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24|回復: 35

[分享] 生技;醫療器材 – 德國參展遭打壓 雃博續戰ResMed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5-18 15:4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3-11-23 13:00 編輯

轉貼2013年5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太醫 前四月每股賺2元

【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醫療耗材大廠太醫(4126)受惠新興市場拓展有成、外銷穩定成長,今年前四月自結稅前盈餘約1.32億元,年增25.13%,每股稅前盈餘約2元;法人估,太醫本季獲利有機會再創高,而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可望突破5.5元。
太醫在新興市場與外銷穩定成長,又有匯兌收益,首季稅後純益約9,2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1.4元,該公司期許第2季接單進一步升溫,4月已交出好成績。
法人估,太醫營運本季將優於首季、成長10%,全年可望逐季增溫,全年營收將成長約一成以上、上看16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另外獲利可望成長二成。太醫股價昨跌1元、收100.5元。
太醫表示,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約七成,第2季起接單持續升溫,預期年底時產能利用率將升至八成,屆時也將啟動擴廠計畫。
該公司首季銷售產品以引流管、密閉式抽痰管等成長幅度較大,引流管部分,因為目前在台灣幾乎沒有強勢對手,銷售季增約五成。海外布局方面,除了歐洲訂單持續成長,在中國大陸跟中東等新興市場亦有斬獲。
評析:

1.醫療器材為生技的次產業,歸屬於醫療器材者,包括合世(1781) 、杏昌(1788)、紅電醫(1799)、熱映(3373)、百略(4103)、雃博(4106)、邦特(4107)、優盛(4121)、太醫(4126)、聯合(4129)、鐿鈦(4163)、承業醫(4164)、豪展(4735)、泰博(4736)、華廣(4737)

2.太醫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及流感疾病的盛行,將開發呼吸治療疾病的產品,發展自有品牌,初步鎖定進入門檻較低的產品進行改良升級,提供更完整的呼吸治療產品給客戶,希望呼吸治療產品銷售比重能逐年倍增。
3.以上內容,為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發表於 2013-5-18 23:59:13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
 樓主| 發表於 2013-5-20 05:38: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5月2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二類醫材廠 最大贏家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將啟動生技產業最大能量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以下簡稱生技條例),已排定周三(22日),由立法院經濟和衛環委員會聯審,預計將順利過關,國內上百家生醫公司可望受惠。

 東洋(4105)、健喬(4114)、健亞(4130)、精華(1565)、F-金可(8406)、合世(1781)、雃博(4106)、聯合(4129)、太醫(4126)等公司都將沾光。

 另外,由於中天和台微體的現增案也悄悄過關,被視為政策作多方向,配合MSCI將智擎、台微體、合一、承業納入成份股,加上7月生技月暖身,預期將激勵生技多頭歸隊,開始拉出好行情。

 立法委員林世嘉表示,產業界近年似乎只有生技業持續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但由於在法令的配套措施上尚不完整,因此,本會期將力拚新版生技條例過關,讓業界有友善環境可衝刺。

 備受矚目的生技條例,此次修訂的方向是將在台研發上市新藥(含療效新藥)及新醫材,給予高額健保核價,而優惠條例則適用至二類醫材,其中,二類醫材未來在引進專業人才和稅率上,都可望受惠,也讓血糖機、骨材、骨填充材料、導管、隱形眼鏡都被認為是大贏家。

 雃博總經理李永川表示,國內二類醫材約占全部業者的49%,生技條例適用範圍,預計將放寬至需要臨床、侵入性、高附加價值的二類醫材中,將帶動產業升級,影響深遠。

 新藥部分,由於本土藥廠研發獲認證的新藥將享有最高額保健給付,而讓可望在明年初拿到兩岸藥證的太景將搶搭第1個順風車。

 另外,新療效新藥的定義也擴大至新適應症、降低副作用、改善療效強度、改善療效時間或改變使用劑量等新藥,亦都將享有稅賦和健保價優惠下,由於國內藥廠原本的專長即是開發新療效新藥,因此,生技條例放利多下,對長期飽受健保砍價的中化、永信、健喬、生達、東洋、健亞、晟德、南光等藥廠來說,也是史上最佳的良帖補藥。

 新版生技條例是去年8月31日,由當時行政院院長陳冲、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共同背書33項生醫產業政策3年內完全執行的其中一項,由於最攸關產業發展,因此,政院允諾要在1年內實現。




 樓主| 發表於 2013-5-22 11:53: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5月22日鉅亨網,供同學參考

傳掏空資產?承業醫:強烈否認 營運正常 保留法律追訴權!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國內最大放射腫瘤設備代理大廠承業醫(4164-TW)針對近日內,部分有心人士散布掏空資產,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等不實訊息,公司強烈表示,嚴正澄清,公司營運一切正常,並委請律師積極蒐證,保留法律追訴權!

承業醫由於首季財報,稅後淨利僅484萬元,年減88%,每股盈餘僅0.04元,毛利更減少至2成以下,獲利大幅衰退,吸引市場禿鷹集團注意,在外放出不利公司的流言,藉此可以放空公司,大賺一票!

承業醫強調,集團近日內接獲不少投資人詢問電話,表示有人在市場上散布不實訊息,直指承業生醫被掏空資產,公司財務狀況不佳。針對這些不負責任、沒有事實根據的不實指控。對此承業醫解釋,本年度的業績成長仍然集中於下半年,公司營運一切正常,針對有心人士之不當言論,將積極蒐證,並保留法律追訴權。

承業醫進一步強調,公司今年第2季雖預期沒有機台的銷售收入入帳,但在租賃及勞務服務,1個月營收至少可維持9000萬至1億元水準,隨著看病人次增加,拆帳金額就會增加,因此毛利率在沒有首季認列影響下,可望重回3成以上獲利絕對比第1季好很多!
 樓主| 發表於 2013-5-23 06:28: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3-5-23 06:29 編輯

轉貼2013年5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醫材定義放寬 103廠商受惠

工商時報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22)日初審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案,放寬高風險醫材定義,納入第三等級或經臨床試驗核准的第二等級醫材。經濟部估計,此次完成修法,約103家醫材業者可望受惠。

 工業局表示,去(2012)年我國醫材營業額為新台幣1,092億元,佔整體生技業產值40.9%,該條例經此修正後,工業局預估,每年可多創造100億元產值。精華光學、聯合骨科等103家,均具有適用租稅優惠的潛在資格。

 國民黨立委廖國棟等人提案,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第3條,針對新藥與高風險醫療器材的定義,提出修正案。新藥定義擴大至「新成分」,指新發明成分可供藥用者。廖國棟修正案並就補充「新療效複方」,是指已核准藥品具有新適應症、降低副作用、改善療效強度等。

 另一受矚目的高風險醫材所享有的租稅優惠,修正案擴大至「第三等級醫材」,或是「經臨床試驗核准的第二等級醫材」亦可。

 台聯黨立委許忠信在審查時反對擴大新藥定義。他說,新藥定義擴大將造成國家財政負擔擴大,就如同威而剛本來是用在降血壓,不過後來發現用在其他用途效果很好,就變成新藥,但在A與B用途轉換,並沒有具備高度研發含量,也會讓獎勵資源被浪費。

 有媒導報導,新藥定義放寬後,健保局憂心增加百億元「錢坑」,此報導引起提案人廖國棟的不滿,質疑該報導偏離事實,生技新藥條例與健保核價是兩碼事。

 儘管後來食品醫藥管制局長康照洲強調,只要與健保支出脫鉤,就不會造成健保財務困難,但現場委員不願再碰新藥定義,最終僅通過高階醫材的修正定義,從原先的植入或置入人體內的第三等級醫材,擴大到「第三等級醫材」或「經臨床試驗核准的等二等級的醫材」。

 工業局表示,新材質隱形眼鏡、鈣鹽骨洞填充物、骨科用體外震波儀、眼科用雷射儀器與葉克磨等,換算下來,每年新增產值將達台幣100億元。

 工業局進一步說,目前取得租稅優惠的醫材廠商只有12家,如今定義放寬,初步估計103家廠商,有潛在適用資格。強調「潛在」,主要是生產品項除需要符合法律定義外,還要其他資格限定,包括國內研發人員逾5名,俱有研發背景、研發支出達營業額5%或實收資本額10%。




 樓主| 發表於 2013-5-23 06:35:1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3-5-23 06:36 編輯

轉貼2013年5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大利多 生醫業打80分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生醫業者打80分!雖然生技新藥、新療效複方、高風險醫療器材都入列,不過,僅有需要臨床的二級醫材較明確可獲投資和研發抵減成為大贏家外,新藥的健保補助、公立醫院的進藥等獎勵並未明列而有「期待落空」之憾。

 另外,由於須臨床二類醫材的獎勵,是指在研發中的產品才可望獲得投資抵減,目前合世新一代的霧化器;雃博的行動式負壓傷口照護系統;邦特的洗腎透析導管;太醫的密閉式抽痰管;聯合體科的人工關節;鐿鈦微創等系列新產品都有機會入選。

 新藥業者指出,國內製藥和醫材業者最大的困境就是取得藥證的新藥(含新療效新藥)、醫材等,打不進公立醫院等醫療體系的進藥系統,成為產業的「死穴」,在醫院不進藥和不用國產醫材下,讓業者的產品很難建立「母國典範」的樣本。

 在進軍國際市場時,常常被質疑,導致要耗費很多的資源成本和時間才能行銷商品,對產業的發展,沒有政府起碼的支持是很不利的!

 生策會表示,昨天生技條例是修正第三條,針對新藥、高風險醫材做明確定義,其中「生技新藥產業」和「生技新藥」是維持政院版原意,並未調整;「新藥」則是工業局提議,由事業主管機關審定屬新成分、新療效複方或新使用途徑製劑的藥品。





 樓主| 發表於 2013-5-29 05:51: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3-6-7 08:42 編輯

轉貼2013年5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鐿鈦營運旺到第3季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鐿鈦科技 (4163)繼第一季交出每股稅後盈餘1.48元佳績後,由於高階醫材出貨放量帶動,預估單季營收將持續攀高至第三季,今年營運樂觀,法人預估EPS將從6元起跳,激勵昨日股價以103元的漲停板價位,改寫歷史新高。

 另外,該公司與工研院合資的台微體,跨足牙科和骨科材料為主,由於營運已達損平,今年有機會獲利中,也規劃IPO向資本市場叩關。

 啟動強勁成長動能的鐿鈦,受惠與嬌生(Johnson & Johnson)共同開發的第一代微波微創手術器械,首季量產出貨,激勵業績和毛利率同步走揚,而第二代的微創手術,由於器械彎曲度更大,毛利率更高,預期在旺季效應中的第二、第三季業績加將有加持作用,法人認為,鐿鈦前三季獲利將是一季比一季高的榮面。




 樓主| 發表於 2013-6-7 08:41: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3-6-7 08:43 編輯

轉貼2013年6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太醫 成長近一成

【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醫療耗材大廠太醫(4126)昨(6)日公告5月營收約1.33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但月增率卻有近一成的成長。法人估,太醫6月營收、本季獲利都有機會雙創新高,全年成長將朝兩位數邁進。

太醫為國內主要醫療耗材供應商,產品目前主要外銷美、日及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國家,太醫產品廣泛,主力產品為密閉式抽痰管,為全球前兩大供應商之一,佔公司營收約三成。

太醫首季每股稅後純益為1.4元,今年將繼續鎖定新興市場與呼吸治療產品。太醫昨日股價受營運成績激勵收107.5元,上漲4.5元。

對於今年度的營運,太醫指出目前樂觀看待,訂單能見度明朗,唯客戶交貨日期時有變動,不能驟下判斷,但若順利則6月營收及第2季獲利都相對樂觀。不過太醫也指出,由於日圓貶值的緣故,預期今年應有部分匯兌損失。

法人表示,太醫因日圓貶值而造成的匯兌損失在首季已經顯現,但由於銷量增加、高毛利產品放量、成本管控等因素,也讓首季原本應是傳統淡季但是獲利卻創下新高,毛利率仍維持在39%以上。

在市場訂單方面,太醫表示,除歐洲訂單持續成長外,在新興市場譬如大陸、中東等地區,產品接受度逐漸發酵,因產品線完整,今年也可望成為營收主要貢獻地區之一。

至於日本市場,太醫指出,去年日本占公司營收比重達25%,因此日圓貶值自成營運壓力。法人分析,若預估太醫全年營收15億元,今年日本市場占比拉高到28%,而保守估計日圓僅貶20%(目前約27%),營收就相對減少了8,400萬元。

但在毛利率維持高點的情況下,太醫本季獲利有機會繼續創新高,法人估,6月營收有機會上攀1.35億元,也將是單月歷史新高紀錄,全年則有機會保持兩位數成長。



全文網址: 太醫 成長近一成 | 店頭未上市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5/7948082.shtml#ixzz2VUEFyPqM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3-6-18 11:49: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6月18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合世(1781)今年將強力開發中國血壓計市場,並續推新產品搶市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上櫃醫材廠合世(1781)今(18)日舉行股東會,通過101年財報EPS為1.92元,也通過盈餘分派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104元。董事長楊國和表示,今年血壓計將加強開發在中國地區的客戶數量,耳溫槍、血糖儀及藥物微霧化器等產品也將陸續推出新的機型或增加新的功能,以擴大市場的佔有率。
合世101年度合併營收為13.39億元,較100年度增加5.44億元,其中電子血壓計營業額8.68億元,佔整體營收64%,耳溫槍、血糖儀及藥物微霧化器等新產品營收淨額為4.71億元,較100年度增加4.23億元。
楊國和對股東表示,目前電子血壓計的市場仍在不斷擴大中,主要原因在於全球人口結構老化的趨勢,使得高齡族群的人數持續增加,未來幾年的市場成長動能十分強勁,尤其看好中國地區老年族群的消費力量,今年將加強開發在中國地區的客戶數量。
此外,為站穩耳溫槍、血糖儀及藥物微霧化器等產品市場,楊國和表示,今年將陸續推出新的機型或增加新的功能,以強化產品競爭力,擴大市場的佔有率,同時內部亦將繼續研發新的產品種類,為未來的營收成長預做準備。去年新產品在營收占比為36%,今年的目標則是希望各類產品的營收比重能夠平均化,分散營運的分險。
 樓主| 發表於 2013-6-19 06:13: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6月19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合世藥物霧化器 打入中國市場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雖然藥物霧化器噴孔片鬆落影響對美國客戶的出貨,不過合世(1781)董事長楊國和表示,影響應該只有短期,第4季就能恢復正常。另外他也表示,藥物霧化器已經打入中國市場,包括醫院、醫美及醫療通路都已小量出貨,現在還有一家中國已經掛牌的藥廠在談,希望明年在中國的業績能有好的表現。

楊國和指出,合世在中國市場沒有缺席,北京現在已經打入醫院通路,是以合世的自有品牌出貨,只是初期量還不大,至於醫美及醫藥通路,已經談好合作廠商,都是以ODM方式合作,其中醫美通路已在出樣品,透過合作廠商,進軍全中國市場,另外,醫藥通路也同樣以全中國市場為目標。

楊國和也透露,還有其他中國藥廠來洽談,包括股票在中國上市的大型藥廠,只是短期還不會有結果。

除了美國及中國客戶外,合世也洽談歐洲客戶,楊國和表示,正在洽談的是一家歐洲藥廠,這家藥廠規模比現在美國客戶還要大好幾倍,合世的藥物霧化器已在德國進入臨床階段,需時1-2個月才會有結果,屆時能否攜手合作,才會比較明朗。

至於原本的美國客戶,楊國和說,有機會在第3季後恢復下單,另外,客戶也計畫單獨銷售藥物霧化器,因為美國處方箋最多的3種氣管擴張劑市場規模大,現在是搭配一家規模較大、但霧化器卻笨重的藥廠,只要合世的藥物霧化器近期展開的臨床試驗確實能幫助減少藥量,未來就有機會切入美國1.6萬個通路,對藥物霧化器銷售將有明顯幫助。
 樓主| 發表於 2013-6-20 06:23: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6月20日自由時報,供同學參考
施振榮 代言雃博呼吸治療產品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3年前決心轉型做品牌的醫療器材廠雃博(4106),公司總經理李永川表示,今年前5月自有品牌營收已佔整體合併營收的70%,正式蛻變為台灣醫療器材國際化領導品牌。

李永川說,雃博目前在產品策略上,專注於傷口照護及呼吸治療的二類高階醫材產品,其中預防褥瘡氣墊床和呼吸治療產品,已超過總營收的80%,而全球第二等級醫療器材平均毛利率超過60%,因此未來雃博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雃博自有品牌業績來源,目前以歐洲貢獻最大,李永川說,雃博是以歐洲為起點,陸續在西班牙、英國、中國及台灣建立直接銷售公司,貼近客戶,去年也成立美國子公司,卡位美國市場,搶攻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

雃博將於今天開始的台灣健康醫療展中,介紹預防褥瘡氣墊床和呼吸治療產品,另外也將請到宏碁集團的大家長施振榮為雃博免費站台,將代言其自有品牌的呼吸治療器,李永川說,施振榮鼓勵台灣企業發展自有品牌,走向國際才有發展空間,因此免費代言。

李永川說,轉型做自有品牌雖然經過陣痛期,逐步淘汰低毛利的代工產品,個別營收也受到上海廠關閉的影響,但因為聚焦高附加價值的品牌產品及合併新駿公司等綜效,毛利率提升下,獲利維持小幅成長。

法人則表示,在政府陸續端出「醫療氣墊床」及「陽壓呼吸器」補助的優惠政策下,雃博有機會在補助利多中獲利,且雃博產品多數屬於二類高階醫材,若生技新藥條例修法三讀通過,也將成為政策利多的受惠者。
 樓主| 發表於 2013-6-20 19:43: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6月2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嬌生追加訂單,鐿鈦(4163)1-5月EPS達2.6元,全年有機會衝7元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鐿鈦科技(4163)受惠國際大廠嬌生訂單加持,微波微創手術器械出貨旺,自結前5月EPS已達2.6元。鐿鈦表示,第一代產品的週出貨量從年初的3000支追加到4500支,全年出貨量上看25萬支,第二季產品也從6月開始出貨,下半年上看2萬支,營收占比可望從去年的15%,倍增到30%之上。由於第二代產品的毛利率超過4成,法人預估,全年營收約成長10-15%,EPS更將超過6.5元,甚至有挑戰7元的實力。
鐿鈦科技創業屆滿25周年(包含前身鐿太興業),今日上午舉辦「牽手送關懷、溫暖永遠在」公益捐助活動,並捐贈「髖臼骨板」骨科用醫療器材一批給彰化市秀傳醫療體系,捐贈市值達新台幣200萬元。董事長蔡永芳表示,為避免與大客戶衝突,公司選定牙材、骨材發展品牌,去年下半年陸續取得台灣認證,今年是「品牌元年」,將先攻在台灣練兵攻內銷市場,明年進一步到海外市場。
受惠與嬌生合作開發的第一代微波微創手術器械首季量產出貨,帶動單季毛利率跳升近6個百分點,EPS達1.48元。財務長舒麗玲表示,年初週出貨量約3000支,近幾個月已追加到4500支,前5月出貨量已達10萬支,下半年?龤A全年出貨量可望達25萬支,較去年全年的13萬支成長近一倍,營收比重將拉高到20%。
第二代微波微創手術器械6月將出第一批貨,約2400支,下半年出貨量可望達2萬支。舒麗玲表示,嬌生二年前跨入第一代產品時,並非市場領先者,其競爭對手在6年前就已推出產品,但第二代是嬌生獨步全球的產品,特點是器械彎曲角度更大,有機會拿下更大的市場。此產品的毛利率超過4成,比第一代多10個百分點,預計第四季、明年第一季開始放量,將帶動毛利率進一步攀升。
微波微創手術器械為今年最大的營運動能,舒麗玲預估,今年營收比重將從去年的15%,倍增到30%,前5月自結獲利約1.05億元,EPS為2.6元。法人預估,鐿鈦全年營收可望年增10-15%,在毛利率攀升下,獲利成長將遠超過營收成長,全年EPS可望達6.5元,甚至有機會挑戰7元。
發表於 2013-6-20 20:20:01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
 樓主| 發表於 2013-6-21 05:42: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6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雷虎攜手美商 成立雷祥生技
工商時報 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去年營收逾89億美元的全球最大醫療器材供應商美商漢瑞祥,旗下英國子公司BA國際公司,昨(20)日與上市公司雷虎科技(8033)旗下雷虎生技,共同簽訂合資成立「雷祥生技」合約。其中,雷虎生技持股49%,並將新公司設立台中,計畫將雷虎生技所生產牙醫用的牙鑽手機等醫療器材產品,行銷全球。

 身兼雷虎科技與雷虎生技董事長賴春霖昨日表示,在此合資之後,雷祥生技將成為漢瑞祥旗下全球第26個分公司。為擴大彼此合作規模,漢瑞祥未來有意將亞洲產品採購中心,放在台灣。

 法人認為,在此大單的挹注下,雷虎生技今年營收目標,可上看1.8億至2億元,在營收放大之後,今年營運可望轉虧為盈,全年度獲利目標上看3、4,000萬元,明年營收還可倍數成長,有機會上看6億元。
 樓主| 發表於 2013-6-24 05:16: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3-6-24 05:26 編輯

轉貼2013年6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太醫攻全球 「創新能量」爆發

【經濟日報╱記者 黃文奇】

太平洋醫材是國內醫療耗材龍頭,在台灣成長、茁壯,由現任董事長暨總經理鍾仁自1977年起創辦至今,今年正式邁入第37年。鍾仁擘劃公司經營以「十年」為一個階段,從2010年起的「這個十年」,要轉型為最具創新能量的醫療耗材公司。
太醫從1977年成立時股本100萬元,目前已成長到6.6億元,公司規模增加660倍,而營收也從最初的數百萬元,到了去年的14.38億元。

太醫產品不僅在台灣是市占龍頭,近年更跨出台灣市場,揮軍歐美、大陸、中東、日本,並積極切入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但對董事長鍾仁來說,這37年的奮鬥,一點都不輕鬆。

鍾仁大學畢業後進民航局上班後,在服務的單位再飛安單位負責總務採購。

當時,老蔣(中正)總統有一部專用的救護車,平時由空軍總部(松山機場)保管,車上的救護器材中,缺一個「氣胸引流瓶」,但當時台灣並未製造,僅有德國生產。

鍾仁說,他詢問該「氣胸引流瓶」報價,「一支陽春玻璃瓶子竟要價台幣上萬元」,他認為,自己做只要200元就有了,就此隱約嗅到一股商機。機緣巧合,在民航局服務七年後,國際機場要南遷桃園,他也藉機轉換跑道,在醫材的領域起飛,就在1977年創辦太醫。

「太醫做客戶想要的,做別人做不到的」,靠著不斷開發、創新,太醫目前的產品品項已經超過800種,還不斷在推陳出新;鍾仁說,太醫不做「me too」的產品,要就要最新、最好的。

外型、談吐都像是書生、學者,鍾仁對產品研發有「創新」的理念,當初創辦公司也是這樣一股想法,「不願一輩子平凡、平淡」。

草創之初,太醫落腳在台北市公館溫州街附近,名稱叫做「太平洋儀器」。

鍾仁兩位朋友一起創業,募集了五個股東,從消毒袋做起。那時鍾仁勤跑醫院,常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醫院護士們一起「棉球」,這是一種給外科手術用的棉球,每天消耗量很大,卻必須手工製作,製程簡單卻費人力卻、沒效率,鍾仁看在眼裡,也看到了商機。

鍾仁心想,既然女生保養皮膚用的「化妝棉」可以用機器製作,棉球應當也可以,於是就和當時的股東湊錢買機器,從此開啟太醫「起家」的契機。

他回憶,當時護士一天可以做5,000顆棉球,但是用機器做只要1分鐘就可以打2,000顆;醫院若向他購買,還可省下一半的成本,皆大歡喜。

因此太醫在這個生意模式下,半年內就賺超過一個股本,不僅還清負債還有盈餘。

棉球生意成功後,鍾仁繼續開發棉棒、消毒瓶、紗布等產品,由於過去這些進階的醫療器材都必須進口,價昂、成本高,在太醫開始以平價供應這些耗材後,當時幾大醫院包括榮總、長庚、國泰等,都成為太醫的主要客戶。
鍾仁笑說,在切入耗材的前幾年,太醫在國內都沒有競爭對手,幾乎是獨占,業績呈現倍數成長。
但獨占生意終會被覬覦,1983年供給太醫上游材料的廠商,聞到了這個商機,又因為基礎醫療耗材的技術門檻低,切入很容易,逐漸出現瓜分市場的競爭者。因此鍾仁思考轉型,切入塑膠類醫材,跳入另一個高階領域。

1985年太醫因應客戶建多,建了銅鑼廠,投資5,000萬元。當時,衛生署開始介入管理醫療器材工廠,制定許多國際法規,譬如無塵室必須距離馬路20公尺以上,附近不得有污染工廠等,鍾仁在幾經尋覓後,才找到銅鑼工業園區1,600坪的地方,建起生產基地。

穩健布局 供貨能力出色

太醫創立十周年的時候,1986年國內醫療耗材市場逐漸呈現飽和,鍾仁開始思考跨入外銷領域,甚至希望全面轉型做外銷。

新廠完工後約兩年,1987年太醫繼續開拓新產品領域,建銅鑼二廠,切入設備領域,開始做「醫療氣體管路設備」。

依鍾仁的說法是,把原本進口的變成「台灣」的,滿足客戶需求。在幾年的經營、轉型與成長後,太醫逐漸成為國內最大的醫療耗材廠。

多年成長,太醫卻在正要準備上櫃的2001年,發生一件對公司打擊的事件:高雄專做外銷耗材用的廠發生火災,造成公司「重大損失」。這次的意外,讓太醫外銷生產線全部暫停,正在準備的上櫃事宜,也因此喊停,一把火炬燒傷了營運,太醫僅一息尚存。

一把火燒出傷痕也燒出業績,那年鍾仁延攬了現在的執行副總李家茂進入經營團隊隊,雖然在那之後不到半年就遭遇火災事件,但從此以後太醫也進入另一個里程碑。

2003年起遇上SARS事件,對一般公司而言或許是天降災禍,但是對太醫這樣的醫療耗材公司來說,卻是另一個轉機,公司明星產品「密閉式抽痰管」也在當時異軍突起。

李家茂回憶,當時公司在「國難當頭」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想到要賺錢,只要醫院有緊急需求,二話不說立刻先送到應急再說,也從此和醫院建立了革命般的信任感。

太醫和台灣一起成長,那時「密閉式抽痰管」賣的很好,開始逐漸成為主力產品,鍾仁、李家茂說起這段往事的共同印象是「醫院24小時拉貨」,緊急電話不斷。

一次,嘉義長庚緊急向太醫調十條小孩子用的密閉式抽痰管,太醫知道必然有孩子受到感染、危在旦夕,因此立馬派人送到,從此供貨能力受到肯定。

或許是天公疼好人,也是集中管理有成,太醫在2003年營收正式突破4億元,那年8月底,在延遲了兩年後,終於重新遞件申請上櫃。

沒多久好消息就來了,2004年太醫雙喜臨門,年營收突破6億元,也正式完成上櫃;跨入2006年,太醫銅鑼本廠繼續擴產完成,鍾仁回憶,幾乎在後來每一年,營收都有兩位數成長,到了2009年正式突破11億元,那年公司也開始建銅鑼一廠,繼續擴大營運布局。

隔年,銅鑼一廠完工,太醫思考這個階段起的十年布局,近年,太醫的十年布局都按部就班,去年營收已經超越14億元,但對太醫而言,十年是一個階段,但是繼續創新才是最終的目標。

董事長鍾仁談願景
雙「新」搶市 代工品牌都做

太平洋醫材董事長暨總經理鍾仁表示,太醫三年內將繼續開拓美國、新興市場,並規劃在2020年以前,營收要突破50億元大關;明年初公司將投資4億元另建耗材廠,以因應產能需求。以下為鍾仁專訪紀要:

問:太醫目前市場布局概況?

答:目前台灣市場已經飽和,因此國際市場才是重點,國際市場又以美國、新興市場為主要開拓對象。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國家醫療需求逐漸成長,這是世界趨勢,但已開發國家其實也還有很大的空間,譬如太醫在美國的銷售額僅占營業的8%,但美國醫療耗材需求卻占了全球需求量的四成以上,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

問:太醫三年內的經營策略?

答:太醫在未來的三年內,製造策略就是要發展「新產品、新製程」,市場策略分為代工和自有品牌。

新產品不用說,每年一定都至少要推出20種以上的新產品,以抵抗市場對醫療耗材的淘汰率,不是每樣產品都會成功,但是唯有創新才有機會。另外,新製程當然就是完全的自動化機制、提昇量產能力,只要做到這兩項,毛利率、競爭力都會大舉提昇。

市場策略方面,成熟市場如美國市場相對單純,因為他是成熟市場,代工才是王道,透過醫療展覽讓自己曝光,打進當地的供應鏈;另外新興市場譬如大陸,我們就是發展自有品牌並尋求代理商合作銷售。

問:太醫遠程目標為何?

答:從銅鑼三廠在2010年落成後,公司就定下2020年內希望做到營收50億元的大目標。太醫在2009年營收突破10億元,用產能和製程來估計,加上規劃的創新、市場開拓等計畫,2020年要達到50億元營收應該不是太難。

問:短期內有哪些投資計畫?

答:明年初太醫將再投資一個新廠,主要生產耗材產品,金額約4億元,其中包括斥資約1億元建構「物流中心」,最快後年即可投產。展望今年,所有廠房的產能利用率將到八成,明年就會到九成,換言之若明年不建新廠,後年公司就會面臨無廠可用的窘境。



全文網址: 太醫攻全球 「創新能量」爆發 | 產業綜合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982586.shtml#ixzz2X4nLGzGe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3-6-28 05:30: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6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合世 下半年營運回穩

【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合世(1781)昨(27)日進行董事長改選,由楊國和連任,今年雖受回收事件影響,但下半年起營運將陸續回穩,第四季訂單可望回到首季水位。

法人分析,合世第2季微霧化器因產品瑕疵影響而暫停出貨,但公司決斷明快、態度負責,且在回收商品損失逐季提列下,對公司營運影響甚小,換言之本季將利空出盡,下季起將逐季上升。合世昨日股價收47元,上漲0.7元。

合世今年首季稅後純益約5,4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22元,連二季創下公司上櫃後獲利新高紀錄;展望本季,由於霧化器檢整暫停出貨影響,獲利成長動能遜於首季。

合世利空事件將在下半年事情應該會逐漸落幕,營運動能將在第3季回溫,訂單漸次回籠,第4季在大客戶繼續下單情況下,訂單量將回到首季水位。



全文網址: 合世 下半年營運回穩 | 上市公司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4/7992343.shtml#ixzz2XSF51Xhk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3-6-29 04:57: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6月29日《先探投資週刊》1732期,供同學參考
醫材業拉大獲利空間

【文.江文勝;先探周刊授權刊載】
戰略性金屬報價走跌,使得人工關節、微創手術用等醫材原料成本下跌,鐿鈦、聯合骨科等終端產品成長動能明確,更將拉大獲利空間。


國際原物料全面走空,包括鐵礦、鐵礦砂、非鐵金屬(鎳、錫、銅、鉛、鋅)、貴重金屬(黃金、白銀、鈀金)等,甚至連戰略性金屬(鈦、鉻、鉬、錳、銦、銻)等近二年跌幅也都介於三○~五○%不等。

聯合、鐿鈦受惠原料走跌

不少戰略性金屬像鈦、鉻、鉬等普遍用於醫療器材如人工關節等的製造上,隨著鈦、鉻、鉬報價走跌,不少醫材廠受惠於產品需求端成長,公司營收維持成長態勢,另一方面,因原料走跌成本壓低,獲利空間也跟著拉升。

像鈦的報價從二○一一年高點每英磅二.七八美元跌到近期新低一.五美元,跌了四六%;鉻的報價亦從二○一一年高點每噸一三一二五美元跌到近期新低八七○○美元,跌幅亦有三九%;鉬的報價也是從二○一一年高點每英磅十七.七美元,跌到近期低點十.七五五美元,跌幅三九%。

合金鋼中比較常見的成分有鎳、鉻、鉬、錳、鎢、鈷、釩、鈦、矽、硫、磷、鋁、銅等,這些戰略性金屬一跌,合金鋼的價值也走低。鈦合金因具有低密度、高強度等特性,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在航太、生醫,甚至NB、DSC、手機等外殼,及汽機車、自行車等零件方面重要使用的材料,下游應用產業只要需求端成長,像全球車市、醫材等,相關業者即可望同步受惠營收成長及成本壓縮、利潤擴大。

像聯合骨科主要生產人工膝、髖關節,主要原料有鈦合金、鈷、鉻、鉬合金等,原料成本占總成本約三○~三五%,鈦、鈷、鉻、鉬等戰略金屬報價走跌,有利原料成本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高雄南科二期工程的擴建,第一期工程是技轉金屬中心的自製金屬鍛造及鈦合金技術為主,第二期工程則鎖定鑄造製程。聯合骨科以往鍛造及鑄造製程多採外購,在南科廠開始營運後,可望逐步收回自製,預期二期工程機器設備到位後,今年下半年所有製程將可一條龍廠內生產,成為亞洲唯一具備上下游整合能力的人工關節廠,除有助競爭力提升外,長期毛利率也有受惠機會。

除了成本端受惠鈦、鈷、鉻、鉬等價格走跌之外,人工膝、髖關節屬於人口老化替換商品,隨著人口老化比例增加,聯合骨科的產品終端市場更不受景氣影響呈穩定成長態勢。雙重利基下,有利長期業績發展。

另一個明顯受惠者為以螺絲螺帽起家,並成功轉型微創醫材廠的鐿鈦,目前營運產品中,醫療器材用金屬零件約占五~六成、精密扣件約三成、微波開關約一○%,產品主要外銷至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占九成以上。其中,醫療器材用之金屬零件包括開腹式及微創手術零件(直線型切刀、微創手術打洞刀具)、開腹手術器械零件(釘針彈片、縫合器底座、拔釘器、切刀吻合器),以及止血夾、脊椎釘、骨釘、骨板等。

鐿鈦的金屬零件產品中,金屬原料成本占總成本比重亦不低,二○一一下半年金屬原物料價格來到相對高檔,也影響鐿鈦的毛利變化,二○一一年第四季單季毛利率降至二五.六%的波段低點,一二年開始隨著金屬原料價格走跌而下,鐿鈦的毛利率也開始落底回升;到今年第一季,金屬價格跌落近二年新低,鐿鈦單季毛利率拉升至三六.七%。在金屬原料價格處於相對低檔或甚至持續走跌下,將有利於鐿鈦壓低成本、擴大獲利空間。

而這僅是在材料成本端的利多,事實上,在鐿鈦產品終端需求成長力道亦不弱,由於微創手術具備傷口小、可降低感染風險、復原速度快等優點,使微創產業發展儼然已成為全球政府生技醫療產業推動政策的趨勢。

根據研調公司MarketsandMarkets預估,在二○一一至一五年間,全球微創醫材市場都將以年複合成長率九.八%的速度成長;一三年全球微創醫材市場產值將超過七○○億美元,到了一五年更將上看九○八.七億美元。

展望今年,大客戶嬌生追加訂單,鐿鈦五月營收已是今年新高,累計今年前五月EPS已達二.六元,全年EPS可望創下歷史新高挑戰七元,較去年EPS四.三六元大幅成長六成。(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32期



全文網址: udn研究報告 - 股市 - 專家評論 - <font color=red>先探/</font>醫材業拉大獲利空間 http://money.udn.com/report/stor ... 92733#ixzz2XXwvCopf
Power By udn.com
 樓主| 發表於 2013-6-29 20:26: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6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杏昌 法人估營收拚年增12%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杏昌生技(1788)今年火力全開,挾著與轉投資事業的資源整合效益發揮下,不僅產品線已延伸至呼吸、睡眠治療等新產品,洗腎與骨材的醫療零組件亦切入美國品牌大廠供應鏈,法人推估該公司今年營收有力拚25億元實力,年成長率12%,而獲利成長幅度則優於營收。

 今年首季每股稅盈餘以1.85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的杏昌,昨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黃日華表示,醫療產業和景氣關連性不大,好壞都要賺錢,由於產品組合與管理得宜,今年獲利成長將超越營收成長。

 轉投資事業已開始展露頭角的杏昌,今年除營運將大放異彩,產品也由原本血液透析、牙科,延伸至呼吸、睡眠治療和骨材等零組件。
 樓主| 發表於 2013-7-1 06:24: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7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雃博、柏登 成多頭嬌點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新版證所稅過關,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簡稱生技條例)適用二類醫材也力拚8月底三讀通過下,激勵醫材股將成生醫類股多頭主流,精華(1565)、鐿鈦(4163)、雃博(4107)、柏登(4177)將成領頭羊。

 被視為是啟動生技產業最大能量的生技條例,是去年8月31日,由當時行政院院長陳冲、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共同背書33項生醫產業政策3年內完全執行的其中一項,其中二類醫材的適用被列為是1年內要實現的政策。

 眼見期限來臨,加年度大戲「台灣生技月」預計7月17日至21日登場,政策偏多,吸引市場主力實戶歸隊,也讓生醫類股將重作馮婦,扮演盤面主流。

 就基本面分析,原本獲利就相當穩定的醫材股近期利多不斷,獲利王精華受惠訂單把握度高,今年將斥資4.65億元,一舉擴增14條生產線,預計年底即可加入量產。

 相較於該公司過去每年約擴建4~6條產線,此次一口氣將3年內產能備足,也讓該公司將續保強勁成長動能,法人推估精華今年每股稅後盈餘有挑戰30元機會。

 另外,聿新和柏登生醫都成功打進清真市場。柏登的膠原蛋白基質眼組織修復醫材,獲沙烏地阿拉伯衛生部要求logo印在產品的包裝盒上,而全面使用在公立醫院,首批2千個產品預計6、7 月間出貨。

 法人表示,由於國內二類醫材約占全部業者的49%,生技條例8月底前適用範圍可望正式立法通過放寬至需要臨床、侵入性、高附加價值的二類醫材,也讓血糖機、骨材、骨填充材料、導管、隱形眼鏡等都有機會受惠,被視為是產業的大利多。
 樓主| 發表於 2013-7-4 11: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3年7月4日精實新聞,供同學參考

承業醫籌資案申報生效;今年獲利拼逐季走揚

精實新聞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承業醫(4164)CB與現增合計20億元籌資案,正式申報生效,根據規劃,CB將於本月底完成,現增則將在9、10月跟進,其中CB用途為償還公司長期借款,現增則將為長期質子治療的佈局使用。法人看好,該公司首季營運已見低點,第二季隨去年新裝設租賃機台的利用率逐月上揚,毛利率將有顯著回升,今年獲利將呈逐季走揚。
承業醫先前通過將辦理CB及現增籌資,金額各10億元,昨日已正式申報生效,根據該公司規劃,CB用途為償還長期借款,已取得更有利的資金成本;現增主要用於質子治療的長期佈局。
而承業醫首季因某醫院客戶更改放射腫瘤硬體設計,拖累1台賣斷的直線加速器致毛利挹注驟降,且去年新裝機的12台租賃機台,尚未達收支平衡水準,導致首季每股僅小賺0.04元,單季毛利率也跌破20%,股價隨之出現一波不小的修正。

不過,法人評估,隨首季一次性的因素解除,加上去年新裝設的租賃機台,5、6月使用人次已有上揚,第二季整體毛利率可望顯著回升至三成以上,單季獲利也將自首季的低點走揚。
展望下半年,法人認為,按照往例,承業醫的全年營收都有機會逐季走揚,不過以今年來看,台灣放射腫瘤機台部分,受限於部分醫院年度招標進度落後,全年訂單量可能較常態需求下滑。至於大陸部分,考量新任政府政策下各院的採購策略,承業醫將不再僅限機台賣斷,將採賣斷與租賃搭配的模式登陸,下半年預期將有實質營收入帳。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 ... a7fe0#ixzz2Y2kEXArL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