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5914|回復: 30

[教學] 認識本益比 P/E Ratio (PER)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6-11 21:07: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謂本益比?本益比有何用處?

: C# |6 ?7 s; ]9 j' r$ M

一般法人在評估一檔個股的目標價時,最常見的評價方式是仰賴本益比(PE Ratio或P/E Ratio或PER或P/E)或股價淨值比這二個數字,本文僅就本益比提出教學,股價淨值比的教學文章請點擊後閱讀 認識股價淨值比

5 q( [7 E! e. V1 w5 n$ h5 [

 

# D& A& Y; w$ _. a& l

本益比的種類

- L5 R* J1 T- Z

 

( `. Z0 j+ c L4 O: g9 j

個股本益比

( ^8 k2 y8 h) s

 

( s: I% C. L' X9 i

本益比(PER或P/E)中,“本”意指股票的每股市價,此為投資人購進股票的成本.“益”意指公司一年的每股稅後純益(簡稱稅後EPS或EPS或每股稅後盈餘)。因此,本益比即為每股市價相對於其每股稅後純益(EPS)的倍數。以公式表示:

0 O0 W: K% |! X
 
8 T/ n1 r! ]$ Z2 {' }- O
本益比= 股價/ 每股稅後純益 = P/E
! q4 f- k" s3 r$ g' u! y; ^3 g
P:每股股價  E:每股稅後純益
- m! @4 Q2 r% `/ i9 Y) P) F+ ~( D. y


理論上,本益比由某一時點的市價除以當期每股稅後純益,但由於公司的當期財務資料無法得知,故實務上採用最近公告稅後純益或是預測的每股稅後純益來計算。目前台灣証券交易所公布的本益比,係根據各上市公司所公告的財務報表來計算最近四季的每股稅後純益(EPS)。

X) T' V5 V9 F" M9 g. v% Z) D

 

$ m5 k( g. r) B

市場本益比

2 G* ~* \! i! ^3 a I6 K( S2 N9 u

 

, @% w) S& s+ T- j2 v# I2 x

股票市場中每一種股票的本益比都不一樣,因此若要計算整個市場的本益比,要將個股的股價和稅後純益加以平均。平均的方法依照所採用的權數不同可分成 簡單算術平均 和 發行量加權平均 兩種。簡單算術平均賦予每一種股票相同的權數,而發行量加權平均則以各種股票的發行股數當作權數。 其計算公式如下:
以下表之甲、乙、丙三種股票來闡釋市場本益比的計算方法。

$ K" y \- e) B" L# [- Y ^# a3 a

 

6 s8 ?2 A* S* v7 ]/ j2 i, s

, A+ @( K' Y, Z' f

* v# N+ A q8 d. z% p7 b0 ]$ k8 S8 j% G$ l& x7 k; F x+ x: H1 G0 k& M6 Z. S( s1 v6 F/ z" p/ ?4 u) Z: i& u% Q7 h$ B! T7 ]% h; L& P7 v: D$ m) h: ^) a9 J$ v, [: K, t! H7 D% R* |* W! ]$ f1 A# u" h' h- X1 a# ^/ w3 ]2 {. Y2 I7 I2 i/ b( k; N- @( [8 ~7 h% D* y# P4 n: V1 P9 k9 _+ {8 m+ x7 ^. x9 l) L) m2 D! ~7 O4 d* J7 }# D: O. M" H8 U, }' _# E8 L+ j8 {0 x6 Y7 L* g4 G% d4 X$ D$ x5 f% {/ r+ ]# F5 {( R- G8 r( o: M; ?# J- Y# S7 M7 z) P4 B' P( y7 T u( @4 \% Q# w$ Y) y% v8 c: J; P. a. x4 q- t- H: h) G( F6 w4 j. T6 x$ F8 Z! Z N3 [" W5 g3 v7 b! N; Q$ d6 ~( w2 @( L" K8 o3 `$ Y1 I0 b3 S0 o; g( @3 y' Q7 ?5 X; U8 y! N& W1 |5 J P7 v$ S" E( ?9 a+ U3 p, t% n
股票種類 股價 每股稅後純益 發行股數(億股) 本益比
200 20 8 10
200 10 4 20
600 15 4 40

& n( Z. Z2 Y) e& m

 

- k% L5 Y+ Y k7 e, Q

簡單算術平均本益比 = 個股股價的算術平均 / 個股之每股稅後純益的算術平均
= [(200+200+600)/3] / [(20+10+15)/3] = 22.22

# X- T' y7 Q! E Z$ j


發行量加權平均本益比 = 各上市公司所發行股票的市值總和 / 各上市公司的稅後純益總和 =[200 ×8+200 ×4+600 ×4 ] / [20 ×8+10 ×4+15 ×4] = 18.46

, ~. y5 I0 f7 Z

 

( {9 B7 ?! I# \8 S/ }' b0 O$ }

因為權數不同所計算的市場本益比會有差異,簡單算術平均和發行量加權平均本益比皆會介於所採樣本的最大個股本益比和最小個股本益比之間。 本例中,由於甲股票的本益最低,且其發行股數較多,故權數較大,因而使得發行量加權平均本益比低於簡單算術平均本益比。我們亦發現,簡單算術平均本益比和發行量加權平均本益比皆介於10(最小的個股本益比)和40(最大的個股本益比)之間。

$ r6 l. c9 P Y; j


在得知個股、行業別以及市場的本益比之後,即可求得相對本益比
所謂相對本益比 = 個別股票的本益比/ 行業別本益比, 或= 行業別本益比 / 市場的本益比。
由相對本益比可約略了解個別股票的本益比在其所屬行業或整個市場中的相對大小。例如丁公司的本益比為15,其行業別本益比為10,則丁公司在其行業中的相對本益比為1.5,表示丁公司的本益比高出其行業別本益比百分之五十。

; v t" C) `1 l9 i) {- v

 

3 V3 S5 E; h; X) _+ }4 ?1 m9 [

 

1 r6 w9 m# L+ ^

本益比的計算

1 ^7 L- L5 ~6 d8 Z5 H# R& L2 V9 j; r

 

# g. H: B6 J( S. T, I/ \4 o V2 Q

本益比是投資人購入股票的成本(股價),與上市公司每股獲利能力的比值。由於對於獲利能力的認知不一,因此本益比也有幾種計算方式:用已知每股獲利來計算的本益比

- T, Y/ |' f2 K# G: `; i
公式:已知本益比=當日股價 ÷ 已知每股稅前獲利
* \4 ]# L& V' z- l: _0 W


目前包括證券交易所都在採用,由於已知本益比反應的是過去獲利狀況與現今股價的比值,對於合理股價的評估,這家公司未來成長的期望,這項指標並無法評估未來變化的問題。 也有以預估本益比作為評判的依據。一般上市公司都會針對新的一年發表營收與獲利目標。上市公司新年度的營收或獲利作預估,以這些預估獲利的數字為基礎,所計算出來的本益比,一般稱作為「預估本益比」。

7 i% a3 g1 s8 M/ C# u3 H; j7 _
公式:預估本益比(1) = 當日股價÷預估當期的每股稅前獲利
9 Y' h( m, v) Y9 n1 l


不過,預估本益比由於涵蓋尚未發生的未來變化,因此仍有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要運用預估本益比,必須要隨時觀察產業與公司動態,適時調整。 也有人以已知的每股稅前獲利,加上預估獲利成長率來計算本益比,可以算是預估本益比的變化,計算方式如下:

! h5 g4 o9 t- i1 p" K, X


公式:預估本益比(2) = 當日股價÷[(已知每股稅前獲利)×(1+預估獲利成長率)]
不過預估獲利成長率也同樣有不確定因素存在,因此,與預估每股稅前獲利其實意義上相差不大。為了兼顧未來的成長前景,同時展現過去的經營基礎,我們建議可以採用預估本益比(1)作為評估的標準之一。

- {5 M9 s+ ]0 L% \, V- S5 i

 

" e/ c7 @0 l/ \; H, c" L

 

. \+ ~4 H. p( P, @

本益比的含意:

5 F0 s0 c# c! ^7 I% ]: v

 

- F; V+ c( M L2 v1 `9 y$ s

本益比(PER)15X代表什麼意思?它代表的是你投資15元,該公司幫你賺1元,所以你可以把他看成一種另類的存款,亦即存了15元後,一年可以領到1元的利息,換成利率就是1/15 =6.66%,相較於目前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來說,15X的PER比定存的報酬率多了二倍!接著你要思考的是...股票屬於風險性的投資,冒這個風險來換取比定存(接近無風險報酬)高二倍的報酬,是否值得?

% k- C4 S) [* ?8 j t; a4 v

 

) m$ V. J9 s0 r6 D) z

就以房貸利率來比較,目前固定利率的房貸約3.5%~4.5%不等,你拿房屋當成抵押品找銀行借錢,銀行要冒的風險並不大,至少有抵押品來擔保,但是你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該公司有任何擔保事項嗎?當然沒有!所以有穩定擔保品的報酬率要3.5%~4.5%,完全沒有任何擔保,又要冒著股價上下波動的風險,結果是6.66%的報酬率,這樣的投資值得嗎?當你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必須考量該公司的誠信品質、獲利品質、財務結構穩定性、未來幾年獲利的成長性....等,不同的情況答案會不同!建議初入股市的投資人,最好先以本益比較低的個股作為投資上的標的。

4 T! p) |8 g" ?/ j( F8 U

 

4 \$ |/ z f7 ~. e: x

本益比評價並非一體適用於所有產業:

* M' I7 {3 I. u+ Y0 R6 B0 x

 

, ~+ O h$ L. `; W; f' g, q. ^2 J% q

本益比這個評價指標,並非可以適用於所有的個股與產業,舉例來說,景氣循環週期較短的產業,其獲利將受到景氣循環影響較深,例如DRAM、TFT LCD、原物料、營建....等等,相關廠商在景氣高峰時獲利驚人,但是在景氣衰退時也是虧損的嚇人,況且這類型公司的股價經常提早反應"獲利下滑" 1~2個月,所以景氣高峰時這類型個股的本益比通常約8~10倍,景氣衰退後本益比通常落到5、6倍,甚至公司開始出現虧損時,本益比為負值(無意義),所以市場有句俗語來描寫這類型的產業與公司....買在高本益比,賣在低本益比!

2 c/ a4 f* _1 O$ I1 H

 

5 l+ ]5 @5 D c2 S( c" c3 E

 

8 X7 P0 C/ x& i( S, F* T' ]7 x% z& r/ G. O, J! a/ }7 b, `


發表於 2008-9-8 17:28:10 | 顯示全部樓層
漸漸的越來越懂了,股海知識真ㄉ是博大精深阿!!!
發表於 2009-1-1 20:57:18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完這篇P/E RATIO內容之後,有三個疑問請教:

$ c5 ?7 Y) k$ P

 1)在財經節目中常提到"台灣股市本益比才xx倍,比香港及中國還低....."此時這個本益比是簡單算術平均本益比?還是發行量加權平均本益比?這個數值要到何處才能查詢?

2 z1 i! j% g7 q8 s+ @7 t/ u

 

( Z4 a+ X2 X2 V. J

 2)在文中"本益比的含意"中P/E=15,代表每投資15元,當年或隔年分發1元利潤,可是在實際經驗中,公司分發利潤通常除了現金之外,還包括股票,此時就文中轉化為利率是否還是1/15=6.66%?假如不是,又該如何計算?

^! g0 W6 K) [0 z. [; x4 N; t7 P0 [

 

) Z$ C" ~1 s: Z+ D9 q: f

3)P/E=股價/每股稅後純益,在實際經驗中,公司均不可能將全部的每股稅後純益發放出來,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保留盈餘,舉例來說,宏達電稅後純益為56元,可是僅發放37元的股利,也就是說我這個小散戶所得到的實際稅後純益為37元,如此一來對宏達電與我而言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本益比,那我究竟要參考哪一個數值?又各有何優缺點?

4 ~* z& a/ A& Z. x: n / v1 Z+ t) s3 u3 a[ 本帖最後由 welllink 於 2009-1-1 20:59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1-3 01:39:50 | 顯示全部樓層
1.證交所印象中是每月公佈的,你可以去查
$ i8 Q) i6 m+ j/ a% P+ ~- l2.本益比(PER)15X代表什麼意思?它代表的是你投資15元,該公司幫你賺1元,所以你可以把他看成一種另類的存款!我是寫賺1元哦....當然,要當成存款的話,前提假設是該公司股利分發比率是100%,如果不是100%,那又牽涉到保留盈餘與ROE的問題了!如果專注於投資該公司,它每年的股利配發的話,應該選純現金股利且獲利穩定的公司!另外,P/E中的E是EPS,所以前提假設必須EPS是真的,至於現金會配發多少,我個人覺得重要性沒那麼高
9 o; g) U! }6 g7 T$ ?3.既然P/E中的E是EPS,自然跟現金股利配發多少沒關係了,你注重現金股利的話,就可以算股利殖利率來比較,殖利率與P/E是二種不同的比率,網站有教學文章,你可以看看
發表於 2009-3-27 05:25:15 | 顯示全部樓層

哇哈哈~~

本益比的多種算法今天倒是第一次聽到 , 不過的確是需要去預估的~

5 b J8 L6 u) I* G4 ?1 P; W6 c& M

學到了不少 ....感念啊~

發表於 2011-1-4 22:04:4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1# 的 austin

感謝校長的分享..繼續看下去
發表於 2011-2-2 18:52:45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是沒有看本益比,因為我也看不懂我只是投機分子賺到小利就隨時跑
發表於 2012-3-2 08:34:4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十分地清楚感謝分享,尤其是最後說的買高賣低本益比!十分受用!
發表於 2012-12-20 00:04:48 | 顯示全部樓層
Laura0403 發表於 2010-10-4 15:14 ' i8 E3 P$ F( e
新人學習中。。。算了幾遍,不過還是算不出來耶,請教教我,感恩^^# I( e# F1 }5 q% n
想計算出證券交易所內,所提供的本益比
2 y" O2 t5 F( F' e0 G# O ...

7 G6 L1 f! Y& C' ]1 q& K* G證交所的數據,每一季都是累積當年前幾季的$ [( ^2 X  ?% O! c
也就是說第一季的eps是單獨第一季的
- c) W; E/ o; L第三季的eps是累積一二三季的eps
' G. C- v% w* a! K並非單獨第三季的eps
發表於 2012-12-20 00:06:22 | 顯示全部樓層
Laura0403 發表於 2010-10-4 15:14
. x) E- _+ [, o+ p0 k: a新人學習中。。。算了幾遍,不過還是算不出來耶,請教教我,感恩^^
6 i1 q+ Z& {& b4 l9 c. R想計算出證券交易所內,所提供的本益比% |" `8 ]6 A8 q4 p
...
' p2 x5 F) r: _" l8 n* b0 J
證交所的數據,每一季都是累積當年前幾季的/ d4 U4 f- m  W, P* b
也就是說第一季的eps是單獨第一季的2 V/ Z  R! U) G* N* o/ W2 N
第三季的eps是累積一二三季的eps6 N( i" `' _0 [: L- B/ }8 U
並非單獨第三季的eps
發表於 2012-12-20 00: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益比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幾年後,投入的資金賺到的錢可以回本9 i7 P! U1 }4 r  n8 O
舉例來說,一家公司一年賺4元,股價是60元,假設15年內經營都能穩定每年賺4元5 g! U. y. u  _, [; h  o, F5 H' |
4元*15年=賺60元=投入的資金
9 H5 \" V% y0 T5 l/ e因為目前多數企業被估計都是以10~30年為一穩定的經營週期
6 g) ~% h9 x5 I/ S, U2 K所以多數的本益比都在10~30之間
$ v3 y$ [/ L# T8 k7 T& E3 t' z$ e舉例來說
, c, t- z% Z7 J3 o* s台積電目前被看好明年之後,至少3年內每年賺7元
8 @  C! M: X0 f" T, D- I/ _5 n- ^. E之後可能有多有少,依照台積電營業的本事,普遍認同15年內合計賺7*15=105元4 `$ _+ R1 G( Z! j8 L4 Y
所以目標價就訂在105元/ e2 j+ g+ o; Y/ _
這就是本益比的用法
5 G! P( o$ j) ^; [) h* N3 U4 n7 p像一些營建股,因為每年能認列的營收都看建案的進度,起伏很大
* [: f; c% m# W& z/ f& S第一年1元,第二年2元,第三年不一定,所以會抓一個平均的eps,例如1.5% e, Z2 L" s$ f0 _8 w" B
然後估10年內賺的,大概就會得出目標價15元
/ V2 y3 b& j) \) A  C3 x或是多數會改採取股價淨值比法,用淨值去估
6 R+ F, c  D# O4 F5 Y所以我們可以大概知道,一家公司的合理價值" v$ [! @4 g% S6 W: H  V
等於一段長期時間能賺的錢的總合
5 O& ?# ]( y* g由於長期是多長,要看各產業不同來判斷,愈不穩定的產業就會愈短  Y) y, f; a2 e) _) D  h3 Z7 `
另外,因為不可能年年賺一樣,所以獲利總有變動
+ O8 X6 n8 N/ m+ ?: k" |所以目標價就在被乘數與乘數都會變動的情況下,不斷的被市場的資金所重新定義
6 g. {4 ?' X7 [當然很多人會有同一家公司怎麼本益比會大幅波動的疑問, }/ B0 _+ d6 U3 z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都是用未來的本益比來估算目標價9 l; m3 e* u/ n# k% p) z- p
也就是說雖然今年可能很差5 v8 x1 b3 c. ?' p# @8 h. m: I  R
但展望未來15年,就要變的很好1 F5 o8 g0 w4 b6 h% [, Q: X% o
那就會擁有很高的目標價,但若用今年的eps來估算,又會顯得本益比超高  v6 U$ b! J" d
這就說明了基本分析的重點:過去很重要,但未來更重要
0 F! Z  K- r) }) N
發表於 2014-1-27 07:49: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校長的教學
發表於 2016-3-20 18:20:17 | 顯示全部樓層
買在高本益比,賣在低本益比 這句很難揣摩也容易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