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洶湧漲勢或與“泡沫”無關
2008年05月27日07:36
這幾年來﹐市場先後遭受過互聯網泡沫、住房泡沫和信貸泡沫的打擊﹐還有最近的中國股市泡沫﹐華爾街和其他地方的人們早已不吝將“泡沫”一詞用在所有各種事物上。但對原油、穀物等大宗商品來說﹐這個詞或許還不適用。
據《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的詞條解釋﹐所謂泡沫﹐是指資產的價格超過其基本價值水平﹐原因是資產現在的所有權人相信﹐他們能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這些資產。
但要判斷某種大宗商品的價格是否高於基本價值是件困難的事。因為對它們來說﹐並不存在像股票那樣的現金流或本益比之類的指標。
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是不爭的事實﹐上週五﹐紐約商交所原油價格達到了每桶132.19美元﹐而一年前只有64.97美元﹐一年內上漲了103%。不過﹐在過去30年里﹐原油也曾出現過類似的翻倍。比如1980年春季﹐原油價格就曾較一年前的水平上漲了150%。
那次油價上漲主要是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減產而消費者又沒有其他更多選擇造成的。但隨著高油價促使消費者節約用油﹐同時﹐非歐佩克國家的勘探和開採活動都有所增加﹐一段時期後﹐油價開始大幅下挫。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格里格•曼昆(Greg Mankiw)認為﹐這段歷史很有代表性。他在自己編寫的一本經濟學教材中指出﹐它顯示當需求和供給短期內(而非長期)彈性不足的時候﹐油價就會出現大幅波動。
曼昆和其他許多人都認為﹐在本輪油價大幅上漲的背後﹐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需求上升所致。
高油價促使人們開始採取節約措施。曼昆在他的博客中指出﹐一些人開始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一位田納西農民甚至棄用拖拉機﹐改用騾子了。
但曼昆說﹐要讓人們完全適應還需要很多年時間。
與此同時﹐石油生產商對油價上漲的反應比過去遲鈍﹐市場因此擔心﹐原油生產已基本達到最大能力。
國際能源署(IEA)計劃向下修正對石油供應的預測值。該組織正對全球大型油田進行一項綜合研究。
其他商品類別中﹐供需關係對高價格的變化反應更快。
芝加哥Bianco Research策略師霍華德•西蒙(Howard Simons)說﹐近來價格下跌最明顯的類別包括小麥和棉花﹐這兩類商品都屬於可重復種植﹐且有潛在替代品。
而石油和天然氣均不可再生、不能循環使用﹐且沒有理想的替代物。玉米本身是可再生的﹐但由於大量玉米被用於生產乙醇﹐其價格漲幅也很可觀。
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存在“價格泡沫”定義的前半部分──價格超出基本價值──就很難判斷。但後半部分──人們因為預計會繼續漲價而買進再賣出──的確存在。
在大宗商品市場﹐投機活動長期以來一直是推動者之一﹐而近年來它們的活動能量更大了。
商品期貨市場的傳統角色是給市場參與者(比如農場主和煉油廠)提供一個對沖價格風險的平台。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是為投資﹐而不是對沖風險。
今年2月﹐美國最大的退休基金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s)董事會授權基金經理將其2,400億美元資產中的3%投資大宗商品。對沖基金經理人邁克爾•馬斯特(Michael Masters)上週在參議院一個委員會說﹐機構投資者是當今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說是主要因素。
但Bianco Research的西蒙說﹐由於大宗商品的最終買家是消費者而非投資者﹐因此﹐投機的作用有限。他說﹐商品和金融資產不一樣﹐價格中難以承載太多的“期望”成份。價格漲到一定程度﹐買家就會不買帳的。
曼昆說﹐大宗商品市場交易的不是現貨﹐而是期貨合約﹐也就是交易方對商品價格走勢的預判。除非這些預判能刺激對這些商品本身的投機活動──比如﹐咖啡經紀人預計之後價格還會漲﹐於是開始屯積咖啡──否則它們的作用很有限。
曼昆的哈佛同事傑弗里•弗蘭克爾(Jeffrey Frankel)認為﹐實際情況正是如此。他說﹐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大幅下調利率刺激了這些投機行為。低利率使得當下出售商品並將收益轉入國債和其他債券工具的做法獲利不大﹐從而刺激人們屯積商品。
批評弗蘭克爾理論的人士認為﹐他預計的商品庫存增加並沒有出現。弗蘭克爾也承認這一點﹐但他也指出﹐或許石油生產商把那些庫存都“存”在地底下了。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本月早些時候﹐沙特阿拉伯國王回絕了布什希望他們增加產量的請求。
這將是一場不計後果的遊戲﹐最後有可能帶來曾導致八十年代油價大跌的種種變化﹐進而對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歐佩克產油國的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實際上﹐消費行為的變化和經濟的放緩(目前已顯示擴展到美國以外地區的跡象)或許已預示著有可能發生當年的那種油價驟跌。但是﹐如果真地出現大跌﹐那也不是因為油價有泡沫成份﹐而是因為﹐商品市場的運作方式本來就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