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hsmiyu 於 2013-7-29 14:42 編輯
" C8 N3 g0 T6 z& J! c7 L# ~% d" ]; O# S% S1 L" l9 Q3 Z
讀財報、看報紙常常會看到"資本公積"這個名詞,
& B( X6 [3 ^# _到底它是什麼意思,小弟寫了白話板的解釋,供大家參考~~^^$ {/ M& v. o) I. N: U
8 i N) J) u7 H( T8 _
7 j/ Y3 |1 a( e以下文字轉帖自:
# {7 _- b1 W# i* ~$ V( N5 }7 A小弟的 白話會計 部落格,
0 ~8 u. u7 m3 }4 I專門用 "白話" 的方式來解釋 "會計"問題,, N; z5 ]: H2 j5 B" ], r# J: B
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accounting-kid
& D8 `' t$ h0 L, q7 \ F, r: R對於財務會計有興趣的大大們可以常去逛逛,並給予批評指教...
5 l4 ?9 \: a; y) L, O* Y" D- G$ ~2 f D5 |6 I; y( Z* h& |1 K
作生意,要有 "本錢" 的觀念,
( ^) X8 ^7 F4 l: R: {7 k7 v這樣才能知道到底是 "賺了錢" 還是 "虧了本", ! H: w6 g/ R0 n9 c
而不管是賺錢、還是虧本, ' h4 X0 T" k3 K0 |+ C3 n
結果都應由老闆來承受,
+ G3 d! ]1 r) b" Y我想這個大家應該有這種概念。 / q3 k0 V9 ~2 o4 M( x1 J
1 F2 U" R7 M8 W0 g8 c
而 "本錢" ,就是老闆自已掏腰包拿出來給公司用的 "錢"。 # q8 C T) Y' K( @% z# E, ?
在股份有限公司裏,"本錢"又可區分為 "股本" 和 "資本公積"。 6 F( t+ g' K6 }+ m
資本公積的英文叫作 "Additional Paid In Capital",簡稱為APIC。 . e( M" M t( H6 j L1 b6 M
從英文來看,一眼就可以看出,它是指老闆 "額外" 拿給公司的錢。
- W4 j' W2 J0 N. z9 n. j1 ~+ K9 n何謂 "額外(Additional)" 呢?
# }3 v" @! B0 `2 y) L& B5 E就是老闆拿錢出來,但是沒有拿到等額的 "股票" 的部分。
1 |) j! h- `# t, V) w% m
) w7 Q3 U# a: Q o/ U! i舉例:
2 \; c7 A, q& r9 b) `邦尼拿了150萬出來開公司,拿到了面額為10元的股票10萬張, ' q/ p# W/ z+ b* T
10萬張、1張面額10元,所以邦尼拿到了面值100萬的股票, * E+ g! b3 X6 K& L( n, w
那多出的50萬,就是所謂的 "資本公積" 了。
3 Z+ h% J# }8 H5 r# G/ o $ j: z6 T2 b0 Z4 ~* ?
因為"資本公積" 的來源有很多種,所以應該要註記它們的來源。
3 ~- p# X5 z7 u+ R5 q在上例中,資本公積是源自於股票的溢價發行(面額10元,賣15元), ( `0 L0 B: W# o5 A$ [
所以應註記為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 `, S/ Y+ y$ q+ ` ) `1 ]2 I2 ]0 ?" x! c5 D) t8 `
除了 "股本溢價" 之外, ; e; r5 E% o; j6 T+ P
常見的 "資本公積" 來源還有:庫藏股交易、認股權、股東捐贈等等... / a3 _/ m$ K: V' a
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公司 和 股東 間往來 的 收付差額 (準損益), / Q1 Y- w- P1 g0 t9 K2 @
都是股東投入資源給公司,但卻未得到相應股本的部分...
% d0 O& q- ]8 \8 a" l所以才叫作 "額外投入的資本,APIC" ,中文叫作 "資本公積"。
1 l' y# D3 @4 l& n0 r$ ? B2 z1 w% Q2 J) d# V- b9 @
綜上所述,股本+資本公積=投入資本,
, D6 c% s7 G: k$ ^1 X這個投入資本就叫作 "本錢"。
3 E+ N' M4 v2 ~) m- \本文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accounting-kid/article?mid=512&prev=515&next=509. f! k% {1 z6 A% r
7 u2 I. A) d C6 V3 c2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