游業者的提前採購潮。

印尼越南新廠動起來
面對今年市場的另一亮點「共享單車」,年中出現部分業者倒閉,似乎成長動能不若以往。楊銀明則認為,「我覺得應該是市場稍微飽和,因為當初是大家先丟、搶(市佔率)嘛!」後續歷經量小者不敵量大者,本就會有正常的淘汰潮。

但他提醒,近期不僅有Hellobike等新業者投入該市場,兩大龍頭ofo、mobike更將觸角伸向海外,挺進新加坡、台灣、日本,這將持續擴大共享單車市場。也因為業者需求如實回溫,建大今年對共享單車的輪胎出貨量,應可達到年初設定的1000萬條。

建大今年第2季投產的印尼新廠,楊銀明說,由於印尼「不鼓勵」輪胎進口,使得該國輪胎需求看俏,帶動公司印尼廠的自行車胎,每日生產量已超過5000條,「很多客戶一天就要幾千條!」至於聚焦汽車胎的越南二廠,則預計今年9月試車、明年1月量產。

建大董事長楊銀明談話重點
●今年產業狀況:中國遭雙反以來最嚴峻的1年
●下半年展望:單價、利潤都有望勝上半年
●單價上漲契機:因應舉辦全運會、金磚5國會議,中國加嚴環保稽查,多家輪胎廠被迫停產
●中國汽車市場:雖然購車優惠較去年少,但市場成長率還不錯
●共享單車市場:需求仍將向上,今年建大對相關業者出貨1000萬條
●印尼廠現況:自行車每日產量已逾5000條
●越南二廠現況:預計9月初試車、明年初量產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評析
隨著中國加嚴環保稽查,將帶來良性的結構調整,下半年產業過剩狀況將改善,產品單價與利潤皆有望向上。

發表於 2018-3-19 15: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好了,現在又有機會可以上車了。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因應峰會 正新、六暉、吉源 廈門廠暫停產

工商時報 劉朱松/台中報導

因應第9屆金磚五國峰會在廈門登場,包括正新橡膠、六暉-KY及吉源-KY等公司旗下廈門廠,均已提前生產備貨,且峰會期間均暫時停止生產。因事前已增產與備貨,各家公司旗下廈門廠營運,都沒有受到此次峰會的影響,預計本月6日或7日以後,即可正常營運。

「金磚五國」峰會本月3日至5日在廈門召開。因峰會期間,不僅嚴格管制人車進出,廈門當局還事前柔性勸導廈門各家廠商,在峰會期間暫時性停止生產。

廈門是正新橡膠海外最大營運大本營,包括廈門正新橡膠、正新(廈門)汽車國際文化中心,及廈門正新房地產公司,均位於廈門市集美區;另廈門正新海燕輪胎、正新實業,及正新(廈門)物流公司,均位於廈門市海滄區。

其中,廈門正新橡膠,及廈門正新海燕輪胎公司,去年度營收分別為205.24億元,及115.33億元,躍居旗下大陸第二大及第三大廠,僅次於正新橡膠中國公司(俗稱昆山廠)。

正新協理羅永勵表示,旗下正新廈門廠及海燕廠等,峰會期間均暫停生產,但因當地工廠已提前增產,並把輪胎成品先存放在廈門以外的倉庫,所以,不會影響公司產品銷售的時點。

六暉-KY董事長吳金鹿指出,六暉旗下廈門廈暉及精工部,分別生產機車胎、自行車胎、轎車胎的氣門嘴,及胎壓偵測器(TPMS)氣門嘴。金磚五國峰會期間,公司已暫停生產,但因事前增產,廈門廠已增加20%的庫存量,該廠區員工共約8、900位,峰會期間僅有2、30人留守因應。

同樣地,位於吉源-KY旗下廈門廠,位於廈門同安區,並不在廈門本島,受到影響較小。吉源-KY董事長特助林子閔指出,旗下廈門廠自1日至6日,暫時停止生產三片式馬口鐵罐,且產品庫存水位仍在半個月至1個月,因此供貨無虞。

評析
正新廈門廠及海燕廠等,峰會期間均暫停生產,但因當地工廠已提前增產,不會影響公司產品銷售的時點。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2: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5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房市低迷 三黃一劉不再風光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17年9月5日電

數年前房市炒手「三黃一劉」的黃勇義遭台北地院判刑4年。房仲表示,政府先前打房嚴厲,「三黃一劉」已漸淡出房市,或是轉入其他投資。

國內房市有4位知名炒房大戶,號稱「三黃一劉」,包括黃勇義、黃文雄、黃家進與劉月釵(綽號劉媽媽),其中黃勇義夫婦涉以人頭戶在大台北地區購買1919間房屋,交易金額達新台幣264億元且逃稅20億元,遭檢方起訴。

台北地檢署於民國101年底偵結起訴黃勇義和妻子郭枝芬,歷經4年多審理,台北地院今天認定逃稅逾17億元,依共犯稅捐稽徵法的逃漏稅捐罪判黃姓夫婦各4年徒刑。可上訴。

黃勇義從102年7月起擔任華豐橡膠 (2109) 總經理至今。華豐橡膠傍晚發出重大訊息,目前尚未收到判決書。待判決書正式送達後,華豐會依照「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規定進行相關必要措施及公告。

華豐強調,這起案件是總經理個人行為,非關公司營運,對華豐財務及業務並無任何影響。

不願具名的資深房仲表示,當年還沒有實價登錄和奢侈稅時,「三黃一劉」成為台灣短線炒房的巨頭,不過隨著政府各種打房措施和稅制愈趨嚴格後,整個房市氛圍從103年起急轉直下至今,整體氛圍不再是當年炒房者的天堂,也因此「三黃一劉」漸淡出市場。

這位房仲業者說,除了黃勇義改行擔任華豐橡膠總經理之外;黃文雄成立台北市不動產聯盟協會成為首屆理事長,他同時也與房仲界數位重量級人物,共組東森建設,將從房仲業進軍營建業。

另外,「帥過頭」黃家進後來轉進代銷界,近年仍在房市中打滾,且相中苗栗大埔重劃區等地;劉媽媽(劉月釵)則減少進出店面交易。「三黃一劉」也隨著近年來房市低迷,不再風光。

評析
政府先前打房嚴厲,「三黃一劉」已漸淡出房市,黃勇義從102年7月起擔任華豐橡膠總經理至今。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3: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7 14:22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正新、建大 啟動第二次漲價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主要原料膠材第3季起暴漲逾一成,獲利陷入低潮的正新、建大啟動今年第二次漲價,正新9月起調高卡車胎出貨價4%~5%,建大則全線調漲3%~5%,南港也醞釀10月起調漲,搶救毛利大作戰開打。

天然橡膠和人工橡膠占輪胎成本比重六成,上半年價格上沖下洗,波動劇烈,國內輪胎廠布建低價庫存不及,加上調漲售價不足反映成本,正新、建大、南港、華豐、泰豐等五大輪胎廠獲利直線衰退,毛利率下滑3.3至9.5個百分點。

國際膠材價格自7月低點起漲,迄今漲幅逾一成,導致輪胎廠再度面臨成本壓力,國際一線輪胎廠米其林、馬牌、橫濱、登祿普等紛紛調漲出貨價,調升幅度3%至5%不等,對岸本土大型輪胎廠調漲幅度甚至達8%,正新、建大等國內龍頭廠也跟進。

對調價向來偏保守的正新採階段式漲價策略,由膠料占比較大的卡車胎先漲起,8月中旬先行調漲3%後,近期宣布本月1日起再調漲4%~5%,至於其他汽車、機車、自行車胎種,儘管正新尚未釋放調價訊息,但市場評估,由於其汽車胎占比逾四成,為影響獲利大宗,後續恐非漲不可。

建大則採全面性調漲策略,8月起旗下轎車、機車和自行車胎陸續調漲3%~5%,有鑑於天然橡膠進入旱季,加上人工橡膠也隨油價走升恐需漲,不排除9月後再續漲一波,跟上原物料漲幅。

繼正新、建大陸續調價後,國內二線廠南港、華豐、泰豐等也將陸續跟進,其中以生產轎車胎為主的南港已評估下月起調漲3%~5%,加入漲價行列。

上半年國內輪胎廠由於成本反映在產品價格上有限,造成毛利率遭到大幅壓縮,其中正新上半年毛利率滑落至24.2%,較去年同期掉了8.3個百分點;建大毛利率也從去年的28.2%滑落至20%。法人指出,下半年膠料價格恐持續震盪下,廠商調價能否跟上原料漲幅,成為重啟獲利的關鍵。

評析
下半年膠料價格恐持續震盪下,廠商調價能否跟上原料漲幅,成為重啟獲利的關鍵。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3: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輪胎廠漲價 帶動台橡、中橡印度業績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龍頭正新印度廠一期年中投產,年產600萬條機車胎,年底產能拉升至四成,明年產能全開,帶動原料供應商台橡及中橡旗下印度廠業績衝刺,今年不但預期虧轉盈,隨正新印度廠二、三期產能接力啟動,「雙橡」印度廠有望成為未來獲利金雞。

正新印度廠投產前,上游原料供應商台橡及中橡均已卡位印度設廠,台橡供應人工橡膠,中橡則供應碳黑,主要考量印度龐大的車胎市場,也基於多年和正新密切合作關係,支應當地原料供應,與其共同成長。

台橡和中橡布局印度以來,卡在供需和認證問題,近年虧損連連,今年則由於正新印度廠拉貨加持,帶來轉盈契機。台橡年初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0~80%,首季已接近損平,第2季後受惠正新印度廠訂單持續增溫,全年有望獲利。

中橡也指出,今年印度廠「客戶基礎」擴大,第2季將轉盈,全年有信心維持獲利。

據了解,中橡印度廠的碳黑產能每年2.8萬公噸,是當地第四大碳黑廠,第2季產能利用率已衝到九成,隨國際車廠及輪胎廠加速在當地擴大產能,將成為帶動獲利的重點區域。

正新印度廠主力供應當地市占達四成的本田(Honda)機車廠,後續將搶攻本地車廠及零售市場,長期目標為興建二、三期新廠,機車胎年產能從提高至1,800萬條,並規畫加入轎車胎產線。

評析
隨正新印度廠二、三期產能接力啟動,「雙橡」印度廠有望成為未來獲利金雞。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3: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輪胎雙雄 8月營收回神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雙雄正新(2105)、建大昨(11)日公布8月營收,正新8月營收97.43億元,擺脫連五個月的年減趨勢、年增0.1%,建大8月營收25.38億元、年增6.6%,雙雙受惠匯率利空因素減緩及產品調價。

正新表示,8月營收恢復正常水準,主要歸功匯率利空因素減緩,儘管新台幣仍小幅升值,但占六成比重的大陸市場,近期因人民幣強勢升值,促使帳面營收有所增加。正新股價昨日收61.5元,上漲0.4元。

建大8月起進行轎車、機車及自行車胎全系列調漲,加上共享單車胎接單暢旺,帶動當月營收年增有不錯水準。展望後續營運,法人預期,由於成功轉嫁成本,加上共享單車胎出貨加持,第3季毛利率有望回溫,扭轉前季獲利疲弱表現。

評析
受惠匯率利空因素減緩及產品調價,輪胎雙雄8月營收恢復正常水準。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建大攻共享單車 出貨衝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大廠建大(2106)搭上對岸共享單車熱潮,旗下供應共享單車胎出貨今年直線加溫,董事長楊銀明表示,下半年已被訂單追著跑,每月訂單逾百萬條,全年出貨預期千萬條以上。

大陸共享單車經濟去年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崛起,今年快速向二、三線城市滲透,帶動其單車需求直線加溫;不過,年中傳出部分業者倒閉,似乎成長動能不若以往,據楊銀明觀察,此為「大吃小」的正常市場淘汰,兩大龍頭ofo及mobike(摩拜)將挺進新加坡、台灣、日本等新市場,Hellobike等新業者仍爭相投入,共享單車市場將持續擴大。

建大去年即布局對岸共享單車市場,起初月接單約15萬條,隨市場愈來愈夯,接單量三級跳,下半年每月訂單超過百萬條,不但吃光建大在大陸的自行車胎產能,還從越南廠、印尼廠、台灣廠調貨因應。建大昨(12)日收43.35元,漲0.1元。

楊銀明表示,很多客戶拜託建大多交點貨,被訂單追著跑,全年出貨至少站上1,000萬條,不但填補自行車胎訂單缺口,亦對今年業績產生明顯挹注。

建大共享單車專用車胎主力供應ofo、摩拜二大品牌旗下組裝廠,包括鴻海富士康、富士達、三田、永琪、飛鴿等;其中,ofo預估今年新增1,000萬輛單車,mobike也將增加700萬至800萬輛單車。同時,建大為因應大陸市場特殊需求所需,開發免維修的自行車用一體胎,獲得許多客戶青睞。

大陸共享單車不但在境內紅火,今年龍頭業者更鎖定美國、英國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場,盼擴大營運規模。建大透露,為因應下一波成長需求,摩拜和ofo二大陣營近來針對供應鏈積極固樁,未來可能會直接對車胎廠下單,確保貨源供給無虞。

評析
建大下半年已被訂單追著跑,每月訂單逾百萬條,全年出貨預期千萬條以上。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7 14:22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輪胎雙雄海外擴產 有成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雙雄海外擴產超預期,正新(2105)印度廠年中投產以來,產能利用率快速拉升,年底將達近五成,預計明年拉升至滿載,達年產600萬條機車胎目標。

建大印尼廠和越南二廠明年也將發揮效益,成為主要成長動能。正新股價昨(22)日收61.1元,下跌0.6元。

正新印度廠一期從建廠到投產僅耗時一年,打破集團紀錄,內部評估,隨近期產能快速拉升,預計年底前產能利用率將達五成,明年進一步滿載,同時達損益兩平,也將創下單一廠區最快損平紀錄。

該廠首期規畫年產能為600萬條機車胎,明年一期營運上軌道後,將陸續進行二、三期工程,規畫年產能各為600萬條機車胎,若三期全數上線,集團機車胎產能將從目前6,870萬條增至8,670萬條,產能增幅26.2%。

正新董事長羅才仁對印度市場信心十足,他表示,只要到印度實地觀察會嚇一跳,當地車水馬龍,要過個馬路都很困難,機車一台接一台!

當地一年的機車銷量為1,600萬台,換算輪胎需求,則一年光是新車用胎量就達3,200萬條。

正新之所以布局印度,是受長期合作夥伴日本本田之邀,本田機車在印度市占達四成,若2020年仍維持相同市占率,其機車年銷量將達800萬台,換算用胎量為1,600萬條,而正新印度廠開出九成的產能利用率,即可滿足本田全部需求,另外一成則可供應售後換胎市場。

正新同時投入的印尼新廠,期年產能規畫600萬條機車胎,受限當地行政效率,進度則稍落後印度廠,自7月試產後,9月正式投產,產能穩步拉升。

建大海外布局集中在印尼和越南,其中印尼新廠第2季投產,規畫年產機車胎120萬條,自行車胎180萬條,現階段自行車胎產能已接近滿載,達日產5,000條以上規模。

另在建中的越南二廠則主攻轎車胎,預計第4季試產,初期小量生產,長期規畫年產能為150萬條。

評析
正新印度廠投產以來,產能利用率快速拉升,年底將達近五成,預計明年拉升至滿載,達年產600萬條機車胎目標。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法人:輪胎廠Q4毛利率回穩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受匯損及原物料波動衝擊,國內輪胎廠上半年業績大縮水,龍頭正新(2105)、建大獲利都跌破金融海嘯時紀錄。

展望下半年營運,法人評估,第3季各輪胎廠仍有高價原料庫存,但受價格調漲推動,獲利表現有望優於前季,第4季則在轉用低價庫存下,毛利率顯著轉穩,帶動獲利回復正軌。

輪胎主要原料天然膠和合成膠,上半年價格劇烈波動,輪胎漲價幅度追不上膠料漲幅,加上匯損衝擊,導致輪胎廠獲利遭受嚴重侵蝕,其中正新上半年毛利率滑落至24.2%,較去年同期掉了8.3個百分點;建大毛利率也從去年的28.2%滑落至20%,南港、華豐及泰豐也滑落3.3至9.5個百分點不等。

為挽救毛利率,正新8月調漲膠料占比較高的卡車胎售價,建大自9月起進行全產品線調漲,但法人評估,各輪胎廠第3季主要還是用到先前購入的高價庫存,真正調漲出貨價則要8、9月才開始進行,即使對拉抬毛利率有所助益,但效益有限,該季獲利僅能小幅超越前季。

不過,各輪胎廠第4季則可轉用低價原料庫存,加上調漲出貨價效益,成本壓力有望大幅減輕,在匯率走穩的條件下,整體獲利情況有望回穩。

評析
第3季各輪胎廠受價格調漲推動,獲利表現有望優於前季,第4季則在轉用低價庫存下,帶動獲利回復正軌。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5: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7 14:20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全球輪胎廠前10出爐 正新營收逆勢增

劉朱松/台中報導



Tire Business最近公布的「2017年全球輪胎排名」(以2016年度營收計算),前十名的名次不變,仍由日本普利司通蟬聯全球業界龍頭。不過,全球75家輪胎廠商去年度營收,只有14家成長,2家持平,其餘衰退,且前十大中,只有德國馬牌、橫濱輪胎,及正新橡膠等3家去年度營收逆勢成長。

2017全球前十大輪胎排名,依序為日本普利司通、法國米其林、美國固特異、德國馬牌、義大利倍耐力、日本住友、南韓韓泰、日本橫濱輪胎、台灣的正新橡膠,及大陸的中策集團,並創下近4年來全球前十大排名,均維持不變。

不過,全球前三大廠商的普利司通、米其林,及固特異,近4年來的集團營收,均像滑樓梯般往下滑,不增反減;其中,普利司通2016年度營收,由2013年度的273.9億美元,一路降至221.21億美元。

同樣地,米其林2016年度營收,由2013年度的255.45億美元,再降至211.29億美元,讓全球前二大輪胎2016年營收差距,只剩下逾9.91億美元,創下4年來雙方差距最小的一年。

全球75家輪胎廠商2016年度營收,總計1,440億美元,略低於2015年度的1,530億美元,其中,14家廠商營收聯袂成長,2家持平,其餘衰退。

尤其,全球前三十大輪胎廠中,只有包括德國馬牌、橫濱輪胎、正新橡膠、印度的MRF、Apollo、JK,及大陸的青島雙星等7家輪胎廠2016年度營收,均有成長,其餘23家營收均衰退。而前二十大廠商中,大陸有3家、印度有2家,凸顯開發國家的輪胎廠未來營運,不容小覷。

尤其,大陸青島雙星輪胎2016年度營收,由2015年度的7.4億美元,一口氣增至10.62億美元,全球排名由原33名,大舉躍進至第23名。

緊追在後的建大工業,2016年度營收雖由2015年的11.06億美元,降至10.34億美元,但因競爭對手營收衰退幅度更大,使得建大最新的全球排名,由原26名再躍升至24名,建大希望未來全球排名,能先躍升至前20名以內。

評析
全球75家輪胎廠商去年度營收,只有德國馬牌、橫濱輪胎,及正新橡膠等3家去年度營收逆勢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5: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7 14:21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2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華豐砸13億 泰國建廠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華豐(2109)昨(25)日宣布,旗下泰國子公司華豐泰(HFT)董事會通過15.27億泰銖(約新台幣13.9億元)投資計畫,將新建泰國三廠,主要生產機車胎和自行車內、外胎,為近十年最大手筆投資,東協布局再下一城。

華豐泰為泰國當地上市公司,近二年獲利皆超過半個股本,是華豐旗下金雞。對於此次大手筆擴廠,華豐董事長蘇明芬表示,目前泰國一、二廠產能利用率逾95%,客戶訂單增加速度強勁,為因應中長期訂單增長,加速發展東協市場。

泰國三廠規畫生產機車胎和自行車內、外胎,其中機車胎,其中機車胎主攻售後市廠,自行車胎則供應品牌車廠,預計今年起至2025年分階段建置生產線,首期產線預計2018年底投產,開始貢獻獲利。華豐股價昨(25)日收11.1元,上漲0.1元。

華豐泰近年來業績屢創新高,為集團東協布局重點,據了解,華豐除通過擴大泰國廠規模,年初已通過增設印尼子公司,未來不排除籌建新廠,完整規畫東協中長市場布局。

蘇明芬看好東協市場前景,指東協十國面積將近450萬平方公里、人口逾6億,經濟體GDP達2.5兆美元規模,預計2020年成長翻倍,近年經濟發展迅速,且勞動人口充足,內需市場成長力道強勁,華豐將東協作為中長期海外擴展重點區域,先行穩固市場。

評析
華豐除通過擴大泰國廠規模,已增設印尼子公司,未來不排除籌建新廠,完整規畫東協中長市場布局。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南港輪胎董座 張昌平接任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大廠南港昨(27)日宣布,原董事長江慶興請辭,由在集團服務42年的老臣張昌平接棒。公司表示,江慶興基於個人生涯規畫請辭,董事會考量未來拚高值化需技術本位,張昌平能力為一時之選,有利集團未來升級轉型。

2014年南港榮譽董事長林學圃延攬退休警官江慶興出任董事長,主因江慶興在警界資歷,且是留英博士,具行政管理專才。南港當時面臨前採購高層向協力廠商索取鉅額回扣案,強化內控和除弊為當務之急。江慶興上任後,立即協助檢調連破二宗大案,讓南港順利保全5億元資產,被業界封為「偵探董事長」。

據了解,江慶興上周已向董事會提出辭呈。林學圃轉述,江慶興請辭是因階段性任務完成,生涯另有規畫。新任董事長張昌平為南港老臣,從工務幹起,從基層做到品保部經理、副廠長,在先前的南港廠和國內新豐廠和大陸張家港廠都曾擔任廠長,資歷完整,去年退休,此次又被延攬為董事長。

林學圃表示,南港內控方面已上軌道,並建立以效率為先的企業文化,現階段面臨最大挑戰是紅色供應鏈崛起,不少大陸本土廠搶攻高階輪胎,南港必需以技術為本位。張昌平具備豐厚實務經驗,技術和管理能力一流,特別是具備銜接新世代智慧生產的能力,因此被委以重任。林學圃強調,「只要在南港苦幹實幹,就可從基層爬升到集團最高職位」。未來都會採專業經理人制,對在員工會有激勵作用。

評析
新任董事長張昌平為南港老臣,從工務幹起,從基層做到品保部經理、副廠長,資歷完整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7: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7 14:19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建大併丹麥輪圈廠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大廠建大擬砸1,800萬歐元(約新台幣6.44億元),併購丹麥輪圈廠STARCO。建大董事長楊銀明表示,該併購案已進入最後議價階段,結果下周揭曉,若成功併購,運用STARCO在歐洲的通路與影響力,將有利集團擴大歐洲布局。

建大併購STARCO一案,雙方協商多時,近期敲定由建大全資收購其100%股權,並進入最後的價格磋商階段,預計下周正式結果出爐。據了解,建大希望以不超過1,800萬歐元的價碼為收購上限。

楊銀明說,這是集團成立55年來,首次收購歐洲公司,主要相中STARCO的輪圈製造能力及在歐完整通路。據了解,STARCO為歐洲老牌輪圈製造和組裝廠,主攻農業用和工業用特殊輪胎,在德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國擁有六大銷售中心,涵蓋全歐的二級經銷在數百家以上。

評析
建大若成功併購,運用STARCO在歐洲的通路與影響力,將有利集團擴大歐洲布局。

 樓主| 發表於 2018-4-7 14:17: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4-7 14:18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建大產品線調漲 獲利看增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膠料價格占輪胎成本比重達六成,上半年波動劇烈,國內輪胎廠庫存調節措手不及,加上調漲售價追不上原料漲幅,導致獲利侵蝕嚴重,建大成受災戶之一,毛利率從去年底28.2%滑落至20%,上半年營收雖持穩,稅後純益年減85.9%,每股稅後純益(EPS)0.24元,破十年新低。

但建大樂觀表示,上半年為營運谷底,下半年將穩健翻揚,受第3季傳統旺季加持,原物料攪局的情況也有望改善,現階段已開始使用低價庫存,再加上8、9月間啟動新一波出貨價調漲,轎車、機車及自行車胎全產品線調漲3%~5%,下游經銷商也能接受,已大幅降低成本壓力,毛利率逐漸回溫。

建大下半年起大陸共享單車出貨也大幅加溫,據了解,儘管對岸市場面臨洗牌,但大者恆大趨勢確立,建大主要品牌客戶摩拜(Mobike)和ofo下單有增無減,下半年每月出貨逾100萬條,訂單已看到年底。

評析
建大上半年為營運谷底,下半年將穩健翻揚,受第3季傳統旺季加持,毛利率逐漸回溫。

 樓主| 發表於 2018-6-19 18:30: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主管機關擺爛 台灣廢輪胎無處去

工商時報 陳信榮/專題報導



輪胎已成為推動現代人生活前進中不可或缺的產品,然當輪胎壽命走到盡頭,廢輪胎卻成為一個令大家頭痛的問題。小小的台灣,每年產生高達12萬噸的廢輪胎,但回收能量遠遠不及,各縣市廢輪胎堆積如山。此驚動監察委員江綺雯、楊美鈴申請自動調查,對於環保署收取龐大輪胎回收處理費,卻任令廢輪胎堆積成山的狀況,要求環署確實檢討改善。

廢輪胎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分解,無法透過傳統垃圾掩埋方式處理,過去台灣有高達7成的廢輪胎是經過分解為輪胎膠片後,作為輔助燃料,交由水泥廠、紙廠、汽電共生廠等鍋爐燃燒處理。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廢輪胎加入鍋爐內燃燒容易產生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許多縣市明確表達不歡迎的態度,許多業者為避免環保糾紛,也陸續減少廢輪胎膠片的使用。

監委調查報告指出,台灣5家將輪胎膠片作為輔助燃料的再利用機構,去年起陸續因空汙、民眾抗爭、鍋爐發生管線破裂損壞停爐等情形,分別停用、減用或停工,因此導致廢輪胎再利用量驟減,全台廢輪胎大量堆置,各縣市環保局的廢輪胎堆置場更是堆積如山,清潔隊坦言最怕接到民眾「要求清運廢輪胎」電話。

監委報告中並提到,今年3月時,全台廢輪胎堆置量累積達4,695公噸,環署展開協調及啟動因應方案後,截至今年7月間,仍還有2,893公噸待處理。輪胎業者私下估算,台灣待處理的廢輪胎數量,至少是上述數字的4倍以上,問題相當嚴重。

此外,政府從2014年起將胎紋深度納入驗車的項目,讓國內汽車更換新胎需求明顯增加;然生意變好了,許多輪胎行老闆卻都高興不起來,因為這也代表待處理的廢輪胎變多了。

「以往回收商搶著收的廢輪胎,現在就算貼錢拜託廠商還不見得願意收!」輪胎行老闆抱怨,許多縣市環保局也都面臨相同問題,廢輪胎處理招標乏人問津。

近來輪胎行老闆都壓力很大,花錢租用的空地、倉庫堆滿廢輪胎卻無處去化,快沒地方再堆,打給地方環保局想尋求協助,沒想到遭以為非家庭廢棄物為由拒收不打緊,環保局還補一槍,對輪胎行堆積廢胎行為開單告發,業者傻眼。

儘管已有台灣廠商開發出廢輪胎的回收再利用技術,包括成為建材、馬路鋪設的添加物,胎內的鋼絲可以分離回收再利用、添加物碳黑可以回收作為印表機、影印機碳粉等,然輪胎業者直言,緩不濟急,跟不上每個月新增上萬噸廢輪胎的速度。

輪胎上下游業者呼籲,政府再不拿出積極有效辦法處理廢輪胎問題,難保登革熱疫情、廢輪胎火警汙染不會一再上演,將演變成為動搖國人健康根本的「國安問題」!

評析
環保署收取龐大輪胎回收處理費,卻任令廢輪胎堆積成山的狀況,環署應該檢討改善。
 樓主| 發表於 2018-6-19 18:30: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恐龍法規 阻擋去化管道

工商時報 陳信榮/專題報導

台灣面臨嚴重廢輪胎處理問題,除因「無處可燒」的環保問題外,能源局法令將廢輪胎歸類為能源類戰略物資禁止出口、交通部抑制翻修胎使用,都成為幫兇。

業者表示,台灣不要的廢輪胎,包括日本、韓國等他國業者可是搶著要,可當成輔助燃料,節省鍋爐成本。業者認為,今年初若非監委調查施壓,政府透過「專案核准」方式,讓廢輪胎得以出口日本,稍稍緩解台灣廢輪胎的問題,但終究非常態。業者建議政府,儘速鬆綁廢輪胎出口管制這類「恐龍法規」。

此外,交通部高調宣傳大型車轉向輪禁用翻修胎的做法,竟也是造成台灣廢輪胎數量快速增加幫兇。業者認為,從環保的角度來看,解決廢輪胎應該要從減量、再利用的方式來處理,交部作法卻是鼓勵多用新胎,大開環保倒車。

評析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解決廢輪胎應該要從減量、再利用的方式來處理,交部作法卻是鼓勵多用新胎,大開環保倒車。
 樓主| 發表於 2018-6-19 18:31: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他山之石 報廢胎 應由製胎廠負責回收

工商時報 陳信榮/專題報導

據環保署環境資料庫統計,2011年以來,台灣每年廢輪胎回收量約莫3,000~4,000公噸,對比每年新增高達10萬~12萬公噸的廢輪胎數量,根本不成比例,也無怪乎各縣市堆滿廢輪胎成災。

不少縣市輪胎公會質疑,環署坐擁龐大的廢輪胎回收費,卻從來不公開帳務細目,清楚交代錢用道哪裡去了?這麼大一筆錢拿來蓋幾座專燒廢輪胎的高科技環保鍋爐都綽綽有餘,還可以發電回售給台電,解決台灣缺電的燃眉之急。

輪胎業者私下透露,如果多花錢可以解決廢輪胎回收的問題,他們都很願意,畢竟「使用者付費」,但顯然台灣廢輪胎回收的問題,並不是缺錢。

業者呼籲,既然環保署無力處理廢輪胎問題的窘境,不如放棄收費,改仿效先進國家作法,由輪胎製造商負起回收廢輪胎的責任,「哪裡來的就哪裡去」,才是解決廢輪胎問題的治本之道。

事實上,許多大型輪胎商都擁有極佳的廢輪胎處理能力與技術,由輪胎製造商負責回收自己生產的輪胎,也才能負起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社會責任。

評析
大型輪胎商都有廢輪胎處理能力與技術,由製造商回收自己生產的輪胎,才能負起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社會責任。
 樓主| 發表於 2018-6-19 18:31: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3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南港輪胎老臣收回扣 判賠4551萬

聯合報 記者賴佩璇/台北報導

南港輪胎公司二○一四年爆發老臣陳啟清長達廿年收取廠商回扣五點三億元;法院前年依背信罪判陳五年徒刑確定,併科罰金一千五百萬元,民事部分雙方和解,陳承諾返還五點一六億元不法所得,但仍被追討上億元利息,法院昨天判陳和妻子應賠四千五百五十一萬餘元。

二○一四年,退休警官江慶興轉任南港輪胎董事長兩個多月後,發現時任資材部經理陳啟清疑向廠商收取回扣,向曾任職多年的刑事局報案,揪出內鬼。

陳啟清一九七八年進入南港輪胎資材部任職,從課長一路幹起,擔任南港輪胎協理兼任資材部經理時藉機向供應商、報關公司討回扣;從一九九五年一月十日至前年七月九日止,陳共計收取回扣五點三億餘元台幣。

陳為了隱匿犯罪所得,收取回扣期間由妻子張月蕉和不知情親友提供數個帳戶存放回扣款;張月蕉待帳戶累積相當金額後,再領出現金抱回新竹市住處存放。

台北地院前年四月依背信罪判陳五年徒刑、併科罰金一千五百萬元,張月蕉依洗錢罪判刑一年二月徒刑,緩刑三年,須給付國庫三百萬元。

陳啟清上訴高院後,突然撤回上訴,全案確定;因陳戶籍地在新竹,北檢去年四月囑託新竹地檢署發監執行。

本案附帶民事求償部分,陳啟清雖同意吐回五億餘元回扣款,但南港輪胎認為扣除本金,陳啟清夫婦仍應連帶賠償不法所得利息;台北地院最後判賠四千五百五十一萬餘元。
 樓主| 發表於 2018-6-19 18:32: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建大併歐企 衝市占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大廠建大(2106)昨(3)日宣告併購歐洲輪圈製造及組裝廠Starco集團,成為旗下100%持股子公司。建大副董事長楊啟仁表示,完成併購後,將為建大建立進入歐洲市場建立更好的平台,有利擴張全球事業版圖。

楊啟仁表示,建大最近聚焦於歐洲的擴張策略,藉由併購Starco,可快速建立建大進入歐洲市場的平台。建大在拖車胎、割草機胎、高爾夫球車胎及多功能越野車胎在美國市場有相當高的市占率,盼透過併購歐洲公司,未來建大在上述胎別在歐洲也取得領先地位。楊啟仁強調,Starco擁有各類輪胎應用及輪圈設計的專業知識,建大對於各式輪胎之研發能力,兩者相加,將擁有市場獨特地位。未來Starco的管理團隊將向建大美國負責,雙方除在企業文化、組織及策略方面協同一致外,另在研發、市場研究、供應鏈、客戶共享等,將有長期的綜效與機會。

因該併購案仍在進行最後法律程序,建大並未揭露併購金額,但依據先前公司董事會授權以1,800萬歐元(約新台幣6.44億元)為併購上限,整宗併購金額不超過該上限。

據了解,Starco為歐洲老牌輪圈製造和組裝廠,主攻農業用和工業用特殊輪胎,在德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國擁有八大銷售中心,涵蓋全歐的二級經銷在數百家以上。

Starco為建大歐洲主要客戶,由建大供應工業用車胎,雙方進行不少合作開發專案,但未觸及農業用車胎,而此次併購成功後,建大可將產品線擴展至農業用車胎,並運用Starco的經銷網,銷售建大旗下品牌產品,大幅擴張歐洲版圖;同時,Starco去年營收約40億元,完成併購後,建大也將增加40億元以上的營收認列。

評析
建大完成併購後,將為建大建立進入歐洲市場建立更好的平台,有利擴張全球事業版圖。
 樓主| 發表於 2018-6-19 18:33: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孵小金雞 建大複製成功模式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建大(2106)併購Starco為首度併購歐洲廠,但不意謂建大缺乏併購經驗,事實上,建大在2013年底以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0.7億元)併購美國輪圈製造廠ADI,經二年重整,打造為旗下獲利小金雞。

當時背景為ADI經營不善,找來建大接手,建大團隊進駐後利用僅僅二年時間進行重整及效率改善,去年稅後純益達1.35億元,全年將貢獻集團更多獲利。

建大有信心將ADI成功經驗複製到Starco,加速累積輪圈製造經驗後,不排除進一步跨入大陸及東南亞的輪圈市場,加速垂直整合。

建大上半年因原物料劇烈波動,營運陷入谷底,原物料攪局情況改善,現階段已開始使用低價庫存,再加上8、9月間啟動新一波出貨價調漲,轎車、機車及自行車胎全產品線調漲3%~5%,已大幅降低成本壓力,預期毛利率將谷底翻揚。

建大印尼及越南新廠也是重頭戲,其中印尼廠第2季投產以來,目前自行車胎產能已接近滿載,達日產逾5,000條規模。另在建中的越南二廠則主攻轎車胎,預計第4季試產。

評析
建大有信心將ADI成功經驗複製到Starco,不排除進一步跨入大陸及東南亞的輪圈市場,加速垂直整合。
 樓主| 發表於 2018-6-19 18:3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在陸擴產 正新搶攻電動機車胎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輪胎龍頭正新啟動對岸擴產,旗下漳州廠二期將擴大生產規模,預計明年第4季投產,屆時年產能增加900萬條機車和自行車胎。正新表示,此次擴產主因漳州廠一期滿載,並因應大陸市場變化,鎖定傳統機車轉換成電動機車的成長潛力。

正新近年加速海外擴張腳步,隨印度、印尼新廠上軌道,回頭加速主力產銷基地大陸擴產,日前敲定和承包商4億元工程合約,著手擴建漳州廠二期,本月動工後,預計明年第4季投產。

漳州廠為正新最大二輪胎生產基地,產能超過廈門、天津、越南及雙印新廠。正新表示,漳州廠占地龐大,採分期建設,第一期完成後日產能13萬條,二年前第二期啟動,日產能拉升至17萬條;由於產能持續滿載,再就第二期進行第二階段擴產,明年第4季投產後,漳州廠日產將拉到20萬條規模,年產能達6,000萬條,占去年機車和自行車胎銷量近四成。

正新看好對岸二輪胎市場,特別是電動機車胎的成長潛力。據了解,正新電動機車胎占總體機車胎銷售比重已超過五成。近年對岸在環保趨勢下,愈來愈多城市祭出「限機令」,加上充電站和換電站日趨普及,也可使用家庭電力充電,價格親民,促使城市出現電動機車滿街跑。

評析
正新看好對岸電動機車胎的成長潛力,正新電動機車胎占總體機車胎銷售比重已超過五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