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生技;醫療通路 – 盛弘深耕中國 佈局專科醫院及長照事業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2-20 14:3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2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友華人工視網膜 獲許可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友華(4120)昨(19)日宣布,該公司由美國Second Sight獨創的Argus第二代人工視網膜系統,已取得醫療器材許可,為治療色素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國內眼科醫療建立新里程碑。

友華近期耕耘眼科市場自年初起即捷報頻傳,前此也引進自美國TissueTech大廠研發的羊膜再生組織產品AmnioGraft,並已順利取得輸入許可、在台上市。

友華指出,色素性視網膜病變係因視網膜感光細胞異常,導致視力退化甚至失明的遺傳性眼部疾病,全世界約有40萬名患者,台灣約有9,000餘位病患。

Argus第二代人工視網膜系統,則透過為視網膜提供電流刺激效果的機轉,藉此誘發失明者的視覺。患者可透過眼鏡上的攝影機捕捉影像,經迷你影像處理並轉變成為指令,以無線方式傳送至植入視網膜上的晶片,刺激大腦呈現影像,目前全球約有超過250名植入成功案例。

評析
Argus第二代人工視網膜系統,則透過為視網膜提供電流刺激效果的機轉,藉此誘發失明者的視覺。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9-2-20 14:38:0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2-20 14:39 編輯

轉貼2018年6月21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友華奶粉事業擴大海外布局  瞄準菲律賓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8年6月21日電

友華 (4120) 表示,今年奶粉事業群在台灣市場預估維持平穩,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海外,包括大陸及馬來西亞持續成長態勢,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預計菲律賓將是下一個目標市場。

友華表示,在既有羊奶粉、西藥事業群貢獻穩定獲利下,規劃積極擴大海外市場,菲律賓將是首先瞄準的區域,另外,下半年也將推出醫美保養新品,希望靠新產品及新市場推升營運成長動能。目前看來,預估第2季整體營運將維持第1季水準。

友華目前在營養保健品、西藥、醫美等事業群,都已逐步建立自家的產品地位。其中,羊奶粉已躍居台灣嬰幼兒羊奶龍頭品牌,營養保健品事業群不僅占集團營收比重已超過5成,且有一半的業績是來自於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等市場。

西藥事業群部分,友華產品線(含代理)已由降三高、婦產科、腫瘤科延伸至呼吸道與眼科產品,品項更從藥材增加至創新醫材,其中,引進改善「遺傳性夜盲症」的電子眼(仿生眼),由美國Second Sight獨創的Argus II第二代人工視網膜系統,日前已取得醫療器材許可。

友華集團董事長蔡正弘表示,未來將持續與林口長庚和台北榮總等醫療體系合作,累積個案數與經驗值,使台灣成為眼科創新醫療的重要據點之一。並將與原廠Second Sight緊密合作,依其開發進展,適時導入Argus II進階版本。

評析
友華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海外,大陸及馬來西亞持續成長,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菲律賓將是下一個目標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9-2-20 14:38: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天津馬光將分割在台或港上市

工商時報  郭鴻慧台北報導

馬光-KY (4139)21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黃傳勝說,看好大陸民營診所市場發展龐大潛力,天津馬光將改變營運模式,不再積極拓展實體通路,將以授權、加盟方式搶攻大陸民營診所市場,目標短時間把馬光子公司天津馬光分割推動上市,預期超過八成的機會在台灣上市、兩成左右的機會在香港上市。他透露,目前已和大陸的中信健康集團合作,雙方將成立新公司,天津馬光將控有7成左右,預期年底將推出醫療互聯網,全力搶攻大陸醫療市場商機。

黃傳勝進一步解釋,隨著大陸醫改相關政策推動,大陸民營診所市場成長性高,天津馬光花了2~3年左右的時間摸索出獲利模式,未來將結合市場投放資金、派遣人力及馬光獨有的服務及醫療互聯網系統,對外授權或是加盟。他說,天津馬光不會再積極拓展實體通路,對外授權或是加盟短期內將先以天津為主,緊接著將會把此一模式推展到全大陸各省分,屆時獲利將會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黃傳勝說,天津馬光未來將協助投資人如何開診所及獲利,無論在資金、技術及人力和軟體系統方面都會提供幫助。他說,大陸投放資金很多,馬光想要做的角色是診所成立時若缺乏資金,一方面可以替投放資金審核,另一方面又可以幫診所找尋資金,從中賺取手續費用,若是診所缺乏技術可以送去新加坡培訓。

黃傳勝說,董事會在3月底時曾討論與展望亞洲科技的合作案,初步想法是取得展望30%的股權,若是能取得全部的股權也很好,展望為台灣一半左右的民營診所提供醫療知識系統與平台,雙方合作後,將可為大陸市場專門設置一套提供醫療系統的平台,搶攻大陸醫療互聯網商機,對天津馬光採用授權、加盟方式搶攻大陸民營診所市場有正面的助益。

展望亞洲科技實收資本額3000萬元,為專職於醫養服務與系統整合的研發與推展的公司,為台灣6000家醫療機構提供醫療知識系統與平台,獲利超過一個資本額。

評析
天津馬光將改變營運模式,不再積極拓展實體通路,將以授權、加盟方式搶攻大陸民營診所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9-2-20 14:38: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22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瞄準中國互聯網醫院政策商機
馬光攜手中信集團年底搶進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出台,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馬光-KY(4139)旗下天津馬光連鎖診所即將成為天津首批取得互聯網醫院資質的診所,看好商機也規劃與大股東中信集團攜手,結合其醫療資源,年底進軍大陸互聯網醫院平台。

中國醫療資源長期處於配置不足及不均,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互聯療醫療企業自2014-2015年間,在政策推動與資本追逐,進入噴發期,不過,2015年大陸國家衛計委明確表示,除了醫療機構提供的遠端醫療外,其他涉及醫學診斷的工作不允許在互聯網上開展,僅可做健康方面的諮詢,加上互聯網醫療企業普遍找不到盈利模式。

而天津馬光藉著互聯網醫療政策的開放,順勢發展社區醫療線上線下連動的O2O互聯網醫院服務。大陸天津市2015開始啟動糖尿病門特按人頭付費試點項目,2016年開始擴大推行,天津馬光在2016年取得天津市唯一民營醫療機構具有糖特人頭付費資質,透過在地特色社區慢病共照網服務示範模式,加速照護個案的簽約數爭取快速市場佔有率,至今已收案近2000人。

今年4月28日大陸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對互聯網醫院提出多項鼓勵政策,其中,“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更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格局定下乾坤。

看好互聯網醫院商機,即將成為天津首批取得互聯網醫院資質的天津馬光連鎖診所,已規劃與大股東中信集團攜手,結合其醫療資源,年底進軍大陸互聯網醫院平台。中信集團是天津馬光第二大股東,經營領域橫跨金融、房產、銀行,未來馬光可結合中信醫療等資源,進軍物聯網平台。

評析
天津馬光已規劃與大股東中信集團攜手,結合其醫療資源,年底進軍大陸互聯網醫院平台。
 樓主| 發表於 2019-2-20 14:38: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6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承業醫大型設備入帳 Q2營收見轉機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承業醫(4164)受惠大型設備入帳,4、5月營收都交出年增5成的佳績,法人預期,該公司第二季營收、獲利可望有亮麗表現,單季營收上看6~7億元,EPS有機會挑戰0.8~1元。

不過,承業醫昨日公告,大中華區總經理陳光宇因個人因素去職,遺缺由董事長李沛霖暫代。法人認為,此舉應和該公司在大陸布局的效益未如預期有關。

專攻放射醫療市場的承業醫,在2012年之前EPS都在4、5元左右,公司乘勝追擊,積極布局大陸市場,並聘任前GE大中華區副總陳光宇出任大中華區總經理,專責數位影像治療Swissray及牙科Yoshida設備器材的推廣。

而後為搶攻大陸上千億人民幣的醫管商機,承業醫也陸續結盟湖南第三大的郴州醫院、澧縣人民醫院,也延伸營運觸角至東協市場,並與印尼麗寶(Lippo)集團的合資案,跨足醫療產業,只是整體營運效益尚未完全展現。

承業醫表示,該公司去年加速器的接單頗有斬獲,台灣簽下三台租賃合約,但僅認列一台出售,而中國則簽下一台租賃合約,其他設備包括眼科、顯微鏡、水晶體耗材,及CT、MRI等影像醫學及神經醫學設備也都有不錯成績,只是,因業外認列備供出售金融資產-非流動之減損損失2.77億元,導致每股虧損0.62元,首度出現虧損,若不計算業外,實際EPS約1.3~1.4元,為近三年最好表現。

承業醫累計今年1-5月營收8.85億元,年增0.05%。法人表示,承業今年可入帳的大型設備將高於去年,租賃合約也持續洽談中,預期總合約數將大於去年。

另外,印尼已經正式簽訂第一個合約,是採租賃方式,預計完成機器裝機後,即可開始貢獻利潤,未來營運相對樂觀。

評析
承業今年可入帳的大型設備將高於去年,租賃合約也持續洽談中,預期總合約數將大於去年。
 樓主| 發表於 2019-3-5 20:48: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 攜國際平台打世界盃

工商時報 杜蕙蓉/專訪



搶攻醫療新經濟商機,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近3年來馬不停蹄,從入股明基醫院、成立智科長照網、結合國內三大電子病歷商,成立8千家基層診所藥品採購平台,到今年併購87家躍獅連鎖藥局,盛弘的事業體布局已綿密至醫療雲端採購、藥局、電子商務、長照、醫院等領域,打造出完整的區塊供應鏈。

楊弘仁認為,台灣醫療水平排行全球第三,ICT產業和醫生素質都很強,但被視為最聰明的醫生卻困在健保的框架內,加上市場太小,法規未能完全和國際接軌,產業發展受限;最佳的策略應該是借力使力,與大型國際平台策略合作,攜手打世界盃!而盛弘目前的整合布局,就是在做打國際競技場的練兵準備,只要時機到,隨時可鳴槍起跑。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如何定位盛弘醫藥?要如何打世界盃?

答:2014年我受邀赴美國史丹佛大學演講,曾用父親創立的敏盛醫院為主題,介紹敏盛是「高度整合的民營營利性健康照護系統」,這就是我們的定位。

過去台灣的觀念是醫院不能講營利,醫生更不能談錢;但我曾在美國第二大連鎖醫療體系Tenet任職,親身經歷該集團從80家醫院透過併購和組織整合後的價值,不僅醫院擴大至200多家,營運也是跳躍式成長。

回國後我就開始參與敏盛醫院的轉型升級工程:2005年力邀台大李源德院長出任總裁,打造敏盛醫院成為桃園的台大醫院。2006年敏盛成為全台首家通過JCI國際醫療評鑑的醫院,2007年與ING集團合作,將經國醫療大樓以30億元賣給ING再租回,創下亞洲第一個醫院資產活化案例,這些都是為敏盛進軍國際創造條件。

我的策略是架構完整的醫療體系,整合醫療物聯網、大數據,讓盛弘/敏盛能成為大型國際平台策略合作的對象,並在海外複製,有效突破台灣市場規模的限制。

問:台灣醫療水平高,全球排行第三,ICT也強,醫生人才素質也強,何以無法和醫藥、醫材產業連結?

答: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場太小和健保的框架,大家都說醫生是台灣最聰明的人才,但綁在健保制度裡,不管是生技產業、醫院或醫生都很難有太大的突破。

我認為健保制度已經太成熟,醫生和醫院的思維必須更大膽創新,用更靈活多元的商業模式,擴大醫療服務的範圍,前進國際市場,複製台灣成功模式。

問:你被稱為醫界改造王,成功重整敏盛醫院,最為膾炙人口的應是以1年改造王菲與李亞鵬的嫣然天使兒童醫院,如何做到的?

答:王菲與李亞鵬當年創立嫣然天使兒童醫院的初衷,是期待能建立兼具醫療技術和服務品質的醫院,這點令我非常佩服和認同。而敏盛擁有成熟的醫院管理經驗和方法論,因此能讓嫣然醫院1年內順利通過JCI認證。

問:大陸和台灣醫院的差異性為何?醫管服務是進軍大陸醫療體系最大的優勢嗎?

答:大陸目前醫院的狀況是「不患寡而患不均」,2萬多家醫院中,1千多家的三甲醫院擠爆了,而為數眾多的一、二級醫院卻門可羅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小型醫院的治療水平和品質還不能讓民眾所信賴。

因此,2000年以來,大陸即持續進行醫改政策,資源下沉,有效分散三甲醫院的人潮,也提升地方醫院的治療水平。

而醫管中的效率和品質都是台灣強項,很有競爭利基,但如果前進大陸只是賺取醫管顧問費,那就太可惜了!應該要和國際資本平台合作,以收購、整併、上市為發展策略。

評析
盛弘的布局已綿密至醫療雲端採購、藥局、電子商務、長照、醫院等領域,打造出完整的區塊供應鏈。
 樓主| 發表於 2019-4-7 19:27: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共享經濟夯 楊弘仁打造長照Airbnb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政府推長照,年商機上看400億元,盛弘集團董事長楊弘仁認為,台灣目前11萬長照床,占床率只有75%,如果盲目擴新床,長照就會進入紅海市場。盛弘已經上線運作的智科長照網,定位為長照市場的Airbnb,就是透過共享經濟的概念,整合平台資源,讓長照市場發揮最大的綜效。

曾經在史丹佛擔任1年訪問學者的楊弘仁認為,矽谷新經濟最重要的關鍵是「共享經濟」,充電免費、wifi免費,連電子病歷的使用也免費,在使用者付費的概念逐步顛覆下,customer base(客戶群)被視為產業最重要的利基,只要customer base夠大,就能衍生出夠大的商機。

楊弘仁認為,新經濟的精神就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加上免費,要有共享經濟的概念,才能在這一波矽谷新經濟中脫穎而出。

他說,台灣有48萬失智人口,但11萬的長照床占床率是75%,這說明了有些有名的機構是一床難求,甚至待床時間要10年、20年,但有些機構卻是門可羅雀,占床率未達飽合,一味擴床,只會讓資源更浪費。

舉例來看,敏盛醫院有800百張長照床,有8個機構,但如果不去計算占床率,而是用傳統思維,每年都去興建200張床或是收購300張床,5年之後就變成2、3千張床,甚至有可能成為台灣第一大長照機構,但這樣並沒有意義,效率也不會提高。

因此,智科長照網搭建的平台就是用新經濟與移動互聯網的概念來建構長照的服務,協助全台灣這11萬張床的機構,把病床的資訊跟服務資訊放到平台上面來,讓有需求的人去做媒合,也就是把Uber及Airbnb經營模式帶進長照產業,讓產業再升級創造新商機。

楊弘仁表示,共享經濟最大的特色就是評價,智科長照網已經開台,網站跟手機APP都已經開放了,客戶除了可以根據需求找到合適價位和的照護服務之外,他們也讓800百張床的住民每個月都評價,透過和客戶端的良性互動,讓長照服務效益做到最大。

評析
智科長照網就是透過共享經濟的概念,整合平台資源,讓長照市場發揮最大的綜效。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21: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養金雞 盛弘子公司火力全開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盛弘集團繼完成醫療體系的建構擴張及醫療價值鍊整合後,也成功孕育小雞,旗下子公司火力全開,敏成在接獲美國品牌大廠大單後,將力拚第四季申請上櫃;而躍獅、碼科隆和盛雲的醫藥流通路事業體則將在2年內拆分上市,另外,在創櫃版的智科專攻的長照領域,也被視為是大黑馬。

楊弘仁表示,盛弘集團的策略是先架構完整健康醫療價值鏈,透過醫療物聯網、大數據的資源整合後,厚植的含金量除讓盛弘/敏盛能成為大型國際平台策略合作的對象,並可延伸觸角至海外市場外,旗下子公司也能擁有自己的利基市場,甚至可獨立與國際大廠合作。

目前盛弘投資的事業中,獲利十分穩定的敏成,是以口罩濾材起家,為了因應敏盛醫療體系的需要,逐步開發出氣球導管、血管支架,近年開發的材料更應用至鞋子、建築及汽車等非醫療範疇,其車用隔音材更已打入德國車用製造大廠的供應鏈,今年敏成還接獲美國品牌醫材大廠醫療用口罩濾材大單,為營運添加動能。

另外,盛弘近年整合方鼎、耀聖和展望後成立的盛雲,專攻的診所電子病歷系統HIS聯結藥品採購平台;今年5月又以1.7億元併購瑞商裕利醫藥集團(Zuelli ng Pharma)旗下87家躍獅連鎖藥局,加計自營的17家盛康藥局,其全台連鎖藥局通路家數將達104家,躋身市場前三大,搶攻每年1,200億元的藥局產值商機。

楊弘仁指出,這兩個併購案將為盛弘電子病歷結合藥品電商、藥局通路整合的創新商業模式取得關鍵且有力的支持,可望建立新市場生態系統。

評析
盛弘集團的策略是先架構完整健康醫療價值鏈,讓盛弘/敏盛能成為大型國際平台策略合作的對象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人物側寫-突破傳統思維 打造醫生創業新契機

工商時報 文/杜蕙蓉

曾被岳父譽為「明明很厲害,大家卻看不出來」的楊弘仁,在談笑風生的布局中,將地方型的敏盛醫院拉高到可以和中大型醫院相比的高度;他接軌醫療物聯網,結合大數據,吃下診所電子病歷的半壁江山,也延伸觸角整併了藥局通路,他跨足長照、健檢、精準醫療三大夯產業,也攻進大陸醫管服務。

這一路的穩紮穩打戰績,尤其是2015年他從矽谷引進的醫療新經濟商業模式,已經完全打破醫院、醫療通路的思維,甚至也為醫生創業打造新的契機。

曾擔任短暫醫生的楊弘仁,有個很出名的外科醫生爸爸楊敏盛,從小在名醫家庭長大的他,被薰陶為對醫生的崇高敬仰,1998年他從矽谷學成回國後,即著手規劃敏盛醫院的再造計畫,那時有個長輩以「生意子,歹生」,誇讚楊敏盛有個有商業頭腦的兒子。

楊弘仁說,當時聽到這句話,眼淚就掉出來了,覺得有辱家風,污衊了他「曾經」是個醫生,後來他立志改變醫療生態體系,「把最聰明的人綁在不能談利益商機,實在和現實新經濟落差太大了」。

可能有醫生的DNA因子,楊弘仁的思考邏輯性很強,近年他迷上馬拉松,從第一次應景參加ING的馬拉松從101直接在中途就走回敦化南路家裡的「魯肉腳」,到現在全球六大馬拉松聖盃,他已征服5個,只剩下明年的波士頓就完勝了。

楊弘仁說,馬拉松的制勝關鍵是夠慢、不喘,42公里要跑7小時,平均每個小時是6公里,這個速度只要精準分配好腳步和體力,一定可達標,一味求快反而會因為無氧而喘,乳酸堆積肌肉勞累,那時就是休息也沒用。

從馬拉松的信念來看,楊弘仁經營的企業就是維持這種不喘的速度一路向前行。

評析
楊弘仁從矽谷引進的醫療新經濟商業模式,完全打破醫院、醫療通路的思維,也為醫生創業打造新的契機。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22: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3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大樹上半年展店17家 今年營收續拚年增三成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大樹醫藥(6469)全力展店力拼2020年破200家,今年上半年已展店17家,追平去年全年的紀錄,總店數已正式突破一百家,全年可望新增30家,並帶動今年營收連四年成長挑戰三成,隨規模擴大、費用控制及門市逐漸成熟,獲利可望持續成長,不過,因股本膨脹,預估EPS仍將維持在去年的高峰。

總經理鄭明龍表示,第一家四代店已經在雲林北港推出,和義美合作導入健康概念,並結合智慧藥局量測功能,未來新開的點都會推四代店,原本的店預估60%可以導入第四代概念,明年會開始發酵。

現階段持續執行五年計畫,朝2020年達200店目標邁進,去年新增21家門市,達86家,今年迄今已經開店17家,已經正式衝破一百家的規模。上半年幾乎追平去年全年紀錄,預估全年至少展店30家,未來也會持續找併購標的,加速規模擴張。

大樹去年合併營收36.23億元,年增29.33%,合併稅後淨利1.02億元,EPS 3.36元,均較前一年成長並再創新高。鄭明龍表示,過去三年營收維持三成成長,現在基礎變大,但透過新開店增加,今年還是希望能創下第四年營收成長三成的目標。

隨規模擴大、費用控制及門市逐漸成熟,採購議價能力增加,毛利率、費用率將降低,不過,因市場競爭加劇,個體店面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新展店在設店前會看到當地店家先折扣促銷,促銷費用增加,加上員工認股、發行cb等費用增加,預估今年毛利率、淨利率持穩,獲利挑戰雙位數成長,不過,因股本膨脹,預估EPS仍將維持在去年的高峰。

評析
過去三年營收維持三成成長,現在基礎變大,但透過新開店增加,今年希望能維持三成成長的目標。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23: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11-9 16:26 編輯

轉貼2018年7月1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6月營收創高  H2擴大徵才加薪拚業績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杏一醫療(4175)6月年中慶銷售助攻,主力樂活保健、居家照護等產品銷售表現,推升月營收達4.19億元,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3.5%及5.18%,創下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

杏一發言人魏子文表示,上半年表現持續優化各家門市體質與商品結構,包含本月在台中大雅開幕的社區型複合式藥局門市,目前在兩岸總計門市已達248間,上半年累計營收達22.4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68%,除了商品結構的調整優化、專業服務的不斷精進,門市展店策略的調整,包含鞏固醫院型門市,加速社區型門市拓展,成功和居民建立長期穩定連結,皆是杏一營收步步突破的關鍵因素。」

員工除了擁有具競爭力的薪資外,還可視營運績效,每月領取營運紅利。魏子文表示,一直以來,杏一特別注重人才專業培育與員工成長,尤其門市同仁更是扮演重要角色,今年希望透過薪資調整計畫,激勵同仁向更高目標前進,也吸引更多具有服務熱忱的優秀人才加入,攜手發展大健康平台。
評析
商品結構的調整優化、專業服務的不斷精進,門市展店策略的調整,皆是杏一營收突破的關鍵因素。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26: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10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上半年營收13.7億元  創歷年同期新高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盛弘醫藥(8403)公布6月合併營收為2.5億元,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7.13%及12.63%,累計1-6月合併營收為13.7億元,年增率9.06%,創歷年同期新高。

盛弘以醫療為中心為策略主軸,加速擴大事業版圖,以搶攻醫療新經濟商機及永續發展動能,除原有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之本業外,在電子商務及長照部分更進階提升至移動互聯網,近一年來以共享經濟概念建構的醫療雲端採購平台及長照網已落實成型。公司指出,多元布局策略建置整合期雖長,但完成後可有效提升競爭優勢及創造高價值,並與同業建立差異化區隔,長期而言發展空間大。

醫療雲端採購平台部分是透過旗下盛雲公司串聯整合電子病歷結合電子商務,服務對象是全台9000家基層診所,可為醫生分析醫藥耗用及庫存管理、彈性供應診所所需的藥品、相關衛耗材及設備租賃。盛雲平台已於今年第二季開台營運,目標年底能有超過3600家的診所加入。

在長期照護則由旗下智能科技建置「智科長照網」平台,協助全台灣長照機構把全台現有的11萬張病床的資訊跟服務內容放到平台上做媒合,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找到合適價位和的照護服務,就是把共享經濟的經營模式(例如Uber及Airbnb)帶進長照產業,讓產業升級並創造新商機。

而在併購躍獅連鎖藥局部分,6月底已完成合併作業,本月起正式納入盛弘集團架構,盛弘將連鎖藥局定位為「社區醫藥保健提供者(Point of Care)」,除藥品銷售及處方箋業務外,將成立健康專區,導入保健/健康食品與營養品,目標成為社區居民的最佳健康顧問。

評析
多元布局策略建置整合期雖長,但完成後可有效提升競爭優勢及創造高價值,並與同業建立差異化區隔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27: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11-9 16:28 編輯

轉貼2018年7月11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試劑新客戶訂單進補   合富-KYQ2營收創新高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合富-KY(4745)新檢驗試劑大客戶訂單推升,6月營收續揚達3.7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40.8%,第二季營收9.9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亦較去年同期大增38.6%,隨著試劑品項增加、價格重議,毛利率將回升,業外也會認列代理終止協議賠償約8千萬元的利益,第二季EPS可望超過2元。由於還有另一大型客戶在洽談,次代理的ViewRay腫瘤設備也有機會下半年發酵,下半年業績續看旺。

6月營收為人民幣8169萬元,年成長37.2%;累計前6月營收為人民幣4.0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8%。若以新台幣來看,6月營收3.7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40.8%;第二季營收9.94億元,年增38.6%;累計前6月營收為18.7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2.0%。營收成長主要來自去年底、今年初陸續拿下兩家檢驗試劑大客戶,及新台幣匯率對人民幣升值貢獻。

隨品項增加、價格重議,毛利率有機會逐步提升,加上射波刀CK部分合約需重新簽約,約有3-4個客戶,將在第二季簽約後再認列維修服務收入,對毛利率也有正面推升效果,單季毛利率將回升。

至於下半年營運,由於還有另一大型客戶在洽談,次代理的ViewRay腫瘤設備近其有機會敲定第一台銷售,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等8個國家都在申請審查中,有機會慢慢發酵,下半年業績將勝上半年,全年EPS有機會挑戰5元。
評析
由於還有另一大型客戶在洽談,次代理的ViewRay腫瘤設備也有機會下半年發酵,下半年業績續看旺。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29: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1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多頭力守高檔 杏一邁向填息之路

工商時報 郭鴻慧台北報導

杏一 (4175) 今日除息,開盤參考價為64.1元,股價開高後,多頭力守在高檔,漲幅在1.7%以上,穩步朝填息之路前進。

杏一上半年持續優化各家門市體質與商品結構,目前在兩岸總計門市達248間,上半年營收年增率7.68%,除了商品結構的調整優化、專業服務的不斷精進,門市展店策略的調整,包含鞏固醫院型門市,加速社區型門市拓展,成功和居民建立長期穩定連結,皆是杏一營收步步突破的關鍵因素。

評析
商品結構的調整優化、專業服務的不斷精進,門市展店策略的調整,皆是杏一營收突破的關鍵因素。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3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7月3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生技二代翻轉家族事業 獲利衝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生技產業「虎父無犬子(女)」,新二代不僅翻轉家族和老爸的事業,甚至青出於藍打進國際競技場,更交出亮麗成績單!龍燈-KY(4141)羅昌庚、保瑞(6472)盛保熙放大家族事業體,盛弘(8403)楊弘仁、達爾膚(6523)吳奕叡讓父親醫生職業變成事業,麗豐-KY(4137)陳碧華創造美容保養品通路王國,而全宇-KY(4148)彭士豪則是異國打拚逆轉勝的最佳代表。

最難得的是,由於營運各具利基,今年麗豐、保瑞和全宇都將交出歷史新高佳績,法人預估麗豐今年EPS有挑戰13元實力,保瑞則受惠收購美國Impax旗下益邦製藥,並取得代工訂單效益發威,EPS上看8元,全宇初估也在5.5元以上。

做大家族事業中,盛保熙是國內知名代理藥商和安行的第二代,他在2009年創立保瑞藥業,原本以代理行銷藥品為主,2011年自創「博士特」品牌,主攻保健食品,2013年起,盛保熙連續買下日商衛材在台灣成立的「衛采製藥 」、台灣聯邦藥廠和益邦製藥,締造今年亮麗的業績。

另外,陳碧華、楊弘仁、吳亦叡,都有個有名的爸爸,但在他們的拚搏下,也為老爸添加「父以子貴」的榮耀。

陳碧華的父親陳武剛,有豐富的創業史,從早期發明去油靈、安全瓦斯管、列印支票金額的機器到直銷事業,都十分膾炙人口。陳碧華1997年到大陸後,就將原本規劃要在大陸創立的直銷事業化為實體通路,主打的「克麗緹娜」旗艦大隊,截至第二季底,全球總店數已達4,328家,目前麗豐不僅營運觸角已延伸至東越南等東協市場,也跨足電商、抗衰老、醫美等事業版圖,備受關注。

楊弘仁的父親楊敏盛是知名外科醫生,敏盛醫院一直都是大桃園區的重磅級醫院。楊弘仁曾當過短暫的醫生後就棄醫從商,不但成功帶領敏盛醫療體系脫胎換骨,更成為台灣醫界的創新者。

他積極拓展盛弘醫療集團版圖,從活化資產、建構醫療物聯網、整合藥局診所通路到長照、精準醫療的布局,優勢的醫管經驗,也讓他的戰場從台灣延伸至大陸。

吳奕叡的父親是知名皮膚科醫生吳英俊。吳奕叡不僅讓吳英俊從傳統的皮膚科醫生轉成為醫學美容大師,更創造美容保養品DR.WU的品牌,2014年國際知名LVMH集團私募基金模里西斯商「L Capital Taiwa n Beauty LTD.」,更以7.5億台幣入股達爾膚2成股權,換算每股取得價格為150元。

另外,科技大老宣明智,則跟隨兒子宣昶有轉戰生技產業,並以其人脈和資金,成為宣捷集團壯大的資源。

評析
楊弘仁曾當過短暫的醫生後就棄醫從商,不但成功帶領敏盛醫療體系脫胎換骨,更成為台灣醫界的創新者。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3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8日財訊快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 H1 EPS1.84元 兩岸直營門市突破250家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連鎖醫療用品通路杏一(4175)持續展店擴大規模,雲基院內複合型商場與台南奇美二店近日開幕,至8月底兩岸直營門市突破250家。剛公布的第二季財報交出亮眼成績,稅後淨利年增5成,每股盈餘0.75元,累計上半年獲利更大增64%,每股盈餘1.84元。

第二季稅後淨利2,088萬元,年增率51%,每股盈0.75元;上半年稅後淨利5,152萬元,年增率64%,每股盈餘1.84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達55%。

發言人魏子文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今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杏一長期經營的目標客群基數持續穩定增加,加上醫院、社區型門市、電商新零售通路等營運策略助攻,驅動上半年營收、獲利皆有不錯的表現。雲基院內複合型商場與台南奇美二店近日開幕,至8月底杏一兩岸直營門市突破250家。

近年杏一持續透過大數據的會員分析,調整商品結構,加強專業品項銷售,並根據市場需求,與供應商或代工廠共同開發高附加價值專業型商品,除此之外,也引進多項國外及獨家代理商品,強化自身優勢之餘也推動上游供應鏈整合。

除了鞏固中老年齡層主力客群,也於今年開始積極搶攻年輕新客群,看好新型態零售模式及擁有預防保健意識的年齡層逐漸擴大,杏一8月全新推出杏LINE樂活服務,為同業首創提供LINE會員綁定服務,第一階段將整合全台門市會員,提供「會員數位化」、「智慧查詢」、「獨享優惠」三大服務增加會員黏著度,藉此累積消費者數據,增加產品銷售管道及優化客戶服務。

評析
杏一今年積極搶攻年輕新客群,看好新型態零售模式及擁有預防保健意識的年齡層逐漸擴大
 樓主| 發表於 2019-11-9 16:30: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搶攻海外市場 友華H2營運拚轉好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製藥高獲利股模範生友華(4120)受匯損擊,上半年EPS 1.66元,較去年同期呈現腰斬;總經理蔡孟霖昨日在法說會中表示,下半年在搶攻中國一致性評價商機和進軍東協、歐美市場產品持續發酵下,營運可望較上半年好轉,團隊力拚在2021年成東南亞標竿企業。

蔡孟霖表示,友華的理念是成為終生/身照顧的健康事業,海外市場是未來最大的成長動能,目前正全力布建東協市場,規畫在泰國設立新據點,而抗老化事業已進軍菲律賓及馬來西亞;降血脂用藥也進入越南市場,並完成醫院投標,預計9月底前醫院開標進藥即可開始銷售。

上半年獲利低於法人預期的友華,由於外銷占比約有45%,且營運主力的奶粉也在紐西蘭生產,今年在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紐幣貶值等不利因素中,毛利率下滑至46%,且認列2400萬元的匯損,加上導入SAP系統和1億多元研發費用等支出增加,導致費用率大增,營利率降低至9%。該公司第2季小賺0.12元,上半年EPS僅1.66元。

蔡孟霖表示,未來將透過新市場、新產品、新成分、新效能、新領域五大利基發展策略推動營運成長。

評析
友華下半年在搶攻中國一致性評價商機和進軍東協、歐美市場產品持續發酵下,營運可望較上半年好轉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0 19:57: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生技前7月營收 保健美容最靚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生技公司前7月營收出爐,保健美容族群是大贏家,大江(8436)、麗豐-KY(4137)、雙美(4728)、佐登-KY(4190)、科妍(1786)成長率躋身前十大,益安(6499)、智擎(4162)因有授權金和里程金人袋,成長率最耀眼。此外,泰博(4736)、生展(8279)、大江、盛弘(8403)7月單月營收均都創新高。

盛弘6月底已完成合併躍獅連鎖藥局,集團已完整架構涵蓋醫院、連鎖藥局、預防健診、雲端醫藥採購、長期照護、精準健檢等醫療體系下,預期在多元布局效益陸續發揮下,獲利成長力可望高於營收。

泰博上半年繳出獲利3.81億元、年增2.28倍,EPS達4.64元佳績,7月營收再以4.39億元、年增67%,刷新單月營收歷史紀錄。法人預期,泰博在碳電極試片需求強勁,金屬電極馴現高速成長中,隨著下半年旺季效應來臨,不排除今年獲利有挑戰一個股本新高實力。

大江連續5個月營收創新高,上半年EPS達5.58元,在大陸市場高成長驅動,其他海外布局也逐步開花結果下,近兩個月來已有12家法人看好後市表現,並上修今年EPS至14~15元,目標價最低507元、最高725元。

麗豐今年營運有亮麗表現,惟受人民幣貶值影響,第2技EPS僅3.48元,略低於首季的3.97元,但累計上半年EPS達7.45元,穩居生技業獲利前三強。麗豐前7月營收24.75億元,年增43%。

麗豐表示,今年在北上廣、華東、華中、東南與西南地區的一、二線城市開出新店面,截至7月底新加盟店數已達493家、較去年同期成長13%。

全宇-KY(4148)以微生物複合肥料揚名馬來西亞,上半年稅後淨利1.86億元,EPS達2.9元,獲利創新高。全宇今年產線稼動率已接近滿載,公司下半年已啟動擴產計畫,並將前進印尼設廠,續保業績高成長動能。

評析
盛弘預期多元佈局效益將陸續發揮,希冀未來獲利成長表現將可高於營收之成長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0 19:57: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1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38% 寫同期新猷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盛弘醫藥(8403)昨(10)日公布7月合併營收為3.11億元,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20.4%及38.3%,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為16.9億元,年增率13.5%,雙創歷年同期新高,下半年展望樂觀。

盛弘表示,除本業穩步經營外,在6月底已完成躍獅連鎖藥局合併,正式納入盛弘集團架構並有所貢獻,大幅帶動7月份營收再創新高,顯示併購躍獅效益逐漸顯現,對於未來展望樂觀。盛弘昨日股價收32.95元,下跌0.25元。

盛弘表示,該公司將連鎖藥局定位為「社區醫藥保健提供者(Point of Care)」,除原有藥品銷售及處方箋業務外,將成立健康專區導入保健/健康食品與營養品,在整併後強化營運模式,公司將持續優化以提升集團整體競爭優勢及創造高價值。

盛弘表示,該集團架構已完整涵蓋醫院、連鎖藥局、預防健診、雲端醫藥採購、長期照護、精準健檢等領域,樂觀預期多元佈局效益將陸續發揮,希冀未來獲利成長表現將可高於營收之成長表現。

評析
盛弘預期多元佈局效益將陸續發揮,希冀未來獲利成長表現將可高於營收之成長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0 19:5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8月1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維骨力經銷商…慕康傳內訌 14日選新董座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知名醫藥保健品維骨力經銷商慕康生醫近傳內訌,前任董事長曾天賜昨(13)日發出聲明指稱,近期遭到聯合抵制、杯葛,且遭無預警解除董事長職務,顯示公司內部管理出現問題。

對於真大投資撤銷曾天賜法人董事代表職務,慕康表示,不便代表大股東發言,新任董事長選任在今日董事會中將進行討論、表決,若有進度,將一併公告。慕康昨日股價收24.6元,下跌1.2元。

慕康近日公告,大股東「真大投資」撤銷其法人董事代表人曾天賜董事身分,曾之董事長職務自然解任。對此,曾天賜昨日表示「錯愕」並發出聲明質疑,慕康「管理階層中,是否有集體串聯抵制、杯葛公司營運之不當情事存在?」

慕康生醫前身是電子零組件廠力瑋,原係台灣著名連接器電子廠商之一,主力業務係在大陸電子業務,據查,代理知名保健醫藥產品「維骨力」的大統貿易(即大統生技集團),約三年前入主真大投資,並協助力瑋轉型為生醫公司,目前慕康在生醫產品銷售占合併營收已逾六成,並擁有維骨力在康是美、屈臣氏兩大通路的經銷權。

曾天賜目前仍是真大投資大股東,持股約33%,雖真大投資帳面上持有慕康股權僅約4%,不過,真大投資在慕康擁有三席董事,以慕康董事會五席一般董事、二席獨立董事,業界認為,真大投資對慕康應具有實質控制權。此次,真大突撤曾天賜在慕康的法人董事代表職務,對此,曾昨日也發表六點聲明,要言之,曾表示,他近年與真大合作接手力瑋,協助轉型為生技公司,但近日他發覺,慕康近年併入的三家藥品公司營運衰退,要求調查經銷股東結構與佣金,卻未獲回應。

曾天賜也指出,慕康原有意在國內引入日本硼中子癌症治療系統(BNCT)簽約在即,並欲與大統貿易公司合作取得韓國甫取證之異體幹細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專案技術。惟前述兩重要投資案均遭到杯葛。

對曾天賜之指控,慕康生醫昨日回應表示,曾之指控並非事實,對於曾前董事在該公司董事會提案均經仔細評估,經全體董事評估後,認為仍有待進一步研議。

評析
目前慕康在生醫產品銷售占合併營收已逾六成,並擁有維骨力在康是美、屈臣氏兩大通路的經銷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