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2-26 16:02: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3-1 12:27 編輯

轉貼2018年6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員工爆料 塗裝廠火災頻傳

經濟日報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股東會前夕,員工爆料稱塗裝廠近年來曾數度發生大火,影響Model 3生產,自動灑水和空氣濾清系統堵塞,也令他們擔心自身健康受損。

CNBC報導,五名在佛蒙特工廠的員工指稱,2014年以來工廠至少四度發生火災,包括今年4月,使當周Model 3的生產作業停擺好幾班。2016年1月則導致至少停工一天。

這些員工指出,火災的起因是特斯拉面臨產量壓力之際,清潔、保養不當,以及新進人員的訓練不足。兩位現任員工則表示,失火的危險以及空氣品質不佳,令他們對健康產生疑慮。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在5月法說會時曾表示,影響組裝的風險中,塗裝廠僅次於組裝。公司發言人則稱,4月時發生的火警並不嚴重,對Model 3的產量幾乎沒有影響,並稱過去幾個月已進一步提升塗裝廠的安全和效率,且定期監控空氣品質以保障員工健康,同時也設置了適當的通風和個人防護設備。特斯拉預定5日舉行年度股東大會。

特斯拉是否能成功打入大眾市場,取決於平價車款Model 3的量產效率。穆斯克稱2017年底Model 3產量可達10萬至20萬輛,但實際產量僅2,685輛;此外,特斯拉宣稱今年3月底產量可達每周2,500輛的目標,也未達成。現任員工和消息人士均認為,塗裝廠的問題仍妨礙Model 3的生產。

評析
火災的起因是特斯拉面臨產量壓力之際,清潔、保養不當,以及新進人員的訓練不足。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9-2-28 12:53: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避免未來鈷礦供不應求 松下將研發無鈷車用電池

作者 EnergyTrend

鈷是鋰離子電池中相當重要的過渡金屬,負責儲存與釋放電能,但隨著電動車發展,鋰電池需求逐年升高,鈷價位與用量也水漲船高,因此 Panasonic(松下)近日表示,因應鈷價上漲及未來鈷供應短缺可能性,公司已經開始研發無鈷電動車電池。

松下電動車電池部門負責人田村憲司(Kenji Tamura)說,公司已經大幅減少鈷用量並開始開發相關技術,目標是做出完全無鈷的電池。

松下為電動車廠特斯拉電池製造商,目前正在特斯拉美國內華達超級工廠(Gigafactory)打造車用電池,同時 Model 3 電池也全由松下生產。特斯拉在 5 月初指出,Model 3 鋰電池已經在大幅減少鈷用量狀況下達到高能量密度,且雖然電池鎳含量增加,但還能維持良好熱穩定性。

松下電動車部門總監伊藤好生(Yoshio Ito)表示,雙方都想大幅提高電池產量,希望可以在 6 月底達到每週出廠 5,000 輛 Model 3目標。而除了努力減少電池稀有金屬含量,公司還想與客戶簽訂合約,伊藤好生指出,這樣就可以避免材料價格暴漲風險。

鈷需求與日俱增導致價格飆漲,從 2016 年的每公噸 2.2 萬美元,現在已經達到每公噸 9 萬美元,瑞銀 24 日也指出,2017 年鈷需求量會在 10 萬公噸達到供需平衡,但是隨著電動車快速發展,最快會在 2022 年抵達供不應求局面,鈷產量至少得增加 9 萬公噸才能滿足需求,與 2017 年相比將增長 9 成以上。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權轉載)
評析
Panasonic表示,因應鈷價上漲及未來鈷供應短缺可能性,已經開始研發無鈷電動車電池。
 樓主| 發表於 2019-2-28 12:54: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怕輸給德國與中國  日本汽車商聯手研發電動車動力總成

作者 黃 嬿

為抵禦德國與中國汽車製造商的競爭,並跟上全球汽車電動化的腳步,豐田汽車和其他 10 家日本汽車公司聯合起來研究動力總成技術,日本媒體形容此舉相當罕見。

日經新聞報導,其中 9 家參與方互相是競爭對手,包括豐田、本田汽車的研究機構本田研發,以及日產汽車、五十鈴汽車、鈴木汽車、速霸陸汽車、大發汽車、馬自達汽車和三菱汽車。另外兩家公司是汽車零配件生產商愛信精機(Aisin)和 Jatco。

這 11 個合作夥伴已經成立一個名為變速器研究協會(TRAMI)的組織,目的在研究引擎和馬達傳輸動力最有效的方式,同時可提高燃油效率。

在汽車產業轉向混合動力和全電動車輛趨勢下,企業單打獨鬥很難抗敵,加上德國和中國的研究熱潮施壓,促起日本國內業者決定攜手合作。TRAMI 是日本汽車工業的第二個集體研究機構,第一個是 2014 年 9 家公司成立的內燃機研究協會。

TRAMI 成立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和德國的競爭對手加速前進,使得日本企業害怕若錯過機會,將被遠遠拋在後面。早在 50 年前,德國政府就開始主導研發動力總成聯合研究,中國最近也採取相應措施,結合慷慨的政府資金和歐洲公司提供的技術促進研究。

相反地,日本大學動力系統的基礎研究比專注在引擎的研究要少得多。由於缺乏合作,汽車公司的研究進度也受到阻礙。TRAMI 承諾改變這種情況,由每個製造商派出大約 10 名工程師,參與方將根據他們所面臨的挑戰決定不同主題,並將研究委託給日本的大學。

其中一個目標可能是透過減少金屬零件之間的摩擦來提高性能。橫濱國立大學和其他 8 所學校正在進行一項試驗,未來合作大學的數量也會增加。

報導指出,啟動動力總成基礎研究是有根據的,日本汽車製造商長期以來偏向內部製造動力傳動系統,包括自動變速器和無級變速器,因為它們直接影響著駕駛性能。原則上本田在內部製造兩種類型的變速器,而豐田有內部製造也有向 Aisin 採購。

但混合動力車需要特別複雜的動力系統,例如本田的車型根據駕駛情況利用引擎、馬達或兩者的動力。但電動車不需要變速器,因為馬達扮演這個功能,但即使所有汽車都是電動車,汽車製造商仍然需要高效的動力總成系統將動力從馬達傳遞到車輪。

TRAMI 負責人即言,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的崛起創造對更複雜技術的需求,已經超過單一公司可以自己處理開發的程度。

評析
為抵禦德國與中國的競爭,豐田汽車和其他 10 家日本汽車公司聯合起來研究動力總成技術
 樓主| 發表於 2019-2-28 12:54: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5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不滿馬斯克 特斯拉股東欲拔除董座職務

中央社 舊金山4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明天將舉行股東大會,有行動主義投資人以公司策略、財務體質問題和董事會缺乏獨立性為由,準備投票反對3位董事人選,並拔除執行長馬斯克的董事長職位。

「洛杉磯時報」報導,最積極推動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 Inc.)董事會改革的股東是CtW投資集團(CtW Investment Group)。他們在寫給股東的宣傳信中表示,考量到特斯拉面臨的「策略和營運挑戰」及「持續惡化的財務表現」,有必要將董事會大幅改組。

這家退休基金管理公司還抱怨,現有董事會對特斯拉董事長暨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不該如此遵從」。

由於馬斯克持有21.9%的特斯拉投票股權,加上特斯拉股東過去壓倒性支持董事會,反對行動主義股東的訴求,因此極少人預期這類反對票會通過。

不過,擔憂特斯拉董事會缺乏獨立派聲音的股東預期,這次股東大會上出現的反對票將多到足以改變趨勢,迫使馬斯克和特斯拉更關心投資人的顧慮。

企業管理顧問集團葛拉斯路易斯(Glass Lewis)的北美研究部高級主管麥佛遜(Kern McPherson)表示:「我不確定是否會有任何人遭投票反對而離職,但我預期特斯拉很可能將必須回應高漲的反對票。」

葛拉斯路易斯目前建議特斯拉股東投票撤換3名董事,分別是21世紀福斯公司(21st Century Fox Inc.)的執行長梅鐸(James Murdoch)、創投企業家葛拉希亞斯(Antonio Gracias)和馬斯克的胞弟金波(Kimbal Musk)。

葛拉斯路易斯還支持股東通過一項無約束力的決議,任命獨立派董事長取代馬斯克,讓馬斯克僅保留執行長一職。

評析
有行動主義投資人以公司策略、財務體質問題和董事會缺乏獨立性為由,準備拔除馬斯克的董事長職位。
 樓主| 發表於 2019-2-28 12:5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 傳爆退訂潮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平民版電動車Model 3自2016年亮相以來,已接到數十萬筆預訂訂單,但分析公司Second Measure 發布報告指出,在4月時,有23%下訂Model 3的客戶已取回1,000美元的訂金,此消息可能導致更多預訂客戶跟進。

在特斯拉舉行年度股東大會前夕,利空消息仍繼續出籠。Model 3數度延遲出貨,而並非所有預訂客戶都願意繼續等待。Model 3預訂戶在挑選車內配備功能並支付額外的2,500美元之前,都能要求將訂金全額取回,完成付款後,通常能在幾周內交車。

當Model 3在4月時再度暫停生產時,當月有8%的美國Model 3預訂戶完成付款,他們下訂的Model 3也隨之進入生產過程,但同時也有23%的Model 3訂金被要求退回,創下退訂率新高。剩下三分之二預訂戶則還未做出決定—他們可能會繼續排隊等待Model 3,或要求將訂金取回。

外國媒體Recode報導,特斯拉發言人表示,Second Measure的報告與特斯拉內部的數據不相符,但不願透露Model 3目前的退訂率。截至上一季,特斯拉的現金部位有超過三分之一來自預訂客戶的訂金,投資人因此非常想要了解Model 3實際的退訂率。

目前特斯拉為Model 3把訂金退給客戶的速度,已經遠超過收到訂金的速度,而今年以來,Model 3的退訂訂單數量已是新進訂單數量的兩倍。

此外,Business Insider也報導,特斯拉在內華達州「超級電池工廠」生產Model 3的零件時,會製造出為數龐大的垃圾;超級電池工廠的廢物可能為特斯拉至少增加1.5億美元的成本。

評析
今年以來,Model 3的退訂訂單數量已是新進訂單數量的兩倍。
 樓主| 發表於 2019-3-1 12: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股東會 穆斯克保住董事長兼執行長寶座

經濟日報 記者林奕榮╱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周三召開年度股東會,三名董事連任,董事長兼執行長穆斯克的職務也順利保住。

今年的股東大會前,維權投資人已經提議,將投票表決是否撤換三名董事,以及要求穆斯克卸下董事長職位,理由則是公司策略、財務體質問題和董事會缺乏獨立性。

不過,經過投票,這三位董事仍順利連任,穆斯克也將繼續身兼董事長暨執行長。

穆斯克在股東會上表示,6月底前把Model 3產量提高到每周5,000輛的目標「極有可能」達成,目前產線已有每周生產3,500輛的能力。他說:「過去七個月是我最難熬的一段時間,但我想我們將達成目標。」

特斯拉股東會後,盤後股價上漲1%。

評析
特斯拉召開年度股東會,三名董事連任,董事長兼執行長穆斯克的職務也順利保住。
 樓主| 發表於 2019-3-1 12:23: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6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在福斯汽車城看到電動車的未來

中央社駐柏林特派員林育立/6月6日

「開進購物中心停車場時,請記得按駕駛座旁按鈕,讓車子發出聲音,不然行人不知道後面有車子。」為了一探汽車工業的趨勢,記者到德國福斯的汽車城試駕電動車e-Golf,客服人員在出發前,好心提醒電動車和傳統燃油引擎汽車的差別。

電動車目前只有美國特斯拉(Tesla)一家獨領風騷,難道其他車廠不打算跟進?走一趟福斯總部後會發現,汽車工業轉型的速度可能比一般人想像的都快。

福斯(Volkswagen)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旗下有福斯、奧迪(Audi)、保時捷(Porsche)、SKODA、卡車MAN等12個品牌,去年賣出近1100萬輛車,營業額達8兆台幣,雙雙打破紀錄。想認識德國大車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走一趟位於總部沃佛斯堡(Wolfsburg)的汽車城(Autostadt)。

汽車城成立的構想是讓取車的客戶,順道參觀汽車博物館和品牌展示中心,宣傳企業形象。福斯的德文原意是「國民車」,Polo或Golf的價格一般德國家庭都負擔得起,漫步在汽車城,經常看到年輕夫婦牽著小孩,滿懷期待迎接人生的第一輛車。

歷經近20年發展,占地有28座足球場大的汽車城,如今成為國際知名景點,吸引不少車迷一探究竟,會說中文的導遊有3人,每年接待訪客超過200萬。

對習慣燃油車的駕駛人來說,第一次開電動車,馬上就會發現原來的引擎聲全沒了,寧靜開車竟成了一種享受,而且加速快,可快速變換車道,特別適合在市區開。

e-Golf在歐洲上市已3年,去年的小改款擴充電池容量,續航力從200公里延長到300公里,實用性更佳,在西歐是賣得最好的純電動車。

隨著路邊的充電樁日益普及,電動車在歐洲成長快速。今年5月,德國新掛牌的純電動車有2300輛,比去年同期成長50%。客服人員說,來試車的人買車動機主要是環保,為滿足市場需求,福斯幾個月前才將每天的產量從36輛提高到72輛。

不過,打開e-Golf的引擎蓋一看,就會發現福斯只是在原來引擎的位置改放體積小很多的馬達,外觀和Golf幾乎沒有差別。

e-Golf是舊瓶裝新酒,嚴格來說只是過渡性產品。福斯真正目標是在2025年前推出80種電動車款,成為電動車的領導者。

根據福斯去年底啟動的「電動車路徑圖」(Roadmap E),今年底,奧迪第一款純電動休旅車e-tron就要上市。明年起,保時捷第一款純電動跑車,及福斯全新設計的電動車車系I.D.也將陸續上市。從與Golf價格相當的平價轎車、休旅車、廂型小巴士到高級轎車一應俱全。

未來5年,福斯位於各國的120座工廠當中,有16座將轉型生產電動車。電動車的心臟是電池,福斯到目前為止,已向南韓的LG化學、三星SDI和中國的寧德時代等電池芯大廠下了200億歐元(台幣7000億元)訂單,準備全力衝刺。

「福斯這座航空母艦要轉向了。」福斯3月在年度記者會上,用這句話來形容集團的全面轉型。

汽車城的主展館,上個月更新推出e-Golf的剖面展出,讓訪客看清楚馬達和電池這兩個電動車主要零件結構。一旁的解說詳細說明電動車的動力和充電、工人的訓練、報廢後的回收,並介紹未來生產電動車所使用的模組化平台。

特斯拉是電動車的先驅,但福斯最大的優勢是規模,而且野心勃勃準備搶占電動車市場。走訪汽車城後不免推測,未來電動車普及的最大功臣可能不是特斯拉,而是福斯。

評析
特斯拉是電動車的先驅,但福斯最大的優勢是規模,而且野心勃勃準備搶占電動車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9-3-1 12:24: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6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向特斯拉下戰帖 德國汽車工業的逆襲

中央社駐柏林特派員林育立

面臨美國特斯拉(Tesla)電動車創新風靡全球、撼動多年來汽車霸主之位的挑戰,實事求是的德國人,將如何讓他們傳統的巨人從跌倒之處站起、轉型、取回民眾信任?
  
穿過柏林國立歌劇院旁的廣場,靠近一棟用厚重石塊砌成的新古典風格建築,馬上就能看到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 VDA)的金字招牌。這一帶是德國首都的精華地段,走進這棟百年歷史的建築,華麗的深色大理石地板令人屏息。

德國車穩重高貴的形象,相當程度影響世人對德國的觀感。不過,德國的汽車工業,近年來也因排放問題面臨轉型的壓力,因此,我與幾位外國記者很早就想來拜訪這個知名的利益團體。

初次見面,VDA協會主席魏斯曼(Matthias Wissmann,已於3月卸任)的開場白,逗得我們噗哧一笑:「我剛剛才騎腳踏車來赴約。」

魏斯曼(Matthias Wissmann)
現年68歲,出身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1990年代當過交通部長。執掌VDA超過10年,已於今年3月卸任。他不僅對外代表德國600多家汽車相關業者的利益,還身兼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OICA)的會長,對德國汽車工業的動態暸若指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

除了足球,最令人尊敬的就是汽車
汽車是德國的經濟命脈。這個人口8300萬的國家,貿易順差居世界首位,很大一部分要感謝汽車工業。

德國製造的汽車有3/4出口到海外,去年汽車與汽車零組件的出口金額達新台幣10兆元——最具代表性的福斯集團(Volkswagen)旗下12個品牌,去年總共賣了1074萬輛車,連續2年超越豐田(Toyota)蟬聯全球最大車廠的寶座。

「在歐洲,每2台車有1台是德國車。賓士(Mercedes-Benz)、奧迪(Audi)、BMW、保時捷(Porsche)、勞斯萊斯(Rolls-Royce),你們都聽過這些德國品牌吧,在高級車市占率有7成,」魏斯曼指著簡報上的數字,毫不掩飾德國汽車工業的競爭力,「我經常到亞洲和中南美出差,除了足球,德國在海外最受人尊敬的就是汽車。」

魏斯曼現年68歲,出身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1990年代當過交通部長。執掌VDA超過10年,他不僅對外代表德國600多家汽車相關業者的利益,還身兼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OICA)的會長,對汽車工業的動態暸若指掌。

「德國之光」淪為「德國之恥」
不過,向來自豪的德國汽車工業,近來卻因柴油引擎醜聞陷入史無前例的危機,與銷售量形成強烈對比。柴油車在歐洲國家相對普遍,醜聞爆發前,德國新掛牌的小客車有將近一半是柴油車,全球最大的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博世(Bosch)即以柴油科技聞名。

與汽油車相比,柴油車具有省油、低碳排和耐用的優點,特別適合開長途。德國政府為了鼓勵民眾開柴油車,在油價上也有獎勵,每公升「只」課新台幣17元的能源稅,比汽油足足便宜了1/2。

柴油引擎是德國工程師19世紀末的發明,一個多世紀以來,德國車廠也一直享有技術優勢,近幾年還試圖將柴油車打造成環保車,推銷到歐洲以外的市場。

不料,2015年9月,美國環保署揭發福斯為了讓氮氧化物的排放低於標準,暗自在引擎的軟體上動手腳,道路實測的排放值遠比實驗室的數據還高。

蓋不好的機場 vs. 造假的引擎
這件醜聞重傷德國汽車工業的聲譽,福斯至今已付出約新台幣一兆元的罰款,前總裁溫特柯恩(Martin Winterkorn)在美國被起訴,生產柴油零件的博世和賓士車的戴姆勒(Daimler)在德國遭檢調調查,連總理梅克爾也一反過去力挺汽車工業的態度,對福斯欺騙客戶的做法表示憤怒。

「柏林的新機場遲遲沒有完工,柴油引擎發生造假醜聞,哪一件事對德國的傷害比較大?」坐在我身邊的記者,乾脆單刀直入地問。東西德統一後即開始規劃的柏林新機場,原本應該在2012年啟用,目前確定至少延後到2020年,被視為是德國公共工程界的恥辱。

「我聽到這件事也很驚訝,犯錯的公司必須好好反省,欺騙客戶不可原諒,」魏斯曼沒點名是哪幾家公司,可是聲調突然變得不安,壓力全寫在臉上,「德國汽車工業一定會從這件事學到教訓,將來不再隨便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

福斯醜聞,重創歐洲消費者對柴油車的信心。受惠於景氣榮景,德國國內的新車銷售量在今年第一季創下佳績,柴油小客車與去年同期相比卻大幅滑落2成,歐洲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

德國汽車工業的驕傲柴油車,如今在車市被視如敝屣,只好被迫降價求售。主要競爭對手豐田乾脆宣布在歐洲停賣柴油車,專攻擅長的油電混合車。

排放醜聞帶來的另一個效應,就是大眾開始重視交通污染問題,視零排放的電動車為未來的交通工具。

民眾赫然發現,柴油車造成全國20幾個城市的氮氧化物濃度經常超標,來自輿論和政府的沉重壓力,迫使福斯、BMW、戴姆勒三大車廠聯合出資2.5億歐元,連同政府補貼共10億歐元(約新台幣360.2億元),透過廣建電動車充電樁、補貼電動計程車、升級老舊柴油公車和改善交通號誌等方式,協助地方政府改善空氣品質。

結果,這個德國汽車工業史上最嚴重的危機,反而成了轉型的契機。

電動車不會是唯一解
「你們記者當中許多人有偏見,以為德國只有燃油汽車領先世界,電動車的發展落伍。事實上,德國只是推出新車的腳步比較慢,」談起汽車工業的最新趨勢,魏斯曼首先坦承,德國在電動車晚了競爭對手一步。

的確,全力打造「新能源車」產業鏈的中國,才是電動車最重要的市場,相應的充電樁基礎建設突飛猛進,今年掛牌的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可望超過100萬輛。

此外,來自美國矽谷的特斯拉(Tesla),走在德國、日本、美國各大車廠之前,帶領全球汽車工業走向電動車的革命。特斯拉不僅在電動車獨領風騷,也成功撼動德國車在高級車的霸主地位,頂級的Model S在歐洲的銷售量,去年首度超越賓士的S-Class和BMW 7系列。至於北歐的挪威,今年第一季掛牌的新車有一半是電動車,電動車普及率世界第一。挪威向世人展示交通工具全面電動化的可行性,學界多年來琅琅上口的交通轉型,再也不是紙上談兵。

德國號稱汽車大國,細數全球的電動車專利,德商就占了1/3,可是國產的電動車款還是相當有限,充電樁密度也不如鄰近的荷蘭、法國、瑞士、丹麥等,造成購車者裹足不前。

雖然政府積極推廣,每台補助3000到4000歐元(約新台幣10.8萬到14.4萬元)不等,去年全國只賣出5萬多輛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市占率1.6%。

「我們不會將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電動車只是研發的重點之一,」魏斯曼用「技術開放」這個字眼,描述德國汽車工業對未來動力來源的想像。

他強調,不論是傳統的燃油引擎、天然氣、電動車或氫驅動的燃料電池車,每種科技都有優缺點,而且得考慮充電建設的限制。德國汽車工業是全方位的思考,認為每種動力來源將來都有機會,「光電動車不可能解決所有的交通問題,到了2030年,燃油車仍會在世界上多數國家扮演重要角色。」

魏斯曼也反駁醜聞爆發後許多人的印象,認為引擎技術發展出現瓶頸。

他指出,最新款的柴油小客車,幾乎全都符合歐盟明年9月實施的6d-TEMP排放標準,要通過這項標準,必須通過實車道路排放測試,「可見燃油引擎在耗油、碳排和污染都還有改善空間,」極力為德國汽車工業的強項辯護。

魏斯曼還特意推銷合成燃料的好處——這是德國車廠當前研究的重點,利用再生能源電解水來產氫,直接推動燃料電池,或將氫結合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產合成燃料來驅動引擎,優點是零排放,缺點是目前還太貴。

「再生能源的成本未來將持續探底,如果因此拉低合成燃料的成本,引擎將有第二春,」他說。

無論如何,隨著民眾環保意識的抬頭,法規對排放的規定勢必愈來愈嚴苛。不久前,福斯總裁才公開承認,柴油醜聞是轉型的催化劑,讓集團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由此可見,依賴燃油引擎的汽車工業,正面臨非轉型不可的壓力。

盲人、老人,都能是詹姆士龐德
汽車工業的第二個趨勢是數位化。

5G超高速行動通訊網路的引進,將為汽車開啟全新的可能性。魏斯曼表示,數位化簡單說就是自動駕駛和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結合衛星定位、感測器、圖資、路況、雲端等服務和技術,能減少交通事故、塞車和車子走走停停的次數,進而降低碳排和污染。

德國汽車工業很早就佈局自動駕駛。根據科隆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的統計,博世、福斯、馬牌(Continental)等德國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和車廠已經掌握了一半的自動駕駛專利。德國3大車廠奧迪、BMW和戴姆勒,3年前還以28億歐元(約新台幣1008.6億元)的天價,收購了原屬諾基亞的柏林圖資公司HERE,為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預做準備。

魏斯曼預言,「未來汽車的高下,將取決於導航、上網、自動駕駛、娛樂等車聯網的功能,性能的重要性將會降低。」

自動駕駛有多重要?為何可能是解決都會區交通問題的關鍵?魏斯曼舉例,一位正在為上下班塞車一小時苦惱的中國市長最近對他說:「你們德國汽車工業到了2030年,如果還是無法讓我們的市民在上下班通勤時間睡覺和看書、並解決塞車問題的話,就不用再賣車子給我們了。」

然而,自動駕駛在測試階段就不時傳出車禍,民眾對安全性仍有高度疑慮。對此,魏斯曼表示,將自動駕駛導入交通是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先在封閉的路段比方建築工地試用,接著高速公路的右線將出現無人駕駛的卡車,最後才可能應用在交通高度複雜的大城市。

他預期,「2030年前後,城內將出現一整區只有無人駕駛的交通工具,連85歲的老人和盲人都能搭車去購物。」

斯圖加特(Stuttgart)的賓士博物館,目前已有一座全自動的停車場,車上和停車場裝的感測器能自動引導車子找到車位,按照研發出這套系統的博世的說法:「一如詹姆士龐德,無需自己去找車位」,車主只要將車開到入口,手機指令一下,車子就會自動停好。取車也是靠手機,車子自己開到出口。

戴姆勒與博世還開發出結合手機叫車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今年下半年將在道路上測試,量產的工廠已在今年2月動土興建,目標是成為全世界最早上路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


交通工具共享風靡歐美,圖為博世在柏林和巴黎推出的電動機車共享服務coup,採用的是台灣製的Gogoro。(coup提供)
兩強聯手,服務做好做滿

在台灣,YouBike的普及率愈來愈高。共享經濟的旋風也刮向歐洲,尤其是年輕世代只租不買,全面預告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戴姆勒和BMW各自推出的汽車共享服務car2go和DriveNow,用手機就可輕鬆找到附近可用的車輛,按時間收費隨租隨還,在歐美也掀起流行。

人口密集的都會區,原本就無法容納太多的自用車,開車通勤的人經常為尋找停車位而苦惱,除了全力發展公共交通,共享不失為解決噪音、污染和塞車問題的途徑。

為了保住汽車共享的龍頭地位,今年3月,戴姆勒與BMW決定將car2go和DriveNow合併,用戶數一下子增加到400萬人,可租用的汽車數提高到31個城市的2萬輛。如果再搭配叫計程車、找停車位和找充電樁等這2家公司額外提供的手機服務,戴姆勒與BMW宣稱將形成「全方位的行動服務生態系」。

傳統車廠一向以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為主體,如今吸收軟體和服務業的經驗和人才,跨足汽車共享和無人駕駛計程車這樣建立在高科技的服務業,也根本改變了自我認知和定位。

魏斯曼舉例,一款新車的生命週期是6年、卡車是12年,設計和行銷都需要長期規劃,可是對軟體工程師來說,12個月已經是很長的時間。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相撞,對企業文化是很大的挑戰,「但汽車工業唯有結合製造業和軟體業的優勢,才能走出一條新路。」

為了點出這個趨勢,身為法蘭克福車展的主辦者,魏斯曼去年特地邀請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跟他一起坐在開幕典禮的第一排,為汽車工業和軟體業的親密伙伴關係鋪路。

各價位電動車備戰
去年8月,德國大選的前夕,一名福斯高層在綠黨主辦的汽車工業論壇上,帶著懺悔的口氣說出在場主管的心聲:「我們竟然將高級車的領先地位拱手讓給特斯拉,這樣的錯誤千萬不能再犯。」至少目前為止,在最具未來性的電動車領域,德國的汽車工業確實輸在起跑點。

德國各大車廠正緊鑼密鼓地調整生產線,準備急起直追。今年底,奧迪將推出第一部純電動的休旅車e-tron,從價位、配備和續航力來看,等於向特斯拉的Model S正面宣戰。明年起,戴姆勒、福斯、保時捷、BMW也將陸續推出新款的純電動車,到了2020年,德國車廠將至少有100款電動車。

魏斯曼強調,屆時德國的電動車「各種價位都有」,加上原本在自動駕駛、汽車共享和設計的優勢,幾年內德國車就會讓消費者耳目一新。

「取代特斯拉的地位?」有記者問,他笑而不答,不過,從新車發布的時程來看,汽車工業的轉捩點,可能比多數人的想像還早到來。

評析
在電動車領域,德國的汽車工業確實輸在起跑點,各大車廠正緊鑼密鼓地調整生產線,準備急起直追。
 樓主| 發表於 2019-3-1 12:30: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 拚周產5,000輛

經濟日報 編譯林奕榮、謝汶均/綜合外電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5日召開年度股東會,董事長兼執行長穆斯克表示,6月底前將Model 3產量提升至每周5,000輛的目標「極有可能」達成,特斯拉也宣布,最近將在上海打造一座工廠。此外,股東也在大會上投票讓穆斯克繼續保有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職務。特斯拉5日盤後股價上揚1%。

特斯拉產線目前已有每周生產3,500輛Model 3的能力,穆斯克說:「過去七個月是我最難熬的一段時間,但我想我們將達成目標。」儘管穆斯克5日對Model 3在6月底前的產量預測仍遠低於先前預測的每周1萬輛,卻依然較特斯拉三個月前的產量高了逾一倍,也反映特斯拉的生產營運在最近歷經瓶頸後,已開始恢復運作。

今年的股東大會前,維權投資人提議要投票表決是否撤換三名董事,並要求穆斯克卸下董事長職位,理由是公司策略、財務體質問題,董事會也缺乏獨立性。

不過,經過投票,這三位董事仍順利連任,穆斯克也將繼續身兼董事長暨執行長。

穆斯克在股東大會上說:「在特斯拉,我們是用愛來造車…許多其他公司是靠行銷或財務部門來造車,他們沒有把靈魂放進去。我們並非完美,但我們將我們的心和靈魂注入車中,我們也真心在乎產品。」

穆斯克表示,特斯拉將在上海打造超級工廠(Gigafactory),他們會在下個月公布更多細節。

這座上海工廠和可能會在今年底公布的歐洲工廠都會生產電池和汽車。

穆斯克也再度提及他的預測,認為特斯拉將會在第3季與第4季時擁有正現金流,並達到正向淨收入,即便許多分析師預測,該公司將須要重新回到資本市場籌資。

穆斯克說:「我們不認為需要發行額外的債券或股票。」

評析
特斯拉將會在第3季與第4季時擁有正現金流,並達到正向淨收入
 樓主| 發表於 2019-3-2 11:51: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吉利車上月銷量激增61%

經濟日報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

吉利汽車昨(6)日公告,5月汽車總銷量為12.3萬輛,年增約61%。前五個月總銷量為63.8萬輛 ,已達2018年全年銷量目標的40%。新浪網報導,5月總銷量與4月相比減少約4%,因5月是全年傳統銷售淡季之一。受此影響,吉利汽車昨日在港股市場表現欠佳,股價以港幣23.25元收盤,下跌0.1元。

今年前五個月吉利汽車總銷量為63.8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4%,並達到集團2018年全年銷量目標158萬輛的40%。吉利集團今年5月出口量也大幅成長七倍,至1,663輛。

今年5月,集團「新帝豪」車型及「遠景」轎車的銷量分別為2.02萬輛及1.14萬輛。該集團運動型多用途車型Geely Boyue(吉利博越)銷量為2.12萬輛 。該集團跨界運動型多用途車型Emgrand GS(帝豪GS)銷量為1.27萬輛。

吉利汽車加速電動車步伐,搜狐網報導,前兩天吉利混動車型博瑞GE剛上市,5日又推出一款純電動車型帝豪GS,並且將在6月9日上市,推出產品速度之快在業內是不多見的。

評析
吉利汽車5月汽車總銷量,年增約61%,但與4月相比減少約4%,因5月是全年傳統銷售淡季之一。
 樓主| 發表於 2019-3-2 11:52: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7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加速向電動車轉型  德國汽車產業將短少 7.5 萬個工作職缺

作者 linli

美國、日本、歐洲、中國都在加大對電動車產業的投資和政策扶持,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必然會面臨淘汰傳統產業的失業問題,由德國工會和汽車產業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德國汽車工業轉型發展電動車,將使得發動機、變速箱等領域的 7.5 萬個工作機會面臨消失的風險。

來自美國 Fraunhofer 工業工程研究院的資料表明,德國汽車工業提供了工作數量多達 84 萬個,其中大約有 21 萬個與汽車動力總成的生產製造有關。德國貿易聯合會 IG Metail 有汽車產業的轉型表示擔憂,推動零排量的電動車普及,能夠創造一些電子工程和電池方面的工作職缺,但電動車將大幅降低原有汽車裝配生產線的工作數量,政府和產業監管機構需要製定更多政策來調整整個轉型的過程。減少失業的人數,就必須讓傳統汽車廠商展開大規模的技術培訓,以便讓員工使用全新的生產製造要求,政府需要製定更全面的產業規劃和就業政策。

預計到 2030 年市場上出售的乘用車大約會有 25% 是電動的,15% 是混合動力,其他則是汽油和柴油驅動。如果能夠快速推廣和普及電動車,則可以創造大約 10 萬個職缺。

德國汽車廠商福斯(Volkswagen)的勞工代表 Bernd Osterloh 表示,與燃油汽車相比,電動車的動力總成大約只有 17% 的零組件,這意味著電動車的裝配過程很簡單快速,至少比汽車裝配時間少 30%,在員工數量上,燃油發動機廠員工總數是‭電池工廠的四倍。

BMW 的勞工代表 Peter Cammerer 表示,德國汽車產業需要對於技術的海外輸出更嚴謹,特別是對中國、南韓、日本這些國家提供技術和專利,德國在電池的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幾乎沒有拿到任何電池供應的訂單。

評析
德國汽車工業轉型發展電動車,將使得發動機、變速箱等領域的 7.5 萬個工作機會面臨消失的風險。
 樓主| 發表於 2019-3-2 11:55: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富豪汽車拚2025年銷售量翻倍,五成車款全電動化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富豪(Volvo)周四發表2025年大戰略,計畫透過擴大新型態租賃服務與對優步(Uber)等叫車服務業者銷售,將年銷售量翻兩倍、獲利率提高逾四成。

金融時報報導,富豪新策略包含2025年把五成車款全電動化、將五成新車使用在旗下的租賃服務事業「Care By Volvo」,以及三成新車搭載全自動駕駛科技,這部分主要針對叫車服務業者。

富豪採取諸多手段,目的是想把年銷售量從60萬輛推升至120萬輛,並將獲利率從第一季的6.4%提高至約9%,務求追平德國Audi與BMW等一級豪華車廠。

另外,富豪母公司吉利日前曾透露,考慮將富豪IPO(首次公開發行),但前提是富豪估值必須達300億美元,不過有分析師認為這個數字太高了。

評析
富豪計畫透過擴大新型態租賃服務與對Uber等叫車服務業者銷售,將年銷售量翻兩倍、獲利率提高逾四成。
 樓主| 發表於 2019-3-2 11:55: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7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年少時曾與死亡車禍擦肩
馬斯克:特斯拉無意發展電動摩托車

作者 Nana Ho

最近電動機車話題在台灣炒得火熱,但或許是因民情不同,國外車廠對這部分市場仍未展現出太多想法,向來以大膽嘗試著稱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甚至表態,他完全無意打造電動摩托車。

許多人都非常好奇特斯拉未來的發展計畫,身為特斯拉最主要發展方向的領航員,馬斯克近日在股東大會便被問到類似問題,當時發問民眾提到重機大廠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打算發展電動摩托車業務,並想知道特斯拉未來是否也有考慮加入競爭。

有鑑於馬斯克平日大膽嘗試與奇思妙想的作風,這個回答可能令人有些意外。馬斯克表示,儘管他平常確實喜歡穿機車夾克,但他永遠不打算打造一台摩托車。

馬斯克之所以會有這項決定,並不是因為對摩托車陌生或不感興趣,事實上他向群眾透露,其實在青少年期間,他曾經有過一台越野摩托車(dirt bikes),甚至騎了 8 年之久。這項興趣一直持續到 17 歲那年,當時他在馬路上差點被一輛貨車撞上喪命,自此他便完全拋棄了騎摩托車的想法。

「所以,我們並不打算發展電動摩托車。」

那麼特斯拉未來打算做什麼呢?馬斯克也提供了一些未來的產品動態;為了提升高配版 Model 3 的產能,3.5 萬美元的平價版 Model 3 預計 2019 年初才會上市,而下一個大眾車款 Model Y 則預計明年春天才會正式登場,並於 2020 上半年開始量產。

只是無論特斯拉怎麼看待,考量到亞洲與歐美民情習慣不同,電動摩托車必然還是有市場,雖然這對有騎車習慣的特斯拉粉絲來說,沒有機會騎到特斯拉電動機車令人有些小小失望,但相信對正努力朝此目標發展的機車商來說,少掉一個強力競爭對手會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評析
下一個大眾車款 Model Y 則預計明年春天才會正式登場,並於 2020 上半年開始量產。
 樓主| 發表於 2019-3-2 11:55: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強彈 空頭部隊大虧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股東會釋出正面訊號,執行長穆斯克在股東力挺下保住職位,周三股價飆漲近10%,創2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特斯拉的空頭部隊因此大失血,慘虧超過10億美元。

特斯拉股價周四早盤跳空開高,一度大漲2.5%,來到327.50美元。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特斯拉股價周三收漲9.7%,報每股319.50美元,創2015年11月4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當時特斯拉股價收高11.17%。照金融科技公司S3 Partners的估算,這使做空特斯拉的投資人1天內就集體損失10.7億美元。

S3預測分析部門主管杜薩尼維斯基(Ihor Dusaniwsky)指出,若從按市值計價損失(mark-to-market losses)來看,特斯拉空頭部隊自2016年迄今,累計虧損將近50億美元。

特斯拉是美股空單最多的個股,也是全球被做空最多的汽車製造商。據S3的資料,特斯拉的空單餘額(short interest)總計達90.3億美元,比空單餘額排名第2的亞馬遜多了16億美元。

S3分析師杜薩尼維斯基還補充提到,做空股票的費率從今年初的1%漲到3.5%的緣故,特斯拉空頭投資人每天為此融資超過100萬美元。

周二特斯拉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股東對董事長兼執行長穆斯克投下信任票,否決將CEO與董事長職務分割及董事會改組這兩項提案。

穆斯克在會中並向股東信心喊話,聲稱特斯拉的平價款電動車Model 3,在本月底前「很有可能」達到周產量5,000輛的目標。這家電動車龍頭長期苦於產能無法達標的困擾,燒錢燒得凶也引發外界對其財務體質的疑慮。

特斯拉全球銷售部門主管雷恩(Robin Ren)則在股東會上透露,該公司計畫首度在美國本土以外地區建廠,地點敲定上海。中國政府近日宣布,開放外國電動車製造商在境內設置全資車廠,特斯拉前進中國設廠,可免去負擔進口關稅的麻煩。

評析
特斯拉是美股空單最多的個股,據S3的資料,特斯拉的空單餘額總計達90.3億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3-2 11:56: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致命事故調查 撞車前已警告駕駛人手握方向盤

經濟日報 記者林奕榮╱綜合報導

今年3月特斯拉電動車撞車致命事故初步報告出爐,證實撞車前幾秒駕駛人的手並未握住方向盤,且衝撞前正在加速。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的報告並未說明肇事原因,但揭露了車輛和駕駛在事故發生時的情況,最終報告將在數月後公布。

NTSB的報告指出,今年3月23日在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發生的Model X運動休旅車撞車事故,撞擊時車輛時速約達71英里(約110公里)。此外,特拉的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在撞車前15分鐘已警告駕駛把手置於方向盤上。

除了特斯拉,Uber的自駕車也發生致命車禍,引發無人駕駛技術是否已做好上路準備的疑慮。

特斯拉發言人曾在3月表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無法避免車禍,這是不可能的標準,但可以大幅減少事故發生機率。這項功能確實能讓駕駛、行人和自行車騎士較安全。」

評析
今年3月特斯拉致命事故初步報告出爐,證實撞車前幾秒駕駛人的手並未握住方向盤,且衝撞前正在加速。
 樓主| 發表於 2019-3-2 11:56: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Tesla Semi 棋逢對手?戴姆勒將推出電動卡車 eCascadia

作者 黃 敬哲

德國汽車龍頭戴姆勒(Daimler)近日同時發表兩款電動卡車,預計將成為 Tesla Semi 的競爭對手,不過其性能可能只有特斯拉的一半,令市場擔憂。

以賓士品牌聞名的戴姆勒表示,將發表一款名為 Freightliner eCascadia 的全電動大型商用卡車,額定載荷大於 15 噸。還有一款較小的中型卡車 Freightliner eM2 106,載荷約 9~12 噸,以滿足市場未來的需求,預計將會在 2021 年前正式量產,卡車實機已在戴姆勒北美總部進行展示,少部分車輛正陸續交付客戶進行測試。

目前 eCascadia 的設計目的是在主要道路上行駛,續航大約在 250 英里左右(約 400 公里左右),只要 90 分鐘便能充滿 8 分電。而 Freightliner eM2 則為 230 英里,不過主要設計是為了最後一哩,充電更縮短至 1 小時。雖然這可能不是最終的數據,不過距同樣為 8 級卡車的 Tesla Semi 所宣稱的續航距離 500 英里且充電僅需半小時仍有段差距。

戴姆勒承認,會推出電動卡車是迫於特斯拉帶來的壓力,原本做為貨運卡車的龍頭,也開始面臨創新科技的挑戰,尤其 Tesla Semi 的主要開發者 Jerome Guillen 之前也是任職於戴姆勒。不過他們也強調,Tesla Semi 的續航距離跟充電速度根本違反物理定律,目前的電池技術根本無法實現這樣的性能,可能不是事實。

不過也有特斯拉的合作夥伴透露,Tesla Semi 的性能規格是真的,儘管無法提供太多證據,而馬斯克更諷刺戴姆勒,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物理定律。無論如何,這場競爭將會引起市場巨大的衝擊,若特斯拉的宣稱最後成為事實,將可能會令戴姆勒的努力付之東流,尤其馬斯克還宣稱,明年 Tesla Semi 的量產版本性能還會再有突破。

如今戴姆勒已為此建立一個名為 E-Mobility Group 的新部門來負責電動卡車的相關業務,甚至還投入了自駕技術,而其在重卡市場的經營及人脈也遠比特斯拉廣,更何況就算性能真的有所優勝,特斯拉還不知道有沒有多餘產能來生產 Tesla Semi,這可能才是特斯拉面臨的最大障礙,但如果特斯拉真的能夠在 2021 年前成功量產其電動卡車,恐怕市場龍頭也將換人。

評析
戴姆勒會推出電動卡車是迫於特斯拉帶來的壓力,原本做為貨運卡車的龍頭,也開始面臨創新科技的挑戰
 樓主| 發表於 2019-3-2 11:56: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荷蘭結合太陽光電與特斯拉電池  
打造 100% 綠能電動車充電站

作者 EnergyTrend

對於追求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的人來說,電動車充電站可能還不是最完美的綠能方案,因為他們不知道電力從何而來、電力是不是來自火力發電廠。近日荷蘭公司結合太陽能板、電動車充電技術與特斯拉電池,讓充電站達成不分日夜 100% 綠能供電。

該計畫是 LomboXnet 與在地合作夥伴推出的「Smart Solar Charging」專案之一,目前荷蘭烏特勒支市已有 20 個充電座與 200 片太陽光電、特斯拉 400kW / 800kWh 儲能系統連接,讓電動車可在日間利用太陽電力補充能量,晚上用特斯拉電池充電。

為展示充電座性能,該計畫也與法國車商雷諾合作,此次出展 20 輛 Zoe 電動車。雷諾 2016 年與LomboXnet、ElaadNL 與烏特勒支市市議會合作,為 Smart Solar Charging 專案盡一分心力,承諾在 2017 年交付 150 輛 Zoe 全電動車,ElaadNL 將負責管理基礎設施和充電座標準,LomboXnet 則是負責安裝充電座。

為推行永續能源系統,Smart Solar Charging 專案已執行十年之久。希望可透過該專案讓在地太陽能利用 V2G(Vehicle-to-Grid)技術供給電動車與電網電力,除了可以打造靈活的電力儲存系統,還可以讓充電座變成虛擬電廠,沒有電動車進站補充電力、或是電費過高時,電池電力就可分配給中央電網。

該計畫在十年內也建造數個充電座與將 6,000 片太陽能板裝在 20 棟建築物。烏特勒支市長 Jan van Zanen 表示,十年前誰會想到太陽能、電力系統和電動車能巧妙且大規模連接。

荷蘭第四大城烏特勒支市發展再生能源不遺餘力,在 2015 年廣邀市民參與城市能源轉型,透過「城市對話」讓上百位民眾討論如何幫助城市達到能源目標。烏特勒支大學近期也看中水面冷卻效果與浮動式太陽能電廠潛力,打算在荷蘭外海打造海面浮動式太陽能電廠,雖然還有海水波浪等挑戰,但仍是不占地的永續能源好選項。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權轉載)

評析
荷蘭公司結合太陽能板、電動車充電技術與特斯拉電池,讓充電站達成不分日夜 100% 綠能供電。
 樓主| 發表於 2019-3-3 12:37: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8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車禍初步報告 撞車前時速114公里

中央社華盛頓7日綜合外電報導

針對3月在加州一輛特斯拉(Tesla)Model X車禍,調查人員今天表示,這輛車啟動自動輔助駕駛狀態下,撞上高速公路護欄之前幾秒鐘,一度加速到時速71英里(114公里)。

彭博報導,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針對3月23日這起車禍提出初步報告。報告指出,撞車前一分鐘,偵測到駕駛人雙手僅有34秒的時間放在方向盤上。

新興的自動駕駛技術逐漸成形之際,這項調查再度將它的潛在缺點放在聚光燈下檢視。

NTSB另一項調查是優步(Uber)一輛自動駕駛汽車3月18日於亞利桑那州撞死行人的車禍。調查顯示,車子的感應器已偵測到被害人,但車子卻沒有因前方遇到障礙而啟動煞車。

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3月23日發生特斯拉車禍,喪命駕駛人是38歲的蘋果公司華裔工程師黃偉(Wei "Walter" Huang,音譯)。車子撞上高速公路護欄前,正啟動「自動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

根據NTSB報告,在撞車前6秒鐘,車上電腦並未偵測到駕駛人的雙手放在方向盤上。

英國「衛報」報導,車禍發生之後,特斯拉公司曾經指出,駕駛人曾收到多次警告訊息,要求他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並表示他在車子撞上護欄前最後5秒鐘沒有動作。

不過NTSB報告指出,這些警告訊息是在車禍發生前的15分鐘發出。車禍前60秒內,駕駛人雙手分別有3次放在方向盤上,不過最後6秒鐘沒有。

報告並指出,車子撞上護欄時,並沒有啟動「防撞煞車」或「緊急轉向動作」。

評析
根據NTSB報告,在撞車前6秒鐘,車上電腦並未偵測到駕駛人的雙手放在方向盤上。
 樓主| 發表於 2019-3-3 12:37: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通用汽車拿下本田電動車電池訂單  
有望大幅降低電動車成本

作者 linli

美國汽車廠商通用汽車與日本汽車廠商本田簽訂合作協議,為後者供應電動車高階化學電池,包括電池和模組供應協議,以加速雙方電動車業務發展,此次合約能在 2020 年後大幅降低雙方的電動車製造成本。

當各種傳統汽車廠商紛紛進軍電動車市場,電動車零組件的供應就變得十分關鍵,特別是電動車核心零組件的電池部分,通用汽車在 2017 年第三季推出 EME 1.0 動力電池品牌產品線,電池體積比目前市面動力電池更小,充電時間更快,為電動車提供更多動力。

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基於通用汽車的下世代電池系統展開合作,本田從通用汽車採購動力電池和模組,此次合作將支持雙方各自的電動車產品線,以形成規模效應,提升製造效率,為客戶提供最大價值。

動力電池是電動車各種零組件中成本最高的部分之一,定價在 1 萬美元到 1.2 萬美元,相當於通用汽車旗下 Chevrolet Bolt EV 電動車的 30%,為了降低電動車的製造成本,通用汽車增加投資動力電池,目標是在 2021 年將電動車的價格降低五成。

通用汽車和本田將在電動車業務展開更多合作,通用汽車提供電池和相關模組,主要配置在兩家公司北美市場銷售的電動車產品。全新的動力電池產品線將在 2021 年前後投產。

通用汽車全球產品開發、採供、供應鏈執行副總裁 Mark Reuss 表示,與本田達成的長期合作關係證明了通用汽車有能力打造一個商業前景廣闊的電動產品業務線,通用汽車有數十年的電氣化經驗和戰略性的電動車汽車投資,帶給客戶更好的解決方案。本田營運總監兼總經理 Takashi Sekiguchi表示,除了雙方正在進行的電池聯合開發的合作,還會繼續朝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努力。

另外通用汽車和本田還在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將在 2020 年成立氫燃料電池生產製造合資公司,搭載這種電池的電動車有望在 2020 年上市。

評析
為了降低電動車的製造成本,通用汽車增加投資動力電池,目標是在 2021 年將電動車的價格降低五成。
 樓主| 發表於 2019-3-3 12:3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外資車企在陸加速生產電動車

工商時報 李書良/綜合報導

隨著中國政府落實新能源汽車政策,各大外資車廠紛紛加速中國電動車生產計畫。通用汽車承諾到2023年推出20款新能源車型,奧迪也計畫在2019年推出首款中國製電池電動汽車。

全天候科技報導,目前各大外資車企正加速布局中國電動車市場,通用汽車中國總裁錢惠康近日在上海出席活動時表示,通用汽車已加入多家全球汽車製造商的行列,將夥同兩家中國合資企業在接下來的5年中,共同生產20款新能源車型。

另外,奧迪中國總經理魏永新也公開表示,奧迪的首款中國製電池電動汽車將於明年投產,未來4年裡在中國共計製造5款新能源汽車,其中4款為純電動汽車,1款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除了通用及奧迪之外,其他外資汽車製造商也盯上中國電動車市場。5月10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1億元人民幣註冊資本正式成立,象徵著特斯拉正式進駐上海,進軍中國市場。福特和大眾等全球知名品牌同樣不甘落後,都已加大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投入力度,以因應競爭對手的挑戰。

報導指出,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與官方政策有很大關係。今年2月間,中國政府推出5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政策要屬2018年補貼政策。

中國財政部等4部門發布的政策指出,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營運、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這項補貼政策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

評析
福特和大眾等全球知名品牌,都已加大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投入力度,以因應競爭對手的挑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