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太陽能;電池模組 – 太極Q4加入新產能 爆發可期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08:47: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0 19:43 編輯

轉貼2015年2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擴太陽能模組布局,茂迪傳併強茂子公司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太陽能電池廠茂迪(6244)在去年底併購聯電(2303)旗下的聯景、將電池產能一口氣拉高到3GW後,市場近期傳出茂迪可能會透過換股方式,入主強茂(2481)旗下位於江蘇徐州市的太陽能模組暨系統廠艾德,大幅補強當前最需要的模組和系統產能。
  強茂布局節能領域已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分別透過江蘇艾德和強德電能布局太陽能和電池(電動車)領域。而艾德雖曾進行上市櫃輔導、計畫以第一上市的方式申請掛牌,但因為錯過「黃金期」後碰上景氣反轉,導致上市櫃進度延宕。

  不過,有別於一般台廠多集中在電池和矽晶圓端,艾德從一開始就是以模組為主,這也讓艾德與其他台廠之間具備「互補性」。況且,艾德的模組產能高達600~650MW,比起新日光的480MW還要高,堪稱「台廠第一」。
  另一方面,艾德位於蘇北的徐州,人工成本比起華東地區要低、缺工也不若華南地區嚴重,以模組產業需要大量人力來看,艾德更具競爭優勢。更重要的是,當前台廠所缺的其實就是模組,各家都在積極擴充,電池和矽晶圓的產能反而不虞匱乏。
  法人評估,茂迪若入主艾德,除了電池端的產能還可增加200~250MW、衝上3.2~3.25GW後,最重要的就是著眼於模組產能的提升。對於強茂來說,若能以換股方式取得茂迪持股,而艾德也能因為併入茂迪而綜效大幅提升,此外也可彌補當初未完成上市櫃掛牌的缺憾,絕對是「雙贏」的局面。
  對於外界傳言,茂迪表示不予置評。強茂則表示,面對太陽能大環境的變化,艾德未來當然會朝向業界合作的方向進行,但目前並無明確的進度。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10:59: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0:40 編輯

轉貼2015年2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聯昌證看旺太陽能產業,中國今年裝置量拚達陣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聯昌證出具最新太陽能產業報告,給予該產業「加碼」評等。雖然去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的裝置量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市場憂心今年重蹈覆轍,然而聯昌證認為今年中國的裝置量有機會達陣,今年的地面安裝量占比較高,而政策的配套措施以及融資放寬等,都有利於達成裝置目標。在該產業中,聯昌證首選在香港掛牌的信義光能(00968.HK),至於台廠的新日光(3576)、茂迪(6244)、昱晶(3514)、昇陽科(3561)等則是尚未給予評等。

  而據產業研調機構EnergyTrend發布統計,2014年台灣太陽能電池片雖壟罩在美國反傾銷調查陰影下,但因轉換效率提升,出貨量年增20%再創新高峰、突破10GW大關。市占排名方面,新日光(3576)暫時穩居龍頭,茂迪(6244)、昱晶(3514)緊追在後,前3大廠出貨比重即高達53%。台廠茂迪(6244)近日也傳出,茂迪計畫以換股方式入主強茂(2481)旗下的太陽能模組及系統廠艾德,補強終端模組和系統產能。


  信義光能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玻璃製造商之一。2013年12月12日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專業從事太陽能玻璃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和售後服務,以及太陽能電站的投資、開發和營運。信義光能目前擁有兩大太陽能玻璃生產基地,分別座落在蕪湖及天津,具有日熔化量3800噸的太陽能玻璃生產線,主要產品涵蓋超白壓花玻璃、AR光伏玻璃、背板玻璃、ITO玻璃等。


  聯昌證指出,今年中國的太陽能裝置量目標為15GW,但市場憂心中國政府今年到底能不能實現目標的裝置量,還是會像去年一樣說到沒做到。


  市場目前對該產業的投資興趣仍然缺缺,多數投資人是「減碼」該產業,客觀的因素來看,包括季節性的需求轉弱以及油價下跌等。然而對於市場的憂心,聯昌證認為並不合理,因為中國主要是用煤炭發電,目前太陽能的股價看起來相當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去年第四季股價修正之後。


  聯昌證也進一步分析,雖然去年中國未能達成政府目標的太陽能裝置總量,但今年看來達成15GW的安置量卻是相當有機會。原因包括:1.今年的地面安裝滲透率提高,今年地面安裝式(ground-mounted)太陽能發電占比約53%,而分散式太陽能發電系統(distributed)則約47%。2.去年九月中國政府扶植政策出台,可望激勵分散式系統的裝置量。3.銀行恢復對太陽能產業融資,有助於緩解企業的融資困境。上述因子都有助於改善今年中國太陽能的發電裝置量,並加速市場需求,改善企業的營運。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11:00: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0:40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Q2景氣估回溫,太陽能力撐紅盤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大陸內需市場降溫,導致需求未如預期強勁,使得台系供應鏈產品價格呈現微幅下滑,加上農曆年節及二月份工作天數短少之影響,太陽能公司初步公布的業績狀況並不理想。但市場預估隨著第二季景氣逐漸回溫,將有機會帶動太陽能族群營收逐季成長。

  太陽能族群早盤電池製造商茂迪(6244)、益通(3452)、新日光(3576)及昱晶(3514)等股價均力撐紅盤。

  達能(3686)2月份營收新台幣1.6億元,較前月減少3.08%,較去年同期成長8.48%。太陽能發電成本持續降低效益下,日本、歐洲與美國市場的安裝需求逐漸轉移至屋頂型系統,帶動太陽能高效產品訂單需求穩定上揚,其中多晶高效及特高效產品已成為市場主流,加上中國大陸政府已規劃2015年度太陽能總安裝量將從10.8GW提高至15GW,皆有助於推升全球太陽能市場的成長動能。觀察市場上多晶特高效產品價格仍相對穩定,達能仍將集中資源投入此產品區塊,以因應未來市場成長之需求。


  昇陽科(3561)2月營收5.81億元,相較於前月下滑29%,較去年同月減少33%。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11:01: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0:41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茂迪併購題材發威,太陽能族群暖烘烘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茂迪(6244)先前宣布合併聯電(2303)旗下的太陽能電池廠聯景光電,並於3月2日召開臨時股東會,順利通過以每6股聯景換茂迪1股比例的合併議案,預計正式合併日於7月1日,屆時茂迪產能將跳增至3GW,躍升為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一哥。茂迪今早股價跳高漲逾6%,也帶動族群益通(3452)及陽光能(9157)等股價盤中漲停,達能(3686)、嘉晶(3016)、太極能(4934)及綠能(3519)等也都有半根以上的漲停表現。

  EnergyTrend研究經理黃公暉表示,2015年全球需求預估在51.4GW,主要市場仍為中、美、日,約占整體57%的份額,但相較2014年略為下滑。新興市場(全球安裝量前10名以外的國家)的興起在2014年下半年已經展露,2015年新興市場的成長力道將愈趨明顯,整體需求量將超過10GW。
  2015年太陽能市場五大趨勢如下:(1)多晶矽價格重新下探,矽晶圓追求穩定高效產品。(2)電池片競爭更強,模組端獲利可望再提升。(3)多晶材料遇瓶頸,單晶+PERC成今年效率提昇焦點。(4)2015年前十大模組廠市占超過50%,前五大模組出貨3.5GW成門檻。(5)貿易戰、財政、電網發展三大變數,全球布局分散營運風險。


評析
2015年太陽能市場五大趨勢如下:
(1)多晶矽價格重新下探,矽晶圓追求穩定高效產品。
(2)電池片競爭更強,模組端獲利可望再提升。
(3)多晶材料遇瓶頸,單晶+PERC成今年效率提昇焦點。
(4)2015年前十大模組廠市占超過50%,前五大模組出貨3.5GW成門檻。
(5)貿易戰、財政、電網發展三大變數,全球布局分散營運風險。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11:05:3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0 19:38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利多發酵,太陽能全部起立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股價久無表現的太陽能族群昨(6)日受到美國掛牌太陽能股強漲激勵,而部分電池廠如新日光(3576)、昱晶(3514)2月表現優於預期,加上國碩(2406)廠區雖遭祝融,但無人傷亡也無礙營運,終於一掃悶氣、呈現全面翻紅。至於提前布局東南亞市場的昇陽科(3561)、太極(4934)則漲勢最猛,漲幅都在5%以上。
  台股此波由櫃買市場帶頭領漲,到昨日為止已經是連9紅,且量能同步放大,中、小型股活蹦亂跳,而以往股性相當活潑的太陽能族群,直到昨日才有買盤進駐,算是拉出第一天起漲,且量能還相當小,無反轉疑慮。法人表示,太陽能族群這段時間以來飽受利空衝擊,「但最壞也不過如此」,若連火災都不再大跌,也意味著底部浮現。

  從產業發展來看,電池、矽晶圓確實是相當辛苦,但「終端」市場卻連年大好,尤其經營太陽能電廠(站),隨著材料成本大幅下跌,加上各國官方補助和銀行端的融資協助,獲利空間持續拉高,且Solar City等公司亦開創出新的營運模式,使得今年全球的太陽能市場可望延續大幅成長格局。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則是「Yieldco」的發展。所謂的Yieldco,是指電廠(站)的營運者將其購電協議等收入,獨立切割成理財商品,提供投資人長達20年的穩定利息。今年2月下旬,美國兩大電池廠First Solar和SunPower宣布雙方要合組Yieldco,並朝向IPO發展,立即激勵雙方跳漲10%以上。
  而有陸資色彩的阿特斯(Canadian Solar),也在美東時間5日宣布要規畫成立Yieldco,此話一出,也推升股價以大漲14.6%作收,並帶動太陽能族群全面翻揚。而台股具有發行Yieldco的業者,也成為下個值得關注的標的。
  有了美國太陽能股大漲撐腰,還要基本面業績題材相助。新日光2月營收14.67億元,儘管寫下2013年5月以來的低點,但僅比前月微幅減少2.7%;至於昱晶2月營收11.32億元,甚至比1月的11.08億元小增,頗出外界意料。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11:52: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0:41 編輯

轉貼2015年3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昱晶去年虧損縮小,今年拚提高獲利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昱晶(3514)公布去年財報,全年虧損3.78億元,EPS為-0.93元;虧損情況已經較2013年大幅改善,去年全年營收155.6億元,亦較前一年增加3.1%。昱晶去年全年的太陽能電池出貨1.35GW。

  展望今年的太陽能市場前景,昱晶表示,雖然第一季是傳統淡季,但全球今年的太陽能需求仍將持續成長,估將由去年的45GW提升到今年的55GW,主要的動能來自於中國、美國和新興場如印度等。


  除了太陽能電池外,昱晶也啟動模組和高效鑽石系列產品以提高獲利能力,此外,公司也正在評估將位於東南亞區域的一部分工廠遷移,以協助在美國市場的發展。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11:54: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3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益通+英穩達年產1.3GW,台灣第4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太陽能電池廠益通(3452)去年每股虧損0.98元,出貨約300MW(百萬瓦),英業達(2356)集團中,同樣是生產太陽能電池的英穩達,去年受惠於新機台產能效率佳,以及低成本備料等,去年仍呈獲利,英穩達目前的年產能約800MW(百萬瓦)。若以集團最大效益化,益通和英穩達合併年產能可達1.3GW,在台灣的電池廠排名可望一躍跳升到第四名,僅次於茂迪(6244)、新日光(3576)、昱晶(3514)。但由於益通目前仍呈虧損,使合併的速度放慢,益通今年力拚虧轉盈,全年出貨希望成長4成。

  益通總經理溫清章昨天在法說會上指出,去年上半年見到明顯成長,但6月開始遇到美國雙反的議題衝擊,過去幾個月多晶整體價格滑落20%,幅度頗大,單晶滑落比例相對較小,整體受到業績及ASP的雙重下滑衝擊很大。今年第一季的太陽能產品價格雖止跌但並未有明顯拉升,可能要看下半年的需求以及中國的政策。
  目前益通單晶太陽能電池的出貨占比已經逾半,益通在20%以上的高效單晶產品去年9月量產並出貨,目前出貨占比近一成,未來將積極爭取更多出貨機會。
  益通去年前三季每股虧損0.32元,第4季由於認列部分資產減損,虧損擴大,導致全年淨損8.14億元,每股虧損0.98元。益通目前電池產能約為540MW(百萬瓦)。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11:56:4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0:41 編輯

轉貼2015年4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日光雙面吸光雙玻璃模組量產,國際大廠下單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新日光(3576)之雙面吸光雙玻璃模組(Double-Glass N-type BiFi Module)正式量產,首批N型Bifi模組已正式安裝於日本岡山之太陽能電站,顯示該產品之品質及效率獲得國際級系統大廠之肯定。

  新日光的N型BiFi模組正背雙面係採輕量化2mm薄型強化玻璃設計,有別於傳統太陽能模組使用之多樹脂類背板,可提高模組的長期可靠度及壽命。對比於一般P型單晶模組,N型單晶模組具有幾近零初始照光衰減(LID, Light-Induced Degradation)之優異表現。


  同時,BiFi模組特別適合平屋頂、垂直安裝、建築整合型、停車棚、隔音牆、雪地、沙漠地區等應用,且於適當的安裝環境下,雙面可同時吸光之特性有助於降低單位發電成本。根據新日光內部的場域測試(Field Test)數據顯示,以目前N型雙面(BiFi)吸光太陽能電池的正面效率最高可達20.4%計算,傾斜安裝之BiFi模組較一般單面模組多發出的電能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相當於單面電池轉換效率24.5%,故於開發階段就屢次接到客戶詢問進度,甫達量產階段就立即接到國際級太陽能系統大廠MW(百萬瓦)級訂單,展現新日光卓越的研發、製造、品管與銷售能力。

評析
N型BiFi模組正背雙面係採輕量化2mm薄型強化玻璃的設計,有別於傳統太陽能模組使用之多樹脂類背板,可提高模組的長期可靠度及壽命。

 樓主| 發表於 2015-4-2 12:00: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0 19:41 編輯

轉貼2015年4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法人齊挺 太陽能股逆風行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沈寂已久的太陽能族群昨(1)日在本土法人出具最新報告,認為「最壞狀況已過」的偏多看法激勵下,吸引外資帶頭湧入,推升達能(3686)、綠能(3519)分別拉出1根和半根漲停,其餘漲幅也都在1~2%之間,在大盤回檔之際上演逆風揚帆的戲碼。

太陽能族群走過悲慘的2014年下半年,而今年第一季的報價也沒改善,包括矽晶圓廠、電池廠恐怕都難逃虧損局面。但隨著中國大陸上調今年裝置目標,加上新興市場安裝量持續提高,連研調機構都看好今年「產業的成長空間」,也讓市場氣氛開始轉為樂觀。

本土券商元大出具最新報告,認為全球太陽能今年需求持續快速成長,全年可望來到52GW、年增率達20%。其中,中國持續扮演龍頭角色,年增率達68%,佔全球市場的34%。而台灣廠商隨著產業供給整合,以及美國反傾銷稅的不確定性消去,「最糟情況已過去」。

展望未來,元大評估矽晶圓業者今年的前景看俏,多晶矽電池業者的看好程度較低,至於導電漿廠碩禾以寡佔市場的領導者,而擁有絕佳的營運條件。在元大登高一呼下,太陽能族群昨日股價明顯受到激勵,從籌碼面來看,更是上演罕見的三大法人全面買超的局面,其中,國碩達4,000張,達能逾3,500張,新日光逼近2,700張,至於昱晶、茂迪、昇陽科、益通、綠能都超過1,000張,推升股價逆勢揚升。

而太陽能族群昨日也按照慣例,由達能和昇陽科率先公布前月份營收。達能指出,近期太陽能市場受到中國大陸內需減緩影響,造成供應鏈整體產品價格下滑,但因終端市場持續轉向屋頂型系統,帶動該公司的高轉換效率多晶矽晶片訂單上揚,3月份營收1.67億元,分別較前月及去年同月增加4.1%及5.5%,單季營收也比前一季及去年同期成長4.5%及13.4%。

昇陽科3月營收5.03億元,比前月下滑13.5%,累計單季營收19.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8.1%。

評析
相對低基期



 樓主| 發表於 2015-4-4 05:31: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0 19:42 編輯

轉貼2015年4月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太陽能廠 接單將回神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太陽能產業首季未盼到曙光,業者寄望,大陸今年的太陽能內需裝置目標提高到17.8GW(10億瓦),預期可能從7、8月開始發動需求,依拉貨時程推算,新日光(3576)等業者期盼第2季末起有機會迎接相關訂單。
儘管業者期盼大陸太陽能裝置量拉高帶來的拉貨效應,但對於太陽能整體市況發展,法人目前仍多保守看待,認為當下的市場情況或許已到谷底,但這次築底時間可能會拉很長。

法人認為現階段太陽能產業在基本面上實在沒有太多好消息,預計包括矽晶圓與電池業者,幾乎第1季都不會賺錢。估計太陽能矽晶圓廠首季毛利率表現,大概還是處於負兩位數的悲慘情況;至於電池廠部分,狀況較好者,毛利率表現最多持平,最差也可能達負兩位數。

據了解,近期電池價格持續低迷,因此部分業者的產能利用率從2月起已不再保持滿載,部分產能較大的業者為求產能利用率不要太低,在市場殺價搶單,也使得整體價格更加欲振乏力。

電池業者指出,目前的確電池價格仍不振,但訂單量已稍微回升一些。估計若大陸方面的訂單量,能從第2季末陸續明顯增加,有機會帶動價格止跌回穩。

相較於業者盼望由大陸內需帶來甘霖,法人認為,第2季的展望目前實在還不明朗,業者訂單能見度不佳,而且價格緩跌趨勢停止的跡象並未出現。

法人表示,Q2可能因為工作天數比首季增加,所以業績會有所回升,但虧損幅度能縮小多少仍待觀察。電池端的毛利率預期可能稍微改善,落在0至-5%之間。

另外,法人評估,今年太陽能廠可維持獲利者,可能僅導電漿廠碩禾,以及有半導體業務撐腰的中美晶。


評析
太陽能整體市況發展,法人目前仍多保守看待,認為當下的市場情況或許已到谷底,但這次築底時間可能會拉很長。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0:48: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4月1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太陽能廠 Q1難轉盈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太陽能廠揭露3月業績之後,更加確立首季難以轉虧為盈的窘境。對於4月狀況,電池廠昇陽科(3561)坦言,在台灣的11條生產線中,將暫停一條生
電池業者坦言,首季已經不可能賺錢。法人估計,電池廠首季表現因產能利用率與產品價格都比去年第4季差,預期單季毛利率應該也會比去年第4季下滑,跌幅約4到5個百分點,業者平均毛利率約落在負5%左右。

另外,法人也提到,首季電池價格降幅比上游矽晶圓降幅還大,對於電池端也更加形成壓力。至於今年首季的情況是否會比去年第3季慘,法人則認為還需要觀察,主要是去年第3季雖然產能利用率比現在差,但價格較好。

針對第2季與第3季營運展望,太陽能業者大多寄望由大陸內需來帶動市況轉佳,不過法人指出,大陸太陽能市場目前似乎仍有庫存,影響相關拉貨力道。

昇陽科3月營收僅5.02億元,不但月減13.5%,年減幅度更達45.3%。昇陽科表示,3月因價格快速下滑,導致業績表現較差,但目前看來,太陽能產品價格已大致持平,4月價格走勢應該不會再跌。

對於價格何時可明顯回升,昇陽科指出,現階段還沒看到跡象,但也不至於再下滑,否則業者恐怕就不再接單。

有別於台灣廠區將暫停一條生產線,昇陽科在馬來西亞合資設立的電池生產線,第一條已於3月底量產,預計第二條也將於4月底或5月初加入生產行列。

昱晶也因為部分訂單遞延出貨,影響到3月業績,目前產能利用率約八至九成,預期4月表現應可回升。另外,在茂迪部分,3月也因部分訂單價格協商持續拉鋸,導致部分訂單將遞延至4月出貨。

目前看來,由於價格逐漸穩定,茂迪4月業績展望優於3月,產能利用率也在九成以上。產線,進行歲修,希望消化一些庫存,整體產能利用率仍將維持在九成以上。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0:5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0:51 編輯

轉貼2015年4月2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電廠超會賺 永旺去年獲利增3.7倍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太陽能產業供應鏈雖然還處於「艱困度日」的階段,不過最終端的「太陽能電廠」卻是「當紅炸子雞」,從營運面來看,電廠幾乎是穩賺不賠,不像是多晶矽、矽晶圓、電池和模組等仍苦撐待變,以國內唯一「純」電廠股永旺(6466)來說,去年稅後純益1.23億元、比前年大增3.7倍,完全反映出此一產業趨勢。

永旺目前股本為20億元,最大股東為電池廠新日光(3576),持股比重約72.5%,其餘多為經營團隊。從營運模式來看,永旺專注於太陽能系統案的開發,近2年除了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地之外,也陸續跨入歐盟、中亞、東南亞和非洲等地。

有別於多晶矽、矽晶圓、電池和模組等太陽能供應鏈都有產能和固定成本的限制,必須接訂單、衝營運,反觀太陽能系統是與各國家、地區的太陽能補助政策掛勾,並搭配專業融資機構,「有獲利空間才會規畫啟動」,因此獲利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是看賺多賺少、賺長賺短而已。

在全球都朝向發展再生能源的方向之下,連美國科技股龍頭蘋果都分別在今年2月和4月,分別與First Solar以及Sunpower兩家美國大型電池廠合作,在美國和中國紛紛投入鉅資興建太陽能電廠,也反映出太陽能的「產業前景」相當亮麗。

不過,經營太陽能電廠案,需要龐大的資金,永旺目前還在公開發行的階段,股本已經拉高到20億元,對於營造「EPS」的獲利能力多少有點打折。

若從稅後純益的「絕對值」來看,永旺去年賺了1.23億元,比前年的2,590萬元大增3.7倍,儘管EPS 0.66元並不算多,但年增率卻是相當驚人;另外,若從毛利率來看,去年度為31.9%,也遠高於前年的25.3%。

而隨著電廠案的數量越來越多,永旺的營運規模也開始穩定放大,今年第一季營收2.38億元,就比去年同期的1.41億元大增69.1%。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1: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4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茂迪 Q1每股虧1.11元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太陽能產業第一季原本就是淡季,今年又有美國「新雙反」啟動之後導致的跌價效應,市場原本就評估各家公司的營運表現不好,而電池廠茂迪(6244)昨(20)日率先公布第一季財報,單季虧損4.87億元,比前一季的虧損縮減1,000萬元,每股淨損1.11元,也印證了產業現況確實不佳。

茂迪昨日同時公告,將對美國子公司辦理現增2,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8億元)。據了解茂迪此舉主要是為了償還銀行借款,但外界也解讀茂迪因具備「新雙反當中台廠稅率最低」優勢,不排除拓美國市場,因此籌措銀彈。茂迪今年第一季營收46.3億元,比前一季衰退34.1%,不過稅後淨損則是減少1,000萬元,每股淨損1.11元。

從產業面看,由於第二季開始逐步進入傳統旺季,加上中國大陸需求暴增,美國也在First Solar、Solar City、Sun Powr和蘋果等大廠帶頭之下,積極建置太陽能電廠,逐步將產業持續向上推升。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1:14:3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1:16 編輯

轉貼2015年4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Q2報價續跌 太陽能前途無亮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市場雖滿懷希望期盼太陽能產業從第二季開始走出谷底,但根據研調機構統計,近一週以來的太陽能報價,從多晶矽、矽晶圓、電池片到模組都是小幅下跌,儘管幅度不大,但趨勢明顯尚未改變。但如此一來,整個太陽能族群第二季的營運恐怕仍相當辛苦。

此外,率先發佈第1季財報的茂迪(6244),單季虧損逼近去年第4季,也讓市場擔憂接下來陸續公布的財報效應,這也導致台股昨(23)日大漲近200點、創下7年來新高之際,太陽能族群卻一片黑暗,僅有碩禾、國碩和中美晶因個別題材而守在盤上,其餘茂迪、昱晶跌幅都在2%以上,線型持續破底。

根據集邦科技旗下的EnergyTrend調查,從4月15日至21日,太陽能產業鏈從多晶矽、矽晶圓、電池片到模組的價格,均呈現小跌。其中,最上游的多晶矽跌幅為1.2%、現貨價每公斤16.4美元,而此一價格已經與2008年太陽能產業第一次崩盤時差異不大。

多晶矽跌跌不休,連帶整體產業鏈報價都下挫,多晶矽晶圓跌幅約0.59%、報價為每片0.843美元,單晶矽晶圓同步走弱,跌幅0.48%、降至每片1.04美元。

EnergyTrend表示,由於整體需求尚未回升,高效多晶電池持續走弱,跌幅為0.33%,每瓦0.304美元。以兩岸報價來看,台灣多晶電池價格來到每瓦0.293美元,中國則落在每瓦0.29美元。

在最終端的模組方面,訂單雖有回升,但每組發電量250w模組價格卻有明顯跌幅,除反應電池跌幅外,跟市場要求效率朝向255w的趨勢有關,因此報價來到每瓦0.54美元。至於單晶模組,需求並無大幅提升,導致價格在低檔震盪,265w模組報價為每瓦0.605美元。

根據近日披露的中國大陸太陽能第一季裝機量暴增,追平去年上半年的水準,讓市場高度期待太陽能市況能從第二季開始反轉向上,帶動整個產業朝向健康發展。不過,時序已進入4月下旬,報價不僅未見止跌,甚至還持續下探,多少衝擊市場的信心。
評析
太陽能報價,從多晶矽、矽晶圓、電池片到模組都是小幅下跌,儘管幅度不大,但趨勢明顯尚未改變。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1: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5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茂迪、昇陽科 Q2迎暖陽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太陽能市況有逐漸復甦跡象,太陽能電池廠茂迪(6244)自4月中下旬以來,訂單明顯回溫,在一片低迷聲中,產品價格逆勢微幅上揚,法人預期,將有助於第2季營運,力拚單月轉盈。
另外,電池廠昇陽科4月業績也可望回升,該公司以局部背鈍化(PERC)技術推出新的高效多晶產品,藉此拓展更多屋頂型與商用市場,主要出貨日本與中國大陸市場。

據了解,昇陽科已建置一條PERC生產線,由於毛利率佳,目前正規劃擴產。

昇陽科在擴增PERC產線之後,預計總產能將達1GW(10億瓦),再加上於馬來西亞合資設置的120MW(百萬瓦)產能,整體總產能將超過1.1GW。

近期因市場需求不振,產品價格滑落,導致太陽能廠持續出現虧損,如茂迪今年首季稅後每股淨損1.11元,呈現連三季虧損。另一電池廠太極雖然首季守住獲利局面,每股稅後純益0.1元,但本業仍處於虧損,主要是業外來自子公司出售電站挹注獲利。

據了解,茂迪受惠於中國大陸訂單挹注,從4月中下旬開始,訂單需求逐漸增強,帶動產能已達滿載,5、6月訂單也正洽談中。

至於產品價格方面,同樣出現回升跡象。3月底時,市場上的電池價格每瓦已跌破0.32美元,但是目前部分已回升到0.32美元之上。

電池業者指出,中國大陸先前雖然已制訂今年裝置量目標達17.8GW(10億瓦),但實際拉貨動能尚未完全顯現,直到各省於4月底各自提出確切的執行目標,系統商開始估算與籌備,大陸內需開始啟動。

同時,電池業者表示,從1月至今,太陽能電池價格的跌幅約4%,但若需求持續回溫,5、6月價格有機會回到與1月相當的水準。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2:01: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5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茂迪 6月認列聯景業績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太陽能電池廠茂迪(6244)昨(11)日宣布,與聯電旗下聯景光電的合併基準日,將從原定的今年7月1日,提早到6月1日。

如此一來,茂迪將可從6月起即開始認列聯景的業績。

茂迪指出,因考量到目前合併案已經主管機關核准,為使合併效益儘早展現,雙方董事會同意變更合併基準日為6月1日。

茂迪於去年12月底,宣布以每1股茂迪股票換聯景6股股票的條件併購聯景。茂迪電池產能為2GW(10億瓦),聯景則為1GW,在完成併購案後,新茂迪將超越新日光,成為台灣太陽能電池第一大廠,總產能達3GW,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專業電池製造廠。

據了解,茂迪目前電池產能滿載,聯景目前產能則受限於桃園限水措施而稍有影響,預計待水源供應恢復正常後,產能運轉可進一步提升。

業界關注,在與聯景換股合併之後,茂迪股東同時有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及新加入的第二大股東聯電,形成晶圓雙雄共同投資太陽能事業首例。

茂迪執行長張秉衡先前表示,仍看好太陽能產業潛力,市場趨向大者恆大,希望合併後可發揮「1+1>11的效果」。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2:09: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5年5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太陽能族群 Q1虧損加大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受到美國「新雙反」政策衝擊,太陽能族群今年第一季營運仍無好轉跡象,甚至有惡化跡象,合計單季虧損金額超過20億元,成了昔日「四大慘業」當中,唯一還未能翻身的類股。從個別來看,包括茂迪(6244)、綠能(3519)的單季每股淨損都超過1元,昱晶(3514)也虧0.77元。

面板、DRAM、LED和太陽能曾一度被稱為「四大產業」,不過,面板和DRAM從去年起大翻身,LED雖還沒大好,但也走出谷底。整體看來,目前正面臨中國大陸廠商競爭,以及美國政策雙重打擊的太陽能產業,所面臨的環境最為惡劣。

事實上,太陽能族群當中的電池類股,在去年上半年還有過一段不錯的時光,但下半年至今就飽受壓力,至於矽晶圓端則連曇花一現都沒出現過,已連續虧損多季。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起前天宣布破產的多晶矽廠福聚能源,只能說「雖不滿意、但還能接受」。

太陽能電池和矽晶圓廠第一季共虧損20.5億元,其中新日光和茂迪的虧損都超過4億元,綠能和昱晶則分別虧損3.87億元和2.96億元,昇陽科、達能和國碩則是1億餘元;若以EPS來看,排序則是茂迪的-1.11元、綠能-1.01元和昱晶的-0.77元居前。

至於在「材料」端的太陽能導電漿廠碩禾,第一季EPS不到6元,比起去年同期略有落差,但依算是相當亮麗的成績,也是「泛太陽能」當中唯一的亮點。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2:15: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2:19 編輯

轉貼2015年5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日光 成立太陽能YieldCo公司

記者王中一/日本福島21日專電

今年以來在全球太陽能業界造成轟動、推升First Solar和SunEdison等公司股價狂飆的YieldCo(殖利率增長)風潮,終於吹向台灣!新日光(3576)昨(21)日宣布,將投入5,000萬美元與國際某大型系統開發商合作,設立太陽能YieldCo公司,該公司預計於明年第一季於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據了解,由於YieldCo的概念相當新,新日光昨日董事會足足討論了5個小時,才通過這個台灣史上首見的案子。

所謂的Yieldco,是指太陽能電廠(站)的營運者將其購電協議等收入,獨立切割成理財商品,提供投資人長達20年的穩定利息。今年2月下旬,美國兩大電池廠First Solar和SunPower宣布雙方要合組YieldCo公司,並朝向IPO發展後,兩家公司的股價漲幅都高達20%以上,顯示市場對於YieldCo概念的熱烈程度。

法人指出,要成立YieldCo公司,旗下所擁有的太陽能電廠發電量,至少要從50MW起跳,才有經濟規模。而新日光旗下的永旺,就是專門負責建置太陽能電廠,目前在美國印地安那州的機場案,以及英國曼徹斯特的社會住宅案都有不小規模,也是台灣最有機會成立YieldCo的公司,而新日光昨日董事會通過成立此案,也終於讓外界期待成真。

新日光表示,在與國際某大型系統開發商合作設立YieldCo之後,將與子公司永旺共同擴大在全球太陽能系統領域的布局,加速布局太陽能電站。對新日光而言,可藉由YieldCo公司於資本市場募集較便宜之資金,快速進行新的太陽能系統案建置,擴大其營收以及獲利的來源。

另一方面,更可以藉由此類國際資本市場資金,打造新日光集團在下游系統端的「出海口」,有助於電池及模組之銷售。
評析
1.所謂的Yieldco(殖利率增長),是指太陽能電廠(站)的營運者將其購電協議等收入,獨立切割成理財商品,提 供投資人長達20年的穩定利息。

2.要成立YieldCo公司,旗下所擁有的太陽能電廠發電量,至少要從50MW起跳,才有經濟規模。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2:23: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2:40 編輯

轉貼2015年5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太陽能廠瘋YieldCo 新日光扮先鋒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受第一季虧損財報效應,幾乎跌了一個月的太陽能族群,上周五終於出現強力反彈,最主要原因就在於「YieldCo」這個關鍵字。對於國人來說,這個字還是相當陌生,但對於全球太陽能股來說,YieldCo堪稱不折不扣的仙丹妙藥,早已形成風潮。

簡單來說,YieldCo是指太陽能電廠或電站的營運者,將手上的售電收入合約,轉換成為理財商品,通常時間長達20年,且利率相當優惠。在世界各國不斷透過量化寬鬆政策放出資金、導致利率低得可憐之際,頓時成為市場的超熱門商品。

甚至,只要有公司計畫要發行YieldCo,股價更是先漲再說。就以美國兩大電池廠First Solar和SunPower為例,2月下旬一宣布雙方要合組YieldCo公司、並朝向IPO發展後,兩家公司的股價漲幅都高達20%以上;此外,SunEdison也因為分割出Yieldco公司「TerraForm Power Inc.」,帶動股價狂飆,上周五更創30.87美元的歷史新高。

而台灣太陽能股當中,雖然或多或少都有開發太陽能電廠(站),但具備一定規模者就僅有新日光和碩禾,前者位於美國、英國和日本都有電廠,後者則以日本為主。

而國人之前對於YieldCo相當陌生,主要就在於新日光還在低調規畫當中,而碩禾是仍無此打算。

不過,新日光在上周五宣布,將投入5,000萬美元與國際某大型系統開發商合作,設立太陽能YieldCo公司,並預計明年第一季於香港證交所掛牌交易。消息一出,新日光開盤不久就亮燈漲停,委買張數還高達1.7萬張,可說是一掃之前陰霾。而且如此一來,也終於把YieldCo的風潮引進國內。
評析
YieldCo是指太陽能電廠或電站的營運者,將手上的售電收入合約,轉換成為理財商品,通常時間長達20年,且利率相當優惠。在世界各國不斷透過量化寬鬆政策放出資金、導致利率低得可憐之際,頓時成為市場的超熱門商品。甚至,只要有公司計畫要發行YieldCo,股價更是先漲再說。

 樓主| 發表於 2015-7-11 13:01: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5-7-11 13:02 編輯

轉貼2015年6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歐盟反規避調查,太陽能漲跌互見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歐盟於2015年5月29日宣佈,對中國之太陽能產品經由台灣或馬來西亞進口至歐盟,進行為期9個月的反規避調查。太陽能業者指出,該案件係對個別國家之個別公司分開調查,惟對有協助規避行為事實之公司可能造成影響,若調查結果並無協助規避情事之公司將不受任何影響。今早太陽能股漲跌互見,茂迪(6244)、新日光(3576)、益通(3452)、碩禾(3691)、昱晶(3514)等盤中均見紅盤。
  昱晶(3514)強調絕無任何協助規避之行為,昱晶所有產品均生產於台灣,因此並無任何牴觸。茂迪今起合併聯景,合併後的產能將衝上台廠之首,也意味著該公司營收即將從6月份大幅躍進。

  據EnergyTrend了解,台灣已有業者接獲歐盟發出之調查問卷,正積極搜集資料以舉證並無實際助中國大陸業者規避歐盟稅率之情事。廠商可在七月初前的最後期限內向歐盟提交書面意見,若經調查結果證實確無實質規避情形,歐盟可停止對該廠商產品的進口登記,廠商並可豁免被課徵反規避稅。雖台灣輸歐產品已有特別著重原產地證明書,近期輸歐之訂單應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面對歐盟此次調查的來勢洶洶,相關業者還是得團結提出實證以示清白,力求順利度過本次調查,以免又因貿易戰爭流失市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