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2-20 14:41: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需求將起飛  瑞銀估2025年鈷供給需增至少九成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瑞銀看好電動車需求將起飛,這將推升車用鋰電池的關鍵原料鈷(Cobalt)的需求大幅增加,未來供給恐嚴重吃緊。

瑞銀表示,2017年鈷約在100,000噸達成供需均衡,後幾年會供大於求,但隨著電動車需求增加,鈷最快在2022年從供給過剩轉為供給不足。(路透社)

據瑞銀預測,電動車市場需求大約會在2020年左右飆升,來到2025年,鈷的產出至少須增加90,000噸才能滿足需求,對照2017年成長九成以上。

鈷的需求成長已導致價格狂飆,從2016年2月每噸2.2萬美元起漲,現在每噸已超過9萬美元,成長逾四倍之多。

據花旗最新預估,鈷價未來二年有望再漲兩成,今年第四季可能先挑戰十萬美元的關卡。

評析
鈷的需求成長已導致價格狂飆,從2016年2月每噸2.2萬美元起漲,現在每噸已超過9萬美元,成長逾四倍之多。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9-2-20 14:41: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電池需求帶動 全球鋰需求估年增20%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普氏能源資訊5月24日報導,全球最大鋰礦商智利化學礦業公司(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QM)執行長索爾米尼哈克(Patricio de Solminihac)表示,全球鋰需求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該公司預計今明兩年全球鋰需求都將增長20%。他指出,今年第一季的平均鋰價達到每噸16,400美元,正是反映了供應吃緊的影響,並預計今年上半年鋰價仍將維持高檔。

索爾米尼哈克表示,鋰需求的增長主要是被電動車市場的電池需求大增54%所帶動,而很顯然供應面無法趕上需求的增速,因此造成價格的飆升。該公司已經在快速提高產能,SQM去年碳酸鋰年產能4.8萬噸,預期今年底將達到7萬噸,2019年底將進一步提高至12萬噸,為達成此一階段目標該公司也將投資約2億美元。

SQM還有最後一個階段的6萬噸產能擴充計畫,預計將投資2.5億美元,將該公司的年產能從12萬噸再提高至18萬噸,這一階段的產能預計會在2021年初上線。SQM資深商業副總裁希門尼斯(Daniel Jimenez)表示,未來十年,全球鋰產業將需要100-120億美元的投資,才能夠滿足電動車市場爆發所帶動的需求增長。他預估,未來十年全球碳酸鋰的需求將增長60-80萬噸。

《MINING.com》報導,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5月24日發布報告表示,雖然電動車的發展預期將多方面重塑市場,但其對油氣產業的衝擊可能並不如預期那樣悲觀。報告指出,雖然電動車的成長將明顯降低汽車燃油的需求,但根據該公司的計算,如果美國半數上路的車輛都替換成電動車,天然氣發電的需求也將增長20%,甚至燃煤發電的需求也都能有所增加。

電動車市場要出現爆發也還有瓶頸需要突破。其一是充電站的用地需求,以中國大陸為例,該國計劃在2030年以前建設480萬座的充電站。其二是電動車的成本,麥肯錫報告指出,鑑於電池成本佔電動車成本的40-50%,電動車如果要達成與傳統燃油汽車相同的價格競爭力,則電池成本必須從當前每千瓦時220-225美元,降至每千瓦時100美元以下。

電池金屬(銅鎳鈷鋰)的開採能否滿足電動車市場的增長也是一個問號,麥肯錫預估,如果要滿足電動車市場的預期增長,全球礦商將需要投資1,000-1,500億美元以開採更多的金屬。但即使礦商願意作出投資,事情也並非一廂情願就能完成,因政府監管以及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新礦取得許可的時間大幅拖長,而礦產豐富地區如非洲與南美的政治風險也都不能忽視。

評析
鋰需求的增長主要是被電動車市場的電池需求大增54%所帶動,而很顯然供應面無法趕上需求的增速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3: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歐盟攻車用電池 要追趕中美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法國電池業者Saft 25日宣布將投資逾2億歐元(2.33億美元),與歐洲業者共同開發下一代的電池,在電動車用電池市場追趕亞洲和歐洲同業發展的腳步。石油大廠道達爾(Total)旗下的Saft和西門子、Solvay、Manz已於2月結盟,將研發並建立新一代的固態電池。

Saft表示,這批投資的資金一部分來自國際基金的挹注,一部分可能來自歐盟官方。歐盟官方已經表態支持發展歐洲電池業的計畫。

歐洲在發展電池業的腳步落後國際同業,隨電動車需求日增,歐洲汽車製造商因此得向Panasonic、三星SD和比亞迪等亞洲業者採購電池。

特斯拉在內華達州斥資50億美元興建Gigafactory,2020年啟用後將使全球電池產量大增近一倍,也讓美國在電池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歐洲執委會已宣布成立一套新的電池行動計畫,目的即是要解決車用電池無力量產的問題。歐盟官員表示,將在歐盟國家之中「建立有競爭力的、創新的、永續的電池製造計畫」。

在此計畫之前,歐盟去年10月也成立了歐洲電池聯盟,目的是在確保電池原料(如鈷和鋰)供應無虞。

此計畫也將在歐盟提供電池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訓練,並促成歐盟國家之間的企業合作。不料,德國汽車供應商博世公司(Bosch)今年初卻宣布退出電動車電池市場,認為自行投資生產電池風險太高。

評析
歐盟去年10月成立了歐洲電池聯盟,目的是在確保電池原料(如鈷和鋰)供應無虞。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3: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8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搶搭電動車商機  歐洲首座大電池廠有譜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28日專電

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得到德國工業集團西門子(Siemens)的奧援,近期將在瑞典北部興建歐洲第一座大規模的電池工廠。

Northvolt執行長卡爾森(Peter Carlsson)25日在慕尼黑表示,汽車的電動化將帶動鋰電池的需求,Northvolt預計2019年底試產,2020年量產,到2023年產能將達32GWh(GWh=10億瓦小時或100萬瓩小時),相當於40萬輛電動車所需的電池。

卡爾森說,這座電池廠利用瑞典低廉的電價,搭配歐洲的自動化生產技術,將可與亞洲的競爭者一較長短。屆時,電池芯的設計、生產、售後服務和回收,將採用西門子的數位工廠技術。

目前歐洲生產的電動車,主要從韓國的樂金化學(LG Chem)、三星公司(Samsung)、中國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等亞洲廠商進口電池芯,再組裝成電池模組。

歐洲沒有本土的電池芯廠商,等於汽車工業將核心競爭力拱手讓人,一直讓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和德國政府相當緊張。

Northvolt合作的夥伴包括瑞典國營的大瀑布電力公司(Vattenfall)、丹麥維斯塔斯風力系統公司(Vestas)、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旗下的瑞典卡車製造商斯堪尼亞公司(Scania),未來生產的電池也可供貨給西門子。

評析
歐洲沒有本土的電池芯廠商,等於汽車工業將核心競爭力拱手讓人,一直讓歐盟和德國相當緊張。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看好電動車 5 分鐘快充電池  BP 砸 2,000 萬美元投資

作者 EnergyTrend

如果要將自家電動車充飽電,起碼得花 30 分鐘以上,如果充電速度停滯不前,可能會影響電動車推廣,因此目前已有多家企業著手提升電池性能研究,其中以色列新創公司 StoreDot 聲稱其電動車電池 5 分鐘即可充飽,續航里程還可達 480 公里。

該公司近日獲得英國石油巨擘 BP 麾下創投基金 BP Ventures 2,000 萬美元資助,BP 下游業務執行長Tufan Erginbilgic 表示,超快充電池是 BP 電氣化核心策略,StoreDot 技術或許能讓電動車充電速度縮短到跟一般汽車加油差不多。

有別於目前電動車與 3C 常用的鋰離子電池,StoreDot 的 FlashBattery 是一款有機化合物電池,透過有機化合物與奈米材料儲存電力,且材料是由天然且豐富環保有機原料製成,生產成本可比鋰離子電池更低。

研究利用有機化學合成肽分子打造「奈米點」(nanodots)材料,這種材料會形成多功能電極,讓電池充電速度跟超級電容一樣快,但放電速度跟鋰離子電池一樣緩慢,且與石墨相比,該材料具有更高燃點,可進一步降低電池風險。

目前許多電池產業將目光放至提升電池續航里程,但 StoreDot 則致力於提升電池充電速度,公司 CEO Doron Myersdorf 曾表示,快速充電是電動車普遍缺少的關鍵元素,而這或多或少是電動車仍未能普及的原因。

該電池設計也吸引不少汽車廠商或其他產業注目,2017 年 9 月 Daimler AG 卡車部門就已投資 StoreDot 6,000 萬美元。

由於在實驗室無法具備大規模生產能力,目前 StoreDot 正在進行集資計畫,希望可募集 4 億美元在美國建立工廠,預計該工廠最初將聘請 500 名員工,Myersdorf 表示,希望到 2025 年可生產 50 萬顆電池。

StoreDot 也正為智慧型手機研發快充電池,並計劃可在 2019 年將產品上市。該公司很早就開始研發類似技術,並在 2014 年公布其電池技術,可在短短的 30 秒內就把三星手機充飽,但當時電池體積大小跟手機本體一樣,不符合當今產業需求尺寸,而成本也是無法商業化的原因之一。

評析
快速充電是電動車普遍缺少的關鍵元素,而這或多或少是電動車仍未能普及的原因。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4: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8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淳紳電動車 獲比利時SOGEPA投資1.5億美元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018年5月28日電

淳紳(4529)投資香港昶洧集團電動車吸引外資目光,比利時SOGEPA投資公司與昶洧簽訂投資框架協議,將投資1.5億美元。

昶洧集團執行長沈瑋表示,SOGEPA已參觀過贛州昶洧生產線,目前也有準備量產的電動車正在測試組裝,SOGEPA看好昶洧未來打進中國大陸以及歐洲的電動車市場,在短時間內決定砸錢投資。

昶洧表示,SOGEPA在5月初親自到昶洧贛州工廠參觀電動車的生產流程,並表示電動車在歐洲已經是不可擋的趨勢,所有傳統車廠都在轉型,除了歐洲之外,最看好中國大陸市場,因為官方政策的推動,電動車業者的競爭勢必越來越激烈,昶洧獲得的專利技術領先其他業者,性能設計也極具競爭力,更容易打進市場。

沈瑋指出,發展電動車需要龐大的經費,引進外資就是希望有更充裕的資金加速推動量產時程,SOGEPA的投資審核相當嚴格,原以為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沒想到在參觀完工廠和電動車產線後,很快就決定投資1.5億美元。

SOGEPA在1984年成立於比利時瓦隆區,具有當地政府官方色彩,主要投資歐洲當地的鋼鐵企業,近年來則開始拓展投資項目到全球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沈瑋認為,比利時政府釋出極大善意,提供外國企業優越的投資環境,未來也考慮在瓦隆區設立歐洲研發總部及電動車工廠,以此為中心布局歐洲市場。

評析
發展電動車需要龐大的經費,引進外資就是希望有更充裕的資金加速推動量產時程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6: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傳特斯拉從歐洲空運機器人!
Model 3電池擴產在即?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特斯拉(Tesla Inc.)平價電動車「Model 3」在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親自下海監督組裝作業後,近來產能快速攀升。最新謠言顯示,特斯拉不惜砸下重本從歐洲空運機器設備至加州,目的就是要加快電池製造速度,讓Model 3產能達標。

路透社26日獨家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指出,特斯拉已將裝滿六架飛機的機器人與生產設備,從歐洲空運到加州,這種做法成本極高、頗不尋常,暗示Model 3遲遲無法量產、甚至將公司財務拖下水的現象,已讓馬斯克忍無可忍,迫切想要解決問題。據傳,空運設備的行動極其匆忙,錢也似乎不是問題,完全就是特斯拉以往的作風。

Model 3製作流程出問題,讓特斯拉無法順利達成產量目標,原本馬斯克預估今(2018)年第三季就不會繼續燒錢,如今承諾卻可能跳票。特斯拉第一季的自由現金流量為負10億美元,該公司5月稍早還透露,打算把加州Fremont汽車組裝廠,當作舉債的抵押品。

根據內部人士的消息,特斯拉位於德國的自動化機器製造子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正在重做(rework)內華達州Gigafactory廠的電池生產線,希望能突破生產瓶頸。馬斯克曾在2月坦承,電池模組仍是Model 3主要的增產障礙,該公司對執行力有點過度自信。目前也不清楚新運來的生產設備,究竟何時才能運轉。機器人經常需要依據原料的品質、工作環境的溫度或濕度進行調整。消息顯示,測試材料品質、校正機器人的過程相當麻煩,是先前遭到特斯拉管理層低估的瓶頸之一。

馬斯克之前也曾表示,使用太多機器人,是生產Model 3的致命傷,人類才是問題的解答。華爾街日報記者Tim Higgins 4月14日推文直指,馬斯克坦承特斯拉在製造Model 3時,採用了太多機器人,未來需要更多人類來協助組裝。馬斯克也隨即回應表示,的確,過度自動化對特斯拉來說是個錯誤,更精確來說,是他個人犯的錯;人類的能力明顯遭低估。

CNBC、Business Insider、barron`s.com等外電3月28日報導,Bernstein分析師Max Warburton、Toni Sacconaghi發表研究報告稱,特斯拉訂購了超多庫卡(KUKA Robotics)工業機器人,不但將沖壓、上漆、焊接的流程自動化,還試圖把最終的組裝工作(即把零件安置到車內)也交給機器人處理。然而,焊接、最終零件安裝及電池組的自動化組裝作業,卻讓特斯拉遇到麻煩。

事實上,就連日本汽車大廠,也因過於昂貴、品質欠佳等理由,不得不減少自動化的範圍。日本車廠的作法,是先把流程調到精確了、才會導入機器人,特斯拉卻反其道而行。

不過,根據馬斯克先前發送給內部員工的信件(見此),Model 3的日產量很有機會超過500台,比起4月份跳增了75%之多。

由於特斯拉現在七天無休,全力生產Mode 3,這也代表該款車種的週產量已可超過3,500台。馬斯克才剛在數週前坦承,Model 3的週產量僅稍稍超過2千台。

評析
特斯拉從歐洲空運機器設備至加州,目的就是要加快電池製造速度,讓Model 3產能達標。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6: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BMW開外國車廠首例  獲准在中國測試自駕車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德國豪華車廠BMW在上海拿到無人車測試執照,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中國本土道路上測試自駕車的外國車廠。

BMW上周日發佈聲明稿說,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委員會(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Economy and Information)已授予BMW 7系列客車執照,可在長度為5.6公里的公用道路上做測試。BMW計畫五月測試兩款車,年底前並逐漸增加測試車種至七款。(thenational.ae)

BMW計畫在2021年推出自駕車,取得測試執照是上市的第一步。BMW在上海已組成一支60多人的團隊來負責自駕車測試事宜。(autonewschina.com)

上海市今年三月開始釋出無人車測試執照,第一批優先發給中國新創電動車廠NIO與國營上汽集團(SAIC)。

德新社報導,BMW有60款自駕車在全球各地做測試,其中有一半車種在德國慕尼黑測試。

評析
BMW在上海拿到無人車測試執照,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中國本土道路上測試自駕車的外國車廠。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6: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全球賣最夯的Nissan Leaf 明年4月登台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

裕日車今(29)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李振成表示,預計明年4月將引進全球賣最好的電動車款 Nissan Leaf 第二代,但價格可能不如市場預期平價,預計150萬元起跳,估每個月可銷出50台,將是裕日車開賣電動車的第一步。

裕日車第1季稅後淨利約11.11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2.95%,每股純益(EPS)為3.7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81元。裕日車今日平盤收在253元。

對於首季獲利不如預期,李振成解釋,今年銷售目標上看4.4萬台,但因新車大多在下半年才會發表,預估下半年營收才會有明顯的成長力道;至於今年第1季受到匯率侵蝕獲利,未來除非日幣大幅升值,對裕日車後續獲利影響有限。

電動車趨勢成形,裕隆集團旗下中華 、裕隆納智捷皆要推出電動車款,裕日車也不缺席,李振成表示,最快明年 4月就會引進台灣車市。 Nissan Leaf 電動車於2010年12月在日本問世,至去年底累積銷量達30萬台,是全球賣最好的電動車款。

法人關心電子設備配備是否增加成本?李振成強調,電子設備是一種趨勢,就像安全氣囊剛開始加入基本配備時,成本勢必增加,「但這是必要成本」,投入後才能帶動銷售量。

李振成表示,安全、排污法規要求愈來愈嚴格,對於車廠成本來說,短期一定使成本提高,但這是長期競爭必要的配備,也是必要的投入。

裕日車大陸轉投資金雞母「東風日產」前四月銷量39.6萬台,年增15.4%,預計全年銷售可達137萬台,年增9.5%。至於另一個大陸轉投資公司「廣州風神」認列狀況,李振成說,廣州風神去年認列新台幣55億元,今年銷售量比去年更好,樂觀預估可以再好一點,毛利率趨勢兩年差不多。

評析
Nissan Leaf 電動車於2010年12月在日本問世,至去年底累積銷量達30萬台,是全球賣最好的電動車款。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7: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海外交車確定延後至2019年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特斯拉Model 3產出終於慢慢步上軌道,不過之前量產延遲仍舊導致Model 3全球上市的時程延期至少半年。

Model 3目前只交付至美國與加拿大客戶,據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亞洲與歐洲客戶還要等到明年才會看到Model 3交車。(electrek.co)

Model 3於2017年7月開始投產,但因遭遇瓶頸,晚了半年產量才明顯增加,否則按特斯拉原計劃,今年下半年就該輪到歐洲交車。

另外,特斯拉目前正全力衝高交車量,可能也暫時無暇顧到海外市場的客戶。

日前傳言指出,特斯拉為提高電池製造速度,不惜成本從歐洲空運生產設備至加州,務求兌現第三季Model 3的產出目標,以對投資人有所交代。特斯拉股價周一收高0.36%、報278.85美元。

評析
特斯拉目前正全力衝高交車量,不過之前量產延遲,Model 3全球上市的時程延期至少半年。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2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傳現代汽車打造電動車電池產線
加速電動車發展步伐

記者 陳苓 報導

國際車廠爭相卡位電動車市場,南韓現代汽車加入戰局,據傳正秘密打造電動車電池產線,以便自行生產電池,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

韓媒etnews報導,業界人士透露,現代汽車今年年初開始,招募了數名電池研發和生產人才,有意在位於南韓京畿道義王市(Uiwang)的實驗室內設置電池產線,並已經向多家廠商下單購買設備。當前現代汽車的電動車電池由LG Chem和SK Innovation供應,自行生產可以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加快電動車發展步伐。

消息人士預估,初期電池產量可能不到1 Gwh,一年只能供數百輛車輛使用;或許要兩年後才能用於大眾市場,估計會從能量密度較低的油電混合車電池開始。現代汽車發言人坦承,該公司正在打造電池產線,但是否認生產的電池將用於自家車輛。

全球車廠積極發展電動車,日廠豐田汽車(Toyota)和日產汽車(Nissan)都有自家的電池生產部門。

評析
現代汽車據傳正秘密打造電動車電池產線,以便自行生產電池,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8: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30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馬斯克來真的  要在這些地方建滿超級充電樁

作者 雷鋒網



不用 Facebook 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總喜歡在 Twitter 搞動作,5 月 26 日,他置頂一條推文,公布特斯拉超級充電樁的擴建計畫。

公布的充電樁分布圖中,美國、亞洲、歐洲等地,密密麻麻分布著特斯拉的充電樁圖標,紅色充電樁為已有的充電樁,深灰色和淺灰色的充電樁代表即將建設的超級充電樁。點擊深灰色充電樁之後,還能看到具體的地址和大致完工時間。

看來,特斯拉的擴建計畫很早之前就開始準備了。

超級充電樁能讓車主半個小時內將電動車電量充至 80%。但是超級充電樁在全球的布建還不夠多,目前全球只有 1,200 個特斯拉充電站,總計 9,800 個超級充電樁。

Elon Musk 表示,希望在 2019 年底前在全球增加 1 萬多個超級充電樁。他最近還透露,特斯拉正在開發更強大的充電樁,將在「夏末」上市。目前,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的充電功率是 120kW,新研發的充電功率則可達 240kW。除了超級充電樁,特斯拉也在為半掛式電動卡車 Semi 打造充電樁(Megacharger),並聲稱能在半個小時充滿電。

對 BMW、戴姆勒、福特和福斯等創建的充電功率為 350kW 的快速充電站 Inoity,Elon Musk 似乎有點「看不上」。今年第一季財報會議,他直言沒有大容量的電池組,充電功率太高也沒意義。

Elon Musk 還表示,只要付費,特斯拉歡迎其他電動車製造商透過更改電動車充電配置來使用超級充電樁。

Elon Musk 此時宣布充電樁的擴建計畫,或許與最近 Model 3 產量提升有關。根據 Eletreck 報導,特斯拉 Model 3 目前產量達到每天 500 輛。

Elon Musk 最近另一個舉動也側面反映了 Model 3 的「生產地獄」得到緩解。同樣是 5 月 26 日,他在 Twitter 表示,Model 3 左駕車將在明年上半年在亞洲和歐洲先上市,右駕車則會在明年中上市。

5 月 20 日,Elon Musk 還宣布 Model 3  的「雙電機四輪驅動性能版」。除去 Autopilot 功能,雙電機四輪驅動版的 Model 3 價格為 78,000 美元。

不過,在他宣布後不久,美國《消費者報告》就表示要把 Model 3 從推薦榜單撤下,原因是他們的測試中,Model 3 高速行駛下的煞車性能非常不穩定,且制動距離過長。對於這問題,Elon Musk 則在 Twitter 表示將會透過韌體升級來改善。

超級充電樁的擴建,無疑是特斯拉長遠發展的前提。雖然這計畫已細節到有擴建地點和完工時間,但持續虧損的特斯拉是否能完成這計畫,不是 Elon Musk 在 Tiwtter 一兩句就能做到的。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超級充電樁能讓車主半個小時內將電動車電量充至 80%,但是超級充電樁在全球的布建還不夠多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8: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30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2040年全面電動車化 歐商:進度太慢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30日電

行政院去年底拍板,2040年全面電動車化,除了響應能源轉型,也可減少空氣汙染;不過歐洲在台商務協會今天指出,台灣電動車的進程速度還是太慢了。

行政院去年底拍板,2030年公務車全面電動化,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也就是2040年,台灣將全面電動車化。

社會對於政府推動車輛電動化的進程有不同意見,也有部分聲音認為太過躁進,但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低碳倡議行動委員尹容今天於「下一世代能源報告」記者會中對此發表意見,直指台灣2040年車輛全面電動化的計畫,進度非常慢,且會持續造成空氣汙染。

尹容指出,歐洲目標是20年後,電動車占所有車輛比重達50%,中國設定的目標更早,顯示台灣電動車的推動進度還是太慢。

尹容認為,台灣人口數約2300萬,註冊車輛數也達2300萬輛,數字非常龐大,耗費非常多能源、也製造二氧化碳;既然政府已經訂出明確的能源轉型路徑,不妨加速車輛電動化的進程,如果把目標時程訂定的更短,就可以更快達到轉型目的。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除了希望在2025年落實非核家園的承諾,發展潔淨能源、減少空氣汙染也是重要原因;尹容表示,台灣是很好的地方,但有著工業化非常密集的特色,如果要推動能源轉型,不只需要公部門的執行力,私部門也要共同努力。

台灣中油公司身為國營事業,率先響應政府能源轉型的策略,中油董事長戴謙於「下一世代能源報告」午餐會致詞時表示,中油已布局國內電動車充換電市場,並推動加油站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及儲能裝置,將加油站轉型為綠能站,成為多元能源補給站,並推動國內地熱能源的開發應用,公司將朝向「安全、乾淨的國際能源公司」願景邁進。

評析
既然政府已訂出明確的轉型路徑,不妨加速車輛電動化進程,如把目標時程訂的更短,就可更快達到轉型目的。
 樓主| 發表於 2019-2-24 13:48: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2-24 13:50 編輯

轉貼2018年5月3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自駕又出包 Model S撞警車

工商時報 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汽車大廠特斯拉(Tesla)再傳事故,一輛Model S電動車周二在南加州撞上停在路旁的警車,所幸警車上並無人員,受輕傷的肇事車主則將責任推給Autopilot自駕系統,若實情真如車主所說,這將是今年來第3起特斯拉在自駕模式下衝撞靜止警消車輛的交通事故。

這起事故發生在南加州濱海城鎮拉古納(Laguna),拉古納海灘警方表示,事故約發生在周二近中午,一輛Model S高速撞上停在路旁的巡邏警車,造成Model S車頭與警車後側車身嚴重損毀,所幸當時並無警員在警車上,肇事的車主也僅受輕傷。

這輛Model S的女駕駛宣稱,當時車子的車速約時速105公里,由於以自駕模式行駛,所以她正在看手機。

特斯拉則對此發表聲明指出:「公司向來一直明確表示,Autopilot並不保證可以避免發生意外。」特斯拉也無法立即證實這起事故發生時車子是處於自駕模式。

若事後證實車主所說為真,則這將是今年來第3起特斯拉電動車在自駕模式下撞上靜止的警消車輛,本月稍早一輛Model S在猶他州追撞一輛紅燈停車的消防車,今年1月南加州405公路上也發生類似的事故,同樣是Model S撞上靜止的消防車。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向來以特斯拉為最安全的汽車自豪,但今年來特斯拉發生多起撞車與起火事故已引發媒體對特斯拉電動車安全的疑慮,穆斯克對此也相當傷腦筋。

本月中旬在猶他州的事故發生後,穆斯克即在推特發文抱怨媒體報導角度不公,「特斯拉電動車發生事故造成車主腳踝骨折竟然成為各大媒體的頭版新聞,而去年美國有約4萬人死於汽車交通事故卻幾乎沒人報導,媒體實在是亂報導。」

穆斯克還強調,「這起事故真正的重點在於一輛Model S以時速96公里高速撞上一輛消防車,駕駛僅腳踝骨折。」

評析
這是今年來第3起特斯拉在自駕模式下衝撞靜止警消車輛的交通事故。

 樓主| 發表於 2019-2-25 15:13: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3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Panasonic:Model 3瓶頸已大大改善;電池營收拚倍增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經新聞報導,Panasonic於30日舉行的事業說明會上表示,計畫在2021年度將以車用為中心的電池事業營收擴增至1兆1,250億日圓、將達2017年度的約2倍水準。據報導,Panasonic社內車用相關公司2018年度的設備投資額為2,410億日圓,其中大半將用於電池事業,且將加快與豐田汽車(Toyota)、特斯拉(Tesla)等現有顧客的合作。

路透社報導,Panasonic從事車用事業的社內公司「Automotive & Industrial Systems Company(AIS)」高級副社長田村憲司於30日舉行的事業說明會上表示,目前正持續進行研發,早晚會將車用電池的鈷使用量降至零。田村憲司表示,「圓筒型產品目前鈷使用量已降至非常低的比率、希望早晚降至零。角形產品也將刪減鈷使用量」。

鈷價格在2012-2016年期間於每噸3萬美元左右水準徘徊,不過因市場期待電動車(EV)普及,導致進入2017年以後鈷價格急飆,2018年3月時每噸價格暴漲至9.5萬美元。

另外,關於特斯拉(Tesla)新型EV「Model 3」的生產狀況,AIS社長伊藤好生於30日表示,「最近生產瓶頸已呈現相當程度的改善」。

伊藤好生指出,「2017年度(2017年4月-2018年3月)因Model 3生產稍微延遲,導致我們(Panasonic)也必須進行生產調整。不過為了避免電池Cell成為Model 3生產的瓶頸、會作出應對措施」。

Panasonic和特斯拉共同營運位於美國內華達州的「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

Panasonic社長津賀一宏在5月10日舉行的財報說明會上表示,希望能參與特斯拉的中國生產計畫。津賀一宏指出,「因特斯拉未來可能會在中國進行一貫式生產,而屆時希望能一起做(一起進行生產)」。

Panasonic於5月10日公布財報資料指出,因車用事業業績佳,提振2017年度合併純益大增58.0%至2,360億日圓,創10年來(史上最高紀錄的2007年度以來)新高水準。Panasonic並指出,因車用電池需求看俏,故預估2018年度(2018年4月-2019年3月)合併純益將成長5.9%至2,500億日圓。

評析
Panasonic目前正持續進行研發,早晚會將車用電池的鈷使用量降至零。
 樓主| 發表於 2019-2-25 15: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石油巨擘 急卡位電動車市場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英國石油(BP)上周以2,000萬美元投資以色列超快充電池研發商StoreDot。雖然這跟英油每年在石油與天然氣上投資數十億美元資金相較是九牛一毛,但英油等全球石油大廠近期接連投資電動車相關科技,顯示石油大廠預期電動車最終促使全球石油需求衰退。

以色列創投Maniv Mobility合伙人撒克斯(Olaf Sakkers)說,油商一直試圖找出新的能源來取代石油成為金雞母。

除了投資StoreDot,英油同意跟大陸私募集團蔚來資本(NIO Capital)合作,在大陸投資「先進行動」技術。英油也在今年1月投資美國FireWire,這家公司是為電動車開發快速充電基礎設備。

荷蘭皇家殼牌(Shell)去年收購NewMotion,後者是歐洲最大電動車充電網絡營運商之一。法國道達爾(Total)透過2016年以11億美元收購的Saft電池業務來開發新一代電動車科技。

歐洲石油大廠紛紛投資電力供應鏈,是因為預期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市占率愈來愈大。殼牌和道達爾就投資風力和太陽能等發電場來切入零售電力市場。

儘管如此,這兩家油商跟其他同業一樣,都對自動駕駛車和汽車共享等改變交通模式背後的科技有興趣。

全球逾半石油需求來自大眾與貨物的運輸,逾四分之一來自轎車。所有歐洲石油業巨擘都認為,交通上的石油需求可能在未來廿年內達至頂峰,然後開始長期緩慢下降。

英油在2月發表的年度能源展望報告預估,2040年全球路上行駛的電動車數量,將從目前約300萬輛,成長百倍至3億輛。雖然這仍僅占全球汽車總量的15%,但3成轎車將是電動車。

英油看好汽車共享跟自駕車結合一起後,因不用負擔司機費用,讓交通費可減少40%~50%,共享車數量將飆升,當中大部分會是電動車。

評析
歐洲石油大廠紛紛投資電力供應鏈,是因為預期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市占率愈來愈大。
 樓主| 發表於 2019-2-25 15: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 終獲消費者報告推薦

工商時報 鄭勝得/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評鑑雜誌《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日前以「煞車系統有瑕疵」等理由不推薦購買Model 3。為了改善此問題,特斯拉最近透過無線傳輸為Model 3進行軟體升級,使其煞車距離縮短至多20英尺,因此終於獲得該雜誌推薦。

特斯拉僅透過無線傳輸升級軟體,便能讓Model 3的煞車距離縮短。此為汽車業的一大突破,代表特斯拉能透過軟體提升汽車性能,而不必仰賴經銷商進行昂貴檢修。

《消費者報告》汽車測試部主管費雪(Jake Fisher)表示:「我在這個行業待了19年,測試的汽車超過1,000款,但我從未看過藉由無線傳輸軟體升級便能改善性能的汽車。」

該雜誌指出,Model 3軟體升級後的煞車距離縮短了19英尺,使測試分數從72升至77分,較該汽車組別獲推薦的最低得分還高出2分。

《消費者報告》先前以時速60英里為Model 3進行煞車測試,測出的平均煞車距離長達152英尺。該雜誌亦點出Model 3車內操作介面使用不便,因此不予推薦。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周三在推文承諾,將對車內的使用者介面再次進行軟體升級。

事實上,特斯拉先前曾透過無限傳輸進行軟體升級,以改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功能或提高汽車加速性能。這讓特斯拉得以取得技術優勢,通用汽車等車廠則不斷追趕,試圖研發類似技術。

傳統汽車大廠過去花費不少時間與金錢,希望車主將汽車送進他們的服務中心檢修。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CA)集團上周便因軟體瑕疵在北美地區召回逾5百萬台汽車。但這類召回事件通常成本極高、成效也有限。

評析
特斯拉透過無線傳輸為Model 3進行軟體升級,使其煞車距離縮短至多20英尺,因此獲得該雜誌推薦。
 樓主| 發表於 2019-2-25 15:14:0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 上看1.25億輛

工商時報 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財經媒體《CNBC》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周三發布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量約達310萬輛,在各國政府政策鼓勵下,2030年時全球電動汽車總數將暴增至1.25億輛。

根據IEA的統計,去年有在使用的全球電動汽車總量約310萬輛,較2016年激增54%。

在各國政府推動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乾淨能源的政策扶植下,預計2030年時電動汽車的總量將來到1.25億輛,假使各國對抗氣候變遷與減少排放的政策更為積極,則屆時電動汽車總數甚至有機會挑戰2.2億輛。

在這份22年期的展望報告中,IEA認為,化石燃料汽車到2040年仍將是車市的主流,估計2035到2040年間全球化石燃料汽車的總量仍有約20億輛的水準。

IEA表示,雖然電池成本已大幅下滑,電動汽車的普及仍需各國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植,俾以帶動投資並協助車廠達到經濟規模。

IEA報告表示,「電動汽車普及最大的關鍵在於政策環境,全球電動汽車普及率前10大國家具備促進消費者採用電動汽車相關政策。」

IEA指出,中國大陸與歐洲將是全球電動汽車最普及的2大地區,在稅負優惠與補貼政策的刺激下,預估2030年時電動汽車占大陸整體車市的比重將超過25%,而歐陸的電動汽車占比估計也有23%。

美國方面,IEA表示,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可能開高走低,像是在加州與其他採取零排放政策的州,電動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將高速成長,但受到燃料稅率偏低與川普政府有意放寬汽車排放規定的影響,未來整體成長率將受到壓制。

挪威目前是全球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去年電動汽車占其新車銷售的比重高達39%,整體車市以電力作為動力來源的汽車比重已達6.4%。

評析
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量約達310萬輛,2030年時全球電動汽車總數將暴增至1.25億輛。
 樓主| 發表於 2019-2-25 15:14: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先把特斯拉「蛇型」自動充電擺一邊,因為 BMW 無線充電要量產了

作者 愛范兒

懶真的是科技發展的核心動力,汽車充電少個插拔動作,對很多人來說都能提升巨大的幸福感。現在馬路上的純電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越來越多,儘管傳統充電樁的體驗還沒有盡善盡美,但新穎的充電方式已經成為各家工程師技術攻關的又一個方向。

先來說說特斯拉,雖然不是新鮮事,但現在看來依然非常有趣。

兩年前,特斯拉還沒大紅大紫時,馬斯克腦洞大開要造一個「機器人」為自家 Model S 充電。確切來說,這是一條「機器蛇」。為了保證柔軟性,它由一個個關節組成。

在馬斯克的預想裡,這種蛇形充電樁不使用時可「藏匿」於牆壁裡。等你把愛車停好需要充電時,車輛自動打開充電蓋,它會像一條冬眠甦醒的蛇爬出洞,將觸角伸入充電口。

如果能量產,這套裝置可為特斯拉布局超級充電樁省一大筆錢。可惜的是,兩年過去,馬斯克似乎忘了這件事,還是老老實實用超級充電樁吧。

不過相信一旦突破量產門檻,馬斯克這個瘋子一定不介意把這條「機器蛇」送進你家車庫。

很多人都知道,馬斯克還想過換電,但出於種種現實因素放棄了。多年之後的今天,蔚來選擇接棒,目前第一家換電站已落成,但質疑聲浪依然沒有停止。

其實在充電領域絞盡腦汁的不只造車新銳,以燃油車聞名天下的 BMW 也想乘著電氣化的東風搞大新聞。

就在 5 月底,BMW 宣布喊了許久的無線充電技術要在今年 7 月量產了。

正如其名,這套技術不需要電纜即可用交流電為 BMW 充電,而且和現在手機、電動牙刷無線充電屬於同樣的技術路徑。

BMW 會給你兩樣東西,一個充電底座和一套感應線圈。把充電底座安裝在車庫裡,感應線圈則固定在車輛底部,將車停在底座正上方,兩者距離在 8 公分左右,按下開關即可開始充電。

裝置充電功率為 3.5kW,充滿一台純電巡航 58 公里的 BMW 5 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需要 3 個半小時,這樣的充電速率算不上優秀。你可以透過 BMW 的手機 App 隨時查看充電進度。

不僅汽車,充電效率也一直是困擾消費電子產品無線充電的大問題,現在市面還沒有一款無線充電產品能和傳統線充媲美。

有意思的是,充電板和你的 BMW 透過無線通訊,車輛周邊的狀態會透過 360° 影像俯視圖的形式出現到你的中控螢幕。

彩色標示線會幫助你以正確的姿勢停下,稍有偏差也沒有關係,BMW 的官方數據是支援縱向 7 公分、橫向 14 公分的冗餘。

不過一切的美好建立在你擁有一個車位的前提下。

這塊充電底座無論室內室外都可以安裝,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使用。因為這上面所有導電零件都具備防雨、防雪功能,當然也不害怕車輛輾壓。

官方表示,充電過程中,無線充電產生的電磁輻射範圍也僅限於汽車底盤。充電基板會時刻監控周圍環境,為了安全起見,一旦發現異物就會停止充電。

雖然充電效率不怎麼樣,但值得稱讚的是今年 7 月這套裝置就要投產了,BMW 計劃逐步在德國、英國、美國、日本和中國市場推出。

那麼問題來了,你的 BMW 5 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準備好了嗎?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

評析
BMW 無線充電要量產,這套技術不需要電纜即可用交流電為 BMW 充電
 樓主| 發表於 2019-2-25 15:15: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2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飛雅特克萊斯勒計畫 逐步淘汰柴油引擎

中央社 米蘭1日綜合外電報導

飛雅特克萊斯勒執行長馬奇翁今天表示,這家汽車公司生產柴油車的日子已所剩不多,至少歐洲和其它重要地區的客用車將會如此。

馬奇翁(Sergio Marchionne)在義大利北部巴洛科(Balocco)的一場會議中向投資人與分析師透露,擁有吉普(Jeep)、瑪莎拉蒂(Maserati)等品牌的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計畫在2021年前,讓歐洲、中東與非洲(EMEA)的客用車逐步淘汰柴油動力引擎。

不過他指出:「我們會繼續將柴油科技應用於所有品牌的輕型商務車產品。」

吉普和瑪莎拉蒂兩品牌的最高主管曼利(MichaelManley)和庫尼基斯(Timothy Kunikis)表示,他們的部門計畫逐步以電動引擎取代柴油引擎。

馬奇翁還表示,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在未來數年內,會在電動車部門投資90億歐元(約105億美元)。

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指出,全球電動車銷售在2017年成長54%。

評析
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在未來數年內,會在電動車部門投資90億歐元(約105億美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