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總經;進出口統計 – 甩五窮六絕 5月出口豔陽高照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9-21 11:4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幣今年貶輸韓元 不利出口

工商時報 呂清郎



8月以來中美貿易戰火猛,新台幣連日重跌後止跌回升,統計今年以來累計對美元貶幅2.39%,但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的幣值跌更兇,對美元重摔8.17%,將不利台廠出口價格競爭力。

新台幣7日收在31.487元,升值2.3分,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總成交量則縮小至11.565億美元。根據匯銀統計,對照2018年底封關價30.733元,新台幣今年以來累計對美元跌了7.54角或2.39%。

期間主要亞幣漲跌互見,包括泰銖、日圓、印尼盾、菲律賓披索各升值5.04%、3.87%、2.30%、0.52%,馬元、星幣、人民幣、韓元等各貶值0.67%、1.15%、2.49%、8.17%。

匯銀主管表示,從去年10月美國總統川普對大陸貿易戰開火以來,匯市一直隨雙方打打停停而波動,期間新台幣相對穩定,大多均位在主要亞幣的中間段,累計今年貶幅不到2.5%,央行認為這有利於廠商掌控進出口價格。

但反觀我國主要出口競爭對手的南韓,韓元今年以來對美元累計貶幅逾8%,與新台幣貶幅差距高達5.5個百分點以上,將不利於台廠出口價格競爭力。

觀察外資亞洲布局,台灣與南韓是兩大重點市場。匯銀主管指出,中美貿易戰引發資金撤出新興亞洲市場時,新台幣及韓元的反應均大於其他亞幣,波動幅度甚至超越戰火核心的人民幣。

不過今年以來,央行全力穩定新台幣匯率,防止引發整體金融市場失序,結果雖然盡到職責,副作用卻是新台幣出口報價競爭力不如韓元。

匯銀主管強調,中美貿易戰火肆虐下,新台幣5月在短時間內重貶,6月又在短時間內狂升,由於都可能引發匯市失序風險,央行也連續兩個月進場調節。目前市場看法普遍認定,中美貿易是一場長期拉鋸戰,後續時不時都可能再引爆,新台幣將是延續相對穩定的基調不變,因此,預料落後韓元的貶幅,恐怕到年底也追不回來。

評析
今年以來累計對美元貶幅2.39%,但南韓幣值跌更兇,對美元重摔8.17%,將不利台廠出口價格競爭力。
 樓主| 發表於 2019-9-21 11:45: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機械外銷 衰退幅度擴大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美中貿易戰威力不減,台灣機械公會昨(7)日公布今年前七月台灣機械出口值為1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6.5%,若依新台幣計價為4,633億元,則較去年同期衰退2.3%,衰退幅度有擴大趨勢。

台灣機械7月單月出口21.4億美元,月減4%、年減9.6%;以新台幣計666億元,亦較去年同期衰退7.9%。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則不諱言,今年機械出口面臨近年來最嚴峻挑戰。

柯拔希指出,今年前七月台灣機械主要出口市場幾乎全面衰退,包括出口大陸衰退15%、香港衰退18%、歐洲衰退2%、日本衰退0.8%、韓國衰退22%、印度衰退8%、土耳其衰退25%;成長的為美國成長5%、越南成長1%,新加坡成長9%等。

柯拔希表示,機械前七月出口達150億美元,平均每月21.4億美元,與去年平均每月出口22.8億美元有些差距,較去年同期衰退6.5%。

進一步分析前七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10億美元,其中減少代表國家,大陸占71%最多,其次為香港占7%,歐洲占5%,東協占9%。

情況較好的是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如果依新台幣計算,則衰退2.3%,匯差增加了4個百分點以上。

另依產品類別分析,今年前七月工具機出口1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1.9%,電子機械出口23.1億美元、衰退5.6%,塑橡膠機械出口5.76億美元、衰退17%,紡織機械出口5.0億美元,衰退17%。

柯拔希說,業界正在接第4季訂單,但令人擔憂的是新台幣對美元,相對韓元、歐元對美元仍是強勢貨幣,業者利益均被匯率侵蝕,業界強力建議政府,新台幣匯率應貶到32至33元,才有助市場競爭。

評析
今年前七月台灣機械主要出口市場幾乎全面衰退,包括出口大陸衰退15%、香港衰退18%
 樓主| 發表於 2019-9-22 15:26: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商回流「大補帖」 進出口添動能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台商回流成為進出口「大補帖」。財政部昨(7)日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共有98家台商返台投資,這些廠商7月出口年增率20.1%,進口資本設備年增幅度達34.1%,表現都高於平均水準,官員分析,隨台商回流投資逐步落實,對於出口挹注及進口資本設備的成長,將可樂觀看待。

經濟部「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截至今年7月底是98家台商回流,投資金額4,973億元。財政部統計處指出,觀察98家回台廠商進出口概況,今年7月這些廠商出口年增率為20.1%,前七月平均出口增幅14.1%,相較全台7月出口年減0.5%、前七月年減3%,回流設廠明顯帶動出口量能。

此外,進口資本設備是台商是否落實投資的指標之一,觀察98家廠商進口資本設備情形,7月年增34.1%,前七月平均增幅也有10%。

財政部官員表示,雖然有些資本設備進口可能是既定投資,但隨回流投資逐步落實,對進口資本設備成長將可抱持樂觀態度,整體而言,台商回台投資落實,對出口、投資及就業都將形成正向循環,帶動經濟成長。

而經濟部進一步統計到8月2日,累計102家台商回流、達5,047億元投資額,新增逾4萬3,900人就業機會。

評析
隨台商回流投資逐步落實,對於出口挹注及進口資本設備的成長,將可樂觀看待。
 樓主| 發表於 2019-9-22 15:26: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8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我7月出口 四小龍中減幅最小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翁至威/台北報導

我國七月出口由紅轉黑,財政部統計處昨天公布七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外界原預期應會微幅成長,但七月出口二八二億美元,年減百分之○點五。

財政部表示,比起上半年減幅已明顯縮小,也是亞洲四小龍及日本出口減幅最小的國家。

財政部公布,今年七月出口二八二億美元,年減百分之○點五;累計前七月出口金額一八六四點三億美元、年減百分之三。進口金額二四六點四億美元,年減百分之五點四;累計今年前七月進口一六二九點二億美元,年減百分之○點八。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接下來進入電子業旺季,但國際情勢變化莫測,美中或日韓貿易戰皆尚無定局,不排除會干擾旺季節奏。但若加上台商回流、轉單效應,正負因素互抵後,預估今年八月出口年增率可能在負○點五到一點五之間。

蔡美娜表示,七月出口略減主要是反映美中貿易關係起伏不定,導致全球經濟成長缺乏足夠動能,國際原物料價格連帶下修;不過台商回流加上美中貿易戰轉單效應,也成為挹注出口的重要力量。

觀察亞洲四小龍及日本最新月份出口統計,南韓、新加坡、香港及日本最新月份減幅分別為百分之十一、百分之十點三、百分之八點八及百分之五點九,相較之下,我國出口減幅唯一呈現明顯收斂。

蔡美娜指出,電子產品是出口主力,最具代表性的廠商台積電,在七月法說會上表示,下半年有來自5G布局、新興商機或對於七奈米晶圓需求以及其他高階智慧型手機出貨。由此推測,下半年出口規模值應還是會逐季走高,出口可望逐漸回穩。

七月出口產品一大亮點為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規模三十六點九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最高紀錄。

評析
七月出口略減主要是反映美中貿易關係起伏不定,導致全球經濟成長缺乏足夠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9-9-22 15:2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8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日韓貿戰轉單台灣?學者:效益有限

聯合報 記者張語羚/台北報導

日韓貿易戰升溫,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上周通過將南韓從貿易優惠國「白名單」移出,昨天正式公布,二十八日起對南韓出口管理將更嚴格,日本也表態可能轉向台灣下單半導體。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台灣半導體主力為晶圓IC,南韓則是記憶體,產品屬性大不相同,就算真的可以轉單,效益也不會太大。

日本政府將南韓從貿易優惠國「白名單」移出後,未來日本出口企業有關工作機械、碳纖維等可能轉用於軍事用途的產品,需通過個別出口契約申請才能出口到南韓。

孫明德提醒,日韓雙方互將對方自「白名單」中剔除,導致供貨不穩定,恐促使台灣廠商下單速度增快,提高庫存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提升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加上美中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台灣不宜太過樂觀看待日韓貿易戰。

孫明德也指出,南韓科技業主力是快閃記憶體,台灣則是以台積電為首的晶圓封裝測試,兩者並不相同,且南韓出口半導體占全球逾百分之七十的市場,日本就算要轉向台灣下單,也無法完全遞補南韓的缺口。

以我國晶圓代工為例,他指出,就算轉單也需要時間,由於事關產品認證、客戶態度、原料備貨等,首次合作至少要兩年前開始洽談,並非今天說要轉單,明天就可以順利完成轉單。

據悉,經濟部正蒐集及分析日韓貿易戰對台灣可能帶來的衝擊。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目前無法肯定轉單效果變大或變小,主要是日本並未說明可能轉單到台灣的產品、規格、排程等,且半導體僅是一個通稱,關鍵還是要清楚何種產品轉單,才能評估是否對台灣帶來好處。

楊志清說,台灣半導體業確有供貨能量,且資訊通訊軟體產業也樂意配合開發,但要視日本業者需求而定,目前僅看到大項目,尚未有細項。

評析
台灣半導體主力為晶圓IC,南韓則是記憶體,產品屬性大不相同,就算真的可以轉單,效益也不會太大。
 樓主| 發表於 2019-9-22 15:27: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貿易戰效應…我對美中出口占比 一增一減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在美中貿易戰影響下,我國主要出口國家占比情形也出現顯著變化。據財政部統計,前六月對美出口占比上升到13.9%,是近13年來最高;反之上半年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占比降至38.7%,是近14年來次低,貿易戰走走停停下,後續出口國家占比如何變化,值得觀察。

美中貿易戰未歇,加深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也讓今年以來我國海關進出口概況蒙上一層陰影。不過財政部統計今年1至6月海關進出口情形,今年6月海關出口總值283.9億美元,年增0.5%,意外擺脫連七黑,由黑翻紅。

財政部分析,雖然在國際貿易衝突下,多少影響廠商信心,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也續居低檔,對於6月出口原本預估應會呈現衰退,然而,由於部分廠商調升在台產能配置,加上訂單移轉效應,以及積體電路、礦產品外銷增溫等正面因素影響下,帶來出口翻紅好消息。

除了出口表現堪稱亮眼,隨著廠商擴大增購半導體設備與處理器等元件,6月進口總值245.1億美元,年增6.6%,表現也不錯。若從上半年來看,累計今年上半年出口總值1,582.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4%,進口總值1,382.9億美元,增0.1%,出、進口相抵,出超近二百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中貿易戰影響下,我國主要出口國家也發生顯著變化。財政部統計,上半年對主要國家或地區出口消長互見,其中對中國大陸與香港、東協分別減8.8%、9.9%,對歐洲也減少4.9%;對美國及日本出口則分別增 17.4 %及 1.7%,對美、日出口規模都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觀察6月單月表現,對美國出口維持強勁成長,創下歷年單月第三高,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增加幅度最大,達52.8%;對日本出口也是創下歷年單月第三高,但較上年同月略減。

從出口貨品觀察,上半年出口貨品中,資通與視聽產品、礦產品分別增加19.3%及4.2%,而占比最大的電子零組件減3.8%;另外化學品、基本金屬與塑橡膠及其製品減幅也都超過一成。

進口方面,上半年農工原料及消費品分別減少3.1%及2.0%,資本設備則年增15.8%,年增率創下近九年來最大增幅,從進口貨品架構及品項來看,反映出在半導體精進製程、科技大廠加碼投資、台商回流等因素影響下,國內民間投資動能持續轉強。

財政部表示,展望未來,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暫時止歇、未再升級,但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將影響企業投資及全球供應鏈布局,加以高階智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且換機周期延長,都不利我國出口動能,但廠商回流擴增,使在台產能比重提高,以及5G通訊、人工智慧、物聯網、高效能運算等新興商機接續開展,可望抵銷部分負面衝擊。

評析
對美國出口維持強勁成長,創下歷年單月第三高,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增加幅度最大,達52.8%
 樓主| 發表於 2019-9-22 15:27: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積體電路外銷一枝獨秀 比重一路攀升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觀察近年十大出口貨品增減情形,以積體電路製造業表現最佳,但非積體電路的ICT產品如液晶裝置、LED等,受到紅色供應鏈影響,占比大幅滑落。財政部統計處表示,美中貿易戰風波未息,產業應朝向智慧化、高值化方向升級,提升出口競爭力。

財政部表示,近年積體電路、石油煉製品穩居我國貨品出口占比的冠亞軍,尤其積體電路,2013年至2018年間,占比自20.6%一路攀升到28.6%,單一貨品比重就已接近三成。

據指出,2013年至2018年我國出口前十大貨品中,有六、七項屬於ICT資通訊科技產品,其中除積體電路製造業具有國際分工效應加持,且具完整產業鏈,出口表現最佳外,非積體電路的ICT產品如液晶裝置及其零件、手機及其零件、LED及太陽電池,出口相對遜色,占比快速滑落,或已掉出前十大。

財政部分析,這些非積體電路的ICT產品出口下滑,有一定程序是受到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搶占市場影響,而受到衝擊。

財政部指出,積體電路產業延展性深且廣,近幾年在出口市場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全球科技創新由以往單項產品轉為由物聯網或AI人工智慧主導的各項應用,積體電路長期需求看好,且台灣深具技術領先優勢,對出口可望形成穩定挹注。

評析
積體電路長期需求看好,且台灣深具技術領先優勢,對出口可望形成穩定挹注。
 樓主| 發表於 2019-9-23 14:14: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我石油煉製品 輸韓大躍進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相較於積體電路近年來在台灣出口占比愈來愈重,石油煉製品雖仍是台灣第二大出口貨品,但走勢與積體電路相反,由2013年占比7.3%下降到2018年的3.9%。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台灣對南韓油品出口逐漸增加,尤其是2018年因南韓新建儲油設施,國際油商移轉儲存地區等影響,台灣油品大幅輸出至南韓,推升2018年出口比重上揚至20.9%,躍升為台灣石油煉製品第二大出口國。

而觀察今年上半年數據,依據財政部資料,對南韓油品出口表現也亮眼,成為推升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

財政部表示,2013年國際原油價格高漲,當年台灣石油煉製品出口達229億美元歷年高點,後隨油價走跌而降至2016年95億美元,2018年因油價回升,石油煉製品出口131億美元,出口規模隨油價起伏呈凹型線條。

出口市場方面,東協地區向來為台灣石油煉製品的首要出口市場,2013至2017 年間對其出口比重介於五成五至六成八,2018年受菲律賓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廠商油品規格重整,加上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增建煉油廠影響,使台灣對東協油品輸出減少,出口比重大幅滑落至48.3%。

評析
近三年台灣對南韓油品出口逐漸增加,18年出口比重上揚至20.9%,躍升為台灣油品第二大出口國。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3: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18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財政部:下半年出口回穩 由衰退轉為持平或微增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財政部統計處發布上半年我國出進口貿易概況報告,上半年出口呈現小幅衰退,進口則受惠於資本設備購置活絡,維持持平水準。整體而言,預期下半年出口表現可望較上半年回穩,預料將由低度衰退轉為持平或微增格局。

財政部表示,今年上半年美中貿易關係依舊陰晴不定,市場觀望氣氛及不確定性籠罩,全球經濟延續走緩步調,智慧手機、電腦、汽車等終端產品需求明顯減弱,國際原物料價格陷入盤整或大幅回落,皆制約我國出口動能,但部分廠商因應美中貿易戰而調升在臺產能配置,以及若干訂單移轉效應顯現,正負互抵。

隨美中貿易戰加深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國際景氣趨於降溫,我國108年上半年出、進口分別減3.4%及增0.1%,反映在主要貨品出口多呈衰退,其中化學品、塑橡膠、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因海外需求不振、原料行情走低,減逾1成較為疲弱,資通與視聽產品則受產能回流及轉單效應,出口成長19.3%,規模值創歷年新高紀錄,最是一枝獨秀。

地區別結構方面,上半年對亞洲市場出口比重降至7成以下,其中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占38.7%,為近14年次低,美國1成4,為近13年新高,1年來分別下降、上升約2個百分點,明顯呈現互為消長之勢。

展望未來,財政部表示,美中貿易爭端迄未完全平息,將持續牽動全球貿易及實體經濟表現,全球景氣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與消費傾向保守的態勢尚難明顯扭轉;又高階智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換機週期延長及5G正式上路前之觀望氛圍,也不利我國出口量能。

不過,台商回流擴增及轉單效應,以及5G通訊、人工智慧、物聯網、高效能運算等新興商機接續推展,可抵銷部分負面衝擊。

評析
上半年出口呈現小幅衰退,預期下半年出口表現可望較上半年回穩,由低度衰退轉為持平或微增格局。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4: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貿易戰轉單 台灣、越南大贏家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21)日分析三波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對市場影響,其中規模最大的第三波2,000億美元清單影響甚鉅,帶來的轉單效應也最強,尤其台灣、越南是最大贏家。財政部表示,在台商回流、貿易戰轉單效應等趨勢助攻下,可望持續挹注我國出口。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目前已有三波加徵關稅清單生效,涵蓋2,500億美元。財政部統計處表示,三批清單隨涵蓋貨品及規模不同,對中國大陸造成的衝擊也不一。今年以來,美國自大陸進口明顯滑落,上半年平均減幅一成二,若單純觀察加徵關稅清單項目,滑落幅度達二成七。

官員表示,由於美中兩大經濟體貿易關係緊張,對其他國家帶來轉單效應,台灣也不例外,尤其去年9月24日生效的第三波清單,當中貨品包括伺服器、電腦零組件等,對亞洲各國出口都有顯著挹注,尤其台灣與越南。

財政部指出,台灣自去年10月起,受惠於台商相繼回流、提高國內產能配置及轉單效應,伺服器、電腦零組件等銷美增加,今年前七月台灣對美國出口中,屬於這三波加徵關稅清單貨品者,年增24%,成長相當可觀。

此外越南因為家具出口美國增加,南韓受電腦零組件出口推升,上半年出口美國都有不錯的成長率。

從美國整體進口市場占有率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較一年前急遽下降2.6個百分點;而墨西哥、越南、台灣則分別上升0.8、0.6、0.4個百分點。

官員表示,墨西哥占比上升幅度大主要是因為進口規模龐大,而越南及台灣,則是受惠於轉單效應。

財政部表示,在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僵持下,台商加速回台及轉單效應是台灣的兩大轉機,但轉機與風險並存,美中兩隻大象在貿易關係上的對峙與折衝,目前仍未塵埃落定,是全球經濟風險的重中之重,後續發展須高度關注。

評析
在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僵持下,台商加速回台及轉單效應是台灣的兩大轉機,但轉機與風險並存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4: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8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財政部:下半年出口 有望逐季好轉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21)日表示,國際情勢變化莫測,除了美中貿易戰外,還有日韓貿易衝突未解,不過,近期電子產品進入旺季,加上台商回流、轉單效應等因素,以及5G設備布局、7奈米量產等需求,下半年我國出口有望逐季好轉。

官員表示,最新一波加徵關稅貨品中的手機、筆電相關零組件,台灣同時有出口至中國大陸及美國,因此新一波關稅戰對台灣的轉單效應是否增強,有待觀察。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自9月1日起對中國大陸其他3,000億美元進口貨品加徵10%關稅,不過手機、筆電等電子產品及部分玩具、鞋類和服飾等消費品,則延後至12月15日實施。

若將出口項目分為「清單」及「非清單」貨品觀察,財政部表示,2018年全年台灣對美國出口中,清單貨品總表現優於非清單貨品,且領先差距從去年第4季起明顯擴大,到今年前七月清單貨品年增24%,而非清單貨品僅年增1.3%。

其中又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轉單效應最大,包括無線電廣播或電視傳輸器具、伺服器、通訊器具等;光學器材、紡織品中,清單貨品也明顯高於非清單貨品。

評析
電子產品進入旺季,加上台商回流、轉單效應等因素,下半年我國出口有望逐季好轉。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4: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轉單效應 八產業出口逆勢增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經濟部貿易局昨(5)日分析我國出口情勢。今年前七月我國資通訊、自行車、醫療器材、體育用品等八產業出口在美中貿易戰下逆勢成長。貿易局長楊珍妮表示,貿易戰使出口情勢轉而複雜,但我國企業除了轉單效益,也要開拓新市場。

她表示,在美中貿易戰下,我國出口情勢和鄰近國家相較,呈相對穩定。尤其是在AIoT及5G新科技帶動需求下,我資通訊、電腦零配件等出口成長,受惠是IT大廠;至於體育用品、醫材等,運用科技加值產品,則是我中小企業優勢。

她分析,目前產業受美中貿易戰衝擊最大的是機械業,主因中國大陸需求減緩,但統計顯示,我機械業對美國、越南出口呈小幅成長。其中,今年前七月我工具機對大陸出口衰退21.4%,但對日本、德國、越南、印度出口都有不錯成長率。

經濟部貿易局昨日邀請業者,舉辦國際經貿情勢變化及我國出口情勢分析說明會。外貿協會數據專案組長林淑惠表示,今年上半年台灣進出口成長率雖都負成長,但衰退幅度比亞洲鄰國小,主要是ICT產品出口穩定成長,包括伺服器、交換路由器等是ICT前兩大出口項目;此外,受惠5G及AIoT等應用帶來需求,「其他積體電路」出口在7月轉好。

外貿協會產業拓展處處長邱揮立指出,不景氣中也有成長的產業,在美中貿易戰下,我有八項產業逆勢成長。醫療器材、體育用品加入科技應用,如跑步機數位化等,很受市場歡迎,今年前七月出口分別成長8.6%、13.2%。

邱揮立說,目前自行車出口主要是高單價的電動自行車帶動,預期今年電動自行車出口將超越一般自行車。近年全球太陽能產業一片哀嚎,但因應分散式電廠興起,太陽能業者轉投入儲能電池,今年上半年出口有二位數成長。

據外貿協會資料,今年前七月我國資通及視聽產品、電腦零配件、儲能電池、自行車、體育用品、醫療器材、礦產品、環保設備等八個產業逆勢成長,其中以資通及視聽產品成長43.35%、電腦零配件43.1%最大;儲能電池、自行車、體育用品亦有兩位數成長。邱揮立表示,顯示只要符合市場需求,即使經濟走衰,企業仍能找到出路。

評析
前七月資通及視聽產品、電腦零配件、儲能電池、自行車、體育用品、醫材、礦產品、環保設備等逆勢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5: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8月出口拚轉正 9日揭曉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明(9)日將公布8月海關進出口概況,雖然美中貿易戰惡化,不過台商回流加上去年基期較低,正負因素互抵下,財政部預估8月出口年增率約在-0.5%到1.5%間波動。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貿易戰影響下,我國出口呈現「一個戰爭兩樣情」,資通訊產品出口暢旺,但傳產出口表現較為疲弱。8月貿易戰惡化,但對於中國大陸廠商影響較大,對台灣廠商而言,影響較有限,加上貿易戰讓許多台商回流,過去可能是將零組件賣到大陸,大陸做好手機再賣到美國,但現在很多已是直接從台灣出貨,可預期資通訊產品出口依然暢旺。

然而傳產就不同,從7月來看,基本金屬、化學及塑橡膠等貨品都呈現衰退,主要受到原料行情疲軟,需求力道不足,加上大陸投資動能停頓等因素影響。由於傳產主要銷售對象為大陸,大陸經濟呈現下滑、購買意願降低,導致傳產出口蒙塵。

孫明德分析,第1季我國出口衰退幅度大,第2季起才逐漸收斂,7、8月表現相對回穩,主因去年下半年貿易情況不佳,導致基期較低,預期9月出口表現應會像7、8月一樣呈現微幅波動。

近期美中貿易戰、日韓貿易戰等國際情勢不穩,我國出口也受到波動,6月出口意外由黑翻紅後,7月出口又蒙塵轉黑。

財政部預估,儘管國際情勢變化莫測,美中貿易衝突及日韓貿易關係矛盾尚未明朗,但電子產品進入旺季,加上台商回流、轉單效應,正負因素互抵後,今年8月出口年增率可能在-0.5%到1.5%間。

評析
貿易戰影響下,我國出口呈現「一個戰爭兩樣情」,資通訊產品出口暢旺,但傳產出口表現較為疲弱。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6: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出口報喜 歷年最好的8月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9)日公布8月進出口概況,出口290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6%,表現較預期亮眼,主要歸功於蘋果及非蘋陣營的智慧型手機齊拉貨、轉單效應及台商生產線回流等三大原因,資通產品、積體電路出口暢旺,雙創歷年單月新高。不過,9月出口在去年高基期因素下,恐將呈現衰退,預估年減幅度將在1%至2.5%之間。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8月出口規模290億美元,是「久違的高水準」,除了創下歷年同月新高,也是有史以來第六次單月突破290億美元。儘管美中貿易衝突未間斷,但台商持續移回生產線,以及訂單移轉效應、國際品牌手機新機備貨需求出現,帶動8月出口小幅正成長。

若從出口貨品觀察,蔡美娜指出,電子科技產品與傳產貨品呈現「強弱分明」兩樣情,其中以資通與視聽產品成長最為顯著,8月出口38億美元,再度創歷年單月最高,年增高達31.4%,是近八年來最高增速。

另一項表現亮眼的貨品是電子零組件,出口值104.8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7.5%,其中積體電路出口顯著彈升,出口93.7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最高,主要受惠於旺季以及貿易戰提前拉貨效應。

反觀傳產貨品,包括礦產品、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等貨類,都遭到原料行情疲軟打擊,加上買氣低落,年減幅都超過10%以上。

同樣受到原料行情低盪、市場需求疲弱影響的還有8月進口表現,8月進口230.2億美元,年減2.7%;不過資本設備進口仍呈現正成長,年增0.7%,顯示台商回流實質投資仍是現在進行式。

展望9月出口表現,蔡美娜分析,去年全球景氣樂觀,美中貿易戰發動後,帶動廠商備貨潮,去年9月、10月出口規模分別高達296.2億美元、295.5億美元,如此高基期形成「兩座高山」,短時間要越過高山恐有難度。

不過,美國新一波加徵關稅名單,也將持續帶來拉貨效應,預期9月仍有廠商提前備貨,在正負因素互抵下,預期9月出口年增率將轉負值,衰退幅度約在1%至2.5%之間。

評析
8月出口規模290億美元,除了創下歷年同月新高,也是有史以來第六次單月突破290億美元。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6: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外銷陸港 終止連九黑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我國8月出口市場出現意外轉折,財政部昨(9)日指出,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表現,在連續九個月負成長後,於8月轉為正成長,主要出口貨品為電子零組件,特別是積體電路表現最佳,推測應與國際品牌智慧型手機紛紛推出新機有關。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8月出口有別於今年其他月份,除了對歐洲出口下滑以外,其他市場都呈現上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在美中貿易戰陰霾下,台灣對陸出口持續下滑,不過8月對陸出口118.5億美元,年增1.1%,不僅止跌回升,也創下歷年同月最高。

蔡美娜分析,最主要增加的貨品為積體電路,由於蘋果、非蘋果陣營紛紛推出新手機,加速新興科技運用的布局,帶動積體電路對陸出口回升。

至於對陸出口表現回溫是曇花一現還是長期現象?蔡美娜表示,國際經濟情勢變化莫測,較難以預估。

此外,對美國出口40.8億美元,年增22.8%,維持強勁力道,蔡美娜說,這不僅是連續第二個月站上40億美元高水準,也再次改寫紀錄、突破歷史新高,呈現連續35個月正成長。

評析
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表現,在連續九個月負成長後,於8月轉為正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我對大陸、東協出口 終結連九黑

工商時報 林昱均

我國8月對大陸與香港出口值為118.5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最高,年增率為1.1%。對東協出口值則為47.7億美元、年增0.7%,雙雙終止連9個月負成長。另受惠轉單效益,我對美國出口規模值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2.8%,表現相當亮眼。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今年8月我國對大陸、東協出口由黑翻紅,為近10個月來首度正成長,而對大陸成長主因為電子零組件、出口值年增5.3億美元。對東協成長關鍵則是資通訊產品與電子零組件,出口值各年增0.9億美元。

蔡美娜分析,我對大陸、東協成長原因可能有三,第一、是在川普宣布對2,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前,廠商為因應生產計劃、提前出貨。第二、智慧手機製造廠拉貨效應,其廠房在全球分工下、多布局在東南亞與大陸,因此提升我國電子零組件出口值。第三,5G、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等廠商在大陸、東協布局加速,導致我國積體電路熱銷兩大地區經濟體。

在主要市場出口,8月我對美出口值達到40.8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高達22.8%,關鍵就在資通訊產品如個人電腦PC零組件、交換器及路由器等出口暢旺。

我8月對美出口關稅清單產品值年增率為28.4%、非清單項目也成長6.9%,顯見美國因中美貿易戰轉單台灣效果相當明顯。

蔡美娜引用台商回台投資方案統計指出,目前有123家台商已將部分產能移回台灣。蔡美娜指出,這些台商8月出口年增率約為14.6%,表現亮眼,尤其對美國出口值增幅190%。

另外,這123家台商8月進口資本設備平均增幅為39.2%,蔡美娜表示,其中有些屬於既定投資,但不可否認投資計畫將逐步落實,樂觀預期台商產能到位、可能挹注我國出口。

評析
今年8月我國對大陸、東協出口由黑翻紅,為近10個月來首度正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7: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轉單效應 DRAM出口重返成長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國際貿易衝突的轉單效應正持續發生,不僅美中貿易戰,日韓貿易摩擦的轉單效應也首度在出口表現中浮現。財政部昨(9)日表示,8月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出口年增率轉正,金額達6.4億美元,成長19.3%,據業界觀察,可能是因應日韓貿易戰,廠商提前備料有關。

日本與南韓的貿易僵局持續緊張,已為台灣帶來轉單效應,財政部昨公布8月進出口概況,發現積體電路中的DRAM出口,已擺脫以往供過於求、價格下滑的疲態,出口年增率在8月轉正。

財政部表示,據業界說法,主要是日韓之間的貿易戰爭,帶動廠商風險意識提高,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下,廠商評估重要產品的轉單,而記憶體可能是主要受惠項目。

除日韓貿易戰,美中貿易衝突的轉單效應也持續發酵,財政部指出,台灣自去年10月起,受惠於台商相繼回流、提高國內產能配置及轉單效應,伺服器、電腦零組件等銷美增加。

若將出口項目分為「清單」及「非清單」貨品觀察,財政部表示,2018年全年台灣對美國出口中,清單貨品總表現優於非清單貨品,且領先差距從去年第4季起明顯擴大。

其中又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轉單效應最大,包括無線電廣播或電視傳輸器具、伺服器、通訊器具等;光學器材、紡織品中,清單貨品也明顯高於非清單貨品。

財政部表示,三波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中,以規模最大的第三波2,000億美元清單影響最大,帶來的轉單效應也最強,可望持續挹注我國出口。

此外,財政部也指出,截至8月經濟部已通過123家台商回台投資案,這123家台商8月出口值,與去年同期比較,成長14.6%,遠高於整體出口年增率,主要以對美出口、資通訊產品為主,與此同時,回流台商帶來的進口資本設備規模也年增近四成,反映對整體出、進口都有帶動效果。

評析
8月DRAM出口年增率轉正,金額6.4億美元,成長19.3%,可能是因應日韓貿易戰,廠商提前備料有關。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7 19:27: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8月出口/搶推新手機 半導體表現亮眼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我國八月出口市場出現意外轉折,財政部昨天指出,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表現,在連續九個月衰退後,八月轉為正成長,特別是半導體表現最佳,推測應與國際品牌智慧型手機紛紛推出新機有關。另一方面,DRAM出口呈現正成長,更意味日韓貿易衝突的轉單效應首度浮現。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八月出口有別於今年其他月份,除了對歐洲出口下滑以外,其他市場都呈現上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在美中貿易戰陰霾下,台灣對陸出口持續下滑,不過八月對陸出口一一八點五億美元,年增百分之一點一,不僅止跌回升,也創下歷年同月最高。

蔡美娜分析,最主要增加的貨品為積體電路(半導體),由於蘋果、非蘋果陣營紛紛推出新手機,加速新興科技運用的布局,帶動積體電路對陸出口回升。

至於對陸出口表現回溫是曇花一現還是長期現象?蔡美娜表示,國際經濟情勢變化莫測,較難以預估。

此外,若觀察前八月出口數據,累計一至八月對美國出口年增百分之十八點七,對日本年增百分之一,其餘市場則都呈現衰退。

評析
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表現,半導體表現最佳,推測應與國際品牌智慧型手機紛紛推出新機有關。
 樓主| 發表於 2020-1-29 18:28: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貿易戰打不停 機械業挨槍 外銷大衰退

工商時報 沈美幸

中美貿易戰燒不停,台灣機械設備銷往大陸大受影響,出口至東協也未如預期出現設立第二生產基地的採購效益,致使8月及前8月出口值雙雙呈現負成長。

台灣機械公會9日公布8月機械設備出口值21億美元、年減9.2%,以新台幣計價為658億元、年減7.3%;累計前8月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值170.5億美元、年減6.8%,以新台幣計價為5,292億元,年減3%。

其中,工具機前8月出口值21億美元,年減幅增至13.2%,塑橡膠機械、紡織機械、造紙印刷機械設備及電子機械無一倖免,前8月出口全面負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機械設備前8月銷美國年成長4.5%,銷往新加坡、荷蘭、澳洲、英國、俄羅斯等也成長,卻不足以彌補大陸年減15%、香港年減19%的衝擊。機械公會總顧問王正青指出,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值大陸占三分之二、香港占7%,合計達73%最為關鍵;另東協市場也出現負成長,主因是日本、韓國及大陸都是東協十加三成員國,其機械銷往東協享免稅優惠,加上新台幣匯率貶輸韓元及人民幣,降低出口競爭力。

業者指出,川普政府從去年7月6日對大陸貨品輸美課徵25%,點燃中美貿易戰,業者原預期企業轉進東協國家設第二個生產基地,台灣機械業可爭取採購商機,不料川普政府持續加稅,貿易戰前景不明,不單影響企業投資及採購設備意願,產業景氣也是一季比一季差。

評析
中美貿易戰燒不停,機械設備銷往大陸、出口至東協大受影響,致使8月及前8月出口值雙雙呈現負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20-1-29 18:2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1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超越日本 我光學鏡頭出口稱霸

工商時報 馮建棨



經濟部統計處16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隨著近期手機採用多鏡頭機型增多,加上市場轉移效果,今年前7個月出口12.1億美元,首度超越日本。下半年受惠手機等電子產品出貨旺季,全年產值有機會創歷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光學鏡頭主要來自日本,但日本近年出口總值逐年遞減,2012年至2018年平均成長率為-4.8%,今年前7月更是年減13.6%,同樣情況下,我國光學鏡頭業者因具技術領先優勢,致出口成長快速,2012年至2018年平均成長率為14.4%。

統計處指出,光學鏡頭廣泛應用在相機、智慧型手機、電腦、汽車及監視器等產品,我國業者具高端技術優勢,帶動我國光學鏡頭產值近5年多維持在600億元以上。早期以生產相機鏡頭為大宗,隨手機搭載數位相機模組且照相功能漸強,逐漸取相機。

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表示,近年來因領導品牌推出多鏡頭手機,對於光學鏡頭的需求明顯增加,另外車用需求也日益明顯,讓今年上半年產值攀升至316億元,預估今年全年產值能持續正成長,且全年產值可望超越2015年的歷史新高。

統計處指出,我國光學鏡頭以出口為導向,外銷比率超過九成,今年1月至8月我國光學鏡頭出口14.6億美元,年增9.6%,出口以銷往中國大陸及香港為主,占68.4%居首,銷往越南占16.5%次多。

而在各國市占率方面,以中國大陸及香港進口市場觀察,今年前七月我國市占率為47.6%居冠,日本占25.4%居次,南韓占6.8%居第3位;與101年比較,我國市占率大幅提高33.6個百分點最多,越南亦提高4.9個百分點,其餘主要國家皆減少,又以日本減20.7個百分點最多。

評析
隨著近期手機採用多鏡頭機型增多,加上市場轉移效果,今年前7個月出口12.1億美元,首度超越日本。
 樓主| 發表於 2020-1-29 18:31: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9月26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元大寶華:台出口仍有極大壓力

聯合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昨(25)日公布今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由於台商回流的數量及金額超乎預期,因此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2.10%上升為2.30%。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將目前全球及台灣經濟都定調為「衝擊型經濟」,三大威脅來自善變的川普、固守國家資本主義的中國及群龍無首的歐洲,因此明年經濟預測比今年差,只有2.2%。

梁國源表示,不宜因此全部解讀為台灣經濟從此非常健康發展,台灣對美國增加出口,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由於美國占台灣出口低、但中國占比高,所以對台灣經濟衝擊負面因素還是會高於台商回流的正面效應。

梁國源表示,與該院3月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2.10%相較,未預期台商回流如此高,回流數量也比預期高很多,因此此次上修今年經濟預測。但由於美中貿易戰持續開打,衝擊也將延續,目前中國大陸與德國經濟成長率都明顯趨緩,英國脫歐議題到10月也不知會出現何種局面,造成全球企業信心嚴重下滑,瀰漫不安氣氛,這些變數到明年應該都還在。

元大寶華分析,台灣今年民間投資明顯成長,其中在半導體設備進口帶動下,今年1~8月台灣資本設備進口大幅增加,代表投資活動熱絡,未來公共部門投資成長可望帶動民間投資,加以2019年民間新增5億元以上投資案件預計完工金額雖超過2018年,因此將 2019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預測從3月的3.67%上修至5.05%,預測第3、4季成長率分別為2.36%、4.52%。

元大寶華指出,中美貿易紛爭不斷升溫,破壞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並觸發轉單效應,全球供應鏈轉移讓台灣與東協等國明顯受惠。加以中國沿海省分工資水準趨近台灣,政府適時推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吸引台商回流,皆使2019 年上半年台灣固定資本形成表現優異,且後續成長可期。

不過從景氣循環角度看,ECRI 指出台灣景氣尚處於擴張階段,但第三季 ifo 調查顯示,台灣經濟已從代表景氣上揚移至代表景氣衰退交界處。

評析
台灣對美增加出口,對大陸出口減少,所以對台灣經濟衝擊負面因素還是會高於台商回流的正面效應。
 樓主| 發表於 2020-1-29 18:32: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1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我前八月對歐出口衰退3.9%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歐洲是我國第四大出口市場,近年出口占比約百分之九,貿易爭端加劇,歐元區也受到影響,使我國前八月對歐出口衰退了百分之三點九;不過,我對歐洲出口運輸工具及機械規模異軍突起,創歷年同期新高。

中央銀行表示,全球景氣趨緩,若貿易緊張升溫,恐衝擊全球製造業產出。今年第二季,全球貿易爭端加劇、英國脫歐不確定性及部分成員國政局動盪等影響,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由第一季的百分之一點三降至一點二。其中,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成長率大幅降至百分之○點四;義大利經濟則已陷入萎縮。

央行指出,歐元區經濟信心持續下滑,以工業信心衰退最為明顯,第二季已跌落至長期平均之下,反映企業對經濟前景持悲觀看法;預測今年下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低於上半年,全年由去年的百分之一點九降至一點一,明年則續降至○點九。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全球貿易爭端起伏不定,使德國的製造業景氣及汽車外銷備受衝擊,加上英國脫歐僵局未解、義大利政府債務問題持續發酵與政局動盪,以及歐盟對鋼品進口採取防衛措施等影響,我國今年前八月對歐洲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三點九,大於總出口降幅。

財部官員說,我輸歐主要貨品是資通與視聽產品,其次是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受惠於歐盟電動自行車市場需求,運輸工具輸歐呈正成長;機械外銷荷蘭增加,前八月我對歐出口運輸工具及機械規模雙創歷年同期新高。

評析
全球景氣趨緩,貿易緊張升溫,我國今年前八月對歐洲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三點九,大於總出口降幅。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1:56: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財長看9月出口…還不敢說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美國製造業活動景氣加速萎縮,相關指數掉到十年低點,亞洲製造業也疲弱不堪,各界因此關切將於下周公布的9月海關進出口概況。財長蘇建榮昨(2)日表示,由於去年9月基期較高,出口表現有待觀察,會不會有驚喜?「我不敢說。」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日前公布美國9月製造業指數降至47.8,是2009年6月以來最低,表現不如市場預期。

蘇建榮昨天出席立院財委會被問及台灣的情況,他說,台灣影響情形仍須觀察,不過,雖近期美中貿易爭端不斷,但國內實質投資增加,加上轉單效應發酵以及台商回流等三大利多因素,台灣經濟表現相對穩健,惟後續仍待觀察。

而財政部將於下周公布9月海關進出口概況,美中貿易戰的轉單效應能否持續發酵,挹注9月出口表現?蘇建榮表示,由於去年9月基期比較高,出口表現有待觀察。

財政部統計處上月公布8月出口時表示,去年全球景氣樂觀,美中貿易戰發動後,帶動廠商備貨潮,去年9月、10月出口規模分別高達296.2億美元、295.5億美元,如此高基期形成「兩座高山」,短時間要越過高山恐有難度。

評析
國內實質投資增加,轉單效應發酵以及台商回流等三大利多,台灣經濟表現相對穩健,惟後續仍待觀察。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1:56: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9月出口 恐轉衰退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明(7)日公布9月海關進出口概況,由於去年同期基期較高,加上外銷訂單年增率衰退,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歐美內需也呈現疲弱,預計9月出口將由紅轉黑,衰退幅度將在1%至2.5%之間。

財政部官員分析,美中貿易戰雖帶來拉貨效應,今年9月仍有廠商提前備貨,然而去年全球景氣樂觀,在美中貿易戰發動後,帶動廠商備貨潮,使去年9月出口「大爆發」,出口規模高達296.2億美元,如此高基期形成難以跨越的高山,影響9月出口年增率表現。
官員表示,在正負因素互抵下,預計9月出口將轉為衰退,年減幅度約在1%至2.5%之間。

元大寶華綜經院高級研究員賴怡欣表示,除了去年高基期因素,從經濟部公布外銷訂單表現觀察,8月外銷訂單仍持續走衰,已是連十黑。

此外雖9月台灣PMI續揚1.8個百分點至持平(50.0),結束連四月緊縮態勢,然而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仍呈現緊縮,顯示廠商觀望氣氛仍相當濃厚。

賴怡欣表示,目前看起來出口動能較為不足,參考財政部及其他機構預測,綜合看來9月年增率將轉為衰退。而美中貿易戰翻臉如翻書,廠商心裡多少會有預期,當貿易戰好轉,會擔憂是否不久後又變卦,不敢太過樂觀看待;而當貿易戰惡化,廠商也不像過去那麼悲觀。整體而言,廠商對於追加訂單或下單情況,態度都會較為保守。

不過,iPhone銷量會影響出口,近期蘋果推出新機,需求好轉,從PMI也可看出跡象,雖整體表現仍不算好,但已出現改善趨勢,加上原物料價格好轉,企業未來展望也較好。

評析
由於去年同期基期較高,加上外銷訂單年增率衰退,預計9月出口將由紅轉黑。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1:5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9月出口翻黑 衰退近5%

工商時報 林昱均



9月出口再度由紅翻黑。財政部7日公布9月進出口統計,受機械設備買氣下滑及國際原物料價格疲弱影響,9月出口值為2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4.6%。

累計今年第三季出口值為850.3億美元,較2018年同季下滑0.8%。今年1~9月我國出口值則為2,423億美元,年減率約2.5%。財政部預估,今年全年出口負成長態勢幾已成定局。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我國9月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受惠產能回台跟轉單紅利,都有年增率2.4%以上的表現,合計較去年增加8.2億美元。

其中資通訊產品9月出口值為36.1億美元、創歷年單月第三高,已是連12個月正成長。而電子零組件出口規模達103.7億美元,為歷年單月第三高。

但國際原物料價格走弱趨勢下,基本金屬製品、化學品、塑膠品減幅都在16.3%以上,一口氣就影響我國9月出口值減少12.6億美元,甚至超過資通訊等產品的出口紅利。另外,蔡美娜表示,機械出口受到貿易戰影響、年減3.6億美元、負成長16.6%,主因大陸、美國、日本對我國機械設備下單轉趨保守、不若去年積極。

9月出口不僅有國際負面因素,如中美貿易戰牽制全球經濟成長步調、原物料價格等,蔡美娜認為,國內也有中秋假期與颱風假情況,導致工作日比8月還要少2天,加上去年9月基期(294.6億美元)偏高,也讓今年9月成長率呈現負數。

觀察我國第三季出口值,年減0.8%,減幅比主計總處預測還多,也是我國連三季負成長。

展望10月出口成長率,蔡美娜認為,去年10月為高基期294.2億美元,是歷年單月第三高,在短期內原物料價格仍低迷情況下,10月應為負成長態勢,預估為年減2%~年減3.5%。

她表示,第四季出口因傳統外銷旺季、台商產能位移效應、新興科技如AI、5G等商機,還有美國可能會在12月中對大陸3C產品課徵關稅,會引起備貨潮出現,預計小幅成長。不過,今年出口要維持2018全年3,340億元水準,往後10~12月都要有305.7億美元水準,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2019年全年出口負成長應成定局。

財政部也指出,台商回流效應持續發酵,資本設備進口創下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22%,是9月進口亮點,顯示今年國內半導體廠持續精進製程,科技外商擴大對台灣的加碼投資,今年全年資本設備進口有望再創新高。

評析
觀察我國第三季出口值,年減0.8%,減幅比主計總處預測還多,也是我國連三季負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1:5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三波利空襲擊 機械業9月出口 衰退逾一成

工商時報 沈美幸

中美貿易戰燒不停,歐美景氣都受影響,大陸海關又加強查驗原產地證明,致使台灣機械設備9月出口再吃敗仗,年減幅達一成多。政府偏偏無預警將2018年機械設備出口值下修、短少19億美元,此舉惹惱業者,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總顧問王正青認為,政府統計失真。

中美貿易談判預計本周四(10日)登場,外界預期不會有突破性進展,大陸及外資企業持續觀望,投資暫停,業界原本預期在3C電子及汽車等相關產業會在大陸以外設第二生產基地,轉單效應會在下半年顯現,但除極少數設備廠接獲訂單,台灣大部分機械業都分不到羹。

程泰集團旗下程泰及亞崴兩工具機廠暑假過後,9月來自大陸及美國市場訂單雖然增加,參加歐洲工具機展也接單3、4億元,但這些訂單最快12月才會出貨,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預告,程泰9~12月每月出貨預估5.5億元、亞崴每月出貨3億多元。

機械公會負責發布資訊的總顧問王正青表示,政府7日無預警下修2018年機械設備出口值達19億美元,分散到每個月,比較基期被打亂,致使今年前8月機械設備出口值失真。但官方公布9月出口值僅18多億美元,表現仍很不好。

評析
中美貿易戰燒不停,大陸海關又加強查驗原產地證明,致使台灣機械設備9月出口年減幅達一成多。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1:58: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RCEP衝擊還未到 我對東協出口先失守

工商時報 林昱均

根據財政部統計,我國今年1~9月對東協國家出口值較去年同期減少13億美元、年減率約7.1%,但更令人憂心的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預計在兩年內生效,這些貿易夥伴將彼此享有零關稅,預計影響我國近六成的出口值。

RCEP由東協十國發起,由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協FTA(自由貿易協定)六國共同參加,共計16個國家所構成的高級自由貿易協定,對於會員國將開放部分產品免關稅,還會簡化會員國間的貿易程序。

RCEP一旦生效後,其國家約占我國貿易總量59%,比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24%還要高,我國將腹背受敵,前有對東協出口疲軟情況、後續又有RCEP的貿易威脅,尤其我國與南韓、大陸貿易型態相似,當MIT產品被課關稅,南韓與陸免關稅,勢必影響我國傳產業出口情況。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認為,RCEP看起來還很遙遠,但如果從關稅角度來考量,我國除了WTO世界貿易組織所規定的ITA(資訊科技協定)因全球零關稅而未受影響,但傳統產業、礦產品等,都可能受影響。

此外,我9月對歐洲出口值為24.2億美元、年減13.2%,為各國衰退最多。而台灣對大陸與香港出口值則為116.2億美元,年減5.5%,皆為下滑態勢。惟對美、日出口值分別創下歷年單月第三高(39.2億美元)與第四高(20.6億美元),年增率分別為8.6%、1.5%,對美已連續36個月正成長,9月再增加8%多,創歷年單月第3高,受惠於轉單效應、全球供應鏈重組加速所致。

評析
RCEP預計在兩年內生效,東協十國這些貿易夥伴將彼此享有零關稅,預計影響我國近六成的出口值。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1:58: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四因素助攻 我Q4出口有望小升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國際經貿情勢不穩,使全球經濟蒙上陰影。展望台灣第4季出口,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昨(7)日表示,共有四大正面、兩大負面因素,整體而言,第4季出口表現有機會止跌回升,轉為小幅成長。

蔡美娜表示,今年第3季出口850.3億美元,年減0.8%,減幅較主計總處所預估的0.1%還要大,同時也是連三季負成長,但她也表示,相較於第1季年減4.2%、第2季年減2.7%,降幅已經持續收斂,來到相當接近持平的水準。

分析第4季趨勢,蔡美娜說,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加速,除了邁入傳統外銷旺季、台商產能回流、新興科技商機等因素外,美國將在12月15日向中國大陸出口手機及筆電等電子產品加徵關稅,有可能會再拉出一波備貨潮,這四大因素將有機會助攻出口表現。

不過,出口也並非沒有隱憂,國際經濟不確定性仍籠罩,將箝制我國出口動能。蔡美娜表示,國際之間的貿易紛爭尚未落幕,為第4季出口埋下不確定種子;其次,在貿易戰干擾下,廠商步調受到影響,旺季恐不夠旺,導致出口強度受到壓抑,成為兩大負面因素。

評析
在貿易戰干擾下,廠商步調受到影響,旺季恐不夠旺,導致出口強度受到壓抑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1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工具機今年出口衰退 成定局 年減幅將達15~20%

工商時報 沈美幸

程泰等多家工具機大廠,10月雖取消原訂休無薪假計畫,但中美貿易戰、英國硬脫歐及香港反送中事件等利空罩頂,工具機業者普遍看衰今年工具機出口,全年衰退成定局。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秘書長黃建中直言,今年工具機出口值年減幅將達15%~20%。

友嘉集團、程泰集團、東台集團、永進、台中精機、遠東機械、台灣麗馳、高鋒及台灣瀧澤等工具機廠,這次參加歐洲工具機展,現場接獲訂單或展後持續洽談訂單,新增訂單最快第四季末才能出貨,有些大型機台下單到出貨最快要6~9個月,無法反映在今年出口及營運。

程泰集團旗下程泰、亞崴兩工具機廠,9月大陸及美國兩地訂單回溫,程泰為因應短急單,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核准程泰嘉義大埔美廠部分產線恢復加班趕工,取消原本規劃每月兩天員工教育訓練計畫。此外,台中地區有家工具機大廠最近也傳出接獲大單,取消原本規畫每月至少2、3天無薪假。

部分工具機廠接單回升,仍無法扭轉今年出口衰退命運。依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統計,9月台灣工具機出口2.34億美元,年減22.21%;前九月出口值23.44億美元,年減14.2%,其中前九月銷往大陸年減幅擴至24.1%,是台灣工具機出口倒退嚕的關鍵。

黃建中指出,台灣工具機出口值每年約新台幣1,800億元,美中貿易戰爆發前,台灣工具機銷往大陸占出口比重巔峰時期曾達42%,目前降至30%;歐洲地區佔出口比重32%~35%,美國市場佔比15%。美國市場雖然穩定,但日本工具機大廠與廠搶單,銷美國報價比出貨給台灣便宜,致使美國市場成價格戰的新紅海。

黃建中表示,工具機歐洲客戶擔憂10月從台灣出貨、11月到港會變成庫存,通常會要求台灣工具機廠遞延至12月出貨,隔年元月到港就不會變成庫存。美國市場銷往經銷商9月得出貨,就得等12月出貨,直接交貨給終端客戶可緩到10月出貨。如果美中貿易談判進展順利,將會增加有些客戶提貨意願,英國脫歐情勢明朗化或抵定,歐洲也會加快拉貨腳步,第四季出貨順利,估計今年工具機出口值年減15%,否則出口衰退幅度將擴大至近20%。

評析
中美貿易戰、英國硬脫歐及香港反送中事件等利空罩頂,今年工具機出口,全年衰退成定局。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0: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機械業出口額去年創高 衝上8,257億元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2001年,台灣一般機械業出口總金額為2,953億元,占全台出口比重約7.14%;去年,一般機械業出口總金額衝上8,257億元,不但創歷史新高,占出口比重也提升至8.15%,顯示重要性正逐漸提高。

台灣是機械設備業生產大國,機械業也是國內近幾年發展最快速的產業之一,北中南等都有工廠,其中大聚落位於中部,並以大台中大肚山麓60公里長的黃金縱谷最受矚目。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就說,他上任以來積極提高產業能見度,在他眼中,機械業的價值應該重新被定位,並喊出三個口號:一是科技發展必須來自於機械業;其次,機械業是所有工業之母;第三,各項產品只要不是「自然生」的就是「機械生」的。

從數據上看台灣機械業出口結構,以2018年的272億美元出口額為例,第一名為工具機,出口金額36.55億美元,約占13.4%;第二名為半導體、IC、面板用製程設備,出口金額31.32億美元,占比11.5%。

上述兩項機種唯二占比突破10%,接續的包括軸承、齒輪、滾珠螺桿、特殊功能機械、流體機械、閥類、塑橡膠機械、工具機零組件、造紙及印刷機械、運搬機械、紡織機械、食品包裝機械、木工機械、縫紉機暨製鞋機械、模具等。

隨著機械產業持續壯大,機械業出口金額從2001年的2,953億元,不斷成長到2018年的8,257億元,短短八年間增長達1.79倍,幅度相當驚人。

而全台出口也沒停下腳步,從2001年的4.13兆元,成長至2018年的10兆元,成長幅度約在1.44倍;顯示機械業出口的成長仍優於全台出口。

但細究占比,則顯示有趣結果。2001年機械業占全台出口比重約7.14%,儘管隨著其他產業出口金額增長,比重有高有低,2009年金融海嘯後一度掉回不到6%,之後2010年起緩步爬升,到去年已突破8%、來到8.15%新高。

柯拔希說,行政院將智慧機械產業列為五大創新產業之首,推出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等,確實有助機械業轉型升級,並帶動附加價值與出口競爭力;機械公會則從2015年起積極推動智慧機械升級,希望進一步讓全世界更了解台灣機械產業的競爭力。

評析
隨著機械業持續壯大,機械業出口金額從01年的2,953億元,到18年的8,257億元,短短八年間增長達1.79倍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0: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1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出口負成長的哀愁

經濟日報 林祖嘉

日前,主計處公布9月份出口成長率,年減4.6%,再度轉為負成長。其中對美國出口增幅由23.2%減少為8.6%,對大陸出口更是由成長1.0%降為年減5.5%。在9月出口大幅減少下,第3季的出口也呈現負成長,也使得前三季的出口負成長超過3%,因此我們幾乎已經可以確定今年出口會是負成長的。由於出口占GDP最大的比重,因此出口負成長必然會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造成很大的影響。

然而,主計總處在8月中,曾經一口氣把預估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調高到2.46%,不但比原先估計的高很多,更比7月中旬中研院估計的2.01%要高出許多。當時,國人都覺得主計總處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率的估計過於樂觀,現在看起來主計總處的數據的確有高估的可能。

首先,主計總處高估了今年出口成長的情況,可能主計總處認為進入9月後,台灣的出口會逐漸走揚。然而,雖然8月出口曾經出現短暫的2.8%成長率,但是其實台灣全年每一個月的出口幾乎都呈現負成長。但是現在我們看到8月的出口訂單負成長8.3%,而9月的出口更是負成長4.6%,顯然出口的旺季不旺,這是台灣現在的最大問題。

其次,主計總處雖然估計出口為負成長,但是8月中,台灣的匯率比年初時低許多,因此雖然用美元計算的出口為負成長,但是換算成新台幣仍然是正成長的,因此對於國內GDP的成長仍然是有正的貢獻,也就是說,這些對於經濟長率的貢獻純粹是來自於新台幣眨值的結果。然而,從8月中旬以後,新台幣開始走強,如果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年初水準,那麼今年不論用美元或是台幣計算的出口都會呈現負成長,對於經濟成長率的貢獻也會是負的!

第三,主計總處另外一個重要的估計,來自於台商回台投資的數據。因為經濟部早先統計的資料顯示,今年大陸台商回台投資的金額已經達到6,000億元左右,預計年底會達到8,000億元。因此主計總處估計今年民間投資會成長5.1%,這是一個很高的成長率,但投資是需要一段時間來實現的,包括評估與實際採購等。因此,到年底前能夠真正實現的可能只有1,900多億元。而後續想要回來投資的台商,其真正實現的投資應該要計算到明年的經濟成長才對。也就是說,在計算台商回台投資的這一部分,主計總處可能也同樣的有高估的可能性。

話說回來,為什麼9月台灣的出口突然掉下去?顯然與國際經濟情勢不穩有明顯關係。尤其美中貿易戰爭在8月下旬之後,呈現更激烈的情況,雖然第13次協商達成初步階段性協議,但外界認為欠缺具體時程與落實機制,未來仍充滿變數。

在美中貿易戰爭可能持續的影響下,再加上英國可能會出現無協議脫歐的的情況,國際經貿體系受到很大的威脅,因此國際上的主要經濟機構,大都預估明年全球的貿易成長和經濟成長可能都會比今年差。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非常容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的影響,在國際情勢不看好的情況下,台灣的經濟可能也不容易好起來,企業和個人應該要更加謹慎才對。我們覺得政府應該努力與確實地去估計實際的經濟現況,不可以「報喜不報憂」,或是過度調高經濟成長率,這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該要有的態度與高度。
(作者是政大經濟系教授)

評析
由於出口占GDP最大的比重,因此出口負成長必然會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造成很大的影響。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2: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0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財政部:四小龍出口 台灣率先回神

工商時報 林昱均

財政部統計處17日指出,我國今年前九月出口值較去年小幅衰退2.5%,在亞洲陸、日、泰、馬、星等12個經濟體屬於中段班,但是相比其他亞洲四小龍香港、南韓、新加坡分別年減4.2%、9.8%、5.8%則是降幅最少。

官員表示,我國出口自去年底到今年5月一度連七黑,惟6月起成功止血、轉為正負交錯。若扣除物價因素,以實質出口成長率而言,我國今年前九月為正成長2.8%,相比南韓年減1.4%,香港與星國前八月分別年減6%、4%,官員認為,台灣為亞洲四小龍率先回升者。

財政部統計處發布「亞洲主要經濟體出口概況及對美、中消長情形」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動能因中美貿易戰流失,還有國際原物料價格走跌,今年以來亞洲出口明顯趨於疲態,其中九大經濟體包括印尼、馬、泰、星、南韓、日、港、陸與我國今年以來都呈現負成長0.1%~9.8%。

越南、菲律賓、印度三國為正向成長、約2.5%~7%。其中越南為中美貿易戰主要受惠國,官員分析,越南的家具、處理器、積體電路受益於轉單效應。

在12大經濟體之中,南韓因半導體、顯示器等主力產品外銷全面衰退,加上日本對其出口實施管制措施,其出口已連10黑,且6月後跌幅都是雙位數、至今仍無回升跡象,為亞洲12個經濟體中最弱者。

評析
若扣除物價因素,以實質出口成長率而言,我國今年前九月為正成長2.8%,為亞洲四小龍率先回升者。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2: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1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我電子零組件出口 前九月減20%

工商時報 林昱均

財政部31日公布統計通報指出,今年前九月電子零組件出口值為809億美元、年減率1%,但是扣除掉積體電路後僅剩90億美元、年減率高達20%。

除積體電路外的電子零組件在一年內衰退1/5,其中以太陽電池、電容器與電阻器分別年減80%及32.6%減幅最大。官員分析,關鍵在兩大主因,第一是中國大陸以政策力量積極扶持陸商,紅色供應鏈崛起形成進口替代;第二是中美貿易戰之下全球貿易走緩。

舉例而言,大陸面板廠京東方、華星光電躥起搶市,導致台廠友達不堪低價競爭,今年前三季大虧百億元。

然而,我國積體電路占整體電子零組件約88%,為支撐我國出口動能的最大命脈。官員認為,台灣企業持續精進半導體產能並投入研發,像是台積電明年將啟動量產的台南5奈米廠、未來3奈米廠等,而華邦、力晶、日月光也打算在2024年新建12吋晶圓廠,因此短期內積體電路未被紅色供應鏈取代。

在產能、技術持續擴張下,積體電路出口值在今年前九月較去年成長2%。若單看第三季,因國際手機大廠競出新機,以及新興需求挹注,推升積體電路出口成長率達到8.1%。

以今年前九月出口國別而言,我國出口金額減少較大者多集中於對陸港地區,官員指出,機械、塑橡膠及其製品和化學品等項目減幅多在二成上下,主要是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國際原物料價格走弱等因素。而各項電子零組件及液晶裝置對陸港出口衰退,則為陸商崛起的替代效應與市場供需失衡所致。

至於前九月出口主要成長貨品,多集中在資通訊產品,因為中美貿易戰轉單效益,導致我對美資通訊產品出口呈現連12個月正成長,在個人電腦PC零組件、交換器及路由器等產品銷美情況皆為年增131%以上,相當樂觀;而日韓貿易戰同樣有機會挹注我國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出口。

我國第四季為傳統外銷旺季,官員認為,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的情況下,美國暫訂於12月中課徵大陸手機、3C產品關稅,企業將因此提前拉貨、市場短期需求上升,有望提高我國11、12月出口值。

評析
今年前九月電子零組件出口值為809億美元,但是扣除掉積體電路後僅剩90億美元、年減率高達20%。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2: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1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10月出口 難擺脫衰退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8日將公布10月海關進出口概況,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期影響,財政部預估,10月出口應會維持負成長,衰退幅度約在2%至3.5%之間。不過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指出,綜合近期廠商信心、進出口表現來看,已釋放出築底的訊號,第4季出口若無意外將止跌回升。

元大寶華綜經院高級研究員賴怡欣表示,去年10月出口成長頗快,年增7.4%,規模也創下歷年單月第三高紀錄,在基期較高的情況下,今年10月出口成長空間有限,表現受到影響。

賴怡欣也指出,9月外銷訂單減少4.9%,各主要預測機構大多認為,綜合來看10月呈現負成長的機會還是比較大,她則預估10月出口將年減2.2%。雖出口表現估呈現衰退,但近期已逐漸釋放出築底訊號:首先,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近期訂單收縮情況都在緩和;對於未來六個月或未來一年展望指數也微升,代表悲觀的情況正在減緩。

另外,財政部公布的9月資本設備進口成長速度仍然很快,年增22.2%,暗示廠商對於生產用的資本設備仍持續進口,代表廠商對於未來營運還是有一定程度信心。

賴怡欣也表示,經濟部調查廠商對10月接單看法,其外銷訂單動向指數為55.1,跟歷年同期平均相比也比較高,綜合各項因素看起來,雖10月出口表現可能年增率表現將呈現衰退,但已出現築底情況,不用太過擔心。

對於今年第4季表現,財政部表示,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加速,邁入傳統外銷旺季、台商產能回流、新興科技商機等因素,都有機會拉出一波備貨潮,助攻出口表現。

賴怡欣也認為,目前美中貿易戰中,美國、中國大陸雙方關係較沒這麼緊繃,看起來有朝好的方向發展,加上年底接近旺季,廠商陸續備貨、開始生產,大致呈現樂觀,若無其他意外第4季出口將會止跌回升。

評析
綜合近期廠商信心、進出口表現來看,已釋放出築底的訊號,第4季出口若無意外將止跌回升。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3: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1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10月出口連二黑 全年負定了

工商時報 林昱均



財政部8日公布10月進出口統計,出口值為28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月衰退1.5%,呈現連二黑;累計前十月出口值則為2,712.7億美元,年減率約2.4%。財政部預估,今年全年出口負成長態勢幾已成定局。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10月出口衰退,主因是機械設備買氣下滑及國際原物料價格疲弱影響金屬、塑膠與化學製品,還有去年10月出口高基期等三大負面因素,不過仍比預期要好、下降幅度也比9月有所縮減。她還分析,除了傳統外銷旺季來臨,還有產能位移回台跟轉單紅利之外,美國原本預定12月對陸加徵3C產品關稅,也促使廠商提前拉貨。

在各項正面因素下,10月資通訊產品(38.4億美元)、電子零組件兩大項目出口值(106.5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年單月新高水準,都有年增率20%以上的表現,合計較去年同月增加12億美元。

然而,在國際原物料價格走弱趨勢下,10月基本金屬製品、化學品、塑膠品減幅都在13%以上,一口氣就影響我國10月出口值減少12.1億美元,甚至超過資通訊與電子產品的出口紅利。

蔡美娜也表示,台灣機械出口受到貿易戰影響,大陸對我國下單轉趨保守,導致機械設備出口值年減2.5億美元、負成長11.9%,也成為我國出口連二黑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蔡美娜仍強調,若觀察10月進口情況,農工原料進口值(169.7億美元)雖然因原物料價格走弱而年減10%,但資本設備進口值達到43.9億美元,年增率高達20.2%,可看出廠商對今年第四季景氣已轉趨正向、持續加碼資本設備。

展望11月出口,蔡美娜認為,預計落在年增1.5%~2.5%,綜觀第四季出口將為持平到小幅成長,有三大主因,第一是出口規模已經達到近12個月來的最高,可見在旺季加持之下,出口已逐步回歸。

第二是中美貿易戰協商已經有進展,全球經濟波動也會逐步縮小。第三是新興科技如5G、物聯網IoT等發展進程優於預期,有望讓我國出口止跌回升。

評析
10月出口衰退,主因是機械設備買氣下滑及國際原物料價格疲弱影響金屬、塑膠與化學製品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3: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1月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外銷美日創高 陸港大減

經濟日報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昨(8)日表示,今年前十月整體出口表現衰退,但對美國、日本出口規模雙創歷史新高,尤其對美出口成長17.7%,迄今已連續37個月正成長,預期今年全年有望再度刷新歷年紀錄。

今年前十月出口表現衰退66.9億美元,尤其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076.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73億美元,為衰退規模最大的主要市場;不過對日本方面,前十月出口規模達192.8億美元,年增2.9億美元,對美國出口達380.2億美元,年增57.1億美元,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蔡美娜指出,若與去年同期比較,10月份對美國及日本出口續呈上升,其餘市場均為負成長,對日本出口20.6億美元,為歷年單月第四高,較去年同月增0.3億美元。

其中電子零組件增1億美元、礦產品增0.5億美元,但化學品減0.5億美元;對美國出口39.7億美元,為歷年單月第三高,較上年同月增6億美元,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增加5.8億美元,出口增幅68.4%。

蔡美娜表示,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十月對日本出口達192.8億美元,增加2.9億美元,增幅1.5%。

對美國出口前十月380.2億美元,增加57.1億美元規模,增幅17.7%,對美、日出口規模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蔡美娜表示,去年全年對美國出口規模已經達到歷年最高,今年前十月對美出口表現,已逼近去年全年出口表現,僅15億美元差距,預估11月即可提前刷新紀錄,今年全年對美出口有望再創新高。

蔡美娜表示,台灣對美國出口規模持續表現亮眼,主因仍是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台商產能回流,持續造就出口規模。

評析
台灣對美國出口規模持續表現亮眼,主因仍是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台商產能回流,持續造就出口規模。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5: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2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11月出口轉正 走出隧道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9)日表示,在電子產品領軍下,11月出口為285.8億美元,是歷年同月次高,年增3.3%,增幅雖不大,但已是近13個月以來最佳表現。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形容,出口已「走出隧道」。

蔡美娜表示,主要受惠於轉單效應、提前拉貨潮、5G通訊等新興需求湧現等三大因素。

11月進出口表現帶來好消息,雙雙由負轉正,出口值達285.8億美元,年增3.3%;進口規模則為243億美元,年增5.8%。

蔡美娜表示,出口表現亮眼除了高基期因素已消退外,還有三大利多。首先,美中貿易戰的轉單效應仍持續發酵,促使廠商持續擴大在台灣的產能配置比重。

其次,美國預計在12月15日加徵新一波關稅,同時中國大陸因應明年農曆春節較早須備貨,兩隻大象各自帶動一波提前拉貨潮,使台灣出口得以受惠;最後則是在5G通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需求推升下,點燃了出口動能。

蔡美娜也特別點出兩大功臣,功臣一號是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於伺服器、筆電廠商提升在台產能比重,11月出口40.2億美元,再度刷新歷年單月最高紀錄,年增率高達22.7%,且光是累積前11月表現,就已超過歷年的全年水準。

功臣二號則是電子零組件,11月出口規模105.9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10.1%,也是一年半來首度站上兩位數成長,主因國際品牌智慧型手機新機銷售熱度較預期好,5G商機也在發酵,使供應鏈積極備貨、回補庫存。

但傳產出口仍疲弱,由於國際原物料行情持續疲軟,廠商端的需求力道不足以及國際間削價競爭壓力,都使傳產出口蒙塵,尤其礦產品出口降幅最深,年減近三成。

展望未來,蔡美娜分析,12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增加一天,且去年同期受貿易戰負面影響浮現,使基期較低,加上供應鏈庫存調整後來到較好水準,出口有機會旺到12月,預計12月出口將年增1%至2%。

此外雖全年出口仍將呈現負成長,但蔡美娜形容第4季出口將「走出隧道」,可望終結連三季頹勢,轉為平緩上升,依主計總處預測,第4季出口約年增1%左右。

評析
在電子產品領軍下,11月出口為285.8億美元,是歷年同月次高,年增3.3%,是近13個月以來最佳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8: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2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11月出口…電子反攻 外銷對岸勁揚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昨(9)日指出,觀察11月出口市場表現,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日本三大出口國表現都突出。其中對大陸出口因電子零組件需求熱絡帶動,反攻向上,呈現正成長,是過去17個月以來最佳表現。

今年以來,在美中貿易戰影響下,我國出口市場占比呈現顯著變化,對美、對陸港出口一增一減態勢相當明顯。

不過,財政部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11月對陸港出口123.5億美元,年增8%,占總出口比重回升到43.2%,是今年以來除了8月外,第二次呈現正成長。蔡美娜表示,主要是電子零組件需求熱絡,推升出口表現,使對大陸出口止跌回升。

對美國出口方面,受惠於產能回流等因素,11月出口規模40.5億美元,是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16.9%,增幅遙遙領先其他市場。此外今年前11月對美出口值,也已經超越歷年的全年水準,寫下紀錄。

評析
觀察11月出口市場表現,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日本三大出口國表現都突出。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2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11月進口 半導體占大宗

工商時報 林昱均

財政部統計處9日公布進出口統計,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台積電已在10月法說會宣布大幅提高今年資本支出約40%,預計半導體總進口值會達到約140~150億美元,且高度集中在今年第四季。而電子零組件11月出口年增率為10.1%,創近1年半以來最大成長。

台積電高額資本支出已陸續反映在近三個月半導體原料進口,進口年增率甚至達到80%左右。

蔡美娜認為,台積電很可能是因為手邊有龐大訂單,否則一般企業不太會冒折舊風險添購140億美元(約新台幣4,200億元)半導體原料,顯見台積電相當看好今年11月到明年初出貨概況。她也表示,台積電於法說會點名新興5G技術、看好其商機,未來幾個月內電子產品出口將相當樂觀。

除了台積電大量進口原料、未來出口動能強勁外,蔡美娜認為,各大國際筆電廠也提高在台產能比重,像是我國資通與視聽產品11月出口值達到40.2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高達22.7%。

累計今年1~11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值為386.1億美元,提前刷新歷年同期新高紀錄,有望延續到明年出口情況。蔡美娜說,主要是貿易戰讓筆電、伺服器廠商提高在台生產比重,避免高關稅提高生產成本,加上農曆年提前,廠商提前啟動拉貨潮有關。

在整體產業鏈改變、美國資通與視聽產品需求強勁下,我對美出口值持續增加,11月對美出口值 40.5 億美元、為歷年單月第三高,較去年同期年增幅16.9%,今年1~11月對美出口值達到420.7億美元,也提前一個月創下歷年新高紀錄,主要出口產品以資通訊視聽商品為主。

而11月電子零組件因蘋果手機銷售熱度較預期更佳,我國出口值因此達到105.9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次高,僅次於今年10月106.5億美元水準。電子零組件11月出口年增率為10.1%,是近1年半以來最大增速,顯見5G與手機熱銷下,帶動廠商出貨。

評析
台積電高額資本支出已陸續反映在近三個月半導體原料進口,進口年增率甚至達到80%左右。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9: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2月1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11月資本設備進口 跳躍成長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台商、外商投資熱,財政部統計,今年11月主要資本設備進口呈現「跳躍性」成長,年增66%,創下九年來最大增幅。官員分析,關鍵在於國內廠商擴廠、台商回流、外商加碼投資等三大因素,而這些實質投資都將成為明年出口動能增溫的預奏曲。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11月進口規模243億美元,年增5.8%,其中資本設備進口49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達六成六,且累積前11月進口規模,也已提前刷新歷年紀錄,較過去各年規模都還要高。

其中,半導體設備進口成長更是驚人,11月進口規模約24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左右。

如此跳躍性成長,蔡美娜歸功於三大因素。首先,國內半導體廠商加速布建高階產能,例如台積電已預計明年上半年量產5奈米、2022年上半年量產3奈米。

其次,外商加碼投資也可從資本設備進口成長中可見一斑。近期較為指標的投資,包括經濟部投審會已核准台灣美光加碼投資新台幣660億元;荷蘭ASML也將在台灣拓展研發量能。

最後則是台商回流,今年以來,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已通過逾150家回台,累計投資額突破新台幣7,000億。

評析
半導體設備進口成長驚人,11月進口規模約24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左右。
 樓主| 發表於 2020-2-1 12:09: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9年12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牛津:台灣出口增勢延續到2020

工商時報 陳碧芬

台灣11月出口表現好轉,吸引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10日發出特別報告,認為台灣正受惠來自大陸的貿易轉移,該院亞太區總經研究團隊估測,台灣出口增長趨勢將自此呈現健康上升,加上5G技術發展對智能手機,物聯網和其他技術設備需求的支持,增勢將延續到2020年。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分析,中美貿易爭端發生過程,台灣一直比亞太區同儕經濟體的處境「更好」,大家同樣在面對疲軟的外部環境,台灣得天獨厚具有兩大優勢,一是拿到移轉自大陸的訂單,二是台灣本地有跨國和在地科技業同步開發的5G技術與應用。

ANZ澳盛銀行大中華經濟研究部門也指出,台灣是中美貿易持續緊張過程中的受益者,台灣經濟向好的前景,還將有兩項持續發酵的加持:全球技術周期出現拐點的跡象,科技製造業強項的台灣,將因此在出貨量和產量上進一步獲益;大型科技業者紛紛上修2020年資本支出,以配合5G的強勁需求。

根據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估計,台灣商品出口以美元計算,11月較去年同期成長3.3%,一改前一個月的衰退1.5%,時間拉長來看,台灣近幾個月的出口表現持續改善,季節性調整後的出口三個月移動平均值顯著改善,與韓國至今仍是兩位數下降,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台灣的進口成長率,從10月的4.1%進一步反彈至11月的5.8%。

澳盛銀經濟研究團隊分析,貿易爭端改變市場既有規則,亞洲供應鏈出現生產遷移、重置,台灣不僅2019年GDP增長改善,改善的顯著趨勢可能會延伸到2020年,目前因貿易爭端和緩而帶來的外部需求增長,估計到2020年都會持續,帶動台灣2020年GDP年增率站穩2%以上。

澳盛銀認為,基於台灣經濟增長前景穩健及通貨膨脹溫和,下周的央行理監事會議應會繼續保持目前的利率政策,並在2020年繼續維持政策利率在1.375%不動。

評析
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為台灣正受惠來自大陸的貿易轉移,台灣出口增長趨勢將自此呈現健康上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