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權值股;聯電 – 晶圓代工需求回溫 聯電28奈米 火力全開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4-23 21:41: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告美光侵權首勝

工商時報 蘇嘉維/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與美光在DRAM的訴訟戰,由聯電率先拿下一城!聯電先前在大陸控告美光的侵權案,昨(3)日判決結果出爐,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告,美光必須立即停止銷售及製造部分DRAM、SSD(固態硬碟)產品。

業界認為,禁售產品為美光當前在消費性市場的熱銷商品,因此將對美光在大陸營運造成甚大影響。

美光、聯電雙方於去年底陸續展開訴訟戰,美光先是在美國控告聯電侵害美光的營業秘密,聯電也不甘示弱對美光展開反擊、在大陸控告美光部分產品侵害聯電的營業祕密,雙方隔海互控、叫陣的火藥味濃厚。

不過,聯電昨日已經接獲大陸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並於昨日晚間公告。根據判決書內容指出,美光半導體生產、銷售及進口的英睿達Crucial BALLISTIX 16GB DDR4 2400、BX晶片、Crucial DDR4 2400 8GB等超過30項產品,都必須在中國大陸停止製造、銷售或進口。

根據大陸地區法律,申請先行停止侵犯涉案專利權,須符合以下幾個標準,第一是申請人有穩定、有效的專利權,其次是被申請人的行為經初步判斷可以認定為侵權行為,第三是侵權行為如不即時制止,將會造成申請人難以彌補的損害。

聯電表示,此次申請先行停止侵犯涉案專利權,既經獲准,可見美光半導體之侵權行為,大陸地區法院已初步判斷認定屬實。

聯電表示,公司長期投入大量資源及人力,研發半導體製造技術,其成果可用於邏輯晶片或記憶體晶片,歷年來已在各國提出申請,獲得多項專利。

美光侵害聯電的專利權,已使其對外宣稱聯電沒有記憶體晶片相關技術、而竊取美光營業秘密的指控不攻自破,也證明了聯電的研發實力。

美光旗下數家記憶體品牌,其中Crucial由於採用美光自家生產的晶粒,並製造成DRAM、SSD等記憶體模組,進而銷售到市場上,近來電競風潮興起,Crucial由於主打美光品牌,品質有一定水準,因此頗受中國大陸玩家青睞。

業界認為,本次美光遭到禁售的產品有包含當前市場主流DDR4 2400的DRAM模組,SSD產品上則有MX 300,若遭到中國大陸政府禁止銷售,對於美光在大陸的經營將影響甚大。

評析
禁售產品為美光當前在消費性市場的熱銷商品,因此將對美光在大陸營運造成甚大影響。
 樓主| 發表於 2019-4-23 21:45: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光以戰逼和為何踢到鐵板?

工商時報 蘇嘉維/新聞分析

聯電在大陸控告美光專利侵權案,判決結果昨(3)日出爐,聯電獲判勝訴,美光必須將部分產品停止銷售、製造及進口。業界人士認為,美光意圖阻撓聯電、福建晉華在記憶體領域上的合作案,卻輕忽聯電在專利布局上已經有相當實力,所以才會在大陸踢到鐵板。

美光於去年底在美國對聯電掀起訴訟戰,聯電也不甘示弱在大陸對美光展開反擊。大陸法院昨日判決結果指出,美光確實侵害聯電營業秘密。業界人士指出,聯電早在DRAM上有自主研發能力,且專利布局時間相當長遠,無須仰賴其他家公司就能自主生產。

事實上,美光與聯電的DRAM記憶胞架構明顯不同,美光主要採用直行式主動區(Active Area,AA)設計,聯電則選擇交錯式AA設計,其中DRAM的記憶胞為技術關鍵核心,核心不同,也就代表研發技術不同。

再加上聯電早年就有DRAM生產能力,且擁有相當多專利,未來DRAM世代再度向上提升後,將會進入到MRAM的新藍海市場,因此聯電現在可望藉由舊有DRAM技術,將台灣記憶體領域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業界人士認為,美光先前在美國對聯電、福建晉華控告侵害DRAM專利權,但從目前大陸判決結果顯示,聯電擁有邏輯及記憶體晶片的研發能力,美光可能是有意阻撓聯電和晉華合作,因為聯電有自主研發能力,擔心對其有重大影響,所以美光才會從台灣及美國一路提告,同時透過媒體試圖中傷聯電。

業界人士推測,美光對聯電及晉華提告,最終目標應是希望晉華未來能夠與美光在DRAM市場上攜手合作,也就是循華亞科模式,讓美光在大陸DRAM市場能夠獲取更大利益。

業內人說,美光本次對聯電的訴訟忽略的是聯電在晶圓代工領域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不論在邏輯、射頻(RF)及記憶體等專利佈局,因此美光這次嚴重輕忽聯電的技術布局實力,才會在中國大陸侵權案敗訴。

評析
美光這次嚴重輕忽聯電的技術布局實力,才會在中國大陸侵權案敗訴。
 樓主| 發表於 2019-4-23 21:45:5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5-5 17:22 編輯

轉貼2018年7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目標價 大摩調高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聯電宣布旗下蘇州和艦將在大陸A股掛牌,同時收購日本MIFS,摩根大通、瑞士信貸等十大外資最新分析出爐,共計六家維持聯電評等、四家升目標價。其中,摩根士丹利不僅調升目標價,也將評等升至「中立」,為「翻多派」代表。

聯電昨(3)日股價受台股走跌拖累,終場下跌0.25元、收17.95元,跌幅1.4%,不過外資轉為買超9,964張,投信也買超293張,吸引市場關注。

十大外資對聯電子公司蘇州和艦A股掛牌與併購計畫潛在效益,大致維持先前展望,共計九家維持評等,目標價調整家數少於一半;之前看多聯電的外資,普遍保持正向,保守者仍維持「減碼」、「賣出」建議。大摩則是調整程度最大,同步拉高評等與目標價,且調幅高達七成。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過去大摩保守看聯電,主要是聯電28奈米產能過剩,毛利趨勢下滑,資本支出也減少,不利創造成長性,然而聯電決議子公司掛牌,加上收購提升績效,有機會緩衝28奈米競爭衝擊,重振營運。

詹家鴻一口氣將聯電目標價拉升至17.5元,主要以未來成長性推算的合理評價預估。據大摩預測,今年聯電每股純益將由去年的0.79元,增至0.95元,明年也可維持0.95元,高於市場預測的0.77元、0.87元。

此外,大摩擅長做情境推測,設定目標價17.5元是基本情境,牛市情境受惠28奈米與40奈米成果大幅優於預期,股價挑戰26元。外資圈最高則是瑞銀證券給出20元,里昂由15元升至18元、瑞士信貸也升至18元居次,再來有滙豐證券維持17.6元,摩根大通升至15.5元。

評析
聯電決議子公司掛牌,加上收購提升績效,有機會緩衝28奈米競爭衝擊,重振營運。

 樓主| 發表於 2019-4-23 21:46: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4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專家:聯電告贏美光 實淪美中晶片戰犧牲品

中央社台北4日電

福州市法院昨天初步判定美光子公司侵犯聯電專利權,聯電官司告捷的背後,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卻認為,中國持續針對科技、智財和貿易槓上美國之際,聯電不過是兩國晶片戰之下的犧牲品。

聯電年初在中國控告美光旗下美光半導體銷售(上海)與美光半導體(西安)侵權,並依中國專利法規定申請先行停止侵犯涉案專利權。

聯電昨天公告,接獲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書,裁定美光子公司立即停止銷售多項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與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產品。

高燦鳴(Tim Culpan)今天發文指出,在這中間,其實不難看出誰被耍了,中國持續針對科技、智慧財產和貿易槓上美國之際,聯電成了完美的犧牲品;他更認為,聯電在福州法院索賠2.7億人民幣,其實只是煙霧彈。

事實上,聯電在中國控告美光子公司前,遭美光在美國提出告訴。

高燦鳴說,美光在美國的案子,其實源於去年8月台灣針對聯電和聯電合作夥伴福建晉華集成電路的刑事起訴。

當時台灣檢察官指控聯電員工,參與從美光盜用智慧財產並交付中國的計畫。去年12月,美光提出民事訴訟,指控聯電試圖招攬重要的台灣員工,勸誘美光前台灣員工竊取檔案,而這些檔案可能被用於協助鮮為人知的晉華在中國發展晶片科技。

高燦鳴說,現在,中國法院突然做出有利聯電和晉華的判決,還揚言禁止美光子公司銷售晶片,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他認為,在中國和台灣不友好、北京又長期覬覦台灣技術的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聯電是從台灣政府智庫分離出來,也不妨回想,聯電曾因中國的生意觸犯台灣法律。2000年代初期,聯電曾投資中國晶片商,而在當時,這是台灣法律所不容。

聯電一度和台積電平起平坐,但之後聯電自亂陣腳,台積電一躍而為全球晶圓市場掌控者,逼得聯電只能有生意就做,還要做台積電可能不碰的生意。

高燦鳴表示,因此,現在有了「中國製造2025」政策,以及偏袒的中國法院幫忙擺脫困境,聯電也算得上是幸運了。

評析
中國持續針對科技、智慧財產和貿易槓上美國之際,聯電成了完美的犧牲品
 樓主| 發表於 2019-4-23 21:46: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與美光恩怨糾結,專利大戰後發先至

作者 黃 敬哲



聯華電子(簡稱聯電)在 3 日發出重訊指出,此前在中國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控訴美商美光科技(Micron)侵犯其半導體製程專利,並獲得勝訴,然而在此之前,兩家就有許多糾葛。

早在 2015 年,就發生了原先任職於台灣美光公司的兩名員工攜帶機密跳槽至聯電的情事,傳出聯電因此能加速開發 F32 DRAM 設計規則。2017 年美光發現此事後,向聯電提出訴訟。台灣美光前身是瑞晶電子,於 2013 年被美光購併後,不少員工陸續跳槽到聯電工作。

而 F32 奈米設計服務協議則又牽涉到與福建晉華的合作。在 2016 年初,聯電就與晉華簽署合作協議,由晉華提供 3 億美元資金採購研發設備,並依進度陸續支付聯電 4 億美元,且雙方共有開發成果,在整體技術完成後,轉移至晉華的工廠進行量產。

所以此事爆發後,有輿論認為這是將美國技術轉移到中國的手法。當然聯電否認此事,並強調公司有相關的嚴格規定,不過起訴書也明確表示,嫌犯將大量機密檔案上傳到雲端,並攜往聯電。且美光也進一步在 2017 年底,於美國加州起訴聯電與晉華,控告聯電及福建晉華侵害 DRAM 相關的商業秘密。

聯電也不甘示弱,在 2018 年初,在中國控告美光侵犯其與晉華的 DRAM 專利,並後發先至獲得正面裁定,美光不僅需要給付約人民幣 2.7 億元,折合約新台幣 12 億元的賠償金,更有不少商品將面臨在中國禁銷的困境。美光被認為侵犯了聯電應用於高性能積體電路上的氣隙及嵌入式電容等結構製程專利,起訴的對象包含美光半導體(西安)與美光半導體銷售(上海)兩家公司,且這些專利於 2003 年即已在中國申請通過。

正常來講,美光還是可以再上訴。但此前美光才剛被中國商務部約談,認為有壟斷市場的嫌疑,加上目前中美貿易戰的背景,現今的判決是否為中美角力的縮影,已成為市場談資。若真如此,美光恐怕也會如中興通訊一般成為談判的籌碼,不僅是商品禁售,包含生產及投資都將受到威脅。聯電此舉可謂反擊的相當漂亮。

也有意見認為,美光對聯電掀起訴訟是為了鞏固在中國市場的優勢,並破壞聯電與晉華的合作,以期進一步滲入中國市場,甚至當初的機密盜竊案也只是木馬屠城而已,而此判決一出,將令其意圖受到重挫。聯電表示,美光對外宣稱本公司無記憶體晶片之相關技術,而須竊取其營業祕密的指控,已不攻自破。不過目前判決書細節尚未公開。

評析
美光對聯電掀起訴訟是為了鞏固在中國市場的優勢,並破壞聯電與晉華的合作,以期進一步滲入中國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9-4-28 15:39: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4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中國專利戰 聯電暫居上風 美光:不便評論

聯合晚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於中國控告美光專利侵權,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昨日初步裁定,要美光先行停止銷售與進口特定記憶體產品。

美光今日對此案發出聲明,在尚未正式收到與檢視相關法院文件前,不便評論。

聯電表示,該公司因發現美光在大陸銷售的產品,侵害該公司在當地獲准的專利權,所以提出相關專利侵權訴訟,已收到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

根據聯電公告,裁定書主要內容包括,美光半導體銷售(上海)立即停止銷售、進口Crucial英睿達部分固態硬碟及晶片產品,美光半導體(西安)立即停止製造、銷售、進口多項產品等。

聯電強調,依大陸地區法律,申請先行停止侵犯涉案專利權,必須符合幾項標準,包括申請人有穩定、有效的專利權,被申請人的行為經初步判斷可以認定為侵權行為,三是侵權行為如不即時制止,將會造成申請人難以彌補的損害等。該公司此次申請先行停止侵犯涉案專利權,既經獲准,可見前述美光相關公司等的侵權行為,經大陸地區法院已初步判斷認定屬實。美光侵害該公司專利權,已使其對外宣稱聯電無記憶體晶片的相關技術,而須竊取美光營業秘密的指控不攻自破。

評析
美光今日對此案發出聲明,在尚未正式收到與檢視相關法院文件前,不便評論。
 樓主| 發表於 2019-4-28 15:39: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光怒了 發聲明反擊

工商時報 蘇嘉維/台北報導

針對聯電告美光在大陸勝訴案,美光昨(5)日發出聲明重申,並未對聯電侵權,並痛批中國大陸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不符公平審訊,對此次判決結果深感遺憾。至於禁售產品,美光預估僅會影響本季營收約1%,因此維持本季財測不變。

聯電於今年初向中國大陸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控訴美光侵權,要求美光禁售侵權產品,還向美光索賠人民幣2.7億元(約新台幣12億),初次判決結果於本周出爐,聯電勝訴,美光須停止銷售部分子公司Crucial及Ballistix品牌的DRAM模組與SSD。

美光表示,聯電與福建晉華在中國大陸控告美光,是為了報復台中地檢署對聯電提起刑事訴訟及美光向北加州地方法院的民事控訴。

本次判決結果,大陸法院要求美光在大陸禁止銷售特定產品。美光指出,目前已經進入本會計年度第四季(2018年6月~8月),對本季影響約1%的營收比重,因此維持本季營收財測80~84億美元區間,且本次禁售產品約僅佔今年營收約1%。

美光表示,會依循法院判決結果,同時也要求福州中級人民法院重新考慮是否維持原判決。美光法務暨總法律顧問資深副總裁Joel Poppen指出,美光對於法院判決深感遺憾,並確信美光並未侵權,且福州法院在美光尚未進行辯護及陳述案件之前,就已經通過禁售令,並不符合公平審訊等適當司法原則。

美光指出,美光在中國大陸營運多年,在西安設有封測製造廠,且與大陸多家重要廠商合作關係密切,美光將持續對抗任何不實指控,同時與供應鏈合作夥伴維持緊密合作。

針對聯電侵權控訴,美光表示,聯電欠缺先進DRAM與NAND Flash技術,美光也並未使用聯電聲稱的自家專利,聯電及福建晉華扭曲解釋專利內容,並誣指美光侵權,美光已經強力證據遞交至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證明其中技術早已有其他公司在非中國地區申請,藉此證明聯電聲稱的專利無效。

評析
美光聲明重申並未對聯電侵權,並痛批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不符公平審訊,對此次判決結果深感遺憾
 樓主| 發表於 2019-4-28 15:39: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財報季來臨 半導體怎麼買? 外資:低買3強、避開2弱

工商時報 簡威瑟/台北報導



台股即將迎來第2季財報公布期,電子上游半導體族群最引關注,但同時出現外資看法多空分明情況。整合各外資觀察五大指標股:「逢低買三強、避開兩檔隱憂股」蔚為主流,顯示在波動環境中,外資越來越重視選股。

全球股市因中美貿易戰風聲鶴唳,近期全數表現不佳,在多空取捨之間,外資優先站在調節有疑慮持股一方,因此,在半導體族群的「三強兩弱」投資術中,先出脫日月光投控、穩懋的態度較為積極;而後再逢低買進台積電、聯電、聯發科等指標股。

野村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鄭明宗認為,半導體族群在接下來的財報季中,獲利下修的風險似乎越來越高。首先,大陸發展半導體封測腳步加快,野村一口氣將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納入研究範圍,全部給予「買進」投資評等,看好與台廠間的技術差距將縮小,先前並將日月光投控降評至「中立」。

瑞銀、花旗環球證券則在初次評等時,便只給予日月光投控「中立」投資評等。

其次,穩懋近期股價大幅滑落,與國際資金大幅減低持股6個百分點有關。瑞信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蘇厚合說,市場太過高估VCSEL對穩懋的獲利貢獻,在iPhone供應鏈中,穩懋要面對新進入者挑戰,Android陣營採用3D感測速度又不如預期,對營運後市難以樂觀。

至於外資買進意願較高的半導體指標,晶圓代工領域中,近期以二哥聯電較受寵,扭轉多年來法人獨厚台積的觀念。當市場最近都把焦點擺在聯電子公司可望於A股掛牌時,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卻直指,真正對聯電有助益的,是以便宜的價格、在極佳的時機點收購與富士通半導體合資的12吋晶圓廠全部股權,將投資評等上調為「優於大盤」。

台積電近期雖深陷填息逆風,但四川水災衝擊礦場,讓挖礦再度成為焦點。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四川水災估計約影響全球比特幣挖礦能力8~10%,台積電每月用在加密貨幣挖礦的晶圓約1~2萬片,有足夠的產能填補缺口,四川淹水一次性事件對算力的影響,一個月內即會獲得解決。

外資看好的聯發科近期股價備受壓抑,野村認為,儘管持續面臨對手競爭,聯發科智慧型手機晶片業務毛利仍處於上升軌道,維持「買進」投資評等。

評析
外資買進意願較高的,近期以二哥聯電較受寵,扭轉多年來法人獨厚台積的觀念。
 樓主| 發表於 2019-4-28 15:39: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6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美光與聯電 訴訟戰你來我往

聯合晚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記憶體大廠美光與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在多地進行訴訟攻防戰,美光強調聯電與晉華控訴該公司的案件,實為報復台灣檢察機關對聯電及其3名員工侵犯美光商業機密所提刑事指控,及美光對聯電與晉華向美國北加州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聯電則對此回應,對美光提出訴訟,是因為認為美光侵害其專利,而中國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所發出的相關初步禁制令,會立即在全中國境內生效。

中國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通知美光在中國的兩家子公司,就聯電與晉華集成電路所提的專利侵權案件,裁定批准初步禁制令,限制前述兩家子公司在中國製造、銷售或進口Crucial及Ballistix品牌部分型號的DRAM模組與固態硬碟。

美光強調,在上述禁制令下,所受影響產品約占該公司年營收1%左右,目前已進入其第4財報季度,預估對本季營收影響約為1%,而本季營收預測將維持於80億至84億美元範圍內。美光將依法遵守該禁制令,同時申請法院重新考慮或中止執行該初步禁制令。

美光指出,聯電與晉華於今年1月在中國福建省控告美光在中國的子公司,宣稱Crucial及Ballistix品牌部分型號的DRAM模組及固態硬碟侵害前兩者在中國的專利權。

但聯電為邏輯IC產品半導體代工廠,一直以來欠缺先進DRAM與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美光並未使用該專利於旗下DRAM與NAND技術或產品中,聯電與晉華曲解專利內容,並以不實證據誣指美光侵權。

美光已將充分證據遞交至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證明涉案專利技術先前已由其他公司研發或在他國申請專利,其指稱涉案專利並無效。

美光強調,致力積極保護和執行其商業機密和智慧產權,該公司在美國加州對聯電和晉華提起的民事訴訟正是出於此初衷,目前該訴訟仍在進行中。

評析
美光強調聯電控訴該公司的案件,實為報復美光對聯電與晉華向美國北加州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樓主| 發表於 2019-4-28 15:40: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 6 月營收創 2018 年單月紀錄

作者 Atkinson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 9 日盤後公布 6 月份財報,根據財報顯示,聯電 6 月份營收為新台幣 133.64 億元,較 5 月份的 130.75 億元成長 2.2%,較 2017 年同期的 130.99 億元,也成長 2.02%。6 月份營收不但創下 2018 年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也是有史以來歷史第 3 高的紀錄。

聯電近年策略轉向,改以獲利為主的成熟製程來取代先進製程的競爭策略,且在當前全球 8 吋晶圓代工產能供給吃緊,之前也已經進行一次性代工價格調整的情況下,再加上看好車用、IoT、5G 應用對成熟製程需求的成長性,市場預估在毛利率提升及新台幣貶值之挹注下,將能帶動聯電的營收逐季成長。因此,累計,2017 年上半年,聯電營收達到 763.48 億元,較 2017 年同期的 749.55 億元,成長 1.86%。

聯電之前預期,2018 年第 2 季晶圓製造出貨量將會進一步成長,比第 1 季約增加 2% 到 4% 之間,原因是因為無線通訊與電腦周邊的應用需求提升。因此整體來說,聯電第 2 季晶圓出貨量將較上季 2% 到 4%,以美元計之整體毛利率大約為 15% 上下,較第 1 季的 12.4% 成長。且產能利用率也將落在約為 95% 上下,也較於 2018 年的第 1 季的產能利用率 94% 提升。

聯電 6 月 29 日盤後以重大訊息記者會的方式宣布,將收購日本富士通 8 吋晶圓廠,以及讓旗下子公司和艦申請到中國 A 股上市。外界認為,收購日本三重富士通則有利於未來 5G 及物聯網、車用市場發展,搭上電動車、智慧車、車聯網等全球大趨勢,三重富士通擁有月產 3.6 萬片 12 吋晶圓產能,與聯電客戶形成互補,將增加聯電新增產能約 13%,製程能力落在 90 奈米至 40 奈米,可望獲得更多日系大廠訂單。而和艦申請到中國 A 股上市,使得未來聯電擴充產能將以和艦廠區為主,若成功 IPO,和艦可善用從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進行擴產,可有效減輕資本支出的壓力,獲得更多資源,以加速在中國發展。

因此,就在聯電發表 6 月份及 2017 年上半年財報之前,陸續有外資券上調升聯電的股票平等及目標價。外資表示,過去聯電因為 28 奈米的產能過剩,毛利趨勢下滑,資本支出也減少,不利創造整體成長性。如今在聯電決議讓子公司和艦赴中國掛牌,加上收購富士通 8 吋廠有助提升績效的情況下,有機會緩衝 28 奈米因競爭帶來的衝擊,有機會恢復營運。

評析
若成功 IPO,和艦可善用從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進行擴產,可有效減輕資本支出的壓力,以加速在中國發展。
 樓主| 發表於 2019-4-29 19:57: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晶圓雙雄 Q2營收全超標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受惠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較第一季貶值,加上人工智慧、車用電子、功率半導體等需求強勁,抵消智慧型手機晶片需求疲弱的影響,晶圓代工廠聯電及世界先進昨(9)日公告第二季營收表現均達業績展望高標,龍頭台積電今(10)日將公告第二季營收,市場樂觀預期可望小幅超標。

下半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生產鏈進入旺季,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物聯網等相關晶片需求續強,加上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等功率半導體供不應求,均帶動晶圓代工廠投片量明顯回升。法人看好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的下半年營運看旺,第三季營收普遍來看可望較第二季成長約1成幅度。

聯電公告6月合併營收月增2.2%達133.64億元,為8個月來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3.6%達388.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為6季度來新高。聯電預估第二季晶圓出貨較上季增加2~4%,晶圓價格持平,第二季營收表現來看達到業績展望高標,且優於市場法人普遍預估營收持平的預期。

聯電已宣布調漲8吋晶圓代工價格,將反應在第三季營收上,加上12吋廠28奈米及14奈米等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廈門12吋廠接單強勁且新產能持續開出,法人看好本季營收將較上季成長近1成幅度。

世界先進受惠於上半年逐季調漲8吋晶圓代工價格,6月合併營收月增2.8%達24.94億元,續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9.7%達70.4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0.1%,並改寫季度營收歷史新高。

世界先進預期第二季營收將達67~71億元之間,實際營收表現達財測高標。由於下半年8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價格持續看漲,世界先進LCD驅動IC、功率半導體、電源管理IC、指紋辨識IC等接單滿載到年底,且已掌握足夠矽晶圓貨源,對下半年營運展望樂觀。

台積電將於今(10)日舉行「張忠謀大樓」揭牌典禮並公告第二季營收,這將是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首度回到台積電,而張忠謀對近期美中貿易大戰及台積電後市看法備受重視。台積電預期19日召開法說會,目前進入緘默期,法人預估6月合併營收雖略低於700億元,但第二季營收可望介於2,300~2,350億元之間,超標機率高。

評析
聯電已宣布調漲8吋晶圓代工價格,將反應在第三季營收上,本季營收將較上季成長近1成幅度。
 樓主| 發表於 2019-4-29 19:57: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1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小碎步填息

聯合晚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今日除息,早盤呈現小幅走揚,盤中最高填息約43%。該公司已公布6月營收,比5月小增,累計上半年業績也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長。

聯電配發每股現金股利0.71164307元,今日除息參考價為16.95元,一開盤跳空上漲0.3元,填息幅度逾4成。外資對其已連四日賣超,不過,自營商則連二買。

聯電6月合併營收為133.64億元,月增2.2%,第2季合併營收為388.51億元,季增3.6%,上半年合併營收為763.48億元,年增1.8%。

聯電日前宣布將在576.3億日圓的金額內,買下其與富士通半導體合資的日本三重富士通半導體(MIFS)的全數股權,等於可擴增12吋廠產能,提升市占率,且因此可取得更多日本與汽車客戶群,全案預計明年1月1日完成股權轉讓。MIFS去年業績超過700億日圓,既有約3.6萬片月產能,聯電認為與從頭建置新廠的時間與花費相比,此股權交易案在時間與投資報酬率上更有優勢。

另外,更受到外界關注的是,聯電旗下和艦與廈門聯芯、聯璟半導體將合作,由和艦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在A股掛牌。上述三家公司合計約占聯電去年10%至11%的業績,未來可攜手提供8吋、12吋晶圓代工及IC設計服務,負責集團的中國市場版圖擴展。和艦目前月產能約6.5萬片,預計將再擴產1萬片,聯芯目前月產能則為1.7萬片,未來預計將擴至2.5萬片。

評析
聯電配發每股現金股利0.71164307元,今日除息參考價為16.95元,一開盤跳空上漲0.3元,填息幅度逾4成。
 樓主| 發表於 2019-5-5 17:18: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晶圓二哥爭奪戰 格芯靠製程進逼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格芯(GLOBAL FOUNDRIES)和聯電爭奪晶圓二哥地位愈演愈烈,格芯昨(12)日宣布,22奈米全耗盡型絕緣上覆矽(FD-SOI,簡稱22FDX)技術獲得廣大客戶青睞,已創造20億美元以上的設計收益。

這是格芯稍早宣布這項製程通過車規IC標準和品質認證後,正式對外宣布在汽車、5G與物聯網(IoT)等獲致重大成果。

格芯目前是少數專攻22FDX的晶圓代工廠,格芯強調,22FDX製程目前已獲50項以上的客戶產品導入設計。

聯電為奠定晶圓二哥地位,稍早宣布收購和富士通合資的三重富士通半導體(MIFS)全部股權,同時以子公司和艦在中國申請A股上市。法人認為,此舉有助聯電深化日本車用市場布局,並藉由大陸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募集更多資金,搶占大陸半導體商機。

不同於台積電22FFT,格芯的22FDX鎖定較低電壓的半導體元件,也能將射頻、收發器、基頻帶、處理器與電源管理元件有效率的整合至單一晶片,並以低功率及高密度積體電路的設計,為需要長效電池續航力、提高處理能力與連線能力的裝置,達到高效能要求。

格芯的22FDX在新思(Synaptics)矽智財奧援下,已獲得物聯網晶片廠青睞。格芯並將這項製程技術平台延伸至人工智慧(AI)、AR/VR、5G與進階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用半導體等領域。

評析
格芯目前是少數專攻22FDX的晶圓代工廠,22FDX製程目前已獲50項以上的客戶產品導入設計。
 樓主| 發表於 2019-5-5 17:19: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入股台嘉碩 躍最大股東

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何佩儒/台北報導



台嘉碩昨(12)日公告,將引進士鼎創投參與私募。士鼎創投是以聯電為首的聯家軍主導,也引起市場關注。不過聯電表示,參與台嘉碩私募完全財務性投資,不會參與經營,著眼於看好產業後市及該公司未來營運發展。

台嘉碩公告發行私募股數600萬股,每股價格23.5元,預計募得1.41億元,以昨日收盤價28元計算,私募價格折價16.07%。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聯電透過士鼎創投參與台嘉碩私募案,主要是看好石英元件相關產業後市、以及台嘉碩未來營運展望;沒有產業或營運布局的任何考量,完全是財務性投資,未來不會參與台嘉碩的營運。

士鼎創投是惟一參與私募的法人,未來持股比重占5.8%,將是台嘉碩的最大法人股東。

台嘉碩表示,募得資金將用來繼續策略聯盟、充實營運資金及償還負債。士鼎接觸的業者相當多元。過去台嘉碩策略聯盟以同業為主,引進士鼎後,未來策略聯盟的對象將更為多元,更有利台嘉碩未來營運。

士鼎創投是聯電在2016年6月成立,投資者包括聯電、聯陽、聯詠等聯家軍成員,聯電持股40%是最大股東,聯陽持股5%、聯詠持股4.67%;台灣人壽持股15%、三商美邦人壽持股7.5%,以主要前十大股東的持股結構來看,聯電集團明顯主導士鼎創投。

士鼎創投成立後,多投資台灣科技產業,以營運表現較佳、展望相對看好的個股為主,積極參與私募案。去年6月,聚焦資料中心(DCI)商機的華星光辦理私募,引進士鼎創投,士鼎以每股30元認購私募1,700萬股,成為華星光單一最大股東,有一席董事席位。

評析
聯電參與台嘉碩私募完全財務性投資,不會參與經營,著眼於看好產業後市及該公司未來營運發展。
 樓主| 發表於 2019-5-5 17: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下周法說 營運受關注

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聯電(2303)18日公告,將於下周三(25日)舉行線上法說會。該公司6月曾宣布,8吋廠產能全滿,將調漲價格並順勢擴產,市場關注聯電漲價之後,今年旺季市場需求力道,及今下半年營運展望。

聯電今年陸續展現先前布局的成果,並調整8吋晶圓代工價格,於6月一次漲足,以反應矽晶圓上漲成本,業界估計,聯電晶圓代工價格漲幅至少達一至二成。

同時,聯電也宣布,由於產能明顯不足,因此,大陸和艦廠也將擴產15%,是該廠近年最大的單一擴產動作。

由於第2季以來,多款新智慧機銷售不如預期,法人對今年旺季需求力道高度關注。

台積電將在今日舉行法說會,市場主要透過台積電觀察先進製程市場的需求力道。

聯電以專攻成熟製程為主,市場法人認為,對照6月大動作宣布漲價,聯電經營團隊對第3季市場需求及展望,將會法說會觀察重點。

此外,先前聯電宣布和艦將在大陸A股掛牌,同時收購日本MIFS,預料相關事宜後續發展,也是法人追問重點。

聯電昨天股價漲0.15元、收17.4元。

評析
對照6月大動作宣布漲價,聯電經營團隊對第3季市場需求及展望,將會法說會觀察重點。
 樓主| 發表於 2019-5-5 17:20: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獲利俏 外資喊買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先前因子公司和艦將赴大陸A股掛牌,吸引市場關注,25日聯電將舉行法說會,里昂證券等外資預估,聯電受惠8吋晶圓代工價格調漲,下半年將展現旺季動能,全年EPS則有機會挑戰三年高點。

外資分析師針對聯電法說會關注三重點,除了先前收購日本MIFS與和艦赴大陸掛牌計畫,希望有進一步說明,也聚焦旺季市況。

近期因8吋晶圓廠產能吃緊,聯電股價高檔有撐,昨(23)日受惠投信連五買,終場上漲2.2%、收18.25元,比大盤強勢,且盤中最高18.65元,創下2010年來逾七年新高。

里昂、滙豐證券等外資預估基本面,認為下半年聯電展現旺季動能機率高,第3季獲利區間介於21億至36億元,高於第2季的12億元至23億元。

當中,里昂先前在聯電宣布收購計畫,雙升聯電評等由「減碼」至「加碼」,目標價升至18元,調整動向受到關注。

里昂除看好聯電受惠8吋晶圓代工調漲拉動營收,也樂觀今年EPS來到三年高點,明年起收獲併購效益,EPS可望持續成長。

里昂預期,聯電今年受惠半導體趨勢,EPS來到0.92元,2019、2020年加乘收購日商MIFS 12吋晶圓廠,再提升至1.49元、1.8元。

里昂認為,聯電收購能收獲成果,來自兩大因素,一是買得便宜,收購MIFS的價格約當該公司一倍股價淨值比,以新台幣160億元吃下MIFS 12吋廠也划算,比大陸華虹半導體投入12吋廠的成本低許多。

其次,MIFS利基佳,具有超低功耗製程,切入5G物聯網的RF、毫米波等技術。而在MIFS帶來加值效益,里昂估,明年收購案挹注聯電營收多增加11%,獲利增加6%。

評析
聯電受惠8吋晶圓代工價格調漲,下半年將展現旺季動能,全年EPS則有機會挑戰三年高點。
 樓主| 發表於 2019-5-5 17: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大覺醒 獲利12季新高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二哥聯電昨(25)日召開法說會,第二季合併營收388.5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6.59億元,改寫2015年第三季以來的12季度新高,每股淨利0.3元。

受此激勵,美股開盤後,聯電ADR走勢強勁,開高站上2.95美元,漲幅逼近3%。

聯電預期第三季營運優於第二季,總經理王石表示,聯電收購富士通12吋廠將帶來長期成長動能,計畫在大陸營運公司申請上市則回應了全球化布局策略。

聯電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3.6%達388.52億元,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3.5%,由於產能利用率提升至接近滿載,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推升毛利率季增4.8個百分點達17.2%,代表本業獲利的營業利益則季增3.14倍達31.8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90.7%,說明了晶圓專工營運表現優於預期。

聯電第二季業外提列損失約10.95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增7.6%達36.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4.3%,改寫2015年第三季以來的12季度獲利新高紀錄,單季每股淨利0.3元,優於市場預期。

聯電上半年合併營收年增1.9%達763.49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70.5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61.0%,每股淨利0.58元,也優於市場預期。

聯電因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第三季晶圓出貨預估與上季持平,但因8吋晶圓代工已調漲價格,可望帶動晶圓平均美元價格上升,毛利率預估在15%上下,產能利用率高於90%,全年資本支出維持在11億美元。法人預估聯電第三季合併營收將續創歷史新高。

王石表示,第二季營運成果反映了市場對8吋與12吋成熟製程的強烈需求,上半年每股獲利達0.58元,同時創造了134.2億元的自由現金流量。為了能在這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聯電董事會通過購買與富士通半導體所合資的12吋晶圓廠三重富士通半導體(MIFS)全部股權,董事會並決議大陸子公司和艦將在申請在上海A股掛牌上市。

王石表示,聯電預期第三季的需求持平,主要原因來自於智慧型手機產品在市場上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以及美中貿易緊張加劇了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儘管面臨目前市場形勢的諸多挑戰,聯電始終致力於擴大全球規模,並透過在亞洲各地提供多元化的生產基地來提高客戶價值。

王石指出,聯電收購日本MIFS,並計畫大陸營運公司申請在上海A股上市,正回應了全球布局戰略。藉由在台灣總部的鄰近地區策略性布建堅實的生產基地,並為其提供無縫的後勤支援,以增強聯電在晶圓專工領域的長期競爭力。

評析
聯電收購富士通12吋廠將帶來長期成長動能,和艦在中國申請A股上市則回應了全球化布局策略。
 樓主| 發表於 2019-5-6 20:4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聞分析-不睬台積 聯電另搭順風車

工商時報 文/涂志豪

相較於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幾年來的資本支出都高達100億美元,聯電今年僅11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根本是小巫見大巫。過去的10年當中,半導體製程推進還是跟者摩爾定律走,晶圓代工市場也已經變成是個贏者全拿的市場,對聯電來說,跟隨台積電腳步且投入鉅資,在先進製程進行軍備競賽,要維持獲利穩健成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正因為如此,聯電近幾年來已改變策略,先進製程暫時先走到14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每年的投資將用來提升成熟製程的效率,並將生產線的運作提升到最佳階段。也就是說,聯電的晶圓代工市場策略選擇了一個跟台積電完全不同的方向,聯電選擇了專注於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市場的策略。

以晶圓代工產業的發展歷史來分析,過去半導體市場需求過度集中在電腦或手機市場的時後,追求先進製程領先競爭同業是必要的,但近幾年來,電腦及手機市場成長趨緩,包括汽車電子、物聯網等新市場開始快速成長,而這些正在快速成長的新市場,並不需要採用最先進的製程,而是要採用最穩定的成熟製程。所以,聯電的營運策略改成專注於成熟製程市場,其實是搭上了市場結構改變的順風車。

然而,聯電雖已擁有具足夠經濟規模的成熟製程產能及技術,但要在這個市場稱王,仍要持續擴大產能,才能滿足市場強勁需求。對聯電今年上半年財報來說,光是第二季就創造了134.2億元的自由現金流量,手中現金水位充足,加上以和艦為主體的大陸營運據點還要在上海A股掛牌也能為其籌得更多資金,聯電正好可以利用這些錢、透過併購來擴大產能。

聯電收購了與日本富士通合資的12吋廠所有股權,只是全球化布局的開始。由於全球IDM廠持續往輕晶圓廠(fab-lite)方向發展,IDM廠未來一定會想要出售旗下晶圓廠,這些都成為聯電擴大成熟製程產能規模的機會。

而對聯電的股東們來說,最關心的當然是公司的獲利有沒有繼續成長的機會,每年會不會配發更多股利。聯電過去因為研發先進製程及建置產能,導致每年要提列高額折舊費用,而明年起折舊費用將因策略上朝向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市場發展而快速降低,這代表未來聯電本業獲利的成長可期。

評析
聯電選擇了一個跟台積電完全不同的方向,專注於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市場的策略。
 樓主| 發表於 2019-5-6 20:45: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2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外資看聯電 多空大論戰

工商時報 簡威瑟/台北報導

聯電25日舉行法說會後,美國存託憑證(ADR)上漲2.78%,現貨昨(26)日卻重挫3.85%,走勢完全大逆轉。外資分析師推敲,ADR係先反映聯電第2季優秀獲利,惟第3季展望無法滿足多數研究機構期望,加以押寶籌碼宣洩,導致現貨面臨龐大賣壓。

聯電上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改寫2015年第3季以來新高,每股純益0.3元。然釋出受智慧型手機產品影響,第3季晶圓出貨將持平訊息,歐系外資分析師說,這其實無礙聯電長期營運體質轉佳,但市場顯然太過著重「旺季不旺」。

聯電昨跌幅較重的原因,除了外資看法多空交戰外,也來自評價面。

首先,聯電今年以來最多大漲3成,波段漲幅大,易引動獲利了結;其次,法說前幾個交易日,融資餘額急速上升,加上自營商25日自行買超5,130張、避險買超3,029張,短線押寶風氣太盛,短線客昨齊出脫6,192張,確實加深股價跌勢。

聯電股價短線震盪過後,瑞銀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呂家璈指出,聯電提升營運效率、縮減資本支出等大方向,與原先預估相符,雖然40奈米製程本季受智慧型手機銷售減弱影響,然這只是短期問題,預期聯電的28與40奈米製程明年將會反彈,維持「買進」投資評等與外資圈最高的22元推測合理股價估值。

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更強調,市場顯然還未正視聯電收購與富士通合資之日本12吋廠MIFS全部股權,未來將帶給聯電極大收益,加上聯電在大陸積極擴張8吋產能,這兩大引擎可提升聯電明年營收約15%,更重要的是,這些新增產能對獲利都有直接幫助,無須經過等待期。

不過,德意志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周立中對聯電遭遇的競爭,顯得相當憂心。他指出,聯電40奈米製程受到來自中芯國際更積極定價策略的競爭,28奈米製程則面要對台積電在相同製程持續提高性價比,雙重壓力恐不利聯電維持獲利表現,給與外資圈最低的12元推測合理股價估值。大和資本、花旗環球證券對聯電同樣持保守觀點。

外資圈對聯電後市以中性視之者最多,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信證券、元大與凱基投顧等,都維持「中立」投資評等。整體而言,外資研究機構對聯電推測合理股價介於12~22元之間,落差相當大。

評析
收購日本12吋廠全部股權,加上在大陸積極擴張8吋產能,這兩大引擎可提升聯電明年營收約15%
 樓主| 發表於 2019-6-11 19:59: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與美大客戶簽長約

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聯電接單再傳喜訊,昨(31)日與高性能功率和感測器整合電路的全球領導者美商朗格公司Allegro MicroSystems (AMI)共同宣布,兩家公司簽訂晶圓專工長期合作協議,確認聯電持續成為Allegro最主要的晶圓代工製造商。

兩家公司早在2012年就已簽訂協議,由Allegro將技術轉移給聯電製造、試產。這項協議涵蓋雙方在技術上的合作,使聯電成為Allegro專屬車用電子級技術供應商,並支持Allegro晶圓產能。

據了解,兩家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確認聯電持續成為Allegro最主要的晶圓專工製造商,主要由於全球8吋產能持續吃緊,而Allegro在車用領域近年來頗有斬獲,對未來長期出貨表現樂觀。

聯電負責8吋營運的副總經理賴明哲表示,聯電持續致力於開發穩健的特殊及車用電子技術,成為車用電子積體電路製造的晶圓專工領導者,不僅符合ACE-Q100標準的製造流程,旗下所有晶圓廠皆符合更嚴格的ISO TS-16949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系統。

Allegro已預先將所屬的ABCD4和ABCD6技術轉移到聯電,並且依新簽署的協議持續將流程導入。目前,兩家公司正在開發Allegro的A10S和A10P 0.18微米BCD技術。

評析
兩家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確認聯電持續成為Allegro最主要的晶圓專工製造商
 樓主| 發表於 2019-6-13 16:13:4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周二拉尾盤 交易爆巨量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傳出大股東轉讓股票予特定人,昨(31)日聯電尾盤爆出3.4萬張大量,股價強拉漲逾2%,其後盤後交易有多達六筆鉅額交易配對買賣聯電股票,總成交金額2億元,買賣張數1.1萬張,因交易張數龐大,市場揣測可能是大股東轉讓持股予看好的投資人。至截稿前未獲公司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聯電昨日同時與高性能功率暨感測器整合電路的全球領導大廠朗格公司Allegro宣布,兩家公司簽訂晶圓專工長期合作協議,確認聯電持續成為Allegro主要晶圓代工夥伴。由於聯電召開法說會後,多家外資機構將聯電目標價上調,也讓市場揣測,受讓投資人不排除是海外交易者。

聯電昨日尾盤爆出3.4萬張大量,拉動股價漲幅由0.5%擴大到2%,終場以17.55元作收,上漲0.35元。盤後鉅額交易有六筆配對交易,成交價格雖都低於收盤的17.55元,惟折價在合理範圍,其中最低成交價17.42元,共成交1,920張,另有兩筆以17.43元成交,各交易3,260張、608張,其餘三筆以17.44元成交,張數分別為3,015張、2,173張及561張,總計11,537張,累計成交金額則約2億元,使聯電昨日總成交值達到18億元,居台股第16大,成交量12萬張,排行第一。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以聯電尾盤爆量漲,盤後又有多筆鉅額交易,顯示應有一批投資人看好聯電,急著在尾盤敲單,還積極透過鉅額交易買股。

就外資圈來看,聯電宣布和艦掛牌及併購消息,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等十家外資券商,便有四家調升目標價,也呈中性偏多態度。而聯電開法說會後,又有摩根大通、大和資本、德意志、野村及里昂等五券商調高預期股價,且野村、里昂都把目標價升至「二」字頭,分別為20.6元、20.2元,加入更早前給出20元的瑞銀,合計有三家外資都認為聯電有挑戰「二」字頭實力。外資分析,聯電第3季展望持穩,沒有大驚喜,但中長線愈來愈好,可望推進股價。

評析
以聯電尾盤爆量漲,盤後又有多筆鉅額交易,顯示應有一批投資人看好聯電
 樓主| 發表於 2019-6-13 16:14: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 認賠出清茂迪持股

工商時報 王中一/台北報導

太陽能產業烏雲罩頂,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決定棄守,從今年6月29日~7月27日之間,每日不間斷的在市場處分太陽能電池廠茂迪,總共2萬3,498張的持股全數認賠出清。而茂迪的另一大股東台積電是否跟進處分?動向也引發外界關注。

長期以來,台灣在科技產業的發展上的質與量,都優於中國大陸,但其中仍有少數例外,太陽能電池就是一例。業界指出,兩岸在太陽能的起步時間不相上下,但大陸業者從一開始就有當地地方政府的奧援,廠房、設備可說一家比一家大,也導致太陽能產業長期以來就有「供需失衡」的問題。

尤其中國大陸在祭出「61新政」之後,市況更是雪上加霜,在矽晶圓和電池端的產品報價,已跌破部分公司的現金成本,呈現比2008年還要嚴峻的倒閉潮。在此考量之下,聯電可以說是率先吹起出清手上太陽能股的號角。

以茂迪來說,兩大股東之一的台積電先在今年4月宣布處分茂迪9,700張,將持股降至46,616張。接著則是由聯電出手,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出清了23,498張的全數持股,儘管認列4,888萬元的虧損,但換得3.24億元的現金落袋。至於台積電是否會跟進「清倉」?也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不過,聯電在出清茂迪的同時,卻仍公告與子公司共同認購旗下專攻「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聯相光電之增資股,總計要投入10億元之上資金。

評析
太陽能產業烏雲罩頂,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決定棄守,總共2萬3,498張的持股全數認賠出清。
 樓主| 發表於 2019-6-13 16: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8-3 13:50 編輯

轉貼2018年8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結盟美商 開發新品

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聯電(2303)昨(6)日與下一代ST-MRAM(自旋轉移力矩磁阻RAM)領導者美商Avalanche共同宣布成為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和生產取代嵌入式記憶體的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聯電也將透過Avalanche的授權,提供技術給其他公司。

聯電根據合作協議,於28奈米CMOS製程上提供嵌入式非揮發性MRAM區塊,供客戶將低延遲、超高效能及低功率的嵌入式MRAM記憶體模組整合至應用產品,鎖定物聯網、穿戴裝置、消費型產品,以及工業、車用電子市場的微控制器(MCU)和系統單晶片(SoC)。

聯電先進技術處副總洪圭鈞表示,聯電持續精進製程技術,以提升客戶競爭優勢。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NVM解決方案在目前的晶片設計界日趨普及,如新興消費和車用電子應用,建立強大且堅實的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解決方案組合。

兩家公司考慮將合作範疇擴展至28奈米以下的製程技術,利用Avalanche在CMOS技術的相容及可擴充特性,運用到各個先進製程。使這些統一記憶體(非揮發性及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能順利移轉調配到下一世代的高整合性的MCU和SoC上。

評析
聯電利用Avalanche在CMOS技術的相容及可擴充特性,運用到各個先進製程。

 樓主| 發表於 2019-6-14 19:25: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晶圓代工報喜 聯電7月營收新高、世界次高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7月營收亮麗。晶圓代工二哥聯電公告7月合併營收143.50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新高;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7月合併營收達24.91億元,亦為單月營收次高。至於台積電將在今(10)日盤後公告業績,法人預估可望重回800億元以上。

聯電7月合併營收月增7.4%、年增12.2%,達143.50元,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累計今年前7個月合併營收達906.9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

聯電因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第三季晶圓出貨預估與上季持平,但因8吋晶圓代工已調漲價格,可望帶動晶圓平均美元價格上升。法人預估聯電第三季合併營收將續創新高。


聯電近期開始擴大成熟製程市場布局,日前宣布與美商朗格(Allegro MicroSystems,AMI)簽訂晶圓專工的長期合作協議,確認聯電成為Allegro最主要的晶圓專工製造商,並攜手搶進車用電子應用市場。

另外,聯電與下一代ST-MRAM(自旋轉移力矩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業者美商Avalanche也宣布合作,共同開發和生產取代嵌入式記憶體的28奈米CMOS製程的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聯電將透過Avalanche的授權提供技術給其他公司,雙方也正考慮將合作範疇擴展至28奈米以下的製程技術。

世界先進7月合併營收24.91億元,約與6月持平,較去年同期成長28.7%,為單月營收歷史次高;累計今年前7個月合併營收達159.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5%。由於國際IDM廠擴大釋出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的8吋晶圓代工訂單,加上漲價效應發酵,世界先進預期第三季合併營收將介於76~80億元,季增8.5~14.2%,毛利率可再提升至36~38%,訂單能見度已達季底。

世界先進已決定不會自建12吋晶圓廠,董事長方略表示,跨足12吋晶圓代工對現階段的世界先進來說不是最好的選項,反觀8吋晶圓代工在至少未來5年內,都會呈現合理且健康的成長態勢。

評析
聯電因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第三季晶圓出貨預估與上季持平,第三季合併營收將續創新高。
 樓主| 發表於 2019-6-14 19:28: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0日財訊561期,供同學參考

聯電定位大翻轉 不追第一追獲利

文/林宏達

過去18年,聯電都陷入爭奪全球第一的迷思裡;但現在,聯電不爭第一,要爭獲利,他們密謀,從成熟製程裡再挖出千億規模大成長!

不再投資12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這是去年7月,聯電採用共同總經理制後,新接任的王石和簡山傑隨即做了這個極為大膽的決定,宣告聯電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改革,要扭轉過去18年聯電的競爭劣勢。

這個宣布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引起軒然大波,外資分析師看法兩極,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詹家鴻在七月分報告中認為,聯電是「把錢花在正確的地方」,上調聯電的投資評等;UBS(瑞銀集團)也給予買進評等;花旗證券則持續質疑聯電在28奈米的競爭力,給予賣出評等。許多分析師的疑問是,「不投資先進製程,聯電還會成長嗎?」當中芯、格羅方卓、英特爾都不敢對投資先進製程說不,聯電竟然開了第一槍。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的這項決定,卻是企業經營策略裡,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財訊》透過正式發言管道,取得共同總經理王石的看法,他上任這400天內,聯電幾乎是「換了一個腦袋」,追求成長的策略已和過去不同;聯電放棄一塊眾人都看到,實際上未必吃得到的市場,承認自己的弱點,卻可能打開全新的機會。

王石曾是美商Trident(泰鼎微電子)的副總經理,在他任內,這家做繪圖晶片的公司在他重新定位後,從一度奄奄一息,最後市值增加20億美元。他2008年加入美國聯電後發現,聯電之所以持續在市場上輸給台積電,不在於企圖心,而是策略需要調整。

「18年都是不斷追趕的策略。」王石分析,2000年時,聯電選擇和IBM合作研發銅製程,台積電選擇自行研發,從此讓聯電在先進製程上處於落後狀況。

聯電換了一個腦袋 王石公開400天密謀計畫
「聯電的客戶群縮小,但先進製程每個世代,產能的投資成本愈來愈高。」他分析。如果把聯電和台積電比喻成戰艦。在先進製程的戰爭中,聯電這條戰艦愈來愈小,台積電愈來愈大。過去18年,每當台積電這條大船換上口徑更大的大炮,聯電也努力要做同樣的事,期待靠技術領先,擴大規模;但18年過去了,這件事卻一直沒有發生。

本文截自財訊561期,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評析
過去聯電陷入爭第一的迷思,現在聯電不爭第一,要爭獲利,從成熟製程裡再挖出千億規模大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6-16 19:2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6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8吋晶圓滿載 世界先進、聯電翻揚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看好8吋晶圓代工產能持續滿載護身,世界先進(5347)及聯電(2303)率先止跌反彈,其中外資不畏國際局勢變化,近10個交易日持續買超世界先進達1.25萬張,聯電則在本土法人加持之下,投信買超達9,800餘張。

受惠於MOSFET、電源管理IC及車用晶片需求大增,全球8吋產能持續緊張,短中期吃緊狀況不易緩解,除了8吋產能供給受限外,主要係8吋應用面持續增多,尤其是車電應用帶動類比IC及感測器需求大增,且功率元件由6吋轉往8吋投片,帶動世界先進營運逐季成長。

另外,國際IDM大廠持續委外釋單,世界先進在電源管理IC部分產品組合優化,高毛利率產品比重增加,本季營收將達76億至80億元,將較第2季成長8%至13%,續創歷史新高紀錄,產業能見度達第3季底。

聯電第3季雖受中低階智慧型手機需求疲軟影響,營運展望較市場預期低,不過,8吋產能吃緊依舊,代工價也有相當調漲,且今年資本支出維持11億美元,其中33%占比投資於8吋,相較於過去90%以上投資於12吋有相當大的改變,策略上轉向穩固成熟製程擴大獲利表現,同時精簡資本支出,2019年營運值得期待。

評析
聯電策略上轉向穩固成熟製程擴大獲利表現,同時精簡資本支出,2019年營運值得期待。
 樓主| 發表於 2019-6-16 19:30: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打造 32 奈米 DRAM,聯電 400 天奇襲密謀

作者 財訊

聯電是全球第 3 大晶圓代工廠,過去 1 年,做晶圓代工的聯電,卻跨界和專做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美國美光公司打起全球訴訟。去年,美光在台灣和美國控告聯電侵害美光營業祕密,在台灣已遭起訴;今年初,聯電在中國福州,控告美光侵害聯電專利,7 月時,中國福州中級法院發出訴中禁令,禁止美光部分產品在中國販售。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真正的導火線,是 2016 年聯電和中國記憶體新廠──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公司的一紙文件,指出聯電和晉華協議,是由晉華提供 3 億美元,替聯電採購研發設備,再按 DRAM 技術的開發進度支付聯電 4 億美元,但聯電必須開發出 32 奈米的 DRAM 相關製程技術。

左右全球 DRAM 產業的大案  聯電有機會藉此擴大影響力
事實上,2016 年 4 月,經濟部投審會就通過了聯電和晉華的合作案,由聯電在南科研發,再移轉到晉華生產;聯電如果成功,中國和台灣將首度擁有自製 DRAM 的能力,全球 DRAM 產業的格局將因此改變,聯電也能藉此擴大在利基型記憶體市場的影響力,此役可謂非常關鍵。

但是現在,與美光的訴訟讓這起合作案變得極為敏感。中國急於取得 DRAM 的製造能力,合肥睿力、清華紫光和福建晉華三股勢力,都爭相開發 DRAM 技術。我們好奇,聯電在這場大戰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8 月 1 日,《財訊》採訪團隊赴福建晉江,直擊正在大興土木的晉華公司,一探聯電機密 DRAM 生產計畫的虛實。

車子進入晉江,迎面而來的是大批香蕉園,傳統產業才是這裡的主流,轉入一條小路後,右邊赫然出現一棟巨大的晶圓廠;《財訊》造訪時,晉華的主建築物剛剛完成,警衛室的鐵門都還沒裝上,就連一旁的旗杆都是前幾天裝的。

從外部觀察,晉華已經進入裝機階段,因為,門口不時可看到台灣啟德的搬運車,這家公司正是專為台灣晶圓廠搬運設備的搬運商;這代表,這座廠不是空殼子,已經在為生產做準備。

另一跡象是,矽品在晉華對面,也圈下一塊 44,000 坪的土地,趕工興建封測廠,很明顯的,矽品要趕在晉華一開始生產記憶體時,就拿下相關的記憶體封測商機。

問題是,聯電真能設計出 DRAM 技術嗎?《財訊》記者多次要透過聯電約訪關鍵人物,聯電資深副總經理陳正坤,但被拒絕,他也是現在福建晉華的總經理。

這天中午,《財訊》在晉華門口「堵」到了陳正坤。

陳正坤是台灣瑞晶前總經理,他經營台灣瑞晶時,這家公司是台灣最賺錢的 DRAM 廠,當時,每天下午 5 點,他就帶著年輕的工程師在廠區裡跑步,這是他激勵團隊的方式。

關鍵人物陳正坤現身》
晉華準備試產,趕工布建產能

「陳總,來這裡還跑嗎?」《財訊》記者問陳正坤,跟著他走進晉華的大樓門廳,「快要開始了」,陳正坤笑,我們走進晉華的大門,門廳裡晉華的標誌才剛剛貼上,陳正坤說,「這裡的規模應該有瑞晶的 3 到 5 倍」。規畫是,要讓產能先到位,只要試產沒問題,隨時就能進入量產!但,聯電做 DRAM 良率如何?陳正坤低調回應,「我們已經有良率」,意思是,已經能成功製造產品,只待進一步修正,提高良率。聯電 DRAM 量產,在技術上已有重大突破。

陳正坤透露,聯電研發 DRAM 的研發生產線早已在台灣南科運轉,聯電調集 200-300 名研發工程師進行實驗,「我們做研發,兢兢業業,不敢鬆懈!」他自信地說。

外傳聯電擁有晉華股份,問到這裡,陳正坤急忙否認,「這裡都是福建的」,陳正坤雖然掛晉華總經理,但他其實是從聯電借調到晉華,提供晶圓廠設計服務,讓聯電設計出的 DRAM 技術,能搭配適當的生產設備生產。而且,蓋廠要負擔沉重的成本,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座廠要價 57 億美元。只設計,不投資,對聯電目前的財務狀況來說,負擔才不會太沉重。

福建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個量產 DRAM 的地方,問題是,台灣過去也從沒在 DRAM 上取得自主開發的技術,怎麼突然在 1 年半時間,研發出自主的量產技術?

《財訊》採訪多位半導體產業人士,得到的結論是,記憶體設計和製造其實不像外界想得那麼困難,「但繞過 3 家大廠的專利保護網才困難」。過去,DRAM 生產比的是速度,誰能用半導體微縮技術,開發出新一代的記憶體,就能在同樣一片晶圓上,生產出更多、成本更低的記憶體,而且更省電,因此,在製程競賽中落後的廠商,就會因為缺乏成本競爭力被迫退出賽局。但近幾年,由於半導體微縮製程已近物理極限,記憶體線路微縮的速度也在放緩,這一點對新加入競爭的廠商有利。

試圖繞過 3 家大廠專利保護網》
晉華給聯電極大優惠,雙方各擁技術權

根據《財訊》調查,目前聯電高層認為,DRAM 技術裡,device(器件)的設計,相當於邏輯製程的 65 奈米,「這對我們很簡單」,真正難的是 module(模組)的設計,「大約是 14 奈米製程,比較難,關卡在 module 技術」。

聯電已建立起 DRAM 研發能力,並規劃出不只一個世代的產品,雖然第一代從較成熟的 35 奈米開始,但未來有能力自己研發出使用 1X 製程的產品。「DRAM 微縮的速度在放慢,」一位業界人士觀察,聯電如果能從 25 奈米切入,就能做出各式各樣的嵌入式產品,擁有巨大的商業價值,「但聯電對做一般 DRAM 沒有興趣,是為了發展代工用的嵌入式記憶體技術才加入合作案」。

關鍵在於,聯電現在改變策略,要專注發展與台積電不一樣的製程和服務,嵌入式系統用的記憶體技術對聯電未來發展十分重要,這項技術可以用在資料中心、高速運算、物聯網等領域,台積電也積極投入研發。

投入 DRAM 的另一個關鍵是,晉華給了聯電極為優惠的條件。

福建晉華拿出 3 億美元資金,替聯電買專用設備,放在南科聯電 12A 廠做研發,如果做出這項技術,晉華還會再按進度,拿出 4 億美元給聯電,最重要的是,聯電將和晉華共同擁有這項技術的所有權。為了把技術留在台灣,聯電因此把研發基地設在南科。這項技術合作案也通過投審會審查。

其中最重要的限制條件則是,「不能授權中國其他省分使用這項技術;但中國之外,聯電能自由使用這項技術。」聯電等於不用付錢,就有機會取得記憶體技術。

這項計畫早已布局多年,在馬政府時代,曾有兩岸共同研發 DRAM 技術的構想,中國方面也一直積極在全世界找合作對象。當初福建省有意與爾必達前執行長阪本幸雄合作,聯電原本只是想在阪本幸雄的旁邊蓋廠,共同採購設備,降低成本。

阪本幸雄最後「劈腿」,改與合肥合作,「新娘」跑了,福建官方就找上「媒人」,與聯電商議,「不如由聯電來做」,整個計畫前後布局至少 4、5 年。聯電是意外參與這個計畫。

過去幾年,大部分人只注意到晶圓代工之王──台積電的動向,卻沒注意,聯電開始把過去累積的半導體技術實力,拿到新的市場上「變現」。聯電如果成功,中國和台灣將有自製 DRAM 的能力,惟聯電的新策略能否成功,除了攻克技術難關,能不能打贏法律戰,才是接下來最重要的關鍵。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評析
聯電的新策略能否成功,除了攻克技術難關,能不能打贏法律戰,才是接下來最重要的關鍵。
 樓主| 發表於 2019-6-16 19:3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美光法律大戰  看 3 個重點

作者 財訊

聯電和美光打全球法律大戰,會不會對聯電未來營運投下變數?

今年 6 月,美光和聯電的法律糾紛登上《紐約時報》。目前,美光在台灣指控聯電 3 名員工和聯電竊取美光的營業祕密,在美國則同時控告聯電和晉華。聯電則拿出 2 項半導體專利,在福州反告美光侵害聯電的專利權,福州法院也以近似台灣假處分的「訴中禁令」,禁止美光在中國銷售部分產品。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光科技在訴訟中表示,聯電和晉華沒有開啟設計晶片所需的漫長旅程,而是決定採取盜竊的方式。」

聯電官方發言管道則表示,聯電有自主研發能力,嚴肅否認美光指控對這場官司,聯電很有信心。

《財訊》取得美國和台灣案件的起訴書,採訪寰瀛法律事務所執行長李立普律師,他在涉外訴訟有多年經驗。

李立普說目前 2 家公司在法律戰上是各擅勝場。「站在美光的立場,如果發現公司的營業祕密受損,他一定要告,否則就是沒盡到保護營業祕密的責任。」這場法律大戰的第一個重點,是聯電是否有授意員工偷美光的營業祕密,「聯電既然也對這名員工提告,應該是表達聯電並沒有授意員工這麼做,因此採取這個策略。」

「就像我聘一個人替我煮牛肉湯,他的原東家說他偷了食譜,在我這裡發現了食譜,也發現了牛肉湯,但這碗牛肉湯是不是就是根據食譜煮出來的?不一定。」他認為,第二個重點是,是否有直接證據證明聯電用了美光的技術。

在美國訴訟部分,李立普分析,美光是用違反營業祕密和加州民事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Civil RICO)等依據,控告晉華和聯電,關鍵仍在於是否侵犯營業祕密。

「在美國,約 90% 的訴訟最後都和解」他分析,第三個重點,是雙方談判的狀況,因為,美光在美對聯電提出訴訟,如達成和解,是可撤回的,台灣的訴訟也可能因此從輕發落。相對的,聯電在中國對美光提出侵害專利權的訴訟,讓美光部分產品在中國禁售,如果必要,聯電還能再拿手上的專利在中國控告美光的其他產品或相關客戶,擴大禁售範圍。美光要告聯電,就得把中國市場的損失也考慮進去,聯電如果把經營晶圓代工累積的專利都用上,美光也必須考慮可能的代價。

「這個訴訟就是兩個公司對營業祕密及商業策略的爭執與交鋒,本質跟中美貿易沒有直接的關係。」李立普說,最終可能還是要靠兩家公司坐下來攤牌談條件,才會盡速落幕。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評析
聯電有自主研發能力,嚴肅否認美光指控對這場官司,聯電很有信心。
 樓主| 發表於 2019-6-16 19:31: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2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和艦赴陸掛牌 洪嘉聰:聯電未來不排除減資

聯合晚報 記者張家瑋/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今日舉行臨時股東會,外界關注子公司和艦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一案,會中順利通過,股東提問董事長身兼聯電、和艦二職,如何顧及股東權益,及未來是否考慮減資,董事長洪嘉聰表示,未來仍以聯電為重,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留在台灣,且聯電不排除減資可能。

A股上市助留人才
聯電今日臨時股東會主要針對以子公司和艦為主體,赴中國A股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案進行討論,會中有有股東質疑和艦赴陸掛牌必要性,損及聯電股東權益。財務長劉啟東表示,和艦偕同12吋晶圓代工廠子公司聯芯、IC設計服務廠子公司聯暻,以和艦為主體申請發行A股,大陸子公司可吸引更多好人才,並進一步解決籌資問題。

他進一步解釋,中國半導體快速崛起,半導體搶人才情況嚴重,去年三家公司人才流失率高達15%至20%,為保持和艦等公司競爭優勢,透過A股上市提供股權連結獎勵機制,有助於吸引並留住好人才。另外,過去和艦等三家公司由母公司聯電灌輸奶水,未來透過上市籌資後,和艦、聯芯資本支出無虞,而聯電也可專注研發及擴大產能。

去年三家公司合計營收占聯電約11%,今年第2季來到15%,劉啟東說,上市籌資後,未來三家公司資本支出可順利進行,和艦8吋月產能目前6.5萬片,未來可擴增至7.5萬片,聯芯目前月產能1.7萬片,未來擴增至2.5萬片。

對於目前美中貿易戰正打的如火如荼,他表示,目前客戶投片下單確實有出現觀望,但美中貿易戰之前已經納入影響評估當中,因此,下半年實際影響不大。

另外,聯電股本高達1,262億元,未來是否考慮辦理減資,洪嘉聰表示,不排除未來辦理減資,但減資對公司財務及股東權益等各面向影響大,還需要整體通盤考量。

評析
聯電不排除未來辦理減資,但減資對公司財務及股東權益等各面向影響大,還需要整體通盤考量。
 樓主| 發表於 2019-6-16 19:33: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2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和艦自行籌資 改善聯電體質

聯合晚報 本報記者張家瑋

聯電臨時股東會通過以和艦為主體赴陸掛牌,業界認為,IPO(首次公開發行)後,和艦可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進行擴產,可有效減輕資本支出的壓力,藉以改善聯電本身的毛利問題,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但近期台灣上市櫃公司出現赴陸掛牌效應,是否造成資金出走,值得觀察。

聯電近年來改變經營策略,不再追逐先進製程技術,改以改善獲利結構為目標,過去聯電長期供輸奶水餵養和艦等三家公司,資本支出規模與台積電相比天差地遠,間接阻斷好發展機會與商機,業界認為,透過三家公司在陸掛牌自行籌資,不失為好方式,可使得聯電自有資金更為充裕,增加股東現金配息率。

法人預估和艦於A股上市將稀釋聯電股權11%,對聯電業績影響約1%,由於未來和艦、聯芯將以中國市場為主,聯電則以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為主,雙方業務不重疊,如有重疊則需付服務費給彼此。

不過,美中貿易戰影響,對和艦等三家公司造成客戶觀望,對未來IPO是否造成負面影響則需觀察,未來一大變數,而和艦上市成功,恐不利於台灣資本市場,影響KY(外國公司)類股來台掛牌意願。

評析
IPO後,和艦可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進行擴產,可有效減輕資本支出的壓力,藉以改善聯電的毛利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9-6-19 14:42: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 通過和艦赴A股上市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二哥聯電昨(2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順利決議通過轉投資子公司蘇州和艦將在大陸上海證交所以A股掛牌上市申請案。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在獲得股東臨時會通過後,聯電子公司蘇州和艦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並申請在上證上市案,會儘速提出申請。

上市案會儘速提出申請
聯電股價昨日上漲0.35元,終場以17.55元作收,成交量達38,446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9,389張。

聯電近年營運改以追求獲利為主要考量,獲得與會股東肯定,小股東發言期許經營團隊以世界先進股價為努力目標,也有有小股東提議聯電除了買回庫藏股外,還可考慮辦理現金減資。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對此表示,經營團隊會努力為股東爭取權益與福利,雖然無法預告明年股利,不過,聯電未來將會採取高配息政策。至於現金減資與買回庫藏股都會納入聯電考慮,只是辦理現金減資要視手頭營運現金與未來擴充計畫而定。買回庫藏股金額相對較少,現金減資需要較多金額,資本支出大幅減少才會考量。

聯電決定以子公司蘇州8吋晶圓廠和艦為主體,偕同廈門12吋晶圓廠聯芯,以及IC設計服務公司聯暻等,申請在大陸上海證交所以A股上市。聯電昨日召開股東臨時會並獲股東支持決議通過。有小股東問及洪嘉聰身兼聯電及和艦董事長,要如何顧及股東權益,洪嘉聰則表示未來會以聯電為重,99%的時間會留在台灣。

將有利吸引人才、籌資
聯電表示,和艦申請發行A股,主要是希望大陸子公司可吸引更好人才,並進一步解決籌資問題。聯電將儘速提出和艦上市申請,這次將發行4億股額度內新股,占和艦發行後總股本將不低於10%。

劉啟東表示,大陸半導體產業快速崛起且搶人才情況嚴重,去年人才流失率高達15~20%,為保持和艦等子公司競爭優勢,透過在A股上市並提供股權連結獎勵機制,可吸引並留住好人才,而且未來資本支出也能由資本市場籌資,聯電則可專注本業。

籌得資金後即進行擴產
由於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和艦在籌得資金後將進行擴產,由目前每月6.4萬片月產能,至明年底提升至7.7萬片。至於廈門廠聯芯今年底月產能約達1.7萬片,預計明年底將擴充產能至2.5萬片,達到經濟規模後就可由虧轉盈並挹注聯電獲利。

評析
和艦申請發行A股,主要是希望大陸子公司可吸引更好人才,並進一步解決籌資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9-6-19 14:42: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聞分析-兩岸本益比 人往高處走

工商時報 文/涂志豪

俗話說人兩腳、錢四腳,利之所趨自然錢就往哪邊跑。台股近幾年因開放現股當沖,雖然成交量明顯放大,但個股的本益比卻沒有因此提高多少。晶圓代工二哥聯電決定以轉投資的蘇州8吋晶圓代工廠和艦為主體,加入廈門12吋晶圓代工廠聯芯及山東濟南的IC設計服務廠聯暻,到大陸上證A股掛牌上市,除了籌資及吸引人才等目的外,當然也是因為台股的本益比真的過低。

聯電間接持有和艦逾98%股權,聯電再透過和艦投資廈門聯芯及濟南聯暻,所以,以和艦為主體到大陸上證A股掛牌上市,先天上已經符合A股掛牌的規定。再者,股市本來就是錢堆疊出來的市場,就算美中貿易大戰打的如火如荼,但大陸股市正在熱頭上,連MSCI都把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和艦到上海A股掛牌,本益比相必不會太差。

對聯電來說,過去和艦及聯芯的投資,都要由聯電母公司出錢出人,未來若成功在A股掛牌上市,用股票來找好人才是最具吸引力的,而且透過大陸股市也能順利籌得所需資金,未來就算要辦現增或是發行公司債,只要本益比高,要籌得百億元資金實在輕而易舉。

對聯電來說,和艦只要在A股成功掛牌,聯電手中持有的和艦股票就很有價值了,和艦上市時可以認列釋股利益,和艦股價若一飛沖天,對聯電的每股淨值的提升將大有助益,如此一來,對於聯電股價也會有一定的推升效果存在,這對龐大的聯電股東來說,自然會是好消息。

當然,每當有台灣企業要到大陸A股掛牌,總是有官員會跳出來說台股比較好。但對企業來說,台股現在的問題,就是本益比太低。以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來說,去年每股淨利13.23元,今年少說也有機會上看15元,但股價連250元都不到,不到20倍的本益比要說有多好,還真的是自欺欺人了。

台灣企業為何近幾年來不增加對台灣的投資,股市過低的本益比其實是關鍵原因之一。企業要擴大營運規模,就要增加投資支出,但要籌資最快的方法,自然是透過股市來進行現增或發債,過低的本益比只會導致籌資成本過高,同時讓企業為之卻步。所以,為何企業會轉往給予高本益比的股市掛牌,自然有其道理。

評析
和艦到上證A股掛牌上市,除了籌資及吸引人才等目的外,當然也是因為台股的本益比真的過低。
 樓主| 發表於 2019-8-3 13:49: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28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8吋晶圓代工 滿載到年底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

隨著市場進入旺季,晶圓代工需求強勁湧現,尤其以8吋晶圓代工最為緊俏,台積電(2330)、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及力晶(5346)轉投資的鉅晶電子產能均滿載到今年底,紛展開擴產計畫。

業界表示,8吋晶圓代工產能有限,少有廠商再擴產,但國際大廠紛朝委外代工發展,除了電腦與手機相關產品外,車用、物聯網與工業4.0等市場需求增加,帶動8吋成熟製程的產能需求成長,訂單多到大排長龍。

台積電在台灣擁有4座、海外2座8吋晶圓廠,聯電有7座、世界先進則有3座8吋晶圓廠,由於8吋晶圓廠因折舊已攤提完畢或大為降低,且需求孔急,各家不僅不再削價競爭,反而紛調漲代工價格,帶動獲利穩定。

台積電今年規劃產能將達1200萬片約當12吋晶圓產能,年增9%,主力的7奈米與10奈米產能將較去年倍增,8吋為主的特殊製程產能年複合成長率約17%。聯電表示,8吋廠與成熟製程目前產能滿載,正規劃和艦廠擴增1萬片,新產能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開出。

世界先進受惠面板驅動、電源管理及指紋辨識等投片量增加,產能全滿載,帶動本季營收將季增8~13%,成為同業中成長幅度最高者,世界先進看好8吋晶圓廠未來5年成長性,預計擴增8吋廠。鉅晶7萬片月產能也滿載到年底,正擴充8吋晶圓代工新廠,明年初開始量產,新廠規劃總產能5萬片。

力晶砸2780億蓋2座12吋廠
力晶創辦人黃崇仁昨也宣布將在竹科銅鑼園區興建2座12吋晶圓廠,估總投資額2780億元,目前規劃第1期2020年建廠、2022年投產,2座廠總月產能10萬片,預計共創造超過2700個工作機會。

黃崇仁看好台灣半導體競爭力
黃崇仁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半導體業仍保持領先地位,很有潛力也有競爭力,他從不唱衰台灣,也期許外界不要一直唱衰台灣,台灣擁有發展產業的優點與優勢,可以走自己的路,他不太擔心台灣半導體發展,也一點都不擔心供電問題,但提醒政府要未雨綢繆。

評析
聯電8吋廠與成熟製程目前產能滿載,正規劃和艦廠擴增1萬片,新產能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開出。
 樓主| 發表於 2019-8-4 15: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半導體展概念股/聯電、日月光 擁題材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鐘惠玲/台北報導

半導體設備展本周開展,半導體廠中製程領先的台積電,以及8吋產能滿載的聯電,以及逐季成長的封測龍頭日月光控投控等,可望為資金進駐的指標個股。

台積電因格芯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無限期暫緩發展7奈米及以下先進製力程,讓台積電先進製程少了競爭對手,未來三至五年成長動能無虞,目前市值已衝上6.7兆元。

聯電表態不投入發展10奈米先進製程技術,但是旗下和艦申請赴上海A股掛牌,吸引法人投資目光。聯電稍早宣布,旗下和艦、聯芯與聯璟等三家公司的8吋廠、12吋廠與IC設計服務資源將整合,攜手拓展中國大陸市場半導體商機。

聯電持有和艦超過98%股權,在和艦完成發行新股掛牌後,聯電持股將降至約87%,仍握有主導權。未來和艦主要承接大陸客戶訂單,其他地區客戶由聯電負責接單。

聯電今年前七月合併營收為906.98億元,年增3.3%。聯電目前8吋廠產能滿載,在12吋廠方面,成熟製程處於滿載運轉,但部分先進製程的需求較為疲軟。

日月光稍早在法說會透露,本季各項產品訂單全面升溫,封測產能季增3%至4%、稼動率季增2%至3%,毛利率與去年同期22.1%相當。下半年也呈現逐季成長。

評析
聯電目前8吋廠產能滿載,在12吋廠方面,成熟製程處於滿載運轉,但部分先進製程的需求較為疲軟。
 樓主| 發表於 2019-8-4 15:11: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聯電總經理簡山傑:台灣半導體 4優勢、3挑戰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由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主辦的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將於5日登場,聯電總經理簡山傑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人才及技術上擁有四大優勢,但未來仍面臨技術成本高、矽晶圓及8吋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等三個挑戰。

簡山傑在昨日的展前記者會中表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是居於樞紐中心的重要地位,晶圓代工全球市占率已超過6成並位居世界第一,並擁有四大優勢,包括很好的半導體人才、有獨立開發技術的能力、具經濟規模的產能、以及導入工業4.0的半導體自動化生產能力等。以人才來說,台灣的半導體人才雖然也面臨供不應求情況,但多年來已擁有很好的人才培育系統,支持半導體業持續成長。

再者,台灣半導體產業擁有獨立開發技術的能力,例如台積電7奈米製程率先量產,讓台灣在先進製程市場維持領先,至於在成熟及特殊製程上也有相當好的能力,如在微控制器(MCU)、高壓製程面板驅動IC、CMOS影像感測器、機微電(MEMS)等都有很好的技術。


此外,台灣半導體擁有龐大且具經濟規模的產能,以晶圓代工來說,已經是全球第一,市占率超過6成,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至於半導體製造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工業4.0及智慧製造做的很好,整個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十分完備,若有廠商想要生產晶片,第一個都會想到台灣的晶圓代工廠。

但簡山傑表示,台灣半導體業未來幾年要面臨的挑戰也更多,包括先進製程成本愈來愈高,8吋晶圓代工產能及矽晶圓供不應求情況恐延續好幾年,以及面臨國際半導體大廠在技術及產能上的挑戰等。

簡山傑說,先進製程的兩大驅動力包括了手機的應用處理器及基頻晶片,以及支援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的特殊應用晶片(ASIC),但先進製程成本愈高,技術難度也愈。再者,國際半導體大廠經過整併後擁有強大的技術及產能,是台灣半導體業直接面臨的挑戰。

簡山傑也指出,以產能角度來看,12吋晶圓代工的產能有過剩情況,但8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至於關鍵的矽晶圓也同樣缺貨,8吋晶圓代工及矽晶圓的供不應求情況可能延續幾年時間,也是台灣業者面臨的挑戰。

評析
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仍面臨技術成本高、矽晶圓及8吋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等三個挑戰。
 樓主| 發表於 2019-8-4 15: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漲價效應發威 聯電Q3營收戰新高

工商時報 蘇嘉維/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公告8月合併營收達131.81億元,維持高檔水準,推動今年前8月合併營收攀上1,038.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法人表示,聯電今年第三季產能利用率在接近滿載,出貨量雖與上季預估持平,但是漲價效應持續發酵,預期本季合併營收有機會寫下新高。

聯電8月合併營收達131.81億元、月減8.14%,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04%。法人表示,聯電上(8)月主要受惠於28、40奈米製程晶圓出貨表現暢旺,因此營收雖然相較前月下滑,但仍維持在相對高檔的營收表現。

聯電目前在PC、通訊等終端應用的傳統旺季加持下,產能接近滿載水位,主要生產零組件有微控制器(MCU)、驅動IC、電源管理IC及射頻IC等訂單都有不錯的表現。

聯電第三季除了受惠傳統旺季之外,還加上晶圓代工價格的利多。法人表示,由於矽晶圓缺貨漲價,為了反映成本,聯電已經對客戶調漲晶圓代工報價,漲價效應將會在本季陸續浮現,代表聯電在第三季擁有拉貨旺季、漲價等雙重效益,預期今年第三季合併營收有機會繳出歷史新高表現。

至於聯電當前最先進的14奈米製程,目前出貨占比相對偏低,不過供應鏈認為,隨著人工智慧(AI)應用的CPU、GPU市場逐步興起,加上高端應用處理器、手機基頻、FPGA、數據機晶片及5G的極高頻(mmWave)等需求起飛,聯電14奈米製程未來可望提高出貨占比。

聯電14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技術,性能已達先進製程的業界競爭水準,速度較28奈米增快55%,閘密度則達兩倍,功耗更較28奈米減少約50%。

此外,聯電目前為因應未來市場廣大的車用電子市場,也已經打造了聯電車用(UMC Auto)平台。聯電表示,解決方案由符合汽車AEC-Q100車用可靠性測試標準技術組合所構成,且生產製造廠也已經通過ISO TS-16949車用品質生產線認證,迎接未來日漸蓬勃的車電市場。

評析
聯電今年第三季產能利用率在接近滿載,但是漲價效應持續發酵,預期本季合併營收有機會寫下新高。
 樓主| 發表於 2019-8-4 15:12: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9月15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老三併老二? 傳聯電可能併購格羅方德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隨著全球第2大晶片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先前宣布將無限期暫緩7奈米計劃,有消息指出,持股9成以上的阿布達比創投基金(ATIC)正在為格羅方德尋找潛在買家,其中,全球第3大晶片代工廠聯電(UMC)有意收購。

據微信公眾號《芯榜》報導,面對格羅方德退出7奈米計畫,讓競爭對手逐漸超車,有消息指出,ATIC意識到晶圓廠不是光燒錢就可存活的行業,使ATIC開始為格羅方德尋找買家,希望在該公司價值下跌前趕緊賣出。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聯電已表示,不評論市場謠言,如有進行收購,會依規定對外公告。

報導也指出,聯電若持有CMOS、FinFET和FD-SOI等產品,更可望在業界保持領先,

報導也引述多位中國半導體投資人指出,事實上,中國對於對格羅方德的晶圓廠很有興趣,其中包括大基金、紫光、中芯國際等都有意接觸,但受限於併購需看美國臉色,即便有興趣,也無力出手,但台灣聯電若出手,可望消除美國疑慮,加上背後有中資支撐,可創造3贏的局面。

報導也指出,聯電長期以來與中國關係良好,蘇州設立的和艦科技將聯合廈門聯芯集成、IC設計服務公司聯暻半導體一併在A股上市,使其取得更多資金來源,提升資產規模擴充實力。

評析
聯電已表示,不評論市場謠言,如有進行收購,會依規定對外公告。
 樓主| 發表於 2019-8-9 14: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8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8吋晶圓 中廠投產是變數 考驗接單能力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8吋晶圓代工今年供不應求,晶圓代工廠不僅調漲代工價格,還可挑客戶與挑獲利較高的產品優先生產,排擠到毛利相對較低的驅動IC,手機盛行的面板驅動與觸控整合單晶片(TDDI)處於缺貨狀態。不過,隨著12吋晶圓代工廠加入生產TDDI行列增多,明年8吋晶圓代工廠滿載盛況,將看各家接單能耐而定。

8吋晶圓代工受惠物聯網、車用等需求,各家今年持續產能滿載,毛利低的驅動IC則遭到排擠,尤其智慧型手機走向18比9全螢幕為發展主流,帶動TDDI需求躍增,但晶圓廠產能嚴重不足,致使TDDI也處於缺貨狀態。

產能滿載加上矽晶圓持續漲價,8吋晶圓代工廠今年陸續調漲代工價格,例如聯電(2303)今年年中就因應矽晶圓成本高漲、客戶需求強勁之際,一次性的調漲8吋晶圓代工價,客戶端傳出最高漲幅達20%。

世界先進最樂觀 未來5年都看好
聯電評估台灣幾座8吋廠已塞滿,無法再擴產,已決定在中國和艦廠擴增1萬片產能,從月產能6萬片提高到7萬片,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擴產。不過,8吋代工價格較低、12吋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未達滿載,不影響聯電毛利與獲利。

世界先進(5347)原本計畫投資12吋新廠,但評估8吋晶圓代工在未來5到8年仍有樂觀前景,投資成本也相對較少,將改在桃園南崁三廠用地擴充無塵室、添購設備,估每月可增加8吋產能2.5到3萬片。

中國業者投產 成明年最大變數
不過,外資法人認為,中國半導體業也有新增8吋晶圓代工產能,近期8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已有出現鬆動約5%現象,明年第1季淡季的產能利用率還會進一步降低,尤其明年全球半導體成長趨緩,可望從今年成長14%降為僅成長0%到5%,這將考驗各家晶圓廠的接單能力。

評析
隨著12吋晶圓代工廠加入生產TDDI行列增多,明年8吋晶圓代工廠滿載盛況,將看各家接單能耐而定。
 樓主| 發表於 2019-8-25 10:37: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Q3營收創新高 聯電符預期 世界先進超標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及世界先進昨(9)日公告第三季營收。聯電第三季合併營收以393.87億元創下季度營收新高,較第二季微幅成長並符合預估值。世界先進的晶圓三廠9月初雖受停電影響,但第三季合併營收達77.49億元,仍超越財測目標並創季度新高。

聯電因客戶端去化庫存導致9月合併營收月減10.1%達118.56億元,約與去年同期持平。第三季合併營收393.87億元,僅季增0.5%,但仍創季度新高,年增則為3.5%。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達1,157.35億元,年成長2.7%。

聯電總經理王石日前表示,聯電第三季的需求持平,主因來自於智慧型手機產品在市場上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以及美中貿易緊張加劇了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

世界先進位於桃園的晶圓三廠9月初發生無預警停電,導致該廠生產線停擺,公司因此將季度營收目標下修3億元至73~77億元,毛利率預估值則調降1個百分點至35~37%。

不過,因為8吋晶圓代工產能仍供不應求,加上順利調漲代工價格,世界先進公告9月合併營收月增1.1%、年增17.4%,達26.43億元,續創單月新高。第三季合併營收季增9.9%、年增21.1%,達77.49億元,再創季度新高,也超過先前財測區間。

世界先進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達212.2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5%。

法人表示,聯電第四季12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恐因客戶庫存去化而下滑,但8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仍維持滿載,第四季營收預期仍有機會維持第三季水準。

評析
因智慧型手機產品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及美中貿易緊張的不確定性,聯電第三季的需求持平。
 樓主| 發表於 2019-8-25 10:37: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小摩翻空半導體 降評聯電、日月光投控

工商時報 簡威瑟/台北報導



摩根大通證券加入戒慎看待半導體族群後市陣營,調降聯電(2303)、日月光投控(3707)投資評等至「劣於大盤」與「中立」,雖不若摩根士丹利、里昂證券大舉下修研究範圍內半導體股,但小摩是過去兩個月來第三家翻空半導體景氣的外資券商,產業趨勢反轉已然定調。

摩根大通在7月時,見到半導體產業疑慮浮現,與大摩、里昂相似,最近都看到更多負面訊號。摩根大通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指出,大陸智慧機市場持續萎靡、晶圓砍單、封測需求弱,加上大陸通路商庫存持續堆積,這四大因素預告明年上半年半導體產業景氣疲軟,整個亞洲的邏輯半導體公司,都必須嚴陣以待。

小摩對聯電的推測合理股價,從17.5大砍到12元,保守看待的理由如下:1.原本供應吃緊的8吋晶圓,自今年第4季後半~明年上半年轉為供過於求。2.聯電28奈米製程產能利用率僅25~30%,依舊深陷虧損窘境。3.不少12吋晶圓廠陸續建置,且鎖定40~90奈米製程,12吋晶圓有供過於求的潛在威脅。

日月光投控常被市場視為安穩避險標的,然就在里昂證降評之後,小摩昨也揮刀,認為在邏輯半導體產業下行的環境中,IC封測與材料的營收表現也不會太好看,將壓抑日月光投控毛利率。

所幸,摩根大通仍在半導體逆風中,看到部分亮點。首先,儘管台積電面對非蘋陣營、整體半導體需求弱的壓力,但明、後年受惠7奈米製程帶動,營收成長仍可期,持續看好後市;聯發科則有毛利擴張、持續努力轉型的利多,現在股價位階已遭超賣,維持「優於大盤」投資評等。

回顧過去兩個多月以來,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看後市都越來越保守,而且研判還看不到轉佳跡象,對照目前半導體族群股價表現,示警絕非無稽之談。

評析
小摩是過去兩個月來第三家翻空半導體景氣的外資券商,保守看待聯電、日月光投控。
 樓主| 發表於 2019-8-25 10:37: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16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晶圓代工競爭激烈 2022年前有定價壓力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預測,未來5年全球大概只有3家晶圓代工廠有能力量產採取先進製程的晶圓,分別是台積電(2330)、三星電子與英特爾,3家業者勢必會激烈競爭,預估到2022年為止,晶圓代工市場恐面臨定價壓力。

IC Insights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若以8吋晶圓來計算,台積電、格羅方德、聯電(2303)與中芯國際等4大晶圓代工廠的每片晶圓平均營收,今年料將達1138美元,與去年的1136美元大致持平。不過該金額自2014年達到高峰1149美元後,便一路緩跌至去年。

報告預測,台積電今年的每片晶圓平均營收將達1382美元,比格羅方德的1014美元高36%,聯電僅有715美元,僅為台積電的近半。今年台積電更是4大晶圓代工廠中,唯一一家每片晶圓平均營收高於2013年的業者,成長率達到9%;但格羅方德、聯電與中芯國際今年的每片晶圓平均營收,預料會比2013年下滑1%、10%與16%。

IC Insights表示,先進製程技術對專業晶圓代工廠的營收成長非常重要,0.5微米8吋矽晶圓每片平均營收只有370美元,20奈米以下12吋晶圓每片平均營收卻達6050美元,兩者相差了16倍以上。即使以每平方英寸的平均營收相比,差距也相當大,0.5微米製程技術與20奈米以下製程技術,前者的平均營收為7.41美元,遠遠不如後者的53.86美元。

製程領先為台積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該公司2013年至今年每片晶圓平均營收的複合年成長率來到2%,優於格羅方德、聯電與中芯國際的-2%。

評析
台積電今年的每片晶圓平均營收將達1382美元,比格羅方德的1014美元高36%,聯電僅有715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8-25 10:38: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穩懋、聯電本周法說 談展望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陳昱翔/台北報導



本周科技法說焦點在砷化鎵大廠穩懋與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分別於23日與24日舉行,後續營運展望均受外界關注。

聯電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157.35億元,年增2.7%,上半年每股純益(EPS)為0.58元。外界關注在整體半導體景氣出現雜音時,該公司本季的營運走勢。聯電先前提到8吋廠產能滿載,但12吋廠方面如較先進的28奈米製程等,需求則相對疲軟。

另外,聯電先前已通過旗下和艦申請赴上海A股掛牌案,相關申請進度也是外界注意的焦點。目前聯電持有和艦超過98%股權,未來和艦發行新股掛牌後,聯電對其持股比重預期將降到約87%。

穩懋在法說會上除了公告上季營運表現外,預期也將釋出第4季展望以及明年布局重點。

穩懋上半年EPS3.9元,較去年同期3.08元成長,在前次法說會上曾釋出保守展望,主要原因來自美中貿易戰影響網通客戶拉貨動能,但對3D感測元件的業務表現仍充滿信心。

穩懋前三季營收130.85億元,年增14%,符合先前預期。法人認為,儘管大環境變化快速,但下半年為科技產業傳統旺季,預料穩懋營運有機會在本季止跌回升。

評析
聯電先前提到8吋廠產能滿載,但12吋廠方面如較先進的28奈米製程等,需求則相對疲軟。
 樓主| 發表於 2019-8-25 10:39: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8-31 15:04 編輯

轉貼2018年10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出貨走緩 聯電Q4營運有壓

工商時報 涂志豪/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昨(24)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3季合併營收達393.87億元創歷史新高,但因業外提列轉投資損失及匯兌損失,導致獲利下滑,每股淨利0.14元,低於市場預期。

聯電預估第4季晶圓出貨季減4~5%,平均美元價格亦季減4~5%,法人推估營收將較上季下滑1成以內。

聯電公告第3季合併營收季增1.4%達393.87億元,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4.5%,平均毛利率17.6%優於預期,因營業費用提升,營業利益季減23.5%達24.35億元,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49.5%,但因業外提列轉投資損失及匯兌損失,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季減53.0%達17.2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0.5%,每股淨利僅0.14元。

聯電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達1,157.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平均毛利率15.8%低於去年同期,但代表本業獲利能力的營業利益達63.8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87.8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7%,每股淨利0.73元。

對於第4季展望部份,聯電預估晶圓出貨量季減4~5%,平均美元價格季減4~5%,平均毛利率預估達15%,產能利用率將介於87~89%之間,今年資本支出11億美元。

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第3季整體的產能利用率來到94%,出貨量為180萬片8吋約當晶圓,在8吋與12吋成熟製程的產能利用率持續滿載運作下,也幫助第3季創造出新台幣101.6億的現金流量。此外,聯電還看到電腦相關應用的需求增加,抵消了部分通訊市場的衰退。

王石指出,長期來看,工業應用市場和汽車領域的需求仍將持續不斷增長。美商朗格公司是一家提供高性能電源和感應器解決方案的領導企業,剛與聯電簽訂一份長期合作協議,以確保該不斷增加的晶圓需求能獲得長期產能的支持。從長遠角度來看,各式各樣的關鍵半導體元件,將繼續在聯電的特殊製程的晶圓專工業務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王石表示,第4季因為中低階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持續走弱,預計晶圓需求將會趨緩。

評析
聯電第4季因為中低階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持續走弱,預計晶圓需求將會趨緩。

 樓主| 發表於 2019-8-31 15:04: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5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Q3獲利意外腰斬 聯電Q4出貨也看淡

聯合晚報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半導體產業今年下半年轉淡,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先前雖然已預期第3季營運不會有旺季表現,不過,公司公布第3季獲利較上季腰斬,仍讓市場頗為意外,對於後市,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由於美中貿易戰、手機銷售情況不佳等因素,預期第4季晶圓需求將再趨緩。

聯電第3季合併營收393.9億元,季成長1.4%,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4.5%。產能利用率自第2季的97%降至94%。單季營收,季增 1.4%,改寫單季營收歷史新高紀錄。

聯電第3季毛利率17.6%,較第2季拉升0.4個百分點,但是因營業費用增加,加上業外損失擴大,且所得稅費用也增加,因此,第3季歸屬母公司淨利滑落至17.2億元,較上季大減53%,單季每股純益0.14元。

聯電前三季合併營收1157.35億元,年增2.7%,毛利率15.8%,低於去年同期的18.4%,累計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為87.8億元,年增11.7%,前三季每股純益0.73元。

對於後市聯電看法並不樂觀,王石表示,由於中低階智慧手機銷量持續疲弱,加上美中貿易戰的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原油價格上漲及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大環境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因此,王石預期,第4季晶圓需求恐將趨緩。

此外,王石預期,聯電第4季產能利用率將跌破九成,將滑落到87%至89%,晶圓出貨量將季減4%至5%,產品平均售價將下滑4%至5%。

評析
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由於美中貿易戰、手機銷售情況不佳等因素,預期第4季晶圓需求將再趨緩。
 樓主| 發表於 2019-10-9 20:27: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5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聯電第4季展望不佳 6家外資下修目標價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5日電

晶圓代工廠聯電預期第4季產能利用率將跌破9成,晶圓出貨量季減4%至5%,共6家外資下修目標價,最高13.5元、最低10元;其中2家給予中立或持有評等,4家評減碼或賣出。

聯電股價今天開低跌破12元後,盤中雖緩步回升至12.25元附近,但至11時50分為止,跌幅仍超過3%。

日系外資表示,聯電預估第4季出貨量及平均售價將季減4%到5%,反映出40奈米以下製程需求走低,也代表聯電身為第二級晶圓代工廠難以避免總體經濟影響需求,加上聯電28奈米產能過剩將持續到2019年,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從14.2元下修到13.5元。

港系外資認為,聯電今年第3季營業利益優於預期,但業外損失導致每股盈餘(EPS)略低;考量聯電審慎規劃先進製程的資本支出、庫存調整及整體產業的28奈米產能過剩,聯電2019年上半年獲利恐呈現年減趨勢,將聯電投資評等從「買進」降至「持有」,目標價從17.6元下修到13.3元。

美系外資維持聯電「中立」評等,目標價從15.4元調降到13.3元;另一家美系外資重申「減碼」評等,目標價從12元下修到11元。歐系外資維持「賣出」評等,目標價從12元調降到11.5元。亞系外資重申「劣於大盤」評等,目標價從11元下修到10元。

國內投顧指出,12吋晶圓代工市場的同業捉對廝殺,持續影響聯電獲利能力,重申對聯電審慎看法;有鑒於未來28奈米競爭恐日趨嚴峻,建議投資人觀望後市,維持聯電「持有」評等,目標價由15.5元下修為13.2元。

評析
聯電審慎規劃先進製程的資本支出、庫存調整及整體產業的28奈米產能過剩,19年上半年獲利恐呈年減
 樓主| 發表於 2019-10-9 20:28: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2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晉華投資矽電 取得二成股權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封測大廠日月光(3711)25日代子公司公告,大陸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將投資該公司旗下的矽品電子(福建)(以下簡稱矽電),並持有其二成股權。據了解,晉華與矽電未來將在DRAM封測領域展開合作。

晉華於2016年初成立,著手建置12吋廠,並與台廠密切合作,先是與聯電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開發DRAM相關技術,預計將應用於利基型DRAM生產,如今也與矽電攜手,將共同合作DRAM封測業務。

晉華第一期將投資矽電2,250萬美元(折合約新台幣6.97億元),矽電資本額將因此提高到約1.12億美元,其中晉華約占二成。未來視矽電的資金需求,日月光與晉華對矽電可能持續分次按比例增資。

針對晉華投資矽電,日月光表示,主要是藉由投資策略結盟,可有效穩定訂單,深化矽電與主要客戶的產銷合作關係。

評析
晉華將投資矽品電子(福建),並持有其二成股權,晉華與矽電未來將在DRAM封測領域展開合作。
 樓主| 發表於 2019-10-9 20:28: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中興翻版  美封殺晉華

工商時報 李書良、涂志豪/綜合報導



在全球對11月底中美元首峰會抱持高度期待之際,昨(30)日驚傳美國商務部將中國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以國安為由,禁止美國企業對晉華進行技術輸出。中美貿易戰陰霾不散,此案儼然成為另一樁「中興禁售案」,恐將使得中美科技戰場的角力更趨白熱化。

由於聯電及日月光投控是晉華合作夥伴,市場關注對兩家半導體廠是否造成影響。聯電昨對此表示,將持續為晉華開發技術,雙方合作計畫並不受影響。日月光投控亦表示,子公司矽品在福建設立的矽品電子雖獲晉華入股2成,但該廠定位是爭取華南地區封測訂單,所以不會受到影響。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指出,福建晉華大量生產的DRAM性能源於美國技術,如今卻威脅美國軍用系統晶片供應商的「長遠經濟生存能力」,美企之後必須持有特定許可證,才能向福建晉華出口零件、軟體和技術產品。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在聲明中形容,「當外國企業的活動牴觸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時,我們會採取強硬行動維護國安」;這項出口禁令,將限制晉華「威脅美軍系統重要零件供應商的能力」。

晉華於2016年2月成立,當年投入370億元人民幣建立生產線,希望生產中國自行製造的晶片。半導體是中國最大進口商品之一,也是成中國依賴美國技術的指標,美方此舉已對中國相關產業投下震撼彈。

由於福建晉華與美國最大記憶體芯片製造商美光(Micron)的訴訟曾見諸報端,一度成為美中貿易談判中的內容,因此外界對該公司並不陌生。

晉華原訂明年初可以幾千片的規模進入投產,拿下中國首家量產DRAM的榮譽,此時卻遭美方制裁步上中興後塵,公司布局勢必被打亂。同時,按照中興通訊遭到禁售令的前例來看,台灣相關科技廠商如聯發科等,也被要求在未獲得美方許可下,不得銷售相關零組件給中興,後續將牽連多大?市場高度關注。

對美方的最新動作,中國商務部昨晚回擊,中方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反對美實施單邊制裁、干涉企業展開正常的國際貿易與合作。美方應採取措施,立即停止錯誤做法。

今年稍早,美方對中興祭出禁售令,最終中興在繳交14億美元罰款與保證金,並全面撤換公司高層後才獲解禁,中興因此元氣大傷。昨日即有分析指出,美新一波對晉華的制裁,亦可視為今年美光(Micron)與福建晉華及其合作夥伴聯電的侵權官司敗訴後,發起的報復行動。

評析
此案儼然成為另一樁「中興禁售案」,恐將使得中美科技戰場的角力更趨白熱化。
 樓主| 發表於 2019-10-9 20:2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聞分析-晉華DRAM之路遭一刀斬斷

工商時報 文/涂志豪

美國商務部將中國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美國企業必須持有特定許可證,才能向晉華出口零件、軟體和技術產品。在此一情況下,等於禁止美國企業將重要半導體設備賣給晉華,因此晉華的DRAM要量產遙遙無期。

大陸政府要建立自有DRAM供應鏈,由大陸官方成立的大基金提供資金,吸引許多大陸及台灣人才登陸設立DRAM廠,其中較具規模的投資案,包括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福建晉華、合肥長鑫等三家業者,不過,長江存儲後來轉進NAND Flash市場,DRAM投資已擱置。

合肥長鑫與當年承接部分奇夢達(Qimonda)技術資產的兆易創新合作,號稱已開發出19奈米DRAM,不過能否實際進入量產階段仍屬未知。至於福建晉華是在2016年與聯電合作,由聯電開發DRAM相關製程技術,再交由晉華生產,聯電則取得技術授權金。

以進度來看,福建晉華建廠速度最快,聯電亦派出副總經理陳正坤擔任晉華總經理,但後來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對晉華及聯電提起侵權訴訟。由於正值美中貿易戰正打的如火如荼之際,美國商務部將晉華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等於一刀斬斷了晉華DRAM之路。

事實上,要興建晶圓廠不難,但關鍵設備幾乎都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要建置完整的DRAM生產鏈,除了光罩及微影設備外,其它設備都要向應用材料、科磊(KLA Tencor)、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等美國設備大廠採購。所以,美國禁止設備廠賣機台給晉華,晉華要量產DRAM基本上已經不太可能。

對晉華來說,當然也能向其它非美國半導體廠購買二手設備,再自己組裝成DRAM生產線,不過這個方法難度很高,而且,包括歐盟、韓國、日本、台灣、新加坡等地區的半導體廠,也不敢因賣舊設備給晉華而得罪美國。由此來看,大陸想要建置自有DRAM供應鏈,在未來3~5年之內已難達成目標。

評析
在此一情況下,等於禁止美國企業將重要半導體設備賣給晉華,因此晉華的DRAM要量產遙遙無期。
 樓主| 發表於 2019-10-9 20:29: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聯晉美恩怨糾葛 美政府反擊

工商時報 楊日興/綜合報導



近年「聯晉美」互相控訴侵權引起軒然大波,此前在判決屈居下風的美光,終獲美國政府撐腰。看準晉華對美產品技術依賴極深,美國商務部藉由禁售令,從外部痛擊晉華及中國製造2025的進展,也收對美光官司、中美貿易戰重要籌碼之效。

2017年初美光控訴聯電與其合作夥伴晉華有竊取技術嫌疑,認為公司員工遭挖角,並將美光技術帶到聯電與晉華。台中地檢署經調查後,在同年8月起訴美光離職員工與聯電。美光也於12月在加州提起民事訴訟。

但隨後聯電與晉華卻在福建反控美光侵權,當地法院更在今年7月要求美光在大陸停售26款產品,使在中國市場銷售占比大的美光承受巨大損失,影響近期財務表現。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光案引起美國政府關注,隨後8月的中美副部長級磋商中,將美光案放上檯面,但當時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淡化此案,並稱美光和晉華就像兄弟,打架難免。

或許是美光案加上同期高通併購案因中國破局等影響,使得美國有意展開反擊。晉華雖與聯電有技術合作,但還是極度依賴美國供應商,使其陷入當初中興通訊的困局。

集微網引述招商電子分析師說法稱,晉華正處於裝機驗機的關鍵階段,但設備商科林半導體、軟體所仰賴的IBM等美商均因禁售令切斷聯繫,產線恐怕要等該案和解後才能繼續採購建設。

值得注意還有,美光7月遭福州中院所下達的為「臨時禁令」,代表當地法院尚未判決美光侵權。故美國此次透過對晉華的禁售令,在企業層面為美光增加日後重新在中國銷售的可能,在國家層面則打擊如「中國製造2025」等計劃,增加美國在貿易戰中籌碼。

事實上,此前美光曾因限制設備廠供貨給晉華,遭中國商務部約談,今年6月中商務部更認為美光等DRAM三巨頭涉嫌操弄價格,對其展開反壟斷立案調查,卻也透露出中國DRAM實力不足之處,為此,紫光2015年曾重金求購美光但落空。稍早即有伯恩斯坦分析師稱,大陸本土的長江存儲產品根本是抄襲三星。

評析
晉華雖與聯電有技術合作,但還是極度依賴美國供應商,使其陷入當初中興通訊的困局。
 樓主| 發表於 2019-10-9 20:30: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0月3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中興第二 美對陸廠晉華祭禁售令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繼中興通訊後,美國美國商務部周一(29日)宣布,考量維護國家安全,將中國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這項禁令昨(30)日生效 。晉華正密集進行裝機作業,計畫生產DRAM商品,美方此舉衝擊大陸發展DRAM腳步;市場指出,合肥長鑫可能是下一個被制裁對象

商務部指出,晉華的新記憶體產品,威脅美國軍用系統晶片供應商的長遠經濟生存能力,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構成「重大風險」,美國必須採取強硬行動維護國安。根據規定,晉華被列入清單後,美國供應商想要對晉華銷售軟體、技術等各類商品,都必須取得授權,且政府有權禁止銷售。

半導體業者表示,大陸全力發展DRAM,晉華是指標業者,台灣的聯電是技術授權夥伴,福建晉華總經理陳正坤曾任職美光台中廠總經理,他從美光跳槽至聯電,推動「重返記憶體」專案計畫,聯電還為晉華在南科設立一條試產線,支持晉華發展DRAM。這些動作早已被美光盯上,在美中台三地對聯電和晉華展開司法控訴,並在美國加州提告。

聯電在大陸對美光展開反控,稍早中國大陸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美光侵犯聯電半導體製程專利,聯電勝訴,禁止美光副牌英睿達(Crucial)共29項產品在中國大陸製造及銷售。當時半導體業就傳言,這項判決擴大中美貿易磨擦,很快會拿晉華開刀。

上次美方祭出封殺令,禁止中興通訊的供應鏈銷售元件,幾乎讓中興「Shut Down」。從時機來看,美國出手速度相當快,美國商務部選在晉華還有至少一半以上的機台還未裝設前出手,以國安為由,限制美國相關零組件和設備賣給晉華,讓晉華動彈不得。

聯電昨天回應,只協助晉華開發產品技術,不受美國對晉華的封殺令影響。但半導體業者表示,這項禁令,正中晉華生產DRAM核心,美商應材、科林研發等大廠商品輸出到大陸受衝擊,日商設備廠也會卻步,相關矽晶圓廠更不敢賣料給晉華。即使有中央或地方的龐大財力支持,晉華也動彈不得,將使中國大陸發展DRAM腳步受到重擊。業者指出,被美光盯上的合肥長鑫,可能會是下個中美貿易戰制裁對象,相關骨牌效應將重擊大陸半導體產業。

評析
晉華正密集進行裝機作業,計畫生產DRAM商品,美方此舉衝擊大陸發展DRAM腳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