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5-10-20 06:14: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10-20 06:15 編輯
轉貼2015年10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出口連八黑就業卻持續改善的怪現象
工商時報社論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發布統計指出,由於風災、低油價與電子產品 去化慢,這三大因素導致9月出口「連八黑」,年減14.6%,衰退幅 度比八月年減14.8%微幅改善0.2個百分點,且創下連續四個月的二 位數負成長;第3季出口因種種不利因素重擊,減幅擴大至13.8%, 為今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季。主計總處同時表示,九月單月出口225.4 億美元,為2010年10月以來的新低(扣除春節因素);9月進口僅17 3億美元,是2009年11月以來的最低進口值,年減24.4%,則是六年 來的單月最大減幅。這些數據顯示,台灣地區九月的進出口,幾乎是 回到金融海嘯時的情況。
但在另一方面,台灣的就業情況卻持續好轉。主計總處最新的就業 報告指出,8月失業率為3.90%,較上月雖然微增0.08個百分點,但 較去年同期下滑0.18個百分點,創下近15年同期最低水準;前8月失 業率平均為3.73%,也是近15年同期最低,年減0.26個百分點。8月 失業人數為456,000人,較上月增加11,000人,主要是因為受應屆畢 業生持續投入尋職行列影響。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6,000人, 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與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分別增加3 ,000人和2,000人,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微增1,000人 。
上述兩項官方統計顯示,出口連八黑對於就業似乎沒有任何負面衝 擊。若用統計學的簡單迴歸分析,說不定還能導出具統計顯著性的出 口衰退有利於就業改善的奇怪結論。然而,根據國發會較早以前的一 篇研究報告指出,商品出口對就業人數的貢獻率大致在25.3%~28. 9%之間,亦即全體就業人數中有四分之一至近三成是歸功於商品出 口的帶動;根據這項官方研究報告推論,出口減少對就業應有負面衝 擊。惟近一年來的官方統計數字所顯示的趨勢,二者之間南轅北轍, 可說是近年來才見到之怪現象。
我們比較不懷疑海關統計數字,因為通關數字無法人為虛飾。當然 ,我們也不是說就業數字遭到人為的作假,只希望能找出就業數字亮 麗背後的其他故事,讓事實真相有更清楚的顯現。且讓我們從社會變 遷對統計分析的影響著手。
首先,台商到大陸設廠對台灣就業統計的影響,不應忽視。根據媒 體報導,大陸官方登記常住之台灣人就超過150萬人,若再加上短期 去大陸出差處理大陸工廠事務的員工,則每年總人數達300萬人之譜 。這些長短期在大陸工作的人員,其勞動產出貢獻於大陸GDP的成長 ,因此不宜全算為台灣地區的勞動力。然而,基於勞保年資的維持與 健保福利的需要,即使長期派駐大陸,台灣總公司也未必會將這些台 籍幹部自公司就業名單除名。如此,在台灣地區勞動力總數的統計就 有「虛胖」的可能,從而使失業率的數字偏低。
其次,台灣近幾年來「非典型就業」盛行,派遣勞力在就業統計上 也會帶來一些衝擊。政府機關受到預算員額限制,對於新增甚至例行 業務,以派遣勞力支應,早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民間企業尤其是接 單生產的公司,更將派遣勞力的使用發揚光大。派遣勞力雖然掛名在 派遣公司內,看似已經就業,但為配合雇主需求而彈性支援,使派遣 勞力實際上並未如一般公司或政府機關員工全年全時間工作,因而在 就業統計上,會使就業人數有「虛胖」的可能,從而使就業統計未能 反映實際情況。
因此,與就業相關的其他數據,反倒較「失業率」更能顯現「出口 連八黑」所造成的影響。例如根據「台灣就業通」網站資料庫統計, 8月份新登記求才的職缺人數為126,650人,較上月減少3.30%;新登 記求職人數總計65,624人,較上月減少0.34%,平均每一位求職者有 1.93個工作機會,較上月減少,相對於5月2.29個工作機會,更顯示 廠商求才意願轉趨保守、就業情勢趨緩。另外,勞動部公布最新無薪 假統計,9月底實施無薪假人數達1,233人,較8月的669人增加了8成 4,創下去年2月以來的新高。同時,今年1到8月大量解僱通報人數達 11,448人,較去年同期增加4,569人。還有,請領失業給付的人數也 在增加,今年7月以前維持大約5,000件上下,但是8月幾乎翻倍,增 加為9,208件。
誠如統計學教科書提醒:「數字本身不騙人,但騙人的常用數字」 。我們相信政府相關單位無意欺騙百姓,但發佈的任何資料若與總體 經濟趨勢顯著背離,則宜剴切說明,或以其他數據釐清事實,才不致 於在同一個中央政府的屋簷下,各部會的統計數字彼此雞同鴨講,讓 民眾看得「霧煞煞」,從而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評析
睜眼說瞎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