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剛果傳周五宣告鈷為戰略金屬,礦稅將暴漲五倍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剛果總統傳本周五將宣告鈷、鈳鉭鐵礦(Coltan)等兩種電動車電池材料為戰略資源,目的是藉此提高權利金,但這也讓礦商怨聲載道。

路透社報導,新礦法生效後,礦商付給政府上述兩種金屬的礦稅,將從2%調升至10%,等於是暴漲五倍。包含嘉能可、Randgold與洛陽欒川鉬業(China Molybdenum)等礦商,對剛果即將頒佈的新礦法同聲反對。

剛果總理顧問Jean Nkunza表示,這些金屬的未來需求將節節上升,權利金也會持續調漲不停。他透露鋰與鍺也會一併列入戰略資源。剛果除了是全球最大鈷礦產地外,其銅礦也是非洲第一。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已與嘉能可簽下長約,嘉能可同意未來三年將供應逾5萬噸的鈷礦,這約略是去年全球產出的一半,或占嘉能可2018-2020年期間預估產能的三分之一,顯示中國稱霸電動車產業鏈的企圖心。

評析
剛果新礦法生效後,礦商付給政府上述兩種金屬的礦稅,將從2%調升至10%,等於是暴漲五倍。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8: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難產 員工爆料:瑕疵零件多

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CNBC》引述多名現任與前員工爆料,Tesla(特斯拉)生產瑕疵零件的比率太高,必須整新或修理,導致電動車生產效率的延宕。

消息來源指,無法在生產線上修復的瑕疵零件,甚至要移到別的工廠整新,否則就要報廢。但特斯拉官方否認這項消息。

Model 3作為特斯拉首款量產的電動車,被執行長馬斯克寄予厚望,卻一直難以達成生產目標;去年中曾喊出每月2萬輛,但最新預測是每周2500輛,6月底拉高至每周5000輛。

有員工透露,特斯拉的加州費利蒙工廠,出產或接收的零件估有4成有瑕疵,一般都是廠內維修,有時還要拉到50英里外的廠區整新。加上重新出廠仍需要檢核,導致Model 3的生產進度落後。

特斯拉官方駁斥這項消息,表示不會「重製」電動車零件,這些員工混淆了整新與重製的差異。該公司強調,特斯拉每輛車出廠都要接受超過500次的嚴格品質檢測。

除此之外,特斯拉最近高層頻傳異動,任職5年的財務副總裁Susan Repo已跳槽別家公司,會計長Eric Branderiz也因個人原因離職,加深了外界疑慮。儘管科技業人才流動頻繁,但專家說,擁有築夢能力的馬斯克(Elon Mask),下一步得證明經營公司的本事。

評析
特斯拉生產瑕疵零件的比率太高,必須整新或修理,導致電動車生產效率的延宕。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純電MINI也加入中國製造

聯合新聞網 記者黃俐嘉/綜合報導

電動車是目前全世界的趨勢,車廠除了研發與推出全新電動車款外,也開始對市場布局有所考量,而中國市場對於所有車廠而言,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地方。

BMW官方日前宣布,為了要增進未來BMW集團的電動車銷量(也就是BMW i與純電MINI),加上中國市場對於電動車的需求也日漸增加,因此將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將在當地共同打造純電MINI。另外,原先做為製造純電MINI的英國牛津Cowley工廠,也將同步進行生產。

BMW同時也與長城汽車共同簽訂合作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但包括生產基地與具體投資項目等合作細節,則尚待討論。

BMW去年在中國共售出超過56萬輛,比在美國與德國的銷售總和還多;此外,中國也是MINI的第四大市場,2017年MINI在中國也售出超過3.5輛,由此可見,BMW會選擇在中國生產純電板MINI,是有其原因的。

除了長城汽車,BMW與華晨汽車集團所共同設立的華晨寶馬(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 BBA),除了有著穩固的經營基礎,在中國還有兩座生產工廠,其中一部專門製造引擎,同時也能生產電動車專用的電池。

此外,中國因為擁有龐大的市場,與低生產成本的優勢,讓其似乎成為各汽車大廠合作的夥伴,包括吉利汽車入股Volvo、Mercedes-Benz,就連新世代的Ford Focus也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選擇在中國製造。如今又多了純電版MINI,讓中國不僅成為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評析
BMW將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在當地共同打造純電MINI。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福斯汽車全面進軍電動車市場,目標 5 年內成全球第一

作者 linli

隨著越來越多傳統汽車廠商進入電動車市場,電動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德國汽車製造商福斯(Volkswagen)加入挑戰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公司的行列,該公司表示,在未來 5 年內將推出大量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在全球投資建設全新電動車製造生產線,力爭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領先者。

德國福斯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2017 年汽車銷量達 1,070 萬台,為了全面進軍電動車市場,福斯的投資比其他競爭對手更激進。2018 年 3 月 14 日福斯表示,2025 年前將在歐洲、中國和美國投資建造至少 16 個電動車製造商,其中大約有 9 個能在 2020 年前量產。大約有 5 個電動車工廠將位於中國,一個位於福斯美國田納西州的工廠,其餘則部署在歐洲已營運的汽車製造廠。

福斯的目標是在 2025 年將電動車銷量提升到每年 300 萬台。相較之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 2017 年共賣出 102,807 台電動車,其中主要是 Model S 和 Model X 兩款車型,這兩款車的售價較高,某程度上無法真實反映目前電動車市場的需求,定價更低、更受歡迎的 Model 3 由於產能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對特斯拉的電動車銷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特斯拉一直投入更多資源來提升 Model 3 產能,目前這款產品已收到約 50 萬台訂單,但距離每年產出 25 萬台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福斯 CEO 馬蒂亞斯•繆勒(Matthias Müller)表示,該公司旗下 VW、奧迪(Audi)、保時捷(Porsche)、Skoda、賓利(Bentley)和林寶基尼(Lamborghini)等十幾個汽車品牌都會推出電動車,自 2019 年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款電動車推出,希望在未來幾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但電動車的銷量對整個產業而言還非常小。

各國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各大汽車製造商紛紛投入電動車業務,但電動車的市場需求仍然很小。隨著越來越多大型汽車製造商加入,電動車市場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

福斯已在電動車相關業務有所投入,動力電池方面投資接近 50 億歐元,與三星 SDI、LG 化學等電池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係。

傳統汽車廠商進軍電動車市場給特斯拉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雖然特斯拉在電動車的技術方面保有優勢,但福斯在全球擁有 100 多家製造廠商和銷售體系,全新的電動車製造工廠可能會基於現有的汽車生產線升級或改造,能有效降低電動車的製造成本,這也是福斯降低製造成本的常規策略,採用更多標準化的技術來提升產能的規模。

該公司在 2012 年開始在中階家用轎車產品使用標準化技術製造,大約可覆蓋 40% 產品;採用這戰略,福斯計劃在 2025 推出 50 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和 30 款全新的混合動力車,2030 年前推出 300 多款車型的電動版。

評析
福斯計劃在在未來 5 年內將推出大量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力爭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領先者。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6 20:08: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奧迪砸490億美元 快攻電動車

經濟日報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奧迪(Audi)15日宣布,計劃在接下來五年內投資400億歐元(490億美元),將加速電動車布局,希望藉此找回被寶馬(BMW)、賓士(Mercedes-Benz)奪去的市占率。

奧迪是全球第三大豪華車製造商,正在推動一度被母公司福斯排廢醜聞拖累的擴張計畫。這家總部在德國因哥爾斯塔特(Ingolstadt)的公司,今年預計推出20多款新車,包括公司史上頭一台純電動車。

奧迪這幾年為「E-Tron」電動車計畫投注不少心力,預計今年內,E-Tron電動運動休旅車(SUV)將陸續送到經銷商手上,在德國報價從8萬歐元(約9.88萬美元)起跳,明年再推出E-Tron Sportback轎跑車,四門GT版本最快2020年也會上市。按照奧迪的規劃,今年每三周就會推出一台車,除了電動車以外,還包括改款的A6轎車、全新Q8運動休旅車。

整體而言,奧迪在2025年之前推出的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預料加起來將超過20款,屆時要讓電動車的銷量占公司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奧迪執行長史塔德勒於公司年度記者會上說:「汽車產業正面臨大規模變革,我們希望在這裡頭扮演領導的角色。」奧迪強調,雖然開發新款汽車讓公司面臨「極具挑戰性的2018年」,但這些努力有助於在明年帶來「可長期持續」的獲利和營收成長。

評析
奧迪計劃在接下來五年內投資490億美元,將加速電動車布局,希望藉此找回被寶馬、賓士奪去的市占率。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6 20:09: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瀕生死關頭?
本季需解決生產瓶頸、否則有資金壓力

記者 陳苓 報導



特斯拉燒錢燒太兇,進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要是特斯拉本季無法解決平價電動車Model 3的生產瓶頸,可能會面臨嚴峻的資金壓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Model 3生產不順,每週打造5,000輛新車的目標,已經兩度延遲。四月份特斯拉將宣布本季生產能否達標,此事極為重要,特斯拉需要在六月底前,達到每週生產5,000輛的目標,才能帶來足夠現金流維持營運,不然就得再次籌資。

這話怎麼說?去年特斯拉平均每季燒掉10億美元,2017年底特斯拉的現金水位約為34億美元。如果今年維持相同燒錢速度,年底前現金就會用盡,必須大幅增產電動車換取現金、否則就需再次融資。問題是特斯拉多度延後達標時間,市場信心漸失,股債市籌資可能會面臨壓力。特斯拉空頭高呼,部分大型投資人已經失去耐心,對特斯拉看法不如一年前興奮萬分。

特斯拉財務壓力大,企業破產機率指標--「Z分數」(Z-Score)顯示,特斯拉得分為1.26,為2014年以來季度新低。Z分數低於1.8,代表該公司財務拮据;Z分數為1或低於1,暗示企業可能會在兩年內破產。

嘉實XQ全球贏家報價系統顯示,特斯拉15日下跌0.32%收在325.60美元。Model 3去年量產後問題頻傳,特斯拉股價受到打壓,過去六個月的表現(見圖橘線),明顯遜於那斯達克指數(紫線)。

評析
特斯拉需要在六月底前,達到每週生產5,000輛的目標,才能帶來足夠現金流維持營運,不然就得再次籌資。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英國富豪技壓特斯拉,擬蓋全球最大儲電廠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Sanjeev Gupta 有真實版「鋼鐵人」之稱的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棋逢敵手了,英國億萬富豪古普塔(Sanjeev Gupta)計畫在南澳蓋鋰電池蓄電系統,規模超過特斯拉的設施,將成為全球第一大。

特斯拉去年為南澳政府設置100MW/129MWh的電池儲能系統,化解了當地限電危機。據南澳省長威勒里爾(Jay Weatherill)周五表示,古普塔計畫中的儲能電池比特斯拉的系統大上一號、達120MW/140MWh,建造過程中可創造100個工作機會。(ABC.com)

威勒里爾表示,許多企業搶著進入南澳,有很多計畫還在洽談中,有望加速南澳達成以再生能源取代石化能源的目標。

古普塔野心不止於此,據The Guardian的報導,古普塔在買下澳洲鋼鐵製造商Whyalla Steelworks後,今年一月又向通用接洽,試圖買下通用位在南澳已經關閉的汽車廠房,計畫將之改建成電動車廠。

評析
英國億萬富豪古普塔計畫在南澳蓋鋰電池蓄電系統,規模超過特斯拉的設施,將成為全球第一大。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料兩年後商用
負極材料突破、電動車續航力增30%

記者 陳苓 報導

鋰電池廣泛用於智慧手機和電動車,如今電池科技出現突破,估計未來兩年就有望量產,能讓電池電力提高30~40%。

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鋰電池的原理是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穿梭產生電流;鋰電池充飽電時,負極(anode)會像海綿一樣吸飽鋰離子,放電時鋰離子會穿過位於正負極之間的電解液,流向正極。鋰電池的負極由石墨製成,石墨的鋰離子含量雖高,卻遠遠比不上矽,矽的鋰離子含量是石墨的25倍。問題是完全用矽做成的電池負極,目前技術仍不可行,充電一次就會變成粉狀(pulverized),所以鋰電池要提高效能,當前最多只用到10%的矽。

多家新創業者宣稱找到方法解決此一難題,美國業者Sila Nanotechnologies表示,他們用石墨-矽硬殼製成奈米粒子(nanoparticle),此種粒子內部有很多空間可以吸收鋰,避免負極膨脹碎裂,使用此種方法製成的電池,電力可以增加20~40%。

陸廠新能源科技(Amperex)是蘋果iPhone和三星智慧機的電池供應商,該公司表示,鋰矽電池也許未來兩年就能商用,屆時電池容量將大增,預料會先用於穿戴裝置。另一電池廠Enevate也說,自家電池科技能讓電動車里程數提高30%。

評析
鋰矽電池也許未來兩年就能商用,屆時電池容量將大增,預料會先用於穿戴裝置。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推出 Autopilot 2.0 最新更新,自駕性能、可靠度再度提升

作者 Nana Ho

當談到汽車產業的未來.相信所有人想到的都會是「電動」與「自駕」,但相較起不斷有著進步消息、發展前景看來一片明朗的電動車,自駕車的技術發展似乎就仍處在迷霧之中,不過特斯拉相信隨著它們近期推出的 Autopilot 更新,自駕系統在性能及可靠度上將帶來巨大改進。

雖然這看來似乎又像特斯拉在對自己的 Autopilot 功能自吹自擂,但你也不得不承認,就像是馬斯克其他的業務一般,特斯拉的自駕技術一直都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2016 年 Model S 的兩起事故就曾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介入調查,但最終仍沒有找到任何 Autopilot 失效或瑕疵的證據。

近日推出的這項更新(2018.10.4)適用於搭載 Autopilot 2.0 / 2.5 的車輛,為了提升 Autopilot 的相關性能,特斯拉運用了全新、更深度的神經網路來支援電腦視覺技術,雖然就如同特斯拉的建議,Autopilot 系統目前仍專注於高速公路駕駛發展,但它在一般尋常道路的表現仍舊讓許多駕駛感到印象深刻。

這樣的說法或許還是有些籠統,我們不妨來看以下幾個國外特斯拉駕駛拍攝的 Autopilot 影片來實際感受一下。

與高速公路的情況不同,這三支影片都是在沒有車道分隔的路段拍攝(當然,駕駛始終都保持警惕準備隨時控制),我們可在第一支影片看到 Autopilot 能在狹窄橋面平穩行駛,而在第二、三支影片,我們則可看到 Autopilot 在感測車道和面對彎曲路線時保持穩定。

其實早在數個月前,馬斯克便經常提及 Autopilot 未來的更新計畫。去年 12 月時,他就曾經在推特表示,特斯拉迎來了「迄今為止所有消費產品中最先進的 AI 神經網路」,他對 Autopilot 改良版本的早期測試感到興奮,而在數週之前,馬斯克又再次透露,這項更新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

如今 Autopilot 終於推出了近半年來第一個更新版,儘管說明沒有提到任何具體的改進內容,但許多用戶向 Electrek 表示,更新後確實感覺到自駕系統對車道檢測的重大改進,同時開啟 Autosteer 功能後的體驗感也更好了。

評析
特斯拉相信隨著它們近期推出的 Autopilot 更新,自駕系統在性能及可靠度上將帶來巨大改進。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9: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鴻海投資獨角獸 拚在深掛牌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轉投資動力鋰電池廠寧德時代(CATL)傳將邁向深交所創業板掛牌,鴻海集團身為股東有望同步沾光,其中子公司持股約1.18%,相關帳面投資潛在利益可期。

鴻海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將邁向A股上市,昨天大陸市場又傳出,鴻海集團投資的寧德時代申請大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預計募資人民幣131.2億元(約新台幣608.12億元)、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17億股,大陸市場估計,有望成為深交所創業板市值最大公司。

業界解讀,儘管鴻海持有寧德不到2%股權,不是單一最大股東,但寧德是新創獨角獸,整體投資具有指標意義,也反映鴻海集團投資後,相關新創布局逐步邁向資本市場發展。

鴻海子公司在去年投資時,寧德時代當時估值約人民幣840億元,隨著增資與邁向深交所創業板掛牌,市場估計,市值有望上看人民幣1,652億元。若順利在深交所上市,也將是鴻海第一家轉投資獨角獸企業掛牌。

大陸證監會公告,寧德時代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股東之一鴻海子公司富泰華列入其中,並是在去年3月29日取得相關股權,並為前30大股東。

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後,寧德時代估計,在此次發行將使股本膨脹,鴻海子公司富泰華持股寧德時代的比率將自1.18%,降至1.06%。

CATL為大陸知名電動車相關動力電池研發與製造龍頭廠商,初始大股東是日本TDK集團子公司與北汽合資的普萊德,去年在鴻海集團投資後、CATL營業額首度超越比亞迪,已躍居大陸市場電動車電池產銷龍頭。

業界觀察,鴻海集團在電動車供應鏈布局已完善,串聯包含車用面板、沖壓模具、車用PCB及感應器、鏡頭、車聯網等及CATL為首的電動車核心領域電池與BMS(電池管理系統)應用。

評析
CATL去年營業額首度超越比亞迪,已躍居大陸市場電動車電池產銷龍頭。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9: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寧德時代敢砸錢投資 奠定產業地位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大陸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正籌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外界看好其股價表現,主因中國大陸官方2019年引進「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要求車廠在陸生產和進口的車輛中,需有一定比率的「新能源汽車」,寧德時代敢砸大錢投資,成為大陸動力電池最大廠。

寧德時代在大陸名聲大噪,是源於和德國寶馬公司(BMW)的合作。

設立於大陸遼寧省瀋陽市的中德合資車廠華晨寶馬,其首款高階純電動車「之諾1E」的動力電池系統,就是由寧德時代和BMW共同開發,並由寧德時代製造。

此後,寧德成為寶馬在大中華地區唯一的電池供應商,也是大陸首家成功進入國際車廠供應商體系的動力電池企業,又在德國、法國設立研發和銷售中心,能為整個歐洲市場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務。

評析
寧德時代在德國、法國設立研發和銷售中心,能為整個歐洲市場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務。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03: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1 14:34 編輯

轉貼2018年3月2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從沒賺過錢 要2500人卻來50萬

財經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廠當紅炸子雞特斯拉(TESLA)雖連年虧損,目前仍看不到獲利曙光,但據統計,特斯拉在專業人士社群LinkedIn的熱門公司排行榜上高居第6,去年收到近50萬份求職履歷,但實際僅開出2500個職缺。

不過,想在特斯拉工作不容易,求職者「沒有三兩三」很難獲得青睞。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如果將其他公司比作正規軍,那麼在特斯拉工作的人就是特種部隊。他說:「如果你選擇在特斯拉工作,你就是選擇了提升自我。」

特斯拉全球招聘副總裁妮可萊(Cindy Nicola)接受《Fast Company》訪問時透露,公司招聘及整個人員審查過程都是沒有固定公式,簡歷篩選過程也不是自動的,每個人的簡歷都由人工審查。

妮可萊說:「我們招聘新人不會墨守成規,但我們一直在尋找卓越人才,那些能夠馬上做事並產生影響的人。」

妮可萊指出,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思考者很重要,因為公司所做的事情前所未有,而且很多都是在公司內部完成的,所以有很多小眾工作,這就是為什麼要從非傳統領域招募人才的原因。


妮可萊說:「有些人在我們招募他們之前從未做過這樣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從業記錄已經證明,他們在來特斯拉之前在任何事情上都有成功的紀錄。


面對競爭如此激烈,求職者如何得到特斯拉的關注呢?妮可萊回答,個人綜合素質很重要,包括技能才幹的多樣性。她說:「這個多樣性不僅是表面上的多樣性,還有認知的多樣性。」


妮可萊呼應馬斯克的特種部隊說表示,與學歷相比,特斯拉更看重求職者的潛力。她說:「如果你是一個自學成才的軟體工程師或者沒有上過頂級大學的人,也不用害怕或者妄自菲薄,我們看重的是潛力,我們尋找的是有勇氣的人。」


妮可萊指出,特斯拉衡量優秀的求職者有3個標準,或者說把人才分類3類:創新型、驅動型和團隊型。尼克拉說,特斯拉尋求的是願意嘗試、測試和學習的人。


妮可萊說:「失敗是可以的,但必須懂得靈活變通。」有些人從未製造過汽車,特斯拉會告訴他們:「我們把你們放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幫助我們設計和製造汽車,你們就是建造者,你們會感到好奇,你們必須解決問題。」


最後,妮可萊還指出,求職者也應該將面試過程當作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在特斯拉工作的一個機會。她比喻說:「婚姻是雙方的。如果他們不喜歡這份工作,那就會有問題。」她說:「我希望當我們提出『為什麼選擇在特斯拉工作?』時,求職者能夠給出一個好答案。」

特斯拉創立於2003年,但有紀錄以來不曾獲利,2017年大虧22.4億美元(654億元台幣),分析師預估今年還將續虧14.275億美元(417億元台幣)。

評析
特斯拉把人才分類3類:創新型、驅動型和團隊型,特斯拉尋求的是願意嘗試、測試和學習的人。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5: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蘋果急起直追,自駕車隊規模一月以來翻近兩倍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金融時報導,蘋果在加州的自駕車規模過去兩個月以近兩倍的速度成長,現來到45輛(一月底為27輛),反應蘋果在這方面的研發速度大幅加快。

蘋果自駕車開發代號為「Titan」,採用的是改裝過的Lexus RX450h休旅車,車上裝有光達(LiDAR),雷射感測器與攝影鏡頭。蘋果去年四月取得加州測試執照,當時僅有三輛車註冊。

就加州地區而言,蘋果的自駕車數量甚至多過優步(Uber),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所屬自駕車開發商Waymo,而僅次於通用的110輛。不過報導也指出,Waymo與其它公司似乎轉換測試場地至其它地區,蘋果車隊變多不一定代表超前。

事實上,研究機構Navigant日前發佈報告指出,蘋果自駕車策略、技術與執行等面向評比,落後幾乎所有在加州地區做測試的其它車廠。不過,報告也認為蘋果具備獨特能力來參與這場自駕車大戰。

評析
蘋果自駕車策略、技術與執行等面向評比,落後幾乎所有在加州地區做測試的其它車廠。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5: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難產 特斯拉股價現熊蹤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CNBC報導,特斯拉迄今無法解決Model 3生產瓶頸,加上營運與資金也面臨吃緊狀況,已使該公司股價瀕臨熊市邊緣。

特斯拉股價周二連續第6天下滑,收在310美元,與去年9月締造的389.61美元紀錄高點相比,跌幅接近20%,意味它已朝熊市區域逼近,凸顯投資者對於該公司前景相當悲觀。

不過,週三早盤特斯拉股價反彈3%至320美元之上。

HighTower顧問公司執行董事巴皮斯(Michael Bapis)指出,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帶領的特斯拉正遭遇諸多壓力,外界認為今年對特斯拉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年。

他還提到,由於多數分析師均看衰特斯拉前景,使現今做空特斯拉的部位已來到高位。

CFRA分析師李維(Efraim Levy)說,特斯拉Model 3設定的產能達陣時間多次跳票,已讓投資者耐心漸失。他提到外界普遍認為特斯拉第1季將無法達成Model 3產能預測。

高盛周一發表報告時,也再度對特斯拉潑冷水,聲稱除了無法完成Model 3產能目標,連Model S和Model X也面臨一樣問題。

先前投資者對於Model 3的狂熱,是推升特拉斯股價去年飆至新高主因。這款電動車對特斯拉而言是一大里程碑,意味它從高檔電動車製造商轉型成為平價電動車業者。

不過Model 3擴產過程始終不順,讓特斯拉遭遇空前危機。該公司最早設立在2017年達成每周生產5千輛Model 3的目標,但生產瓶頸未能突破,讓達陣時間多次向後推延。

特斯拉日前發布上季財報,表示將致力達成今年首季周產2,500輛與第2季周產5千輛目標。

然而產能瓶頸也讓外界對穆斯克能力感到懷疑。特斯拉股東周三將針對給予穆斯克26億美元股票選擇權計畫進行投票,投資顧問公司Glass Lewis與機構股東服務公司已呼籲股東投反對票。

評析
特斯拉無法解決Model 3生產瓶頸,加上營運與資金也面臨吃緊,使做空特斯拉的部位已來到高位。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2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最多可拿1.46兆元報酬

聯合晚報 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電動車廠特斯拉股東21日通過執行長馬斯克未來10年的報酬方案,如果馬斯克讓市值從目前500多億美元衝上6500億美元,將可獲得超過500億美元(台幣1.46兆元)的天文數字。

根據這項股權獎勵計畫,按照目前股價計算,馬斯克未來10年可拿到總額26億美元的股權。不過,如果他達到12個里程碑,報酬將大幅增加。

第一個里程碑是特斯拉市值增至1000億美元,馬斯克達標可獲當時流通股總數的1%。接下來11個里程碑以500億美元為單位。

馬斯克也必須讓稅前獲利和營收增加,而且他必須繼續擔任特斯拉執行長、執行董事長或產品長。

假如特斯拉市值飆到6500億美元,將成美國市值第四大公司。特斯拉股票21日上漲1.9%,收在316.53美元,市值535億美元。

持股超過25萬股的加州教師退休基金反對這項計畫,該基金公司治理主管表示,他們認為股東會被稀釋太多,而且擔心計畫會使特斯拉不專注於獲利能力。

不過,至少兩個大型機構股東支持這項計畫,包括持股比例為6.4%的T. Rowe Price。特斯拉董事葛拉西亞斯表示,方案所列里程碑並非不可能的任務,他指出,在2012年的報酬方案激勵下,馬斯克讓特斯拉市值增為原先的17倍。

馬斯克與兄弟凱姆勃(Kimba)都是特斯拉董事會成員,兩人均未參與21日的投票。馬斯克目前持有20%特斯拉股份。

富比士最近估計,46歲的馬斯克資產約210億美元,名列全球百大富豪榜。他也擁有私人太空公司SpaceX。

隨著美股飆漲和經濟情況的改善,美國前幾大企業執行長的薪酬有機會刷新歷史紀錄。

華爾街日報蒐集的數據指出,全美大企業的133個執行長的薪酬中位數在2017年攀抵1160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些大企業執行長2016年的薪酬中位數為1120萬美元。

評析
如果馬斯克讓市值從目前500多億美元衝上6500億美元,將可獲得超過50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6: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2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獲通過 由中美等主導制定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新華網報導,據大陸工信部獲悉,在近日召開的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WP29)第174次會議上,由中國大陸、美國、歐盟和日本共同帶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EVS-GTR)經《1998年協定書》締約方投票表決,獲得全票通過。

大陸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主要圍繞整車及動力蓄電池的安全性能提出技術要求,同時規定了電動汽車滿足安全性能要求的試驗方法,以保障電動汽車在各種使用環境下以及發生正面碰撞、側面碰撞等事故時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乘員安全。

法規制定工作自2012年啟動,在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共同主導下成立了專門的法規起草工作小組,聯合全球近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大量技術研究、試驗驗證和溝通協調工作。中國組織來自汽研中心、一汽、北汽、比亞迪、寧德時代、中電十八所等專家,主導了其中3個研究小組的工作,對電動汽車整車防水、動力電池熱擴散和商用車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

該負責人指出,該法規是全球汽車技術法規體系中第一個專門針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技術法規,也是中國大陸參與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工作中,第一個以主要帶頭國身份全程主導並深度參與完成制定的全球技術法規,這標誌著中國已開始從汽車標準法規的「跟隨者」朝向「主導者」轉變,在國際標準法規工作中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不斷提升。

該負責人表示,今後中國大陸還將繼續深度參與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等法規制定工作,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動中國標準走向世界,以標準法規引領汽車產業創新發展。

評析
由中國大陸、美國、歐盟和日本共同帶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獲得全票通過。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7: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七年後…電動車比燃油車便宜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推估,電動車價格可能在七年後就比燃油汽車更便宜,但條件是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持續下降,而現在由於鋰─矽電池技術已經進入試製階段,使這個目標更有希望達成。

彭博新能源財經團隊的報告顯示,一些電動車款的價格最快將在2020年時就和傳統內燃機引擎車款差不多,2024年甚至會更便宜,但電池組價格必須進一步下滑。

彭博新能源財經團隊推估,到2030年時,鋰離子儲電電池的價格從2017年的每度電208美元,下降到僅70美元,將使電動車的總製造成本下降約五分之二,加快電動車的普及。

令人振奮的消息是,電池研發及製造業者指出,未來電池材料將發生重大改變,使電池的電力貯存能量即將以兩位數字的比率提升,電動車與家用電池的售價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將大幅下降。

專家指出,鋰離子電池是靠鋰離子在陽極與陰間流動而產生電流;電池充滿電時陽極將會吸光鋰離子,放電時鋰離子便通過電解質流向陰極。

一般鋰電池的陽極是石墨。科學家雖知道矽能夠吸納的鋰離子數是石墨的25倍,但純矽陽極吸入大量鋰離子後本身將會「粉碎」。

現有鋰電池是在陽極中可以加入少量的矽料,小幅提高容電量,專家估計矽含量約10%,例如特斯拉Modle S的電池含矽量為6%。

一些新創企業正利用奈米科技研發陽極矽含量過半的鋰電池,且即將量產;多家全球最大的電池製造業者、電動車公司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正在測試這種「鋰矽電池」。

例如,加州Sila奈米科技公司使用石墨─矽製成奈米粒子,內部有很多空間可以吸收鋰,並防止陽極膨脹碎裂,製成的電池電力貯存能量可提高20-40%,其他新創企業也提出類似的技術,專家預估未來兩年內將能達成商業化目標。

寶馬汽車(BMW)計劃2023年將Sila的鋰矽電池科技用於電動車上,預估一次充電的貯電量將能增加10%到15%。

評析
電動車價格可能在七年後就比燃油汽車更便宜,但條件是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持續下降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亞洲業者搶料 瞄準加澳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亞洲電池製造商正積極參與澳洲與加拿大鈷礦的初期開發計畫,鎖定電池的材料來源,以搶搭電動車帶來的商機。日本及南韓電池廠商的興趣最濃,中國業者也不落人後。

鈷是鋰離子電池內電解質的主要材料。由於中國與全球最大鈷產國剛果已建立深厚的供應鏈,日、韓業者因而聚焦於澳洲及加拿大的鈷礦開發計畫,與中國電池業者一較長短。

南韓鮮京創新公司2月已與澳洲礦業公司簽訂七年供料計畫,協助澳礦公司為尚未決定的投資計畫募集資金,而這項計畫最早也要到2020年才能生產鈷料。

業者指出,至少有十多家澳洲及加拿大礦業開發公司正在與電池及汽車製造業者洽談供應合約,其中一些礦區要到2019-21年才能投產;包括澳洲的Aeon金屬、北方鈷業與鈷藍公司,還有加拿大兩家公司。

不過澳、加的鈷礦開發計畫多屬中、小型,年產量約1,000到5,000公噸;全球鈷料的市場規模預估到2023年時,將達到到15.7萬公噸。

中國北京當升材料科技公司也與澳洲Clean Teq礦業公司簽署五年的供料合約。全球最大鈷生產商嘉能可集團上周也同意未來三年將鈷料產量的三分之一售予中國格林美電池回收公司。

評析
亞洲電池製造商正積極參與澳洲與加拿大鈷礦的初期開發計畫,鎖定電池的材料來源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7: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3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BMW:2020年開始大量生產電動車,寧德為中國合作廠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Thomson Reuters報導,BMW集團執行長Harald Krueger 22日在法說會上表示,BWM將等到2020年第五代技術出爐後才會開始量產電動車。他指出,第五代電動車技術至少較第四代享有10%以上的成本優勢。

Krueger透露,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將是BMW在中國市場的電池合作夥伴。BMW表示,因應未來的量產計畫、公司已投入上億歐元的研發經費開發第六代技術。BMW是在2013年發表電動車、目前在全球10個廠房進行生產,主要是以油電混合動力車為主。

鴻海(2317)於去年3月代子公司富泰華工業(深圳)有限公司公告取得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

根據官網公布的投影片資料,BWM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純電動車(BEV)自發表以來累計銷售量超過23萬台、當中有10萬台是在去(2017)年完成,今年預估將成長40%至14萬台。今年迄今(截至2月為止),BWM電動車銷售量為15,061台。

BMW預期2025年集團全球年度銷售量將有15-25%是屬於PHEV/BEV。

IONITY GmbH去年11月發布新聞稿宣布、2020年底以前將在歐洲設立400個高速充電站。IONITY成立於2016年,股東包括福特、BMW、戴姆勒以及福斯(Volkswagen)。

BMW集團3月21日表示,2017年研發預算為61.08億歐元、今年預估最多將上看70億歐元,主要是用來開發新車、電動車以及自駕車。BMW計畫在2025年底以前推出25款電動車、當中有12台將是純電動車種。

評析
BMW計畫在2025年底以前推出25款電動車、當中有12台將是純電動車種。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9: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4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臉書個資風暴 馬斯克刪特斯拉臉書帳號

聯合晚報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

劍橋分析公司爆發濫用臉書個資醜聞後,由WhatsApp共同創辦人艾克頓(Brian Acton)發起的刪除臉書帳號(#deletefacebook)運動在社群媒體引起熱烈討論,連電動車特斯拉(Tesla)和太空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也加入戰局,他在推特追隨者的激將下,帥氣刪除了Tesla和SpaceX的臉書官方帳號。

23日早上,馬克斯推文嘲諷揚聲器品牌Sonors表示將暫停在臉書上做廣告一周。

馬斯克推文:「什麼是臉書?」馬斯克的追隨者挑戰他說:「你若是真男人,就把SpaceX臉書帳號刪掉。」

馬斯克回應,他「不知道」SpaceX有臉書頁面,「我從來沒看過,馬上就沒有了」。

另一名追隨者指出Tesla也有臉書頁面,馬斯克回應:「看起來很無聊。」在他推文的幾分鐘後,Tesla和SpaceX的臉書官方頁面都被刪除。這兩個頁面各有大約250萬追隨者。

馬斯克隨後推文:「我不用臉書,而且從來沒用過,因此別以為我是殉道者,或者我的公司會遭到重大打擊。我們沒有下廣告,因此不在乎。」

不少人也呼籲馬斯克刪除臉書旗下Instagram的帳號,馬斯克回應,只要Instagram保持獨立,繼續用或許OK。

馬斯克和臉書創辦人祖克柏過去打過口水戰。祖克柏去年暗示馬斯克對人工智慧(AI)發展過度擔憂,馬斯克在推特回應,祖克柏「對此主題的了解有限」。

2016年,SpaceX一枚火箭在發射台上爆炸,毀了臉書一枚價值2億多美元的通訊衛星。

評析
馬斯克在推特追隨者的激將下,帥氣刪除了Tesla和SpaceX的臉書官方帳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