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7-9 19:22:2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29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卡位陸市 北京設新能源研發中心

工商時報 吳孟翰/綜合報導

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是否在大陸建廠是一直外界關注焦點,設廠傳聞終在10月底得到特斯拉與大陸官方的證實。昨日又有消息傳,特斯拉已在今年10月中旬設立1家名為「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發有限公司」的新能源研發公司,布局中國電動車市場的企圖明顯。

中國經營報報導,根據中國工商登記註冊信息網站資訊,該公司註冊資本額為200萬美元,法人代表為朱曉彤,他的另一身分為特斯拉中國區總裁。特斯拉香港有限公司為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發公司大股東,100%持股。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此前曾表示不會在大陸進行研發業務,或意味其對大陸市場前景更為看好。報導援引獨立網路行業分析師張旭說法稱,特斯拉現在更加重視大陸市場,建立研發中心或意味其想在大陸進行在地化研發。

文鳳汽車創辦人張志勇則表示,任何汽車公司在市場達到一定規模前,都是以進口車的方式進行銷售,達到臨界點之後才會國產。未來大陸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可能比美國還要大,發展速度還要快,成立研發中心可以看出特斯拉對大陸市場的重視。

今年10月底,特斯拉宣布與大陸政府達成協議,將在上海自貿區設立1家全資工廠,當時除了對大陸市場表達興趣外,並沒有透露太多額外細節;隨後在本月初,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透露,預計未來3年內會開始啟動生產,主要會為大陸以及周圍東亞國家市場供貨。

評析
特斯拉現在更加重視大陸市場,建立研發中心或意味其想在大陸進行在地化研發。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8-7-9 19:22: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29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員工爆料特斯拉組裝後的電動車  九成仍有缺陷

7經濟日報 記者葉亭均╱綜合外電報導

路透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九名現任與前任員工表示,當特斯拉的Model S房車與Model X休旅車離開加州佛利蒙的組裝生產線後,多達九成的車輛還需要再過「校修」這一關,遠高於豐田汽車不到10%,推高生產成本。

這些員工表示,特斯拉的豪華車款在最後出廠前,大多還需要再調整修理一番,因為品質檢查顯示,逾90%的Model S與Model X經過組裝後,通常都會查出有缺陷。這些員工的說法是依據特斯拉10月的內部追蹤系統數據。

特斯拉曾表示,公司的品管程序是異常嚴格的,目的是要查出並校正最微小的缺陷。特斯拉拒絕提供組裝後有缺陷比率的相關數字。

產業專家指出,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汽車廠,例如豐田汽車,車輛製造後須再校修的比率平均不到10%。他們表示,一開始的組裝階段就必須符合品質要求是很重要的,因為後續的校修耗時且耗費資金。

一名曾在特斯拉擔任管理工作的員工表示:特斯拉在車輛組裝完成後仍有很多地方要修理,這是他們花錢之處。」

特斯拉則表示,多數組裝後的缺陷都是能在幾分鐘內解決的小缺陷。

特斯拉豪華款電動車向以時尚設計、環保技術與貼背的加速感吸引消費者。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的調查顯示,91%的特斯拉車主都願意回購。

不過汽車評測機構J.D. Power卻指特斯拉應留意品質,例如車門把手出錯等。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薩克納吉本月初試駕特斯拉平價車款Model 3,在舒適度和完成度項目寫下「相對不佳」(relatively poor)。也有特斯拉車主在網頁論壇上抱怨車子發出惱人的咯咯聲、軟體有漏洞,密合度不佳導致雨水滲入車內部或後車廂。

評析
因為品質檢查顯示,逾90%的Model S與Model X經過組裝後,通常都會查出有缺陷。
 樓主| 發表於 2018-7-9 19:25: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30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鋰的供應增長受限或將制約電動車的發展速度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普氏能源資訊11月29日報導,鋰的供應增長受限可能會反過來制約電動車的發展速度,Strategic Metals & Rare Earths Letter International分析師Marino Pieterse表示,全球鋰需求的年增率當前約12%,預計在2020年以前就會提高至15%。Pieterse指出,特斯拉(Tesla Motors)計劃生產5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就會耗盡當前市場上所有的鋰,預計鋰的短缺在未來五年內仍無法解決。

加拿大奈馬斯克鋰公司(Nemaska Lithium Inc., TSX: NMX)董事長兼執行長Guy Bourassa表示,新的鋰礦生產項目通常需耗費7-10年的時間才能夠投產,這令供應的增長無法趕上需求的增速。Alexa Capital創辦人Gerard Reid則表示,他相信未來十年之內鋰仍然是無可替代的,電動車的生產商基本都已經決定要採用鋰電池。

不過,汽車生產商雷諾(Groupe Renault)的能源與原材料專家Catherine Girard則表示,他預計鋰市場至2021或2022年就將會出現供給過剩,因為新增的產能持續上線的影響。中國大陸天齊鋰業(002466. SZ)則稱,預計2020年前鋰產品價格應該都比較穩定,主要圍繞2017年的平均價格波動,原因在於下游需求是真實增長的,新進入者的成本高,短期內價格支撐較強;但隨著各廠商改擴建項目產能逐步釋放,市場供需在2021-2023年可能會出現平衡。

高盛報告稱未來十年鋰的產量將需要四倍增長才能夠迎合電動車市場的需求。Citigroup報告表示,大陸的電動車市場將是全球鋰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預估至2020年,大陸電動車電池產量將年均增長約30%。至2020年,大陸鋰需求佔全球的比重將從2016年的14%提高至24%。

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指出,在科技的發展下,鋰產業已經迎來爆發增長,包括筆記本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智慧手機取代傳統電話機,未來電動車甚至自駕車也將改變汽車行業。

生意社碳酸鋰分析師認為,鑒於新能源汽車巨大的需求量,短期內碳酸鋰供不應求的情況不會改變。碳酸鋰是最為重要的鋰基礎產品,廣泛應用於包括鋰離子電池、半導體、搪瓷玻璃、鋁金屬冶煉、醫藥等在內的多種領域。

評析
高盛報告稱未來十年鋰的產量將需要四倍增長才能夠迎合電動車市場的需求。
 樓主| 發表於 2018-7-12 19:53:5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1月30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本田 5 年內將推新款電動車,充電 15 分鐘可跑 240 公里

作者 Emma Lin

繼豐田(Toyota)、鈴木(Suzuki)、日產(Nissan)後,曾經專注於開發氫燃料混動汽車的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也宣布將在 5 年內發表一系列全新純電動車款,標榜充電 15 分鐘可讓車輛跑 240 公里,等於從台北直達雲林嘉義。為了解決電動車主的里程焦慮症,他們必須挾著革命性技術進入市場。

看起來 Honda 已經準備好進軍純電動車,今年 8 月,本田開始在美國銷售旗下目前唯一一款純電動車「Clarity Electric」,最近則陸續推出兩款概念電動車,包括 9 月在法蘭克福車展展示的 Urban EV,以及 10 月在東京車展展示的 Sports EV;此外,據了解,本田還計劃在 2018 年推出中國獨家電動車型,到 2030 年,本田預計其全球銷量 65% 以上都將來自電動車。

純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市場擴張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電池充電消耗的時間。《日經新聞》報導,目前最快的高速充電器也需約半小時才能將電池充到 80% 電量,這樣已經很超前了,但還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普及程度,畢竟燃油汽車填滿油箱只是 5 分鐘不到的事情。

為了脫穎而出,Honda 早些時候推出一個動態充電系統,並將未來準備推出的電動汽車重點放在「充電 15 分鐘可跑多遠」。即將在 2022 年推出的新 EV 車型將配備能處理超快速充電的高容量電池,且號稱整體重量更輕,與現今電動汽車相比確實是重大改進,這數字已是目前最佳充電能力的 2 倍,電動車巨擎特斯拉尚需要 20~40 分鐘才能將電池從零充到 80%,而次等的充電器約需 3~4 小時,還有更慢的長達 6~8 小時。

雖然根據東京研究公司富士經濟(Fuji Keizai)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只有 47 萬輛電動汽車,約占全球總量 1%,到 2035 年預計增加至 4.6%,但一份來自瑞銀集團(UBS)的最新研究指出,電動車普及速度會逐漸加快,取決於車主對電動車的兩大疑慮正在慢慢變小:價格、充電站基礎設施缺乏(里程焦慮症),預計到 2025 年,每銷售 6 輛汽車就有 1 輛是 EV 汽車。

至於本田的計畫能否取得大成功,還得看其他競爭對手的電池研發與改良速度,5 年時間其實可以帶來許多突破性技術;此外,想坐上電動汽車領導者地位,就連特斯拉都要小心翼翼,根據瑞銀的調查,消費者青睞高端品牌推出電動汽車的程度更勝過特斯拉。

評析
電動車普及速度會逐漸加快,取決於車主對電動車的兩大疑慮正在慢慢變小:價格、充電站基礎設施缺乏
 樓主| 發表於 2018-7-12 19:5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1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澄清無良率不佳,直指前員工爆料都是胡扯

作者 愛范兒

賈伯斯在世時,蘋果對新品的保密工作可謂業界翹楚,不到大幕拉開的那刻,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可惜現在蘋果發表會更像洩漏訊息證實大會,哪怕你沒有半夜起來看現場直播,也什麼都不會錯過。

不過特斯拉的粉絲就沒這麼幸運了,即便你是受邀至發表會現場的媒體人,也會在 Roadster 2 超跑從 Semi 卡車尾門下來的那一刻被驚得瞠目結舌,相對封閉的設計和生產工作,讓特斯拉的動作很難提前為外界所知。

這也讓「前員工爆料」成為媒體了解特斯拉動態的重要手段。最近 9 名特斯拉前員工向路透社爆了一劑猛料,他們表示,以他們在特斯拉工作階段的所見所聞,加上現任員工證實,特斯拉車輛品管有嚴重問題。

爆料有兩點,每條都很駭人聽聞:
一.特斯拉 Model S / X 出廠前缺陷率高達 90%,幾乎所有下線的車都需要去維修廠調整和修理才能交付,這個資料是由特斯拉內部追蹤系統顯示的。
二.特斯拉有一個專門停車場,如果有短時間無法修復的車輛就會暫時停到那裡,最多時等待修理的車輛多達 2 千輛。

不得不說,在外界不停質疑特斯拉 Model 3 產能問題的時刻,放出這個消息有點火上加油。

今天,董車會微博就這個問題得到特斯拉的官方解釋,特斯拉對這兩條爆料都認真否定了。

特斯拉表示,一次交檢合格率並不是公開資料,雖然在生產線尾端有一些微乎其微的小問題,但都是幾分鐘就能解決,路透社的報導像誤導,暗示大多數車輛在到達生產線尾端時都有重大問題。

對於「停車場」,特斯拉表示更是無稽之談,特斯拉表示每台 Model S / X 在生產線製造結束之後,需要接受一次 500 多項檢查和測試的品質控制檢驗,其中包括車輛在裝配線上無法做的測試,例如需要車輛停放在地面才能進行的最終四輪定位,但完全沒有生產線之外的其他場所。

以董車會對特斯拉車輛的了解來看,身為一個新興車企,特斯拉初期在設計、製程等供應商支援方面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從車輛的生產規律可知,初期雖然生產問題多,但產能少,後期一旦進入產能爬升時,量產車的品質也逐漸趨向穩定。

以 Model S / X 為例,根據 2017 年 Q3 財報,特斯拉已累計生產 25 萬台車並突破年產 10 萬台大關,結果是一半以上的車輛都是過去 18 個月製造完成。

技術的成熟,讓生產一輛汽車所需的工時,自 2016 年初以來減少了 33%,工人的負荷也從最早需三班輪換、頻繁加班變成兩班輪換、最低限度加班。這些都有助於提升產品品質,內部統計資料顯示,特斯拉上半年達成了 24% 品質提升。

其實稍有常識也能想出,如果一家車商的車 90% 製造完成時都有嚴重問題,那麼我想馬斯克的下一個創業計畫就是連鎖修車廠了。

不過話說回來,溝通與透明,才是解決傳聞與謠言的最佳方式,如何平衡媒體控制和輿論傳遞之間的和諧關係,是特斯拉上下需要補上的一課。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

評析
如何平衡媒體控制和輿論傳遞之間的和諧關係,是特斯拉上下需要補上的一課。
 樓主| 發表於 2018-7-12 19:54:1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2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全球最大鋰電池  南澳營運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在南澳打造的全球最大鋰電池系統Powerpack繼周四首度供電後,周五正式營運,實現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在百日內完工的承諾,未來也將成為其他地區電池系統範本。

位於南澳首府阿德雷德北方的Powerpack連接法國Neoen公司經營的Hornsdale風力發電廠,能儲存100百萬瓦特,在停電時為3萬戶家庭供應1小時電力。

澳洲能源市場調度中心(AEMO)表示,Powerpack已在周四率先將70百萬瓦特電力流入當地電網,為夏季用電需求做好準備。

周五是澳洲進入夏季時令的第一天,而Powerpack也在當天正式營運。南澳省長威瑟里爾(Jay Weatherill)表示:「南澳如今擁有領先全球的再生能源配電技術,能確保家庭與企業24小時不斷電。」

今年7月穆斯克宣布在南澳打造全球最大電池系統時,曾在推特打賭Powerpack將在百日內完工,否則將免費奉送。當時穆斯克估計Powerpack興建成本至少5,000萬美元,所幸興建案在上周提前完工。

穆斯克周五表示:「全球最大鋰電池系統能在破紀錄的時間內完工,證明世上確實存在長遠有效的能源解決方案。」他預期Powerpack設計藍圖將成為日後其他地區電池廠的參考範本,為更多地區提供穩定的綠能電力。

Powerpack順利營運除了打響特斯拉名號之外,也讓南澳省政府說服選民繼續支持綠能發電。南澳省政府目標在2025年前將綠能發電比重增至50%。儘管今年南澳預定達成目標,但去年爆發的斷電意外卻令當地居民質疑綠能發電的安全性。

評析
全球最大鋰電池系統能在破紀錄的時間內完工,證明世上確實存在長遠有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樓主| 發表於 2018-7-12 19:54:4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2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美國銷量受挫  BMW改推純電MINI挽救市場?

聯合新聞網 記者黃俐嘉/綜合報導

最近有消息指出,BMW有鑑於MINI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下滑,考慮將旗下MINI改造為全電動品牌,目前正尋找合作夥伴,期望能夠因此降低生產成本。

BMW董事會成員兼MINI老闆Peter Schwarzenbauer,在洛杉磯車展接受訪問時表示,由於上月MINI在美國的銷量下跌了10%,再加上消費者較傾向購買SUV,迫使MINI必須重新擬定產品計畫。

MINI或許會期望車系全面電動化,可能是因為其產品定位不清,比如說:MINI日漸「龐大」的車型,在歐洲受到了不少抨擊;但事實上,MINI Countryman相較在美國市場而言,其體型已經算是小型的SUV了。

純電版的MINI預計會在2019年進入生產線,但若Peter Schwarzenbauer所言屬實,量產後的純電版MINI,未來幾年可能只會供應給美國市場。雖然BMW在今年七月底曾宣布,MINI電動車將在英國牛津組裝,但目前不確定這項計畫是否因此更動,例如也在美國的工廠生產MINI電動車。

除了尋找合作夥伴,並共同打造低成本且小巧可愛的MINI電動車外,根據外媒〈Reuters〉的報導,專屬MINI電動車的電池製作,似乎會成為BMW的難題之一,因為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認定了Tesla的高效能表現,所以這顆電池不僅要能夠放在身形不大的MINI,還必須確保擁有足夠的續行距離與性能表現。

針對在美國銷量的問題,BMW並不打算為MINI再推出大型SUV的計畫,Peter Schwarzenbauer認為MINI在美國的生存方法,就是全車系改為電氣化,成為能夠自由穿梭於市區間的電動小車。

評析
BMW認為MINI在美國的生存方法,就是全車系改為電氣化,成為能夠自由穿梭於市區間的電動小車。
 樓主| 發表於 2018-7-12 19:54:5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3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2021年 電動車是最省錢交通工具

經濟日報 編譯田思怡╱綜合外電

英國一項新研究指出,在英國、美國和日本,因為有政府補助,現在擁有和使用純電動車的花費已比傳統的汽油和柴油車更省,但在四年後,即便沒有政府補助,純電動車的花費也最省,而目前已是電動車最大市場的中國大陸將會是電動車的領導者。

里茲大學這份研究發表在「應用能源」期刊上,研究人員說,花費降低是目前電動車銷售快速成長的關鍵因素。在現階段,政府補貼是導致花費下降的部分原因,但在幾年內,即便沒有政府補助,電動車也是最省錢的選擇。

研究分析未來四年擁車的全部花費,包括買車的錢、幣值貶值、燃料費、保險費、稅和維修費。他們驚訝發現,在他們研究的所有市場,包括英國、日本、美國德州和加州,純電動車都是最省錢的選擇。

純電動車的燃料費比傳統汽車便宜得多,電力比汽油或柴油便宜。至於維修費,電動車的引擎較簡單,並有助煞車,煞車皮較省。2015年,在英國使用一輛電動車的全年花費比汽柴油車省約10%。

有些油電車無法插電,且補貼較少,通常比汽油或柴油車花費稍高一些。插電式的油電車花費則高得多,買車的人實際上花錢買了兩個引擎。只有日本例外,日本的插電式油電車得到更多補助。

研究的共同作者塔特表示:「我們很驚訝並大受鼓舞,因為擴大生產後,電動車會更便宜,我們預期電池成本也會下降,這是大好消息。」

純電動車在英國和日本可獲5000英鎊(約台幣20萬元)補助,在美國可獲6500英鎊(約台幣26萬元)補助。但塔特表示:「預期補助會減少。」

評析
花費降低是動車銷售快速成長的關鍵因素,而已是電動車最大市場的中國大陸將會是電動車的領導者。
 樓主| 發表於 2018-7-20 19:12:1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4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傳統車廠恐賠本競爭!特斯拉或跌4成、馬斯克3年後下台?

記者 陳苓 報導

特斯拉在華爾街的光環逐漸退色,JPMorgan認為特斯拉平價車款「Model 3」,很難順利擴產,預測特斯拉未來12個月股價將大跌四成,並建議投資人出手放空。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1日特斯拉下跌0.75%收在306.53美元。特斯拉已經跌破50日均線和200日均線支撐。

CNBC、ValueWalk報導,JPMorgan分析師Ryan Brinkman 1日報告表示,從Model 3今年量產目標嚴重落後的情況看來,該車款很難達成2018年的增產目標,投資人將感到失望。Brinkman的特斯拉目標價為185美元,相當於有40%的下行空間。

不僅如此,電動車業競爭加劇也是Brinkman建議做空的理由之一。新法規規定,傳統車廠必須出售足夠電動車才能繼續生產汽油車。要是競爭車廠的電動車賠本出售,只想拿電動車補助高利潤的汽油車,特斯拉的EBIT(稅前息前盈餘)很難達到業界平均值。

再來,美國聯邦政府給予特斯拉車主的減稅優惠,可能在明年到期。法令規定,車廠售出20萬輛電動車之後,未來新車主無法享有政府補助的7,500美元購車優惠。特斯拉快要到達此一門檻,這將衝擊Model 3買氣,新車鎖定一般民眾,對價格更為敏感。

知名空頭炒手Jim Chanos看壞特斯拉,他上個月受訪表示,他今年不斷加碼放空特斯拉,估計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會在2020年下台。

Business Insider、ZeroHedge之前引述外媒報導,通用汽車(GM)每賣出一輛Chevrolet Bolt電動車,就虧損9千美元。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的Fiat 500電動車,每賣一輛就損失2萬美元,該公司執行長Sergio Marchionne高呼,電動車行銷應奠基於消費者需求,而非政策誘因。

為什麼車廠願意做賠本生意?原因是全球最大車市---中國,目標在2030年減少廢氣排放,改善空污,車廠必須生產一定數量的環保車,才能繼續出售傳統汽車。通用和飛雅特克萊斯勒的銷售主力都是休旅車和貨卡,必須投入電動車,才能保住傳統搖錢樹。

評析
JPMorgan認為特斯拉Model 3,很難順利擴產,預測特斯拉未來12個月股價將大跌四成,並建議投資人出手放空。
 樓主| 發表於 2018-7-20 19:12:4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4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市場增長將帶動多種金屬的需求大幅攀升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Mining Weekly》12月1日報導,倫敦智庫Benchmark Minerals Intelligence創辦人莫瑞斯(Simon Moores)表示,在電動車市場增長的帶動下,作為鋰電池關鍵成分之一的鎳需求也將快速增長。他預估全球硫酸鎳的需求將從當前的每年7.5萬噸,增長至2025年的約35-40萬噸。莫瑞斯表示,市場對硫酸鎳的新增產能需求與鋰基本相當,與當前的產能相比都需要有數倍的增長,才足以應付電動車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

莫瑞斯指出,就算是最保守的預估,至2025年,電動車市場的鎳需求量也將達到約20萬噸;不過,鑒於當前鎳市場每年的需求量約為200萬噸,主要用於不鏽鋼的生產當中,電動車市場的鎳需求增長未必能夠為鎳價帶來立即的提振。此外,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石墨,當前的全球消費量約每年65萬噸,預計電動車的市場份額如果提高1個百分點的話,石墨的年需求也將增加約10萬噸。

鋰市場未來幾年內預計仍將是供給吃緊的局面。加拿大奈馬斯克鋰公司(Nemaska Lithium Inc., TSX: NMX)董事長兼執行長Guy Bourassa表示,新的鋰礦生產項目通常需耗費7-10年的時間才能夠投產,這令供應的增長無法趕上需求的增速。Alexa Capital創辦人Gerard Reid則表示,他相信未來十年之內鋰仍然是無可替代的,電動車的生產商基本都已經決定要採用鋰電池。

銅金屬也是電動車市場的受惠者之一。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表示,將積極投入銅礦資源的開發以及擴張,以迎合電動車時代的龐大銅需求。該公司預計至2040年,電動車將佔到全球車市的8%比重。必和必拓過去4-5年的銅礦探勘預算平均約為每年6,000萬美元,相比該公司每年的探勘預算約達10億美元。必和必拓還計劃成為全球最大的硫酸鎳供應商,同樣也是著眼於電動車的鋰電池市場。

必和必拓表示,傳統汽車每輛只使用20公斤的銅,但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PHEV)的銅用量則倍增至40公斤,純電動車(BEV)的銅用量更達到了80公斤,而該公司相信,隨著電動車技術的持續發展,每輛電動車的銅用量將可能達到105公斤。該公司預估,在電動車以及風能與太陽能等新能源市場的帶動下,全球銅市的產值至2035年將可望較目前增長50%。

評析
未來十年之內鋰仍然是無可替代的,電動車的生產商基本都已經決定要採用鋰電池。
 樓主| 發表於 2018-7-20 19: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滴滴出行擬砸人幣10億元投入中國電動車出租市場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南華早報4日晚間報導,滴滴出行(中國最大叫車服務商)計畫投資至少人民幣10億元(1.51億美元)、藉此擴大在中國電動車出租市場的經營規模。滴滴出行執行長程維在烏鎮所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表示,汽車共享市場仍面臨許多挑戰、例如停車位難尋等問題。

上汽集團旗下子公司上海共享汽車(EVCARD)截至今年6月為止在中國大陸20個城市擁有8,400台電動出租車。根據PwC發布的報告,中國目前3萬台使用中的共享車當中、超過95%屬於新能源車(包括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

程維11月在聯合國發表演說時指出,2020年前將透過平台推廣超過1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此外,滴滴將通過開放合作實現全國範圍的「樁聯網」、為平台上的26萬新能源汽車司機提供充電服務。

程維表示,人、車、路三者之間在特定時間的供需差距很大,使得這些汽車只有5%的時間在使用、但城市卻在為95%閒置的汽車建造大量的停車場。他相信未來不需要每個人都擁有汽車。

美聯社報導,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GM.US)11月30日在法說會上宣布,2019年起將在美國大城市推出全自駕叫車運輸服務。GM財務長Chuck Stevens表示,這項業務的潛在規模比公司目前的核心事業還要大。

Volvo Cars 11月20日宣布與優步(Uber Technologies Inc.)簽訂框架協議。Volvo將在2019-2021年期間供應優步數萬台具備自主駕駛功能的XC90高階SUV車種。

KPMG LLP 11月27日指出,自駕車(self-driving cars)與移動服務的興起將降低美國消費者對擁有私家車的渴望、轎車類別將首當其衝。KPMG預期美國私人轎車年度銷售量將從目前的540萬輛降至2030年的210萬輛。

評析
滴滴出行計畫投資至少人民幣10億元,藉此擴大在中國電動車出租市場的經營規模。
 樓主| 發表於 2018-7-20 19: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福斯子公司MOIA發表全球首款電動共乘車、明年開張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旗下全資子公司MOIA 4日在柏林TechCrunch Disrupt會議上發表專為共乘市場設計的六人座電動車。MOIA計畫於2018年底在德國漢堡推出共乘服務、初期規劃將配置200台。MOIA執行長Ole Harms 4日表示,公司希望藉由這項服務能讓城市減少100萬台的用路車輛。他還提到,MOIA可以創造出一個不用靠自駕車也能獲利的營運模式。

MOIA所打造的應用軟體在目標城市內每200-250公尺設計一個虛擬公車站、透過內建的合夥用車演算法將目的地類似的乘客集中在一起、藉此讓車輛的使用頻率極大化。MOIA預計於2025年底前進軍美國市場。

MOIA 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這款專為共乘市場設計的六人座電動車配備高速WiFi上網服務,乘客可將行李放置在靠近司機座位的行李架,每個乘客座位配備可調節閱讀燈以及USB充電插孔。

這台號稱是全球首款電動共乘車續航力超過300公里、30分鐘的充電時間即可讓蓄電量回升至80%。

美聯社報導,倫敦、洛杉磯、巴黎、墨西哥城、西雅圖、哥本哈根、巴塞隆納、溫哥華、米蘭、基多、開普敦和奧克蘭等全球主要城市市長10月23日在巴黎開會,承諾自2030年起禁止汽油/柴油車在多數地區行駛。

報導指出,市長們允諾逐步禁用內燃機,以便降低城市空氣與噪音污染、提升經濟生產力並減少污染相關死亡。

評析
MOIA計畫於2018年底在德國漢堡推出共乘服務、初期規劃將配置200台。
 樓主| 發表於 2018-7-20 19:14: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沒戲唱了?通用Bolt奪11月全美最暢銷電動車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通用旗下純電動車Chevrolet Bolt今年11月賣出2,987輛,不僅為該品牌推出以來最佳成績,也是連續第八個月呈現成長。

Bolt還打敗所有電動車款,成為當月全美最暢銷的電動車。特斯拉旗下電動車款,就個別而言均不是Bolt的對手。根據電動車專業網站InsideEVs統計,特斯拉11月賣出1,335輛Model S、1,875輛 Model X,以及345輛Model 3。

財經網站Motley Fool分析指出,Chevrolet Bolt銷量逐月成長,很大原因是GM慢慢增加供給,直到今年八月全美經銷商才都有賣此款電動車。

展望未來,Bolt能否持續領先仍有觀察,但就現在而言,在特斯拉Model 3陷於難產之際,市場對Bolt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報導指出通用今年預計生產三萬輛Bolt,也就是平均每月產出2,500輛,但最近三個月銷售量均高於這個水平。

附圖為通用與特斯拉股價走勢圖,由圖可知通用今年股價表現頗有倒吃甘蔗漸入佳境的味道,而特斯拉則有走下坡的跡象。

評析
在特斯拉Model 3陷於難產之際,市場對Bolt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成為當月全美最暢銷的電動車。
 樓主| 發表於 2018-7-20 19:14:5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5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智利看好銅價 BMO稱電動車電池需求將提振鈷價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Mining Weekly》12月4日報導,全球最大銅產國智利央行最新報告表示,2017年該國經濟成長率預估為1.4%,此將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低;但預計2018年智利的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2.5%~3.5%。2017以及2018年,該國的通膨則預估將分別增長2.1%與2.8%。智利央行也預估,銅價將從2017年平均的每磅2.80美元(6,173美元/噸),上漲至2018年的每磅2.95美元(6,505美元/噸),此也將帶動該國的銅出口額在2018年增長9.6%至764億美元。今年以來銅價上漲23%,均價在6,150美元/噸。

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12月4日報告表示,受惠電動車電池需求的增長,鈷的價格在未來兩年預期將會大幅攀升。報告預估,鈷的價格將從當前的每磅30美元,上漲至2019年的每磅40.50美元(89,290美元/噸),並且不排除有倍增的可能。鈷價2017年至今已經上漲一倍,年初的價格約為每磅14.75美元。電動車電池的正極材料包括鋰、鈷與鎳,負極材料包括石墨與銅箔。鈷多數產自銅礦或鎳礦的副產品,但並不是每個銅礦或鎳礦都能夠生產鈷。

BMO表示,鈷價今年以來的上漲主要仍受到智慧手機市場的增長帶動,因當前智慧手機電池仍是鈷主要的終端消費市場,經歷了2016年上半年較為疲弱的表現之後,2017年上半年智慧手機市場迎來增長,並且持續至下半年。BMO也預估,2017年全球鈷礦的產量將年減2.7%,主要因為最大產國民主剛果的鈷產量約減少5,000公噸的影響。全球約有半數的鈷礦產自民主剛果,中國大陸則是佔全球約半數的鈷精煉產能。

BMO表示,全球鈷市場自2013年以來即處於短缺的局面,預計2017年的供給缺口達到4,300公噸,此將創下歷來最大的缺口。2017年,全球精煉鈷的供應量預估較上年度的92,900公噸增加至96,200公噸。BMO預估,2018年,全球精煉鈷的供應量為105,700公噸,消費量為109,200公噸,供給缺口將收斂為3,500公噸。報告認為,未來幾年精煉鈷的產量增長只能夠縮減供需缺口,2020-2022年以前,全球鈷市場都不會出現供給過剩的局面。

Citigroup金屬分析師Max Layton週一(12月4日)也對鈷價做出預估,該行預期2018年的平均鈷價將為每噸75,000美元(34美元/磅),2019以及2020年的平均鈷價將為每噸80,000美元。報告指出,鈷價今年以來上漲一倍,主要因為市場的供給短缺以及庫存水平較低的影響。

評析
BMO表示,受惠電動車電池需求的增長,鈷的價格在未來兩年預期將會大幅攀升。
 樓主| 發表於 2018-7-20 19:18: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6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禁售燃油車的挑戰與商機

經濟日報社論

2017年下半年開始,震撼全球汽車產業的消息就接連不斷。首先,Volvo宣布自2019年開始,所有生產的新車款都不再僅配備內燃機引擎,全面轉向混合動力,換言之,2019年後Volvo新車款都將是電動汽車;接著,繼荷蘭及挪威決定2025年禁售燃油汽車後,英法兩國也宣布將於2040年,德國於2030年都將禁止銷售燃油汽車。而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大陸,也表示將啟動研究停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這項消息更讓全球汽車產業為之震動。

這波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發布,除了促使電動車競爭更為激烈外,也加速汽車產業生態體系的轉變速度。未來車廠角色將更為多元,除了是製造商之外,也可能搖身一變成為能源服務提供商;此外,更多電動車上市後將催生更多充電需求,讓更多新創業者有創新模式發展的機會。

舉例而言,電動車製造商Tesla近來除了收購美國最大家用太陽能公司Solar City外,也自建超級電池廠生產供電動車、家用儲能系統及商用儲能系統使用的鋰電池。

而在歐洲,包括Volkswagen、Renault、Mercedes Benz及BMW等也有類似的作為:Volkswagen未來十年將投入500億歐元於電池生產採購,同時也開始與德國太陽能公司SMA Solar商談儲能事業合作;Renault則與德國儲能公司The Mobility House合作,希望利用汰換下來的電動汽車鋰電池,打造容量達100MW的儲能設施,在尖峰用電時回售電力;Mercedes Benz則成立Mercedes-Benz Energy,開展家庭儲能服務,而儲能服務所採用的鋰電池正是旗下電動車所使用之同款產品;BMW則計畫將BMW i3汰換下來的電池轉為家庭儲能系統之用,提供車主更多的能源使用選項。

換個角度觀察,上述國際車廠早已不單純是車廠,而是著眼能源商機,開始轉身朝創能、儲能及節能等商機發展的能源公司,電動汽車只是整體環節中的重要儲能載具。

另一方面,由於現存的充電設施非常有限,預期在未來電動車更為普遍後,需求將更為不足。新創業者因此在這波禁售風潮下,也開始以不同商業模式爭取充電商機。例如,美國新創業者FreeWire利用二手車用鋰電池組成行動充電車,為電動汽車於目前無設置充電設施之區域如停車場、企業廠區等地進行充電;英國新創業者Ubitricity則研發低成本與功耗的供電插頭,可直接接入到路燈柱中,對電動汽車充電,同時還可連接網路計算充電量及費用;美國新創業者PlugShare則提供充電站導引服務,目前共有美加7萬個、全球8萬個充電站資訊可供查詢,PlugShare還提供類Airbnb model,會員可將自家充電站登錄上線供其他會員使用。

回到台灣,在這波禁售燃油汽車風潮下,考量台灣空氣汙染的狀況,行政院也已指示交通部與經濟部評估全面使用電動車的時程。因此未來不管全面使用電動車時程快慢,台灣未來電動車普遍化將是必然趨勢,但也有幾項議題需要提前面對。

首先是公用基礎充電設施的建立,如公用停車場、路邊停車格、機場及捷運站周邊熱點,如何結合ICT技術,提供充足數量的充電樁與配套服務,滿足車主的充電需求,這部分或許上述新創業者如FreeWire、Ubitricity及PlugShare的模式可以提供台灣參考。

其次,台灣都市住宅過去並未將充電樁納入設計,也無相關建設法規配套規範,電動汽車普及前,勢必得提前進行相關法規配套調整,以同時滿足建築安全及車主的充電需求。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議題,一輛電動汽車充滿電所需電力大約等於一般住家三天的用電量,英國已有相關研究報告指出,英國現有的能源網路可能因未來幾年將出現的電動車而損壞或出現部分區域電壓不足的狀態,未來台灣電動汽車普及後,台灣電力能源的供應與穩定性是否能因應電動車所帶來的衝擊,也是一個需要提前解決的重大議題。

評析
台灣電力能源的供應與穩定性是否能因應電動車所帶來的衝擊,是一個需要提前解決的重大議題。
 樓主| 發表於 2018-7-28 19:36: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8-8-18 15:20 編輯

轉貼2017年12月6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Volkswagen電動車來勢洶洶
Scirocco可能重出江湖?


聯合新聞網 記者黃俐嘉/綜合報導

Volkswagen對於電動車事業,已經投資了約400億美元,除了電動SUV I.D. Crozz 確定量產化,Volkswagen CEO Herbert Diess 在接受外媒〈Auto Express〉的訪問時表示,已經停產的Scirocco與台灣國內改採限量引進的Beetle,都有可能以電動車身分重出江湖。

olkswagen的電動車布局逐漸明朗化,舉例來說,電動小型掀背I.D.正式進入量產階段,I.D. Crozz也預計在2020年開始生產,除此之外,Volkswagen未來也許會以Tiguan為雛形,打造一台外型與實用性兼具的電動跨界休旅;而到了2022年,消費者還有電動小廂型車(麵包車) I.D Buzz可以選擇。

Volkswagen所有的電動車車款,都將採用最新的MEB電動模組化底盤平台(Modular Electrification Toolkit),其雄心壯志的計畫裡,包含在2022年前開發15輛電動車車款。雖然這其中有些車款,不一定會在全球販售,可能會採地區發行制度;例如,到時候量產版的I.D.就不會在美國上市,但電動休旅I.D. Crozz則會進攻美國市場。

Volkswagen I.D. Concept在前後軸分別搭載兩顆最大馬力為101匹、201匹的電動馬達,其中,後軸的馬達為整輛車的動力來源,另一顆馬達只會在需要更多動力的時候才會用上。此外,I.D. Crozz採用83kWh功率的鋰電池組,續行距離可達483公里。
 樓主| 發表於 2018-7-28 19:36:1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6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車載鋰電池市場競爭白熱化,中國廠商領跑

作者 linli

隨著各國紛紛制定燃油汽車淘汰時間表,積極推動電動車普及,電動車零組件供應鏈市場的爭奪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其中鋰電池的供應成為了各國爭奪的重點,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在鋰電池產業的發展上也領先其他國家,來自中國的鋰電池供應商正在積極尋求交易,確保掌控全球的電動車供應鏈。

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中為電動車製造商和消費者提供了大量補貼,依靠龐大的市場需求和產業資金,扶持電動車產業發展,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車和混合電動車市場,銷量占全球的五成,隨著中國國內的電動車市場需求持續成長,進口鋰的需求也持續走高。

市場研究公司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主管 Simon Moores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鋰是電動車時代最重要的能源,99% 的電動車核心零組件都與鋰有關,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發展,鋰的需求也不斷攀升。

為了確保鋰電池的供應,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廠商和鋰電池供應商正在全球收購鋰資源,他們的目標非常明顯,就是進一步控制電動車市場的供應鏈。

Simon Moores 透露,中國政府不僅關注電動車的製造,給予政策上的優惠和補貼,還支持製造商收購鋰電池供應商,進而控制更多電動車市場的供應鏈。Global X 研究主管 Jay Jacobs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考慮到過去中國政府在對本國經濟產業的影響力和引導的效果,如果中國志在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的領導者,他們有很大的機會達成這個目標。

許多產業內人士都忽略了歐美各國對於鋰電池產業的重視,美國和歐洲的鋰資源和中國一樣非常依賴進口,主要是從澳洲和南美各國開採,未來歐美的電動車製造商都可能成為中國鋰電池廠商的客戶,Simon Moores 認為即使中國在鋰電池的軍備競賽中保持領先,但這個市場不可能是贏者通吃。

據美國地質調查部門的資料顯示,中國的鋰資源探明儲量大約占全球的 20%,全球接近 70% 的鋰資源都集中在南美,智利的鋰資源儲量占了全球的五成,由於南美在鹽湖中提取鋰的效率和產量較低,澳洲使用從礦石中精製的辦法提供了全球 40% 的鋰。中國的鋰電池廠商正在南美和澳洲瘋狂購買鋰資源。據中國政府的電動車產業長期規畫,計劃到 2025 年將電動車的銷量提升到 700 萬台,大約是 2016 年銷量的 14倍。

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報告顯示,2016 年中國鋰電池廠商在全球車載鋰電池市場的占比超過 60%,日本廠商占比為 20%,南韓廠商占比接近 10% 時,從單個廠商的出貨量來看,中國廠商占據了前五位。中國最大的車載鋰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提出的長期規畫更為驚人,該公司計劃到 2020 年將鋰電池產能提升到 50GWh ,相當於目前全球鋰電池需求量的兩倍。

目前南韓 LG 化學和三星 SDI 兩大鋰電池供應商也在中國投資新建工廠,但由於無法獲得政府的補貼,新開設工廠也沒有能夠獲得更多訂單,目前日本和南韓的廠商主要是在高階電池市場保持領先。為了能夠提升國內廠商的競爭力,中國政府在 2017 年 3 月提出了為高性能電池研發提供專項補貼,其中寧德時代也拿到了寶馬的訂單,打破了日本和南韓鋰電池廠商壟斷高階電池市場的格局。

評析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在鋰電池產業的發展上也領先其他國家,確保掌控全球的電動車供應鏈。
 樓主| 發表於 2018-7-28 19:3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6日MoneyDJ新聞,供同學參考

傳特斯拉電池工廠出包、全球貨源奇缺,吃緊到明年年中?

記者 陳苓 報導

特斯拉(Tesla)的「超級電池廠」(Gigafactory)營運出問題,造成全球電池供給嚴重吃緊?韓國消息稱,超級電池廠生產不順,電池供應商Panasonic只好把多數柱狀電池都轉給特斯拉,導致柱狀電池供給拉警報,短缺情況將持續到明年年中。

韓媒etnews、BusinessKorea報導,業界消息稱,由於供電不穩、人力奇缺,過去幾個月來,特斯拉超級電池廠都未能正常運作。超級電池廠地處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地帶,採用太陽能供電,但是發電量忽高忽低,加上工廠偏僻、招人不易,都影響營運。

超級電池廠問題多,特斯拉電池供應商Panasonic,只能把多數柱狀電池都交給特斯拉,填補所需。此舉使得市場的柱狀電池供給大減,貨源吃緊。不少業者緊急找上另一日廠村田製作所(Murata)、以及韓廠Samsung SDI、LG Chem求貨。

日本電池經銷商透露,在日本幾乎買不到柱狀電池,Panasonic通知不再對外販售,情況糟到轉單到Samsung和LG也買不到。外界估計,可能要到2018年的年中,才能取得額外供應。

特斯拉電池供給吃緊的另一證據是,特斯拉原本只用Panasonic電池,5日特斯拉和Samsung SDI簽訂價值3,300萬美元的合約,特斯拉位於澳洲南部發電廠將使用Samsung SDI的柱狀電池。此種情況也顯示,Panasonic產量無法滿足特斯拉所需。

評析
Panasonic把多數柱狀電池都轉給特斯拉,導致柱狀電池供給拉警報,短缺情況將持續到明年年中。
 樓主| 發表於 2018-7-28 19:36:4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福特:大陸可推動新能源車普及

工商時報 吳孟翰/綜合報導

大陸政府將新能源汽車列入「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扶持產業,大陸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土與國際大廠皆已積極進駐布局。

福特汽車執行主席小比爾‧福特(Bill Ford Jr.)昨(6)日表示,中國有可以推動新能源車輛的普及,他並同時展露了與各車企擴大合作的意願。

新浪財經報導,小比爾‧福特昨在廣州「2017財富全球論壇」上指出,中國可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因為中國若想要什麼東西,就會讓這個東西實現。但他也指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充電樁的同步普及非常重要。

另外在成本方面,新能源汽車客戶需要合理的價錢。他表示,如果有車企要和福特合資的話,福特將提供一系列價位供客戶選擇。

對於全球汽車產業另一趨勢-無人駕駛,小比爾‧福特則稱,要實現無人駕駛非常困難,因為無人駕駛的技術涵蓋智慧汽車、智慧程式、軟體開發、人們的信任等方面。此外,無人駕駛還必須要先解決技術本身的倫理道德問題,因為一旦無人駕駛投入應用成真後,將使很多司機失去工作機會,對勞動力市場造成衝擊,無人車的後續維修也非常值得注意。

另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小比爾‧福特5日在上海說:「當我思考EV(純電動車)的發展方向時,中國將在EV發展上引領世界是非常清楚的事情。」

根據「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畫,大陸目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培育出兩家全球銷量前10的一流整車企業。數據顯示,2016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銷達50.7萬輛,累計推廣超過100萬輛,占全球的50%,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大陸工信部已在9月初宣布,已啟動研究傳統燃油車的退出時間表,將逐步停止生產和銷售傳統燃油車。

評析
大陸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充電樁的同步普及非常重要。
 樓主| 發表於 2018-7-28 19:37: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7年12月7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卡關 全球電池大缺貨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生產延後,引發全球圓柱型電池大缺貨,為此Panasonic將日本多數貨源給了特斯拉,許多需要圓柱型電池的業者被迫轉單給南韓三星SDI等廠商。

彭博資訊報導,業界消息表示,由於供電不穩,人力奇缺,「超級電池工廠」已經好幾個月未能正常運作。為此Panasonic將多數圓柱型電池都交給特斯拉,填補所需,但此舉導致市面圓柱型電池貨源吃緊。

南韓三星SDI、樂金化學(LG Chemicals)及村田製作所(Murata)等業者的產量有限,難以因應需求激增,結果導致全球許多資訊科技(IT)、電動車及家電業者已經好幾個月都沒有電池可用。

業界5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圓柱型電池大缺貨,而三星SDI、樂金化學、Panasonic以及村田製作所的產量占全球圓柱型電池(18650與21700規格)的比重超過80%。

除了那些已經在2017年前簽約的製造商以外,許多業者難以採購到電池,且明年上半年結束前都很難找到其他貨源。近來電動車、電動腳踏車、行動電源及電子菸等市場對圓柱型電池的需求增加。

日本電池經銷商代表表示,不可能在日本國內買到圓柱型電池,Panasonic甚至通知不再賣圓柱型電池,現在情況已經糟到連三星、樂金的貨都買不到了。

特斯拉電池供應吃緊的另一個證據,是特斯拉原本只採用Panasonic的電池,但特斯拉在5日與Samsung SDI簽訂價值3,300萬美元的圓柱型電池採購合約。事實上,韓媒早在10月便已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稱特斯拉與Samsung SDI、樂金化學討論電動車電池的問題。

評析
Panasonic把多數柱狀電池都轉給特斯拉,導致柱狀電池供給拉警報,短缺情況將持續到明年年中。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