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生技;檢測試劑 – 亞諾法糖尿病試劑 下半年搶灘大陸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12-18 15:19: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19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郭董今年IPO軍令 康聯生醫無法達陣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

今年5月股東會已通過申請上櫃案的鴻海(2317)集團旗下的康聯生醫(6665),外界對於該公司IPO案都殷殷期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曾給康聯設下今年要上櫃掛牌的目標,不過現在這個目標已經無法達成,根據櫃買透露,康聯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處理,短期內應該無法送件申請上櫃。

櫃買要求暫緩送件
櫃買中心主管表示,過去康聯生醫的營收主要集中在同一集團的鴻海福委會中,去年雖降至60%,但比重仍高,今年上半年持續降至50%以下,關鍵在於康聯去年7月取得一家在台灣以經營醫療器材銷售為主的公司—康儀100%股權有關。

營收來源過度集中集團內
根據康聯生醫今年上半年財報所揭露,公司營收分為3大區塊,健康管理服務貢獻2.25億元、生物與食品安全檢測貢獻1.25億元、精密醫療醫材買賣貢獻4.3億元,其中精密醫療醫材買賣去年上半年營收仍是零,但今年上半年已佔康聯營收7.8億元一半以上,多數都是由康儀所貢獻。另外康聯也在今年1月投資一家英國公司Genconn Biotech,主要以生物檢測及晶片銷售為主。

櫃買表示,康聯積極想解決營收來源過度集中在鴻海集團的問題,但包括去年投資的康儀及今年投資的Genconn Biotech,目前看不出成效,且公司原本以健檢及生物檢測為主,為了分散營收集中的問題而投資的康儀,也需時間證明對康聯原本業務有幫助。

今年營收成長 毛利率卻腰斬
康聯今年上半年營收7.8億元,較去年同期2.81億元呈現大幅成長,但毛利率卻從去年上半年的67%,腰斬至34%,導致跟本業息息相關的營業淨利今年上半年也僅1.19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15億元幾無成長,顯示投資康儀貢獻康聯大量的營收,但對獲利卻完全沒有幫助,難怪被櫃買要求暫緩送件。

承銷券商:明年上半年遞件
由於郭台銘相當重視生技領域,康聯生醫也被集團賦予重任,因此在去年底康聯登錄興櫃後,股價一度飆上332元,但隨著掛牌進度遞延,以及本益比修正,今年10月一度跌至95元,昨天收在130元。康聯承銷商福邦證券表示,康聯原本就規劃明年送件申請上櫃,預計明年上半年就會正式遞件。

評析
根據櫃買透露,康聯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處理,短期內應該無法送件申請上櫃。
 樓主| 發表於 2019-12-18 15:19: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2月19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慧智、大江 各擁題材吸金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生醫股慧智(6615)推出癌症篩檢新品,可比傳統檢測提早188天發現,市場看好,癌症檢測商機可期,吸引買盤進駐,推升慧智早盤股價一度攻頂,來到99.5元,創兩個半月來新高價。另大江(8436)本月營收有機會持續挑戰新高,第4季獲利表現可期,法人並預估,大江明年有機會拚賺兩個股本,帶動大江今日股價表現,盤中來到542元,漲幅逾4%,創下近三個月新高位置。

慧智推出新品「慧智癌篩檢」及「慧智癌掃描」,只要抽血10~20cc,非癌症患者就可得知自己是否已有癌症基因,有利癌症患者及早發現癌症蹤跡並儘快找到最好的治療方法。

這也是慧智基因繼今年5月推出「慧智癌標靶+」、「慧智癌監控+」、「慧智癌追蹤」之後,再度推出的癌症新檢測技術。

慧智表示,「慧智癌篩檢」以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發的最新癌症檢測技術,NGS平台基因掃描(臨床實證刊登於Nature、Science等),同時與世界領先基因定序大廠illumina®以及國際大廠羅氏技術合作,相較於傳統影像檢測,可提早188天發現血液中的腫瘤游離DNA,及早掌握癌症的變化。

「慧智癌掃描」則可針對三大癌症同時尋找標靶藥物,確認成效監控復發。

大江第4季為年底出貨旺季,11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後,12月可望再度挑戰營收高點,挑戰月營收10億元大關。法人表示,大江第4季保健、面膜產品出貨暢旺,不僅營收將創下新高,單季每股盈餘也可望有超過6元的實力。另外,明年受惠訂單穩定成長,加上擴產效應,有機會挑戰賺兩個股本。

評析
「慧智癌掃描」則可針對三大癌症同時尋找標靶藥物,確認成效監控復發。
 樓主| 發表於 2020-2-27 19:25: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月3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攜手花蓮慈濟 尖端醫打造細胞治療中心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尖端醫(4186)3日上午與花蓮慈濟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未來合作建置符合法規的GTP實驗室與提供符合特管辦法的各式細胞治療服務,並將打造「東部最大細胞治療中心」。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與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者林俊龍上午共同就符合「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送件與GTP實驗室規劃與建置簽訂合作備忘錄。

衛福部特管法去年9月上路後,開放了六大項細胞治療技術,台灣是僅次於日本開放細胞治療專法的國家,當中開放的細胞治療技術包含了癌症治療與再生醫療,各項適應症均是為了滿足現行醫療技術的不足,成為各醫療院所積極發展的領域。

蘇文龍表示,尖端醫深耕細胞保存與細胞治療領域多年,透過產業結盟與彼此互補,尖端醫齊備特管法開放的各種細胞治療項目,並結合生產能力與製程優化,將好的細胞治療產品投入花蓮慈濟與各家院所,目標推動醫療與產業進步。

細胞治療是現今醫學發展趨勢,但培養治療細胞其「產能」卻不足,近期尖端醫先後與具備免疫細胞技術的精準生技、樹突狀細胞的震泰生醫與骨髓間質細胞的台寶生醫結盟,並將相關技術帶進花蓮慈濟,業界預期,未來一年細胞產業間的結盟將持續展開,形成常態。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花蓮慈濟在幹細胞培養及應用都有優秀的成果,這次的合作包含有未來將透過尖端醫的合作將震泰生醫、台寶生醫及精準生技公司治療技術引入;同時結合尖端醫的能量,成立「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目前更成立了細胞治療特別諮詢門診。

評析
近期尖端醫先後與精準生技、震泰生醫與台寶生醫結盟,並將相關技術帶進花蓮慈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