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32|回復: 20

[轉貼] 天道乎?人道乎?(轉載,作者:超級感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1-9 23:02: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我博客的個人說明裡有一句話:天道即人道,萬物通一理。意思是說自然規律和人的行為規律其實是同出一理。人是整個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思想、情緒以及由此支配的一切行為不自覺地受到自然規律的約束,因此,研究人類行為規律,歸根結底,還是要從研究自然規律入手,只是這種自然規律不是我們狹義理解的物理規律、化學規律或生物規律,而是具有更廣泛哲學內涵的自然規律。 股市是由許多人參與的一個系統,股市的漲跌源於參與者買賣的衝動,而參與者的思想、情緒和判斷力受自然規律的制約,因此,使得用技術方法研究股市成為可能。事實上,中外許多交易大師都明白這一點,江恩、艾略特等人的方法一直為人們所廣泛採用。 對於一般的物理系統,我們可以用一套精確的計算方法,準確地描繪系統運行的詳細軌跡,但股市與一般的物理系統不同,股市是一個統計學整體,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法找到股市的大致趨勢和所有拐點發生的區域,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能確定拐點的精確資料。即使被市場廣泛接受的江恩理論和波浪理論等,也只能提供某一個時間或空間點發生轉折的可能性,而不能精確地確定發生某種性質轉折的必然 但是,我們在進行股市技術分析時必然要涉及到某些資料的處理,這些資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一種對於趨勢的大概描述,是一種理論結果,通過這些資料能揭示某種趨勢,比用語言描述更直觀,更便於理解,但並不能做到物理系統那樣精確,這是一般技術派都明白的道理。 可是,一些人並不明白這一點,或盲目地否定技術分析,或生搬硬套技術分析提供的參考資料,兩種人都可以界定為股盲。

6 O! M1 K0 [1 z5 Y# x; ^

—————————————————————————————————————————————————————————

3 O7 W4 [" s2 p _$ I' T6 y

感想:正如我曾經想過的,所有的技術理論。若演化成爲一種連續性的交易系統,最初狀態,在於依照理論取得分界。切割區域,定義何謂安全?何謂不安全?光靠著技,無法持續性的持盈保泰。進的目的就是爲了出,而出的目的就是爲了進。何時、或者何價,採取何種動作更具有優勢,這是技術分析的價值真正所在。

6 l/ h d: G% N

 

1 `6 a2 Q0 \3 i( D3 m8 W: l

可以說,技術從發明以來就往兩個方向發展。一部份人,認爲預先得到大概率的確定性,才能確保交易的安全。由此而生的各種“預測類”技術或技巧產生。

+ M( _' R4 r a; i$ \& D

另一部分人主張“我並不想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我只要知道當下發生什麽,並且我能盡可能的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就好。”由此而生的各類“跟隨類”技術。

0 ^0 `6 y! Y7 m. s! o z

 

) g5 r. l$ E2 j# a" {$ [

哪一類型好呢?時常的預測,可以在長期令你建立大局觀。可是交易中,較爲有用和安全的還是跟隨吧,眼見為凴!!有了上述這樣的想法,我個人認爲更合理的方式是由預測作爲輔助,在實戰中實行跟隨交易。當然若要預測,至少要有能力做到一個月内的結構推演,並具有何時、或何價的推導能力其中之一,否則沒有意義。

5 g. [5 t3 e) a) t0 l7 R* D6 M A

發了篇11月陸股全月推演,等時間來驗證吧!!

發表於 2009-11-10 10:58:04 | 顯示全部樓層
拜讀了您許多文章,都覺得很合意,某些極小部份有一點點不同。關於這篇中您所提到的"預測型"與"跟隨型",在下認為是相輔相成的,不論使用何種分析方法,都是因為預測獲利,所以才會進場,為什麼呢??如果不是預期有獲利比風險的機率大,那麼就不會進場。進場之後市場一定會證明到底對不對,因為機率是含有錯誤在比例在內的。一旦市場走勢出現在較小的機率那一方,也就是錯誤那一方時,必需採取跟隨型,改變操作方向。即使是正確的,也是必需跟隨,持續持有。因此在下認為這是同一件事,預測與跟隨證明是無法分開的。唯一的差別在於預測時間長短,您主張預期未來一個月內,而你所提到的"跟隨型",事實上也是達到某些條件就需進場或出場,這條件當然是有經過測試機率的,或許是長期、中期或許是短期,意即達到條件後預期未來的方向所採取的行動,只是"跟隨型"會依據市場給的資訊迅速作出反應,而"預測型"應該也是依據某些條件所作的出的預測行動,或許對或許錯一樣有機率,當市場證明方向與預測相反時,一樣要採取"跟隨",不是嗎??如果預測對了,一樣持續"跟隨"方向走,不是嗎??不論是提早採取預測或是事件發生當下才採取行動,您都是要等"市場"達到符合條件,然後證明對還是錯,因此在下認為"預測"與"跟隨型"最後都是同一種,"市場"。想賣在最高點,還是要等到出現最高點當下,想買在最低點,還是要等到出現最低點當下。.....................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14:04:42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eagleclime大的回復。

) s" t* ~3 g+ N6 p

 

7 U9 j, T ]7 {* `) v; ~ T6 U5 O

其實呢!!在我本人的理念中,認爲所有都是一體的。預測也好、跟隨也好。甚至大的角度來説,基本面、技術面、政策面、資金面,這些雖然在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實都是一體的。就最終目的來説,都是爲了認識市場。種種手段,朝向同一個目標。而遺憾的是,不論用哪种手段,看到的永遠是市場的一個側面。殊途同歸,理論上,到了最後,透過所有手段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所產生的立體思考,最後指向的答案應該都是同一种。

: Z/ X- m8 x' _/ w

 

% k3 K3 Q( A' P; i5 {

很遺憾,小弟不才,連這種境界的尾巴都還沒摸到。那麽,上文中,自己的感想提到,預測與跟隨。其實不是在個人立場上把兩者區分開來。而是在述説,技術分析從一開始發展時候,就面臨的兩种道路分歧。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打個比方,我相信這兩种道路,其實都是引導你走向更大的同一條路。

& [ M; y2 W0 _" e4 p% H. ^

 

" R' b L5 q# P2 V1 [! V* j

一開始,學習技術的時候,我認爲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道路。我是傾向于預測,熱衷於預測。到了後來,面臨交易的時候,我只是更體會到跟隨的好處。當下的決斷,而交易的成敗,其實也就是在當下。

" H9 R8 [' C4 l- l/ y m! H5 o/ @

到了更後來,我意識到,其實他們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説穿了,對於個體來説,就是對市場不同的認識方法。當然,也可以把它們當作訓練的一種方式。跟隨更好的訓練你的盤感、預測更好的鍛煉大局觀。而其實,沒什麽本質上面的不同。

$ ]+ y+ d+ j% D8 x, K

 

. K# s6 `+ i, f5 b' | h/ X+ o

包括,其他所謂的“面”分析方式,也許手段看起來不一樣。但是本質上來說,也沒有太大的不一樣。以上是一點點小感想。

2 ?4 R% {0 R4 I* y5 c8 c z9 `

 

& E/ ^3 s% @% |2 Z: A( I$ c* c7 A! G

其實這兩种方式更多的是人的心態所呈現的一種分歧。如同我曾經看過兩則很有趣的比喻一樣。

% t' S/ G5 h, Y/ S, _6 y

第一個:如果夜裏你前方一片黑暗,你該如何前行?是等到天亮呢所有事物都看清再往前走嗎?還是拿著能找到前方一公尺的手電筒,一公尺、一公尺的前行?一樣的一片黑暗,而你要前行,目的都一樣,只是你所選的方式可能會因心態不同。

- j Z0 }3 L' ]" z: d/ y

 

p( d5 g3 |/ M5 j

第二個:如果你離地一公尺,你敢跳下去嗎?如果敢的話,那麽如果你換到臺北101頂樓你敢跳下去嗎?如果不敢的話,那麽在想如果讓你從樓梯走或搭電梯走,又如何呢?不一樣的高度,讓你有不一樣的危機感,所以有時候恐懼有時候大膽。那麽一樣的高度,因爲你採取的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可行到可行,從沒有勇氣到了有勇氣。

3 W3 f5 a+ P5 @* p W0 |

 

) @1 C+ @2 ]4 {1 O

我每次,回想這兩則比喻,都會忍不住對自己笑。呵呵~~事物總是在那邊,可是結果總是因人而異。狀態總是在那邊,可是不同的思考造就的不同方向,總是把你領向不同的地方。

- c1 ^: O! ?3 c0 Q" U

 

* w" R$ S( N1 M7 W

又說得太抽象了。不過有些東西我發覺好像用直接的言語不能形容得很貼切。希望,我這些感想不至於太過隱晦,能傳達到eagleclime大這邊,與你分享。

" G, o* m' g( j8 T. H" C

 

! ?8 r# q. N. a W4 Q; D- e! Q U( x j: h/ j4 T( G [ 本帖最後由 francious 於 2009-11-10 14:08 編輯 ]
發表於 2009-11-10 14:30:0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 的 francious

看法不同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處在什麼情勢中,有的人將之視為一片平原,有的人將之視為一種冒險,卻不知是冒多大的險。在我看來市場是一座佈滿陷阱大迷宫,進入迷宫前必需儘量多準備工具,有的手電筒照不遠,有的可以照很遠,有的照不遠但是卻看的很清楚,有的照很遠卻看不清楚,或許看清楚了卻沒有帶掃雷器,最後被地雷給炸死.........,躲過了地雷,以為前方平坦卻沒看見上面鋪了一層薄紙的深洞,掉了進去。只注意腳下卻沒注意上方即將落下的大石....................,走近斷崖掉了下去,還好帶了跳傘。應時時注意小心謹慎,多帶工具,逃生設備,或許沒用到,也會很累,但是安全還是"第一",沒準備好工具前切勿輕入迷宫。我想您應該也是這麼想的。(^。^) Y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16:07:57 | 顯示全部樓層

看法不同是正常的。交易之所以成立,必須要有等量的對手盤,你想賣多少,必須有人願意買多少。你想買多少,也必定要有人賣多少。否則交易不能成立。這點在差價合約也是一樣。

, y8 A0 W8 w- L3 C: a

 

5 l) B m3 f. r8 X' h

安全,當然是最重要的。你所考慮的首三件事就是,風險、風險還是風險。確保了所有可控風險因素的去除后,才是盈利,或者說控制了風險,其實在某個程度上,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甚至走出交易市場,作爲項目投資、風險投資也是通用的。

% v9 ?7 E3 ~1 N( h6 i0 v1 H

 

}3 w1 g! Q9 [* H, d# q

那麽不可控因素的發生,自然是你不能控制的。比如戰爭,但是如果是像這樣的風險,承擔的就不是只有你,而是各行各業皆如此。所以在達到某個層面上的不可控因素即使發生,你對於其他人也是具有一定的相對優勢。即使沒優勢也至少不落後于他們,是等價的。

$ E3 Y5 o% P. x! C7 S5 l5 ]: Z7 ?

 

2 {7 g; |5 l& ` |' u& {

至於您說的。我認爲,控制風險的因素,不在于有多少工具。而是在於你的認知和規則、紀律。即使你只有一項技能或一項工具,如果能遵照紀律,長期下來你也是穩賺不賠的。

+ m; U/ k8 x% y2 Q5 _ @# ]

 

& j, Z7 v3 \9 P A8 N

我可以擧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雖然我本人,早就捨棄了指標這樣的東西。認爲它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並不代表他沒有用。

0 d" ^- w# | S n/ ~4 g" N' W# m

指標來説,即使是最簡單的單條均綫系統,嚴格遵照紀律,長期作趨勢,在沒有不可控外因干擾下,你也該是穩賺不賠的。

- b7 S: M+ q; s: a& w

技能來説,最簡單的手划趨勢綫你也可以做到穩賺不賠。

; U) T4 Z1 }% H# K

 

& R% e9 I& g7 u1 H, [

如果會產生技術上的虧損,只會發生在兩种情況。就是認知和紀律。當然很多人會說心態會牽扯到很多有的沒的。但説穿了,這一切的發生,只會是因爲產生于認知不足,或紀律執行得不嚴格。紀律的違背來自于什麽,來自于你所建立交易原則或系統,它界定、分割為安全或不安全的時候,沒有嚴格執行。

3 t" G$ N* }$ g

 

. a Q, R6 A; g8 i8 L+ o

至於,不屬於技術上的虧損,只會來自于兩個方面。第一,不可抗力。第二,資金系統不是穩定而持續的(簡單說,就是你時不時需要動用他,他不是比閑錢。或者他是有期限的,借來的錢),這樣,你的倉位就是不可控的。

' Y4 I5 h' e, K3 _+ A' Q

第一點不是你能控制的,其他行業的人一樣不能控制,所以你不會處於劣勢。

* J' K; |5 y! @

第二點,不一定會使你虧損,但是即使不是因虧損而耗損掉,你的錢很有可能一樣會被你一點點的用光,因爲你增加投資所具有的最大優勢“複利”的困難度。

- q7 |8 S" {; j$ a9 w7 w- l

而大部分的人,包括我,或多或少,在交易上面,縂有些時候會被第二點困擾。

1 Q4 u" A$ x. R! O/ ~! H

 

% I( y/ { ]2 ^8 E0 C

改天有時間,我會找最簡單有人使用單均綫系統自動化,所做出的盈利表格讓您參考。其實正通論壇裏也有,就是那篇光靠20均綫,單均綫系統,所做出的盈利表格。

& D. |1 l) p% S% S; s

 

2 ?; {' o, X( E) `

如果一樣理論或系統,本身完全符合邏輯,但使用的人不能產生盈利,那麽問題只會使出在使用的人身上,而不是理論或系統本身。

& g2 H3 u0 L8 u9 K1 Z0 l7 y* r

如果有人在各種交易市場,不論股市、期市、匯市。能夠長期獲利,而我們不能。那不代表著市場不能獲利,而只代表我們本身的能力不夠或者我們有技術原則上的問題(認知或紀律),因爲世界上確實有這些人的存在:巴菲特也好、索羅斯、邏傑斯也好西蒙斯也好、市川藏銀也好,確實是有人做到了。這就是邏輯上的因果。

! K* B, R1 z, _* N

 

# y( Y, L( l' T& G }3 J

最後,我想說。所謂世人眼中的大成功,那是需要運氣的。我不是說你就不努力去做。我說的是,很多人條件差不多、努力拚命的程度差不多、採取的方式也差不多,可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爲什麽?運氣問題。

' h# e5 A3 f7 [% q6 C4 `) t

 

4 m R2 {6 d$ t5 z* {

在交易市場,也是一樣。你想靠這個賺大錢一夜暴富,那麽,你需要運氣這是無法強求的。如果因爲強求而帶著賭博的心態,哪怕是一次,你也是陷入技術風險不可控的境地裏。但是如果,你是尋求,能長期獲得利潤的做法,那絕對是存在了,世界上有很多實例都證明了這一點。

" y' n3 V9 ^, |4 v" H

 

- q# C! v( J \& h0 c. ?; V1 N5 m' g

對於那些把交易市場當作賭場的人,我覺得他們不知所謂,沒有貶低的意思。之所以說不知所謂是不論做任何事你都追求效率最大化。那麽如果你想賭博,爲何不直接到vegas或澳門?要贏就贏大的,要輸就輸得一文不值。既然你已經抱著賭博的心態了,爲何不這麽去做?完全的交給運氣而不帶任何人爲的控制。至少你兩天内就有結果了,運氣好你在賭場百倍利潤、運氣不好傾家蕩產而已。如果是賭徒,這點覺悟該有的。

' L' }# L* ]" Z q6 E, _

 

9 n# I0 s, s; x$ h2 E

交易有別于賭博在於什麽,在於它是某部分的隨機、某部分的必然。在於每個人都是殫精竭慮的去努力,它更像是戰場,只是沒有硝煙而已。包括作手、莊家也一樣。坐莊,据我所知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啊!!

2 r, y; [' Z1 D( H) l8 [

 

7 }8 d* E8 v& j% T6 r

說遠了,有點離題。呵呵~~

' [) Z$ y6 D7 F8 X

 

- h3 q% m6 s' E* W0 Q+ y

 

# K7 _& \& Q- l. l" s

 

: r2 Q) [8 |& G: N- Q1 q& h7 Y

 

: W$ s3 J( Z3 V

 

6 j& ?& z L' \& q+ e

 

G% H! c& G; \" N ! U: x4 I* {( P. j: M5 d6 |. j[ 本帖最後由 francious 於 2009-11-10 16:12 編輯 ]
發表於 2009-11-10 18:19: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5# 的 francious

您說的20日均線表格正是在下的文 ..................,而風險代表不確定性,也就是有連續性損失存在,表中的最大連續性損失是指過去統計結果,而未來也可能發生比表中更大的連續性損失,在有可能擴大損失前要作好心理準備,所以凡是有風險的東西,只能說許多次的累積下來是會賺錢,但也有可能會損失一大筆錢,就像丟骰子,平均六次會出現一次6,但不保證每丟六次一定會出現一次六,也有可能丢18次在最後的第16、17、18次才連續出現6,都是機率,如果你在出現6之前你一路損失,最後的資金就會少的可憐了。賭場也是靠機率在經營的,賭場所訂的遊戲規則與保險公司所訂的條件都是有利於賭場或保險公司的,比如51%比49%,51%有利於賭場,49%有利於賭客,只要次數夠多最後是賭場贏的,跟股票的機率計算性質上是相同的。機率正是由研究骰子賭博的卡達諾在1525年所著的"賭博手冊"與"大術"二書中提及的風險管理為首創.........................。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18:58:14 | 顯示全部樓層

交易市場不是全然幾率,是或然和必然的混合体。這等找到了單均綫實例轉來給您參考吧!!不確定的事情,我不會這樣說的,沒有證據的話,我也不會這樣發言咯!!

4 e' n4 i3 }! e3 g; ]

 

' `" a+ J+ p8 F* Y4 R4 P* C" Q- X5 r

完全採用幾率,代表眼中所見到的市場是全然無序的。然而市場卻不是如此。在宏微觀變化中,你總是可以界定出安全和不安全,你總是可以劃分軌跡。就如同布朗運動的例子,衆多小個體的無序行爲,在大到某個宏觀的角度上看,卻是有序的。

( n2 g& O2 d% w0 k/ i0 v

 

( s$ g9 F4 K$ N

技術分析的本質也如此。買賣在於人心,人因爲自己的部分觀念、部分資訊、部分認知,而做了買賣的行爲?那麽人心怎麽量化?這聼起來就是荒謬可笑的。但是當市場眾人的買賣行爲成爲一種大衆的合力,那便可以量化。技術分析就是源于此的。

0 y2 a7 |& @+ c* w1 U

 

! ~0 ?$ N+ ^+ Z4 Z: A* p

否則人心並非力學系統下的可度量物,那麽何來慣性?沒有慣性,那麽趨勢理論的根本完全就被推翻了。而,如果反証的話,趨勢是否存在?的確是存在的,那麽當然,我們可以相信,衆人的行爲在某些條件的觸發下,總是可以被量化的。

6 L7 a+ T7 o5 J1 C* }

 

5 `" m( O% M$ B. I: l' }9 Y* c

所有成功的投資或投機皆無法看作純概率性產物。再想想這些人吧:巴菲特是嗎?索羅斯是嗎?羅傑斯是嗎?西蒙斯是嗎?

9 {7 e$ B) u0 p" x) e, ]4 V

當沒有人成功的作出有效長期盈利的模式時,我們可以懷疑不過是幾率問題。但當有成功的例子(而且爲數不少時),我們不是去懷疑,而是去問,如何才能做到這樣,或類似這樣的事。成功可以複製變複製,不能複製便尋求認知條件無邏輯錯誤的前提,建構屬於自己的方式。

6 i; P" C& P* K4 f# P( j2 c

 

" v g/ d( ~) ?

有一個反証,可以給eagleclime大作參考。交易市場方向只有兩种,對吧!!如果交易市場是純粹幾率的產物,那麽作對或做錯的幾率在大數法則下,必然永遠趨近於50%。可是實際上大多數的例子符合這樣的條件嗎?如果不符合,那我們是不是該懷疑,他不是純粹幾率的產物?

]) Z% I. P, y0 u- Q

 

! S' Z/ q, ]2 _8 a) r

—————————————————————————————————————————————————————————

0 Q1 e! d# ?( r; \: v

PS:真的很不好意思,沒注意到20均綫系統正是eagleclime大的作品很不好意思>``<!!

+ V" l* {* ^6 Y0 [ 7 A0 T( k7 x! b2 c0 O6 k# Y. J[ 本帖最後由 francious 於 2009-11-10 19:02 編輯 ]
發表於 2009-11-10 22: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7# 的 francious

或然加必然除以2=或然,然而100%也是機率的一種,就如同0是一個數字。趨勢是存在的,所以才會有20日均線的文,但是在市場未走出來給你看之前,就像骰子還沒丟之前,你必需用機率的方式去評估,或許是100%或許是51%,另外在加上您曾經提及的可能發生時間,是一個月後一小時後還是二年後??至於人心,相信您也聽過菜籃理論,這裡就不多說了。至於大師們我相當配服,但大師們的操作也是有賠損機率的,並非100%都是獲利的,與持有時間也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就拿巴菲特去年在危機入市後,前幾個月都是賠錢的,至今應是賺錢了,另外許多大師也曾出錯而破產,最後東山再起。他們都證明了成功背後確實隱藏著失敗,也就是機率或稱風險。另外在許多順勢操作,就拿20日均線來說,其獲勝率都是小於50%甚至30%,但是其期望值都是相當高的,也就是說雖然輸了大部份的次數,但是獲利卻遠高於損失。再說到在"---隨機---"分布中,獲利與虧損的分布狀況來說,是各佔一半的分布,我們所要選取的是有利於我們的分布,因此才會設定條件。許多技術分析的獲利或虧損次數與其相應的獲利%與持有時間,將之統計下來所作出來的表,會是一種高斯常態分配,在中心部位出現的機率是相當高的,而其獲利是向0%靠近,正中心是0%,也就是不賠不賺,向外分布越向外其獲利越高或是賠損越大,但出現次數越少。真正最大的獲利就是這些出現機率相當低的次數,如同出現同花大順一般。經過許多次的不斷的獲利虧損之後總結是大賺的,才是我的目標,途中或許經歷數十次的小賠小賺打平,實際上與投骰子的統計結果很像也是一種高斯分布,連續出現四次6的機率相當低。以上才是我所謂的"---機率---",與您所說的"---隨機---"分布是不同的方向,但與您所說的尋求提升獲利機率是相同的,尋求提升獲利的有利條件是一樣的。我所說的"---機率---"並非指"---隨機---"分布,是指在"---隨機---"分布中找到偏向獲利的部份的條件,從我的發文中您應該看得出來才對。"---隨機---"裡包含著"---機率---"。 " o8 K6 F$ L8 a, m7 m4 _( B# r/ @% h2 Q0 N [ 本帖最後由 eagleclime 於 2009-11-10 22:12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4 01: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8# 的 eagleclime

~~eagleclime說到這裡,我忽然發覺一件事情。fficeffice" />

v1 ~& w ]% N

其實我們說的並沒有衝突啊?我們對於幾率的認知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在用幾率闡述兩种角度衍生的問題,上述的對話正在發生這樣的情況。

+ [& e+ Y2 j- w* [; ?% Z4 F

 

7 y# \ m) v( e2 d; k6 m8 T

您所說的,全局上為幾率。那絕對是沒有錯的。只是,我在上述的對話中,並不著重在這個問題上面。

8 v+ P7 Q) P: F$ ?! q8 j8 ?, W& f1 |

我在上述對話中,著重的是:交易市場,是不是全然無序,全然亂序?

; X/ \0 U2 }) ~4 G/ |

 

% v3 _/ L. f; F, ]$ L* x

若是全然亂序,則你在交易的所有過程中,都只有隨機性。

* g. D+ a% D, x1 I6 r

而所採用的交易方式也只能是,往幾率大的方向做。這點你完全沒說錯。

9 T5 h2 T- i, R9 l: ^& ]

但我想強調的是,它不是“全程”隨機的產物。整個過程中,會時不時有“必然性”的出現。而必然性來臨時,辨認得出,好好掌握。對於整個交易過程是重要的。

0 V8 {6 c) B$ O) h2 z

而很多技術的發源,就是爲了去解決或解構必然性的問題。必然性只會出現在時間結構的間隙或空間結構的間隙。

2 V- I7 o w$ G

而我不知道,您本來想問的是不是這個?如果是,這樣的回答可能幫得上你的一點忙。

0 X+ o w+ i* B/ b

 

/ y u& X: o: }! P

可是,如果您是在說,全局的隨機性。這我覺得沒什麽值得深入去探討的。因爲不管是誰的人生,以全局來説,都是隨機性的。

+ F4 J. [8 W7 j4 f+ e: b7 }

用開車打個比方:你駕駛技術很好、你很遵守交通規則、你的車也保養得很好。對於你來説,你已經把你爲了保證交通安全所能做的都做到了。

- V& U/ G5 T7 k3 t# e9 O: c; S

在一般的情況下,你自然是安全的。但是當意外來的時候呢?突然遇到地震?行道樹突然倒塌?轉彎時候突然另一台車沖出來?這些都是隨機性。

5 x+ a2 b+ L6 d0 o) E7 k

而,所有人,在他整個人生的全局中可以說就在隨機性裏。

' y" d. u$ d( w% P4 d

可是我們往往不會去憂慮這些隨機性吧?因爲憂慮也無法保證能夠避免。我們還是努力做好能把握的部分必然性。

4 P0 ]/ m! f7 T# m; m- n8 Z

全局的隨機性,因爲這些原因,我覺得沒什麽好深入探討的。

7 S4 Z) L. c# o1 r2 U! j4 f

 

/ _3 |2 u6 U' W0 M$ {& G

所以,我說了交易市場,不是全然隨機性,是在強調它其中又可把握的部分。而且是靠著學習,能夠會的。這是在說,它具有可操作性。

% Z* t+ }: t7 Y' |

我並不是在討論它以全局來看的話,是不是只是個幾律問題。

7 z9 N1 y$ M y

這根本不需要討論,以全局來看,你說的是對的,什麽事物,包括任何人的人生,都只是個幾率問題。

# a+ @' H C3 g2 i& l3 B2 r8 z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4 01:31: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8# 的 eagleclime

至於大師們我相當配服,但大師們的操作也是有賠損機率的,並非100%都是獲利的,與持有時間也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就拿巴菲特去年在危機入市後,前幾個月都是賠錢的,至今應是賺錢了,另外許多大師也曾出錯而破產,最後東山再起。他們都證明了成功背後確實隱藏著失敗,也就是機率或稱風險。ffice<img src="http://www.ntd2u.net/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ffice" />

0 ~& Q7 A4 ?# K% l0 ~ ]( h# l5 }( q* X

〉〉至於這段我有另外的看法。前幾個月都是賠錢的,那不代表巴菲特失敗。你可以研究他的交易模式,他很多時候都是主動買套的。而幾乎每一次獲利了結他都是盈利的,持續了40多年,這就是成功。

: ?" z: r0 P& {

交易是個過程,不是買入就一定馬上賺錢。在一個連續的過程裏,如果有某一種或某些方法,可以令你持續盈利那就是有效的方式,否則,就是某些方面出了問題。説穿了就只是這麽簡單、又這麽困難的事。“交易是個過程,連續不斷的過程”,這句話可能很多人都聼過,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了解、更不是每個人都能了解后,並接受的。

1 d0 v6 V, |. G2 p% I# E+ }7 z) T

如我所說,市場也是時間連續的、空間連續的。界限在哪裏?你打算用何種方法去分割它?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 O. K) W' a* c

風險總是存在的,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覺悟和怎麽面對。我們不會因爲飛機有失事的可能就不去坐飛機,但反過來說坐飛機有沒有風險?有。那我們坐不坐?還是坐。

h/ K) `4 h; Z- t) i% m% q/ b

活著就有問題,就有風險。對什麽人來説世界是全然無風險的?死人。活著的人永遠都是想著怎麽解決問題。

* j$ u6 o; |. m. E1 j- ]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沒有否定的意思,我只是說出心裏的話。

$ W% h2 Y5 m Y4 M$ n, c1 R

—————————————————————————————————————————————————————————

% T- F! V$ |. g6 G* ^, @

 

" f, B8 E7 q# V, q i ~. y

PS:另外,上次說單均綫操作的試驗。我找到某個人的試驗結果了。不過我只找到了從這些股票上市到今年的單綫操作所作出盈利綫圖。沒找到表格。不過如果只是證明“能不能盈利”這個問題,我想已經足夠了。這幾天發上來。

- q+ X/ l1 |* W) A' i& A. ^ ' ^, V* T) N# }$ j$ |" K. m[ 本帖最後由 francious 於 2009-11-14 01:35 編輯 ]
發表於 2009-11-14 18:22:13 | 顯示全部樓層

 

' N s ?$ j( P+ G' \" x $ E( a# U# E5 h2 e; ]; O+ q[ 本帖最後由 eagleclime 於 2009-11-15 23:07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5 01:03:28 | 顯示全部樓層

俄~~不,我只是以爲您說市場是完全無序的。我是不贊同市場完全無序的説法。因爲在某些地方不是靠機率操作,而是存在必然性。至於全局的隨機性,我認爲您是對的。只是,全局的隨機性對交易沒什麽幫助,所以我認爲不必考慮。就只是這樣,並沒有否定您的理念,想太多了您………………。我是很單純的遇到一個問題,想著如何有效解決而已。

* h! ]8 P4 ?2 j8 J% ^# d4 W. p

 

0 s& K% T% N: |( E* x2 p

至於說到,大賺大賠,我想通過另外的原則配合,可以避掉大賠的部分,上保留大賺的部分。
拿均綫系統來做例子的話:
1)雙向市,當均綫上行的時候,全程不做空,上穿均綫做多,下破均綫平倉。均綫下行的時候完全做空,全程不做多,下穿做空,上穿平倉。
單向市,只在均綫上行時候做,上穿均綫持有交易品,下破持幣。均綫仍在下行時,全程持幣,等待均綫拐頭,再考慮建倉交易品。
2)進入均綫系統所劃分出的此級別震蕩市,並確認震蕩市后,全程不參與。

& S* A. e& ~$ m1 C) }

 

6 y: ~; l L3 T6 ?

則,除了在一方向上,均綫兩頭拐點附近有可能出錯,其餘時候,永遠都是對的。

" A5 e& @* Z, U( c6 O' }

此种原則的適應均綫應該至少是14日MA或13日EMA以上,能夠跟蹤中線趨勢的均綫,日程太短則不適合。

4 n9 l* i x" _; L) s0 t

 

, b( H0 \! s& F" M* b& Q c8 S 5 |9 X" t1 Z* v2 T3 ?- L6 Z [ 本帖最後由 francious 於 2009-11-15 01:06 編輯 ]
發表於 2009-11-16 00: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12# 的 francious

您說:所有成功的投資或投機皆無法看作純概率性產物。再想想這些人吧:巴菲特是嗎?索羅斯是嗎?羅傑斯是嗎?西蒙斯是嗎?當沒有人成功的作出有效長期盈利的模式時,我們可以懷疑不過是幾率問題。

' {5 i% k# ~' U4 ]% i. {

 

( x1 n0 V9 T" B$ e8 d: q* X

我並沒有這樣說過以上這些話或哪些文中有這種意思,我說的機率是指如同20日均線表中的勝率或失敗率。如果您找的到"--必然--"會成功的機率100%測試資料,並分享給大家一同使用,我想您一定會一舉成名的,所有正通的同學一定都會很開心。至於某人成功或失敗我從未在回覆中寫過或在任何文中這樣寫過是運氣好或某人成功是機率問題,我也認同您的說法。

2 O, z9 s) h# D

 

+ M2 E+ D6 O, {

 

3 c% ? u- Z8 D( g1 ~0 o1 ^1 Y

 

$ h! R* j& \; c) [, i0 z

 您說:交易是個過程,不是買入就一定馬上賺錢。在一個連續的過程裏,如果有某一種或某些方法,可以令你持續盈利那就是有效的方式,否則,就是某些方面出了問題。説穿了就只是這麽簡單、又這麽困難的事。“交易是個過程,連續不斷的過程”

8 R5 }& K' I' ]( u c; i, X% t$ U

 

: V9 w( H2 |( I3 W

 我在前一次回覆中就寫了 (大師們的操作也是有賠損機率的,並非100%都是獲利的,與持有時間也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就拿巴菲特去年在危機入市後,前幾個月都是賠錢的,至今應是賺錢了,)

' @# X& D/ u8 B

 

& F6 p& a# b9 _, ~ g3 i

 

4 y( Y5 i. A2 i/ C$ R

 

1 m% F: [; M4 G9 U

 您說:至於說到,大賺大賠,我想通過另外的原則配合,可以避掉大賠的部分,上保留大賺的部分。

D3 E* _6 ~8 o, \9 Y: T

 

! m& v. }: w ]% \/ l' _( Y/ e

前幾次回覆中我早講過了 (再說到在"---隨機---"分布中,獲利與虧損的分布狀況來說,是各佔一半的分布,我們所要選取的是有利於我們的分布,因此才會設定條件。)以下附上一個檔案,以20日均線為參考線,時間範圍约19年,台股上市大盤收盤價處在各不同標準差的發生次數、天數、與機率,您可以看到它的分布圖,並不是完全平均的隨機分布,是有大小各不同的發生機率的,越向外發展,機率越小,這就是我在前面回覆中過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機率,這是我一直在說的機率,不是您誤認為的人成功失敗,我並沒有表達過這種內容。

0 @, h/ u) o+ O2 g c- _+ y9 P

9 `3 N" P0 y8 d+ b! z / e. F+ V! F# h0 e[ 本帖最後由 eagleclime 於 2009-11-16 01:02 編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申請入學

x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6 02:33:4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並沒有這樣說過以上這些話或哪些文中有這種意思,我說的機率是指如同20日均線表中的勝率或失敗率。〉〉很明顯,是我誤會您的意思了。

) b" S; W; f- Z9 R1 H z

 

" v- q# u Q- x2 O1 w

 如果您找的到"--必然--"會成功的機率100%測試資料,並分享給大家一同使用,我想您一定會一舉成名的,所有正通的同學一定都會很開心。

# A8 m# ]: e' U1 K- H: ]. `1 d7 [5 W

〉〉只要邏輯沒有錯誤的理論,其實可盈利性都可以用原則,維持到此系統操作的百分之百。有缺陷的是人,不是系統本身。其實百分百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俄~~我是說,成功百分百,那麽如巴菲特的例子,從買入到獲利了結,他的確是百分百。可是如果以您說的,買入前幾個月虧損的觀點來看,似乎又不能看作百分百。所以我上述的用語是用了“此系統操作的百分百”。還是那句話,劃分和界限才是最重要的。

* [& U! e) @0 P4 J: _0 `8 \

 

: ]6 V9 e& m8 c5 |, K. L$ N" m

我可一點想要成名的意思都沒有哦!!我只是覺得有些思考方式,在學技術前,就必須離清。

: p, c: \1 Q, n' `, Q6 O

而我把這些日子以來,我認爲其實我會想在學技術當初就渴望有人事先告訴我的一些經驗思考說出來。我們總是學了太多的“技”,而忘記怎麽去認識市場本身。用哪种方式看待它。

( T6 x& D6 {% F; m9 K

我不知道這些東西寫出來,對其他人有用沒用,我只知道,在我來講,當初要是有人可以告訴我這些東西就好了…………

% |. N( ?6 O7 ?& h& S) d- A

 

# p* v5 t, h2 f. F; k* `6 y' T

 以下附上一個檔案,以20日均線為參考線,時間範圍约19年,台股上市大盤收盤價處在各不同標準差的發生次數、天數、與機率,您可以看到它的分布圖,並不是完全平均的隨機分布,是有大小各不同的發生機率的,越向外發展,機率越小,這就是我在前面回覆中過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機率,這是我一直在說的機率,不是您誤認為的人成功失敗,我並沒有表達過這種內容。

9 J9 b# F1 Y/ i; v; Q; z2 a/ Z$ M

〉〉重新仔細看了次,的確如您所說,是我自己誤解了@@

6 }; I& C- k9 O* w+ K : u% {9 E( Q5 Y[ 本帖最後由 francious 於 2009-11-16 02:41 編輯 ]
發表於 2009-11-16 02:39:4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rancious 於 2009-11-10 18:58 發表 交易市場不是全然幾率,是或然和必然的混合体。這等找到了單均綫實例轉來給您參考吧!!不確定的事情,我不會這樣說的,沒有證據的話,我也不會這樣發言咯!!   完全採用幾率,代表眼中所見到的市場是全然無序的。然而市場卻不是 ...

" G+ \# B3 j: v g( ?& b

 

$ m3 S; S( a O n; R: n' V

 

# [3 F, V4 M4 W m0 q

您說完全採用機率,代表眼中所見到的市場是全然無序的。這是您自己說的,我從未這樣說過。我認為採用機率不代表市場是無序的,反而是有序的機率。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6 02:44:31 | 顯示全部樓層
您說完全採用機率,代表眼中所見到的市場是全然無序的。這是您自己說的,我從未這樣說過。我認為採用機率不代表市場是無序的,反而是有序的機率。 9 |7 G1 i; D9 u" {: e2 x, ]〉〉怎麽說?如果是確定,爲何還要採用幾率操作?既然有序,那自然是在有序的部分把握既定的方向。
發表於 2009-11-16 10:35: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rancious 於 2009-11-16 02:44 發表 您說完全採用機率,代表眼中所見到的市場是全然無序的。這是您自己說的,我從未這樣說過。我認為採用機率不代表市場是無序的,反而是有序的機率。〉〉怎麽說?如果是確定,爲何還要採用幾率操作?既然有序,那自然是在有序的部分 ...

4 A. Y! S2 O: Z. X3 T

 

0 O5 z4 j" a. @: B, ]

您說的是對的,至於"確定",我並不會用"確定"二字,我只會說80%或95%,這樣的用詞。我指的"--有序機率--",以前面所附的檔案為例好了,近19年價格分布在標準差範圍的圖表中,您可以發現幾件事,

: P) e8 m( u% c- ^7 Y1 ~4 b4 Q

1.價格的位置高點是在標準差零的兩側,約在正1.5個標準差與-1.5個標準差為最多,也就是說價格並不是繞著20日均線隨意振盪,而是在突破20日均線時價格傾向在正1.5個標準差附近來回,在跌破時是傾向在負1.5個標準差附近振盪。

i$ Z0 I# i) o' w

2.價格在正1~1.5個標準差與負1~負1.5個標準差同是高點,但是正1~1.5個標準差的分布顯然比較高一些,因此價格對於20日線上方的發生時間次數是較具優勢的,如果改用30日線來參考,其分布卻是相近的,並未具有明顯優勢。由此使用突破均線持有的策略,可以偏向20日是較優的,比30日會好一些。

, R3 n4 L8 {9 Z1 Y

3.價格處在二側極端的標準差範圍的發生次數與天數,其機率相當的低,因此當價格於某日再次出現在這種情形時,您有很大的機率認為價格即將反轉。這是布林通道的使用觀念之一。

1 s2 \, Y% u& ?% s- i5 F6 C

 

" B+ Y* S" g* o: h7 X& U( J2 F

因此,透過對機率的分析,確實是可以發現某些有序的現象,而不再是散亂無章的分布了。

, b# g. q% x% s5 i. m% F, J. _( T f" _; T8 O- c8 w [ 本帖最後由 eagleclime 於 2009-11-16 10:44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6 12:21:5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17# 的 eagleclime

我想我懂您的意思了。您的用語,是較爲接近統計數學的用語。所以只說機率高低。應該是這種意思吧?
發表於 2009-11-16 13:57:1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18# 的 francious

是的,機率是數學的一種沒錯,所談機率時我不敢用像平時聊天般的用詞。
發表於 2013-11-30 14:38:21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文章,看完留個紀錄
發表於 2021-5-19 12:05:32 | 顯示全部樓層
應該是這種意思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