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樓主: p470121

[轉貼] 生技;醫療通路 – 盛弘深耕中國 佈局專科醫院及長照事業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30: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5-5 15:32 編輯

轉貼2017年6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承業醫迎換機潮 今年帶勁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高階醫療設備代理商承業醫去年受制標案裝機時程落後,獲利表現創掛牌來新低,但今年隨台灣十年一度換機潮發酵,加上去年訂單遞延效益,預計今年成長力道十足。

董事長李沛霖樂觀表示,今年業績表現一定比去年好,且高單價質子設備方面,彰基明、後年裝機完成後將順利入帳,今年1月簽下北醫則採分潤模式,為長線成長動能。

承業醫去年直線加速器標案裝機時間落後預期,台灣僅認列二台賣斷收入,對岸也僅認列二台,導致全年營收22.1億元,年減8%;稅後純益7.28億元,年減27.7%,每股稅後純益(EPS)1.14元,創下2010年上市來新低水準。

承業醫今年營運將大幅改觀,高階醫療設備代理的本業方面,首季繳出亮麗成績,當季營收5.73億元,年增58.9%;稅後純益7,234.8萬元,年增150%;每股稅後純益(EPS)0.52元,創首季歷史新高,主要受惠國內和海外直線加速器銷售暢旺,同時新代理手術引導系統Novadaq機台發揮效益,加上集團近年力推醫管輸出對岸,今年也進入收成期。

今年起國內直線加速器市場進入十年一次的汰換新機高峰期,加上去年部分遞延到今年的訂單以及維修單同步加溫,且海外市場也有亮麗表現,年初迄今已為設備商Elekta在東南亞裝機十台,對岸裝機台數預期成長,都帶來不錯成長動能。近年啟動銷售的Novadaq機台方面,則以大陸最具成長機會,隨當地醫療院所編列預算開標,今年出貨量預期由去年的20台倍增至40台。

李沛霖對今年展望相當樂觀,指無論醫療設備代理及醫管業務,兩岸都有新客戶加入,總體出貨將顯著成長,業績一定比去年好,旗下高單價質子設備方面,彰基明、後年裝機完成後將順利入帳,今年1月簽下北醫則採分潤模式,為長線成長動能。

法人預期,在既有設備、新增代理及維修裝機三動能拉抬下,承業醫今年營運將逐季成長,營收將重回成長軌道,力道更會超過往年,預估今年營收有機會挑戰28億元,年增逾三成,EPS也有機會站回2元以上。

評析
在既有設備、新增代理及維修裝機三動能拉抬下,承業醫今年營運將逐季成長,營收將重回成長軌道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31: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5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跨足長照產業 承業醫向美日取經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高階醫療設備代理商承業醫為跨足長照產業暖身,日前攜手生策會舉辦國際長照產業論壇。承業醫董事長李沛霖表示,高齡化帶來長照潛力需求,現階段正積極評估籌設高端長照機構,未來將汲取美、日等國際經驗,創造高品質照護模式,並打造產業供應鏈。

李沛霖長期看好長照事業,認為政府力推的長照2.0著重社區和居家照護,而企業投資的機構照護可為互補,讓長照更能完整覆蓋,此次投入心力舉辦國際論壇,就是盼汲國際經驗,為即將啟動的長照事業做準備。

事實上,承業醫去年10月便和日本醫療照護龍頭櫻十字集團進行合作,將長照國際標準引進國內,打造優質的機構型服務,現階段正在北中南尋覓適合地點,並結盟優質機構及智慧醫療,盼在明、後年啟動令外界耳目一新得優質營運模式,不但為國內建立標準,也可進行海外輸出,為集團成長再添柴火。

不過,李沛霖也感嘆法令跟不上產業需求,目前規定機構床數以200床為上限,對企業投資不合經濟效益,盼法規加速鬆綁。

評析
承業醫正積極評估籌設高端長照機構,未來將汲取美、日等國際經驗,創造高品質照護模式,並打造產業供應鏈。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45: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醫療部門挹注  力瑋今年營收跳升/獲利衝高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醫療部門營運衝高,力瑋(5398)首季每股稅後盈餘創下新高,法人預期,今年公司的營收成長主要將來自醫療部門挹注,包括去年併入的通路公司的既有產品銷售增長,與即將問世的引流式口腔清潔器貢獻,全年營收將挑戰逾倍增長,獲利則將力拼掛牌新高。

力瑋原來是以電源插座零件等連接元件出身,但因既有業務無法有效擴張,營運陷入調整,經營團隊兩度易主,直到現在董事長曾天賜與執行長黃旭仁帶領的團隊進駐後,才確認了朝醫療產業發展的方向。去年8月併入四家醫藥公司,其中育新、傑民、基鼎等三家,都是既有自有產品線或藥品代理的老牌醫藥廠商,深耕區域包括大腸直腸科、特殊癌症、神經內科及小兒科等,另一家屬研發型的公司杰菩,手上則有些預備進入臨床的創新醫材等案,伺機投入。

去年併入三家有既有營收的醫藥廠商,原本單一家公司最高的營業額都不超過1億元,基鼎甚至僅有1千多萬元。不過在併入力瑋後,董事長與總經理利用在醫藥產業累積的人脈與管理經驗,將藥品與業務資源重新整理定位,今年首季來自三家公司既有產品與人力的營收貢獻,已經達到全公司營收的近七成,換算單季挹注超過1億元,較合併前顯著增長,顯示其調整成效。

而目前營收占比降至三成的連接元件事業群,經營團隊則以利潤優先,不再強求營收增長,歷經成本結構的調整後,首季已略為高過損益平衡點,不再是營運的包袱。

展望後市,法人認為,力瑋今年的營收成長,仍將主要來自醫療部門。其一去年的合併效應,今年將全年挹注,且既有品項在資源聚焦後,貢獻會更勝合併前水準。另一則是公司也定調,未來醫療部門新投入將以自有產品為主,包括即將問世的引流式口腔清潔器,將過去無法自行清潔口腔的病患,需要兩個醫護人員協助的現況,修正為僅需一人即可完成,先前是與高雄醫學大學配合,協助開發,現產品已完成量產,近月會透過既有行銷業務團隊銷售,終端售價280-300元,今年貢獻應有千萬元起跳。

公司也確認,未來的新品投入,會以非侵入式醫材、創新醫材再到新劑型新藥的順序,接續開發自有產品線,期許未來自有產品逐年擴展,更趨完整。

至於連接器部門,團隊則利用原料及生產成本的控管,降低固定支出,預估今年全年應可達損益兩平以上。

法人估計,力瑋今年營收可望逾倍成長,未來幾季的營運有逐季走揚機會,全年每股稅後盈餘應可達2.2元以上的掛牌後新高。而在今年全年醫療部門營收貢獻過半下,未來也不排除改掛類股的可能性。

評析
今年營收成長主要來自醫療部門挹注,全年營收將挑戰逾倍增長,獲利則將力拼掛牌新高。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45: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12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盛弘前5月營收年增12%  建置醫療健康產業平台拓商機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盛弘醫藥(8403)公布2017年5月合併營收為2.13億元,較上(4)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0.82%及10.62%。公司表示,受惠旗下各事業部門與旗下子公司業績的穩定挹注,營收規模逐步擴大,前5月累計營收為10.3億元,年增率12.05%。

公司指出,原有四大業務穩健經營,為完善服務及發展,現將四大部門調整為:「醫藥流通部」負責藥衛耗材、保健食品的聯合採購銷售,以及疫苗經銷;「健康管理部」提供醫學實驗室、健檢的經營管理以及職場健康的管理與規劃;「專科服務部」主攻醫療儀器設備租賃聯採、專科醫院/診所籌辦經營與醫工專業服務;而新成立的「醫院事業部」則是以醫療機構經營管理及規劃業務,目標中國「十三五計畫」醫療改革的龐大商機,預期醫管輸出業務將是盛弘的新動能。

盛弘表示,近來積極建置醫療健康產業平台,目前透過子公司與診所電子病歷HIS系統串聯,等同掌握海量藥品使用數據,未來在大健康產業鏈中將可創造具有龐大商機的入口價值;同時,公司亦佈局精準醫療(基因檢測)、大數據、遠程影像、長期照護、社區醫藥等, 以健檢/醫療為核心的大健康生態圈正逐步形成;整體而言,全年營運將可持續成長。

評析
盛弘受惠旗下各事業部門與旗下子公司業績的穩定挹注,營收規模逐步擴大,全年營運將可持續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8-5-5 15:46: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3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整合醫療/電子優勢  慕康今年營運衝高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轉型有初步成果,力瑋(5398)將正式更名為慕康生技,執行長黃旭仁對外發表專利型引流式牙刷,並宣布已接獲首張醫院訂單,預計今年營收挹注將超過1千萬元,未來貢獻可望逐年成長。法人預期,今年公司營收可望挑戰5億元,獲利力拼掛牌後新高。

慕康生技去年8月起開始併入四家醫藥通路與研發廠商,帶動營收跳升至3.34億元,在營收規模增長與成本費用改善下,全年順利轉虧為盈,毛利率也從前年24%提高至32%。今年首季因醫藥生技部門營收占比再度拉高至七成左右,毛利率亦持續提高至37%,帶動首季每股稅後盈餘0.52元,優於去年全年表現。

此次公司發表的專利型引流式牙刷,力瑋是與高醫大合作,提供急救加護病房或無法自主清潔口腔的病患,將清潔與引流一次完成,優勢在於節省病房照護人力,且自費成本一周僅需300元,6月首發表已接獲首張醫院訂單,未來將推廣至各大醫學中心,預估今年的營收貢獻至少將有1、2千萬元起跳。

另一公司也已有一研發專案,獲得經濟部SBIR創新研發先期計畫的補助核准,算是對慕康在解決醫用電子微控制技術難度的肯定。黃旭仁指出,雖該案的細節還在保密階段,但已就歐盟、日本、美國、中國及台灣的專利佈局,持續進行,待先期計畫完成後,會在醫學中心進行更大型臨床研究計畫。

黃旭仁也透露,因公司擁有整合電子與醫療的專業,可協助學研單位或合作夥伴的產品開發、商品化再到通路布局,期許類似高醫大的合作案模式得以複製,目前已與兩個不同單位洽談合作可能,盼能持續替公司帶進有實質營收挹注的產品線。

至於過去電源供應器部分,主要交貨對象為canon、HP、Brother等多功能事務機上的電源連接器,現單月營收挹注約1,500萬元,去年底已每月都可達損平點以上,今年至今亦有小幅獲利。

法人估計,力瑋今年營收將大幅成長,挑戰5億元,年增近五成,獲利可望力拼掛牌後新高。

評析
今年營收將大幅成長,挑戰5億元,年增近五成,獲利可望力拼掛牌後新高。

 樓主| 發表於 2018-5-12 15:58: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攻精準醫療 盛弘雙喜臨門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搶攻精準醫療商機,盛弘(8403)敏盛醫藥體系昨(20)日雙喜臨門!除了宣布在桃園敏盛醫院成立台灣第一家大型精準醫學健診中心,引進基因定序世界第一品牌Illumina技術與設備外,也與奎克生技簽約,共同合作研發全球第一個以miRNA(微型RNA)為生物標記的癌症早期篩檢技術,做為未來健康檢查的新選項。

根據調研機構BBC Research研究指出,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為585億美元,預計2016-2018年期間增速高達24.6%;從市場規模和結構上看,是醫療健康產業中成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盛弘董事長楊弘仁指出,傳統健檢已走到瓶頸,尤其以PET-CT(正子照影及電腦斷層攝影)做為主打的高階健檢,因放射/輻射劑量殘留對人體造成危害,而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的出現將重新定義健康檢查的概念,只要以唾/血液即可做出十項以上的遺傳性疾病基因檢測,將預防治療的切入點往前拉至未發病階段。

盛弘成立的精準醫學健診中心,除是採用Illumina技術與設備,提供最先進及準確檢測結果外,也開創全新商業模式:將基因檢測列為標準檢查項目,提供客戶有別傳統的服務。未來有機會建立華人圈的基因資料庫,與學術機構合作深度研究,找出疾病預防之道。

評析
盛弘成立的精準醫學健診中心,開創全新商業模式:將基因檢測列為標準檢查項目,提供客戶有別傳統的服務。
 樓主| 發表於 2018-5-12 15:58: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7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營運穩紮穩打 填息行情透堅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杏一(4175)受惠營運穩步成長,6月營收以為3.99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預期下半年在自行展店、併購和策略聯盟三管齊下,業績仍可持續成長動能中,昨日除息行情表現堅挺,以最高價70元作收,漲0.7元,法人看好填息力道。

杏一去年EPS4.04元,配發現金股息3.2元,以27日收盤價72.5元計算,除息參考價69.3元。

近4年EPS都維持在4元以上的杏一,今年6月因感恩回饋慶帶來穩定客源與營收回流,加上院內店數增加,6月營收為3.99億元,月增15.25%,較去年同期相較成長8.29%,累積上半年營收達20.87億元,年增4.53%。

杏一今年積極進軍健保藥局市場,預計今年新展店將達50家,而截至上半年為止,醫院內店的數量已達73家。

法人表示,杏一第一季EPS為0.71元,較不如預期,由於展店前期投入成本較高,預期今年營收雖可延續成長軌跡,但獲利表現恐將受到壓抑。

評析
杏一由於展店前期投入成本較高,預期今年營收雖可延續成長軌跡,但獲利表現恐將受到壓抑。

 樓主| 發表於 2018-6-14 19:35: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6月29日《萬寶週刊》1235期,供同學參考

卡位有獲利的生技股

【撰文/張文赫】

外資點火權值股,指數創下10545點波段新高,多頭行情熱到不行,與足足慘淡一年半的生技族群成為強烈的對比,相對大盤生技股大約還在6000~7000點的位階,不過櫃買生技指數近期完成底部,並且帶量突破季線,出現轉強的訊號。

配合生技產業的年度盛事,同時也是全亞洲規模最大的2017年台灣生技月,以五合一形式舉行,包含有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華人新興市場商機合作研討會、國際研討會、生物科技大展以及生技商機媒合會,6月29日正式登場,今年規劃的生技展,共計有英、美、中、港、日、韓等15個國家地區、600家廠商參展,使用超過1310個攤位,國內如太景、杏國、基亞、亞獅康、國鼎、藥華、懷特、基因檢測尖端、基龍米克斯、普生、慧智等關鍵大廠皆不缺席。此外,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重量級講者分享國際新技術,並討論投資與併購議題,邀請多家國內外業者參與公司展望說明會,同時,中國大陸、印尼、菲律賓等國家也都將參與盛事,題材性相當豐富。再加上美國NBI生技指數近期創下1年半新高,對於台股跌深的生技股是雙利多,報復性反彈隨時上演。

過往生技股的狂漲,跑第一棒的一定是新藥股,因為具有指標意義,但自基亞事件以及浩鼎事件後,投資人受傷太深,對於新藥股避之猶恐不及,反而趨向真正有獲利成長的醫材、保健食品、製藥的公司,醫材股豪展(4735)2014年轉虧為盈後,每年維持高度成長,去年EP S 2.48元,今年上看3.5元以上,股價領先創下歷史新高57.8元;保健食品大江(8436)同樣也是成長股,前年EP S 4.02、去年EPS 6.9元,今年上看8元,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206元,因此這波生技股一定要找有獲利的公司,並且伴隨今年業績向上成長。

大型控股中天、生達獲利佳
中天(4128)為大型生技控股公司,Q1認列泉盛轉投資收益轉虧為盈EPS 1.68元,且轉投資的泉盛、合一、棉花田、鑽石投資等皆將陸續發揮效益,其中持股4300萬股的合一生技ON101新藥三期臨床期中分析結果達標,已開始申請大陸、美國、歐盟三期臨床試驗;泉盛生技FB825也進入二期臨床,目標是全球唯一的長效型抗過敏新藥,這兩項新藥都是無國際競爭者的大藥,未來對外技轉大藥廠的機會很大,今天也大漲6.7%。此外,中天尚持有棉花田3600萬股,持股比率為72%,持有鑽石投資1.1億股,轉投資金額近1個資本額,今年開始有機會轉為金雞母,替中天營運孕育正面動能,旗下新藥股浩鼎(4174)、中裕(4147)、泰福-KY(6541)都是超過百元以上的價格,潛在利益豐厚。股價回測季線支撐轉強突破短波段的高點到25.5元,長期以來外資是只買不賣,籌碼面非常集中。

生達( 1 7 2 0 )連續獲利20年以上,每年都固定配息,轉投資的生泰(1777)、生展(8279)紛紛掛牌,更重要的是本業的藥品打入美國簡易新藥an d a的市場,並且看好中國市場,目前除了採取外銷方式進軍外,也和當地中型藥企合作,由生達提供技術、共同開發、參與BE、利潤分享;其中已取得藥證許可的抗生素,2016年銷售約1億台幣,今年因競爭藥廠被撤銷證照,合作的經銷商今年已拿到廣東數百萬支標案,金額就超過2億,此外,還有二個糖尿病用藥及一個心血管用藥,正等待藥證中,再加上轉投資90%的端強供應奶粉搶攻二胎商機,未來大陸市場的成長力道將可預期。去年EPS 1.9元 配息1.5元 股息殖利率5%,是生技股的優等生。

孤兒藥廠科懋獲利穩健 殖利率超過5%
科懋( 6 4 9 6 )成立於1988年,初期以西藥代理進口與銷售為主,目前以罕見疾病為主要業務,1996年創立科進製藥,積極投入西藥、中草藥之新藥和新劑型研發,並與國內外藥廠合作開發新藥和技術轉移,部分產品量產則委託國內著名藥廠,如五洲等藥廠製造,目前已成功開發出特殊中毒解毒劑、罕見疾病藥物和特殊疾病專用藥等。公司自2014年掛牌以來,獲利非常穩定,連續4年EPS維持在3~4元,今年Q1因去年下半年健保藥價跟進原廠調整,另子公司科進自有產品線的降血脂用藥脂妙清,在大型醫學中心與各級醫療院所的用藥增加,都帶動營收增長,且因代理利潤回歸合理,又有台幣升值的貢獻,毛利率37.41%,較去年同期顯著成長,EPS 1.35成長1.7倍,全年獲利將挑戰掛牌以來新高,公司宣布配息現金4元,其中包括1元的資本公積,公司大方配息,殖利率超過5%,7月12日除息日,股價帶量突破季線轉強,後續可以留意。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35期】

評析
科懋已成功開發出特殊中毒解毒劑、罕見疾病藥物和特殊疾病專用藥等。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2: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8月1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

科懋今年EPS拚高可期  但下半年匯率牽動毛利率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孤兒藥見長的通路商科懋(6496),上半年在營收增長與匯率助攻下,上半年獲利年增1.49倍,每股稅後盈餘繳出2.91元佳績,在製藥類股中名列前茅。法人預期,公司今年營收可望有兩位數成長,只要下半年台幣對美元不至於大貶,毛利率仍將維持在相對高峰水準,全年每股稅後盈餘創下五年高點可期。

科懋是以廣義孤兒藥(罕見疾病/特殊疾病)領域為主的利基藥廠,其中孤兒藥營收占比九成,其餘還有處方藥、降血脂用藥(脂妙清)等。公司選定的孤兒藥領域,屬利基市場,雖單一藥物的營收規模不見得很大,但因原廠與有能力承做相關業務的通路商也有限,是科懋的主要利基。

而科懋上半年營運亮眼,營收年增24%,不少來自於主力孤兒藥在健保申覆後,價格能反應原廠的漲價,帶升營業額,獲利空間也轉趨合理。另外,也因科懋是以美元與原廠往來,上半年台幣對美元升值,有利採購,毛利率顯著成長,整體獲利年增1.49倍,每股稅後盈餘2.91元。

法人認為,就科懋的既有孤兒藥代理產品線來看,受季度影響不大,銷售平穩,頂多可能因長假前後的醫療院所採購時間,略有波動。只是在毛利率方面,公司第二季毛利率較首季增長2個百分點,主要是台幣季均價的升值貢獻,假設下半年台幣均價略微貶值,可能會影響毛利率表現。

除了代理產品線外,科懋也積極發展自有產品線,其中降血脂用藥脂妙清,現已打入5家醫學中心,佔公司設定最終目標6-7家的大宗,首季出貨量已有4、5百萬,第二季還優於該水準,法人預期,今年全年該品項銷售有機會超過3千萬元,以潛力市場上看10億台幣來看,中期成長可期。

而科懋100%轉投資的新藥公司科進,原有罕病用藥也將新增失智與輕度阿茲海默症的臨床試驗,現已規劃申請台灣的二期臨床試驗中。

法人預期,科懋雖下半年營收的年增幅度將較上半年減少,但全年營收成長兩位數可期,毛利率也會優於去年,每股稅後盈餘將登上五年新高。

評析
科懋雖下半年營收的年增幅度將較上半年減少,但全年營收成長兩位數可期,毛利率也會優於去年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2: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8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承業醫上半年每股賺0.66元 年增371%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7年8月14日電

高階醫療設備代理商承業醫(4164)上半年每股盈餘(EPS)達0.66元,較去年同期0.14元成長371%。承業醫表示,因產品組合不同,毛利率來到33%,優於去年同期24%。

承業醫上半年營收新台幣10.37億元,年增3.8%,毛利率33%,較去年同期增加9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從去年的6%大幅拉高到16%,稅後盈餘為9269萬元,淨利率9%,EPS為0.66元。

承業醫表示,今年進入台灣十年一度的大換機潮,加下去年訂單遞延效益,預估今年營業額將會是上市以來最好的一年,可望優於2015年所創下的23.95億元水準。獲利則力拚淨利率回到雙位數。

展望下半年,承業醫表示,下半年將進入承業傳統旺季,已簽約機台將陸續完成裝機並認列營收,今年營運目標達標可期。

承業醫主要營收來自代理銷售放射腫瘤治療設備、神經醫學設備、影像醫學設備和眼科設備。

看好東南亞市場的大型醫療儀器資源匱乏,承業醫持續評估引進放射腫瘤設備進入緬甸、印尼及越南等國家。承業醫去年已在印尼設置合資公司,考量醫管投放所需準備期間較長,目前也同步尋求其他商業模式,不排除以直接銷售等方式搶攻市場。

評析
下半年將進入承業傳統旺季,已簽約機台將陸續完成裝機並認列營收,今年營運目標達標可期。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2: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8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盛弘營收獲利雙成長 上半年EPS 0.96元

工商時報 彭暄貽/台北報導

盛弘(8403)積極投入爭取各大醫療院所的檢驗及健診業務,上半年營收12.63億元,年增12.22%,毛利率20%,稅後盈餘0.71億元,年成長14.46%,EPS0.96元 。

盛弘取得台大醫院生化免疫檢驗試劑標案、輔大醫院臨床實驗室委外建置標案及永和耕莘醫院高階健檢標案,初期規劃以巡迴體檢正式進軍大台北地區,可望於下半年有所貢獻。

盛弘表示,看好創新預防醫學的發展潛力,日前宣佈於桃園敏盛醫院成立台灣第一家大型精準醫學健診中心,引進全球基因定序第一品牌Illumina技術與設備,並率先將基因檢測納入高階健檢常規專案,最快第四季即可提供客戶世界級的基因分析服務,期望精準醫學健診業務在三年內成為台灣的領導品牌。

盛弘目前正發起執行「2020計畫」,以重塑公司業務轉變成為全新的規模,服務版圖將以盛弘為中心,橫向建立病人與社區早期照護;垂直整合上,則透過採購平台連接供應商,往下有藥局作為社區服務管道;再加上已投入開發的電子商務平台,可縮短供貨時程,掌握市場變化,形成一體化的醫療系統。

展望後市,盛弘維持樂觀正向看法,除致力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之本業經營,力求五大核心事業穩步成長,並配合旗下轉投資事業多元發展,以醫療新經濟模式建構以健檢/醫療為核心的大健康生態圈,將成為集團新的成長動能,並藉此帶動全年營運,力拼營收獲利雙成長。

評析
盛弘除致力醫藥流通及醫療專科之本業經營,力求五大核心事業穩步成長,力拼營收獲利雙成長。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7-22 05:37 編輯

轉貼2017年8月15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杏一勞動成本增 上半年獲利大縮水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7年8月15日電

連鎖醫療用品通路杏一醫療(4175)第2季合併營收10.67億元,年增5.05%,EPS為0.5元,年減51%,上半年EPS為1.19元,年減44.39%。獲利下滑主要受門市勞力成本增加。

杏一第2季營業淨利為2092萬元,稅後盈餘為1402萬元,EPS為0.5元,較去年同期的1.02元下滑51%;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0.8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營業淨利為4502萬元,營業毛利率29.9%與去年同期的29.99%相當,EPS為1.19元,低於去年同期的2.14元。

杏一指出,上半年與達康美得藥局體系取得策略聯盟共識後,便積極整合台灣健保藥局市場,並認列初期開辦費用;加上今年起因應一例一休政策,為不影響門市服務品質,勞動人事成本提高,使獲利表現不如以往。未來整合健保藥局市場與增加醫材門市通路後,營收規模將可望增加,帶動杏一體質完整健全。

杏一在醫療通路領域的知名度持續擴大,目前總門市數高達238家,台灣、中國大陸分別為229家與9家,較去年同期淨成長達25家。此外,杏一積極爭取醫材門市增加,可望提升市場覆蓋率。

展望今年,杏一維持審慎樂觀看法,在台灣健康意識抬頭,加上人口高齡化,對長照需求逐年提升,同時也需要更多的醫療保健與照護資訊,7月底參加的「2017台灣輔具季長期照護大展」(ATLife) 也獲好評,杏一未來將持續擴大門市布局,包括健保藥局的整合與醫材門市店數的提升。

評析
杏一未來將持續擴大門市布局,包括健保藥局的整合與醫材門市店數的提升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3: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8月17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力瑋轉型醫療效果漸顯,未來穩定獲利可期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轉型醫療廠商,力瑋(5398)正式更名為慕康生技,28日改以新名稱掛牌。而公司第二季雖因營業費用提列增加,導致獲利較前季減少,但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0.67元,仍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法人預期,未來維持季季獲利可期,今年全年營收將繳出七成的高成長,只是考量長期發展的費用投入,略下修今年的獲利預期,但有助長期正向發展。

慕康生技前身為力瑋,主要產品為電源連接器,過去的營收算是穩定,但因管理欠佳與其他轉投資拖累,導致2014、2015年連續虧損。先前本來有華豐輪胎(2109)在內的團隊進駐試圖改組過一次,但未有具體成果,後由現任具備醫藥背景的董事長與總經理結盟主要股東,取得多數股權,啟動再度改組,去年一連收購了5家醫藥廠商,其中包括已有既有產品線的醫藥通路商與研發型公司,今年以來醫藥為主的醫療營收貢獻已過半,電源連接器也透過成本製程管理順利轉盈。

以慕康目前的醫藥事業群營收來看,主要分為三大塊,包含處方藥、自費醫材與保健食品。藥品的具體策略在於聚焦特殊科別的差異化產品,其中科別包括婦產科、小兒科、加護病房等。經營團隊認為,聚焦特殊科別的策略,可讓有限的業務資源發揮最大效益,而差異化則可避免大宗品項的價格競爭,今年以來併購的公司在既有的品項下,透過業務資源的整合與合作醫療院所的深化,營收已較去年同期合併前出現兩位數的成長,效益可現。

而在自費醫材部分,公司首個發表的是與高醫合作的專利引流牙刷,用於加護病房的病患口腔清潔,優勢可以替醫院節省照護人力,慕康利用先前電子生產累積的模具開發與量產計畫,解決特殊彎道的成形問題,現已實質交貨醫院,雖第二季營收貢獻還有限,但公司預期加護病房的清潔預防感染問題,已是全球醫藥產業關注的大宗,仍有助於該品項的中期銷售。公司現也有部分學研單位的品項納入量產合作的評估中。

至於電源連接器,目前每年約貢獻慕康1.8-2億元的營收挹注,在製程與成本費用改善下,去年開始順利轉盈,內部策略先維持該部分的穩定接單,支撐現金流,但也同時支撐醫藥事業群的新品開發,且不排除電子下世代新產品的投入,更聚焦利基市場。

慕康歷經幾度的私募籌資後,第二季底的帳上現金超過3億元,公司未來也規劃,現金將用於業務行銷、研發投入,另若有適合的標的或可長期發展的項目,也評估併購或建廠可能。

法人預期,慕康下半年營收應可略優上半年,全年營收看升七成,但考量長期發展的研發及固定費用投入,營業費用可能拉高,下調全年每股稅後盈餘目標至1.6-2元,但可關注長期轉型發展的延續性。

評析
轉型醫療廠商,力瑋正式更名為慕康生技,下半年營收應可略優上半年,全年營收看升七成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3: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8月2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組旗艦隊打群架 生醫共投聯發創利基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國際生醫大廠大掀整併風,為在大者恆大的壓力下殺出血路,健亞、康聯、永昕等業者等正積極以「共投聯發」創造新利基,透過小投資模式串聯,合組旗艦大隊;而雃博則以建構共同品牌平台,藉由打群架拚進國際市場。

不同於國內生醫不少公司大都是以集團發展模式,以分割或轉投資方式來拓展營運版圖;「共投聯發」則是以「共同投資,聯合開發」打造小兵立大功的利基,藉由投資結合彼此的優勢,進行資源共享,發揮綜效。

就初步統計,目前採取共投聯發模式布局的公司以健亞、永昕、康聯和雃博最具代表性。

聚焦新藥和醫材的健亞,有10個轉投資事業,儘管除了健如持股逾3成外,該公司在其它轉投資公司的持股並不高,但雙方卻可以成為堅實的戰略夥伴。例如,可以成為心悅、華宇藥的新劑型新藥的生產者角色,而投資PuraPharm、浩宇、Medeor等新創公司,則做為跨足新領域的灘頭堡。

永昕雖然也有富爸爸晟德集團的光環,但為了自己也能茁壯,該公司和台微醫都投資了博晟生醫,搶攻全球逾900億;博晟主力產品OIF/β-TCP(骨誘導因子+三鈣磷酸鹼),永昕將開發生產生物製劑的Osteoinductive factor ( OIF,骨誘導因子),而台微醫則供應骨板、支架和β-TCP骨粉等。

另外,事業佈局也十分綿密的康聯,則鎖定在通路的分進合擊與診斷、醫材的銷進。康聯總經理魏建民表示,目前的布局還是以通路的整合為主,先前收購的黑龍江同澤、安徽國禎及海南全原等,除了彼此有在地化的競爭優勢外,也可和母公司共享資源。

為了拓展營運藥品和器械合一版圖,康聯也入股微邦、保瑞,並與法德藥合資成立勝群藥業,康聯創辦人李欣,目前也積極規劃將微邦開發的霧化器打進藥品和美容保養品領域。

而在全球主打自有品牌的雃博,不僅在歐美亞洲都有子公司,近年也陸續完全收購英國Westmeria公司,入股德國SLK Vertriebs GmbH公司50%股權,且與美國最大睡眠治療大廠ResMed打專利戰。

雃博董事長李永川表示,主打自有品牌本來就不容易,要進軍歐、美、亞洲等地區更是困難,如果能以打群架方式,先建構一個共同的品牌平台,先增加產品的能見度,讓國內中小型的醫材廠能先打進國際市場,壯大實力後,再發展自己的品牌創造營運利基。

評析
目前採取共投聯發模式布局的公司以健亞、永昕、康聯和雃博最具代表性。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3: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11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盛弘8月營收創歷史新高  前8月寫同期新高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盛弘(8403)公布2017年8月合併營收2.37億元,較上(7)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5.6%及27.78%,創歷史新高。公司表示,原有的醫藥本業穩健經營,亦受旗下子公司業績的穩定挹注,營收規模逐步擴大,今年除2月份為農曆春節假期,每月營收皆達2億元之水準,累計2017年1-8月合併營收為17.2億元,年增率14.23%,為歷年來同期最佳表現。

盛弘看好預防醫學的市場潛力,除積極投入爭取各大醫療院所的檢驗及健診業務外,日前宣佈引進全球基因定序第一品牌Illumina技術與設備,年底前將於桃園敏盛醫院建置完成台灣第一家大型精準醫學健診中心,並將基因檢測納入高階健檢常規專案。公司表示,積極佈局以基礎體檢、高階健診至最新的精準醫療領域的大健康生態圈已成型,相關效益可望於明年陸續發酵。

根據國外調研機構BBC research數據顯示,全球基因測序市場總量從2007年的794.1萬美元增長至2013年的45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全球市場仍將保持快速成長,2018年可達到117億美元,但隨著測序成本下降,成為全民能實現的項目,相應產業規模絕對超過117億美元。

另一方面,盛弘亦致力於將電子病歷和電子商務結合,進行名為「EMR + EC」的平台計畫,完成後可服務全台9000家醫療診所,目標是讓中小型診所可免費使用平台,並透過平台銷售藥品及衛耗材,估計每年市場規模可達1800億元(台幣),此舉將建立全新的醫療商業模式,並成為集團新的成長動能。

評析
積極佈局以基礎體檢、高階健診至最新的精準醫療領域的大健康生態圈已成型,相關效益可望於明年陸續發酵。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4: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8月營收3.75億元 年增10.2%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醫療產品通路商杏一(4175)11日公告8月合併營收為3.75億元,年增10.2%,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收達28.08億元,年增4.9%。杏一表示,主要是受惠於門市展店之效益逐漸發酵。

此外,杏一取得台灣精品Ta-Da(泰達)椅台灣實體通路獨賣權,該公司表示,杏一在台灣成長動能續強,而在中國市場也陸續傳出捷報,自2016年第4季正式轉虧為盈後,今年度大陸門市營收較去年同期達到雙位數15.6%成長。

杏一指出,由於品牌知名度在中國市場逐漸提升,專業的照護諮詢與明亮整潔的門市環境也受到中國消費者的信任,也讓杏一站穩中國醫療通路市場上的地位。

杏一也持續引進創新產品線,近期與永朔實業合作,取得泰達椅在實體通路獨賣。泰達椅是一項專利新創產品,由永朔實業針對高齡者膝蓋及肌力退化問題之需求研發設計問世,從材料的選擇,包括鋁材、塑件、橡膠、螺絲和鉚釘等,皆從耐重、耐久及抗彎折等安全性為首要考量,不但歷經並通過20萬次的載重疲勞、防滑、耐衝擊及抗UV等測試,且98%以上的材質是可回收再利用,充份迎合環保訴求。

展望下半年,杏一維持審慎樂觀看法,未來門市的拓展將逐步往高齡社區以及大型醫療院所院內店,目前杏一已有台大兒醫與台北國泰兩大指標性醫學中心院內店,未來將積極爭取提高醫院門市數。

評析
下半年杏一維持審慎樂觀看法,未來門市的拓展將逐步往高齡社區以及大型醫療院所院內店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4:2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21日Smart智富月刊,供同學參考

內需轉外銷

【撰文:朱紀中】

台灣內需市場不振,愈來愈多企業向外走,從經營內需市場轉做外銷,這情況在嬰幼兒奶粉產業尤其明顯。友華生技(4120)經營的羊奶粉品牌「卡洛塔妮」,在台灣嬰幼兒羊奶粉市場市占率過半,過去3年羊奶粉銷售逐年成長,去年業績較3年前成長22%,主因中國與東南亞市場快速成長。

按友華年報分析,菲律賓1年新生兒240萬人、印尼530萬人,預估2014∼2019年新興市場國家的嬰幼兒人口年複合增長率為7.69%。相較之下,台灣從今年2月起,65歲以上老年人口正式超越幼年人口,短短半年,老年人口已比幼年人口多出近8萬人。面對國內新生兒增長有限的窘境,友華業績想要增長,勢必得向海外發展。

友華不只成功開拓海外奶粉市場,連藥品業務都靠海外挹注增長,比較該公司不同地區的營收,近3年台灣衰退逾6%,中國和東南亞則分別增長27%和15%;海外營收占比在2012年只有30%,去年已拉高到46%,成為公司營收和獲利的主要來源。

不只友華靠海外市場挹注成長,上櫃藥廠晟德(4123)今年第2季受新藥開發成本拖累,單季出現虧損,但公司持股28.99%的香港上市公司澳優乳業(1717.HK)上半年獲利卻增長51%,從去年起成為挹注晟德獲利的重要來源,澳優主力產品也是羊奶粉,經營的市場則是中國。這些從內需轉外銷、且能做出成績的台灣企業,值得政府和投資人給予更多掌聲。

評析
友華不只成功開拓海外奶粉市場,連藥品業務都靠海外挹注增長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4: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9月2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科懋孤兒藥領域利基漸顯  今年獲利拚五年高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罕見疾病用藥與降血脂自有用藥脂妙清擔任主力,利基型藥廠科懋(6496)上半年營收年增24%,在強勢台幣有助進口商的挹注下,拉升毛利率表現,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2.91元,創下新高,法人預期,因本季台幣對美元均價仍高於前季,有助毛利率維持高峰,加上今年營收兩位數成長無虞,每股稅後盈餘估5.5~6元,至少是五年高峰,未來則在基礎獲利支撐下,推進子公司自有新藥產品線,布局中期發展。

科懋是特殊醫療疾病用藥的代表廠商之一,以今年上半年營收佔比來看,孤兒藥佔89.67%、處方藥7.58%、另自有降血脂用藥脂妙清營收貢獻1,150萬元,佔比1.35%,其餘尚有OTC用藥、醫材與保健品等周邊品項。而公司在罕見疾病深耕多年,包括法布瑞氏症;肺動脈高壓、威爾森氏症與紫質症等,都是主要領域,在該利基領域累積的基礎逐年擴大下,近年也陸續新增開發如高血氨症;尿素循環障礙、特殊抗癌藥、幹細胞移植併發症與玻尿酸降血(西每)等新產品市場。

科懋所在的罕見疾病用藥市場,雖終端銷售額不大,但因用藥族群之必要性,引進業者除必須穩定來源,確保不缺藥,還須與負責原廠與特殊科別醫師對話溝通,相對一般藥品代理更具門檻,這是公司很重要的利基點,但也因該市場競爭情況相對穩定,通常健保藥價也不會像一般大宗用藥逐年檢討,是毛利率相對穩定的原因。

只是前年中後因一主要藥品原廠調整價格,健保藥價來不及馬上反應,導致科懋的毛利率與獲利能力急降,但在健保價申覆案通過並生效後,去年下半年起毛利率回升至常態水準,今年上半年又因強勢台幣,有助進口商,帶動毛利率走升,是獲利創高的一大關鍵。

除匯率外,根據科懋的資訊,上半年成長最亮眼的產品線,包括孤兒藥年增26.6%,脂妙清每月營收貢獻都一路增長,是去年同期沒有的品項,並帶動營收表現,法人認為,下半年脂妙清的營業額可望維持逐月增長,全年挑戰3千萬。而罕見疾病用藥在綜效逐年擴增下,營業額也將維持優於國內整體製藥平均的增長。

至於外銷市場,科懋則鎖定在現有罕見疾病用藥的利基延伸,並聚焦東北亞與東南亞市場。經營團隊考量當地消費能力,將優先以單價低於3美元的品項先行,盼外銷市場的挹注能逐年墊高。

而在既有特殊疾病用藥奠定穩定的獲利基礎下,科懋也透過子公司科進發展自家產品線,其中失智症用藥EX039擬進入人體臨床二期,轉化生長因子抑制劑則將陸續推進臨床前試驗。

評析
科懋鎖定在現有罕見疾病用藥的利基延伸,並聚焦東北亞與東南亞市場,盼外銷市場的挹注能逐年墊高。
 樓主| 發表於 2018-7-21 19:25: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杏一再增三門市 9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杏一(4175)11日公告9月營收為3.86億元,創下同期新高,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3.1%及12.2%,累積今年前九月營收達31.94億元,年增5.8%。

杏一表示,受惠於門市展店效益,營收規模逐步擴大,9月再增設了三個新門市,分別位於新莊輔大醫院、樹林保安以及斗六台大院外店,合計目前總門市數高達242家,台灣、中國分別為231家與11家,較去年同期淨成長達28家。

杏一全省門市分為「社區型」、「院外型」及「院內店」三種型態,「院外型」門市的內部空間寬敞,擁有多樣化的病床、輪椅、馬桶椅等復健類商品,兼具家庭的健康管理師的功能,滿足一般民眾居家照護需求。另外,「院內店」則可提供看診、住院病患及家屬專業衛教諮詢與便利的醫療用品購買服務,未來三種門市類型皆為杏一同步推展的重心。

有鑑於人口高齡化的時代來臨,骨質疏鬆症患者日益增加,威脅國人健康。杏一獨家代理德國medi專業護具品牌,引進德國骨鬆協會唯一指定「Spinomed脊椎強化背架」,讓患者透過正確的輔具,啟動肌肉訓練並支撐駝背者軀幹,使重心往後移,穩定姿勢,可矯正及支撐駝背者軀幹。

展望第4季,杏一維持正向樂觀看法,該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擴大門市佈局,同時持續舉辦門市的活動並導入多元醫療用品,以擴大客源基礎及營收回流挹注,期持續維持醫療通路龍頭地位。

評析
未來將持續擴大門市佈局,同時持續舉辦門市的活動並導入多元醫療用品,以擴大客源基礎及營收回流挹注
 樓主| 發表於 2018-7-22 19:46: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醫療價值鏈整合完成
盛弘今年營收拚2位數成長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盛弘(8403)在完成醫療體系的建構擴張及醫療價值鍊整合兩個重要階段下,第3季合併營收以6.82億元,創下單季新高紀錄,法人樂觀第4季營運將可維持穩健成長,全年營收可望有雙位數成長,EPS上看1.8~2元。

盛弘前3季營收19.4億元、年增13.2%,法人預期,該集團架構的醫療體系和醫療價值鍊整合成形,在醫藥本業穩健經營,轉投資事業也穩定挹注下,營收、獲利都同步走揚。

盛弘表示,人口高齡化時代來臨,民眾對保健、醫藥、醫材及長期照顧需求快速提升,該集團醫療體系已有完整的佈局,不但可供全方位服務,目前更著重於e化醫療平台建置,進行醫療價值體系加值升級,並導入物聯網新經濟強化現有服務體系,創新現有醫療服務模式,預估最快明年起,即可成為新的成長引擎。

另外,該集團看好預防醫學的市場潛力,除積極投入爭取各大醫療院所的檢驗及健診業務外,目前也引進全球基因定序第一品牌Illumina技術與設備,年底前將於桃園敏盛醫院建置完成台灣首家大型精準醫學健診中心,並將基因檢測納入高階健檢常規專案,預期布局的精準醫療領域效益可望於明年陸續發酵。

至於轉投資部分,則以子公司敏成最受關注,敏成近年在醫療產業累積的濾材及特殊耗材等基礎,也開始應用在車用與建材用市場,其中車用吸音棉已接獲德國廠商訂單,開始交貨;另也發展高階傷口敷料與簽訂血液淨化高階產品的總經銷,擴大布局。

評析
盛弘完成醫療體系的建構擴張及醫療價值鍊整合兩個重要階段,第4季營運將可維持穩健成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