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470121

[轉貼] 電動車 – Volvo進化 2019年邁向電動車廠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6-10-26 05:47: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3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收購太陽能業者SolarCity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周一宣布與太陽能發電業者SolarCity合併,由特斯拉以價值26億美元股票進行收購,低於先前提出的總價,但華爾街質疑兩家虧損公司合併將提高資本稀釋風險。

根據周一協議,特斯拉將以0.11股特斯拉股票交換1股SolarCity股票。若以SolarCity上周五收盤價推算,特斯拉周一開價相當於每股25.83美元,低於6月提出的每股26.50至28.50美元價格範圍。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身兼兩家公司最大股東及SolarCity董事長,但他強調並未參與出價決策。目前SolarCity有45天時間向其他潛在買主尋求更高出價,假設45天到期後雙方股東會皆同意收購條件,兩家公司將在第4季完成交易,屆時特斯拉人力規模將倍增至3萬人,成為全球唯一一家整合性永續能源公司。

穆斯克在6月曾表示,雙方合併後的第1年將省下1.5億美元成本,因SolarCity的安裝人員在為一般家庭安裝太陽能面板時,也能順便安裝特斯拉電動車充電器。SolarCity也能藉助特斯拉品牌知名度與零售據點來節省行銷費用。

SolarCity執行長萊夫(Lyndon Rive)周一也表示,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預期在未來3到5年推出整合兩家產品的套裝服務。

然而,華爾街不少分析師看衰這項合併案。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分析師李維(Efraim Levy)表示:「兩家公司現金流都是負數,合併後反而提高資本稀釋風險。」

評析
兩家公司現金流都是負數,合併後反而提高資本稀釋風險。

線上購物賺取回饋 蝦皮、淘寶、家樂福、Agoda、Booking、Trip、ETmall、PChome眾多購物網站都適用
 樓主| 發表於 2016-10-26 05:48:0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矽谷開發自駕車能力 受肯定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特斯拉(Tesla)自駕系統Autopilot日前傳出死亡車禍,引發外界對安全性的質疑,但據最新調查顯示,此事件並未澆熄美國民眾對矽谷研發自駕車的信心,仍舊認為特斯拉、谷歌(Google)等業者自駕開發實力勝過傳統車廠。

顧問公司AlixPartners LLP在5月調查逾1,500位受訪者看法,並於6月底特斯拉電動車爆發死亡車禍、廣受外界關注後,再追蹤受訪者後續回應。結果顯示,無論車禍事件發生前後,41%的受訪者相信矽谷最具開發自駕軟體的能力,遠高於對日、美、歐車廠的信心。

最新民調反映傳統車廠的隱憂,即便多數汽車大廠早投注大量心力與預算開發自駕車技術,但在此領域仍被視為落後特斯拉、Alphabet旗下谷歌等矽谷科技公司,消費者普遍認為谷歌與特斯拉在特定自駕車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舉例來說,谷歌自駕車已經在美國道路測試里程累積超過100萬英里,達到對手難以超越的規模。特斯拉雖遭批評未充份教育駕駛如何適當使用Autopilot,仍被視為是最積極在車內採用先進安全系統的業者。

AlixPartners表示,整體而言,特斯拉死亡車禍發生後,美國消費者對自駕車的興趣未受打擊,僅小幅下滑3個百分點。

評析
最新民調顯示,美國民眾仍舊認為特斯拉、谷歌等業者自駕開發實力勝過傳統車廠。

 樓主| 發表於 2016-10-26 05:49:0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 上季虧損擴大
提升產能使支出增加,且未達交車量目標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周三公布第2季(4到6月)財報,由於加速產能提升以因應強勁需求,使上季成本增加,虧損較預期擴大,而且未達交車量目標。不過特斯拉仍重申下半年產量5萬輛的目標。

受到虧損惡化的打擊,特斯拉周三盤後股價小跌0.3%,周四開盤下挫1%,隨後拉回至平盤,每股至225.72美元。

特斯拉近期持續釋出多項野心勃勃的計畫,除了積極打造超級工廠之外,並且斥資26億美元收購SolarCity,上月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還擘劃未來產品規劃,涵蓋開發電動公車、卡車,冀望有朝一日特斯拉成為全面性能源產品供應商。

上季的財報也凸顯特斯拉的景況,儘管賺進更多的營收,但多項計畫的龐大開銷也導致入不敷出。

特斯拉上季淨損2.932億美元,每股虧損2.09美元,赤字較去年同期的1.842億美元擴大。營業虧損約合每股1.06美元,遠高於分析師原先預期的虧損0.52美元。上季營收成長33%,從去年同期的9.55億美元增至12.7億美元。

穆斯克表示,Model 3車款設計階段已完成,整體產量正在增加。上季交車量達1萬4,402輛,其中9,764輛為起價7萬美元的Model S。儘管交車量上揚,但仍低於先前訂立的1.7萬輛目標。

特斯拉指出,以產量與需求情況來看,今年下半Model S與Model X交車量合計約達5萬輛,全年產量可達將近8萬輛。

穆斯克在法說會坦言上半年的生產困境。他提及,「今年上半我們陷入產量泥淖,如今已逐漸擺脫此情況。目前產線順暢。」他強調,現在每周產量2,000輛「看起來是不錯的數字」,生產效率也迅速提升。

穆斯克指稱該公司規劃不久後將發表全自動駕駛車,「完全自駕現身的速度將遠比大家想得更快」。他說,「我們開發的內容將令人驚艷。現在就已令我印象深刻。」

評析
特斯拉提升產能使支出增加,虧損較預期擴大,而且未達交車量目標。

 樓主| 發表於 2016-10-26 05:50:0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7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償債花很兇 特斯拉第3季喊缺錢

胡郁欣/綜合外電報導

特斯拉(Tesla)周五表示第三季現金吃緊,還需11億美元資金用來償債與因應計畫支出,占目前持有現金量的3分之1,這也讓該公司資金壓力更加沉重。

特斯拉在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正處於完工階段,為明年量產新車款Model3的加速生產進行準備,因此也引發外界對於該公司此時是否有需要再度籌資以達成目標。

該公司提交美國證交委員會(SEC)的文件中顯示,Q2末(6月30日)時主要流動性來源金額為32.5億美元,包含5月份一次募股時獲得的17億美元及6.78億的信用額度。

而特斯拉已在7月份償還信貸6.78億美元,並計畫要在第3季買回4.11億美元的2018年可轉換公司債,還有其他證券投資支出。

文件提到,「第三季我們將以大量現金轉換2018年到期的公司債,還會以其他手段來降低數量過多的公司債券,換言之我們可能將會有更高的現金支出。」

若將上述2項債款自現有現金中減去,特斯拉現金還剩下21億美元,該公司上周三曾透露下半年將有175萬美元的資本支出。

針對先前宣布將以26億美元股票收購太陽能發電業者Solar City,特斯拉文件中也表示,在該公司擔保資產總價限制下,以資產循環信用能借到的資金額度並不夠。

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不只一次表示,如果能與Solar City完成併購交易,將需要進行一次小額募資。

目前聯邦機關NHTSA正在對特斯拉自駕車禍一案進行調查,不過文件中指的是否是這場車禍,並未有清楚細節。先前華爾街日報曾報導,SEC曾調查特斯拉是否有延遲通報車禍的情事,當時特斯拉表示未與SEC接觸。

評析
特斯拉第三季現金吃緊,還需11億美元資金用來償債與因應計畫支出,讓公司資金壓力更加沉重。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22: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10日中央社,供同學參考

自動駕駛又出事 特斯拉車大陸首傳相撞事故

中央社 北京10日路透電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今天說,該公司出品的一輛電動車在中國大陸出現「自動駕駛」(autopilot)模式撞車首例,車主聲稱銷售員在促銷「自駕」功能時誇大了實際性能。

特斯拉(Tesla)說,公司檢視資料證實車子在自動駕駛模式。自動駕駛模式是一種系統,在特定情況下將掌控汽車方向盤和煞車。

特斯拉現正調查這起上週發生在大陸首都北京市的撞車事故,特斯拉還說保持操控車子是車主的責任。特斯拉說,以本案為例,車主的雙手並未放在方向盤上。

繼數月前美國佛州發生致命車禍後,這是特斯拉首次在大陸傳出撞車事故。佛州發生致命車禍後,汽車業界主管和主管當局皆面臨壓力高漲,促其從嚴修改自動駕駛技術規定。

33歲的車主羅正(Luo Zhen, 音譯)任職科技公司,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他首度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時透露,他平常都是開車上班,並採自動駕駛模式行駛於北京高速公路上。

羅正說,他以行車記錄器拍下這起事故,並說他的愛車撞上停靠路邊的汽車,避開停靠汽車兩側後照鏡,但兩車仍相互擦撞刮損,所幸無人受傷。

評析
這是特斯拉首次在大陸傳出撞車事故。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25:4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10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Karma電動車 將在陸設廠
前身為Fisker 被視為特斯拉的對手


【賴昭男/綜合報導】

  曾被視為特斯拉(Tesla)對手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Karma,擬在中國設廠,並重啟製造低成本電動汽車的計劃。Karma前身為矽谷新創公司Fisker,在2014年被中國汽車零件廠萬向集團收購,並更名為Karma。

  鳳凰科技昨(9)日引述財星雜誌報導,Karma將在杭州建工廠,造價達3.75億美元,每年可生產5萬輛汽車。據悉,近日Karma已提出環評申請,申請中稱,該廠主要生產1款命名為「Atlantic」的低成本電動汽車。

  報導稱,由於Atlantic是Fisker破產前提出的計劃,並曾接受美國的資金支持,原本預計在美國德拉瓦州生產製造,替當地製造工作機會;若Karma在中國大量生產Atlantic,恐怕會引發爭議。對此,Ka rma目前尚未表示回應。

  Karma總部位於加州科斯塔梅薩(Costa Mesa),目前在加州莫雷諾谷(Moreno Valley)設有工廠。Karma在2009年推出首款汽車產品,但因銷售欠佳,使該公司陷入財務危機,直到萬向收購後,才逐步回歸市場。

  目前中國有200家公司生產電動汽車,款式多達4,000多種。分析認為,萬向在中國汽車業界具有相當影響力,且中國當局也鼓勵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對非傳統汽車製造商準入資格進一步開放,Karma自然會想在中國市場發展。

  Fisker破產前曾廣受看好,被視為特斯拉的對手。Karma也於日前宣布,將在今年夏季發布該公司「復出」後的首款新車「Karma Rev ero」,為四門增程型電動汽車,在純電動模式下續航力達33英哩( 約53.1公里)。

  除了Karma,許多電動汽車廠商皆在中美兩地同時布局。例如,樂視執行長賈躍亭投資創立的Faraday Future與樂視戰略合作,已在中國展出FFZero1概念車;上海電動汽車公司蔚來汽車(NextEV)則在矽谷設有辦事處。

評析
Karma前身為矽谷新創公司Fisker,Fisker破產前曾廣受看好,被視為特斯拉的對手。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26: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16日蘋果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法國試駕起火自燃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據《electrek》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上周末在法國比亞里茨(Biarritz)「電動之旅」(Electric Road Trip)活動上,推廣2款電動車Model S和Model X時,有輛Model S 90D在試駕過程中意外起火。

當時車子突然發出巨大噪音,向儀表板發送充電故障警報,車內特斯拉員工要求駕駛靠邊停,車上3名乘客隨即下車,很快車子就起火自燃,消防員很快趕到現場控制火勢,但車子已全毀。據了解,車身殘骸與今年初在挪威超級充電站起火的Model S相似。

報導指出,雖然電動車起火事件被廣泛報導,但沒有證據顯示這種車比燃油車更容易自燃。不過,此前案例顯示特斯拉車通常會在發生嚴重碰撞時起火自燃,尤其是在地面障礙物高速撞擊車底電池後。特斯拉在底盤上加裝鈦金屬防護罩後,這種情況已不再發生,目前還不清楚法國這起事故具體原因。

另外,《華爾街日報》打臉有「鋼鐵人」之稱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他曾在受訪時說過「不會設定達不到的目標」,但《華爾街日報》檢視後發現,馬斯克設下許多雄心勃勃的目標卻經常達不到,過去5年他對特斯拉的預測有20多個落空,平均而言,特斯拉幾乎每1年就有10個目標達不到。

例如,5月馬斯克大膽預估第2季可交車1.7萬輛,為歷來最多,但後來出貨不到1.44萬輛,較預期目標短少15%,當時該公司怪部分車子仍在卡車或船上運送中。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27:5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16日聯合報,供同學參考

北京撞車事故後...特斯拉中文網刪「自動駕駛」字樣

聯合報 記者蔡敏姿╱即時報導

國際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汽車(Tesla)日前在北京發生自駕模式行駛撞車,駕駛員抱怨,特斯拉誇大自駕功能並誤導購買者。特斯拉汽車周日在大陸網站上刪除「自動駕駛」的中文字樣,但該字樣周一又重新出現在網站上。

路透報導,「特斯拉在不斷作出改進,包括文字翻譯」特斯拉一名發言人在電郵中回應,對於刪除「自動駕駛」字樣的原因,公司表示,我們在解決語言差異上已經花了數周時間。時間點和眼下的事件或文章並無關係。

新浪網報導,33歲的車主任職科技公司,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他平常都是開車上班,並採自動駕駛模式行駛於北京高速公路上。他以行車記錄器拍下這起事故,並說他的愛車撞上停靠路邊的汽車,避開停靠汽車兩側後照鏡,但兩車仍相互擦撞刮損,所幸無人受傷。

這是特斯拉在大陸已知的首例事故。數月前,特斯拉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發生一起致命車禍,使得汽車產業高管和監管機構對自動駕駛技術採取更加嚴格的規定。

評析
特斯拉周日在大陸網站上刪除「自動駕駛」的中文字樣,但該字樣周一又重新出現在網站上。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2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18日科技新報,供同學參考

福特宣布將在 2021 年推出無人自駕共享車輛

【文‧ 藍弋丰】

無人自駕車發展至今,如 Google 目前的無人車,與特斯拉(Tesla)的自動駕駛系統,都還是有人坐鎮駕駛座,特斯拉在發生幾起意外後還強調自動駕駛系統只是輔助,不過,傳統汽車大廠福特(Ford)卻對無人自駕車信心滿滿,宣布 5 年內,也就是 2021 年,將要量產無方向盤、無油門煞車踏板、完全自動駕駛的無人車,做為分享共乘使用。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斯(Volkswagen)、寶馬(BMW)、日產(Nissan)也都預計 5 年內推出自動駕駛車輛,目前開發無人自駕車的企業高達 33 家,不過大多還是可由人類駕駛,福特則計劃推出完全不由人類駕駛、車內全都是乘客的無人自駕車,可說是相當大膽的目標,福特認為這樣的無人車,最初將應用於分享共乘服務,或是類似優步(Uber)的載客服務,並認為推動無人車不只是公司的重要目標,也是全國的關鍵議題。

福特執行長馬克‧菲爾德斯(Mark Fields)表示,下個 10 年將會是汽車自動化年代,人類將會見到無人自駕車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一如百年前福特汽車推出生產線時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之大一樣,福特計劃無人自駕車上路,以為數百萬大眾提升交通安全,並解決社會與環保問題,而非只服務能買得起奢侈高級汽車的富人。其無人車初期將在擁擠都會區提供短程低速載客服務。

特斯拉雖然建議駕駛保持警覺不要太依賴自動駕駛功能,但是 Google 的無人車開發團隊認為,其實若無人自駕車能完全不讓人類操作,安全性會更高,因為電腦開車比人開車安全,美國 2015 年有 3.5 萬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而 94% 交通事故都是由於人為錯誤造成。

大手筆投資相關技術
福特認為,把人從駕駛車輛這件事中除去,對福特以及乘客都更為經濟,除了安全因素以外,就車廠的角度來看,若要打造駕駛可隨時干預的車輛,那就要設計如何從自動駕駛狀態隨時能切換成手動駕駛,這將增加設計難度、製造成本與增加許多故障的可能環節,而對乘客來說,要有個駕駛也就表示少了一個乘坐空間。

目前福特有 10 輛無人自駕車在加州、亞利桑那州與密西根州進行測試,計劃至 2016 年底增加至 30 輛,至 2017 年預期將擴大車隊至近百輛。為了加速研發無人自駕車,福特將擴增位於帕洛奧圖的研發中心,於 2016 年底,研究人員將倍增至 300 人,樓地板面積也將增至 15 萬平方英尺(約 1.4 萬平方公尺),以因應研發需求。

福特近來大手筆投資無人車相關技術,2016 年 7 月福特投資柏克萊地圖新創公司 Civil Maps,計劃藉助其 3D 地圖技術發展自動駕駛車。8 月 16 日,福特與百度宣布共同出資 1.5 億美元投資光雷達(LiDAR)公司 Velodyne LiDAR,該公司的光雷達技術可偵測 200 公尺內地形地物,每秒鐘掃描 30 到 120 萬個點,將用於無人自駕車判斷周遭環境。福特還宣布購併以色列電腦視覺與機器學習公司 SAIPS,並與機器視覺技術公司尼倫堡神經科學(Nirenberg Neuroscience)簽約合作,以發展無人自駕車判斷周遭環境的能力。

市場認為福特進入自駕車研發速度過慢,但福特不同意這種看法,表示福特早已長期研究,只是未隨時發表消息。福特並將持續尋求技術與文化和福特相合的合作夥伴。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評析
福特宣布將在 2021 年量產無方向盤、無油門煞車踏板、完全自動駕駛的無人車。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32:3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18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比燒錢…特斯拉的隱憂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

福特宣布將於2021年前量產自駕車的計畫,這家百年汽車大廠挾帶著龐大資源與豐富經驗等優勢,將對特斯拉(Tesla)造成壓力。

彭博資訊Gadfly專欄作家丹寧認為,福特的自駕車將先特別提供共乘服務業者使用,是正確的,因為開發自駕車需要負擔新感應器、軟體和汽車設計等成本,而提高開發效益的其中一個方法,便是打造免去駕駛成本的汽車,這也有助無法、或不願開車的人,與福特建立關係。

但丹寧指出,從福特主管的發言來看,福特似乎正朝特斯拉發展的方向邁進,這將是特斯拉的一大隱憂,因為特斯拉的開發成本很高,資本需求也暴增。無論如何,這些大廠都將投入數十億美元在開發自駕車軟體、感應器和其他重要零組件,因此「資本為王」,而目前看來,福特的營收和獲利等「本錢」顯然遠勝特斯拉。

雖然投資人不會輕易將資金從特斯拉移往福特,但規避風險的投資人可能會這麼做,尤其是若傳統汽車大廠如期未來幾年在自駕車領域達成實際進展。

但丹寧說,即便如此,福特的計畫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成功。況且,汽車業還面臨若自駕車成功熱銷後的未來發展問題,例如自駕車滲透消費者市場後對製造業的影響為何?整體汽車市場是會萎縮、還是擴大?

評析
福特挾帶著龐大資源與豐富經驗等優勢,宣布將於2021年前量產自駕車的計畫,將對特斯拉造成壓力。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3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24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Delphi、Mobileye聯手開發自駕系統 2019年可供安裝
估吸引口袋不深、無法開發自駕車的中小型車廠使用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汽車零組件大廠Delphi Automotive和Mobileye周二宣布結盟,將合力開發完全自動駕駛系統,預計2019年供應車廠安裝,內建該系統的自駕車可望在2021年上市。

  兩家業者盼藉由技術合作,打造可供小型車、休旅車、小貨車等所有車款使用的現成系統,奠定自駕技術供應商的核心地位。

  Delphi Automotive前身為通用汽車(GM)旗下事業,後來自立門戶。以色列業者Mobileye則是半自駕系統元件領導廠商,曾為特斯拉 (Tesla)的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提供核心技術,此外,Mobiley e的地圖系統可協助車子即時判讀路況。

  Delphi Automotive和Mobileye擬共同投資「數億美元」,表示將合作為車廠分擔研發重擔,但發言人不願透露資金細節。

  兩公司共同研發的自駕系統預計2019年推出,由於系統若要整合至車廠的新車,則須再2年時間,因此內建該系統的車款可望於2021年 或2022年上市。

  由上市時間點來看,恐怕對Delphi和Mobileye而言相當不利,因為大廠同期皆已開發出自駕車。谷歌母公司Alphabet、通用等車廠都曾暗示將推出自行打造的自駕車。富豪汽車(Volvo)預計明年在瑞典進行自駕車道路測試。福特汽車(Ford Motor)上周宣布預期2021年 推出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車款。

  不過,兩家業者的合作計畫仍可吸引口袋未若大廠那麼深、無法因 應龐大研發支出的中小型車廠。

  由於汽車銷售成長趨緩,車廠客戶開發自家零組件,使得Delphi與 Mobileye近期股價表現不佳。Delphi過去1年股價跌落6%,Mobiley e下挫11%,但標普500指數同期勁升15%。

評析
Delphi Automotive和Mobileye擬共同投資「數億美元」,研發的自駕系統預計2019年推出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3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25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電池大升級 車速媲美超跑

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為旗下電動車推出新版電池組,不僅大幅提升電池續航力,充電一次最高可行駛315英里(約507公里),還將車速提升至超跑等級,足以媲美法拉利和保時捷。

特斯拉為Model S房車與Model X休旅車推出100千瓦小時的新電池組P100D,先前電池容量最大為90千瓦小時。新款電池單次充電可讓Model S最多行駛315英里,體型較大的Model X約可行駛289英里(約465公里)。

315英里的距離寫下電池續航力新的標竿,可望減輕消費者對於電動車行駛距離的憂慮。部分車主將長距離行駛電動車視為畏途,因此對電動車敬而遠之。

在速度方面,安裝P100D的Model S從靜止狀態加速到每小時60英里(96.56公里),只需要2.5秒,成為全球最快的量產車。Model X的加速時間也只需要2.9秒。

特斯拉透過部落格表示,能達到該速度的也只有保時捷918 Spyder和法拉利LaFerrari,2者都是「身價達百萬美元的限量款名車」,而且現在已經買不到了。

安裝P100D的房車和休旅車售價分別為13.45萬美元和13.55萬美元。相較之下,特斯拉入門級的電動車售價約6.6萬美元,充電一次可行駛200英里(約322公里)。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表示,特斯拉將打造「全球最快的汽車」,而且該里程碑是由電動車達成,如此也能預見汽車產業的未來。

特斯拉表示,訂購舊款P90D電池的客戶可額外支付1萬美元升級至P100D。安裝P90D且電動車已經上路的車主,可用2萬美元的價格更換新電池,該費用包括舊電池回收費。

穆斯克指出,由於受到生產限制,公司每周可生產200個新電池組,約占總產量的10%。

評析
特斯拉電池大升級,充電一次最高可行駛315英里(約507公里),還將車速提升至超跑等級。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36:1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29日CTimes零組件第298期,供同學參考

普及率再提升 電動車的進擊

【作者: 姚嘉洋】

不論是混合動力或是純電動車,在產業界的定義上,皆屬於電動車的範疇。我眾所皆知,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已有不短的時間,隨著特斯拉在全球各地大張旗鼓的推廣之下,再加上其他車廠亦有投入資源在該市場的情況下,使得電動車在整體汽車市場的滲透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以美國舊金山為例,充電站或是電動車的能見度便相當的高,當然,你可以說,這是特斯拉所努力的成果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是,考量空氣汙染這類的環境議題,乃至於智慧電網的發展,所以全球的電動車發展,絕對是勢在必行,甚至可以說,完全取代傳統內燃機車輛,將是電動車業者們的終極目標。

市場拉力 低價化與多樣化
就現階段而言,電動車本身在各個次系統的發展,都已經相當成熟,也已經具備一定的安全度,若要進一步的普及,大概就是價格過高、充電站不夠普遍,以及充電接口規格不一致等現況,極需產業界與當地政府共同努力,才能獲得有效的解決。

就價格方面來看,當初特斯拉以電動跑車起家,訴求全電動的系統設計以實現超跑性能引來全球汽車產業與媒體的高度關注,但某程度上,卻也告知了市場,電動車在當時難以平價化的現實。所以近期,特斯拉開始執行電動車平價化的策略,有意提升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的普及率。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 於今年七月份發布的研究指出,從2016 年起,預計美國電動車市場每年將成長62%,而今年銷量可望達到近20 萬台。研究內容更談到,定價低於4 萬美元的長程純電動車(BEVs),如定價3.7 萬美元、預計於今年秋季上市的雪佛蘭(Chevrolet)Bolt 車款,將是造成電動車市場成長的關鍵。

此外,特斯拉的純電動車Model X,以及雪佛蘭Volt 、豐田(Toyota)的Prius Prime 與即將推出的三菱(Mitsubishi)Outlander 等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都將引爆美國市場對電動車需求的熱潮。一方面,車廠開始致力於整體訂價的降低。其次,在致力於價格壓低的前提下,諸多車廠的加入,讓市場變得更加熱鬧,車款選擇更加多元後,也能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各國政府政策推動 加速電動車普及
當然,某一產品要能夠快速普及,除了產品價格本身極具吸引力外,另外一個重要的推力,就是當地政府的補貼政策,若能有效降低消費者在購買成本,自然就有機會提升購買意願。

以德國為例,德國境內就有4,500萬輛汽車在道路上行駛,但僅有五萬輛為電動車,德國政府便希望透過政策補貼,目標是在2020年將電動車數量提升至100萬輛。在預算方面,將投入10億歐元的預算,首先會有6億歐元先進入市場,一億歐元則是讓德國政府添購電動車,其餘的三億歐元,將會進入電動車最重要的基礎建設-充電站。

當然,這項計畫也要有車廠配合,目前如福斯(Volkswagen)、戴姆勒與BMW等車廠願意投入,德國政府與配合的車廠分別以補助對分的方式,產官界各出50%,給予消費者補助,但僅限於中低價位的電動車款,高於六萬歐元的高價車款則不在補助範圍內,避免有補貼富人的爭議情況出現。

而在亞洲境內,由於印度也是目前空氣汙染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所以該政府也喊出了在2030年前要達到境內全電動車上路的目標,日前,印度電力部長 Piyush Goyal 便提出電動車購車族免頭期款的政策,以進一步提高民眾購買的意願。


而除了促進民眾的購買意願外,政府本身在大眾運輸的設施也是促進電動車發展的重要環結,除了德國打算以一億歐元的預算購置電動車外,早在2014年左右,瑞士便已經在大型巴士的運輸路線,搭載無線充電系統,該巴士無需將電池的電力一次充飽,僅需確認電量足以超過抵達下一個站點的所需即可,在站點停車的當下,即可以進行充電。

充電站為電動車普及的另一關鍵
電動車在現階段的發展瓶頸,應是如何再降低一般民眾的購置成本,再來就是充電站的覆蓋率與密度能否再提升?那麼,電動車普及率的大幅提升,就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一般來說,小型的純電動車輛可以行駛的最遠距離約莫在150至200公里左右,若僅是應付日常的通勤距,而且在沒有其他額外的行程下,這樣的電動車便能足以應付單日的來回距離。不過,進一步擴大來看,若要進一步拉長交通距離或是在有其他的外務行程下,一般小型的電動車恐怕就無法應付所需,若要有效解決,除了中大型的電動車外,能解決長程距離運輸的問題的,也僅有設置充電站一途。

電動車與傳統的內燃機車輛相同,若沒有汽油的持續供給,汽車本身的性能表現再優異也是枉然,所以地區內的加油站建置就顯得十分重要。除了特斯拉本身,不斷在強化充電站的覆蓋率外。在國家政策或是民間企業本身,的確也有不少充電站相關的政策或市場策略。

以中國為例,國家能源局於四月一日發布<<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裡面詳細載明,將建設2000多座充電站,分散式的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人專用的充電樁86萬個,各類充電設施的總投資達300億人民幣。而為了加快充電樁政策規劃的落實,國家能源局也會起草相關文件,希望藉此優化公共充電樁的布局與提升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

而據日本媒體指出,日本的充電站數量已經達到40,000個,超過傳統加油站的34,000個,儘管有外界出現質疑充電站數量的正確性,加上一次可以服務車輛的數量也有所落差,但大體而言,目前日本的公用充電站數量,仍然超過其他國家或是地區,若家用充電站也能開放投入商業營運,將可能刺激充電站數量持續向上攀升。

而韓國首爾政府也預計在2018年前,在首爾地區完成擴增10萬個充電站的目標。該計畫將交由當地業者Power Cube與電信業者KT來負責執行。

至於電動車業者方面,極具指標性的特斯拉在去年宣布與Airbnb合作,會有上百間的民宿加裝Model S充電座。此外,特斯拉也積極擴建Supercharger快速充電站,目前在全球已有632座,主要設置的地點是在主要道路、餐廳與度假村等。不過,由於特斯拉所設置的充電站與其他車廠的電動車輛的充電接口並不相容,在2015年的年初,福斯與BMW的美國分公司決定與美國充電設施建設商ChargePoint合作,合力打造以直流電為主的快速充電站,讓各類電動車均可使用。

不過,充電站建置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在於,在公共充電站設置之後的使用率如何有效提升?現階段,各國的電動車滲透率仍然還是有限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充電站的使用率低迷,連帶在營運上無法有效回收。再者,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若能在離峰時間在家裡進行充電,也會連帶影響公共充電站的使用率。因此在短期內,或許政府仍然也必須要提供一定的補貼政策,以補足公共充電站營運層面的不足,在電動車數量逐漸提升後,進而讓公共充電站的使用效率提升。

評析
各國政府政策推動,加速電動車普及,充電站為電動車普及的另一關鍵。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37:21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29日CTimes零組件第298期,供同學參考

改善台灣電動車生態

【作者: 邱倢芯】

由於全球氣候變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仍待解決,加上能源短缺與大眾對於環境保育等議題日益重視,汽機車排放廢氣問題令人詬病,即便是幾年前曾一時炒熱的油電混合動力(Hybrid)車,也仍會有部分廢氣排放;基於上述種種理由,電動車(Electric Car)又開始受到大眾的注目。

近年來,最廣為人知的電動車廠商,莫過於美國的Tesla(特斯拉);該公司於2016年3月的最後一天推出了Model 3,此款電動車訂出了3萬5千美元(約112萬台幣)這個漂亮價格,此一舉動,有可能將電動車推向車輛的主流市場。

Model 3未出貨先轟動
在Model 3問世之前,特斯拉在幾年前也推出了敞篷跑車Roadster、大型轎車Model S,以及七人座休旅車Model X,特斯拉的成功都在在顯示著大眾對於節能減碳方式的渴求,此一風潮使電動車快速成為汽車市場的一顆明星。

特斯拉新推出的電動車,在2016年3月的最後一天(美國時間)發表,而後預約訂單在24小時之內,超過十一萬五千部。電動車並不是特斯拉的專有名詞,為何他可以如此?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該公司勇於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營運模式。

傳統汽車行業在大眾眼中是一個技術門檻要求高,且壟斷的行業,過去很難有相關的新創公司出現,也甭提可以分食部分汽車市場了,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也曾表示,歷史上成功的汽車初創企業寥寥無幾。;而特斯拉提出一種創新概念以及車輛的設計思維,創造出有別於以往的車輛市場,與傳統汽車製造商相比,該公司的營運模式與科技公司較為接近。

一開始,特斯拉看好跑車市場的競爭對手較少,而該公司就是自此一市場佈局,開展出一連串的電動車版圖。外型時尚的純電動式跑車Roadster很快地便吸引到車迷們的目光,該公司藉此創造了不少話題;而後,再逐步的將版圖拓展至大型轎車市場,Model S與Model X因此誕生;延續著電動車的熱潮,2016年再推出平價的五人座豪華款轎車-Model 3,特斯拉製造出的話題都顯示著與傳統汽車製造商的不同。

當然,特斯拉的成功並不只推出了吸引眼球的車款,該公司也積極部署SuperCharger充電站,以及交流電Destination Charger充電網(其充電速度約為SuperCharger的三分之一),前者可提供充電器免費使用;一連串的行動都顯示著特斯拉欲將電動車推向主流汽車市場的企圖,

台灣電動車是否能開花結果?
台灣並不出產能源,石油皆有賴國外進口。當世界各國積極發展電動車之時,台灣的態度又是如何呢?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3月時曾參觀過裕隆集團旗下的智慧電動車產業,也試乘了裕隆研發的電動車。然而,時至今日仍無聽聞國產電動車的其他消息。

事實上,目前台灣要成功發展並推展電動車仍有其侷限性。台灣汽車製造商研發能力仍稍嫌薄弱,純電動車困難度太高,目前只能夠先以研發油電混合式的汽車為主;加上汽車業者認為進口關稅過高,目前電動車使用的電池芯只能由國外進口,會加重成本負擔。

再者,車輛的充電座也是一大問題,看看國人幾乎人手一枚行動電源的現象即可明白,民眾普遍害怕「沒電」,但是車輛不若智慧型手機只需行動電源即可解決;再以國產電動機車Gogoro來看,其廣設電池交換站,且於今年美國CES消費電子大展發表GoCharger智慧電池座,讓騎士可在家自行充電,不再侷限於尋找電池交換站的窘境。若是能為電動汽車普設充電系統(即類似於電池交換站,或是可供充電能力的停車格),那麼未來大眾對於這種以電力為動力的交通工具,想必會更加敞開心胸接受。

另一方面,台灣政府除了補助國內的汽車製造商之外,也能釋出一些有利於國外的電動車製造商在國內設立相關的研發中心,或是鼓勵國內企業/人才投入研發,那麼想必未來國內的電動車能有更好的發展。

CTimes零組件
零組件雜誌以「全球中文文化性」為編輯觀點,來報導相關電子零組件之設計應用、生產製造與行銷通路,是一份提供電子零組件完整解決方案的產業知識媒體。

評析
特斯拉的成功在在顯示著大眾對於節能減碳方式的渴求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38:4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8月30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攜台灣大 攻車聯網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黃晶琳/台北報導



智慧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來台找上台灣大合作,由台灣大提供串聯所有車聯網應用最關鍵的網路傳輸服務。這是台灣電信業者首次與國際豪華電動車大廠合作,攜手搶車聯網應用商機。

台灣大與特斯拉昨(29)日均不回應相關細節。台灣大強調,力推物聯網應用,並積極與國際廠商洽談合作,預計今年第3季將有具體商業模式問世。特斯拉本周四(9月1日)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旗艦店將開幕,與台灣大的合作料將成焦點之一。

汽車被視為是智慧手機之後,下一個重要上網載體,特斯拉是智慧車先驅者,已陸續與美國AT&T,歐洲Telefonica、TeliaSonera及南韓電信KT等當地電信龍頭合作,攜手進軍車聯網。

特斯拉來台與不少電信業者接觸,最後選定網路傳輸合作夥伴為台灣大,是台灣大在車聯網的重大突破。

業界認為,未來車聯網將從現在的單純通訊、娛樂及資訊擴大到駕駛行為分析、自動駕駛、無人車等,快速穩定的通訊網路更是不可或缺,更將使用下一代行動通訊網路5G。

據了解,特斯拉與各地電信合作夥伴都簽有保密協定,因雙方合作不僅是初期的通訊合作,更包含後續一系列車聯網服務合作,因此格外保密。特斯拉推出全球首部豪華純電動房車,在台灣已開放透過官網線上訂購,預計明年第1季陸續交車。

特斯拉更打出透過車用系統傳輸的網路費用全部由特斯拉埋單,車主無須付費作為號召,要車主放心使用車聯網服務,不用怕多花錢。

評析
特斯拉來台與不少電信業者接觸,最後選定網路傳輸合作夥伴為台灣大,是台灣大在車聯網的重大突破。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3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9月1日聯合新聞網,供同學參考

TESLA來了 台灣電動車下一步?

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威任/綜合報導

TESLA來台開設台灣旗艦店,讓台灣電動車發展話題浮上檯面,包括BMW及Luxgen等近年來也陸續有電動車問世,但想要讓電動車在台灣更為普及,除了售價外,充電站設置更是發展關鍵。

在TESLA正式進入台灣市場之前,經濟部工業局的電動車先導運行計畫,已經有不少業者參與電動車生產,國產車品牌Luxgen過去就曾推出M7 EV+及去年在台北車展亮相的S3 EV+,但M7 EV+主要使用者仍以政府或企業為主,S3 EV+則預計2017年配合政府的第三期先導運行計畫上路,究竟何時可以量產甚至對一般民眾販售,目前也尚未確定。

目前市面上相對常見的電動車款,是BMW總代理汎德在2014年推出台灣第一款對一般民眾販售的純電動車款BMW i3,開價199萬元,開賣至今銷售約120台,不論是銷售數量或重要性而言,依然還在起步當中。

電動車想要在台灣普及,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價位」與「充電站」這兩大問題,雖然電動車在維修保養上比傳統的汽油車款來得簡單低廉,但是電池成本相當昂貴,即便政府鼓勵電動車提供免貨物稅、燃料稅與牌照稅等優惠,但從售價來看,電動車依然比汽油車款貴上不少,在心有餘但荷包不足的情況下,只怕淪為有錢人的「高貴玩具」。

此外,即便願意付出更多錢來購買電動車款,目前全台僅400多個充電站,基礎設施不足,恐怕也是讓有心買電動車的人為之卻步的關鍵因素。

以更早進入台灣電動車市場的BMW為例,車主購買i3電動車後,將提供安裝Wallbox家用充電站安裝服務,另外全台約30個BMW經銷服務據點也提供充電服務,此外也跟台北晶華酒店以及晶華麗晶酒店集團旗下晶英酒店合作,設立BMW i公共充電站。對於車主而言,如果想要跨縣市長途行駛,難免還是會擔心充電問題。

雖然TESLA全球副總裁任宇翔強調,依照過去銷售經驗,大部分用戶都是以家用充電為主,但以台灣為例,除非車主擁有獨立產權的透天厝停車位可裝設充電樁,不然如果是公寓大樓等集合式住宅,想要裝設充電樁的難度相對較高,除了需要大樓管委會同意,也要車位所在環境可配合才行。

但是台灣也是存在不少電動車發展的優勢,例如台灣南北全長不到400公里,大都市之間的距離較近,以Tesla Model S為例,每次充飽電就可以行駛260公里,從數據來看絕對可以應付基本日常使用;此外,台灣的高科技技術及人才更是發展電動車的優點,TESLA車款就有不少軟硬體來自台灣廠商,這也是為什麼特斯拉會選擇到台灣設點的原因。

評析
想要讓電動車在台灣更為普及,除了售價外,充電站設置更是發展關鍵。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41: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470121 於 2017-1-20 21:42 編輯

轉貼2016年9月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特斯拉旗艦店開幕 反應熱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電動車大廠Tesla特斯拉昨(1)日宣布台灣旗艦店正式開幕,Tesla香港、澳門及台灣地區區域總監范菁怡強調,Tesla將在全台新光三越、好市多建立充電站,為符合客戶需求,高速公路也將是建置充電站的重要據點。特斯拉雖未說明台灣接單狀況,但私下表示,市場反應相當熱。

Tesla全球副總裁暨亞太區總裁任宇翔表示,Tesla一直期望扮演推動永續能源應用的角色。台灣特殊的地理和城市發展環境,以及政府對於相關政策和補助的支持,讓Tesla清楚看到電動車在台灣的發展性。台灣廠商不僅是Tesla供應鏈的合作夥伴,更在電動車的推廣上占有重要地位。

范菁怡表示,電動車將是未來交通方式的主流,Tesla在旗艦店展示的車就有超過十幾項重要零組件來自台灣合作夥伴所生產,台灣對Tesla意義重大。也是Tesla進入第25個國家、信義旗艦店則是特斯拉的第204個店。

Tesla台灣官方網站在7月成立之後,引發各方關注,位於新光三越的快閃店提供消費者預約體驗,但至今幾乎都預約滿檔。

范菁怡表示,Tesla第一波進軍亞洲的大陸、香港、澳洲等,並沒有台灣,但台灣不僅有特斯拉的合作夥伴,更已有400個充電站,是特斯拉極合適投入的市場。特斯拉除了選擇於首善之都設立台灣的第一家零售門市,也將於近期完成辦公室、充電設備及客服機制的設置。

任宇翔也強調,隨著Tesla電動車在台上市與充電站的逐步擴充,Tesla對台灣市場的發展潛力深具信心,除了希望對合作夥伴和經濟發展帶來正面影響,更期望與台灣一起開創電動車新篇章。

Tesla未來將攜手政府單位及合作夥伴,共同強化電動車生態系統的發展、並提升市場接受度。而即將於台灣上市的Model S也已全面在地化與客製化,以符合市場規範及用戶需求。

評析
特斯拉雖未說明台灣接單狀況,但私下表示,市場反應相當熱。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53: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9月11日工商時報,供同學參考

裁員數十人 蘋果自駕車計畫踩煞車

胡郁欣/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時報上周五報導,美國各大科技公司對汽車自動駕駛科技趨之若鶩之際,消息人士指出蘋果(Apple)自駕車團隊苦無進展,除調整大方向外,還裁員數十人。

過去2年,蘋果不斷投注資源至代碼為「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的自駕車發展計畫,但卻未能有所突破。該計畫負責人札德斯基於今年稍早離職,7月時蘋果找退休老將曼斯菲爾德(Bob Mansfield)回鍋執掌,並進行縮減。

除蘋果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特斯拉(Tesla)、優步(Uber)等公司皆對自駕科技投入大量心血。

Alphabet已進行道路測試多年,主要著重在自駕軟體的研發上;特斯拉則將自駕軟體帶入自家車款,成為主要賣點,不過近幾個月間卻發生數起死亡車禍事件,矛頭似乎指向該公司的自駕系統。乘車服務商優步則欲以自駕車取代人力成本高昂的司機駕駛,上個月甫以7億美元買下自駕卡車公司Otto,創辦Otto的則是谷歌的前任工程師。

蘋果維持對產品政策一貫的神秘個性,從未證實是否有在進行汽車相關的專案。

不過蘋果執行長庫克(Timothy Cook)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一度語帶暗示地提及汽車工業近年來面臨的新趨勢,並要大家「像兒時期待聖誕禮物時一樣再期待一陣子。」

3名未具名消息人士指出,公司內部收到的消息表示,裁員是重整的一個環節。蘋果發言人則不願回應此事。

評析
蘋果(Apple)自駕車團隊苦無進展,除調整大方向外,還裁員數十人。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54: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9月12日經濟日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業者Tesla自動導航大升級 改由雷達擔綱

經濟日報 記者劉忠勇╱即時報導

特斯拉(Tesla) 執行長穆斯克宣布,目前採用的自動導航系統(Autopilot)軟體將大幅升級,強化雷達影像甚於攝影機,重建消費者對這個電動動製造商半自動駕駛功能的信心。

Autopilot 8.0版的最大調整,就是由雷達擔任主角,而非2014年以來充任輔助攝影機感測器的配角。另一個重大調整是,若駕駛一再無視手握好方向盤的警告,系統會解除導航,直到駕駛停車為止。

穆斯克在周日的電話會議上說:「我深知這將是一個重大進展。」他說,雷達功能提升後,應足以避免今年5月一位駕駛因陽光眩目撞上聯結車而喪生的狀況。

南卡大學法律教授 Bryant Walker Smith說,特斯拉利用所謂「車隊學習」(fleet learning)雖有爭議,卻令人期待,可讓此技術進步更快。他說:「特斯拉等於是讓用戶當訓練師,這些駕駛不僅可以教會自己的車,也能教會其他特斯拉的車,準確辨識路上物體。」

最新升級後,Autopilot可區別像是橫過馬路的卡車和廢金屬,甚至就算系統無法辨認看到什麼,也知道要閃過避免撞上。穆斯克在部落格說,單單雷達就能用來作為主要控制的感測器,不需攝影機來辨別影像。

評析
Autopilot 8.0版的最大調整,就是由雷達擔任主角,而非2014年以來充任輔助攝影機感測器的配角。

 樓主| 發表於 2017-1-20 21:55: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2016年9月12日中國時報,供同學參考

電動車在台灣還是不行

【楊方儒】

  當美國特斯拉(Tesla)終於在台灣落地,各路鏡頭猛拍Model S時 ,我們這才發現,台灣的綠能與電動車政策喊了多年,也是小英政府的五大產業政策之一,真相竟然是這麼落後!

  在Tesla台北店面開幕前2天,我在山西太原看到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景象。太原整個城市的計程車已改為比亞迪的e6電動車,不論在火車站、百貨公司,甚至是高架橋下,到處都可見到充電樁。

  8792輛太原計程車已全數更換為純電動車,太原市政府補貼車價達 2/3,並強制性停駛燃油計程車,造就了全中國第一,乃至於全世界第一的電動計程車上路規模。

  比亞迪e6電力充飽可跑400公里,與Model S相近。e6就是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贏得股神巴菲特芳心,在8年前奪下波克夏投資2.3億美元的祕密武器,這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恨得牙癢癢。

  如今e6終於開進太原尋常百姓的生活。為了治理霧霾,可看出山西 政府使了多大的力氣,台灣同樣有空氣品質問題,經濟部能不能提出夠魄力的做法?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裕隆集團研發電動車的時間與經驗絕對不遜於比亞迪,但是旗下納智捷(LUXGEN)目前的電動車實際上路的銷售量有多少?馬英九與蔡英文總統都曾先後試駕電動車,那為什麼台灣人還要用獵奇眼光來看 Tesla?

  Model S已推出4年之久,不要說在歐美,連在中國都已退燒。Mod el X休旅車當然不可能在短期內在台推出,預計2017年底上市的Mod el 3也還要一陣子才能讓大家看到車尾燈,主流車種Model S仍是Te sla打進台灣等市場的主力。只不過充電樁的設置,在台灣政府出力有限、私有停車場保守以對的前提下,Tesla乃至於本土的LUXGEN, 普及速度只能在低檔徘徊。扣掉那些一頭熱的形象工程,和台北市政 府停車場的蚊子充電樁,買了Tesla真能上路嗎?

  這就好比政府口口聲聲說要廢核、提升綠能發電比率的同時,卻又遭遇限電危機,這些都造成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再惡性循環後,最終還是不能成事。

  太原實施非電動計程車不能上路,絕對是顛覆性的政策,肯定也打破很多既得利益者的飯碗。對的科技政策,在台灣很容易被民主程序扼殺,第三方支付不就是最好的例子?錯的科技政策,往往又蒙蔽了當政者的眼睛,造成更大的資金、資源、人才、時間的浪費,WiMAX就是最大的黑幕!錯誤的施政方向確實比貪汙更可怕,不論誰執政, 都必須記取教訓。(作者為KNOWING新聞APP創辦人暨總編輯)

評析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再惡性循環後,最終還是不能成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入學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正通股民學校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