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1: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中國設廠卡關,馬斯克盼川普解圍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中國遲遲不批准特斯拉的上海設廠計畫,難怪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失去耐性,近期在進口鋼鋁加稅議題上甘冒中國之大不諱,罕見與美國總統川普站在同一陣線。

馬斯克本周稍早前痛批中國貿易不對等,造成美國車廠難以打開中國市場。據馬斯克表示,美國進口中國汽車關稅僅2.5%,但中國進口美國汽車關稅卻高達25%,兩者相差十倍。

馬斯克認為美國電動車廠當前在中國所面臨的處境,有如穿鉛鞋參加奧運,規則極為不公,他盼望川普能爭取到公平待遇。

上海政府隨後向路透社證實,特斯拉設廠計畫確實還在審核階段,但雙方交涉過程一直很順利,一旦定案會立即對外宣布。

中國目前積極發展電動車,特斯拉在中國設廠的企圖心一直很強烈,不過馬斯克並不想與當地業者合資,以致計畫卡關。中國目前限制外資股權不能超過50%。

評析
馬斯克本周稍早前痛批中國貿易不對等,造成美國車廠難以打開中國市場。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1: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Tesla驚傳良率差  4成零件須重做
公司否認 稱效率改善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特斯拉(Tesla Inc.)週三(3月14日)股價受到市場謠傳汽車良率極差的衝擊重挫,對此該公司鄭重否認,還表示Model S、Model X的生產效率已有大幅改善。

CNBC 14日引述內部員工報導,特斯拉位於加州的Fremont廠,由於製造出來的零組件和汽車失誤比例太高,重做(rework)和維修(repair)的工作已讓人難以負荷。

特斯拉一名現任工程師估計,Fremont廠製造或取得的零組件當中,多達40%需要重做,由於工作人員得耗費許多精力檢查、重做生產線完成的零組件,Model 3的出貨時程也只能被迫往後延。其他員工則指出,特斯拉有時甚至會把有缺陷或受損的零組件,直接從Fremont廠移送至位於加州Lathrop的翻修中心,而不是直接在生產線上修復零件,這是相當不尋常的現象。

特斯拉14日聞訊重挫4.45%、收326.63美元,創2月14日以來收盤低。

對此特斯拉發言人僅表示,該公司的翻修團隊並未「重做」(rework)汽車,員工們或許把重做和翻修(remanufacturing)的定義給混淆了,所謂翻修是指公司把舊的零件重新整理,以待未來用於前來維修的汽車中。認定此事不尋常、或相信這代表汽車品管有問題的「專家」,要不是太糊塗,就是完全搞錯了。特斯拉把關嚴格,每一輛汽車都得經過500多項的檢驗和測試,在最終校準時,需要調整的項目其實都相當微小,僅需數分鐘就可解決。

不過,特斯拉並未揭露其「直通率」(first pass yields, FPY)。所謂直通率,可看出以標準流程製作出的新車,有多少能第一次就通過所有的品管測試。

路透社隨後報導,針對品管問題可能會讓生產目標落空的傳言,特斯拉特地回應時表示,Model S、Model X的生產時間已經顯著縮短,過去員工要輪三班、還得努力增加工時,才能讓這兩款汽車達成年產10萬台的目標,如今則只需輪兩班、還幾乎不需要加班。

路透社、CNET News、MarketWatch報導,特斯拉發言人甫於3月12日透過電子郵件表示,Model 3生產線(包括加州Fremont廠、「Gigafactory 1」超大電池廠)確實曾在2月20-24日暫停,目的是在調整設備、改善自動化程序,如此才能解決生產瓶頸、拉高生產效率。這對試著拉高新品產能的公司來說,是相當正常且普遍的現象。

至於升級生產線的細節為何,特斯拉並未明說,僅表示未來數個月生產線還可能暫停數次。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去(2017)年7月原本估計,Model 3的月產量大概可在同年12月拉升至2萬台。不過,該公司隨後下修了這個數字,目前僅預估本(3)月底每週可生產2,500台,到了6月底則可週產5,000台。

評析
所謂翻修是指公司把舊的零件重新整理,以待未來用於前來維修的汽車。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2: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雙積分"是蝦米?
欲打造國際級車廠,擦亮中國製造絕招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發展電動車,之前給予購買電動車的車主高額補貼,不料引發車廠的「騙補」歪風,業者假造銷售數據詐領補助。有鑑於此,北京當局改弦易轍,今年四月起將實施「雙積分制」(dual credits),藉此整併落後業者,培植出國際性的大車廠。

CNBC、南華早報、東方網、新能源報導,中國電動車政策原本採齊頭發展,民眾只要購買電動車,最多就能取得人民幣11萬元補貼,但是此種作法導致騙補猖獗,中國當局去年下砍20%補助,並宣布購車補貼將逐步退場,轉為雙積分制。

Wood Mackenzie分析師Yujiao Lei認為,中國原本推廣所有車廠的電動車,如今開始出現選擇性。2018年補助獨厚高性能的電動車、而非低階車種。此外,雙積分制也有利高性能電動車。

雙積分制究竟是什麼?簡單來說,車廠生產越多汽油車,會消耗更多汽油,「油耗積分」隨之減少。相反地,生產越多續航力強、里程數高的環保車,「新能源積分」越多。車廠每年的油耗負分和新能源正分,必須抵銷歸零。負分車廠可向其他車廠購買多餘的正積分,如果積分未能歸零,就不能出售新車。

舉個例子,2018年至2020年環保車積分比例各為8%、10%、12%。如果車廠2019年賣出200萬輛汽車,達標積分為200萬×10%=20萬分。生產一輛低階電動車可得1積分;如果是性能較好的電動車,續航力達200公里,可得3.2積分。

研究諮詢機構China Policy資深產業分析師Cao Nanxin表示,中國政府逐漸減少補助,協助車廠不再倚靠補貼,能夠自力更生。中國想靠電動車擦亮「中國製造」招牌,從廉價商品生產國,升級成附加價值的產業國。

外國車廠為了取得正積分,紛紛與中國車商成立合資企業,競爭將更為激烈,車市會去蕪存菁。Deloitte的Macro Hecker預測,中國車市過於飽和,車廠過多,未來幾年可能吹起整併風。當局目的是促使中國誕生國際性的大車廠。

雙積分政策2021年正式施行,2018-2010年紀錄但不考核,等到政策生效時一併結算。

評析
車廠每年的油耗負分和新能源正分,必須抵銷歸零,如果積分未能歸零,就不能出售新車。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2: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瞄準中國與美國市場,松下大連廠開始量產車用鋰電池

作者 EnergyTrend

松下(Panasonic)日前宣布,中國遼寧省的大連工廠已開始量產車用鋰離子電池,目前將針對中國和北美市場的油電混合車(HV)市場,大量生產角形(prismatic type,又稱方形)鋰離子電池。

松下指出,近年人們開始關注環保議題,帶動電動車、油電混合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等節能車商機,而隨著大連工廠開始量產出貨,松下車用鋰離子電池也將建構出日本、中國、美國世界三大市場生產體制。松下則希望未來能善加利用這些工廠,強化松下車用鋰離子電池競爭力與事業布局。

未來該公司也考慮在大連工廠周邊空地生產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和電動車等電池。據公司資料,大連工廠電池產量約可供給 20 萬輛電動車,但該工廠未來還想提供其他車型,尚不清楚整體產能與投資規模。

松下 2015 年斥資 4.12 億美元於中國遼寧打造鋰離子電池工廠,第一廠房已在本月投產,而第二廠房最快可於 2018 年內啟用,待第二廠房完工後,大連工廠整體產能有望擴增至 2 倍。

中國將在 2019 年開始要求廠商生產一定比例節能車,為了因應該國政策,車用鋰離子電池產量勢必得增加,而松下也認為這是個良好機會,不僅可響應政策,還能增強松下車用鋰離子電池布局。公司表示,未來將會提供高功率、高儲存容量且高穩定性的角形電池給北美與中國市場,之後還會再增加供應對象,為電動車盡一份心力。

目前松下為世界最大車用鋰離子廠商,市占率約四成,也是特斯拉合作廠商,長期為該公司生產圓柱形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封裝形式分為 3 種,為圓柱形、角形與高分子電池,大多車廠都是使用角形電池,特斯拉則在 2008 年開始採用圓柱形電池。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權轉載)

評析
松下車用鋰離子電池將建構出日本、中國、美國世界三大市場生產體制。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三星怕缺貨,傳學蘋果到剛果礦場搶鈷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全球掀起電動車熱潮,讓電池關鍵材料「鈷」奇貨可居。繼蘋果之後,三星為免日後出現斷貨,現在也直接殺到鈷礦的原產地剛果搶貨。

路透社報導,三星目前正與剛果鈷礦公司Somika洽談合約,務求確保生產智慧手機與電動車電池所需的鈷原料貨源無虞。

剛果政局混亂,三星急於確保貨源、避免價格劇烈波動的動機雖然不難理解,但直接與礦商交涉,在過去仍非常少見。福斯與BMW等大型車廠為發展電動車,也都已加入全球搶鈷的行列。

全球鈷礦的供應,有三分之二來自剛果。鈷2016年的報價每噸只有2萬美元出頭,現已暴漲至每噸8萬美元,反映市場搶貨的激烈程度。

Investingnews報導,Somika總裁Chetan Chug確認三星議約消息屬實,目前雙方還在喬的階段。Chug指出通常只談一年約,最長談兩年,以確保最好的價格。

評析
繼蘋果之後,三星為免日後出現斷貨,現在也直接殺到鈷礦的原產地剛果搶貨。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9: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陸廠格林美飆8%!
搶鈷大戰報捷、吃下龍頭礦商1/3產能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卡位電動車再下一城!陸電池材料廠格林美(GEM、002340.SZ)和全球最大鈷生產商嘉能可(Glencore),簽訂5萬噸鈷的供給合約,吃下了嘉能可1/3的鈷產出。

路透社、金融時報報導,格林美14日晚間宣布,與嘉能可簽訂三年合約,2018~2020年嘉能可將出售5.28萬噸氫氧化鈷(cobalt hydroxide)給格林美。5.28萬噸的鈷數量極多,相當於去年全球總產出的一半,也大約是嘉能可未來三年產出的1/3。

鈷是生產鋰電池的關鍵原料,中國搶先卡位,顯示該國意圖打破西方獨霸局面,掌握電動車市。全球80%的精煉鈷來自中國,格林美又取得大批鈷礦供應,將在電池界搶下主導地位。

中國電動車電池快速竄起,格林美是中國電動車電池廠寧德時代(CATL)的原料供應商之一。寧德時代本週宣布,該公司取得福斯和BMW大單,躍居全球電池一哥。

BMO Capital Markets估計,電動車電池約需10公斤鈷,用量是iPhone電池的1千倍。各界看好電動車買氣起飛,鈷價隨之一飛衝天,從2016年一月份的每磅將近10美元,最近升至每磅39美元,創2008年七月以來新高。

評析
陸電池材料廠格林美和嘉能可(Glencore),簽訂5萬噸鈷的供給合約,吃下了嘉能可1/3的鈷產出。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9: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鈷價續漲+鈷資源緊缺,陸企掀擴產併購潮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上證報報導,隨著鈷價的持續上漲,大陸華友鈷業日前宣佈,擬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鋰電動力三元前驅體新材料專案;格林美昨(14)日發佈自海外搶購鈷資源的訊息。據券商研究員表示,由於鈷礦資源掌握在少數巨頭手中,普遍的惜售現象,導致市場供應持續吃緊,貿易商很難從市場上補到貨,出貨意願不強,導致價格持續推高。但另一方面,不論是3C還是動力電池,下游買方的意願也不強烈。

而價格的僵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巨頭產業鏈延伸的步伐。大陸目前最大的鈷產品供應商華友鈷業(603799.SH)日前宣佈,披露擬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鋰電動力三元前驅體新材料專案,計畫投資63.7億元,預計建成投產之後,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125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均利潤總額11.8億元。

該券商研究員認為,站在華友的角度,這就是產業鏈的正常延伸,由於掌控了上游的資源,做下游的前驅體有成本優勢,但是對下游公司而言,這就是一種警示,沒有材料資源,隨時可能被卡住脖子;儘管市場對華友鈷業向下游延伸早有預期,但如此巨大的投資體量,仍會構成衝擊。

該人士進一步分析,目前情況是誰有鈷礦誰就強勢,同時,鈷礦價格不可能一直維持在高檔,因此,對於華友這種巨頭來說,就是趁機擴大自身在產業鏈優勢,並透過產業鏈的延伸強化此一優勢。

除此之外,忙擴產的還有廢金屬回收巨頭格林美,公告顯示,格林美及下屬公司與嘉能可就動力電池原料粗制氫氧化鈷中間品的採購和雙方中長期合作等事宜簽訂戰略採購協議,2018、2019、2020年擬分別採購1.38萬、1.8萬、2.1萬噸,相當於格林美將大幅擴產,3年翻倍。

該券商研究員指出,盡可能地向上游靠攏,成為整個行業的共識。一是找礦,主要指海外,大陸國內鈷礦資源基本上集中在金川一家;另外一條路則是收購鈷礦加工企業。目前華友鈷業、寒銳鈷業,幾乎都是早期在海外佈局的公司,洛陽鉬業於2016年完成對剛果(金)銅鈷企業TFM56%權益的併購,2017年再獲TFM另24%股權獨家購買權。此外,銀禧科技、新海宜等多家公司也都透過各種管道介入海外鈷礦。

但是暴利能持續多久呢?華友鈷業昨日晚間回覆監管層問詢函時表示,如果鈷、鋰等金屬價格繼續上漲,或維持在相對較高的價位,有可能導致下游廠商選擇或開發成本更低的潛在技術路線。

評析
隨著鈷價的持續上漲,大陸華友鈷業日前宣佈,擬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鋰電動力三元前驅體新材料專案
 樓主| 發表於 2018-11-18 15: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剛果傳周五宣告鈷為戰略金屬,礦稅將暴漲五倍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剛果總統傳本周五將宣告鈷、鈳鉭鐵礦(Coltan)等兩種電動車電池材料為戰略資源,目的是藉此提高權利金,但這也讓礦商怨聲載道。

路透社報導,新礦法生效後,礦商付給政府上述兩種金屬的礦稅,將從2%調升至10%,等於是暴漲五倍。包含嘉能可、Randgold與洛陽欒川鉬業(China Molybdenum)等礦商,對剛果即將頒佈的新礦法同聲反對。

剛果總理顧問Jean Nkunza表示,這些金屬的未來需求將節節上升,權利金也會持續調漲不停。他透露鋰與鍺也會一併列入戰略資源。剛果除了是全球最大鈷礦產地外,其銅礦也是非洲第一。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已與嘉能可簽下長約,嘉能可同意未來三年將供應逾5萬噸的鈷礦,這約略是去年全球產出的一半,或占嘉能可2018-2020年期間預估產能的三分之一,顯示中國稱霸電動車產業鏈的企圖心。

評析
剛果新礦法生效後,礦商付給政府上述兩種金屬的礦稅,將從2%調升至10%,等於是暴漲五倍。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8: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Model 3難產 員工爆料:瑕疵零件多

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CNBC》引述多名現任與前員工爆料,Tesla(特斯拉)生產瑕疵零件的比率太高,必須整新或修理,導致電動車生產效率的延宕。

消息來源指,無法在生產線上修復的瑕疵零件,甚至要移到別的工廠整新,否則就要報廢。但特斯拉官方否認這項消息。

Model 3作為特斯拉首款量產的電動車,被執行長馬斯克寄予厚望,卻一直難以達成生產目標;去年中曾喊出每月2萬輛,但最新預測是每周2500輛,6月底拉高至每周5000輛。

有員工透露,特斯拉的加州費利蒙工廠,出產或接收的零件估有4成有瑕疵,一般都是廠內維修,有時還要拉到50英里外的廠區整新。加上重新出廠仍需要檢核,導致Model 3的生產進度落後。

特斯拉官方駁斥這項消息,表示不會「重製」電動車零件,這些員工混淆了整新與重製的差異。該公司強調,特斯拉每輛車出廠都要接受超過500次的嚴格品質檢測。

除此之外,特斯拉最近高層頻傳異動,任職5年的財務副總裁Susan Repo已跳槽別家公司,會計長Eric Branderiz也因個人原因離職,加深了外界疑慮。儘管科技業人才流動頻繁,但專家說,擁有築夢能力的馬斯克(Elon Mask),下一步得證明經營公司的本事。

評析
特斯拉生產瑕疵零件的比率太高,必須整新或修理,導致電動車生產效率的延宕。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5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純電MINI也加入中國製造

聯合新聞網 記者黃俐嘉/綜合報導

電動車是目前全世界的趨勢,車廠除了研發與推出全新電動車款外,也開始對市場布局有所考量,而中國市場對於所有車廠而言,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地方。

BMW官方日前宣布,為了要增進未來BMW集團的電動車銷量(也就是BMW i與純電MINI),加上中國市場對於電動車的需求也日漸增加,因此將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將在當地共同打造純電MINI。另外,原先做為製造純電MINI的英國牛津Cowley工廠,也將同步進行生產。

BMW同時也與長城汽車共同簽訂合作意向書(Letter of Intent),但包括生產基地與具體投資項目等合作細節,則尚待討論。

BMW去年在中國共售出超過56萬輛,比在美國與德國的銷售總和還多;此外,中國也是MINI的第四大市場,2017年MINI在中國也售出超過3.5輛,由此可見,BMW會選擇在中國生產純電板MINI,是有其原因的。

除了長城汽車,BMW與華晨汽車集團所共同設立的華晨寶馬(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 BBA),除了有著穩固的經營基礎,在中國還有兩座生產工廠,其中一部專門製造引擎,同時也能生產電動車專用的電池。

此外,中國因為擁有龐大的市場,與低生產成本的優勢,讓其似乎成為各汽車大廠合作的夥伴,包括吉利汽車入股Volvo、Mercedes-Benz,就連新世代的Ford Focus也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選擇在中國製造。如今又多了純電版MINI,讓中國不僅成為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評析
BMW將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在當地共同打造純電MINI。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3 20: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福斯汽車全面進軍電動車市場,目標 5 年內成全球第一

作者 linli

隨著越來越多傳統汽車廠商進入電動車市場,電動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德國汽車製造商福斯(Volkswagen)加入挑戰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公司的行列,該公司表示,在未來 5 年內將推出大量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在全球投資建設全新電動車製造生產線,力爭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領先者。

德國福斯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2017 年汽車銷量達 1,070 萬台,為了全面進軍電動車市場,福斯的投資比其他競爭對手更激進。2018 年 3 月 14 日福斯表示,2025 年前將在歐洲、中國和美國投資建造至少 16 個電動車製造商,其中大約有 9 個能在 2020 年前量產。大約有 5 個電動車工廠將位於中國,一個位於福斯美國田納西州的工廠,其餘則部署在歐洲已營運的汽車製造廠。

福斯的目標是在 2025 年將電動車銷量提升到每年 300 萬台。相較之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 2017 年共賣出 102,807 台電動車,其中主要是 Model S 和 Model X 兩款車型,這兩款車的售價較高,某程度上無法真實反映目前電動車市場的需求,定價更低、更受歡迎的 Model 3 由於產能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對特斯拉的電動車銷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特斯拉一直投入更多資源來提升 Model 3 產能,目前這款產品已收到約 50 萬台訂單,但距離每年產出 25 萬台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福斯 CEO 馬蒂亞斯•繆勒(Matthias Müller)表示,該公司旗下 VW、奧迪(Audi)、保時捷(Porsche)、Skoda、賓利(Bentley)和林寶基尼(Lamborghini)等十幾個汽車品牌都會推出電動車,自 2019 年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款電動車推出,希望在未來幾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但電動車的銷量對整個產業而言還非常小。

各國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各大汽車製造商紛紛投入電動車業務,但電動車的市場需求仍然很小。隨著越來越多大型汽車製造商加入,電動車市場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

福斯已在電動車相關業務有所投入,動力電池方面投資接近 50 億歐元,與三星 SDI、LG 化學等電池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係。

傳統汽車廠商進軍電動車市場給特斯拉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雖然特斯拉在電動車的技術方面保有優勢,但福斯在全球擁有 100 多家製造廠商和銷售體系,全新的電動車製造工廠可能會基於現有的汽車生產線升級或改造,能有效降低電動車的製造成本,這也是福斯降低製造成本的常規策略,採用更多標準化的技術來提升產能的規模。

該公司在 2012 年開始在中階家用轎車產品使用標準化技術製造,大約可覆蓋 40% 產品;採用這戰略,福斯計劃在 2025 推出 50 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和 30 款全新的混合動力車,2030 年前推出 300 多款車型的電動版。

評析
福斯計劃在在未來 5 年內將推出大量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力爭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領先者。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6 20:08: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奧迪砸490億美元 快攻電動車

經濟日報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奧迪(Audi)15日宣布,計劃在接下來五年內投資400億歐元(490億美元),將加速電動車布局,希望藉此找回被寶馬(BMW)、賓士(Mercedes-Benz)奪去的市占率。

奧迪是全球第三大豪華車製造商,正在推動一度被母公司福斯排廢醜聞拖累的擴張計畫。這家總部在德國因哥爾斯塔特(Ingolstadt)的公司,今年預計推出20多款新車,包括公司史上頭一台純電動車。

奧迪這幾年為「E-Tron」電動車計畫投注不少心力,預計今年內,E-Tron電動運動休旅車(SUV)將陸續送到經銷商手上,在德國報價從8萬歐元(約9.88萬美元)起跳,明年再推出E-Tron Sportback轎跑車,四門GT版本最快2020年也會上市。按照奧迪的規劃,今年每三周就會推出一台車,除了電動車以外,還包括改款的A6轎車、全新Q8運動休旅車。

整體而言,奧迪在2025年之前推出的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預料加起來將超過20款,屆時要讓電動車的銷量占公司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奧迪執行長史塔德勒於公司年度記者會上說:「汽車產業正面臨大規模變革,我們希望在這裡頭扮演領導的角色。」奧迪強調,雖然開發新款汽車讓公司面臨「極具挑戰性的2018年」,但這些努力有助於在明年帶來「可長期持續」的獲利和營收成長。

評析
奧迪計劃在接下來五年內投資490億美元,將加速電動車布局,希望藉此找回被寶馬、賓士奪去的市占率。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6 20:09: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瀕生死關頭?
本季需解決生產瓶頸、否則有資金壓力

記者 陳苓 報導



特斯拉燒錢燒太兇,進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要是特斯拉本季無法解決平價電動車Model 3的生產瓶頸,可能會面臨嚴峻的資金壓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Model 3生產不順,每週打造5,000輛新車的目標,已經兩度延遲。四月份特斯拉將宣布本季生產能否達標,此事極為重要,特斯拉需要在六月底前,達到每週生產5,000輛的目標,才能帶來足夠現金流維持營運,不然就得再次籌資。

這話怎麼說?去年特斯拉平均每季燒掉10億美元,2017年底特斯拉的現金水位約為34億美元。如果今年維持相同燒錢速度,年底前現金就會用盡,必須大幅增產電動車換取現金、否則就需再次融資。問題是特斯拉多度延後達標時間,市場信心漸失,股債市籌資可能會面臨壓力。特斯拉空頭高呼,部分大型投資人已經失去耐心,對特斯拉看法不如一年前興奮萬分。

特斯拉財務壓力大,企業破產機率指標--「Z分數」(Z-Score)顯示,特斯拉得分為1.26,為2014年以來季度新低。Z分數低於1.8,代表該公司財務拮据;Z分數為1或低於1,暗示企業可能會在兩年內破產。

嘉實XQ全球贏家報價系統顯示,特斯拉15日下跌0.32%收在325.60美元。Model 3去年量產後問題頻傳,特斯拉股價受到打壓,過去六個月的表現(見圖橘線),明顯遜於那斯達克指數(紫線)。

評析
特斯拉需要在六月底前,達到每週生產5,000輛的目標,才能帶來足夠現金流維持營運,不然就得再次籌資。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英國富豪技壓特斯拉,擬蓋全球最大儲電廠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Sanjeev Gupta 有真實版「鋼鐵人」之稱的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棋逢敵手了,英國億萬富豪古普塔(Sanjeev Gupta)計畫在南澳蓋鋰電池蓄電系統,規模超過特斯拉的設施,將成為全球第一大。

特斯拉去年為南澳政府設置100MW/129MWh的電池儲能系統,化解了當地限電危機。據南澳省長威勒里爾(Jay Weatherill)周五表示,古普塔計畫中的儲能電池比特斯拉的系統大上一號、達120MW/140MWh,建造過程中可創造100個工作機會。(ABC.com)

威勒里爾表示,許多企業搶著進入南澳,有很多計畫還在洽談中,有望加速南澳達成以再生能源取代石化能源的目標。

古普塔野心不止於此,據The Guardian的報導,古普塔在買下澳洲鋼鐵製造商Whyalla Steelworks後,今年一月又向通用接洽,試圖買下通用位在南澳已經關閉的汽車廠房,計畫將之改建成電動車廠。

評析
英國億萬富豪古普塔計畫在南澳蓋鋰電池蓄電系統,規模超過特斯拉的設施,將成為全球第一大。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料兩年後商用
負極材料突破、電動車續航力增30%

記者 陳苓 報導

鋰電池廣泛用於智慧手機和電動車,如今電池科技出現突破,估計未來兩年就有望量產,能讓電池電力提高30~40%。

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鋰電池的原理是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穿梭產生電流;鋰電池充飽電時,負極(anode)會像海綿一樣吸飽鋰離子,放電時鋰離子會穿過位於正負極之間的電解液,流向正極。鋰電池的負極由石墨製成,石墨的鋰離子含量雖高,卻遠遠比不上矽,矽的鋰離子含量是石墨的25倍。問題是完全用矽做成的電池負極,目前技術仍不可行,充電一次就會變成粉狀(pulverized),所以鋰電池要提高效能,當前最多只用到10%的矽。

多家新創業者宣稱找到方法解決此一難題,美國業者Sila Nanotechnologies表示,他們用石墨-矽硬殼製成奈米粒子(nanoparticle),此種粒子內部有很多空間可以吸收鋰,避免負極膨脹碎裂,使用此種方法製成的電池,電力可以增加20~40%。

陸廠新能源科技(Amperex)是蘋果iPhone和三星智慧機的電池供應商,該公司表示,鋰矽電池也許未來兩年就能商用,屆時電池容量將大增,預料會先用於穿戴裝置。另一電池廠Enevate也說,自家電池科技能讓電動車里程數提高30%。

評析
鋰矽電池也許未來兩年就能商用,屆時電池容量將大增,預料會先用於穿戴裝置。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8: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1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推出 Autopilot 2.0 最新更新,自駕性能、可靠度再度提升

作者 Nana Ho

當談到汽車產業的未來.相信所有人想到的都會是「電動」與「自駕」,但相較起不斷有著進步消息、發展前景看來一片明朗的電動車,自駕車的技術發展似乎就仍處在迷霧之中,不過特斯拉相信隨著它們近期推出的 Autopilot 更新,自駕系統在性能及可靠度上將帶來巨大改進。

雖然這看來似乎又像特斯拉在對自己的 Autopilot 功能自吹自擂,但你也不得不承認,就像是馬斯克其他的業務一般,特斯拉的自駕技術一直都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2016 年 Model S 的兩起事故就曾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介入調查,但最終仍沒有找到任何 Autopilot 失效或瑕疵的證據。

近日推出的這項更新(2018.10.4)適用於搭載 Autopilot 2.0 / 2.5 的車輛,為了提升 Autopilot 的相關性能,特斯拉運用了全新、更深度的神經網路來支援電腦視覺技術,雖然就如同特斯拉的建議,Autopilot 系統目前仍專注於高速公路駕駛發展,但它在一般尋常道路的表現仍舊讓許多駕駛感到印象深刻。

這樣的說法或許還是有些籠統,我們不妨來看以下幾個國外特斯拉駕駛拍攝的 Autopilot 影片來實際感受一下。

與高速公路的情況不同,這三支影片都是在沒有車道分隔的路段拍攝(當然,駕駛始終都保持警惕準備隨時控制),我們可在第一支影片看到 Autopilot 能在狹窄橋面平穩行駛,而在第二、三支影片,我們則可看到 Autopilot 在感測車道和面對彎曲路線時保持穩定。

其實早在數個月前,馬斯克便經常提及 Autopilot 未來的更新計畫。去年 12 月時,他就曾經在推特表示,特斯拉迎來了「迄今為止所有消費產品中最先進的 AI 神經網路」,他對 Autopilot 改良版本的早期測試感到興奮,而在數週之前,馬斯克又再次透露,這項更新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

如今 Autopilot 終於推出了近半年來第一個更新版,儘管說明沒有提到任何具體的改進內容,但許多用戶向 Electrek 表示,更新後確實感覺到自駕系統對車道檢測的重大改進,同時開啟 Autosteer 功能後的體驗感也更好了。

評析
特斯拉相信隨著它們近期推出的 Autopilot 更新,自駕系統在性能及可靠度上將帶來巨大改進。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9: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鴻海投資獨角獸 拚在深掛牌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轉投資動力鋰電池廠寧德時代(CATL)傳將邁向深交所創業板掛牌,鴻海集團身為股東有望同步沾光,其中子公司持股約1.18%,相關帳面投資潛在利益可期。

鴻海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將邁向A股上市,昨天大陸市場又傳出,鴻海集團投資的寧德時代申請大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預計募資人民幣131.2億元(約新台幣608.12億元)、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17億股,大陸市場估計,有望成為深交所創業板市值最大公司。

業界解讀,儘管鴻海持有寧德不到2%股權,不是單一最大股東,但寧德是新創獨角獸,整體投資具有指標意義,也反映鴻海集團投資後,相關新創布局逐步邁向資本市場發展。

鴻海子公司在去年投資時,寧德時代當時估值約人民幣840億元,隨著增資與邁向深交所創業板掛牌,市場估計,市值有望上看人民幣1,652億元。若順利在深交所上市,也將是鴻海第一家轉投資獨角獸企業掛牌。

大陸證監會公告,寧德時代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股東之一鴻海子公司富泰華列入其中,並是在去年3月29日取得相關股權,並為前30大股東。

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後,寧德時代估計,在此次發行將使股本膨脹,鴻海子公司富泰華持股寧德時代的比率將自1.18%,降至1.06%。

CATL為大陸知名電動車相關動力電池研發與製造龍頭廠商,初始大股東是日本TDK集團子公司與北汽合資的普萊德,去年在鴻海集團投資後、CATL營業額首度超越比亞迪,已躍居大陸市場電動車電池產銷龍頭。

業界觀察,鴻海集團在電動車供應鏈布局已完善,串聯包含車用面板、沖壓模具、車用PCB及感應器、鏡頭、車聯網等及CATL為首的電動車核心領域電池與BMS(電池管理系統)應用。

評析
CATL去年營業額首度超越比亞迪,已躍居大陸市場電動車電池產銷龍頭。
 樓主| 發表於 2018-11-28 19:29: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寧德時代敢砸錢投資 奠定產業地位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大陸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正籌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外界看好其股價表現,主因中國大陸官方2019年引進「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要求車廠在陸生產和進口的車輛中,需有一定比率的「新能源汽車」,寧德時代敢砸大錢投資,成為大陸動力電池最大廠。

寧德時代在大陸名聲大噪,是源於和德國寶馬公司(BMW)的合作。

設立於大陸遼寧省瀋陽市的中德合資車廠華晨寶馬,其首款高階純電動車「之諾1E」的動力電池系統,就是由寧德時代和BMW共同開發,並由寧德時代製造。

此後,寧德成為寶馬在大中華地區唯一的電池供應商,也是大陸首家成功進入國際車廠供應商體系的動力電池企業,又在德國、法國設立研發和銷售中心,能為整個歐洲市場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務。

評析
寧德時代在德國、法國設立研發和銷售中心,能為整個歐洲市場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務。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03: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1 14:34 編輯

轉貼2018年3月21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從沒賺過錢 要2500人卻來50萬

財經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廠當紅炸子雞特斯拉(TESLA)雖連年虧損,目前仍看不到獲利曙光,但據統計,特斯拉在專業人士社群LinkedIn的熱門公司排行榜上高居第6,去年收到近50萬份求職履歷,但實際僅開出2500個職缺。

不過,想在特斯拉工作不容易,求職者「沒有三兩三」很難獲得青睞。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如果將其他公司比作正規軍,那麼在特斯拉工作的人就是特種部隊。他說:「如果你選擇在特斯拉工作,你就是選擇了提升自我。」

特斯拉全球招聘副總裁妮可萊(Cindy Nicola)接受《Fast Company》訪問時透露,公司招聘及整個人員審查過程都是沒有固定公式,簡歷篩選過程也不是自動的,每個人的簡歷都由人工審查。

妮可萊說:「我們招聘新人不會墨守成規,但我們一直在尋找卓越人才,那些能夠馬上做事並產生影響的人。」

妮可萊指出,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思考者很重要,因為公司所做的事情前所未有,而且很多都是在公司內部完成的,所以有很多小眾工作,這就是為什麼要從非傳統領域招募人才的原因。


妮可萊說:「有些人在我們招募他們之前從未做過這樣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從業記錄已經證明,他們在來特斯拉之前在任何事情上都有成功的紀錄。


面對競爭如此激烈,求職者如何得到特斯拉的關注呢?妮可萊回答,個人綜合素質很重要,包括技能才幹的多樣性。她說:「這個多樣性不僅是表面上的多樣性,還有認知的多樣性。」


妮可萊呼應馬斯克的特種部隊說表示,與學歷相比,特斯拉更看重求職者的潛力。她說:「如果你是一個自學成才的軟體工程師或者沒有上過頂級大學的人,也不用害怕或者妄自菲薄,我們看重的是潛力,我們尋找的是有勇氣的人。」


妮可萊指出,特斯拉衡量優秀的求職者有3個標準,或者說把人才分類3類:創新型、驅動型和團隊型。尼克拉說,特斯拉尋求的是願意嘗試、測試和學習的人。


妮可萊說:「失敗是可以的,但必須懂得靈活變通。」有些人從未製造過汽車,特斯拉會告訴他們:「我們把你們放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幫助我們設計和製造汽車,你們就是建造者,你們會感到好奇,你們必須解決問題。」


最後,妮可萊還指出,求職者也應該將面試過程當作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在特斯拉工作的一個機會。她比喻說:「婚姻是雙方的。如果他們不喜歡這份工作,那就會有問題。」她說:「我希望當我們提出『為什麼選擇在特斯拉工作?』時,求職者能夠給出一個好答案。」

特斯拉創立於2003年,但有紀錄以來不曾獲利,2017年大虧22.4億美元(654億元台幣),分析師預估今年還將續虧14.275億美元(417億元台幣)。

評析
特斯拉把人才分類3類:創新型、驅動型和團隊型,特斯拉尋求的是願意嘗試、測試和學習的人。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4:35: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蘋果急起直追,自駕車隊規模一月以來翻近兩倍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金融時報導,蘋果在加州的自駕車規模過去兩個月以近兩倍的速度成長,現來到45輛(一月底為27輛),反應蘋果在這方面的研發速度大幅加快。

蘋果自駕車開發代號為「Titan」,採用的是改裝過的Lexus RX450h休旅車,車上裝有光達(LiDAR),雷射感測器與攝影鏡頭。蘋果去年四月取得加州測試執照,當時僅有三輛車註冊。

就加州地區而言,蘋果的自駕車數量甚至多過優步(Uber),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所屬自駕車開發商Waymo,而僅次於通用的110輛。不過報導也指出,Waymo與其它公司似乎轉換測試場地至其它地區,蘋果車隊變多不一定代表超前。

事實上,研究機構Navigant日前發佈報告指出,蘋果自駕車策略、技術與執行等面向評比,落後幾乎所有在加州地區做測試的其它車廠。不過,報告也認為蘋果具備獨特能力來參與這場自駕車大戰。

評析
蘋果自駕車策略、技術與執行等面向評比,落後幾乎所有在加州地區做測試的其它車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