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零組件;機殼 – 急單湧進 勤誠旺到明年Q2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0: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濱川去年營運低潮 今年Q2 CPU缺貨緩回升轉強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受到筆電CPU缺貨影響,機構件廠商濱川(1569)去年營運陷入近年低潮,僅有12月在客戶新機出貨嚴重落後下的回補需求帶動,法人預期,去年每股稅後盈餘將低於1元,但因去年基期降低,美系筆電客戶新機的機殼需求仍在,待第二季CPU缺貨有解後,營收將較可完整反映實質需求,營運可望重回兩位數成長。

濱川去年營運明顯不如年初預期,主要原因是期初預期最高的美系筆電客戶新款機種的機殼,公司拿下不錯的滲透率,且在中高階機種有金屬機殼取代塑膠機殼的效應,本來認為旺季出貨將呈現跳升,但在英特爾CPU缺貨下,旺季遠不如預期,去年營收即便有年底最後一個月拉尾盤創高,全年仍呈現年減,遠不如2016、2017年年年增兩成的營收增長幅度。

根據法人的預估,雖去年第四季與前年第四季的營收差距不大,但因應CNC機殼的新訂單,公司去年初仍有新的機台投入,導致固定折舊攤銷成本拉高,加上匯兌等非基本面因素不算有利,單季獲利恐還是不如前年同期,全年每股稅後盈餘低於1元恐是必然。

不過今年公司營運應該有比較好的機會轉趨成長。根據供應鏈的訊息指出,去年嚴重缺貨的筆電CPU,今年第一季供應還是不順,但第二季後有機會舒緩,而目前該美系客戶的筆電新機,在零件缺貨問題逐步解決下,拉貨可望逐步反應實際需求,動能轉強。

且在折舊成本方面,濱川前年底CNC機台數已經有1,100台起跳,去年因美系大客戶出貨低於預期,整體的產能利用率還在低檔,因此今年即便預期需求回流,公司規劃新的資本支出,也會是近三年的低點,新增的折舊成本有限,降低毛利率壓力。

根據法人的預估,濱川今年每季的營收應該都有機會恢復年增,第二季起若CPU缺貨問題順利解決,成長幅度有機會拉高至兩位數,獲利增幅高於營收;濱川去年第三季底每股淨值22.87元,目前股淨比0.72倍。

評析
第二季起若CPU缺貨問題順利解決,成長幅度有機會拉高至兩位數,獲利增幅高於營收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0: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市況熱不起來 大立光、可成等難逃「淡季更淡」

經濟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



台積電昨(17)日法說會釋出的展望不如市場預期,經營團隊不諱言高階智慧手機市況不佳是主因,凸顯蘋果下修財測、對供應鏈拉貨縮手的「冰風暴」,連台股「權王」都難以躲過。

加上三星、華為對營運展望示警,全球前三大智慧手機廠全數看淡景氣,凸顯高階智慧手機市場後市堪憂,大立光、可成等高度仰賴智慧手機的台灣電子零組件廠本季難逃「淡季更淡」的命運。

高單價、高毛利率的高階智慧手機向來是手機廠的獲利主力,也是台股手機供應鏈大咖包括台積電、鴻海、大立光、可成等訂單的重要來源。

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成長趨緩、高階機種換機周期拉長,加上iPhone的高價讓果粉卻步,以及美中貿易戰紛擾,均嚴重衝擊手機市場。台積電手握蘋果與非蘋高階手機的晶圓代工訂單,本季展望失色,透露高階手機市場已拉起警報。

從全球前三大手機廠近來釋出的營運展望,已可看出市況疲弱的端倪。三星電子總裁暨資訊與行動通訊事業執行長高東真先前在內部訊息中透露,三星智慧手機業務現階段處於困境,寄望今年的新機帶動銷售上揚。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日前罕見公開表示,因國際市場面臨挑戰,今年是困難的一年,預估營收成長率將低於20%;更不用說蘋果年初已下修財測。

過往蘋果新iPhone在年底的耶誕旺季達到出貨高峰,隔年首季雖銷量略減,但大多能維持一定動能;但以去年第4季的銷售狀況,以及蘋果祭出推舊換新招式救買氣,恐怕首季銷量並不看好。

至於非蘋旗艦機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發表後,大多要待第1季底或第2季初才會大量出貨,使得供應鏈紛紛看淡首季營運。(記者何佩儒、劉芳妙、尹慧中、陳昱翔)

評析
高單價、高毛利率的高階智慧手機向來是手機廠的獲利主力,也是台積電、可成等訂單的重要來源。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1: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18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可成 強拉半根漲停

聯合晚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金屬機殼大廠可成(2474)因股價處於低檔,吸引外資、投信近期陸續回補,今日股價帶量大漲,盤中勁揚逾6%,股價連續四日上漲。展望首季,由於蘋果iPhone XR銷量看淡,可成也對營運相對保守。可成收盤為224.5元,上漲5.6%。

可成此波下滑主要來自外資大舉賣超,但截至昨日,外資連三日買超,投信也連買四日,支撐可成近期漲勢。

目前外資圈看法仍偏空,亞系外資日前下修今年iPhone總出貨量10%至1.86億支。亞系外資表示,可成因客戶過度集中蘋果,加上產品偏向金屬機殼,受到今年總體智慧手機市場展望不佳,預期可成也將受到波及;將可成目標從300元大砍至150元,投資評等從「中立」調降到「劣於大盤」。

展望今年,可成表示,2019年預計也會延續2018年底的市況,整體市況將更具挑戰,實際需求能見度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與波動性,因此可成也將更保守的看待2019年景氣。

可成指出,由於需求不確定性高,因此相較過去來說,公司預估今年度價格波動度也將提高,在產品價格有壓的情況下,預期獲利能力恐減弱。

評析
2019年整體市況將更具挑戰,實際需求能見度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與波動性,因此可成保守看待。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2: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iPhone銷售冷…蘋概鏈度小月 過年不加班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陳昱翔、謝艾莉、劉芳妙/綜合報導



鴻海、和碩、大立光、玉晶光、可成、GIS、TPK等蘋果iPhone主要供應鏈,今年過年普遍不加班,並鼓勵員工正常休假,凸顯iPhone銷售清淡,供應鏈面臨「訂單冷颼颼、年假有夠長」的窘境。

iPhone自2007年問世以來,蘋果供應鏈為趕出貨,農曆年期間普遍要求員工加班,甚至在年前大舉招工因應終端強勁需求;今年iPhone銷售清淡,供應鏈不加班,為歷來罕見。

一般預料,今年農曆年淡季效應將更顯著,相關供應鏈從元月底至2月,甚至3月上旬業績都會受影響。
今年除夕在2月4日,台灣從2月2日開始放九天年假,據了解,除了蘋概指標廠普遍不加班之外,部分小型蘋果供應商因訂單大減,部分員工甚至在元月最後一周就開始排假提早過年,或於年後多放幾天假。有供應鏈員工私下表示,「今年寒假有夠長」,若刻意排假,放半個月也是有可能。

遭到市場點名的蘋果供應鏈均不評論單一客戶動態與接單訊息,礙於訂單能見度較低,加上蘋果新機銷售冷颼颼,包括GIS-KY、TPK-KY、可成今年都沒有加班趕工狀況,相關公司強調,今年過年上、下班均按照行事曆進行。

近期股價強勢的股王大立光,對於過年生產線狀況,也僅淡淡回應「視需求調整」;玉晶光也坦言,不會加班,除非客戶有緊急的需求。

鴻海方面,根據大陸地方消息,去年富士康鄭州廠生產旺季至約11月,去年12月底已逐步進入傳統淡季,今年首季也無特別要求加班,目前當地情況平靜,並無加班人力需求。

和碩表示,公司會照當地政府規劃,農曆新年會至少休息三天,之後就要看各廠的業務狀況來安排工時。

PCB廠方面,因應傳統淡季與廠區自動化提高,今年農曆年採例行輪值班方式。臻鼎提到,今年初步看來市場能見度相對往年不佳,外部變數較多,期待農曆年後市況明朗。

燿華說,目前初步看來,1月生產仍可支應市場需求,因此今年過年期間不必特別調度生產,採取彈性生產因應,屬於假期期間例行排班、設備保養作業。

業界人士指出,從目前市場需求來看,第1季原本就是產業淡季,加上蘋果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狀況並不理想,供應鏈產線加班的情況微乎其微,若客戶需求不高,還加班趕工,反而會提升費用。

評析
大立光、可成等蘋果iPhone主要供應鏈,過年普遍不加班,並鼓勵員工正常休假,凸顯iPhone銷售清淡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2: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神基受惠升級潮 業績將穩定向上

工商時報 翁毓嵐/台北報導

強固型工業電腦品牌廠神基(3005)2018年受惠強固型電腦產品出貨增長、市占率持穩提升,營運續攀高,法人看好其市占穩定向上,加上其汽車機構件切入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及電動車市場,新產能並預計於2019年第二季開出,可望帶動汽車機構件業績成長二成以上,目標價46元喊買進。

神基在本業強固電腦出貨維穩增加下,2018年6月後連續7個月的單月合併營收皆突破20億元,全年度合併營收246.92億元、年增逾一成,雖略低於法人預期,但年成長目標仍達陣。

去年神基成功的擴展在更廣泛產業應用領域的滲透率,包括公用事業、石油及天然氣等能源產業、國防軍警及交通運輸和物流等,同時透過一系列的品牌推廣與業務培訓計畫,神基在與通路夥伴們的合作及其支持下,成功拉升在重要垂直市場的市占率。

展望2019年,法人認為神基仍能延續來自包括北美市場的公部門、國防軍警相關單位在今年的新一波Windows升級潮,帶動拉貨動能,同時在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交通物流運輸業、能源及製造業等產業需求維穩下,業績持穩向上增長。

神基除在既有汽車機構件既有業務持續擴產,新切入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及新電動車領域之產品也已出貨,並在中國擴廠增加產能,首波新產能預計今年第二季就將開出,法人預估其今年汽車機構件業績可望受惠成長20%以上。

另在智慧雲端監控解決方案GVS(Gatac Video Solution)方面,神基己在美國警用市場逐步擴展業務,公司亦已規畫將於2020年跨足新興國家如中東、拉丁美洲及東南亞等市場,加緊開拓新客戶及多元應用以挹注營收,讓GVS成為神基旗下營收規模從8位數跳升至達億元的小金雞事業單位。

評析
神基除在汽車機構件既有業務持續擴產,新切入的ADAS及新電動車領域之產品也已出貨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第1季什麼族群最會漲?外資用統計學告訴你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iPhone賣不好,台灣零組件股自去年來波段大跌三成,不過瑞信證券統計,往年第1季電源供應器、機殼廠和PCB族群表現將轉強,漲幅居全年最大;隨著近期電子股反彈,瑞信建議可從中挑好股。

近年愈來愈多機構善用大數字告訴投資人商機,瑞信這份報告,等於用過去五年的統計學經驗,告訴你第1季買什麼最有機會賺。

瑞信在台灣電源供應器布局,首選搭上5G、雲端、智慧家庭大商機的台達電(2308),機殼廠青睞今年有望轉盈的鎧勝-KY,更勝可成,PCB股喊進ABF基板產量領先的欣興和南電。

此外,瑞信該報告也統計大立光股價趨勢,發現股王常在1月落底、2至4月築底、7到9月攀高,因此推薦有雄厚資本的投資人,可低檔買進股王。

瑞信這份零組件報告,主要對比去年第4季及2015年第4季台灣零組件表現。去年底,零組件族群因iPhone利空大跌,頗像2015年第4季iPhone 6s系列賣不好,拖累零組件行情,值得注意是,2015下半年零組件股又因為銷量反彈,股價大漲,令瑞信好奇今年會不會重演趨勢?

瑞信據此比對廠商庫存、手機銷售等細節數字,判斷此波景氣走弱,以庫存調整為主,零組件股有機會迎來反彈,最快第1季起築底揚,進一步統計過去五年,發現電源供應器、機殼及PCB族群常在第1季繳出正報酬,表現居全年最好。

包括電源供應器近五年1月至3月,每月有1%-2%的漲幅,機殼廠前三月的單月漲幅各3%、2%、4%,PCB族群則為2%、4%及2%。

不過,瑞信也提醒,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iPhone銷售將衰退13%,多數廠商獲利看減,因此建議汰弱留強,擇優布局。

評析
瑞信證券統計,往年第1季電源供應器、機殼廠和PCB族群表現將轉強,漲幅居全年最大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3: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曜越組大聯盟 進軍電玩展

工商時報 鄭淑芳

1月25日至28日為期4天的《2019 TGS台北國際電玩展》即將登場,群雄並起共搶電競商機,今年朝「共好」方向發展的曜越(3540)昨日宣布將組成大聯盟,一起進軍電玩展。

大聯盟成員新曝光包括AGON、AMD、華擎科技ASRock、綠洲遊戲Oasis Games、SNK、T-FORCE、優派ViewSonic和索泰ZOTAC,屆時九強將一起現身大顯身手,聯手為玩家打造最完整的高科技電競殿堂。

曜越去年12月營收走低,拖累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9.22億元,呈季減9.78%,創下去年新低。

展望今年,雖然今年農曆春節假期較長,但法人指出,今年首季有為期4天的《2019 TGS台北國際電玩展》撐場,再加上一開春,曜越就新品輩出,包括去年12月下旬上市的Level 20 MT ARGB中直立式強化玻璃機殼和Level 20 GT ARGB高直立式強化玻璃機殼,金牌系列電源供應器、一體水冷散熱器及全球第一支RGB水冷式電競記憶體模組,另在電競周邊部分,也新推出了Level 20 RGB以及GT Battle Station電競桌,預期曜越今年首季表現應該不會太差,不但可望優於去年同期,甚至有機會超越去年第四季。

年度盛事《2019 TGS台北國際電玩展》即將到來,電競業者無不摩拳擦掌嚴陣以待,靠水冷技術起家的曜越特別趕在活動第一天的開展記者會上透露,今年將展出硬體軟體皆採用最頂尖技術,並擁有極限鈦、極致黑色兩種選擇的Level 20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以及全球首台搭載WaterRam RGB水冷DDR4記憶體模組的水冷電競主機系統。

曜越指出,今年電玩展適逢公司歡慶成立20週年,將在展場舉辦第一場生日派對,該場生日派對將以「曜越20˙經典盛世」為主軸做發想,推出20周年紀念專區的活動,只要過三關,就有抽獎機會。

評析
今年朝「共好」方向發展的曜越宣布將組成大聯盟,一起進軍電玩展。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3: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3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鎧勝-KY 去年第4季EPS 1.15元

聯合晚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金屬機殼大廠鎧勝-KY(5264)去年營運逆風,2018年前三季交出虧損成績,今(23)日公布第4季財報,單季每股盈餘(EPS)1.15元,惟前三季虧損過大,累計去年每股虧損4.13元。

鎧勝受惠MacBook Air及iPad Pro去年第4季的拉貨需求,帶動單季營運激增。第4季營收101.8億元,季增32.4%、年增2.9%;毛利率14%,較上季大增12.2%,也較去年同期成長2.9%;營益率7%,扭轉上季-6.2%慘況,相較去年同期增長3.6%;稅後淨利4.82億元,一舉扭轉連三季虧損慘況,單季每股盈餘交出1.15元成績。

累計鎧勝2018年營收304.9億元,毛利率5%,營益率-5%,稅後虧損17億元,每股虧損4.13元。

鎧勝去年首度打入蘋果供應鏈,主要供應iPhone XR金屬機殼,為了迎接龐大訂單,鎧勝從2017下半年開始投入大筆資本支出,但在新品效益尚未貢獻下,加上費用大幅增加,導致出現虧損情況,累計2018年前三季虧損5.33元。

評析
鎧勝第4季單季每股盈餘(EPS)1.15元,惟前三季虧損過大,累計去年每股虧損4.13元。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3: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鎧勝 去年每股虧4.13元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和碩集團旗下機殼廠鎧勝-KY(5264)昨(23)日公告去年第4季與全年自結財報,去年第4季轉虧為盈,單季每股純益1.15元;全年受下半年首度承接蘋果iPhone訂單,良率仍在調整期影響,每股淨損4.13元,較前年每股純益4.88元轉虧。

鎧勝主要客戶為蘋果,營收占比超過八成;產品主要應用於筆電、周邊機構件、平板電腦,筆電客戶包括華碩、聯想集團、蘋果、惠普、宏碁等;平板客戶為蘋果,主要應用於iPad及iPad mini,另替iMac生產周邊機構件及Air Port殼,今年起開始切入iPhone新機機殼供應鏈,但供貨比重不高。

儘管鎧勝去年已成功卡位蘋果iPhone新機供應鏈,但仍必須歷經學習曲線陣痛期,加上設備攤提等費用,都會影響獲利表現。法人認為,雖然鎧勝積極擴大資本支出,但去年訂單占比仍難趕上鴻準、可成等蘋果既有供應鏈,今年才有機會看見顯著提升。

此外,法人指出,去年蘋果新機銷售不如市場預期,也讓供貨比重原本就較低的鎧勝受傷更重,今年若想重回成長軌跡,除提升供貨比重外,勢必也要尋找新的市場版圖。

評析
鎧勝今年若想重回成長軌跡,除提升供貨比重外,勢必也要尋找新的市場版圖。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3: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4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外資不同調 鎧勝止跌強彈

聯合晚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金屬機殼大廠鎧勝-KY(5264),去年第4季成功轉虧為盈,單季每股盈餘1.15元,對此,日系外資認為表現優於預期,惟歐系外資示警,受到iPhone總體需求下滑影響,可能導致鎧勝無法接到iPhone訂單,將評等從「優於大盤」降至「中性」,目標價從70元砍到50元,惟鎧勝不受外資看空影響,今(24)日開盤不久直攻漲停板,股價來到48元。

某歐系外資出示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蘋果供應鏈近期面臨嚴重的價格壓力,往年供應商是以每季度低個位數降價,但到今年上半年卻出現高個位數下降,研判主因來自今年1月起iPhone產量急遽減少。

該歐系外資指出,由於iPhone總體需求下降,這意味鎧勝今年下半年獲得iPhone訂單機會減少。且鎧勝主要競爭對手財務健康,可以積極回擊鎧勝分食訂單的意圖。

雖然預估iPhone對鎧勝營收貢獻僅個位數,但鑑於刪除獲得訂單可能性,因此,歐系外資將鎧勝評等從「優於大盤」降評至「中性」,目標價從70元下修到50元。

鎧勝昨(23)日公布第4季財報,毛利率、營益率都有積極回升。其中毛利率14%,較上季大增11.7個百分點、年增2.9個百分點;營益率7%,成功從上季-6.2%轉正、年增3.6個百分點;稅後純益4.82億元,較上季成功轉盈、年增68.5%,單季EPS為1.15元。

對此,日系外資指出,鎧勝第4季在新Macbook及iPad Pro出貨帶動下,帶動其稼動率提升及規模效益顯現,致使業績強勁回溫,每股盈餘表現優於預期。

日系外資樂觀鎧勝今年首季營運,看好新iPad出貨量穩定成長,預期首季營收雖不如去年第4季成績、將季減25%,但相比去年同期仍有望成長17%;惟iPhone訂單仍有風險,故此,將評等維持「中性」,但目標價從43.5元微升至47.5元。

鎧勝去年為了迎接蘋果iPhone訂單,砸下大筆資本支出,但在新品效益尚未貢獻下,加上費用大幅增加,且傳統支撐下半年營運的Macbook、iPad延遲上市,導致鎧勝前三季出現虧損情況。累計鎧勝2018年營收304.9億元,年減8.3%;毛利率5%,年減9.5個百分點;營益率-5%,遠低於2017年6.1%;全年稅後虧損17億元,每股虧損4.13元。

評析
鎧勝第4季在新Macbook及iPad Pro出貨帶動下,帶動其稼動率提升及規模效益顯現,每股盈餘優於預期。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4: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三外資力挺調升目標價 激勵鎧勝漲停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外資圈針對鎧勝-KY(5264)上演多空大對戰!瑞士信貸發布報告,看壞鎧勝拿不到iPhone單,評級由「優於大盤」降至「中立」,目標價70元降至50元,不過野村、大和、高盛三大外資力挺,向上調高目標價,激勵鎧勝昨(24)日漲停。

野村將鎧勝目標價由43元調高到49元,大和資本43.5元調高到47.5元,高盛自57元拉高到59元,力抗瑞信的降評逆風。

鎧勝23日公布第4季財報,由虧轉型,且毛利率、營益率雙雙回升。當中,毛利率單季大增11.7個百分點、達到14%高峰;營益率年增3.6個百分點至7%,帶動稅後純益來到4.8億元,年增68.5%,每股純益(EPS)1.15元。

大和看好鎧勝第1季表現,預期iPad出貨成長,將帶動單季營收季減幅收斂至25%,比去年同期成長17%。全年需關注iPhone訂單狀況,暫持「中立」。野村則維持鎧勝今年iPhone事業轉盈觀點,更早之前,滙豐也預期鎧勝今年iPhone斬獲不錯,評級升至「買進」。

外資近五日對鎧勝賣多於買,累計賣超3,133張,不過鎧勝股價仍挺在高檔,24日漲停,一舉站回5、10日線。

評析
大和看好鎧勝第1季表現,預期iPad出貨成長,將帶動單季營收季減幅收斂至25%,比去年同期成長17%。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4: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捷邦、應華28日停牌 傳與併購案有關

工商時報 李淑惠/台北報導

捷邦(1566)、應華(5392)28日將停牌,由於捷邦同時公告新任併購特別委員會新任成員,2015年曾與集團相關公司跨國合併日本第一化成,跨足汽車零組件領域,此次兩家公司動用停牌機制,市場臆測可能再啟併購行動。

捷邦、應華25日透過櫃買中心宣布28日停牌,在封關倒數第二個交易日頗令市場矚目,由於捷邦、應華隸屬於同一集團,應華為持股捷邦22.58%之第一大股東,且捷邦同時公告併購特別委員會之新任委員,市場臆測,兩家公司停牌可能與重啟併購有關。

捷邦與集團相關公司應華、能率集團於2015年,併購日本第一化成,持股達66%,藉此跨足汽車零組件領域,第一化成係日本生產汽車零組件及模具部品大廠。

應華則為金屬機殼廠商,2018年營收為121.7億元,年增38.2%,以前三季財報來看,前三季營收達88.6億元,稅後純益約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81元。

評析
由於捷邦、應華隸屬於同一集團,市場臆測,兩家公司停牌可能與重啟併購有關。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4: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曜越 本季EPS估0.65元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法人預估,曜越(3540)第1季進入小旺季,第1季營收將季增7.2%,年減3.8%,因反應關稅成本上揚,該公司宣布調漲終端產品售價,估第1季每股純益(EPS)0.65元,營運將彈升。

曜越昨(25)日參展台北國際電玩展,因參觀人潮爆棚,預計將對首季業績有加分作用。曜越是以自有品牌Thermaltake行銷全球,產品包含電競用電源供應器、電競用PC機殼、電競用水冷式散熱等零件,專攻Clone最頂尖遊戲玩家市場。

該公司2018年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為電源供應器45%、電腦機殼30%、水冷散熱16%、電競周邊品項9%。若營收按銷售區域別分,美洲約占四成、歐洲&俄羅斯約占兩成、亞太約占三成。

曜越2018上半年受到挖礦熱潮,帶動千瓦以上的電源出貨暢旺,且高端電競客群市場穩定下,2018全年營收達38.9億元,年增11.8%。產品組合持續轉佳、且營收規模放大下,法人預估,2018 EPS2.24元。

評析
曜越產品包含電競用電源供應器、電競用PC機殼、電競用水冷式散熱等零件,專攻Clone最頂尖遊戲玩家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勤誠年營收 拚增兩位數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勤誠(8210)昨(25)日舉辦尾牙,董事長陳美琪表示,2019年雖然充滿變數,但也是醞釀轉機、充滿機會的一年,作為伺服器機殼領導廠商,未來三年營運目標不變,將致力實現營收每年雙位數成長、維持股東權益報酬率達20%以上、維持逾60%的股利發放率。

勤誠去年營收65.32億元,年增18.47%,連三年創新高營收,由於逐步落實精實管理,以及產品組合優化、加上新客戶及新訂單加入,去年第3季毛利率26.17%,季增近3個百分點,累計前三季每股純益3.09元,顯見策略成效。

勤誠總經理陳亞男表示,人工智慧(AI)、物聯網、雲端服務等大量數據運算需求,以及高網速低延遲的趨勢發展,全球數據中心、存儲設備需求持續增加,尤其第五代行動通訊(5G)商業化後,更添伺服器成長的新動能。

從產業面整體來看,勤誠將與伺服器產業同步成長,在發展策略方面,勤誠將持續重點耕耘美、中兩大地區的白牌市場,並拓展歐洲、印度、澳洲與東協市場的經營,同時開拓新客戶,目標將從目前四家主要客戶(營收占比70%),增加到六至八家主要客戶(營收占比60%),達到營運成長的目標。

據DIGITIMES Research預測,2018年-2023年全球伺服器保持每年雙位數成長,年複合成長率達14%,預估2020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將突破2,000萬台,2023年更將站上3,000萬台大關,較2018年增近一倍出貨量。

評析
勤誠未來三年,將致力實現營收每年雙位數成長、股東權益報酬率達20%以上、逾60%的股利發放率。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8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勤誠持穩 今年毛利率逾25%

聯合晚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伺服器機殼廠勤誠(8210)目標今年持續維持營收雙位數成長,受惠伺服器產業需求上揚,法人預估,勤誠今年毛利率將維持在25至30%區間,維持穩定表現。

勤誠總經理陳亞男指出,2019年雖然外部充滿變數,但也是醞釀轉機、充滿機會的一年。勤誠未來三年營運目標不變,將致力實現營收每年雙位數成長、維持股東權益報酬率達20%以上、維持60%以上的股利發放率,持續穩健成長。法人預估,勤誠今年毛利率將落在25-30%區間。

陳亞男表示,AI、物聯網、雲端服務等大量數據運算需求,以及高網速低延遲的趨勢發展,全球數據中心、存儲設備需求持續增加,尤其5G商業化後,更添伺服器成長的新動能,從產業面整體來看,勤誠將與伺服器產業同步成長。

勤誠預期中美兩大市場今年出貨量相較2018年都會成長,但受到總體經濟情勢不穩,預期增長幅度比起往年將趨緩;根據DIGITIMES Research預測,2018年~2023年可保持每年雙位數成長,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14%,預估2020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將突破2,000萬台,2023年更將站上3,000萬台大關。

評析
受惠伺服器產業需求上揚,勤誠今年毛利率將維持在25至30%區間,維持穩定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5: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8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應華收購捷邦加速衝車用版圖 拚占營收逾5成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9年1月28日電

應華精密 (5392) 今天發布重大訊息,為擴大發展車用零件領域,將以每1股捷邦普通股換發應華0.5291股普通股收購捷邦國際科技 (1566) 100%股權,希望車用占營業比重從目前30%擴大到50%以上。

應華精密副董事長董俊毅表示,近年來朝車用系統發展,積極投入車用電子零件領域,為了加速發展及整合汽車與電動車相關客戶與資源,雙方決定進行合併。這次合併除了工廠端營運整合創造獲利外,更重要的是因應美中關係,集團手上已有數個東南亞及日本汽車零件廠購併案正在評估中,待資源整合後,將進一步展開。

應華於107年間取得汽車專用IATF 16949認證外,並於107年底取得國際型客戶電動車感測啟動電路模組認證且試產出貨,預計108年正式量產。

捷邦國際近幾年也開始發展車用事業並取得Bosch司認可,自107年下半年起供應ABS煞車模組零件。

董俊毅表示,由於公司過去發展歷史與日本淵源深厚,著眼於電動車風潮崛起,在收購捷邦國際後,將以日本的電動汽車作為後續發展主軸。合併後,應華精密握有超過新台幣40億元現金,資產達到140億元,未來將運用這些資源,以「日系電動車概念」為主要發展主軸。

董俊毅指出,應華4年前購併的日本第一化成全力朝向車用領域發展,主要營收來源多為汽車零組件所貢獻,日本主要一線車用零組件公司,均為第一化成客戶,產品遍及日系三大品牌汽車。

隨著主動安全配備的重視,EPB(電子停車制動系統)的電子煞車模組逐漸列為車輛標準配備,目前整體汽車安裝普及率還不達50%,市場成長規模仍大,第一化成已完成新一代EPB模組認證,並於107年下半年開始小量出貨,但因受限於產能,致使訂單無法消化。

此外,與日本車用零部件公司共同開發電動車專用電壓穩壓模組也在開發測試中。董俊毅看好隨著生產資源及技術整合完成後,將為整個集團在日系車用電子領域擴大占有率,希望車用營業比重從目前的30%擴大到50%以上。

評析
為了加速發展及整合汽車與電動車相關客戶與資源,雙方決定進行合併。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5: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應華合併捷邦 衝刺車用零組件

工商時報 李淑惠、沈美幸/台北報導

應華(5392)、捷邦國際(1566)28日宣布進行集團內合併,應華將以溢價20.48%換股合併捷邦國際,未來捷邦將下櫃,雙方資源整合後替下一步併購車用零組件廠暖身,新應華2019年車用營收比重可望攀升至50%,車用概念趨濃。

本次股權轉換案,將以1股捷邦普通股換發應華0.5291股普通股,未來將依雙方配發股息做調整,以25日應華、捷邦國際收盤價33.25元、14.6元計算,應華相當於以溢價20.48%換股合併捷邦,雙方預計3月27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該議案,最快6月27日完成股份轉換,屆時捷邦將成為應華100%轉投資子公司,未來將終止上櫃並撤銷公開發行。

根據統計,今年該集團車用營收比重約30%,應華順利合併捷邦之後,新應華車用營收占比可望挑戰50%。


應華副董事長董俊毅表示,捷邦、應華的廠區分散,合併可整合廠區以及資源、降低費用,並且將製造重鎮逐漸往東南亞轉移,提供日系車廠更多服務,尤其東南亞是日系車廠的大本營,也是貿易戰之下替代大陸製造的主要據點,這一次整併可以說是為了車用產品而整合,也替下一步併購車用零組件廠做準備。

應華曾是全球最大數位相機機殼廠,40多年在金屬沖壓及CNC領域累積相當的技術與經驗,2016年因美國特斯拉車廠帶動全球電動車風潮,看好電動車前景,應華台中廠及東莞廠分別於2017年及2018年間取得IATF16949認證,並小量試產電動車感測啟動電路模組供國際型客戶使用,預計2019年量產。

捷邦公司以粉末冶金製造及齒輪箱生產為主,長期以來供應德國Bosch電動工具機的生產,由於Bosch公司為世界主要汽車Tier 1零組件供應商之一,捷邦公司歷經兩年半研發及認證,取得Bosch公司認可,自2018年下半年起供應ABS煞車模組零件。

5年前捷邦、應華宣布合併日本第一化成,捷邦持股66%、應華持股30%,當時是以捷邦為主體,應華合併捷邦之下,日本第一化成的股權走向單純,未來也規劃回台掛牌。

評析
雙方資源整合後替下一步併購車用零組件廠暖身,新應華2019年車用營收比重可望攀升至50%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6: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應華併捷邦 強攻車用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機殼廠應華(5392)昨(28)日發布重大訊息,將以換股方式合併捷邦、取得百分之百股權,第2季股權轉換完成後,應華將維持上櫃,捷邦為消滅公司。應華董事長董俊仁指出,合併可發揮集團綜效,全面搶攻車用市場。

股權轉換比例為每1股捷邦普通股,換發應華0.5291股普通股,未來將依雙方配發股息做調整,以捷邦停牌前的股價14.6元計算,應華約溢價二成合併捷邦。雙方預計3月27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後最快6月27日完成股份轉換。

應華致力於金屬沖壓件及CNC領域,累積相當技術與經驗,曾是最大數位相機機殼生產商,智慧手機興起後,應華也順勢切入該市場,積極擴大版圖。

捷邦以粉末冶金製造以及齒輪箱生產為主,長期以來供應德國Bosch電動工具機生產。

董俊仁指出,合併捷邦後,在製造端的布局更加完整,包括金屬加工類的沖壓、CNC、粉末冶金等製程,搭配先前併購的日商第一化成既有的精密塑膠射出製程,可提供更多整合式製造服務,減少客戶面對過多供應商,同時有助於布局電動車市場,為股東創造更高的價值。

評析
雙方資源整合後替下一步併購車用零組件廠暖身,新應華2019年車用營收比重可望攀升至50%
 樓主| 發表於 2020-4-12 13:36: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3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應華併捷邦  5年集團營收拚翻倍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

能率集團轉型再進化,旗下金屬機殼廠應華(5392)併入關係企業捷邦(1566),搶攻車用零組件市場,尋求資源最大化。據了解,應華透過旗下兩家創投公司持續搜尋可供併購的標的,目標未來5年集團營收翻倍,躋身500億營收俱樂部。

此外,除應華、捷邦與日本第一化成(IKKA),能率集團目前旗下企業包括佳能(2374)、能率網通(8071)、晶宇生物科技(4131)、系通電子(5348)等多家上市櫃公司,去年集團總營收超過300億元。據悉,內部規劃推動集團旗下具前景的企業上市櫃,IKKA可望入列。

法人看好應華併入捷邦與IKKA百分百股權後的整體效益,透過資源整合,發揮集團戰力,提供日系車廠客戶包括金屬、塑膠與粉末冶金的一條龍服務,尤其能率集團從第一代董炯熙、董炯雄兄弟開始,對日系企業的深厚的經營基礎,提供能率集團從OA事務機器代理以來,歷經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乃至於目前的車用零組件,一個良好的發展溫床。

有別於美系電動車廠的競爭漸趨白熱化,能率集團在日系車廠領域中能夠突破其一貫的封閉性,打入此利基供應鏈之中,加上長期深耕日系的IKKA的居間穿針引線,發展具潛力。

應華指出,與捷邦整併後,將透過組織內部製造體系重組,除加速擴大日系車用及電動車領域,未來三年內成為集團營收成長重大支柱外,也規劃將分散在各地區的工廠進行整合,以降低生產成本。未來其製造體系將以金屬沖壓+CNC、粉末冶金及塑膠射出,深耕3C、電動工具、車用零件三大領域,也將朝向航太產業發展,邁向高附加價值領域。

除上述製造體系之整合轉型規劃外,能率集團也將持續推動旗下小而美的公司往上市櫃的方向邁進,並搭配旗下之兩個創投公司規模約40億新台幣,於市場上持續尋找優質公司投資或購併,以期在未來5年之內,集團營收能夠翻倍成長,躋身500億營收俱樂部。

評析
應華透過旗下兩家創投持續搜尋可供併購的標的,目標未來5年集團營收翻倍,躋身500億營收俱樂部。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6: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應華1月營收創高  今年車用佔比拚達50%

工商時報  張漢綺

受惠於車用產品出貨暢旺,應華 (5392) 1月合併營收達11.6億元,月增5.16%,創下單月歷史新高,隨著車用產品出貨放量,應華預估,第1季合併營收將優於去年同期,應華日前宣布合併捷邦國際科技 (1566) ,合併完成後,可以有效整併集團資源,提供日本車廠客戶更多服務,希望今年車用產品佔集團營收比重達50%。

過去應華產品以數位相機為主,是全球最大數位相機機殼廠,之後再切入智慧型手機市場,不過由於數位相機年年衰退,且智慧型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公司於3年前加速佈局車用產品,公司挾40多年在金屬沖壓及CNC領域累積的技術與經驗,應華台中廠及東莞廠分別於106年及107年間取得IATF16949認證,並小量試產電動車感測啟動電路模組供國際型客戶使用,目前產品出貨已逐步放量,帶動公司1月合併營收衝高。

應華1月合併營收達11.6億元,月增5.16%,年增9.04%,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應華在日前宣布合併捷邦,兩家公司將進行製造端的整併,包括金屬加工、CNC及粉末冶金等製程,搭配第一化成既有的精密塑膠射出製程,3家公司將聯手搶攻日本車廠,尤其是電動車部分,未來應華集團也將逐步開發歐系車廠的產品線,並持續收購大陸以外汽車零件廠,擴大集團在車用領域的競爭優勢。

應華集團現有的車用相關產品主要在電子煞車系統、機電盒及電動車的IGBT,捷邦公司以粉末冶金製造及齒輪箱生產為主,長期以來供應德國Bosch電動工具機的生產,由於Bosch公司為世界主要汽車Tier 1零組件供應商之一,捷邦公司歷經兩年半研發及認證,取得Bosch公司認可,自107年下半年起供應ABS煞車模組零件,出貨量逐年放大中;目前佔應華集團營收約30%,預估今年將可達50%。

評析
未來應華將逐步開發歐系車的產品線,並持續收購大陸以外汽車零件廠,擴大集團在車用領域的競爭優勢。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6: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可成 元月營收減26%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金屬機殼廠可成(2474)昨(12)日公布元月業績,受產業淡季以及iPhone新機銷售偏淡影響,單月營收降至49.09億元,月減26.7%,也比去年同期衰退40%,為近23個月營收低點。

可成指出,元月業績衰退,主因來自手機產品需求延續去年12月的疲弱狀況,加上全球電腦中央處理器(CPU)缺貨,致使筆電出貨產生瓶頸等二大因素;2月因工作天數較少,預料將會是全年營運谷底,3月起開始營運回升。

可成今年初就曾無預警釋出「今年首季市場需求將比去年同期更淡,且產品價格面臨壓力,今年獲利將不如過往平均」的負面訊息。法人認為,可成是蘋果iPhone、MacBook等主力多項產品重要夥伴,更能一窺蘋果產品出貨狀況,指標性不亞於大立光等蘋概股,可成罕見釋出保守展望,凸顯蘋果出貨狀況真的是「冷颼颼」。

展望未來,可成認為,在宏觀環境不確定下,公司仍將盡可能運用其技術能力、產能規模、反應速度等優勢,預期將透過持續導入新客戶、新產品、加深自動化能力、應用智慧製造、提高營運效率以及加強成本費用控管等作法,目標取得優於產業成績。

可成去年第4季營收291.65億元,季增16.2%、年減11%;去年總營收954.16億元,為歷史新高,年增2.3%。可成強調,公司去年度已積極擴大產品以及客戶版圖,但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需求波動幅度難以預估以及其他市場因素影響下,導致整體需求未見成長。

法人認為,從可成所釋出的展望看來,本月營運將會落底,整體首季的業績表現偏向保守,而第2季則必須看產品組合而定,下半年則有客戶新品上市,基本上下半年營運仍可望優於上半年。可成昨天股價漲6.5元、收245元。

評析
可成首季業績表現偏向保守,下半年則有客戶新品上市,基本上下半年營運仍可望優於上半年。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7: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可成有壓 外資降評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可成(2474)1月營收大減,外資摩根士丹利出具報告指出,可成最壞情況還沒到,受智慧機銷售遲滯,第1季機殼恐跌價15%至20%,將大幅衝擊可成毛利率,暗示季報也會很難看;摩根大通和滙豐則認為,可成同時面臨毛利等三大壓力,股價急漲後將逆轉。

可成昨(13)日反映營收不佳,加上外資報告狙擊,早盤帶量大跌5%,並波及台積電、鴻海、穩懋等蘋概強勢股拉回,造成台股由紅翻黑。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將可成目標價由220元降至210元,評級「中立」,滙豐更一口氣把可成降到「減碼」,目標價砍至185元。其他如摩根大通、瑞信、大和等歐美日系大型外資,同樣持「中立」或「持有」,不認為短線下跌可低接。

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施曉娟表示,可成1月營收年減40%,大大不如預期,上個月手機買氣疲弱,加上筆電機殼因英特爾CPU缺貨持續短少,是可成表現不振原因。由於2月工作天數減少,3月才會展現iPad拉貨效益,預估可成本季營收僅151億元,季減48%。

大摩訪察供應鏈並發現,手機銷量下滑已導致機殼價格跳水,預估第1季將大幅下跌15%至20%,遠高於前次2014年iPhone慘澹時的5%至10%,對可成毛利率、營益率衝擊達4.6、7.6個百分點;今年每股純益(EPS)也將由26元降至23元。

摩根大通和滙豐則分析,可成營收失利,關鍵是競爭對手鴻海、鎧勝採取更激進的訂價策略,預估可成本季iXR市占率不及40%,而且機殼大幅跌價後,第2季還會再跌10%。

小摩直言,2019是可成「失落的一年」(Lost year),產品單價(ASP)、出貨量及毛利率三面承壓;並提醒投資人應同步留意其他無「基」之彈的蘋概股,僅擇優推薦大立光、台積電等技術強大股。

瑞信證券一次彙整大立光、可成、晶技、信邦和群光等五大零組件廠營收,指出可成、晶技是少數大幅落後預期的弱勢股;反觀信邦、群光轉強,目標價分別重申100元、75元。

評析
摩根大通和滙豐認為,可成同時面臨毛利等三大壓力,股價急漲後將逆轉。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7: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勤誠 訂單能見度看到3月

工商時報 陳昱光/台北報導

勤誠(8210)元月營收告捷,以6.15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15.62%,受惠全球伺服器需求持續暢旺,美國市場成長動能強勁,目前市場訂單能見度看到3月,首季營運可望優於去年同期水準。

勤誠13日公布1月合併營收6.15億元,年增15.62%、月減1.89%,改寫歷年元月最高紀錄,主要是受到美系客戶大單加持,帶動營收自去年第四季以來持續位居高檔,市場推估今年首季業績將有雙位數成長。

勤誠表示,全球伺服器需求持續成長,客戶拉貨力道強勁,目前訂單能見度達到第一季,但由於美中貿易戰後續發展未明,對於第2季展望仍有待觀察,不過在產業趨勢成長帶動下,年度營運將維持穩健向上。

法人表示,隨著雲端服務、網路應用領域愈來愈廣,網路服務業者建置數據中心的規模不斷擴大,伺服器的白牌市場成長幅度遠高於整體平均,勤誠近年將發展白牌市場視為重要策略,透過系統商(SI)出貨給白牌客戶,目前占營收比重約7成,中美市場的主要雲端業者,皆是勤誠的白牌市場終端客戶,扮演主要成長動力。

評析
伺服器的白牌市場成長幅度遠高於整體平均,勤誠近年將發展白牌市場視為重要策略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8: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Google攻大數據 台廠樂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Google近期宣布今年將斥資130億美元(逾新台幣4,000億元),擴大建置資料中心,全面強化大數據、電商市場競爭力。法人看好,Google大手筆投資資料中心,勤誠、緯軟、雙鴻等協力廠受惠大,今年業績喊衝。

相關業者業績正逐步加溫中,勤誠元月營收6.15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5.6%。勤誠認為,全球伺服器需求仍持續成長,美國市場尤其強勁,並未受美中貿易戰影響,該公司目前訂單能見度到第1季,預估第1季相對去年同期營收將仍能保持穩定成長。

勤誠除了受惠Google大量開出新訂單之外,中美市場的主要雲端業者均為勤誠的白牌市場終端客戶,勤誠將通吃品牌與白牌市場商機。
勤誠強調,該公司重點發展白牌市場策略,透過系統商(SI)出貨給白牌客戶,目前相關營收比重約七成,未來仍將持續深耕白牌市場。

緯軟元月營收衝上4.35億元,創新高,月增8.6%,年增62%。據悉,資訊委外服務產業即俗稱的「軟體外包」,舉凡銀行的客戶理財系統、電商的金流系統、科技廠的採購系統、人資系統等,均屬於軟體系統重要的一環,而Google則是緯軟的主要客戶之一。

此外,雙鴻也在積極耕耘伺服器散熱市場,該公司元月營收衝上9.48億元,創新高,月增46.7%、年增40.6%,業績表現亮眼,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智慧手機、顯示卡散熱需求回溫,而伺服器散熱業務也在穩定成長中。

根據外電報導,Google正計畫於美國內華達州、俄亥俄州、德州和內布拉斯加州開設新的資料中心,藉此支援雲端部門,提供企業主、政府部門更可靠的運算資源,並迎戰來自亞馬遜以及微軟的強力競爭。

業界人士指出,資料中心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建置數量可觀的伺服器,而且訂單通常也較長,因此有助於伺服器相關供應鏈成長;其中,勤誠負責提供伺服器機殼、雙鴻提供散熱模組,而緯軟則是資訊委外服務商,三家業者在Google供應鏈中,各有其利基點。

隨著雲端服務、網路應用領域愈來愈廣,網路服務業者建置數據中心的規模不斷擴大,伺服器的白牌市場成長幅度遠高於整體平均。根據市場調查,雲端業者對伺服器的需求量,未來五年的平均可望年增二成以上,超過整體產業平均14%的成長力道,而雲端供應商占全球伺服器市場需求將自2017年的32.5%,提高至2021年的50%,將與企業自建需求量相當。

評析
Google大手筆投資資料中心,勤誠、緯軟、雙鴻等協力廠受惠大,今年業績喊衝。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8: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MWC概念股/可成 營運看旺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簡永祥、陳昱翔/台北報導

微軟新一代混合實境(MR)智慧眼鏡可能在今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發表,主力代工廠廣達與晶片代工廠台積電,加上機殼廠可成受惠最大。

廣達副董事長暨總經理梁次震先前表示,廣達已在研發聲控的VR/AR智慧眼鏡,預期VR相關眼鏡要到2020年才會比較普及,主因目前眼鏡的重量太重,還要進一步降低。法人認為,廣達設立千人研發部隊,積極搶進VR/AR領域,除微軟訂單之外,也正與Google及蘋果開發相關VR/AR產品,未來在智慧眼鏡的成長性相當看好。

人工智慧(AI)與5G通訊來臨,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強大驅動力,也為台積電帶來穩定成長動能。法人分析,AI應用隨著智慧車、智慧音箱、智慧眼鏡,涵蓋工業和民生,台積電可滿足各種元件製程,隨AI應用將是大贏家。

可成近年深耕智慧手機機殼,也切入智慧眼鏡,傳肩負蘋果AR/VR眼鏡機殼供應重責,扮演新產品良率高低關鍵,相關產品毛利看俏,有助業績走揚。

評析
可成切入智慧眼鏡,傳肩負蘋果AR/VR眼鏡機殼供應重責,扮演新產品良率高低關鍵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8: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鎧勝營運漸脫谷底  首季拚損益兩平

聯合晚報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

和碩集團旗下金屬機殼廠鎧勝-KY(5264)營運逐漸擺脫谷底,隨著毛利率轉正,法人看好今年有望搭上iPhone商機,預估鎧勝手機金屬邊框出貨今年將達500萬到800萬件,今(20)日盤中股價直攻漲停,股價來到54.8元。

鎧勝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營運逐漸好轉,受惠筆電及平板產品穩定出貨,2018年第3季毛利率已轉正,但每股仍虧損1.82元。鎧勝日前公告1月營收21.99億元,年增0.8%、月減31.8%。展望全年,法人預估,鎧勝首季將達損益兩平,第2季起恢復獲利。

法人預估,由於今年iPhone需求展望疲弱,隨著今年蘋果新一代手機上市,鎧勝將從下半年開始供貨舊款iPhone金屬機殼,預估今年出貨將達500萬到800萬件。

在主力產品筆電與平板方面,預期今年筆電類營收將年增一成,主要受惠MAC需求成長及訂單比重增加,不過,平板類機殼營收可能呈現下滑趨勢,惟筆電及平板毛利率較高,可望讓毛利率重回上升軌道。

鎧勝看準iPhone商機,目前外資圈對於鎧勝何時能供貨iPhone機殼看法不一,以去年推出的iPhone XR來看,樂觀的法人認為去年12月已開始供貨,最悲觀的外資甚至指出,鑑於今年iPhone市況不佳,恐導致鎧勝今年iPhone訂單無望。

評析
鎧勝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營運逐漸好轉,去年第3季毛利率已轉正,首季將達損益兩平,第2季起恢復獲利。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9: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舊款熱賣 追單台系鏈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蘋果iPhone 6s在印度市場熱銷,當地前兩大電信營運商Vodafone Idea、Bharti Airtel官網均顯示該機種已缺貨,供應鏈傳出,蘋果為此向可成、緯創、大立光等iPhone 6s供應鏈緊急追單兩成,為相關業者淡季營運添柴火。

對於蘋果追單傳聞,相關供應鏈均不予置評。業界分析,iPhone XS/XR新機去年上市後,銷售遭逢逆風,蘋概股營運受影響,此次傳出蘋果緊急追加iPhone 6s兩成訂單,由於舊機零組件良率高,毛利率比新機更好,有助提升可成等業者淡季獲利表現。

據了解,此次印度市場iPhone 6s熱銷,主要是當地前兩大電信營運商Vodafone Idea、Bharti Airtel為推升4G用戶,推出搭配iPhone 6s的優惠資費,引起用戶熱烈迴響。

相較於歐美、台灣等市場正要往第五代行動通訊(5G)移動,印度4G正起步中,i6s雖已是多年前的舊產品,硬體規格足以供應印度用戶使用,具性價比優勢,Vodafone Idea、Bharti Airtel官網均顯示該機種已缺貨。

業界人士分析,供應印度市場的iPhone 6s主要由緯創印度廠負責代工,直接出貨當地電信商。現階段緯創在印度班加羅爾(Bengaluru)近郊有兩座工廠,這兩座工廠分別為蘋果組裝iPhone SE和iPhone 6s,並就近供應印度市場銷售,可成、大立光等零組件供應鏈,則是透過海陸運的方式運抵當地,交給緯創組裝出貨。

其中,可成目前為iPhone 6s金屬機殼主要供應商,在舊機種的供貨比重仍高於國內其他競爭對手,加上該公司產能龐大,無論在價格或技術方面都具有領先地位,因此在機殼中受惠最深。

法人認為,由於iPhone 6s已是距今三個世代以前的舊機種,在包括歐美、日本、台灣等許多消費力較強的市場早已停售,但對於才剛起步的新興市場而言,此一機種高性價比的特性卻反而大受當地消費者歡迎。

評析
iPhone 6s在印度市場熱銷缺貨,蘋果向可成、緯創、大立光等緊急追單兩成,為相關業者淡季營運添柴火。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39: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營邦Q1營收看雙位數年增,全年營運續成長

記者 林昕潔 報導

受惠雲端資料中心新專案陸續出貨,專業存儲平台設備製造商營邦(3693)1月營收續亮眼,達3.38億、年增63.78%,公司強調,從去年起積極拓展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歐洲等一、二線資料中心有成,並搭上Intel伺服器新平台Purley陸續轉換,帶動換機潮,今年雖有貿易戰紛擾,但公司營運相對樂觀正面。法人預期,營邦第一季營收可望雙位數年增,今年營運估可逐季往上,全年營收、獲利皆可較去年成長。

營邦主要業務為專業機架式伺服器(Rackmount)及工業電腦用機殼、存儲平台類(Storage)、高效能應用伺服器系統平台類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產品多應用於雲端資料中心、網路安全平台、廣電傳媒、工業電腦等4大領域,產品佔營收比重為:伺服器機箱(ESG)約佔35%、系統平台(PSG)約佔30%、硬碟櫃(SSG)約佔5%內、全機櫃(IAG)約佔5-10%、以及其他。

受惠雲端資料中心新專案陸續出貨,且Intel伺服器新平台Purley陸續轉換,帶動換機潮,營邦1月營收續亮眼,達3.38億、年增63.78%、較前月營收3.39億、微幅下滑0.45%,續站穩高檔。

營邦表示,從去年起積極拓展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歐洲等一、二線資料中心,並耕耘企業私有雲代管,且搭上Purley新平台陸續轉換的動能,使公司從去年第三季起,本業由虧轉盈,EPS為0.08元。法人表示,公司去年第四季營收達8.39億、季增10.94%,毛利率預估可維持在20~21%,看好第四季營運較前季成長。

而展望今年營運,公司強調,貿易戰使全球總體景氣轉弱,但營邦全部是台灣設計、生產,所以對客戶來說較有吸引力,加上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有成,目前客戶的需求訂單相對樂觀,加上記憶體有跌價、被動元件供給有鬆,都讓營運看來較正面;而除了新興市場外,公司亦看好中國市場,在雲端資料、伺服器的需求大,將是後續經營重點之一,而目前北美佔營收比重達50~60%,已設有後段組裝廠來因應後續需求。

法人分析,2月受到農曆春節長假,工作天數較少等影響,營收估較1月轉下,但公司今年客戶需求正向,認為第一季營收可較去年同期雙位數成長,全年營運估可逐季往上,預期毛利率將在20~21%之間水準,全年營收估雙位數年增、獲利亦可維持成長。

評析
營邦第一季營收可望雙位數年增,今年營運估可逐季往上,全年營收、獲利皆可較去年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20-4-18 12:4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神基去年EPS 3.83元 配息3元

工商時報 翁毓嵐/台北報導



強固型工業電腦品牌廠神基(3005)2018年營運受惠本業強固型電腦產品出貨動能強勁,全年營收攀高,獲利也創歷年新高,稅後每股盈餘達3.83元,董事會預計將發每股現金股利3元,殖利率達6.4%。

神基去年在北美政府標案、歐系國際汽車大廠及澳洲、印度及台灣亦皆有新汽車產業客戶訂單加持下,繼上半年營運連兩季創高後,下半年再向上攀升衝高,拉抬其全年度營收年增11.25%、達246.94億元,稅後淨利及EPS亦雙創歷史紀錄、分別達22.12億元及3.83元。

公司董事會並於26日通過2018年度之股利分派案,預計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3元,以當日其收盤價46.8元估算,殖利率約6.4%。該股利分派案將提交5月31日股東常會中決議後施行。

神基表示,其強固電腦營收比重在去年第四季拉升至52.5%高峰,機構件則因筆電產業出貨情況不佳影響,降至40%,另航太事業亦持穩提升至達1成。

儘管機構件中的機殼產品在下半年受整體產業走衰、拖累出貨,惟在汽車機構件產品部分,神基除仍在既有業務穩居高市占之際並持續擴產,另在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及新電動車領域之產品亦已出貨加持下,帶動其在汽車機構件業務持穩以兩位數幅度增長。

法人預估,神基於今年第二季順利開出ADAS產品線之新產能後,將拉抬其在汽車機構件業績繼續向上攀升、年營收可望有至少有17~20%的年增長。

看好神基今年元月業績續維持高檔,單月營收小幅月增1.3%、達20.6億元,已是連8月站上20億元,並較去年同期增長逾2%。

評析
神基於今年第二季順利開出ADAS產品線之新產能後,年營收可望有至少有17~20%的年增長。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0: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2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3月台股怎麼買?
匯豐證教戰 5大多空配對交易

工商時報 簡威瑟/台北報導



MSCI明晟季度調整過後,短線激情告一段落,匯豐證券指出,考量台股今年以來表現凌厲,指數已接近10,420點的高點預估值,接下來「該不該買、買什麼」(To buy or not to buy?)疑問急速升溫,因此針對五大熱門族群推出「戰略性配對交易」點子,更提醒旗下客戶同時布局高殖利率股,迎戰台股3月。

台股在MSCI明晟此次季度調整中,權重獲得小幅調高,尾盤如預期爆出280億元大量,惟對指數拉升效應並不明顯,外資分析師解釋,可見隨台股波段漲多,被動式資金進場因應權重調整布局之際,應有部分主動型資金、或是內資趁長假前「下車」,靜待連假過後,再決定下一步。

匯豐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陳建名指出,儘管市場對MSCI台灣企業今年獲利年增預期,仍是-1%,未見轉向樂觀跡象,但台股今年來可是一路反彈超過6%,呈基本面與股市走向脫鉤現象,現在更倚仗美國延緩對大陸產品調高關稅,增添樂觀派信心。

不過,隨台股目前位階來到14.5倍本益比,高於過去五年平均的13.1倍,台股上檔空間是否受限,再度引起討論。匯豐證券此時更關注布局標的良莠,向旗下客戶提出五大熱門電子族群的多空交易建議,強調加碼績優股,並趁機減持匯豐研究團隊不看好之標的。

1.晶圓代工:買進台積電、賣出聯電。2.金屬機殼:買進鎧勝-KY、減碼可成。3.3D感測:買進致茂、賣出穩懋。4.PCB:買進健鼎、賣出景碩。5.化合物半導體:買進全新、出脫晶電。

在這五大配對交易想法之外,匯豐證券同步提出,由於台積電才公布明年起將轉為季季配息制度,勢必帶動資金的注意力回流到高殖利率股身上,因而從研究範圍中,依據研究團隊看好後市、現金殖利率高於5%、2019年獲利將成長三大條件,挑選出台泥、亞泥、台化與健鼎等四檔,作為長線資金布局殖利率股的首選。其中,健鼎也是匯豐在PCB族群中最看好者。

評析
匯豐針對五大熱門族群推出戰略性配對交易,金屬機殼:買進鎧勝-KY、減碼可成。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1: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折疊iPhone明年亮相 蘋概樂

經濟日報 記者吳凱中、陳昱翔/台北報導



隨著三星、華為等非蘋陣營大廠陸續推出折疊智慧機,韓媒ETNews披露,目前三星已正式提供蘋果7.2吋的折疊面板樣品,供蘋果打造首款折疊iPhone,預期蘋果最快明年推出可折疊手機,與非蘋大廠一較高下。

一旦蘋果推出折疊iPhone,市場預期有助刺激果粉買氣,扭轉iPhone銷售低迷狀況。法人認為,折疊iPhone應該仍由鴻海、和碩操刀,大立光、可成分別供應鏡頭、機殼,而最受矚目的關鍵軸承,有望由與蘋果在Mac系列合作多年的新日興拿下,相關業者都將受惠。

ETNews報導,目前三星已向蘋果遞交折疊面板樣品,以供蘋果研發折疊智慧手機,該面板攤開的尺寸為7.2吋,相較三星自家推出的摺疊機Galaxy Fold面板略小0.1吋。

業界分析,由於折疊智慧機面板必須具備可撓式特性,因此目前全球OLED面板供應量最大的三星自然再度成為蘋果的主要供應商。目前三星可折疊面板年產能為240萬片,因應市場需求,考慮擴產至1,000萬片。

據了解,蘋果正積極投入研發折疊iPhone,日前外傳一份蘋果專利檔案流出,已顯示蘋果正在開發折疊智慧機;而該專利檔案有兩種設計方案,第一種為內折的單次折疊模式,細部在區分為「外折」及「內折」,另一種則是專門用來擴大螢幕尺寸的款式。

法人認為,現階段雖然已有不少品牌推出折疊智慧機,但無論是價格或者功能性,仍有待市場考驗,加上量能如果不夠大,也無法壓低製造成本。不過,若蘋果明年真的推出可折式iPhone,在果粉推波助瀾下,有望真正打開折疊機市場,帶動新一波換機潮。

相較於蘋果對新技術謹慎的態度,包括三星、華為等非蘋陣營則已重兵卡位;其中,三星藉著自家生產面板的實力,推出主流手機廠第一支摺疊機Galaxy Fold,而華為也緊接著推出Mate X 應戰,小米、聯想、vivo也傳聞今年也會發表摺疊智慧機,估計今年將會是摺疊智慧機百花齊放的關鍵年,而明年在蘋果加入戰局後,市場滲透率則有望快速攀升。

評析
蘋果最快明年推出折疊手機,折疊iPhone應該仍由鴻海、和碩操刀,大立光、可成分別供應鏡頭、機殼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1: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蘋果攻折疊機 軸承、機殼打聚光燈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蘋果每次推出新款iPhone,分析師就開始拆新機找新供應鏈,或規格變化升級的受惠廠商。折疊iPhone若問世,軸承廠新日興、機殼廠可成可望是新機最受矚目的供應鏈業者。

法人指出,過往iPhone從來沒有折疊功能,擔負折疊功能要角的軸承廠勢必是新入列受惠股,與蘋果在Mac合作多年的新日興最可能拿下新單;另外,折疊iPhone面積更大,對機殼需求也更多,有助蘋果主力機殼供應商可成出貨同步成長。

業界人士分析,折疊機是否耐用,關鍵在於軸承品質,加上每支折疊手機都要具備至少一個軸承,對軸承需求量不小,新日興為國內最大的軸承廠,已具備豐富的生產經驗。

機殼方面,因折疊機須具備二個機殼,加上尺寸也較大,因此產品單價也比一般智慧手機高,現階段相關折疊智慧機大多也是採用金屬機殼為主,可成因量產經驗豐富,有機會以技術、價格等優勢切入此一市場。

評析
折疊iPhone若問世,軸承廠新日興、機殼廠可成可望是新機最受矚目的供應鏈業者。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1: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神基首季業績 可望兩位數成長

工商時報 翁毓嵐

強固型工業電腦品牌廠神基(3005)受惠在強固電腦產品出貨動能持續暢旺,今年以來連兩個月皆有1成以上的年增表現,單月營收續創12年同期高峰,法人亦樂估神基首季在強固電腦本業有淡季不淡的增溫表現拉抬下,將再較去年同期有兩位數增長。

神基自結今年2月合併營收為16.87億元,雖受過年放假及工作天數減少影響,月減逾18%,但仍有逾12.26%的年增力道。累計其今年前二個月合併營收為37.4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5.22億元增加6.39%。

去年上半年在北美政府標案帶動下,神基強固型電腦產品營收比重拉升至48%,法人預期,今年上半年神基同樣受惠來自歐洲新客戶訂單,及北美客戶仍有部分升級換機需求,強固型電腦業務仍將維持在4成以上占比,同時亦將帶動其營運維穩、較去年同期有高個位數到雙位數增長幅度。

在基本面激勵下,三大法人5日聯手大買神基持股,拉抬其股價在盤中一度站上49.7元波段高點,終場以49元作收,刷新自2002年5月以來新高點。

評析
神基首季在強固電腦本業有淡季不淡的增溫表現拉抬下,將再較去年同期有兩位數增長。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可成探五年低點 本季落底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蘋果機殼供應商可成昨(5)日公告2月營收為34.44億元,月減29.9%,也比去年同期下滑39.6%,為近五年來單月營收低點。法人認為,可成3月營收將回溫,本季營運將會落底。

可成2月營收衰退,主要受工作天數較少,以及大客戶智慧手機銷售疲軟兩大因素影響。累計可成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83.55億元,年減39.8%。

受蘋果iPhone新機銷售不佳影響,可成先前已先釋出對本季看淡的展望,預期需求不確定性高,價格波動也將提高,並認為在產品價格有壓的情況下,獲利能力將低於過去幾年平均。從可成公布的前二月營收數字來看,目前營運軌跡符合先前預期。可成昨天股價跌0.5元、收234元。

法人認為,可成本季營運將會落底,首季業績表現偏向保守,第2季則必須看產品組合而定;下半年隨著主要客戶新產品上市,營運仍可望優於上半年。

評析
可成2月營收衰退,主要受工作天數較少,以及大客戶智慧手機銷售疲軟兩大因素影響。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5: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可成二度示警 前二月純益僅7.4億

工商時報 袁顥庭/台北報導

可成(2474)雖然公布去年度財報亮眼,配息也逾一個股本,不過身為蘋果供應鏈指標的可成二度開槍示警,主動公告前二月累計稅後純益僅有7.4億元,遠低於過去幾年平均水準。

可成重申,整體的市況仍然持續的不理想,這是是繼藍思科技、瑞聲等指標大廠之後,第三家發布獲利預警的蘋果供應鏈。

可成2018年營收954.16億元,年成長2.27%,營業毛利386.24億元,年減7.97%,營業淨利約296.04億元,相比前一年衰退12.93%。不過業外方面有匯兌利益46.9億元,拉抬稅前淨利達413.19億元,年成長26.18%,稅後淨利279.72億元,年成長27.97%,每股盈餘36.31元,全年獲利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可成再度對今年展望示警,6日股價走勢疲弱,終場下跌0.21%作收,收盤價233.5元。去年獲利創新高,可成大方配息12元,盈餘配發率約33.05%。以6日收盤價233.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5.14%。

儘管可成2018年大賺近28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36.31元,優於法人預期,不過可成6日公告今年前2月營收約83.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衰退幅度高達39.85%,而獲利自結數約7.4億元,與2018年第一季獲利36.6億元來看,今年第一季篤定陷入獲利年減的狀況。

可成指出,公司於1月上旬即對今年展望提出示警,並對今年整體營運提出保守看法。

但是由於整體的市況仍然持續不理想,導致需求疲軟、稼動率偏低、單位成本增加,再加上產品售價壓力大幅的提高,導致今年前二月的營收表現不如預期,而且獲利率均明顯低於該公司過去幾年的平均水準,因此可成再度的主動提出預警、並且公布前二月的自結獲利,以供外界知曉目前該公司所面臨的環境與經營狀況。

評析
可成重申,整體的市況仍然持續的不理想,這是第三家發布獲利預警的蘋果供應鏈。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可成去年EPS 36.31元 新高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金屬機殼大廠可成昨(6)日公告去年度財報,受惠手機及筆電業務出貨暢旺,獲利年增逾54%,每股純益36.31元,創新高,連續八年賺逾一個股本。

可成董事會並決議,去年度盈餘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2元,與前年度盈餘歷史新高股利相當,共將配發約 92.45 億元的現金股利,配息率為 33.05%,以昨日收盤價233.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5.1%。可成訂6月12日召開股東會,屆時將通過去年財報以及股利政策。

可成去年營收954.16億元,年增2.2%;稅後純益279.72億元,年增54.3%,每股純益36.31元。可成去年獲利衝上新高,主要受惠於智慧手機機殼及筆電機殼二大業務均大有斬獲。

即便蘋果新iPhone上市後銷售不佳,可成去年第4季每股純益仍衝上8.98元。截至去年,可成已連續八年大賺逾一股本,法人認為,可成因技術以及生產優勢已達一流水準,因此承接相當多訂單,帶動營運不斷突破。

短期營運方面,可成日前公告2月營收34.44億元,月減29.9%,也比去年同期下滑39.6%,為近五年來單月營收低點,主要受工作天數較少,以及大客戶智慧手機銷售疲軟兩大因素影響。法人認為,可成3月營收將回溫,本季營運將落底。

受iPhone新機銷售不佳影響,可成先前已先釋出對本季看淡展望,預期需求不確定性高,價格波動也將提高,並認為在產品價格有壓的情況下,獲利能力將低於過去幾年平均。從可成前二月營收來看,營運符合先前預期。

評析
受iPhone新機銷售不佳影響,可成先前已先釋出對本季看淡展望,預期需求不確定性高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6: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可成辦現增 上限5,000萬股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可成短線營運相對低迷,但仍積極備妥銀彈,準備迎接下一波大成長契機,董事會昨(6)日決議辦理上限5,000萬股現金增資,布局全球機殼市場商機。以可成昨天收盤價233.5元計算,5,000萬股約當116.75億元。

針對現金增資目的,可成指出,預計用於擴建廠房、購置設備、海外購料、充實營運資金、轉投資、償還銀行借款等一項或多項用途,同時也會提撥10%至15%給予員工按發行價格認購。

可成本次現金增資將由董事會提交股東會決議,因此必須等到股東會通過後,才會開始進行。

法人表示,由於品牌大廠下單已有集中趨勢,可成可能透過募資方式,籌備擴產資金,甚至透過併購方式來增強自身競爭優勢,或者最後並不會動用到太多資金,但先進行現金增資,對後續資金調度較為有利。

法人表示,5G的通訊速度相當快,而機殼是最直接的散熱體,若能開發出散熱效率更高、製造成本更低的機殼材料,則有助於取得更多訂單。

評析
可成可能透過募資方式,籌備擴產資金,甚至透過併購方式來增強自身競爭優勢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37:2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20-4-25 19:39 編輯

轉貼2019年3月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Q2五大亮點:摺疊機》
產業創新局,期待蘋果衝主流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摺疊機橫空出世 品牌廠紛紛加入戰局
若使用Google Trends輸入摺疊手機,你會發現搜尋熱度幾乎從零,一口氣在短短一個月飆升到100,這是因為手機大廠三星、華為接連發表了摺疊手機,在不久的將來,小米、OPPO、Vivo、聯想、LG、Motorola也將加入戰局,至於蘋果則早已布局摺疊裝置相關專利。

摺疊手機目前訂價高昂,短期出貨量仍少,不過對於智慧型手機產業則是一大突破,法人認為,面板、軟性材料與軸承相關廠商是最直接的受惠族群,面板廠友達(2409)、偏光片大廠明基材(8215)傳已打入陸系供應鏈,聚醯亞胺薄膜(Polyimide Film,PI)廠達邁(3645)今年也可望小量出貨,奇鋐(3017)則傳獲華為軸承零件訂單,樞紐龍頭廠新日興(3376)也持續配合品牌客戶開發。

2019年成摺疊機元年 蘋果動向受關注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2019年摺疊手機銷量為140萬台,相關技術成熟量產約需兩年時間,不過到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0萬台,至於Witsview則預估2019年摺疊式手機將占智慧型手機市場滲透率0.1%,到2021年則為1.5%。



三星摺疊手機GalaxyFold預計4月26日上市,今年出貨目標預估為100萬台,至於華為摺疊手機Mate X則可望於6月推出,據了解,華為今年摺疊手機下單總量為20萬台。
另外像是小米、OPPO先前也曾在微博上秀出摺疊手機的工程機,Vivo、聯想、LG、Motorola也都傳有興趣推摺疊手機產品,大陸手機品牌努比亞則在MWC展示了突破性的腕部曲面智慧機,號稱是全球首款可穿戴的手機,手機型態因為柔性面板而實現了各種變化。
高階智慧型手機龍頭廠蘋果在先前就已申請多項面板、結構相關摺疊裝置專利,近期根據南韓媒體報導,傳三星顯示器(SamsungDisplay)已向蘋果送樣可摺疊螢幕樣本,由於蘋果產品一向具有引領市場風潮作用,未來若蘋果推出摺疊手機,可望帶動摺疊手機產業規模進一步放大。
主要受惠族群:面板、軟性材料、軸承、機殼


新型態的摺疊手機可能影響的零組件設計包括:面板、相關新材料、軸承、機構件、電池、聲學元件、前後鏡頭、生物辨識模組、感測器、天線、PCB,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面板與軟性材料,以及先前並未出現在智慧型手機產業的軸承,另外,金屬機殼廠也可望因摺疊機的到來,獲得翻身的機會。
就柔性面板而言,初期仍是韓廠的天下,像三星摺疊手機就是採用自家面板,至於華為則據傳採用京東方(000725.SZ)OLED面板,就台灣廠商而言,最有機會搶得商機的則是友達,據了解,友達柔性OLED目前已打進大陸手機大廠系統,而在偏光板材料部分,明基材則已打入大陸品牌大廠供應鏈,已導入穿戴裝置及手機等等產品,相關新品可望於Q2上市。
因應撓式面板產生的軟性和透明CPI(ColorlessPI)需求,由於全球可供應CPI的業者有限,且進入門檻高,軟板上游材料PI廠商達邁已有小量交貨,將會是今年全新的成長動力,法人預估,達邁Q1營運將為全年最低點,Q2起開始回溫,Q3將進入全年最旺季,今年營收獲利表現可望較去年成長。
進入門檻相當高的摺疊手機樞紐,三星GalaxyFold傳採用韓廠 KH Vatec,華為Mate X樞紐則使用的超過100個零件,傳由台廠奇鋐獲得部分樞紐零件訂單,至於NB樞紐龍頭廠新日興、以及市占第二的兆利(3548)則都尚未接到摺疊手機訂單,不過業者也持續與陸系品牌廠配合開發中,法人認為,從智慧型手機旺季所需的放量規模來看,新日興、兆利未來在爭取訂單上仍相當具競爭力。
金屬機殼廠也有望隨著摺疊手機浮出檯面,獲得大展身手的機會,有業者認為,要維持摺疊手機的強度,又兼顧薄度,而且又要搭配旗艦機應有的質感,輕金屬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而且由於摺疊機外觀有上蓋與下蓋兩片,對於機殼業者來說,兩片金屬機殼雖是分開製造,但最後則必須能做到完美的貼合,非常考驗開模的精細度,法人認為,一線金屬機殼廠鴻準(2354)、可成(2474)可望受惠。
摺疊機開創新型態台廠引頸翹望蘋果王者歸來
摺疊手機最被詬病的就是高不可攀的價格,可以想見,今年摺疊手機出貨量不會太有意義,不過摺疊手機的出現已開創了智慧手機的新型態,當前的設計就包括內折、外折、三折,還有像努比亞推出的繞腕曲面手機,型態範疇已脫離目前一片式、幾乎是公版的智慧型手機的外觀,而若未來蘋果也加入摺疊手機戰局,台廠將更有機會參與摺疊手機產業。
評析

兩片金屬機殼雖是分開製造,但最後則必須能做到完美的貼合,非常考驗開模的精細度

 樓主| 發表於 2020-4-25 19:40: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勤誠前二月績增19%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伺服器機殼廠勤誠(8210)公告2月營收為3.85億元,雖然受工作天數較少影響,較元月衰退37.3%,但仍是歷年同期最佳成績,年增率為24.8%,反映整體市況回穩。

勤誠累計今年前二月營收10億元,年增19%。勤誠表示,美國市場需求持續暢旺,帶動2月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預估第1季營收將保持穩定成長。由於全球經濟仍有許多變數,尤其美中貿易戰引發的連鎖效應未明,全年展望暫持保守態度。

法人指出,隨著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應用引領智慧時代來臨,雲端運算服務業大量投資建置數據中心,伺服器的需求持續穩定成長,尤其進入5G世代後,IoT裝置將成主流應用,雲端運算服務業者對數據中心的投入有加快趨勢,從美國三大雲端業者近年資本支出逐年攀升可看出,整體大環境對伺服器相關業者有利。

勤誠主要透過系統商(SI)出貨給中美兩大市場的主要雲端業者,占營收比重約七成,未來仍專注深耕伺服器白牌市場,掌握伺服器需求成長最大的白牌市場。勤誠上周五(8日)股價漲1.5元、收54.4元。

由於各國5G陸續於今、明年商轉,伺服器需求明顯成長,勤誠今年第1季即受惠美國客戶訂單增長;中國市場則因農曆春節因素,第1季需求較緩,然而為了加快5G商用步伐,今年政策推動加大AI/IoT等建設,加上持續打造智慧城市,下半年為傳統旺季,市場需求可望回溫。

勤誠指出,美中貿易戰雖見緩和,惟後市仍不確定,為降低營運風險,勤誠仍將按原計畫進行調整出貨地區的應對方案,預計於第1季底完成部分產線調整。

評析
由於全球經濟仍有許多變數,尤其美中貿易戰引發的連鎖效應未明,勤全年展望暫持保守態度。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5: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概念股/建準、聯嘉 業績看旺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鐘惠玲、陳昱翔/台北報導

特斯拉最新車款Model 3大降價,預料掀起全球熱賣,並帶動國內相關供應鏈建準、亞光、聯嘉等業績看俏,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散熱風扇大廠建準已公告去年每股純益2.41元,較前一年的2.62元略減,主因去年出貨狀況略降及全球景氣動盪所致。建準產品涵蓋各領域電子產品,近年積極耕耘車用、伺服器市場。去年全年營收119.65億元,年增9.3%,稅後純益6.05億元,年減7.9%,每股純益2.41元。

亞光為特斯拉概念股之一,同時也供貨歐美一線車廠,去年來自車用鏡頭營收占比約5.8%,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10.8億元,年增74%,每股純益3.8元,為十年新高。亞光看好全球分工策略及發揮其光學設計能力,力拚今年營運優於去年。

全球車載鏡頭市場規模每年以年增30%的速度高速成長,市場預期,隨著美國眾議院去年通過「self-drive」法案,各大車廠競相投入自駕車研究,預計2025年將進入無人駕車時代,引爆車載鏡頭需求。

LED廠聯嘉目前在車燈與相關元件的業績比重約超過八成,若以區域別來看,美洲市場的業績貢獻占比約七成多,中國大陸市場則占一至二成。據了解,特斯拉相關訂單占去年聯嘉業績比重超過5%,今年相關占比有機會達到一成左右。

聯嘉去年全年合併營收為33.87億元,年增28.5%,稅後純益1.48億元,年增1.1倍,每股純益0.91元,擬配發每股0.55元現金股利,共將發放9,412萬元

評析
建準產品涵蓋各領域電子產品,近年積極耕耘車用、伺服器市場,去年每股純益2.41元。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5: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1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CPU缺貨未解  鎧勝-KY看Q1謹慎、Q2還不清楚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CPU缺貨問題仍懸而未解,受代工廠Q2看法不明朗影響,金屬機殼廠鎧勝-KY(5264)對於Q1營運看法轉為謹慎,而Q2則還看不清楚,不過上半年毛利率會較去年同期改善,而下半年則等待筆電與平板電腦新品增加動能,至於智慧型手機上半年也缺動能,法人則持續關注,鎧勝-KY能否取得手機金屬邊框與玻璃背蓋貼合業務,以挹注未來營運動能。

鎧勝-KY目前主要生產平板電腦與筆電機殼,並積極切入智慧型手機,鎧勝-KY去年Q4在Macbook與iPad新品訂單挹注下,去年Q4單季營收規模回到百億元,單季毛利率14.46%,來到近5季高點,帶動去年Q4單季轉盈,不過鎧勝-KY去年全年每股仍虧4.13元。

受工作天數影響,鎧勝-KY Q1營收將較去年Q4放緩,而期待去年Q4新品延續動能,鎧勝-KY原本對Q1營運抱持較為正面的看法,法人則估,鎧勝-KY Q1營收將有機會二位數年增,不過受到代工廠對Q2展望不明、CPU缺貨問題仍未解等影響,鎧勝-KY坦言,公司目前對Q1持較為謹慎看法,而Q2目前則不清楚。

就今年營運動能而言,鎧勝-KY客戶今年也有筆電與平板電腦新品醞釀中,而公司仍持續爭取智慧型手機訂單中,不過因目前整體智慧型手機訂單仍較疲弱,短期尚未看到新進度,法人則期待,鎧勝-KY下半年在筆電與平板電腦新品帶動下,營運動能回升,而市場也持續關注鎧勝-KY能否取得手機金屬邊框與玻璃背蓋貼合業務。

就獲利趨勢而言,鎧勝-KY Q1營收雖仍估淡,不過相較於去年有較多開發案與新廠建置等影響,鎧勝-KY今年整體成本與費用管控可望較去年改善,法人認為,鎧勝-KY上半年毛利率將較去年同期有明顯的改善,但應該比去年Q4的水準下滑,整年來看,鎧勝-KY今年將拚轉虧為盈。

評析
鎧勝下半年在筆電與平板電腦新品帶動下,營運動能回升,整年來看,今年將拚轉虧為盈。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5: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i6停產 蘋概老神在在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蕭君暉、陳昱翔/台北報導

外電報導,蘋果歷來最熱銷智慧手機iPhone 6系列將在今年5月停產。iPhone 6系列於2014年推出,至今已五年,仍是許多果粉心中最喜歡的iPhone,也是蘋果在新興市場的銷售主力。

由於已是上市多年的舊機種,零組件單價及成本相對較低,供應鏈對於舊機的停產早有準備,因此影響不大。

外電報導,業界傳出,蘋果已通知上游供應鏈,今年5月中旬全面停止生產iPhone 6系列手機。iPhone 6系列目前是蘋果主打包括印度等新興市場的主力,日前印度媒體報導,蘋果將在印度停售iPhone 6系列機種,現在傳出相關機種將停產,並不令人意外。

有關iPhone 6系列停產的消息,大立光、可成等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均不予置評;組裝廠緯創一向不評論單一客戶與產品。

大多數iPhone 6系列零組件供應商,目前也都是新款iPhone供應鏈。

根據外電報導,目前緯創在印度班加羅爾(Bengaluru)近郊有兩座工廠,這兩座工廠為蘋果組裝iPhone SE和iPhone 6s,這些裝置在印度銷售。緯創2018年下半年已在卡納塔克邦的Narasapura工業區進行擴廠,將興建規模占地達43英畝、投資額高達300億盧比的第二座新廠。該廠將分兩階段進行,其中第一階段已於去年取得建地,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由於iPhone 6是蘋果首款大螢幕、金屬機殼的智慧手機,加上已是五年前的機種,因此價格不斷下修,但也因為性價比(CP值)高,成功吸引不少新興市場的消費者目光,成為蘋果歷來最長壽的iPhone,也讓該機種過去不斷出現零組件追加訂單的消息。

近期供應鏈消息指出,iPhone 6系列將正式停產。對此,業界人士指出,相關供應鏈早就有所準備,因此影響並不大,甚至很感謝iPhone 6長期以來提供的穩定訂單。

在iPhone 6系列停產後,iPhone 7將成為最低階的iPhone。

評析
iPhone 6系列將正式停產,相關供應鏈早就有所準備,因此影響並不大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5: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2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勤誠 2018獲利EPS雙雙攀頂

工商時報 陳昱光

伺服器機殼廠勤誠(8210)去年獲利攀峰,受惠美、陸兩大主要雲端服務商建置數據中心需求推動,稅後淨利6.42億元,年增41%,EPS達5.37元,同步改寫歷史新高。


勤誠19日召開董事會,揭露去年財報數字,由於公司接單穩定成長,產品組合、出貨比重調整,以及精實管理初見成效,全年稅後淨利6.42億元,EPS 5.37元,雙創歷史新高。

另外,勤誠董事會通過盈餘分配案,擬配發現金股利4元,配發率達74%,以最新收盤價58.9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6.79%;維持往年高配息、高殖利率的股利策略。

以產品組合來看,勤誠去年伺服器/存儲機殼產品比重96%;以出貨形式區分,產品透過系統整合商(SI)出貨,佔營收比重73%、ODM/EMS出貨,佔比19%;出貨給通路商比重為8%。

勤誠重點經營白牌市場,產品在中、美兩地透過SI出貨給終端的雲端服務商,隨著AI、IoT的應用擴大,雲端服務商對數據中心的需求成長空間將高過於企業用戶。

勤誠去年出貨占比中國達44%,美國39%,美中貿易戰主角為目前兩大重要市場,公司表示,對於貿易戰後續發展仍有不確定性,將採謹慎因應策略,但今年首季需求延續去年下半年熱度,伺服器需求長期穩定成長趨勢不變。

因應美中貿易戰變化,勤誠除了將部分產線移回台灣之外,未來將視客戶需求調整出貨地區,降低營運風險,法人看好5G商轉帶動AI、IoT應用擴大,預料將刺激數據中心新一波需求,產業長期穩定成長,勤誠將同步受惠。

評析
5G商轉帶動AI、IoT應用擴大,預料將刺激數據中心新一波需求,產業長期穩定成長,勤誠將同步受惠。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6: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勤誠EPS 5.37元 股息4元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伺服器機殼廠勤誠(8210)預計今(20)日召開線上法說會,昨天先發布去年度財報,受惠產品出貨暢旺,去年全年每股純益5.37元,創歷史新高;此外,勤誠董事會也決議配發現金股利4元,配發率74%,以昨日收盤價58.9元計算,殖利率約6.8%。

勤誠去年營收65.2億元,年增18.4%,稅後純益6.42億元,年增41%,雙雙創新高。勤誠指出,去年成長主因來自接單穩定成長,產品組合、出貨地區比重調整以及精實管理初見成效等因素,業績符合預期。

展望未來,勤誠指出,美中貿易戰的主角正是公司的兩大重要市場,貿易戰的後續發展仍有不確定性,公司謹慎因應,雖然今年第1季需求延續去年下半年熱度,但後市還是偏保守看待,不過,伺服器需求長期穩定成長的趨勢不變,公司仍將與產業同步成長。

因應美中貿易戰,勤誠已備好應對方案,將部分產線移回台灣,未來將視客戶需求調整出貨地區。

評析
勤誠受惠產品出貨暢旺,去年全年每股純益5.37元,創歷史新高,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4元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6: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勤誠年營收 將增雙位數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伺服器機殼廠勤誠(8210)總經理陳亞男昨(20)日指出,去年全年每股純益5.37元,獲利創新高,今年目標營收雙位數成長,今年展望是「保守中持審慎樂觀態度」。

針對未來展望,陳亞男提出三大目標,第一是未來三年每年營收均雙位數成長,其次是維持股東權益報酬率達20%以上,第三是承諾維持60%以上股利發放率。

勤誠為伺服器機殼大廠,在全球伺服器機殼市占率約17%,去年全年營收65.2億元,年增18.4%,稅後純益6.42億元,年增41%,都創新高。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4元,配發率74%,以昨天收盤價60.3元計算,殖利率約6.63%。

勤誠去年營運成長,主因接單穩定,產品組合、出貨地區比重調整及精實管理出現成效等,表現符合預期。以產品組合來看,去年伺服器、存儲機殼產品比重約96%;以出貨形式區分,產品透過系統整合商(SI)出貨,占營收比重73%;ODM、EMS出貨占比19%;出貨通路商比重為8%。

陳亞男認為,全球伺服器出貨量每年持續成長,但近年來中國大陸市場開始放緩,勤誠仍繳出佳績,主因提供客戶模組化產品,能讓客戶在最少修改下,也能達到客製化的應用。

針對本季營運,陳亞男表示,美中貿易戰後,原本對今年業績預估較為保守,但近期美中雙方決議維持10%稅率,目前對後市展望已較樂觀,訂單能見度約2.5個月,本季營運將不亞於歷年同期。

因應美中貿易戰可能的變化,勤誠備好應對方案,將部分產線移回台灣,未來將視客戶需求調整出貨地區,以降低營運風險。此外,5G商轉帶動AI、IoT應用擴大,預料將刺激數據中心新一波需求,產業長期穩定成長,勤誠將同步受惠。

評析
5G商轉帶動AI、IoT應用擴大,預料將刺激數據中心新一波需求,產業長期穩定成長,勤誠將同步受惠。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6: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2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應華併捷邦6/27完成;車用零件比重今年拼佔5成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應華精密(5392)於3/27舉行股東臨時會,會中討論並通過以發行新股股份轉換方式取得捷邦(1566)100%股權之合併案。預計6/27為換股基準日,以捷邦每1股換發應華0.5291股。應華副董事長董俊毅指出,未來公司將全力發展汽車零件產品事業,手機機殼產品比重將逐步下降,估計今年兩大事業比重將各佔5成。

應華早期以數位相機機殼及相機零組件等事業為主,後來數位相機市場衰退,公司於數年前重新調整營運架構,一方面全力擴建CNC機台生產規模,大舉投入手機金屬機殼製造,另方面透過轉投資第一化成與子公司捷邦加速佈局汽車零組件相關產品事業。

在汽車零件業務穩定成長,以及聯想、美圖等等多家中國大陸品牌大廠與日系客戶訂單加持下,公司營收自2015年到2017年連續成長。不過,隨著手機市場趨於飽和,中國大陸手機市場陷入修正,應華去年手機機殼營收減少,至於集團汽車零件事業則保持增長。整體2018年營收降至121.7億元、年減1.4%。

董俊毅表示,手機(機殼)競爭越來越激烈、價格已經不好了,公司必須找到新的成長動能。未來公司將以發展汽車零件產品為主軸,手機機殼產品比重將逐步下降。估計2019年手機機殼和汽車零件兩大事業將各佔50%營收,明年汽車零件比重可能會再提高。

目前應華集團汽車零組件相關產品包括汽車與電動車各式齒輪件、停車煞車嵌件式零件、可變閥動定時用油封零件、車門鎖定開放引動器、電動車感應模組等等。其中,捷邦與第一化成的技術優勢都在於粉末冶金與塑膠射出製程,應華則擅長金屬加工、CNC精密加工。

公司說明,由於應華、捷邦、第一化成原本在製程設備、產品組合、客戶結構等各方面,都有一些重疊,應華和捷邦完成合併後,將會重新整理集團資源、產品及客戶架構,讓營運效率進一步提升。

評析
未來應華將全力發展汽車零件產品事業,手機機殼產品比重將逐步下降,今年兩大事業比重將各佔5成。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29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應華合併捷邦 衝刺日本電動車零組件市場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9日電

應華精密臨時股東會通過合併捷邦國際,預計最快6月底完成股份轉換,為集團全力發展日本電動車零組件布局,應華對今年營運展望相當樂觀。

應華2018年非核心事業提列損失造成第4季虧損,惟整年度仍維持小幅利潤EPS約0.3元,排除一次性因素,應華精密過去5年股利配發水準約在1-1.5元左右,內部有信心今年將回到以往的配發水準。

應華精密表示,去年度開發已配合客戶小量生產的電動車感測模組外,目前已開發出供電動巴士使用的電池模組零件以及電動車用輪框配件等均陸續送樣認證中,持續提升車用零件比率;預期今年下半年對營收將會有明顯助益。

應華指出,由於日本多家汽車大廠分別跨入電動車的生產行列,旗下近100%持股的第一化成今年的業績將明顯成長,為新應華帶來極大的貢獻。

第一化成已經在去年底完成新一代EPB(電子煞車)模組認證,並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小量出貨。由於隨著主動安全配備重視,EPB電子煞車模組逐漸列為車輛標準配備。因應日系客戶訂單需求,第一化成已加速擴增生產線。

捷邦國際除了原有的電動窗模組以及機車零組件外,2018年中也取得Bosch的ABS煞車模組認證,由於車用ABS煞車系統已屬於不可或缺的汽車安全裝置之一,再加上國外先進國家也陸續要求將ABS系統應用在機車上,台灣也在今年修法跟進,有助推動捷邦國際今年車用零件較往年成長。

評析
應華合併捷邦,最快6月底完成股份轉換,為集團全力發展日本電動車零組件布局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29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應華上季本業獲利創5季高  全年EPS0.29元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

金屬機殼廠應華(5392)公告去年財報,雖因業外稅費增加,導致上季轉虧,EPS收斂到0.29元,但公司指出因現金充沛,仍將維持1-1.5元配息。

根據應華財報,去年第四季營業利益達1億元,較前季增長65%,年增逾4%,寫下5季度新高,不過,受到非核心事業稅費增加而提列損失,導致單季轉虧,全年EPS為0.29元。

應華去年從智慧型手機市場轉向車用零組件市場,揮軍電動車商機,並以日本市場為主要發展區塊,今年成長展望看好。去年第四季財報雖遇亂流,但對今年的發展卻有大助益。

而公司方面對股利政策也偏多,預計將超額配發,股息維持在1-1.5元的規模,殖利率3-4%。

評析
應華去年從智慧型手機市場轉向車用零組件市場,揮軍電動車商機,並以日本市場為主要發展區塊
 樓主| 發表於 2020-4-27 16: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3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應華 搶進日電動車鏈

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機殼廠應華(5392)昨(29)日宣布已通過合併捷邦,未來積極鎖定日本電動車零組件市場,也會集中資源加速投入相關生產研發,設定今年是集團正式發展日本電動車零組件元年。

應華今年元月底時宣布以換股方式取得捷邦百分之百股權,強化車用市場布局,獲得股東臨時會表決通過。應華致力於金屬沖壓件及CNC領域,曾是最大數位相機機殼生產商;而捷邦以粉末冶金製造以及齒輪箱生產為主,長期以來供應德國Bosch電動工具機生產。

應華表示,除去年開發配合客戶小量生產的電動車感測模組外,也開發出供電動巴士使用的電池模組零件以及電動車用輪框配件等,已陸續送樣認證中,持續提升車用零件的比率;預期今年下半年對於營收將有明顯助益。

由於車用ABS煞車系統已屬於不可或缺之汽車安全裝置之一,再加上國外先進國家也陸續要求將ABS系統應用在機車上,台灣也在今年修法跟進,因此捷邦在車用零件也預期將較去年成長。

評析
未來積極鎖定日本電動車零組件市場,也會集中資源加速投入相關生產研發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