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總經;景氣燈號 – 改燈號喝蠻牛 改不了經濟冷底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10: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0 19:11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不會曇花一現 8月景氣重返綠燈

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發會昨(27)日發布8月景氣燈號,在出口及製造業者展望趨於樂觀下,8月景氣告別黃藍燈,重返綠燈,景氣領先指標更是連續第3個月上揚,顯示景氣穩步復甦。國發會對下半年續亮綠燈有信心,相信本次綠燈不致曇花一現。

國發會依每月股價、出口、工業生產等9項指標編製「景氣綜合判斷分數」,以之對應燈號來呈現景氣變化,景氣由冷至熱依序為藍、黃藍、綠、黃紅及紅五種燈號,過去4個月(4~7月)國內景氣一直停留在黃藍燈。

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8月在海關出口、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各加1分下,「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升至24分,跨過綠燈門檻,亮出久違的綠燈。

另外,8月景氣領先指標上揚0.13%,連續三個月回升,同時指標上揚0.62%,也呈連續三個月回升。吳明蕙說:「這顯示我國景氣正呈穩步復甦,國發會對下半年的景氣有信心。」

吳明蕙指出,全球經濟情勢持續好轉,不但國際貨幣基金(IMF)將今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由3.8%上修至4.0%,近月美、歐、日、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上升,另外這四個地區的領先指標也續呈上揚,經濟情勢展望極佳。

她表示,整個國際大環境有利於台灣出口持續擴張,除此以外,目前表現較弱的民間消費及民間投資,在就業人數回升、軍公教加薪及行政院建立「加速投資台灣平台」帶動下,也可望提升成長力道。

吳明蕙說,景氣雖呈復甦,但力道仍不夠,領先指標連三個月回升,累計回升幅度也僅0.31%,但相信隨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動,加上全球貿易量的擴張,下半年景氣綠燈可望持續出現,不致於曇花一現。

不過,國發會也提醒,全球景氣仍有一些風險,例如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川普政府貿易政策可能引發美中貿易角力,以及東北亞地緣政治緊張等風險。

評析
在出口及製造業者展望趨於樂觀下,8月景氣重返綠燈,景氣領先指標更是連續第3個月上揚,顯示景氣穩步復甦。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0 19:12 編輯

轉貼2017年9月3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景氣燈號可以改版,但不可以放水

工商社論

國發會於日前發布8月景氣概況,久違的景氣綠燈終於出現,這代表國內景氣由低緩逐漸擴張,復甦有望,是件好事。但相信有許多人一定好奇景氣燈號到底是怎麼算的,這個燈號真能反映景氣走勢嗎?

老實講,衡量景氣的最佳指標依然是GDP,不過,由於GDP每季才公布一次,第一季數據須待5月才能揭曉,有點緩不濟急。有鑑於此,自1977年起,經建會(國發會前身)匯整每月出口、工業生產、放款、物價等12項指標編成「景氣綜合判斷分數」,並依分數高低對映各種燈號,以及時呈現景氣變化,供政府及企業參考。

我國景氣燈號發布迄今剛滿四十年,期間由於經濟情勢、產業結構變化,構成燈號的指標也隨之調整,自編製以來大概每五、六年會進行一次改版,以循環對映性、指標領先性及數據的穩定性來篩選指標,並調整計分門檻,以讓新版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燈號能更準確地反映景氣。依國發會規劃,明年又將進行改版,目前正緊鑼密鼓的進行改版相關作業。

景氣燈號早年為求周延,總共納入12項指標,自1984年起簡化成9項,早年台灣以工業為主,因此所採納指標逾半數與製造業相關,隨著服務業後來居上,與服務業相關的指標,份量逐漸加重,四年前改版時更首度把業者對景氣的展望也納入。

景氣燈號每次改版除了篩選指標,還會修正計分標準,例如1991年版,股價指數年增率要超過41%才能得5分,但隨著股市降溫,如今只要超過22.5%即可得5分;再如,2007年這一版,海關出口年增率要超過1%,才能得2分,但如今只要0%就能得2分;至於反映民間投資概況的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2007年版要成長7%以上才能得3分,現今已放寬到-2.5%即有3分,其餘指標大抵如此,放寬幅度不可謂不大。

景氣燈號由海關出口、工業生產、股價指數等9項指標構成,每項指標依成長率高低可得1~5分,合計總分介於9~45分。每回改版雖不會回溯修正燈號,但隨著計分門檻放寬,改版後必然會比以前更容易亮出好看的燈號。我們就近三次改版(2001年、2007年、2013年)的變化分析如下:

第一、改版後景氣分數大幅提高:我們以2007年1~6月三個版本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觀察,會發現2013年版算得的分數比2001年版高出5~10分,高出這麼多分,足以讓黃藍燈變綠燈,讓綠燈變黃紅燈,這說明如今的計分標準已經很寬鬆,在這麼寬鬆的標準下還亮不出紅燈,那不是燈號的問題,而是台灣經濟結構的問題,該調整的不是燈號的算法,而是經濟結構。

第二、改版後不少綠燈變黃紅燈:以2007年這次改版為例,改版後的2001~2007年燈號,有12顆綠燈變黃紅燈,8顆黃紅燈變紅燈,甚至還有1顆由黃藍燈直接升級為黃紅燈,至於黃藍轉為綠燈者也有12顆。再如2013年這次改版,也讓2007~2013年這一期間, 7顆黃藍燈變成綠燈,4顆綠燈變為黃紅燈,4顆黃紅燈升格為紅燈。

第三、六年來國內景氣從未亮紅燈:我國景氣自2011年3月起走疲,隨後陷入低迷,幾乎有兩年之久呈現黃藍燈、藍燈,即使2013年7月改版,放寬計分標準,依舊亮不出紅燈,迄今已六年半未曾出現紅燈、黃紅燈。這是自有燈號來未曾有的情況,顯見國內景氣之低緩,極為嚴峻。

國發會目前正著手燈號改版工作,新版燈號預計明年7月上路,我們要提醒當局的是,目前這一版的計分門檻已經非常寬鬆了,本次改版不宜再放寬,若再「放寬」一定會被認為是「放水」,是為了圖個紅燈做政績罷了。平心而論,這次改版的重點應擺在檢視若干過於鈍化或波動過巨的指標,例如「非農部門就業人數」長年不動如山,完全無助於研判景氣,再如「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忽冷忽熱,讓人莫衷一是,如何找出更好的指標替換這兩項,才是當務之急。

我們認為,景氣燈號定期改版有其必要,過去四十年的七次修訂值得肯定,本次改版自應務實為之。然而,從過去當局對統計、燈號橫加干預的紀錄看來,面對今日亮不出紅燈的困境,難免又有揠苗助長的心思浮現。我們警告執政當局,要得紅燈,必須扎扎實實的從改善投資環境,提振民間投資著手,絕不可運用政治力去干擾這一次的燈號改版工作,否則在失真的情況下,即使亮了紅燈,不過就是如今的綠燈而已,如此自欺欺人,貽笑大方,又破壞政府統計公信力,豈是智者所應為?盼當局深思之。

評析
六年來國內景氣從未亮紅燈、黃紅燈,這是自有燈號來未曾有的情況,顯見國內景氣之低緩,極為嚴峻。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0 19:15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2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出口飛躍成長 9月景氣燈號估續亮綠燈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國發會預計於27日公布9月景氣燈號,儘管多項構成項目尚未公布,因出口出現飛躍式成長,年增率衝上二字頭,替燈號分數加了二分,9月景氣燈號預估將續亮綠燈,且綜合判斷分數持續上揚。

我國景氣穩步復甦,但力道並不是很強勁,4月起更一連亮出連續四顆代表景氣「趨弱」的黃藍燈。不過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景氣回升,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邁入銷售旺季,歐美年底的採購需求陸續湧現,8月燈號順利由黃藍燈轉呈綠燈,9月燈號若無意外,也將續亮代表「穩定」的綠燈。

景氣燈號由九項涵蓋金融、生產、就業、進出口等層面的經濟指標構成,就目前已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9月股價指數將續亮「趨熱」的黃紅燈,而反映廠商投資情況的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將維持綠燈。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政部進出口初步統計,9月出口規模達到28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率也衝上28.1%,為近七年最大增速,堪稱是「飛躍式成長」。

儘管景氣燈號的計算中,海關出口值是以新台幣為計價單位,9月年增率仍高達22.1%,預估將讓此指標的燈號由綠燈直接跨越黃紅燈、來到紅燈區間,一舉為燈號的綜合判斷分數加二分。

判讀經濟情勢時,除了進出口、生產與消費等面向,就業市場的表現也相當重要;主計總處將於明(23)日發布9月失業率,可做為觀察我國勞動市場情況的指標。

今年8月失業率為3.89%,雖然適逢畢業生進入職場,失業率較上月微增,但已創下17年以來同月最低表現;9月因畢業生尋職告一段落,預估失業率將會走低,回歸穩定水準。

評析
消費性電子產品邁入銷售旺季,歐美年底的採購需求陸續湧現,9月燈號若無意外,也將續亮代表穩定的綠燈。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0 19:17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景氣快速回升 黃紅燈近了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出口亮紅燈,帶動景氣快速回升。國發會昨(27)日發布9月景氣燈號,續亮綠燈,但綜合判斷分數「大躍進」,一舉增加五分來到30分,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說,這是2011年4月以來的最佳分數。

景氣燈號距離黃紅燈僅差一小步,只要綜合判斷分數再加兩分,就攀升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吳明蕙樂觀表示:「一定有機會看得到。」

7月燈號還在黃藍燈,感覺景氣不振,不過兩個月,已經在討論會不會亮黃紅燈,景氣回升速度非常快。出口強勁是關鍵,9月海關出口值單項指標從8月的綠燈跨越黃紅燈直接亮紅燈。是2011年3月以來首次亮出紅燈,也替綜合判斷分數增加二分。

與出口相關的製造業指標燈號也跟著轉強,包括製造業銷售指標從綠燈轉為黃紅燈,工業生產指標由黃藍燈轉為綠燈。單是製造業相關指標的表現就讓綜合判斷分數上升了四分。

內需也有進展,9月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由黃藍燈轉呈綠燈,分數也增加一分。

吳明蕙表示,9月景氣綠燈很亮,主要是海外需求擴增,內需也同步轉好;構成燈號的九項指標,上月有四項停留在黃藍燈,9月僅剩貨幣總計數M1B、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二項指標還停留在黃藍燈,顯見景氣好轉擴及更多面向。

吳明蕙表示,國際景氣穩健復甦,美國、日本的經濟數據都非常亮眼,外在狀況有利台灣景氣表現增溫,加上歐美銷售旺季來臨,對出口有提振作用;除了國際環境有利於延續復甦態勢,行政院積極改善投資環境、排除相關障礙,未來可以期待內需會更好。

不過國發會提醒,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期程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美歐等國的政經發展,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影響仍須持續留意。

評析
9月景氣綠燈很亮,主要是海外需求擴增,內需也同步轉好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17: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0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Q4內需回溫…景氣復甦才夠力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9月景氣燈號分數大躍進有基期偏低的因素,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還不能解讀為動能大幅增強,若第4季內需進一步回溫,便可穩住復甦動能。

吳明蕙說明,去年9月受颱風影響,工作天數少了二天,今年9月則因中秋節補班,工作天數多了一天;而工作天數對於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銷售量指數、海關出口值以及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均有影響,「不能忽略基期因素帶來幫助」。

9月景氣燈號維持綠燈,綜合判斷分數增加五分、來到30分,景氣領先、同時指標也雙雙上揚,顯示當前國內景氣的確持續復甦。但她還沒辦法很肯定地說復甦動能轉為強勁,因為9月夾雜基期因素,而且景氣領先指標累計增幅並不高,得再觀察幾個月才能下定論。

9月景氣同時指標連五個月上揚、累計增幅4.28%,領先指標連四個月上揚,但累積增幅僅0.69%;吳明蕙認為,如果領先指標的累計增幅像同時指標這麼顯著,可以進一步說復甦動能轉強,現在只能說有改善、不能說大幅增加。

吳明蕙分析,未來若投資、就業都能往好的方向走,有助於穩住復甦動能。

評析
9月景氣燈號分數大躍進有基期偏低的因素,若第4季內需進一步回溫,便可穩住復甦動能。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18:5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0 19:20 編輯

轉貼2017年10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景氣也有落後指標?

工商時報 于國欽



歐陽修《戲答元珍》:「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落後指標構成項目有:失業率、工業與服務業受僱人數、製造業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指數、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全體貨幣機構放款與投資、製造業存貨率等6項指標。

春江水暖鴨先知,山雨欲來風滿樓,這話告訴我們大自然的變化總有些徵兆可循,若仔細觀察,便可提前看出這個變化。大自然如此,經濟走勢亦然,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景氣領先指標如何如何,其意大致也就是如此。

領先指標意在預告未來兩、三個月是春天來了,還是風雨到了,以讓大家提前做好準備,領先指標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但是除了領先指標,經濟數據裡還有同時指標、落後指標。什麼?落後指標,許多人一定會覺得奇怪,這世界竟然還有落後指標。

沒錯,真有落後指標,先別談景氣的落後指標,大自然也有落後指標,歐陽修曾嘆道:「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當年他為范仲淹仗義執言,被貶至夷陵山城,次年2月他發現這個偏僻的山城仍蒼茫一片,失意之餘寫下此詩。

我們今天都明白,山上四季變化會比平地晚一點,正所謂「山高地深,時節絕晚」,不是春天不來,而是晚點來,晚點來也就晚點走,唐朝詩人白居易也觀察到這個大自然的法則而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平地春天已過,山上的春天才正要開始。

各指標消長 如同大自然
大自然的變化,可觀察到其領先的現象,也可發現其落後的景象,經濟景氣也是如此。有些數據有領先的味道,有些則有落後的特質,因此除了大家熟悉的領先指標,當然也有落後指標,領先、同時及落後指標構成了如同大自然變化一般,皆有可觀之處。

那麼,景氣的落後指標有哪些?依國發會編製的落後指標包括失業率、受僱人數、製造業單位產出勞動成本等。何以這些指標有落後的特質?以受僱人數而言,當景氣復甦之初,隨著生產活動增加,廠商會先提高加班工時,不會增加人力,直到景氣再熱一點,才會增加僱用,因此僱用人數的成長,總會在景氣復甦一些時日後才出現。

至於失業率的降低,又要更晚一點,得等僱用人數成長一陣子之後才會比較明顯,因為景氣回升,就業增加會吸引許多退出勞動市場的人重返尋職行列,所以景氣復甦之初,有時失業率反而居高不下,直到景氣熱到一定程度,就業機會夠多,失業率才會逐月降低。

依國發會所編製的落後指標,2001年台灣出現近半世紀首次衰退,年底景氣開始復甦,但落後指標直到次年5月才回升,落後7個月之久,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重創台灣,但在各國祭出擴大內需等振興方案,次年3月景氣走出谷底,但我國失業率非僅沒有即刻降低,反而一路升破6%,落後指標直到年底才回升,落後8個月之久。

景氣復甦強度待觀察
如今我們的景氣同時指標已連續5個月回升了,但落後指標仍走跌,這是正常現象,依往年的循環經驗,這些落後指標恐怕還得再等3、4個月才可能回升,但前提是景氣回升要夠強,若景氣只是在水平線上微幅升降,落後指標要回升恐怕還得再等更長的時間。

目前景氣復甦夠強嗎?看看領先指標回升了4個月才微升0.69%,同時指標回升了5個月也才升高4.2%,以此而言,落後指標能否在3、4個月走出谷底,還很難說。

評析
景氣的落後指標包括失業率、受僱人數、製造業單位產出勞動成本等。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20: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1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台灣半年後景氣 好的很慢

工商時報 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發會昨(13)日表示,德國Ifo經濟研究院第4季的「全球經濟氣候指標」升至17.1點,創下歐債危機以來、近6年半最高,顯示全球經濟成長加速,景氣展望樂觀,台灣方面預期6個月後仍可望持續「轉好」,惟看好度趨緩。

Ifo每季訪查一百多國、逾千位經濟專家對該國景氣看法,再依各國經濟規模加權平均得出全球景氣走勢,本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標」由上季的13.2點上升至17.1點,已連續第4季為正值,並且創下2011年第3季以來最高水準。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這顯示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正加速提升,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的預測,不僅上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同時也上修美、歐、日、中經濟成長,非僅如此,今、明兩年世界貿易量成長率也都調升至4%以上。

依Ifo本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標,不僅先進經濟體續呈正值,維持上升,新興市場與開發中經濟體也是連續第3季呈現正值。受惠於出口成長與物價上漲,全球經濟將加速。

吳明蕙表示,全球經濟持續回升對台灣經濟有絕對的好處,本次Ifo世界經濟調查在台灣部份訪查了15位智庫專家,他們預期6個月後台灣經濟將持續「轉好」,惟好轉的程度由上季的10.5點,略降至本季的6.7點。

吳明蕙表示,Ifo係以看好人數減看壞人數除以總訪查人數(再乘以100)來呈現景氣走向,本季15人裡看好者1人,持平者14人,沒有人看壞,因此得出6.7點;上季看好者3人,但看壞者也有2人,相較之下,本季有更多人的看法趨於持平,這項指標只要是正值即代表景氣預期「轉好」。

除了預期6個月後的整體經濟轉好,資本支出也達13.3點、出口33.3點皆呈好轉,惟股價則呈-14.3點。吳明蕙表示,台灣股價近期一直逾萬點,這應是反映專家們居高思危的看法。

評析
Ifo預期6個月後仍可望持續「轉好」,惟看好度趨緩。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2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10月景氣 在變燈邊緣

工商時報 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發會周一將發布10月景氣燈號,受海關出口、工業生產成長趨緩影響,近期扶搖直上的景氣走勢出現變化,10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料將大降,景氣燈號可能落至綠燈下限,甚至也有可能重返代表景氣趨緩的黃藍燈。

國發會每月綜合海關出口、工業生產、股價指數等9項指標彙編成綜合判斷分數,以之對映各類燈號來判別景氣,根據已公布的指標,10月非農就業、機械電機設備進口、股價指數走勢維持原來走勢,與上月比較,不加分但也不減分。

至於海關出口情況就比較慘,由9月出口年增率28%的高峰降至10月的3.0%,依新台幣計算情況也是如此,與上月比較,此一指標可能減3分,雖然這與去年梅姬颱風遞延出貨,推升了比較基期有關,但這部份恐怕很難經「季節調整」再調回來。

另外,工業生產經季調後的年增率1.45%,批發零售與餐飲營收經季調後年增率4.2%、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100.69,這三項指標都剛好跌破檢查值,各減1分。

尤為關鍵的製造業銷售量,同樣也由9月高峰7.0%降至10月的1.3%,經季調後可能減1~2分,綜合這些已公布的數據,10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可能比9月大減7~8分,若減7分則仍落在綠燈下限,續亮第三個月綠燈,但若減8分則將跌至黃藍燈的範圍,處於「變燈」邊緣,究竟會亮什麼燈,仍待周一國發會公布後才會明朗。

景氣燈號由熱至冷的依序是紅、黃紅、綠、黃藍、藍,我國景氣自2011年3月起已逾6年未曾亮出紅燈、黃紅燈,景氣始終熱不起來。自去年7月走出谷底,亮出綠燈後,國發會預期可以在這波景氣擴張中看到紅燈,但旋於今年4月又掉進黃藍燈,8月又重返綠燈,9月大躍進升至30分,眼看黃紅燈(32分)在望,惟10月分數又驟降,綠燈能否守住,值得關注。

評析
受海關出口、工業生產成長趨緩影響,10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料將大降,景氣燈號可能落至綠燈下限,甚至黃藍燈。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27:0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26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景氣真復甦了嗎?

工商時報 于國欽



唐朝詩人張敬忠駐防五原(蒙古),有感於時序的變化,寫下邊詞一詩:「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依受僱員工調查對工時的定義,分為正常工時、加班工時,兩者合計為總工時,以今年前三季製造業而言,每月正常工時160.4小時,加班工時14.7小時,總工時(平均工時)175.1小時。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這是詩人對春天遲遲不來的感嘆,當長安花落時節,他所處的大漠春天才剛報到,寥寥數語,道出了大自然時序交錯的情景。

景氣循環如同大自然變化,有些指標的春天先到,有些則會晚些日子到,但應該不會不到,若是春風未幾,秋風又起,冬日又來,那就意味著經濟結構有些變化,必須小心,以大自然比喻,這已不是時序節氣的問題,而是氣候變遷的問題。

台灣的經濟這些年就有這種感覺,就以今年而言,出口連月捷報,工業生產也有很好的表現,剛剛才公布的第三季經濟成長也達到3.1%,這些指標的春天已經到來,但奇怪的是,景氣這麼好,訂單這麼多,理論上「加班工時」應該要增加才是,但今年以來各業加班工時不增反減,景氣比去年好這麼多,但加班工時反而不如去年,實在奇怪。

有些人也許已想到「一例一休」了,一例一休要求加班費加成發放,循此老板自然不想讓員工多加班,這才出現這個不一致的現象。此一論述看似有理,但生產、出口年增率都顯示生產熱絡,不循加班,那就得在正常工時裡多幹些活,無論如何既是景氣好,總工時(正常工時、加班工時之和)不可能比去年少,但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製造業平均每月工時175小時竟與去年相若,至於非農部門169小時,也和去年差不多。

怪哉,工時沒比去年多,那麼僱用人數該多一些才是,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應付這些訂單,生產活動才可能進行下去,但我們看到今年前三季就業人數只比去年多了8.2萬人,相較於過去二十年每年增加10~20萬人(除網路泡沫、金融海嘯以外),今年景氣復甦並未創造相稱的就業機會,前年經濟成長沒能保一,就業人數還增加十萬多人,今年經濟成長四度上修,居然只增加這麼一點點就業人數,實在不合理。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生產活動仰賴資本、勞動及技術進步,就資本而言,這些年由於民間投資不振,生產性資本成長放緩,不可能對經濟成長做出什麼貢獻;而工時、就業如前所言,疲弱得很,這樣的情況根本難與出口、生產熱絡的情況呼應;最後,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一年間台灣出現了偉大的技術進步,然而這自然也是不可能的,經此分析,我們仍難以解釋出口、生產熱絡,與工時、就業低緩的矛盾。

然而,我們若把問題倒過來想,也許可以解釋當前現象,那就是我們的景氣並不像「數字」所呈現的這麼熱絡。今年出口、生產、GDP成長率看來不錯,根本是拜去年低基期之賜,以出口而言,今年成長12.1%,看似很好,然而出口總額3,143億美元還不及103年的3,201億美元,工業生產指數今年以來平均108.5,也只比103年的106.8略好而已。

這告訴我們,觀察景氣的變化,必須多方評估,除了慣用的年增率,也應多看數年之間的數值變化。這一波景氣春天真的來了嗎?恐怕還得再多觀察幾個月才會明朗些。

評析
今年出口、生產、GDP成長率看來不錯,根本是拜去年低基期之賜。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28: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10月景氣差點亮黃藍燈

工商時報 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發會昨(27)日發布10月景氣燈號,在工業生產、製造業售量等數據趨緩下,10月景氣雖亮出連續3個月綠燈,但綜合判斷分數已降至23分綠燈下限,領先指標5個月累計升幅僅1%,顯示景氣雖持續向上,但復甦動能已經趨緩。

國發會每月綜合工業生產、海關出口、股價指數等9項指標彙編景氣綜合判斷分數,以之對映燈號來判別景氣,燈號由冷至熱依序是藍、黃藍、綠、黃紅及紅燈,10月在工業生產、製造業銷售量、批發零售等數據不佳下,分數由上月28分快速降至23分,雖然對映的仍是綠燈,但已降至綠燈下限,再少1分就跌入黃藍燈。

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雖然綜合判斷分數下降,但其中有些是基期問題、有些是歲修問題,並不代表景氣出現反轉。她說:「從景氣領先、同時指標連續5個月上揚研判,復甦趨勢並未改變。」

不過,10月領先、同時指標升幅僅0.26%、0.50%,連續5個月累計升幅也只有1.0%、2.9%。吳明蕙表示:「此一升幅的確太弱,這說明當前景氣雖呈復甦,但復甦動能依舊不夠強勁,尚未出現全面復甦的局面。」

我國景氣於前(104)年3月降溫,連月亮出藍燈、黃藍燈,直到去年7月才走出谷底出現久違的綠燈,惟好景不常,連9綠之後於今年4月又陷入黃藍燈,等到8月才又重返綠燈,如今雖連3綠,但復甦動能不夠穩定。

國發會綜合國際情勢指出,全球景氣持續復甦,近月美、歐、日、中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持續擴張,IHS Markit也於日前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至3.2%,顯示全球景氣穩步向上,有助於我國出口動能增溫。

展望未來,在政府前瞻基礎建設以及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推動下,有助於民間投資,加以就業市場改善、股市交易熱絡,民間消費動能也可維持,研判國內景氣將持續向上,未來景氣可望審慎樂觀。

評析
10月景氣雖亮出連續3個月綠燈,但綜合判斷分數已降至23分綠燈下限,顯示復甦動能已經趨緩。

 樓主| 發表於 2018-1-20 19:29:2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20 19:30 編輯

轉貼2017年11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景氣分數22分→23分 這顆綠燈 靠季調得的

工商時報 于國欽/新聞分析

10月原來是亮不出綠燈的!因為組成燈號的9項指標表現乏善可陳,光是出口成長率(依台幣計價)由9月22%降至-1%,就足以讓景氣分數大減3分,加上批發零售、工業生產等四項數據也都減分,總分最多就是22分。

22分對映的是黃藍燈,但國發會昨日公布的總分是23分,剛好站上綠燈門檻,相信大家都想問這1分是從哪來的?經查,這1分是透過改變「季節調整」模式得到的。

景氣燈號目的在反映景氣變化,自然該針對相關指標進行季調(季節調整),排除畢業季、耶誕節等因素的干擾,以呈現純景氣的變化,因此自有燈號以來,就一直都有季調。

既早已有季調,何以國發會又要改變季調模式?這是因為通用的季調雖可排除陽曆季節干擾,但對農曆季節卻力有未逮,試想中秋節、農曆年每年可能落在不同月份,如此得到的數據(年增率)是反映景氣?還是反映節氣?不言自明。

近期的情況就是這樣,去年9月颱風接連來襲,加上中秋節總計多放3天假,而今年9月由於國慶補班,一來一去,比去年多上了4天班,難怪今年9月景氣分數一飛沖天。而今年10月剛好相反,中秋節、國慶連假接連而來,是以景氣分數驟降,本在意料之中。

換言之,若不改變季調,景氣在9月會被高估,在10月會被低估,國發會勇於改變季調模式,以追求景氣真相,值得肯定,只是挑10月變更季調模式,讓黃藍燈變綠燈,豈能不落人口實?實為不智。為昭公信,國發會也應儘速公布此一新季調模式才好。

評析
10月23分,剛好站上綠燈門檻,經查這1分是透過改變季節調整模式得到的。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3:07: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10月景氣燈號守住綠燈 背後有玄機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10月景氣燈號之所以能守住綠燈,關鍵在於國發會官員本次「精進」了統計的客觀性,排除移動假期與工作日對單月數據的影響,政府官員願意精進統計方法固然可喜,但時間點之巧,不免引人多做聯想。

9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大躍進」,主因是以新台幣計價的海關出口值年增17.3%,直衝代表「熱絡」的紅燈,然而財政部公布的10月新台幣計價出口值年增率跌至-1%,即便國發會按慣例會將此數值做季節調整,趨勢應仿照美元計價、些微上修,預估仍會減分、使10月景氣燈號跌落代表「趨弱」的黃藍燈。

不過昨日國發會公布的結果令人意外,9月海關出口值的燈號自紅燈轉為綠燈,10月則續呈綠燈,修正幅度相當大,也因此未對整體分數造成影響。

國發會說明,去年9月放了二天颱風假、中秋節放了一天,今年10月又因中秋節少了兩天工作天,天候、假期等因素混雜在一起,影響了數據的真實型,因此決定精進經濟統計方法,本月起,處理季節調整時一併排除移動假期、颱風影響的工作天等干擾,「能讓它比較接近事實真相」。

政府讓經濟數據更真實呈現當前景氣面貌,應是國人所樂見,但數據亮眼時,未見任何動靜,卻選在變燈時「奮發向上」,若說背後無政治考量,恐怕沒人相信。

政府發布的統計調查數據,本意應為真實呈現社會狀況,作為政策參考依據,如今卻成為政府美化執政成果的工具;衷心期盼政府能夠撇除數字迷思,正視我國結構問題,別讓老百姓看待經濟數據如同紙上富貴,對於所謂的景氣復甦始終無感。

評析
國發會選在變燈時「奮發向上」,若說背後無政治考量,恐怕沒人相信。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3: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十月景氣是綠燈?還是黃藍燈?
評政府統計季調問題


工商時報 社論

國發會日前發布十月景氣,亮出連續第三個月綠燈,代表景氣穩健復甦。然而,這個綠燈是經「變更季調方式」得到的,倘依原季調,則十月將落至黃藍燈。政府擇此變燈敏感時刻改變季調,就算理由正當,然瓜田李下仍將落人口實,甚至傷害統計公信力,實為不智。

國人常聽到景氣亮綠燈、亮藍燈,但未必知道編算方式,其實很簡單,國發會每月綜合季節調整(季調)後的海關出口、工業生產、商業營收等九項指標年增率,彙整成綜合判斷分數,每項指標依成長率高低給1~5分,九項總分介於9~45分,所對應的燈號由冷至熱依序是藍、黃藍、綠、黃紅、紅五種,舉例來說,當綜合判斷分數介於23~31分,對應的就是綠燈。

十月由於海關出口(依台幣計價)年增率由前一個月的22%驟降至-1%,僅這一項就足以讓綜合判斷分數減3分,加上製造業銷售、工業生產、批發零售、營業氣候測驗點項項皆減分,概估十月最多只能得22分,好不容易連兩月的綠燈又打回黃藍燈,意味著景氣由穩健復甦又轉趨緩。

然而,國發會公布的十月景氣分數是23分,而非22分,剛好跨過綠燈門檻,只是額外增加的一分從哪來的?令人好奇,細看九項指標,赫然發現原來天壤之別的九、十月出口年增率,季調後竟已旗鼓相當,原九月季調後的出口成長率17.3%下修至10.2%,而十月則由-1.0%調升至8.8%,正是此一「季調方式」的改變才加了一分,穩住了綠燈。

景氣燈號的用意在呈現景氣變化,因此自編製以來,九項指標除股價指數以外皆已經過季調,循此以降低畢業季、耶誕節、中秋節、農曆年節等節氣的干擾。此一季調方式雖行之有年,惟困擾所有統計部門的是我國許多節氣是跟著農曆走,春節有時一月,有時二月,中秋節有時九月,有時十月,加以夏秋兩季颱風隨機出現,這使得季調的數字不盡如人意,也正因如此,直到如今政府所公布的出口、物價、失業或工業生產等數據仍以原始數據為主,雖編有季調數字,但僅聊備一格。

國發會也正因為通用的季調方式難以排除農曆年節、移動假期等干擾,因此才在本次變更季調,希望能還原景氣原貌,此一做法雖值得肯定,但在未經預告下忽然出手,就算理由再正當,也會啟人疑竇,尤其又在變燈的關鍵時刻倉卒出手,且一出手就穩住綠燈,要說其中沒有政治動機,沒有上層壓力,其誰能信?綜觀本次燈號發布及季調一事,我們有三點建議:

第一、燈號變更須建立制度:本次國發會對景氣燈號的季調做了變更,但並未在「重要統計事項變更」中預告,直至發布當日經媒體詢問才道出其中原委,這顯示「重要統計事項變更」並未徹底落實,也顯見目前主計總處單憑《政府統計編布作業要點》加以規範,漏洞百出。令人不解的是,日前剛獲行政院院會通過的《統計法》修正草案居然還刪除原草案21條預告、重要統計事項變更的法源,大開法制倒車,此一條文若不恢復,非僅燈號變更制度難以建立,統計紀律亦將蕩然無存。

第二、季節調整應精進落實:目前政府各機關大多運用計量模型(X13 - ARIMA)來排除季節因素,本次國發會之所以要變更參數,修正季調,正是著眼於時下季調難以排除農曆年節、颱風、移動假日對景氣的干擾。身為統計主管機關的主計總處責無旁貸,應該把季節調整的精進做為眼前最重要工作,以讓各部會的季調數字能端上台面,不再是聊備一格。須知美、歐所公布的失業率、通膨率等總體指標皆是季調後的數字,我們雖有農曆年節的干擾,仍應設法加以排除,而非加以迴避。

第三、國發會應公布本次變更季調的內容:十月份依新台幣計價的出口成長率經變更季調後,何以能從-1.0%變成8.8%,雖然中秋節、國慶連假以致工作天數較少干擾了景氣的表現,但調整過程中有關參數設定是否合理,有必要公開,並且需明確的讓外界知道日後啟動此一新季調模式的條件。若不讓這一切程序透明化,季調無異成了黑箱作業,如此將有害於政府統計公信力。

我們希望國發會本次處理季調的變更,能開啟我國季調的新里程碑,須知,經濟數據若不經季調,其漲跌有時反映的只是節氣,而非景氣,長期以來,我們政府部門由於對季調數字缺乏信心,慣於發布未經季調的統計,極易混淆真實的景氣變化。本次國發會變更季調,過程雖然倉卒而欠妥當,然某種程度也曝露了政府統計在季調作業上的缺失,這也算是意外的收穫,主計總處應乘此一機會,召集國發會等相關單位就季調一事研議訂定行動方案,並徹底落實才是。

評析
政府擇此變燈敏感時刻改變季調,就算理由正當,然瓜田李下仍將落人口實,甚至傷害統計公信力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3:09:2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1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新版景氣燈號 明年8月啟用

工商時報 陳鷖人/台北報導



景氣燈號改版明年上路!國發會委員會議昨(14日)決議新指標及燈號將於107年2月編製元月景氣概況時,開始進行6個月試編;經試編階段持續觀測並檢討新指標及燈號穩定性後,預計107年8月發布7月景氣概況時適用,使景氣指標系統更能精確反映經濟變化,將有助台灣景氣脈動研判與掌握。

外界認為,9項指標中,「非農部門就業人數」和「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兩大指標應會有所調整。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9項指標如何調整須等到正式適用時公佈。自去年底國發會即展開通盤檢討景氣燈號,「非農部門就業人數」明顯鈍化,正評估是否替換其他指標;「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月資料波動過大,也還在研究如何調整。

國發會內部曾研擬透過移動平均(MA)平滑化處理該統計指標單月資料波動問題。吳明蕙指出,移動平均的概念是透過加總平均的方式,撫平短期波動,反映長期趨勢或周期,是否採用還在研究中。

吳明蕙舉例,倘若今日處理3月份「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資料,僅統計該月資料可能受到單月特殊狀況影響,若以移動平均,加總3、2、1月資料再平均,就能減緩特定因素影響單月大幅波動的問題。

另外,出、進口指標國發會傾向維持台幣計價。吳明蕙指出,GDP是以新台幣計價,以台幣計價較能呼應廠商感受,她個人傾向維持。

國發會表示,自1977年發布景氣燈號至今已有40年歷史,燈號是由9項指標構成,現行景氣指標系統為2013年修正啟用。隨經濟環境變遷,個別統計指標反映景氣循環能力會有所消長,國發會每隔5、6年檢視個別統計指標是否鈍化。

目前9項景氣指標包括,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銷售量指數、電力(企業)總用電量、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海關出口值,以及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

評析
國發會決議新指標及燈號,預計107年8月發布7月景氣概況時適用,使景氣指標系統更能精確反映經濟變化。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3: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11月景氣燈號 可望連4綠

工商時報 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發會將於周三(27日)發布最新景氣燈號,在股市、出口續呈穩定下,11月景氣可望亮出代表穩定復甦的綠燈,連4綠的機率高,至於景氣領先指標能否連續第6個月上揚,也是觀察重點。

我國總體景氣變化,藉由景氣燈號即可一目瞭然,國發會每月綜合股市、出口、生產等9項指標,彙編而成景氣綜合判斷分數,並依分數對應燈號。以10月而言,綜合判斷分數23分,對應的是綠燈,代表國內景氣穩定復甦。

11月的分數會否更上層樓?依目前已公布的8項指標,看來應該變化不大。例如貨幣供給年增率4.24%、股價指數年增率18.1%,依台幣計價的海關出口年增率8.8%、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年增率2.15%,這4項指標尚稱穩健,但由於未跨越加分門檻,雖不至於減分,但也不會加分。

至於年初大幅成長的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受半導體設備進口遞減的影響,11月年增率降至5.5%、製造業銷售量指數也跌0.55%、非農部門就業人數年增率0.84%,這三項指標尚需由國發會進行季調,若季調幅度不大,則分數也可望與前一個月相同,不加分,也不減分。

另外,11月份經季調後的工業生產年增率-0.26%,雖然比過去兩個月來得差,所幸未跌破減分門檻,因此也不至於減分。

依據這些已公布的數據,景氣綜合判斷分數與前一個月在伯仲之間,除非即將公布的「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大跌,否則11月應該就會續亮綠燈。不過,由於若干指標尚需由國發會進行季調,最後結果是否為綠燈,仍待周三才會明朗。

國發會上月底發布景氣時指出:「全球景氣穩步向上,貿易動能延續,台灣景氣仍維持復甦。」國發會如此樂觀,景氣領先指標連5個月上揚是重要原因,即將於周三公布的11月領先指標是否上揚,正是研判此波景氣走勢的關鍵。

評析
在股市、出口續呈穩定下,11月景氣可望亮出代表穩定復甦的綠燈,連4綠的機率高

 樓主| 發表於 2018-1-21 13: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2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領先指標連6升 景氣審慎樂觀

工商時報 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發會昨(27)日發布景氣報告指出,國內景氣在連三綠之後,11月退回黃藍燈,景氣雖然「變燈」,但景氣領先指標仍連續第6個月上揚,顯示景氣持續復甦,展望未來仍是審慎樂觀。

國發會綜合股價、出口、工業生產等9項指標所彙編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於11月減1分降至22分,跌破綠燈門檻,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

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11月出現黃藍燈,並不代表景氣出現反轉,從歷史資料可以發現,過去幾波景氣擴張期,偶爾也會有些小波動而出現黃藍燈,但她直言:「自去年下半年景氣亮綠燈以來,復甦動能確實不夠強。」

依國發會公布的歷史資料,我國景氣自2011年3月以來再也沒亮過代表熱絡的紅燈、黃紅燈,6年多來即使處於擴張期,也只是在綠燈、黃藍燈徘徊,景氣動能長期偏弱。

國發會昨日除了公布燈號,還公布景氣領先指標、同時指標,結果顯示11月的領先指標上揚0.27%,為連續第6個月回升,同時指標上揚0.53%,也是連續第6個月回升。

吳明蕙分析,從領先指標持續回升也可以證實景氣並未反轉,仍持續復甦,只是連續6個月累計升幅僅1.33%,升幅太小了,顯示景氣尚未出現全面復甦。

何以近年國際經濟也曾繁榮過,但台灣景氣動能始終偏弱?吳明蕙表示,這與近年民間投資、消費趨緩,以至內需動能偏弱有關,隨著內閣改善五缺,推動前瞻建設,相信明年的內需動能會比今年好。

國發會表示,目前國際經濟情勢相當不錯,美、中、日、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皆呈擴張,景氣領先指標也多呈上揚,全球經濟持續好轉,有助於我國景氣擴張。

展望未來,隨著國際景氣穩定回升,加以新興應用商機持續發酵,可望推升我國明年出口動能,未來國內景氣仍將審慎樂觀。

評析
11月退回黃藍燈,但景氣領先指標仍連續第6個月上揚,顯示景氣持續復甦,展望未來仍是審慎樂觀。

 樓主| 發表於 2018-1-27 14:34: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製造業弱 景氣落入黃藍燈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國發會昨(27)日公布11月景氣燈號,從綠燈跌至代表景氣「趨弱」的黃藍燈,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對此表示,景氣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上升,儘管動能偏弱,國內景氣仍維持復甦。

11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為22分,較上月減少一分,關鍵是製造業銷售量指數由黃藍燈轉呈代表「低迷」的藍燈,分數減少一分所致,其餘八項構成項目的燈號均不變。

吳明蕙說,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去年第4季基期較高,若復甦動能不夠強,年增率就沒辦法明顯突破,使得燈號拉不上去;不過,近期製造業銷售量指數,確實出現有些產業表現沒那麼亮眼,如電腦電子跟光學,生產、銷售都不是很好。

觀察景氣燈號九項構成指標,僅股價指數維持「趨熱」的黃紅燈,海關出口值、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穩守綠燈,其餘如貨幣總計數M1b、工業生產指數、非農部門就業人數,及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都落在黃藍燈區間,製造業銷售量指數本月更掉至藍燈。

吳明蕙坦言,景氣復甦之勢不夠全面,動能也不強勁,才會導致燈號無法有更亮眼的表現。

不過吳明蕙強調,就過去景氣擴張期的經驗,偶爾是會有小波動、出現燈號變成黃藍燈的情形,這不代表景氣出現反轉,而是景氣復甦動能不夠強,「我們對未來的景氣,還是抱持審慎樂觀的看法」。

吳明蕙指出,景氣領先指標、同時指標均連六個月上揚,且領先指標的構成項目中,經去除長期趨勢後,外銷訂單、實質半導體設備進口值、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等指標,均較上月上升,顯見不論是實質面還是信心面,未來都是相對樂觀的。

但吳明蕙也提醒,主要國家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民粹政治風潮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等風險,仍是牽動我國經濟復甦的關鍵,必須持續觀察。

評析
11月景氣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上升,儘管動能偏弱,國內景氣仍維持復甦。

 樓主| 發表於 2018-1-27 14:35: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2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報喜不報憂…不是好事

經濟日報 記者 潘姿羽

今年以來,景氣燈號多在綠燈與黃藍燈間擺盪,國發會聲稱景氣穩健樂觀,相對於經濟數據呈現出內需不振、動能不足等現象,總是輕輕帶過。政府統計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即早告訴民間企業有哪些隱憂,需要保持注意,對於數據解讀如果「報喜不報憂」,人民無感之餘,甚至失去戒心,很可能才是災難的開始。

台灣是昔日亞洲四小龍之一,尤其與南韓產業結構相近,因此不論是經濟成長率、貿易量、FTA進度等,都慣於與南韓比較,然而,南韓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經濟跌落谷底,之後痛定思痛、東山再起;相較之下,台灣一路走來沒這麼坎坷,但隨著時間推移,重外貿輕內需、發展過度集中特定產業、產業轉型太慢等結構性議題,終至拖累經濟成長增速。

蔡政府上任後,推動五加二產業、扶植新創、鬆綁法規,相信深知當前經濟問題所在,從趨勢來看,經濟景氣的確回升,成長率自2015年的「保1」破局,緩步回升至2%以上,景氣燈號儘管跌落黃藍燈,從景氣領先、同時指標來看,展望未來審慎樂觀也算是有所本。但需要未雨綢繆,否則,一旦陷入「溫水煮青蛙」的境況,結構問題成為解不開死結,就難以挽救頹勢了。

評析
政府統計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即早告訴民間企業有哪些隱憂,需要保持注意,如果「報喜不報憂」,很可能才是災難的開始。

 樓主| 發表於 2018-1-27 14:36: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8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冷靜看台灣當前經濟發展的五大警訊

工商時報 社論

儘管國發會日前認為我國景氣領先指標已回升半年,台灣經濟持續復甦,但多數年輕人必定覺得情況還是很差,因為他們的薪水依然沒什麼起色,低到比他們父母出社會時的起薪還低。這真是不正常的現象,也透露出台灣經濟困境日趨嚴重,這已不是景氣復甦就能改善的問題。

年輕人的起薪真的沒有成長,不僅實質薪資沒成長,就連名目薪資也沒成長,依勞動部的統計,1991~2000年大學生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成長了24%,但2000~2016年只成長了0.4%,長達十七年起薪幾乎零成長,簡直不可思議,我們認為這當中雖有分配不公的問題,惟究其根本仍在於台灣經濟已漸失去成長動能。

台灣失去成長動能並非新聞,只是朝野都不願認真面對,總以為:「換我執政就好了」,二十年來我們經常聽到在野人士砲轟執政者無能,但待他們執政後,一樣無能。幾年前民進黨還在野時,對於薪資倒退、經濟成長「保二」大肆批判,蔡英文嘲諷:「馬總統跟老百姓好像活在平行的時空,以致於完全聽不到人民正在吶喊。」然而如今自己執政近兩年,第一年經濟成長1.4%,第二年2.6%,今年預測也僅2.3%,實質薪資甚至倒退十七年,情況改善了嗎?當然沒有。

我們要承認,台灣的經濟自2000年以來已是一年不如一年,這當中有全球化的因素,有自身的經濟因素,還有政治紛擾的因素,最令人扼腕者是在全球化最猛烈的十七年我們政黨輪替了三次,換了十四位行政院長,以如此動盪的內閣來回應全球化衝擊,自然要一敗塗地。這是結構問題,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景氣問題,該改變的是政治、是戰略而非戰術,然而羅列近年執政者所提政策,完全看不出戰略的高度。

我們要告訴執政黨,台灣經濟如今低迷到這個地步,以小小的「三駕馬車」想扭轉累積了十七年的困局,直如蚍蜉撼樹,力有不逮也。這個困局當然也不是提升人力資本、修個移民法引進外籍人才就能起死回生的,更非解決五缺、執行南向政策及前瞻基礎建設就能脫胎換骨的。執政者提出這些解決方案,正說明他們並不明白十七年來台灣經濟衰落至此的根本原因及如今問題的嚴重性,我們綜合近年情勢提出以下分析:

第一、潛在經濟成長每況愈下:潛在經濟成長(Potential GDP)是指一國在資本、人力充份運用下所創造的經濟成長率,是從生產面估算一國經濟最大潛能,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曾以運動員跑馬拉松為例,比喻Potential GDP即是這位運動員跑的「最高速度」,台灣在1990~1999年「最高速度」是6.86%,2013~2016年已降至2.73%,經濟潛能驟降至此,為政者豈能不憂?

第二、多因素生產力屢創新低:我們經常聽到勞動生產力,但可能沒聽過多因素生產力(MFP),一國的生產活動需仰賴資本、勞動的投入,但除了這兩項有形的投入,還有許多無形的要素也會影響生產力,如技術進步、政治和諧、社會資本等等,這些無形要素的生產力稱之為「多因素生產力」,台灣2012~2015年多因素生產力平均年增率僅0.2%,創下過去四個循環期最低,政治紛擾不斷,街頭運動激增,社會互信盡失皆是重要原因。

第三、投資率跌至半世紀最低:經濟成長決定於生產活動,而生產得仰賴資本,資本的累積又得靠投資,投資的重要於此可知,然而我國投資率已從1990年代平均27%降至近五年平均20%,創下五十年來最低。此一江河日下之勢,即或昔日馬政府將營所稅率調降至17%,近年蔡政府提出千億創新轉型基金及國家級投資公司,仍難以振衰起敝,若非政府擴大財政支出、房地產遍地開花,台灣的投資率早已跌破20%。

第四、景氣近七年未見紅燈:依國發會認定,我國自1954年以來已出現了14次景氣循環,目前正處於第15次循環的擴張期(expansion),過去十三次循環的擴張期,經常是連月紅燈,但近七年兩次擴張期竟連一顆紅燈、黃紅燈也未曾出現過,擴張期而未有紅燈,說明近年台灣經濟極度不正常,這已不是復甦不復甦的問題了。

第五、經濟成長已低於全球成長:隨著經濟發展的成熟,經濟成長是會緩下來,但台灣也緩的太快了,過去七年居然有六年經濟成長低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非僅如此,過去五年連美國、瑞典、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先進國家的經濟成長也高於我國,情勢之危,明顯可知。可嘆的是,台灣年年於保二邊緣掙扎,幾乎已成常態。

行政院長賴清德自上任以來風塵僕僕,宵衣旰食,為提振台灣經濟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然而由上述分析可以曉得,台灣經濟衰落至此已非經濟問題,而是有政治問題參差其間,已非解決五缺即可改善的。若不恢復朝野互信,重建社會資本,則台灣經濟必將在政治紛擾、街頭抗爭下持續低迷下去,而年輕人的薪水也將永無提升之日,至此民怨紛至沓來,不可遏抑,這又豈是賴院長所樂見。

評析
近七年兩次擴張期竟連一顆紅燈、黃紅燈也未曾出現過,說明近年台灣經濟極度不正常,這已不是復甦不復甦的問題了。

 樓主| 發表於 2018-3-7 15:25: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12月景氣燈號 拚重返綠燈

工商時報 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發會將於週五發布去年12月景氣燈號,依已公布的數據,綜合判斷分數將續降,有可能續呈黃藍燈,不過,如果未來幾天所公布的工業生產、製造業銷售量、營業氣候測驗點有好的表現,仍有機會重返綠燈。

國發會每月彙整海關出口、工業生產、股價等九項指標,編製景氣綜合判斷分數,並以之對映燈號,景氣由冷至熱依序是藍、黃藍、綠、黃紅、紅五種燈號。去年燈號上上下下,於11月降至22分,又跌回黃藍燈。

12月的情況如何?股價指數年增率13.6%,依新台幣計價的出口年增率7.0%,這兩項較前一個月不會減分,但也不會增分,而衡量民間投資的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年增率-5.1%,可能會減1分。

依已公布的這三項指標,12月綜合判斷分數不增反減,可能續呈黃藍燈。然而,燈號是由九項指標決定的,近日即將公布另六項指標為關鍵所在,只要兩項好轉,有機會重返綠燈。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工業生產,只要季調後的年增率能達3.5%,即可加1分;其次,製造業銷售量只要不負成長,也可加1分;另外,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能再升個1.5點,也可再加1分,以此看來,綠燈仍可樂觀期待。

我國自100年3月以來,將近7年未亮過紅燈、黃紅燈,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曾形容上一波擴張期(101年1月~103年10月)是「後勁不足,半途而廢」的復甦,預期這一波復甦將會看到紅燈,不過目前看來紅燈仍遠。

周五除了燈號,還會公布「景氣領先指標」,迄去年11月領先指標已連升6個月,然而升幅僅0.27%,累計升幅也僅1.33%,國發會曾表示這一波復甦的態勢雖然沒變,但復甦的動能真的不夠強。12月領先指標是否連續第7個月回升,升幅是否擴大,皆是觀察重點。

評析
我國自100年3月以來,將近7年未亮過紅燈、黃紅燈,這一波復甦的動能真的不夠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