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9-5 20:18 編輯

轉貼2018年1月18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Peugeot拚重回美國市場,2025年全車種電動化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法國車廠Peugeot SA執行長Carlos Tavares周三矢言重回美國市場,將藉助從併購通用旗下品牌Opel、Vauxhall納編的工程師,為美國市場開發新車。

Tavares還說,2025年以前要將旗下所有車種進行電動化(意指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以給予消費者購買任一車款時有多一種選擇。(路透社)

Tavares進一步預言來到2030年,八成新車都將提供限制條件下自動駕馭功能,有一成會具備完全自駕的能力。

Peugeot因不敵日本車廠競爭,以及無法順應消費者偏好改變,於20多年前黯然退出美國,直到2014年Tavares上台時,才點燃重回美國市場的企圖。

Peugeot目前在美國已有提供車輛共享服務,但使用的是其它廠牌的車,Tavares計畫未來改用Peugeot汽車,接下來則是開展銷售業務。

評析
Peugeot矢言重回美國市場,2025年以前要將旗下所有車種進行電動化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17: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專題之四:台灣全面電動車超英趕法的可能性

經濟日報 記者劉忠勇╱台北報導





去年底,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台灣2035年將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乍看之下,這個日程遠比2025年讓台灣非核化的目標保守,也似乎更加可行。

為什麼說這個目標算保守?因為汽車生產大國德國和空汙嚴重的印度所訂的2030年更早,英、法也是2040年,這些國家都是汽車生產國,訂此目標時得考慮對當地龐大產業鏈的影響。

為什麼可行?首先,以挪威為例,這個汽車仰賴進口的北歐國家要在2025年實現新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去年逾五成的新車已採用電動或混合動力車,由此可見,供應鏈能否配合不是問題 。

不過,從今年上半年全台電動車掛牌數僅305輛,占新車銷售甚至不到0.02%來看,台灣幾乎從零開始,邁向電動車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面電動化 機車先行
我們也可以從電動機車找到可取的經驗。去年台灣機車全年掛牌數共100.5萬輛,創下22年最高紀錄,其中電動機車Gogoro銷售約3.5萬輛,在全台現有機車市占率已拉高至5%以上。單就11月來說,電動機車所占比率已達到10%。

電動機車占新車銷售比率大幅成長,主要是靠政府的補助,以台北市為例,二行程機車換購新台幣73,800 元的Gogoro 2 可享補助2.4萬元,補助比率逾30%。同時,業者如Gogoro也廣泛設置充換電站,提供更加便利的誘因,充飽一次電可跑110公里,也大大降低蓄航力不足的疑慮。

另一方面,政府也表示要在2020年起全面禁止高汙染的二行程機車。

挪威經驗
由台灣目前電動車的經驗來看,就是補助要大且要很有感。所謂的挪威經驗,也是大幅提供購買電動車誘因。譬如,買電動車可免除挪威政府高達25%的營業稅(VAT),還有高速公路不收費、免費停車、可走公車專用道等便利措施。

基礎設施也要完備,消費者不會只看價格,像電動機車一樣,也要提供更多便利的誘因。 這是需求面上的加強。政府也可在供給面上著力,譬如要求汽車銷售商逐步增加電動車款式和數量,或是逐步降低排碳的上限。

無論從需求面或供給面下手,都需要政府在電動車政策上有一致性,畢竟這是規劃要在22年內達成的目標 。別忘了,挪威能走到目前的成就,可是電動車政策實施了第28年才有的結果。(本文為電動車專題四之四)

評析
全面電動化,機車先行,補助要大且要很有感,基礎設施也要完備,政策上有一致性。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豐田次代FCV 2020年問世?傳成本砍半、年銷量拚3萬台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經新聞19日報導,豐田汽車(Toyota)計畫在2020年以後開賣燃料電池車(FCV)次代車款,且因現行量產版FCV車款「Mirai」因售價偏高、導致普及速度未及預期,因此豐田計畫將次代FCV車款的燃料電池系統等製造成本大砍至現行的一半以下水準,藉此壓低售價,之後更計畫在2025年進一步將製造成本壓縮至現行的1/4水準。

豐田早在1992年就開始進行FCV的研發,之後於2014年推出「Mirai」、且開賣後階段性擴增Mirai產能,但因Mirai每台要價高達700萬日圓,故截至目前為止的銷售量僅5,000台左右。

豐田計畫藉由大砍製造成本、壓低售價,將預計2020年以後開賣的次代FCV全球年銷售量目標設在3萬台以上、其中日本國內年銷量目標為1萬台以上。

豐田副社長寺師茂樹於2017年12月18日舉行的事業說明會上宣布,豐田希望能成為電動式車款的市場領導者,計畫在2025年左右將僅搭載內燃機引擎的車款(純汽油車)數量降至零,2025年豐田於全球販售的車款將全數電動化,如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油電混合車(HV)、燃料電池車(FCV)等電動車款,且現有傳統車款也將推出電動版。

豐田社長豐田章男2017年12月13日表示,計畫在2030年將電動式車款(包含EV、FCV、HV和PHV)佔全球新車銷售量比重提高至50%以上水準。具體來說,是計畫在2030年賣出550萬台電動式車款,其中EV/FCV為100萬台、HV/PHV為450萬台。豐田當前HV/PHV年銷售量為147萬台。

除了售價偏高之外,為FCV裝填氫燃料的氫氣站數量不足也是影響FCV普及速度的原因。

為了解決氫氣站數量不足問題,豐田汽車、JXTG能源等11家日本企業將在2018年春天設立一家合資公司、攜手在2022年3月底前於日本國內興建80座氫氣站,藉此在未來4年內將日本國內氫氣站數量擴增至現行的近2倍水準。

日本經濟產業省2017年12月26日公布「水素(氫)基本戰略」,目標在2030年將日本燃料電池車(FCV)普及數量擴增至400倍、供應FCV燃料的「氫氣站」數量擴增至9倍。

當前日本FCV普及數量為2,000台,之後計畫於2020年擴增至4萬台、2030年進一步擴增至80萬台的水準;在氫氣站部分,日本計畫於2020年將氫氣站興建成本砍半、將設置數量自現行的100座擴增至160座,2030年目標增至900座。

評析
除了售價偏高之外,為FCV裝填氫燃料的氫氣站數量不足也是影響FCV普及速度的原因。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無懼電動車興起?沙國有妙招、砸錢投資燃油效益技術

記者 陳苓 報導

國際相繼訂定禁售汽油車的時間表,促使車廠爭相研發電動車。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自有秘招對抗,該公司砸錢投資新技術,能提升汽油車的能源效益,清淨程度足以和電動車一較高下。

CNBC、Trucks.com、Oilprice報導,Aramco和加州引擎研發商Achates Power合作,在美國底特律車展上秀出新技術,他們在福特F-150貨卡車裝入Achates開發的「汽油壓縮點火引擎」(gasoline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宣稱新引擎可以減少50%的廢氣排放,燃油效率(fuel efficiency)達每加侖37英里,也就是一加侖汽油能跑37英里。

燃油效率是指汽車的省油程度,燃油效益越高,車子越省油,能跑的里程數越遠。汽油用量減少,就能減少廢氣排放,製造更少汙染。如果Achates實際上路測試也有相同表現,將是重大突破。

目前一般貨卡的燃油效率約為每加侖21英里。Achates執行長David Johnson表示,輕型貨卡的市佔率達40%,如果所有輕型貨卡都改裝該公司引擎,省油量和廢氣減排量有如把市場的整體轎車數量砍半。意思就是,要是所有貨卡都改裝新引擎,效果相當於轎車數量從1,000萬輛、減半至500萬輛。

這也難怪Aramco對於電動車興起,似乎老神在在。目前汽油車仍是市場主流,能源效益若能大幅提高,將可重創電動車。Aramco技術長Ahmad Al Khowaiter表示,電動車有其重要性,不過若要減排,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汽車的內燃機效能。

日本車廠馬自達(Mazda)贊同此種看法,指稱內燃機效能提高,會壓縮電動車需求。該公司表示,電動車的電力如果來自煤炭發電廠,其實比汽車更不環保。馬自達估計,計入煤炭發電廠的廢氣排放,Mazda 2汽油車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同款電動車少了9%。

評析
Saudi Aramco砸錢投資新技術,能提升汽油車的能源效益,清淨程度足以和電動車一較高下。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19: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1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鋰礦巨擘SQM大擴產!美概念股全倒、鋰電池ETF破季線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智利鋰生產巨頭Soc. Quimica & Minera de Chile SA (SQM)宣布要大舉擴充產能,消息一傳來,美國掛牌的鋰礦類股全都不支倒地。

英國金融時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Seeking Alpha等外電報導,SQM 17日宣布,已跟智利監管機構Corfo達成和解,願付出1,750萬美元,並支付跟鋰價連動的權利金,而SQM也終於獲准擴產,預計到了2030年,從智利阿他加馬沙漠(Atacama)產出的鋰礦,將額外增加349,553公噸。

SQM過去三年因為上述爭議,遲遲無法順利擴產,現在公司終於跟智利政府和解,市場擔憂供給若增加太快,恐衝擊鋰礦報價。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發表研究報告指出,SQM是全球成本最低的鋰生產商,如今終於獲准將鋰礦年產能拉高4-6倍。預計SQM將自2020年起,努力奪回市佔率,這對鋰礦報價和全球的概念股都相當不利。

過去五年來,受到需求大於供給、電動車蓬勃發展的帶動,鋰礦報價飆漲了超過200%,也激勵SQM、Albemarle和FMC Corp.等鋰礦生產商的股價。

德意志銀行則預測,2024年SQM年產的碳酸鋰當量(lithium carbonate equivalent),將從2019年的63,000噸一路膨脹至163,000噸。雖然SQM的擴產行動要到2020年才會影響市場,但投資人信心卻在此前就會受到打擊;隨著供給逐漸增加,鋰礦供需應該在2018年底就會開始恢復平衡。

SQM在美國掛牌的股票18日終場下跌0.89%、收59.02美元;盤中最低一度跌至56.51美元、創2017年12月18日以來盤中低。

Albemarle 18日跳空重挫7.12%、收117.91美元,創2017年9月5日收盤低;盤中最低跌至112.54美元、創2017年8月21日新低。FMC 18日終場則跳空下挫3.93%、收90.17美元,創2017年12月14日新低;盤中最低摔落至87.10美元、創2017年9月27日低。

另一方面,追蹤鋰礦、電池類股的Global X鋰電池技術ETF (Global X Lithium & Battery Tech ETF,代號為LIT.US)18日也跳空下挫3.75%、收38.46美元,創2017年12月12日收盤低,一口氣跌破關鍵的60日移動平均線。

評析
智利鋰生產巨頭SQM要大舉擴充產能,市場擔憂供給若增加太快,恐衝擊鋰礦報價。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0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德統計:電動車掛牌量 中國領先各國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9日專電

根據德國汽車業專家的統計,中國去年掛牌的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近80萬輛,數量領先世界各國,預估今年可望超過百萬輛。

位於科隆近郊的汽車管理中心(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表示,包括公車和商用車在內,中國去年共有77萬7000輛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掛牌,其中超過8成是純電動車。

排名第2的美國有19萬5000輛,光特斯拉(Tesla)就占了一半。歐洲最積極推動電動車的是挪威,去年有6萬2000輛掛牌,占總數的4成。

中國去年新車的銷售量超過2400萬輛,位居世界第一,如今全力發展電動車,掛牌數在去年成長53%。汽車管理中心的負責人布拉澤爾(Stefan Bratzel)表示,中國政府積極建立電動車的產業鏈,目的是成為全球電動車工業的領導者,並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看上中國市場的潛力,德國最大車廠福斯(Volkswagen)日前才與安徽江淮汽車(JAC)成立合資企業,預計明年開始生產低價位的小型電動車。

受益於每輛最多4000歐元(約新台幣14萬元)、由政府和業者各負擔一半的補貼,德國去年掛牌的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有5萬5000輛,在歐洲排名第2,年成長率達120%。

不過,由於福斯和戴姆勒(Daimler)等大廠,2020年起才會大量生產電動車,一般估計電動車在德國的銷售量屆時才會大增。

評析
中國去年掛牌的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近80萬輛,數量領先世界各國,預估今年可望超過百萬輛。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20: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調整新能源車補貼 苗圩:勢在必行

工商時報 楊日興/綜合報導



大陸官方確定提前分段退出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大陸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公開表示,調整新能源車財政補貼「勢在必行」,且會在2020年底前分段調整分散壓力。證實此前市場所頻傳,今年大陸將提前縮減新能源車補貼的消息。

澎湃新聞報導,本月20日北京召開的「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苗圩公開表示,外界所重視的新能源車補助調整案一定會實施。與其推遲到2020年才一次性調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還不如分段釋放調整的壓力,才能使大家都能夠平穩渡過補助退場的影響。

此前市場已在盛傳,2018年官方將會提早調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日前表示,為防止補貼政策變動帶來的市場震盪,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將於今年提前調整退場,而且退場幅度會逐年增大。而2017年底也多次有專家、知情人士指出,大陸官方正在規畫提早調整新能源車補貼。

苗圩也指出,在財政補貼逐漸退場下,新能源車政策體系仍需要完善,使用通行便利等後續接替的政策需要提前研究,抓緊布局。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在政策銜接上仍不夠充分。

關於新能源車後續支持政策,大陸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該場論壇上也指出,在2020年新能源車補貼退場的同時,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明確延長車輛購置稅優惠措施。在汽車節能積分制與相應獎勵制度、碳交易制度等方面都還需要政策推動,加快制度完成。

2017年大陸新能源車業規模持續擴大,全年產量達79.4萬輛,連續3年居世界首位,銷量達77.7萬輛,占新車銷售比例的2.69%。有趣的是,去年底在補貼即將退場消息頻傳下,也帶動新能源車銷量衝刺,11月銷量達到8.07萬輛,年增長87%。對於今年新能源車銷售目標,萬鋼則說,對於100萬輛的銷量抱持樂觀態度。

雖然大陸仍積極推動新能源車發展,但苗圩指出,目前在發展上已經出現了充電設備不足、電池動力核心技術尚待突破、後市場流通服務體系有待健全等相關問題尚待解決。

評析
大陸調整新能源車財政補貼「勢在必行」,且會在2020年底前分段調整分散壓力。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21: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蔚來汽車 2年內在陸建千座換電站

工商時報 黃欣/綜合報導

大陸電動車品牌蔚來汽車正加速全球布局的腳步。根據規畫,該品牌除將以上海作為總部、德國慕尼黑作為全球設計中心,針對電動車目前最大障礙的充電問題,該企業也發下豪語,將於2020年前在大陸各地建立1,100座換電站。

新浪財經報導,蔚來汽車創辦人李斌日前在旗下電動車蔚來ES8的新車發表會上表示,為解決發展電動車發展最大障礙的充電問題,到2020年,蔚來計畫在全大陸建設超過1,100座換電站,投放超過1,200輛行動充電車。和傳統充電站不同的是,透過換電站的更換電池,可大幅節省車主等待充電時間。

此外,李斌還指出,ES8車主將可享受終身免費品質保障、車聯網服務、異地充電、終身免費道路救援等4項終身服務,藉以提升消費者購買的吸引力。

蔚來汽車雖然才成立短短3年,但發展相當快速。該公司設計的電動車還在圖紙階段,包括大陸電商巨頭騰訊、京東、百度,以及手機廠牌小米及聯想等企業都看好前景,紛紛投資成為股東。日前更傳出該公司最快將在今年內赴美上市,引發投資人關注。

報導稱,李斌在創立蔚來汽車時,就已規畫好其全球技術研發和產業布局。上海將是蔚來全球總部,也是全球量產車研發中心;慕尼黑是全球設計中心;倫敦是全球極限性能研發中心和蔚來車隊總部。而在大陸布局方面,北京將是全球軟體研發中心、合肥為製造基地、南京則將成立整車試驗製造廠。

大陸官方大力扶植新能源車的政策下,該公司預期到2020年前,大陸消費者購買的電動汽車或將達到300萬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統計,2017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達77.7萬輛,年增率達53.3%。

評析
蔚來汽車針對電動車目前最大障礙的充電問題,將於2020年前在大陸各地建立1,100座換電站。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22: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2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買氣恐降溫!陸砍補助、今年增幅或低於10%

記者 陳苓 報導

2017年電動車銷售爆發,成長51%之多,麥格理(Macquarie)高呼,電動車市場邁向成熟。但是該外資同時提醒,今年電動車買氣將放緩。

Business Insider、Mining Journal報導,麥格理報告稱,2017年電動車步入成熟(come of age)。電動車在2017年躍居主流的說法,只比事實稍微誇大一點。

該行分析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加拿大的官方數據,估計2017年電動車銷量為110萬輛,年增率高達51%。電動車占整體新車的銷售比重,從2016年的1.1%、2017年升至1.7%。若從單月數據看來,2017年年底,電動車的銷售比重已經突破2%。

2017年售出的電動車中,以電池電動車(BEV)較受歡迎,買氣提升61%、至734,000輛。油電混合車(PHEV)略遜一籌,銷售提高36%、至386,000輛。

各國當中,電動車最大市場在中國,2017年中國銷售暴增72%、至579,000輛。中國以外地區的電動車銷售僅提高34%、至540,000輛。

麥格理表示,2018年電動車的成長幅度將降至30~40%,不及去年的51%。成長幅度實際會降低多少,要看中國和特斯拉平價電動車Model 3的表現。報告稱,中國政府下砍電動車補助,今年買氣勢必萎縮。

此外,麥格里中國汽車分析師Janet Lewis在另一份報告提到,中國新能源車積分制2019年上路,屆時車廠必須生產或進口一定比例的環保車,Lewis認為,車廠為了取得2019年的積分,會延後銷售,2018年中國電動車的銷售成長率恐在10%以下。

麥格理看法不像Lewis一樣悲觀,估計今年中國電動車銷售成長率為25%。特斯拉Model 3交車情況是否好轉,則是全球電動車買氣的另一觀察重點。

評析
2018年電動車的成長幅度實際會降低多少,要看中國和特斯拉平價電動車Model 3的表現。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25: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3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美銀:電動車將在2020年代起飛  汽油需求2025年觸頂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Platts報導,美銀美林全球研究22日發表報告指出,電動車(EV)預估將在2020年代初期快速起飛、進而導致石油需求增幅快速下滑。美銀預期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觸頂,當年度EV銷售佔比將達到40%、2050年進一步升至95%。

美銀指出,石油目前主要是一種運輸燃料、過去5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大多靠運輸業來驅動。過去10年電池技術已經出現重大進展,美銀美林汽車業分析師預期六年內(最遲在2023年)EV售價(不包括補貼)將與傳統汽車相當、汽油需求預料將在2025年觸頂。此外,自駕車可能會在2020年代起飛、進而拉高EV的普及速度。

根據嘉能可(Glencore)在上個月公布的投影片資料,2020年電動車銷售量預估將達210萬台、占當年度整體新車銷售比重僅有2%;2025年電動車銷售量預估將達1,010萬台、佔比跳升至10%;2030年將有3,170萬台新車是屬於電動車款、佔比進一步升至30%。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於去年11月發布「世界石油展望(WOO)」報告指出,假設全球EV年度銷售量在2040年達到8千萬輛(相當於每5台車就有3台是電動車),在EV滲透率高於預期的情況下、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可能會在2040年較基準預估值減少250萬桶至1.08億桶。據此推斷,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代下半階段持平於這個水位。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8月報導,瑞銀(UBS)預估2021年歐洲未經補貼的純電動車整體持有成本將與傳統內燃機汽車相當、中國也可望在2025年達到這項里程碑。

韓聯社報導,S-Oil Corp.(南韓煉油大廠)執行長Othman Al-Ghamdi 1月9日在公司總部發表新年演說時表示,全球環保法令趨於嚴格以及EV的技術創新正對公司構成威脅。他說,EV數量擴充是遲早的事、趨勢改變幾乎已成定局。

官網顯示、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沙特阿美)是S-Oil Corp.的最大股東。沙特阿美企業規劃部副總裁Yasser Mufti上個月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共乘(ride-sharing)趨勢恐令零售燃料需求打上問號;相較於電動車、自駕車,共乘趨勢將會帶來更為立即性的威脅。沙特阿美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商。

評析
美銀預期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觸頂,當年度EV銷售佔比將達到40%、2050年進一步升至95%。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26: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4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揭露...CEO沒底薪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23日公布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的10年薪酬計畫,這10年穆斯克的薪酬完全視公司的市值與經營績效而定。換句話說,穆斯克也可能一毛都領不到。

根據這份方案,穆斯克沒有底薪也沒有獎金,他的薪酬將與特斯拉的股價和獲利表現緊密結合。特斯拉對穆斯克提出10年股票選擇權方案,分12批進行。特斯拉市值須先達到1,000億美元關卡,穆斯克才能執行手中的選擇權,之後每增加500億美元,穆斯克就能執行一批選擇權。

另外,特斯拉也對營收設定目標,從200億美元起步,最高至1,750億美元,比通用汽車公司的營收還高。特斯拉2016年的營收為70億美元。特斯拉還規定,穆斯克得有執行長或執行董事長兼產品長的頭銜,才能執行選擇權。這幾年各界不斷揣測穆斯克是否會離開公司,而這份薪酬方案或許有助破除謠言,安撫投資人穆斯克會繼續帶領特斯拉進入下一個快速成長期。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穆斯克已是特斯拉最大股東,坐擁215億美元資產,最新薪酬計畫最多可讓穆斯克的身價再增加558億美元。特斯拉特別回應,因為仍可能有額外的員工股票獎勵、或合併與增資等變數,上述數字僅是假定。

若穆斯克果真執行所有選擇權,代表屆時特斯拉市值已擴大至6,500億美元,成為美國市值第四大公司,僅次於Google母公司Alphabet、微軟及蘋果。特斯拉22日收盤市值為591億美元。

評析
穆斯克沒有底薪也沒有獎金,他的薪酬將與特斯拉的股價和獲利表現緊密結合。
 樓主| 發表於 2018-9-5 20:26: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4日MoneyDJ新聞 ,供同學參考

浦項鋼鐵攜手陸華友鈷業、搶攻電池原料市場

記者 陳苓 報導

鋰電池商機龐大,南韓鋼鐵大廠浦項鋼鐵(POSCO)積極卡位,與中國華友鈷業(Huayou Cobalt)合作,要打入中國鋰電池市場。

路透社、韓聯社報導,浦項鋼鐵是全球第五大鋼鐵廠,該公司跨足鋰電池原料,24日宣布與華友鈷業成立兩家合資企業,將在浙江設廠生產前驅物(precursor)和陰極(cathode),估計2020年下半投產。兩家合資廠每年可分別生產4,600噸的前驅物和陰極。

前驅物可參與化學作用,產生其他化合物。陰極是鋰電池的重要中級原料。浦項鋼鐵表示,合資企業可確保該公司的鋰電池材料供應。華友鈷業是鈷礦大廠,供應全球50%鈷需求,鈷是鋰電池的關鍵原料。

電池原料價格漲不停,南韓電池廠加強垂直整合,要掌握上游原料,鞏固競爭力。

BusinessKorea 22日報導,電池原料鈷、鋰、鎳等價格飆漲,韓廠努力確保原料供應無虞。業界消息指出,去年LG Chem入股硫酸鎳(nickel sulfate)生產商Kemco,取得10%股權。Samsung SDI則打入智利國營礦商CORFO鋰礦場和煉製廠建案,成了最終決選業者之一,盼能藉此取得穩定的原料供應。

不只如此,業界消息稱,韓廠努力增產電池中級原料--陰極材料,陰極材料由鈷、鋰、鎳等製成,目前LG Chem和Samsung SDI產量不多,多向Umicore Korea、Ecopro、L&F採購,如今兩大電池廠都打算把陰極材料改成半數自製。LG Chem計畫把陰極材料的產能提高三倍,Samsung SDI也考慮擴產陰極材料。

Mining、INN、marketMogul報導,剛果是鈷的最大生產國,全球有2/3的鈷來自剛果。該國有意把鈷的出口稅調高兩倍,從2%升至5%。剛果調高鈷的出口稅,對中國衝擊較小。中國幾乎壟斷了剛果鈷礦,大部分都運往中國煉製,中國也囤積大量的鈷礦儲備。

評析
鋰電池商機龐大,南韓浦項鋼鐵積極卡位,與中國華友鈷業合作,要打入中國鋰電池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8-9-9 15:36: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5日世界日報,供同學參考

又出事!特斯拉自動導航 公路上撞消防車

世界日報 編譯盧炯燊/綜合24日電

特斯拉(Tesla)裝有自動導航模式(Autopilot Mode)的電動汽車又發生撞車事故,全國運輸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NTCB)及聯邦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署(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又一次展開調查。

出事的是特斯拉一輛Model S型電動車,23日在洛杉磯附近卡爾弗城(Culver City)405號公路撞向一輛停在路邊的消防車。按照特斯拉的汽車自動導航系統,它會在公路上與前車保持一段固定距離行進,也會轉線及自動剎車。

NTCB及NHTSA24日分別證實已派員前往調查,其中NTCB表示會集中調查司機及汽車所涉及因素,NHTSA則會調查撞車意外及從中了解需要改善之處。

據肇事汽車的司機向加州公路巡警表示,在撞車前,他校定了自動導航模式,但公路巡警在事後發出的新聞稿中,表示目前仍未能確認司機的說法。

2016年5月,在佛州一宗致命交通意外中,特斯拉裝有自動導航系統的Model S汽車撞向一輛拖車,導致司機死亡。

而今次最新撞車意外,適值國會及NTCB及NHTSA確定如何立法規管自動導航汽車。一直以來,普遍認為自動導航系統可以減少撞車意外,但電腦控制的汽車有時也會發生錯誤。

評析
一直以來,普遍認為自動導航系統可以減少撞車意外,但電腦控制的汽車有時也會發生錯誤。
 樓主| 發表於 2018-9-9 15:36: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11-11 09:22 編輯

轉貼2018年1月2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Nissan 在英國推出太陽能充電系統
減少 66% 電費並能用於電動車充電

作者 EnergyTrend

Nissan(日產)是日本最早研發電動車的廠商,早在 2010 年就已發表「Leaf」,加入純電動車的行列。近日為了結合電動車與儲能系統,Nissan 在英國推出「all-in-one」服務,整合太陽能板、儲能電池與能源管理系統,將太陽能善加利用並可用於電動車充電。

隨著太陽能板與屋頂太陽能的裝置量上升,儲能系統越來越受歡迎,可將日間儲存的電力在夜間善加利用,且還可以幫自家電動車充電,減少對充電站的需求。Nissan 表示,這項解決方案可以減少用戶對電網的依賴與節省能源支出,預估可減少 66% 的能源費用。

為了讓電動車能在自家充電,目前各大廠商也整合太陽能或是儲能系統,例如賓士(Mercedes-Benz)、雷諾(Renault)、三菱(Mitsubishi)、比亞迪與特斯拉(Tesla)等,而 Nissan 也在 2016 年推出家用儲能電池系統「xStorage」,用 16 個 Leaf 回收電池組成,最大儲存容量為 4.2 kWh。

而 Nissan 新推出的家用太陽能儲能解決方案便是將 xStorage 連接至太陽能板,儲能系統的容量細分為 4.2kWh、6kWh 與 7.2kWh,用於家庭供電之餘,也可為 Nissan 旗下的 Leaf 和 e-NV200 電動車充電。

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產業的進步速度遙遙領先其他產業,Nissan 歐洲能源董事總經理 Francisco Carranza 指出,現在英國約有 88 萬戶家庭裝置太陽能板,除了減少電費也能增加房產價值。

太陽能板在日照強烈、夏日等高峰期能產出大量電力,但電網無法負荷,夜間也不能使用多餘的電力,於是發電業者與廠商紛紛將目光轉至儲能電池。由於儲能電池可搭載智慧功能,讓用戶能遠程控制,Nissan 新的解決方案也包括能源管理系統,可以控制並管理自身的電力使用,能提高能源系統的效率和穩定性,將有效利用太陽能與儲存容量,可降低家庭的能源成本與排碳量。

(本文由 EnergyTrend 授權轉載)

評析
Nissan是日本最早研發電動車的廠商,早在 2010 年就已發表「Leaf」,加入純電動車的行列。

 樓主| 發表於 2018-9-9 15:36:3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怒駁Model 3電池品管、交車堪慮謠言!盤後跳高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特斯拉(Tesla Inc.)在市場傳出Model 3可能延後交貨、電池品管堪慮的衝擊下,股價於正常交易時段聞訊腳軟,但公司隨後痛批報導是一派胡言,盤後股價應聲反彈。

CNBC 25日引述內部人士爆料,Gigafactory超大電池廠的製造問題,比特斯拉先前坦承的還要嚴重,可能導致Model 3延後交車、電池還恐出現品管疑慮。

特斯拉內部工程師和前任員工提到的問題包括,截至2017年12月中旬為止,該公司仍在手工製作一部份的電池,甚至得向鋰電池供應夥伴Panasonic借兵協助這項組裝作業。不只如此,負責品管的員工經驗不足,部分電池出廠時,恐有嚴重缺陷。

特斯拉嚴正否認了消息。路透社、MarketWatch、TechCrunch等外電報導,特斯拉25日發言人表示,CNBC的新聞是一篇充滿錯誤又誤導人的文章,在此鄭重聲明,1月稍早提供的Model 3生產目標將如期達成。而且,在產能全開之前,生產過程中總有一部分必須用手工完成,這在之前就有詳細說明過。

發言人痛批,CNBC暗指特斯拉可能會把電池有疑慮的汽車交給客戶,是完全錯誤、跟所有證據和事實相左的謬論,而單靠不願具名、且未提供證據的消息人士,就發出這樣的報導,更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徑。過去六個月來,Model 3電池在生產過程中,從未出現過任何安全疑慮。

特斯拉25日在正常交易時段應聲下跌了2.39%、收337.64美元,創1月12日以來收盤低;盤後則一度跳漲近2%,目前則是小漲0.85%至340.50美元。

特斯拉去(2017)年坦承,Gigafactory出了些問題,導致生產進度落後。不過,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去年11月1日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聲稱,製造問題正在順利解決中,會盡快讓Model 3交車。

馬斯克原本承諾要在2017年第三季交出1,600輛Model 3,但最終僅交出了200輛。之後他在2017年8月向股東表示,2017年底Model 3的週產量應可來到5,000台,惟他11月又下修預估,聲稱到2018年3月底週產量可達2,500台,之後會於6月拉高至5,000台。

根據最新的股東會資料,特斯拉在2017年底的Model 3交車數還不到2,000台,且都是較為昂貴、里程數較多的版本。截至1月中旬為止,售價35,000美元的Model 3基本款仍未曾出貨。

評析
特斯拉在2017年底的Model 3交車數還不到2,000台,且都是較為昂貴、里程數較多的版本。
 樓主| 發表於 2018-9-10 20: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3新能源車廠 BAT追捧

工商時報 吳孟翰/綜合報導



大陸力推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市場前景持續看好。目前除大陸老牌的東風、金杯等車汽紛紛轉入新能汽車研製,百度、阿里巴巴與騰訊等BAT互聯網3巨頭亦競相投資新能源車廠,其中尤以威馬汽車、小鵬汽車與蔚來汽車3家最受BAT青睞。

綜合陸媒報導,蔚來汽車在2015年就獲騰訊與京東等聯合投資,2017年11月騰訊又加碼領投蔚來汽車,協助後者完成10億美元的D輪融資。12月初,威馬汽車完成新1輪10億美元融資,領投方正是全球中文搜索龍頭百度。緊接著阿里巴巴旗下的杭州阿里創業投資亦也在12月中旬投資小鵬汽車,取得後者10.03%股份,前者並計畫繼續參與小鵬汽車在今年的第2波增資計畫。

其中,蔚來汽車與威馬汽車還同時獲得騰訊與百度的資金挹注。去年3月,騰訊與百度便共同領投蔚來汽車,對於投資規模,百度僅表示投資規模為美元9位數。而在12月22日,騰訊也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共同參與威馬汽車的新1輪融資。

3家車廠的歷史都不長。蔚來汽車由李斌、劉強東、李想、騰訊、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於2014年共同成立,當年正值大陸大力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該公司因而占據天時,有良好的政策發展環境。蔚來汽車一開始就以網際網路模式強勢切入新能源電動車市場,主打高收入客群。去年12月蔚來的第1款量產車純電動SUV NIO ES8正式上市,售價44.8萬人民幣起跳。

廣州的小鵬汽車同樣成立於2014年,其核心團隊成員主要來自全球知名車廠與互聯網公司。該董事長何小鵬過去曾任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阿里遊戲董事長等職;去年10月出任該公司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的谷俊麗則為前特斯拉技術專家。此外,小鵬汽車還與一汽集團旗下的海馬汽車合作,去年開始生產第1款車型,最終版的電動SUV預計於今年上市。

至於威馬汽車則成立於2015年12月,為3者中最年輕,但其創始人沈暉卻大有來頭,汽車行業經驗豐富。沈暉曾任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在2010年時帶領團隊全資收購瑞典的Volvo汽車集團,並任Volvo全球高級副總裁。威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預計在今年初上市。

評析
大陸力推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其中尤以威馬汽車、小鵬汽車與蔚來汽車3家最受BAT青睞
 樓主| 發表於 2018-9-10 20:19:3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釩電池崛起 原料漲價1.3 倍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一種鮮少談起的電池用金屬,過去一年來價格大漲逾130%,超過人們常說的鈷、鋰、鎳;它叫作「釩」(vanadium),名氣雖不響亮,但表現卻真不凡。

釩呈銀藍色,名稱源自於北歐主掌美麗的女神之Vanadis。帶動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是供給吃緊,以及鋼鐵業對釩猛下訂單,占總量需求量的90%。

但分析家預料,未來釩的用途將轉變。BMO資本公司指出,釩可用於工業規模的電池,有助於消弭再生能源業每天的尖、離峰電力供給量落差,將創造龐大的新市場,並成為業界競相爭奪的原料。

當前電力儲存設備的主要科技是鋰離子電池,但釩流電池卻有其優勢,包括電力可儲存更久,且可以重複充電及放電,但功率不會受到明顯影響;而且容易回收,完全不受電力儲存計畫的空間限制。

瑞士帕拉投資公司董事麥紐斯基指出,釩流電池在大規模電網應用上比鋰離子電池更優,已是不爭的事實。

業界專家指出,中國正開始以釩流電池作為新選項。政府正在推廣這項科技,並已在大連新建釩流電池備載設施,規模比特斯拉在南澳新建的電池模組大一倍。

電池用五氧化二釩粉沬今年來已上漲27%,約每磅12.38美元;由於中國政府要求在地震帶須使用更強的鋼材,因而帶動釩價上漲。釩價的風險之一,就是價格過高可能使製造業改用其他材料。

倫敦基準礦業情報公司指出,釩流電池製造業者相當脆弱,因為對釩的依賴太高,而且業界迄今還沒有特斯拉那樣的大廠。

評析
釩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是供給吃緊,以及鋼鐵業對釩猛下訂單,占總量需求量的90%。
 樓主| 發表於 2018-9-10 20:20:4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國際電動車廠 來台找夥伴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超過十家國際大型車廠找上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尋求合作、拓展電動車市場,以和大工業(1536)為首的電動車相關產業,可望藉此登上各大車廠一階供應商地位,台灣汽車零組件版圖可望更上一層樓。

以往台灣零組件廠多半以外銷北美、供應售後維修市場為主,但近年來情況雖已有所改變,多家零組件廠中,如東陽實業與中國大陸多家車廠合作,大億交通攻進美國福特;和大則透過客戶供應歐洲多家車廠相關傳動系統產品。

不過,目前真正直接供應歐美大車廠的一階供應商仍屬有限,傳統車廠為加快電動車的生產時程,台灣零組件廠因為具有經驗,因此成為合作的優先對象。和大帶動的電動車商機,預期將在未來一年間快速展現,市場規模將數倍,甚至數十倍於特斯拉的規模。

和大指出,繼特斯拉之外,北美與歐洲各有一家大車廠的訂單已經落袋,將在2019年開始生產電動車,除這兩家車廠之外,另有12家車廠也找上和大,正在洽談合作事宜。

除了和大之外,台灣多家零組件廠都積極投入電動車的相關領域,和大生產的減速齒輪箱取代傳統的變速箱。而取代引擎成為電動車動力來源的馬達,台灣也有多家業者積極投入,有機會在這一波強勁需求中獲得機會。

評析
超過十家國際大型車廠找上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尋求合作、拓展電動車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8-9-10 20: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陸電動車市爭霸!阿里/鴻海注資、小鵬募得人幣22億元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電動車市群雄爭霸,小鵬汽車(Xiaopeng Motors)宣布獲得阿里巴巴和鴻海(2317)青睞,取得人民幣22億元融資。

華爾街日報、南華早報報導,小鵬汽車29日宣布,B輪融資募得人幣22億元,將用於研發。前三大金主是阿里巴巴、鴻海、IDG Capital。小鵬汽車的A、B兩輪融資總共募得了人幣50億元。

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發布會表示,小鵬汽車跨足網路、人工智慧和傳統製造業,投資該公司讓阿里巴巴能觸及這些領域。鴻海旗下的鴻騰精密董事長盧松青指出,富士康會運用在工業互聯網40年的經驗和技術,幫助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今年一月在美國賭城消費電子展(CES)秀出電動休旅車「G3」(見圖),這款電動車最特別之處,在於擋風玻璃從車身前方一路延伸到車頂中央,要讓沿途風光盡收眼底。新車定價在人幣25萬~人幣30萬之間,價格與奧迪(Audi)A3、BMW X1相近,預定今年稍晚開賣。人幣25萬約為3.87萬美元,作為對照,特斯拉Model X電動車,在中國售價為11.8萬美元。

小鵬汽車創辦人何小鵬是中國行動瀏覽器「UC」研發者,他把UC賣給阿里巴巴,賺進大把銀子。他認為未來趨勢在聯網汽車,自掏腰包投資,估計明年為止,他將砸下人幣10億元投資小鵬汽車。他說自己有足夠信心,願意把所有財富都賭在電動車上。

中國科技巨擘爭相錢進電動車,CNBC去年底報導,中國三大科技業者「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加入電動車戰場。阿里巴巴死對頭騰訊砸下17.8億美元,收購5%特斯拉股權,並投資中國電動車新創業者蔚來汽車(Nio)。百度則投資另一中國新創電動車商威馬汽車(WM Motor)。

評析
中國電動車市群雄爭霸,小鵬汽車獲得阿里巴巴和鴻海青睞,取得人民幣22億元融資。
 樓主| 發表於 2018-9-15 19:22: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8年1月29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搶「鋰」大作戰,傳特斯拉擬投資智利最大鋰礦商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電動車競爭日趨激烈,戰火已往上游蔓延到原物料層面,繼豐田之後,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為確保關鍵電池材料的貨源,目前也考慮遠赴鋰礦產地投資。

金融時報報導,智利產業發展機構(Corfo)副主席Eduardo Bitran透露,特斯拉正與智利最大鋰礦製造商SQM協商,有可能在智利開設高質量鋰礦處理廠,目的是應付未來電動車增產所需。

如果成案,這將是特斯拉第一筆電池原料投資案。Bitran指出隨著鋰礦供給增加,智利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直接深入智利,或與當地業者策略合作,對特斯拉這種大廠而言有其戰略意涵。

值得一提的是,SQM最近剛與Corfo達成和解,並獲准擴產,預估2026年鋰產出將成長四倍。除了設廠外,特斯拉也有可能投資研發鋰礦處理技術,或合資設立陰極材料廠。

豐田旗下投資部門豐田通商(Toyota Tsusho)月中已宣布入股澳洲鋰礦商Orocobre,將協助擴大Orocobre位在阿根廷的碳酸鋰礦年產能。包含中國電動車廠比亞迪,以及長城汽車近期都有類似的投資案。

評析
特斯拉為確保關鍵電池材料的貨源,目前也考慮遠赴鋰礦產地投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