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查看: 3627|回復: 9

美國『 二房風暴 』相關報告與報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7-16 15:50: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壹、Fannie Mae(房利美)、Freddie Mac(房地美)背景說明及現況

一、該二家公司具特殊政策性任務,美國政府將全力支持
(一)由於Fannie Mae(房利美)及Freddie Mac(房地美)係依聯邦法律授權成立,且具有提供資金之政策性任務,市場將該二機構發行之債務證券視為相當於美國政府證券等級。
(二)美國監理機關採行之風險資本計算準則亦將該二機構發行之債券及MBSs歸類為「美國政府證券」。
(三)預估此二機構所購入房貸債權約占全美房貸總餘額12兆美元之80%以上,保證之房貸金額則達全美房貸總餘額之50%。
(四)由於該二機構發行房貸擔保證券化商品及債務證券並售予全球各地之投資人,美國政府為維護金融穩定,已積極採取具體措施。


二、美國政府截至7月13日之具體措施
(一)財政部決定研擬一個「三部分計劃」(three-part plan)並將儘快推行,其主要內容如下:
1.為支援該二機構之流動性,財政部將增加對其之融資額度(國會將可能要求對該二機構提供3,000億美元之融資額度)
2.必要時得購入該二機構之股權;
3.為避免金融體系遭受系統性風險,將透過立法對該等機構之資本水準與審慎監理等加強規範,並將由Fed擔任諮詢機關以提供相關建議。
(二)Fed將提供融資,確保該二機構於金融市場信用緊縮時期,仍能有效提供房貸市場所需資金。
(三)SEC將立即針對證券市場中惡意散佈不實訊息以操縱股價之行為展開調查。

三、Freddie Mac於7月14日以公開標售方式(Bills Securities Auction)短期債券合計30億美元,開標結果顯示投資人仍積極認購該公司所發行之債券,且得標利率仍低於貨幣市場一般利率水準。

四、該二機構之房貸證券化商品與次級房貸不同,該二機構債信評等屬於AAA,僅次於美國政府公債,且並未被調降,目前市場波動主要反應在其股價。

貳、國內金融機構現況及影響
截至7月14日,本會所瞭解國內各金融業者持有之狀況,國內業者持有該二機構股票部位甚小,約占投資總額千分之一,國內主要持有商品為證券化商品,目前初估損失相當有限;債券持有部位亦甚小,損失有限。

一、保險業者投資部位為新臺幣5386.22億元,主要為MBS部分,且大多數為持有到期,目前認列跌價損失的可能性甚小。
二、國內投信基金持有部位以MBS為主,預估損失約新臺幣24萬元。
三、本國銀行投資該二家公司發行相關金融商品之投資部位餘額約794億元,主要為MBS,並多持至到期日,且各銀行投資標的相當分散,銀行預估損失甚小。
(資料提供: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每日訊息97/07/15) 

 

關於二房風暴的討論,可參見這個主題.....二房風暴(房地美與房利美)是新一波空頭開始還是結束?

 

以下附件為各內資與外資券商所提供的關於二房風暴(Fannie Mae與Freddie Mac)的研究報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申請入學

x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08-7-16 16:00:40 | 顯示全部樓層

IBTS-房地美與房利美事件評析

IBTS評估,由於房地美與房利美兩大房貸業者在美國政府已出面進行紓困與提供擔保的作為下,將可望使其繼續順利營運,避免了因這兩家房貸業者的困境使得美國金融業陷入更進一步的風險之中。不過由於美國房地產業持續的不景氣,未來美國整體金融業仍將會承受來自房地產不景氣所帶來的壓力。
IBTS認為目前美國兩大房貸機構信用危機事件雖對金融業者實質的損失有限,但將造成市場信心面的不足,讓原本金融股已處於資產品質恐將惡化的疑慮及央行升息對銀行業短期淨利差恐將壓縮的情況下,增添另一筆悲觀氣氛,IBTS目前維持金融股區間操作的投資建議。

[ 本帖最後由 zakk 於 2008-7-16 16:02 編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申請入學

x
發表於 2008-7-21 22:37:13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兩家半官方性質的房貸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上周驚傳破產危機,次貸風暴再度重創全球金融市場,遠在亞洲的台灣也感受到這一波震憾。瑞信證券亞洲總體經濟學家陶冬認為,台灣雖然受到次貸的直接衝擊有限,不過,高度仰賴出口貿易,下半年整體經濟狀況將比上半年還虛弱。由於美國房價還沒有跌乾淨,因此也無法確切指出,現在就是市場的谷底。以下的專訪紀要:

 

問:為何美國房貸問題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陶:次貸危機是一個大的經濟事件,有不同的炸彈引爆出來,爆完之後,階段性平息,之後又會有新的事件爆發出來。從去年的流動性問題,到對沖基金降低槓桿比率,現在進入第三階段,與次貸案件相關連的金融機構,問題陸續浮上檯面,加州地區上周已有一家房貸公司宣布倒閉。

 

相較於以往的其他經濟危機,次貸有三個不同的特徵:一是金融市場本身就是震央,爆發性、傳染性和不確定性相當罕見;二是資本市場全球化和衍生性商品出現,使得次貸的影響層面跨越不同的金融資產類別和國家;三是至少需要6000 億美元彌補這個傷口,金額前所未見。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對經濟的衝擊,時間相當長,甚至有復發的可能。

 

問:美國政府發出禁止放空的命令,對於挽救危機有幫助嗎?

陶:這對於舒緩投資人情緒的幫助較大,但是不是能夠完全解決房貸公司的危機,應該無影響。誠如索羅斯(Soros)所言,這次是房貸公司的破產危機,而不是如第一階段的流動性問題。

美國的房貸市場規模達12兆美元,房利美和房地美擁有或擔保的部位,就佔了5兆美元的負債。美國房價一旦大跌,兩家公司將會瀕臨「技術性破產」。金融市場和美國房市都會受到打擊,不僅直接損失超過次貸危機,之後引發美元暴跌、金融恐慌的間接損失,難以估計。

 

問:怎麼看台灣下半年的經濟景氣?

陶:亞洲的金融機構購買次貸商品,包括「二房」的股票,其實不多,而是買了不少的債券。債券和股票的特性不同,因此受到的影響應當不大,而是股票市場的衝擊較明顯。台灣經濟因為內需不足,對於出口貿易的依賴程度高,如果美國經濟和消費因為房貸危機趨於緊縮,大家也不會太好過。整體來講,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更弱,出口進一步萎縮。

美國的房價還沒有跌乾淨,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的金融炸彈,會不會把股市打到上一個谷底之下?目前難以明確指出,現在就是市場的谷底。

發表於 2008-7-22 13:38:01 | 顯示全部樓層

FDIC在次貸危機中的不光彩角色

美國聯邦政府官員認為﹐放貸機構需要承擔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主要責任﹐因為正是他們不計後果地面向無力還貸的客戶發放了太多高成本住房貸款。


但一份向聯邦法院遞交的政府文件顯示﹐美國政府本身也是一個高息次級抵押貸款的放貸人﹐其中有些貸款甚至可被划歸為掠奪性貸款。

這個至今仍困擾銀行監管部門的反常局面應追溯到2001年聯邦官員接管Superior Bank FSB之時。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簡稱FDIC)當時沒有按照處理破產銀行的慣例立即關閉或出售這家位於伊利諾伊州的全美抵押貸款放貸商﹔而是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一邊尋找買家﹐一邊繼續該行的次貸發放業務。據聯邦政府提供的抵押貸款數據顯示﹐在日常運營由FDIC人員監管的那段時間里﹐Superior又發放了6,700多筆新的次級抵押貸款﹐總額超過5.5億美元。

FDIC隨後將大部分貸款出售給了另一家銀行。據一位政府聘用專家所撰寫的書面報告﹐在上述貸款中同樣存在監管部門已在該行業中發現的通病﹕貸款人不符合條件、誇大估值以及貸款人收入證明不實等。報告表示﹐其中許多貸款從一開始就絕不應該發放。

據貸款數據顯示﹐Superior在FDIC監管下發放的次級抵押貸款中﹐一些貸款最初利率甚至超過了12%﹔數百名貸款人最終喪失了贖回權﹐並失去了房產。

 

銀行監管部門目前正忙於應對新一輪次貸風波﹐身陷其中的基本上都是那些信用紀錄不佳的貸款者。專營高風險貸款的大型放貸商IndyMac Bank本月申請破產保護﹐FDIC隨後接管了該銀行。FDIC計劃像處理Superior那樣讓IndyMac繼續運營﹐但不打算發放新的抵押貸款。

在FDIC接管Superior的時候﹐次級抵押貸款行業中的問題還沒有演變成後來的全國性災難。但當時就有一些貸款專家指出了行業運營慣例中存在的問題﹐並就不斷上升的違約率提出了警告。由於已有批評者指責監管部門在面臨警告信號時反應遲緩﹐FDIC在Superior問題上的處理可能會給自己招來更多責難。

FDIC是美國主要銀行監管部門之一﹐該機構管理著一個規模龐大的保險基金﹐在銀行破產時為客戶提供賠償。該機構還負責那些已為政府所接管的銀行。FDIC在過去數年中接掌了幾百家破產銀行﹐而且它在完成此項棘手的工作時總體表現還算不錯。

不過﹐Superior卻可能令FDIC付出不菲的代價。總部位於得克薩斯州的Beal Bank SSB購買了Superior的貸款投資組合﹐其中約半數貸款都是在FDIC監管下發放的。目前Beal Bank正向美國華盛頓地區法院起訴FDIC。訟狀稱許多貸款在發放時即存在違規之處﹐而且問題數不胜數。

Beal Bank上月向法院提交了自己所掌握的一份FDIC內部法律評估文件。該文件承認﹐投資組合貸款中存在多如牛毛的評估缺陷﹐一小部分貸款似乎從最初就帶有欺騙性。這份沒有落款日期的26頁評估文件指出﹐從法律角度來看﹐FDIC處境不佳﹐暗示該機構可能因此背負高達7,000萬美元的債務。另據一位已經離職的FDIC官員估計﹐這一問題的和解費可能不到上述金額的三分之一。

FDIC在近期一份法庭文件中預計﹐其出售給Beal的5,315筆貸款中有大約1,500筆已屬違約或不良貸款。FDIC另行回購了247起抵押貸款﹐其中大多數是因為違反了聯邦反掠奪性貸款法的規定﹔該法律旨在保護貸款人免受不合理高費用或欺騙性操作的侵害。Beal Bank在提交給法院的文件中表示﹐已回購貸款中有73筆是在FDIC接管Superior期間發放的。

FDIC發言人安德魯•格瑞(Andrew Gray)在聲明中指出﹐該機構已準備好立即與Beal進行合作﹐解決其接管Superior期間發放的其他任何有違消費者保護法或不符合其自身次貸規定的抵押貸款。就FDIC已經承認的掠奪性貸款而言﹐格瑞表示該機構已經為相關貸款人提供了補償﹐並指示自己的簽約金融服務商避免行使止贖權。

格瑞補充道﹐FDIC仍然深切關注消費者保護問題。儘管這些放貸標準寬鬆的貸款在那個時期司空見慣﹐但時間和經驗已經表明這麼做並不總是能夠保護貸款人的長期利益。

與此同時﹐從FDIC手中買入了另一部分Superior次級抵押貸款投資組合、並將其打包轉賣給投資者的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現在也因為這個問題面臨了麻煩。根據提供給投資者的數據﹐截至4月份﹐3,964起貸款中有511起貸款給投資者帶來了通常發生於止贖後的已實現損失。數據還顯示﹐這些貸款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在FDIC接管Superior後發放的。今年5月與6月﹐兩家評級機構下調了部分相關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評級﹐其中一家機構稱評級下調應歸咎於大量的嚴重違約貸款以及其他問題。美國銀行一位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發表於 2008-7-23 22:53:34 | 顯示全部樓層

淺談美國二房危機

淺談美國二房危機

這兩天市場很關切的二房問題,附檔是同業的做的報告,給各位好夥伴做參考,此篇報告大至上的結論為二房問題不需過度恐慌
 
此外我們參考央行總裁彭淮南的看法,這兩家公司是美國專業房貸機構,只受理金額41.7萬美元以下優質房貸,且公司董事會成員一半以上是由美國總統指派,性質類似「準政府機構」,發行的債券評等更僅次於美國國庫券,不能把兩家公司股價下跌和「次貸風暴」畫上等號。國內金融機構投資「二房」商品和購買次貸相! 關商品不同,且美國政府全力挹注「二房」流動性,相信金融機構投資相關債券不會產生損失,部分機構把投資「二房」商品和次貸風暴畫等號,「這樣的說法沒有常識,且不負責任」。(見經濟日報2007/07/15 A1)
 
另外美國政府也提出四大策略,來面對這個問題
! 1.美國財政部給予22.5億美元的緊急信用額度
2.Fed開放貼現窗口,兩業者可直接向Fed借款
3.美國財政部將視情況收購兩業者股票
4.美財政部長寶森(Henry Paulson),建議聯準會對兩業者的資本健全監管,扮演諮詢角色
 
以市場狀況來說房地美(Freddie Mac)14日標售30億美元債權,認購情況良好,也再度顯示這兩間公司的商品流動性還算穩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申請入學

x
發表於 2008-7-23 23:02:39 | 顯示全部樓層

只要「二房」不倒或信評不大幅調降

訊息:二房風暴掐住金融業咽喉

 

金管會統計至7/14止,台灣金融業共計持有房利美及房地美相關商品達6,162億元台幣,其中8%為債券、0.15%為股票,其於為MBS。目前只有股票部位損失4.8億元,其於債券、MBS都沒有跌價之問題,因此尚無任何損失

 

結論:由於「二房」為美國國會「特許」成立之上市公司,市場將此二機構發行之債務證券視為「相當於」美國政府證券等級,且美國監理機關將兩機構發行之債券及MBS歸類為「美國政府證券」,因此,此二機構債信評等屬AAA等級,僅次於美國政府公債,加上「二房」融資及擔保規模總計高達5.2兆美元,約佔美國房貸總規模之四成,一旦倒閉牽連甚廣。兆豐國際認為「二房」不會倒,美國政府亦不允許其倒閉,只要「二房」不倒,台灣金融機構投資之相關債權就沒有損失的疑慮。金融股因負面消息而重挫,一旦釐清後,兆豐國際認為金融股股價將有反彈空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申請入學

x
發表於 2008-7-27 01:29:15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房市立法即將迎來重大變革

一個直指美國住房市場深處、且同時涵蓋範圍甚廣的立法提案即將獲批成為法律條文﹐這可能會是聯邦政府為穩定抵押貸款及金融市場所付出的最為龐大的努力。

七個月前該提案剛剛醞釀時﹐其目的不過是適當地幫一下那些身處困境的房主們﹔而今它也許將觸及形形色色的借款人、放貸商以及投資者﹐從科羅拉多州面臨失去房產贖回權的屋主、到加利福尼亞的社區銀行、再到華爾街投行﹐無所不包。

該法案還可能令美國政府面臨巨額開銷﹐因其需要向麻煩纏身的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Fannie Mae, 簡稱﹕房利美)以及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 簡稱﹕房地美)投資數十億美元﹐還要為至多3,0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再融資提供保險。如果該提案通過﹐那麼國會需要把國債上限從9.8萬億美元提高到10.6萬億美元﹐同時還會給房利美與房地美指派一個新的、更強硬的監管者。

為了幫助消費者﹐國會將推行若干減稅措施、激勵政策以及再融資選擇﹔它們當中有許多都是首次推出﹐具體成效尚且不得而知。該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由政府為捉襟見肘的房主提供至多3,000億美元的新貸款保險。它見效與否取決於放貸機構是否自願承擔損失並沖銷由問題貸款所帶來的虧損。

金融服務業行業團體Financial Services Roundtable的首席遊說官斯科特•泰爾博特(Scott Talbott)表示﹐該計劃能不能在整體上獲得成功取決於每家銀行自己的境況及其自有抵押貸款資產的相對優劣。
美國眾議院週三以272票對152票的絕對優勢通過了該法案。當日早間﹐白宮放棄了長期以來威脅要對該法案行使否決權的態度。預計參議院將在本週晚些時候對此進行表決﹐而且其通過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之百。預計布什將很快簽署該法案﹐不過不會有太多的宣傳﹐也不會有簽字儀式。

抵押貸款銀家行協會(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的法律事務副總裁弗蘭克斯•克雷頓(Francis Creighton)表示﹐我們認為這是近二、三十年里最重要的房產市場立法。

最初該提案意在幫助約50萬名房主免遭房屋止贖。去年聖誕節假期過後﹐相關立法努力就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此後﹐包括貝爾斯登(Bear Stearns Cos.)、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以及IndyMac Bancorp在內的數家美國極具影響力的大型金融機構要麼破產、要麼淪落到了將自己賤賣的地步。

為了通過一部適當的法律來應對當前困局﹐國會以及布什政府倉促上陣﹐結果隨著形勢的每況愈下﹐該法案所轄範圍越來越廣﹐直至最終出爐了針對房利美與房地美的救助方案。該法案臨時將兩家公司在財政部的潛在信用額度從目前的22.5億美元提高至上不封頂。它還將允許政府加強對房利美、房地美以及12家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的監管力度──十多年以來﹐批評人士一直主張應該這麼做。

週三早間﹐白宮宣佈將放棄對上述法案行使否決權﹐因為其中“部分條款對維護國家的住房市場、金融系統乃至整體經濟的穩定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頒佈刻不容緩”﹐特別是在考慮到要為房利美與房地美這兩家公司提供支持的情況下。
這部法案在過去幾個月裡經過了多次反復﹐無數次都似乎走到了生死邊緣。該提案一直為部分保守人士所不容﹐他們認為這是在救贖那些放貸商和不負責人的買房者。

然而批評人士總是少數派﹐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國會正在盡力解決的這件事確實事關重大。

對房利美以及房地美的救助或許是該法案中最關鍵的部分。這兩家公司﹐再加上聯邦住房管理局(FHA)現在已經成為了住房抵押貸款或保險的最主要來源﹐因為華爾街以及其他投資者基本上都已對該項業務退避三舍。

業內刊物《抵押金融內情》(Inside Mortgage Finance)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約90%的住房抵押貸款都是由上述三家機構發放的﹐這一比例遠遠高於去年同期的49%﹐也創下了至少50年來的最高水平。房利美與房地美買入放貸機構發放的住房貸款﹐將其打包為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並將其中大部分出售給投資者。FHA則充當了一個保險商的角色﹐保證放貸機構以及貸款投資者避免因房貸違約而蒙受損失。

聯邦支持

這項法案給兩家公司提供了聯邦層面的支持﹐因為人們普遍擔心這兩家公司可能會撐不下去﹐倘若真的走到那一步﹐不僅美國的住房市場會受到重創﹐其他金融機構也將跟著受纍。下至小型社區銀行、上至外國央行都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債券。

紐約諮詢公司MFR Inc.美國經濟學家尤沙•夏皮羅(Joshua Shapiro)表示﹕政府不得不站在背後給房利美和房地美撐腰。要是政府以前說過“從來就沒人能拍著胸脯擔保﹐你們還是怪自己運氣不好”之類的話﹐那麼住房市場可能早就崩潰了。

該法案還有可能針對這兩家公司創建出一個權力更大的監管機構﹐從前兩家公司的“頂頭上司”一直被指對它們疏於監管。
對房主們來說﹐最大的刺激措施是讓FHA對一項針對還貸困難者最多3,000億美元的再融資計劃提供支持。根據這項計劃﹐持有按揭的放款銀行或投資者將接受對原來的貸款價值至少15%的沖銷。這樣﹐新按揭將獲得聯邦政府的資金支持。

但放款銀行不會被強制要求參與該計劃﹐並且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如果繼續行使止贖權或向借款人推出其他一些促進還款的措施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效果。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最近估計﹐該計劃能幫助50萬借款人為總額850億美元的貸款進行再融資。

研究住房問題的經濟學家托馬斯•勞勒(Thomas Lawler)說﹐他預計該計劃僅能取得極其有限的成效。“在放貸機構為解決逾期貸款問題可能採取的種種做法中﹐這可能會是比較靠後的選擇﹐”他說。

放貸機構自己正在尋找各種不同的辦法﹐爭取把部分房產從止贖邊緣拉回來。經營遞送公司的塔米•泰勒(Tammy Taylor)說﹐不久前給她家放貸的匯豐銀行(HSBC)美國分行同意大幅度下調他們未來12個月的還款額﹐因此她和丈夫斯蒂文終於沒有把房產進行止贖拍賣。泰勒說﹐由於丈夫生病後暫時不能工作﹐他們倆在還貸上遇到了困難。匯豐一位發言人表示﹐該行不對個別客戶的事務發表評論。

稅收優惠

房產行業希望一項針對首次購房者的稅收照顧政策能刺激市場需求。相關抵稅金額最高可達7,500美元﹐它有點像一筆投資者需要在未來15年內償還的無息貸款。如果購房者以高於買入價出售房屋﹐但尚未將該抵稅金額盡數償付的話﹐那麼原房主仍需繼續繳納剩餘部分。

此前曾有部分業內人士一直呼籲政府應該像上世紀70年代住房市場蕭條時期那樣推出無需償還的稅收優惠政策。

全美住房建築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首席執行長傑里•霍華德(Jerry Howard)說﹕“倘若該顧政策能注明抵稅金額無需追繳則更為理想﹔不過﹐現在這樣一項優惠計劃也讓我們很高興﹐相信能給市場帶來推動”。

這項法案還將終止住宅建築商長期提供的一項優惠政策﹕對FHA支持的貸款提供首付幫助。從10月份開始﹐慈善基金將不得再向使用FHA貸款的人提供首付支持﹐根據一貫做法﹐首付時的優惠日後將由售出房產的建築商掏腰包補齊。

這種優惠讓許多人只需繳付小筆首付甚至不付首付就能買下一套住房﹐正是這種做法導致次貸市場問題泛濫成災。FHA表示﹐這種照顧致使那些享受聯邦保險的貸款違約率上升。

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發言人瑪麗•特魯伯(Mary Trupo)說﹐根據一項新增條目﹐在20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之間首次購房者將在2008年的退稅核算上享受扺稅優惠。“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積極舉措﹐將有助於鼓舞那些尚處觀望狀態的潛在購房者﹐”特魯伯說。

穆迪(Moody's)旗下Economy.com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則表示﹐該立法提案對住房市場不會產生任何神奇療效﹐而如果失敗將會帶來災難性後果。他依然認為從現在到明年4、5月份﹐全美房價將再下跌10%左右﹐隨後房價會觸底並逐步展開反彈。他預計2008-2009年期間將有125萬個美國家庭因為還貸問題失去住房。
發表於 2008-7-28 14:43:45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監管部門再關閉兩家全國性銀行

美國聯邦監管部門上週五晚間關閉了兩家全國性銀行﹐再顯信貸危機帶來的苦果。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將兩家銀行的存款全部轉入Mutual of Omaha Bank﹐從而保護了儲戶的利益。

 

美國財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下屬金融局(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已撤銷First National Bank of Nevada和First Heritage Bank的經營資格﹐這兩家銀行總部分別位於內華達州里諾和加利福尼亞州紐波特比奇。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被指定為兩家銀行的接管方。

這兩家銀行均為First National Bank Holding Co.旗下子業務。後者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上週五晚間表示﹐這兩家銀行破產可能導致該機構存款保險基金損失約8.62億美元。

 

 

銀行股柳暗花未明

 

金融類股剛剛有點起色﹐糟糕的現房銷售狀況又給它們當頭一棒。

上週開始出現喘息機會的金融類股週四突然再次窒息﹐凸顯出投資者對這一領域的信心十分薄弱。許多人都覺得對銀行業的資產狀況難以把握。

本週早些時候﹐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收購Countrywide Financial交易的細節浮出水面﹐可以給這一情況提供一個註解。該交易的數據顯示﹐銀行業可能還會出現巨額虧損。

如果是這樣的話﹐銀行貸款組合的實際價值就遠遠低於其設定價值﹐而應對潛在損失的準備金也不夠。如果銀行的資本狀況有誇大成份﹐許多公司可能會再次被迫籌資﹐進而導致股權稀釋。

看看Countrywide以及美國銀行對其衝銷的巨額資產。在本週早些時候發佈的第二季度業績中﹐美國銀行稱﹐6月30日Countrywide資產淨值僅為1億美元。

要知道﹐Countrywide截止6月底的資產為1720億美元。此外﹐美國銀行還為這家曾經的美國最大抵押貸款機構支付了41億美元。

Countrywide的資產淨值怎麼會只有1億美元﹖當一家金融公司被收購時﹐收購方會將其所有資產和負債按市價計算價值。銀行通常會按歷史成本持有很大一部分貸款﹐同時為可能的損失計提準備金。

除了大約50億美元的儲備金﹐Countrywide貸款組合折算市值之後縮水90億美元。這一結果加上其他一些沖銷項目使該公司的普通淨資產值從84億美元下降至1億美元。

 

CreditSights分析師大衛•亨德勒(David Hendler)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新的市價相當於該公司近1,000億美元貸款組合的15%。主要原因在於房屋淨值、選擇性可變利率抵押貸款和次級資產的市值偏低。

當然﹐這個比例是根據所有出售資產而做的即時估算。事實上﹐銀行會逐漸以收益抵銷信貸損失。而大多數大銀行都不會面臨市值嚴重縮水的情況。

然而﹐Countrywide貸款價值的縮水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其他銀行也以同樣的方式將自己的貸款組合按市價計算價值會如何﹖通常﹐銀行會計提相當於這類組合1.5%-3%的儲備金﹐但Countrywide的貸款市價表明﹐這個比例水平可能太低了。

對花旗集團(Citigroup)、摩根大通(J.P. Morgan)、富國銀行(Wells Fargo)、Wachovia、Washington Mutual和美國銀行適用5%的比例﹐這些銀行宣稱的帳面價值將減少10%-30%。這一比例已比較激進﹐但仍遠低於Countrywide的水平。將比例提高到7.5%﹐它們的帳面價值就會減少20%-50%。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銀行業分析師克雷格•埃姆里克(Craig Emrick)說﹐這就是這麼多銀行都以低於帳面價值的價格交易的原因。

這可以解釋7月初的時候為什麼投資者並不認為股價低得反常﹐也顯示出如果銀行虧損超出當前預期﹐市場可能再次從低點下跌。

諾基亞與高通交易推動樂觀情緒

諾基亞(Nokia)與高通公司(Qualcomm)之間就無線技術專利而進行的曠日持久的爭論得以解決﹐這對於急需協作但長久以來紛爭不斷的電信領域來說是個好消息。

該協議不僅能減少兩家公司未來的法律成本(預計每年4億美元)﹐還為它們在科技、移動電腦、手機或芯片方面展開進一步合作鋪平了道路。這對股東和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好事。

過去三年一直爭來斗去的兩家公司沒有透露週四協議的全部財務細節﹐但高通預計2009財年的每股收益將增加20-28美分。

但諾基亞估計﹐在當前市場上實行合作會有好處﹐因為這會加快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並刺激需求。該協議還讓諾基亞獲得了在其移動設備及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基礎設備上使用高通專利技術的特許權。與此同時﹐高通可將諾基亞的技術融入自己的芯片。

同樣與高通存在爭議的Broadcom、愛立信(Ericsson)和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一定會密切關注。諾基亞可能開創了一個先例﹐再次較競爭對手領先了一步。

發表於 2008-8-2 20:58:17 | 顯示全部樓層

 

棄屋走人爛攤上兆 美銀行海嘯來了?

 

美國房市正面臨崩盤危機,儘管立法、行政及聯準會(Fed)紛紛出手,國會緊急通過救援法案,砸下三千億美元房貸方案,預估可拯救五十萬戶屋主,不過許多的屋主已經撐不下去,乾脆棄屋走人(walk away),把爛攤子丟給銀行,害得銀行的呆帳如雪上加霜。

 

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說,金融系統因棄屋走人承受的損失可達一兆美元,可是美國銀行的資本也不過一兆三千億美元,這會擊垮大多數美國銀行,一場大海嘯般的災難將衝擊美國。 房價直落不夠還貸款 美國地產越來越貶值,房貸機構過去放款時,以當時市價審定額度,如今房價直直落,房屋賣價根本不足償還房貸,不少屋主衡量利弊之後,決定主動放棄房子。

 

科尼夫婦在佛羅里達的夏洛特郡擁有一棟豪宅,佔地五畝大,去年還有約一百萬美元的市價,但去年以來美國經濟衰疲,科尼投資的股票和基金大失血,妻子又遭裁員,今年初即請經紀人出售豪宅。 科尼夫婦靠信用卡借錢支付每月數千美元的房貸,原打算賣房子償還所有債務,怎料房價狂跌,信用卡利率又高得令人生畏,當房價跌到僅四十萬美元時,科尼夫婦算一算,賣價已不足支付尚餘的六十餘萬貸款。他們決定放棄豪宅,讓銀行以債主身分收回,全家搬回祖父母在北卡羅萊納的老家。

 

銀行打折留人未奏效

貸款銀行數度要他們三思,甚至願意降低利率重議契約,積欠的滯納金也可以打折。銀行如此大方,目的是希望科尼夫婦能保留房子,每月繼續繳房貸;不過,科尼夫婦說:「為時已晚,等不及了!」 幾乎所有銀行都在為房貸焦頭爛額,他們只想要現金利息收入,最怕在房市不景氣時,還要接收一批爛攤子。不過,這回銀行只能處於挨打狀態,屋主若要走人,銀行也莫可奈何。

 

小輸換大輸不再煩惱

加州的爛攤子更多,媒體和專家都教導民眾要以小輸避掉大輸,乾脆擺爛放棄高貸款的房子是最常見的策略。翠納爾在二○○六年美國房市最高點時,向銀行全額借貸,以五十萬美元在加州買了一棟房子,如今她還是欠銀行五十萬美元,但房子已跌價到廿萬。 更糟糕的是,房貸利率接著還要高漲,未來每月的繳款壓力越來越大。她表示:「真是瘋了!這實在沒有什麼道理。」雖然翠納爾仍有一份專業工作收入,但她和老公決定放棄房子,讓銀行回收算了,如此也不用再去煩惱房貸問題。 屋主若不繳房貸,讓銀行收回房子,屋主的信用紀錄將列入黑名單,不過美國有協助信用紀錄不好者,甚至是宣告破產者重整信用的辦法,一般來說,許多人只要撐過約五年黑暗期,逐漸修復、建立信用,之後就能重新出發。翠納爾和朋友談起她的決定,大家都支持她這麼做。

 

埋下危機後果難想像

採取棄屋走人的策略,主要是不想再為房貸煩惱,以短痛換長痛似是合理做法。但賓州華頓商學院教授華切特說,這樣會埋下危機,美國很多屋主都是屋價低於貸款,如果大家一窩蜂走人,災情將不可想像。 摩根從事銀行回收屋仲介買賣,經手過許多案例。她表示,許多屋主什麼話也不說就停繳房貸,然後拍拍屁股走人,把問題全丟給銀行。棄屋走人的例子不斷增加中,已成為房市不景氣下的流行趨勢。

 

發表於 2008-9-15 23:44:46 | 顯示全部樓層

債券天王大豐收 葛洛斯壓寶二房 賭贏此生最大一把

○○八年九月上旬,華爾街一片愁雲慘霧,整個金融界笑得出來的沒幾個人,但其中之一便是人稱「債券天王」的比爾.葛洛斯(Bill Gross),也就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創辦人。
 

葛洛斯從事投資生涯四十年,二○○八年他下了最大賭注,把他為數一三二○億美元(約台幣四兆二千五百多億元)的債券基金,大多押在「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房貸公司的債券。其他投資人袖手旁觀之際,葛洛斯卻相信美國政府會出手救援,而且「二房」能撐過房市危機。

 

葛洛斯賭贏了,而投資他公司的投資人也大樂;他們的基金獲利率在過去十二個月內增加了九%。

 

葛洛斯反直覺式的投資態度,可能因為他從來不信華爾街那一套。一九八○年代,他與人合創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總部設在新港灘市某間購物商城附設的小型辦公大樓,地點鄰近洛杉磯。他沒有那種虎虎生風的天性,即使他的公司已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依然如此。

 

但是,葛洛斯的「總報酬」(Total Return)債券基金規模為全球最大,他也是最出名的債市投資人,淨資產超出十億美元多多。

雖然已經六十四歲,但葛洛斯看來似乎不像金融界天王級的人物。他害羞內斂,又非常執著。幾年前,他的基金收益不如預期,他沮喪得必須休假一周,調整心情。

 

葛洛斯一九四四年出生於中西部密道頓鋼鐵小鎮,十歲時舉家搬到舊金山。他畢業自杜克大學,拿的是心理學學位。大學畢業時迷上賭博,一度每天十六小時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玩廿一點,賺了不少錢。

 

一九六六年,他投效美國海軍,本想當戰鬥機飛行員,卻未能遂願。到越南從軍兩年後,他用賭博賺來的錢到加州大學註冊,攻讀企管碩士學位。一九七一年,他在「Pacific Mutual Life Insurance」壽險公司找到工作,職位是信用分析師,後來轉進債券管理。

 
接下來他創辦「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公司也反映他內心最專注的事務;該公司自然成長,從不購併別的公司。然而很多方面看來,葛洛斯是完美絕頂的公眾人物,定期現身CNBC財經頻道發表評論,技巧地促銷自己旗下基金的殖利能力。葛洛斯最近發表的業務通訊聲明警告說,「金融海嘯」隱隱然逼近,呼籲美國財政部出面拯救二房公司。有些人認為葛洛斯此舉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畢竟他的基金握有大批二房公司的債券。他的通訊聲明發布幾天後,美國財政部就展開行動,監管二房公司。
 

葛洛斯上了歲數似溫和許多,看來對慈善事業更有興趣,但他剛賭完一生最大的一場賭博,沒什麼跡象顯示,這位前廿一點賭局高手有意收手,把自己的籌碼全部換現。

 

-----------------------------------------------------------------------------------------------------------------------------------------------------------
 
葛洛斯這次就是吃定了美國政府不會放任「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房貸公司!所以拼了命的買進二房的債券。
 
問題又來了,台灣的新聞一直強調....美國政府是監管而非接管,二房的問題在總統大選後將由新政府決定,因此二房的問題不算完!
 
二房風暴(房地美與房利美)是新一波空頭開始還是結束? 這篇文章中,我也是抱持與葛洛斯相同的看法,美國政府不可能放任二房問題而不插手處理,然而現在插手了,有可能選後從監管再變成不管嗎?當然不可能!監管前政府責任都已經推不掉了,監管後變成政府要扛起100%的責任。
 
當然,監管從字義上是監督管理,但是美國政府監管後,將主要董監事與經理人換掉了,實質上就是政府介入了營運,而非單純的監督。很可惜的是....多數的台灣媒體依舊用另一個方向在看待監管這件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