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手機;零組件 – 閎暉新總座:今年確定轉盈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4-1-15 07:30: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黑莓重抱鍵盤 閎暉毅嘉按讚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黑莓棄觸控螢幕、重新擁抱QWERTY鍵盤,閎暉(3311)、毅嘉(2402)QWERTY鍵盤業務又見生機?黑莓機銷售失利,是閎暉最近半年來營收偏低、毅嘉機構件部門第4季出現虧損的主因,不過黑莓新任執行長程守宗日前在CES公開表示,新產品將重新主打QWERTY鍵盤,這也代表,閎暉與毅嘉有機會撥雲見日。

以蘋果iPhone為首的觸控螢幕智慧型手機大軍壓陣下,黑莓為了順應市場,去年推出新的作業系統並強打觸控螢幕,但搶攻消費性市場的策略失敗,甚至連企業市場也遭到波及,去年光是打消的庫存就超過10億美元。受此影響,閎暉去年下半年營收可說完全沒有看到旺季效應,毅嘉則是靠已占營收比重超過7成的軟板維繫營收成長動力。

隨著新任執行長程守宗上任,程守宗明確表示,黑莓將重新聚焦在企業市場,比起觸控螢幕所採用的虛擬鍵盤,實體鍵盤輸入的正確率高、有助於收發電子郵件,所以未來新機種亦隨之將以搭載QWERTY鍵盤為主力。

這也代表,閎暉、毅嘉下半年鍵盤業務都有機會撥雲見日,尤其黑莓QWERTY鍵盤不僅單價高,由於鍵盤模組整合軟板與導光板下,黑莓QWERTY鍵盤模組毛利率亦高過於閎暉的鎂合金內構件、毅嘉的軟板業務,黑莓若真的能夠以QWERTY鍵盤機種讓企業重新擁抱黑莓機,將對下半年閎暉、毅嘉毛利率走勢,頗有助益。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7 11:00: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1月1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晶技 前十月每股賺2.82元

【經濟日報╱記者黃國蓉/台北報導】
石英元件廠晶技(3042)昨(15)日公布10月自結損益,晶技10月營收為7.98億元,月減6.6%;單月稅前盈餘8,298萬元,月減21.4%,年減33.6%,單月每股稅前盈餘0.27元。

累計前十月稅前盈餘8.74億元,年減18.0%,每股稅前盈餘為2.82元。

晶技昨(15)日股價下跌0.35元、收30.95元。晶技今年上半年營運較為平淡,下半年因蘋果、三星等大廠新機上市帶動下,營收已逐漸回溫,9月營收創下今年新高,但10月因智慧型手機需求不如預期,營收下滑。

外資瑞信證券近期將晶技評等由「優於大盤」下調為「中立」,目標價從原先的48.5元下調至36元,主因是認為中國大陸低階智慧型手機客戶要求晶技提供較便宜的產品,將影響獲利能力。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7 11:01: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1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Q4續旺 高盛按讚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外資高盛再對美律(2439)按讚!高盛昨(15)日表示,美律第3季的業績成長力道,將延伸至第4季,加上看好明年業績可望大幅成長,將美律目標價由132元調升至145元。而美律在高盛1個月內連續兩次出具報告看好下,昨日股價直奔漲停板、收在107.5元,重回各式均線之上。

高盛10月中首度針對美律出具報告,預期下半年在揚聲器出貨量成長、電腦和中高階耳機銷售強勁下,利潤率可望大幅擴張、目標價上看132元,3周內就將美律股價就由83.7元推升至112.5元,漲幅高達34%。

雖然美律上週出現漲多回檔,不過,昨日高盛再度出具報告看好美律,並將其目標價由132元調高至145元後,帶動美律股價再度發動攻勢。

外資指出,美律的產品結構調整,銷售可望持續成長,今年起將成為年營收達10億美元的企業,營益率亦將改善,看好營運成長力道會延續至第4季,預計第4季獲利可望較去年同期增加兩位數。

高盛認為,明年在客戶需求持續強勁下,業績將業績大幅成長,明年獲利可望較今年成長超過17%,預計美律明年將進入一波新的產品周期循環,資本支出將落在歷史新高水準,約7.93億元,高盛並調高美律今年至後年每股盈餘預估,2013~2015年EPS分別為5.53元、8.82元及12.33元,列入高盛的「亞太買進」及「亞太強烈買進」雙名單中。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0 06:06: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1月20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Q3獲利亮眼 Q4仍高檔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美律(2439)第3季獲利亮眼,股價持續走高,昨日再攻漲停。法人指出,美律結構產生顯著改變,產品多樣化且客戶有效分散,預期第4季營收可望再創新高,明年也不看淡。

法人指出,美律第4季在進入高功率揚聲器旺季,以及行動電源新機種開始出貨,加上娛樂頭機訂單持續攀高,預期11月營收將是全年最高峰,12月因盤點滑落,預估第4季營收達34億元,季增13%,再創新高。

元大投顧指出,第4季因產品組合佳,毛利率預估略優於第3季到23%;營業費用因營收規模擴大及獎金提列,預估持續季增;稅後獲利預估3.8億元,季增20%,單季每股獲利突破2元,達2.14元。

元大投顧表示,美律技術層次高、客戶長久經營進入收割期,擁有極佳成長動能,同時受到單一客戶、單一產品影響風險降低下,明年成長動能確立,預估明年營收138億元,年增25%,且明年第1季營收確定淡季不淡,初估季持平到季減個位數,而全年稅後獲利可望達14.7億元,年增54%,每股獲利8.3元。

美律今年前3季營收為75億元,毛利率20.74%,每股盈餘3.28元。

外資高盛日前也將美律目標價從132元上修至145元,重申「買進」評等,並列入「亞太買進」及「亞太強烈買進」雙名單中。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3 06:33: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1月2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晶技 本月業績估持平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第4季智慧手機與個人電腦拉貨力道平緩,法人預估,晶技(3042)11月業績約與10月持平。為擴大客戶群,晶技正積極拓展汽車電子及醫療石英元件應用,明年可望見到成效。

據瞭解,第4季以來的新機主要包括蘋果iPhone 5s、iPhone 5c ,宏達電(2498)的One max,以及三星的GALAXY Note 3,隨後續銷售力道延續,影響零組件供應商第4季的營運動能。

法人表示,除了品牌大廠的旗艦新機銷售動能持續,部分大陸平價智慧型手機拉貨力道偏緩,個人電腦及平板電腦的市場買氣也持平,使得晶技11月業績與10月持平。

晶技10月營收7.99億元,月減6.6%,年減22.1%,自結10 月稅前盈餘0.83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27元。前十月營收79億元,較去年約減少一成,前十月稅前盈餘8.74億元,每股稅前盈餘2.82元。

據瞭解,目前手機部分占晶技整體營收比重約三成,個人電腦及平板約占兩成,由於市場價格競爭壓力不小,晶技為維持毛利率,也在訂單上進行篩選。以第3季來看,營收雖然較去年為低,仍維持與去年相同逾22%的毛利率。

晶技表示,近年已陸續開拓新的市場及客戶,包括在汽車電子部分,如導航、音響、倒車雷達等系統,都會使用到石英元件,目前汽車電子占營收比重約2%到3%;醫療市場部分,只要有用到無線通訊功能或訊息反饋的部分,也需要石英元件,甚至可穿戴裝置有關健康檢測的需求等,都是晶技積極開拓的領域,明年可望逐步展現效益。



全文網址: 晶技 本月業績估持平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314098.shtml#ixzz2lPsrOpbZ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8 11:28: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1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中低階智慧機供應鏈 正崴、美律看俏

【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上周開賣的小米3與紅米機皆搶購一空,宏達電不遑多讓,在昨(27)日一口氣推出4款Desire系列手機,宣示在年底中階機市場不缺席,中低階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如正崴(2392)、美律等個股,營運動能可望走俏。

台新大眾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智慧型手機低價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是手機廠為了壓低成本,未來勢必朝低價手機發展。

另一方面,在產業技術發展成熟之下,零組件的量產化也將促進低價智慧型手機的大幅成長;更重要的是,大陸等新興市場極力推動低價智慧型手機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沈建宏指出,2013年由大陸的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四大品牌開創中低價智慧手機市場,且大陸四大品牌也首度打入全球前十大智慧手機品牌行列,未來大陸智慧型手機成長性更值得期待,也將帶動IC設計、晶片、機殼、連接器、PCB等相關零組件廠的後市商機。

摩根新興科技基金經理人龔真樺指出,今年智慧型手機成長力道來自中低階手機,相關概念股續獲資金青睞,上游半導體族群最受惠。



全文網址: 中低階智慧機供應鏈 正崴、美律看俏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324296.shtml#ixzz2luJvZ5eF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06:44: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2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蘇州深圳廠 將擴產

工商時報 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美律實業(2439)副總裁曾錦堂表示,集團明年決不再增設新廠,但會在旗下大陸蘇州廠,增產頭戴式耳機,及揚聲器;另旗下深圳廠,將增產頭戴式耳機。至於公司原本主力產品的免持聽筒,今年第4季產品營收占比,將從今年第1季的30%,再降10~15%。

另美律去年第4季才推出手機的背匣式行動電源,因打入美國最大手機配件零售店廠商Mophie的銷售體系,已成為蘋果等多家知名手機大廠特定機種的選配配件。曾錦堂說,公司今年行動電源營收比重,可由去年不到5%,再提高至15%。

曾錦堂指出,集團目前頭戴式耳機月產能約5、60萬個;揚聲器月產能約4、500萬個。

因往,來客戶訂單需求擴大,公司決定擴大上述2項產品的產能,目前整個投資金額,還在精算中。

美律的背匣式行動電源,是由深圳廠生產,依目前訂單量來看,集團採取兩班制生產,即可應付。

至於美律旗下河北廠及廣東的惠州廠,明年都沒有擴產的準備。其中,惠州廠專門生產免持聽筒產品,成為各大知名手機品牌的標配耳機產品。
 樓主| 發表於 2013-12-6 05:02: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2月5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11月營收新高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手機零組件美律(2439)、毅嘉(2402)11月營收都繳出一張好成績,其中美律11月營收13.6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月增20.67%,年增高達91.85%,累計1-11月營收突破百億元關卡,達到100.16億元,年增44.24%。毅嘉11月營收10.28億元,創22個月新高,月增19%,年增8.42%。

法人預估,美律第四季營運創新高,每股獲利將超過2元,全年獲利達5.5元以上,因營運穩定,明年第一季營收確定淡季不淡,初估季持平到季減個位數,明年全年每股獲利可達8.3元。

第四季為傳統淡季,但美律在助聽器、穿戴產品的揚聲氣開始出貨下,10月、11月營收續創新高,分別為11.31億元與13.65億元,累計10-11月營收24.96億元,已達第三季單季營收30億元的83%。法人預估,第四季單季每股獲利可望超過2元以上,全年每股獲利可達5.5元。

法人指出,美律產品多樣化策略成功,且技術層次高、客戶長久經營進入收割期,不但擁有極佳成長動能,同時受到單一客戶、單一產品影響風險降低,預估明年在高功率揚聲器平板客戶訂單、新訂單及舊客戶延續訂單,以及行動電源新客戶訂單增加下,每股獲利可達8.3元。

美律第三季營收30億元,毛利率22.84%,每股盈餘1.79元,前3季營收75億元,毛利率20.74%,每股盈餘3.28元。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5 05:45: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2月2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擴廠 加速布局醫療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看好明年聲電產業景氣,美律實業(2439)董事長廖祿立昨(24)日表示,美律明年將積極展開擴建廠計畫,包括重新啟動泰國建廠,中國大陸也持續擴廠提升產能,為迎接景氣回升作好準備。

另外,美律也加速布局醫療保健產業,新研發的聽力輔助耳機及助聽器等產品,明年將陸續上市,未來不排除逐步建構自有品牌及通路。法人預估,醫療保健事業明年至少可為美律挹注1.2億元以上營收。

在頭戴式耳機、高功率揚聲器及行動電源等出貨快速成長激勵下,美律自今年7月起營收明顯增溫,10月、11月都創單月歷史新高,12月雖有年底存貨盤點,但法人預期單月營收仍可維持10億元以上水準,全年合併營收上看110億元歷史高峰。

美律11月合併營收13.65億元,年增91.85%,月增20.67%;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首度突破百億大關、達100.16億元,年增44.24%並創歷史新高。美律昨天股價以153元、下跌2.5元作收。

第四屆「美律電聲論文獎」昨天在永豐棧酒店舉行頒獎典禮,由廖祿立主持。今年摘下金質獎的是交通大學電子工程所魏誠文,獲獎論文題目為「適用於全耳道式數位助聽器之低耗電雜訊及回授消除系統設計」。

美律跨足醫療保健產業,今年新成立醫療保健事業部,積極研發聽力輔助耳機及助聽器等新產品。



全文網址: 美律擴廠 加速布局醫療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381755.shtml#ixzz2oQnX6e4n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6 05:56: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2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高盛連3讚 美律衝上前波高點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最近3個多月來讓外資高盛三度按讚的美律(2439),不僅月營收多次創下歷史新高,為了因應明年成長,美律不僅預計將擴增大陸3個廠區的產能,更計畫重啟泰國廠以降低成本,帶動昨日早盤一開就衝上161元,平波段高點。

看好美律在頭戴式耳機產業市占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高盛先前曾多次表示,美律是一顆正向上升的明星。而為了因應明年營運成長,美律表示,比起大陸廠作業員薪資年年拉高,反觀在泰國設廠的人工與製程成本,則可以比大陸節省約40%的成本,預估明年下半年起陸續投產,泰國廠則以免持聽筒和頭戴式耳機為主,第一階段預計投入約2億元,明年會進行第二階段評估。

至於大陸廠方面,美律表示,將會持續運作,為應付增加的訂單,包括蘇州、深圳、惠州廠都將陸續擴廠。

美律目前頭戴式耳機對營收貢獻度已有4成,主要客戶共為5家,雖然每個頭戴式耳機客戶的下單量,都不如手機客戶免持聽筒的訂單量,不過頭戴式耳機單價明顯高於免持聽筒、毛利率也高,也讓法人估計,美律10、11月毛利率已經回到2009年的高峰、25%左右水準,法人並樂觀預期,第4季美律EPS將達2元、甚至不排除挑戰2.3元,創美律掛牌以來單季最高EPS紀錄,以今年前3季美律EPS3.28元來看,全年EPS有機會達5.28元以上。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6 05:57: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12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跨足車用胎壓偵測器,希華明年獲利大躍進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胎壓偵測器逐漸成為汽車標準配備,希華(2484)看好此市場龐大需求,目前已開發出胎壓偵測器用的石英元件,並送樣認證中,預估明年可以開始出貨。由於公司攜手中國石英元件廠,搶攻大陸智慧型手機等手持式產品客戶成果逐漸顯現,加上車用部分布局可望在明年開始貢獻業績,希華業績可望自明年起脫胎換骨,明年獲利可望較今年大幅成長。

 由於大陸低價競爭激烈,希華不願加入廝殺,改變營運策略,並全力進行公司內部管理及產線調整。由於自動化成本與人工生產差不多,希華以漸近式方式縮減無錫廠規模,並於今年正式結束虧損的無錫廠,改由與湖北地區的石英元件廠-中國泰晶合資,成立泰華公司、生產計時晶體,其中希華占30%股權,目前已開始量產。隨著泰華產能開出,以及台灣廠持續進行產線調整,希華明年新產能可望較今年增加約20%,獲利部分可望因虧損的無錫廠結束及泰華合資廠模式明顯攀升。
 除攜手大陸石英元件廠,車用電子應用愈來愈廣泛,希華的5032石英晶體,除陸續出貨在車用音響及GPS,環車影像也開始出貨;而近來最夯的胎壓偵測器用石英元件,希華亦已開發完成、並送樣認證,預估明年可以出貨,車用產品也成為推升希華未來業績的另一項動能。
 希華今年前三季合併毛利率回升到19.93%,稅前盈餘為1.37億元,稅後盈餘為1.11億元,每股盈餘0.71元;雖然第四季進入淡季,但法人預估,希華今年每股盈餘有機會挑戰1元,創下97年以來新高。
 希華董事長曾穎堂表示,公司業績會愈來愈好。法人預估,希華今年獲利可望創下97年來新高,明年合併營收可望較今年有兩位數成長,獲利則可望較今年大幅成長逾50%。
發表於 2014-1-20 11: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即時訊息
 樓主| 發表於 2014-1-7 05:30: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月7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上季營收新高 全年每股估賺5.8元
   
【陳俐妏╱台北報導】
電聲元件廠美律(2439)去年第4季在高端頭戴式耳機、揚聲器等產品加值下,12月營收12.17億元,月減10.9%,仍創歷史次高紀錄,第4季營收37.13億元,季增2成,繼續改寫單季歷史新高。
美律去年合併營收112.33億元,年增45.6%,在業績撐腰下,去年股價漲幅逾3倍,名列台股前5大飆股,躍升手機股新股王,外資預估,去年每股獲利有望上看5.8元。

泰國中國將擴產
不過,昨天在台股回檔修正下,漲多的美律也遭投信趁勢調節,昨天投信賣超1792張,導致股價重挫11.5元,跌停鎖死,以158元作收。
滙豐證券先前即表示,看好美律今年產品組合,有望滲透至美國主要客戶平板和智慧手機業務,頭戴式耳機和高功率揚聲器同步驅動後市成長。美律今年也已啟動泰國及中國廠擴產規劃,預計泰國廠免持聽筒及頭戴耳機產能,今年底就可投產。法人預估在打入歐美平板和智慧手機供應鏈下,今年每股純益有望挑戰9元。
發表於 2014-1-7 12:28:50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資訊分享!
 樓主| 發表於 2014-1-17 06: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1月1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5利多 高盛大力相挺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一手將美律(2439)推上手機股股王的外資高盛證券,昨(16)日再發布報告表示看好美律後市,並將目標價調高至168元,重申「強烈買進」評等。而在高盛持續看好%之下,美律昨日盤中一度重返160元,終場收在158元、上漲3.95%。

美律在去年底攻上176.5元的最高價之後,股價就出現漲多回檔整理,半個月來股價跌幅已超過16%。

隨著股價投資價位又隱然浮現,高盛昨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在與美律管理階層的投資人會議後,看好美律後市,調高目標價至168元,重申「強烈買進」評等。

高盛進一步在報告中指出,看好美律今年業績持續成長,上修2013年至2015年每股盈餘預估,幅度1%至9%,反映營收成長,重申「強烈買進」評等,目標價由164元上修至168元。

高盛認為,美律擁有5大利多,包括2014年揚聲器及娛樂耳機產品將繼續成長、產品組合將持續改善,有利毛利率提高、美律揚聲器在2015年將持續成長,代表毛利率仍有向上空間。

高盛表示,美律供應行動裝置的新揚聲器產品,將帶動該部分營收成長,今年上半年在中國三大廠區、泰國等地所新增的產能,預計下半年量產,帶動娛樂相關產品將持續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4-3-19 06:14: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3月18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晶技前2月每股稅前0.48元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石英元件大廠晶技(3042)自結2月每股稅前盈餘0.17元,今年前2月每股稅前盈餘0.48元。

晶技自結2月合併營收新台幣6.23億元,月減21.3%,年減3.5%,2月自結稅前損益5138萬元,月減46.9%,年增19.5%,2月每股稅前盈餘0.17元。

累計今年前2月晶技自結合併營收14.1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3%,累計前2月稅前盈餘1.48億元,年減0.4%,累計前2月稅前EPS 0.48元。

展望第1季,法人預估晶技3月業績可小幅回升,仍需觀察終端客戶拉貨表現,估第1季業績呈現季節性淡季走勢,較去年第4季拉回幅度,約高個位數百分點。

展望今年終端產品時對石英元件拉貨力道,法人預估,高階智慧型手機石英元件拉貨成長幅度將趨緩,平價智慧型手機拉貨需求可持穩,估平板電腦石英元件拉貨小幅成長。

在電信和車用部分,法人表示,晶技今年持續布局電信設備基地台和汽車電子應用,預估晶技今年在通訊電信應用產品出貨可望逐步加溫。晶技今年續擴車用石英元件產品,續切入汽車電子和車用控制系統領域。



全文網址: 晶技前2月每股稅前0.48元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 ... shtml#ixzz2wM4kK0eU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2-6 05:51: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2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毅嘉各擁利基 逆勢收紅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昨日大盤重挫近兩百點,美律(2439)、毅嘉(2402)逆勢收紅,其中,美律繼高盛連續半年持續喊多之後,外資瑞信證券年前也加入喊多行列,帶動昨日股價上漲近2%,毅嘉則在穿戴式產品概念下,昨日亦開低走高、上漲超過3%。

繼高盛之後,另一家外資瑞信證券亦加入喊多美律行列,在瑞信出具的最新研究報告中,瑞信將美律首次納入追蹤個股並給予「優於大盤表現」評等,目標價上看206元。瑞信表示,美律今年基本面持續看好,預估美律揚聲器今年至明年的營收平均年複合成長率為69%。而在瑞信、高盛雙雙看好下,昨日美律開低走高,終場收在179元、上漲1.99%,美律昨日受到三大法人一致追捧。

毅嘉在軟板營運漸入佳境下,去年稅前盈餘為4.31億元、創7年來獲利新高,而且今年毅嘉將透過軟板、積極投入穿戴式產品帶動下,昨日股價開低走高,終場收在18.45元、上漲3.07%。或許受到毅嘉的機構件部門首季恐怕將持續虧損、軟板在第1季也已進入淡季,昨日即使毅嘉股價開低走高,仍未受法人青睞。
 樓主| 發表於 2014-2-10 15:52: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2月1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閎暉年衰逾4成 月增5%

【聯合晚報╱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手機零組件廠閎暉(3311)公布元月全球合併營收3.84億元,較去年12月份成長5%,主要來自於客戶農曆年節前夕拉貨挹注,但若與去年同期比較,仍然是下滑了43.63%。

閎暉元月份合併營收3.84億元,其中,手機按鍵與輕合金產品營收共計2.91億元,占營收比重76%;汽車零組件營收9300萬元,占營收比重24%。

閎暉過去主要為黑莓機製造QWERTY鍵盤,然受到觸控風潮引領智慧型手機產業,也使得閎暉手機按鍵業務不如以往;不過,今年黑莓機新任執行長程守宗上任後,以明確對外表示,若拿實體鍵盤與觸控螢幕虛擬鍵盤比較,實體鍵盤輸入的正確性高、有助於收發電子郵件,所以,未來黑莓機新機種也將以搭載QWERTY鍵盤為主力,法人認為,閎暉可望間接受益。

閎暉近年將心力放在金屬事業拓展,以及3D玻璃產品,並自第四季開始小量出貨曲面玻璃給穿戴式裝置客戶。閎暉指出,智慧型手機商品化,各家品牌廠規格趨近相同,因此,外觀差異化成為業界重視的一環。



全文網址: 閎暉年衰逾4成 月增5%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475377.shtml#ixzz2su4spPx8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2-21 05:59: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2月1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TPMS Q2出貨,法人:希華今年獲利增逾50%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
石英元件廠-希華(2484)搶攻胎壓偵測器(TPMS),成果開始顯現,公司與主攻AM(維修市場)通路商及車用零組件廠合作,預計TPMS用石英元件自第2季開始出貨,隨著TPMS需求增溫,且希華的車用音響、GPS及環車影像等出貨可望自今年放大,車用相關產品可望成為推升希華業績新動能,在車用及公司轉型成效顯現下,希華董事長曾穎堂表示,公司業績會愈來愈好,法人預估,希華今年獲利可望較去年大幅成長。

 車用電子應用日益廣泛,且車主愈來愈重視行車安全,帶動TPMS等產品需求強勁,希華看好車用電子及TPMS市場,積極開發相關產品,希華的5032石英晶體,已開始出貨給車用音響、GPS及環車影像廠,而近來最夯的胎壓偵測器用石英元件,希華經過一年開發完成及送樣認證,已陸續通過廠商認證,目前已鎖定AM通路商及車用零組件廠,預估第2季就可以開始出貨,隨著TPMS需求增溫,以及其他車用產品出貨量放大,車用產品也成為推升希華今年及未來業績的新動能。
 希華這兩年積極轉型,全力進行公司內部管理及產線調整,以漸進式方式縮減無錫廠規模,於去年正式結束虧損的無錫廠,改由與湖北地區的石英元件廠-中國泰晶合資,成立泰華公司、生產計時晶體,其中希華占30%股權,目前已開始量產,隨著泰華產能開出,以及台灣廠持續進行產線調整,希華今年新產能可望較去年增加約20%,獲利部分可望因虧損的無錫廠結束及泰華合資廠模式明顯攀升。
 希華董事長曾穎堂表示,公司業績會愈來愈好;法人預估,希華去年獲利可望創下自97年來新高,今年合併營收可望較去年有兩位數成長,獲利則可望較去年大幅成長逾50%。
 樓主| 發表於 2014-3-6 06: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3月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毅嘉(2402)2月合併營收8.25億,法人估首季合併營收逾26億,年增47%

【財訊快報/張秋容報導】
毅嘉(2402)前2月合併營收為17.6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54.44%,面板的客戶下單量擴大是業績大成長的主因,以目前的接單來看,法人預估首季合併營收有挑戰26億元以上的機會,創歷史次高記錄,年增率高達47%。
    毅嘉2月因農曆長假和缺工影響,單月合併營收達8.25億元,較上月減少12.39%,但和去年同期比較,單月年增率的增幅高達101.81%,主要是來自軟板的出貨熱絡,單月營業額達7.55億元,年增率達157.68%,以目前的接單來看,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及車用電子等中小尺寸的產品需求仍然熱絡。
    根據毅嘉自結營收顯示,該公司前2月合併營收為17.66億元,年增率54.44%,其中軟板營收為16.1億元,年增率95.86%,受到農曆長假及缺工的影響,毅嘉2月部份產品的出貨將延至3月,法人預期毅嘉首季合併營收有挑戰26億元以上的實力,創單季歷史次高,僅較上季微幅下滑,若與去年同期比較,單季年增率逾47%,全年合併營收與獲利的表現將較預期樂觀。
 樓主| 發表於 2014-3-27 05:33: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3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閎暉1.43元 衰退幅度大

【經濟日報╱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手機零組件廠閎暉(3311)昨(26)日董事會通過去年每股純益1.43元,將配發1.07 元股利,包含其中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0. 07元,配息率約75%,現金殖利率2.7%。

閎暉去年合併營收68.7億元,年減逾二成,稅後純益2.68億元,每股純益1.43元,獲利能力與2012年稅後純益8.57億元及每股純益4.67元相較,明顯衰退。閎暉昨天股價下跌0.1元,收36.5元,成交量532張。

閎暉目前來自手機按鍵、輕合金產品貢獻營收約78%,汽車零組件占比約22%,今年2月受農曆年影響,營收衰退,3月可望恢復正常。



全文網址: 閎暉1.43元 衰退幅度大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573806.shtml#ixzz2x6gvEI9p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4-2 06:15: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4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毅嘉3月營收 逼近去年最高峰水準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毅嘉(2402)淡季營運發光,在智慧型手機觸控模組用軟板帶動下,3月營收衝上10.16億元,僅比去年旺季單月營收最高峰少1%出頭,其中軟板營收即高達9.23億元、超越去年11月旺季時軟板所創下的8.98億元。

目前雖是電子業淡季,但在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用軟板發威下,帶動毅嘉3月合併營收衝上10.16億元,距離去年第4季旺季時在11月所創下的10.28億元高點、只差1.16%,並較上個月營收增加23%,更去年同期營收大增53%。

而就產品別來看,毅嘉3月軟板接單高達10億元,而最後實際軟板營收亦衝上9.23億元,不僅超過去年11月去年的最高點的8.98億元,僅次於2011年11月所創下的9.42億元的最高紀錄。

不過,以汽車電子、手機鍵盤為主的機構零組件,受到主要客戶黑莓舊產品銷售動能弱、搭載QWERTY鍵盤的新品尚未出貨,而索尼智慧型手機用的防水機構件又還沒有到大量出貨期,加上毅嘉雖然打入Tesla車用頭頂控制器供應鏈,但Tesla每月交車量實在有限,導致機構零組件3月營收則僅剩9,400萬元。

毅嘉總經理孫永祥先前曾公開表示,2014年將是軟板關鍵年,線距35/35微米是未來主流趨勢,毅嘉從製程、設備均自行開發,已累積16個專利,可望成為軟板獲利金雞母。而在軟板漸入佳境下,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成長,毅嘉並將在4月10日舉行法說會,說明第2季展望。
 樓主| 發表於 2014-4-5 12:13: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4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大廠紛紛發表新機 毅嘉、晶技Q2營收加料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在品牌大廠包括宏達電(2498)、三星、索尼、LG、諾基亞等紛紛發表新機後,本(4)月起逐漸進入新機出貨高峰,法人表示,手機零組件廠毅嘉、晶技等出貨已逐步增溫,帶動第2季營收較上季成長。

群益投顧指出,宏達電因推出新旗艦機HTC One(M8),加上中階手機Desire 816上市,帶動出貨量落底彈升,第2季密集出貨,營運有機會重回獲利,預估第2季營收將較首季成長七成左右。
分析師表示,在宏達電營收回溫下,也有利其供應鏈營收跟進揚升。其中,晶技除了受惠手機石英元件出貨,另外,來自網通、基地台及藍寶石新事業部門,營收也見提升,法人預測,晶技第2季營收將較首季成長一成左右。

至於毅嘉首季淡季不淡,3月營收10.16億元,月增23%,年增53%,帶動首季營收27.82 億元,逆勢較前一季成長,單季合併營收更創同期歷史新高。

毅嘉表示,展望4月,軟板產品的接單依舊暢旺,下游客戶對於軟板產品需求持續成長,預料營收與獲利將持續成長。

除了宏達電,索尼Xperia Z2也獲得不錯評價,同時推出中階機款搶市,索尼主要組裝夥伴華冠3月起受惠索尼推出新機,營收漸入佳境。

分析師預測,第2季索尼仍有新機推出,可進一步拉升華冠出貨量,預估首季為全年營運谷底。

另外,華冠也是摩托羅拉的重要組裝夥伴,在併入聯想後,摩托羅拉將進入調整磨合期,預料下半年可望重拾成長動能,也有利華冠下半年的表現。

而諾基亞在日前微軟的BUILD 2014發表會中,除了公布高階的Lumia 930之外,同時也發表入門款的Lumia 630、635,尤其630、635將是首款搭載Windows Phone 8.1的手機,635 更是支援4G LTE,價位都在5,000元上下。預訂5月起開始在亞洲市場開賣,則有利諾基亞供應鏈仁寶、美律、閎暉等營收。



全文網址: 大廠紛紛發表新機 毅嘉、晶技Q2營收加料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 ... shtml#ixzz2xywGkfkJ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4-8 06:18: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3月31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台嘉碩去年每股賺1.13元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30日電)
石英元件廠台嘉碩去年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新台幣9489萬元,每股稅後盈餘1.13元,較前年大幅由虧轉盈。
台嘉碩去年合併營收16.28億元,較前年16.96億元減少3.9%;去年合併毛利率16.72%,較前年9.68%大增7.04個百分點。
法人表示,台嘉碩去年內部營運改善,加上產品組合調整,行動裝置和通訊類應用石英振盪器出貨穩健成長,汽車電子應用石英元件產品持穩向上,整體帶動台嘉碩去年毛利率表現。
台嘉碩去年合併營業利益7008萬元,合併營業利益率4.3%,較前年營損率2.41%大幅轉正。
台嘉碩去年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9489萬元,較前年虧損693萬元轉盈,去年每股稅後盈餘1.13元,前年每股虧0.08元。
法人表示,去年日圓兌美元匯率相對趨貶,部分有助台嘉碩去年獲利表現。
台嘉碩擬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0.95元,以去年每股稅後盈餘1.13元計算,現金配發率約84%。台嘉碩預計6月25日召開股東常會。
展望3月和第1季,法人預估,台嘉碩3月業績可接近1月水準,第1季業績估可逾新台幣4億元,維持季節性走勢,較去年第4季拉回個位數百分比,但可較去年同期大增,幅度上看3成。
 樓主| 發表於 2014-4-12 08:42: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4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毅嘉公布首季盈餘 獲利年增13倍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桃園報導】

毅嘉(2402)昨(10)日法說會公布首季稅前盈餘2.6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3倍,創歷來同期新高,總經理孫永祥表示,新開發的軟板細線路製程已開始接單,5月進入量產,將搶攻穿戴裝置市場。
展望今年,公司預期行動裝置市場持續活絡,終端產品輕薄短小趨勢不變,市場對軟板的需求依然相當暢旺,可望帶動毅嘉全年度軟板的接單和出貨邁向新高水準。

此外,毅嘉軟板將持續朝創新製程和細線路軟板布局,預期毛利率也將持續穩定提升,全年營收及獲利將有機會持續挑戰新高。毅嘉昨天股價上揚0.4元,收在24.8元。

毅嘉去年歷經主要客戶之一黑莓訂單減少的衝擊之後,公司積極提高軟板事業的良率及訂單,同時進行按鍵部門的轉型,包括按鍵部門員工從原2,000人,降到1,000人;另外因應新製程導入,也將原軟板生產線移往蘇州廠,目前台灣部分的生產線,全以細線路製程為主。

毅嘉首季合併營收27.82億元,年增54%,稅前盈餘約2.65億元,合併毛利率約16%。雖然軟板終端產品如智慧手機的市場變化大,但毅嘉在軟板部分,成功拓展汽車市場,汽車軟板部分,訂單能見度已到5月。法人預測,第2季營收可望較首季成長一成,毛利率將有兩個百分點的成長空間。

孫永祥指出,毅嘉歷經二年耕耘,發展細線路新技術,改變傳統蝕刻製程,新技術已申請台灣、大陸、南韓、日本、美國等地的專利。由於可以減少軟板的層數,可以應用在窄邊框、無邊框的智慧手機以及穿戴裝置。

孫永祥分析,毅嘉毛利率的提升,除了流程改善,另外在供應鏈的管理成效也相當顯著,建立虛擬工廠的體系,也就是除了自身的產能,也有完整的供應鏈支援系統,業務接單不用考慮工廠的產能夠不夠。透過流程的精準管理,有助提升良率。

按鍵業務方面,毅嘉已陸續完成轉型,孫永祥說,預估按鍵部門占營收比重將維持一成左右,同時朝防水產品、配件、穿戴裝置等方向發展。
 樓主| 發表於 2014-4-16 07:44: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4月1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晶技3月躍進 獲利達1.03億
2014年04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晶技(3042)宣布3月自結稅前獲利為1.03億元,比2月大增超過1倍,更創下近6個月來單月獲利新高,單月稅前每股獲利為0.33元,累計第1季稅前獲利為2.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2%,稅前每股獲利為0.81元。

隨著3月份工作天數增加,晶技3月營收較2月成長兩成、達7.5億元,不過,獲利增長狀況則是遠遠高於營收成長率。法人指出,拜產品價格回升、生產效率提高與產品組合轉佳之賜,晶技3月毛利率上升至26%,是晶技自結3月稅前獲利為1.03億元、較2月遽增101%的主因。

也因為3月獲利大躍進挹注下,即使晶技第1季營收僅21.6億元、還較去年同期降低7%,獲利卻能較同期逆勢上升4.2%。

面對第2季,法人表示,晶技雖身為蘋果概念股一員,不過在新款iPhone第2季僅是試產階段下,來自iPhone的助益不會太顯著,推升第2季業績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汽車、網通、基地台與iPhone以外的智慧型手機,而晶技營收則有機會較首季成長5~10%,另外,晶技的新事業部門藍寶石,也將是晶技第2季業績增長的動力之一。
 樓主| 發表於 2014-4-20 05:42: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4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毅嘉轉攻軟板 股價翻倍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國內老牌手機零組件廠毅嘉走出原本主要業務傳統手機按鍵出貨下降衝擊,成功轉型至軟板領域,加上自主研發細線路(Pedlim)製程,鎖定穿戴市場,基本面出現大轉機,兼具基期低、股價低的「雙低」題材,獲市場資金青睞,去年底來股價飆漲1.08倍。
毅嘉1989年由董事長黃秋永創立,生產按鍵相關產品,早期因有當時全球手機龍頭諾基亞手機按鍵訂單,營運衝上高峰,再加上握有黑莓機鍵盤訂單,營運表現理想。

但觸控手機逐漸興起,造成傳統按鍵手機市場萎縮,毅嘉苦思轉型,並於2000年推出軟性印刷電路板產品,逐步拓展軟板市場。在這幾年的過程中,營運盈虧互見,近期因軟板業務占比提升,終於擺脫「有時賺、有時賠」的不穩定狀態,開始一路獲利。

同時黃秋永積極耕耘軟板市場,延攬曾在思科任職多年、前欣興華東區總經理孫永祥加入軟板部門,重新調整生產流程、接單品質與管理效率。在黃秋永與孫永祥攜手改造後,成功讓軟板業務一舉撐起傳統按鍵部門少掉的營收,使毅嘉得以挺過黑莓風暴,目前按鍵部門占整體營收比重已降至僅約一成。

對多數軟板廠來說,主要研發是在流程及管理改善,這兩項關鍵任務並非短時間可以完成,但毅嘉卻花了兩年時間開發細線路新製程,也就是將傳統在軟板上的蝕刻法(去掉不要的物質),改成加層法(只放上所需的線路),藉此減少軟板層數、同時也降低成本。除在智慧手機上,可以因應窄邊框的需求,在穿戴裝置市場,也將成為市場趨勢。

穿戴裝置彎曲設計的特性,除了讓軟板有發揮空間,由於在多層軟板內要整合進各類IC與被動元件等,愈少層的軟板線路,良率愈高,也愈能縮小成品體積,更突顯出軟板優勢,讓毅嘉找到機會,大舉翻身。

毅嘉並不以此為滿,仍持續進行降低成本、強化研發等策略,藉此拉高競爭力與獲利。今年初接任毅嘉執行長的孫永祥表示,目前毅嘉按鍵部門人力,已從去年第3季的2,000多人降到1,000人左右。軟板生產線移往蘇州廠,降低生產成本,台灣除了研發團隊,將以新製程為主。

毅嘉轉型效益陸續浮現,今年首季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成長13倍,毛利率穩定成長。毅嘉去年底以16.25元收盤,18日收盤價33.9元,波段漲幅高達108%。

法人認為,毅嘉轉型有成,加上毛利率明顯提升(去年首季11.45%,今年首季達16%),基本面有撐,但短線漲幅過大,應慎防獲利了結賣壓;此外,毅嘉在穿戴裝置市場尚缺乏殺手級產品,後續新製程接單也仍待觀察,將是牽動股價走勢的重要變數。



全文網址: 毅嘉轉攻軟板 股價翻倍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623701.shtml#ixzz2zN3dqKFO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4-26 12:41: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4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 資本支出飆增四倍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電聲元件廠美律(2439)在新產品、新訂單挹注下,將在深圳、蘇州、泰國等同步擴增設備,帶動資本支出從去年的4.5億元,估計倍增到21億元到23億元左右,泰國廠預計年底加入生產行列。法人估算,因新產能陸續加入,美律今年營收可望逐季成長。
美律預測今年手機相關營收占比將降至10%到15%,其他主要產品還包括頭戴式耳機、免持聽筒、揚聲器及背匣式行動電源等,力圖將產品及市場多元化。

美律表示,因應新訂單增加,今年的資本支出將提高至21億元到23億元之間,較去年增加366%以上,其中有八成以上是用在增購設備,15%用在支付泰國廠的廠房費用。


圖/經濟日報提供

有關設備增購部分,主要是用於深圳廠、蘇州廠及泰國廠,其中深圳與蘇州都具有頭戴式耳機、揚聲器、背匣式行動電源等生產線,泰國廠則以頭戴式耳機為主。
美律指出,20多年前曾在泰國設廠,但因當時投資環境變化,暫停當地營運,此次重啟設廠計畫,主因在於大陸工資及退休金、社會保險等成本提高,基於降低成本及分散風險考量,去年開始規劃在泰國建廠。

預計泰國廠相關投資約7億元,今年底將加入生產行列;至於大陸的生產線,基於供應鏈考量,仍持續擴增設備。

在穿戴裝置市場的布局,美律投入不少人力研發。美律分析,下半年將有更多公司推出穿戴裝置產品,美律將持續觀察市場變化,目前已少量出貨穿戴裝置所需耳機及揚聲器等電聲元件。

有關醫療市場部分,美律成立醫療保健產品事業處後,鎖定台灣、大陸、日本等地的醫療保健市場,產品包括聽力受損者所使用的耳機,可在一般醫療產品通路銷售。

另一產品是醫院使用的助聽器,這還要相關單位認證,目前單月營收約1,000萬元,占營收比重仍低。

美律3月營收10.42億元,重回10億元以上水準,較2月成長62%,年增率兩成。累計第1季營收26.65億元,年增16.9%。

美律股價昨(21)日上漲0.5元,收在154.5元。



全文網址: 美律 資本支出飆增四倍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627162.shtml#ixzz2zxq95eOt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4-30 05:44: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4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毅嘉留才 發行萬張新股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毅嘉(2402)昨(29)日公告,董事會決議發行1,000萬股限制員工權利新股,以吸引及留任公司所需人才。

毅嘉表示,此次發行總額上限為普通股1,000萬股,以每股10元發行,將依年資、工作績效、職等及整體貢獻,給予員工獲配股數。至於公司的績效指標為公司年營收或稅前盈餘年增率一成。

毅嘉指出,辦理此次限制員工權利新股,主因吸引及留任所需的專業人才,提高員工對公司向心力及歸屬感。此案仍需經股東會同意後才能辦理。

毅嘉經歷近兩年轉型,首季結算合併營收27.8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合併稅前盈餘約2.6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達13倍,創單季歷史新高,合併毛利率約16%。

在基本面帶動下,毅嘉股價自法說會後,迄今累計漲幅已逾五成。在營運好轉後,毅嘉希望透過辦理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留住好人才。



全文網址: 毅嘉留才 發行萬張新股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644408.shtml#104#ixzz30JXaDv1o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5-8 06: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5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閎暉 4月營收兩樣情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美律(2439)、閎暉(3311)4月營收兩樣情。美律在訂單平穩成長下,4月營收為11.18億元、較3月增加超過7%;閎暉則在手機鍵盤需求量緩慢萎縮、不再對三星供應鎂合金內構件、3D玻璃仍未能撐起一片天,4月營收衰退至3.75億元。

在娛樂用頭戴式耳機出貨量持續增加,以及耳機重要客戶之一的宏達電(2498)4月營收大增帶動下,美律公布4月營收為11.18億元,較3月增加7.32%,略為優於預期。

法人表示,美律第2季在接單平穩增加下,營收可望逐月走高,並帶動第2季營收季增率有機會超過2成。不過,即使美律業績成長步調回歸正軌,曾一路喊多的外資最近5個交易日卻賣超逾1,100張。

相較之下,受限於鎂合金內構件殺價競爭、功能手機用鍵盤持續衰退、3D玻璃良率過低的閎輝,短期內仍難展歡顏。

為了持盈保泰,閎暉去年下半年起已不再供應三星Galaxy S5、Note 3等旗艦機種的鎂合金內構件,加上鍵盤最大訂單來源的功能手機,正處於調整庫存的淡季,致使4月合併營收月減6.3%至3.75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4-5-6 14: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5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軟板挹注,毅嘉4月營收創高

工商時報─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在軟板發揮火車頭威力下,毅嘉(2402)4月營收小幅增加至10.57億元,其中,軟板4月營收更以9.56億元創下睽違近兩年半來的歷史新高,毅嘉估計,軟板5月營收有機會超越4月、再創新高。
  隨著軟板出貨量持續增加下,毅嘉4月合併營收為10.57億元,較上個月增加4%,並較去年同期增加24%。
  其中,軟板4月營收為9.56億元,較上個月成長約3%,是繼2011年11月後再創歷史新高。
  雖然4月軟板業績亮眼,不過以4月初時毅嘉估計軟板接單金額已有10億元水準來說,4月客戶對軟板的拉貨狀況與接單量相比之下,仍有些許落差。

  展望5月,毅嘉表示,主力客戶對於軟板下單仍然積極,代表下游客戶對於軟板的需求持續成長,可望帶動軟板營收繼續挑戰歷史新高。
  法人則估計,毅嘉第二季營收有機會較第一季增加1成、達到30.6億元。
  此外,隨著毅嘉目前有高達9成的營收來自於軟板,只要軟板營收維持穩定向上走勢、發揮規模經濟效益,毅嘉毛利率就有機會走高。
  以第一季毛利率約16%來說,第二季毛利率可望成長至18%。
 樓主| 發表於 2014-5-11 06: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5月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晶技強攻4G 催動業績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晶技(3042)總經理林萬興昨(8)日表示,4G LTE市場成長態勢確立,同步帶動晶技在智慧手機及網通石英元件出貨,是今年營收成長的主要動力。晶技也看好iWatch推出後,將帶動穿戴市場起飛,已經準備好了。
晶技昨天舉行法人說明會,去年全年營收95億元,是近十年首度出現年衰退,主因日元貶值,日系競爭對手削價競爭。晶技為守穩毛利率,不願陷入價格戰,雖營收衰退,但毛利率則較前年成長,維持在23.09%,每股稅後純益也在3元以上。

晶技在汽車電子市場也耕耘已久,預測今年占營收比重將提升到6%。隨手機窄邊框趨勢,以及手勢感測等體感功能,甚至於無人駕駛車,都將帶動微型感測器需求,可望逐步帶來更多營收貢獻。晶技昨天股價下跌0.45元、收45元。
 樓主| 發表於 2014-5-15 06:35: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5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閎暉Q1落底 上市以來首度虧損

工商時報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在產業淡季、主要產品線皆無起色的雙重影響下,閎暉(3311)出現上市以來首度單季虧損,第1季每股虧損0.25元。法人表示,第1季已是谷底,第2季應該會略有起色,只是在主要產品線營運上升空間有限下,下半年要明顯出現回溫恐怕不容易。

全球功能手機市場穩定衰退、智慧型手機內構件價格競爭過度激烈,加上曲面玻璃良率偏低,讓閎暉半年多來營收始終在低檔盤旋,閎暉去年第4季差點本業出現虧損,好不容易勉強繳出每股僅賺0.01元的成績單之後,今年第1季在產業淡季、工作天數減少雙重影響下,終於撐不住。

閎暉表示,第1季全球合併營收為11.30億元,受到手機產業趨勢的巨大變化衝擊及新產品尚未達經濟規模,導致營運遭受影響,稅後淨損為4,605萬元,相當於每股稅後虧損0.25元,是閎暉上市以來首度單季虧損。

法人表示,閎暉營運在第1季已經達到谷底,第2季營運比首季更差的可能性很小,只不過,在目前主要業務短期內皆無重大起色下,下半年營運明顯回溫的空間恐怕也不大。
 樓主| 發表於 2014-5-18 06:48: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4-5-18 06:49 編輯

轉貼2014年5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毅嘉強攻軟板 營運爆發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毅嘉(2402)4月軟板營收創下2011年11月以來的單月新高、達9.6億元,在成功轉型為以軟板為主後,執行長孫永祥表示,將持續深耕汽車軟板市場,而新開發的細線路製程(Pedlim)除可應用在智慧手機,也將搶攻穿戴市場。
毅嘉經歷手機從按鍵轉為觸控螢幕,造成業績下滑,加上主要客戶黑莓訂單銳減,內部不斷進行調整,包括機構整合元件(MVI)部門人員從2,000人降至1,000人;軟板生產線移往蘇州廠,台灣以新製程為主。毅嘉並進行組織調整等,已在首季交出漂亮成績單。

孫永祥說,目前軟板占毅嘉營收比重已近九成,首季稅前盈餘2.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0倍,創下單季同期歷史新高,毛利率也從前一季的12%提高到16%。
細線路製程 殺手級利器

孫永祥表示,終端產品(如智慧手機)的市場變化很快,產品生命周期也不一,毅嘉透過更好的訂單管理,以確保毛利率。而市場能見度較高的汽車軟板,因有累進效益,將致力增加新客戶。至於新的細線路製程可以因應智慧手機窄邊框,以及穿戴裝置需求,隨穿戴市場日漸成長,新製程將是拉高毛利率的重要生力軍。以下是專訪記要:

問:新製程與傳統製程的不同?可應用在那些終端產品?

答:傳統的製程以蝕刻法為主,蝕刻掉不要的物質,留下所需線路;細線路作法則剛好相反,因此可以減少上游材料損耗。另外,細線路的專利是在有限的空間排入更多線路,現有的三、四層板可降為兩層板,空間節省30%,厚度降低30%,以智慧手機來說,可以因應市場窄邊框、甚至未來無邊框的需求。
至於穿戴裝置方面,可以從過去的六層板縮到四層板,將有多功能需求的軟板設計納入有限的空間,目前獲兩家品牌廠的認證,已從第2季量產,同時已申請台灣、大陸、南韓、日本、美國等地專利。預料明年起,新製程對毅嘉營運成長將扮演重要角色。

建虛擬工廠 提升毛利率

問:整合元件部門未來規劃?

答:目前MVI部門的員工已從原來2,000人到去年第4季降到1,000人左右,也使首季費用降低許多。

其實除了手機按鍵外,包括在汽車內部等很多產品仍會使用到按鍵,經過調整後,MVI部門的損平點也已降低。目前MVI部門營收約占整體營收比重一成,只要能維持獲利,都會繼續保持。

問:一年多來毛利率已明顯提升,提升的關鍵?


答:除流程改善,供應鏈的管理也相當重要。另外,建立虛擬工廠的體系,也就是除自身的產能,也有完整的供應鏈支援系統。



全文網址: 毅嘉強攻軟板 營運爆發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668975.shtml#ixzz3212jeWil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6-1 06:03: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5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美律 Q2營收看增一成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美律(2439)轉型有成,外資法人預測,美律第2季營收季增一成以上,揚聲器及頭戴式耳機的業績成長,帶動今明兩年的營運動能。

外資表示,美律從低階免持聽筒轉型為高功率揚聲器,揚聲器業務還有來自全球一線品牌的筆記型電腦(NB)等,新業務可望從第4季起帶來貢獻。同時因產品導向高階產品線,拉高毛利率,毛利率可望逐年攀升。

美律預測,今年手機相關營收占比將降至10%到15%,另外,主要產品還包括頭戴式耳機、免持聽筒、揚聲器及背匣式行動電源等。有關醫療市場部分,美律成立醫療保健產品事業處後,鎖定台灣、大陸、日本的醫療保健市場,目前營收占比還不高。

美律4月營收續上揚至11.2億元,年增57.2%,月增7.3%,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37.8億元,年增26.5%。美律昨(27 )日股價漲1元,收在185元。



全文網址: 美律 Q2營收看增一成 | 上市電子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704170.shtml#ixzz33Kj3ayYJ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4-6-3 06:25: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6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毅嘉5月營收 創同期新高 年增率近2成

記者李淑惠、吳筱雯/台北報導

毅嘉(2402)昨日公布5月營收,達10.42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紀錄,年增率達19%,其中軟板元件營收達9.32億元,為今年以來歷史次高水準,也是是史上第三高紀錄;業界指出,毅嘉為小米供應鏈之一,今年小米已經上修手機出貨至6,000萬支,毅嘉可望成為受惠者。

毅嘉統計,5月營收達10.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9%,其中軟板產品單月合併營收達9.32億元,出貨仍然維持旺季水準,軟板產品之單月合併營收創今年次高,同時也是歷史第三高紀錄。 毅嘉表示,軟板接單與出貨表現依舊亮眼,累積今年前5月合併營收為48.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8%,軟板是今年營運成長最主要的因素,展望6月,軟板客戶下單仍然持續熱絡,顯現客戶對於軟板產品需求依舊強勁,全年度軟板合併營收可望維持穩健成長,帶動集團合併營收挑戰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算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新產品推出對供應鏈帶來的影響力,已經快要凌駕淡旺季對供應鏈營運的影響,然而,傳統淡旺季因素還是不容小覷。

而法人先前則預估,毅嘉第2季營收有機會較第1季增加約1成、相當於30.6億元,以4、5月營收合計為20.99億元來說,毅嘉6月營收只要能超過9.61億元,即可符合預期。

軟板廠普遍預期,隨著細線路產品需求擴增,軟板生產走向載板化趨勢,競爭門檻拉高,未來幾年軟板產值成長將超越整體PCB產業均值,台資軟板廠應該是產值成長的主要受惠者;而毅嘉因打入小米供應鏈,市場估計該公司今年每股盈餘上看3元,較去年的1.11元呈現大幅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4-6-6 06:22: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6月5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美律5月營收 月減2成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14年6月5日電)
電聲元件廠美律(2439) 5月營收新台幣8.74億元,年增16.39%,月減21.78%,法人預測,美律第2季銷售將季增10至20%。

美律5月自行結算合併營收8.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39%,比4月減少21.78%,累計今年1至5月合併營收46.5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46%。

法人預測,美律第2季銷售將季增10至20%,今年揚聲器業務將年增50%、娛樂零售業務年增30%、MEME麥克風年底轉強,帶動今明年動能明顯增加。
 樓主| 發表於 2014-6-11 13:12: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6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晶技5月合併營收近8億元,Q2季增5%到10%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
由於5月逢五一長假,晶技(3042)初估,5月合併營收近8億元,略優於4月,受惠於4G及網通市場需求強勁,且佈局車用電子進入收割期,晶技總經理林萬興表示,今年業績將緩步健康成長,毛利率亦可望比去年好。
 第2季隨工作天數恢復正常,晶技業績也開始加溫,4月合併營收7.96億元,月增率為6.2%,稅前盈餘為8393萬元,累計1到4月合併營收為29.6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4%,稅前盈餘為3.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每股稅前盈餘為1.08元。

 晶技這幾年朝高階產品發展,鎖定4G基地台、無線通訊、智慧家庭、網路及資料庫中心、車用及醫療等市場發展,成果已開始顯現,隨著4G基地台及LTE建設密集進行,雲端應用帶動網站及資料中心需求強勁,加上車用產品新客戶加入,為晶技業績增添新動能。
 由於5月逢五一長假,晶技初估,5月合併營收近8億元,略優於4月,第2季業績將較第1季成長5%到10%。
 隨著汽車電子化趨勢,包括自動停車、無人駕駛、胎壓偵測器等逐漸成為新款汽車的配備,帶動石英元件在車用應用日增,晶技在車用市場佈局已經有5到6年,不過由於車廠認證時間長,2013年車用石英元件佔營收比重還不到3%,今年因為客戶佈局效益顯現,預估今年車用產品佔營收比重可望達6%。
 就產業別來看,網站及資料中心約佔晶技營收24%,4G基地台約佔營收11%,無線網通及智慧家庭約佔35%,是晶技今年成長主要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4-6-22 05:46: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6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宋恭源:閎暉今年拚損益兩平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閎暉(3311)今年力拚損益兩平。受到新開發的曲面玻璃良率偏低、鎂合金內構件出貨量減少影響,即使閎暉身為宏達電機皇M8專屬保護套供應商,首季營運仍出現上市來首度虧損。不過光寶集團董事長宋恭源表示,閎暉上半年營運較辛苦,但在良率改善、內構件7月起打入平板客戶、保護套增家新客戶下,預期第4季有機會獲利,將力拚全年損益兩平。

閎暉以功能手機用的按鍵起家,然而全觸控的智慧型手機引領風騷7年後,手機按鍵雖然還是賺錢,但營收與獲利都持續縮水,雖然閎輝後來透過鎂合金內構件打入三星旗艦機種供應鏈,成功在智慧型手機產業找到立足之地,但為了分散客戶,去年至今出貨量亦大減,至於新開發的曲面保護玻璃去年開始量產以來,頗受客戶青睞,但良率始終不高,更是首季營運陷入虧損主因。

宋恭源在股東會上表示,過去幾年手機按鍵被觸控面板取代,按鍵業務無法支撐營運,去年獲利率也衰減,使今年首季虧損,但閎暉沒有負債,目前淨現金部分有17億元以上,足以讓閎暉在改造過程中,不必擔心財務問題,閎暉已進行組織改造,預期第4季可望出現獲利,全年有機會達到損益兩平。

閎暉總經理吳聖陽則表示,手機曲面保護玻璃良率持續改善中,為了加速經濟規模達成,閎暉已將生產基地集中至華南地區,鎂合金內構件則已打入平板電腦新客戶,預計7月將大量出貨,而手機保護套Smart Cover客戶除了宏達電之外,今年也會新增其他的客戶。
發表於 2014-6-22 07:27:35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
 樓主| 發表於 2014-7-2 08:00: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7月2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6月今年高點 毅嘉Q2營收新高
  
【陳俐妏╱台北報導】手機零組件廠毅嘉(2402)軟板業務出貨暢旺,6月營收10.66億元,月增2.4%,不受客戶盤點影響,逆勢創今年新高,第2季營收31.65億元,季成長14%,其中軟板產品單季營收28.36億元,第2季及軟板營收均創歷史新高。

軟板接單率提升
毅嘉主管表示,軟板業務體質好轉,客戶接單率提升,產品策略也持續改善,以往佔營收比重30%的機構整合元件營收,今年以來已降至約10%,損益兩平部位降至1億元以下,未來以利基市場為主。而軟板今年來佔營收比已拉升到9成,毅嘉細線路軟板製成PEDLIM在第2季量產,市場良率達80%,明年可明顯貢獻營收獲利。
毅嘉6月軟板營收9.48億元,佔營收比重近9成。毅嘉主管表示,上半年接單與出貨皆呈現淡季不淡,展望下半年,因主力客戶推出新機,營收可望穩健成長,預期營收和獲利有機會繼續挑戰新高
毅嘉第3季起除了黑莓新機帶動和出貨SONY防水機構件外,軟板業務目前7月接單超過10億元,市場看好即使有基期墊高因素,毅嘉下半年還是會比上半年好,第3季營收有望再創新高。
 樓主| 發表於 2014-7-7 16:5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7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晶技、美律 營運將季季高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手機零組件廠第2季營收普遍優於首季,法人預期,第3季進入手機旺季,加上蘋果iPhone 6推出,包括晶技(3042)、美律等蘋概股表現也將較第2季為佳。

石英元件廠晶技6月營收7.6億元,受季底客戶盤點影響,較5月減少4.8%,年增5.22%,與去年同期比較終於轉正。結算第2季營收23.55億元,季增8.7%。

據瞭解,晶技的藍寶石切割事業將進入收成階段,6月可望轉盈,另外自主開發的超小型化光感測元件應用,以中國手機廠為主要目標客群,預計下半年起的出貨量將逐月放大。

法人表示,由於石英元件價格戰已趨緩,晶技6月營收回復年增正成長,產業最壞情況已過,下半年在iPhone 6與聯發科4G晶片帶動營運走揚,加上汽車新客戶、中國4G基地台需求也將逐季放量下,預估營收將逐季走高。

美律6月營收9.3億元,月增6.4%,年增22.49%;第2季營收29.2億元,較首季成長9.6%。美律因致力產品多元化有成,已擺脫手機淡旺季循環,同時加碼在醫療市場的布局,將投資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成立Merry Healthcare公司。

毅嘉6月合併營收10.7億元,月增2.4%,年增38%,創今年新高;第2季營收31.7億元,季增14%,軟板產品單季營收28.4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4-7-17 06:29: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7月1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晶技6月獲利 Q2單月最佳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在產品結構佳帶動下,晶技(3042)自結6月稅前獲利近8,900萬元,是第2季單月最佳成績。隨著第3季向來為傳統旺季,晶技保守預估營收可望季增5~10%,法人則認為,晶技第3季營收有機會較第2季增加10~15%。

雖然晶技6月營收在季底客戶盤點影響下而走弱,但在產品結構佳帶動下,6月毛利率達到25.6%,比5月增加近1個百分點,帶動6月自結稅前獲利為8,894萬元,是今年第2季單月最佳獲利水準,累計前6月稅前獲利為5.1億元,每股稅前獲利為1.65元。

晶技第3季起進入市場需求旺季,雖然晶技保守估計,第3季營收可望較前一季增加5~10%,不過法人估算,第3季營收將較第2季會有10~15%的成長幅度,營運自第2季起逐季上揚的態勢相當明顯,但是今年營收恐怕仍難恢復100億元以上的水準。
 樓主| 發表於 2014-8-6 05:45: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8月4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業績回溫,晶技(3042)7月合併營收達8.09億元,較上月增加6.24%

【財訊快報/張秋容報導】
業績回溫,晶技(3042)7月合併營收達8.09億元,較上月增加6.24%,市場預期iPhone6將於8月開始進入大量產,可望帶動相關廠商的業績走揚,晶技的業績表現值得留意。
    晶技7月合併營收8.09億元,較上月增加6.24%,年增率為5.47%,前7月合併營收為53.33億元,年增率減少1.73%,由於新產品量產效益在8月可望明顯發揮,法人預估該公司第三季合併營收可較上季再成長10~15%。
    晶技自結上半年合併稅前盈餘為5.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09%,以目前股本計算,每股合併稅前盈餘為1.65元。
 樓主| 發表於 2014-8-3 09:26: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8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毅嘉7月走軟 營收10.24億

記者吳筱雯/台北報導

毅嘉(2402)7月營收為10.24億元,雖未能超越6月10.66億元的今年最高峰,但年增仍達24%,其中占營收比重最大的軟板,7月營收為9.15億元、較6月略減。隨著傳統旺季展開,法人認為,接下來毅嘉月營收表現值得期待。

隨著毅嘉的軟板產品在細線距、縮短打樣至量產之間的良率差距,均站穩腳步,量產良率亦逐漸追上同業的水準,毅嘉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營收與獲利率即明顯好轉。該公司在6月營收創下今年新高後曾表示,7月接單狀況與6月相近,但能否超越6月水準仍需最後結算。

毅嘉累計1~7月營收約69.71億元,7月主要產品營收部分,機構整合元件為1.1億元,而軟板整合元件則達9.15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4-8-5 09:1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8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智慧機進化 美律樂

【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瑞信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柏齡指出,智慧型手持裝置持續從傳統的滑鼠、鍵盤、觸控接觸介面,進展至手勢、動態偵測等更互動的人機介面。在智慧機供應鏈中,看好台灣領導廠商大立光、美律;中性看待中國廠商瑞聲科技(AAC)與舜宇光學。

瑞信證券認為,因人機介面持續演進,智慧型手機品牌廠若想創造顧客體驗的差異化,透過相機模組、微機電系統(MEMS)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陳柏齡認為,接下來的發展趨勢將更加著重各零組件的整合,像是天線可能與音箱或機殼結為一體,甚至連MEMS麥克風也會持續演進,以增加語音控制的精確度。此外,觸覺控制也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可使人機互動介面更加直觀。

瑞信證券解釋,之所以中性看待AAC與舜宇光學,一方面除評價偏高,也考量中國智慧機近期可能面臨庫存調整;因此,比較偏好台灣的美律與大立光。
發表於 2014-8-5 09:38:25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版大熱心分享
發表於 2014-8-10 15:34:55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版主的熱心分享寶貴資訊!!感恩!!
 樓主| 發表於 2014-8-12 20:19: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4年8月11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閎暉上半年 每股虧 0.65元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14年8月11日電)
閎暉 (3311) 今天董事會承認103年度上半年財報,上半年全球合併營收新台幣23.23億元,受到客戶表現不佳,公司仍處於轉型期,每股虧0.65元。

閎暉過去是黑莓重要的供應鏈,但2013年下半年,受到黑莓訂單下滑拖累,去年全年營收新台幣68.6億元,年減24%,此外,閎暉也是三星供應鏈,Galaxy S5銷售不盡理想,對閎暉造成衝擊。

閎暉表示,上半年全球合併營收23.23億元,稅後淨損仍達1.22億元,每股虧0.65元。

觀看上半年,閎暉指出,由於公司處於轉型階段,新產品保護玻璃營收逐步增加,但產品仍未達到規模經濟,稅後淨損仍達1.22億元,以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計算,每股稅後虧損0.65元。
發表於 2014-8-12 23:02:57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版大分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