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生技;製藥 – 康友-KY 3引擎點火 成長動能強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29: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5-24 20:30 編輯

轉貼2017年1月10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康友 東南亞輸液產能旺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康友-KY(6452)公告去年12月營收為3.91億元,年減8.06%,若以人民幣計價則為8,465.7萬元人民幣,年增0.14%。累計全年營收43.34億元,較前年衰退1.72%。公司表示,去年受到產能限制,加上人民匯率影響,營收成長受限,惟今年起大陸、東南亞輸液產能陸續開出,加上印尼疫苗廠下半年投產,成長可期。

康友日前宣布將與台灣老牌藥廠中化製藥攜手,赴緬甸設廠。公司表示,目前緬甸當地輸液產能年僅數百萬瓶,供需缺口大,當地輸液市場平均售價為大陸市場2.5倍以上,康友決定在當地設廠,初期規劃將設年產能5,000萬瓶。另外,印尼市場也正在評估,將尋找合適策略合作對象,設立輸液廠。

大陸新產能部分,目前正進行GMP認證,待完成後大陸產能可望倍增,會是今年營收成長動能。公司表示,中國進行醫藥市場改革,康友加強三線以下城市銷售,將繼續深入發展中的四線及五線基層鄉村城鎮市場,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加上產品結構調整,治療性輸液銷售比重提高。預計今年上半年新產能可以完成GMP認證,營收可望再次攀升。

評析
去年受產能限制,營收成長受限,今年大陸、東南亞輸液產能陸續開出,印尼疫苗廠下半年投產,成長可期。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2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東洋今年抗感染產品線有亮點  海外啟動授權可期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聚焦抗癌與抗感染的特殊學名藥治療,東洋(4105)近年營運連年走高,元月雖因匯率波動,導致自結盈餘未能完全反映本業獲利水準,但法人認為,公司在抗癌代工訂單持穩,抗感染明星藥物有望成長下,既有業務能維持高峰,並有海外的指標授權案可期。

經營團隊也定調深化產品Pipeline領域,結盟義大利創新細胞治療廠商Molmed,將該全球創新治療方法引入台灣,中長期商機可期。

東洋聚焦在具門檻的特殊學名藥,關鍵的微脂體與微脂球技術平台,因劑型設計與商業量產能力,在全球居領先地位,不僅獲得國際大廠的青睞,還有能力對外授權。而公司也利用技術平台與建立已久的銷售網路,建立以抗癌與抗感染嶺大領域的產品線,並定調除台灣與東南亞等區域自營外,大陸、歐洲與美國都會尋求具當地銷售實力的策略夥伴,對外授權。

以抗癌產品線來說,目前營收貢獻的大宗,來自替國際大廠代工的抗癌針劑,該產品在美國獲准的適應症以卵巢癌及乳癌為主,歐洲則除兩項主要癌症外,還包括多發性骨髓瘤與AIDS等兩項市場相對利基的應用。

只是該客戶前兩年核准了除東洋外的第二供應商,市場憂心,恐瓜分部分代工訂單。不過,根據法人的分析,因第二供應商GSK生產基地位於歐洲,就生產成本上恐難與東洋競爭,加上東洋與該客戶長期穩定的供貨關係,預期GSK獲准成為合格供應商,因是因應美國FDA要求可能性較大,實際分食訂單應有限。而雖另一學名藥廠Actavis已於去年10月送出藥證申請,只是該廠生產的策略夥伴Merrimack已將該權利一併轉讓給法商,是否影響未來發展,值得觀察。

除抗癌產品,東洋今年營運亮點可望來自抗感染用藥,以一顆老藥Polymycin來說,主要用於偏後線的院內感染治療,國內僅存東洋一家供應商。因目前市場主流感染菌的變化與公司在前後線抗生素整合銷售的策略奏效,法人看好今年成長力道。

且因大陸等海外區域,類似此種廣義型的後線抗生素同樣缺乏,該產品並未有合規供應商,亦吸引當地潛在夥伴主動尋求合作機會,法人認為,順利的話,上半年有機會敲定授權。

除目前已穩定發展的超級學名藥外,東洋用微脂體的技術平台發展的Caelyx II與Lipo-AB,去年也完成一個區域的授權,並認列前期金與分30期認列簽約金,另還有三階段各100萬美元的階段里程碑金。法人認為,三階段分別為三批次確效、送出藥證申請與獲取藥證,順利的話,今年可望取得第一筆里程碑金。

東洋也強調,公司定調在抗癌與抗感染治療的多元方案提供者,因此除既有療法外,公司也與義大利商MolMed簽署合作約束條款授權書(term sheet),獨家授予全球第一個用於白血病及其他血液惡性整腫瘤的細胞治療方法,在特定亞洲區的商品經銷,中長期商機可期。

法人也認為,雖東洋元月公佈自結獲利,受到台幣對美元爆升與子公司的匯損衝擊,單月獲利未能反應正常本業營運水準,但今年營運仍可維持相對高峰,既有業務的營收及獲利都可趨近前兩年水準,若抗感染產品成功授權,獲利還有向上加乘可能。

評析
東洋既有業務的營收及獲利都可趨近前兩年水準,今年營運仍可維持相對高峰。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31:0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3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康友-KY印尼禽流感疫苗廠  力拚今年底量產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輸液大廠康友-KY(6452)公布1月營收為2.62億元,月減32.92%,年減19.03%,主因為人民幣匯率貶值,加上今年春節在1月份,早於往年,營業天數減少。康友表示,若以人民幣計價,康友1月營收為5667萬元人民幣,僅年減11.58%,並預期春節效應結束後,營收會逐漸回升,同時,輸液新產能部分,目前公司已在進行設備之安裝調試,3月可進行試生產與GMP認證,今年營收成長動能無虞;此外,公司亦將致力推進印尼禽流感疫苗廠建設進度,預期年底有望進入試產、量產階段,因應市場需求。

康友並指出,近期亞洲禽流感疫情擴大,目前面對禽流感疫情,北亞如韓國、日本以撲殺為主,雞農損失慘重,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則是以施打疫苗預防為主,禽流感疫苗市場潛力龐大。去年康友正式與全球禽流感權威機構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屬全資子公司維科生物合作,於印尼設立疫苗廠,全力搶入東南亞市場。

康友也指出,公司與維科生物合作有兩大優勢,關於禽流感病毒頻頻變型,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目前為全球最全面的禽流感疫苗研究機構,另外透過其優勢技術知名度,除印尼市場外,包括東南亞、中東、中南美洲市場推廣也能加速。康友表示,公司將致力於推進印尼禽流感疫苗廠建設進度,預期年底有望進入試產、量產階段,因應市場需求。

康友並表示,除禽流感疫苗廠外,也期望於緬甸、印尼等地另投資設立輸液廠,東南亞目前輸液呈現供不應求,公司持續看好未來輸液商機。

評析
康友期望於緬甸、印尼等地另投資設立輸液廠,東南亞目前輸液呈現供不應求,公司持續看好未來輸液商機。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32:1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澳優去年大賺 晟德進補約4億

杜蕙蓉/台北報導



晟德(4123)併購澳優乳業(1717.HK)效益浮現!受惠澳優去年度獲利約達2.1億至2.19億人民幣,較前一年度翻漲逾3倍,以晟德目前持股達4成估算,挹注的獲利約4億台幣,貢獻EPS約1.4元。

營運大放異彩的澳優,公告2016年營收約人民幣27億元,年成長率30%,當中包括集團自家品牌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及牛奶粉在大陸的銷售額,可望增加約47%約人民幣17億元。該公司初估獲利為人民幣2.1億至2.19億元間,較前一年度的人民幣5,060萬元,增長估計不少於315%。

澳優集團主席顏衛彬表示,由於結構調整策略發酵,帶動自家品牌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及牛奶粉業務銷售持續上升,加上澳優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創造去年的營運佳績。整體來看,目前「佳貝艾特」仍是大陸羊奶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第一品牌,在進口羊奶粉總銷售中,佔逾5成銷售額,較2015年同比增長超過40%,全球銷售增加至65個國家和地區。

已經成為晟德大金雞的澳優,去年啟動建廠和收購攻勢,7月買下長沙工廠旁土地為日後擴建做準備;8月收購澳洲專業營養品公司Nutrition Care,進軍蓬勃發展的國際營養品市場;9月則與新西蘭第二大乳品合作企業Westland簽訂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在新西蘭羅爾斯頓興建一座新奶粉混合和包裝生產廠房,擴大於全球黃金奶源上的戰略佈局。

澳優也在法國進行投資,確保旗下有機品牌「能力多有機」和「悠藍有機」供應鏈的可靠和穩定。除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去年12月,澳優亦推出主打兒童市場的功能性液態奶「醇奶客」。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澳優已成為晟德穩定的現金流來源,也是推波公司打世界盃的最大推手。

晟德去年前3季EPS 0.33元,雖然有來自於澳優的獲利大補丸,不過,因還要提列東曜等新藥公司的虧損,因此,年度獲利可能還不會太出色。

評析
澳優已成為晟德穩定的現金流來源,也是推波公司打世界盃的最大推手。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33: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2月1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永信子公司 崇信 送件新三板掛牌

杜蕙蓉/台北報導



永信控股(3705)昨(16)日召開法說,董事長李芳全表示,瞄準中國一致性評價新政策帶來的BE(生物相等性)試驗市場商機,除在中國成立CRO公司「崇信」外,永信(昆山)也再擴建一條2倍產線,且已送件申請新三板掛牌,力拚下半年掛牌。

另外,日本市場部分,由於日本因醫院沒有門診,因此六至七成的藥品都透過藥局調劑,永信多年前收購日本通路商的效益發威,去年日本地區業績成長率達45%。

法人表示,永信營運佈局完整,從中間體、原料藥、製劑、通路,產品也含蓋人用藥和動物藥,加上台灣、大陸、馬來西亞和美國都設有生產基地,日本也有通路,未來營運看好。

李芳全指出,自己是學新藥出身,但因家族的關係投入學名藥,反而越做越有趣,其實公司不是不做新藥,而是資源配置下不會全做新藥。隨著日本醫改政策鼓勵學名藥,美國總統川普也對高藥價有意見,加上對印度和大陸等原料藥的嚴格監控,創造學名藥的層層關卡,也讓學名藥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預估美國2018年學名藥市場規模將達853億美元、中國也可達963億美元,日本則有1兆1172億日元。

看好大陸市場,李芳全表示,大陸推動品質的一致性評價,讓當地有能力從事合規BE試驗的CRO公司,身價水漲船高,而且單一BE試驗價格從30萬人民幣,跳升至400~500萬人民幣。

永信控繼在2013年買下台灣有豐富CRO經驗的鴻諭公司後,目前也已赴中國新設CRO公司-崇信,爭取商機。

永信發言人李仰哲表示,因應中國新三板掛牌計畫,先前已透過增資將永信藥品(昆山)的持股降至99%,透過中國資本市場籌資,未來將有更多籌碼進行併購,擴大營運規模。去年永信藥品(昆山)也新增一條錠劑產線,產能比既有產線多2倍。

評析
永信瞄準中國一致性評價新政策帶來的BE(生物相等性)試驗市場商機,在中國成立CRO崇信公司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33: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6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晟德營運跨大步 加速擴張海外市場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7年3月6日電

晟德(4123)今年將加速海外擴張,將於第一季投資一水劑藥廠,開啟大陸市場。糖尿病新藥CS02完成關鍵動物療效試驗,預計今年第2季及第3季申請美國FDA及TFDA新藥臨床試驗許可。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糖尿病新藥CS02完成關鍵動物療效試驗,有恢復受損胰島beta細胞的潛能,預計今年第2季及第3季將申請美國FDA及台灣TFDA新藥臨床試驗許可。

展望2017台灣生技業發展,晟德集團與旗下玉晟生技投資,將持續以「領域聚焦」、「財務穩健」、「關注未來」三大投資策略布局集團未來,專注於現有投資項目,做好、做精、做實,其新藥投資也會更加聚焦並圍繞現有投資領域。同時,將持續關注健康產業,並透過香港投資平台,跨足全球市場。並重視新趨勢發展及項目,做好風險控管。

林榮錦表示,晟德集團所併購的「澳優乳業」,2016年全年營收可望突破新高,預計將較2015年成長30%達到約新台幣135億元(人民幣27億元),全年獲利預估將介於10.5億至10.95億元(人民幣2.10億至2.19億),將不排出持續尋找併購機會,目標2020年將成為全球嬰兒羊奶粉第一領導品牌與中國前十大牛乳嬰幼兒奶粉品牌。

集團旗下以益生菌為主軸的「豐華生技」也預計將於3月29日進行上櫃送件申請,甫於淮安落成的大型益生菌生產基地,試營運過程順暢,預估第2季將明顯帶動營運成長,另外為因應大陸發酵飲料的快速發展,淮安濃縮液的大型生產基地亦將於第2季開始興建,完成發酵事業的供應鏈布局。

評析
糖尿病新藥CS02完成關鍵動物療效試驗,預計今年第2季及第3季申請美FDA及TFDA新藥臨床試驗許可。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34: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林榮錦:2017生技產業將面臨四挑戰、三趨勢

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晟德集團(4123)董事長林榮錦看2017年生技產業發展表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當選,國際局勢恐將變動不斷,今年生技業恐將面臨四大挑戰,包括1.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丕變,衝擊生技產業;2.國際大藥廠日趨保守;3.法規與投資環境改變;4.生技人才的培養。

另外,生技產業的三大發展趨勢包括新藥開發公司仍將持續發展、生技產業新星崛起,以及生技產業的多元應用發展。

林榮錦表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美國為縮小國內貧富差距、調整醫療條件,預估將大量引進各種學名藥以降低藥品價格,一般學名藥將會走向價格競爭的惡劣環境。同時,新藥開發則必須更加滿足unmet medical needs(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如何選題將是未來每個新藥開發公司的重大挑戰。

此外,國際大藥廠日趨保守,國際大公司將更專注服務與通路,並減少研發投入,在需要更多產品來豐富產品組合、創造營收的情形下,國際企業仍將以併購新藥公司為主軸。但因不願冒險,會想要看到後期臨床資料較為完整的品項,因此新藥的授權將不再青睞太過早期的品項。

林榮錦看生技業發展趨勢認為,隨著國際市場的改變,許多沒有市場機會的新藥開發公司將會陷入困境,市場必將歷經一番汰弱留強,國際大藥廠減少研發投入,但對於併購新品項或公司仍充滿興趣。

此外,隨著生物技術發展,過去由小分子藥開始,經歷了大分子藥階段,未來則可能包含免疫腫瘤療法與前瞻細胞治療,僅管目前免疫腫瘤療法與細胞治療仍有許多問題仍待克服,但其未來是可期的。此外,近年來對於藥物經濟學的重視,也使得精準醫療成為未來趨勢。

同時生技也將關注農業、大健康、環保產業未來。林榮錦表示,由於具有人口紅利的地區有極大之市場與需求,且急於改善並提升其生活品質,因此未來無論是農業、大健康產業,甚或是環保及移動醫療、大數據或資訊等的應用發展,也都會是生技產業應該持續關注的領域。

評析
近年來對於藥物經濟學的重視,也使得精準醫療成為未來趨勢。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34: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7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生技股研發收割期 外資喊進中裕東洋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7年3月7日電

歐系外資聚焦台灣生技類股,看好研發投入將進入收割期,首次將中裕(4147)及東洋(4105)納入評等給予「優於大盤表現」目標價上看230元及130元。

中裕今天在歐洲市場授權條件優於預期,且歐系外資今日首次將中裕納入評等加持下,激勵今日股價跳空漲停,委買張高掛一度超過4萬張。

東洋今天也隨著類股勁揚,早盤漲幅維持在3%以上震盪,一度來到120.5元,創下近4個月來新高。

最新歐系報告預估台灣生技產業2015-202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7.6%,較2010-201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5%更高,研發投入將進入收割期,產業採共同合作模式,帶動產業成長。

首次將東洋、中裕及智擎(4162)納入評等,其中東洋及中裕都給予「優於大盤表現」評等,目標價分別上看130元、230元;至於智擎評等為「中立」,目標價220元。

歐系外資表示,台灣政府在1982年開始大力推進生技產業,採取與扶植半導體產業類似的政策。以各領域來看,醫療器械佔產業營收比45%,生技比重也有佔29%,兩者在過去10年中的複合成長率達9%,過去10年,營收比重26%藥品年複合成長率約2.2%,隨著學名藥和新藥審批增加,預期製藥產業2015-2020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將有7.6%的水準,相較2010-2015年1.3%,大幅成長。

歐系外資表示,台灣龍頭學名藥大廠持續進入門檻提升,像是聚焦腫瘤學等,帶動獲利相較其他競爭廠商提升約10到20個百分點。這些生技大廠也透過OEM或是開發專業用藥拓站海外市場。部分廠商在2016年已獲得批准,預期在2017-2018年會有更多廠商瞄準海外市場。

至於過往市場多擔憂新藥開發因漫長時所帶來的風險,歐系外資表示,台灣新藥開發轉向共同合作模式,有望提高成功率,並降低風險,而台灣新藥製造商最有效的成功正是這種模式。

評析
台灣新藥開發轉向共同合作模式,有望提高成功率,並降低風險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36: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8日《北美智權報》180期,供同學參考

重整混亂的藥品市場  大陸政府推動製藥業大改革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截至2015年底,大陸擁有5,065家藥品生產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産國和出口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製劑生産國,但其中高達97%的產品為仿製藥,藥品同質化嚴重,重複生產加上低水平問題突長期存在。大陸藥品生產行業集中度低,藥品流通環節多、流通秩序混亂,由此更衍生出掛靠經營、商業賄賂屢禁不止等亂象,在藥品價格推升下,不良藥品企業甚至會誘導醫生開大處方、開貴藥,對國家和個人都造成很大的損失,大陸醫藥領域確實已到了需要全面改革創新的時候!

根據大陸近期發布的過度重複藥品公告顯示,大陸同時有超過100家藥廠同時生産的藥品多達129種;另一方面,大陸藥品批發企業超過1.3萬家、零售企業45.3萬多家,前三大藥品批發企業市場占有率僅爲33%,與已開發國家普遍八成以上的占有率相差甚遠。

為了追求市場效益,大陸一些藥品生產企業不斷擴大藥劑生產的品種,或是建設新的生產線,造成藥品生產重複、生產設備閒置率過高,營造出藥品生產市場繁榮的假象。其中更有少數企業以劑型、包裝、規格等不同為由,重複申報批准文號,造成藥品上市許可泛濫,2015年8月,大陸國務院印發44號文《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揭開了深化大陸藥品監管制度改革的大幕。此輪改革的目的不僅在於解决審評審批積壓、申報資料質量不高、仿製藥質量不高等實際問題,還要建立起一個科學、有效和完善的藥品監管體制。在大陸政府推行的這一套監管體制中,「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可謂最重要的支柱。

大陸藥品註冊將推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
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是歐洲、美國、日本等製藥先進國家監管藥品的通行做法,藉由「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産許可」分離的管理模式,允許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包括藥品生產企業、研發機構或者科研人員)自行生產藥品,或是委託其他企業生產藥品。而大陸過去採取上市許可與生産許可合一的管理模式,僅允許藥品生産企業在取得藥品批准文號,獲得認證並生產該藥品,也就是說,藥品上市許可只頒發給具有《藥品生産許可證》的生産企業,藥品研發機構、科研人員不具備獨立獲取藥品上市許可的資格,新藥研發機構獲得新藥證書後只能將相關藥品技術轉讓給藥品生産企業,這種「捆綁」模式不利於鼓勵新藥創新。

過去大陸製藥市場經濟秩序尚未建立、大部分製藥廠商以生産仿製藥爲主,政府進行註冊和監管有其必要性,但隨著大陸一定的合理性。但隨著大陸醫藥産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這種捆綁制的管理方式將會成爲大陸藥品產業發展的阻礙。

2016年6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於正式發布印發《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四川這10省(市)展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工作,允許藥品研發機構和科研人員取得藥品批准文號,對藥品質量承擔相應責任,試點將實施至2018年11月4日。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實施,意味著大陸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業已登臺。通過試點的方式先驗證其科學性和可行性,未來將成爲大陸《藥品管理法》的核心制度之一,進而在大陸藥品市場全面推廣實施。

藥品上市許可和生產許可分離的管理模式,有助於研發者獲得和集中資金、技術和人力進行持續研究和新藥研發。由於藥品從研發到獲取批准文號需要很長的週期,若在過程中出現問題,那麼此前投入的生產線就會變成一種浪費。新制讓研發者能透過技術轉讓、委託生產或其他形式生產藥品,提高設備利用率,亦有助於改變中國藥品研發投入不足的被動局面。

三大環節 改革大陸藥品生産流通使用
近日,大陸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公布《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産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將實施以重大新藥為專項的國家科技計劃,以政府力量扶植持符合條件的藥品企業和科研單位所研發的新藥及關鍵技術,目的在提升大陸生產藥物創新能力和質量療效,顛覆過去以仿製藥為主的市場,促進形成一批臨床價值和質量水平高的品牌藥。

為了加强大陸藥品生產業的技術創新,《若干意見》從藥品生産、流通、使用三個環節提出改革意見。

生產環節方面,首先是嚴格進行藥品上市的審評審批,優化審評審批程序、加快臨床急需的新藥和短缺藥品審評審批。其次是加快推進已上市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對於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在採購、使用、醫保支付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除了推動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鼓勵新藥研發,同時也加强藥品生産質量安全監管。

流通環節方面,將推動藥品流通企業的轉型升級與併購重組,打破醫藥產品市場分割與地方保護制度;為減少流通環節,推動藥品購銷「兩票制」、淘汰不合規範的企業。此外,大陸政府希望促進醫療機構對於藥品集中採購的參與度,鼓勵跨區域和專科醫院聯合採購。

至於使用環節,首先必須優化調整基本藥物目錄,要求公立醫院優先使用基本藥物、擴大臨床路徑覆蓋面,促進合理用藥;再來是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快建立公立醫院補償新機制,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爲主,輔以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複合型付費方式,訂立合理的醫保支付標準。

圖一、大陸《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産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醫藥產業結構調整策略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

值得注意的是,在《若干意見》中,對於專利藥品和已過專利期獨家生産的藥品,大陸未來將採取註冊承諾、藥價談判、集中採購、醫保支付等綜合措施,針對藥價實施動態管理,目標在實現上市銷售價格不高於原產國或大陸周邊可比價格。

為了降低過期專利藥過高的價格,廣東省藥品中心去年首創性地引入「過期專利藥比價系數」規則,即要求過期專利藥與普通GMP組中經濟技術標得分最高的品種進行比價,此舉意在遏制過期專利藥的虛高價格,今年3月2日剛舉辦第一次藥品競價交易正式報價和新低價藥報價工作,今年第一季藥品競價成交總金額超過200億元,平均降價率預計達9.51%,[2]既能減輕大陸醫保資金負擔,也有利於破除市場壟斷,促進大陸本土藥品研發創新。

台灣生技業者認為,大陸醫改最重要的目標是全球的醫藥市場,大陸政府正在動用國家力量進行大規模的醫改,藥物發展的效率和品質將有顯著提升,相關政策的後續發展值得台灣相關業者持續關注。

評析
大陸正在動用國家力量進行大規模的醫改,藥物發展的效率和品質將有顯著提升
 樓主| 發表於 2018-5-24 20:37: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13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康友拚通過GMP認證 產能看增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7年3月13日電

輸液廠康友(6452)表示,新產能目前已處於GMP認證及試生產階段,待GMP認證正式通過,即可直接投入市場銷售,產能可望倍增。

另外印尼疫苗廠廠區正加速建設中,設備已陸續預訂在途,有望第4季開始試產,明年正式量產。康友已經與當地養雞單位合作開發通路,隨著疫苗新產能的開出,與疫苗新產品的推出,今年展望樂觀。

康友2月營收為人民幣6644萬元,年增10.79%,若以台幣計價約為3億元,年減1.58%, 主因為人民幣匯率較去年同期下滑11.17%,過去一年在原有產能上進行產品結構調整, 實際營運並未受到人民幣匯率影響,仍可維持營收穩定增長。

另外輸液產品也積極推動南向發展,已正式公告千萬美金緬甸設廠,目前東南亞輸液供不應求,第一階段計劃設置年產能5000萬瓶生產線,直接與官方單位合作,供應當地需求。

評析
康友新產能目前已處於GMP認證及試生產階段,待GMP認證正式通過,即可直接投入市場銷售,產能可望倍增。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3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晟德養金雞 澳優擬配息0.215元

杜蕙蓉/台北報導

晟德(4123)轉投資澳優乳業(1717.HK)公告2016年全年業績,營收新台幣137億元(約人民幣27.4億)、獲利10.5億元(約人民幣2.1億),均創下歷史新高,EPS達新台幣0.85元(約為人民幣17.04分),年成長247.8%。董事會建議派發新台幣0.215元(約每股港幣0.05元)現金股息。

身兼澳優執行董事的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2017年是集團加速海外擴張的關鍵一年,未來將在既有的現金流基礎下,擴大海外布局,並持續併購,完成大健康產業的全面布局。

林榮錦表示,為完善集團的中長期布局,將持續尋求相關保健品的併購機會,冀擴大澳優既有母嬰通路的價值,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嬰兒羊奶粉第一領導品牌,並成為全球有機嬰幼兒牛奶粉前五大領導品牌與中國前十大乳嬰幼兒奶粉品牌。

林榮錦指出,中國嬰幼兒配方奶每年的產值高達750億人民幣,在二胎化等國家政策帶動的機遇下,澳優算是站在對的產業趨勢上;為了增加「長尾效應」,目前的策略是將嬰幼兒產品線至3歲以後,並跨入功能性液態奶及營養品系列,希望商機是由一胎、二胎延伸至父母、長輩,因此,將採取併購方式拓展營運規模。

目前澳優乳業在大陸有2.5萬家母嬰店,未來幾年會持續增加母嬰店家數。而除穩固既有在大陸嬰幼兒羊奶粉市佔率五成的優勢外,未來也會在現有母嬰店通路上,導入新類別產品,擴大通路效益。接下來第二階段則將啟動歐美市場優質品牌的併購,並引進中國市場。

澳優去年營收年增長30.3%,淨利年成長320.4%。

評析
晟德未來將在既有的現金流基礎下,擴大海外布局,並持續併購,完成大健康產業的全面布局。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38: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1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東洋將與荷商合資 進軍抗癌、困難疾病市場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即時報導

台灣東洋啟動「新智擎計畫」,內部透露該公司將與荷蘭新藥公司結盟,在台共同成立子公司,全力攻入新劑型抗癌、困難疾病藥品領域,面向全球市場,此案也將是三年來該公司最大決策,可望成為下一個獲利引擎。

東洋表示,該計劃將是東洋投資智擎生技後,最具指標性的創新合作案,新公司資本額約2億元,由東洋掌握六成以上股權,最快4月中下旬成立,近期將進一步揭露細節。

東洋去年稅後純益達到11.9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8元,隨較前年微減,主因前年有業外利益貢獻,換言之,去年東洋本業仍優於去年,更值得注意的是,東洋近期董事會通過去年配發現金股利3.8元,也創下掛牌以來的新高紀錄。

東洋未來與荷蘭夥伴,將全力投入癌症領域新劑型新藥開發,第一宗產品是旗下開發已久的「多發性硬化症」,該產品早/中期開發已經成熟,將從臨床二/三期開始進行。

據悉,東洋與荷蘭夥伴在新公司的籌劃已經一年多,而雙方在藥品開發領域則合作已久,對彼此的優勢均能掌握,未來東洋負責劑型開發、製造,而荷蘭夥伴則專注專利規劃、技術支援等。

東洋新公司進度最快的「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產品,是一種新劑型新藥Methylprednisolone,是以微脂體(Liposome)所包覆的「糖皮質激素」,而劑型改良也是東洋的強項所在。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免疫疾病,而這類的免疫疾病通常是被認為比癌症更為棘手的領域,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系統病變。現有療法包括干擾素、類固醇甚至是化療,來抑制病人的免疫系統。

東洋是國內老牌藥廠,最為人所熟知的是代工「曼秀雷敦」(俗稱面速力達母)軟膏,1994年由現任董事長蕭英鈞、前董座林榮錦接手後,進行大刀闊斧整頓。

近年,東洋積極轉入困難劑型、藥品的開發與代工,也大力轉投資新藥領域,大幅提升公司價值。東洋多年前投資的智擎,在2011年獲得美國生技公司Merrimack的2.2億美元藥品授權金,使之澈底母以子貴,是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代表作。

評析
東洋積極轉入困難劑型、藥品的開發與代工,也大力轉投資新藥領域,大幅提升公司價值。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3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1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蕭英鈞扭轉東洋 連年獲利攀高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即時報導

東洋董事長蕭英鈞自2014年6月接任董座以來,積極扭轉公司營運,連年讓公司本業獲利攀高,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內部指出,未來公司的營運、配息都會繼續創高,要大家拭目以待。

蕭英鈞、東洋前董事長林榮錦、生寶董事長章修綱三人是北醫藥學系同學,三人年輕時共同創業,1994年由前二者接下東洋後,蕭英鈞便隱身幕後,扮演公司成長的推進器。

三年前,蕭、林因案決裂、纏訟,不過兩人仍分庭抗禮,在生技領域各有佳作,其中,蕭英鈞接董座後的東洋也開始從獲利的谷底躍起,去年本業繼續創高,也寫下每股配息3.8元的新高紀錄。

業界指出,由於東洋過去都由林榮錦主導,而林在生技業界戰功彪炳,重整多家公司都卓有成效,也因此贏得生技界艾科卡的名號,相對之下,多年來「神隱」的蕭英鈞,確實較不為人知。但是蕭在接任後就邀請當時仍在野的行政院院長林全,擔任東洋獨立董事(林在任院長前已經辭任),也讓人見識倒他數十年深耕的人脈資源。

蕭英鈞低調的個性,也在接任東洋董座後展露無遺,他僅在2014年在多方邀請下,對外喊出「要恢復東洋往日的榮光並啟動國際結盟」,隨之便惜字如金。如今看來他言出必果,堪稱生技的老馬,確有千里之行的能耐。

評析
蕭英鈞自2014年6月接任東洋董事長以來,積極扭轉公司營運,連年讓公司本業獲利攀高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39: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2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康友南進加速 揮軍菲律賓

杜蕙蓉/台北報導



康友-KY(6452)南進布局腳步加速!繼印尼和緬甸之後,也計畫前進菲律賓,上周五並獲菲國總統杜特蒂熱情接待,期盼康友能創造高端人才就業機會,帶動產業升級;目前康友規畫投資領域為大輸液和動物疫苗產業。

康友董事長黃文烈表示,菲律賓人口超過1億人,但只有5家輸液廠,沒有疫苗公司,而生產的輸液也是基本型的輸液,因此,有80%以上的輸液都要仰賴進口,而疫苗對於以農業為主的菲律賓,更是十分欠缺;為此,康友將先召開董事會評估,再明確投資金額和地點。

連續3年獲利都超過一個資本額的康友,去年受人民幣匯率影響之下,營收43.3億元,較前一年度略為下滑,因此,獲利亦將受波及,但法人初估相較2015年EPS 16.54元的新高水平,去年EPS應還有8成以上。

備受全球矚目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上任後先以掃毒創造投資環境後,也積極招商引資,此次康友董座黃文烈和創業股東王命亮等核心主管到菲律賓考察,杜特蒂特別安排在達沃行館見面,並請來藥監局長和衛生部副部長等相關單位主管列席,期待雙方能有更密切的合作,創造雙贏。

營運布局鎖定大輸液和動物疫苗的康友,是大陸排名第六的輸液廠,市占率約4%,隨著新版GMP規範實施,中國輸液產業大洗牌,原本上千家的輸液廠將降至300家左右,最後能存活競爭的將不超過100家;而康友的新產能已在GMP認證及試生產階段,只要GMP認證正式通過,產能即可望倍增。

另外,該公司輸液產品也積極推動南向發展,已正式公告結合蘇州中化前進投資,投資額在千萬美元以上,由於東南亞輸液供不應求,第一階段計畫設置年產能5000萬瓶生產線,直接與官方單位合作,供應當地需求。

至於印尼疫苗廠廠區則在加速建設中,將力拚第四季開始試產,明年正式量產。公司已經與當地養雞單位合作開發通路,隨著疫苗新產能的開出,與疫苗新產品的推出,今年展望樂觀。

評析
康友繼印尼和緬甸之後,也計畫前進菲律賓,目前規畫投資領域為大輸液和動物疫苗產業。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39: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22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康友去年每股賺13.9元 不如前年16.54元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7年3月22日電

輸液、疫苗大廠康友(6452)董事會通過2016年財報,2016年營收為43.34億元,年減1.72%,稅後淨利為9.05億元,EPS為13.90元,低於前一年度的16.54元。

康友表示,出貨若以人民幣計價,持續成長,惟去年人民幣匯率貶值,影響新台幣計價營收獲利,今年第2季起,六安輸液廠新產能將完成GMP認證,營收重回成長軌道,另外印尼、緬甸、菲律賓火力全開,康友全力南向,搶攻疫苗、輸液商機。

目前六安廠輸液產能約4.3億瓶,新產線預計第2季完成GMP認證,產能有望增長。

2016年康友在中國大輸液市場激烈競爭之下,仍維持穩健營運。在目前營運本業上,第2季輸液產能擴增之後,營運就可以重新成長,另外也積極投入在東南亞市場的經營,除了輸液外,與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旗下維科公司合作疫苗也積極進軍當地市場。

印尼疫苗廠預計第4季可望開始進行試產,並積極申請相關銷售許可,與當地農業單位通路進行合作,希望加速產品上市時程。

緬甸市場目前自有輸液產能短缺,當地售價為中國大陸市場的2至3倍,相當具有潛力,康友將積極投入輸液佈局。。另外,近來康友考察菲律賓市場,獲得總統杜特蒂接見,康友也看好菲律賓當地市場。

康友表示,東南亞地區人口眾多,市場龐大,不論生產輸液或是疫苗都有龐大商機,另外康友也積極評估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合作機會,未來也將透過併購來成長與擴充產品線。

評析
康友也積極評估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合作機會,未來也將透過併購來成長與擴充產品線。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39: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東洋拚當微脂體藥龍頭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4105)叫陣Teva,要搶攻全球微脂體藥品生產龍頭,近期該公司的微脂體技術將結盟歐商,內部期許,三年內要搶下全球微脂體藥品五成以上市場。

東洋近日也因此傳出獲得外資、中國大藥廠青睞,對東洋發出收購令,短期內有意收購8到10%股權。東洋昨(26)日對此證實並表示,公司歡迎一切善意投資與合作。東洋24日股價收112元平盤。

東洋近期啟動「新智擎計畫」,將以微脂體藥品開發技術與荷蘭新藥公司結盟,在台合資成立子公司,全力攻入新劑型抗癌、困難疾病藥品領域,而此案也將是該公司三年來最大決策,最快第3季將有技術授權權利金入帳。

東洋的微脂體技術包括開發、量產能力,量產領域除了已經開始為楊森藥廠代工抗癌新藥Doxil,今年旗下的抗多重抗藥性的抗生素產品Colimycin,也將在中國大陸上市,另外2019年也將生產旗下自有品牌的兩支抗癌針劑。

據悉,東洋多年前與荷蘭藥廠合作開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產品,該產品必須以微脂體技術包裹,雙方在多年合作後,決定合作搶進困難、抗癌疾病市場,將在台灣成立合資公司,而這項消息也會在4月上旬(清明連假後)正式披露,由東洋持有七成左右股權。

東洋具備全球罕見的微脂體開發、量產能力,預計2019年旗下自有品牌的抗癌產品上市後,全球將有五成以上的微脂體產品來自東洋,可望挑戰Teva的龍頭地位。

東洋的微脂體技術不僅為國際大廠代工,近期與荷商結盟的新公司所開發的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產品,最快三年內也將問世。這個MS產品,根據內部指出,未來會有液態、凍乾兩種劑型,液態已做完臨床一期試驗。

據悉,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有MS領域的技術的產品,但一次療程必須三個月,而東洋開發的產品的療程僅需一周即可完成,且劑量更低,因此極具國際競爭力。

對於外資、中國藥廠的收購計畫,消息人士指出,外資圈多是法人機構,而中國大陸方面卻是大藥廠,且該藥廠積極接觸東洋高層,且明確表示有意積極入股,短期內希望能夠收購東洋8到10%股權。

評析
近期東洋的微脂體技術將結盟歐商,內部期許,三年內要搶下全球微脂體藥品五成以上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40: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晟德衝刺生技 投資銀行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晟德(4123)為成立逾50年的老牌藥廠,主攻感冒藥等水劑,但因經營不善,東洋前董事長林榮錦在1998年接手重整、擔任董事長後,以具優勢的水劑產品,坐穩國內供應龍頭,並以其為首要現金牛(Cash Cow),利用穩定現金流優勢,發展生技投資銀行。

林榮錦指出,歷經十多年耕耘,帳上長期投資如新藥公司智擎、永昕、順藥以及創新醫材廠益安等已上櫃,其餘也陸續跟進。

攻大健康產業
晟德近年積極布局大健康事業,其中代表作為2014年攜手玉晟生技,持續加碼投資香港上市公司澳優乳業,目前持股該公司約四成股權。去年澳優營收及獲利分別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營收年增30.3%、達137億元,稅後純益10.5億元,年增320.4%。

晟德在新藥、大健康等事業布局陸續開花結果,加上本業水劑銷售穩健,近三年季營收和獲利三級跳,展望今年營運,林榮錦表示,今年是集團加速海外擴張的關鍵一年,未來將在既有的現金流基礎下,擴大海外布局,並持續併購,完成大健康產業的全面布局,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今年本業兒科及精神科水劑用藥的新布局?

答:原有的水劑業務將擴張中國大陸市場,第1季將投入2億元投資南京一家水劑廠,取得該廠包含水劑、軟膠囊及鼻噴三類劑型與十多張藥證,未來旗下兒科及精神科水劑用藥可順利進入大陸市場銷售。

問:集團在新藥研發上有何具體進展?

答:自主研發的CS02,有望成為國內「老藥新用」的成功範例,該項發現來自國內健保資料庫,研究團隊經大數據分析,獲知一項使用30年的老藥對糖尿病患相當有效,存活率高、惡化比例小,再運用生物技術將該藥有效成分的左旋切除,保留右旋,促使其毒性大幅降低,藥效更佳,據此以新的右旋成分取得全球專利,挖掘出其新藥潛力。

CS02老藥新用
傳統藥物治療糖尿病僅能治標無法治本,患者用藥後需逐次施打胰島素,但會造成胰島beta細胞持續萎縮,需不斷增加劑量。CS02則具備恢復受損胰島beta細胞的功能,讓糖尿病根治的機會大增。

CS02目前已完成關鍵動物療效試驗,第2季、第3季分別向美國FDA及台灣TFDA申請臨床許可,估計全球市場規模上看百億美元,未來將積極爭取國際授權,集團則經營兩岸市場的銷售。

要併保健品廠
問:集團大健康布局是否有進一步動作?

答:隨著持股四成的澳優乳業繳出亮麗成績,為完善集團的中長期布局,將持續尋求相關保健品的併購機會,盼擴大澳優既有母嬰通路的價值,目標在2020年成為全球嬰兒羊奶粉第一領導品牌,並成為全球有機嬰幼兒牛奶粉前五大領導品牌、大陸前十大乳嬰幼兒奶粉品牌。

大陸嬰幼兒配方奶每年產值高達人民幣750億元,受惠於開放二胎化等政策帶動,澳優站在對的產業趨勢,為增加其「長尾效應」,未來策略是將嬰幼兒產品線拉長至3歲以後,並跨入功能性液態奶及營養品系列,盼商機是由一胎、二胎延伸至父母和長輩,將採取併購方式拓展營運規模。

集團轉投資的益生菌廠豐華第1季底將啟動上櫃送件申請,旗下淮安益生菌新廠運轉順暢,第2季起新產能將開始挹注成長。另外,新的濃縮液也將在第2季開始興建,進一步搶攻大陸市場商機。

評析
今年是晟德集團加速海外擴張的關鍵一年,未來將擴大海外布局,並持續併購,完成大健康產業的全面布局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4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法人觀點:坐擁四金雞 晟德長線看俏

經濟日報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

法人長線看好晟德(4123)股價表現,主因轉投資的澳優乳業可望為公司轉型及營收帶來很大貢獻,並有助打進世界盃;豐華營運步上軌道,有效貢獻營收及獲利;順天醫藥及益安生技接棒成為獲利金雞母。

分析師指出,晟德是國內最大的專業藥水製造廠,市占率68%,除水劑製造外,晟德及其關係企業持有澳優乳業43.62%股權,正式跨入中國大陸嬰幼兒奶粉市場。

晟德為善用產能,有做牛奶粉的貼牌產品,去年開始簡化相關流程,降低成本並爭取更多訂單,貼牌目的為聯合大廠將特定配方或理念發揚光大;另外,澳優未來成長動能為常溫液態奶及營養保健品,在併購澳洲的營養保健品商,透過產品種類擴大,公司策略將圍繞母嬰產品,在大陸建立通路。

澳優羊奶及有機奶在大陸銷量均是第一,並獲得荷蘭羊奶生產總量的20%。羊奶目前占大陸乳源僅10%,而2015年大陸進口羊奶粉市占率排名,澳優名列第一、達64%。澳優已在河南建構全球最強的羊奶粉製造廠基地,將透過自有品牌及貼牌代工模式走向北美及全球市場,2020年營收挑戰10億歐元,其中65%營收來自大陸。

評析
晟德轉投資的澳優乳業可望為公司轉型及營收帶來很大貢獻,並有助打進世界盃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41: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3月28日聯合晚報,供同學參考

康友布局東協 印尼廠Q4試產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康友-KY(6452)第2季可望受惠六安輸液廠新產能將完成GMP認證,營收重回成長軌道,另外看好東南亞市場,揮軍印尼、緬甸、菲律賓火力全開,搶攻疫苗、輸液商機。

康友去年營收43.34億元,年減1.7%,稅後淨利9.05億元,EPS為13.9元。康友表示,公司出貨若以人民幣計價,持續成長,但去年人民幣匯率貶值,影響以台幣計價的營收獲利。

康友表示,東南亞地區人口眾多,市場龐大,不論生產輸液或是疫苗都有龐大商機,另也積極評估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合作機會,擬透過併購來成長與擴充產品線。

康友表示,印尼疫苗廠第4季可望開始進行試產,同時也積極申請相關銷售許可,另外也與當地農業單位通路進行合作,希望加速產品上市時程。在緬甸部分,將積極投入輸液布局。緬甸市場目前自有輸液產能短缺,當地售價是中國大陸市場的二至三倍,相當具有潛力。另外,近來也考察了菲律賓市場,尋找投資機會。

康友表示,中國輸液市場激烈競爭,不過,去年仍維持穩健營運。第2季輸液產能擴增後,營運就可以重新成長。

評析
康友看好東南亞市場,揮軍印尼、緬甸、菲律賓火力全開,搶攻疫苗、輸液商機。
 樓主| 發表於 2018-5-25 19:41:3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3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晟德股利1元 業績看俏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晟德(4123)昨(28)日去年稅後純益2.5億元,年增118.5%,每股稅後純益(EPS)0.79元,擬配發0.5元現金股利及0.5元股票股利。晟德董事長林榮錦表示,對今年營運信心滿滿,隨轉投資陸續開花結果,今年營收有望成長逾50%,衝刺300億元大關。

晟德今年配發現金股利為公司公司成立以來顯示首例,突顯其轉投資事業陸續開花結果、營運越顯穩健。按晟德昨日收盤價61.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0.8%。

晟德去年營收、獲利雙雙高飛,主要為林榮錦以「生技工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有成,晟德旗下擁有20家轉投資生技公司,其中興櫃和上櫃公司投資帳面金額為69億元,去年陸續處分智擎、中美冠科及M-Venture持股,投資報酬倍數成長,加上轉投資澳優乳業挹注,去年營運跳躍式成長。

展望今年,林榮錦表示,主要轉投資澳優乳業品牌已有12個系列34個配方註冊通過,有利持續擴張中國大陸市占,今年持續保持50%以上成長速度,加上旗下益安、順藥中生醫藥、雅祥生醫及天使投資輪的安盛生科都將陸續進入收割期,今年營收將挑戰300億元大關。

評析
晟德董事長林榮錦對今年營運信心滿滿,隨轉投資陸續開花結果,今年營收有望成長逾50%,衝刺300億元大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