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而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2 D" g4 J; g, l8 C8 G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 e1 B# E7 U* t, b- X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 y8 U/ }0 e! p6 x! ?! T$ V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 s2 Y$ r* a; p3 |& X) M
, {6 \$ _6 @* @. U4 i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 R7 I, _" ^8 G5 t. B+ T8 r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 w# E3 A3 e0 N% B, G$ N7 q0 {3 D/ b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遊戲?乙贊成。 ; u: M' E P- V0 h L
: t7 L- e; ?7 U( R* C* k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N7 E5 h: c* R9 ?8 n
甲再花2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2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Z- u# {6 ?6 F* o5 u( Z( R甲再花3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3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 D( v3 Z8 E6 J9 ?0 C0 H: i8 F! R: g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包括看故事的你)看來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 9 }# U- Z6 N: s* H" o9 S' t* [
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的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 x9 f' |* ]- b+ ?0 O. N( | ' _7 w! H# o; `" x4 a) \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r$ [ a5 _9 g5 G# \. v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 a4 ]# a6 r( R9 Q0 U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 c0 y4 `5 w2 R0 K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1 q# B: ~3 f9 W" x5 \& ~ 4 b) H% H. s; }: s. b# m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呢?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 `1 T5 N# c Z4 ^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 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0 |* w2 K/ v. b' [* w4 g, Y, C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7 j; g. h- |1 F% h7 O) o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 e5 Y" P& |# R) N, S( r S' k! A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遊戲的商品。(發行)
; ]4 o+ i' p: |2 j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 w9 A9 w" a7 w5 Z, K" g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遊戲了!(真相大白) * S* r3 \! ]' E5 r4 {- V. w! S" U- C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 y8 y! A# S: e5 `6 E. {
7 T% r8 x5 W, Z3 b, C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有在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淨資產收益率——編導者注)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6 @/ A5 \( _2 H+ K$ B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 _5 F. Y2 F& z; R9 K, D3 Y
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 n$ b1 _$ Y$ |———————————————————————————————————————————————————— 3 B' S/ q2 [7 u2 b
輕鬆一下,搏君一笑。這故事真的非常的好笑~~但是仔細想想@@,也許你就不一定還能笑出來了。我想,原作者想表達的只是最後一段話,但整個過程,整個比喻,不管是做哪個金融衍生交易品投機,請一定要提醒自己。 : x; l6 f( U7 M
" f8 s& ~: |" N6 `$ g% }. i
別忘了,只要是商品都有所謂地心引力效應。雖然說,長時間來講“優質資產”總是回升值,因爲相對地心引力效應,商品價格又有一個假設從零開始但不會回到零(如果政體安定,並且當地不受戰爭威脅,又是個假設~~)。相比之下,貨幣大概是交易品中波動區間相對安定的品種了。至少如果匯率變動太誇張,信用價值不會被國際接受的,也就當然不可能將它這種幣種丟到外匯市場公開交易…………。說遠了,又跑題~~ 8 Q; M1 b& f- z- j+ q& X( W% @1 w
% H; Q: u. N. j7 S- N[ 本帖最後由 francious 於 2010-2-3 02:1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