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2013年3月29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LED業聚焦兩岸訂定共同標準
【聯合晚報╱記者周品均/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照明展今閉幕 葉寅夫、周銘俊:共同標準制定後 可望打造華人照明品牌
台灣國際照明科技展今日閉幕,由兩岸光電照明產業技術標準發展論壇壓軸演出,LED界教父億光(2393)董事長葉寅夫、晶電(2448)總經理周銘俊上午出席論壇時皆認為,台灣LED產業是與世界接軌,甚至領先歐美產品表現,兩岸若能將現有產能做好整合,訂定標準與技術合作,兩岸絕對有機會打造有別於歐美的華人照明品牌。
兩岸LED共同標準制訂、產業合作甚至共同打造華人照明品牌是上午兩岸技術標準發展論壇的討論主軸,葉寅夫認為,兩岸共同打造照明中華牌絕對有機會的,台灣LED產業是與世界接軌的,與國際大廠並沒有時差,而未來若是建立兩岸建立共同標準,產品往來將更為方便,加上兩岸人才的努力,建立華人品牌將是很容易的事情。
LED晶粒龍頭廠晶電總經理周銘俊以近期CREE推出的低價取代40瓦LED燈泡產品觀察,台廠確實能做出比國際大廠性能與價格都更好的產品,兩岸要共同打造照明華人品牌的機會很好,能創造出有別於歐美的照明品牌,不過,周銘俊直言,兩岸的技術與標準合作不應淪為空談,而大陸政府對於LED產業的補助政策更應與自由市場競爭機制取得平衡。
LED上游晶粒廠過去2年承受很大的供需失衡壓力,主因正是來自於大陸對LED產業的補助導致晶粒供過於求狀況,周銘俊指出,政府政策支持如何與市場自由競爭取得平衡相當重要,以晶粒產業來看,政府補助應該要收手,讓市場恢復自由競爭機制,如果未來能走這個方向,產業才能恢復秩序,兩岸也應善用現有資源,兩岸才能真正共同吃到照明市場大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