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金融;證券 – 訊息面暫停交易機制 15日上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06:13: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9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大動員 搶搭滬港通商機

記者黃郁文、呂淑美/台北報導



「滬港通」效應逐漸發威,不僅國人7月透過券商複委託交易香港有價證券達225億元,創去(102)年2月以來新高,8月交易更是熱絡,近期客戶詢問度愈來愈高,國內大型券商不僅擴編相關人員,更結合旗下研究部、投顧組成專案小組,提供「滬港通」投資報告給中實戶、大戶,搶食滬港通業務商機。

據調查,近期國內許多財力3,000~5,000萬的大戶投資人,對於下月即將開放的滬港股雙邊投資,顯得興趣濃厚,透過多家已在香港設立子公司的國內證券商,進行開戶及詢問資產配置。

券商近期也紛紛準備擴編「滬港通」人員編制,陸續替客戶規劃一連串投資服務,包含後續可能舉辦的投資說明活動及最重要的「報明牌」。

元大寶來證券國內法人部副總經理林廖進表示,目前公司研究大陸A股的團隊,上海辦事處約7~8位研究員、香港子公司為3~4位、台灣則有1~2位,初步會增加台灣地區研究人員,比照上海辦事處8名規模;另也會與大陸研究機構簽訂資訊互換合約,有利未來提供A股的研究報告。

林廖進說,元大寶來證券台灣有167個據點,從基隆到東港,甚至連金門都有據點,目標是「人就算在東港,只要有手機就能買到其他國家股票」。

至於凱基、群益金鼎、國泰、統一等各家券商,普遍有「計畫性」增派研究部門人力的規劃,以及未來若取得大陸A股執照後,也會進一步提供客戶相關A股投資報告。

儘管國泰證券目前在香港無據點,但主管透露,等到滬港通未來開通後,不排除將與具有滬港通資格,且具備成本效益的證券商合作。

此外,統一證券在國內規模屬於中型券商,但旗下投顧單位「早就準備好」。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未來將在台北成立負責研究大陸A股的團隊,初期預計應徵10名研究員,且瞄準港、台2地的投資客戶,以達到「先求有、再做大」的目標。

大型券商主管表示,近期國內投資人透過複委託前進港股成交量能明顯攀升,旗下大戶詢問度也持續熱絡,7~8月已展開第一波卡位戰,昨天港股一勁揚569點,客戶的詢問度也跟著熱絡。
發表於 2014-9-11 08:43:33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版大熱心分享
 樓主| 發表於 2014-9-13 04:46: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9月1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8月全體券商獲利 月增106%

呂淑美

證交所統計,8月全體證券商獲利66.6億元,較7月大幅成長160.89%,其中綜合證券商盈餘65.52億元,專業證券經紀商盈餘1.08億元,期貨兼營證券商虧損5.7萬元。

證交所表示,8月台股大盤日平均成交金額922億元,較前月1,161億元減少239億元,減幅約20.6%,使全體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上月減少約25%,惟8月部分證券商認列較多轉投資利益,致業外收入大幅增加,使證券商8月整體獲利較7月增加約41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4-9-19 05:39: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9月15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8月全體證券商盈餘 月增41億元

聯合晚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8月全體證券商盈餘為66.6億元,月增41億元、月增幅為160.89%,雖然全體券商經紀手續費月減13億元、月減25%,但靠著轉投資增加業外收入認列而扭轉,累計前8月全體券商獲利為260.72億元,年增121%。

證交所表示,8月全體券商獲利66.6億元中65.5億元來自綜合券商,8月有49家券商獲利、30家虧損,其中,有29家綜合券商獲利、17家虧損,8月成交金額前10大券商為:元大寶來、凱基、富邦、永豐金、群益、台灣摩根士丹利、元富、瑞士信貸、日盛與兆豐。

證交所表示,全體證券商在今年前8月的營運,46家綜合證券商有38家獲利、8家虧損;32家專業證券經紀商有24家獲利、8家虧損;唯一的1家期貨兼營證券商呈現虧損。

證交所說,今年前8月累計盈餘260億元,年增121%。今年至8月底成交值約為15.9兆,較去年同期13兆成長22%,集中市場成交金額大幅成長,使整體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約74億元 (約28%);平均加權股價指數為8964.26點,較去年同期上漲約12%,亦使證券商的自營相關業務獲利較去年同期增加45億元。

此外,年8月集中交易市場證券商電子式交易 (含網際網路及語音)金額為1兆1132億元,月減26.32%。年8月份證券商電子式成交金額占市場總成交金額約為28.74%。
發表於 2014-9-19 08:29:22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p470121 大 產業資訊分享  謝謝你的用心
 樓主| 發表於 2014-9-21 08:35: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9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滬港通升溫 5大券商搶市

記者黃郁文/台北報導



兩岸三地高度關注的「滬港通」訂10月中旬上路,在香港證交所近日派員向國內五大券商推介後,包括永豐金、元大寶來、群益金鼎、凱基證券等,相關理財投資部門全部動起來,不僅年底前3個多月每月都排定搶攻滬港通業務的相關行程與進度表,甚至將組團赴大陸拜訪相關主管機關及大陸潛力企業。

國內證券業人士透露,受到滬港通實行在即,近期台灣許多大戶、中實戶投資人透過證券商管道前往香港,在香港已設有子公司的台資券商開戶,準備搶搭滬港通列車。

港交所本周派出3名人員拜會國內大型券商介紹滬港通業務,預計今(18)日進一步拜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

據悉,港交所人士日前鎖定永豐金證券為「第一站」,舉行完滬港通說明會後,日昨(16日)上午拜訪國內市佔率第一的元大寶來證券,當日下午赴群益金鼎證券舉辦相關說明會,另據傳昨天是拜訪凱基證券。

券商主管表示,港交所此次前來拜訪業者,主要是針對滬港通交易制度與交割方式,向台灣券商機構做進一步說明;由於港交所直接與台灣投資人接觸恐有難度,希望透過券商管道,傳達滬港通交易機制給有興趣的投資人。

值得注意的是,距離滬港通啟動僅剩1個月,元大寶來證券搶市動作頻頻。據了解,複委託部門下周將率領元大金旗下壽險與投信部門主管,一同前往上海交易所拜會,除了深入了解大陸證券市場交易狀況外,也計畫拜訪中國多家具有投資潛力的掛牌公司。

元大寶來證券國內法人部副總林廖進表示,因應滬港通啟動,根據內部研究團隊規劃,9月將向投資人客戶介紹滬港通的基本規則,10月中旬陸續發表大陸A股的投資報告,12月則開始追蹤啟動後的A股交易市場變化。
 樓主| 發表於 2014-10-4 13:56: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0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官股券商護盤 年線是底線

記者黃鳳丹/台北報導



9月上旬以來,台股持續上演「外資丟、官股行庫券商撿」的戲碼,昨(30)日外資又於現貨賣超44億元,累計連15日賣超總金額達854億元,作空態勢不見緩和,國內資金觀望居多,而官股行庫券商昨日再買超10億元,合計近15日買超金額也達224億元,市場也盛傳,「年線就是政府的底線」一說。

觀察過去15個交易日,外資不耐久盤開始獲利了結,資金持續外流台股,累計賣超854億,換算平均每個交易日賣超56億元,而官股行庫券商則反向操作,低接籌碼,過去15個交易日中,除了9月17日小幅賣超1.8億元,也合計已買超224億元。

市場人士指出,尤其昨日,在政府護盤力道支撐下,原本岌岌可危的年線,不約而同吸引長線的壽險資金與觀望已久的主力進場,也因此市場盛傳「年線就是政府的底線」一說。

不過投資專家指出,官股行庫券商積極買超力挺,但進場遠不及外資提款速度,加上外資賣超電子權值股,但官股行庫券商護盤主要對象多為金融股,致使台股次波修正來得「又急又快」,技術線型更是陡峭,隨著外資一路摜壓盤勢,9月以來台股量能也持續萎縮,在昨日之前,已整整一個月不見千億量。

專家分析,台股今年來有金管會多元鬆綁政策出籠支持下,在集中市場,1~7月每個月,都會有一個交易日的成交量超過1,300億元,唯獨8月、9月未曾出現,9月日均量更萎縮至811億元,若非昨日的千億量支撐,恐怕連800億元都不到。
 樓主| 發表於 2014-10-19 10:55: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0月1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9月獲利 大減98%

【經濟日報╱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


台股9月深陷滬港通排擠,蘋果新機上市利多出盡及美元強勢的風暴,指數不但挑戰前波高點9,593點未果,甚至因成交量萎縮反而一路重挫,衝擊全體證券商獲利,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9月全體證券商僅盈餘1.15億元,與8月相比大減約一倍,約98.2%。

台股上市櫃券商獲利部分,9月財務多數呈現虧損,只有元富證(2856)、群益證小賺;不過整體上市櫃券商的累計前三季獲利均優於去年同期,以統一證前三季EPS達0.892元,表現最佳。

證交所統計,9月台股日平均成交金額812億元,較8月922億元減少110億元,縮減約11.9%,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上月減少5.4億元,縮減約13.6%,且台股指數持續下跌,使自營業務之營業證券評價損失較前期增加。
 樓主| 發表於 2014-10-23 10:09: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0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公會報告:大戶條款不廢 量能減三成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張瑞益/台北報導】
券商公會大戶條款評估報告出爐,指出證所稅導致資金外流,大戶及中實戶人數、交易金額比重下降;各券商訪談回報,大戶將持續退出市場,明年交易量將再減少三成以上,公會已提出廢除大戶條款的證所稅修法版本。

金管會要券商公會針對大戶條款對台股影響做出評估報告,今(23)日券商公會將公布。為搶救台股,廢除大戶條款呼聲不斷,金管會請券商公會提出有精準數據的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已送到金管會與財政部,金管會昨日表示尊重公會建議;立委羅明才則正連署提案刪除大戶條款,準備直接送一讀、二讀,大戶條款後續動向備受關注。

立委薛凌、林德福等人昨天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指出,根據券商公會報告,大戶條款衝擊證券市場,導致台股成交值表現在亞股排名衰退,財政部應多聽聽券商公會的專業評估。

財政部次長吳當傑強調,最近股市表現,主要是受國際影響較多,根據已通過的法律,大戶條款還是會如期實施。

券商公會評估報告指出,部分大戶相當在意交易資料須由證交所等單位送財稅資料中心,擔心所得曝光、有查稅的壓力與恐懼,因此仍有相當資金留滯海外,且陸續將台股資金抽出,大戶條款影響投資人心理因素,已經發酵。依券商公會會員券商訪談回報訊息,大戶將退出市場,明年交易量將再減少三成以上。

在大戶動向方面,從2012年第2季證所稅議題開始後,每季交易金額5億元以上投資者,從之前的平均1,330人,降到平均696人;每季交易金額1億~5億元的中實戶,也從平均11,076人降至6,265人。

明年上路的大戶條款課稅對象,是當年股票出售金額10億元以上者,大戶成為當然課稅對象,中實戶則成為潛在客戶對象。隨著大戶條款即將上路,大戶跟中實戶的人數、交易金額及比重都同步下降,且有持續減少趨勢。

報告並指出,證所稅議題已導致國人資金外流,倘若不改善,未來資金仍將持續快速流出台灣,可能沒有充沛的資金繼續支撐台灣股市,國內證券市場也將喪失競爭力。

券商公會並提出證所稅修正版本,建議修改四大重點,包括取消大戶條款、取消出售興櫃股票數量合計10萬股以上者課徵證所稅,以及取消初次上市櫃前取得的股票,在上市櫃後出售者須課證所稅規定,還有,出售未上市櫃股票者回歸最低稅負制課稅。
發表於 2014-10-23 14:41:21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版大分享
發表於 2014-10-23 21:53:16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
 樓主| 發表於 2014-10-24 05:40: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0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資本適足率大鬆綁!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股市交易量不足,讓證券商收入大受影響,金管會決定釋出證券商大利多,調降9大項業務的資本適足率要求,由原先200%門檻調降為150%,共計有82家券商可受惠,讓資本使用效率大幅提高,避免資本閒置。

金管會正在進行相關辦法及函令的條文調整,由於散見在各項業務規範,估計11月底前會全數公告新的資本適足率要求。

此外,這次開放有二項但書,一是券商要打亞洲盃或轉投資各項事業,必須專案申請許可,必要時金管會還是會要求200%的門檻;第二是從事海外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發行認購售權證,由於具有高度槓桿效果,這部分仍要求200%的資本高門檻。

金管會規劃放寬資本要求的9大項業務,包括券商保管及運用客戶款項;運用客戶買賣有價證券結餘款之代理;財富管理業務;有價證券借貸;款項借貸即融資券業務;自行買賣國外有價證券;從事外國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交易;擔任證券化創始機構;興櫃股票輔導推薦資格等。

這項開放,據悉券商已爭取多時,目前證券相關法規規定,券商法定資本適足率必須達150%以上,若低於150%但高於120%,就會被暫緩新增業務或增加分支機構,且要提列20%的特別盈餘公積;若低於120%但高於100%時,就要限縮業務,提40%的特別盈餘公積;但若低於100%,就不准申請新的分支機構,且未分配盈餘要全數提列為特別盈餘公積。

券商反應,券商資本適足率100%時,相當於銀行資本適足率8%,150%算高標準,但現行規定如併購、承作新業務、辦理融資券等都要求券商資本適足率要達200%,造成券商必須累積過多的資本在帳上,無法有效率運用,因此爭取降低過多的資本要求,讓券商減少增資或維持高資本適足率的壓力。

據了解,在證期局研議多時且檢討各項業務的資本適足率門檻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已拍板9大項業務可降低資本適足率,讓券商可有效提高資本使用效率,許多業務只要150%的資本適足率即可開辦,券商也可擴大風險承擔範圍,即投資或業務可大幅增加。
 樓主| 發表於 2014-11-8 05:54: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1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群益金鼎證 躋身國內券商前3名

記者顏瑞田/高雄報導

雖然大戶條款和選舉等因素,導致今年第4季證券市場成交量轉淡,但是,群益金鼎證券公司(6005)董事長王濬智昨(2)日在高雄表示,在業務多元化產生效益之後,今年前3季營運成績躋身國內券商前3名,今年營收雖然無法像去年一樣,大幅成長超過40%,但今年仍將持續成長。

群益金融集團昨日在高雄澄清湖舉辦南區自強健行活動,群益金鼎證券董事長王濬智特地南下與主管和員工同樂,他在致詞時,說明群益金鼎證券未來的營運方向、以及今年營運表現。

王濬智表示,多元化發展是群益金鼎證券的營運基調,例如在營收項目上,除了證券經紀業務,也強化自營商、信託、理財產品等,經紀業務的營收在維持良好的情況下,占整體營收的比重,已從以前的80%左右,下降到50%多。

他說,在區域業務的多元化方面,除了伺機進軍大陸,擴大全球布局,凡是大陸和香港的基金資產配置,將在大陸宣布滬港通之後直接買進大陸和香港上市櫃股票,至於歐美股票則以買進股票基金為主,以提高自營部門的投資收益。

群益金鼎今年上半年EPS0.46元,年增100%,累計今年前3季營收52.5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3.29億元,成長20.72%。

王濬智指出,在國內大戶條款尚未解禁的情況下,第4季面對比較大的挑戰,雖然無法像去年的年成長率超過40%,但是,「還是會比去年好一些,出現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06:5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1月1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前十月盈餘 增55%

經濟日報 記者/王淑以



10月台股經歷下殺千點的恐慌中,多數券商營運呈現虧損,其中41家券商虧損,38家獲利,不過今年台股走一長段多頭,推升前十月券商盈餘264億元,年增55%,券商獲利情況優於去年。

證交所表示,10月台股日平均成交金額838億元,較9月812億元增加26億元,月增3.2%,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9月增加3億元,自營及承銷部門損益與9月相比則未有明顯變化。整體來說,10月量能及月底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均較9月微幅提升,全體證券商獲利小幅成長0.7億元。

國內上市櫃券商10月獲利有群益證,其餘小虧;累計前十月每股稅後純益(EPS)最多為統一證的0.86元。

證交所統計,10月全體券商營運虧損家數多於獲利家數,41家券商虧損,38家獲利,10月全體證券商總盈餘1.93億元,與9月比較增加67.56%。

今年前十月底台股成交值約為19.4兆,年增19%,使整體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約74億元,增幅約22%。惟今年前十月因認列證券評價損失較多,導致自營業務獲利較去年減少約11億元,減少幅度約12%,總計前十月全體證券商盈餘263.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5%。
 樓主| 發表於 2014-12-19 05:39: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4-12-19 05:46 編輯

轉貼2014年12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11月經紀收入 衰退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證交所統計,11月全體證券商盈餘15.56億元,雖較10月激增705.97%,但主要來自於綜合券商自營部操作獲利挹注,值得注意的是,受到11月台股日均量791億元,較10月衰退5.6%衝擊,券商11月整體經紀業務收入月減達16.15%。

證交所分析,11月底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為9,187.15點,較10月底的8,974.76點上漲212.39點,成長幅度2.37%,惟大盤日平均成交金額791億元,較10月838億元衰退5.6%,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前一月減少6億元,幅度約16.15%。

證交所進一步說,台股雖量能未見成長,但近期全球股市呈現漲勢,11月平均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及月底收盤指數皆較前月上揚,證券商自營出售及評價證券損益合計約獲利19億元。

經統計,11月全體證券商獲利逾15億元,較10月增加14億元,主要是因11月證券自營業務獲利挹注。

惟經證交所分析,今年度證券商損益情形,全體專業證券經紀商11月盈餘約5,000萬元,較今年1至10月平均月獲利約9,800萬元減少48%,全體綜合證券商11月盈餘15億元,也較前10月平均月獲利25億元減少40%,顯示證券商整體獲利有衰退的情形。

累計今年前11月,全體證券商盈餘279.65億元,證交所表示,經觀察,全體證券商近3個月獲利呈現衰退現象,惟累計前11個月盈餘27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82億元,仍大幅成長53%。

證交所指出,今年至11月底的市場成交值約為21兆元,較去年同期17.9兆元成長17%,使整體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9%,自營部門整體獲利則約與去年同期相當,致整體獲利較前期提升。


評析
大戶條款緩3年或許會讓外流資金回來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8 14:14: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4-12-28 14:18 編輯

轉貼2014年12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登陸擴大轉投資 擬鬆綁

記者彭禎伶/北京報導



金管會對國內券商再釋利多!金管會主委曾銘宗27日表示,將研議開放證券商可轉投資到大陸設立私募基金、創投、投資諮詢公司及交易軟體公司等,視為證券相關事業;未來待服貿協議過關後,再考慮正式投資51%或49%的大陸全照券商。

兩岸金融三會落幕,曾銘宗及金管會一行人昨日返國,這次由於銀行、保險都已「登陸」,因此金銀會及金保會能觸及兩岸共同監理合作、合辦研討會及架起金融監理熱線,各自達成三大共識。

不過券商雖在大陸設辦事處十多年,但因卡在服貿協議未過關,目前仍無法經營實質業務,金證兩會只能「各自表述」,無法有具體共識。

去年1月金證會共識,國內券商可取得3家大陸可持股51%的全照券商,及6家持股上限49%的全照券商,即在大陸經營承銷、經紀、自營等業務不受限,只要服貿協議一過關即可生效;但是若沒有服貿協議,則券商目前投資大陸券商,僅能取得部分業務,獲利機會不大。

曾銘宗表示,這次金融三會對金融業者立即、實質的利多,包括對已申請在大陸增設據點的銀行,共9家銀行17個據點、子行申請或籌設案,銀監會承諾儘速審查核給;金保會部分,保監會也答應儘可能協助台資保險業股東更換、參股案申請等;只有證券業部分,因為券商尚未直接投資大陸,投信部分也只有4家兩岸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因此,無法進入具體監理合作討論。

曾銘宗及證期局長吳裕群昨日透露,將擴大券商可轉投資範圍,如私募基金、創投、投資諮詢、證券交易軟體公司等,讓券商也可在大陸有實際的轉投資;同時這些公司只要大陸商務部核准,資本額及承作門檻相對較低,有利券商先進入市場試水溫。


評析
服貿協議未過關,券商在大陸獲利機會不大。


 樓主| 發表於 2015-4-14 06:18: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3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2月行情俏 8券商業績不淡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儘管台股2月交易天數較少,但大盤行情震盪走高,首波8家證券商公布2月業績表現不弱,群益金鼎證(6005)及永豐金證兩家單月都賺逾1.3億元,兆豐證也獲利0.77億元,僅宏遠證(6015)持續虧損局面。由於3月首周台股持續高檔震盪且交易天數回復正常,證券商多寄望力拚本月業績衝高。

台股2月因春節以及228連假,全月僅有13個交易日,遠低於元月的20個交易日,以2月上市總成交值1.1兆元,換算日均值為846.3億元,也比元月的日均值952.2億元來得低,不過2月在國際股市走揚及外資連續買超效應,單月指數上漲260.19點(漲幅達2.78%),表現強過元月上漲54.65點(漲幅0.59%),因此證券商2月業績表現不弱。

首波群益金鼎、宏遠、大展、大慶、大眾、玉山、兆豐、永豐金等8家證券商公布自結2月業績,其中群益金鼎證單月稅後盈餘1.391億元,永豐金證稅後盈餘也有1.37億元,兆豐證獲利0.77億元,其餘依序為大慶證(0.427億元)、玉山證(0.13億元)、大眾證(0.127億元)、大展證(0.041億元),僅宏遠證單月稅後虧損0.177億元。

累計前2月稅後盈餘業績,群益金鼎證3.258億元,金控旗下券商永豐金證、兆豐證及玉山證,累計獲利各為2.32、1.12、0.27億元;獨立證券商方面,大慶證獲利0.517億元、大眾證獲利0.148億元、大展證獲利0.07億元,宏遠證由於1、2月連續虧損,累計前2月稅後虧損0.33億元。

累計每股稅後盈餘,大慶證EPS為0.169元,群益金鼎證以及永豐金證均為0.14元,兆豐證為0.10元,玉山證為0.07元,大眾證及大展證分別為0.039、0.03元,宏遠證則是累計每股稅後虧損0.08元。

日盛投信首選基金經理人林建良分析指出,外資連續買超後,未來買超力道可能趨緩,但櫃買市場表現相對落後,看好中小型股將有拉抬補漲機會。布局3月行情方面,建議電子產業留意:工業電腦、雙鏡頭概念股、4K2K商機股、軟板股、汽車電子零組件股等;傳產股則留意:輪胎、運動消費代工產業、生技等。
 樓主| 發表於 2015-4-14 06: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4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獲利 3月更勝2月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台股持續高檔震盪行情,證券商首季業績報佳音,龍頭券商元大寶來證3月獲利12.02億元,首季獲利衝高到23.58億元,而凱基證、群益金鼎證(6005)以及統一證(2855)首季都賺逾5億元,第一金證首季獲利也轉盈,宏遠證(6015)及康和證(6016)則是3月業績已轉虧為盈。證券商多寄望隨主管機關即將放寬漲跌幅到10%,支撐第2季業績持續成長。

受惠台股維持高檔,加以3月營運天數回復正常,20家證券商公布自結3月以及首季獲利業績,大多數呈現3月獲利明顯優於2月,也因此挹注首季獲利業績走高。

進一步檢視13家主要證券商業績表現中,龍頭券商元大寶來證3月稅後盈餘12.02億元,為今年以來單月新高獲利,首季稅後盈餘攀升到23.58億元,高居各券商之冠;凱基證3月稅後盈餘4.37億元,首季稅後盈餘10.56億元在券商中排名第二。

群益金鼎證、統一證、永豐金證等3月稅後盈餘方面都超過2億元水準,群益金鼎證3月稅後賺2.39億元,首季稅後盈餘5.65億元;統一證3月賺2.38億元,首季達5.57億元;永豐金證3月稅後盈餘2.1億元,首季達4.41億元。3月獲利超過1億元還包含日盛證、元富證、兆豐證、富邦證等,各為1.75億元、1.60億元、1.29億元、1.9億元,國泰證、華南永昌證、第一金證、玉山證等3月稅後盈餘雖然低於1億元,但都優於2月獲利業績。首季每股稅後盈餘(EPS)方面,元大寶來證券0.43元暫居首位,統一證0.421元及國泰證0.42元,緊追在後。
 樓主| 發表於 2015-4-14 06:4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4-14 06:41 編輯

轉貼2015年4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台股萬萬稅 趕快降

記者曾萃芝/台北報導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坦承台股證交稅高於其他國家,券商公會秘書長莊太平高喊:「認同」!他更強調快快降稅,台股萬萬稅,股民報稅報到亂陣腳,降稅是救台股的好藥方。

莊太平說,台股目前要繳納證交稅千分之三,遠高於其他國家,還要繳納二代健保補助稅,證所稅大戶條款雖遞延3年,但股票股利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由40%提高到45%,股利可扣抵稅率今年開始減半,102年起IPO、興櫃及未上市櫃公司股票移轉也要報稅等等,台股股民課稅項目多,若能將證券交易稅千分之三降低,對台股當然是利多。

莊太平指出,台股萬萬稅,不僅連股民報稅報到亂了陣腳,不知自己該報甚麼稅,國稅局之前對102年證所稅發出的補報通知,就讓股民大感課稅壓力大,而股利可扣抵稅率今年開始減半,增添台股棄權棄息賣壓,這也是港陸股及日股頻創高,但台股卻仍在9,600點附近打轉的關鍵原因之一,既然曾主委也坦承證交稅高於其他國家,是造成台股量能無法擴增的原因,若能將證交稅千分之三下降,對台股將是大利多。

莊太平說,除了證交稅的問題之外,我國自然人的稅、費負擔成本比外資沉重,加徵證所稅已使部分投資人改變身分為「假外資」投資台股,造成主管機關監理負擔。

莊太平說,台灣股民投資台股的稅、費負擔,比亞洲國家沉重,若以台股103年日均量1,150億元估算,去年台股股民負擔項目及估算金額就有證券交易稅863億、證所稅2,096億、健保補充保險費105億,總額高達3,064億,但相較香港的633億、新加坡302億、大陸1,336億,台股稅負確實過高。

以投資人A君為例,分別在台灣與香港、新加坡進行交易,每月初買進、每月底賣出1,200張中華電,計算其稅費負擔及實際獲利,在台股年獲利1,379萬,稅費總額1,061萬,實際獲利318萬,但若在港股獲利1,314萬,稅費總額512萬,實際獲利802萬,在星股,獲利1,314萬,稅費總額306萬,實際獲利達1,008萬,明顯看出,台股應快降稅與國際股市接軌!
評析
降稅是救台股的好藥方。

 樓主| 發表於 2015-5-23 08:18: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9-19 12:18 編輯

轉貼2015年5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前4月EPS 統一證居冠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台股4月維持高檔震盪格局,經紀市占前兩大券商元大寶來證及凱基證,累計前4月稅後盈餘分別突破30億元、20億元,統一證(2855)累計獲利也站上9億元,而群益金鼎證(6005)及永豐金證都高於5億元。累計前4月每股稅後盈餘(EPS)則以統一證0.702元居首位,元大寶來證、凱基證及大慶證(6021)等EPS都逾0.5元。

20家證券商公布4月及累計業績,儘管台股4月盤勢呈現高檔震盪,指數還曾兩次突破萬點關卡後拉回,但證券商公布自結4月業績卻呈現差異化,包含統一證、元富證、群益金鼎證、大慶證、凱基證、元大寶來證、永豐金證等7家,單月賺超過億元。元大寶來證3月稅後盈餘達12.02億元,但4月獲利降為8.26億元,凱基證則由3月的4.37億元、4月獲利拉升到10.72億元。

獨立綜合證券商則以統一證表現最搶眼,4月稅後盈餘衝高到3.71億元,較3月的2.38億元獲利有明顯成長;大慶證、大眾證、康和證等也均呈現月增表現,大慶證3月僅小賺136萬元,4月獲利一舉拉高到1.03億元,大眾證由3月的2,760萬元獲利,4月獲利增為4,889萬元,而康和證由3月的1,086萬元獲利,4月增加為3,261萬元。

統一證前4月EPS 0.702元居證券商每股獲利王,元大寶來證以及凱基證各為0.58元與0.55元,大慶證EPS 0.509元緊追在後;前4月EPS高於0.3元者,還包含國泰證(0.46元)、永豐金證(0.39元)、群益金鼎證(0.33元)、元富證(0.31元)、日盛證(0.30元)等。


評析
成交量有千億水準是前提
 樓主| 發表於 2015-6-19 05:53: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6-19 05:55 編輯

轉貼2015年6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葉公亮掌康和證,鄭大宇暫掌期貨

工商時報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康和證券集團(6016)高層人事大異動,康和證券董事長周康記以完成階段性任務請辭,由康和期貨董事長葉公亮接任,鄭大宇續任副董事長暫兼康和期貨董事長,而康和證券總經理葉秀惠表態與周康記同進退,據了解,康和證券6月底董事會將通過由鄭大宇接任總經理人事案。
  康和證券集團高層異動已在市場傳聞相當長時間,主要是周康記之前2013年辭去佳龍副董事長、台中商銀董事後,當年7月接任康和證券董事長即允諾幫忙到任期屆滿;而葉公亮2014年5月間接任康和期貨董事長後,即傳出是為接任周康記預先鋪路,葉公亮在證券金融領域達30年,先後歷任交通銀行國外部主管、大華證券副總經理、富邦證券及富邦期貨董事長。
  葉公亮在本周四(11日)先請辭康和期貨董事長,周五康和證券召開股東會進行董監事改選,葉公亮獲選為法人董事代表,康和證券隨即在周五下午董事會通過,葉公亮為新任董事長,鄭大宇續任副董事長並且暫代康和期貨董事長。
  康和證券總經理葉秀惠將與周康記同進退,已表達辭意,內定將由鄭大宇接任康和證券總經理;鄭大宇早期曾任職於京華證券承銷部,出國進修返國後進入家族投資康和證券,自2006年擔任康和證券副董事長迄今,確定將扛下總經理重責大任,康和證券將在6月底董事會通過新總經理聘任案。
  康和證券原本保守經營作風,在周康記及葉秀惠過去兩三年積極帶領衝刺承銷、研究、債券、股務代理等,已打下紮實基礎,建構綜合證券商利基型業務,其中IPO承銷簽約件數已累計達50多件。康和證券5月在自營部繳出近2億元獲利績效挹注,單月每股稅後盈餘衝高到0.19元,高居上市櫃證券商獲利首位。
  周康記昨日在股東會後表示,在康和證券階段性任務完成後,未來只會接受好朋友邀約出任上市櫃公司董事,過輕鬆生活,而葉秀惠有豐富承銷實務經驗及亮眼績效,多家金控旗下券商爭相延攬她為高階主管,但葉秀惠表示,將先休息一陣子,才會思索下一步發展,根據了解,葉秀惠目前仍在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授課。


評析
周康記及葉秀惠過去兩三年積極帶領衝刺承銷、研究、債券、股務代理等,已打下紮實基礎,建構綜合證券商利基型業務
 樓主| 發表於 2015-6-19 05:59: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6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證券董總換血,林忠生掌統一

工商時報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證券圈掀起一波波董總換血潮,統一證券(2855)將在本周四(18日)舉行股東會,原董事長鄧阿華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將退休,現任統一東京總經理林忠生將以第一高票當選,隨後將舉行董事會推選由林忠生接掌董座,正式展開新世代交棒。
 另外,元大寶來證券總座也傳出異動,原總經理賴宗武將辦理退休,由目前負責投資銀行業務副總陳麒漳接任,確立元大寶來證券未來朝向「投行、法金及海外」等3大發展策略。元大寶來證預計本(6)月25日董事會通過此一人事案。

 繼上周五康和證券宣布董事長及總經理雙雙換人,由原康和期貨董事長葉公亮接掌後,元大寶來證及統一證也展開集團內部調整。
 即將接掌元大寶來證券總經理陳麒漳,曾任元大金控財務長及執行副總、元大銀行董事及總經理、加拿大皇家銀行中國區暨上海分行總經理,具財務、投行、外商及大陸等各方面完成歷練。
 統一證本周四股東會將進行全面董監改選,根據公告董事徵求名單顯示,整體董事名單異動不大,除鄧阿華退休,林忠生將以凱南投資法人代表出任董事長外,鄧阿華的女兒鄧文惠也將進入董事會,等於是接替其父親在統一證的1席董事席位。
 鄧阿華是統一證券創辦人之一,擔任統一證長達6屆、18年的董事長,自1997年從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手中接任至今,不但帶領統一證創立來27年約3分之2的發展,更是國內金融證券圈史上在位最長的董事長,可以說是創了國內證券圈的首例。
 林忠生為輔大企業管理學系生產管理組畢業,目前擔任統一東京公司總經理,曾任南聯國際貿易公司副總、統一企業台北財務部協理、財務群主管等職,也曾任萬通票券金融公司常務監察人、統一證董事、匯豐銀行董事等職,是統一集團資深老臣,在證券金融圈也有歷練。
 鄧阿華的女兒鄧文惠,此次將以個人名義出任統一證董事,鄧文惠目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也是紅心辣椒娛樂科技公司董事,未來將進入統一證決策核心。

 樓主| 發表於 2015-6-19 06:00: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6-19 06:01 編輯

轉貼2015年6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前5月獲利 141億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5月台股量縮下跌逾百點,造成證券自營及經紀部門獲利衰退,證交所統計,5月全體證券商盈餘17.95億元,較4月衰退高達55.44%,累計前5月在海外獲利激增384%下,盈餘達141億元,年成長8%。

證交所分析,台股5月底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為9,701點,較4月9,820點下跌118點,跌幅約1.21%,大盤日平均成交金額974億元,較前月1,072億元減少約9%,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前月減少5億元、約12%。

另外,自營部門5月底營業證券評價損失約31億元,使自營部門整體獲利減少,5月全體證券商獲利較4月減少22億元。

累計今年前5月全體證券商盈餘1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億元,成長幅度約8%,證交所統計,今年前5月大盤總成交值較去年同期減少0.94%,影響經紀手續費收入減少約20億元,另受到衍生工具淨損失較多,使自營部門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約7億元。

證交所表示,受主管機關近年推出金融業亞洲盃政策,且陸續鬆綁相關法令影響,證券商也積極發展海外轉投資,今年前5月證券商採用權益法認列的轉投資利益,較去年同期增25億元,激增384%,轉投資事業對券商獲利挹注可觀。


評析
前5月大盤成交值較去年下滑,影響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
 樓主| 發表於 2015-6-19 06:04: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6-19 06:06 編輯

轉貼2015年6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統一證配息0.81元,今年營運看優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

統一證(2855)今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通過2014年財報與盈餘分配案,決議配發每股現金股利0.81元。董事長鄧阿華表示,今年截至5月底,統一證自行結算已賺了10億元左右,預期今年表現不會比去年差。
  統一證去年整體營業收入年增12.82%至43.76億元,稅後獲利年增16.25%至15.83億元,每股盈餘1.2元,優於2013年的1.03元。在11大券商中,統一證去年每股盈餘表現排名第2,資產報酬率(ROA)3.16%排名第3、股東權益報酬率(ROE)6.97%排名第3。統一證表示,公司在各項業務上嚴格執行風險控管,以穩健投資、分散風險為目標,去年獲利表現十分亮眼。

  展望今年,統一證認為證所稅大戶條款的負面影響暫獲解除,台股股市振興利多措施將陸續推出,加上美國經濟溫和成長,預期將帶動全球經濟升溫;而金管會法規鬆綁、開放各項業務,券商銷售商品與業務範圍將更為寬鬆廣泛,公司將追求長期穩定獲利、提升通路價值,進行多角化及全球化布局、強化風險控管,並加強電子化交易、提升商品跨售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公司整體營運效能。
  統一證董事長鄧阿華表示,今天對他而言是很有紀念性的日子,自86年接任第四屆董事長以來轉眼已18年,由於年紀大了、基於身體因素,所以將退休不再續任,希望未來能繼續支持新任董事長。
  統一證此次股東會亦進行董事改選,新任董事為林忠生、林寬成、鄭高輝、高秀玲、鄧文惠、張明真、畢見國、杜麗鴦、李錫祿、杜柏蒼、李淑芬、劉宗宜、林政德、謝洪惠子、盧麗安等15名,以及吳再益、李光舟、傅開運、梁彥平等4名獨立董事。其中,鄧文惠為鄧阿華的女兒,形同接替父親退出後的董事席次。

評析
台股今年以來落後國際股市,雖然有機會出現補漲走勢,不過台股交易成本太高(包含證交稅率、二代健保補充費等),而且近幾年國際股市表現強勢,資金外流影響台股量能持續萎縮效應,更不利台股行情

 樓主| 發表於 2015-9-13 08:41: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7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 6月近半數虧損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台股6月以來行情欠佳,證券商首當其衝,19家證券商已公布6月業績,近半數多達9家單月呈現虧損局面,連市場績優生永豐金證、統一證(2855)、元富證(2856)等赫然在列,也侵蝕上半年獲利下降,而群益金鼎證(6005)及日盛證單月獲利也大幅縮減到各僅0.11億元、0.01億元;由於7月來指數累計下跌408點,證券商本月業績持續面臨嚴峻考驗。

台股6月實施放寬大漲跌幅到10%,但新制上路市場操作保守,加上受到歐美股市震盪走弱以及外資期現貨連續賣超,當月的日均量955.8億元反而還低於5月的974.6億元水準,加以6月指數大跌378點,多數證券商整體業績未成長反而呈現衰退局面。

彙整19家證券已公布6月業績,多達9家業績呈現虧損,中大型證券商券且是市場績優生的永豐金證、統一證、元富證等,罕見在虧損名單中;永豐金證6月虧損1.08億元,統一證及元富證也分別虧損0.83億元與0.68億元,6月業績虧損還包含:大慶證、大展證、台新證、宏遠證、華南永昌證、大眾證等。

反觀,6月業績表現相對持穩有元大證、國泰證、康和證等,元大證6月稅後盈餘5.03億元,維持5月的5.06億元獲利水準,國泰證單月稅後盈餘1.1億元,而中型證券商康和證由於自營部門操作績效亮眼,繼5月稅後盈餘1.26億元後,6月再獲利0.56億元;但群益金鼎證6月僅小賺0.11億元,而日盛證6月獲利更僅0.01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5-9-13 15:43: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9-15 05:38 編輯

轉貼2015年7月1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上半年券商獲利 年減13%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證交所昨(16)日公布的統計資料,6月全體證券商整體獲利僅5億元,較5月的17.95億元獲利銳減72.11%,上半年全體證券商獲利146.78億元,也比去年同期獲利減少22億元、減幅13%,由於7月以來台股大幅震盪,證券商本月業績持續面臨嚴峻考驗。

證交所表示,6月底指數為9,323.02點,較前月9,701.07點下跌378.05點(約3.9%),當月大盤日平均成交金額955億元,較前月974億元減少約1.95%。

不過,大盤月總成交值較前月增加2.98%,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前月微幅增加5千萬元(約1.34%),但受台股指數下跌及國際股市波動影響,自營部門6月虧損約9億元,整體證券商獲利較前月減少約13億元。

統計6月綜合證券商盈餘3億8,583萬元,專業證券經紀商盈餘1億2,367萬元,期貨兼營證券商虧損884萬元;全體證券商之盈虧家數,38家盈餘,40家虧損,其中綜合證券商21家盈餘,24家虧損;專業證券經紀商17家盈餘,15家虧損;期貨兼營證券商1家虧損。

累計上半年全體證券商損益總金額為盈餘146億7,888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獲利減少22億元。

上半年綜合證券商45家中,盈餘34家,虧損11家;專業證券經紀商32家中,盈餘19家,虧損13家;期貨兼營證券商1家虧損。

證交所指出,上半年大盤日平均成交金額為883億元,較去年同期932億元減少約5%,且上半年指數上揚幅度不如去年,使得證券商經紀及自營業務之營業利益都下滑,分別減少約30%及42%,承銷之營業利益也比去年同期減少27%;

另外,證券商之海外轉投資及財富管理等新種業務雖然持續穩定發展,但是其業務規模尚不及經紀及自營買賣有價證券,因此對整體獲利貢獻不明顯。
 樓主| 發表於 2015-9-15 05:56: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8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股直直落 券商7月大傷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台股直直落,證券商首當其衝,20家證券商7月業績逾半數虧損局面,其中宏遠證(6915)、統一證(2855)、元富證(2856)、康和證(6016)等單月虧損逾1億元。

而經紀市占前五大證券商中,凱基證、永豐金證單月獲利不到1億元,群益金鼎證(6005)更罕見虧損0.97億元;由於8月以來指數累計下跌4.41%且屢創新低,使證券商本月業績持續面臨嚴峻考驗。

台股持續震盪走弱,7月拉出連續第三支黑K棒,單月指數重跌657.68點(跌幅7.05%),衝擊證券商7月業績多呈現弱勢;檢視近20家中大型證券商中,宏遠證、統一證、元富證、康和證等單月虧損金額都超過1億元,統一證以及元富證各虧損1.78億元與1.79億元,宏遠證虧損1.38億元,康和證更達2.13億元虧損。

華南永昌證、國泰證、兆豐證、合庫證等金控旗下證券商也都呈現虧損局面,獨立券商大展證、大慶證、大眾證等,也都難逃虧損;華南永昌證、兆豐證、大展證、大慶證、大眾證等7月都呈現0.2億元到0.8億元虧損業績。

經紀市占前五大證券商中,僅龍頭券商元大證單月獲利6.13億元,表現尚稱穩定,也略高於6月的5.03億元獲利;凱基證及永豐金證繼6月分別虧損1.03億元與1.08億元後,兩家證券商7月雖呈現虧轉盈,但凱基證獲利0.48億元,永豐金證更僅獲利0.29億元。群益金鼎證繼6月獲利僅0.11億元後,7月卻意外出現虧損,單月虧損0.97億元。

累計前7月業績,宏遠證以及大展證都虧損,宏遠證累計虧損2.66億元(每股虧損0.62元),大展證也累計虧損0.68億元(每股虧損0.27元)。
 樓主| 發表於 2015-9-15 05:57: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八月股災 券商虧很大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台股8月股災,證券商首當其衝!已公布自結8月業績的15家券商中,高達13家虧損,涵蓋永豐金、富邦、群益金鼎、統一、元富等大型證券商,僅元大證及日盛證兩家8月倖免於虧損。9月雖然有國安基金政策護盤指數,但台股連日量能急凍,9月依然面臨嚴峻考驗。

台股8月連續大幅下挫,接連跌破8,500、8,000、10年線(7,800點),8月24日盤中還創7,203點波段新低,且創史上首見高達7.5%跌幅,在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及上百家上市櫃公司響應政策號召實施庫藏股,8月底指數反彈收高8,174點,但8月全月指數下跌490點(跌幅5.66%)。

8月股災直接衝擊證券商業績大幅轉弱,截至周二(8日)晚間15家證券商公布自結8月業績,多達13家呈現虧損局面。其中經紀市占前五大即有永豐金證、富邦證及群益金鼎證等3家呈現虧損,永豐金證虧損1.03億元,富邦證虧損0.3億元,群益金鼎證虧損0.948億元。

其他包含統一證、元富證、宏遠證、大展證、大眾證、大慶證、華南永昌證、玉山證、兆豐證、台新證等,單月都處於虧損,其中統一證及元富證8月虧損各高達1.7億元與1.54億元,兆豐證、宏遠證及台新證等單月虧損超過0.9億元。

元大證、日盛證是市場唯二保持8月盈餘,但龍頭券商元大證單月稅後盈餘僅1.03億元,老字號證券商日盛證8月稅後盈餘0.51億元。累計前8月獲利,元大證為49.0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0.89元;日盛證累計獲利4.67億元,EPS為0.41元。

其餘13家證券商都受到8月業績虧損影響,反而侵蝕累計前8月獲利呈現下滑,其中獨立券商宏遠證累計虧3.63億元,每股虧損0.85元;大展證、大慶證前8月分別虧損0.78億元與0.48億元。

評析
千億成交量是證券商損平點
 樓主| 發表於 2015-9-19 12:29: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1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8月虧錢 三雄獨賺

經濟日報 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



台股8月歷經股災,波及證券商營運。根據證交所統計,8月全體證券商合計虧損17.61億元,較7月大幅衰退761.79%,多數券商虧損,僅有元大證、日盛證及合庫證等三家8月財務繳出優於同業獲利成績單。

8月24日台股指數見到7,203點波段低點,不但融資散戶斷頭情況嚴重,也波及券商財務,雖然國安基金進場護盤、金管會立即發布平盤以下不得放空的禁空令,8月底收盤指數8,174點,指數底部反彈了970餘點,但市場蔓延恐慌情緒,散戶及券商自營部積極進場搶反彈的熱度不高,使得虧損情況嚴重,8月全體證券商大虧17.61億元,較7月虧損2億元大幅擴增。

證交所表示,8月台股指數較7月大跌490.42點,跌幅約5.6%,大盤總成交值較前月減少0.98%,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前月減少1.1億元,減幅2.81%,且指數持續下跌,使自營部門虧損約30億元,另證券商認列轉投資事業損失約8.8億元,整體證券商共虧損17.61億元。

8月國內券商元大證、日盛證及合庫證8月財務獲利,凱基證、國泰證、第一金證、康和證、統一證、大展證、大慶證、元富證、大眾證、群益證則虧損;期貨商部分,元大期貨8月獲利1.12億元。

累計前八月全體證券商獲利127億元,較去年同期獲利260億元減少133億元,減幅約25%。

證交所表示,主因台股成交金額約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6%,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2億元,減幅12%,且受國際市場波動及台股指數下跌影響,自營部門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2億元,同時承銷部門獲利亦較去年同期減少8億元。經統計,排除去年8月元大證券認列56億元廉價購買利益的基期墊高影響,證券商整體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30%。

評析
證券商是股災的苦主

 樓主| 發表於 2015-9-22 18:25: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統一證、廈門金圓牽手搶全照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統一證券(2855)昨(17)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將與廈門市屬國有獨資的金圓投資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出資人民幣12億元,各持股49%及51%,在福建自貿區設立全牌照的證券商。

  服貿協議卡關,證券業登陸急跳腳,紛紛轉往自貿區合資設全牌照證券商,繼7月底中信金控旗下中信證券宣布將與福建省政府獨資成立的中國福建華投投資公司、福建省電子信息公司,合資8億元成立券商之後,統一證於福建自貿區設合資全牌照券商,也於昨天拍板定案。

  統一證券董事長林忠生才剛上任不久,昨天就傳出大陸布局捷報,凸顯統一證券將加速在兩岸布局的步伐;另外,統一證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寬成及廈門首席代表,這幾年深耕廈門市場,更是此次雙方率先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的重要關鍵。

  統一證昨天召開董事會,通過將與廈門市政府100%轉投資的金圓投資集團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在中國大陸拓展證券業務,在福建自貿區合資設立證券公司。

  統一證券表示,目前福建自貿區相關細則尚未公布,將待細則公布後辦理,未來能否赴大陸地區投資,將依相關規定向金管會提出申請,並請金管會許可後始得辦理。

  依統一證券規劃,與金圓投資集團合資券商資本額為人民幣12億,出資49%,也就是將出資人民幣5.88億元,約折合新台幣21.19億元。
  據了解,中信證券為首家全牌照台資證券公司成功插旗福建自貿區,帶動不少台資券商均有意透過此模式進行大陸市場佈局,企圖以此來突破目前卡關的服貿協議,未來自貿區將成為台資券商前進大陸的灘頭堡。

評析
自貿區將成為台資券商前進大陸的跳板。

 樓主| 發表於 2015-9-23 19:56: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9-23 19:58 編輯

轉貼2015年9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群益金鼎證買回庫藏股5萬張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群益金鼎證券(6005)周二(22日)在股市盤前重大訊息指出,將買回5萬張庫藏股,也是繼上周的元富證券(2856)以及統一證券(2855)之後,近期第三家證券商宣布買回庫藏股,合計該三家證券商共將投入近14億元資金,凸顯目前台股行情持續波動與量能萎縮之際,證券商以買回庫藏股展現護盤股價決心。

證券商業績一向與台股行情息息相關,以台股8月行情重挫走勢,立即衝擊大部分主要證券商業績呈現虧損,也影響股價大幅拉回修正,上周美國聯準會宣布不升息,干擾國際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持續存在,台股還有證所稅洪版修正案未能在上周五(18日)通過三讀,時間將延到11月間,以及平盤下不能放空的禁空令從周一(21日)解除,投資專家對本周盤勢保守以對。

群益金鼎證券在周二開盤前重大訊息揭露,21日董事會通過決議實施庫藏股,預計周二起兩個月內將買回5萬張,買回區間價格介於7元到11元,以周二收盤價8.67元,估算預計買回庫藏股資金達4.3億元。


評析
買庫藏股聊表心意


 樓主| 發表於 2015-10-1 05:54: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9月2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股失血 證券營業員紛跳船

記者林燦澤、呂淑美/台北報導



台股8月股災不但使券商慘虧,8月證券市場受託買賣業務人員(證券營業員)更降到1.68萬人,是民國100年公布該數據以來新低,也較民國100年大幅減少15%。業者不諱言,近幾年台股量能嚴重萎縮,加上券商整併及網路下單興起,都讓證券營業員光環不再,甚至還要兼賣基金、保險,讓不少營業員大嘆不如歸去。

證交所券商輔導部統計,到今年8月底證券全體從業人員為36,716人,最低點是6月36,669人;相對民國100年時約4萬人,證券從業人員續流失中。另在受託買賣業務人員(營業員)人數,8月底降至16,894人,改寫從民國77年證券商開放衝高後以來的新低。

券商輔導部說,造成證券商受託買賣業務人員人數創新低,主要是因證券業近年積極展開整併、發展電子式下單所致;由於年輕投資人習慣透過電子下單,帶動證券經營型態改變,也壓縮證券營業員空間。根據證交所統計,目前網路、語音等電子式下單占比已上升至45%上下。

證券商營業主管說,證券商為撙節成本,關閉營業大廳揭示股票行情電視牆,改為單機操作,證券營業員也縮減到最低員額;金控公司則常態設立一組人員專為電子下單客戶提供服務,但採制式化處理問題,已不再是以往專屬證券營業員可聊上幾句話的緊密互動關係。

新北板橋區證券商主管抱怨說,證券營業員已不是人幹的,每個月除受託股票買賣外,還要推銷基金、車險、壽險、定存保單、複委託、信託等,證券營業員早已成歷史名詞,現在應改稱為金融營業員,甚至是變相理財專員。

證券老業內指出,民國75到80年主力大戶盛行年代,投資人抱著資金追著營業員跑,當時14家老券商營業員炙手可熱。民國77年開放證券商設立,加上之後指數上萬點年代,券商營業員更成熱門行業,當時營業員接單應接不暇,鮮少為業績目標擔心,偶爾有衝高業務量需要時,客戶也願搏感情增加下單量。

但曾幾何時,台股行情不再,近幾年券商營業員多已轉變為全方位理財專員,在金融機構徵才排序,證券商營業員還落到銀行理財專員之後,新進營業員在一年內離職很平常,能待到兩、三年已算是資深營業員。不少證券營業員尋求轉型,主動拜訪上市櫃公司,尋求開發公司或個人戶頭機會,也藉由建立關係希望掌握公司營運最新動態,儼然也兼起研究員工作。面對不可知未來,證券營業員感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評析
券商整併、網路下單,證所稅與各方加稅迫使大戶出走導致證券從業人員大流失

 樓主| 發表於 2015-10-18 20: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10-18 20:28 編輯

轉貼2015年10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前9月券商獲利 銳減4成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證券商今年獲利慘淡。證交所統計,9月全體證券商盈餘30億元,較8月大幅虧損16.71億元的情況明顯好轉;但因今年來台股價量表現都不佳,累計前9月全體證券商盈餘僅157.15億元,仍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40%。

在政策全力護盤,及國際股市反彈的激勵,9月台股呈現強力彈升格局,終於扭轉證券商7、8二月接連虧損的局面,9月獲利30.07億元。

證交所分析,9月底加權股價指數為8,181.24點,較8月底8,174.92點小漲6.32點,漲幅0.08%,惟大盤總成交值較8月減少16.47%,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前月減少5億元,減幅14.38%。

另,9月加權股價指數微幅上揚,使自營部門獲利約21億元;證券商轉投資事業利益較8月也約增加17億元,外幣兌換淨損益則較8月減少9億元。

累計前9月全體證券商盈餘157.15億元,較去年同期262億元減少105億元、衰退40.07%。證交所表示,獲利衰退主因是前9月大盤成交金額年衰退3.42%,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年減43億元,加權指數自4月以來走跌,自營部門獲利年減24億元,承銷部門獲利也年減3.7億元。

評析
9月全體證券商盈餘的情況明顯好轉,仍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40%。

 樓主| 發表於 2015-10-22 07:08: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0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開戶 將全面電子化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新客戶到券商開立交易帳戶將可全面電子化。金管會15日表示,將預告法規取消現行券商與客戶簽訂受託買賣契約時,必須「指派專人」作契約內容說明及講解的規定,未來客戶開戶可在網路上完成,券商不必派專人去解說或要求客戶紙本簽名等。

影響所及,目前金管會已開放的券商網路開戶業務預估11月起可運行順暢,如元大證券、中信證券及國泰證券,已規畫透過同金控下的銀行協助認證客戶,就不必再派營業員去向客戶解說。

但此舉也勢必衝擊到券商營業員的工作,證期局副局長張麗真表示,已委由券商公會去蒐集各券商的意見及作法,規劃輔導營業員轉型計畫。

金管會將預告「證券商管理規則」,除簡化專業投資人投資的債券,未來承銷時可免相關紙本報紙的公告外,也允許券商自營部分的買賣分析、決策、執行、變更及檢討等資料,將可用電子媒體方式儲存。

最重要的還是為推動數位化金融環境及提升券商服務效能,將取消現行客戶與券商訂定受託買賣契約,也就是新開立證券交易帳戶時,必須有專人解說的規定,未來可改採電子化方式辦理,同時在全權委託方面,投資部門要取得客戶逐次同意的部分也可以電子方式為之,預期可大量減少券商人力成本。

但對現行券商逾3.6萬從業人員及1.68萬受託買賣營業員來說,可能會影響工作內容,證期局也已請券商公會整合業者意見,訂定相關因應方案。

另外先前傳出券商網路下單大打折,手續費殺價等,張麗真表示,目前已盯上一些公司,要證交所進行了解,對於折扣較高的券商,希望其說明成本及相關風險預估。
評析
開立交易帳戶全面電子化已是趨勢


 樓主| 發表於 2015-10-28 15:59: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0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9月電子交易比率 創新高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國人下單買賣證券的習慣持續改變,9月集中及櫃買市場的證券電子式交易(含網際網路、語音及DMA)成交金額占市場成交占比持續攀升至46%,改寫歷史單月新高。

證交所券商輔導部昨(15)日公布9月集中交易市場證券商電子式交易成交金額為1兆5,132億元,比8月的1兆7,555億元減少2,423億元,減幅為13.8%;成交金額占市場成交總金額約為45.07%,比8月的43.67%,增加1.4個百分點。

若加計櫃買市場的證券商電子式交易金額為1兆9,720億元,比8月的2兆1,616億元也減少1,896億元,減少幅度為8.7%;成交金額占市場成交總金額約為46.43%,比8月的44.86%,增加1.57個百分點。

另外,統計9月集中交易市場及櫃買市場的證券商電子式交易成交金額,前五名分別為元大、凱基、富邦、永豐金及元富證券,金額分別為2,590億元、1,832億元、1,249億元、1,077億元及1,035億元,占比分別為13.44%、9.51%、6.48%、5.59%及5.38%。

評析
電子交易比率會隨時間而越來越高
 樓主| 發表於 2015-11-17 20:3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0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除權息應扣減 符 國際慣例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針對投資人建議,上市公司除息交易日不調整參考價,以避免股價下跌及規避稅賦課徵,證交所交易部協理陳麗卿昨(21)日說明,此觀念與事實及國際慣例不符,不只台灣,日滬港韓及歐美等國,除權息日參考價均有減除權息值。

陳麗卿並強調,每日開盤價是每日第一盤集合競價撮合成交價,由市場買賣雙方供需所決定,除息參考價不等於今日開盤價。除息後能否填息,受產業前景、獲利、市場供需等因素影響,不是由除息參考價決定。

證交所指出,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將使保留盈餘及現金減少,但發行股數未變,每股淨值也隨之下修,且投資人於除息交易日及之後買進股票,無權參與配息,為反映權利差異,除息交易日計算「除息參考價」,是以除息前一日收盤價減除息值。

證交所表示,現行股市每日有10%漲跌停幅度限制,配合調整以除息參考價計算除息日漲跌幅度,提供市場合理漲跌幅價格區間,供投資人參考。

在稅負方面,證交所說,財政部及衛福部規定,只要投資人領取股息,就必須繳納股利所得稅及補充保費,相關稅費課徵與公布除息參考價無關。

至於大部分投資人屬於機構法人的歐美市場,雖無漲跌幅限制,但彭博、路透等資訊廠商,會依上市公司息值計算參考價格,提供客戶下單參考。

而亞洲市場如東京、上海、香港等證交所均有計算提供除息參考價格,證交所說明,計算公式皆與我國相同,僅韓國因無法計算致未提供除息參考價,依韓國法律,現金股利僅在年底宣布是否會發放,確切息值則未規範須事先揭露,因而年底韓國證交所無法計算及提供除息後參考價。

因韓國此舉與國際慣例不同,目前已研擬修訂,鼓勵上市公司年底時提前確定預發放股利金額,以與國際慣例接軌。

證交所強調,我國「配息除息」制度符合學理,且是國際絕大多數市場作業原則。另我國仍以散戶投資人占多數,若「配息不除息」,對資訊掌握較不靈敏的散戶投資人,可能因資訊不充足而造成不公平。
 樓主| 發表於 2015-11-17 20:36: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1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借券資訊 解讀攻略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證交所再次提醒投資人,參考借券成交資訊時,應一併對照觀察借券餘額增加情形,因為借券除了賣出以外,還有其他用途,建議投資人宜多留意其他相關資訊。

證交所表示,投資大眾為了要掌握外資進出股市的動向,常會以借券成交資訊作為觀察指標,因此每當個股借券成交數量較大時,投資人即視其為市場未來的賣壓,以致做出錯誤的判斷。

證交所說明,投資人在參考借券成交資訊時,也應一併對照觀察借券餘額增加情形,因為借券除了賣出以外,還有其他用途,目前有一大部分是用來還券,也就是「借新券還舊券」。

因此,當某檔個股借券成交過大時,其借券餘額卻不一定會大幅增加,如果只單方面參考借券成交資訊,反而會誤解資訊的內容。
 樓主| 發表於 2015-11-28 08:51: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1月1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10月獲利 增13%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隨著台股回溫,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10月全體證券商獲利34.1億元,月增13.4%;但因受8月股災脫累,前十月累計獲利僅191億元,不如去年,較去年同期減少72億元,約27.5%。

證交所統計,綜合證券商盈餘32.5億元,專業證券經紀商盈餘1.6億元,期貨兼營證券商盈餘448萬元。

10月底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為8,554點,較前月上漲373點、約4.6%,大盤日平均成交金額約為888億元,月增49億元、約5.8%,大盤總成交值較前月成長11.1%,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前月增加約4.6億元、約14%。另10月台股整體走揚,使自營部門的獲利亦較前月增加約4億元,本月整體證券商獲利較前月成長13.4%。全體證券商於10月有64家獲利、14家虧損。

另一方面,前十月證券商累計獲利19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7.5%。證交所表示,因大盤總成交金額約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使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3.9億元、約10.6%,且自營部門出售證券獲利受亦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4億元。

惟衍生工具及權證的獲利表現較去年為佳,增加約43億元,自營部門整體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15億元。全體證券商於今年前十月有45家獲利、14家虧損。

評析
慘澹經營

 樓主| 發表於 2015-12-18 19:4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2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前11月EPS前3強元大證、永豐金證、統一證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首波12家證券商公布11月業績,元大證、永豐金證、統一證(2855)、群益金鼎證(6005)等4家單月賺逾億元,康和證(6016)、大展證(6020)及大眾證(6022)等上櫃券商也表現不俗。累計前11月,元大證EPS 1.19元,在已公布獲利的券商中目前居冠,其次依序為永豐金證0.77元、統一證0.751元。

儘管台股11月份受歐美股市動盪及MSCI調降台股權重,影響月K線終結兩連紅、轉為翻黑,11月指數下挫233.7點(跌幅2.73%),但首波12家證券商公布自結11月業績,有8家呈現盈餘局面,包含元大證、永豐金證、統一證、群益金鼎證、玉山證、康和證、大眾證、大展證。

龍頭券商元大證11月稅後盈餘3.75億元,永豐金證及統一證各獲利2.36億元、2.04億元,群益金鼎證單月獲利1.48億元;上櫃券商中的康和證、大展證、大眾證等表現不俗,康和證券及大眾證單月分別賺0.55億元、0.58億元,大展證也獲利0.28億元。

至於4家虧損證券商包含兆豐證、台新證、宏遠證、大慶證,兆豐證虧損0.5億元,大慶證及台新證各虧損0.15億元、0.1億元,宏遠證則小虧184萬元。

累計獲利方面,元大證獲利65.54億元、EPS 1.19元,兩項獲利指標都排名證券商首位,也是唯一累計EPS超過1元水準。群益金鼎證及永豐金證累計獲利分別為12.78億元、12.42億元,統一證累計獲利9.92億元,因股本差異,累計EPS分別為永豐金證0.77元、統一證0.751元、群益金鼎證0.54元。

兆豐證、康和證、玉山證、大眾證等前11月稅後盈餘,依序為2.53億元、1.74億元、1.57億元1.29億元。至於大展證、大慶證、台新證、宏遠證等4家,累計前11月業績呈現虧損局面,不過大展證累計虧損僅0.17億元,大慶證累計虧損為0.44億元,兩家券商如衝刺12月業績,有機會力拚虧轉盈。

評析
大展證、大慶證、台新證、宏遠證等4家呈現虧損

 樓主| 發表於 2015-12-28 06:22:1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12-28 06:23 編輯

轉貼2015年12月12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證所稅廢了 券商明年起翻轉新局

聯合晚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實施三年的證所稅將在2016年元旦停徵,經歷這三年艱困環境的證券業,除期待股市有資金活水可挹注台股之外,仍各自積極拓展海外布局、承銷到投資銀行等領域,準備迎接新局面到來。

元大、凱基證攻亞洲
元大、凱基等大型券商早已放眼海外,不遺餘力拓展亞洲市場,元大證券2014年向北取得原來排名韓國第六大券商東洋證券(已更名元大證券株式會社,簡稱元大韓國),2015年往南接連拿下印尼AMCI券商及已經布局快十年的越南第一證券,再加上元大韓國在柬埔寨設有一證券子公司,跨國性布局已使核心獲利多元化,且獲利分散。

凱基證券由上海及新加坡雙核心進行海外布局,已有新加坡、泰國及香港等券商執照,香港凱基證券已申請在香港上市,這些海外布局獲利貢獻度在今年第2季已衝上40%。

中信證券布局大陸
中國信託證券也朝中國大陸布局,今年已經與集團母公司中國信託金控與中國大陸福建華投投資、福建省電子信息簽署協議,三方共同出資人民幣8億元於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中國信託證券出資人民幣3.92億元、持股49%,並參與經營,創下兩岸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的首例。

永豐金證在港擴版圖
永豐金證券今年也收購香港東亞銀行的香港東盛控股及台灣東亞證券,在港的台資券商中,香港經紀市占率可排至第二,台灣複委託可進入前三大。永豐金證券董事長陳惟龍表示,券商發展要靠規模經濟與創新,規模經濟透過併購最容易達成目標,永豐金證券會好好經營香港東盛控股,在香港市場再創佳績。

大證券商衝刺海外布局,國內中小型券商也各依所長衝刺利基市場,即將掛牌上櫃的福邦證券一直以做為中小企業的投資銀行自勉,近年舉辦產業論壇法說會,邀請的上市櫃公司資本額在10.5億元以下,屬於小型股生力軍。

福邦、大展證拚投資
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說,投資1億元成立不久的創投公司,淨值已有1.8億元,將再增資2億元,瞄準具潛力的中小企業,每家投資一、二千萬元,希望明年底的創投淨值可擴增至10億元。

向來以操作靈活見長的大展證券,10月中旬由大展投顧董事長張國忠接任總經理,在股市歷練超過30年,鑽研產業與股市研究,接任後在11月EPS達到0.11元創今年單月新高,要扭轉今年虧損局面僅一步之遙,未來目標是朝向小而美的投資銀行。

經紀收益占50%~70%
統一證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寬成表示,廢除證所稅案通過後,台股明年日成交量可擴增到1,800億元(集中市場至少1,500億元、櫃買市場約300億元)。統一投顧說,券商經紀業務收益占營業利益達50~70%,中長線而言,股市量能最壞狀況已過,證券產業應轉為正向。

經紀業務仍為券商重要收益來源,但市占率高的前幾名大型券商今年前三季經紀市占率皆呈下滑,不排除是受到整體市場電子下單比重逐漸升高,實體營業據點成本漸增,部分以電子交易為主的中小型券商因此受惠所致。證交所公布今年10月集中與店頭市場整體電子式交易金額為2.23兆元,占市場總成交金額約46.34%,可看到經紀業務越來越靠行動交易拚業績。

國泰證經紀市占躍進
國泰證券今年前三季經紀市占率為為1.68%,較去年同期1.41%,成長率達19%,並以淨增加值0.27%排名同業第一,中國信託證與台銀證的0.05%次之。

國泰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暨發言人陳俊昇表示,近年來在行動交易平台著力頗深,目前「國泰樹精靈」陸續提供多項有關密碼、憑證與推播的行動服務,此外在PC平台的線上服務也不斷進行優化,多項實用的即時理財訊息訂閱服務,這些都有助於經紀業務拓展與業績成長。

評析黎明在望
 樓主| 發表於 2016-1-5 15:45: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2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買庫藏股鬆綁 可再添2家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為鼓勵上市櫃券商實施庫藏股,金管會再度鬆綁。金管會官員指出,有券商反應,雖然有心想實施庫藏股,但因為獲利受到股市震盪,表現不佳,甚至有虧損,因此無法實施庫藏股。金管會指出,考量證券商獲利易受股市影響波動較大,因此決定鬆綁券商實施庫藏股限制,也就是券商即使短期虧損也能實施庫藏股。

金管會24日放寬法規,修正「上市上櫃金融機構實施庫藏股注意事項」,讓可實施庫藏股的上市櫃券商從原本的8家,再新增2家至10家。

金管會指出,由於上市櫃券商買回庫藏股有三大要件:第一是要符合資本適足率達200%以上、第二是最近年度及半年度無虧損,第三則是無累積虧損,三大條件讓許多券商無法達標。

銀行局表示,此次鬆綁的背景,是8月在國際股市波動下,金管會鼓勵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但卻發現有些券商想實施卻無法執行,而「上市上櫃金融機構實施庫藏股注意事項」的範圍含括銀行、證券、保險業。

銀行局指出,考量到證券商獲利易受股市變化而短期內波動較大,且業務性質不涉及吸收大眾資金,此次修正法規放寬券商得不適用「最近年度及半年度須無虧損情形」的限制。

證期局指出,法規鬆綁後,將新增兩家上市櫃券商可以實施庫藏股。目前上市櫃的券商有8家,其中,統一、康和、元富及群益等4家券商已實施庫藏股,官員透露,適用鬆綁後規定的兩家,有一家有意願實施庫藏股。

評析
券商即使短期虧損也能實施庫藏股。

 樓主| 發表於 2016-1-21 06:19: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2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大陸辦事處 掀裁撤潮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苦守寒窯18年,台資券商大陸辦事處等不到登陸做業務,掀起裁撤潮。去年兆豐證三個辦事處全撤,今年7月元富證撤兩處,最近華南永昌證又再撤一個;業者表示,辦事處已跟未來營業處所脫鉤,還會有人再撤。

根據金管會及券商資料,台資券商大陸辦事處最盛時期,有多達13家券商設26個辦事處,現在剩下十家券商、16個辦事處。之前辦事處的減少都是券商合併,最近這波裁撤則跟合併無關。

證券業高層昨(27)日表示,1997年第一家台資券商群益證券到上海設辦事處後,券商競相到大陸設點,當時大陸規定,設辦事處蹲點後,可轉為分公司經營業務。

但升格分公司遙遙無期,業者轉爭取合資全照公司,服貿協議中,大陸也允諾開放多張合資全照執照;服貿卡關後,業者只能等待到自貿區設合資全照公司。

證券業者並透過管道向證監會爭取,辦事處以後自動升格為合資全照公司的營業處所,但大陸認為不行,須另外申請。業者說,證監會已數度表明,營業處所跟辦事處無關,大家才「醒過來」。

兆豐證去年把北京、上海、深圳三個辦事處全撤掉,元富證今年7月撤銷深圳及廈門辦事處,華南永昌證最近也要撤北京辦事處。

金管會官員表示,券商裁撤大陸辦事處,必須報金管會核准,最近確實接到華南永昌撤辦事處。

華南金高層表示,辦事處一年要花上千萬元,如果可以做業務,繼續投入也好。但沒前景只好收,不少券商都面臨相同困擾。

華南永昌撤北京辦事處,留著上海辦事處,評估未來設管理顧問公司,做台商回台上市的顧問業務。

兆豐金高層說,這幾年券商賺錢不易,要降低成本,既不能做營業,只好裁掉,現在改用出差方式。

業者表示,不撤的券商還是有,會撤的會愈來愈多,有些雖未撤,但也沒派人,留下一張辦事處執照而已。

評析
台資券商燒了70億,換來一場空

 樓主| 發表於 2016-1-21 06: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2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台資券商 燒了70億…換來一場空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台資券商在大陸蹲點長達18年,業者估算,若以一個辦事處每年開支2,000萬元來看,台資券商已投入70多億元,如今仍是一場空。

一位證券界高層回憶,當年元大證券北京辦事處首代,是從台灣派出的一位20多歲的小姐,後來她在當地結婚,嫁給大陸人,小孩應該都快上大學了。但到現在,台資券商還是沒有辦法在大陸經營業務。

不論是分公司或合資全照公司,台資券商等了18年,到現在沒有一家突圍成功。

兆豐金高層表示,大陸辦事處除了台灣派去的辦事處主任一人外,還得聘用當地人兩人,人事費、租金加上相關的保險,一年的開支大約要二、三千萬元。

業者表示,以一個辦事處一年支出2,000萬元估算,台資券商20個辦事處一年就要花4億元,18年下來,共投資70多億元。業者感嘆,投入這麼多,到現在還是一場空。

大陸對外資設立券商有嚴格限制,在服貿協議中對台資券商提供優惠,可在多處設合資全照券商。後來,大陸在福建自貿區中也宣示將對台資券商提供持股49%、51%的合資全照券商。

多家證券業者已跟大陸業者合作,規劃到大陸設立合資全照公司;服貿卡關後,部分業者等著自貿區能跟服貿脫鉤,搶進自貿區內設合資全照公司,例如中信金今年7月宣布旗下證券將適用福建自貿區對台提供優惠,設合資全照券商。

評析
台資券商大陸辦事處等不到登陸做業務,掀起裁撤潮。

 樓主| 發表於 2016-1-21 06:20: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12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風險評等 明年分5級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從明(105)年第1季開始,證券商將採取風險評等差異化管理,未來依券商質量評等分為1~5等級,最優等級為第1等;券商等級評等結果,除可減少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對券商檢查時間頻率至1~3年外,也可作為新種業務准駁或審核速度的參考。

證交所強調,對於券商的等級評等,將採取「首重質再重量」,在質方面,包括券商風險評價,所有券商都納入;在量方面,考量券商風險預警制度、經營穩定度以及券商資本適足率等。

近年國內外金融環境面臨巨幅變化,金融日趨自由化與國際化,業務競爭更加激烈,證券主管機關持續開放各項新金融商品業務,不僅提供市場更多元投資管道,也增加證券商業務商機和擴大經營空間,惟證券商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加。

證交所表示,我國證券市場將以建置整體風險管理機制,期透過差異化管理,採風險導向的原則,以落實主管機關「雙翼監理原則」。

證交所自今年起,將過往的年度例行查核進行革新,改以證券商內控及內稽作業為基準,輔以各項風險控管制度評核結果調整查核篩選指標,將例查頻率由原每1~2年改為1~3年,並透過簡化例查項目,深入例查內容,建立差異化的查核機制,以落實風險導向查核作業。

另外,明年所有同時經營經紀、自營、承銷業務的綜合證券商,接受風險管理評鑑後,將透過風險管理綜合評等新制度,對券商進行業務承作額度分級,並對評等較好的券商,簡化新種業務審核程序,期透過證券商風險管理綜合評等新制度,應用於市場監理及業務開放,進一步落實國內證券業的差異化管理。

評析
券商風險評等,將採取首重質再重量。

 樓主| 發表於 2016-2-4 18:56: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2-4 18:57 編輯

轉貼2016年1月8日《萬寶週刊》1158期,供同學參考

黃顯華打造福邦證為小高盛

【撰文/莊正賢】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初掛牌的公司如過江之鯽,但與投資淵源最深的我想一定就是福邦證(6026)了,其實券商這10幾年來可以算是微利的產業,隨著網路下單的風潮加上台灣成交量不斷下滑,經紀業務幾乎無利可圖,券商已經10年沒有新的公司進入資本市場了,究竟福邦證是為什麼敢在這時候上櫃呢?當時重點都在公司的核心黃顯華董事長。

黃董的證券業人生

提到黃董,證券業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的,堪稱國內券商承銷界的開國元勳,伴隨著台灣經濟與各大產業集團一起成長,政大財稅所畢業後,先在證期局工作6年,接著被延攬到民間企業,在金鼎證做承銷的業務,當年大華證雖然一枝獨秀,但從他在80年起做鴻海(2317)、81年做寶成(9904)、82年則是做巨大(9921)的3大台灣指標企業,扭轉了這個局面,而承銷商與企業主朝夕相處,感情就從這邊開始培養,特別是寶成與鴻海集團更是對他推心置腹,他也表示蔡其瑞與郭台銘就像他2位老師。而寶成集團後來成立的倍利證更是邀請他擔任舵手,並且開玩笑的跟他說只有3件事你不能全權決定,一個是決定日期的時候要看黃曆、搬家布置的時候要看風水,還有成立公司的時候要算筆畫,其實也就是順天應人的道理,雖然身為基督徒的他,日後也奉行這原則,他還說當年倍利證本來是要租辦公大樓的5樓,後來在風水大師的指點,轉承租4樓,沒想到租5樓的豐華唱片當年就折損了張雨生這名大將。

將倍利證經營得有聲有色後,吸引了金控的注意,因此被兆豐證合併,他也洞燭機先協助券商前去中國發展,但在證券業具有長才與良好人脈的他,很快就被政府延攬擔任金管會委員一職,其實政府的薪資比起民間實在差得太遠,而且這職務又有多種限制,不但股票要全部清空避嫌,他還提到2、3個小故事,回台後當然考慮置產買屋,當時看上帝寶一坪才80萬不到,簽約前一天他才知道帝寶原來是宏盛(2534)建設旗下,而非林育璘個人的建設公司,二話不說立刻退訂。後來又找到一個合適的物件,也因為大陸建設的建案,為了避免瓜田李下而作罷。這種官箴甚至還引發家庭小爭執,有次夫妻要一起前往公祭,夫人自然想一起前往就好,沒想到黃董當下就拒絕了,並且表示由於坐的是公務車,不應該流於私人使用,還被夫人抱怨說太過固執。

從金管會退下來後,受限於旋轉門條款所以閒富在家中3年,他戲稱在跟老婆連續度蜜月3年,因為黃董與愛妻還是青梅竹馬的小學同學,當年結婚時由於黃董還在念研究所,所以連蜜月都沒去度,這3年算是徹底的補償老婆了。

3年過後由於國內券商大者恆大的狀況確認,當時的三陽證可說是競爭力盡失,經不起大股東蘇天才的一再遊說,他跟朋友一起買下公司一半的股權正式入主經營,並更名為福邦證,開始公司的新頁。


3個5年讓福邦脫胎換骨

入主後他先確認公司的方向,就是走專業類的投資銀行的定位,先鎖定2項他最熟悉的股代與承銷2大業務,股代從最初趨近於0的數字到現在有高達170家的上市櫃公司,其中連當年承銷的巨大都歸隊請福邦擔任股代,除了反映黃董的好人脈外,經過6年的調整,福邦的專業也深獲大家信賴。

承銷案更是一鳴驚人,從0開始去年主辦承銷高達24件,居所有承銷商第2名,以福邦的規模來看,又沒有金控的奧援,實在是項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只要是鴻海集團的案子,就指定由福邦證主辦。今年再接再厲,IPO與SPO的案件也超過20件,讓公司出現穩定獲利,有別於過去券商看天吃飯的窘境。

如今公司的3個5年計畫已經完成了第1項, 讓市場都看到福邦,不但做出成績與口碑,也透過這次的掛牌當做第1次5年計畫的成果。而第2次的5年計畫,則是將承銷人才強化至財務顧問人員,甚至進化到併購人才,為企業客戶帶來更專業的服務。至於傳統的經紀業務則希望透過併購或電子商務擴張版圖,甚至引進中國的資金,他還提醒我們其實透過投資共同基金,是對台股一石三鳥的好策略。第一投資台股基金就不會有T+2的違約風險,並且投入的基金不但活絡投信公司,投信對台股下單又增加券商的交易量,最後台股如果因為資金活絡而提高本益比,對企業的籌資能力又大為提升,如此一石多鳥讓全球都看到台灣。第3個5年則以高盛為師,希望增加創投、私募及全權委託的資產管理業務,目標資產管理業務達到百億台幣,屆時黃董也不排除功成身退,專心投入創投業務。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158期】
 樓主| 發表於 2016-2-4 18:58: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經營群眾募資 鬆綁

經濟日報 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櫃買中心指出,自去年制訂「證券商經營股權性質群眾募資管理辦法」,鼓勵證券商結合投資大眾之能量協助微型新創企業之發展迄今,考量國際立法演變、國內實務需求,擬在風險控管原則下,適度鬆綁部分規定,使證券商股權募資平台之經營更具彈性。

新興微型企業走向資本市場最主要籌資管道有二:創櫃板募資平台、證券商經營股權募資平台。櫃買中心表示,中小型企業向來是台灣企業發展主軸,也提供並創造許多工作機會,櫃買中心透過募資平台、創櫃板等扶植微型企業走進資本市場,未來期望讓更多產業明日之星可以進一步登上興櫃板、甚至走向上櫃。

櫃買中心本次開放證券商經營股權性質群眾募資管理辦法,有二大面向:使股權募資平台之經營更具彈性、使微型新創企業籌資更便捷。

籌資更便捷方面,有三大重點:一、提高募資公司每年度透過所有平台辦理募資金額為3,000萬元。二、募資標的除普通股外,增加不具債權性質之特別股。三、開放募資公司得自行選擇僅限不特定天使投資人始得參與認購,且該等天使投資人不適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並尊重募資公司意願,由其決定認購人名單。

櫃買中心並說明,此次開放管理辦法已奉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准予備查,並於上周公告施行。
 樓主| 發表於 2016-2-4 18:59: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1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訊息面暫停交易機制 15日上路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櫃買中心周一(11日)表示,訊息面暫停交易機制將於今年1月15日實施,主要是個別上櫃公司如預計於股市交易日(T日)下午5時前公開決議合併、分割、破產或重整等特定類別重大訊息時,須於前一日(T-1日)提出暫停交易申請,相關訊息公開後則於T+1日即恢復交易。

櫃買中心指出,該制度是促使上櫃公司在資訊完整揭露前,投資人不會因資訊不足而作出錯誤決策,有助於建立交易公平之證券市場,使現行資訊揭露及處置規範更臻完備。

櫃買中心表示,訊息面暫停交易機制主要是由個別上櫃公司申請,不致對整體台股之交易量或交易時間造成影響。

評析
改善資訊不對稱 降低炒股空間

 樓主| 發表於 2016-2-6 03:33: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6-2-6 03:34 編輯

轉貼2016年1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改善資訊不對稱 降低炒股空間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櫃買中心周二(12日)指出,由於近來產業整併、策略入股或其他重大之新聞或網路傳言不斷,上櫃公司個股亦受前開消息影響,致發生股價大幅變動之情事。訊息面暫停交易制度之實施可使上櫃公司發生之重大訊息能廣泛地為一般投資人所接收,使其有公平獲知對等資訊之機會,並據以作成投資決策,避免投資人於尚未完整瞭解與分析重大訊息之情形下,匆促買進或賣出,致市場價量出現不合理劇烈波動。

該制度主要優點為改善資訊不對稱之問題,上櫃公司在資訊完整揭露前,投資人不會因資訊不足而作出錯誤決策,有助建立交易公平之證券市場;另因暫停交易之實行,市場利用傳言炒作股票的空間將大幅降低,可有效防止市場有心人士可能利用市場傳言炒作公司股票。

櫃買中心表示,105年1月15日起實施之訊息面暫停交易制度係規範上櫃公司預計於營業日交易時間內(下午5時前)公開或召開董事會決議下列事項,應主動向櫃買中心申請暫停交易,並於相關訊息充分公開或說明後,再行申請恢復交易:

1.嚴重減產或全部停工。

2.公司法第 185條所訂各款情事(但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無重大影響者,不在此限)。
3.向法院聲請破產或重整。
4.合併、分割、收購、股份交換、轉換或受讓(但無須經股東會決議之併購或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無重大影響者,不在此限)。
5.新產品或新技術之開發進度有重大進展者(但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無重大影響者,不在此限)。
6.其他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者。

櫃買中心指出,上櫃有價證券一般交易時間雖至下午1時30分止,惟考量鉅額交易時間是至下午5時止,是以上櫃公司於營業日下午5時前公開或召開董事會決議特定重大事件,仍屬在交易時間內所為,故以該時點作為上櫃公司應否申請暫停交易之要件,可使前開訊息能讓投資人有時間知悉,並避免於交易時段對有價證券價量造成過度波動。

評析
訊息面暫停交易制度主要優點為改善資訊不對稱之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6-2-10 05:40: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券商借貸業務 放寬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為減緩台股賣壓,金管會昨(12)日宣布,1月底起開放券商辦理不限用途的款項借貸業務,客戶買車、買房有短期資金需求時,不必賣股票,直接拿股票就可以跟券商融資,券商可承作的資金規模將有上兆元。這項開放,不僅減輕台股賣壓,也可以增加證券商業務與商機。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王詠心昨天表示,目前券商辦理款項借貸業務,資金用途只限於跟有價證券買賣交割款項,未來將取消用途限制。

換言之,客戶以股票、基金等有價證券做擔保品,跟券商借款後,客戶可拿來做任何用途,要買車子、買房的頭期款等都可以,不會再作限制。

依規定,券商可承作信用交易、款項借貸等額度,合計不能超過淨值四倍。

據金管會資料,元大、凱基、富邦等前十大券商,淨值合計有3,396億元,淨值四倍有1.3兆元,扣除目前信用交易餘額約1,300億元,及金額更少的款項借貸後,券商可承作這項新業務的空間將有上兆元。證期局表示,規定放寬後,主要看市場投資人有何需求。

評析
券商借貸業務放寬,不僅減輕台股賣壓,也可以增加證券商業務與商機。

 樓主| 發表於 2016-3-2 05:53: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1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訊息面暫停交易機制投資人篇(下)-除權息 不因暫停交易延期

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櫃買中心表示,如因訊息面暫停交易制度而執行上櫃公司有價證券暫停交易時,包括上櫃公司上櫃之有價證券(如普通股、特別股等)、與上櫃公司股權連結之商品(如可轉換公司債、附認股權公司債或債券換股權利證書)並於櫃買中心交易者,以及第三方發行與前開上櫃公司股權連結之商品(如交換公司債、權證、個股選擇權、個股期貨)並於證交所、櫃買中心或期貨交易所交易者,皆暫停交易。

除一般交易外,其他交易(如鉅額交易、盤後定價交易、零股、拍賣及一般標購等)亦配合暫停;另暫停交易期間上櫃公司倘遇除權除息交易日,除權息參考價之計算不因上櫃公司暫停交易而有不同的計算方式,且不因暫停交易而延期辦理。

櫃買中心指出,暫停交易以1個營業日為原則,3個營業日為上限,必要時櫃買中心得持續執行之。另考量我國集中交易市場已有10%漲跌幅限制、散戶投資人比率較高且交易時間較短等特性,倘採行盤中暫停(恢復)交易將影響投資人訊息接收及消化時間,是以目前並無盤中暫停(恢復)交易,此外本制度係以個別上櫃公司申請為原則,與陸股所實施之「指數熔斷」措施,當股市漲跌幅過大時,整個股市就提前收盤之制度完全不同,亦不同於陸股之得以籌劃重大事項為由申請長時間停牌。

櫃買中心說明指出,投資人可由下列網站查詢:

1.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於市場公告項下查詢證交所發布之特定上市櫃公司暫停(恢復)交易之即時公告「上下市櫃、停止及暫停交易」進行查詢。另於類股行情項下以灰色區塊表示該檔標的目前為暫停交易。

2.公開資訊觀測站:於「重大訊息與公告」項下查詢。

3.櫃買中心官網:於「公告及法規」項下「公布暫停/恢復交易股票」可查詢特定時間內所有暫停/恢復交易公司清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