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 14:40: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1-22 14:41 編輯

轉貼2018年5月4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智能電動車 成全球汽車產業風向球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智能電動汽車正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風向球。

作為中國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最早的創業者之一,蔚來公司創始人李斌受訪時表示,借助多年積累的汽車產業基礎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次趕超歐美車企的機會。

新華社報導,李斌表示, 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更依賴基礎設施的搭建和對用戶習慣的理解,歐美車企的優勢將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被削弱。他說,當前不少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在自動駕駛、人車交互等技術環節取得領先,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正在加入全球競爭中。

「智能手機普及的十年,也是中國手機品牌崛起的十年,類似的變化也很可能發生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李斌認為,中國車企離用戶更近、對於創新的反應速度更快,在軟件和服務方面具備很強的競爭優勢。

他說,「2012年,我們已經能看到電力驅動、自動輔助駕駛、人工智能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智能電動汽車成為技術趨勢,汽車成為移動生活空間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經歷了四年的發展之後,蔚來已在汽車製造領域取得多項突破,獲得中國首批智能網際網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照。它的首款電動跑車EP9屢次打破世界著名賽道電動汽車最快圈速紀錄,於去年年末發佈的ES8車型也陸續安排試駕和交付。

對於當下備受關注的無人駕駛和智慧交通,李斌表示新的技術趨勢和蔚來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即為用戶創造更好的駕駛體驗。

評析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智能電動汽車正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風向球。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 14:40:1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4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陸電動車補助後年退場
韓電池料重獲採用、業者加碼布局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當局對電動車廠的補助,預料在2020年徹底退場。之前北京把南韓業者生產的電動車電池,排除在補助名單之外,讓韓廠流失大批訂單。如今補助將要退場,陸廠有望再次使用南韓電池,韓廠為此加碼投資、預做準備。

韓媒BusinessKorea報導,南韓三大電池廠LG Chem、Samsung SDI、SK Innovation原本和中國車廠有合作關係。不過2016年年中北京當局為了扶助中國的電池產業,電動車補助名單一再剔除韓廠。這表示中國車廠若使用韓廠電池,就拿不到補助,車廠因而不願使用,讓韓廠訂單跑光光。

2020年起,中國官方補助將退場。韓國業界專家預測,韓廠電池品質和價格具有競爭力,將重獲中國車廠青睞。韓廠說法也與此吻合,業界人士透露,據傳中國車廠和韓國電池廠開始檯面下協商,準備採用韓廠產品。

三大韓國電池廠動作頻頻,佈局中國商機。2016年SK Innovation暫停與中方設立電池合資廠,如今改口說旗下位於中國的關係企業SK Battery China Holdings更名SK Blue Dragon Energy,將投資864億韓圜。Samsung SDI第一季財報也說,準備迎接2020年中國補助退場。LG Chem表示,將投資2,394億韓圜,在中國打造電池材料合資廠。

評析
陸電動車補助2020年後退場,陸廠有望再次使用南韓電池,韓廠為此加碼投資、預做準備。
 樓主| 發表於 2019-1-26 15:00: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傲慢法說 激怒華爾街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周三財報法說會行為怪異,藐視分析師提問激怒華爾街。前任通用(GM)副董座盧茲(Bob Lutz)更直言穆斯克「快完蛋了」。

面對華爾街群情激憤,穆斯克周五在推特為自己辯護表示,他拒絕提問的分析師只是為了證明他們看空特斯拉的論調,而YouTube部落客才是代表投資大眾。

特斯拉周三公布連續5季虧損,且上季(1至3月)自由現金流負10億美元超乎外界預期。眼看Model 3產量成長緩慢,特斯拉如何化解資金危機無疑是華爾街最關注的議題,但穆斯克周三卻傲慢拒絕回應相關提問。

穆斯克周三於財報後的問答時段先是拒絕回應RBC資本市場的提問,接著又打斷投資機構Bernstein分析師薩克納吉發言。穆斯克表示:「這些問題實在太無聊。我受不了。」

但穆斯克卻花了足足15分鐘聽YouTube部落客羅素(Galileo Russell)發言。如此差別待遇激怒華爾街投資銀行。

羅素事後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特斯拉股價周四大跌6%完全是因為華爾街不滿被忽略,但他認為穆斯克拒絕回答無聊問題並沒有錯。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裘納斯表示:「華爾街的提問或許老掉牙,但對於一家財源枯竭又風險重重的公司而言,這些問題非常重要。」

周三財報結束後,不少分析師認為穆斯克行徑詭異像是一場鬧劇。儘管穆斯克過去也多次發表驚人言論,但分析師認為近日穆斯克變本加厲對公司一點幫助也沒有。

通用前副董座盧茲表示:「周三特斯拉財報的詭異情境是穆斯克典型風格。他不想討論現實中的財報悲慘數字,他只想用火星、超迴路列車、電動卡車、地下隧道等科幻計畫轉移大眾焦點。他覺得既然長久以來外界都吃這套,何必改變作風?他快完蛋了。」

評析
特斯拉如何化解資金危機無疑是華爾街最關注的議題,但穆斯克周三卻傲慢拒絕回應相關提問。
 樓主| 發表於 2019-1-26 15:00:5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大夢的理想與現實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2日公布第1季財報,儘管收入高於市場預期,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接近兩倍的虧損,加上公司手上現金減少10.5億美元,遜於市場預期,種種利空因素影響,讓特斯拉股價盤後下跌近5%。特斯拉是電動車先驅,零組件供應部分由台灣供應,是電動車產業榮枯的指標;特斯拉發展得好壞,全球都關注。

展望第2季,特斯拉的營運有可能改善嗎?答案可能不樂觀。特斯拉的營運關鍵,在於大眾車款Model 3的量產能力。特斯拉在兩年前宣布售價3.5萬美元起的Model 3平價車款,立即引起轟動,獲得近50萬筆的預定。Model 3在2017年7月底首度交車30部,然而在2017第4季的整整三個月,僅出貨約1,600輛,遠遜於原訂每周生產5,000輛的目標。

特斯拉已將上述目標延後至今年6月前達成,但在4月最後一周,Model 3產能就只有2,270輛,因此外界不得不懷疑特斯拉在6月底前,能否達成每周5,000輛量產的能力。就我們觀察,就算今年6月底之前,特斯拉可以達成每周5,000輛量產,特斯拉在兩年前所提出的平價電動車夢想,也注定無法達成。特斯拉的夢碎,要從電動車的特性談起。

根據麥肯錫報告,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已從2010年的1,000美元∕kWh降至2016年的227美元∕kWh,下降幅度約達八成。麥肯錫也預估在未來電池成本會繼續下降,美國電動汽車在無補貼的情況下,可能要到2025至2030年,才能達到真正平民的價位。

那為何特斯拉可以在2017年就推出3.5萬美元的Model 3?答案是,一個無法達成的自動化夢想。特斯拉的革命性創新,是使用原本用於筆記型電腦電池的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當動力來源;這些鋰離子電池由日本Panasonic獨家提供。特斯拉原本計畫,透過自動化生產將鋰電池組合成電池組,可大量節省電池生產成本,這也是Model 3在計畫中可以達到平民價的主要原因。然而,特斯拉的夢想從來沒有成功過,特斯拉的電池組裝自動化生產線,從一開始就是「生產地獄」。

由於電池組自動化的失敗,特斯拉最後回到人工組裝,生產速度受限,因此現在Model 3產量還不及當初規劃的一半,並且由於電池組是人工組裝,無法透過自動化壓低成本,現在Model 3的售價,已經從當初的3.5萬美元上升到5萬美元上下,不再是大眾車的價格範圍。

可能的轉機是,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表示,自從中國4月中旬宣布將放寬外資車廠的設立限制後,特斯拉便開始計劃在中國設廠組裝車用電池。如果特斯拉的中國電池組裝工廠運作順利,那周產5,000量的目標,將很快就會突破。然而特斯拉目前持續燒錢的狀態,是否能撐到電池生產瓶頸突破,恐怕還有待觀察。再者,電池的生產確定由人工組裝後,3. 5萬的價格是鐵定回不去了,現在5萬美元的價格,都遠高於競爭對手的日產LEAF或者通用Bolt。

特斯拉的大眾電動車夢想,應該是暫時失敗了,但是特斯拉做為一個有科技創造力的電動車製造商的事實,不會改變。特斯拉的發展與台灣的產業供應鏈互動密切,雖然由於大眾車款的失利,暫時特斯拉無法提供台商夠份量的訂單,卻是台灣產業界切入電動車發展一個很好的練兵機會。

只是台灣產業界要注意的是,執行長穆斯克是一個夢想家,在配合他的夢想時,必須考慮到風險,Panasonic作為特斯拉獨家鋰電池供應商,為了Model 3量產所準備的擴產,都變成了蚊子生產線,根據Panasonic在2月公布的資料,去年4到12月,Panasonic因為特斯拉風險,營業額損失900億日圓,營業利益減少240億日圓。Panasonic是一家大公司,這樣程度的損失還挺得過去,台商多為中小企業,恐怕是吃不消。

評析
特斯拉是電動車先驅,是電動車產業榮枯的指標;特斯拉發展得好壞,全球都關注。
 樓主| 發表於 2019-1-26 15:01: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護城河」之爭…巴菲特槓上穆斯克

經濟日報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

「股神」巴菲特在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出現與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唇槍舌戰的意外插曲,兩人從強調價值投資的「護城河」(moat)理論之爭,到互嗆要在糖果事業一較高下。

巴菲特在這場年度股東會上,認為穆斯克說「護城河已『站不住腳』(lame)的說法是錯的」。

巴菲特說,很多企業仍有護城河,包括波克夏旗下的See's糖果部門,穆斯克可能顛覆了某些領域,但「我不認為他在糖果領域會顛覆我們」。

穆斯克則在推特上回嗆,他「將成立一家糖果公司,且將令人大吃一驚」,「我是超級、超級認真的」。巴菲特則回應說,穆斯克不會跟進投資糖果事業,但若他想開糖果店,「我接受挑戰」。

這場戰火是由穆斯克先挑起。他上周說護城河的概念已「站不住腳」,而且不適當(quaint),「若你對抗入侵敵人的唯一壁壘是護城河,你堅持不了多久,真正重要的是創新,這是保有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以「護城河」聞名,即企業應擁有競爭優勢,為競爭者豎立進入壁壘。

評析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以「護城河」聞名,即企業應擁有競爭優勢,為競爭者豎立進入壁壘。
 樓主| 發表於 2019-1-26 15: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破天荒!特斯拉要定期公布 Autopilot 安全數據

作者 雷鋒網

近日特斯拉公布了第一季財報,雖然特斯拉營收達 34.09 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 26.96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淨虧損也擴大至 7.85 億美元,不過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有好消息要宣布,那就是特斯拉現金餘額還有 27 億美元,夠燒一陣子了。

除了財報數據之外,Musk 還公布了幾個備受關注的決定,其中之一就是特斯拉將按季發布輔助駕駛系統 Autopilot 的安全報告。據了解,Musk 並未詳細說明這份報告到底涉及什麼內容,特斯拉發言人也拒絕透露更多細節。至於未來會不會有獨立第三方機構加入安全報告的審查項目,更是不得而知。

此舉不但是業界首創,也代表特斯拉對待 Autopilot 數據態度的重大轉變,之前 Musk 一直將這些數據「藏在深閨」,未來,其他廠商可能也會迫於壓力跟隨特斯拉發表安全報告。

電話會議上,Musk 強調,特斯拉一直宣稱的 Autopilot 能降低車主捲入車禍的機率這點「毋庸置疑」。

採集數據上,特斯拉「毫不手軟」,如果它的車輛經過一家建築公司,鏡頭可能就會拍張照回傳資料庫。另外,特斯拉的電動車還會記錄車禍現場數據。即使 Autopilot 處於離線狀態,車輛照樣會採集數據,美其名是「訓練車輛的機器學習功能」。

「特斯拉的 Autopilot 統計數據毫不含糊,這套系統確實提升了車輛安全性。」Musk 說。公布數據報告能讓大眾清楚了解「Autopilot 的安全等級,是在不斷變好還是繼續變差」。

要確切評判 Autopilot 到底提升多少車輛安全性並不容易。特斯拉和 Musk 宣傳中經常用到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數據,稱 Autopilot 能將事故率降低 40%。不過,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最近飽受質疑,連 NHTSA 都主動撇清關係。對 NHTSA 的回應,特斯拉不予置評。

Musk 選擇公布 Autopilot 數據可能也是為了應付外界不斷高漲的批評聲。今年 3 月的 Model X 致命事故後,Autopilot 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審查。如果真如 Musk 所言,Autopilot 是救命神器,那麼這透明化措施會對未來交通法規的制定發揮積極作用,那些針對特斯拉的批評也會徹底消失。

「在我看來,全球每年因為車禍有 120 萬人被奪去生命,但你在新聞能看到幾次?幾乎很少。」Musk 說。「不過,如果一輛自駕車出了問題,馬上就會上頭條。事實上,媒體不該渲染自駕車出事的新聞,而是多寫自駕車到底有多安全。不過,這樣的文章寫了也沒有點擊量。所以,媒體只能用聳動標題來誤導讀者了。」Musk 並沒有點名到底是哪篇文章惹他生氣。

Musk 指出,現在的問題不只是這些「聳動的標題」在「誤導」讀者,還在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監管者也得回應公共和媒體的壓力」,Musk 說。「如果媒體繼續用自動駕駛不安全來誤導大眾,恐怕自動駕駛的發展之路會坎坷不斷」。

除了定期發表 Autopilot 安全報告,電話會議時 Musk 還提到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共乘車隊。雖然無法預估未來幾年有關自動駕駛法規的變化,但 Musk 認為從技術層面來看,明年底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共乘車隊就能成型,這個車隊會融合 Uber、Lyft 和 AirBnB 的特色。

車隊組建完成前,Musk 還得繼續翻越全自動駕駛這座高山,畢竟特斯拉在賣車時就宣稱自家車輛在硬體已符合全自動駕駛的要求,未來只需 Autopilot 軟體升級包就能解鎖全自動駕駛封印。可惜現實卻相當殘酷,現在的 Autopilot 更應該與凱迪拉克 Super Cruise 歸屬同一類,不過是一套較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罷了。

之前 Autopilot 一直沒什麼進展,Musk 的自動駕駛橫越美國計畫也推遲了。不過,最近他再次承諾,稱該計畫年內會正式成型,用到的自動駕駛技術會盡快推送給用戶。Musk 還反覆重申,現售的特斯拉車型完全能 Hold 住自動駕駛功能,雖然他曾提到想換裝更強大的電腦來滿足數據計算的需求。

對 Autopilot 的使用率問題,特斯拉一直相當謹慎。本次電話會議,Musk 破天荒表示,Autopilot 的使用率不斷提高。搭載該功能的車型在高速公路行駛時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路程都開著 Autopilot。

「不過,一旦媒體報導負面新聞,Autopilot 的使用率就會驟降。」Musk 補充。「這樣其實是讓用戶陷入險境,也是讓我生氣的原因。」Musk 之前就吐槽過這個問題,媒體的負面報導會引發一系列蝴蝶效應。

「我還發現一個問題,每次發生嚴重的事故,通常都是老用戶,他們太自滿了。」Musk 補充。「他們習慣了這套系統,而非不理解 Autopilot 到底能幹什麼,他們甚至覺得自己比特斯拉還了解 Autopilot。」

對系統的過度自信確實是個問題,3 月的致命事故中,駕駛聽到多次警告都沒有趕緊控制車輛。

一些專家認為,如果駕駛能集中精神開車,就不會出事了。不過與凱迪拉克的 Super Cruise 不同,特斯拉車型只關注駕駛在方向盤沒使勁,而只要放上一個橘子或插一瓶礦泉水就能騙過系統。Model 3 特斯拉設計了一顆小型鏡頭,也許未來它能用來監控駕駛,不過現在特斯拉還沒觸發這顆鏡頭。因此,未來如何監控駕駛,讓他們開車時不分心,恐怕是特斯拉要過的下一個難關。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特斯拉將按季發布 Autopilot 的安全報告,代表特斯拉對待 Autopilot 數據態度的重大轉變。
 樓主| 發表於 2019-1-26 15:01: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穆斯克砸千萬美元買股 教訓空頭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上周五推文嗆聲,要火燒做空特斯拉股票的空頭,果然所言不虛。據申報文件披露,穆斯克周一自掏腰包砸下近千萬美元,買進3.3萬股特斯拉股票,出手教訓空頭的意味濃厚。

照美國財經雜誌《巴隆周刊》(Barron's)估算,穆斯克周一以每股298.5美元買進特斯拉股票,總值約985萬美元。這是他自去年3月以來最大手筆的買股動作,當時他以每股262美元的價位購入特斯拉股票,總值約2,500萬美元。

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係透過信託方式間接買股,老早是特拉斯最大股東的他,經過周一的加碼增購後,持股比例擴大逼近20%。

特斯拉成立15年來沒有一年獲利,仍在等待轉虧為盈,最近4個季度中的3季更燒掉超過10億美元現金,特斯拉也因而淪為空方箭靶。

《巴隆周刊》引述金融分析機構S3 Partners報導,特斯拉上周三(2日)發布財報後,翌日特斯拉空頭部位暴增近40萬股,致使總數累積突破4,000萬股,是該電動車龍頭有史以來頭一遭。

穆斯克在上周三的財報電話會議脫稿演出,不是打斷分析師的提問,就是將分析師的問題斥為「無聊」,索性拒而不答,傲慢態度惹惱華爾街。他甚至這樣告訴投資人,要是這麼擔心股價波動,就不要買特斯拉的股票。

穆斯克接著上周五在推特發文,砲口對準特斯拉的空頭投資人。他暗批,鋪天蓋地做空特斯拉太不真實,「如果你還站在空方,我建議墊起腳尖一聲不響地離場。」

特斯拉股價周一收漲3%報302.77美元,多少收復穆斯克上周電話會議表現荒腔走板後的失土,市值推升到514億美元,比通用汽車還高出1.9億美元。但特斯拉今年來已跌2.8%,過去1年的跌幅累達5.7%。

評析
穆斯克周一自掏腰包砸下近千萬美元,買進3.3萬股特斯拉股票,出手教訓空頭的意味濃厚。
 樓主| 發表於 2019-1-26 15:01: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9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美國打造電池用 MRI,免拆解精準檢測電池狀態

作者 EnergyTrend

電池包裝完成後,通常要拆解才能查看電池構造與損害,但近日美國紐約大學科學家團隊打造一種更簡單的檢測方法,研製出電池用磁共振攝影(MRI)機器,不用拆卸電池就能查看電池內部狀況與構造瑕疵。

3C 產品與日俱增跟電動車崛起,人們越來越需要安全與高效電池,但電池檢測方式仍停滯不前,紐約大學化學系教授 Alexej Jerschow 表示,目前只有一些工具能在受限狀況下,才能在不損壞電池情況進行診斷,而團隊研發的新型機器,能以非侵入式技術提供更快速與可拓展檢測方法。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安全頗受爭議,同時也突顯電池設計與製造困難,檢修時工程師也往往得拆解電池來診斷電池狀況,又或者即使拆卸後也檢測不出瑕疵在哪,因此紐約大學與羅徹斯特理工學院電池原型中心(Battery Prototyping Center)合作,想要找出不拆解電池就能準確檢測的方式,可望提升將來電動車安全性。

舉例來說,醫學發展至今也有許多非侵入方式檢查,像是磁共振攝影,利用磁場原理得出高解析度影像,不用解剖就可檢查人體器官與狀態並讓醫師診斷更精準,而團隊也採用相似過程,藉由測量電池電化學周圍的微小磁場變化,檢測電池是否健康。

根據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用該技術檢查不同狀態鋰離子電池,包括不同電池壽命和損毀狀況,並將電池周圍的磁場變化與不同電池狀態相比對,得出電池充電狀態和其他電池缺陷。其中電極彎曲與缺陷以及小異物都是製造過程可能產生的瑕疵。

RIT 電池原型中心科學家 Matthew Ganter 表示,為確保電池品質和安全,電池製造過程非常重要,同時也可以為企業省下大量成本,並防止電池將來發生災耐性故障。另一科學家 Christopher Schauerman 則指出,這項工作不僅可加強整體電池產業,還能進一步增強紐約不斷增長的儲能體系。

Jerschow 也表示,隨著該技術越來越成熟,該機器未來可望預測電池故障和電池壽命,並促進開發下一代高效率、高容量、壽命更長或快充電池。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權轉載)

評析
美國紐約大學研製出電池用磁共振攝影(MRI)機器,不用拆卸電池就能查看電池內部狀況與構造瑕疵。
 樓主| 發表於 2019-1-30 15:31: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0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鋰電池儲能系統 可望驅動綠能新經濟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0日電

台灣預計2025年邁向非核家園,再生能源將扮演重責大任,而再生能源為瞬變性,需要儲能系統來提升電網的穩定度,鋰電池儲能系統被視為驅動台灣下一波綠能產業新經濟的機會。

工研院材化所組長陳金銘今天在中油舉辦的台灣中油智慧綠能加油站論壇上表示,因應全球暖化、節能減碳、降低空汙及非核趨勢,全球都在尋找兼顧環保又能帶動經濟的新能源解決方案,在新能源中鋰電池儲能系統包括移動式儲能系統與固定式儲能系統。鋰電池儲能系統將是驅動台灣下一波綠能產業新經濟的機會。台灣有沒有機會在該領域發展出像半導體一樣數兆元的市場產值,值得令人期待。

陳金銘表示,2025全球電池儲能系統產值約2000億台幣,鋰電池為目前應用主流及未來發展趨勢。依據DOE分析,2015年新建置的電池儲能系統達0.62GWh,其中鋰電池占94%,預估2024年全球電池儲能系統市場達14GW。

根據富士經濟調查,全球電池儲能系統在2015年的13億美元,到2025年成長5倍達74億美元。其中家庭儲能系統24億美元,工商業儲能系統達18億美元,電網儲能系統達32億美元。

已經宣布將禁售燃油汽車的國家包括荷蘭與挪威(2025年)、德國與印度(2030年)、法國與英國(2040年),因此電動車時代將來臨。

台灣也將在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2025年再生能源達成20%。陳金銘指出,大規模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併入電力系統,其間歇性會對電網造成不穩定,需要鋰電池儲能系統來穩定電力電壓與頻率。

根據IEK 調查資料,2016年全球車用鋰電池產值達新台幣4000億元,預估2020年全球車用鋰電池產值將高達1兆2000億,產業界看好鋰電池儲能系統將是驅動台灣下一波綠能產業新經濟的機會。

台灣中油煉研所所長何永盛表示,台灣在綠能、電池等領域都很強,但欠缺一個拉動力,中油希望也願意做為這個拉動者,如果能夠解決空汙的問題又能扶植新興的一個產業,創造一個新的出海口,絕對是大家的期許。

評析
再生能源為瞬變性,鋰電池儲能系統被視為驅動台灣下一波綠能產業新經濟的機會。
 樓主| 發表於 2019-1-30 15:32: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0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隔行如隔山,賓士退出家用能源儲存市場

作者 藍 弋丰

汽車大廠積極搶進電動車同時,也往往會想到是否同時經營同樣應用鋰電池的電池儲能,一方面電動車淘汰的電池可用做電池儲能應用,可說一石二鳥,一方面未來電動車很可能結合智慧電網,成為電網調度資源之一,讓傳統車廠可跨足能源領域,再說,傳統車廠的電動車大敵特斯拉(Tesla)正是這樣做。不過,隔行如隔山,賓士(Mercedes-Benz)小試水溫之後,快快停損,於 2018 年 4 月底停止生產家用能源儲存電池產品,解散美國能源儲存部門。

特斯拉 2015 年推出 Powerwall 產品,在家用能源儲存市場可說搶盡所有目光,但整個市場仍然只是一場行銷大戲,特斯拉真正贏得的是行銷曝光與品牌形象,實際上 Powerwall 的出貨量並沒有太大實質影響力。雖然如此,產業界仍然期望能有人能出來當「特斯拉殺手」,2016 年 4 月,賓士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決定出來響應產業界的期待,成立子公司賓士能源公司(Mercedes-Benz Energy GmbH)推出家用電池儲能產品,一方面強挑特斯拉,一方面也與德國本身的分散式能源大廠松恩(Sonnen)競爭。

戴姆勒當時計劃於 2017 年初進軍美國市場,2016 年 11 月更宣布在美國成立獨立子公司美國賓士能源公司(Mercedes-Benz Energy Americas),專門銷售家用電池儲能產品,挖角松恩的美國執行長波里斯‧馮‧波爾曼(Boris von Bormann),計劃藉由松恩已經在美國市場經營 3 年的經驗,單挑特斯拉的 Powerwall,並很快與美國住宅太陽能安裝商 Vivint 合作,以期快速攻入市場。當時賓士雄心壯志,宣稱結合賓士的品牌、全球市場規模、製造供應鏈,能一舉攻占這個成長中的新市場。

可惜事與願違,一年半之後,馮‧波爾曼離職,美國賓士能源也未能攻進美國能源市場,賓士宣布將停產能源儲存產品,關閉美國賓士能源,員工將轉移至戴姆勒企業體其他事業。

賓士能源失敗的原因相當基本,電動車用電池需要能短時間輸出大量電力,還要能應付開車出門在外的所有狀況,例如適應各種天氣情況,在天寒地凍中仍要可運作,但家用儲能電池在溫暖的家中,不會結凍,不會移動,根本不需要這麼高的規格,用電動車用電池來打造家用儲能系統,顯然「好過頭」,成本不划算。特斯拉也面對同樣的問題,其二代 Powerwall 推出一年半後,不得不於 2018 年 4 月默默將 Powerwall 起價從 5,500 美元調升 400 美元至 5,900 美元。

電動車快速反應的需求,與轉移用電時間的儲能需求也有根本特性上的不同,這也是為何電動車主要採用鋰鈷鎳錳三元聚合物鋰電池,而分散式能源大廠松恩、辛普利菲電力公司(SimpliPhi Power)則主要採用磷酸鋰鐵電池。應用方式不同,注重的電池特性不同,連最佳化管理的方式也完全不同,松恩宣稱其電池產品於其智慧管理下可讓電池衰退程度降至最低,壽命可延長遠勝過各主要競爭對手,長期使用下來更有成本優勢。

賓士的電池能源產品也並不適合美國市場,一方面美國家庭用電高於德國,一方面德國客戶購買能源儲存系統主要用來儲存自家屋頂太陽能發電自用,美國用戶的用途則更多元,有人用來當備用電源,有人用來轉移用電時間避開尖峰用電,有人用來配合需求反應(demand response)服務,有人則用來打造完全獨立的微電網。為了適應美國的多元用途,美國賓士能源在逆變器、管理軟體與應用介面都得重頭來過,最初採用 SMA 逆變器,後來更換多次逆變器供應商,最終主要改為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

過去部分產業界認為發展電動車的車廠很容易就能進軍能源儲存領域,但事實卻不然,隔行如隔山的情況下,賓士面對許多意外挑戰,最終總公司不得不壯士斷腕,撤出美國能源儲存市場。

不過,戴姆勒仍將積極進軍電動車領域。在德國,能源事業將轉型改為主攻大型電網級能源儲存市場,此市場可應用未來電動車較普及一段時間後,預期將汰換下來的大量電動車二手電池。至於家用儲能市場,還是留給分散式能源的專家如松恩去經營了。

評析
特斯拉真正贏得的是行銷曝光與品牌形象,實際上 Powerwall 的出貨量並沒有太大實質影響力。
 樓主| 發表於 2019-1-30 15:32:3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再傳車禍 調查聚焦電池起火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2個月內已兩度因特斯拉電動車死亡車禍而介入調查。繼3月在加州發生的Model X車禍後,這回調查的是周二(8日)在佛羅里達州發生的Model S車禍,且這回重點放在電池起火。

佛州警方表示,周二晚間在佛州羅德岱堡(Fort Lauderdale)有輛Model S失速撞上水泥牆,隨即造成車身起火。位於前座的兩名18歲青少年未及時逃生而身亡,後座一名青少年摔出車外,目前仍在醫院急救中。

由於3月在加州發生的Model X車禍同樣是在高速公路撞上護欄後起火,造成38歲駕駛身亡,讓鋰電池安全再度受到外界質疑。

運輸安全委員會周三表示將指派4人小組展開調查,並強調初步調查重點在「電動車電池起火後的緊急救難是否恰當」,包含消防隊及拖吊車的處理方式等。

佛州警方表示周二車禍起因可能是車速過快,並未提到Model S本身的問題。運輸安全委員會也表示,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不在這次調查範圍內。

委員會主席桑沃特(Robert Sumwalt)表示:「委員會過去經常調查新興運輸科技,例如商用飛機鋰電池起火事件,目的是了解這類新興科技在交通事故中造成的影響。」

特斯拉稍早發布聲明表示:「我們尚未從肇事Model S中取得詳細數據,但至今掌握的資訊顯示Model S是在高速行駛時發生車禍,而當時並未啟動Autopilot系統。」

評析
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這回調查的是,8日在佛羅里達州發生的Model S車禍,且重點放在電池起火。
發表於 2019-1-31 21:52:10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大大分享,受益良多
 樓主| 發表於 2019-2-1 20:0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Panasonic擬揪特斯拉攻陸

經濟日報 編譯洪啓原/綜合外電

Panasonic看準中國飆升的電動車需求,考慮與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聯手在中國生產電池。

Panasonic目前在日本及內華達州的超級電池工廠生產特斯拉的電池芯(cell),特斯拉再用這些電池芯生產電動車電池組(pack)。

Panasonic的營運重心已從低利潤的消費電子產品轉移,而生產電動車電池芯攸關車載事業營收能否按預定計畫,在2022年3月止的年度倍增至2.5兆日圓。

Panasonic社長津賀一宏在財報法說會中表示:「特斯拉未來可望在中國大量生產,而我們可以合作生產。」這是Panasonic首次正式承認,可能在全球最大車市為特斯拉電動車生產電池芯。

不過,日經新聞報導,Panasonic也日漸憂慮特斯拉這個合作夥伴所造成的風險,對於是否要答應更多承諾感到躊,例如對中國電池廠的態度就更為保守,表明希望先明確評估情勢後再行決定。Panasonic預估,在止於2019年3月的年度,電池芯銷售將驅動營業利益成長11.7%,達到4,250億日圓(38.7億美元)。

此展望與路透訪調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297.6億日圓大致相符,但低於三年前Panasonic訂定的4, 500億日圓目標,該公司歸咎於日圓勁升導致海外獲利因匯損而減少。

評析
Panasonic看準中國飆升的電動車需求,考慮與特斯拉聯手在中國生產電池。
 樓主| 發表於 2019-2-1 20:04: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9-2-4 12:44 編輯

轉貼2018年5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拚銷量 Model 3頻改款

經濟日報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

有意購買特斯拉電動車Model 3的車主,本周開始可選購原本僅在高階車款才有的規格,包括雙馬達、全時四輪驅動(AWD)版本和性能版,明年可能推出配備智慧懸吊系統的Model 3。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推特貼文表示,本周末將開始接受雙馬達AWD和性能版Model 3的預訂,預定七月開始生產,智慧氣壓懸吊(Smart Air Suspension)版本可能明年問世。

目前為止Model 3預購車款只有後輪驅動版本,特斯拉已承諾將推出和其他車款相同的AWD版,配備雙馬達,可提供更好的循跡控制。

此外,馬斯克曾暗示,「性能版」Model 3可能搭載「狂暴模式」,大幅提升加速性。

智慧氣壓懸吊系統目前僅限於Model S和Model X,可自動調整車身高度,搭載這種系統的Model 3可能明年開始生產。

特斯拉承諾添加這些功能已有一段時間,但為了提升生產效率,目前僅開放生產後區版本的Model 3。即使如此,Model 3的生產進度仍一再落後原來目標,且傳出許多零件必須重新製作。

特斯拉陷入生產瓶頸之際,資深車輛工程副總裁費爾德(Doug Field)卻在此時告假;特斯拉發言人表示,費爾德留職停薪,「只是要休息一段時間充電,陪伴家人」。

評析
馬斯克表示,本周末將開始接受雙馬達AWD和性能版Model 3的預訂,預定七月開始生產

 樓主| 發表於 2019-2-1 20:04: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法拉第未來新廠 傳落腳廣州

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大陸樂視創辦人賈躍亭私人投資的電動車公司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簡稱FF),最近有新進展。FF成立四周年的內部郵件流出,表明FF還將全面登陸中國大陸,而FF中國總部也會在廣州設立,廣州工廠很快就會如期開工。但對於上述內部信說法,FF不予置評。

澎湃新聞網報導,郵件稱FF團隊近期有來自福特、特斯拉等公司的人才加盟,負責如財務和IT 等關鍵領域,FF在美國加州的工廠,已經展開當地生產和技術保障的大規模人員招聘,將迎來漢福德工廠的正式建設和首批生產設備安裝。

目前,賈躍亭所帶領的FF,正全力推進首款量產車型FF91的生產,按照計劃,這款車需要在今年底前實現量產和交付。

FF關係企業廣州睿馳智能汽車,於5月9日出資成立了廣州睿馳汽車銷售,註冊資本人民幣5,000萬元(約新台幣2.4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志剛。

睿馳汽車成立以來動作頻繁,在大陸已設立四家全資子公司,新的銷售公司具體經營範圍包括汽車銷售、汽車零配件批發、汽車零配件零售、國際貨運代理;貨物進出口(專營專控商品除外)及技術進出口。

按照FF方面的說法,FF關係企業睿馳汽車在廣州南沙買地,實際上是賈躍亭為把「FF技術、產品和知識產權引入國內,助力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國家戰略的具體實施步驟之一」。

該郵件表示:「儘管面臨質疑和批評,FF依然構建準確預判未來產業趨勢的公司願景和使命。電動化、智能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和共享化是FF思想體系的核心。」

不過,賈躍亭去年「榮登」大陸「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大陸媒體指出,連賈躍亭太太、大陸影星甘薇也緊隨其夫「入榜」,指其涉及人民幣14.03億元(約新台幣67億元)的欠款及違約金等。

評析
賈躍亭所帶領的FF,正全力推進首款量產車型FF91的生產,這款車需要在今年底前實現量產和交付。
 樓主| 發表於 2019-2-1 20:05: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3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100年前的電動車 愛迪生也曾參一腳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3日電

特斯拉(Tesla)引領電動車風潮,但實際上,電動車早在100年前就已問世,1900年美國道路行駛的汽車中,有1/3是電力驅動,發明大王愛迪生更在電動車發展史上參一腳。

福特汽車(Ford)表示,和今天類似的是,電動車的價格在當時也遠高於燃油汽車,在1912年一輛燃油汽車售價約650美元(約新台幣2萬元),電動汽車則約1750美元(約新台幣5.2萬元),福特創辦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製造燃油汽車的同時攜手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希望和電氣化發明家一起研發便宜且實用的電動車。

福特早在1913年就設計了一款概念電動汽車,採用船舵一樣的控制桿操控方向,電池組則安裝在座位下方,另外一款則是在1914年製造的概念電動車,採用福特著名Model T的方向盤、車架、懸吊系統和前軸,電池則是與今日大多數的汽車一樣放置於車輛前方。

不過,隨著20世紀初美國德州大面積開採油田,汽油價格不斷下降,燃油汽車變得更受歡迎,加上當時電池技術依舊有限,電池充電時間太長,導致電動汽車在1935年之後逐漸退出市場。

福特說,1960年代的環境污染和全球能源危機不斷加劇,讓人們重啟對環境保護的重視,電動汽車的研發才迎來了第二個春天,福特當時製造出了一款純電動概念車Comuta,最高時速可達60公里,充滿電後能夠以40公里的時速行駛60公里。

福特在1998年進一步推出純電動力的運動皮卡Ranger,採用用鉛酸電池,以72公里的時速可以行駛140公里;1999年部分地區推出鎳氫電池動力車型,以72公里的時速可以行駛185公里,當時還配套推出3年的租車服務,使用者每個月最低只需支付155美元(約新台幣4600元)的租金。

福特進一步在2004年推出第一款混合動力運動休旅車(SUV)Escape Hybrid,這也是美國汽車製造業中生產的第一款混合動力車型,2005年,這款車加入了紐約計程車大隊,並在同年獲得「北美年度風雲車」獎項;同年Focus油電車面世,運用氫和氧將化學能量轉為電能驅動引擎,只產生水和熱能,行駛里程可以達到300公里,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29公里。

福特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已在美國市場銷售超過60萬台電動車,並在全球獲得了1000多項電氣化方面的專利,許多專利還成為了汽車業界的標準,也已在美國迪爾.伯恩、英國道頓和中國大陸南京設有3個核心電氣化設計開發中心,並在電氣化領域的諸多方面都擁有雄厚的實力。

評析
電動車早在100年前就已問世,1900年的汽車有1/3是電力驅動,愛迪生更在電動車發展史上參一腳。
 樓主| 發表於 2019-2-1 20:05: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Model 3 加入資料採集計畫,特斯拉自駕測試車隊愈見壯大

作者 雷鋒網

自動駕駛市場先發制人和贏家通吃這兩大特徴讓各家公司都加快研發腳步,對自動駕駛系統來說,資料是重要的財富。

採集資料方面,特斯拉有明顯優勢,因為路上行駛的 Model S 和 Model X 都屬於特斯拉的「測試車隊」,其他自動駕駛廠商只能靠測試車,多則數百輛,少則只有幾輛。

現在,特斯拉要再次擴大領先優勢。產能不斷爬升的 Model 3 也將加入 Autopilot 資料採集計畫,也就是說,只要有裝 Autopilot 套件的特斯拉電動車,都會成為行動資料採集站,而這些車輛數量可是以「萬」來計算。

去年 5 月,特斯拉正式開始從安裝 Autopilot 2.0 硬體的 Model S 和 Model X 車型採集影片資料。一年後,已拿到 50 萬張訂單的 Model 3 也加入行列(用戶也可以選擇不參加)。

特斯拉發給 Model 3 車主的資料採集要求如下:

我們一直努力提升車輛的自動化安全功能並嘗試儘快將自動駕駛帶給用戶。

為了實現這目標,我們需要使用您愛車搭載的鏡頭採集短片資料,以幫助車輛學習如何辨識道路標線、街道辨識和交通號誌等。我們得到的資料越多,您愛車的自動駕駛能力就越強。

但要澄清一點,我們採集的這些短片不會包含車輛辨識號碼。為了保護您的隱私,我們保證沒人能透過短片搜索到您的車輛資訊。

您同意我們採集影片資料嗎?如果您未來改變主意,可以隨時結束此項目。
是/否

為了讓這些功能正常工作,特斯拉也測量過車輛行經路段的相關資料,不過這些工作不會暴露您的隱私。特斯拉會將資料分享給合作夥伴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務,但整個過程中我們不會採集或分享任何個人資訊。您同意我們採集這些資料嗎?如果您未來改變主意,可以隨時結束該項目。
是/否

不過,保護歸保護,特斯拉的系統並非萬無一失,去年就有車主進入 Autopilot 系統的除錯狀態。在該狀態下,車輛會隨機傳送車上鏡頭記錄的快照和 10 秒的 30 幀短片。當然,還有一些雷達記錄的快照。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

評析
只要有裝 Autopilot 套件的特斯拉電動車,都會成為行動資料採集站,而這些車輛數量可是以「萬」來計算。
 樓主| 發表於 2019-2-1 20: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松下恐不再投資特斯拉電池超級工廠
馬斯克宣布接 Model 3 新訂單

作者 Atkinson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電池超級工廠(Gigafactory)股東之一的日本松下電器(Panasonic),高層認為與特斯拉在電池領域的合作風險加大的情況下,目前考慮不再投資美國內華達州的特斯拉電池超級工廠。

報導指出,特斯拉 Model 3 產量遭遇瓶頸,這讓松下對合作前景感到猶豫。除此之外,松下也對美國政府在新能源產業態度表示不樂觀。即便上一個財年,松下銷量和利潤都有顯著成長,但電動汽車電池業務表現並不突出,造成這結果的原因和特斯拉也有關係。2018 年 4 月,特斯拉股價曾出現 20% 重挫,這也讓當時松下的股價暴跌超過 9%。

根據兩家公司訂立的計畫,2020 年之際,松下將在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投資 50 億美元。截至目前,松下已負擔 2,000 億日圓(約 18.2 億美元)投資,對後續資金投入,松下高層表示,需要具體評估後再決定。

合作夥伴松下出現投資疑慮,特斯拉仍在此時於推特發文宣布,將在下週開始接受新一批 Model 3 訂單,Elon Musk 還表示,這次 Model 3 訂單,除了原本的後輪驅動版,還將接受四輪驅動的性能版 Model 3 訂單。

目前,特斯拉只生產後輪驅動版 Model 3,但特斯拉之前曾表示會生產四輪驅動的性能版 Model 3。四輪驅動版本 Model 3 設計有 2 個電動引擎,一個位於前輪,另一個位於後輪。特斯拉表示,這設計將使汽車有更好的牽引力控制性能。

Elon Musk 在 2018 年 4 月就曾表示,一旦 Model 3 每週產量達到 5,000 輛,特斯拉就可能在 7 月開始生產四輪驅動的性能版 Model 3。特斯拉最初計劃 2017 年底把 Model 3 產量提高到每週 5,000 輛,不過 Model 3 歷來多次沒有達到預期量產目標,之前還有報導指出,許多 Model 3 整車和零組件都有需翻修的情況。這次 Elon Musk 的宣布將會是事實,還是再次讓大家失望,有待後續觀察。

評析
特斯拉 Model 3 產量遭遇瓶頸,這讓松下對合作前景感到猶豫,不再投資內華達州的電池超級工廠。
 樓主| 發表於 2019-2-1 20:0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外媒預期蘋果將會收購特斯拉  
馬斯克也將會無異議同意

作者 Atkinson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TheStreet》報導,蘋果近幾年已兩次調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TheStreet》大膽預測,未來蘋果會收購特斯拉。

《TheStreet》特別指出,特斯拉執行長 Elon Musk 眼光長遠,但目前特斯拉正因產能和融資問題掙扎,而蘋果對旗下產品有創新性的要求,儘管生產汽車和手機有很大不同,但蘋果仍可以在生產技術和資金方面幫助特斯拉提升產能,進而獲得收入,所以蘋果對特斯拉的興趣應該很大。

另外,目前特斯拉市值約 513 億美元,蘋果的現金儲備為 2,851 億美元。儘管蘋果在歷史上從沒有過如此大規模的購併案例,但從財務角度來看,蘋果收購特斯拉絕對可行。蘋果前執行長 John Sculley 曾在 2016 年採訪指出,如果蘋果想,當然可以買下特斯拉,因為蘋果一定有足夠財務能力。

至於,要讓 Elon Musk 接受交易就更容易了。根據關注特斯拉的華爾街分析師 Anton Wahlman 表示,一旦蘋果提出購併要求,Elon Musk 將「完全」、「無異議」接受這項提案,哪怕收購價低於特斯拉現在的市值。原因是,SpaceX 對 Elon Musk 來說,才是最想做的事,所以目前 Elon Musk 已經不需要汽車生意了。

評析
蘋果近幾年已兩次調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heStreet》大膽預測,未來蘋果會收購特斯拉。
 樓主| 發表於 2019-2-1 20:06:4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5月14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Tesla 深陷事故調查泥沼 負責人確認已跳槽到 Waymo

作者 linli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 Tesla 公司正在接受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車禍調查時,負責與該部門直接溝通的高層 Matthew Schwall 已經確認離職,加入 Tesla 的競爭對手 Waymo 公司。

Tesla 公司正在配合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進行多起電動車事故調查,工程部門總監 Matthew Schwall 是主要的技術聯繫人,目前事故的調查還在進行中,據知情人士透露 Matthew Schwall 已經離職。

事實上 Matthew Schwall 自 2018 年 5 月 7 日開始已經進入新東家上班,進入了 Tesla 的競爭對手Waymo 公司,加入由前國家公路安全管理局副局長 Ron Medford 主管的安全小組,Matthew Schwall 入職 Waymo 後主要負責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技術問題。

Tesla 公司表示,Matthew Schwall 的跳槽與正在進行的車禍事故調查無關,沒有發表更多評論。 Waymo 證實 Matthew Schwall 已經開始進入公司工作。

據 Matthew Schwall 的 LinkedIn 個人主頁資料顯示,他在 2014 年加入 Tesla,是該公司主要的技術聯繫人,負責與多個交通安全監管部門溝通。

由於涉及多個正在進行的事故調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與 Tesla 公司的關係一直都非常緊張,2018 年 4 月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表示 Tesla 在事故調查結果出爐之前擅自對外公開事故消息,違反調查的協議,已經將 Tesla 的工作人員排除在了調查團隊之外。

本週開始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開始在佛羅里達州進行涉及特斯拉公司的第 4 起電動車交通事故調查,該機構表示,初步調查發現電動車的電池火災響應系統存在故障。

評析
在 Tesla正在接受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車禍調查時,負責的高層 Matthew Schwall 已經確認離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